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2024-06-08

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精选12篇)

1.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篇一

摘 要: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教好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中职中职教师素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力可以分为两种,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又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中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

关键词:中职中职教师素质能力

引言:新时期中职中职教师中职教师的任务,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朝着健康、和谐、全面的人格方向发展。如今对中职教师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子女有一个好老师教育子女。因此中职教师必须正视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认真分析自己的现状,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职业教育教学中。

关于中职中职教师能力要素的构成,我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中职中职教师应该具备的一般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力就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观察能力是中职教师应具备的必备能力之一。中职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必须对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对教育对象即学生,从外表到内心有一定认识的能力。中职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观察力,才能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中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应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心理情绪等方面入手。而且,这种观察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观察;这种观察也不应该是片面的,只看到学生的某一方面就下结论,而是要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要抛弃旧的观念,避免循规蹈矩,而是创造出新观念、新方法,创新的本质是不复制。创新能力就是运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能力的中职教师,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中职教师。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突破旧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有独特新颖的见解。中等职业学校课中职教师应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寻求创新,结合各专业实际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三)表达能力

中职教师的表达能力主要指语言上的表达能力。中职教师主要借助语言来传递知识,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名专业中职教师来说非常重要。首先,中职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为了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职教师应科学运用概念、术语准确、完整地传达教学知识;语言精练,发音准确,具有逻辑性,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其次,中职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生动。中职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讲话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生动地表达。中职

教师要学会运用语言节奏的变化、音量的变化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总之,中职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在课堂上突出重点、启发思考、引起注意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中职教师应具备的特殊能力

(一)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指中职教师运用特定的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科认知、理解、思维,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顺利、有效地完成即定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中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也就是上好每一堂课的能力。

(二)组织管理能力

中职教师不仅应具备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在混乱的课堂上,中职教师是无法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在中等职业学校,针对学生特点,中职教师更应具备优秀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使教学活动在有条理、有秩序的环境下进行。①中职教师在心态上应把自己的地位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不能总是觉得自己是老师就应该高高在上。这样,一旦课堂上出现了问题,中职教师就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会一味说教将矛盾激化。②中职教师一开始就应以民主的作风、友好的态度来面对学生,避免出现师生对立和磨擦。③中职教师应在课堂上想办法用生动的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快乐、满意的情绪,让他们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此外,中职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还应具备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注意积累,向经验丰富的中职教师学习,总之,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对于保证教学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三)教育科研能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是研究与探索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因此,科研是提高中职教师业务水平的最佳途径。中职教师只有从事科研活动,不断探索,才能发现自身不足及努力方向,才能不断总结经验,超越自我,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中职教师们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中,制作多媒体课件,已成为中职教师应掌握的一项最基本技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更丰富的材料以新颖的方式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总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应随时注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职毕业生。

从目前中职教师的师资力量来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师的现状情况不太乐观,1、从质量上来看:中职教育的教师有很多都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过来的,特别是专业课的老师;很难做到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型的要求。况且就是这样的改行教师也不能满足现有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很多新兴的专业根本就没有教师。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2、从数量上看:加上中职学校不断扩招,师生人数比例逐年减小;造成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形成有时一个老师教3到5门专业课的情况。如此大的工作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这些对于中职教师来说,不仅是对能力的挑战,而且还是对自身素质的一种挑战,做为中职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应该是:

一、中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师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灵魂,他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师爱、教师的义务四个方面。

㈠职业理想

中职教师应树立扎根职教、发展职教、献身职教,为国家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同时实现自身人身价值的职业理想。按劳分配是需要的,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我们并不反对,但有的教师过分的将自己的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就不合适了。

㈡职业责任——爱岗敬业

做任何工作都要爱那份工作,并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其中,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只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㈢教师的师爱

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的洒向每个学生。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的需要,也是每个学生的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师爱体现在几个方面:了解、情感、理性、奉献、公正等。

㈣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包括教师的法律义务和教师的道德义务

一、中职教师的专业素养

中职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1、专业知识

⑴以所教学科为中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各项专业理论知识。

⑵不断学习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国家非常重视中职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每年都组织教师到各高校进修学习,中职学校应抓住这些机会,积极组织教师进修,中职教师不能把这当成度假,应扎扎实实学到知识。

2、专业技能

⑴本专业的各项专业操作技能。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推行的是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法教学,理论和实训教学结合得非常紧密,需要大量的既懂理论、又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双师型中职教师。

⑵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不是简单的一个学生纪律问题,它要求中职老师改变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积极的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采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能力。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底,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差,说教式、灌输式的干讲只会让学生成片睡觉,那么我们的中职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包括挂图、教具等,尽可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机制在教育领域中的引入,教师时常处于紧张、焦虑、压抑、疲劳之中,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健康。而健康是工作的保证,现代教育任务艰巨,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

1、中职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表现为:

⑴反应敏捷,精力充沛;

⑵体质健康,耐受力强,能够承担高强度的工作。

⑶耳聪目明,声音宏亮。有的老师声音太小,后面的学生根本听不到,更要注意。

⑷具有良好的仪表和风度

2、中职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

⑴保持平和的心态,具有良好的自控力,特别是在面对个别学生的无理顶撞时,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处理。

⑵能放松心情,及时调整心态。教师在快节奏的今天,在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后,要于通过各种放松方法进行积极的自我放松,尽量使自己身心保持平衡的状态。

⑶具有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职教师应具有平等、合作、信任的社会交往态度,具有真诚、坦率、理解、宽容、开放、交流的人格特征。

四、中职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支撑和服务于这个核心的是教师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化育方法。

1、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组成材料。

(1)历史知识。(2)哲学知识。(3)宗教知识。

(4)美学知识,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生活得高雅,有情致、有韵味、有活力、有光彩、有价值。

2、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3、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现代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社会、企业、学生家长和学生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全体中职教师都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使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学.中职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湖北教育[J],2003,(9).2、陈思平.中职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J],2007,(8).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李向东 卢双盈主编《职业教育学新编》高度育出版社2005(1)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6、刘合群 主编《职业教育学》 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2.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篇二

一、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分析沟通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研究, 还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研究分析。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心理发展与思想发展呈现出独特的一面, 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了解, 才能够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首先, 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 应当认真学习有关初中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 增加对学生的了解, 尤其是要多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便于自己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及时揣摩学生心理, 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其次, 教师在地理教学之余, 应当努力和学生增加交流, 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学习的需求,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如学生对地理学习重视程度不足, 教师可以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方面强化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存在畏难情绪的时候, 教师可以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回顾与分析自身学习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 找准重点进行弥补, 降低学习难度。另外, 教师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梳理与总结各种工作经验, 这有利于师生沟通交流的经验总结, 在总结分析中增强沟通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学习借鉴能力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师, 不仅要能够在教学中总结经验, 提炼技巧, 还要能够将其他的先进教学成果吸收运用起来, 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与组织能力, 提高地理教学成效。地理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学刊物, 从中吸收与自己的地理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 加以实践运用, 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笔者针对学生积极性不足的薄弱环节, 从教学刊物中汲取并吸收运用了“快乐教学法”, 将教研成果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之中加以运用, 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了积极情感, 整个教学环节得到优化, 教学资源得到整合, 效果非常明显。其次, 初中地理教师还应当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相互之间多听课、评课, 在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时予以消化吸收, 同时帮助他人指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还应当抓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初中地理专门学习活动, 走出去看一看, 开阔眼界, 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方式。

三、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现代技术能力

长期以来, 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学手段较为滞后, 一方面与教学投入不足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信息化手段使用能力有关。近年来, 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 各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了推广普及, 但是部分地理教师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力方面, 没有能够与时俱进。因此, 教师一定要强化信息技术运用与设计能力培养, 更好地胜任地理教学工作。首先,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 要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 不仅对设备操作熟练, 还要能够结合教学中使用的最佳时机运用。如在《走近国家》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给学生播放有关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人文地理视频, 增强学生对于这些国家地理常识的了解, 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之中, 多媒体手段发挥了较好的补充说明作用, 以形象生动的影音资料,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另外, 初中地理教师在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之中, 还要走出单纯运用的层次, 逐步提高自己设计教学课件的水平, 能够运用各种软件自行设计适合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 增强教学课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初中地理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成效, 必须要在语言艺术方面下工夫,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教学生动性与感染力, 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地理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准确, 地理教材中涉及许多专业术语,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 既要通俗易懂, 又要准确, 否则, 一字之差, 会谬之千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咬文嚼字地进行分析与研究, 确保进入到课堂之中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其次,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练,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 每一分钟都很珍贵。因此,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保持教学语言的精练, 能够一句话讲清楚的内容, 绝不重复, 否则既浪费了时间, 又会让学生感觉到厌烦。教师对于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将使用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 在保证完整表述意思的同时, 尽量简明扼要。另外, 初中地理教师在保证语言准确、精练的基础上, 还要注重提高语言的生动性, 富有启发性、生动性的语言能够营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初中地理课堂变得更加和谐。

五、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新优化能力

当前,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各学科在这场改革的洪流中不断提升,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 也应当能够勇立潮头, 尤其是要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 将创新作为推进教学活动以及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首先, 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许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奉行单向讲授的模式, 没有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不吻合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要以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引领整个教学工作, 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 只有采取这样的理念, 才能够全面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其次, 教师在教学模式方面应当注重创新, 地理课堂有多种组织形式,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可以采取师生角色反串的模式, 采取问题研究模式等进行教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改革最前沿的成果, 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 加以吸收运用, 这样的运用是具有开拓性的, 并不是照搬, 而是再一次加工与创造的过程, 体现创新的理念。另外, 地理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手段, 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正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师应当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 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六、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这一狭隘的范围空间, 更应当延伸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作为初中地理教师, 应当将这一理念体现出来, 多措并举整合教学资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成这样的目标,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首先, 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校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活动, 促进教学的有效展开。如教师可以配合学校开展科技远足、家乡调查等专题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家乡的山山水水中开展调查研究, 搜集与地理学习相关的内容, 为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满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无法满足的方面, 延伸地理教学空间。另外, 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与地理学习相关的竞赛、展览活动,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3.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篇三

关键词:企业;工会干部;素质;能力

企业工会的作用主要是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同时也是确保员工利益不被侵害的基础。属于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桥梁。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发展不断加快,如何不断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和价值,就必须要提升企业工会干部的素质以及能力,确保工会干部能够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进而对企业稳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当前企业工会干部具备相应素质以及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提升企业工会干部能力及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企业工会干部素质及能力的重要意义

所谓落实高标准、讲科学和不懈怠这三项基本需求,主要强调是对工作目标、责任和使命要有准确的定位,高标准的设定工作目标和管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将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给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讲究科学指的就是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针对企业发展所提出的需求,准确的把握员工的思想,尽量让工作思路以及措施能够满足员工群众的要求。而不懈怠指的是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并且一直秉承拼搏风险以及勤劳积极的精神。要求企业工会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参与规章制度制定、员工劳动安全意识以及涉及到员工实际利益的工作中去。所以,必须要将高标准和讲科学以及不懈怠的要求真正的落实,使企业工会工作能够得到飞跃性的进步,就必须拥有一直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因此,提升工会干部素质以及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企业不断深化改革,企业体制机制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二、企业工会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由于工会干部自身的素质是检验工会工作成效的前提条件,而提升工会干部素质以及能力,主要在于工会干部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工作能力以及作风方面等建设,打造一支拥有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喜爱工会事业,经常联系员工群众,乐于给员工说话办事,得到员工爱戴,政治上可靠,业务能力强的工会干部队伍,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工会干部必须要拥有下面几点素质及能力。

(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基于建设和谐企业的新形势新要求,企业工会干部一定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利用科学发展观对自身的头脑进行武装,确定正确的政治理念,始终做到为员工服务的工作理念,勤于学习以及乐于思考,并且敢于创新,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强烈的责任意识

企业工会干部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牢牢树立群众观念,对员工群众怀有深刻的情感,对工会工作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这是工会干部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企业工会干部顺利做好员工群众工作的基础。多关注、关心和关爱员工群众,真正的做到为员工说话办事,代表并且维护员工的利益,这也是工会干部的职责所在。只有企业工会干部做到心中有员工,并且真正地为员工提供服务,切实帮助员工解决问题,为员工群众维权,才能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

(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较高业务能力

想要快速高质量的完成工会的每一项工作,企业工会干部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当前,由于企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着工作范围更加宽广、服务对象需求日益复杂、工作内容更加繁琐等诸多较大的变化,进而对工会干部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应变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一个合格的企业工会干部,既要有把握党的方针政策的政治眼光,同时还需要拥有和承担工作对应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对于劳动经济和法律以及社会保障这些相关的规定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善于发现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法办事维权能力企业工会干部是否拥有较高的法律知识,这对法律维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会方略顺利实施的保证。企业工会开展维权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做到依法办事,不但要保证员工群众的合法权利,还要对法律实施的情况进行监督,这就要不断提升正确使用法律这一武器的能力。因此,企业工会干部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法律意识,做到懂法和用法。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清楚企业工会各项工作的特点以及规则,把工会工作和企业核心任务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既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又保障企业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依法办会,依法维权。

(四)创新意识及能力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工会工作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也是工会工作的特色和活力。但是,创新不等于盲目蛮干,必须要讲究其科学性,既不能违背原则又要符合员工群众的真正需求,强化服务企业管理、服务企业大局的意识,在维权机制、提升团结力等工作方式以及实施路径上进行创新。所以说,企业工会干部必须要努力学习,不断思考,围绕工会工作目标、责任和使命,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工会理论、工作机制和流程的创新,让工会事业能够具备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提高工会干部应具备素质及能力的方法

(一)工会干部能力建设的路径

1.将信仰当成支柱。要认真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基本理论以及科学体系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感悟以及道德水平和认知能力,增强工会工作理论的了解和把握,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对于政治以及责任还有大局方面的意识要不断的加强,对于维护稳定的企业发展要具有一定的自觉性。

2.积累学识。工会干部必须要加强学习,首先要树立学习的观点,将学习作为充实自身内在的需要,积极主动的将学习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认识到提升自身素质是提升竞争能力的基础,也是确保维护员工群众权益的前提,进而增强自我学习的热情。再次,要增强学习的敏感程度。必须要及时的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进程以及工会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去改变学习的方式和重点。要立足大局和时代的需求,正确把握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给企业工会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最后还要加强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工会干部必须要全面掌握工会工作的特点以及规则,拥有扎实和丰富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以及超强的专业能力,为更好地开展企业工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践累计经验。缺乏理论也就不具备高度,缺乏经验将不拥有智慧,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根本也是最终目的就在于实践和应用,把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能力,通过实践使各项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做到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实践。企业工会干部只有在实践中遭受失败和摔打,通过多重任务,才能够使意志得到锻炼。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使自身的各项素质以及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企业工会干部要在主动的在实践工作中进行锻炼,坦然的面对矛盾,并且深入到员工中去,真正了解员工的思想。加强和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在解决问题、服务企业管理和服务员工群众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方法

1.首先需要抓住一条主干线。主要是抓住企业和员工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这个主线,企业工会干部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找好和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不断的从实际问题中协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不断推动和谐企业发展做出努力。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方面需要扮演好四个方面的角色:一是需要做好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宣传员;二是当好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调解员;三是做好员工个人权益的维护员;四是有效的提升员工整体工作素质的引导员。

2.提升和强化自身本领。要围绕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工会干部服务企业大局和推动发展的本领。目前需要围绕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做好工作谋划,展现企业工会工作的价值,将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3.树立和不断加强团结员工意识和能力。通过组织活动来提升企业对员工群众的凝聚力,提升员工群众在企业的工作本领,不断增强工会作用发挥的有效性。企业工会干部要不断探索研究参与民主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科学维权的能力,树立和谐发展与实现互利共赢的新理念,突出维权方式,最大程度做到主动依法维权,协调和解决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协调和解决员工的利益纠纷,发挥工会干部服务企业和员工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坚持原则,实施换位思考,提升工会干部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干部基本素质的要求,企业工会干部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原则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工作中,体现服务意识,履行服务员工群众的职责,最大程度地取得员工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企业工会干部必须在思想认识上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在思维方式上要高出别人一筹,在实践上要领先别人一步,在标准上要抢先占据到最高点,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展现企业工会干部的高水平、高层次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使得企业员工群众对工会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看待的眼光。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企业工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的进一步阐述,使我们了解到企业工会干部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企业工会干部素质以及能力的提升。要求工会干部不仅要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业务能力和依法办事维权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企业工会干部的工作,确保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障广大员工的利益。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提升企业工会干部素质及能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施泽萍.如何进行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J].甘肃科技纵横,2012,08:131-132.

[2]卞继伟.企业生产现场绩效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02:152-153.

[3]隋东章.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员工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创新研究[D]. 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12,09:142-144.

4.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篇四

刘艳丽 李新艺 胡秀雪

指导老师:路丽娜 刘腊梅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护理专业也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一个专业,要求护理人员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要培养这样一批护理人才来满足时代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建设一支能够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其必备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文以我国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研究为切入点,探讨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护理专业;双师型;素质和能力

护理是我国医疗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护理教育水平[1,2]。因此,建设一支能够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刻不容缓。近年来,很多研究者[3,4]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但是双师型教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还鲜有报道,这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研究为切入点,探讨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提供参考和建议。1 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1.1 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教育层次

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无论是教育层次还是素质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桂莉[5]和余风英[6]等人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护理教师中硕士25.64%,本科71.80%,专科2.56%,约47%的教师是讲师,其中从教年数为8年。95.15%的教师参与了本科护理教学,在英国83.33%的教师为讲师和高级讲师,而中国63%的教师为讲师和副教授。在最高学历上,只有8.2%的中国护理教师取得了博士学位,远低于英国教师28.81%的比例。毕业后直接任教比例为61.54%,长年聘请的兼职教师比例为20.51%,从卫生单位调入比例为17.95%。“双师型”教师职称以中级为主,具有初级职称的将近30%,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到30%,而且以副职称居多,具体为高级28.21%,中级42.30%,初级9.49%。

1.2 护理教师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护理本科师资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临床护士经挑选和培训成为护理师资,她们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动手能力,但学历层次较低,系统的理论知识不够,教育学专业知识缺乏;另一种是由临床医生担任护理教员,他们虽精于医学理论,但不懂护理,护理专业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另外,还有少部分护理教师是从护理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护理教育,她们往往缺乏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护理师资的这几种来源决定了护理师资队伍的薄弱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尚缺乏能医、懂医具有教育学专业知识的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相匹 配的双师型护理教育人才[7]。

2.护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1护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护理“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因此必须具备护理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8]:(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双师型”教师引领学生发展,与时俱进的品质不可或缺,唯此方能造就高质量的护理人才。(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热爱职教事业,热爱学生,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师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感情、优良的道德行为是教学活动运作的润滑剂和能源。(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应掌握高等前沿的教育规律、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如教育心理、课堂管理、培养护生积极情感及其仪表风态等。教学方法要适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既注重知识的讲解,更重视能力训练,要由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育为主转为实践性教学等方法。专业教师既能讲,又能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场景是“教学做合一”[9]。(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即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等。为了保证教师双重职能的有效发挥,必须确保其观念、临床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够适应当前护理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求[10]。2.2护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护理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理论授课中引入临床的实际病例,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地了解和熟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新发展、新方法,学习临床护理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护理技术的应用[11],将这些动态的变化与教学结合起来,既防止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又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2行业、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10]。护理教师既是理论课的授予者,又是临床实践的指导者,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对高等护理合格人才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10]。在高等护理教育中,临床教学既是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接触社会、服务患者、强化专业服务意识、确立专业思想信念的关键过程。临床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护理院校向社会输入的护理人才是否合格的问题,而临床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教师质量[12]。

2.2.3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 护理“双师型”教师不仅要与本行业从业人员、病患及其家属交流沟通,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所以“双师型”护理教师的整体行为[13,14,15,16]对护生的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在理论教学中尤其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对护理专业的了解、认知状况方能全方位的教授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2.4创新和适应能力 在医疗卫生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必然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较高的核心能力[17,18,19,20],尤其是创新和适应能力,即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主体发展的需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的精神、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一般机理,善于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2.2.5处理和解决职业问题及矛盾的能力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病人用法律衡量医疗行为和结果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21]。教学中由于实习生护理知识和经验的欠缺,护理技术不熟练,病人对实习生往往极不信任,而且临床护理教师和学生法律观念淡漠[22],临床教学与病人权利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导致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减少,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淡化了临床实践教学的意义。为避免或减少冲突发生,保证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带头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病人权利,明确法律责任,提高法律意识,坚持依法带教,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病人切身利益问题。小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具备高素质和高能力的“双师型”护理教师对高素质护生的培养以及护理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护理专业教师的教育层次以及护理教师的现状来看,护理教师亟待全面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及素质,因此护理教师应努力具备“双师型”护理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护理团队。

[参考文献]

[1] 向国春.新形势下军队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J]医学教育,2007 36(10).[2] 马晓伟.立足国情加强建设开创我国护理工作发展新局面[N].卫生政务通报,2005(21).[3]吴友凤,沈军.护理“双师型”压力源分析[J].医学教育,2010,39(8).[4] 陈立红,张海燕.双师型师资在护理高职教学中优势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5,5(1):60.[5] 桂莉.中英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及原因模型研究[D].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2008.论文.[6] 余风英,衡艳林.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7]罗羽 ,王仙园, 周娟.护理本科师资的现状与培养对策[J].护理学与医疗保健.[8]金瑞华,栗洁婷.我国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建设[J].2007(12).[9]晓兰,刘乾惠,石娟.双师型教师对临床护生素质培养的调查分析[J].[10]沈勤,高菲菲.高等护理临床教师职业素养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J].护理教育,2006,6(3).[11]查道德.论高职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N].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刘红卫.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18(10A):1705-1706.[13] Salsali M.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nursing education:AnIranian perspective[J].BMC Med Educ,2005,5(29):29—31.

[14] Fitzpatrick JJ.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J].Nurs Educ Perspect,2004,25(3):109.

[15] Nahas VL,Yam BM.Hong Kong nursing student perceptions of effective clinical teachers[J ].J.Nurs Educ,2001,40(5):233—237.

[16] 李秋萍,陈佩珍,蒋玉宇,李金平,徐静娟,邱玉宇.护理教师行为与护生的护士行为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1).[17] 任海燕,闰红艳,陈雪霞,赵妤聪.双师素质护理教师核心能力现状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7A).[18] 谢战锋.新形势下教师核心能力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

导刊,2007(7):39—41. [19] 侯晓静,朱 丹,乔 莉.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

标体系的探索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79—82. [20] 侯晓静.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的建构研究

5.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篇五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背景之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了解新形式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是广大音乐教育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关键词:中学 音乐教师 能力

正文:在中学音乐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的职能是利用学校这个载体,通过音乐这一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去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感受和认识音乐艺术的魅力,体验音乐审美的情感,从而达到体验、感悟人生的真谛,激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音乐教师的多种能力中,其中扎实的音乐技能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是重中之重,它对审视一个教师能力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复合的音乐技能

中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决定这个教师是否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音乐技能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扎实的音乐技能是每位中学音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教师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后在专业方面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中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包括很多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音乐基本理论知识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未来的中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音乐鉴赏知识,具有较广的音乐史学方面的知识,并且在这方面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保障音乐教学中各种音乐活动的基本需要。1.2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指音乐演唱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包括:良好的乐感、恰当的情感表达、科学的歌唱方法等。“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有最有效的途经之一,也是音乐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因此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首要技能。1.3演奏技能

演奏技能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娴熟的键盘弹奏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表现、探究音乐。

1.4舞蹈技能

言之切则唱之,唱之极则舞之,舞蹈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高方式。舞蹈是培养学生节奏与体态的重要手段。在一堂生动、活泼、互动的课中,舞蹈语汇的恰当应用起关键作用。在一趟生动、活泼、互动的课中,舞蹈语汇的恰当应用起关键作用。1.5创作技能

新课程对音乐教师不仅提出了音乐创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同一个听赏,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同一首歌曲,可能会有多种演唱。教师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要善于用新观点、新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创造,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创作技能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在“作曲”,更多地体现为音乐创造活动。2.卓越的教学能力

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体现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2.1音乐教学操作能力

音乐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音乐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具体操作方式来看,又主要表现为:(1)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评价一个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2)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相结合能力。针对学生年龄、素质和专长的不同进行教学,以便带动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和提高。2.2音乐教学监控能力

音乐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音乐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将课堂监控和情景监控,对集体监控对小组和个人监控相结合,从多方面对音乐教学活动实施多方位全面监控。3.完善的综合素养

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综观古今中外很在音乐艺术上有成就的名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建树。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恩斯坦同时又是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很好地注重与加强自身在这一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3.1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既是崇高的职业,又是艰苦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 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2广博的知识体系

音乐教师从事的是音乐教育工作,因此,只有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音乐教育法等教育理论知识,并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组织教学,才能使音乐教学科学化。

3.3良好的个性心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对他人和社会富有同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3.4强烈的自身发展意识

二十一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世纪,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我们再坚守着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理念就意味着被时代所淘汰,一个好的音乐教师,除了重视原有系统音乐知识和技能如声乐、器乐、舞蹈、指挥、创作以及其他表演性艺术以外,还要有前瞻的教学理念,知道通过自学、培训等多种继续教育渠道逐步探索自己陌生的技能领域,逐步形成教师的自身的复合型专业技能。3.5创新能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书破万卷球自如,只有创新才成材”。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教育的当务之急。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把“创造”作为专门一项予以阐述,这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曾有一位伟人说过:“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创造,只有打破常规,敢于尝试,才能谈得上创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新见、创见、远见。教师应着眼于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努力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3.6合作交流能力

在“团队协作”的时代,集体协作能力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催化剂,且音乐实践活动是要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尊重与众不同的标新立异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调用集体的智慧,对于激活知识、激发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中学必修课之一。当前中学音乐教师的能力结构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整合,音乐教师只有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6.销售经理应具备的能力 篇六

第一,专业能力

不要背抄手重复那些名家“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领导下属把工作作好”这样的话。好象管理者就应该让下属把工作干了,自己什么都不用干了,但人家是在说要你领导下属,也就是需要管理者指挥带领下属完成工作任务,管理者如果专业素质不够高的话,拿什么指导下属?就算下属有能力帮你把工作都做了,作为管理者如何靠专业的眼光评估下属完成工作的质量?再说的简单点,置业顾问请你帮助谈谈客户,你专业能力不够能谈成吗?能帮助置业顾问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吗?

所以老庞认为,作为销售经理必须具备足够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服众,才能跳到“领导下属把工作作好”的平台。另外,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不能让下属心服,形不成围绕在销售经理周围的团队向心力,一切管理理论都是空中楼阁。

第二,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与执行能力

销售经理最基本的是要管理好团队,也可以算做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就必须要了解一些先进的团队、人力管理理论的精髓。不要像中国足球运动员那样,先踢球,等工龄长了就当教练,完全是手工作坊式的学习了些皮毛,也根本就不管原来接触学到的东西是否正确就开始管理队伍了,最后队伍是越带越烂。老庞建议学习了解先进的管理理论,就是希望销售经理能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明白该用那种方式管理队伍最适合公司和项目?知其然也知所以然,才能把管理精神传达给下属,形成团队的统一认识。

在销售团队中建立了统一的管理理念以后,就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过现在各家代理公司都有自己成套的内业管理体系,销售经理不需要再去制定了,关键是要在执行上下工夫,因为再好的曲谱也是要靠人演奏出来才能感染人,老庞认为对于销售团队管理这样不太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执行力的强弱就是一个态度好坏的问题。建议销售经理们调整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不要把《欢乐颂》演奏成甲方对销售团队的“欢乐送”。

第三,策划力

其实策划力应该包括在专业能力里面,不过现在业内有很多销售经理以自己不是策划人员,就坦然觉得不需要具备策划力,老庞觉得这些思想实在要不得,所以单把策划力拿出来说说。

因为销售不是独立的部门,需要更多的部门进行营销配合,对于房地产这样的高价位的产品来说,让客户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是需要置业顾问用准确的营销观点说服客户的投资行为是正确的。销售经理应该有能力和义务将项目宣传推广主题转化成销售语言的能力。要能将项目的推广主题和项目产品优势结合起来,并转换成客户关心的话题,制作成对销售有实际指导作用的“销售讲解词”。要掌握基本的销售策划能力。

第四,学习力

第一房地产行业受政策影响大,中国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变化的快;第二中国房地产整个行业都在学习完善的时期,作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当然也要随时学习跟着新的形式。老庞建议部分销售经理,不要手中拿着一套过时的销售管理制度和内业资料就一直混混下去,要在实际销售中随时学习,总结问题,为公司整理出更好的销售管理模式。

第五,人品力

作为销售团队的领头人,具备公平正直的品质才能带出好的团队。

当然也有很多人评论,销售经理应该具备激励团队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等,不过老庞认为这些能力都包括在执行力里面了,这里就不细聊了,老庞最看重的是“学习力”,有了随时学习的态度,其它那些能力自然会掌握,甚至是“人品力”也一样可以通过学习正人君子为人处世的态度,而潜移默化的形成君子坦荡荡的风格。

古语说“千军易得,良将难求”,说明市场上出色的销售经理还是比较缺乏的,也间接强调了一名好的领导者对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7.教师应具备的四项职业能力 篇七

1. 教师表达能力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据资料调查:80%的师范毕业生表达能力欠佳, 具体表现在多数师范毕业生不会写教案, 只会照抄别人的教案;板书不会安排, 常写错别字;课堂讲授时只会照本宣科;在外语教学中多数人在课堂上大量使用母语 (即汉语) 授课;在体态语言方面, 很多新教师手发抖、脸发红、舌头发直, 无法进入角色。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 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像“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 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进行知识与能力的传授。 (2) 应试教育的片面诱导与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进行专门的应对学习, 以考试内容为中心, 忽略了系统知识的传授与训练, 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2. 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一, “听”的训练。有关语言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 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 “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占9%。也就是说, “听”是学好语言的基本能力, 它能快速准确地捕捉讲话人的要点。

第二, “读”的训练。 (1) 通过“读”可以培养教师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如果正确理解鉴赏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等内容, 可借鉴大量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提高表达能力。“读”的范围一定要宽泛, 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可开阔视野, 使表达方法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

第三, “写”的训练。一方面, 阅读时要养成做摘录、记笔记的习惯。另一方面, 教师上课语言要规范, 用词准确, 条理清晰, 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 “说”的训练。指的是教师的口头表达或驾驭教育教学语言的能力, 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特殊劳动手段。 (1) 语音的训练, 吐字清晰、发音准确; (2) 遣词造句要符合普通话的规则; (3) 材料的选择和组织要得当; (4) 叙述方式的运用要准确; (5) 体态语言的运用要恰当。

二教师的交际能力

1. 教师交际能力及其重要性

交际能力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的主观处事的本领, 具有直接性、灵活性和人情味, 使沟通进入情感层次。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师生间的直接交际活动,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未来工作和不断发展创新。

2. 教师交际能力的培养

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做起: (1) 加强学识修养, 以渊博的知识作基奠来拓宽范围, 这样的教师普遍获得学生的爱戴、同事的羡慕、领导的称赞; (2) 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特长, 引起学生和同事的青睐, 有助于增进感情的交流; (3) 诚实守信、平等互利, 教师的职业决定他们要注意职业形象, 为人正派、待人真诚、实事求是; (4) 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特征与特长,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感动学生。

三教师的自学能力

1. 自学能力及其必要性

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教师一生之中“桃李满天下”, 如果停留在过去的水平, 那么已有的一桶水早被舀光了, 不进行自学是远远不够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蕴藏的意境就是, 只有通过不断汲取新鲜的养分, 才能保持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2. 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一, 加强学习, 转换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也在不断发展, 应试教育已开始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教育的最高目标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学习。

第二, 掌握技能, 指导自学。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 而且要“长流水、不断线”。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自己必须熟练地掌握自学的基本能力。

四教师的育人能力

1. 教师育人观念陈旧, 方法简单化、模式化

信息化社会中,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大量思想信息, 由于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对于缺乏辨别力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一些教师采用“禁、堵、防”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反而加大了育人的难度。好的做法应该是与学生一同分析各类信息, 进行启发引导, 有选择性地吸收,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 育人能力的培养

第一, 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育内容。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新的育人观, 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教育领域内的深刻变革。要使教师育人真正富有成效, 必须把握学生脉搏, 切合学生心理, 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第二, 拓宽育人渠道, 更新育人方法“环境可以造就人才”, 教师要担负起引导教育的职责, 培养学生形成“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能力, 教师要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8.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篇八

总目标。如何圆满地达成科学课程目标,对科学教师也就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

一、课程的整合能力

科学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把内容的整合作为课程的第一个特点并明确:“这里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根据《标准》,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优秀科学教师共同编写的科学教科书,是以文本的形式第一次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次对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学科知识进行了整合。但是科学课程的最终实施要靠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去实现,也即科学课程能否真正得以整合要靠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性地去完成。因此,科学教师首先应具备课程的整合能力,要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标准》的研读,对教材结构、教材体系的深谙、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身心的了解,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各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整合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整合。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课程资源,《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打破了以往以科学教科书为唯一课程资源的传统观念。一般科学课程资源从功能特点上可分为素材性科学课程资源和条件性科学课程资源,从空间范围上可视为校内科学课程资源和校外科学课程资源,从呈现方式看可分为文字科学课程资源、实物科学课程资源、活动科学课程资源和信息化科学课程资源,等等。它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将直接决定着科学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这样,科学教师也就必须要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对决定科学课程实施水平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即便是科学教科书,白璧微瑕,也会有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科学教师要根据《标准》的要求和本社区、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特点等,对科学教科书内容进行科学地调整和重组,包括对原有内容的增删、补充、引申、拓展等,也包括对教学进度的调整、课后练习的优化和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课件等,使科学教科书内容问题化、结构化、综合化、情境化、生活化,以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组织探究性教学的调控能力

科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探究,《标准》中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是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因此,学生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向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必然要求科学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科学教师只有自己先理解了什么是科学探究、什么是探究性教学并具备了驾驭这种探究性教学的调控能力,才可能通过精心设计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探究活动来发展学生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理解;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才可能使课堂“活”而不乱,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否者也仅仅是一句空话而已。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科学课程中的一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实际进行,需要借助教学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理、化、生、天、地各领域,都有一些教学内容需要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需要网络支持,这些都要求科学教师掌握和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这样,科学教师一方面要通过Windows的操作、PowerPoint与Authorware的应用以及Internet的使用等,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另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信息素养,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开展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科学教学网站、科普网站、科学资料数据库、图书馆、科技馆等,利用不断优化的网络环境与其他媒介开展更大范围的科学讨论、资源共享与交流、科学探究协作等活动,拓宽科学视野,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与此同时,也使科学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而是朝着更大的空间发展。

五、课程的评价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教学评价标准。《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必须转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树立新的课程评价观,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不再是为了给学生打分,而是为了诊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改进教学的对策。由此可见,科学教师也只有具备了这种课程的评价能力,才能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才能使课程的评价真正发挥应有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教育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

9.中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九

英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打造高质量的英语教育,必先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我认为中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爱岗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具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一个好的教师不仅仅要具备过强过硬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中学教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有着极大地影响,所以初中教师要为自己的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示范。

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任何规章制度,无论设计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如果一个教师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在对待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待遇,例如,某个学生的家长想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好的同坐给老师的金钱,老师一看到那么多钱就给那个学生长了一个好的同坐。不考虑其他因素,那这个老师已经失去了当一名教师的资格。

教师教学要有足够的责任心。责任感是教师工作的基石,教师作为一种良心工作,责任感几乎成了判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之一。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一个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必然是一个有崇高责任心的人。教书育人,教师是一个可以影响人一生的职业,有多少人因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鼓励一个肯定而走上了研究之路成就一生的辉煌,又有多少人因为在孩童少年时期因为教师的一个否定对自己失去信心从此一蹶不振,又有多少人因为教师的否定而走上了黑暗的不归路。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有责任心才能教好学生而不耽误学生。

教师教学要有热情。一个教师的课上的好不好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是不是丰富,不是取决于他教了学生多少而是取决于学生接受多少。一个充满热情的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习状态调节的更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思想品德是教师的为人之德,是师德的根基和教师人格的展示。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政治实践能力,能够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说思想品德是教师的为人之德,那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的为师之德。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教师应把教育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不仅仅看作是一种职业。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情,才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也才会自觉而努力地去战胜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

二、教师要有比较良好的基本外语教学理论

一个好的外语教师掌握外语教学方面的教学理论是必须的,但是好的教师不仅仅要掌握外语教学方面的,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方面的教学理论。教育学的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的教学理论可以结合起来对待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做基础不能好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就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各种教育理论的掌握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产生更好地效果。

三、教师要有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操作技能

一个教师要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更要懂得变通。每个人都使不同的,所以每个学生也是不同的,老师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多达到同样的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掌握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

好的教师不能只会说不会教,所以好的教师使好友好的教学技能。如果一个教师只能把他的想法用笔头表达出来不能把他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他就不是一个好的教师,他还需要练习教学技能。好的对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四、教师要有比较良好的能力

教师要有好的能力不只是说英语能力还有许多其他的能力,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有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能力还有有其他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语言教师,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用的语言力求生动、准确、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声音适度、悦耳;板收清晰、工整、美观大方。

(2)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科学地分配知识的密度、广度、深度,重点突出,讲练得当。要善于鼓动、感染学生,力使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要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3)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师应熟悉大纲要求,全面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切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

英语语言课属实践课。实践课的重要标志就是它的操作性、操练性。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设备。如:收音机、幻灯机、投影仪、VCD、电脑、摄(放)象机、影碟机以及语音室的有关设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的直观作用,为学生在一定情景下的语言交际的操练、语言能力的养成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

(5)学法指导能力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即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研究,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其中包括心理上的障碍(如自卑感等),授学生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6)组织第二课堂的能力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有机地结合教学,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设英语角,教唱英文歌曲,组织观看或表演英文短剧,观看英文电视节目,组织英语能力竞赛,举行朗诵、演讲比赛,安排课外阅读等。这些活动无疑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有。

(7)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应能设计出科学性强、反映教学实际、体现学生能力的质量较高的练习、试卷;能有针对性地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系统考核,并能有效地控制题目的难度、区分度,提高试题的效度;能恰当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知识的疏漏要适时追加纠正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8)教学科研能力

中学英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研究。只顾埋头教书,不搞教研的教师不会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实际,确立具有可行性的科研专题和教改实验专题,善于总结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理论经验。另外,教师应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信息,开展与校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了解英语语言教学的最新动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改进、提高自身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五、教师要有比较好的英语知识

身为英语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知识是必须的,而这些知识应该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言功能、话题。良好的英语知识是教师教学的良好基础,要有知识才能教知识。

六、其他方面专业知识、文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不用知道的太详细但要知道大概。只有这样在讲到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时候教师才能给学生讲明白。不会产生学生问的有关知识老师不知道的尴尬情况。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补充知识,还有时时关注新闻,关心网络发生的事情,这样才不会和学生产生太大的鸿沟,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有助于教学。

七、要有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每天上课都是站在讲台上,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能长期教课的。教师每天讲的话很多而且为了保证学生都可以听见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的声音要大,所以教师的嗓子都会有点小毛病,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进度,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情况。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才能在突发情况执行做出正确的决定。

10.组工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篇十

组织部门是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施工力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组工干部应该德才兼备。“德”即指政治、思想素质。“才”指一个人的能力素质。什么是能力?“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能力也就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能力,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能力包含才能、学识两个内在因素。能力是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智能因素。由于组织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组工干部的基本能力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要求也更高。所以,组工干部必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全面的知识和业务素质。

(一)知人善任能力

在各项管理活动中,组织工作居于首要位置。“为政在人”。选人用人得当,就能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反之,选人用人失当,特别是在重要人选上发生重大失误,则会使国家政权背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使政局动荡。因此,古今中外,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选人用人的工作。斯大林说,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一切宝贵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在当今,人才资本已成为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将占得先机。组织部门是选拔人才的部门,这就要求组织部门通过努力,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力度,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而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是我们的组工干部。因此,组工干部必须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

知人,是指善于观察、了解、识别人才;善任,是指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知人善任者必须具有识才之能,容人之度,护才之胆。正确识别人才是组工干部应具备的主要能力。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使能,国之利也”。而用人的首要条件是选准人,要全面、准确地考察评价干部,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独到的见解。我国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刘助说:“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善二流之美;尽有皆流,则亦能兼达众才。”这就是说,能不能识别人才,识别什么样的人才,与识人者的素质关系极大。当然,识别人才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事情。复杂在于干部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困难在于干部是发展变化的。比如,某个干部原来表现较好,但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抵御不了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逐步蜕化变质,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这类事例很多。如果说要准确评价一个干部很难的话,那么,要准确判断一个干部的发展潜力就更不容易了。这就要有识人水平。实践证明,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一个干部的潜力,才符合干部成长的规律。一要看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理想信念是一个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看敢闯敢拼的竞争性。公开、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勇于拼搏、敢于竞争、毫不气馁的人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个安于现状、没有闯劲、缺少进取心和竞争精神的干部,是不会有多大潜力的。三要看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有的干部有智有才,能说会干,但忽冷忽热、大起大落,且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看到与自己年龄、资历差不多的人提拔了,心理就不平衡,看不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这样的人是难成大器的。四是要看永无止境的创新性。创新性也就是创造力,一个干部只有终身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学无止境,才会有不竭的源泉。如果只能按部就班或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那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其潜力也是有限的。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所认为的:“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由此可见,尽管识别人才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可循的,总之,要从干部的一贯表现中把握干部的本质特点,从干部的本质特点中预测干部的发展潜力。既然组工干部是做人的选拔工作的,就要善

于研究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列宁在称赞联共(布)杰出的组织家雅.米.斯维尔德洛夫时说,他能够把全部心血用于工作上,善于考察人,善于判断他们的品质,善于把每个人安排到适应的岗位上去。列宁指出:“这种本领就是一个组织家的主要才能”。

组工干部除了具备识人之能外,还要有容人之度和护才之胆。在目前,选拔干部中还存在着不正之风,组工干部要准确把握干部的德才标准,端正识人用人导向,以实绩论干部,以改革论干部,以发展论干部。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由于敢说、敢闯、敢为而得罪了一些人,得票率不高。但这样的干部说不定是难得的人才,组工干部要识准人才更要保护人才。对于选拔干部中的不正之风应坚决抵制,特别是对那些跑官要官的人。此外,组织部门是选拔人才的部门,组工干部肩负着输送人才的重任,看着一批批人才输送到各种岗位上,难免会在组工干部中产生影响。所以,组工干部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二)调查研究能力

组工干部要准确地选人用人,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必须具备独立调查研究的能力,调查研究是提高组工干部素质和识人水平的必要条件。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以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的这本巨著,也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同志经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多次强调“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气所以,组工干部要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的要求相适应,就必须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党性原则,离不开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进行全面及时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离不开对群众疾苦、愿望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要更好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并及时、正确地回答经济建设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离不开调查研究。

在现实中,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分散性,随之而来的是商品、信息、人才的大量流动。反映在干部队伍、党员队伍中,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干部、党员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离开集体、单独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为广大干部、党员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给我们的干部考察、党员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增加了新的难度。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通过深入、扎实、经常的调查研究,才能提高我们辨别是非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更直接地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中吸取营养,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把握宏观的能力,战略谋划的能力,分析研究的能力,综合概括的能力。对一个人知识面的拓宽,思维能力的增强,工作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路线、工作方法的问题,而且也是组工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能不能掌握这门科学,是衡量一个组工干部工作水平和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不懂得或不善于搞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组工干部。因此,组工干部应当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既不能把它看做可有可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额外负担。调查研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敢于面对现实,坚持真理;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弄清真相。在调查研究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切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在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上下功夫,提倡蹲点调查,解剖”麻雀“,掌握第一手材料。

(三)综合分析能力

组工干部在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以后,还要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调查获得的大量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

本质。因此,组工干部还应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调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利用调查的结果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如果调查材料一大堆,却不能去其糟柏、取其精华,经过分析加工为我所用,这种调查是徒劳无益的。所以,能不能把调查收集到的材料很好地利用起来,靠的是综合分析。要求组工干部能综观全局,全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考虑问题周密,逻辑性强,判断问题的准确度高。组工干部在识人用人中,对了解和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别,实际上是对人才德才表现情况的全面、深入的研究,是做出客观、公正、全面、准确评价的重要环节。

比如,在对干部进行测评、推荐时,由于种种原因,测评或推荐情况与干部的实际德才素质有时不一定相符,如果不认真进行分析鉴别,势必造成识人的失准、失真。所以,在识别干部时,一要对干部所在单位群众思想情况进行分析。一个单位风气如何,对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若单位风气比较正,上下级之间、干部群众之间比较团结,其测评或推荐的意见真实程度相对就高;若风气不正,其测评或推荐的意见就可能缺乏真实性。二是从参评范围和对干部了解的程度来分析。参评范围过大或过小其测评或推荐的效果都不理想。三是从干部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来分析。一名干部的工作作风、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特点,往往对测评或推荐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一名干部四平八稳,老好人思想较严重,也乐于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往往测评或推荐评价比较好。如果一名干部工作比较泼辣,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群众测评或推荐情况!往往意见比较多。对此应当认真颤别,仔细分析。

在信息时代,综合分析能力就是一种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事实和知识的理解、思维能力,包括对事实和知识的组织能力、评价能力。面对浩如烟海、杂乱无序的信息,要快速从中提取,并加以去伪存真,进行识别,做出正确的选择,这都要求具有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沟通协调能力

组织工作是围绕而展开的管理活动。组织工作包括党的干部工作和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在日常的干部管理工作中,有着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需要组工干部去做。有时协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党委正确决策的形成和落实。因此,组工干部还要虚怀若谷,善于沟通,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要按照党委的意图做好工作,注意把握沟通协调的时机、方法,提高协调工作质量,避免因自己工作疏漏引起不必要的意见分歧,把沟通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组工干部要摆正位置,尊重和支持党委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委在干部工作和党建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协调好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首先,要协调好组织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主动听取其他部门对干部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主动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其次,协调处理好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要多下基层,多和基层负责人接触,对他们提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沟通。三是处理好与上级组织部门的关系。对上级组织部门的部署,要坚决照办,还要注意加强联系沟通,多请示、多汇报。

此外,信息时代的社会性决定了组工干部还必须具备利用信息处理上下左右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处于信息时代的组工干部,不仅要善于捕捉和掌握信息,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的优势,使信息成为沟通社会各个层面的工具和发挥潜能的资源。

(五)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对组工干部来说,是很重要的基本能力。一般来说,组工干部要熟悉应用文写作,要会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典型材料等等,通过文字材料,及时、准确、简练地报告工作情况和问题,总结典型经验。

组工干部是做选人用人工作的,要经常与人沟通,做思想工作,这除了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向上汇报工作,对基层布置任务,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都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组工干部的”说“也是”做“,可以说,口才是组工干部的必备之才,口才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组工干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一个人的讲话也同样如此。如果组工干部认为自己代表的是组织,讲得好不好都有人听,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听众,影响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同时,组工干部要善于做思想工作,也要学习讲话的艺术,注重语言的文采。如果组工干部博览群书,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提高,使自己”胸藏锦绣,口吐华章“,那么,听者就会心悦诚服。常言道:”语为情动,言为心声“。组工干部做思想工作不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并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清晰明快的速度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这既能增强讲话的魅力,更能与听者的心灵交融在一起,引起共鸣,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六)信息意识能力

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拉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一严峻的现实已明白无误地表明,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组工干部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挑战,就是如何迅速、及时、准确地把握蜂拥而来的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信息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政治、经济等的竞争最终必然表现为信息的竞争。党的组织工作并非排斥在信息时代之外的特殊领域,组工干部也并非在真空中进行工作。所以,组工干部也处于信息时代的竞争之中。组工干部要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搞好组织工作,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这在发达国家已被视为一种能力。

强烈的信息意识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信息的敏感性。主要指对信息价值的充分认识,对信息内容特有的敏感。对信息现象反应快的人,思维敏捷,机智聪颖,应变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善于将信息现象与实际工作迅速联系起来,善于从信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二是对信息的观察力。具有强烈信息意识的人,对信息的关注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倾向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在工作范围以内,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善于收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三是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一个具有强烈信息意识的人,除对信息具有敏感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信息价值的发现以及分析加工的能力。信息不在于谁先发现,而在于谁先从中找出其价值,谁最先加以利用。信息意识正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是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形成的。当组工干部把对信息的开发利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时,久而久之在潜意识里就会逐渐树立起信息意识。

(七)驾驭现代科技能力

组织工作是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组工干部要具备本职业的专门知识,如要熟悉党的组织、干部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党建理论和党史知识以及党的组织、干部工作业务知识等。并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准确、及时地制订主办工作的实施计划,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实施结果。这些都是组工干部基本的业务实施能力。但是,身处当前这样一个电讯空前发展、资讯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的组工干部,再也不能凭借原有的知识、经验、资历和眼光等传统的模式来进行管理和工作,必须更新观念,把自己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大潮中,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交流工具,学会新的思维方法,并使电脑、网络等信息工具成为我们驾驭全局、系统管理的基本工作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有了新的变化。比如传统意义上的文盲,是不会读、写、算的人;在又出现了科盲,即不懂科学知识的人;还有一种是机盲,即不会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的人。所以,信息时代的组工干部除了要具有本部门的业务知识外,还要能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获取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能自查文献信息资料,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实现对信息的存贮、检索、提取和交流。具备了驾驭现代科技的能力,就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本部门的业务情况优选工作方案,以提高工作、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八)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就是创造新知识、新事物,而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组工干部是做选人用人工作的,要选拔创新型人才,首先

组工干部自身应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些人对周围现象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有创新能力的人既善于观察,又能从观察中筛选出有意义的问题。二是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方案要经过设想、构思、论证,然后还要具体地设计、修改、完善,这都需要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有创新能力的人最擅长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三是能准确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创造性思维要求提出的方案越多越好。但如何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这就需要很强的评审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人,他能把握方向,预测未来,挑选出最佳方案。无疑,创新能力最终要通过实践成果来体现。所以,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最终取决于实践能力。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组织部门的任务十分繁重。组工干部要实施好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就必须具备很强的开拓创新意识。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搞好人才的合理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群体。要在工作方法上有所创新,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要求,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引入干部选拔工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突破,逐步形成一套有利于凝聚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干部健康成长的机制。

(九)创造性思维能力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展开整合式思维方式,它符合当代知识创新的要求,实现潜知识和显知识的展开、整合和转化;实现既思想活跃又保持头脑冷静;既处理人们的现实思想又顾及人们的愿望等等。简言之,创造性思维是开拓新认识领域的一种思维。

创造性思维本是学者、科学家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对组工干部提出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实际上这种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容易的,它是高度组织化和信息化的人脑所特有的功能,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主体条件和根据。在当今,”创新“无疑是当代人类尤为关注和最为着力的方向之一。要创新,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就创造性而言,它是古往今来各个时代的人们的共同本性,也是当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同追求,但它对于当代中华民族来说却显得格外重要。当代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入世“本身,就使中国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也将必然使中国人的观念产生新的转折。在这样的大环境、大前提下,组工干部的思维模式也应该发生转折性的改变。过去,组工干部给人的感觉是四平八稳,思维模式也是循规蹈矩,冷静有余而创新不足,这种思维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对组工干部而言,首先是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其次是要有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一个组工干部要是对自己所从事的组织工作缺乏强烈的兴趣,他在他所工作的领域里进行创造性思维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是发自内心的强制性的思维活动难以结出创造性的成果。第三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力。如果一个人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作出创造性思维是很困难的。然而组工干部如果掌握了创造性思维方法,便会在思维方式上有求异性,在思维状态上有主动性,在思维结构上有灵活性,在思维运行中有综合性,在思维表达上有新颖性,其思维成果就会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效用性。可以说,创造性地工作才是一种高层次的积极性,只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美国”自由女神“铜像翻修后,现场有200多吨废料需要处理。开始无人问津,后来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却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件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使用,把废铜皮改成纪念币,废铅铝做成纪念尺,水泥碎块整理成小石碑,把朽木泥巴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然后作纪念品出售。由于美国人对”自由女神“

像的崇拜,这200吨垃圾被一抢而空,斯塔克大获其利。斯塔克的成功,就在于他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

(十)学习能力

这里的学习能力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能力,特指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世界正向着生产发展高科技化、知识发展更新化、信息发展网络化、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前进。这些都必然要求组工干部要具有较强的学习和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11.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篇十一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基础

一、学习知识能力

在现代科学教育中,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任务,同样也是教师的任务。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把学习作为终身的目标。小学的孩子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家长、老师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出乎意料,若是老师答不上来,在学生中的威信就会大大降低。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科学教师要比其他科目教师具有更多的知识储备。科学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本就广泛,教师在熟悉课本之余,还要多看些专业知识书籍,科普杂志,以及诸如《动物世界》这类的电视节目。每天都整理新学的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日积月累,知识储备会非常丰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让课堂越发精彩。

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课本中内含很多自然规律,这些规律往往涉及到很深的科学知识,如何在学生接受的范围内将这些知识表达出来是个重要的问题。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思维水平把握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生重点难点不准确。科学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无论从知识体系还是学习方式,都要适应学生现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小学科学是今后科学课程的主要铺垫,很多教师把小学科学上成了化学课、物理课、生物课,不仅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反而将学生带入了一种不知何为科学课程的误区。再者,小学时期的孩子思维活跃,想法新奇,经常会提问诸如“下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小蝌蚪怎么长成青蛙的”等等这样的问题,科学教师要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并经常给学生们讲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激发孩子们动脑思考。在逐渐提高教师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们多读、多说,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完整地表达出来,用准确的语言阐述现象与结论。

三、科学探究能力

在职前小学科学教师教育中,我们所倡导的科学探究是教育中的探究。有三方面的含义(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2)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式;(3)科学探究是涉及高级的问题解决、认知加工以及知识的自主建构等诸多方面的活动。科学探究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发生作用的过程。“即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又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将其落实在各个主题教学之中。”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的内容,通过互动交流让课堂变得生动。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与思维方法上,挖掘学生的潜力。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有一颗探究事物的心,要知道怎样去探究,方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小学时期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及其纯粹可贵的,科学教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首先,科学教师自己本身要对生活充满激情,要有探究意识,参与到学生们的科学学习当中。一起观察植物,一起做实验,跟学生一起对事物提出疑问,再通过科学探究与思考交流解决问题。

四、实验操作能力

首先科学教师要熟练操作科学教材中的所有动手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准备实验材料、熟悉操作过程,牢记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后的反思。然后,科学教师要会搜集资料,并将大量的材料分类,筛选有用的内容。再者,要会使用现代科技,例如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等等。最后,所有的操作能力都要为课堂服务,科学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动手操作的好榜样,亲身参与到科学课堂的教学中。

五、统计绘画能力

科学教师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有些时候需要用图作记录。实验报告不仅需要写文字,更要绘图说明。科学教师需要掌握的有简单的流程图,说明图,路线图,例如食物链流程,星系图绘制等等。

科学教育作为一个近年来新兴学科,它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弥补了单一学科的不足,并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科学深入人心。现代教育发展迅速,对教师要求也是愈发严格。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各种各样的技能做铺垫。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都是最基本的技能。除了课堂,科学教师也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深钻教材,研究教法,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所以,小学科学教师需要不断在摸索中前进,既要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又要自己不断积累。

12.当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漫谈论文 篇十二

一、热爱自己的职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是高尚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是教师的灵魂。体育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他们立志当好体育教师的根本动力。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 才会有光荣感和自豪感, 才会有敬业精神, 才能挚爱学生。只有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 在工作中才会有执着的追求、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

没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一个人知识面的宽窄决定着他认识和理解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要成为一名胜任工作、得到学生尊敬的好教师, 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结合工作实践继续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1) 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教学从其外在的形式看, 似乎就是简单的跑、跳、投及其他的一些练习, 但如果想通过这些练习得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就必须将动作设计得合理, 各种练习组合得恰当。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保健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等。 (2) 学习专项理论知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 中学体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篮、排、足、兵、羽、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学习这些专项理论知识, 不断提高专项理论水平, 使教学训练工作取得理想功效。 (3) 学习体育相关学科知识。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 各学科之间横向联系更加密切, 并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学科, 如体育管理学、体育情报学、体育经营学、体育比较学、体育与健康等等, 如果对新兴学科知之甚少是很难胜任当代学校体育工作的。 (4) 学习并了解人文知识。体育教师要在全面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5)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体育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促进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三、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现代社会中轻视体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资金投入少, 教学训练条件差。面对这般处境, 体育教师不能只发牢骚, 撂担子, 混日子, 一蹶不振, 而应该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拿起有关学校体育的法规等武器与之做坚决的说理斗争, 如此, 学校体育才会有不断的发展。

四、具有实际工作能力

(1) 教育教学能力。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 其目的除了教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增强他们的体质。因此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合理安排运动量, 有效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的课堂组织能力至为重要。另外, 在教学中, 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行为和锻炼情况并迅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 (2) 运动队训练能力。学校业余运动队训练是体育教学的延续, 是我国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金字塔”。众所周知,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教练员特有的素质和能力, 才会使训练工作取得好成绩。 (3) 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能力。 (4) 体育教研能力。体育教师必须从体育教改教研上狠下功夫, 以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 学习最新体育理论, 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 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升为理论。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喜欢的体育教师的前四项条件是:关心学生、平易近人;性格开朗, 幽默风趣;做事公道、一视同仁;专业水平高、才华出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体育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首要条件是关心学生、平易近人等。可见良好的思想作风, 正直诚实的师德, 温和的态度, 开朗的性格和博大的胸怀, 都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六、有好的体态和健壮的身体

因职业的需要, 体育教师有好的体态和健壮的身体极其重要。因此, 体育教师不但要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同练, 而且还要长期进行课外自练, 这是“健康工作五十年”的需要。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校体育的具体实施者, 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才算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我认为爱岗敬业是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此外还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还应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等。

上一篇:优秀校长到校跟岗培训实施方案下一篇:艺术活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