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语文教学反思

2024-09-05

《我有一个梦想》-语文教学反思(共16篇)

1.《我有一个梦想》-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

xx月xx日下午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听了我的一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来看,我的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1、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落实。

2、本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我首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同学们面对本文的文题时,你们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呢?学生的回答是:“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这是学生的思路,我没有按照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思路来分析课文,而是按学生的思路来分析课文,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所对应的段落并加以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学生自己出结论后,也就理清了作者的演讲思路。

2.《我有一个梦想》-语文教学反思 篇二

一、激情导入

师述:在2009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即将揭晓之际, 诺贝尔基金会评出了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他们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79年和平奖得主德雷莎修女。马丁路德金是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于1963年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的正义呼声至今回荡不绝。他的努力在今天终于开花结果, 非洲裔黑人奥巴马能够当选美国总统, 这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进步。

本环节激情的导入与交流, 能让教师迅速捕捉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当教师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到信任, 从他们的表情中感受到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时候, 教师的高效教学之旅也就扬帆起航了。

二、整体感知, 走进梦想

1、思考:“我的梦想”是什么?

①先让学生自读17—25自然段, 再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句, 归纳概括出实质内容。

明确:①政治上, 希望有色人种能享受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文化上, 得到尊重和理解, 以品格来评判人, 有和白人一样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③经济上, 有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本环节通过“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要求学生用各种符号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划划, 精彩的语句下面画上波浪线或着重号, 为之叫绝的名言警句旁打上感叹号, 怀疑不解之处打上问号, 有同感的地方不妨写上几句, 等等,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

②朗读17—25段。 (方法指导二:诵读法)

师述:试想, 如果马丁用一般政客的言辞摇旗呐喊:我们要公平!我们要正义!我们要平等!黑人会心潮澎湃吗?白人会良知深深忏悔吗?马丁正是运用了震撼人心的演讲武器: 一组组排比句, 如飞流直泻, 如排山倒海, 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因为是梦想, 所以要舒缓自如;因为毋庸置疑, 所以要掷地有声。语调由舒缓渐进到急迫, 由低吟渐进到高歌。 (幻灯展示朗读提示)

学生选读17—25自然段, 初步感知演讲的魅力, 教师及时点评。

本环节教师先要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在第一次朗读展示中, 体会朗读的魅力。正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及:“语文教学应加强诵读涵泳, 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2、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①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 结合课外收集的背景资料, 请提取文中关键词概括。

悲惨的事实:骇人听闻

“空头支票”:兑现承诺

②师述:是的, 对黑人来说, 自由平等就像天上的馅饼, 可望而不可及!黑人处在怎样的境地?品读第2自然段, 抓住关键词句, 读出控诉! 读出愤怒!读出诅咒!

指名朗读, 由学生点评。

本环节加强了语文与历史、社会、文化的联系, 引导学生把课外查阅的资料和课文想比照, 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第二次朗读, 体会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 渗透德育教育, 激发学生的悲悯心。突破“了解和认识本文背景, 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这个难点。

3、思考: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①分小组读6—16自然段, 和组员们一起归纳要点。

斗争的方式:非暴力运动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②师述:从马丁的演讲中, 我们看见他用大海般的胸怀, 用火山似地热情, 以包容, 忍耐, 博爱的精神来对抗仇恨。并且以战略家的眼光展望未来美好的前景, 这集中表现在课文6—16段中。团结才有力量!以小组为单位, 看哪个组读的最有气势。

以小组为单位, 每小组选择一个片段, 展开朗读竞赛, 教师点评, 公布优胜小组名次。

本环节主要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教师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 把提出的问题交给学生解决,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并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在这个环节要给予正确的点拨,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本次诵读为第三次朗读展示, 采取的是小组竞赛的形式, 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归纳总结, 领悟要经

师述:下面, 让我们归纳这篇演讲词的特征。

师生一起参与讨论探究, 教师板书。

本篇演讲词的特征:

①句式“三多”:多整句、多短句、多修辞 (比喻、排比、反问等)

②内容“三气”:思想开阔之大气、针对现实之勇气、逻辑论说之锐气

本环节通过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演讲词的句式和内容特点, 使学生对演讲稿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始终是以一个探究者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究的, 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含英咀华, 体会梦想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品读, 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和组员们一起交流。 (可以从内容、感情或语言等方面赏析)

2、选择你最喜欢的片段, 登上梦想舞台, 尝试上台演讲。

师述:同学们, 问高高讲台, 谁主沉浮?现在, 谁能大胆地展示自己, 谁就是讲台的主宰者!请登上我们的梦想舞台, 实现你的演讲梦想, 勇敢地超过自我吧! (幻灯展示舞台, 并链接播放歌曲《超越梦想》)

请学生自由上台展示 (根据具体时间, 前五名上台的) , 教师点评。

本环节是课文的高潮部分。教师的任务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民主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的许多见解和问题, 常常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 这样一来, 教师也得到了提高, 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梦想舞台”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展示平台, 教师的目标很具体, 学生活动的兴趣也很浓厚, 适合的活动目标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 提高兴趣。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必要时可以伸出援助之手, 让学生借助外力实现自我价值。学生们在演讲中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 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教室中回荡, 使全班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 这正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

五、总结感悟, 超越梦想

要求学生为马丁路德金写一段颁奖词。

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挖掘马丁路德金身上的伟大精神, 同时也训练学生运用凝练, 深刻, 优美, 饱含深情的语言, 从而达到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

总之, 对课堂的设计, 始终以问题为基础, 以能力、方法为主线, 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表现自己的能力为指导思想。为学生 创设猜想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凭借直觉大胆猜想, 把课本中现成的结论转变成为学生探索的对象,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中, 教师始终是以一个探究者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究的, 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同学式”的“心灵交流”,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渗透消融于平等、坦诚的“对话”中, 尽力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后记]

这是我在当阳一中、宜昌市一中、枝江一中组织的“三校联合体”活动中所上的一节汇报课, 整节课中, 我精神饱满, 学生积极投入, 整个课堂环环相扣, 高潮迭起, 尤其是在“含英咀华, 体会梦想”这个环节中, 学生踊跃上台, 讲台变成了演讲台, 学生们用青春的激情现场演讲出了大师的梦想。

课后, 三校听课的专家和老师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自己也总结出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这是一节有意义的课, 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这是一节有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本节课学生参与面广, 我一贯认为“语文课堂无差生, 只有不投入的学生”;其次, 是效率的高, 学生无论是整合要点还是模拟演讲, 都呈现了良好状态。

三、这是一节有生成性的课, 即丰实的课。本次展示课从接到任务到展示, 我只用了2天时间研究文本, 写教案, 制作PPT, 学生利用课外收集了课文有关背景资料, 利用早读预习了课文, 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 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 在整个过程中有资 源的生成 , 又有过程 的生成。

四、这是一节常态下的课, 即平实的课。当时教室里坐着很多我市语文教学的专家, 我做到了旁若无人, 因为, 我是在为学生上课, 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创新谈 篇三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四“英名与事业”专题中的课文,是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集会上的一篇经典的英文演讲词。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第一是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主要内容;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第二是能力目标:掌握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演讲能力;锻炼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第三是情感目标:体会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事业而奋斗。那么,怎样在讲解这篇文章时体现创新和探究,怎样才能使教学充满感染力,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 尝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将演讲词作为高中语文课文是比较新颖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我有一个梦想》的内容非常感人,它饱含激情、言辞准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充满着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难将这篇课文的深意讲出来,而且学生也不会觉得这篇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笔者大胆创新,尝试了双语教学。在课堂上我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来探讨“我”有怎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讲述了他的梦想?经过学生的交流探究,他们找到在文章的18、19、20、21、22、25六个自然段中都有体现。

笔者接着说:同学们,这篇文章是马丁·路德·金用英语演讲的稿子,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英语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当学生听到语文教师这么说以后学习激情异常高涨,都积极地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高中语文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从新的角度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二、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高中生要学会演讲,并且能够做到观点鲜明、有说服力,形成有自己个性的演讲风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演讲的平台,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由于大部分高中生不熟悉西方的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而且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等更是全无感受,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作者在演讲词中反映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因此,笔者在网上为学生查找、下载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在课上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播放给学生,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最喜欢的一段,并大声朗读,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马丁·路德·金,现在在华盛顿向25万的黑人同胞进行演讲。除了刚才的朗读要求以外,还要注意肢体语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高中生的演讲水平得到提升,还让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台。

三、 借助技术渲染情境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将创新带入了歧途,教学只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而对于教材文本的讲解则少之又少,造成了语文上等生不断进步,语文学困跟不上教师的步伐,最终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利于高中生共同进步。

笔者在教学时立足于教材文本,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渲染开放性的课堂氛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时,当学生对教材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后,笔者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并发言。“很多年过去了,你认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现了吗?”当高中生看到这个问题以后,他们就会在头脑中搜索马丁·路德·金希望实现的梦想是什么,然后会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大屏幕上打出几个大字:“你的梦想是什么”,以此对高中生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到讲台上谈自己的梦想,语文教师做点评工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自己的课堂高效和创新,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同时,还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高中语文学科的最终教学目标是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因此,新时期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像马丁·路德·金一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4.我有一个梦想课后反思 篇四

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我有一个梦想”,那么这个梦想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段落。2.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梦想?3.找出反映黑人生活现状的相关段落。4.开篇就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为什么从这里写起?5.黑人的生活现状并不如意,那么对于黑人来说,实现梦想,争取权利是一场斗争,那么这个斗争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呢?6.如果这个梦想实现了,现实情况会有怎样的变化?这几个问题把课文很好地串联了起来,学生也能把握这篇演讲的逻辑性,但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我始终不能把握。“揣摩重点文段与修辞方法的运用”这一点没有做到,讲完几个问题后只剩下1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揣摩这些重点文段和修辞方法,根本来不及让学生细细品味,只能自己展示ppt,让学生走马观花般地看了一遍。

导入部分——ppt展示《黑人给白人的一封信》可以考虑删掉,仍应要求学生预习,把握文章脉络,这样可以省下不少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揣摩重点文段和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5.《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贯彻“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在活动”的现代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主要内容。(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能力目标:

(1)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2)提高朗读能力。(3)培养演讲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2、点拨法 点拨学生于“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讨论法 积极倡导学生“疑义相与析”,培养合作协同的精神。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40年前的8月28日,即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美国25万人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会,浩浩荡荡地从华盛顿纪念碑出发,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次演讲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被誉为“黑人之音”。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他认为,可以通过 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走进梦想(分析文章的主体思想):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篇演讲词,一起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今天我们将通过三个问题的探讨来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探究思考: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一下,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可以找到,并且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学生讨论交流。)(1)探讨问题一:

师:好,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我”有怎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讲述了他的梦想?

明确:18、19、20、21、22、25六段。

师:同学们找的是既快又准确,很不错。那同学想不想现场聆听一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播放现场视频)

师:听完之后,感觉如何?

明确:一气呵成,激情飞扬,很有气势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明确:语言精彩,而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师:我们说过排比的运用具有什么效果? 明确:增强语言气势,感情充沛,结合演讲辞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师:对啊,作者的梦想采用六句连排,若江河一泻千里,当然气势非凡了。这是这篇演讲辞的特点之一──排比修辞的运用,大家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加以学习和运用。

那刚才有同学说听的是英文版,听的不是很懂,那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中文版的? 这个就由本人代劳了。(教师范读)

师:好了,我们也别只顾品味激情而忘了我们的问题,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归纳概括。)梦想:美国能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实现自由、民主和平等。(2)探讨问题二:

师:其实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梦想,也是所有美国黑人共同的梦想!好,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当时向所有的黑人喊出了“要求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是因为当时黑人享受这些权利吗?(再问)黑人的遭遇如何?

(提要求:请同学跳读文,找出介绍黑人遭遇的段落,全班大声朗读,并用文中的重要词语来加以概括。)

原因: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作为黑人当然应当讨回自己的权利,实现“自由、平等、和白人友爱相处”的梦想。(3)探讨问题三:

师:是啊,黑人也是人,每个人都不愿意受到歧视,生而平等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在有法律保障(补充:结合第一段,南北战争后,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却仍然受不到公平待遇的情况下,黑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梦想明确之后,作者又打算怎么样去实现它?(学生回答,结合课文重要语句,进行归纳总结)明确: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的和平的方式。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4)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我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美国黑人虽然还在受歧视,虽然仍然生活在贫困中,但在马丁•路德•金热情洋溢的演讲中,他告诉我们只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就能实现所有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友爱的梦想。

四、亲身体验(朗读梦想)

师: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下面就让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朗读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

师:也可以想象一下你是马丁•路德•金,现在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的黑人同胞进行演讲。除了我们刚才的朗读要求以外,还要稍加注意一下你的肢体语言。(各请一位男生和女生来进行朗读PK,请同学来点评。)

五、拓展训练(写梦想、说梦想)

师: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仅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有的已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但梦想的美好让我们执著追求。同学们,现在我想听你诉说,诉说你的梦想。要求:

1.仿18~21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2.注意结合本文演讲辞的特点(如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学生展示写好的梦想,生点评,师小结)

六、结语:

刚才我们一同感受了梦想成真的美好时刻,然而,马丁·路德·金并没有亲身感受到胜利 的喜悦,1968年4月他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年仅39岁,美国第一夫人劳拉说 “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马丁·路德·金生前,获诺贝尔和平奖,死后,美国将每年的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联合国也将每年的1月15日作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一段纪念视频,来表达我们对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的敬仰。(播放视频)

本文情感充沛,设喻巧妙,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未来而作结,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愿同学们也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七、作业: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民主、自由、平等”;孙中山的梦想是“天下为公”;青年马克思的梦想是为“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而奋斗”;青年毛泽东的梦想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写一组排比句。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思考题: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教学反思:

6.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课件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⑵ 通过诵读,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

⑶ 体会和揣摩这篇演讲稿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反复、排比和比喻)和文采斐然的特点,并学以致用。

2、过程和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朗读,多向对话与交流,当堂进行文段练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伟大理想,并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语言,体会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表达作用,并能用排比、反复和比喻等常用于演讲稿的手法写作。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想通过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从而了解演讲稿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辞方法——反复、排比和比喻的运用,并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感染力,最终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讨论比较,咀嚼鉴赏,语段练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8月酷热的一天,数万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一位伟人。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令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街,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讲。四十年前的8月28日,一个风和日丽,令人振奋的日子,约25万人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说。金博士即兴而就,慷慨陈词。如今,四十年过去了,他那富有感召力的声音依然在人们的耳畔回响,这位被誉为“黑人之音”的演讲家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篇著名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课件伴随)

(二)学习目标

这是一篇演讲词,前边,我们通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学习了演讲词逻辑严密的特点。今天,我们则重点体会此篇演讲词思想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并初步学习即兴演讲。 (课件伴随)

(三)作者、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这就是马丁·路德·金。 (课件伴随)

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1986年起,美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2、背景简介(课件配合)

要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我们先来看有关黑人的历史背景

自从16世纪中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便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苦难的奴隶生涯。南北战争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他们才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但一百多年后,种族歧视和压迫仍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挣扎在社会底层,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的边缘,遭受虐待殴打,无法享有白人同等的人格和活动自由。

(四)整体感知内容、把握演讲特点。

1、梦想是什么

①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掀起了如此狂热的浪潮,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②生扫读,找出含有“梦想”字样的段落。(17—25)

③自由放声读17—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梦想”内容。

明确: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

④对比表述。既然如此,何不直接表达成:“我梦想有一天,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不是更简洁明了吗?不是更好吗?何必用9个段落来表达,与文章对比。从而体会演讲词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⑤听原音演讲,感受气氛。

⑥马丁·路德·金是用心在演讲,用生命在呼唤。

下面,请一男同学再现马丁·路德·金当年的风采。

⑦生点评。

⑧师范读17—18,老师开头,期待同学们的精彩激情。

⑨生齐读17—25

2、怎样实现梦想

①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马丁·路德·金炽热的梦想,这一梦想也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位黑人心中的。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的斗争方式?

(非暴力抵抗)(板书)

②1955年,26岁的马丁·路德·金第一次领导黑人抵制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隔离制度时,就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他也因此在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说中哪些段落体现了他的这种主张?

③应用怎样的语调读?

④用平和、理智、语重心长的语调读(生读)

⑤马丁·路德·金的这一主张深受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顺便说说,南非黑人运动的领袖曼德拉也成了继两人之后的非暴力抵抗倡导者。他们都深信:真理、友好、仁爱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爱心是唯一的武器。的确,以暴制暴只能使暴力升级,当你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早晚会产生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放眼国际,巴以冲实几十年来一直无法解决,近几年愈演愈烈,甚至采用,以暴易暴,导致的.只能是双方更大的牺牲。

那么,非暴力抵抗是否等于消极而软弱的等待呢?不,请看演讲中何处体现了他们斗争的决心。

⑥10—14段 板书,决心坚定

众生齐读(充满激情,有气势)

3、小结:《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世纪最为激荡人心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悲愤而热烈的情感。即使在这一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的集会上,马丁·路德·金仍然以他惯有的理性和基督之爱向人群宣讲,这是一个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演说中处处闪耀着民主、平等、自由和平的思想光芒,并大量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量形象的描述,这正体现了演讲词思想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结合的特点。

(五)拓展迁移

1、梦想实现了吗?

但有人认为,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注定要失败的,它的两位最著名的倡导者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死在枪弹的暴力之下,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怎么看待?马丁·路法·金他们失败了吗?(没有)为什么?

虽梦想没有完全实现,但黑人地位提高了。(课件件随)

是啊,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成了明星大腕,政坛领袖,美国黑人的地位已今非昔比。马丁·路德·金虽然已经去世38年了,但他是一位胜利者。他以博爱的心灵,以耶酥受难者形象的自我奉献与牺牲,赢得了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空前提高。

身体的消灭并不妨碍精神的升华,他已成为黑人心中不灭的明灯,因此得到全世界的敬仰。

2、生即兴演讲,诉说梦想(课件件随)

如今,民主、平等、自由、和平已不仅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不管它是唾手可得还是遥不可及,但美好的梦想总是让我们执着追求,同学们,我们想听你诉说,诉说你的梦想。

3、生即兴演讲,分成四组,每组一代表

(准备2分钟,演讲2分钟以内)

要求:①仿18——21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

②注意演讲词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4、生点评,师小结。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马丁·路法·金激情洋溢的演说,听了大家热烈迷人的憧憬,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愿大家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愿全人类永远民主、平等、和平、自由,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放《祈祷》歌声,生可轻声哼唱)

7.“我有一个梦想” 篇七

“我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孩子每天能喝一斤奶。”

读到这则报道的当夜,温总理的题词一遍又一遍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久久不能入睡。我想起了总理曾经十分谦虚而诚恳地说过,我不是学经济学的,但是我记得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经济学一定要解读穷人的经济学,解读了穷人的经济学才算是真正懂得了经济学。我想起了总理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孩子每天能够喝上一斤奶,这是总理所高度关心的;打工者的工资能否按时足量地拿到手,这是总理所高度关注的;穷人的经济学,这是总理所注重研究的……这是一个时时处处把自己摆在和老百姓一个位置上,时时事事能够为老百姓着想的人啊!

梦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有什么样的梦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拿破仑甚至说,想象力统治世界。一个缺乏梦想的人是一个苍白的人,一个缺乏梦想的民族是一个孱弱的民族,一个缺乏梦想的国度是一个无力的国度。因为梦想是一个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三亿中国人有理由自豪:我们拥有一个有梦想的总理,我们拥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孩子每天喝一斤奶”的亲民、爱民的好总理!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每天能喝一斤奶;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经济学关注穷人的经济学,找到使穷人脱贫致富的路子;我有一个梦想,就是使得中国和谐,世界和平;我有一个梦想,就是使世界的人们双赢全胜,共同发展和进步!

这是总理的梦想,其中有你的梦想、我的梦想、他的梦想;这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全世界进步人类的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因为人人有一颗相同的心。这颗相同的“心”才是人的本质,才是整个人类的本质。

愿我们梦想成真!

8.《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设计 篇八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全文思路。演讲词的特点。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 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了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这次演讲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

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组织“贫民进军”的途中,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权运动领袖,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下列陈述,不是演讲者需要注意的一项是( )

A.要掌握听众的心理,注意听众的思维特点,消除障碍与干扰。 B.要有应变能力,如果环境发生意外变化,应及时调整听众的位置。 C.演讲应该字正腔圆,感情充沛,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D.演讲者应注意服饰仪态,穿着应该庄重、整齐,适合演讲的环境。

答:B(演讲者不需要调整听众的位置)

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思考:

(1) 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 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 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 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5) 路德•金梦想中的种族主义灭绝是什么样子?

(6)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中的完全平等自由的新境界是什么样子?

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 明确:

(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5)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要对联邦法令提出异议和拒绝执行——在那里,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进。

(6)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

3.怎样划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思路?

答: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

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

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4.《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特征是什么?

答: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5.《我有一个梦想》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9.《我有一个梦想》-语文教学反思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积累词语,掌握本文中的熟语。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力。

4、在反复诵读色基础上,感悟体会重要句段,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积累词语,掌握本文中的熟语。

3、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力。

教学难点:

1、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力。

2、在反复诵读色基础上,感悟体会重要句段,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第一节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会问你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今天,老师在这里再问一次,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心灵深处最强烈、最真实的渴望。种子有了梦想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硕果累累。鸟儿有了梦想才能在天空自由翱翔,我们有了梦想才能活得更精彩,更丰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

二、作者简介:

参看书本注解。

三、背景简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坐到了“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因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黑人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很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让步,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的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待了三百四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己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四、诵读感知:

1、听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A、对照朗读带的朗读,给生字注音:

煎熬

镣铐

歧视

枷锁

蜷缩

履行

戳子

侈谈

磐石

赎罪

挫折

匿迹

真谛

祈祷

瞭望

B、给不理解的词语作标记,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楚它的意思: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公之于众:向公众公开。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雄伟,比高山、大河还要雄壮。

空头支票:不能生效的支票。比喻口头上说得好听,但实际上不能兑现的诺言。

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和异常情况,一如平时,泰然处之。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蜕变:人和事物发生质变。

息息相关:一呼一吸相互关联,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落下来。比喻地位或基础极不稳固,马上就要垮台的样子。

不能自拔: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满口异议:形容分歧很大,很多不同意见。

携手并进:手拉着手一起前进。

2、自读课文,思考完成以下题目:

A、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B、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C、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D、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E、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

F、路德•金梦想中的种族主义灭绝是什么样子?

G、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中的完全平等自由的新境界是什么样子?

明确:

A、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B、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是在华盛

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C、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D、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E、采用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F、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G、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变坦途,圣光披露,照满人间。

3、文章结构的梳理:

A、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B、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

合的?

a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哪些段落写到?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拥有正义和自由;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17~27

28~32意义和信心。

b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哪些段落写到?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

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1回顾林肯《宣言》的意义

2揭露黑人被歧视现状

1——6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3~6点明集会目的

c怎样实现梦想?哪些段落写到?

7~8 斗争原则和对白人的态度:斗争的原则是不使用暴力;对白人的态度,不应该全不信任,因为普通白人的命运与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9~14斗争的目标:人身安全、平等居住权、平等选举权。

15~16指出坚定的信念和热忱:斗争是长期的,不是这一次游行就能解决的,黑人的境遇也许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但只要我们怀着不变的信念和热忱,坚持下去,正义的愿望终会实现。

7~16

第二节

一、分析全文:

1、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

2、演说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放黑奴宣言》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美国自颁布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样,作者首先为黑奴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同时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

首段中宣言的光辉与黑人的悲惨的处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3、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生活现状,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本段中的排比句在朗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请同学说出第2段四句话之间关系?

总分总。

(1)综述现状悲惨;(2)(3)(4)生活备受压榨,物质上贫困,精

神上遭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5)想把现状公诸于众。

4、分析第2段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总的来说,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表达效果。

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生活备受压榨,物质生活之贫困,精神备受歧视,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现实。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5、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

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6、分析第5段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为实现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用排比句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7、用一句话概括第六段的中心?

美国应该重视时间的迫切性和正确估计黑人的决心。

8、为什么说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将是致命伤?

黑人如果得不到„国家的基础。

9、“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里的“爽朗的秋天”与“酷暑”分别指什么?

本句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

和“爽朗的秋天”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10、第7段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采用和平的方式,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以精神力量进行斗争。

11、“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在争取合法地位过程中,一味对政府持有敌对和仇恨的态度。

12、9-14自然段可以说是一段对话。“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的潜台词是什么?

这里边的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

13、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公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的排比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一串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

14、第18—25段,作者具体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思考:这几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排比。

增强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15、“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个信念”指前文的梦想,即一定能够到来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

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

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16、第27段连用五个“一起”的排比,分析其表达效果?

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二、初中时我们学过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前面我们学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今天又学习了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由感性认识,我们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一下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

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这是演讲辞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

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

10.我有一个梦想 篇十

生活正如其二字本身所示,别无二致。

当然,俗常日子里,生活潦不可表,梦想喑哑无声。

我们见惯了生命的优雅与高贵落草为寇,抑或翅膀折断后声嘶力竭的呐喊。每个人都有梦想,据理力争也好,默默忍受也罢,大部分的梦想都尚未振翅展翼这是事实。这是现实。现实并不残酷。每个人都在平常的生活。你要知道,生活朴素而渺小,对普天下所有的精致与辽阔都不闻不问。而梦想,简单粗糙地说,不过是希望生活更舒服一些。

这样的梦想逶迤在地,脆弱的人们,还能不能,弄出一点声响,我一直在想,也正如我所看见的,地震周年后的灾区与灾区生活的人们,他们全部的梦想不过是回到那些炊烟照常在黄昏升起,孩童依然在膝前围绕的日子。

至于孩童,脆弱又坚强的他们,是世界上最鲜红的红和最洁白的白,他们曾在废墟中哭喊让我们撕心裂肺,他们也曾在绝望里挣扎令我们牵肠挂肚。但即使那时,他们所盼望的,也不过是一听可乐。

现在他们的梦想依然安静而简单得让人落泪:比如一双健全的双腿佐以舞鞋或者,一张书桌加以好书。

有人悲苦,有人向着这些悲苦的人而来。孩子们没有被摧毁的天真和重新建立的梦想,被这些人当做珍宝收藏,再日复一日修补和完成。这种力量无须煽,情已足够,他们之间树起了奇特而又紧密的联系,一边是造梦者,一边是护梦人,梦想是维系两边的线。这条线坚韧,并将绵延。

本是素不相识,变为不可分割,被称为“志愿者”的他们也有志愿——用持久的关爱还给孩子们他们失去的生活,即使平淡,也是幸福。旁人看起来感天动地,他们自己觉得,不过是牵起一个孩子的手那么简单。

他们明白,世界这么大,方寸之间的安守,才是最踏实的梦想。他们也明白,普天之下,只有被灾难折磨过的人们才会真正明白所谓重建,灾后重建,并不是破石惊天红旗招展,而是微不足道一砖一瓦的积累。

11.《我有一个梦想》-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一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这堂课我利用学校特有的网络教室,通过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追星梦想,游戏导入:因为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说教,因此首先我通过一组来源于中国语文资源网的有关黑人领袖和明星的图片,试着让学生快速找出自己心中的明星并由此引出马丁.路德.金和课文背景。此环节创设了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变成学习的参与者而老师变为竞争者。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感悟梦想,整体感知: 播放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学生通过揣摩演讲者的感情,唤起自己的感情共鸣。实现演讲者——听众的超时空连接。“在线视听”来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让学生感悟到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就是要求美国政府“兑现诺言”“争取民权和自由”这是宪法所赋予黑人的正当权利是正义的,合法的。

第三步,采撷梦想,突破难点:这一环节我使用了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利用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使学生能自主的从网络重获取采摘必要的知识和理论方法,来突破背景材料中反映黑人生活的严酷实施,这一难点。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还未完全实现,消除种族歧视我们任重道远,从而更深刻理解作者讲话的深远意义。

为此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在我的个人主页上链接了百度和许多好的教育教学网站.为学生自主发现式学习提供了一个资源平台,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

第四步,展示梦想,解决重点:在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方法后,我在讨论社区中建立了留言板,将学生分成8个组,各组可以通过留言板提问质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以上环节的听.说在这一环节解决用排比句的特殊效果。排笔句式贯穿着激越的情感,正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极有力地强化了鼓动的效果,更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主意”的思想。让学生在留言板上仿写排比句并提交到主,教师浏览后可以指导或肯定,师生交互完成教学重点。

第五步,梦想成真,链接生活:语文学习更可贵的是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实现黑人与白人的平等,王进喜的梦想是让中国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二十二中人的梦想是让二十二中的学生都有希望成才,那你们的梦想呢?以《放飞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利用留言板上传,大家利用网上邻居进行共享浏览,这种作文网络互动式,将作文虚拟为网友的聊天,学生可以互相欣赏、点评,可以一人作文多人点评。教师也可以在回复中找寻学生的具体亮点,给以积极的鼓励。而教师再也不能用“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这样的空话套话去应付学生了。从而真正实现了师生平等,因此网络式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的成功,更是教育的成功。

至此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发现——探究——创造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技术,把文字、声音、动画、色彩结合起来,学生动眼观察,动口叙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各个不同的界面都留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就是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欢迎各位批评指导,谢谢

12.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教学反思 篇十二

《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这首诗歌以凝练、清新的语言,写出了读书的乐趣与意义,激励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读书。

经过文本细读,我决定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即以小主人公的朋友的身份做客、参观小书橱,从而使教学环节紧凑,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课前放手让学生预习,学会生字、生词,熟读课文,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上网查资料、询问家长、读书等)了解文中的故事,并简单了解四大名著,为教学活动作好铺垫。教学时学生积极参与到做客、参观这一情境中来,兴趣异常高涨。在快乐中了解了诗歌内容,在朗诵中体会了诗人的感情。通过教学使学生领悟到了读书的重要。

13.我有一个梦想 篇十三

坐在对面办公桌旁边的一位同事一听,戏谑地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你真有耐心,像你这个年龄的人,还有谁喜欢读书?”

我无言以对。记得有一本书上说48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像我这个年龄的人还保持着读书写作的爱好,是不是有点过时了?有时候,我也觉得业余时间绞尽脑汁地写几篇文章,有点得不偿失。你说是为名吧,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豆腐块似的散文,这一点名气又有何用?你说是为利吧,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出去踏三轮车,赚的钱也比稿费多。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变了,崇尚的是自己做老板,追求的是金钱、物质和享乐,有多少人耐得住寂寞,追求这个“愚人的事业”(作家柳青说过: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呢?

关于读书的言论,印象最深刻的是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史铁生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问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作家想了一会儿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这句话令我感动不已。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在我的少年时代,当语文老师将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讲评时,我那时候也有这个单纯的愿望,人到中年,才明白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但是,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我要写一本书,献给那些曾经帮助、关心、爱护我的人。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已有点迂,这种想法是多么不合时宜,我没有史铁生一边和病魔作斗争,一边写作的毅力和勇气,是什么让我这样执著和痴迷呢?

我觉得人生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而梦想就像航标灯一样照亮我们的前程。梦想是生命的织锦,人到了没有梦想的时候,就是生命力衰竭的时候。

今天,虽然早已告别了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时代,早已告别了多梦的季节,当青春已成往事,我仍然怀着当初那美好的梦想。正因为我有一个梦想,所以,得意时,不张扬,不招摇;失意时,不消沉,不牢骚。为梦想而读书的人是满足的,快乐的,时时充满自信与乐观精神。

我想,人拥有宁静的读书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生活是美好的,梦是温馨而甜蜜的。我的同龄朋友们,你心中是否也还有一个梦想呢?

14.我有一个梦想 篇十四

一王健乐的战友、我亲爱的兄弟姐妹!

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当下健康行业诸侯混战、行业茫茫、企业利益熏心、行动组织中也有闲杂之音,但我依然怀有一个坚定而真挚的梦!这个梦深深地根植于我的脑海、我的骨髓、我的灵魂!

我梦想健乐在势利的商业之中奋起,卓尔不群,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事从健康、传播知识,让天下人做自己想做的人!怀有这个梦想的追逐,体现我生命真正的价值!

我梦想有一天,在血红的商海中每一位企业家不是活在金钱利益的追逐中,更拥有一颗进取之心,追求真理、探寻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助更多的人幸福快乐!

我梦想有一天,求职的人们不再是无头的丧家之犬,夹着那可怜的尾巴,流浪在陌生的街头;不再是为了求得一职而无奈地奔波!每一个求职者都心怀梦想,不像保姆一样不得不料理那襁褓中的婴儿,而像伟大的母亲为爱而付出,为那婴儿的茁壮而坚韧,那才是生命的真正体现!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在平庸凡俗的商业竞争中,我依然满腔热情,狂热于梦想的追逐,而决不消沉、懈怠和平庸!

今天我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行动成功这个组织,不流于凡俗的组织潮流,而像革命红军翻山越岭、踏雪趟水、草根树皮果腹而为信仰忠贞不渝、毫不动摇;梦想行动成功事业大厦在商业濒临消亡的组织之中,她仍巍峨挺拔、高高耸立!而我的生命在追梦中变得更加顽强和精彩!

我有一个梦!

15.《我有一个梦想》-语文教学反思 篇十五

TOC o “1-3“ h z u 1.教案 1-5

2.学案 6-12

3.选用教材封面复印件 13-13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我有一个梦想》 科 目 语 文 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一年级模块二第四单元第二课。它是位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与悼词《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之间的一篇政治演讲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启下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多种修词手法的运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2)学生具备一定的散文阅读基础。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文章感情基调,反复朗读并进行研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章的品读,让学生理解比喻和排比运用的语言特色。 教学

难点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

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演讲的主要内容,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探究语言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预测

(一)

导入课文

教学步骤 导入语: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因而被蒙哥马利市警察当局的当地警员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她。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怎样的感受?由此引入课文

教师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通过这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入本课主题。

目标达成预测

(二)

解题与回顾

1: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是这样一位伟大斗士。

1963年8月28日,他来到了林肯纪念碑下,面对25万人,面对美国发表了一篇演讲。“I have a dream”, (显示)

2: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全文的题眼是什么呢?点明:题眼为梦想。

3:回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各有所答

点明文章主题,梦想包含哪些内容。

分析演讲特点。

(三)

课文阅读与理解

教学步骤

1、上节课老师布置作业让同学预习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

讲解课文中黑人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梦想及

实现的手段,通过第前17自然段的分析,引出排比和反复的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

讨论

朗读

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了解演讲词的写作手法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目标达成预测 (三)

课文阅读与理解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演讲时的情感起伏。

(四)

筛选信息

理解课文

1:针对第18——25自然段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加深理解。问题:作者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

2:体会这几段中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 学生自己总结问题,根据阅读的印象进行思考、回答。

逐步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

课文小结

再次回顾与总结整节课所教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揣摩其中的感情。

品味语言、深化认识,感悟情感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

课后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充分利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演讲稿。

(七)板书设计

16.我有一个梦想 篇十六

这么多年来,秦海峰执着的也不过就是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最好做出一点被世界认同的成绩。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这样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内心的喜好是推动人进步的最大动力,它能帮人克服困难,坚持到底;而在喜欢的事情中挑选最擅长的做,就能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

秦海峰就是一个IT出身的狂热技术爱好者。他的妻子唐薇说,“老秦要不是被实业栓住了,可能已经是个发明家”。秦海峰最常念叨的就是,“不能枉我学了这么多年IT,不能荒废这一身技术能量”。他阴差阳错撞进印刷圈,把这个传统的制造业也当作IT实验场,写软件、写程序改善生产,车间里但凡能动的设备被他改装了个遍。

秦海峰做软件创业失败那年,才不过29岁,还是个热血青年,觉得对梦想最大的诚意就是不计后果、不留后路往前冲。

七八年过去,秦海峰在传统印刷业浸了浸,又开始往回兜。这一次,他不想再失败!秦海峰称这是曲线救国,不过光阴并未浪费,“融合印刷业的资源,是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跨界整合也许就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人生的目标只是物质优越,那我早已实现了,这个时候应该带着唐薇去环游世界,而不是如此辛苦。”秦海峰说。

秦海峰内心依旧燃着一把火,滚烫炙热。他就是要创造一个平台,一个在历史浪潮中刻下印记,产生了真正价值的平台。“51315”平台功能不断延展,但其实防伪打假才是秦那颗赤子之心中最深的情结。如果未来中国市场没有假冒伪劣,“51315”完成的是它某个历史阶段的使命,秦海峰还有很多新想法,他会让“51315”转型再出发。

从外表上看,秦海峰是个沉静的人,也许岁月熄去了曾经的浮躁,沉淀下从容。在公司,他负责技术研发,妻子管控着大部分事务,一静一动。秦海峰给人的感觉是行动力强,但不擅言谈。不过这一年来,不停地面对客户、面对投资人,他口才见长。

这一年,也许就是秦海峰商业思想上黄金时代的开始,他冒出无数想象的分枝,苦苦探索、寻觅一个完美的闭环。那些技术和商业模型,总是不断推翻、重建、修缮,那些投入产出的风险数据,总是算了又算。

秦海峰正在感受日益增大的压力,他谋划的一切,需要钱,而且是大钱。他经营的上海快捷公司是安身立命之本,也在为他的新生意不断输血。随着想法的成型、执行步伐的加快、人财物力投入的加大,光靠上海快捷的支持显然已经不够。秦海峰考虑引入风投,但他希望自己熬到最佳的时刻,“这个游戏已经很透明了,我不希望第一笔投资太低”。

若说这七八年间秦海峰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应该是心态吧。他依旧内心火热、满腔赤忱,但放下了那股不管不顾的狠劲。他开始信奉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成功,当然是巨大的欢喜,即使失败,也不过是收拾收拾心情,还有后路可走。退一万步讲,我印刷生意不是做得蛮好吗?我还是要好好过日子,要对得起妻子,对得起家庭”。

上一篇:我的信仰不平凡观后感下一篇:我的毕业典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