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灾(精选9篇)
1.避灾 篇一
安康市初级中学
关于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情况汇报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深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根据安康市教育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宣传活动的通知》(安教函〔2018〕127号)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工作,我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 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年级组长、德育组长、全体班主任以及后勤人员、政教处干事、保安、门卫以及广播室负责人等为组员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全面部署,副校长具体负责,各处室层层落实,全体组员认真实施,明确各自的职责,使“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实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活动
我校从2018年5月10日至15日,积极开展了以“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狠抓学生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学生安全自护能力。
1.积极营造氛围。我校通过升国旗仪式、班会、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广播等各种形式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LED屏滚动宣传防灾标语,通过广泛宣传,扩大舆论影响,积极营造防灾减灾的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
2.结合我校实际详细修定了《安康市初级中学防震防火应急预案》,并进一步修定了各教学楼各班学生逃生路线、各楼道疏导人员以及安全撤离地点。
3.5月14日早晨升旗仪式时,政教处主任进行了“提高安全意识和防灾自护能力”的国旗下讲话,主任号召全体师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然后领导小组、年级组长、班主任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班级应急疏散路线及学生逃生、自救互救等技能技巧训练。
4.在5月14日下午班会课上,各班召开了“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学校值班领导、政教处全体工作人员一道逐班认真进行检查评比并拍照存档,通报检查评比结果。
5.第十一周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办一期以“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宣传教育为内容的黑板报、手抄报或图片展,学校领导小组认真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评比结果向全校公布。
6.带领同学们阅读一本防灾减灾的书籍。利用课前5分钟等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学习《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手册,使同学们了解避险知识,提高生命安全意识。
7.反复强调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森林防火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用电用气安全、出行安全、春季预防传染病知识及预防地质灾害等作为安全教育的重头戏来抓。
8.5月11日总务处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三、借“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安全教育 1.每天安排两名带班领导,两名值日老师,带领保安,门卫,政教处专职巡查人员,班级安全检查员,不间断地在学校进行巡视检查,构建全方位人防屏障。
2.定期对校园内的护栏、电器、照明线路、灭火器材、消防器材、电工房、图书阅览室、学生活动场地以及实验室药品的管理与使用等重点部位进行认真排查,发现问题现场整改,为校园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物防保障。
3.加强技防设施建设,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布局将要在校园内重新安装监控探头,覆盖学校的每个角落,为校园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的技防屏障。
三、取得效果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每个人都要提高“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防灾减灾”工作做得更好,为学校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年5月15日
2018
2.避灾 篇二
一、选用良种
选用Ⅱ优602、Ⅱ优498、川江优527、宜香3724等分蘖力强、抗病性强、耐肥力高、生长旺盛、中型穗、中迟熟的高产杂交中稻。间栽糯稻种用株高比杂交稻高15~20cm, 生育期短7~10天的地方高秆品种。播前将种子晾晒2~3天备用。
二、旱育壮秧
1. 合理建床
选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灌排条件较好的旱地或菜园地, 按长12~15m、宽1.3m、高5~10cm建地上式苗床。
2. 培肥床土
播种前20~30天, 1m2苗床施沤制腐熟的有机肥5~10kg、优质粪肥1.5~3kg、尿素40g、过磷酸钙100~200g、氯化钾40g和壮秧剂50~75g, 均匀翻耕混入10~15cm土层内培肥床土。
3. 及时育苗
可比当地水育秧提早7~10天, 一般移栽冬 (屯) 水田的在3月5~10日育秧, 移栽溪河两岸两季田的于3月20~25日前育秧。播前先用清水浸种8~10小时, 捞出沥水后按350g旱育保姆拌种1kg;播前1天和播种当日各对床土浇1次透水, 并用细泥土填充床土空隙;随后稻种按小苗秧60g/m2、中苗秧30g/m2、大苗秧15g/m2、长龄秧10g/m2立即均匀撒播, 在稻种上薄盖0.5~1cm厚的菜园细土, 然后用清水喷湿床面, 同时喷施旱秧专用除草剂, 然后用超微膜平盖保湿, 用地膜拱盖保温。糯稻于3月15~20日采用地膜湿润育秧。
4. 科学田管
一是出苗后将超微膜揭去, 当秧苗出现卷叶或早晨叶片无露水时要适量补水, 移栽前1天要浇透淡粪水。二是出苗前膜内温度保持30~35℃, 1~3叶期膜内温度保持20℃左右, 高于以上温度要及时揭开薄膜两头透气降温;3叶期后, 外界气温不低于12℃, 可先打开薄膜两头炼苗, 然后日揭夜盖, 最后全部揭膜炼苗。三是在3叶期, 1m2苗床可用尿素15~20g、氯化钾10g对水叶面喷施;3叶期后, 每长1片叶, 要追施1次叶面肥。四是未施壮秧剂的苗床, 在秧苗1叶1心期, 可用多效唑叶面喷施, 以控制秧苗徒长。
三、强化栽培
1. 适时移栽
日均气温稳定在15℃时, 即可开始插秧。一般冬 (屯) 水田和闲置田移栽2~3叶龄秧苗, 两季田移栽2~5叶龄秧苗。
2. 合理稀植
按照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秧龄越大密度越大的原则合理稀植。一般冬 (屯) 水田和闲置田移栽平均叶龄3.5叶 (秧龄30天) 的小苗秧, 亩植1.5~1.6万窝;油菜茬口田移栽平均叶龄5叶 (秧龄40天) 的中苗秧, 亩植1.7~1.8万窝;小麦茬口田移栽平均叶龄6.5叶 (秧龄50天) 的大苗秧, 亩植1.9~2.0万窝;无水源保障的等雨栽秧田移栽叶龄8叶以上 (秧龄60天以上) 的长龄秧, 亩植2.1~2.2万窝。
3. 科学栽插
采用三围单本稀植强化栽培, 以高肥力田 (35~50) cm× (35~50) cm、中等肥力田30cm×30cm、低肥力田 (25~30) cm× (25~30) cm的移栽密度, 每窝3个单株, 株距10cm, 呈三角形栽插。
4. 杂糯间栽
杂交稻移栽时, 每间隔6个宽行、在第7个宽行中加栽2行高秆早熟糯谷, 同时田边四周也加栽糯稻, 每窝3~5株, 窝距25cm, 按丁字型“假二行”栽插, 亩栽糯稻1 000~1 200窝。
四、平衡施肥
1. 施肥原则
按照前促、中控、保后的原则, 采用底肥多用有机肥;化学氮肥的施用量比中、小苗秧按底肥、分蘖肥、穗肥用量比为6∶2∶2比例施用, 大苗秧按7∶1.5∶1.5比例施用;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8∶2用量比的施用方式, 长龄秧宜用底追一道清。一般情形, 全生育期总施纯氮12~16kg, 氮、磷、钾按2∶1∶2配置。
2. 施肥方法
底肥 (占总氮量的70%) 于翻耕前亩施2 000kg农家肥, 水耙前施氮肥 (亩用尿素2.5~5kg) ;分蘖肥 (占总氮量的30%) 于移栽5~7天后施氮肥 (亩用尿素2.5~5kg+碳铵7.5kg) ;穗肥一般在抽穗后10~15天施用, 对土壤肥力低、长势不均、缺肥发黄的田块, 亩用尿素3~5kg。磷、钾肥全作底肥施用。
五、节水灌溉
插秧至分蘖阶段浅水灌溉 (不超过3cm) ;分蘖盛期浅、湿灌溉;分蘖末期适当晾田;孕穗至出穗开花阶段, 保持3~5cm的水层;灌浆后期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收获前7~10天断水。
六、适时调控
杂交稻栽后7~10天, 对返青慢、不分蘖、白根少、叶边缘发红的稻田, 每亩用98%磷酸二氢钾100g+生根壮苗剂50ml或喷长精30g对水防治;对植株枯萎、叶片及茎基部出现锈斑的稻田, 亩用铁锌肥1.5~2kg增施追肥, 并每亩用98%磷酸二氢钾100g+生根壮苗剂50ml或喷长精30g对水防治。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 预防坐蔸。
七、病虫防治
1. 带药移栽
在水稻移栽前3~4天, 亩用75%三环唑100g+90%杀虫单30g对秧田稻瘟病和螟虫进行全面普防普治, 搞好带药移栽。
2. 阶段挑治
3.火灾中应该如何避灾与自救 篇三
1:发生火灾时,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阳台逃生?
专家:高层楼房失火,被火围困,无法逃离的人员,应暂时到阳台上躲避,并清除身边的易燃易爆物品。带上一盆水或几条湿毛巾,用其堵住口鼻,防止被烟呛晕。马上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白天时,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抛洒轻型晃眼的东西,夜间可以打开手电筒挥舞或敲击金属物品,以利救援。
2:如果被烟火围困在房间内,怎样呼救?
专家:应该立即趴在地面互救,或边互救边敲击暖气和自来水管。这样声音会传得很远,又不会被浓烟呛着。
3:在火灾中失去自救能力时怎么办?
专家:当发现自己已经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尽力爬到或滚到门或墙边,这样当房屋结构烧塌时,不易被砸伤,而且搜救人员进入室内后,也是沿着墙摸索搜寻,这样便于被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4:大厦失火时,能否视情况利用专用电梯逃生?
专家:当大厦发生火灾时,为了迅速离开现场,可以搭乘观光电梯逃生。此外,应该正确识别消防专用电梯,然后借助它来逃离。
5:如果所有安全通道均被切断该怎么办?
专家:可以选择相对安全的卫生间避难。进入卫生间后要把门窗关紧,可以把浴缸放满水,这样既可用水灭火,又可进入水中避难。还应该不断向卫生间门上泼水,使门降温。
6:怎样利用楼梯逃生?
专家:应尽量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要冷静,不要推拥,防止前面的老人、孩子摔倒,欲速则不达。向下走时应留出楼梯的另一半供消防队员和行动快捷者使用。
7:着火的高层建筑中有哪些避险之处?
专家: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都可以用来避险及逃生。应该充分使用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楼梯等安全通道配有应急指示灯做标志,应按照指示灯指示逃生。
8:地铁发生火灾怎么办?
专家:首先要及时报警,利用一切通讯手段拨打火警电话,同时按下车厢连接处“报警开关”,通知司机。用车厢内灭火器扑救,灭火器位于每节车厢车门内侧中间座位下。火势蔓延时,乘客应保护自己,有序逃生至安全车厢。到车站时,听从工作人员指示,按安全方向逃生。
9:火车车厢里失火怎么办?
专家:当车厢内火势很小时,千万不要去打开门窗,以免通风后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应立即用灭火器或其他方法灭火。如果火势大时,火车又没有停下来,就不能从车窗逃生,应尽快向两边车厢撤离,千万不要贪恋财物堵塞了通道,耽误逃生的最佳时机。
10:客船里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
专家:客船船舱之间有隔层,火灾发生时及时扑救不会引起重大火灾。当客船某一舱着火乘客逃生后,应将舱门紧闭,避免火势蔓延。火势封住通道时,相邻乘客应关闭靠通道的门,从通向左右舱的舱门逃生;火层以上人员应到顶层后,利用绳缆向下逃生。当需要弃船逃生时,应听从工作人员统一安排,利用救生船、救生衣逃生。
4.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安康实践 篇四
专业论文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安康实践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安康实践
【摘要】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对安康来说是避灾工程也是生态建设工程、民生工程、扶贫工程、发展工程和城镇化推进工程,要整合全市资源动员全市力量抓紧抓好工程的实施,经过2011年的艰难起步,2012年的攻坚克难,安康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正在由任务驱动搬迁阶段走向总结经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的新阶段。三年搬迁实践中安康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同属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区的其它地市、对陕南扶贫搬迁工程后续8年的工作开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陕南 避灾扶贫搬迁 安康 实践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改变贫困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在未来10年里,陕南秦巴山区将有240万人搬离洪水地质灾害多发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高寒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仅安康市就有22.6万户88万人需要搬迁。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移民搬迁工程”。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理性选择,也是推进陕南城镇化进程,实现陕南循环发展的综合措施。
一、科学规划、扎实推进
安康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秦巴土石山区,当地山势陡峭,地廋土薄,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资料显示,1949年以后,安康地区每年在救济灾民、灾后重建以及零星的搬迁工程中投入巨大。但仍是年年有灾年年救,年年救灾年年灾。尤其是2010年,陕南遭遇“7·18”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多年来对农村的巨大投入毁于一旦,房屋倒塌,良田被毁,道路被埋……,仅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一夜间就有12人死亡、17人失踪,几十间民房被深埋进了四十余米深的泥石流下。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变贫困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省委省政府果敢决策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依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未来十年安康全市一共需要搬迁22.6万户88万人,其中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56854户,224229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5.12%、25.57%;洪水灾害避险移民搬迁16740户,65515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4%、7.5%;扶贫移民搬迁69685户,274995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0.8%、31.3%;生态移民搬迁82973户,312090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6.67%、35.6%。
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启动3年来,安康已经搬迁7.5万户,28.6万多人,其中,2011年,计划搬迁2.2万户8.8万人,实际搬迁25964户92771人,占计划任务的118%。2012年,计划搬迁3.1万户11.4万人,截至2012年11月份,已搬迁34313户12.7万人,占2012年总任务数的105.5%。2013年的搬迁计划任务是:2.2万户8.36万人。在已经搬迁移民中,安康的集中安置率2011年为75.54%,2012年为89%。安康市移民社区建设实行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实施。在住房建设的同时规划了给排水、堤防、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休闲健身、文化教育、购物消费等公共设施。充分发挥社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周边群众搬入社区居住。经过积极探索,安康市形成了“6663”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思路:将避灾扶贫搬迁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行移民集中安置与县域经济发展、农民进城入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建设、重点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六个结合;推行进城居住、集镇安置、社区安置、产业园区安置、支持外迁和分散安置六种搬迁安置方式;建立分级负责、科学规划、示范带动、资源整合、督查考评、公开运行六个机制;建设市、县(区)、镇(办)三级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小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难题颇多、亟待解决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搬得出、住得下”的问题正在解决,而“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的问题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生产用地难调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陕南人均耕地少,连片的耕地更少,落实避灾移民有土的难度很大,为移民调剂耕地实施有土安置的难度更大。在原承包地退耕还林或难以远距离耕种的情况下,要保证搬迁移民人均至少1亩的基本口粮田,只能把目光投向迁入地农民承包地,而迁入地往往人口压力重、人均耕地少,耕地调整的余地不大,且迁入地农民不愿将自己原有的承包地调剂给新搬迁的移民户,要实现搬迁移民的有土安置难度很大。
2、建设用地难寻找
省国土厅计划今年为陕南三市安排6000亩移民搬迁安置建房用地指标。而按照陕南三市今年搬迁6万户的任务,实际需要用地12000亩,用地指标缺口很大。而地质专家们对安康乃至陕南地质的总体定位是:地质环境极其脆弱,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目前,陕南地区约有400万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以上的山区和水库库区,安康所辖的一区九县,大块平地只有平利县灞河川道和汉阴县、汉滨区的月河川道,在其它地区“巴掌大”的平地都难找。建设用地难寻找是移民搬迁的一大难题。
3、有业安置难实现
从已经搬迁的移民就业状况看,要让移民们达到“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要求,恐怕还有相当的距离。虽然各地都非常注意将移民安置社区建设与地方产业布局、劳动就业相衔接,但大多数移民社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少,吸纳就业能力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除此以外由于职业安康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职业教育水平不高、培训方式单
一、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移民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技能培训,外出就业谋职难,所以实现有业安置,保障收入水平难度很大。
4、致富愿望难圆梦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陕南移民搬迁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有土安置难实现、有业安置不到位,移民致富梦难圆。搬迁前村民住在山上,均以种地养猪为主,少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就业门道窄,仅靠几亩薄地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很难致富。搬迁后大家居住在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新社区,种田不便,就业无路,而生活成本支出加大,经济负担加重,致富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5、市县资金难配套
按照陕西省的规定,每搬迁户政府将补贴3到5万元,算下来,这笔钱大约为120亿元。安康市的搬迁补贴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即按照分散安置,集中安置中的统规统建、统规自建,集中安置的上楼单元房安置三个类型,每户分别补助3万元、4万元、5万元。按照省政府规定:移民搬迁建房资金省、市县按5:5的比例筹措。特困户每户按30―50平方米标准,由政府建房集中安置,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特困户、五保户比例不得超过搬迁安置总户数的10%);仅此安康市县政府需要投入60亿元,如果加上每户基础设施和和公共服务建设资金4万元,则安康市县政府需要投入160亿左右。这对财政十分拮据的安康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市县配套资金很难足额到位,现在所有的集中安置点建设工地,材料以及工费都在上涨,由于资金短缺导致的停工现象时有发生。
三、破解难题、稳步推进
陕南移民搬迁,贵在“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可持续”,这也是检验移民搬迁成功与否的标准。破解移民搬迁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既要多方着眼多处着手,又要着眼当前考虑长远;既要科学发展,又要有效推进,从实践的状况来看,解决移民搬迁的诸多难题,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农民如何富?怎么可持续的问题?
1、多方筹措资金保证“搬得出”
安康移民搬迁涉及的农户大多居住在深山,本身就不富裕,要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确保群众搬得出来,资金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1)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要按照搬迁群众“不拿钱、少拿钱”的原则,合理确定搬迁建房补助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现在是每户3万块钱的补贴标准,省上应该对这一补贴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据建房成本的变化实时调整,并适当提高省级财政的负担比率。县区按照省上要求,根据搬迁安置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落实配套资金。县区要通过土地开发增值、减免土地出让金以及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筹措移民搬迁安置配套资金,同时要整合各类政策和财政补贴资金用于移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搬迁工程建设,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支持移民搬迁,2012年安康市向省上争取了20亿元的补助资金,同时还为汉滨区恒口镇等典型的跨区县、跨镇办集中安置小区从省上争取筹措了周转金2亿元。安康市县本身筹集了配套资金2亿元,同时,向上申报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资金10亿元。
(2)做好部门资金整合。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确保效益”的原则,引导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向移民搬迁项目。如:由水利部门负责河堤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交通部门负责配套路、桥设施建设,住建部门负责硬化、亮化市政工程建设,林业部门负责园林苗木绿化,教育部门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电力、电信、移动等部门配套建设电力和电话通讯设施。
(3)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移民搬迁安置建设,探索移民搬迁安置建房与商品房开发建设有机结合的路子,用商品房开发增值收益补助移民搬迁安置建房,降低移民搬迁安置房价格。如汉滨区牛蹄镇陈龙新,是北京京康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去年年初回到家乡牛蹄镇后,他垫资一千余万元,连片建成统一样式和风格的80间2层砖混新房,让镇内30户116名群众喜住新居。宁陕县皇冠镇利用企业和社会资金来实施一个镇的移民搬迁,把搬出后的山沟投资20多亿建成旅游景点。在重点镇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对居民点的重新规划布局,用节约的建设用地开发增值部分补贴移民搬迁,农民不仅不拿钱,而且在获得住房的同时解决了经营用房。
(4)鼓励银行贷款投放。信用联社要加大对移民搬迁户的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应总体按照户均5万元的信贷规模投放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贷款。鼓励农行、工行、建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移民搬迁安置户投放建房和产业发展及创业项目贷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特别是要结合生态保护、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资金支持。
2、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稳得住、能致富”
(1)把移民搬迁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统一。以县域生态工业园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抓手,创建就业创业平台。旬阳生态工业园位于县城近郊,园区里有矿产开采加工、水泥生产、汽车制造、魔芋加工及烟草生产等多种企业,已经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据介绍,目前园区就业人数已达4800多人,预计未来5年将达到25000人。形成配套产业链,是园区增加岗位、解决就业的重要举措。当地的尧柏水泥生产线,依靠配套产业尤其是下属公司解决了大量农民的就业问题,也依靠农民促进了资金流转问题,取得了多重效益。同时县域工业还给1万多名城乡居民提供了就地就业岗位,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增收的重要渠道。
(2)把集中安置与主导产业建设相同步。着力培育致富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对搬迁群众原有的山林土地依法流转,引导有特长和开发能力的农户进行集中连片种植经济作物及林木,搞规模化经营,引导群众参加农技知识、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增强社区群众的“造血”功能。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社区,在社区建设的同时同步规划了农业主导产业,逐步打造出“1234”的产业发展增收模式:一条绿色景观长廊;两大龙头大企业。即茶叶精加工企业和规范化无公害养猪厂;三个千亩示范园;四项特色产业。
(3)把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岗位相结合。现在规划的小区里面都有一部分经营用房,可以让一部分移民在居民区里从事第三产业,同时,可以依托当地资源发展旅游等产业,通过搞农家乐等方式扩大就业,另外,对于原来土地,只要不是很远且愿意耕种的,还可以继续耕种。
(4)把资本注入与土地流转入股相衔接。借助“工商业主资本+土地流转入股”形式,让搬迁群众有安全的住房、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紫阳县投资1.3亿元的双安闹热村富硒油茶综合开发项目,由业主集中修建农民公寓,对高山农户进行整体搬迁,集中流转土地开发种植油茶2万亩。同时农户与业主签订土地流转,置换房屋合同,再通过房产、林权、土地等形式入股,参与企业分配。这种“公司+农户+基地”的移民搬迁经营模式,已列为市级重点项目并广泛推广,紫阳县还在工业园区周边建设移民安置点,为农民就业创造便利条件。该县在蒿坪镇工业园区建立了10余个移民安置点,敞开大门迎接农民进社区入住,并推荐搬迁农民进企业打工挣钱,多渠道增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群众收入。
3、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可持续
夯实移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基本前提。移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搬迁后他们的生产、生活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困难。如何解决移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移民目标的顺利实现,除了移民安置政策外,要从根本上长久地保持移民生活安定,就必须完善移民社会保障制度,为移民提供根本保障。
(1)要全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移民搬迁后三年左右时间在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过渡期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一是物质上的经济贫困;二是文化精神上的困惑和与诸多不适应。虽然过渡期的移民贫困是短暂的,但这个过渡期非常关键。若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解决经济贫困,从文化心理上加以调适,从精神素质上加以培养,移民的搬迁乐业就会打折扣,潜伏下来的历史问题就会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所以在具体操作中,要完善政策,确保住房安置、生活补贴、就业安置、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这也是将来政府工作的核心问题。
(2)要加强移民社区配套工程建设。在有效解决“建得起”难题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全力为搬迁群众“稳得住”想办法,实施社区综合配套工程,妥善解决搬迁群众关心的交通、饮水、上学、就医、购物、娱乐等民生问题,精心构筑“安乐窝”。在已建成社区逐步实现“十配套”:文娱配套(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医疗配套(建设卫生室)、教育配套(建设幼儿园和学校)、饮水配套(建设水塔等集中安全供水设施)、交通配套(道路全部修通)、亮化配套(安装路灯)、净化配套(建设垃圾池)、绿化配套(建设绿化带)、信息配套(宽带网、有线电视网进户)和服务配套(有便民服务中心和购物超市),使搬迁群众过上都市生活,饱尝自然生态,尽享社会保障。
(3)拓宽移民群众就业渠道。对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农户,政府在联系企业安排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开发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及村级道路管护、农村清洁、社区管理等工作实现多方就业,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另外,要通过农村低保和“五保“政策解决一批;通过社区建设工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及社区公益性岗位就地就业安置一批;通过与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共同举办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劳动技能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训班向东南沿海企业输送一批;在交通条件较好和安全生产有保证的移民原承包地(耕地和林地)发展种养殖业留下一批;基本上解决了搬迁移民的短期生活之忧。真正使移民基本上实现生产活动不中断、收入水平不降低、基本生活有保障、长期致富有盼头。
5.个人避灾自救及各类灾害发生后的 篇五
自救与互救
一、自救与互救 1.自救与互救的意义
矿井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的初期,波及的范围和危害一般都比较小,这个时候就是抢救和控制事故再发展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期。灾区人员如果正确、有效地救灾和避灾,对保证受灾人员的自身安全和灾情扩大的控制都具有重要作用。即使是在受灾人员没有及时被救援,如果受困人员进行了正确的避灾自救和互救,也能提高抢险救灾的工作成效。(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每个矿工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的工作环境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特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2.自救、互救的概念
1)自救:是指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个作业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2)互救:是指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3.避灾自救应遵守的原则
即:“灭、护、撤、躲、报”五字原则。
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护:就是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安全防护或佩带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案例: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公司东风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事后据幸存矿工李某回忆,爆炸发生后,“有刺激性气味涌过来,四肢开始感到酸软”,幸好身上带了毛巾,他急忙把毛巾弄湿,捂住口鼻,冲出灾区,死里逃生。因为及时利用一条毛巾,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撤:就是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又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到达安全地点或地面。在撤离时,班组长要统一指挥,禁止职工狂奔乱叫。
躲:就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要迅速进入躲避峒室或其它安全地点,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峒室,暂时躲避,等待救援。
报:井下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
1)报告形式:利用最近处的电话进行报告。不要舍近求远,更不要跑到井上进行口头报告。
2)报告对象:首先直接向矿调度室报告,以利于指挥、安排抢险救援工作。
3)报告内容:要汇报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事故影响范围、现场作业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抢救、撤离的措施和方法等。
4)报告方法: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尽量把话说清楚。不要撒谎,要如实报告灾情,不清楚的就报告说“不清楚”,回到现场了解清楚后或按领导指令了解某一情况后,再次向矿调度室报告。
4.事故临场人员的行动准则 1)及时汇报灾情;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5)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避灾路线 1.概念:井下发生各类事故时的安全撤退路线叫避灾路线。
根据《规程》第10条规定,每一矿井都必须有“井下避灾路线图”,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在井下各巷道和巷道交叉口处都有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2.因发生的事故性质不同,其避灾路线也不同。例如: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应逆风撤退到新鲜风流的巷道中。发生水灾事故时,就要向高处出口的路线撤退。发生冒顶事故时,应从冒顶处向两侧撤退等。
三、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如何避灾自救? 在井下无论任何人员发现烟雾或明火,都必须向现场领导人报告,立即组织抢救,并尽快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火灾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迅速向调度室报告。
抢救时,应事先切断灾区内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灾变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如果火势不大,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直接灭火。如果火势迅猛,火灾范围大,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时,则应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在避灾自救撤离时,要佩戴好自救器,如果巷道内充满烟雾,也决不要惊慌失措,四散乱跑,要迅速辩认出发火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管路有秩序地撤出灾区。如果实在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地在附近峒室暂躲避,并把峒室入口的门关闭,隔断风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侵入,并敲打呼救信号。所有避灾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听从避灾领导人的指挥。
如独头巷道起火,人员一旦被堵在工作面而无法撤退时,应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迅速拆除引燃风筒,在不引起冒顶的前提下拆除部分木架及其它可燃物,切断火源蔓延的通路。同时,要根据火灾的大小、发生地点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现场的风筒、支架及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工具,迅速构筑临时避难峒室,并严加封堵,防止烟雾及有害有毒气体侵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建立多道内有压风墙,而且留做避难的空间越大越好。如果巷道内压风管路,应打开压风管的阀门或拆开管路,放出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如果有输水管路,可利用水管改善避难条件。
如巷道电缆着火火灾的应急原则是先停掉电源,再将电缆落地,用水浇灭或用巷道底版的湿煤、浮碴将电缆掩盖,让其自熄。
四、井下发生火灾时,撤退人员在有烟雾的巷道里行走时,必须注意些什么? 1.在有烟雾的巷道里,不有停留避灾,应迅速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里。
2.必须戴好自救器,无自救器或自救器失效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卧在巷道有水沟一侧,静卧待救。3.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若距火源较近,附近有脱险的巷道,而且有脱险的把握,可以逆烟撤退,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不过逆烟撤退危险性较大,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采用。如果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距火源较远,在烟气没有达到之前,应迅速戴好自救器,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新鲜风流中去。
4.在烟雾不大的情况下,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前进;如果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路,快速撤退。在撤退时,要利用巷道积水浸湿毛巾、衣服,掩住鼻口,遮挡住头部、面部,以防高温浓烟的刺激。
5.如果在自救器失效时间内不能安全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避难峒室,或构筑临时避难所,等待救援。
6.无论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要惊慌失措,不要狂奔乱跑,这样很容易疲劳,抵抗能力、行动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都会降低,过度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和行动失常。
五、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如何避灾自救?
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冲击波,并伴有很强的高温气浪,往往风筒被摧毁,风机移位,通风设施被破坏,支架倒塌,巷道局部或大部垮落,使独头巷道成为窒息区,充满了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人员极易中毒。幸存人员要采取如下方法避灾自救:
1.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现场人员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不要乱跑,应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俯卧在地,以降低身体高度,减少受冲击面积,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减小伤害的程度。另外,要用湿毛巾捂着鼻口,用衣物盖住身体,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有毒有害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尽快撤离灾区,并向调动室汇报。对于不能行走,但可移动的伤员,要设法将其运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重伤员,只能为其佩戴好自救器待救。
2.当井巷遭到严重破坏,退路被阻时,由受伤不重的伤员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离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架、顶板良好的地方静坐(卧)待救,并且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峒室。
六、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应如何避灾自救? 1.立即佩戴使用隔离式自救器,迅速外撤,并向调度室汇报。在撤离时,若附近设臵有反向风门,要迅速撤到反向风门之外,把反向风门关好后,继续外撤。
2.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塞,可到专设的井下避难所暂避,也可寻找有压风或铁风管的巷道、峒室躲避,把管子卸开进行通风,延长避难时间,并敲打铁管,或用其他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在撤退时或避灾待救时,要避免发生金属物件碰撞产生火花,以防止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案例:1983年1月24日,某矿在开拓放炮时发生突出,34名矿工被突出的煤堵在一条轨道下山里,附近几千米巷道充满瓦斯,他们立即用附近的防爆电话向井上呼救,同时卸开了压风管。抢救人员很快把压风送了进去,并扒出一条10米多长的通道,救护队员立即携带隔离自救器爬进去给他们戴上,使34名遇险人员安全脱险。)
七、井下发生水灾事故时如何避灾自救? 当井下发生水灾事故时,应采取如下措施避灾自救: 1.当井下发生水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迅速判断突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水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向下部水平和其他或可能受受到水灾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告和撤退的通知。
2.突水事故初期,应在现场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组织带领下,就地取材,迅速进行抢救。如果突水点周围岩石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口。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汹猛、顶帮围岩软松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3.在突水迅猛、水流急的情况下,现场人员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到峒室内,拐弯道或其它安全地点。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躲避时,可抓牢棚梁、棚腿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激流打倒或冲走。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如果条件不允许撤往上水平或地面,则可迅速躲入无瓦斯的掘进巷道高顶处躲避。撤离时要靠邦行走,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并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岔口,应留下指示行进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从竖井梯子间撤退时,要保持良好的次序,不要慌忙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如果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可选择安全地点避难待救。
7.如果是老空积水,使所在地点嗅到臭鸡蛋味时,应立即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撤到进风巷去。
另外,当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工作面所有人员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措施,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向其他区域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
(案例:某矿井下掘进时透老空积水,大量的硫化氢化气体随水涌出,使井下多名职工遇难。事故发生后,急于救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行动,冒险入井。结果行不到20米,便有17名职工发生严重中毒,其中4人死亡。)
八、发生冒顶事故时如何避灾自救? 发生冒顶,施工人员被埋压时的自救和抢救: 1.被埋人员应用呼叫、敲打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这样可使抢救人员准确地掌握遇险人员的位臵,人数和伤害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营救措施。
2.被埋人员在条件不允许时,不能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因为猛烈的挣扎会使使埋压人员的周围的煤矸、物料失去暂时的平衡,导致新的垮落,反而不能脱险,正确的方法是:正视已发生的灾害,不要惊慌失措,注意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3.营救人员首先要检查和维护好冒落地点及其附近的支架,以保障救灾时的安全,并有畅通的安全退路,避免扩大事故,还要指派专人观察顶板,才能清理被埋人员时,只能用手扒,拣煤矸,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如果伤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应用液压起重器或千斤顶等工具将大块岩石顶起,迅速将人救出。
4.把伤员救出之后,立即进行创伤检查及急救,切忌未经检查和急救就抬运出井,以免抬运过程中失血过多而死亡,使抢救工作前功尽弃。
煤矿创伤急救方法
煤矿井下生产,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工艺复杂、劳动条件艰苦、自然灾害严重。如果井下生产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人员可能出现骨折、大出血、烧伤、窒息、中毒等情况。事故发生后,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如果现场工作人员能对这些伤员进行及时、合适的急救,可以防止伤员伤情恶化,对伤员的抢救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反之,则会贻误时机、伤情恶化、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井下作业人员有必要掌握简单的井下创伤急救方法。
一、创作急救原则
1.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脏跳动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二、创伤急救方法。
1.止血方法
成人的血量约为4300-5000ml,以重量计约相当于体重的1/13,若出血量达1000毫升以上,则生命就有危险。在现场救护出血伤员,需迅速采用暂时止血法,以免失血过多。
(1)敷料压迫伤口止血法
受伤后情况紧迫,为了争取时间挽救生命,可用敷料,如较干净的毛巾、手帕、撕下的工作服布块等,用能顺手取得的东西进行加压包扎止血,亦可用手压近伤口止血,此法适用于毛细血管出血。
(2)指压止血法
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或没有止血带及其它代用物的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法,即用手指把伤口以上的动脉压在下面的骨头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属于一种临时的应急止血方法。指压止血
a、头、颈部出血。
b、腋窝和上臂出血。
c、前臂、肘部上臂下端和手部出血。d、下肢动脉出血。
(3)屈肢法
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膝窝部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前臂与上臂用“8”字型绷带将其捆拢一起。
(4)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较大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速度甚快,需迅速进行止血。可用止血带、胶皮管等,紧急时亦可用宽布、绳索、三角巾等代替,但不能用炮线、电线、细绳等用力捆扎,以空气止血带最好。
采用止血带止血的步骤如下:
a、左手拿止血带,上留13一17cm长,手背紧贴加垫处,右手拿止血带长端。
b、右手将止血带在拉长拉紧的状态下,缠绕在左手和隔有衣服或衬垫的肢体下,紧紧编绕2—3匝,止血带之间应并紧,然后再将止血带放在左手中、食指间夹紧。
c、左手中、食指夹住止血带,顺肢体向下拉出手,使止血带下面成环状。
d、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紧固定即可。(5)绞紧止血法
在没有止血带时,可用毛巾、三角巾、绷带、手帕、破布条等材料折叠成带状,在伤口上方加垫,绕衬垫一周打结,用小木棍插人其中,先提起,绞紧至不出血,然后将小棍另一端在下方用布条固定。
2.创伤包扎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出现创伤,创伤的症状表现为破损、裂VI、出血。包扎是一般皮肤伤害所需的现场救护方法,它具有固定敷料、夹板位臵、止血和托扶受伤肢体的作用,当皮肤、肌肉出现擦、裂伤时,应立即避免伤口继续污染、手拟包扎。创伤包扎的材料有:急救包、绷带、三角巾、四头带。现场没有上述材料时,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等代替。
创伤包扎应注意以下事项:
(1)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创面、减少污染、止血、固定肢体、减少疼痛、防止继发损伤,因此在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可触碰伤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
(2)不能用井下污水冲洗伤口,伤口表面的异物需运至医院取出,防止重复感染。
(3)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结头不要打在伤口上。
(4)脱出的内脏不可纳回伤口,以免造成体腔内感染。
(5)经井下初步包扎后的伤口,到地面医务室或医院后,要重新进行冲洗、消毒、清创、缝合和重新包扎。
(6)包扎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5—10cm。
3.骨折临时固定
骨折固定可减轻伤员疼痛,防止因骨折端位移而刺伤邻近组织、血管、神经,也是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抢救要点:
(1)根据受伤的原因、部位、症状、体症等,先做简要的检查判断。
(2)在进行骨折固定时应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物品,若手边没有时,可就地取材,如劈板、树枝、木棍、硬纸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均可替代。必要时也可把受伤的肢体固定于伤员健侧肢体上。
(3)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在肩、肘、腕、膝、踝等关节处应挚棉花或衣物,以免压破关节处皮肤,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在处理骨折时,应注意有无内脏损伤,血气胸等并发症,若有应先行处理。
(5)搬运时要做到轻、快、稳。
4.窒息伤员的复苏
(1)心脏复苏
心脏停止跳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发生呼吸衰竭,抢救无效又导致心跳停止;另一种是一开始就出现心跳停止,如中毒、触电等情况。
a、心前区叩击术复苏
在心脏停搏后半分钟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复跳。方法:用手握拳,举到距离胸壁上方约一尺左右的高处,从左侧乳头到胸正中之间的部位,连续叩击3至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b、胸外心脏按压术
使伤员仰卧于硬板或平地上,操作者站在病人一侧(或骑跨于伤员两大腿外侧),面对伤员将右手掌之根部臵于伤员胸骨体中上段,左手交叉重叠于右手臂上,肘关节伸直,心脏即被挤压于胸骨与脊柱之间而将血液排出,随后迅速将手腕放松,使胸骨内因胸廓弹性而复位,胸廓弹回时产生的胸腔负压可使静脉血回流充盈心脏。然后如此有节律地反复进行。按压速率每分钟约60—80次。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宜将伤员头部放低至10—15。,以利于静脉血回流
(2)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借人工方法来维持伤员的气体交换。以改善肌体缺氧状态,并排除体内的CO:进而为自主呼吸恢复创造条件的一种方法。做人工呼吸 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先将伤员搬至安全、通风、保暖的地方;
b、平卧于平坦的硬地上或木板上:
c、肩部用衣物垫高,使颈部呈过伸状态;
d、解松伤员的衣扣、裤带、裸露前胸;
e、清除伤员口、鼻内的异物和粘液及呕吐物,确保呼吸畅通:
f、使伤员的头部尽量后仰,使下颌角至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面,使下牙超过上牙高度;
g、面部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卧压胸人工呼吸、俯卧压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好,除中毒病员外均可使用。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第一步,使伤员仰卧,肩下垫一软枕或衣物,头尽量后仰;第二步,操作者跪于伤员另一侧,用手帕、纱布或口罩盖在伤员口鼻上,一手自下颌处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之后仰,并使其口张开,另一手将患者鼻孔捏住,以防气体由鼻孔漏出。第三步,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吹毕松开捏鼻的手,让其胸廓及肺自行回缩呼气。保持每分钟16一18次,以胸廓可见扩张或听到肺泡呼吸音为有效标志。
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第一,让伤员仰卧,腰部垫一软枕,使头部和肩部略低;第二,操作者跪于伤员的头顶附近,双手各握伤员的两前臂中部,将两臂上举至头顶,使胸部扩张;第三,将两臂屈曲紧贴胸前,并用伤员的肘部活动两秒钟,使肺内气体排除。如此连续一举一曲,每分钟以20次左右为宜。
俯卧压背人工呼吸:第一,使伤员俯卧,面部偏向一侧,头向下稍低,一臂弯曲垫于头上;第二,操作者跨过患者大腿跪在地上,两臂伸直,两手掌放在伤员胸廓下部最低的一对肋骨上,手指分开,然后使自己的体重通过两上肢从伤员的后下方压向前方,持续3秒钟,将气体压出肺部;第三,操作者将上身伸直,两手松开,使伤员胸廓自然扩张而吸人空气,两秒钟后重复施行,每分钟以20次左右为宜。用力不可过猛以防肋骨骨折。
三、伤员搬运
井下出现工伤之后,首先应即时采取上述现场救护措施,然后将伤员运送出井,送往医院抢救治疗。井下条件复杂,道路不畅,如果搬运不当可能加剧伤员痛苦,甚至使伤情恶化,因此,伤员搬运也是创伤急救不可缺的一环。搬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呼吸、心跳骤停及休克昏迷的伤员应先及时复苏后再搬运。
2.对昏迷或者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使头部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采用侧卧位,以防胃内呕吐物或舌头后坠堵塞气管而造成窒息,注 意随时保持呼吸道畅通。
3.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风筒、绳网等运送,但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伤员应用硬板担架(井下可用风门板)运送。
4.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5.对脊柱损伤的伤员,要严禁让其坐起、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6.搬运胸、腰椎损伤的伤员时,先把硬板担架放在伤员旁,由专人照顾患处,另有两三人在保持脊柱伸直位下,同时用力轻轻将伤员推滚到担架上,推动时用力大小、快慢要保持一致,要保证伤员脊柱不弯曲。
7.一般外伤的伤员,可平卧在担架上,伤肢抬高。
8.转运伤员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后面,随行的救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必要时要及时抢救。同时应注意伤口情况。
6.避灾 篇六
防灾避灾和自救主题演练活动情况总结篇一:
7月2日,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订的“沪谊希望小学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全体师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根据安稳办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成立里以冯小明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我校拟定了《沪谊希望小学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冯校长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又召开了班主任、各行动小组长会议,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楼梯口都有老师守着,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2、7月2日下午4点05分,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消防疏散演练。活动中,全校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很快,都能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攘现象发生。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3分30秒钟的时间,安全撤离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再教育。全校师生在领导的指挥下,出色的完成了疏散演练,达到了提高自救能力的要求。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防灾减灾应急安全疏散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防灾避灾和自救主题演练活动情况总结篇二:
根据陇教体发【____】57号文件《陇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转发教育厅关于常态化开展全省中小学幼儿园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主题演练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镇于 ____年4月依据省教育厅安排的演练主题“防范拥挤踩踏事故演练”结合全镇各学校实际,安排各学校及时完善演练预案并认真进行了实际演练,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按照文件要求,为了确保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实效明显,镇教育组迅速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联校长马朝云同志任组长,教育组全体成员及各学校校长为成员,并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下发了《城关镇小学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主题演练活动工作方案》,确定了“预防为主,教育为先,防患未然的工作原则。要求全镇各学校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踩踏防拥挤安全意识,在全镇学生中进行安全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会议上领导小组组长马朝云同志着重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学校各班级要层层落实,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安全、有序进行。
二、筹划缜密,加强指导
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镇教育组专门制定了演练活动方案,并要求各学校对演练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切实可行。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各位教师的职责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各学校各学校要求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疏散,不得拥挤、推搡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各学校在演练前一天报告教育组,教育组派专人进行跟踪检查指导演练工作。
三、防教结合,认真学习应急常识
在本次活动中,我镇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防患未然”的工作原则,制定了我镇防范拥挤踩踏事故十项要点,要求各学校要向全体师生宣传教育做到以下10点:(1)注重安全行为的培养,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后(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四、师生参与,效果良好
我镇各小学四月份演练活动已经圆满结束,通过对全镇9所小学的演练活动跟踪检查指导,全镇各校此项工作涌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防拥挤防踩踏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通过活动的安排、宣传、教育、实施,各学校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特别是各校校长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我镇今后的安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对各校的演练活动检查中,镇教育组了解到,神泉小学、营沟小学、晁家坡小学、杨家庄小学的校长、教师、学生纷纷表示,演练活动太重要了,让学校和全体师生知道了遇到突发拥挤、踩踏事情该怎么办。
二是预案制定科学,演练组织有序。由于有了领导小组前期缜密的筹划和专项会议的召开,各校在演练活动的预设及实施中均能做到安全、有序、有效。西关小学虽然学生多、教师多,但演练活动中有条不紊,扎实有序开展。北关明德小学、堡子身小学均为寄宿制学校,学校在预案的制定上,演练实施中考虑周到,综合考虑住宿学生的防拥挤、防踩踏情况,演练活动安全、有序、全面。高堎小学、店子小学校园内正在进行餐厅修建,学校充分考虑了校园施工期间防拥挤踩踏逃师生演练活动的注意事项。
三是演练活动效果明显。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全镇各小学、全体师生在防拥挤、防踩踏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显著提升,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各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镇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拥挤踩踏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1、个别学校中个别师生不够严肃认真,有嬉笑的现象。有学生在疏散过程注意力不够集中。
2、个别学校个别班级发现险情,反应不够迅速。
防拥挤防踩踏警钟必须长鸣。我镇将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日常管理,坚持做好校园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主题演练活动,防患于未然坚决杜绝类似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以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防灾避灾和自救主题演练活动情况总结篇三:
防灾避灾、自救互救意识与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增强师生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意识,提高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强化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避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避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避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根据碑林区教育局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校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此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转发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周斌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避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避灾、自救互救”主题教育方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切实把安全教育摆上学校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把这一主题活动贯穿于全年学校安全工作的始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利用周一早上升国旗仪式时间举行安全教育启动仪式,学校领导做了题为《加强防灾避灾,创建和谐校园》的国旗下讲话(讲座),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活动氛围。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横幅、宣传栏、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班队会等方式,深入开展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知识宣教工作,增强师生防灾避灾意识。组织师生开展了系列活动,普及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学校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师生“人人知晓防灾避灾意识、个个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三、开展演练,增强意识。
学校在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宣传活动的同时,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组织师生开展防震、防火应急演练活动。每月一次,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安全有序,20秒左右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操场中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演练活动推动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做到了“应急信号人人熟知,应急行动人人响应”,不断增强了全体师生防灾避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安全排查,消除隐患。
学校不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如蛋奶加工室、教室、实验室、图书室作为检查的重点,认真查找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漏洞,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如:在排查时发现,一间教室有异味,经过查找,发现连接多媒体的电线出现问题,立即进行了处理;在学校家属院排查时发现,一间房子旁边下陷达2米的坑,对住户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学校及时告知住户先暂时搬离,并张贴安全警示,同时第一时间给教育局打报告,尽快安排人勘查处理。坚持安全排查,防微杜渐,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专题教育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灾避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防灾避灾和自救主题演练活动情况总结篇四:
打造社区减灾平台,构建和谐美好社区。在“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根据区委、街道办事处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从防灾抢险演练活动、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三方面进行入手,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火灾现场抢险演练
为引起社区全体居民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火灾现场抢险实施方案。____年5月10日,我社区联合辖区学校赤岭路小学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疏散演练活动”,预设赤岭路小学发生险情,演练开始:一股股浓烟冲天而起,报警器响起、学校的扩音喇叭播放紧急通知学生和居民进行疏散转移,并及时开展应急抢险工作。演练总体情况较好,学生和群众顺利地转移和疏散到学校大操坪。
二、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我社区通过展板、宣传栏等形式面向辖边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群防体系。
三、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防灾减灾工作是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
7.关于剑阁县抗旱避灾增收的思考 篇七
一、调整作物播期,实施科学避旱
近几年来,我县通过旱地改制扩大了早玉米面积,在个别年份播种期提早到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过早播种的早玉米(2月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移栽)其年均亩产量并没有春玉米(3月下旬至4月上旬育苗移栽)产量高。其原因是早玉米移栽时,正值常年的春旱,前期与小麦争水争肥矛盾突出,苗期生长受影响,更重要的是其抽雄期易受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旱危害,本身又处在玉米生长需水的临界期,叶面积大,蒸腾量大,造成扬花授粉受阻,严重影响产量。据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剑阁县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量≥80mm的年份占80%。只要把春玉米需水临界期安排在此阶段,玉米就恰好能躲过上述干旱的危害,产量就高。依此推算,全县春玉米播种育苗期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因此,我县玉米生产要调整播期,把春玉米播种育苗时间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水稻生产上,旱育秧应及早育苗。多年实践证明,3月下旬采用旱育秧的效果比4月中旬育秧的效果好。我县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温逐渐升高,又不稳定,遇春旱缺水,气温偏高,会加快水分蒸发,旱育秧若播种较迟,则秧苗长势弱、黄根多、叶片纤细、分蘖少,黄苗、死苗多。为了及早培育壮苗,我县旱育秧应调整播期,实行早播早育。全县从南到北育秧时间安排在3月25日至4月5日为宜,同时苗床要严格培肥、调酸、消毒、浇透底水。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旱作农业
多年来,我县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建成了“南椒(桑)北烟全县油(花)”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各产业依靠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战胜了各种旱灾,取得了明显的增收效果。一是实行以调制旱。我县南边旱灾较重的乡镇大力发展以海椒、花生、蚕桑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公兴镇2007年种植海椒1 500亩,其中推广“优胜六号”500亩,二荆条、川椒系列品种1 000亩,川椒系列品种亩收入2 500元以上,“优胜六号”亩收入3 000元以上。元山镇2009年种植花生12 000亩,占耕地面积的33%,花生平均单产297kg,大春亩产值1 485元,总产量达到3 564t,实现总产值1 782万元,仅花生一项,全镇人平收入达560元,走出了一条抗旱避灾促增收的路子。演圣镇2007年栽植桑树1500亩,其中天井村夏栽桑树300亩,当年养蚕200张,实现收入7万元以上,亩平收入350元,加上大春套种花生、海椒,亩平收入可达1 500元以上。北边乡镇则大力发展以烤烟为主的特色产业,剑门关、汉阳镇2009年烤烟种植面积分别为4 200亩、4 260亩,一般亩产值达2 800元,实现亩纯收入700元以上。二是推广以旱制旱。通过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到宜旱则旱,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大春生产通过旱地改制,计划发展20万亩春玉米、10万亩早花生、7万亩烤烟、5万亩海椒、10万亩红苕、豆类、高梁及其它果树、蔬菜、食用菌等耐旱作物,并与抗旱节水高产配套技术相结合,实现增产增收。
三、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多熟制
我县高田、望天田约8万亩左右,等雨栽秧在部分村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年份要在7月上、中旬才能降雨栽秧,水稻单产只有300kg左右,不利于全年粮食稳定增长。虽然近几年来一直在喊水路不通走旱路,但推广面积不大,结果水路没有走通,旱路也没有走好,这说明水路不通再走旱路是十分被动的抗旱办法。生产实践证明,可在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大力推广走旱路,在小春播种时留好预留行,改麦稻两熟为麦/玉/豆(苕)三熟。大春玉米只要把握适期早播,推广缩行增株、地膜覆盖、施足底肥、重施攻苞肥,其单产可达600kg以上,全年粮食亩产量可达1 000kg以上,比干旱年望天田麦稻两熟亩平总产量700kg左右,增产30%,增收20%以上。这种耕作制度改革在“三田(高田、漏筛田、望天田)一村(高山村组)”推广种植势在必行。
四、改革栽培技术,推广节水栽培。
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旱灾频繁发生,迫使人们要积极推广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一是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是水稻生产上一项省工、节本、节水的抗旱技术,全县推广面积已达80%,但还应进一步加大普及推广力度,尤其是南边乡镇推广潜力大,各地要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使推广面积达到95%以上。旱育秧可增加秧龄弹性,即使是大雨推迟10天左右,对水稻栽插影响也相应较小。例如1995年6月10日移栽的旱育秧和水育秧其亩产分别为600kg、565kg,旱育秧比水育秧亩增产35kg。因此,实行水稻旱育秧是全县抗旱避灾的一项重要科技治旱措施。二是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是一项增温、保湿、保肥、争早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对旱地作物的抗旱、保墒作用十分明显,耐旱时间一般比露地栽培长1个月左右,粮食作物一般增产20%左右,经济作物增产30%以上。全县除烤烟、海椒外,在25万亩玉米、15万亩花生、32万亩水稻等粮经作物上的应用潜力还有50%以上。全县灌溉成本高的稻田、无充足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和中北部所有稻田,可全面示范推广抗旱、节水、增温、节本、增收的水稻覆膜节水强化栽培技术。近几年来,我县汉阳、毛坝、武连、马灯、开封等乡镇示范推广后,亩节水50%~70%,增产20%左右,增收15%以上,效果十分显著。三是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垄作栽培和化学调控抗旱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覆盖还田,不仅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供土壤生物钾,还可减少蒸发,抑制杂草生长,防止土壤板结,调节水、气、热,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抗旱能力,一举多得。通过改变在田间地块焚烧秸秆的习俗,能更好地利用秸秆。根据不同的作物,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保水剂、矮化剂、抗蒸腾剂和土壤改良剂来均衡调控,以改善作物或土壤状况,缓解旱灾的危害。
五、创新基础建设,推广节水灌溉
我县塘、库、堰能蓄水2.2亿m3。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新建的水利设施少、维修管理滞后、渠系配套差,同时受“5.12”特大地震的影响,2010年2月底全县蓄水仅为1亿m3左右,比常年减少0.8亿m3。因此,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水土资源是综合抗旱的基础。一是要实施好以金土地、农业综合开发、标准良田建设为主的土地平整与耕地质量工程,主要满足田间灌溉、排水条件,培肥土壤。同时坡改梯,增厚土层,提高土壤水库库容。二是要实施好以烟水配套为主的集雨开源微水工程。以建设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为重点,充分利用旱地集雨体系,调控水资源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搞好以“三沟”(截洪沟、边背沟、拦山堰)、“三池”(蓄水池、积肥坑、沉沙凼)为重点的坡面水系治理与提引水配套工程,达到集雨节水、补灌抗旱和高效种植的目的。三是要实施好以灾后水利震损加固维修、水土保持为主的库和渠道防渗加固与提引水工程。根据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需求,合理规划提引水工程,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同时,因地制宜选用砼“U”型槽防渗技术、砌石护面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等,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四是要实施好以农机灌溉配套为主的田间节水浇灌工程,改变传统漫灌,大力开展喷灌、微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示范园区、农场、果园等地推广低压管道输水与重力精准浇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8.避灾 篇八
关于申请对三阳镇实施2015年避灾扶贫搬迁特困户“交钥匙”工程进行审计的报告
县审计局:
2015年,根据平移办发【2015】50号平利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三阳镇实施2015年避灾扶贫搬迁特困户“交钥匙”工程的批复》文件;2015年平发改农经【2015】77号平利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三阳镇实施2015年避灾扶贫搬迁特困户“交钥匙”工程立项的批复》文件,我镇对2015年避灾扶贫搬迁特困户“交钥匙”工程进行了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程概况:
平利县三阳镇实施2015年避灾扶贫搬迁特困户“交钥匙”工程由陕西安康恒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安康市金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施工合同价3641443.59元,竣工结算价3932587.67元(合同价3641443.59元,变更增加291144.08元),工程招标代理费用55447元,土地征用费
元,工程监理费用 69500 元,建设工程设计费
元,建设工程勘察费
元,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费
元,防雷检测费
5800 元,项目总投资
元。工程于2016年7月10日开工建设,2016年11月10 日竣工,工期120天。该工程经镇工程验收小组初验,已达到合格标准。
二、建设内容:
工程地点:平利县三阳镇泗王庙村、湖河村、天池村,新建砖混结构安置房均为两层,建筑面积4561㎡,共计92套房。施工范围为施工图纸设计内容及发标给定工程变更内容;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约定内容;招标答疑纪要约定内容。
目前该工程已全部竣工完成,现将项目建设资料报请贵局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审计。
三阳镇人民政府
9.避灾 篇九
矿山火灾是继矿山水灾事故、瓦斯爆炸事故之后的又一严重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多发性事故。由于整个矿区地下井巷纵横交错、出口有限,且属于受限空间,所以矿山巷道一旦发生火灾,避灾和救护都将会非常困难。由于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粉尘,所以必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快速判明灾情,尽快做出科学、高效的应对措施,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而事故发生后指挥遇险人员从最安全、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灾区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矿上通风网络火灾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如:美国密执安理工大学的MFire[1],波兰国家科学院地层力学研究所的POZAR[2]等。虽然具有网络火灾模拟计算和救灾决策分析功能,但是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3]因此,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避灾路线的选择与优化,建立完善的火灾避灾决策支持系统是矿山数字化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1 避灾路线的选择条件
由于地下井巷发生火灾后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粉尘,还会使巷道内局部温度迅速升高。因此在进行避灾路线选择时,应该避开有大量烟雾充斥的巷道和高温巷道。因此该系统必须考虑烟雾扩散的动态模拟显示以及确定巷道内温度的分布。
1.1 火区最高温度的确定
由于烟流最高温度的能量守恒模型既考虑了烟流与井巷物体间的热交换,同时保留了风流动能和烟雾流动过程中的动能变化,较好地描述了稳定燃烧过程和烟流稳定流动过程中火区烟流的温度分布和烟雾的最高温度,因而计算结果比较精确有效。
火区烟流温度控制方程式(1)为:
式(1)给出的火区烟流温度微分方程式不能解出解析解,解算时必须采用差分方法其差分格式如下[3]:
计算时选取Lr/Δx>50,可获得满意的收敛效果。
1.2 污染范围内巷道烟流温度分布
1.2.1 水平井巷
水平井巷沿程烟流温度分布的计算式采用公式(2)[4],即:
T=Ak+(T1-Ak)exp(-Bkx) 其中,
1.2.2 倾斜井巷
倾斜井巷沿程烟流温度分布的计算式采用公式(3)[4],即:
T=Ak+(T1-Ak)exp(-Bkx);
式(3)中,
1.3 矿井火灾时期的井巷可通行性
根据火灾灾情的发展程度以及对各个巷道的影响范围,避灾路线可分为以下类型:
1.3.1 理想的避灾路线
为了使选择的避灾路线具有充分的安全性,该系统首先判断出有烟巷道和高温巷道,在生成避灾路线时自动绕开符合一定条件的有烟巷道及高温巷道。首先选择没有受到影响的巷道生成理想的避灾路线。
1.3.2 可行的避灾路线
当系统判断出没有可以通行的理想避灾路线时,系统会选择受影响较小的巷道作为避灾路线。这种情况下遇险人员可以佩戴自救器在具有一定条件的灾变烟流和一定温度的巷道中通行。此时影响可通行性的条件主要是温度。
穿越高温巷道时系统需要根据巷道中的温度计算出允许在其中通行的时间,计算式采用公式:τ=601.85ξexp(-0.08t)。
式中,τ为穿越高温巷道允许的通行时间,min;t为井巷中的空气温度,℃;ξ为巷道坡度影响通行系数。
当通过某高温巷道所需要的时间超过计算得出的允许安全通行时间时,该巷道就视为是不可通行的。
1.3.3 逃生的避灾路线
在灾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不存在上述两种类型的避灾路线时,系统将以人类对高温环境的最大忍受时间的极限条件作为判别井巷可通行性的依据。这种条件下制定出的避灾路线称之为逃生的避灾路线。人在高温环境中最大忍受时间的计算方程式为:
Tmax=1 812exp(-0.046t)。
其中,Tmax为人在高温环境中最大忍受时间,min;t为环境温度,℃。
1.4 井巷通行难易度的确定
求解最佳的避灾路线从实质上讲是求解安全撤退的最短时间。由于巷道的通行难易度不同,所以最短的撤退路线不等于最短的撤退时间。对于同样长的路线,水平巷道和斜巷道的行走速度就明显不同。对于影响人员行走速度的井下巷道断面、坡度、风速以及局部通行障碍物等。用通行难易度系数表示,使之与巷道的实际长度相乘后,得到的长度叫做“当量长度”。最短路线是指“当量长度”最短的路线。
在系统中,首先对通行性进行判别。如果某条巷道已记录有灾变烟流或者气温超过允许通行的温度,或者遇险人员通过该高温巷道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最大忍受时间,则视该条巷道的当量长度为无穷大,即不可通行。对其它可通行性巷道,按上述方式计算出当量度。
形成巷道当量长度的新的数组LL[N],其中N为风网支数。
2 最短路径算法
设矿井通风网络G=(N,E,W),式中N,E分别为图G的节点和边的集合,W为图G的权。已知图G的节点个数为n=|N|,对于任意节点j和k,j≠k;k,j=1,2,3,…,则有最短路方程:
d1=0;dk=min(dj+wjk)
式中:dk——节点1到节点k的最短距离;wjk——节点j到节点k的路径值。
采用该算法求解最短路径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从开始点V1开始,给每一个节点记一个数(称为标号),标号分T标号和P标号两种:T标号是从开始点V1到这一点的最短路权的上界,称为临时标号;P标号表示从开始点V1到该点的最短路权,称为固定标号。已得到P标号的点不再改变,凡是没有标上P标号的点,标上T标号。算法的每一步把某一点的T标号改变为P标号。最多经过P-1步,就可以得到从开始点到每一点的最短路线[5]。
3 K最短路径求解
由于矿井火灾的发展有太多不可预测因素,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限制条件求出多条避灾路线。当第一条最短路行不通时,可选用第二、第三条最短路线,求解多条避灾路线的问题属于网络理论中的K最短路问题[6]。
在K条最短路求解中,如果同时求解从一个特定的源节点到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K条最短路,可采用系统求解K条最短路的“双向扫视”算法[7]。但对于求解K条最佳避灾路线时,求解的是给定两节点即遇险人员所在地点及应撤退到的安全地点之间的K条最佳避灾路线,因此无需对整个网络的各个节点进行扫视计算。故本系统拟采用根据K条最短路基本定理,以最短路Dijkstra算法为基础设计的简便、适用、快速的“循环迭代”算法。该算法描述如下[8]:
(1) 输入遇险人员所在地点及应撤退到的安全地点两节点号s0,t0,读入“当量长度”数组LL[N],求出点s0到点t0的最短路,并统计该处最短路路径的链路数n0和路径值;
(2) 删去n0条链路中的第i条链路。原网络G变为Gi,对Gi求s0至t0的最短路径,并记录该最短路所经过节点序列号和路径值;
(3) 依次对链路n0的下一条链路按步骤(2)进行操作,直至操作的链路数第n0时为止;
(4) 对n0条路线的路径值进行排序;
(5) 输出s0至t0的K条最短路值及相应的节点号。
4 系统总体设计
4.1 用户需求分析
矿井火灾避灾决策支持系统的用户功能需求:矿井巷道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辅助救灾指挥人员制定最佳逃生、救灾路线;能够对火灾期间的烟雾扩散进行动态模拟;方便用户对巷道内相关设施数据进行查询。
4.2 系统总体架构与设计
4.2.1 NET体系结构介绍
Microsoft.NET 框架为构建N层应用程序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它将应用服务器层细分为三层,即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NET 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1) 用户表示层:
直接为使用者提供可视界面,使用ASP.NET 向客户端提交HTML 页面的逻辑。
(2) 业务逻辑层:
主要由一些类文件和业务逻辑处理程序等构成,运行在.NET 应用服务器上。应用服务器和Web 服务器可运行在一台服务器上,也可根据系统规模进行扩展,分别运行在Web 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两台机器上。
(3) 数据访问层:
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类与模块构成,运行在数据库服务器上,采用ADO.NET 技术可以高速、安全地完成与后台数据库的通信。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高档PC服务器和双机热备方案,确保系统的健壮性。
4.2.2 典型的开发平台ArcGIS Server平台研究
ArcGIS Server是基于企业级GIS应用程序的综合平台,提供了创建和配置GIS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框架,并实现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的功能。所有的数据均用服务的概念来进行描述,包括Map Services、Globe Services、Geocode Services等。该平台包含两个主要部件:GIS服务器和.NET与Java的Web应用开发框架ADF。开发者使用ArcGIS Server可以构建Web应用、Web服务以及其它运行在标准的.NET和J2EE Web服务器上的企业应用。
相对于其他平台ArcGIS Server具有标准的GIS框架、集中管理GIS服务器、提供标准Web控件、提供Web应用模板、跨平台功能、高效的网络发布以及支持标准的开发语言等优点。
4.2.3 系统总体架构
本系统采用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B/S多层结构。所谓分布式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就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增加某些应用逻辑层,将业务规则封装在这些层中。它们可能分布在一个或多个物理服务器上。本系统在客户端采用Ajax技术,将客户端请求交给Ajax代理处理,进行异步发送请求和接受响应。系统的逻辑结构图如图2所示。
(1) 系统软件架构
本系统采用.NET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和ArcGIS Server平台建立系统的软件架构如图3所示。
(2) 总体技术方案特点
NET 体系架构分为客户层、Web 层、业务层和数据库层。客户层一般只需安装浏览器,其它功能都在服务器上实现,因此减轻了开发以及后期维护的工作量;使用浏览器与Web/ 业务应用服务器连接,并不需要更换软件或启动另一套程序,所以用户界面具有一致性和友好性;由于业务组件程序一般部署在位于后台局域网中的Web/ 业务应用服务器上,使代码更加安全,此外维护人员只需将修改、功能扩充后的业务组件程序重新部署到Web/业务应用服务器上,并不影响客户端用户的查看;通过采取多层体系结构,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浏览用户的增多,还可采用多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办法,如将Web 层和业务层分别运行在两台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系统总体方案灵活地将.NET 和ArcGIS Server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基于多层分布式体系架构的WebGIS 系统,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可维护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等趋势。
5 系统实现
5.1 系统功能设计(图4)
5.2 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5.2.1 Ajax技术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一种Web交互的方法。核心是JavaScript对象XmlHttpRequest。该对象在Internet Explorer 5中首次引入,它是一种支持异步请求的技术。简而言之,XmlHttpRequest可以使用JavaScript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处理响应,而不阻塞用户。
Ajax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在用户与服务器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层,使用后操作与服务器响应异步化。并不是所有的用户请求都提交服务器,像一些数据验证和数据处理等都交给Ajax引擎自己来做,只有确定需要从服务器读取新数据时才由Ajax引擎代为向服务器之间传输少量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了响应更及时的体验。由于Ajax技术可以解决交互性和操作性的问题,大大改善了Web应用的用户体验,现在很多大型项目中都已经采用了这项技术,例如:Google Map,Gmail等。
4.2.2 Web Service技术
Web Service是一种基于对象/组件模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Web Service的基础是XML及基于其上的SOAP,Web Service的基本结构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把请求和数据结果以XML的形式进行SOAP包装,以HTTP等形式进行传送,从而实现相互交叉。
Web Service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核心技术和标准: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UDDL)。Web Service使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型作为它的体系结构。由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请求者三个基本角色组成。与传统的分布式对象模型相比,Web Service具有通用数据格式、松散偶合以及高度可集成性三方面的优势。将已有的GIS数据以及功能模块用Web Service进行封装,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面向Web Service的GIS组件,用户只要根据接口通过Internet来调用这种组件,就可以实现该组件提供的功能和数据,而不需要安装任何GIS工具即可轻松实现包括地址匹配、邻近搜索、缓冲区分析、制图、路径选择等常用功能[9]。
Web Service为分布式互操作的软件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前景,面向Web的系统应用和系统集成,将成为下一代Internet应用的主流技术[10]将Web Service引入GIS既可以较好地解决多年来GIS在互操作实现方面所面临的困难,也可以方便GIS融入其他应用系统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
6 结束语
矿井火灾避灾决策支持系统是“数字化矿山”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对大红山铜矿数字化系统中的矿井火灾避灾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该系统能够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辅助地面救援指挥人员快速地制定救援方案、确定最佳逃生以及救援路线,充分发挥救援队在事故救灾中的作用,进行科学的矿井抢险和救灾工作,避免决策失误并尽可能把灾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该系统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Chang Xintan,Laagt LW,Grcuer R E.AUser’s Manual for MFire:A Computer Simulation Program for Mine Ventilation and Fire Model-ing.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1990
[2] Dziurzynaki W.Trutwin Washington: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penFire in Mine Ventilation Network.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ing Technology&Science.Xuchou:China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1985:118—121
[3]周福宝,王德明.矿山通风网络火灾的计算机仿真模拟.金属矿山,2008;(2):115—117
[4]张兴凯.地下工程火灾原理及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5]李兴东.矿井火灾时期避灾路线的确定及其应用程序.煤矿学报,2001;12(12):20—22
[6]杜端甫.运筹图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7]刘家壮,王建方.网络最优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
[8]王德明,王省身,崔岗.矿井火灾时期井巷可通行性及选择最佳避灾与救灾路线的研究.煤炭学报,1994;19(1):58—64
[9]杨艳,唐胜群,张文涛.XML Web服务技术探讨.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0):96—98
【避灾】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