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

2024-09-23

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精选13篇)

1.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 篇一

体验过程培植高尚 ——三二班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 自三月开展德育主题教育以来,我们班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孩子们通过亲自参与活动过程,真切地感知了“文明、感恩、奉献”的深刻涵义,并通过实际行动懂得了“文明、感恩、奉献”的具体行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班会,提高思想认识 在主题教育启动后,我先后组织了“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感恩亲人,我在行动”、“爱绿护绿我最棒,争做环保小卫士”、“文明奉献我能行”、“让文明之花常开”等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在聆听、讨论和交流中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文明的、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的人、感恩亲人我们能做什么、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班级学校和社会奉献什么等等,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的思想认识,为大家积极参与德育主题教育的各项实践活动做好了思想准备工作。

二、联合家长,保障活动质量 本次活动中的大多数活动都需要孩子们在家、在生活中完成,如“四心”教育活动、感恩亲人活动、爱绿护绿活动、认养小树活动等,为保障活动质量,我充分利用了家长的作用。每项活动开始后,我不仅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也利用校信通和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明确如何帮助孩子

完成活动内容。因为家长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深感这些活动对孩子成长的益处,所以在活动都表现得极为积极。在家长的配合下,班级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动手实践,落实活动效果 在主题教育月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了制作爱绿护绿卡,给小树挂牌、“五个一、五个无”签字仪式、我给妈妈洗洗脚、感恩亲人我在行动、我为班级献新绿、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等活动,在亲自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怎样做”才是文明的人,“怎样做”才称得上有孝心、“怎样做”才叫奉献,从而将各项活动的效果以实际的行动展示出来,使活动开展得生动而有效。

四、适时展示,激发参与热情 整个德育教育月中,我校政教处每周都有工作重点,活动形式也各不相同。为使孩子们对各项活动都充满饱满的热情,每一项活动结束后,我都要在班里进行及时的小结。比如:“我给妈妈洗洗脚”活动后,我指导学生写作文,让学生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记录给妈妈洗脚的感受;“感恩亲人,我在行动”活动后,我将家长为我上传的照片在教室的一体机播放,让孩子们在与同学的比较中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敬”;“我为班级献新绿”活动后,我组织学生对教室增添花草后的变化进行讨论,让孩子们自己说出花草对教室的美

化作用,从而提高自觉地爱护教室、校园、路边、公园里的每一株花草的意识;“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中,每天我都会把学生在校内外所做的好事及时写在黑板右侧的表扬栏中„„每一次展示中,我都尽量地多表扬,让孩子们在肯定声中,提高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正面引导中,积累正确的言行,从而保证了孩子人人参与,活动事事有效,五、总结表彰,延续德育成果 德育主题教育月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德育教育却应当是学校教育的常态化工作,因此在德育主题教育月中通过活动使孩子们形成“文明、感恩、奉献”的意识和行为应当延续并精益求精。为此,借助学校隆重的表彰大会,我在班里也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和家长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和奖励,并引导孩子懂得“文明、感恩、奉献”是德育教育的主题,更是一个人一生必备的高尚品质,我们不仅要在学校搞活动时表现得积极努力,更要将文明的行为、感恩的意识、奉献的意识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事事讲文明、时时懂感恩、处处求奉献。

相信,此次活动必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文明、感恩、奉献”的种子,随着德育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文明、感恩、奉献”必定会开花结果,孩子们必定会成长为高尚的人。

2.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 篇二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必要性

目前的德育存在一些问题, 德育主题活动有计划安排, 但没有具体实施方案, 工作要求不明确, 没有阶段性工作布置, 缺乏过程和细节管理, 缺乏跟踪和预测性分析, 在针对性、实效性方面没有太多思考。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的班主任有意或无意地认为德育活动是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 再加上学校对班级活动缺乏管理, 因此班主任随意挤占德育课时的现象严重。学校层面布置下来的德育主题活动, 绝大部分班主任都应付了事, 或走过场, 或上交一份总结, 德育活动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参加”而未“参与”、全体而非主体、重“他律”而轻“自律”。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的基础上, 引导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样, 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

德育主题活动的具体做法

1. 活动时间有序连续。

我们的主题月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是这样的:一月冬训活动月, 二月诚信教育月, 三月学雷锋活动月, 四月感恩教育月, 五月责任教育月, 六月教育成果汇报月, 七月、八月社会实践活动月, 九月日常行为规范月, 十月“热爱艺术, 追求高雅”活动月, 十一月“放飞爱心, 与爱同行”活动月, 十二月冬训活动月。这样连续不断的主题月活动保证学生每个月都有主题教育的新鲜内容, 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 迫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比牧师更多一份“传经布道”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2. 活动内容具体有效。

我们制定活动内容时既要“随波逐流”, 又要“独辟蹊径”。例如, 我们将三月主题月教育确定为“学雷锋活动月”, 原因是这时候全国上下都在搞学雷锋活动。报纸、电视、电台上、街道里到处是学雷锋的宣传报道, 我们的活动随着这股波浪就能增加动力减少阻力, 借势发力。但我们又不落于俗套搞些上敬老院慰问、上街道扫地之类的活动, 而是紧紧围绕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精神”、“钉子精神”深化细化活动。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成果和幸福, 学会在学习中与别人合作和公平竞争, 学会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这样的“独辟蹊径”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就是实实在在的。

3. 活动形式多元多样。

形式是内涵的体现, 形式单一就会使内涵表现力不足, 让人乏味。我们的德育活动形式应该多元化、多样化, 才不会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是严肃呆板的、空洞的说教。我校在举行“五月责任教育活动月”的时候, 紧紧围绕“责任是一种约束, 有了责任心, 教师才能教好书, 学生才能学好文化知识”这一主题, 进行“包中兴旺, 我的责任”师生征文活动;签订全校教职员工工作责任书;各年级组利用周末召开一个又一个的质量分析会, 看成绩, 树信心, 找差距, 寻问题, 落实责任;举行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组织班主任观摩优秀班集体主题班会, 观看优秀电影片《郝仁老师》, 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高一年级举行“爱父母, 对父母负责, 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歌咏比赛, 高二年级组织“爱包中, 对包中负责, 做一名为包中争光的人”演讲比赛;高三年级组织了“爱祖国, 对祖国负责, 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高考冲刺誓师大会, 并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李一教授作了“明确责任, 调整心态, 全力以赴, 冲刺高考”的精彩演讲。这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主题活动犹如夏天里的一股凉风,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升了学习积极性, 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使全校师生心怀共同愿望, 更坚信有了责任心, 面对险峻, 才有攀登的勇气, 才会产生激情, 成就梦想。

4. 活动落实分层有力。

为了避免德育工作“应付”、“随意”、“忽悠”、“不动”等消极行为, 学校领导从决策层指导好主题月活动的方案。政教处、团委从管理层拿出主题月活动方案设计的说明、执行意见, 组织现场观摩活动, 并做好调研指导等工作;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从执行层落实好主题月活动方案;班级团支部、班委会从基础层开展主题月活动, 通过歌曲、小品、演讲、谈话、签名、宣誓、观看录像等方式创新、活化主题月活动。制定一系列刚性规定:每周必须有一次国旗下讲话, 每周各班必须有一堂主题班会课, 每月必须出两期“黄海潮”德育专刊, 每月橱窗必须刊出一期“主题月活动成果汇报”专版, 每次活动必须有检查并纳入班级值周评分体系中, 每次结果都评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每次活动方案都归档。每个主题月活动过程都有考评, 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强毅力行, 使活动保障坚决有力。

5. 活动总结巩固延伸

要使主题活动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 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即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我们在每月主题活动结束时都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 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 继续加以引导, 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 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在感恩主题活动后, 经常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了解学生在实际行动上的表现。

德育主题活动所取得的实效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题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上来, 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缓解了应试体制教育下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的现象, 达到了“以德促教”的理想效果。

2.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传统主题班会缺乏“活动体验”的教育方式, 因而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和自身经验, 其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却没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感觉到有约束的环境下, “不得不这样做”, 在感觉到没有约束的情况下, 就“自由自在”, 因此, 这样的德育可能会培养出知行不能统一的“人格分裂”者。主题活动课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与一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及道德信念等,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为学生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主题活动课创设的教育情景取材于社会生活及学生日常生活, 学生在其情境中进行着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积累着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 掌握了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 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去正确行动。

德育主题活动的反思

就学习而言, 德育解决的是学生要不要学的问题, 教学解决的是怎么样学的问题, 只有首先解决了要不要学的问题, 怎样学的问题才有着落。如果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不要学, 不想学, 那么再经典的课都是没有用的。德育是促进教学的助推器, 是产生教学动力的发动机,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德育的这一巨大作用。

1.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责任心强, 做任何事情都很自觉、认真、负责, 做事情就容易成功。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要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他们心中播种责任心, 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 努力做好作为学生应做的每一件事情。

2.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 因为情感是形成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爱生之情, 诱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 以父母对学生的爱,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 使学生对该科产生学习兴趣, 可以由此引发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迁移到渴望回报父母, 又会激发用一流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需求, 使它变为学习的内在力量。

3.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 篇三

[摘 要] 学校德育急于寻求全员德育新路径,在潜移默化中明辨真德育,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笔者以教师的职业探究为例,运用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寻求学校德育新模式,通过“真实+优势”的开题指导,“恰当+小锦囊”的研究计划制定,“合作+沟通”的实施研究,“提炼+微课”的报告撰写以及“整合+拓展”的成果交流等策略,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实现学生德育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德育;实施路径

很多学校的德育依然存在着脱离儿童的生活,忽视儿童的德育体验的现象,甚至由于评价手段的单一,导致德育走向量化的道路。为此,笔者以为,学校德育迫切需要寻求一些新的突破,探寻一些新的方法,关注儿童的德育体验,让德育的功能实现最大化。

一、学校德育寻求新突破

要改变当前一些不良的德育实施状况,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1.如何构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当前,小学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的转变。而,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科教师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只注重自身的学科素养的修炼与传递,对学科所承担的德育功能意识缺失。即使关注到学科的德育功能,由于缺乏巧妙的手段和技巧,很难将德育融进自身的学科中。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路径,实现学科与德育的融合,让全体教师有法可依地挖掘自身学科的资源去落实德育。

2.如何去伪求真明辨真德育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方式以简单灌输为主,途径单一,缺乏情感体验;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缺乏有效的整合模式,以致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显得苍白、空洞。”[1] 学校德育要用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德育认知与行为相结合,使学生德育认知的获得是主动的、潜移默化的。

3.德育评价如何实现个体化

德育评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德育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单一,很难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很难有效关注学生内在的成长。为此,我们思考,要有一种评价方式,能够关注学生的德育过程性评价,不是让教师知道去哪带着学生去那,学生始终是被考核、被量化的对象,而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去哪,怎样去那,从而实现学生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达到个体内在的自我调整。

基于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笔者以为,运用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突破上述三个层面的局限,有效深化学校的德育。所谓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組的形式针对某一主题展开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实践性学习活动。[2] 下面,笔者将以教师的职业研究为例,具体阐述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深化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

二、学校德育探寻新途径

学校德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和学生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3] 德育的内化主要靠“做”,靠“行动”,靠主体体验,这是开展主题式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校园中的人和物就是德育的资源。我校开设的《走进职业世界》的校本课程,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安排的主题是走进校园中的职业。

1.开题指导:真实+优势

在开题指导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把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用简单的词语写一写。起初,学生很随意地出现了“崇高”“伟大”“和蔼可亲”等空洞而正规化的评价。在教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之后,学生逐渐呈现出了一些内心的真实想法。

那么教师究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呢?学生对此也充满了好奇。经过自由组队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各小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爱心小队关注到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似乎很轻松,于是他们决定把主题定为:考试学科与考查学科教师的比较研究;太阳小队队员对教师充满崇拜,他们很想知道全能的教师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于是他们把主题定为:教师工作中的困难研究;阳光小队对教师一天都要做什么工作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商议的主题是:跟踪采访教师一天;微笑小队的队长是一位研究意识很强的学生,他们选定的主题是: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雄鹰小队另辟蹊径,他们小队有一位学霸,博览群书,于是他们确定研究主题为:教师职业演变研究。

2.制定研究计划:恰当+小锦囊

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走进职业世界》课程的第一单元,学生走进了身边人的职业,在了解身边人的职业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并且尝试使用,比如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等等。小队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方法菜单,结合自己主题的特点,分别确定了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爱心小队将对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进行对比,于是他们选择对比研究法;太阳小队想了解教师工作中的困难,最终他们商议决定采用访谈法;阳光小队要研究教师一天的工作,他们觉得观察法比较好,在教师的建议下,他们采用视频的方式跟踪采访;微笑小队觉得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的选题,他们商议之后决定采用问卷调查法;雄鹰小队针对教师职业演变,采取了文献法。

虽然在第一单元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研究方法,但真正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各小队采用的研究方法又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想到了一个妙招,提供学生小锦囊,为学生示例比较研究法、确定比较的对象、设计比较的维度、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比较的角度)、得出结论等方法及过程。

有了这些小锦囊,学生比较明确每种研究方法的步骤,照此步骤分步去实施。爱心小队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制作了对比研究量表(见表1);太阳小队列出了访谈提纲;阳光小队设计了观察的脚本;微笑小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自行完成了调查问卷的设计。

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对比研究量表

3.实施研究:合作+沟通

学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的问卷、访谈提纲等进行了调查。然而不久,问题逐步显现。爱心小队因为找到自己的科任数学、科学、体育教师,教师们都很配合他们的调查,第一个完成了对比研究量表;太阳小队调查的面希望广一些,所以去寻找学校的领导、其他年级的教师等等,但最终挫败而回。反馈的信息是教师很忙,没有时间接受他们的访谈;微笑小队发出去的问卷最终回收不到五分之一;阳光小队的问题是他们每天在上课,没有时间跟踪采访老师;雄鹰小队学霸最先发怒,小队成员不配合,最终都他一个人在完成任务等等。学生情绪低落,觉得研究做不下去了。

针对小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开展了一次中期指导,各小队抛出问题,全班同学互相支招。最终太阳小队选择改变自己的方式,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用更加诚恳的方式邀请教师做访谈;微笑小队发动全体队员的力量,用一对一盯梢法,每个成员负责一到两个办公室,发放问卷后及时回收;阳光小队重新编制自己的脚本,一是选择一位教师进行跟踪,并与教师事先约定时间。二是抓几个重点场景进行拍摄,不再全天每时每刻;雄鹰小队重新进行了分工,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人人有事做。经过这样的调整,虽然中间还出过一些小差错,但最终各小队都顺利完成了调查。

4.撰写报告:提炼+微课

学生完成调查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提炼,对数据的运用教师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以及抓住突出的显著的特征。比如微笑小队的报告中就选取了5个代表性问题做成了柱形图、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统计数据。

撰写报告是一个技术活,为使学生明晰报告需要呈现几大板块和如何让报告更吸引人,教师制作了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的微课。运用微课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只要有电脑的地方随时随处都可以,而且受众的范围更广,多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使用。

5.成果交流:整合+拓展

学生在真实的调查中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急于向大家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让学生的成果获得最大的效能,不仅能向大家展示他们研究的能力,在情感方面也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各学科教师的商议,我们发现,在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刚好有一课《园丁赞歌》的学习内容,与我们教师职业的研究主题不谋而合。通过研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笔者也为研究性学习运用于品德课的教学找到了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學与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于是,笔者决定进行一次课程的整合。指导学生通过研究,能够对教师压力、不同学科教师差异、教师工作状况等方面认识教师职业;通过小队展示,了解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教师职业的感悟,尝试用不同方式感恩教师。

【案例】

问题1:您一天的的累计工作时间?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下的只有7人,占5.3%;8~10小时86人,占65.6%;10小时以上的38人,占29%。说明绝大多数老师一天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具体见图1.1。

问题2:一天工作结束时,您总是觉得?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选择虽然累,但心里满足,有83人,占63.4%;选择疲惫不堪的有46人,占35.1%;选择心里很轻松的只有2人,仅占1.5%。具体见图1.2。

……

三、学校德育走向新体验

1.构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其明确的操作步骤为全员德育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德育资源,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融汇知识实现德育内化。具体实施路径见图2。

如教师的职业探究中,调查了解教师初印象(即研究的初始目标定位),结合初印象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各小队制定研究计划并实施,在收集资料撰写报告和成果汇报过程中与初印象形成冲击,建立新的教师形象定位,达到德育的内化;再如学校厕所文化的主题探究,先确定理想的厕所文化有哪些要素,结合这些要素选定研究的主题,制定计划、实施,在交流汇报中明晰现实与理想厕所文化间的差异与成因等,从而影响自身的德育行为。

2.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

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观察、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及对得到的材料加以分析和思考,为学校的德育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措施,解决学校德育工作浅表化、形式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辨别真伪的思维能力,使学校德育不再虚无和飘渺,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3.实现德育自我建构

在教师职业探究中,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主题式的探究性学习让受教育者道德实现“自我建构”,从根本上解决德育导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黎莉.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2]杨培禾,曹温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09.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

4.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 篇四

(九月份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校风建设,争做文明小学生,营造管理有序,举止文明的浓厚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学初,在全校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从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围绕学生身边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活动,以达到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学生。

本《方案》是结合各种教学常规活动而进行的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系统教育,且具有教育的渐进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

二、活动主题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关键词:规范

三、活动时间

2017年9月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日——9月14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提高教师认识,统一思想。

2、召开大队委会议,明确要求。岗哨队员检查应人参负责,对不文明行为应进行批评指正。

3、组织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重点围绕“安全教育周”、“法制教育周”活动的开展,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4、板报更新,检查班级文化布置(安排好“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

5、组织新学期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家长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二)自查阶段(9月15日——9月19日):

各班对照《实施方案》,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明理的基础上对照检查,反省自身,引导学生习惯逐步养成。这一实践活动是方案实施的重点,全过程由班主任负责,科任老师配合。

(三)重点检查阶段(9月20日——9月26日):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检查、督促该《方案》的实施和落实。领导组成员在学校岗哨队员的配合下,每周进行评比。

具体措施:(1)学生出现违规现象,应及时指正,对多次违规者,应取消其各级各项评优资格。(2)班级出现违规现象,一周内累计三次违规现象,则取消其本周流动红旗评比资格。

(四)反馈整理阶段(9月27日——9月30日):

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情况,在校会、教师会上公布,好的予以表扬,存在问题的班级和学生要进一步整改。

(五)总结巩固阶段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积极组织,认真开展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各校要按照实施方案,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校园网等形式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各种德育资源,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全面做好各项工作。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制定实施方案和人员安排,对教育活动进行周密的部署,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行为,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力争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方面有新突破。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以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广播、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发动,营造开展活动的浓郁氛围。同时,做好活动过程的记载工作,形成相应的文字或图片、视频等资料,活动结束后及时上交中心校。

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

5.主题德育活动总结 篇五

在举国上下迎接祖国61华诞之际,我们仁斌小学全体师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风貌,激情歌唱祖国。为了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安排部署,制定了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寓教寓乐、富有成效的“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依据方案,我们步步落实,使系列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活动落到实处

在校长的主持下,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校如何把活动落实到位,班子的凝聚力形成,给开展工作带来生机。其次,召开各班主任、各中队干部的集体会议,安排具体的活动方案,落实各层工作目标和责任目标。由于大家形成了共识,使整个活动生动有趣。校长对每个环节亲自把关过问,对每一个阶段的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指导下一步工作;班主任是整个活动的实施者,坚持有安排、有内容、有检查、有阶段小结、有工作思路。对庆祝活动行动早,任务明确,主要是把各种活动高度集中,用讲故事和诗歌朗诵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落实主题活动,增强教育实效性

第一阶段:

(一)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集体读书活动。小学三年级以上至六年级人手一册“祖国在我心中”书籍,读书活动分为每周三团队活动和每晚的读报10分钟,保证每周的2小时读书时间,阅读过程中,评委会同值周干部深入到各中队巡视检查,读书活动后,每人写一篇高质量的读书体会,周五以中队为单位交流,并将高质量的心得收集起来,办心得展,班级墙报开辟一角予以展示,评委对读书好的班级写出表扬稿在校园广播站播出,对各班级读书新秀参加校级读书演讲,共评出优秀演讲选手3名,优秀体会文章10余篇。大力掀起读书热潮,使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世界,关注祖国的现在和未来,提高学生读书热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庆祝活动,丰富少儿生活,增加活动内容,把思想教育与生活健康常识教育、安全教育融为一体,努力提高他们对生活健康的认识水平。为了保证整个阶段活动圆满成功,根据当前形势需要,增加了与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一是在学生活动比较集中的校门口办各类形式的健康生活、预防疾病和社会常识图片展,巩固书香文化成果,感受快乐;三是结合抗灾自救,抗灾自救的常识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每天利用课间操后普及安全常识,如防火、防水、防泥石流、防流感等。增强他们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健康水平;三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画我喜爱名山、大河、风景。用手中的笔书写名人名言,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并将书画作品办了一期高质量的画展,吸引众多学生参观,提高他们学习的乐趣。四是通过活动促进他们心灵的互动,学校在显著位置挂横幅标语,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以提高文明水平。五是各中队以班级为阵地,办一期高质量的教室墙报,从多个途径、多个渠道对学生进行教

育。六是发展新队员,以此壮大组织,增强组织新血液。

6.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 篇六

作者:张竹红 来源:灵宝市尹庄镇涧西小学 点击:68次 评论:0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教体局和镇中心校有关精神,我校大力开展了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成效

1、为使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纪校长为组长,张主任为副组长,三位教师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落实督查各阶段活动的开展情况。

2、大力宣传营造主题教育月活动的氛围,11月25日下午及时召开动员会,校长传达上级文件和贯彻学校活动方案,本次活动实行“分段负责制”,明确各阶段责任人、目标和任务。

3、本次活动学校出黑板报2次,计2块。悬挂大横额一副,书写小标语4条,办学习园地一处。

4、学习阶段采用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全校教师集中学习4次,分散学习3次,共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13篇,每位教师记学习笔记25页,计6000字左右,全校合计记学习笔记54000字,撰写学习心得体会9篇,字数6300字。

5、全体教师通过学习,提升了关爱学生层次,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12月8日举行了“亲情帮扶手拉手”活动,全体教师购买了:笔记本、橡皮、圆珠笔、修改液等学习用品赠与被帮扶的9名学生,兰水娥老师为学生送棉衣一件,纪校长给学生送棉鞋一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在查摆整改阶段,向学生发师德问卷32份,向学生家长发放征求意见表32份,学校及时进行了反馈汇总。

7、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刻进行了剖析,学校于12月16日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在会上全体教师人人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事后,教师人人撰写了整改方案。

8、有创意地进行了一次“我最喜爱的老师”学生征文比赛,三—六年级学生25人都参加了此项活动。

9、根据镇中心校安排,我校与12月16日评出了张竹红、杨怡两位老师为镇级师德标兵,学校及时在黑板上进行了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

10、在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中,为增加此项活动的透明度,学校共发稿8篇,(灵宝教育网、中心校网等)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如:教师没有从内心给学校工作提出真诚的意见和建议,这对学校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很不利。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虽然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已即将结束,但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校今后要经常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真正能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干事敬业的责任感,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阳平二中召开师德主题教育月总结表彰大会

作者:建凤聪 来源:灵宝市阳平镇第二初级中学 点击:72次 评论:0条

2月25日晚,阳平二中召开师德主题教育月总结暨表彰大会。党支部书记、校长马晓春对第五届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做了详细总结。指出,本次师德主题教育是务实高效的,成果显著的一次。集中体现在“四结合,五促进”。四结合即:师德教育与高效课堂相结合,与创新帮扶相结合,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五促进即: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控辍保学,促进爱岗敬业,促进团结奋进,促进干事创业。并对评选出的13名师德标兵颁发了证书和奖品,树立师德榜样。最后,马校长强调,虽然,师德主题教育月已经结束,但是,爱岗敬业,钻研精业,追求乐业的精神将激励着全体教师,积极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再创佳绩。

尹庄镇中心小学2011年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水平,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教育强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作风和能力保障,根据镇中心校《2011年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方案》文件精神,我校定于11月21日至12月31日开展第五届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现将我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11月21日——11月30日)

(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于11月25日下午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2011年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动员大会。1.成立了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文华

副组长:僧晓华 徐金娥

成员:赵福丽 柴娟丽 杨文江 孟宪峰 姜琳琳 杨讯科 2.确定了活动主题及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敬业、精业、乐业。活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确定了活动目标

具体到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创新青少年帮扶工作相结合;二是与学校行风评议相结合;三是与打造“高效课堂”工作相结合;四是与“三心”、“三平”精神相结合;五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4.明确了活动步骤 活动从从11月21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分宣传发动、学习教育、查摆整改、总结表彰四个阶段。

(二)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11月21日至11月24日,在学校大门外悬挂与活动相关的横幅一条,校内制作板报一块,移动标语黑板两块,建学习园地一个,广泛宣传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强力营造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的良好氛围。学校信息报道4篇,发表在《三门峡日报》(11月28日)、《西部在线》(11月28日)、《枫叶教育网》(11月27日)、《灵宝教育网》(11月26日)上。

二、学习教育阶段(12月1日——12月7日)

我校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编印了学习资料,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职工深入细致地学习研讨。每位教师记录学习笔记12篇以上,撰写学习心得体会1篇,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校教师学习内容包括:要把学习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和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河南省公务员工作纪律十条禁令》、《灵宝市教育体育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十条规定》;马稳庚同志在2011年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南省林州市卸甲平小学王生英、北京市第五幼儿园石利颖、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桂贤娣、贵州省盘县响水中学左相平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学校信息报道3篇,发表在《枫叶教育网》(11月29日)、《枫叶教育网》(12月3日)、《灵宝教育网》(12月2日)上。

三、查摆整改阶段(12月8日——12月25日)

(一)广泛征求意见。采取设置意见箱和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开展谈心活动等多种形式,向社会群众、学生家长征求对本单位师德师风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如实向教工大会及教师本人进行反馈,并整理形成反馈材料。

(二)深入自查剖析。根据征求意见情况,认真梳理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教师个人重点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逐条查摆问题。领导班子成员既对照《规范》逐条查摆问题,又重点查摆在作风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重点解决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饱满的教育激情、服务师生意识不强、学习风气不浓、工作力度不够、群众观念不牢等问题。在找缺点同时,也认真找个人优点,使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学校用身边的人和事做榜样,教育激励本单位教师。在领导班子和个人深入查摆问题的基础上,层层召开民主生活会。12月15日,领导班子召开了民主生活会。12月20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头参加了各学科组的民主生活会。

(三)认真进行整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个人对照查摆出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体现了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目标、时限。对于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明确整改期限,限期进行整改。经过认真进行整改,重点解决了教师职业倦怠、学风浮躁等问题。学校向留守学生发放新年贺卡,并组织他们向外出打工的父母,寄上新年祝福;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

四、总结表彰阶段(12月26日——12月31日)

(一)认真回顾总结。我校对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进行认真的“回头看”,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写出总结材料。对于在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中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进行整理并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

(二)推荐表彰先进。我校认真组织总结,评出校级师德标兵12人,郭静文、焦娜娟、李改妮、王当梅、杨文江、张春兰、张娟、赵政晖等老师被评为镇级师德标兵,进行了隆重的表彰仪式。

7.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 篇七

一、在生活中实践, 在社会中锻炼

生活是道德的根基, 让学生热爱生活是德育的核心。德育实践活动要紧紧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从学生生活入手, 把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 帮助他们体验生活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从而让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如在以 《珍爱生命, 文明交通》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作为交通督导员, 主动劝导行人安全过马路, 维护交通秩序。学生不仅能在此活动中增强自我交通安全意识, 还能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陶行知先生曾说: “要做, 要真正做, 只有到社会上去, 以社会为学校。这样,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 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社会是个大舞台, 是一本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的活教材, 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 也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的环境。只有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 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如开展以 “走进三峡, 学习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大自然, 欣赏自然风光, 走进农村, 去参与农业活动, 体会劳动艰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感触生活, 认知社会, 增加人生阅历, 有助于树立远大理想, 正确规划人生。

二、调动主体性, 激发创造性

品德教育是以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 老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思想, 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从而促进品德发展, 使学生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由于德育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 并强调亲身经历, 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活动方式。通过自主参与, 学生获得自我感受和发现, 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如在每周的主题班会设计时, 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 自由发挥创意, 设计并组织活动, 独立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 激发创造热情。例如, 对于男女同学到底该如何正常交往这个敏感话题, 我班学生以此开展的辩论会进行的尤其顺利。学生们更愿意加入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话题中来, 更愿意去向同学们寻求帮助, 更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在开展此类班级活动时, 采取演讲、辩论、表演、讲故事、知识竞赛抢答活动等多种形式, 既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合作精神, 增强责任意识

在教学中, 合作学习是被誉为 “当代最伟的教育改革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过程,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伙伴,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锻炼的机会。其实, 在德育教育方面也可以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群体拥有一个共同的探究任务, 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 “角色”, 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必须通力合作, 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一旦遇到问题和困难, 通过有效的沟通, 协商解决。比如, 在社会实践基地中开展的一系列生活体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越三米高台等多个集体项目。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们能面对困难不放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依靠合作圆满完成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 “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 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往往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承担责任和体验责任的机会。又如, 开展 “送爱心”等系列活动, 学生主动捐书捐物、探访孤儿、帮助老人,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四、提升自信心, 塑造完美人格

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成为主角。通过实践活动, 能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 找到自身的优点, 增强自信。比如, 在开展以“我眼中的她和他”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 让同学们在小纸片上写出某些同学的优点, 并在同学中交流, 让那些不显眼的同学找到自己被隐藏或是被忽略的优点, 从而增加自信心。又在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的准备过程中, 对所有学生按特点和性格分工, 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体会自身的价值。

培养学生做人、做事, 是德育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但实际做起来却并不能完全落实, 学生的道德行为并未真正地养成。因此, 通过课后的延伸,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布置, 让他们真切的体验,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比如, 开展 “快乐的家庭生活”主题班会, 可将 “主动给父母一个拥抱、主动承担一份家务”作为延伸课后社会实践活动的着落点, 让学生每天和父母拥抱, 鼓励自己主动问好, 学会与父母和睦相处。这样, 叛逆期学生与家人的关系会明显改善, 学生也能体会做家长的艰辛, 从而加深家庭感情, 避免性格缺陷, 形成健康心理。

通过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创作, 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能, 增强自信与自立, 培养团结协作, 树立良好的品德。实践表明, 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 才能真正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是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它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只有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 才能真正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结合工作实践, 谈了对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8.德育主题月活动总结 篇八

【关键词】小学 德育 主题活动教学

一、小学德育课开展主题活动的教学意义

新课标指出:“德育新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是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这种主题活动课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发生内在的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在小学德育教育课中开展主题教学的意义主要有:①德育主题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②德育主题活动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

主题性是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有价值的主题活动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纵观我们教学平常的活动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的主题选择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二是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进行德育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时,并没有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更不能敏锐地感知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仅仅只是照抄照搬其它各种活动主题的设计,这必然使得这种德育课教学过于盲目而缺乏有效性。

2.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

活动性是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的重要特征,但是教师在实际

德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挖空心思地设计了许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片面追求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而不顾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课堂教学的需要,并没有真心实意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活动仅仅是为了走走过场,而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3.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德育活动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参与的活动,教师不是领导者,是参与者。在实际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在“活动”,似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学生的发言、议论有时离题万里,吵吵闹闹缺乏目的性,有时只是一些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学生的天地,活动效率很低,教师成了旁观者,很少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更不能把自己当成倾听学生内心感受的朋友,课堂缺少师生灵活机动的对话和必要的沟通。

三、提高德育课主题活动的策略

德育主题活动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总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教师观念没有改变,教育资源没有利用整合等。通过笔者的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实施德育主题活动教学需要诸多因素的保障,但其中最重要的保障是教师观念的改变和素质的提高,因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的结果。这种指导作用深刻表明了教师角色的巨大变化。主题活动教学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诸多改变。如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等等。

2.要精心设计主题活动,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活动课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首先要考虑应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这就要求教师遵守三大原则:活动的主题要浅显易懂,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形式多样丰富。

3.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文件,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一切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过程都应该以此为基本出发和归宿。这与主题活动教学的“以主题活动促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发展”这个关键问题上实现了整合。因此德育新课程也应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评价多元化的原则,教学评价从评价对象角度应当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部分,从评价功能角度应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类型。两种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操作方法也不尽一样,但在内容上都应当体现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以及回答教学当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4.整合现有课程和教材,促进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开展

从主题活动教学的范畴类型来考察,主题活动教学是个系统过程,它涉及学校教学工作,课外活动中的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活动等。因此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施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必须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化和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外活动课程化是结合各学科教材里的相关内容,将有关德育的各类

课外活动形式加以整合、扩充和发展,使它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德育类的主题活动课程。它的形式可以是主题班队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社会参观考察、社区公益性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展开,在课时安排上可以结合教材每一单元的授课时间来设置,比如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可以安排在班会

课或下午第三节课,这样也并不影响其它课程的授课。主题活动内容可以结合本校的實际,编写校本教材,设置校本课程,促进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开展。

小学德育课主题活动教学是把学生从封闭教学环境中带入灵活互动的新天地,当然,只有教师设计好的德育活动主题和组织好活动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得以焕发,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培养,最终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芳等.《学校活动德育模式当议》,《陕西教育》,2004,1

[2]庞伟芳.《中小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践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5

9.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总结 篇九

为了培养全体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思想,增强少先队员党、团、队衔接意识,根据全国少工委要求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红领巾心向党——感受你的爱”的主题,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生活的特点和作用,积极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激活学生在体验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红色基因”。全面开启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红色引擎”教育。我们通过朝读经典、读书活动、故事会、班会等多种形式展现班级开展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我班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红色精神的传承。

活动形式如下:

一、活动开始:

主持人(甲):星星金闪闪,火炬光灿灿。

主持人(乙):我们手拉手,红领巾在胸前飘。

主持人(丙):今天,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喜迎-的胜利召开。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合):五年级(2)班”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中国共产党创建至今已有的历史了。

主持人(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荣的历史吧!主持人(丙)有请同学们:

(一)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

1:红船故事

2:井冈山精神

3:长征精神

4:介绍党旗

5:新中国成立

6:和平年代

(二)、主持人:教师的爱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爱伴随着我们,请欣赏快板《争当好儿童》。

(三)采访:在我们的心里有自己的少年英雄吗?(张嘎、雨来、王二小等)欣赏故事

(四)多少党的儿女为共产主义旗帜添光彩,董存瑞托起民族解放的宣言,炸飞了敌人暗堡。黄继光用胸口堵住了侵略者的喉咙。正因为有了党,才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请欣赏:我们真诚地献上“妈妈教我一支歌”。

(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美丽的鲜花在为你绽放,抑扬地颂歌在为你畅响。

请欣赏诗歌诗朗诵《党是阳光我是花》。(六)主持人:党啊,您是光辉的太阳,您是肥沃的土壤。(七)主持人:我愿做阳光下的一朵葵花,

主持人:我愿做土壤里的一颗种子,主持人齐:在这里迎接更加光辉的明天。请听三句半《齐声歌颂共产党》。(八)配乐诗朗诵《中华少年》

主持人1:同学们:看,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魅力而宽广;主持人2:瞧,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主持人齐:请欣赏舞蹈《大中国》

少年盛则中国盛,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用行动感谢党,为争当优秀少年而努力。在这次班会中,我们增长了知识,为党的-召开献礼。现在有请老师为这次活动做总结。

三、活动结束。

班主任老师讲话;

主持人齐:五年级(2)班“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活动到此结束。班会通过回顾历史,采用讲故事、演小品、说快板、三句半、诗朗诵、歌表演等,找出身边学习榜样、朗诵赞颂党的诗词、制定红领巾爱心小计划、看到日趋祖国的发达等形式,表达了学生对党的崇高敬仰和深深爱戴以及身为祖国一员而自豪的情感。

整个活动穿越不同时代感强,以少年儿童喜欢的形式,使时代先锋人物和身边优秀形象走进少先队员内心,使少先队员理解党对少年儿童的真心关爱。认识到:无论在平凡岗位还是在危险时刻,优秀共产党员总能挺身而出,帮助别人。在活动前期,围绕这一主题,班级举办“手抄报展览”。学生动手找党员中先锋模范人物或英雄人物故事,在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10.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总结 篇十

根据吉劳社字87号文件精神,为了切实解决我县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推进再就业援助制度化,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我局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的基础上,20xx年12月26日进入第二阶段,于20xx年2月12日结束;活动期间结合春季招聘大会,开展“送岗位”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开展的活动情况做总结

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我局从活动一开始就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协调有关部门,开发了一批社区修理维护、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岗位;开发了一批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等技能较低的社会化服务岗位;开发了一批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社区工作岗位;开发了一批适合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工作岗位,通过送岗上门、重点推介等形式新安置了就业困难人员1xxxx。

二、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

我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并汇总后,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宣传栏及下乡走访等方式,充分利用社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发布用工信息;同时与20xxxxx县就业和再就业春季现场招聘会结合起来,发布用工信息,活动期间共计收集岗位705xxxx,发放就业信息资料1000xxxx份。

三、召开春季就业和再就业招聘会

20xxxxx县就业和再就业春季现场招聘会于20xx年2月7日顺利召开。招聘会共计收集7xxxx单位的就业岗位705xxxx,其中:省内381xxxx,省外324xxxx;会期三天的招聘会约1400xxxx次进场,达成意向399xxxx次,现场录用145xxxx人员,其中:405xxxx员5xxxx、低保对象2xxxx和xxxx残疾人就业。

四、积极做好后续服务

我局在下一阶段将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对录用和已达成意向的求职者及援助对象逐一列出花名册,组织人员跟踪服务,上门督导,实地了解上岗和待遇落实情况。对没有成功录用的求职者及援助对象根据其情况进行调剂或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将针对未招满的就业岗位,开展“送岗上门”活动,把岗位信息送到再就业任务重、就业信息闭塞的企业和乡村,尽可能的实现充分就业。

总之,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以来,向就业困难人员宣传了政策,排除了疑难,并真正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局将总结经验,努力开拓,常抓不懈,把再就业援助工作当作20xx年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

【2】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总结

按照20xx年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的总体安排,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我部联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了《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331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2月下旬到20xx年1月中旬组织开展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地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查援助对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方案,强化服务措施,突出援助成效,切实帮助一批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62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1.7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其中认定7.5万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帮助36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4.2万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帮助59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2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1.8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3万多人实现就业。

二、主要做法

各地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援助月活动中普遍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等常规项目,并以推动就业援助制度化、长效化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实名登记、精细援助、跟踪帮扶、优化服务等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建设。

(一)实现实名登记,加强动态化管理。

随着全国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证工作的开展和全国就业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部分地区对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纳入实名制、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如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通过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登记认定,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纳入就业信息监测系统,实行实名制管理和援助。

(二)提供精细援助,提高就业成功率。

各地在实施就业援助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分类帮扶和重点援助,充分考虑援助对象的不同困难,进行精细化服务,提高了援助对象的就业成功率。如安徽省合肥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南阳市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需求,对收集的岗位信息先行甄选,将与援助对象情况匹配度高的岗位直接送到援助对象家中,提高了援助效率和就业成功率。湖北省建立分类援助制度,对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简单实用型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能力愿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借款、政策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实现创业;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缓解生活困难。

(三)强化跟踪帮扶,促进稳定就业。

为巩固援助成果,各地着力加强援助后的跟踪服务和后续帮扶工作,不仅让援助对象就业,而且能够稳定就业。如北京、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重庆、贵州、甘肃、青海等地为强化帮扶效果,通过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等方式,跟踪了解援助对象的就业状况,及时落实各种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或有就业愿望但未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纳入到日常援助计划,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对已就业的援助对象,详细掌握其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对尚未享受扶持政策的,积极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

(四)加强人员培训,增强服务能力。

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各地在援助月活动期间,还组织力量加强基层队伍培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如辽宁省盘锦市通过举办就业政策培训班的方式,对全市街道(乡镇)、社区平台5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就业援助相关政策培训。山东省按照“删繁就简、方便易行”要求,重新梳理了各项就业服务业务流程,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服务准则,使环节更合理、操作更规范、流程更顺畅,既方便了群众,也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

(五)机构联动,促进残疾人就业。

各地人社部分积极与当地残联组织合作,开发岗位、落实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湖北省残联联合省人社厅、湖北日报共同举办“残疾人摄影技术创业培训基础班”,并跟进服务最终帮助培训班多名参训残疾人实现创业。重庆市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开通专门窗口,为残疾人及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援助卡》、《重庆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卡》等相关证件,分类建立基础台帐。青海省残联与省人社厅,为省内10家符合相关规定的残疾人企业提供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一次性奖励等经费共计496万余元。

【3】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总结

按照省人社厅和省残联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精神,扶余市人社局、扶余市残联、扶余市就业服务局认真落实《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从20xx年1月上旬开始到2月下旬结束,具体按照开展政策宣传、深入走访登记、市市岗位援助、落实扶持政策、强化跟踪问效几个阶段开展活动,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就业援助月活动取得的成果

活动月期间,市、乡(社区)两级就业服务平台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800户,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472人,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71人,低保家庭成员122人。帮助3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人,低保家庭成员73人。帮助402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认定零就业家庭29户,帮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29户,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6人,辖区内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享受扶持政策的企业18户,企业招用的登记认定的困难人员283人。

二、就业援助月活动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认真部署

为了使活动月的活动有序开展,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援助对象、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了有市人社局、市残联、市就业服务局主要领导参加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社区社会保障所所长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市人社局、就业服务局联合各社区,加大就业援助的宣传力度,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电子显示屏,社区的信息栏,在车站广场设宣传台,散发宣传册宣传单,开展就业援助宣传日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就业扶持政策,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让群众看到政府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就在身边,让群众乐意接受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转移就业等就业援助服务。1月27日,市人社局、就业服务开展了“2015年就业援助月宣传日”活动,在客运站、车站广场,开展了“送信息、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近千名过往群众参与,解答群众政策咨询近百人,发放宣传册5千多册,发放宣传单8千多张。

(三)齐抓共管、协同作战。

把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目前人社系统、残疾人联合会、社区等相关部门共同重点抓好的重点工作,并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协同作战。共同开展走访调查、摸清情况、确定措施、重点帮扶,使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相关的单位业绩行动配合开展活动,1月13日,扶余市玉林职校、玉林家政有限公司,在扶余市职业培训中心,针对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就业困难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活动,有42名妇女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后,公司将负责为这批学员联系就业岗位。

(四)实名援助、注重效果。

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各个社区通过调查摸底工作,对群众申报材料马上派人核实确认,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档案,做好困难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常态管理,并建立申报认定制度,确定对符合条件的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并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措施,让援助工作取得实际效果。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从1月下旬开始,分别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对所申报人员逐家逐户进行核实确认,建立援助对象档案,并上报就业服务局备案。

(五)建立机制、形成长效。

市就业服务局和各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失业预警方案、服务承诺制、联系走访制、台账管理制、公布公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努力使就业援助活动发挥长效帮扶的作用。从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后,市就业服务局认真规范了各乡镇、街道社区关于就业援助方面的有关预案、制度等,旨在建立起相关制度,使就业援助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平时也要经常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11.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总结 篇十一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使我局的爱国卫生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工作日程,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保全局的爱国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详尽的工作措施

根据县爱卫办的工作布置和安排,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一是领导亲自抓“爱国卫生”工作,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二是按照县爱卫会的要求,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值日制度及卫生划片包干制度,做到对卫生检查有登记、日常工作有记载;三是完善各种环境卫生设施;四是积极开展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教育;四是积极参加市爱卫会组织的各种爱国卫生活动;五是按县爱卫会要求统一投放灭鼠、灭蟑螂、灭蚊虫等药物;六是积极开展整治环境卫生活动,坚持周一至周五日常保洁,做到室内外无蜘蛛网、无灰尘、无垃圾和污物;七是积极参加了各种爱国卫生公益活动;八是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坚持“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责任管理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为了治理好我局的环境卫生,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创造保持一个清洁舒适、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我局爱国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小组,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地对各股室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在每月底进行公布,定期通报。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为了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文明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法制意识,我们充分利用“爱国卫生月”活动,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大力普及卫生知识。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我局的爱国卫生教育面达到了95%以上。

五、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

按县爱卫会要求把爱卫月活动与疾病防治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了春季灭蚊灭鼠活动,统一投放灭鼠、灭蟑螂、灭蚊虫等药物,清除了“四害”孳生场所,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发生,防止了相关传染病发生,保障了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

六、进一步创造优美的办公环境

为了确保治理好我局的环境卫生,我们首先要求并做到了:

一是将各自的卫生区域打扫干净,保证了办公室门窗、文件柜、灯罩等无灰尘、蜘网、办公室、凳、桌椅、地面、墙角清洁干净,墙底贴脚线上无灰尘,痰盂缸无陈旧污垢;烟缸、茶具干净清洁,办公用具及其他用品摆放有序。

二是厕所内的门窗、便池、尿槽做到无尘、无蜘蛛网、无尿垢及其它污物。

三是绿化区内无杂草、枯叶、枯枝、纸屑等脏物,地面整洁、干净。

四是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垃圾日产日清,无乱丢、乱吐、乱倒、乱贴、乱挂、乱堆、乱放等现象,物品摆放有序,室内空气流通,采光良好。

12.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环境卫生工作是医院的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院容院貌的问题,是事关医院整体形象、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鉴于这个认识,我院十分重视卫生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刘英敏同志为组长,总务科主任朱志辉、副主任崔强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全体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医院卫生工作,构成畅通无阻的卫生工作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为使医院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保证医院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我院已制订有《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卫生工作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医院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约。

进入四月份,我院按照《关于开展20__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再次召开医院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布置医院今年“爱卫月”卫活动的重点是整治卫生环境工作和防、除四害及卫生防疫工作。

二、进取响应号召,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月

结合我院实际,医院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于四月初在全院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以“全员参与”为主,利用医院职工集会、会议、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爱国卫生月”主题宣传。全面多次动员,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治理环境,重点清理医院卫生死角、公共绿化带和职工食堂,并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保护环境、节俭资源、营造环境优雅型和资源节俭型医院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全体员工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月活动的认识。积极的宣传是医院职工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前提保障,经过宣传发动,整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都能积极参与,全院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三、全面深入开展爱卫工作

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院在整个爱国卫生月中,开展了以下具体活动:

(1)具体宣传活动。向全体员工进行了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使全体员工思想意识得到了提升。在院内醒目处分别悬挂宣传牌。并在公共黑板报处刊出了“四害”的预防和消杀,肠道传染病预防、禽流感预防、流脑预防、结核病预防等知识。

(2)医院环境整治。4月初连续两周,医院各责任科室进行了分阶段的卫生环境整治活动。着重进行了包干区杂草清理和死角清除。使整个医院顿显清洁,经过绿色陪衬和红花点缀,医院呈现一片生机昂然。着重进行了办公区域和各病区、卫生间、及各卫生死角的卫生清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基本能杜绝蚊蝇滋生,重点喷洒清蟑和灭鼠药物。全体员工在共同参与环境整治过程中增强了保洁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关注饮食安全。结合全院安全大检查,四月份医院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食堂、医院卫生工作进行了整治,严防病从口入。要求食堂按照区卫计局要求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同时总务部门还对枯枝枯木进行了清理再植。

(4)组织后勤管理人员对所有厕所、卫生间进行了集中清理,清除污渍;消除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

13.“环保行动月”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三

根据**市**局《关于组织开展“环保行动月”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更好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我室结合实际,在4月份开展了“环保行动月”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高环保意识

为确保单位环保工作由计划、有效的开展,我处领导非常重视单位环境与人的和谐,通过开展“环保行动月”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环保意识,持续推进以空气环境、水环境、人居环境等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单位环境改善成果,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低碳减排的社会风尚,为建设生态城市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结合单位实际,开展“环保”活动

(一)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职工大会、日常工作例会、科务会等会议形式,教育全体干部职工在生活、工作中形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行为习惯,坚持环保、低碳的良好风气,据统计2012年2月较去年同期全体职工人均节约用水5吨、节约用水20度。此外,我处还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普及环保知识,努力营造努力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广发开展“低碳城市、绿色生活”实践活动”。我处每个季度都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关爱自然”、“低碳出行”等户外实践活动,通过专项活动使职工亲近自然、热爱环境,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公德意识,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三)积极开展环境综合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我处环境绿化科学、美化、健康的问题,我处4月份对大院环境绿化进行改造,促进了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协调发展。

三、工作成效

通过高度重视开展一系列的“环保行动月”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职工的环保意识也有所提高,环境整治得到有效改善,以实际行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为推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做好准备。

上一篇:生产现场6s管理规定下一篇:小学音乐课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