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

2024-10-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共8篇)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 篇一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集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A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B中国近代的革命任务

C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

D近代中国的矛盾

2、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人民的反抗

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C中国封建主义势力压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制度和技术的落后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4、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在于(A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

B中国人民的反抗

C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D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矛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其主要表现是()。

A地主阶级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如官僚地主的出现)

B部分农民阶级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6、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的来源主要是()。

A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

B城乡破产失业的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雇农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7、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

A革命性最强

B组织纪律性强

C集中、团结

D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

8、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是(A买办

B商人

C地主

D官僚

9、中国资产阶级两部分是(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民族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中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10、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是指()。

A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B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C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合作的一面

D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中立的一面

1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13、抗日战争以前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制度腐败

B民族意识没有觉醒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经济技术落后

D武器装备落后

14、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毛泽东

D邓小平

15、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它们是()。

A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16、毛泽东认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A中国革命的对象

B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动力

C中国革命的性质

D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

17、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采取的手段主要是()。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文化渗透

18、在近代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条约包括()。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19、为了统治中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控制中国政府

B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

C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B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1、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以下属于爱国官兵反侵略斗争代表人物的是()。

A刘铭传

B冯子材

C关天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邓世昌 22、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B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C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D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2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的代表人物有()。

A王韬

B薛福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马建忠

D郑观应

24、《天朝田亩制度》方案要建设的理想社会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C无处不均匀

D无人不饱暖

25、天平天国后期,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他们主要是()

A洪仁王干

B李秀成C陈玉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石达开

26、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其主要表现有()

A南方各省天地会及其支派的起义

B东南沿海各省天地会及其支派的起义

C北方捻军起义

D西南、西北各族人民起义

27、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历史任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8、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B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C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29、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0、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A兴办近代企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3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D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2、在戊戌维新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学会主要有()。

A强学会

B南学会

C保国会

D万木草堂

33、下列关于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等问题展开

C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34、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主要有()。

A主张革除吸食鸦片

B主张革除妇女缠足

C提出“剪辫易服”

D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

3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A守旧势力的反对

B帝国主义的干涉

C维新派自身的局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没有实权的皇帝

36、康有为等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不敢鼓吹民权

D惧怕人民群众

37、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是由于(A生产力的发展

B外国侵略者的逼迫

C本国封建统治者的逼迫

D有悠久的革命传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8、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该团体提出的革命纲领主要包括()。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国

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39、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纷纷涌现,它们主要是()。

A《革命军》

B《警世钟》

C《猛回头》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0、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1、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它们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42、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B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C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D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史 43、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实行政治革命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要不要社会革命 44、1905一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意义是()。

A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B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C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D主张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

45、孙中山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主要有()。

A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

B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C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6、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的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47、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主要是()。

A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

B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辛亥革命没有反对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

1、AC2、BC3、AC4、ABC5、ABCD6、ABC7、ABCD8、ABCD9、AB10、AB

11、BD12、BC13、AC14、ACD15、ABC16、ABCD17、ABCD18、ABCD

19、ABCD20、ABC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BC26、ABCD

27、ABCD28、ABC29、ABCD30、ABCD31、ABCD32、ABC33、ABCD34、ABCD

35、AC36、ABD37、BC38.ABC39、ABCD40、ABCD41、ABD42、ABC43、ACD

44、ABC45、ABCD46、ABCD47、AB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单项选择题练习题汇总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战略失误导致北伐失利 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3、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和平居民的地点是(A.大连 B.旅顺 C.平壤 D.花园口

4、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5、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 A、1842年《南京条约》 B、1860年《北京条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1858年《爱珲条约》 D、1895年《马关条约》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7、由李鸿章管辖的清政府海军主力是: A、广东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福建水师

8、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9、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A.杨秀清、石达开 B.萧朝贵、冯云山 C.陈玉成、李秀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石达开、韦昌辉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3、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A.《四洲志》 B.《定国是诏》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天朝田亩制度》

14、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湖北织布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

15、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A.山东 B.直隶 B.天津 D.北京

16.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洋务派 D.义利团

1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前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扶清灭洋” D.“求富”

19.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理论特点是()。A.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C.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20.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开始于()。A.金田起义 B.永安整顿建制 C.洪秀全东乡称天王 D.定都天京

21.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A.尖锐的阶级矛盾 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 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2.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王干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瀛环志略》

24.《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 B.向西方学习

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5.洋务派的主张是()。

A.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抗西方侵略 C.利用西方先进思想改造中国社会 D.引进西方先进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26.洋务运动前期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安庆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27.对洋务运动的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外国经济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C.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28、在卢沟桥事变中奋起抵抗日军侵略的中国军队是()A.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B.八路军

C.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D.东北军

29、中国无产阶级诞生于()A.19世纪40、5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0、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A.60年代 B.70年代。C.80年代 D.90年代 31、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A.广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南昌 C.上海 D.武汉

32、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徐州会战

33、《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谁的著作? A、邹容 B、陈独秀 C、陈天华 D、章炳麟

1-8DABAACBC9-15CBBBDCA16-20BBDCD21-27DBBBAAC28-33CADCCD34-38CBCAB39-45DACBCAB46-51CCBDCC52-58DCBBCCA59-66DDDBDACB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 篇二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梦想的实现

中国是著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16世纪至19世纪初, 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 西方国家纷纷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通过工业革命走上快速发展、扩张的道路, 古老的封建中国被历史前进的车轮毫不留情地抛到了后面。“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不顾时势, 安于现状, 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1]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曾经独立自主、文化昌明的中华帝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天朝上国”的迷梦被击得粉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产生的, 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唤醒,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从1840年开始,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救国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一系列抗争失败的苦痛后, 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 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 风云变幻的8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探索

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而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而走向繁荣富强?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也是近现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反复思考的主要问题。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时间里, 落后的中国对于这个问题所找到的答案就是: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 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期间, 中国先后出现了四次较大的运动, 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1851-1864年, 农民阶级的代表人物洪秀全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根基,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从19世纪60到90年代, 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 兴办近代企业、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1898年,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戊戌变法, 主张变法图强,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 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 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解放, 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多方面的奋斗, 包括组织政治团体和党派, 举行变法, 发动革命。但是, 他们在近80年的时间里为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革命所进行的斗争, 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 相反地, 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更深了, 国力更加衰弱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道路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 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2. 翻天覆地的3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 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1919年的五四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921年, 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危难之际,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 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4年, 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进行了北伐战争给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大革命后期, 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 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面对白色恐怖,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从血泊中站起来, 决定用武装的革命来反抗国民党武装的反革命, 并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经过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1934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 党和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大转移, 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北, 又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洪流, 建立了敌后抗日战场, 逐步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胜利后, 国共进行重庆谈判, 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双十协定》。1946年,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 解放战争最终获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才使我们这个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 在世界上站起来, 而且站住了。”[2]

近代以后, 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 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 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二、人间正道是沧桑——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梦想的逐步实现

新中国建立伊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6年, 中共八大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由于实践经验和认识的不足, 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 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出现了严重曲折。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党和中央的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中华大地上又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成功地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了21世纪。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人民生活从贫困实现了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 并具体阐述了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实现路径和核心目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历史来看,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鼓舞人心、凝聚人心, 也从来没有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探索、为之奋斗的伟大追求。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习总书记说:“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不断艰辛探索,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梦必将实现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历史和人民做出的正确选择。青年大学生要把追求个人的美好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全面展现了中国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过程;突出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而艰苦的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过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过程。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习总书记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进行了生动概括, 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则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加以抒发, 深情诠释了“中国梦”的缘起、发展和内涵, 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给人们以奋进的激情和力量。“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把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逻辑关系 篇三

【关 键 词】历史和现实 科学性与思想性 理论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注重历史和现实、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

一、历史与现实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在言及历史与政治关系时曾说“政治之学,非深明历史不可。”美国新史学家司科特(J.W.Scott)在1989年与传统史学的论战中开诚布公德指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本课程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所以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昨天、今天、明天衔尾相随,历史与未来正是在现实中交汇。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都具有历史的“烙印”,从而都表现为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史过程。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又有客体和环境等现实世界的因素在起作用;既有横向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纵向的历史因素的制约。例如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的革命实践得出的结论。再如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制度。这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也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又如西藏问题。除了让学生解西藏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是中国古代历史。让学生明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同时结合1959年西藏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还可以结合《红河谷》等影视作品。以此来揭穿达赖的谎言和西方某些政客的别有用心。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尼提托·克洛齐则认为,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过去行为者的思想和精神并不会消失,而是超越具体的人事,在当代的情境中复活并生存着。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过去”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以经验、知识或传统的形式存在于今人的回忆与思考中的“过去”。而过去之所以能够以历史的形式存在,是因为它对现实具有意义和价值。它们是人类认识和反思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今人了解过去、预测未来、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立论基础。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在人类文化中孕育和成长,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丹皮尔所说:“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扩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其人文性又主要体现在思想性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以求真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使命。正如张静如所说“历史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学家没有选择,只有凭藉它可以达到过去的事实。虽然间接推理有许多不完全的条件,但是它可以导人科学的认识。”

历史性思维指严谨求实地再现历史现象和本质的思维方式。历史的“用”以历史的“真”为基础,没有历史的“真”也就不会有历史的“用”。“用”须寓于“真”,无“真”即无“用”。历史是人的科学,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是历史中的科学,而不是超人的、超历史的。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例外。它在强调科学性的基础上,注重历史的思想性。不能有偏颇。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高扬人文精神。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预言:“历史本身是自然的历史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如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列宁根据20世纪科学发展的形势,也明确指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不仅在配第时代存在,在马克思时代也是存在的。在二十世纪,这个潮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更加强大了。”懂得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我们提倡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也是可能做到的。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注重历史理论与历史实践相结合。运用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例和历史人物事迹感染学生,用历史事实阐述历史中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人物专访、房屋建筑、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深刻感受中国近现代史。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中国近现代实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又创造了环境的理论后,就可以将其用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的和革命的两种形式。因此今天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是扫除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扫除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

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于沛在谈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在《21世纪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强调“加强唯物史观的研究,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和繁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民族的自信心和文化的独立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前提是这种学习和研究都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一切就都会走向反面。”

吕思勉曾说:“治社会科学者,当有远大的志向,多思有所藉手以自效于社会国家”。又“必有己饥己溺之怀,不当与世务,此于自然科學,理或可通,于社会科学,则未闻有漠然不知人之苦乐,而犹克有所知能者也”。“必有己饥己溺之怀,然后知世有饥溺之事”,“否则,其学问亦多在纸上,而不在空间。能为古人作忠臣,而不能为当世效实用。”[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之一。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对社会意识起决定性作用。例如,邓小平理论,就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调查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形成的。但是,不能忽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是由于社会存在提出的,反过来又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在中共历史研究中贯彻这一观点,就是既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对客观的研究对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唯物史观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对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同其他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统一考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 关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深人具体的社会实践。开拓其视野,增强其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对科学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就历史而言,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唯物史观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研究对象及其相关对象的基本联系,同时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在近现代史学习中,将抗日战争融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中,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要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探寻出其发展的规律。正如熊十力所言“知变而不知常,人类无宁日也”。“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方法。研究历史,就要根据史料,弄清史实,发表议论,阐述理论。先以史实为依据,才能总结出带理论性的经验教训来。然后再用于认识历史实践,即从史实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发展。

认真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过程和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势和特点,探寻《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突出其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从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于沛.历史学·史学理论卷[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15.

[3][意]克洛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商务印书馆,1982, (转引自高鹏飞,试论历史及其意义与价值,2004年3月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张静如: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对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5年第4期

[6]汪奠基.科学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192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8]列宁全集(第20卷),第189页

[9]于沛:21世纪唯物吏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南开学报,2002,(2).

[10]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第190-193页

[11]见《论国人读书力减退之原因》,原刊1918年3月15日《时事新报》。

4.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选择题及答案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2.1842年,中英间签署的关于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黄埔条约》 3.1887年,葡萄牙胁迫清政府签订的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约是()A.《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B.《五口通商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4.1895年,中日间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5.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是()A.颐和园 B.北海 C中南海 D.圆明园

6.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2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惨案是()A.旅顺大屠杀惨案 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C.火烧圆明园 D.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惨案 7.1900年,俄国军队侵人中国东北制造的惨案是()

A.旅顺大屠杀惨案 B.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C.火烧圆明园 D.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渗案 8.1899年,因列强不满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不力行镇压的官员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毓贤 D.袁世凯

9.1842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0.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南京 B.天津 C.汉口 D.镇江 11.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

A.伊犁和喀什噶尔 B.淡水和琼州 C.汉口和九江 D.镇江和南京 1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二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香港工人拒修法舰 B.太平军抗击外国侵略者 C.黑旗军抗击日军 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3.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A.陈化成 B.海龄 C.左宝贵 D.关天培 14.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A.乐善 B.史荣椿 C.毓贤 D.海龄

15.中法战争期间,率领清军和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A.刘铭传 B.丁汝昌 C.冯子材 D关天培 16.甲午战争中,战死子平壤的清军将领是()A.邓世昌 B.林永升 C.刘步蟾 D.左宝贵 17.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A.邓世昌 B.林永升 C.刘步蟾 D.左宝贵 18.基督教团体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A.强学会 B.广学会 C.南学会 D.保国会 19.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康有为 20.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的《地理大全》,编成了()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救亡决论》 21.魏源编纂的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的书是()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救亡决论》

2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郑观应

23.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的响亮口号是()A.救亡 C.振兴中华 B.图存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4.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口号的书是严复翻译的()A.《海国图志B.《四洲志》 C.《救亡决论 D.《天演论》

25.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26.近代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二、多项选择题 l.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有()

A.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近代沙皇俄国先后通过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些条约是()A.1858年《瑗珲条约》 B.1860年《北京条约》C.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 D: 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3.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表现在()

A.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B.把持中国海关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扶植、收买代理人,4.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A.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1844年《望厦条约》C.1860年《北京条约 》 D.1895年《马关条约》 5.近代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手段有()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对华倾销商品 D.资本输出

6.列强逐渐操纵了中国经济命脉,体现在()A.垄断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控制了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B.迫使清政府举债以还赔款,控制盐税和关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C.设立银行成为对华经济侵略的中心,垄断中国金融D.倾销工业品,利用剪刀差给中国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7.西方教会中的部分人通过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主要报刊有()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万国公报》 D.《新民丛报》 8.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

A.资本一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和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C.中国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封建土地所有制仍保持,中国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 D.近代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人民毫无政治权利,生活极端贫困化 9.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格是()A.革命性 B.先进性 C.妥协性. D.彻底性

1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遭受侵略历史,也是一部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台湾人民曾经多次反抗外来侵略,有()A.1867年,反抗美国海军人侵,击毙马肯基B.1874年,高山族人民痛击西乡从道率领的日本侵略者C.1895年,台湾人民和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誓死保台D.1985年6月到10月,对抗日军两个师团和海军舰队,使日军死伤惨重

11.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陷人了严重的“边疆危机”,表现在()A.英国从印度侵人西藏,又从缅甸侵人云南 B.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C.俄国从中亚人侵新疆 D.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

12.在威海战斗中殉国的北洋舰队将领有()A.邓世昌 B.刘步蟾 C.丁汝昌 D.左宝贵 13.中日甲午战争后,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的国家是()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4.19世纪末,法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有()A.福建 B.云南 C.广东 D.广西 15.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国通过一系列条约把东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些条约有()A.《中俄密约》 B.《旅大租地条约》 C.《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16.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其中有()A.德国将山东划人自己的势力范围 B.长江流域被英国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C.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D.滇、粤、桂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17.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清政府与列强相勾结 D.中国地域过于广阔

18.义和团运动的主体是农民等小生产者,其历史局限性表现在()A.存在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错误 B.无法认清帝国主义与清王朝相互勾结的本质C.存在有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D.争权夺利、享乐主义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A4.D5.D6.A7.B8.D9.C10.B11.A12.D13.D14.D15.C16.D17.A18.B19.B 20.B21.A22.B23.A24.D25.D2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CD4.AB5.ABCD6.ABCD7.ABC8.ABCD9.AC10.ABCD11.ABCD12.BC13.ABC14.BCD15.ABC16.ABCD17.AB18.ABC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达到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A.大泽乡起义. 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地点在()A.广西紫荆山区 B.江苏南京 C.广西金田村 D.湖北武汉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B.鸦片战争的爆发C.自然灾害频发 D.洪秀全等人的宣传

4.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A.石头城 B.天京 C.建业 D.建康 5.1956年上半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但也有军事上的失利。失利是指()A.东征 B.西征 C.北伐 D.天京破围战

6.最能体现太平夫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国是诏》 D.《原道醒世论》

7.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的是()A.天王洪秀全 B.干王洪仁玕 C.英王陈玉成 D.忠王李秀成 8.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A.天王不理朝政 B.天京事变 C.洪秀全病逝 D.《资政新篇》的颁布 9.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为挽救危局提拔的年轻将领是

A.陈玉成和李秀成B.陈玉成和洪仁玕C.洪仁玕和李秀成D.洪仁玕和石达开

10.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是在()A.1856年 B.1861年 C.1864年 D.1868年 11.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A.慈禧 B.奕诉 C.曾国藩 D.李鸿章

12.最早对兴办洋务事业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冯桂芬 B.奕诉 C.左宗棠 D.张之洞 13.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运动的中央机关是()

A.南北洋通商大臣 B.直隶总督 C.户部 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4.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首要目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B.加强海防边防 C.抵御外来侵略 D.发展资本主义 15.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意义上的军事兵工厂是

A.汉阳湖北枪炮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天津机器局 D.马尾船政局

16.由李鸿章管辖属于清政府海军主力的是()A.福建水师 B.南洋水师 C.北洋水师 D.广东水师 1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被概括为()A.求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重农抑商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八国联军人侵北京 B.义和团运动兴起 C.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D.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19.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是()

20.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向皇帝上书,史称()A.戊戌政变 B.百日维新 C.戊戌变法 D.公车上书

21.严复翻译英国赫青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命名为()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人类公理》 D.《天演论》

22.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A.洋务派与守旧派的争论 B.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D.“问题与主义”之争

23.戊戌政变后,新政大部被废除,保留下来的是()A.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 B.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C.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 D.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 24.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A.公车上书 B.自强求富 C.戊戌政变 D.百日维新

二、多项选择题

1.洪秀全撰写的具有朴素平等观念,后来成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思想基础的书有()A.《原道救世歌》 B.《原道醒世训》 C.《原道觉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2.1851年9月,天平军攻占永安,在永安封王建制,杨秀清被封为东王,节制其他诸王,其他诸王有()A.西王萧朝贵 B.南王冯云山 C.北王韦昌辉 D.翼王石达开

3.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来达到的理想社会的状态是()

A.均贫富,等贵贱 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C.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4.《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土地分配的方案,内容有()A.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 C.按人口平均分配 D.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5.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有()A.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B.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C.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6.《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有()A.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B.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C.提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D.外交上提出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7.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统治集团之间的内证,大大削弱了领导和军事力量,事变中()A.东王杨秀清被杀 B.北王韦昌辉被杀. C.翼王石达开迫走 D.天王洪秀全病逝 8.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有()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南京

9.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A.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 B.交通运输的需要 C.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D.求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0.到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有()A.福建水师 B.广东水师 C.南洋水师 D.北洋水师 11.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活动有()A.向皇帝上书 B.著书立说 C.介绍外国的变法 D.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12.维新派办的影响较大的学会有()A.强学会 B.南学会 C.保国会 D.华兴会

13.维新派办的影响较大的报纸有()A.上海心时务报》 B.天津《国闻报》 C.湖南《湘报》 D.东京《民报》 14.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围绕的问题有()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现君主立宪 C.要不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D.要不要社会革命

15.1898年被杀于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有()A.谭嗣同、刘光第 B.林旭、杨锐 C.陈宝溉、张荫恒 D.杨深秀、康广仁

16.对于“百日维新”的表述正确的有()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先进文化的传播B.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C.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D.没有提到“君主立宪”,改革很不彻底

17.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产生的影响有()A.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B.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 C.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A4.B5.C6.B7.B8.B9.A10.C11.B12.A13.D14.A15.B16.C17.D18.C19.B20.D21.D22.B23.C24.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3.BCD4.ABCD5.ABC6.ABCD7.ABC8.AC9.ABC10.ABCD11.ABCD12.ABC13.ABC14.ABC15.ABD16.ABCD17.ABC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国民党 2.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心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戊戌政变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4.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的一部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明定国是》 D.《商律》

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兴中会 B.国民党 C.中国同盟会 D.华兴会 6.1895年春,兴中会设总部在(0A.广州 B.上海 C.香港 D.东京

7.1904年,孙中山发表的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的文章是()A.《革命军》 B.《警世钟》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8.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人了一个新阶段的是(0

A.兴中会的成立 B.广州起义 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提出

9.同盟会的机关报是()A.《新民丛报》 B.《民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10.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0A.广州 B.上海 C.香港 D.东京 11.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

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 B.三民主义学说 C.中国国民党章程 D.《钦定宪法大纲》 12.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保路运动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13.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A.孙中山 B.黄兴 C.黎元洪 D.段祺瑞 14.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0A.湖北 B.湖南又 C.广东 D.四川 15.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B.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钦定来法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17.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A.北京 B.武昌 C.南京 D.广州 18.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A.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 D.工农利益

19.1913年3月,被袁世凯刺杀的是()A.邹容 B.蔡元培 C.宋教仁 D.黄兴 20.袁世凯为得到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A.“善后大借款” B.“二十一条” C.“西原借款” D.《北京条约》 21.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22.袁世凯复辟帝制,举行登基大典是在()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23.“二次革命”又被称之为()A.赣宁之役 B.护国战争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24.19巧年12月25日,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是()A.李烈钧 B.蔡愕、C.黄兴 D.唐继尧

二、多项选择题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D.工农阶级 2.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

A.取得外国列强的信任 B.平息国内的民怨 C.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 D.拉拢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 3.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A.驱除挞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4.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驱除挞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节制资本 5.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政权情况复杂,有()A.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 B.政权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篡夺 C.旧官僚和旧军官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 D.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 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局限性,体现在()

A.企图用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外债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 B.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D.没有提出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7.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制而提出的条件有()

A.奠都南京 B.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C.遵守临时约法 D.清帝退位

9.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活动有()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会,遣散议员C.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D.修改《总统选举法》以达到无限期连任,并推荐继承人

9.“二次革命”起因是()A.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反对“善后大借款” C.反对袁世凯称帝 D.反对张勋复辟帝制

10.“二次革命”的主战场在()A.九江 B.南京 C.北京 D.云南

11.第一次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依靠的军阀主要有()A.陆荣廷 B.唐继尧 C.陈炯明 D.岑春煊 12.资产阶级革命派传播革命思想的著作有()A.《革命军》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警世钟D.《猛回头》 13.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治主义

14.革命派与维新派展开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是()A.《民报》B.《新民丛报》 C.《万国公报》、D.《国闻报》 15.维新派与改良派论战的问题有()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16.决定在武昌举行起义的革命团体有()A.共进会 B.岳王会 C.文学社 D.光复会 17.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活动有()A.护国运动 B.第一次护法运动 C.二次革命 D.第二次护法运功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B5.A6.C7.D8.C9.B10.D11.B12.B13.C14.D15.B16.C17.C18.B19.C 20.B21.D22.B23.A24.B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BCD3.ABC4.ABC5.ABCD6.ABC7.ABC8.ABCD9.AB10.AB11.AB12.ABCD 13.ABC14.AB15.ABC16.AC17.ABCD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A.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自强求富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陈独秀成为北大文科学长

4: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朝花夕拾》 D.《药》 5.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鲁迅 6.比较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学说的是李大钊发表的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Bolshevism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 8.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是()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9.成为中国共产党后备力量的组织是()

A.中华全国总工会 B.社会主义青年团 C.共产主义小组 D.职土运动委员会 10.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A.上海印刷工会 B.上海机器工会 C.上海纺织工会 D.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11.1921年7月23日,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城市是()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武汉 12.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A.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B.组织城市暴动 C.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D.夺取全国政权 13.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

A.同中国国民党建立统卜战线的策略 B.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坚持共产党领导权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总方针 D.发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的策略总方针 14.中共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煮 D.李达

15.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是

A.香港海员罢工 B.省港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6.1921年8月,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

A.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C.上海机器工会 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7.中国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取过的革命方法是 A.统一战线方法 B.群众路线方法 C.武装斗争方法 D.议会斗争方法 18.第一个农民协会的地点和领导者是

A.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和沈定一 B.广东省海丰县和彭湃 C.湖南省韶山和毛泽东 D.江西省井冈山和毛泽东

19: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中讨论的问题是 A.挽救革命失败的问题 B.工农联盟问题

C.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D.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20.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孙中山发表《国民党宣言》 B.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C.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 D.中共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的召开 21.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

A.旧三民主义气 B.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孙文越飞宣言》 22.黄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区别在

A.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 B.聘请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

C.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D.有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23.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

A.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B.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人中国国民党 C.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D.强调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 24.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起始于

A.省港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香港海员大罢工 25.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的高潮形产起刃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 A.省港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卅运动 D.香港海员大罢工 26.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的共产党创始人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瞿秋白 D.蔡和森 27.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分共 D.整理党务案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

A.北洋军阀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B.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

C.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 D.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北京大学 B.《新青年》编辑部 C.北洋政府教育部 D.《民报》 3.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是

A.十月革命启示中国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B.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D.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乌克思列宁主义 4.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有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Bolshevism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5.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是()A.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B.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进步壮大 C.新文化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D.巴黎和会的召开

6.北洋政府迫于五四运动的压力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A.曹汝霖 B.章宗祥 C.陆宗舆 D.段棋瑞 7.1919年6月5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包括 A.知识分子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B.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9.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其成员有()A.陈独秀 B.张国煮 C.李达 D.李大钊 10.中共二大指出革命的动力是()A.工人 B.农民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1.在1923年“二七惨案”中被杀害的共产党员是()A.林祥谦 B.施洋 C.苏兆征 D.林伟民 12.关于中共三大对于统一战线的表述正确有()A.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人国民党

B.在共产党员加人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C.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D.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3.以下关于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进行的新的阐释正确的有()A.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内容,同时强调各民族平等 B.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C.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 D.民生主义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14.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革命联盟的政党,包括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1925年,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主要内容有()A.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B.提出了工农联盟的问题C.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 D.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 16.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目标是()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陈炯明

17.在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收回的租借地是()A.上海 B.九江 C.汉口 D.旅顺 18.1926年3月.5月,蒋介石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群众力量的事件是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七一五”分共 19.到1927年春,北伐胜利进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海河流域 20.北伐军制定的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是()A.以主力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 B.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C.北上解决张作霖 D.举行上海工人起义,占领上海 21.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有

A.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B.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C.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D.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22.早期共产党组织成员与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的论战主要有()A.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B.同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C.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D.同社会民主主义的论战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A5.C6.D7.B8.B9.B10.B11.C12.A13.B14.B15.A16.D17.B18.A19.D20.B21.C22.C23.A24.C25.A26.B27.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3.ABC4.ABC5.ABC6.ABC7.ABCD8.ABC9.ABC10.ABCD11.AB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17.BC18.AB19.AB20.ABC21.ABCD22.ABC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

A.宁汉合流 B.皇姑屯事件 C.东北易帜 D.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2.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A.工业 B.金融业 C.农业 D.交通运输业 3.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A.发行金圆 B:发行银圆券 C.发行法币 D.发行军票 4.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秘密召开党的临时会议,史称()A.三湾改编 B.汉口会议 C.八七会议 D:二七惨案

5.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是

A.中共五大 B.遵义会议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八七会议

6.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秋收起义 7.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文章是_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8.毛泽东提出以农村为中心,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9.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苏维埃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0.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进行的一个原则性改动从而保护了中农利益的是 A.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勤地” B.改“土地归苏维埃所有”为“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所

C.改“禁止土地买卖”为“可以自主租借买卖” D.改“没收地主土地”为“减租减息” 11.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

A.江西省吉安 B.江西省瑞金 C.江西省兴国 D.陕西省延安 12.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陈独秀 D.周恩来 13.中华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1931年11月召开,错误地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赣南会议 C.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D.八七会议

15.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全面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福建开展的运动是 A.肃反运动 B.反对“邓、毛、谢、古”的斗争 C.整风运动 D.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 16.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 B.进攻受挫后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C.“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 D.丧失了与福建十九路军的合作良机 17.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机关开始长征是在

A.1934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7年10月 18.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是

A一叶挺 B.方志敏 C.陈毅 D.项英 19.长征初期,博古等犯的错误是

A.御敌于国门之外 B.分兵防御 C.短促突击 D.逃跑主义 20.遵义会议后代替博古对党负总责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D.张闻天 21.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

A.四川愁功 B.陕北吴起镇 C.四川甘我 D.甘肃会宁 22.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提出南下四川、西康的是 A.毛泽东 B.张国煮,C.徐向前 D.朱德 23.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的标志是

A.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惫功 B.同红十五军团会师于吴起镇 C.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D.红军三大主力会合 24.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官僚资本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中国的垄断资本 B.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C.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 D.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C.工农阶级、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有

A.彻底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C.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D.为挽救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巨大贡献 4.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C.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 D.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5.同南昌起义相比,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在于

A.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 B.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D.企图通过夺取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 6.“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有

A.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B.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

C.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D.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现民主管理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深远的意义,表现在

A.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C.开辟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人农村保持和发展力量的正确道路 D.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基础

8.科学地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9.对于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一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 A.这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B.这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D.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10.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军连续粉碎敌人三次“围剿”的原因是 A.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开展 B.贯彻了积极防御的方针 C.实行“诱敌深人”、“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战术 D.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的实质就是

A.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B.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实现土地的公有制 D.没收一切土地 12.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阶段,领导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是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消灭地主阶级 13.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分配方法是

A.以乡为单位 B.按人口平分土地 C.抽多补少、D.抽肥补瘦

14.20世纪20年代晚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是 A.八七会议以后,党内存在的浓厚的冲动一直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清理 B.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C.一些干部被王明搬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语句所蒙骗

D.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的能力 15.遵义会议后组成的负责红军军事行动的三人团包括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D.博古

16.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甘肃会宁 B.静宁将台堡 C.四川惫功 D.陕北吴起镇 17.合编组成红二方面军的是

A.红二军团 B.红六军团 C.红十五军团 D.陕甘支队 18.领导红二方面军的将领是

A.贺龙 B.任弼时 C.刘伯承 D.徐向前 19.红四方面军中反对张国煮另立中央的有 A.朱德 B.刘伯承 C.徐向前 D.贺龙

20.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的失败和崛起是 A.大革命的失败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红军长征的胜利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C5.D6.C7.D8.C9.A10.A11.B12.A13.B14.B15.D16.C17.A18.B19.D20.D21.A22.B23.D24.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3.ABCD4.ABC5.ABC6.ABCD7.ABC8.AB9.ABC10.ABC11.AB12.ABCD 13.ABCD14.ABCD15.ABC16.AB17.AB18.AB19.ABCD20.ABCD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的政策是

A.大陆政策 B.中立政策 C.均衡政策 D.门户开放政策 3.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

A.《对华政策纲领》 B.《反共产国际协定》 C.《昭和十二对华作战计划》 D.《大陆政策》 4.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变 D.卢沟桥事变 5.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A.诬蔑中国军队炸毁柳条湖铁路一段 B.士兵失踪 C.大山事件 D.保护侨民 6.日本制造的策动华北五省二市“防共自治”运动的事变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变 D.卢沟桥事变 7.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人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淞沪抗战 8.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变 D.卢沟桥事变 9.1932年日本在东北地区扶植的傀儡政权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伪“满洲国” C.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0.1933年,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队伍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第下九路军 C.东北抗日联军 D.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1.被国民党杀害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是 A.冯玉样 B.杨靖宇 C.吉鸿昌 D.蔡廷揩

12.1934年4月,由共产党提出、宋庆龄等签名发表的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是 A.《论持久战》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1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A.十九路军抗战 B.卢沟桥抗战. C.华北事变 D.一二九运动 14.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抗日义勇军 C.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抗日同盟军 15.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任八路军正副总指挥的是

A.朱德、彭德怀 B.林彪、聂荣臻 C.叶挺、项英 D.毛泽东、朱德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后,任新四军正副军长的是

A.朱德、彭德怀 B.林彪、聂荣臻 C.叶挺、项英. D.毛泽东、朱德 17.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之一是 A.红军主力和南方游击队接受改编 B.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C.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 D.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8.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豫湘桂战役 19.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

A.伶麟阁 B.张自忠 C.赵登禹 D.戴安澜 20.在人缅作战中为国牺牲的国民党将领是

A.伶麟阁 B.张自忠 C.赵登禹 D.戴安澜 21.1942年初成立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是

A.蒋介石、B.毛泽东 C.朱德 D.史迪威 22.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

A.长沙会战 B.豫湘桂战役、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23.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的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中共七大 C.洛川会议 D.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24.体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以及人民战争路线的彻底的抗日纲领的是

A.《抗战建国纲领》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D.《论持久战》 25.抗战以来,国民党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26.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忻口会战

27.太原失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最先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陕甘宁 B.晋绥 C.晋察冀 D.山东

2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A.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以取得抗战的胜利 B.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C.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 D.独自抗击日本侵略者

29.为了度过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实施的李鼎铭的建议是 A.“三三制”原则 B.大生产运动 C.精兵简政 D.减租减息 30.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是 A.经验主义 B.宗派主义 C.教条主义 D.主观主义 31.1945年,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洛川会议 32.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在

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联合国制宪会议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1927年“东方会议”表述正确的有

A.由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 B.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

C.提出满蒙与日本利益相关 D.日本可以采取断然措施维护在满蒙利益 2.1938年10月后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是

A.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的策略 B.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C.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发展汉奸组织 D.逐渐加强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扫荡”

3.1933年11月,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是 A.蔡廷揩 B.蒋光鼎 C.李济深 D.陈枢铭 4.关于《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中国共产党面临新形势提出的新政策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名义发表 D.呼吁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5.以下对瓦窑堡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有

A.提出了在抗日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B.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倾向

C.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 D.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6.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在国民党定五项要求为国策的前提下实行的保证是

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黔 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 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7.在北平南苑战斗中,阵亡的国民党二十九军将领是 A.伶麟阁 B.张自忠 C.赵登禹 D.戴安澜.

8.在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抗战态度趋向消极体现在

A.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 B.打击限制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队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萎员会”

D.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9.中国战区成立的背景是

A.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B.美英等国对日宣战 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10.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表述正确的有

A.1942年由国民政府组成人缅甸作战的军队 B.在东吁保卫战中歼灭日军5000多人 C.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几 D.1942年4月,解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7000多人 11.敌后战场为国捐躯的八路军、新四军高级将领有 A.左权 B.张自忠 C.赵尚志 D.彭雪枫 12.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有

A.胡宗南进攻陕甘宁边区 B.阎锡山攻击共产党领导的新军和八路军 C.皖南事变 D.策划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 13.中国共产党主张要实行全面抗战必须要做到

A.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B.实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C.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民主权利 D.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14.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为此要采取的措施有 A.党必须保存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B.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努力发展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C.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D.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15.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重要会战有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6.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的原则,政府成员分配包含的阶级和阶层的代表有 A.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 B.中间派 C.共产党员 D.地主阶级 17.抗日战争时期中向势力包括

A民族资产阶级 B.开明绅士 C.地方实力派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8.关于大生产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B.首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 C.口号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三五九旅改造南泥湾 19.各地普遍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效果是

A.克服了经济困难 B.团结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爱国人士的抗战 C.解决了部队的粮铜 D.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20.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收回了

A.琉球 B.澎湖列岛 C.台湾 D.南京 21.关于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事件有

A.8月15日,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B.9月2日,日本方面的代表在美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C.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D.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A4.A5.A6.B7.C8.D9.B10.D11.C12.C13.D14.A15.A16.C17.D18.C19.B20.D21.A22.B23.C24.B25.C26.A27.C28.A29.C30.D31.B32.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4.ACD5.ABC6.ABCD7.AC8.ABCD9.BCD10.ABCD11.AD12.ABCD 13.ABCD14.ABC15.ABCD16.ABC17.ABC18.ABCD19.ACD20.BC21.ABCD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在

A.1943年8月25日 B.1944年8月25日 C.1945年8月25日 D.1946年8月25日 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友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 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4.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 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 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 5.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A.1946年6月 B.1947年2月 C.1947年6月 D.1948年2月 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

A.1947年3月 B.1947年4月 C.1947年6月 D.1947年7月 7.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8.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里 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 9.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A.《心论联合政府》 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0.“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11.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

A.“一二?一”运动后 B.“抗暴运动”后

C.“五?二O”运动后 D.“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法西斯”运动后 12.1947年间,全国先后举行罢工的工人达

A.110万人 B.120万人 C.130万人 D.140万人 13.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二?二八”起义发生在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14.于1945年建立革命政府的少数民族群众的“三区革命”发生在 A.河北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新疆省 15.1947 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政府主席是 A.林伯渠 B.乌兰夫 C.董必武 D.李鼎铭 16.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于 A:香港 B.澳门 C.广州 D.上海

17.1945年12月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致公党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民主促进会 18.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于1947年2月改称

A.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九三学社 D.中华职业教育社

19.国民党当局宣布中国民主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是在 A.1945年10月 B.1946年10月 C.1947年10月 D.1948年10月 20.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于1947年11月在()成立。A.台湾 B.香港 C.广州 D.北平

21.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的三大战役是指 A.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B.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22.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一文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D.《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

A.2月23日 B.3月23日 C.4月23日 D.5月23日 24.《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新中国的

A.国体和政体的规定 B.基本的民族政策 C.经济工作方针 D.外交工作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反法西斯战争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

A.社会主义的苏联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B.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 C.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

D.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为打退国民党军队在重庆谈判期间发动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进行了 A.上党战役 B.邯郸战役 C.平绥战役 D.津浦战役 3.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除国民党、共产党外,还有 A.民主同盟 B.九三学社 C.民主建国会 D.青年党 4.1946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包括

A.政府组织 B.国民大会井 C.和平建国纲领 D.宪法草案 5.1946年2月10日和6;月一23日,国民党当局先后在重庆和南京制造了 A.沧白堂事件 B.较场口惨案 C.下关惨案 D.于子三惨案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保护民族工商业

7.1948年4月,毛泽东系统地阐明的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 A.依靠贫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8.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是

A.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B.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C.严重的自然灾害 D.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 9.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广大职工广泛开展的斗争包括 A.护厂 B.护矿 C.反破坏 D.反搬迁 10.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有

A.中国致公党 B.中国民主同盟 C.九三学社: D.中国民主促进会 11.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B.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C.地方实力派 D.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12.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告

A.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 B.民盟坚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币立的态度 C.今后要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 D.要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3.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军队是

A.华东野战军 B.中原野战军 C.东北野战军 D.华北解放军 1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

A.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B.规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D.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15.从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分别从香港、上海、北平及海外,陆续进人

A.华中解放区 B.华南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 D.华北解放区 16.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成员,除刘伯承、邓小平外,还有 A.陈毅 B.粟裕 C.贺龙 D.谭震林

17.1949年4月21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彭德怀 18.《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原则是

A.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B.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C.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D.支持第三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D4.A5.B6.C7.A8.C9.D10.A11.C12.B13.C14.D15.B16.A17.C18.B19.C 20.B21.C22.B23.C2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D4.ABCD5.BC6.ABD7.ABCD8.ABD9.ABCD10.CD11.ABD12.ABC 13.AB14.ACD15.CD16.ABD17.AB18.ABC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

A.19巧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C.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194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人只有

A.27美元 B.37美元 C.47美元 D.57美元

3.在新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 A.100多万 B.150多万 C.200多万 D.250多万 4.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疆和平解放 B.解放海南岛 C.西藏和平解放 D.湖南和平解放 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知无不言,言者无罪 7.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8.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于

A.1950年5月 B.1951年5月 C.1952年5月、D.1953年5月 9.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任务的会议是中共

A.七届三中全会 B.七届四中全会 C.七届五中全会 D.八大 10.到1953年3月,我国建立了县级和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达 A.27个 B.37个 C.47个 D.57个 11.1951年至1952年,“五反”运动开展的领域是

A.国营企业 B.私营工商业 C.党政机关 .D.合作社 12.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农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1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东南亚地区和平会议 D.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14.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

A.聂荣臻 B.彭德怀 C.叶剑英 D.徐向前

15.1949年10月2日,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苏联 D.南斯拉夫 1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

A.1949年-1952年 B.1952年—1956年 C.1949年-1957年 D.1949年-1956年 17.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18.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20.毛泽东系统阐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C.《组织起来》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A.加工订货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2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 A.归国家所有 B.归企业所有 C.用于工人的工资 D.四马分肥 2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全国大陆的统 D.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辛亥革命 D.改革开放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D.中国进人新民主主义社会 3.建国初期进行的运动主要有

A.土地改革运动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三反”“五反”运动 D.抗美援朝运动 4.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 A.公私兼顾 B.城乡交流 C.劳资两利 D.内外有别 5.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C.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D.整顿党的作风 6.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反贪污 B.反浪费 C.反行贿 D.反官僚主义 7.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 B.反盗窃国家资财 C.反偷工减料 D.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8.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对外开放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9.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除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外,还有 A.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0.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向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形式有

A.农业生产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3.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逐步推广 D.稳步前进

1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有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联营 15.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16.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企业的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办法,除了国家所得税外,还包括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股金红利 17.“一五”期间中国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有 A.鞍山 B.包头 C.上海 D.武汉产气 18.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C.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C5.D6.B7.B8.A9.A10.C11.B12.D13.D14.B15.C16.D17.C18.D19.C 20.B21.C22.D23.B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BD3.ABCD4.AC5.ABC6.ABD7.ABCD8.ACD9.ABCD10.AB11.ABCD12.ABC 13.ABC14.ABCD15.CD16.BCD17.ABD18.ABC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

A.“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B.“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C.“向科学进军” D.“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最先发表于

A.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B.1956年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 C.1956年9月15日中共八大一次会议 D.1956年11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

A.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6.在中共八大上提出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A.邓子恢 B.周恩来 C.邓小平D.陈云

7.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依法治国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8.中共八大坚持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鼓足于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9.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11.1957年春夏开展的整风运动的主题是

A.反对官僚主义 B.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团结—批评—团结 12.1964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3.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八届九中全会 D.七千人大会

14.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这一年是 A.1958年 B.1959年 C.1960年 D.1961年

15.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与国关系公认的国际准则是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以斗争求团结 16.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17.人民公社化的基本特点是

A.政社合 B.一大二公 C.高指标、瞎指挥 D.浮夸风、共产风 18.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终至失败的事件发生在 A.1969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2年 19.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为

A.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0.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C.“一月革命”夺权斗争 D.围困中南海事件 21 .1975年着手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的是

A.周恩来 B.叶剑英 C.邓小平 D.华国锋 22.1971年中国在外交领域的重大成就是

A.西方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n, bsp;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3.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国民经济的顺序为

A.重、轻、农 B.农、轻、重 C.轻、农、重 D.轻、重、农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提出的政治建设方针有

A.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B.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C.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建立健全法制 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的矛盾

4.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

A.生产和需要的矛盾 B.敌我之间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人与自然的矛盾 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有 A.民主的方法 B.说服教育的方法 C.“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D.专政的方法 6.1957年的整风运动反对的主要是

A.教条主义 B.主观主义 C.宗派主义 D.官僚主义 7.1972年,先后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有 A.英国 B.荷兰 C.希腊 D.联邦德国、8.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目标是

A.现代工业 B.现代农业 C.现代国防 D.现代科学技术 9.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主要是

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做是阶级斗争

C.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 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10.1959年到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

C.“文化大革命”**局面的影响 D.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11.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从“一五”时期到1976年,涌现出大量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 A.焦裕禄 B.孔繁森 C.王进喜 D.雷锋 13.毛泽东提出的我国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 A.去粗取精 B.全面继承 C.古为今用 D.洋为中用 14.“大跃进”运动中所犯的“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5.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三面红旗”的是

A.总路线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反右倾

16.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 A.邓小平B.华国锋 C.叶剑英 D.李先念

1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A.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豢 C.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8.同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A.苏联 B.印度 C.缅甸 D.泰国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A4.A5.B6.D7.B8.B9.A10.D11.C12.A13.C14.D15.B16.C17.B18.C19.B20.A21.C22.D23.B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BCD3.AB4.BC5.ABC6.BCD7.ABCD8.ABCD9.ABCD10.ABD11.CD12.ACD 13.CD14.ABCD15.ABC16.BCD17.ABCD18.BC 第十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

1.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的会议是中共十届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于

A.1976年5月11日 B.1977年5月11日 C.1978年5月11日 D.1979年5月11日 3.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4.1978年12月13白,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讲话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D.《对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 5.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1997年7月1日 B.1998年7月1日 C.1999年7月1日 D.2000年7月1日 6.促进人民公社体制解夕又的是

A.村民自治组织的普遍建立 B.乡(镇)基层政权的普遍建立

C.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D.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7.中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8.比较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中共

A.十二大 B.十二届六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三届六中全会 9.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0.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11.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九项方针政策的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叶剑英 D.江泽民

12.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会议是中共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3.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 A.以农村为重点展开 B.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

C.以国有企业的改革为重点展开 D.以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重点展开 14.海南省建立于

A.1986年4月 B.1987年4月 C.1988年4月 D.1989年4月 15.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的是 A.邓小平B.陈云 C.江泽民 D.胡锦涛 1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系统阐述了

A.邓小平理论 B.加强党风建设的思想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树立忧患意识的思想 17.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

A.十四届四中全会 B.十四届六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18.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 A.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B.解决“三农”问题

C.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是在 A.1990年6月 B.1991年6月 C.1992年6月 D.1993年6月 20.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 2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2.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始自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23.胡锦涛系统地阐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是在 A.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

B.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 C.英国伦敦金融城 D.联合国大会上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

A.“八荣八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5.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会议是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大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七大 2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7.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突出的标志是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以人为本 D.与时俱进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

A.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B.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C.编制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D.确定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是 A.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转变 B.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开始 C.改革开放的前奏 D.党和国家确立对外开放方针的标志 3.1998年,我国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的地区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嫩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 4.1998年在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的内容是 A.讲学习B.讲政治 C.讲正气 D.讲作风

5.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C.管理民主 D.广播电视“村村通” 6.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就农村体制改革问题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A.废除人民公社 B.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 C.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D.开始实行包产到户

7.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提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大事是 A.维护世界和平B.实现祖国统一 C.加紧现代化建设 D.缩小贫富差距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是

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亚待改革 B.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C.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尚未解决 D.农民的合作医疗问题尚未解决 9.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0.1985年2月,中央决定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为

A.环渤海经济区 B.珠江三角洲 C.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 D.长江三角洲 11.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有 A.官僚主义 B.权力过分集中 C.党政不分 D.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12.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强调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汰 13.2001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有重点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15.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6.1988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 A.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B.压缩社会总需求

C.抑制通货膨胀 D.整顿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的各种混乱现象

17.中国政府为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的新安全观是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协作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粼”其中“两个基本点”,是指

A.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反腐倡廉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A.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D4.A5.A6.C7.C8.C9.C10.D11.C12.A13.B14.C15.A16.C17.D18.D19.B20.C21.B22.B23.C24.A25.C26.D27.D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C3.ACD4.ABC5.ABC6.ABC7.ABC8.AB9.ABCD10.BCD11.ABCD12.ABCD 13.ABC14.BCD15.ABCD16.ABCD17.ABCD18.BC19.BC

模拟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题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广州、厦门、福州、南京、上海 B.广州、汉口、福州、南京、上海 C.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D.广州、汉口、福州、宁波、上海 2.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A.洋务企业中 B.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业中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 D.私人小作坊中 3.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

A.《地理大全》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和建设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变法通议》 5.洋务派举办近代军事工业的首要目的是

A.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 B.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民用企业的创办打下基础 6.以下属于严复翻译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议》 C.《天演论》 D.《人类公理》 7.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实现“耕者有其田”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8.清末保路运动是

A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 B.保护道路不受破坏的运动 C.各省立宪派自始至终倡导武装保路 D.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亡 9.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

A.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B.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民族资本家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D.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1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D.提倡民主和科学 1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九国公约》的签订 12.中共成立后,组织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

A.全国工人总工会 B.京汉铁路总工会 C.省港罢工委员会 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3.在中间派别中,由邓演达领导的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乡村建设派 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家社会党 14.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的方针是

A.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B.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C.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5.成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枚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大 D.遵义会议

16.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扭转时局关键的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 B.瓦窑堡会议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 17.中共中央发表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 A.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C.国民党正面战场应发挥主导 D.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8.提出“精兵简政”政策的是

A.林伯渠 B.李鼎铭 C.董必武 D.邓演达 19.中国共产党指出,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是

A.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

B.蒋介石多行不义必自毙 C.美国看着中共壮大,不会总站在国民党这边 D.中共力量不断壮大 20.解放战争时期,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的文献是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五四指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21.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的是

A.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B.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C.民盟总部发表公告 D.中国民主同盟全国代表大会 2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而召开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最高国务会议 D.中共八大 23.“三反”主要针对的对象是

A.资本家 B.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C.工商业经营者 D.旧政权中留下来的工作人员 24.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

A.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 B.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C.完全社会主义的性质 D.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5.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D.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 26.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缺点是

A.高指标 B.多、快、好、省 C.浮夸风 D.忽视客观规律 27.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失败的事件是

A.刘少奇冤案 B.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 C.江青发动的“批林批孔"运动 D.天安门事件 28.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事件是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1982年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和恢复名誉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9.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珠海、广州、厦门 B.深圳、广州、厦门、汕头 C.„深圳、广州、福州、厦门 D.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30.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突出的标志是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以人为本 D.与时俱进

二、多项选择题

31.1843年,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其主要内容是

A.综述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B.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近代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 D二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32.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33.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A.发动“二次革命” B.组织中华革命党 C.发动护国战争 D.发动第一次和第二次护法运动 34.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北伐战争期间的有

A.香港海员工人罢工 B.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D.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 35.同南昌起义相比,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在于

A.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 B.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D.攻占了中心城市

36.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面对国民党不断制造的反共摩擦事件,中共提出的口号是 A.坚持对外、反对对内 B.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C.坚持团结、反对分裂D.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37.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阐述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中,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C.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D.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38.“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有

A.鞍山、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D.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39.在“文化大革命”中取得的成就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40.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具有的特点有 A.多层次 B.有重点 C.点面结合 D.内外相联

模拟试题

(一)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B5.B6.C7.B8.A9.A10.D11.C12.D13.A14.A15.D16.C17.D18.B19.A20.B21.A22.B23.B24.B25.A26.D27.B28.A29.D30.D

一、多项选择题

31.ABCD32.ACD33.ABCD34.BCD35.ABC36.BCD37.ABCD38.ABCD39.BCD40.ABC

模拟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第一个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是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殖民地社会 3.强行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虎门条约》 B.《黄埔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C.解决土地问题 D.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A.外交部 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C.内务府 D.军机处 6.“百日维新”失败后,惟一保留下来的新政措施是

A.准许上书言事 B.开设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 C.改革科举制度 D.改革国家财政‟ 7.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8.辛亥革命前夕爆发的保路运动中,斗争尤为激烈的省份是 A.广东 B.湖北 C.湖南 D.四川 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A.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B.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共和国 D.小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自强”、“求富” B.传播马克思主义 C.救国图存 D.提倡民主和科学 11.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中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的是 A.杨鲍安 B.蔡和森 C.陈独秀 D.周恩来 12.黄埔军校同旧式军校根本区别之处在于

A.注重军事训练 B.注重文化学习C.注重培养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聘请外国军事顾问 13.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 A.金融业 B.商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14.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的会议 A.中共四大 B.中共六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5.红军长征前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为首的是 A.方志敏 B.叶挺 C.博古 D.杨靖宇 16.日本开始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华北事变 17.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

A.加强文化建设 B加强经济建设 C.加强政权建设 D.加强社会建设 18.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系统阐述己 C.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系统阐明 D.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系统阐述 19.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 A.“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 C.“争取和平民主”‟ 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20.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21.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中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词中

2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 A.“消灭资本主义” B:“经销代销” C.“统购统销” D.“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2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整党运动 C.五反”运动 D.“三反”运动 2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第一座长江大桥位于 A.南京 B.九江 C.武汉 D.重庆

2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飞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26.中共八大确定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27.“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 B.“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28.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件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 D.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29.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等地设立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经济特区 C.改革开放试验区 D.高新技术开发区 3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和谐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可持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3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32.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李鸿章 B.奕诉 C.曾国藩 D.左宗棠 33.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具体组织者和发动者是 A.兴中会 B.文学社 C.华兴会 D.共进会

34.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论战包括 A.同胡适的“问题与主义”论战 B.同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C.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D.同资产阶级保皇派的论战

35.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主要有 A.“中统” B.“军统” C.“保甲” D.“青帮”

36.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口号是

A.坚持民主、反对独裁 B.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C.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D.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37.1941年3月在重庆参加秘密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党派有

A.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B.乡村建设协会 C.救国会 D.中华职业教育社 38.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人国家资本主义轨道。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D.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9.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下列哪些著作中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0.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央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A.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D.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模拟试题

(二)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D4.C5.B6.B7.A8.D9.C10.D11.A12.C13.A14.C15.A16.C17.C18.A19.D20.C21.B22.D23.D24.C25.C26.A27.A28.B29.B30.B

二、多项选择题

31.AB32.ABCD33.BD34.ABC35.AB36.BCD37.ABCD38.ABC39.BD40.AB

模拟试题

(三)一、单项选择题

1.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是在

A.乾隆朝后期 B.康熙朝后期 C.雍正朝后期 D.道光朝中期 2.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3.1894年11月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漏钙虽音的是 A.洪秀全 B.严复 C.孙中山 D.康有为 4.《天朝田亩制度》确立的平分土地的原则是

A.平均地权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均贫富、等贵贱 D.免劳役、不纳粮 5.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奕诉 B.冯桂芬 C.曾国藩 D.李鸿章

6.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是在 A.1895年 B.1896年 C.1898年 D.1900年 7.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 A.皇族内阁 B.影子内阁 C.贵族内阁 D.立宪内阁

8.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在 A.香港 B.广州 C.东京 D.檀香山 9.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的事件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战争的爆发 C.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发动 D.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10.《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李达

1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B.关于工农联盟问题 C.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间题 D.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12.1924年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立张召开 A.国民会议 B.国民参政会 C.各界民众代表会议 D.国民善后会议 13.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14.毛泽东最早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5.标志中央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的是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同红十五军团会合于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陕北吴起镇 16.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为

A.东北抗日联军 B.东北义勇军 C.东北人民革命军 D.抗日游击队 17.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A.淞沪战役 B.忻口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战役 1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

A.争取中间势力 B.发展进步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大资产阶级 19.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的文件是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共同纲领》

C.《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D.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20.开创了人民军队攻占大城市的先例的是

A.攻克济南左 B.攻占石家庄 C.攻克南京 D.攻克北平21.1947年二二八起义发生在

A.上海 B.南京 C.香港. D> 台湾

22.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

A.废除农奴制协议 B.和平解放的协议 C.进行土地改革协议 D.开展社会改革协议 23.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

A.长期性 B.过渡性 C.独立性 D.短暂性 24.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企业利润的分配实行

A.定股定息 B.四马分肥 C.加工订货 D.统购包销 25.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

A.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一定要努力把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D.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 26.1957年整风运动的形式是

A.闭门整风 B.开门整风 C.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D.批评和自我批评 2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C.天安门事件爆发 D.反击右倾翻案风 28.中国进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

A.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9.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中心 3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二、多项选择题

31.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主要来自 A.地主 B.商人 C.买办 D.官僚 32.洋务派举办的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矿务局 C.天津电报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 33.袁世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主要是

A.向日本借款扩充自己的势力,准备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 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

C.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D.与列强签订出卖铁路利权合同 34.五四运动是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参加这场运动的有 A.工人阶级 B.学生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是因为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这些阻碍来自于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军阿言僚政府的压榨 36.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B.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讲话

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议的召开 D.中共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37.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在国统区制造的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的惨案有 A.“一二一”惨案&nb, sp;B.五卅惨案 C.较场口血案 D.下关惨案 3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39.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是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D.国营经济是主体,非公经济为补充 40.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是

A.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第四步,到21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模拟试题

(三)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C4.B5.B6.C7.A8.C9.D10.C11.C12.A13.C14.D15.D16.A17.C18.B19.A20.B21.D22.B23.B24.B25.C26.B27.B28.B29.A30.A

二、多项选择题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篇五

基本特征:第一,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联系。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除了继续遭受本国残酷的封建压迫外,更遭受了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参暴的民族压迫。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中国人的心头。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土地,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的暴露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践踏文明的野蛮本性,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②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独立的主权。③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权,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④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他们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作谬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图谋。②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选择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翻译的《四洲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孙中山1894年11月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原因: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②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③不敢否定封建主义。④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⑤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 1

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原因和教训;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一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把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局限性;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2对帝国主义包有幻想,3惧怕人们群众。教训;说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取得国家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

选择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1851年发动金田村起义;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03天);

戊戌6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① 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②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③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做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革命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④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共和。⑤革命派强调,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2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客观上:帝国主义绝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他们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上: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它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选择

1894年11月孙中山到美国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发表《革命军》;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 2

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11年4月27日,黄兴广州起义,72烈士被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中编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答: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是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要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人民专政的国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两个中国之命运: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共同选择: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软弱,无法引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及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第一,新文化运动正处于一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已经充分暴露出来,先进分子的一些人开始对他有所怀疑和保留。第二,先进分子在民主科学传播中,经常遇挫折,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很大疑问。第三,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先进分子从中民族解放是新希望。第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这样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就分为了两股潮流,其中一部分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马格斯主义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加以改造。五四运动后率先举起马格斯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更多的先进分子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7月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3、中共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

4、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走向胜利的道路。

5、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中共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为什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⑴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斗争,1927年,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抗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八七会议后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⑵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需要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⑶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过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者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这一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⑸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时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点?)

1935年1月召开了扩大会议及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后不久,并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中共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系统的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对全面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永远辉耀史册的贡献。

三、中共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中共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积极进行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五、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加强中共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普遍的深入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地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进行延安整风运动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主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

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自新中国成立为中国人们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为数的优秀战士,3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2为什么说人民共和国是人们的历史选择))

1抗战结束后中央考虑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深得全国民心。2中共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逃脱遭遇灭顶之灾的命运。3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得土地并在政治上翻身以后,其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4在国统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加快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建立人民共和国具备了坚定的政治基础。

下篇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第一,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尽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第二,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三,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民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四,第四,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第五,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决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争取民主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自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2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事项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这一选择十分必要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三、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概括提出了农轻重、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的关系。这是一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拓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1957年,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知道意义。

4、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提出建设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六又”政治局面,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四、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以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篇六

1、近代中国社会两对主要矛盾

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

Ⅰ、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Ⅱ、相互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必须先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原因: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①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②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统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③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富有幸福。3、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内容)Ⅰ、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Ⅱ、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扶植、收买代理人 Ⅲ、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Ⅳ、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Ⅰ、原因:①社会制度的腐败

②经济技术弟弟落后

Ⅱ、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5、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与无法瓜分中国的原因

Ⅰ、西方略强瓜分中国的原因: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帝国主义迫切需要扩大市场和寻求原料,从而掀起了一场对弱小国家的瓜分,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Ⅱ、西方略强无法瓜分中国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重要原因)

②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6、民族意识的觉醒(林则徐、魏源、严复、孙中山主要思想)林则徐:《四洲志》、《地理大全》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7、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8、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P47 ①兴办近代企业

②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9、评价洋务运动

①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②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局限③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10、太平天国运动P45、洋务运动P49、戊戌变法运动P55失败的原因、教训

Ⅰ、太平天国运动: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战略上的失误;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Ⅱ、洋务运动: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①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制压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制度。

②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与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多。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Ⅲ、戊戌变法运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惧怕人民群众

④袁世凯的告密

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②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群众,将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11、评价三民主义

A、进步性:①它是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应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

②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局限性:①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12、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失败有原因:

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③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13、评价辛亥革命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但是革命过程中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导致革命流产。1、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口号P98、特点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口号: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特点:①期内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②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是一场前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局限性: 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

2、十月革命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

①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③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3、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P103、结果P104、特点P104

原因: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③政治:北洋军阀的统治使得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结果:①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张宗祥、陆总舆的职务; 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③释放被捕学生。

特点:①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②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P114和意义P114,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纲领P115

特点:①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②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P115):

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5、毛泽东对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贡献

Ⅰ、实践: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粉碎国民党围剿,巩固革命根据地 Ⅱ、理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左”右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原因P133 Ⅰ、右倾错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Ⅱ、“左”倾错误:

①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原因: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②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原因: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③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A、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B、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器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C、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持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D、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E、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7、井冈山、兴国土地法。土地革命的路线和土地分配的方法,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P130 Ⅰ、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土地分配的方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

Ⅱ、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29年2月,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了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所有私有,任凭自由买卖。

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指导下,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8、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P136 内容: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9、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①抗战初期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②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 ③抗战反攻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剿共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P151 Ⅰ、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①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②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Ⅱ、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①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②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Ⅲ、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①同意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②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③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①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②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③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Ⅴ、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①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②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 Ⅵ、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③争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11、理解抗日战争的持久性P152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式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取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12、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P161、内容P162、意义P163 背景:①中共党员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②党的路线已经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但对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的清理。

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格、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意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1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原因P166: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基本经验P167:①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阵。

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将来。

1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的努力P170 ①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建国; ②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P171 15、为什么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贩蒋介石?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P174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毛泽东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16、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P190和基本经验P193 原因:①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主持

②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持 基本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③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面临哪些新的严峻的考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成就 Ⅰ、考验:①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③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④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进行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Ⅱ、成就:①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从发展新民主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⑤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条件

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理解

我国之所以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政策,是因为:

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③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造成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④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进行统购包销,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进行监督。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4、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伟大转折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得到指导方针

②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的战略决策。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 篇七

关键词:《纲要》,第一课,态度,语言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6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如何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教学, 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学习本课程, 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 总结自己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体会, 笔者觉得能不能搞好《纲要》第一次教学对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

一、为什么必须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 教学也是如此。第一次课上得成功与否, 对以后的教学影响很大。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可能会在思想深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某种抵触情绪, 如果任这种状况蔓延和滋长下去, 今后的教学就难以顺利展开, 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第一课至关重要, 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第一次上课, 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情况, 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这门课。

第二, 这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决定的。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教社政[2005]5号) , 高校本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 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一般来说, 全国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此可以说,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体系中, 大学生要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纲要》。因此, 能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讲什么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场白, 《纲要》第一次课不要急于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介绍, 而应该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强调。

第一, 教师要从总体上介绍《纲要》课程的轮廓。首先要介绍课程的性质。很多大学生在《纲要》的性质问题上存在着不完全正确或者说是不准确的认识, 很多学生把它看作是一门单纯的历史学科。第一次教学必须澄清这个问题, 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因此, 它既是历史课, 更是政治理论课。其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从而进一步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明确地告诉了大学生这一点, 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理解, 从而减少他们对这门课的抵触和误解。其次要介绍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要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条主线;二个了解;三 (四) 个选择。中国近现代史, 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 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紧紧抓住这一主线, 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前提。两个了解就是要了解国史、国情;四个选择就是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纲要》的体系是:三编十个专题 (章) , 每编由综述和若干专题 (章) 组成。综述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等, 综述为“纲”。专题是通过对某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经验的叙述, 专题为“要”。这样, 就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把握重点和要点。

第二,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纲要》的重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实践证明, 只要大学生觉得有趣的事情, 再苦再难他们也乐在其中。《纲要》第一讲,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的重要性。首先, 教师要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的相关论断, 借这些学生比较崇拜的历史人物之口讲出教师自己的观点。如可以借用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的看法:“史之为用, 其利实博, 乃生人之急务, 为国家之要道。”也可以借用晚晴思想家龚自珍的说法:“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可见, 小到个人生活, 大到家国, 均可从中得到启示, 然后具体说明学习《纲要》的意义。

一是有资政的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即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伟大的政治家, 一个民族要不断发展, 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历史, 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的重要论断。毛泽东说:“我们要看前途, 一定要看历史。”江泽民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胡锦涛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净, 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浩瀚而宝贵的历史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 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习近平说: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 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李世民十分重视总结和吸取隋亡教训, 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 并据此调整统治政策, 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二是有警世的作用。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 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开始淡化。首先, 60多年时光, 沧桑巨变, 今天的中国已由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初步实现小康的国家, 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人们有了骄傲和自豪的理由, 也有了小富而安、自满自足的理由。特别是大多数人没有山河破碎、妻离子散的痛苦经历, 也没有终生不忘的历史记忆;其次, 和平年代, 市场经济建设, 人们关注经济发展, 关注物质利益, 自觉与不自觉地淡化了国家忧患、民族忧患意识。在不少人的意识里, 认为无患可忧。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习近平2010年7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这是共产党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纲要》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了解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经历的灾难和屈辱, 做到“牢记历史, 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三是有释疑、解惑的作用。即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涉及到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问题的一些观点和说法进行正确的辨别。如: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近代文明。如何看待这种“侵略有功”论?如何看待《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所提出的:“义和团反人类, 反文明……”这一说法?如何评价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等等。学习《纲要》就是要帮助学生知道解决这些开火的钥匙。

四是有育人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 他们应该也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要让大学生明白: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和思想理念有深刻的了解, 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 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和理论, 就会妨碍人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国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 不闻古今, 不见事类, 不知然否, 犹目盲、耳聋、鼻痈也。毛泽东也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这都是在阐明一个道理:不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的人, 是不成熟的、不健康的人;只有真正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及理论的人, 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合格的有用之才。也就是说, 学习历史和理论, 能使人耳聪目明、高瞻远瞩, 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学习《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 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就是一幅生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几近一个半多世纪的风云变幻, 有过多少潮起潮落, 悲欢成败!通过悉心学习, 我们从中可以洞悉人类生存的奥秘, 面对纷扰的人世生活时, 不因外物的递迁而烦忧, 更多几分淡定从容与积极应对。

第三, 要简要介绍学习《纲要》的基本方法。不少学生把学习《纲要》课程视为畏途:枯燥繁多。的确, 风云变幻的一个半多世纪, 事件多, 头绪杂, 要学好谈何容易!然而, 只要培养兴趣, 找出规律, 掌握起来并不像想像中困难。要明确告诉大学生, 学习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方法就是联系。

一是联系本课程, 做到前后相互印证, 融会贯通。仔细阅读会发现, 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 不仅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即革命, 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而且各个历史事件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简单地说就是, 前者为因后者为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为多灾多难的中国寻到出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运而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 从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还有, 对许多历史人物考查, 还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如很多有名的人物的一生几乎都充满曲折和变化, 甚至前后判若两人, 像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汪精卫、毛泽东, 等等。

二是联系相关课程,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中国近现代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应用和诠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关联更多, 一个侧重理论, 一个侧重历史。

三是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要求。英国的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也曾说:“只有借助于现在, 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 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又说:“根据过去来了解现在, 就意味着也要根据现在了解过去。历史的任务就在于, 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促进对过去以及对于现在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 还要要求学生珍惜课堂每一分钟, 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质疑, 不但学懂学会, 还要掌握学习方法, 逐步做到会学。

三、怎么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要以良好心态和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开学第一课, 老师见到的是新学生, 学生遇到的是陌生的老师, 对老师有后天的一种敬畏, 新生和教师的心里距离就更远了。因此, 老师应尽量避免在开学第一课就给学生一个冷面孔, 甚至怕以后课堂纪律不好, 而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学生都期待老师对自己是和蔼可亲、友好、平等地。动之以情, 把好开学第一课学生进门第一关尤为重要。否则和学生把距离拉远一次, 就得数十次友好的表示才能使学生重新和你友好相处。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本是教师职业的共性, 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更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在以理服人的同时, 必须做到以情动人。所以, 《纲要》课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耐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对学生平等相待, 民主行事;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其心理活动, 积极寻求师生心理的共振源;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疾苦, 并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助, 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可以进行真诚沟通和交流的人, 而不是给学生留下一副凶神恶煞的形象。只有如此, 教学才能感染学生, 使之在情感上与老师产生共鸣, 从而“爱屋及乌”, “亲其师而信其道”。笔者认为主讲教师应当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工作。有了这样的责任感, 我们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优美, 富于趣味性和幽默感, 不要把原本生动鲜活的历史讲得枯燥乏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 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用得好, 学生就喜欢听, 教师的教学自然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里要注意, 讲课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并不是离开学科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的油腔滑调, 而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还有就是,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不断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和学生, 跟上时代。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新的语言和词汇在不断产生。因此, 教师的语言跟上时代的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其所好”。例如, 第一次上课给学生打招呼, 老师说:同学们, 大家好!就很一般, 引不起学生很高的兴致, 但如果换成是:亲, 你们好!效果就不一样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课堂气氛、效果均有可能成倍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

[2]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100-03

一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在紧紧围绕“三个选择”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运用相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1]引导大学生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

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看,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只要抓准了一门好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在系统性、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纲要”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纲要”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独立与民主而英勇抗争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鸦片战争历史中林则徐禁烟之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中向日本吉野号撞击,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历史中孙中山为救国奋斗终身,等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分析,抓住关键点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三是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以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写作,特别鼓励学生以各种课外实践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或教育活动。在把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在互动教学中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所以“纲要”课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首先要积极采纳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技巧以有效组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各种形式的互动,而且大学生理应具备一种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学习,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观点。而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手段。

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时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所以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教材,以史为据,引发当今大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如今天的禁毒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相联系;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的微妙关系与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相联系等。“纲要”课的教师中尤其要注重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纲要”课的教学场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合理安排课时让大学生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实际结合中深入理解和领会近现代史内容。一是选择革命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二是选择历史人物居住遗址或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等进行历史人物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校园文化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补充,大力塑造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在学校中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故事会、“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近现代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验证“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又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能使大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纲要”课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贯通,贯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它又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其科学性的一种阐释和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纲要”课教学,使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培养目标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也是增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政治意识”,加强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作为主要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核心精神也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为此,“纲要”不重在对个别问题做过于细致的史料挖掘和过于精深的研究,而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来源及其基本观点,从而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更理性地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价值,“对历史的沉思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2]。“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更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据此,“纲要”不应停留在讲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的简单层面,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纲要”课不单纯是历史课程,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把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门课程应立足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轨迹的叙述和历史规律的探寻,帮助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在中国从衰弱走向振兴的历史过程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一代代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成功、放弃和选择,从而真正懂得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纲要”课的教学,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懂得科学发展观要求达到的是统筹兼顾的总体发展。在近现代中国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整体发展观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纲要”课应侧重从历史史实、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加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内容和含义的理解,自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时代的大潮中,他们对理想、现实、责任、地位等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纲要”课应注意通过对典型人物不同人生的深层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经验,形成关于自身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观念。

三 将实现“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因而,“纲要”课教学应将十八大报告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

为此,在“纲要”课关于“中国梦”的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在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有关论述,即:其一,指明“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其二,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结尾部分提出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节节溃败。虎门销烟本应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常行为,却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宣告了大清王朝寻求强国梦想的终结。戊戌变法试图效法明治维新,希望通过改良手段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终因力量单薄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然而结果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 “民主和共和”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实现。所有这些探索表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前人奋斗的经验教训,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人从创办报刊、追寻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迈开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高举民主与科学之旗,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为先进的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选择。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从宣扬“民众的大联合”到主张“激烈的社会主义”政策,思想上不断成熟,也是不断探寻真理的体现;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勤工俭学,从而走向马克思主义,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表现。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依稀看见他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实践中逐渐推进“中国梦”的。自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起,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率先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广大青年学子;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始终扎根于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靠的是“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坚持“实干兴邦”,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回顾先辈们追逐“中国梦”的足迹,能够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其次,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创造辉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再次,要有有志的中坚力量——青年。青年,是未来事业的继承人,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来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2]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上一篇:大学班主任年度总结下一篇:家长课程做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