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学德育工作汇报

2024-12-01

宁波小学德育工作汇报(精选10篇)

1.宁波小学德育工作汇报 篇一

关于加强我市院前急救能力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的院前急救医疗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日常急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机构不够健全、网络不够完善、队伍不够稳定等诸多问题,与急救工作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需求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为此,我们建议: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地方性法规。要全面落实《宁波市第二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07年—2010年)》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三年计划目标,将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急救医疗事业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在目前国家没有出台《院前急救管理办法》的情况下,争取先行通过地方法规或政府规范性文件,为急救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实现政府政策、措施上的突破,明确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实施工作重心由转运向现场急救的战略转移,合理规划设置急救机构和布局急救网点,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均等化的院前急救服务网络。

(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组建院前急救网络。根据宁波院前急救的服务半径、人口、交通、经济水平、重点区域以及需求量等综合条件,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按照就近、安全、快捷、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市急救中心为龙头、各县(市、区)急救站(分中心)为基础、急救分站为基点的全市急救网络,并按照每5万名服务人口配备1辆救护车的标准进行相关配置。一是加快迁建市急救中心,使中心集合办公管理用房、急救指挥调度用房、工作人员值班用房、急救车车棚或车库、急救科研教育培训用房、后勤保障、车辆维修为一体。进一步完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建立起与省级急救指挥中心、县级急救站(分中心)联网、统一的急救指挥网络。二是在主要医疗机构设立比较规范的急救分站,完善市中心城区急救网络合理布局。三是各县(市)、区(除海曙、江东外)建立独立设置或依托于综合医院的急救站(分中心),分别承担所属区域的院前急救任务。四是按宁波市人口分布、院前急救服务半径要求设置急救分站,以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切实解决群众叫车难。

(三)相关部门配合,落实保障措施。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急救医疗工作,要在建立健全医疗急救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培养急救专业队伍、制定急救管理制度、建立考核评估办法,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人事部门要根据急救机构业务情况核定人员编制,合理配备急救医生力量。财政部门应把急救事业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专项用于院前急救网络建设、运行及维护,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逐年增长;市本级对财政比较困难的县(市)区根据其急救分站的设置情况按照项目进行定额补助。通信单位应保障急救医疗通信网络畅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规划部门应免费提供电子地理信息,并及时更新。公安部 门对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受行驶路线、方向、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予以优先放行,同时加强对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的管理,协助调查无法证明身份的急、危、重伤病员有关情况等。重大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应按照应急体系管理的规定,协助调用非医疗单位和个人的运输工具,执行临时性急救运送任务;各新闻单位应加强院前急救宣传,普及灾害事故的抢救、自救、互救知识。

(四)明确急救机构职责,加强急救工作管理。市急救中心的职责为:设立120指挥调度中心,统一协调、指挥、调度全市院前急救工作,统筹医疗资源;承担海曙、江东、鄞州和高新园区部分日常院前急救任务;承担重大节庆、大型集会社会急救保障和全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等任务;对急救站(点)进行业务指导及管理;收集、处理及贮存急救信息;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和急救医学的科研、学术交流。急救站(分中心)的职责为:接受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统一调度指挥,承担辖区内急救医疗救护任务;做好本辖区急救动态信息资料的登记、统计、汇总、保管及报告工作;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市急救中心或二级急救调度指挥机构交付的其他急救任务。急救分站(值班点)的职责为:在调度指挥机构指导下对所属区域内的急、危、重伤病员进行抢救;及时反馈社会急救现场信息;开展急救医学知识的宣传。

2.宁波小学德育工作汇报 篇二

马爱国强调,推动“三品一标”工作要把握重点,强化品牌宣传和市场推介,借力电子商务,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要履职尽责,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做到严格把关、严格监管;要将依法管理、依规办事作为工作重要指导原则,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法制理念。“三品一标”队伍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坚强保障,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力争在标准化推进、检验检测、督导检查、基地建设、品牌宣传等方面形成1+1>2的良性格局;要跟进监管重点工作,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尽快打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支撑力量;要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充实力量、提升能力,为承接更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刘新录指出,2015年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要围绕“稳步发展,加强监管”的总要求,推进整体工作向依法做事和依规办事转变、向更多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转变、向研究解决制约事业发展的问题和隐患转变,重点要按照“稍有不合,坚决不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审查制度和规范建设,严格认证登记审核把关;加大巡查检测力度,健全诚信管理制度,做好标志管理工作,切实加强证后监管;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力度,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创建地标示范样板,推进品牌宣传,做好地标产品专展;以平台建设、制度制定和标准研究为重点,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检查员、内检员的培训管理和定点检测机构的能力验证工作。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指出,2015年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要严格落实全程监控,持续维护品牌形象;全面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加快完善产业体系,稳步提升品牌价值。一要认真贯彻实施标志许可审查程序和规范,严谨高效地做好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工作;二要强化企业年检工作督导、产品抽检、市场监察、风险预警和内检员队伍建设,持续加大证后监管工作力度;三要通过展会宣传、现场宣传、公益宣传和对外宣传,全方位深度开展品牌宣传工作;四要完善标准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基地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打牢产业发展基础;五要规范产品认证,强化质量监管,扩大境外认证,推动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稳健发展;六要加强体系队伍建设,增强法治观念、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

3.宁波小学德育工作汇报 篇三

工 作 简 报

(第15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办编

2011年10月30日

编者按: 2011年9月19日-23日,林承超院长率系部及处室负责人赴天津职业大学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考察学习。10月19日下午在学术报告厅召开考察学习汇报会,各负责人不仅交流了两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做法,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举措,林院长认真地进行了点评。为进一步推介考察成果,推动学院内涵建设,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地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终期验收,现特将汇报会有关材料择取精要编成三期专题,以供交流学习。

赴天津、宁波高职院校考察学习汇报专题

(一)[本期导读]

1、学院召开赴天津、宁波高职院校考察学习汇报会,林承超院长做重要讲话

2、明确差距狠抓品牌与特色 加强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院召开赴天津、宁波高职院校考察学习汇报会,林承超院长做重要讲话

党政办 示范办

为了学习贯彻中共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把学院考察团赴天津职业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提升学院省级 1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水平,10月19日下午我院在学术报告厅召开考察学习汇报会,会议由林承超院长主持。院党委书记俞云金、副书记林福荣,副院长刘松林、詹碧卿出席了会议,学院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和示范办、督查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人文社科系、管理系、商贸系、技术工程系、计算机系、经济系、电大与继续教育中心、高教所、党政办、党群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科等13位负责人汇报了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他们结合天津、宁波两所高职的办学经验、做法,围绕学院本学年工作要点及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任务分解书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本系部、处室工作实际,将发言材料制成精美的PPT,向大家展示了本次考察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并转化为当前学院正在开展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示范办主任、教务处处长欧阳少鸣就两所院校发展定位、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成功做法及其对学院建设发展的启示,对当前我院示范校建设验收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汇报会上,林承超院长结合当前学院建设示范校的目标任务,和两所院校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对各系部、处室负责人的发言进行了逐一的点评、指导,指出各单位工作的亮点与不足以及改进的方向。通过点评,增强各单位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化压力为动力,推动各单位更好地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当前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务求考察活动取得实效。

林承超院长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天津、宁波的学习考察,引发了系部、部门对学院示范校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及对自身改革发展问题的系统思考,从而提升了学院办学理念,处理好“小示范”与“大示范”发展的关系,注重从完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层面上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这次汇报会形成了学生素质拓展、社会服务、校园文化、教学管理、人事制度、财务管理、校企合作等“大示范”建设项目的改革发展思路。这标志着学院真正意义上的“大示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内涵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他盘点了自6月10日示范校推进会以来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具体表现在:一是获得4个国家级项目,实现了国家级项目的超预期突破;二是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将于11月底前完成,并成为学院示范性 2

高职院校建设的新亮点;三是拟组建工业和信息行业、商贸业、旅游业、动漫业、福清市、闽侯县园区等6—9个行业、园区政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旅游服务行业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于10月21日成立;四是首批课改专业中3个专业开展了实践专家访谈会,另外3个专业也在积极准备中;五是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即将完成;六是技能竞赛月活动本月26号启动;七是素质教育拓展项目已经启动,设立职业指导教研室,公基部和学生处正在提出进一步实施方案;八是校园网已经改版并不断完善,示范成果展室建设正在启动;九是验收准备工作正在部署实施;十是二期工程建设获得一定进展。

他指出,在强力推进示范校建设中,全院上下正在形成热爱学院、人心思进的共识与氛围,正在形成一股艰苦奋斗和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在示范校建设中得到成长与锻炼,正在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在适应发展、服务社会、开拓市场中有所作为。

他强调,点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过程,是贯彻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各系、各职能部门部署下一阶段具体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过程,希望各部门要按照自己的改革思路和点评要点去谋划去落实,力争早出成效。学院中层干部要在学院内涵建设中进一步提升民主管理、合作办学、信息管理、整合资源等能力和水平。

林院长还就全面启动内涵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一是在决战省级示范校终期验收中,示范办、督查办要严格按照示范院校建设计划书要求全力抓好验收准备工作,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地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终期验收。二是在全面推进内涵建设中,对全体中层干部、教研室主任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政策和有关的文件中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兄弟院校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2、要转变观念,及时行动。坚持不等、不靠、努力作为,积极作为;

3、要适应发展,创新工作。学院将普遍实行项目制,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4、要敬业爱岗,积极作为。

5、要坚持善学善做、爱校爱岗、有为有位,真正做到学院有特色、系部有特点,个人有特长。

明确差距 狠抓品牌与特色 加强内涵建设 实现跨越式发展

-----赴天津职业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学习汇报提纲

教务处 欧阳少鸣

一、关于学校建设发展与定位

天津职业大学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目前他们更多思考的是 “示范后”的路子应该怎么走的问题。经过示范的建设与验收,他们的共同感受是:“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内涵的建设是一个关乎高职院校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所以天职大提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宁职院提出“一系一品牌”的建设思路,宁职院还提出要借助国家层面(教育部)要推动的方向,着重抓好三个层面的建设:一是国家评选的优势专业,每校评一至两个专业;二是评选和建设品牌专业;三是数字资源库建设。

启示与措施:

特色、品牌、内涵,是一所高职院校追求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目前我们在优势专业、品牌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方面都已经迈出建设步伐,随着学院的发展,我们在各级各类的项目获得上,有了极大的进展,但必须要坚持把它们建设好(示范建设中也都有这些项目)。示范验收后,这些建设工作还得继续,丝毫不能放松。且还需重新拟定建设思路和具体的阶段目标。这些是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学院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本。

二、关于示范建设

两校在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中,不仅有先进的理念指导,更靠实干出成效。京、津、沪一带的高职专家几乎是学校的常客。天津的课程体系建设,依靠北京、上海的职业教育专家,指导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建设专业全面实施了课程体系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也培养了自己本校的一批专家(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如此)。

天津的同行们为了示范三年没有休息,宁波的同行这几年的寒暑假基本没休息。(漳职院亦如此)

对于示范验收高度重视,全校都全力以赴,从领导到部门没有人推诿。从做法上看,一是严格按任务书的项目,逐项保质完成;二是做好支撑材料,不论是

大小材料还是具体的一个数字、一张表格,都严格认真;三是展示和突出亮点,特别是学院的整体建设思路和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如天津的思路:“四个合作”,提出示范校建设项目要按照“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内涵建设超前一步,发展速度领先一步,硬件建设看远一步”的建设要求,形成“一体到位,两翼配套,三环推进,四方联动”的建设格局,在他们的8个重点建设专业中,有几个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

启示与措施:

示范验收已进入倒计时,应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全力冲刺;

迎检的关键时期,应紧扣示范验收要点和支撑材料的要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

做好重要的材料,提练和突出亮点和特色。

三、关于专业建设

两校都极为重视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则重在内涵建设上。

在专业数控制上,天职大今年的招生专业数是53个,十二五期间,控制在55个以内,宁职院现在有43个专业,但在十二五期间,也计划控制在35个左右,他们的设想是专业鼓励多方向。

天津职大在专业设置上遵循几个原则,大原则是考虑招生和就业,以及自身的实力和市场。其中尤其是注重就业市场,天职大订了一个原则,即:市场好,如果自身专业不强,则加强自身;市场不大,自身强,则要做最好的,如眼视光专业,是全国第一;市场不好,自身也不强,则坚决下;自身有实力,而市场不太好,则要维持(一般是长线专业);同时原则上现在不上新专业,而是要整合专业,如果要上一个新专业,就要下一个专业。天津职业大学邀请独立的第三方调研机构(麦肯思公司)对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跟踪(三年),使用获取的数据对专业建设进行指导。而宁职院则是强调通过建立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来进行专业的调整。专业的增减,则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相吻合,同时一定要有详实和充分的论证。

两校都抓住了示范院校建设的契机,通过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一个主体专业的建设发展),来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以求整体联动,整体提升,整体发展。

启示与措施:

1、专业的实力,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基础;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学校发展的走向;

2、内涵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

3、学院建立专业建设与调整的机制;

4、学院的专业数应根据学院的学生数、内涵建设的需要、区域经济的需求等诸要素进行问题控制和调控;

5、对未来重点建设专业和九个专业群的建设规划要有更清晰的建设思路和具体的建设措施;

5、对专业建设、调整的调研应建立更为规范、合理、科学的制度,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的调查机构,如麦可思调查公司等;

6、为推动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鉴于目前学院已经进行了二级管理,可考虑专业的招生数与专业建设的情况、学生就业前景进行挂钩,同时建立相应的机制;

7、切实建设好重点专业,规划好专业群建设的方案,带动相关专业,整体发展。

四、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

姜大源说:“课程始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始终是关键。”天津职业大学极重视课程改革,重点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实施课程设计与标准制定等工作环节中,最大限度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与实践要素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则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培养方案实施整体变革,学校组织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设计达标的验收活动。为配合课程设计活动的深入推进,学校还启动了“汇通杯”教师教学能力设计竞赛评选活动。学校起草制订了《天津职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设计竞赛实施细则》,组织对教师教学能力设计的培训,在所有专业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设计活动。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学校所有专任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测试, 其中339门课程通过验收, 涉及教师320多名。凡未通过验收的教师一律重新补课重做,申请二次达标。在下力气完成重点专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对240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单元设计进行逐一说课、讲评。尽管付出很大,但课程建设效果明显。

启示与措施:

明确课程建设与改革在整个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首先高质量地做好当前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工作,适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在接下来的课程改革项目中,应该也像天津职大一样,最大限度地融入产业、行业、企业和实践的要素;

借鉴天职大的经验,在教师中开展教学能力设计的评比、竞赛活动;同时开展教学能力设计的培训,出台教学能力测评的规则与制度,以推动这项工作;

说课活动还要在不同层面、以更重实效的方式进行下去。

五、教学规范管理

这一方面天津职大做得尤其好。他们创建了“六项目”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就是把教学管理归纳成六大类,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即: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改革工作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工作项目、教学专项建设工作项目、实习实训工作项目、学籍学历注册与专项考试工作项目、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项目等六项,每个工作项目都设计了工作流程(漳州职院也学习了这个办法)。这个做法,使得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扯皮等现象。

此外两校的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都较高。各种资料的填报都采用了数据平台,同时通过平台进行教学管理,教务处用了很多的管理软件,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发。如天职大除了使用正方的教学管理软件外,还自行开发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系统等一系列实用的管理软件。

启示与措施: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对于改进、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挥好现有的教学管理软件的作用,同时联手计算机系的专业老师,逐步开发适合我校实际和需求的教学管理软件;

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实现所有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

学习天津与漳州的经验,在教学管理的制度上,一要完善,二要创新,在规范和效率上狠下功夫;

理顺专业教师的管理体系;

4.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我是杨村七小主管德育工作的德育主任—闫秀华,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做法:

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突显德育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以强化班主任管理为中心,建设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为了更加有效、广泛、深入地开展德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了以年级(学科)组长、班主任为主体的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氛围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把德育工作列入学校规划中,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时时见行动。通过制定《班主任聘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平时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评比,做到单周一小总,双周一大总,一月一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老师评优晋级的有利依据,从而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举办班主任培训、班队会评比、班主任论坛等多种活动来提高德育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通过每年任用2—3名新班主任来不断充实和壮大班主任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校先后有5人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和德育先进工作教师,有4人在区班主任论坛中获奖。

二、以开展德育活动为载体,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建设的重要载体,每年除传统的大型体育运动会、艺术节外,还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德育活动,如 “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好书伴我成长”“我为社区做贡献”等,做到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要点,形成主题班会、专题板报、校园广播、大型活动系列化和规范化。我校在“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中被评为国家级先进

集体,在历届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均有多个节目获奖并被评为区级先进集体。本学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将围绕评选“百名小百灵”、“百名小画家”、“百名体育小明星”、“百家书香家庭”展开。

三、以班级管理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打造品质学生 依据学生发展特点,我校设计了低中高三个阶段学生发展目标,并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学生发展目标达成”系列活动。同时还将学生发展目标达成活动与《学生操行指导与评价手册》有机融合,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习惯、自觉遵守纪律习惯、卫生劳动习惯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们还通过让学生参与选择、设计、布置班级文化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做到班班有班规、班风和班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更是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在能胜任的岗位上实现自我,学校还成立了以各班班长、学习委、安全委、卫生委、宣传委为主体的检查工作小组,队纪、路队、早(午)读、卫生做到每天一检查、每周一评比,板报橱窗每月一评比,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七小校内外都充分展示着一个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的风采。

四、德育成果

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中国少年儿童平安示范校、市级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先进单位、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德育文明学校、市级法制教育先进校、市级“五五”普法法制教育示范校、市级优秀家长学校、市级学雷锋、树美德、做新人先进集体和区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近六十余项光荣称号。李丹荔同学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平安行动好队员”,杨冰然和罗尚娇同学分别被评为“津门童星和“津门好少年”,李思彤、平凡、纪晨、王玉儒等百余名同学的歌舞、书法、美术作品获得了国家、市、区级奖励,张佳宁、袁雨轩、付文然等近50余名同学在 “好书伴我成长”、电影节的征文、演讲比赛中也分获得市区级奖励。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七小明天会更好。

我的汇报完毕,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5.宁波小学德育工作汇报 篇五

学校长,材料)

县教学工作会中小学校长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励精图治谋发展,团结奋进谱新篇》。现从五个方面就我校的教学工作向各位作简要汇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团结、协作、共赢”为主题,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沉下心来管理人”为目标,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抓好学校特色,深化“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为工作核心,从而推进我校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二、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管理,抓

好教学常规的落实

学校严格进行教学过程和终端管理,把各科教学常规制度内化成教师的自觉意识。学校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领导推门听课制度,狠抓教学常规,实行科学管理。

我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实行分管主任周查、教务处月查制度,在检查过程中,树立一批备课实、讲课精、批改细、辅导诚的常规教学教师典型。

老师们精心设计作业。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精心设计,精心筛选。学校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我校一直坚持作业布置分管主任审批制度,课堂作业在课上完成,课外作业按有关文件要求布置,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

认真批改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及时分析讲评,个别问题个别辅导。有鼓励性的评语,对学生实行二次评价,允许学生有再学习后改正的机会。

大力提倡教师写教后记。因为许多精彩的教学片断或教学遗憾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只有不断总结教学实践情况,才能积累教学经验。

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实行阶段性检测、期中、期末检测、实验操作比赛等多种质量检测形式,搞好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和反馈。

三、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根据《关于开展桓台县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组建以校长为组长,以校委会成员为组员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领导小组,用行政手段推动教改顺利进行。

积极探索“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桓台县生本课堂“12345”工程,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我校“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先后出台了《荆家镇里仁中学生本课堂模式管理方案》、《荆家镇里仁中学生本课堂模式以及三优评选实施方案》

等一系列文件,依托学校提供的平台积极落实和开展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评优、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全体教师赛课、同课异构、优秀教师展评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逐步落实“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使“生本”课堂教学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大大提高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举办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入围上报的六名教师抽签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和说课,进一步营造了全校应用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开展了领导带头讲课活动。今年学校推出校委会成员每人每月讲授一节公开课活动,让他们带头搞课改,给其他教师做榜样,促使了我校的教研教改更快更好地发展。

重点抓好毕业班工作。从教师常规备课、作业、学生管理、考试成绩分析等各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特别是

毕业班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如经常分层次召开家长会,组织班主任到村中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等。很好的做到了家校沟通,优化了学校的教育环境,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我校中考成绩再创新高:我校共138名毕业生,被桓台一中统招录取27人,桓台二中统招录取38人。

四、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加强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的教研培训制度建设。开展了四项活动:一周一次教研活动,一学期每位教师一次公开课,一学期一次学校教学开放日,一学期一次学校教学经验交流会。

建立教师教学反思制度。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开展教学课题研究,交流推广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把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科学、更有成效。学校把教师发表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评价。

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逐步形成学

校特色。开发出《荆家镇特色蔬菜种植技术教程》和《桓台县历史名人名胜》两本校本课程,从而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这两本校本课程获桓台县校本课程评选一等奖。

五、获奖情况

1.在全县教学评优活动中,我校三位教师参加,2人获优质课一等奖,1人获教坛新秀;

2.2014年3月,荆长征老师获山东省第三届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称号;

3.2014年9月,因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学校被县教体局表彰为“桓台县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4.2014年1月,被县教体局表彰为“桓台县教学示范学校”。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实践,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改进管理方法,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效率的关系处理上,在如何进一步规范教科研上作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我校 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6.东边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篇六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并结合省、市、县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要求,近两年来,我校遵循小学生成长、教育规律,牢固树立“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加强和改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现将我校两年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东边县东边小学,始建于1913,至今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占地近20亩,学校环境优美,校园整洁美观,教学设备先进。现有46个教学班,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120人。近几年,学校先后赢得“四川省德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四川省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基地”、“西边市义务教育示范校”、“西边市文明单位”等30多项省、市荣誉称号。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德育机制

学校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德育工作全员育人的意识。完善了全员育人的运行机制,建立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科任教师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考核、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陈代兵为组长,以分管校长宋祥云为副组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研究德育工作的制度,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

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两年来,我校认真开展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利用暑期集中学习,每周三、五教师业务、政治学习,教育、引导教职工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对教师进行理论教育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学校健全了师德评价制度,认真开展文明班级、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近两年,学校有3人评为市师德标兵,有4个班评为县先进班集体,有9人评为县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德育先进个人。学校规范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坚持每期一次师德问卷调查,并及时向教师反馈,让教师深刻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总结经验。学校结合“东 1

边县教师九不准”,对以教谋私、违规补课、违规执教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从而进一步发挥了教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1、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去年8月,学校对本部和分校的校园文化进行了重新规划,本部更新了橱窗内的宣传内容,分校增加了运动图案、办学思想、三风建设等,提出了“爱我东边,永远东边”响亮的奋斗口号。在教室内外墙、橱窗、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地方贴上名人名言,在校园显眼处挂上“八荣八耻”、“十要十不要”固定标语,为学生成长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八荣八耻”、“十要十不要”入脑、入心,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开展“远离不良文化,纯洁校园”活动,让全校学生做到不买,不传、不看口袋书,不健康书。

2、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张贴《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他们自觉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教室布置科学合理,有班风、国旗,有板报、读书角,有名人名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切实加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班均能充分展示班级风貌,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逐步形成“人人爱我班级,个个爱我学校”的新风尚。

五、以课堂为阵地,把德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学校严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课程,特别是班会课、晨会课、思品课,根据学科性质,与学校其他学科统筹安排。课堂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有效利用这种途径,学校提出了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目标要求。根据各学科教学大纲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处注意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近两年,学校以课改为契机,强化教职工的德育意识,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和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环保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落实到班队课中,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校每期举行1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研讨德育教育经验。教师在工作中善于总结,认真撰写德育经验文章,每年有10多篇文章在不同刊物上发表、交流。去年九月我校申报了《四川省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德育评价标准,同年,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基地。

六、关注校园心理安全,抓好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

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成立了以陈岚为组长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副校长陈岚、校医李斌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表,每周一节。课堂以知识讲座,学习辅导、健康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适应性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和自信心辅导为内容。

2、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我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搞好个别咨询与辅导。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特别是期中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自己的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七、以系列活动为切入点,提高德育实效

1、我校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及学生入学、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集中开展主题教育,学生思想意识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最近,各班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主题队会,如《拒绝邪教,健康成长》、《远离毒品、自我保护》、《二十年后的我》、《感恩的心,献给母亲》、《文明上网、做一名好学生》等活动,开展了以“红烛颂”为主题的班队会,建立起一种尊敬师长、热爱教师的意识。国庆节开展了“歌颂祖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去年10月,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顽强的意志,学校在全校五、六年级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军训,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清明节,学校组织了六年级师生开展了“雏鹰展翅学英雄”扫墓活动。为进一步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报国大志,大队部开展了以爱党,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学英雄,见行动”活动。5月22日,县建环局、教育局在我校开展“爱绿、护绿,做文明南溪”倡议,学生参加了签名活动。“六一”节,在庄严的队旗下,为新入队的少先队员举行了隆重的宣誓仪式,新队员均表示决心遵守队章,好好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2、系列教育活动之一---孝心教育。去年上期,学校开展了以“孝心”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首先,通过黑板报、宣传窗、广播室对“孝敬”进行宣传,做到入眼、入耳、入心。其次,要学生做到五个孝敬:常说孝敬的话、勤做孝敬的事、宣传孝敬美德、读孝敬文章、写一篇关于孝敬的作文。2005年4月,我校成功举办了以“孝心”为主题的东边县第二期家庭教育论坛,广受家长好评。

3、系列教育活动之二---体验教育。学校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落实德育实践活动。4月,学校组织四年级一批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到边远村小去体验学习和生活。学生感受到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对艰苦环境的感悟,对坚强意志的磨练。

4、系列教育活动之三---感恩教育。本期从4月开始,学校开展了以“感恩”

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整个活动计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学会感激老师;学会感激社会;学会感激大自然;学会感激祖国,让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感恩教育” 加强了小学生们与家长的沟通,提高了学生对父母的关爱,使他们更好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对帮助过,支持过和关心过自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的心,学会感恩,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发奋图强,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关心自己的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祖国。5月12日,由东边县委宣传部、妇联、文明办主办,我校承办的东边县“爱心妈妈”和“感恩”教育启动仪式在学校成功举行,掀起了学校“感恩”教育的热潮。

5、系列教育活动之四---传唱童谣。从4月开始,全校4名音乐教师抓紧教唱“新童谣”,全校师生掀起了学唱“新童谣”的高潮。课余,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荣辱观”的优秀格言、警句。此外,大队部利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十要十不要”等具体内容,要求各中队认真学习和践行守则和规范,开好一次主题队会,增强荣耻观念,争做文明好队员。6月1日,学校结合“十要十不要”、“八荣八耻”,新编歌曲、舞蹈,传唱新童谣,开展庆“6.1”比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共计12个班。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体味等途径,从小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

6、系列教育活动之五——美德教育。

学校正在积极筹划,下期开学,在全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熏陶,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 ”的优秀品质。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部分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把《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孝经》、《二十四孝》、《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格言》等古代名家经典引入教材,让学生饱览古今传统经典。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加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渗透,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教育途径。

八、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我校努力构建以学校、家庭、社区互为依托、相互沟通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与“警民共建单位”南溪镇派出所联系,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开办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学校先后组织了学生观看了禁毒、法制教育资料挂图,并邀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宣讲国家安全、毒品危害等知识。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作讲座。

努力提高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结合度,以家长学校、校外德育基地等为结合平台,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等途径,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学校教育合力。学校成立了文明门、镇南塔、朱德故居、烈士陵园为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课余,组织学生不定时参加义务劳动,为维护县城卫生做贡献,并帮助军烈属,五保老人,并为灾区儿童、残疾人、家庭困难的儿童献爱心。为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学校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建立完善了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凡是进城务工子女,我校根据文件精神,做到主动接纳,教育中做到不歧视、不多收费,并对贫困学生进行学费减免,涉及学生近1500多人。

举办家长学校。我有学生近3000多人,家长来自四面八方,职业阶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表现各有不同,为 提高了全体家长科学教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齐心合力配合学校教育,成立了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学校不定期举行家教讲座,许多家长积极参与,收到良好效果。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召开家长会议,传授家教方法。学校每期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明确了家长的责任,家长相互间也学到了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经过这些形式,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访是学校的向来传统,尤其是对后进学生,要求全体教师与其结对子,每学期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表现,掌握了第一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学校还利用《春苗》月刊,开展家教专栏,让家长学到一些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由于工作突出,2004年,我校获得《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

7.小学亮点工作汇报 篇七

秦坊小学办学亮点和特色汇报材料 第一、心灵在阅读中成长

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愉悦身心。“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一年多来,我校以书香打造特色,以书香追求卓越,让书籍点亮人生,让书香溢满校园为追求,引领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 的良好氛围。现将我校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的主要工作做以汇报:

(一)、营造氛围,让校园有书香

我们通过校园文化墙的建设营造读书的氛围。走进校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校办学宗旨:“重教兴学,为国育才”“钟灵毓秀,厚德载物”;学校教学楼前与楼侧醒目的励志标语,墙壁的传统文化介绍墙,增设了阅览橱窗、板报不断更换内容,让学生能随处闻到书香。教室是营造读书氛围的主要阵地,让教室有书香味是最重要的。学校就教室布置,做出了“二个统一,三个特色”的规划。一是统一教室门口的班级牌,二是统一的教室布置。三个特色:就是教室的墙面、素质教育展牌、图书角各有自己的班级特色。让学生在浸润在墨香、书香里;让学生感受阅读、快乐阅读的轻松。

(二)、引领阅读,让学生书山有路

1、设立课程,让阅读有时间

每周每班安排2节阅读课为大阅读活动时间,由各班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每天早读、午读的时间让同学们自由诵读经典诗文,或教材精彩片段。

2、言传身教,让阅读有指导

为了教师的全员参与,我们规定教师每天课余坚持读书,并为教师推荐10多本读书,还可网上阅读电子书,要求教师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为教师学习提供条件;有些教师还建立教育博客,记录平时的教学感悟、心得体会,点击率颇高;博客的创建让教师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空间,成就了一批书香教师。

3、好书推荐,让阅读有方向

引导学生有方向的阅读,让孩子们知道那些书可以读。每年学校会购进一些好书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读。

4、建立班级图书角,让阅读有保障

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通过向校图书室借阅及“献一本,读百本”活动,充实班级图书角,促进阅读物的落实,每班图书存量人均不少于2册。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里建立自己的藏书架。

5、亲子阅读,在阅读中凝结亲情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实践证明,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学科教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在阅读中明白了道理,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养成,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和谐发展。今后,我校全体师生将不懈努力、不断摸索,使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释放书香的气息、挥发育人的功效。

第二、习惯在细节中养成 一位教育家说过:“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我校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以开展“六个一”体验、实践式德育活动为切入点,即: 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 明白一个道理,获得一种感受;培养一种能力,形成一种品质。

通过岗位工作的开展和角色扮演,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实践、感悟。“六个一”体验、实践式德育活动的开展,开拓了我校养成教育的新思路,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与创新性,扎扎实实地推进着我校养成教育工作。学生从细小的生活习惯做起,穿衣、系鞋带、刷牙、叠被子、洗衣服、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

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朗诵一首诗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拖拉,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我们利用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温馨提示,让学生在细节中耳濡目染养成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学科渗透的三结合教育网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的教育格局。第三、让教师引导家长建教师助学理念

本,我们针对我校家长实际,针对家长,绝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对教育理念和方法缺乏,难以实现家校联动的现状,同时也为了改变2>5的教育实际,我们提出了这一理念。如:在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我们要求提前写好“家长意见”“家长签名”“作业时间”等信息。在家长意见栏中提供“书写情况”、“修改情况”、“学习态度”几项,我们想引导家长进行家庭学习的指导和管理。在学期开始、中期、期末对家长进行沟通和方法的指导。在如:我们让教师在课堂中建立“生本”理念,让教师们在课堂中不仅亲自指点学困生,同时也有学生帮助学困生,使课堂时间倍化,效果比较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这一亮点放大,逐步探讨并形成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第四、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

为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我校加大宣传和考核力度来提高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水平。首先,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全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意识。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张贴长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牌和各类语言工作的宣传海报。在班级文化中彰显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每个班级和办公室内张贴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口号,教学楼楼梯张贴《论语》名言。教师在校内全面推广普通话,开会使用普通话、交流发言使用普通话,已成为学校里约定俗成的习惯。在学校组织的“三个一”中,早宣誓、午一支歌、晚演讲活动中,每个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和彰显。

其次,将教学用语用字规范化纳入到管理常规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主题活动中出现的文字必须规范,提供给学生的各类读物要有所选择,在学校、班级宣传栏、学生档案材料、班主任手册中用字必须正确规范,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定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一定的奖惩。

最后,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师资建设的管理要求。全校的教师必须通过相应等级的普通话测试才能上岗。将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作为教师聘任、考核、评优的基本条件。为了帮助年长的教师,学校普通话较好的青年教师主动与他们结对,自主开展普通话的培训活动。篇二:西九小学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填写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各教育办主任,辖区中小学校长、幼教辅导员(中心幼儿园园长),局属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请上述人员填写表格,一并上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 学校亮点工作纪实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填写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各教育办主任,辖区中小学校长、幼教辅导员(中心幼儿园园长),局属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请上述人员填写表格,一并上报。

过去的一年,我校教育工作在教体局和教育办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辛勤努力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健康发展。这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思想,紧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填写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各教育办主任,辖区中小学校长、幼教辅导员(中心幼儿园园长),局属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请上述人员填写表格,一并上报。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强化学校管理,不断创新进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我校本学期来的亮点工作总结如下: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填写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各教育办主任,辖区中小学校长、幼教辅导员(中心幼儿园园长),局属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请上述人员填写表格,一并上报。

一、抓好德育工作,以德育促进教学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了,教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填写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各教育办主任,辖区中小学校长、幼教辅导员(中心幼儿园园长),局属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请上述人员填写表格,一并上报。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修养。一学期来,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篇三:小学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竞流显特色,争先正当时

——xx区xx小学2012年特色亮点工作汇报

2012年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年中,xx小学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持“质量立校,荣誉兴校”的工作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工作方向,强化教育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将特色工作落实于日常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回顾总结如下:

一、继续坚持体育特色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以体育促诸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1、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在体育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一至二项运动技能,并以此来健身、娱乐,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受益终身。

2、坚持大课间活动制度,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做好广播体操的同时,积极推进“太极文化进校园”,分班分场地开展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

3、继续做好特色运动队训练。学校坚持作好“特色”运动队(田径、排球、铁环)的训练工作。在专职体育老师的组织下,认真训练,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并抓出成绩。“顽强拼搏,奋勇当先”的体育精神换来了不俗的成绩,在2012年4月,学校排球队获得“xx区小学生排球赛”一等奖;2012年10月,xx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荣获团体第五名,其中铁环队获得第二名。

二、艺术教育初显亮点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让每一位孩子都感受成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1、加强领导,重在普及

学校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管理,重新确立一位行政主要分管,进行落实。同时,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活动开展,重新装修了音乐室,添置了设施设备,建立了“舞蹈、合唱、校园剧、剪纸、绘画??”等兴趣小组,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

2、注重传承,宣传本土

在兴趣小组活动上,我们注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开展了国学诵读、棕编、剪纸等活动。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对本土的了解与宣传,先后组织学生去花香果居、东湖参观,并在学生作品中进行体现。

正因为我们将艺术教育落实于日常,所以,在2012年xx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中,学生绘画作品《童真溢东湖》、《花香果居》获特等奖(其中《童真溢东湖》在成都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类一等奖),群舞《遥远的爸爸妈妈》获特等奖,校园剧《两份帐单》获一等奖。

8.小学双语工作汇报 篇八

一、基本情况

1、阿合雅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34年,现有教职工31人,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生703人,其中汉语教学班8个,学生338人;双语教学班4个,学生159人,维语教学班4个,学生150人;“双语”学前班1个,学生56人。2003年4月阿合雅乡中心学被评为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双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及时落实了学前“双语”学生的补助资金,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同时为“双语”学前班配备了电视机、VCD、录音机、磁带、挂图等教学用具及设备;2007年,修建了9套306平方米的教师宿舍;2008年县委、政府有协调资金,投入152万元,新建“双语”教室906平方米。

3、我校自1994年9月开办汉语实验班以来,迄今为止,已有7届毕业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升入阿合雅民汉合校初中部,少部分学生升入县一中实验班或县二中。自2003年9月招收学生55人;2005年9月招收学生110人;2006年9月招收学前“双语”学生100人;2007年9月招收学前“双语”学生60人,2008年9月招收学前“双语”学生60人。

2二、主要做法 教学模式:根据自治区、地区开展“双语”教学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采取了维语班开设汉语课,汉语班开设母语课,双语班三种培训模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双语”教育教学工

作。

寓教于乐:刚开始学习汉语,孩子们还不乐意学习,双语教师们就利用课堂和课间休息,与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在玩乐中学习汉语,慢慢的孩子们也喜欢和老师交流了,也开始学习汉语了,孩子们的兴趣就这样被培养起来了,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和成绩。

借鉴学习: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借鉴兄弟学校经验和方法,结合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先通过开设汉语学前班,再到开设双语教学班,同时在维语教学班开设汉语课等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发展之路,目前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开学前来就学报名和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

4、培训学习

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仍选派9名骨干教师参加为期3个月至2年的“双语”培训,不断强化教师双语水平。

三、努力的方向:

9.小学年度工作汇报 篇九

--黎川新区小学2015-2016学年度学校工作汇报

一、校园篇

我校是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为适应黎川城镇化发展形势而倾力打造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规划占地面积26530平方米,学校于2013年9月开始办学。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615人,在编教师65名,其中专职体育老师2人,音乐老师2人,美术老师2人。

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建设,新建成的综合楼内有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功能室设备已安装完毕。二期工程仍在建教学楼2栋,1000平方米的食堂、200米塑胶跑道和各类体育设施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校园规划。

学校有一支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严谨治学、乐教善思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秉承着“好好育人,天天幸福”的理念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为了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工作,推动校园信息化发展,2016年3月14日,黎川新区小学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正式对外发布开通,我校成为全县第一所、全市第三所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学校。通过手机微信,工作繁忙的家长们只要用手指轻轻点拨手机屏幕,就能够随时随地地了解到孩子们在校的动态,真正实现了家校联系的及时性、便利性和有效性,为家庭与学校之间搭建起一架现代化的沟通桥梁。

作为学校的又一现代信息化的宣传阵地,新区小学微信平台坚持每周一、三、五发布新文章。涵盖了“新曲飞扬”、“师生风采”、“家长课堂”三大板块,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学校讯息的精确推送,使之成为一个不单调、有内容、有互动的家校纽带。通过家长、教师订阅关注和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实现一种“乘方”式的信息扩散,更有效地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果。至开通以来,关注人数已超过千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已成为展现新区小学办学特色、教师工作、学生风采的重要窗口。

二、教师篇

为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我校坚持每月组织教师开展政治学习。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爱生、爱校、爱教。

学校建立了常规化教研活动制度,制定了新区小学教学常规要求,规范了集体备课常规要求,制定了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语数英和综合教研活动按计划定期开展,并做到有落实、有详细记录反馈、有成效。

通过过关课、公开课、示范课、评课、校长推门听课周、各学科组集体备课等活动来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教研交流,与潭溪小学结对教研交流,吴珊老师送一节优质课《菜园里》,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 “乡子之乡——临川”、“人间天堂——杭州”观摩名师课堂,感受名师风采,并要求老师撰写听课反思,交流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帮助全体教师备战暑期的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测试,每学期,我校科研处都会如期举办不同主题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打造富有特色、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活力课堂为目标,为了提高教师基本功,10月29日我校组织了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老师们深深体会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通过比赛,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提升自己。陈亮老师荣获校内第一名,并代表我校参加黎川县数学说课竞赛荣获县城组一等奖。另外,程敏老师参加黎川县语文基本竞赛荣获二等奖;陈莉老师参加抚州市朗诵比赛获得优秀奖等。

为了丰富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更多的乐趣。工会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健康体检、投篮比赛、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踢毽子比赛等多项活动。

三、学生篇

我校将国学经典《弟子规》引入校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以《弟子规》内容为主题,利用校内广播站、文化走廊等宣传载体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每天早读时间,由学校广播统一播放诵读内容,由专项检查人员每天对各班诵读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结合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进行学习教授,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围绕《弟子规》教育,我校组织开展《弟子规》表演唱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以多种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受到国学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以告家长书、家长会、校讯通短信等方式让每个家长了解学校国学教育情况。每月,家长对照《弟子规》学习评量表,为自己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

我校每学期开展班级文化评比活动,每班增设小书柜,书柜的书香之气与班级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校实施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特色管理模式,根据班级管理的需求,在班级中设置不同服务岗位和管理岗位。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强化了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培养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校开展了班级雏鹰争章、学生榜样之星的评比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激励学生团结奋进,整个校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每天同唱一首歌活动,让学生聆听音乐之声,唱响校园生活的精彩,营造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文艺氛围;今年3月,各中队开展以“学雷锋 树新风”为主题的班队会,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传承雷锋精神;创建班级特色活动,提高班级管理的文化品位,建设优良班集体,从今年开始,每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特色活动的开展,用文字和图片将活动的开展情况记录下来,发到学校微信平台;10月23日,县关工委老同志关爱报告团莅临我校进行“诚信是立身之本”宣讲活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做个懂诚信,会诚信,能诚信的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课堂,举办“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留守儿童讲座,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鼓励他们树立坚定信心,勇于面对一切困难,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各班级评出一名优秀留守儿童,进行集体表彰,并号召其他留守儿童向他们学习;4月中旬至5月初旬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家庭,与学生监护人进行充分交流,与监护人共同探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系列的少先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同时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才艺放飞梦想的舞台。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写字水平,练好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学校制定了“诗文诵读、写字练习”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展示同学们的书法才华,学校组织了硬笔书法比赛,布置了书法展版,展出了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举行了多种学生竞赛,如诗文诵读比赛、数学知识竞赛、整理书包比赛、计算机打字比赛、手抄报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展示与锻炼的舞台。瞧!获奖学生们脸上洋溢的是多么幸福的笑容!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我校会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并在校内外设立了安全警示牌。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每学期初开展安全第一课教育;还开展了防溺水、科学防灾等主题教育。为了学生在各种灾害发生时能机智应对,杜绝事故的发生,全校师生还进行了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常抓不懈保平安。

10.小学工作汇报 篇十

一、以新理念为先导,确立校本培训的总体思路

校本培训是指立足于学校岗位的实际需要,把教师培训和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灵活而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我校坚持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立足先校内再校外,在岗培训,加强实践,形式多样的原则。最终实现校本培训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教师的培训工作的重点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着眼于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培训。二是运行机制从主要依靠学校行政行为逐步转变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重点落实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培训。

以学校为培训基地,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

以科研兴校为理念,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共同体

二、以学校实际为前提,确立校本培训的工作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培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作风务实、团结合作、乐于奉献、能出成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有能力将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上乘、品位较高、特色明显”的现代化学校。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师选定的教育科研课题为切入点,通过培训使教师能提高实现教育教学和科研目标的能力,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从而建立起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依靠全体教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的归属感。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学校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的归属感

三、以新课程培训为主线,确立夯实新课程改革的机制

我校充分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机遇,坚持“培训先行、全员参与”和“边实验、边研究、边培训”的原则,构建了学校教干、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的三级学习培训网络,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

首先,开展了多层次的培训活动。

1、进行宏观通识性培训。本学期我校组织召开新课改专题学习会议,对广大教干教师进行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等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理念的学习,使教师了解认同并理解了新课程的意义,把握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2、微观针对性培训。由教学骨干牵头,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突出解决任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及新教材的准确把握等问题。

3、渗透性培训。在教研时,由教研组长组织对任课教师进行以新课程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渗透性学习,促使各位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思想指导教学改革,为新课程改革的后续实验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训活动多样化。

1、集中式专题培训。学校外派教干及骨干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专题讲座,重点解决观念层面上的问题,使他们接受全新的理念;

2、专题研讨式培训,即以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培训内容,重点对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解决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具体培训方式由教导处组织,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新课程理念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研讨、讲座、观看录像、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3、“行动研究式”培训。即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学习、培训及实践研究整合为一体,进行专题研讨。这种培训方式倡导教师们围绕课改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平等交流、对话,并针对参与者的疑惑及困难引导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实际深入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4、“实践案例分析式”培训。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上一堂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学习研究课,通过典型实践案例,用新课改理念去剖析、研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课程理念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5、“随堂听课制”。教研是教师精心准备的,一般都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那么教师在自然状态下的施教情况如何呢?因此,我校开展随堂听课制度,促使教师更自觉地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质量的含金量大大提高。

四、以备课改革为切入口,确立新课程下的校本培训新模式

教师的职业成长是在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意识到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的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给教师搭建一种自我成长的平台,使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反思实践和行动研讨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校本培训网络,充分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地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从而使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造就变成可能。我校从备课改革入口,初步尝试了新课程下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备课模式中的种种弊端已成为当前制约教师发展的瓶颈,以此为突破口,我校进行了备课改革的实验与探索,旨在改变传统备课中的那些机械呆板而无效的近乎“八股”式的条条框框,使教师能放开手脚,敢于尝试,张扬个性,使教师能充分展示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1、开放式备课:学校对教师备课不在强调过细,但要求教师的备课带有开放性,富有个性,要事物预设学生的学习反应,并准备几套解决方案。教师也可以使用卡片式备课或表格式备课。对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师实行旧案新备制度,这样就使教师从繁重无效地重复备课、应付检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教师自修、研讨,反思提供可靠的保证。在我们学校提倡教师备“学案”,并经常性地开展学案评比活动,使“以学生发展为本”观念深入人心。

2、保证教师有大量的自修时间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此实现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利用图书室、会议室、电脑室等有利的物质条件,学习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及掌握教科研信息,从而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就可以在视野上占据教育制高点,自上而下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有目的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校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制度。学校对教师的理论学习进行周密的安排,做到有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材料,每学期要有检查、有总结。总的要求是: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读一本书,要有一本学习笔记,并有书面学习体会,要有成果发表论文。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报刊杂志及有关的教学录像光盘,每学期每位教师要订阅一至二份与教学有关的教学研究与综合期刊,保障了教师的学习材料。

3、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问题的提出,解决的依据办法,验证的效果,反馈娇正的措施……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并时刻触发灵感,从而轻松地进入教科研领域。为加强教学反思。我校要求教师上完每一课时要写出课堂教学随笔,每月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写出2篇教育教学反思录,并对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录的情况认真检查,成绩纳入评估,并及时在教师中动态交流。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科研能力,促使了研究型教师的群体生成。

4、保证教研课的高效实施。我校加强了对教学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实行调讲提前周报制度,各教研组备课组提前一周把调讲内容报教科室以备检查和指导。从而从整体上保证了教师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五、以人本管理为载体,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人本管理,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本管理旨在重视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注重满足职工生活和情感方面的要求,它的管理任务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它的管理宗旨在于尊重每一个人,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发展及凝聚力。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关注每一位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点亮教师这个群体中每一位教师的光辉、激发其发展的欲望及潜能,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使命。

学校改革评价机制,注重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多角度多把尺子去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使每位教师都有一种成就感,建立自信和超越发展的欲望。我们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多方面进行了认定。“教学成绩优秀奖”“优秀教师”“奉献奖”“文明示范班” “教科研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等多角度地评价教师,极大的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有了这样良好的职业感受为支点,教师们就能够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信和超越发展的欲望。如,我校从20xx年起就开始要求教师备学案,结合学习了《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其中的“弹性化教学方案”与我校倡导的学案十分相符,我们利用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理论认识,同时要求教师积极改革实践,写出学案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案评比,评出奖项,将这些学案编成学案集,供教师们学习借鉴。在假期,布置老师们看《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奠基》,要求写好读后感,在学期初上交,评奖。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教师看到自己参加校本培训后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促使教师更进一步深入认识到参加校本校本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真正认识到学和不学真的不一样,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参加本校校本学习。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小学作文下一篇: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教学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