命题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2024-09-21

命题作文素材运用指导(精选9篇)

1.命题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篇一

命题作文“总有属于我的春天”素材运用指导

【2016年中考备考作文试题】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最美的,大地苏醒,冰雪融化,花草萌发,所有的景象都在提醒着人们:春天来了,希望来了,一切新的,都要开始了。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春天,就是这样一个总让人期盼的季节。春天里,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请以“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辛。

【名师题解】

1.审题。这道命题作文的中心词除了“春天”,重点更在一个“总有”上。一个总有,意思是有一个坚定信念,在千寻百觅之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所以,我们在行文时,侧重要写相信自己,坚强面对花季中的雨季,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2.选材。看到题目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一个我喜欢的季节,然后写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其实这个题目设了个“陷阱”,表面上看是要写春天这个季节,实际上这个题目可以理解为“总有属于我的空间” “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总有属于我自己的精彩”“总有属于我自己的亮点”等意思。其实“属于我的”一词已经提示同学们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真实生活展现出来。很显然,文章一定要写出曲折感,正是因为“属于我的春天”原来不在,或者原来没有追寻到,所以我们要把追寻的过程、感悟等一一写出来,这样才能切题。当然,除了这些亲身体验,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名人名言、热门歌词,或者是古诗词作为作文的题记,在文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经典人物的素材,主要是励志人物,比如史铁生、海伦·凯勒等人的事迹来充实文章,但注意不要过多涉及,因为文章的主体依然是“我”,而非他人。

【推荐素材】

素材一:萨曼莎·加维是美国纽约一名高三的学生,被美国媒体称为“贫寒小天才”。她凭借在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特长,在上千名美国高中生参加的全国科学竞赛中成功晋级半决赛。随后媒体发现,这位小天才实际上是一名无家可归的穷孩子,她与家人至今仍居住在萨福克县一处收容所内。长岛议员伊斯雷尔说,加维的事迹让人感动,加维的品质具有励志意义,所以他决定邀请加维听取奥巴马日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同时邀请她的父母在自己办公室收看电视直播。加维小小年纪就获此殊荣,不仅因为她的天赋,更缘于她在贫寒逆境中拔尖的精神。

素材点拨:这类励志素材是本题目写作时最常用的素材。凭借自己的努力来换取丰硕的成果,这样的真人真事,对于文章来说非常具有说服力,同时对于读者来说又具有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可以多选取一些类似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去,不管是经典的还是热点的,只要事迹感人、有力,都可以入文。

素材二:茭白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蔬菜,但很少有人知道,茭白其实最开始是一种谷物,而非蔬菜。它最初的名字叫做菰。有一年,农民发现菰染上了某种怪病,在本该抽穗的季节没有抽穗,不过,他们后来又发现,那些生病的菰根茎部开始不断膨大,最终形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人们品尝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美食——茭白。从此以后,人们干脆不再把菰作为粮食来种植,而是专门利用那些不结实的畸形菰的植株培育出茭白。这样那些生病的菰华丽转身,完成了由粮食到蔬菜的蜕变,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鲜嫩脆爽的美味佳肴。

素材点拨:这是一则描写自然生物的素材。茭白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中的那些失败挫折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像茭白一样学会转身,学会换个方向去努力,生活会一样有滋味,同样很精彩。

素材三:吴宗宪是一位值得让人尊敬的艺人。虽为搞笑娱乐主持人,其实他的修养非常高。他不仅熟读中外名著,就连生僻的古文也非常熟稔。他说,作为艺人,就是要在高潮时享受掌声,低潮时享受人生。他对名利看的很淡,别人问他为什么想得这么开,他笑笑说:“人的一生就好像是一架飞机,飞多高都无所谓,但重点是要降落的漂亮一点,有时候,走下坡路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开始。”

素材点拨:吴宗宪的话很能带给我们思考,其实,只要心态放得正,无论我们面对的是顺境还是逆境,是春风还是寒冬,我们都可以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另外,他的这些话也可以单独作为素材使用,放在文章前面作为题记,或者最后作结语,都是不错的选择。

【素材演练】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

赵鑫微

古人爱说“沐春思而心飞扬”,似乎格外地热爱春。于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稍后来,便也渐渐接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但那摇头晃脑的背诵似乎只是有样学样,我并未真正了解这被无数诗人骚客赋予过意象的春!

去年冬天,爸爸不知从何处搬来一盆吊兰放在我房中。起初,我对那长得并不茂盛的小家伙充满兴趣,每天都会趴在飘窗上看它,时不时浇浇水,施施肥,看看它较于前一天的变化。一连数日,那小家伙没有带给我什么惊喜,它们就是那副蔫样,不知是心里作祟,还是什么的,我甚至觉得它的叶似乎枯黄了点儿。

连日的等待失望消磨了原有的兴趣。于是,我拉起了窗帘,不再日日念着它看着它。偶尔拉开,也只是为了看窗外高大的常青树,眼光便再也没有放在它身上过。

熬过漫漫冬夜,觉得空气中都充斥着欢快的气息。又一次拉开窗帘,打开窗户,似是 想用早春的风吹散屋内连绵的冬日的气息。不料佘光瞥见了它——

它比我上次见时足足“膨胀”了一倍有余。即使仍然躲在角落,但它显然比一个月前“精神”了许多。狭长的叶片泛着油油的绿光,像是打了蜡一般,从枝中又抽出了许多细长的枝条,有的上面还追着几株新枝。白色的瓣,黄色的蕊,娇羞地躲藏在层层叠叠的叶片中,含羞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心中的惊叹满满过了春来临的欣喜。我一如第一次看到开花抽枝一般,竞欣喜地惊叫出声——我原以为它会在不属于它的季节内沉寂地死去,化作一个过客,只在这世上匆匆地走一遭,却未料到——长久的沉寂只是蛰伏罢了,只为了蓄势待发,迎接属于它的季节,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刹那间,我觉得我的世界便是如此:残冬的云是沉郁的,堆积的,一片一片,一块一块,沉重而不明朗,它们都渐渐散去了,只剩下春天的云海,像一朵朵花,忽然爆出来,蓬勃而朝气地堆放着!

春天!属于我的春天来了吗?

《牡丹亭》中道:“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或许在杜丽娘眼中,春天就犹如丝线,可一层一层剥开,而在我眼中,春天,便是播种的季节。也许,它没有收获来得雀跃,叫人欢喜,但春却是一种朦胧的憧憬,是对未知生命寄予的希望。所以我们可以把梦想一点一点地播种在现实的土地上,看它开花,抽穗,结果。这个生长、成熟的过程,我们可以企望。

经过冬的蛰伏、春的爆发,更加地具有力量;经过两年的沉淀,我的初三是否也能春色如许?

这份未知的答案,我知道,要由我自己来填写!

【教师评点】

这篇文章构思非常巧妙。文章没有直接写“我”的故事,而是借助吊兰的生长变化来暗指自己的心理路程,文章的主旨就这样在作者清新而流畅的笔墨中自然流淌出来,毫无刻板之嫌。另外,小作者对于古诗文的掌握也令我们佩服,对于春天及景物的描绘都非常出色,可见其文字功底之深。

2.命题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篇二

教者以“年味儿”写作指导为契机, 教会学生写作方法的同时,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努力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共生。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指导:

一.准题眼, 说“年味儿”。

“年味儿”这个作文题, 最难写的是“味”字。教者首先让学生发挥联想:由“味”字联想到什么词语?生很快联想到“味道”。教者顺势引导, 味道就是调动人体的嗅觉器官, 那过年时你都闻到了哪些独有的味道呢?

生列举:食物的气味:各种炒货的香气, 蒸馒头、包子的面香, 做年糕的清香……风干的年货的咸香味挂满庭院, 远远看去五颜六色, 色彩缤纷,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师评:很好, 不仅有味道还有色彩, 这样的材料会使文章变得丰富多彩。

生补充:烟花爆竹的硫磺味 (这种味道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味道, 却是在过年中备受欢迎的味道, 是年气的体现, 带着欢喜带着祝福) ;鲜花的香味 (那些爱美的妈妈们总爱在过年前买一些鲜花来装点家, 如水仙、百合、富贵竹等等, 让家中也有了桃红柳绿) 。

师引导学生温故:本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童年的朋友》, 文中“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 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明确:通感的手法。 (补充:“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 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 彼此挪移转换)

师进一步引导:写“年味儿”, 除了对嗅觉的描写之外, 我们可不可以运用通感的手法, 找到更多更丰富的年的味道, 丰富我们写作的材料?

二.巧选材, 找“年味儿”。

生:可以调动视觉、听觉, 变换视点找“年味儿”。

如视觉:家家户户门上的变化, 挂大红灯笼, 贴福字, 贴春联, 除旧迎新;村庄上空炊烟袅袅, 厨房间热气腾腾, 烟雾缭绕;超市里, 收银员身着红夹袄, 面色疲惫, 但笑容不断, 扫描、整装、收钱直到手发软;行道间挂着的红灯笼, 商品换上红衣装;货架上的货物是最为奇特的一景, 到二十九、三十夜, 不论是好吃的, 不好吃的, 热卖的, 不热卖的, 喜欢的, 不喜欢的, 需要的, 不需要的, 全都一扫而空, 所以补货的职员, 穿梭来往, 好不热闹, 但总也赶不上人们对年货的需要。什么时候你能见到超市货架空落落的, 唯有过年时;孩子们这时候是最为开心的, 走街串巷, 奔跑嬉戏, 不用担心作业, 不用担心回家晚了;舞龙灯、挑花担、唱双簧, 这些闲暇时候极为少见的总会在春节这个特定的日子里露一露脸面, 晒一晒本领, 娱乐娱乐乡亲, 迎个彩头, 图个吉利;车站、高速公路上, 川流不息的车辆人流;电视里, 让人眼花缭乱的歌舞节目。

如听觉:商场、超市里商家们擦亮了嗓子, 放声高唱, 一首首欢庆的歌曲唱热了屋子里的气氛, 唱热了人来人往的街道, 唱热了人们的心儿;走到哪儿, 都能听到鞭炮礼花噼啪的声响, 响亮了阴沉沉的天空;平日里, 家家户户忙于奔波工作, 这时候也终于歇息下来, 原来冷冷清清的院落, 时不时传来推桌子拖椅子的声响, 敲打收拾的声响;空闲的家里, 还有麻将碰撞的声响, 高声谈论互道问好的声音, 比比皆是;三十晚上, 家里电视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手机电话这时恨不得声声叠唱, 彩铃声声, 问候拜年。

师说:同学们列举的零星种种都可以成为我们选材的对象, 有了丰富的材料, 笔下的《年味儿》就会出现五彩斑斓的景象。但同学们可不可以按传统年味和现代年味对题材进行归类?

生明确:贴春联、赏花灯、舞龙灯、挑花担、唱双簧、迎财神等是我们保留下的传统。

教者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传统节目的特点。

三.精布局, 描“年味儿”。

一篇好的文章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 而是要讲究文章的精心布局的。七年级上的课文《本命年的回想》, 作者特别讲究文章布局,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 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时间段 (腊月初一, 腊八, 腊月二十三, 腊月三十, 大年初一) 叙写了这些时间段里人们所做的年前的准备和过年的场景, 记叙的内容都是围绕文章一开始所说的“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 一天比一天红火, 发烧直到年根下”, 使得文章结构紧凑, 条理清晰。

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 这种结构在学生作文中也可以运用;当然还可以从不同角度, 展现过年的气氛, 注意层次, 让年味儿由淡到浓;也可以由点到面 (由一个人的活动到一家人的活动再到全村人的活动) ;空间顺序, 由家到超市到街头巷尾……

一生习作:过年前, 春节就像一锅正在灶上炖着的排骨汤, 锅盖捂得严严实实, 但在快炖好前, 总有那么些香味儿透过锅盖传过来, 像小猫儿似的挠着我们这些馋虫的心, 痒乎乎的, 只盼着汤快点炖好, 让我们大快朵颐。春节这一锅汤的香味儿就是年味儿, 春节一天天逼近, 年味儿也酝酿得越来越浓厚, 一切都昭示着春节的脚步, 近了。 (片段中运用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句, 描写出春节的气氛;最后一句话为下文做铺垫, 这句话有朱自清《春》的影子, 也有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的印记, 这些都看出小作者是个聪慧善学的人)

寒冬里的萧条景象没有一丝生气, 近乎荒芜, 可小贩摊上挂着的, 铺着的, 大红的灯笼, 大红的“福”字, 大红的春联……那样的张扬, 热烈的红!仿佛跳动着的火焰, 温暖了冬天, 温暖了空气, 更温暖了我们的心。从那些红通通的专属于春节的物件中, 我看到, 也嗅到了年的味道。 (视觉, 色彩)

乡下农户都忙起来了, 蒸包子, 蒸馒头, 做豆腐, 腌酸菜, 做年糕……家家户户都是老少齐上阵, 忙得几乎脚不沾地, 都赶着在过年前备好一切东西。蒸包子、蒸馒头的蒸笼架在锅上, 火烧得旺旺的, 坐在灶膛边烧火的人脸上被燃烧着的火焰的橘红色火光映照着, 跳跃出一片喜悦的光。站在蒸炉前的人忙着放面食, 热腾腾的蒸气缓缓上升, 飘浮, 弥漫, 渐渐充斥了整个厨房。迷蒙的雾气里还粘着汗珠的脸庞笑眯眯的, 他们的眼睛里, 都有对年的期待。从这些忙得热火朝天的人中, 我看到, 也触到了年的味道。 (嗅觉, 味道)

年前, 男人们都闲下来了, 走在空旷的小道上, 没有看见一人, 却从周围的人家屋里清晰传出了打麻将“辟辟趴趴”的声音, 大声谈笑的声音, 打牌的人、看牌的人大声叫好的声音, 小孩子们追逐打闹, 嬉戏玩乐的声音, 炮仗的“嘭嘭”声, 和“小擦炮”不断响起的声音……一切的一切, 所有的所有, 各种声音在低空中碰撞、融合, 洋溢着暖暖的、满满的、喜悦的味道。从这些“声响交响乐”中, 我看到, 也听到了年的味道。 (听觉)

(三段, 三个层次, 三个角度, 段段扣题, 句末点题, 笔墨集中, 中心突出)

年味儿越来越浓厚了, 像一把热烈的火, 烧呀烧呀, 一直烧到年根下。一年的劳顿在年味中释放, 生命的反思在年味中梳理, 来年的希望在年味中憧憬…… (首尾呼应)

这篇习作在结构安排和调动感官对过年画面进行细致描写上都很不错。

四.深立意, 议“年味儿”。

深刻的立意, 耐人寻味, 引人深思, 也更隽永。写年味儿, 就是要让学生在留心观察生活的前提下, 自觉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于潜移默化中热爱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我们仍然回到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一文, 作者借回忆家乡的过年习俗, 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 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这比普通的介绍乡土人情的文章立意自然要高一些。

比较两生结尾的写作片段, 说说它们的异同:

文段一:门外, 天寒地冻;屋内, 暖意融融。这年味儿呀!是越来越浓了……

文段二:“通宵灯火人如织, 一派歌声喜欲狂。”春节就在这浓浓的年味儿拉开了大幕, 这年味儿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 就是此起彼伏的爆竹炮仗, 就是饱含亲情的杯杯美酒, 就是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更是神州大地每个角落里年的意蕴。

生:两个文段都紧扣文题, 点题升华。文段一巧用对比, 突出年味的浓郁和过年的温暖, 省略句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文段二运用引用、排比修辞, 将年味具体形象化, 挖出了年味的丰富内涵, 给年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教者顺势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材料的深层含义, 学生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解读。

他们认为, 可以由过年的热闹、浓郁气氛挖掘出家人间的其乐融融、亲情的温暖, 或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幸福感, 也可以写孩子们过年难得的自由、快乐, 还可以歌颂因物质的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要保留传统、传承传统。

在整节课的评讲指导中, 教者始终坚持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共生, 在指导中时时不忘教给学生写作的秘诀, 即语文应试的工具性;也适时巧妙地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爱上传统文化从而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给语文教学多增添一些人文味。

3.命题作文“陪伴”素材运用指导 篇三

李健《温暖》歌词中唱道:“花开云落流转里,有你陪伴,分享所有的快乐,还有忧伤,装点我寂寞的世界,不再黯淡。”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会有朋友亲人相伴,有自己珍爱的事物相随,有了他们的陪伴,成长才不孤单;有了他们的陪伴,生命才绚烂;有了他们的陪伴,心灵才开阔……请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名师题解】

先确定陪伴的对象,谁陪伴谁,当然有时这种陪伴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是陪伴者,也可以是被陪伴的对象。陪伴者可以是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比如父母、老师、同学、亲友、邻居等,或是非亲非故却经常接触的如卖菜卖零食的大叔大妈、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等;也可以是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如一只小鸟小狗,一头老黄牛猫狗兔鸡等。此外,还可以是没有生命的事物,如一本好书、一条流淌清水的小溪、一座久远的桥等,可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通过记录陪伴的过程,表现对被陪伴者的心路历程的影响,其实陪伴的过程就是经历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要求所写的陪伴对象对自己(或他人)的人生产生过一定的触动,可以是一点感悟、几缕情思,在开头或结尾通过抒情或议论的文字,鲜明地表达出来。

【推荐素材】

素材一: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前,廖智是四川汉旺镇的一名舞蹈教师,大地震使她失去了双腿以及亲人。5年之后,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廖智作为志愿者到达灾区一线,陪伴当地的老百姓度过了震后最艰难的日日夜夜。廖智在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时说:“在志愿者这个群体中能感受到更多正面的能量,除了帮助,有时候去接受别人的帮助,只是陪伴,发自内心的只是友善地待在一起。我现在用的方式就是尊重和陪伴,有时候会比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

素材点拨:廖智用尊重和陪伴帮助了更多人,因为尊重与陪伴就是一种力量。这则素材可从下面这个角度来考虑运用到写作之中: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学会感恩。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如果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生活就会索然无趣。相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平淡的生活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素材二:前不久,网友评出感动中国十大动物,其中,一条母爱情深的狗和一条见义勇为的狗感动了很多人。

这是一只平凡的流浪狗,为了给狗宝宝喂奶,它每天从长滨路上跳入汹涌的江水中,游到孤岛上给孩子们喂奶,然后又游出1公里多回到岸上觅食;这是遇车祸冒死救同伴的狗,在滚滚车流中,一只小狗遭遇车祸躺在斑马线南边,另一只狗不停地用两只前爪拨弄躺在地上的小狗,使尽全力想把小狗拖到路的对面。面对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辆,那只狗并没有一点胆怯的样子,反而全身掩护住小狗的身体。

素材点拨:动物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舐犊情深,爱护幼崽,珍惜生命,忠于爱情,富有责任心……我们可以从那些动物身上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类令人感动的动物素材不光网上有,我们生活中也有。有动物陪伴的日子,需要善于发现,那么就会感悟和收获很多。

素材三: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素材点拨:名人和书的故事非常多,对他们来说与书为伴就是一种幸福。成长是一个蜕变的过程,需要自己一个人独自品尝和体会,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的陪伴,每个阶段与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感悟。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我们应该一辈子和书做好朋友。

【佳作示例】

陪 伴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一中

李好好

时间不仅把黑发漂白,也把我童年小院里的木香冲淡,连小院也苍苔斑驳,终日寂静。爷爷总是半躺在老椅子上,望着夕阳,看时光慢慢凉下去。

听爷爷说他的父亲是有名的木匠,爷爷从小就跟着他学习木工,那些年月,父子俩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和朴素的艺德,闻名乡里。

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天空,没有云朵来遮挡它,它就是这世界的主角。爷爷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木墩上,身边放着各色的斧、锯、刨和墨线盒。我坐在旁边,玩着截下来的木头边角料,搭建着自己的小世界。爷爷一伸手总是精准拿到自己需要的材料,他就这样不知疲惫地一直忙碌着,视线从来没从手上的活计移开过。

小院里,微风拂过爷爷的头发,但依旧可见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淌下,刨子在木头上“吱吱”地唱着歌,片片刨花,洁白地绽放,飘落在身边的地上,散发出新开木头的芳香,就好像刚刚出锅的馒头,热热的香气弥漫小院。在刨花歌声的旋律里,爷爷的手前前后后,一上一下,一按一提,力度刚刚好。爷爷做铆合时,从未用过一根钉子,两块木头总能刚好拼接,用天衣无缝、巧夺天工来形容,毫不夸张。原本粗糙脏乱的木头,就这样光鲜起来,巧妙地组成一把小凳子,我高兴极了。爷爷擦一下额头的汗水,说,搬着凳子,上学去吧。

有时候,爷爷会摊开手掌休息一下,他的掌心有一排排数不清的老茧,大大小小的,软软硬硬的,这些茧子使爷爷的掌心看起来变了形,看了令人心痛。每次要精雕木活时,爷爷手上的泡就会被磨破,晶莹而又带着血色的液体从泡里流出来,爷爷的眉头微蹙,但手上的活计却不肯停歇。就这样,爷爷一直忙着,忙着,他头上的白发,额头的汗水,都被小院的风儿吹着。时间很慢,我等得肚子咕咕响,夕阳也只下去一半。可爷爷说,时间很快,眨眼就是几十年。

多年过去了,我在爷爷木香的陪伴下慢慢成长,在爷爷身后,留下我一串串快乐成长的脚印。

时至今日,爷爷已经好多年没有动家伙了,手艺也不如当初,他的背驼了,眼睛也花了。而爷爷当年给我做的那个小凳子也年老了,人坐上去,就会唧唧哇哇地响。爷爷有时拿起锤,“砰砰”地敲打几下,那凳子就会几天不叫,可是,它的身子骨毕竟不如从前,过不了几天,又会哀叫如初。

我站在苍苔深绿的小院里,再也闻不到一直陪伴我成长的木香。风在空荡荡的小院里,在爷爷身边,无聊地游荡。

【教师点评】

本文感情真挚、细腻,字里行间充满着一份浓浓的爱意,这份爱意轻轻地藏在作文中,使得作文读起来分外有味道。小作者语言功底也不凡,细节描写典型生动,令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喻新奇形象,文章写得真情而生动。

(指导教师/诸爱英 庄青青)

4.中考作文指导:作文素材运用技法 篇四

技法一、语言素材

所谓语言素材,就是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和阅读材料里,思想和文采兼美的句子和段落。这些语言可以直接用在作文中,成为写作的原材料,成为最经典的写作元素。而语言素材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最简洁的办法就是直接从语文课文中进行截取,特别是每年考纲规定的高考必背篇目中的名言警句就是最好的语言素材。

例如:语文课本《鸿门宴》,可以积累如下的精彩语言——

【例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例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例3】秋毫无犯——秋毫不敢有所近;

【例4】劳苦功高——劳苦而功高如此;

【例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例6】竖子不足与谋;……

以上这些语言都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到出处,一些语言至今还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直接运用。

再如:李清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人,从小学到高中,从选修到必修,我们学过了她的许多作品,运用归纳汇总的手法,我们可以从李清照的作品中,提取如下语言素材——

【例7】《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例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睡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例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例10】《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例1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例12】《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例13】《鹧鸪天·桂花》——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绩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例14】《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师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以上内容均出自小学、初中、高中必修及选修课文中,这些语言素材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技法二、情节素材

所谓情节素材,就是语文课本中,讲述的一些很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而情节中包含有人物和事件,可以作为论据使用,成为写作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情节素材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兼顾考场写作题目需要,进行具体加工,加工后的情节可以根据写作题目进行压缩或扩展。

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里最精彩的故事之一,文章前半部分内容主要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三个精彩历史故事的叙述,刻画了蔺相如的临危授命、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私仇之上的精神,也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知错能改的可贵品质。

这篇课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可以根据写作题目的不同,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进行切入,通过对其故事情节进行压缩,作为行文素材,一材多用,为不同写作观点的论证起支撑作用。

【例15】完璧归赵:开始赵国宦官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称其为一个智勇双全之人,接着写蔺相如向赵王分析秦强赵弱的形势,权衡曲直利害,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并自告奋勇接受出使秦国的重任。在出使秦国,与秦王斗争的过程中,蔺相如“献璧取璧”、“归璧于赵”、“廷斥秦王”,并理直气壮告诉秦王,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蔺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并功成加官。

【例16】渑池之会:赵国战败,秦王提出渑池之会,形势严峻,廉颇与赵王一起赴会。渑池之会上,秦王步步紧逼,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在蔺相如的逼迫下,秦王终于由“怒”而“不肯”,由“不肯”而“不怿”,虽“不怿”而不得不“为一击缶”,这段文字充分体现了蔺相如在强权面前的凛然正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秦国“终不能加胜于赵”,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蔺相如因为功大被拜为上卿。

【例17】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在外交上作出卓越贡献,被授予的官职超过廉颇。导致廉颇不满,廉颇居功自傲,口出狂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此主动退让回避,引起属下不满,蔺相如向舍人说明自己避让廉颇的原因不是害怕廉颇,而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使廉颇非常感动,于是廉颇“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体现出一种知错就改的品质,最后将相和好,成刎颈之交,留下千古美谈。

再如粤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五中的《报任安书》一文,更有许多值得积累的情节素材——

【例18】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坎坷经历;

【例19】司马迁面对宫刑绝境,选择“隐忍苟活”而不是一死谢世的艰难选择;

【温馨提示】对于课文中的情节,要成为写作的素材,有时候可以全盘选用,但更多时候需要作者根据写作需要,进行剪接加工,该压缩压缩,该提炼提炼,以写作需要为使用原则。

技法三、故事素材

《报任安书》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者,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其实熟悉历史的人知道,这一段话涉及到许多历史人物,其中包括的故事情节也很多——

【例24】孔子困厄:孔子有一腔报国之志,可命运多舛.仕途不顺,徒有远大抱负却无用武之地,统治者对他始终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68岁时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与教育学生。

【例25】屈原放逐:作为楚王的同姓贵族,屈原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但他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气质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这种困境让他遭到两次流放。楚怀王时,他被流放到汉北;楚襄王时,他被流放到沅、湘。在孤独困境之中,屈原写就了《离骚》这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

【例27】孙子膑脚:作为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曾与庞涓同向鬼谷子学习兵法。两人情谊甚厚,结为兄弟。庞涓成为魏惠王将军之后,十分嫉妒师兄的才智。竟然骗膑入魏,割去了孙膑的膑骨。尽管惨遭不幸,孙膑却写就《孙膑兵法》,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高度。

再比如出自课文《赤壁赋》的故事——

【例28】乌台诗案:这是宋元丰二年发生的一起文字狱,纯属政治迫害。御史中丞李定、舒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告发并逮捕了苏轼。后经力保,苏轼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筑巢,自汉代以来别称“乌台”。

还有《藤王阁序》包含如下故事——

【例30】冯唐易老:冯唐因说话直率,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代,直至白发皓首,还是一名郎中。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武帝问道:“你这么老了,怎么还是一个郎中?”冯唐直言不讳地说:“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好美,而我貌丑;陛下即位,你喜欢年少的,而我却老了。”武帝听了他的话很感动,想提拔他为车骑都尉,可冯唐此时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用这个典故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

【例31】李广难封: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小70多仗,威名远扬,人称“飞将军”。唐人王昌龄曾写诗赞美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就是这样一位戎马一生的名将.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却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自杀身亡。

【例32】贾谊被贬:贾谊是西汉著名的大儒,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汉文帝对贾谊很器重,但遭到群臣的反对。后来汉文帝开始有意疏远贾谊,贬谪他为太傅。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没有尽到责任,一年以后,伤感过度而死.年仅33岁。

【提示】其实我们所学许多课文中都有表现各种不同主题的小故事,如果对这些小故事加以整理,并对应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些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然后根据需要加以扩展丰富,运用到不同的写作题目中。

技法四、人物素材

所谓人物素材,就是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各类人物,例如课文作者、传记中的传主、各类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等等,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作品故事、奇闻逸事都可以成为高考作文积累的素材。

对于人物素材积累,要进行全面的搜集和整理,重点落在人物人生经历、相关事件以及其作品上,这样的素材积累,可以让我们对一个人物的挖掘深入全面,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关照,便于写作时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人物素材1】李清照

身份:宋代著名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多次出现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

性格:天资颖悟,嗜书如饴,志存高远,倔强好胜,调悦风流,才华横溢。

特长:工诗词文赋、善金石文物、晓书法绘画音律、通医药博戏教育,集多种文化素养于一身。

作品:留存后世的作品有千古绝唱的词、正气浩然的诗、回肠荡气的文赋,其《词论》首开中国词学批评史之先河。

成就: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的女词人。她的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的。有人曾以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师。后人以“词魂”来赞誉她,一方面凸现了其在词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更因为她是宋代婉约词派的担纲人物和领军人物。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主要突出一个“乐”字。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惶难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晚年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更为深沉感人。

李清照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后称“易安体”。李清照词中“愁”的渲染、“红”字的巧用、“瘦”字的美学意蕴、迭字的探胜等写作风格,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

【人物素材2】蔺相如

1、身份低微——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2、勇于为国家承担责任——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3、善于观察情势、分析情况的才能——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4、智和勇——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5、临危不惧的“勇”——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廷斥之。

6、其“能言善辩”的外交家的形象与“知死必勇”的策士风度——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不计个人私仇而以国家利益为先的优秀品质——“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提示】许多语文课本中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也可以成为我们作文写作的素材,根据写作的主题,我们有目的加以选择,就可以巧妙成为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作文写作的元素。

技法五:思想素材

人的健康离不开思想的健康,人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成长,从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获取富足的思想精华,因为前人的思想会给我们启迪和教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课文中获取不同的思想营养。当我们不得志之时,我们不妨看看古人:司马迁从文王、仲尼、左丘明、孙子、吕不为、韩非子等人身上,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勇气;战国时的李斯从厕所与仓库中老鼠的不同际遇中悟到了人生应该发愤图强,终成大器;史铁生在地坛里悟出了生命的价值不是自我抛弃,而是要从逆境中崛起。我们从语文课文中也可以悟出许多思想素材,从而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1、《报任安书》的思想素材

(1)大丈夫志当存高远,面对命运的折磨,当忍辱负重,执着前行;

(2)面对挫折,勇敢面对,不要放大痛苦,活着理当追求人生的价值;

(3)逆境出人才,自古雄才多磨难,历史的先贤给我做出了榜样;

(4)官场失意的司马迁却为后人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史记》,可见,人生道路上,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开启了另一扇通往光明的窗,所以,不要为已倒的奶瓶哭泣,抬起头来,去寻找新的更可口的食源;

(5)人生不仅要‘立功’,还要‘立德’、‘立言’”,为后世留下精神财富;

(6)面对人生的转折点,要抓住机会,要化不利为有利,要学会选择;

2、《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的思想素材

(1)因为他的存在,因为他的杂交水稻,让人类远离饥饿的阴影;

(2)实践是袁隆平发现真理的途径,行动是实现一切梦想的最好手段;

(3)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打破常识,勇于创新是其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4)面对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局面,袁隆平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5)充满希望、引领绿色革命是袁隆平始终坚持奋斗的助推器,是其一生奋斗的动力源泉;

(6)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提示】思想素材的获取,难度较大,需要我们对于所学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根据课文内容,从其内在的思想层面加以感悟,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然后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巧妙运用到作文行文中。

(二)

【摘要】针对高三考生拥有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却不会使用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高考作文素材运用的五种技法:直接引用、同质叠加、异质对比、提取化用。并通过具体技法使用过程的展示,让学生掌握不同的作文素材运用技法,然后运用这些技法使用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技法一: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就是对文章中的语言素材进行直接引用,在写作中可以成为论证的材料,也可以成为立论的观点。这种方法最容易使用,使用时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积累要准确,因为是直接引用,所以要保证材料与课文中一致。

【例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直接引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适用话题】生命的意义、磨难与成功、逆境出人才、修炼、艰难人生与奋斗不息等等。

【运用技巧】1、用作理论论据,在实例论证的基础上总结,引出自己的分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文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今我们的时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了,孟子所说的重重磨折,我们正在亲领身受。我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们,要明白我们的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 ——朱光潜《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运用说明】直接引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名句作为全文总结,然后由古及今,联系今天的时代和我们个人实际,强调我们也要经历这样的磨难,朝前迈进。论据使用准确而贴切,极具说服力。

2.引出文章观点,直接用原文哲理丰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文2】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规”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坚毅。

5.命题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篇五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制定一个高得离谱的目标,就算失败了,那你的失败也在任何人的成功之上。

——电影《阿凡达》导演卡梅隆

我跟所有人一样,开始的榜样是盖茨、李嘉诚,后来发现他们不是我的榜样,没法学习,太大太强。真正的榜样一定在你附近,你做小饭馆,榜样就是斜对面的小饭馆。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少于800字。

【名师题解】

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角度一: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因为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在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所以,我们可以写“高目标引领”“仰望星空”“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等话题。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相对而言比较好选,但最好还是避开人们过于熟悉的“司马迁、项羽、勾践、曹操”等,他们已被考生们写得太多了,而是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比较新鲜的、不太为人熟知的素材。比如汤姆·克鲁斯因怀有亮相好莱坞的雄心,不甘心做一名摔跤小卒,才会有《雄心壮志》的风靡全球。

角度二:再远大的目标,也要从身边最细小、最切近的事做起。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就是“做到”。所以,我们可写“低重心起步”“行动要务实”“成功源于脚踏实地”等话题。

选材小贴士:在选择这类材料时,可以写个人、集体的奋斗足迹,阐明自己的理解。敢问路在何方?千里之行,始下足下,脚踏实地才能飞上高空。比如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要贴在地面前行,不在云端跳舞。”就表明了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角度三: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在内脉上是相通的。前一句强调“高目标”,后一句强调“低起步”。只有胸怀远大,才能找到人生中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只有在脚踏实地中,我们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理想。生活不只是眼前,还有诗与远方,身边的榜样告诉你“能走多远”,离谱的目标激励你“走得更远”。所以可以写“目标要高远,行动要务实”“视点要高,起步要低”“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等话题。

选材小贴士: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身立地面,心向云端。同学们可以写“仰望星空”,我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脚踏实地”,我们才不会沉湎于虚无的梦境,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也许,周杰伦的《蜗牛》能给我们一点启示:“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高分素材】

素材一:“我一直是幸运的,病魔只是将我束缚在轮椅上,而留给了我美妙的嗓音,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张佳欢,一位被誉为“舒曼大赛使者”的轮椅歌手,她星空下的愿景是把自己的歌声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一个自小便患有罕见的先天性肌萎缩症的女孩,学习音乐的艰辛非常人可以想象,但灵魂深处对歌唱梦想的向往支持着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在一次次跌倒后,又勇敢地爬起来,最终坐在轮椅上的她走遍世界,获得了世界的掌声。

素材点拨:这个素材是一个正面素材,仰望星空,坚定了张佳欢歌唱的梦想。她用自己充满韧性的嗓音,诠释生命的价值,实现了星空下的梦想。适合用于“仰望星空”“心向远方”等话题。

素材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然而汪精卫也曾许诺:“为革命,虽死不惜。” 两者的豪言壮志如出一辙,但两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究其根本,在于“行动”二字。孙中山为革命奔走呼号,呕心沥血,而汪精卫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弃节自保。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是一个正反面对比的素材,以汪精卫来反衬孙中山的“伟大”之所在,适合用于“行动要务实”“命运,不在于理想,而在于行动”等话题。

素材三:“我躺在甲板上,望着星空。星星那么亮,那么近,仿佛要坠到我的脸上。”十九岁的少年巴金,在通往异国他乡的船只上,发出低低的呓语。面对那无比璀璨的星空,他的心里产生了激荡,那些美丽的眨着眼的星星在他心里播下了秘密的梦想种子。《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随想录》……一部又一部厚重文集的出版,记录着他无比长寿的文学生命,更见证了这位世纪老人向着心中最亮的`文学星星,一步一步走着他坚实的生命轨迹。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属于“熟悉的陌生人”型,熟悉是因为我们的教材里有巴老的文章,陌生是因为许多学生对巴金其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应付文学常识题的考查上。这样颇鲜活的论据,为文章增添了时代感与现实意义。同时,“星空”在这个论据中又被设计为实与虚两重意味:既指现实的自然的星空,又喻指远大而美好的梦想。巴金就是在自然的星空下播下了梦想的种子,笔耕不辍,脚踏实地地努力——为了当初美丽的梦想。

【素材演练】

脚踏实地,心向云端

江苏阜宁第一高级中学 吴迪

佛祖曾语于唐僧道:“汝当禀持向善之心,行不伤蝼蚁之事。”这虽然源于神话,但其中意味却耐人捉摸。我们在怀着高远之志的时候,亦不能忘了踏实作为的重要性,这便是心向云端而脚踏实地。

对于理想,每个人的看法却不同,但是对于自身来说,达成那理想,是值得骄傲的,是堪称伟大的。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革命党人的无畏情怀喷薄而出。然而汪精卫也曾许诺,为革命虽死不惜。但两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为何孙中山能流芳百世而汪精卫只落得“走狗”的骂名,难道是理想的缘故吗?自然不是,两者的豪言壮志如出一辙。那是什么原因?究其根本,在于“行动”二字。孙中山为革命奔走呼号,呕心沥血,而汪精卫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弃节自保。所以说二人的命运,不在于理想,而在于行动。

但是否只要埋头苦干,就一定会得到上天的眷顾,走向成功呢?也不尽然。高祖刘邦草创之时,不过一介亭长,试想,若是刘邦在群雄并起的时代,没有取秦王以代之的壮志,而是在亭长的位置上兢兢业业,恐怕他得到的不是天下而是纷起枭雄的利刃了。若是毛泽东没有了革命建国的理想,只是钻营学业,最多不过是世上多了一位私塾先生,谈何开国领袖。若是汤姆·克鲁斯不曾怀有亮相好莱坞的雄心,只甘心做一名配角小卒,还哪里会有《雄心壮志》的风靡全球?若是周树人没有理想,只是精心于医术,那么世上怎会有一个以纸笔为刀枪的鲁迅?这些伟大的人,都是由于有了理想,从原本的人生路上调转了方向,剑指理想,才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所以说,在通向成功的旅程中,行动与理想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如果说行动是发动机,那么理想就是方向舵;如果说行动是孕育森林的沃土,那么理想就是呼唤森林直指天空的太阳;如果说行动是描绘人生的画笔,那么理想就是胸有成竹、描绘丹青的画师;如果说行动是奔腾咆哮的江河,那么理想就是束缚江河的河畔崖壁……

但是,世上之人有千万种,既存在有理想、能行动的人,但也存在理想庸俗、审美低下、好逸恶劳之人。在这个网络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一种以低级趣味为乐的风气初见端倪,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在人生坦途中向前发展。作为祖国的新生力量,我们应当志存高远,摒弃低俗,踏实勤劳,攀登人生险峰,去寻找属于强者的风景。

心在云端,白首壮心驯大海,脚踏实地,青春浩气走青山!

【教师评点】

本文的亮点有二:一是论证方式多样化。引用论证、事实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既有力地佐证了中心论点,又增强了文章的思辨性,逻辑性强。二是材料新鲜。无论是引用论据——佛祖曾语于唐僧道:“汝当禀持向善之心,行不伤蝼蚁之事。”,还是举例论据——孙中山、汪精卫、毛泽东、汤姆·克鲁斯等,既支撑观点,深化观点,又新鲜独特,举目考场之作,几乎无有二者。

6.高考命题作文素材 篇六

我们最怕失去家园,失去今生今世的证据,因为我们知道,当家园废失时,所有回乡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因为爱,所以怕失去。忧心十年后、几十年后你和别人聊起溪头的荠菜、成片的金穗、枝头扑棱飞起的喜鹊时,别人却觉得这是个谎言。“哪里来的这么美的家园!?”忧心你疯狂地眷念着的故乡的水,潋滟了你的眼的井泉,那些你在家园里生活的证据,都将不复存在。

正因人们深爱着故乡,才忧心耿立所说的“推倒了成片的麦穗,推倒了精神的家园”,才忧心陶潜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兮!”

然而,故乡已然开始沉沦。

房屋倒塌时带着人们浓浓的思念,发出一声巨大的呜咽。那横亘的溪水、坍圯的篱墙永远消失在人们的眼中。

当人们在忧与爱之间挣扎徘徊时,推土机毫不留情地将农作物碾轧压在脚下,一切带有深爱与忧患的羁绊都被毫不留情地斩断。

悲哉!痛哉!

在城市进程与家园自留中抉择真的很难吗?还是说“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思想让人焦头烂额吗?

因为深爱土地,所以忧患,忧患它的毁灭会带来精神灵魂的无以寄托!忧患那思念中的情会轰然坠地!

正因忧心,才更应深爱,让家园不再废失,让故乡不再沉沦;让土地为农民服务,而不是为GDP服务;让农民徜徉于浪浪金穗间,而不是“被请上楼”!

为什么我们不能决绝阻止推土机拆迁的步伐?!

为什么我们要眼睁睁看见故乡毁于一片碎石瓦砾?!

在对故乡的忧与爱间传承的是千年文化的熏陶,古有“不行皮里阳秋之法,不作乡愿乡子之行”怒得真切,怒得无伪,才是这忧与爱的结果。严拒这毁灭故乡的脚步,释然这身不由己的无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耿立说,他将“背井离乡”理解为背负故乡井水的人。

背负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他的头上,是故乡的屋檐;脚下,是故乡水边的青石。他在忧心故乡的消失,因为他爱这土地爱得深沉;他在忧与爱间寻求现实的解法,只因他想拯救这让他忧让他爱的故土!

7.命题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篇七

一、导入

同学们, 本单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学习了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吴冠中的《桥之美》, 参与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说不尽的桥》, 大家一定对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的充满魅力的桥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你一定情不自禁地想用文字讲述赞美你喜爱的某座桥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 以《桥》为题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二、审题

师:请同学们给“桥”下个定义。

生1:茅以升说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 我认为桥是在河面上沟通两岸的建筑物。

生2:比喻起沟通作用的人和事物。

生3:桥是沟通心灵的纽带。

师:大家说得很对, 下面我们用添加因素法帮助同学们审题, 从建桥材料的角度看有哪些桥?

生2:木桥、石桥、钢筋混凝土桥。

师:还有吗?再动脑筋想想, 这些桥是供人通行的, 有不能行走的而具有别的作用的桥吗?

生4:还有纸做的和塑料做的玩具桥。

师:很好, 那么从桥架设的位置上看有哪些呢?

生5:有架在河面上的桥

生6:有为保证交通顺畅建在大街上的立交桥、人行天桥。

生4:有在山涧或沟道上的独木桥。

生1:有看不见的架在人们心中的沟通心灵的连心桥。

师:这位同学想象实在丰富。是啊, 在日常生活中, 当你考试失利或遭人误解陷入困境时, 你多么需要有座“理解之桥”“友谊之桥”“亲情之桥”啊, 这些桥可以让你曲径通幽。

师:从建造者的角度看, 又有哪些桥呢?

生7:有群众集资架设的桥,

生8:有企业家投资架设的桥。

生9:有国家拨款架设的桥。

生10:还有母亲架设的桥。

师:是的, 现在同学们脑子里有了许多桥的形象, 多姿多彩的桥不仅方便了交通, 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桥还是心灵的纽带, 是富裕桥, 欢乐桥, 友谊桥。

三、选材

师:根据以上同学们的审题, 我们已经对写作记叙文《桥》的材料有了初步的掌握, 根据桥的意思大致有两种材料, 一种是紧扣本义的材料;另一种是比喻型的材料。紧扣本义的材料大致有哪些呢?

生1:写桥的价值和壮丽的景观, 表现它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这一主题。如我喜爱的武汉长江大桥。

生5:可以写桥建造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生11:还可以写家乡的桥为家乡带来的变化。如满载鲜鱼水果谷子的大卡车天天从桥上驶过, 奔向全国各地, 村里逐渐富裕, 村里人称桥是“富裕桥”。

师:说得多好啊!这位同学没有概括地说, 而是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实在是妙极了, 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生12:夏天, “扑通……扑通……”几条“白泥鳅”蹿入水中, 不一会儿, 几个小脑袋露了出来, 一只只手扶在桥墩上, 家乡的小桥成了我们小伙伴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是我们的乐园。

师:是呀, 矮矮的小桥, 浅浅的河水, 可爱的孩子, 累了在桥上休息, 热了在桥下凉爽。这里该有多少美丽的故事值得回味呀。

生13:听奶奶讲, 从前家乡的小河把村子分成东西两半, 那时人们都在贫困中挣扎, 食不果腹的日子谁也不敢想去架桥, 现在河上的桥一次比一次修得好, 曾经感情淡薄的两岸乡亲们现在其乐融融。

师:是的, 桥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通过记叙这则材料可以歌颂党的政策的无比优越。

生14:我家菜园与邻居家的菜园之间有条小沟, 我们的家长在上面架了一座独木桥, 每逢节假日, 我们几个小朋友就在上面玩耍, 起初总是掉下来, 但后来我们个个健步如飞了, 这座独木桥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胆量, 还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师:这座桥造就了我们奋进的勇气和力量, 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大家是不是觉得可写的材料很多很多, 下面我们来谈谈比喻型的材料有哪些好吗?

生15:前天, 我们中学的全体团员与西湖村的小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谊活动, 这次活动不是同学之间架起的友谊桥吗?我们希望这座桥更加坚固壮观。

师:好, 这则材料很值得一写。

生16:一个总爱跟语文老师唱反调的调皮生伏在课桌上, 语文老师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 就把他送到医院买了药, 回来后又到办公室为他端来一杯开水, 调皮生激动地接过杯子, 这杯水难道不是化解矛盾的桥吗?

师:这座桥确实缩短了两颗心的距离。

生17:可以把孩子比作连接父母的桥, 我们班张敏同学的父母离婚后, 他运用智慧巧妙地在爸妈之间周旋, 父母终于破镜重圆, 一家人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师:张敏太聪敏了, 他这座桥拯救了全家人的幸福。

师:还有人发言吗 (没有人举手) ?那好, 教师推荐一则借物抒情的材料, 你们看行不行, 没有桥, 我们的旅途会增加很多艰难, 桥渡人无数, 哪怕凄风苦雨, 烈日爆晒, 也任劳任怨地坚守岗位, 承担自己的使命, 它的无私奉献精神就是老师的精神, 老师如桥。 (学生们会意地点了点头)

师:除了以上这些材料, 其实还有一种哲理型的材料, 如人与人之间也有一座看不见的无形桥, 它可以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使彼此交往默契, 甚至还可以帮助人摆脱困境, 那就是感情的桥梁, 这座桥有的很坚固, 任凭狂风暴雨也打不垮;有的却十分脆弱, 受一点小刺激就垮了……而如何使它牢固, 就看人们如何用理解、宽容、真诚来珍惜它, 爱护它了。

另外, 人的一生就如同过桥, 要走好人生这座桥非常不容易, 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水中被水冲走, 如果你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耐心而又用心地走完, 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前面已是繁花似锦, 那么, 我们该怎样走好人生的这座桥呢?

师:写作水平高的同学, 你们如果有兴趣, 老师提倡你们写这类文章, 这样的文章主题更新颖, 更有深意。

【案例反思】

目前, 作文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教师忽略写作指导课, 他们往往三言两语, 草草了事, 导致学生面对题目, 绞尽脑汁、搜索枯肠, 仍无处下笔。他们或左顾右盼、抓耳挠腮;或乱翻作文选、愁眉苦脸;或情绪败坏、摔摔打打。最后胡言乱语、凑足字数, 勉强交差。

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教师就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 动脑筋, 花心思, 扎扎实实地上好学生写作前的指导课, 真正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功。”

1. 多角度审题。

笔者用添加因素法, 从三个角度, 即从建桥的材料、架桥的位置、建造者的角度审题, 通过老师不断提示追问, 学生给予完整回答, 这样, 学生脑子里就有了许多桥的形象, 从而对姿态万千的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多层次选材。

笔者先要求学生寻找最浅显的、紧扣桥本义的材料, 这类材料可多了, 学生滔滔不绝, 都描述得很生动, 形成了一篇篇口头作文。在学生情绪高涨时, 笔者又及时提示他们寻找略微深一点的比喻型材料, 之后, 又为他们推荐了两则更深奥一点的哲理型材料, 这些逐层深入的材料起了很好的作用, 学生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满足了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的需要。

3. 多方面激励。

打开思维, 激发写作激情和动力对写好作文非常关键。首先, 当课堂气氛进入僵局时, 笔者及时提示追问。如2号同学回答木桥、石桥、钢筋混凝土桥后, 其他同学就觉得没什么可回答了, 于是, 笔者及时追问:“还有不能行走而具有别的作用的桥吗?再动脑筋想想。”这样, 学生的思路一下活跃了。其次, 当发现闪光点时, 笔者及时提出表扬激励学生, 如11号同学对家乡的富裕桥描述得很具体, 且形象生动, 笔者就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肯定他, 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这样一步一步把他们引入佳境, 情绪格外高涨。另外, 笔者对哲理型材料的推荐, 对写作水平高的同学也是极好的鼓舞和挑战。

8.命题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篇八

请以“慢画人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名师题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慢”,是指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当然,具体到文题中,“慢”不仅仅是指具体物体的成长、行驶速度慢,还可以指心灵的慢,比如不争不抢,比如慢慢累积,比如沉淀自我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慢下来,才能渐次领略自然的神奇,体验情感世界的喜怒哀乐,悟透灵魂世界的精妙。“画”,是指描,用文字将人生的画卷细描细绘:动态的、彩色的、立体的画面。这样一分析,便不难得出文章的主旨来——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要学会慢慢享受生活,慢慢领悟人生。

快节奏的今天,“出行”有快车,“吃饭”有快餐,就连阅读,也有“快餐文化”。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中,享受生活的精彩与恬美,唯有将性子“慢”下来,慢慢走,欣赏路畔的风景;慢慢吃,品尝美食的滋味;慢慢读,煅烧文字的真味;慢慢学,学得毕生赖以生存的真本领……生活,需要一种慢态度。这样想来,文章的思路便有了。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将这些现象运用到文章中去,在对比中,更容易让读者明白文章的主旨。

【推荐素材】

素材一:中国当代学者林语堂,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最佳传承者之一。他崇尚“自由和淡泊”以及“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素材点拨:这类素材,将生命中的“慢”体验,置于自然之中。它让我们看到,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粒微尘、一片土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写作时,我们可直接将林语堂先生的这段话运用到文章中,无论是做题记或者结尾,都是不错的选择。

素材二:有人说,只有忙碌才能出成绩。85岁高龄,精神矍铄、潇洒从容的金庸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他说:“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乐观豁达养天年。”金庸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但他不尚奢华,而是羡慕“且自逍遥没人管”的生活,饮食简单清淡,七八分饱,衣着自然简朴。徐徐缓缓的他做出了很大的事业,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2001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

素材点拨:这类素材可以从“人生追求”的角度入手,将人生目标与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恰到好处的心性,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小到一餐,大到一辈子的理想达成。名人的人生之路,刻下了既定的轨迹,但也同时为我们普通人提了个醒:学会慢下来,说不定也会是你成功的一个秘诀。

素材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素材点拨:这类素材,崇尚的是一种“悠然人生”的境界,在喧嚣的生活之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慢”人生,“画”出的,应该是理想的生存之境、生活之道。诗人选取细微的感动心魂的事情,领悟到宏大的主题,以小见大的观察能力与体悟能力不得不让我们佩服。那么,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受其启发,从一些小事,如写字、玩旱冰、做简餐之中一样可以获取同样的情感体验和精神领悟。

【佳作示例】

慢画人生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金麟

快与慢,不过是一瞬间的念想,但人生的滋味,却常常会在这一瞬间被发挥到淋漓尽致。

——题记

有时候很羡慕那些画家,他们能将世界的模样全盘勾勒,勾勒成一个静止却灵活的人生。他们常常端坐在那儿,一坐就是半天,全身上下只有手在飞舞,眼里是近乎固执的执着。

我不能达到那样高深的境界,无法将自己置于一个静止的空间。对于我来说,如画家一般热衷的慢节奏似乎就只存在于乡村了。

当我回到乡村,我定会再看一眼路旁的庄稼,因为那是乡村的全部,也是乡村人的全部。也就是那天,我看到了水稻。那水稻长得很是精神,高而细的模样,却承载着满身的颗粒饱满,那金黄的稻穗,在夕阳的映射下,显得那么的美丽。邻家的老人戴着白色的纱帽,穿着薄薄的衣裳,身上灰扑扑的,但当隐没在水稻田里的时候,却闪出了迷人的光亮。她是那样不起眼,却那样细致。她几棵几棵地看过去,似是毫不疲倦。一阵风吹过,田里泛起波浪,她微微抬起身子,发现了我。

“又回来啦,这回放几天啊?”

“啊,放七天。”

我干巴巴地回答,只觉得面生的厉害,不知道该叫什么,又怕叫串了辈,索性含糊而过。

“吃了吗?”

那边又传来一声,穿过密密的稻田,直到人心里去。

“吃了,吃过了。”

我望向她,她微眯着眼,脸上纵横的沟壑聚在一起,仿佛是流过了岁月的河流。我们都笑着,却又都不说话,过了会儿,她便又俯下身子,再次在稻田里走动起来。印象中,田间劳作都是那么的辛苦,而她却不,她就像一个生物家,慢慢地观察着稻田的一切。一会儿摸摸这棵水稻,一会儿摘出几粒稻穗,在手中揉搓。她走得是那样的慢,嘴唇也轻轻地张合着,似乎在跟谁小声地说话,又似乎是自己在那里自言自语。

此刻的她和水稻,忽然变得夺目起来,通身像被镀上了金般,随那一去不返的时光向远处奔流。应该是因为阳光的缘故吧,我这样想。

忽然有些欣欣然,有些自豪,因为能够领略到这方风景。或许我也是个画家了,我自豪地想。能将这缓慢的时光抓住,何尝不是一种描摹、一种欣赏、一种心灵的净化?慢画人生,应该就是这样了罢,品味、品咂,在一样的生活中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快节奏、慢节奏,其实只是心灵的远近。当你的脚步放得缓慢,你的心灵也会离自然越来越近,同样它也会变得愈发轻盈,让你会忍不住细细观赏沿岸的风景,并且在心中记下。

耳边传来家人的呼唤,我往回走。情不自禁地向后望了一眼,她的身影那样伟岸,仿佛能和那小道一起延伸到天边。那一瞬间,我似乎牢牢地抓住了什么。

人生亦是如此,人的成长是速成不得的,只能一步一步夯实基础,慢慢成长,慢慢描画自己的人生,这样才能成人,成才,走上属于自己的巅峰之路。

【教师点评】

9.命题作文“欣赏的力量”作文素材 篇九

一、名言:

(1)情人眼里出西施

(2)适时的欣赏是免费的,但它却价值连城。

——沃尔玛连锁创始人山姆•沃尔顿(3)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威廉•詹姆斯(4)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5)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 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6)每一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

——林肯

(7)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培根(8)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赞美代替责备呢?纵然部属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别人,不断地改进自己。

——戴尔•卡耐基

二、经典事例:

1、古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效应

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决定帮他。

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它。这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皮格马利翁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

2、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1963年,罗森塔尔和福德把一群小老鼠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给一个实验员说:“这一群老鼠是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请你来训练”;他把另一群(B群)老鼠交给另外一名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老鼠穿越迷宫。结果发现,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聪明得多,都先跑出去了。其实,罗森塔尔教授对这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聪明。当实验员认为这群老鼠特别聪明时,他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些老鼠真的成了聪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个实验员用对待笨老鼠的办法训练,也就把老鼠训练成了不聪明的老鼠。

罗森塔尔教授立刻把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A.L.Jacobson)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以赞美的口吻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进行复试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再后来这些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皮格马利翁效应被总结为:“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扶’不行。”

3、欣赏,让职场成为自己的舞台;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批评与谩骂能使天才变白痴。

欣赏的力量,对于管理层则更加重要。因为再惊人的效益也是员工积极工作所产生的结果。如果只是通过强权、金钱来维持,这个企业一定会暗流汹涌,就像沉默的死火山,迟早要爆发。要想防患于未然,管理者必须要用欣赏和鼓励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员工多些理解、认可、肯定与支持,少些怀疑和批评,员工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工作热情,不但公司效益能更上一层楼,甚至可以超出管理者的预期目标。

一个卓越的管理者,绝非是能够百战百胜地指点江山者,但他绝对是一个能够适时称赞他人、激励员工们打开思路,继而博采众长的欣赏高手。

(1)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振奋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动性的方法,是欣赏。再没有什么能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扼杀一个人的雄心的了„„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欣赏别人,却很讨厌挑别人的错误。如果我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成功人士,还没有发现有哪一个人——不管他有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欣赏的情况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好、更加勤奋努力的。”史考伯的信条同卡内基如出一辙。正是因为两人都善于激励和赞赏自己的员工,才稳固地建立起了他们的钢铁王国。(2)通用电气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也是一个人见人羡的欣赏高手。他认为,团队管理的最佳途径并不是通过“肩膀上的杠杠”来实现的,而是致力于确保每个人都知道最紧要的东西是构想,并激励他们完成构想。韦尔奇在自传中用很多词汇描述那个理想的团队状态,如“无边界”理论、四E素质(精力、激发活力、锐气、执行力)等等,以此来暗示团队成员“如果你想,你就可以”。韦尔奇还经常采用手写便条表示感谢的形式,虽然“老土”且花费不少时间,却总能立竿见影。韦尔奇总结自己时说:“给人以自信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他所带领的GE(通用电气),成为利益增长含金量最高的地方,也是让很多人无限向往的地方。

(3)美国玫琳凯公司的总裁玫琳凯认为:“赞美是激励下属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上下沟通中最有效果的手段,因为每位员工都需要赞美,只要你认真寻找就会发现,许多运用赞美的机会就在你面前。”凡是在玫琳凯公司员工生日的那天,都会收到玫琳的一份生日卡和一张祝福卡;每个新到公司的员工,第一个月内都会获得玫琳凯的亲自接见;每一个成绩突出的员工,都会受到玫琳凯的格外礼遇。每次她真诚赞美都会深得人心,这主要得益于她有效的赞美方法。

在玫琳凯公司,当每个员工取得比上次更优秀的成绩时,就会获得一条缎带作为纪念。公司总部每年举行一次“讨论会”,参加的员工都是从公司选拔出来成绩优异的员工代表,在会议中,公司会要求一些代表身穿象征荣誉的红色礼服上台发表演说,介绍他们的成功之道。

玫琳凯公司的做法是很可取的。因为任何公司的效益都是员工积极地工作所产生的结果。如果通过强权、金钱或者个人魅力来维持企业,那么危机将始终存在,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要想使员工主动把工作做好,只有对自己的员工多些肯定、理解与赞美,少些怀疑、批评,他们才会更加尽心尽责,达成你的预期目标。

(4)有“经营之神”美誉的松下幸之助也是一个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高手。他首创了电话管理术,经常给下属,包括新招的员工打电话。每次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问一下员工的近况如何。当下属回答说还算顺利时,松下又会说:“很好,希望你好好加油。”这样使接到电话的下属每每感到总裁对自己的信任和看重,精神为之一振。许多人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下,勤奋工作,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才,毕竟人有70%的潜能是沉睡的。

欣赏不仅应用于激励员工,当下属出现失误时更为重要,此时的欣赏更能扭转乾坤,化危机于无形。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位生意合伙人名叫爱德华•贝佛,有一次,他在南美经营一桩生意时判断失误,使公司一夜之间损失百万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0%。所有的人都认为,贝佛一定会遭到洛克菲勒的责骂,甚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洛克菲勒只是拍拍贝佛的肩膀说:“全靠你处理得当,帮我们保住了全部投资的60%,能干得这么出色,已出乎我们意料了。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每次都这么幸运,谢谢你。”贝佛深感意外,倍加自责,从此努力工作,为公司屡创佳绩,成了洛克菲勒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

4、雅格布森试验

美国心理学家雅格布森和助手从一群大学生中挑选出一个外表愚笨、举止粗俗的女孩子,以高额物质奖励为诱饵,引导同学们改变初衷,给她足够的注意和关心。在心理学家的软硬兼施下,大家争相称赞女孩美丽,开始时非常言不由衷,但慢慢地,竟变成发自内心的了,因为女孩在众人的深厚期待中不断调整言谈举止,努力充实自己。一年后,这个女孩竟然变得可爱大方,举止优雅,还获得了幸福的爱情。

5、顽童当州长

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叫做大沙头的贫民窟,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罗尔斯小时候,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跟当地其他孩子一样,顽皮、逃课、打架、斗殴,无所事事,令人头 疼。幸运的是:罗尔斯当时所在的诺必塔小学来了位叫皮尔•保罗的校长,有一次,当调皮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大。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主席。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而且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6、坏孩子卡耐基的成长之路

在19世纪末美国密苏里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劣迹斑斑的坏孩子,镇上的其他孩子,都被禁止和他来往。坏孩子9岁时父亲再婚,他对继母自然充满敌意。婚后,父亲指着坏孩子对新夫人说:“你千万要提防他,他是全镇最坏的孩子。” 然而,继母却微笑着摸摸坏孩子的头,责怪自己的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坏孩子,因为即使是他的生母,也没有这样欣赏过他。他开始在继母的关爱下努力学习。很多年后,他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之路。他就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的戴尔•卡耐基。

7、欣赏,成就了世界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1852年秋天,早已成为公认的文学家的屠格涅夫无意中在松林里检到一本皱巴巴的过期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轰动,连屠格涅夫逢人都称赞你。他说‘这位年轻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鼓励视若亲生的侄子不要辜负名家的欣赏和期望。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寞的,屠格涅夫的欣赏,使他找到了自信和奋斗目标,此后从中篇到长篇,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卜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8、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9、欣赏,能改变小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才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不料,林清玄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那位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火锅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专稿,打破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到,为什么除了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10、三毛的期待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是她的父亲。有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这篇文章,给她留条:“深为感动,深为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做女儿的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三毛写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11、只有你会欣赏我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 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2、唯一的听众 郑振铎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13、英格丽•褒曼的不幸与幸

20世纪电影巨星英格丽•褒曼一直梦想成为演员。中学毕业后,她通过重重考试,终于闯进欧洲顶级表演学府——皇家戏剧学院录取的最后一关。然而,当她胜券在握卖力表演时,却发现面试官们只是漫不经心地聊天说笑,几分钟就把她打发下场了。那年褒曼才18岁,她万念俱灰,打算投河自尽,只是想到明天自己美丽的尸体将在臭气熏天的河面上浮上来,才勉强离开。

上一篇:描写我的拿手好戏作文300字下一篇:生涯人物访谈作业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