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草语文教案(11篇)
1.小学草语文教案 篇一
师: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板书课题,但把“塘”字故意写错)对我写的课题有意见吗?
生:老师的“塘”字写错了。
师:哟,怎么错了?
生:您的那个“塘”字,右边“唐朝”的“唐”字中间,您右边和下边都没有出头儿。
(教师在学生指出的地方修改)
师:他说得很对。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有这个结构(教师写“肀”)如严肃的肃、君子的君、建设的建、纪律的律等等。大家记住,这也是一个小小的书写规律:凡是有一竖穿过这样结构中的许多横,那这个结构中间的一横,往往在右边出头,一竖下面也要出头。要没有一竖穿过,中间这一横就不出头,如“雪”字的下面、“录”字的上面等。
(教师又在课题中“草塘”二字下面画圈)
师:这个“草塘”是什么东西?(笑声)
生:草塘就是草原。
师:啊,就我所知,这草塘可不是草原。草原是在我国的内蒙古等一些地方。广阔的原野上长满了牛马羊爱吃的草,牧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放牧,搭蒙古包在草原上生活。可这草塘,按课文里说的,可
不像是这样。
生:草塘大概就是长满了草的池塘。
师:池塘我知道。人们挖一个塘,灌满水,用它养鱼或是种荷采藕。但你这个塘,一不养鱼,二不种荷,就让它长草,还要长满,这个主人是不是有点傻?(众笑)不过,多亏你发言中用了一个“大概”,可见你也不十分肯定。对吗?
生:是的。
生:我想草塘就是有一片草地,里面好像有不少水塘吧?
师:你这个发言很聪明。第一,你用问话的形式发言,最后答案等着我表态(笑声);第二,你避开了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池塘”二字——池塘好像是人开的,“水塘”就不一定了,不会再跑出来一个傻子;(笑声)第三,从你的答话中可以听出来,你是读过课文后吸收了课文里的一些知识。我说得对吗?
生:(笑了)对。
师:这草塘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沼泽地。我去过东北,从西边的齐齐哈尔坐火车一直往东走,到哈尔滨再往东走,过牡丹江还往东,这么大片的土地中,除了城镇,有许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沼泽地,也叫湿地。上面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蒲草,有的地方这些草就长在水中。这些地方还开辟了丹顶鹤的养殖保护区,真的很美。你们想,这和内蒙古的草原是一回事吗?
生:不是。
师:东北的这大片沼泽地,过去叫什么?(生无言)课文中有一个词,在北方,面积挺大的……
生:(齐)北大荒。
师:对,北大荒。解放以后,有许多有志青年到北大荒去开垦、播种。北大荒黑土地非常肥沃,所以人们说,北大荒现在已经变成了什么,知道吗?
生:听说是北大仓。
师:对,我们今天学的“可爱的草塘”就是发生在北大荒那里的事。大家读过课文没有?
生:读过了。
师:读了几次?
生:一次。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读。
师:想读我们就读,自己先读一次,怎么读都可以。可以默读,可以朗读,可以同桌一块读,也可以小组读。但不管怎么读,你读完以后要有话说。说什么,我也不管。我想你不会站起来说你放学回家想吃什么饭吧?(笑声)好了,大家开始读吧。(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师:看样子差不多都读完了,有话要说吗?
生:我读了课文后觉得草塘真是个好地方,有那么清的水,草也很绿,还有好多鱼。
生:作者去草塘作客,他爱上了这个地方。
生:我不知道棒打狍子是什么意思,那些狍子干什么去了,为什么用棒子打它?能打住它吗?
师:你提了一个问题。好,你先记住你的这个问题,看上完课能不能解决。如果快下课了,你还不明白,你再举手说,“老师我提的问题您还没解决呢!”行吗?(生答:可以)
生:野鸡为什么往饭锅里飞?(笑声)
师:哈哈,这些鸡可能要舍已为人吧!(众笑)不用着急,这个问题你一会就知道了。
生:我有一点看不懂,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想写什么?是写草塘美丽呢?还是写他喜爱这个草塘?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水平很高。我们呆会儿要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生:我还想说一点,这个草塘物产很丰富,有鱼、有狍子,刚才王文问的狍子干什么要用棒子打它?我认为是猎人不用枪,用棒子去打狍子,说明这里的狍子很多,很善良。(笑声,师插话:“啊,善良就打它,这不是欺负老好人吗?”众笑)这是物产丰富。
生:老师,我看了书上的插图,那草那么高,那么密,密密麻麻的,人还能进去吗?那不迷失方向吗?
师: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能替别人着想。(笑声)别担心,当地人总会有办法的。原始大森林人都敢进,这一丛丛的芦苇能把人吓住吗?好了,大家说了一些,说得还可以,特别是那位女同学提的问题,提得特别好。她说这篇文章究竟是要写什么,写草塘还是写作者喜爱草塘。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是写草塘的美丽富饶。以前我们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都是这样写的。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见解?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又写草塘的美丽富饶,又写作者爱草塘。因为草塘美丽富饶,他才爱草塘。
师:你说的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不过我觉得有点别扭,照你这样说,那些不美也不富的地方怎么办?还爱不爱?不过这是另外一回事,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我也认为这篇文章讲草塘景也美物产也丰富。
师:看来大家意见比较一致。多数同学都认为课文是写草塘景美物富的。我呢,有些不同的看法,但我先不说,我一说你们可能就都跟着我走了。我们先按大家的看法来试一试。如果能讲得通,那就说明大家的看法是对的。大家打开书,这篇课文虽然不太长,但自然段很多,很碎。只有几个比较大的自然段。但这几个主干性的自然段,基本上包容了课文的内容。那小而零碎的段落实际上只起一个连接作用,或是简短的对话。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把几个较大的、主干性的段落找出来,看它们各写了什么?
(学生浏览课文,寻找大的段落)
生:我一共找了六个段,它们都是三行以上的。(笑声)
师:啊,你还有个标准——三行以上。(笑声)好吧,你先说第一个大的段落是哪一段?
生:课文第一段就是。
师:这一段中心意思是讲什么的?
生:讲作者,不,讲“我”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习惯,带去的几本书……
师:(打断)这样说太复杂了,简单地概括一下,他在北大荒呆得怎么了?
生:(看书,找,突然醒悟)他呆腻了!
师:对,这不就概括出来了吗?我把它记录下来。(教师在黑板靠边处写“呆腻”)知道什么叫“腻”吗?
生:腻就是不想再呆下去了。
师:为什么不想再呆了?
生:他觉得没意思。
师:大家看这个“腻”字是什么偏旁?
生:月字旁。
师:月字旁的字一般都跟什么有关系?
生:和肉、人体有关系。
师:对。你们吃过肥肉没有?就是那种这么厚的(用手做式)白膘子的肉,吃过吗?什么味道?
生:太肥太油腻,吃不了几块就饱了。(众笑)
师:那就叫“吃腻”了,不想再吃了。“我”在北大荒呆腻了,当然也就是……
生:不想呆了。
师:对,没意思,没趣味、无聊、对吧?再说,还有哪些大的段落?
生:第5自然段也挺大。
师:这一段讲什么?概括。
生:这一段讲他看到了草塘,说草塘真美。
师:我们概括为“景美”两个字。(板书“景美”)下面还有哪段?这次既要说是哪一段,还要直接把内容概括出来。
生:还有第7段,写草塘富饶,什么都有。
师:那就是“物富”了。(板书“物富”)
生:第9自然段,也是讲物富。(教师板书“物富”)
生:第14自然段,讲的还是物富。(教师板书“物富”)
生:还有倒数第二自然段,也就是18自然段,这一段又讲景美。(教师板书“景美”)
(此时板书出现如下字样:呆腻、景美、物富、物富、物富、景美)
师:非常好,大家找到了六个主干段落,它们包容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正像你们说的,主要写了草塘的美丽富饶。可是你们仔细琢磨一下作者的思路,他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呢?先写一个呆腻了,第二写景美,下面一下子连续写了三个物富,最后却又写到景美。这样安排材料,弄得我们给课文分段都不好分。不信你们试着分分段!
生:可以这样分段:第一,呆腻了算一段,然后景美算一段,三个物富算一段,最后一个景美是一段。
师:你这样分段,从每段看,内容似乎很单一,各是各的内容。但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不把景美写到一处,搞得前一个景美,说了半天物富,又跑出一个景美,头绪是不是太乱了?
生:呆腻是一段,它不能和别的段合并,下面景美和一个物富算一段,讲这里景美物也富,再后面两个物富和最后的景美是一段。也是写这里景也美、物也富。
师:好像也有道理,但你的第二段为什么只包含了一个物富,再把第9自然段的物富也包含进去行吗?
生:可以。
师:这就是说,分段分到哪里都一样,怎么分都行,但分到哪里也都说不出什么根据,可见也有问题,或者是说不清楚道理。
生:第一个呆腻单独算一段,以后的再分两段,一个景美和三个物富分一段,最后一个景美算一段。
师:啊,更随意了,显得这个作者写文章真有点颠三倒四,写了半天,又想起一个景美,往哪放呢?就放在最后吧!(笑声)
(还有学生要发言)
师:好了,先不说了,其实,按照景美、物富这样的思路来分段,不管怎样也分不好,说不清,是不是作者真的出了毛病了?当然不是,是我们对文章的认识发生了错误。大家看课题,“可爱的草塘”,它是说草塘美丽富饶吗?
生:不是。
师:那么是说草塘怎样?
生:说草塘可爱。
师:这说对了。说草塘可爱,可见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他对草塘的喜爱之情,你们觉得是吗?
生:是。
师:看,怎么样?我刚才说我一表态,你们就要跟着我跑。现在就跟随上跑了吧?(众笑)不过,这样跑过来就对了,(笑声)但是有同学可能会想,文章中确实写了那么多草塘的景美物富。是啊,但作者只是把这景美物富当做抒情的凭借。他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着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告诉读者,这片草塘太好了,我非常喜爱它!因此说,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而不是单纯写景写物的文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既然这样,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不能用“美丽、富饶”这样的思路去研究课文,应该去研究作者的情感,这是学习抒情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要记住,要学会运用它。现在我们就研究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大家再读一下课文,想一想,作者一开始,初到北大荒时,他爱这草塘吗?(学生读书)
师:好了,有见解可以说。
生:他开始不爱草塘。因为第一段课文说得很清楚:不习惯、没意思。小丽也说他呆腻了,这都是说他不爱草塘。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板书:“不爱草塘“)你能读一下第一段,把人物的情绪读出来吗?
(生读课文)
师:听我读一下(师范读),这段的第一句很重要。他不爱草塘就是这一句说出来的。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这回好多了。大家再读一读。他说“没意思“,你就得读得没意思。(众笑)
(生齐读,读得不错)
师:很好,我想问一下,他为什么不爱这个草塘呢?
生:他不习惯。
师:好像不是,为什么不习惯呢?
生:他不知道草塘那么美,所以他不爱。
师:有点道理。(板书“不知草塘“)他根本不知道草塘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不会爱这个草塘了。可是他又为什么不知道草塘的样子呢?
生:他没去过草塘。
师:你怎么知道他没去过呢?生:因为课文后面说他是第一次看到。
师:不用去后面找,第一段就有答案。
生:他到草塘以后,一直在家里看书,根本哪儿也没去,一下子看完了好几本书。
师:对啊,他只呆在家里看书,当然知不知道草塘的实际情况?
生:不知道。
师:他离开实际情况远远的,这叫远离实际,可以这样说吗?
生:可以。(教师板书“远离实际“)
(此时黑板上板书为“不知草塘不爱草塘远离实际”)
师:挺有意思,课题是《可爱的草塘》,可他一开始先说他不爱,作者想干什么?
生:想让读者大吃一惊。
生:想吊一吊读者的胃口。(众笑)让读者接着往下看,看他的感情是怎样变过来的。
师:有道理,有道理!作者要写出他的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吗?
生:是。
师:我们再来看板书,看这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能用上关联词语说这三个词语吗?
生:因为他不知草塘,所以他不爱草塘。
师:对,再说。
生:因为他没去草塘,所以他不知草塘。
师:意思对,但我要求说黑板上的这三个词语。
生:(重说)因为他远离实际,所以他不知草塘。
师:能把三个词语都说上吗?
生:因为不爱草塘……因为远离实际,所以不爱草塘……
师:再想想,谁是谁的原因,谁是谁的结果?
生:因为远离实际所以不知草塘,因为不知草塘,所以不爱草塘。
师:说对了,还有别的说法吗?
生:他之所以不爱草塘,是因为不知草塘。
师:接着往下说。
生:(接)之所以不知草塘,是因为他远离实际。
师:很好,能不能不说因果关系的句子?
生:作者不但不知草塘,而且不爱草塘。
师:听起来好像能说通,但是细一琢磨,有点不合理。对于不认识的,不知道的事物,一般不会产生什么情感。我问你,你爱王大强不爱?(教师随口杜撰了一个人名)
生:王大强是谁?(众笑)
师:你不认识他吧,爱他不爱?
生:不知道,这个人要是讨厌,我就不爱他。(众笑)
师:说得很好,你不认识他,就是不知道他,是吗?
生:是。
师:所以你也说不上爱他不爱他。你又说他要是很讨厌,你就不爱他。当你知道他很讨厌时,说明你认识他了,知道他了,才可能产生情感,对不对?
生:对。
师:所以你只能说“我不知道或不认识王大强,所以不爱他。”能说“我不但不知道王大强,而且不爱他。”能这样说吗?
生:(思索后)我觉得也能这样说。(众笑)
师:那么后来你知道王大强是一个很可爱的人,那怎么办?
生:我再爱他。(众大笑)
师:你不是已经提前说了“我不但不认识王大强,而且不爱他”吗?说得那么肯定。(生无言)
师:不能用刚才他说的递进关系的连词,能不能用别的?
生:(齐)不能。
师:别那么快表态,好好想想。(生议论)
生:如果作者知道草塘,他就会爱草塘。
师:能说得通,但这样假设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知道草塘而且草塘很美,那当然能爱草塘了;但如果知道草塘了,但草塘都被白色垃圾污染了,你还能爱这样的草塘吗?
生:不爱了。
师:关于第一段,作者刚去北大荒,他还不爱草塘的情况,我们先说到这里。下面大家往后看课文,你有什么感觉了?(学生读课文)
生:“我”这次走出去了,他在草塘中看到了草塘的美景。于是就说这草塘真美啊!
生:课文写草塘美那一段写得非常好,还由近到远地写了草的颜色。
师:你说的不错,能把这一段读得很美吗?
生:(读)“说走就走……跟蓝天相接。”
师:第一次看到,激动不激动?
生:激动。
师:你激动了吗?(众笑,教师示范)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一样。”大家把这句读一下。(生齐读)后面的句子,从近到远,听我怎么表现。(范读)“仔细瞧那浪花……跟蓝天相接。”大家一起读这一段。注意看我的手,咱们打上拍子读课文,把草塘的美读出来。(学生在教师手势指导下齐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了,你们推荐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读一下。(学生推荐一人)
(被推荐的学生读课文,读得很好)
师:名不虚传!谁敢跟她比?(一学生自荐起来读)
师:比得过去吗?(学生众说纷纭)啊!男同学说男同学读得好,女同学说女同学读得好,还都有点“地方保护主义”!(众笑)
确实他们读得都不错,很难分出高下。好,并列第一。先别坐,你们现在是站在第一名的领奖台上,谁比他们读得好,就站在领奖台上,他们就坐下。谁能把他们读坐下?
(众笑,一学生起来读课文)
师:你们自己衡量一下,谁觉得自己该坐下,就自己坐下。(后读的学生自己坐下,众笑)
师:(对这个学生)其实你读得也不错,就是这几句,(范读)“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你听我这么读,有什么感觉?
生:您读得比较快,好像在跳跃。
师:你非常会感觉,说得一点也不错。你看,浪花在欢笑,在翻滚,这是动态还是静态?
生:动态。
:谁敢举手说,我是班里读得最好的?(有两三个学生举手)我最欣赏这样有自信的同学。人要没有自信,就干不好事情,自信可不是骄傲,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办好,就会努力去办。好,你来读。你还可以选一个伴儿和你一起读。(学生指一人)
(两个学生齐读课文,读后老师又让他们每人一句轮读一次)
师:真好,你们都坐下——啊!都是第一名!(众笑)大家也像他这样再读一次,还要看我的手。(学生再次齐读,老师指挥)
师:我们再来看课文。刚才我们读的内容是“我”亲眼看见的,可以叫目……
生:(接)目睹。(教师板书“目睹”)
师:这次随小丽出来,他只是看到了草塘吗?
生:小丽给他讲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事情。
师:对,那就是说,他不仅有了目睹,还有了什么?(生答:耳闻)对,耳闻。(板书“耳闻”教师看表)哟!光顾读课文了,时间过了,我们先下课,一会再学好吗?
2.小学草语文教案 篇二
关注“小学生数学草稿本使用情况”这个微型课题始于一次家访。在与家长的交谈中, 小利同学的父亲向我提出一个建议, 希望我能关注学生的数学草稿, 因为他发现小利在做作业时常有因为写字潦草, 抄错数字或在草稿本上是正确的但“移植”到作业本上就有“变脸”的现象。作为教师的我意识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于是我和两位同事 (分属低、中、高三个年级) 对各自班上学生的数学草稿本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并没有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也没有和学生说起此事) , 而是通过日常观察, 在学生的原生态表现中发现问题所在, 以求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现状
通过一个月的调查, 我们发现数学草稿本使用情况的确如小利家长担忧的那样, 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十边”地上打草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专门数学草稿本的学生不到一半, 而这些有草稿本的学生很多在做作业时不会主动拿出草稿本, 更多的学生拿到什么就用什么, 废纸、作业本的封面、书本空白的地方、橡皮擦、桌面等等, 只要能写的地方就用上。这不由使我想起曾经学过的课文《菜园小记》中延安人民充分利用“十边”地种蔬菜的事。不少学生验算时找刚才的草稿已经找不到了, 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草稿打在哪儿了。而且这种打草稿的方法也不美观, 甚至有破坏公物之感。
2. 打草稿时没有规范性。
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写草稿时数字杂乱, 模糊不清。有的同学打草稿总是很随意, 一会儿写在左上角, 一会儿写在右下角, 算式草稿各种朝向的都有。因为草稿马虎, 比如“6”和“0”、“7”和“1”、“3”和“5”连学生自己也看不清, 错误率自然就高了。我问一个学生:“你的作业本上字很认真, 可草稿本上字怎么这么潦草?”该学生说:“这是草稿本呀, 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这是学生的一种普遍心态。但是“八卦图”式的草稿真的能看得清楚吗?或许家访时小利父亲的话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3.草稿本使用偏重计算。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草稿本上应该体现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 教师在学生草稿本上应该能看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的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学生草稿本上基本上是各种运算的竖式草稿, 很少看到用来帮助分析解题方法的线段图、关系式。遇到需要思考的地方, 不少学生宁可咬烂笔头也不愿在草稿本上画画写写。
策略
1.培养学生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 往单方面讲, 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要求学生使用成本的草稿本, 数学草稿本一律夹在数学书里。上课时拿到作业本就会同时拿到草稿本, 避免找不到草稿本而随意打草稿的习惯。同时, 教师要规范使用草稿本的要求, 要保持草稿本的整洁、美观, 书写时应字迹清楚, 书写端正, 要从左往右, 从上往下写, 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
2. 体味使用草稿本的乐趣。
教师可以让做得好的学生谈谈自己怎样使用草稿本以及做草稿解决了哪些易错题和难题。记得有一次, 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 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 行了全程的30%, 这时客车距离甲地多少千米?”不少学生认为题目很简单, 想当然地列式为120× (1-30%) =84 (千米) , 而没有想到问题要问的是距离甲地而不是乙地的路程。而画线段图的学生则大多数正确解答了这道题目:120×30%=36 (千米) 。这时教师通过表扬使用草稿本的学生, 会让学生从心底感觉到用草稿本的优点。在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把握这样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体会到使用草稿本的乐趣。
3. 加强方法指导。
我们教师平时在黑板上的板书应该端端正正, 教学时, 要画清示意图、线段图, 并告诉学生, 在草稿本上这样画图, 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 草稿纸不仅是用来计算的, 还可以用它来画一画, 折一折、剪一剪、撕一撕等, 使学生对草稿本的用途有了进一步认识。例如, 学生解决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长8厘米, 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学生通过画图, 可以发现剩下部分是一个长6厘米, 宽2厘米的长方形, 这样就可以求出剩下部分的周长是 (6+2) ×2=16 (厘米) , 这时教师在黑板上继续画图, 让学生发现剩下部分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沿原来长方形的一条宽剪) , 也可以是两个长方形 (在原来长方形的中间剪, 不沿任何一条宽) 。通过上述方法, 让学生知道只有在草稿本上多画图, 多操作, 才能完整解题, 这是不用草稿本无法达到的效果。
优秀的草稿本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 字字页页都满载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我们有责任, 也有义务对“小学生数学草稿本使用情况”这个微型课题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让草稿本不“草”, 为每一个学生的优异成长奠基。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 发现小学生使用数学草稿本存在的问题, 并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培养学生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体味使用草稿本的乐趣、加强方法指导等途径让小学生能有效使用草稿本, 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草稿本,现状,矫治策略,规范
参考文献
[1]顾沙慧.数学草稿, 怎一个“草”字了得.《吉林教育》.2010 (9)
[2]濮小兰.对学生使用草稿纸情况的调查和思考.《小学教学参考》.2009 (33)
3.小学草语文教案 篇三
授课人:冉艳艳
教学目的:
1、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情。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课件。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草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你对小草有哪些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对小草的认识)
2、师激情导入课题。
是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路边、山坡上、岩石缝里随处可见。它顽强、快乐地来到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年的春天都给大地带来一份新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颂小草的诗。(出示课题:草)
3、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写《草》的时候才16岁。
二、师范读诗歌,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并用笔画出诗的节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学生初读古诗,解决生字字音
1、学生自读,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3、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指名读古诗,检查学生是否读得正确、通顺、是否读出了诗的节奏。
四、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学生对照课本插图自读古诗,边度边想象每句诗描写的画面,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试着说说每句的诗意。
2、全班交流,师适当点拨。(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A、出示图片帮助理解“枯”“荣”的意思。离离:草木长得很茂盛的样子。岁:年。尽:完、全。枯:枯萎。荣:茂盛。
B、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原野上长满了茂密的野草,这些草每年的秋冬都会枯萎,春夏又生长地很茂盛,一年一年不停息。
C、指导朗读,读出自己对小草的感受。(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A、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B、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野火不管怎么烧也烧不完它们,春风一吹,小草又重新发芽生长。C、野火为什么烧不尽呢?此时,你对小草又有了什么新认识? D、指导朗读,读出你对小草的敬佩、赞美之情。
五、反复吟诵,升华诗情
1、生自由练读,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一次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挑战读,齐读。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枯、荣”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学生对照田字格观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所站位置。
3、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范写,点拨“枯、荣”
枯:音序:K左右结构,木—古。左窄右宽,“木”字写得瘦长些。荣:音序:R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4、学生描红,临写。
5、师巡查。
七、课堂小结
1、齐背古诗。
4.《草》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2、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二、检查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词注音:
焦灼(zhuó)
湿漉漉(lù
lù)
飒飒(sà
sà)
蔫巴(niān)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绽(zhàn)开
愠怒(yùn)
2、解释词语
惶惑:疑惑不安。
酸涩:又酸又苦涩。
围追堵截:围剿、追击,迎面拦截。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三、整体感知悟精神
、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四、抓住线索理情节
战士误食野草 班长摸黑报告——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理清思路,分析结构
五、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七根火柴》思考: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主人公是谁?
2、假如让你来围绕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一次活动,你准备如何安排?写出你的方案。(可以以历史博物馆的解说员的身份介绍七根火柴,可以以招聘导演和演员的形式从人物入手理清情节)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五愿坚的作品。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二、研读描写,揣摩人物
、两个主要人物——周副主席、战士杨光
2.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一系列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的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和句子(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作为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接下来周副主席所下的命令进一步表现了其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2、分角色演读,在跳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并能通过一定神态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求:小组成员自选认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确保每一个人都担当一定的角色,组长注意调控。)
教师点拨:要求能抓住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草时的一系列动作和神态,以体现主席的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高度关注战士生命的高尚品质。
3、评析人物:同学们可以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认识。
教师点拨: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4.思考:
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三、探究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句中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第二句,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四、小结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五、拓展练习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3、阅读同一位作家的两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可以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去思考)
七、作业设计
5.古诗草教案 篇五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会写“荣”、“枯”、“烧”这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二、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课文挂图和朗读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讲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师边板书诗作者“白居易”边娓娓道来 )白居易是我国唐朝人,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学习,特别喜欢写诗。16岁那年,白居易离开家乡到京都长安后,仍不断写诗。为了提高写诗的水平,他到处求名师指点。有一次,他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顾况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叫白居易时,又想开玩笑了。他说:“唉呀!你这个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顾况摸着胡须说道:“你的名字叫居易。现在长安城里米价昂贵,租屋困难,要想在这里住下来,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听了这句话,想想自己到长安后经常愁衣少食,四处借债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触地说:“你说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顾况见眼前的年轻人谦虚好学,就说:“好吧,把你写的诗念给我听听。”白居易开始读诗了。(放录音《草》朗诵)白居易刚读完,顾况便连声赞道:“好诗好诗,你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前程无量。居易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不解地问:“老先生,刚才您还说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现在又说我的名字取得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顾况笑着说;“刚才不知道你会写诗,所以才说你居住长安不容易,名字取得不妙。现在看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所以说你居住长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说完就热情地指点起来。从那以后,白居易更加勤奋起来,终于成为我国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其他两位是李白和杜甫)。
2、故事讲完后,教师接着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看看自居易写的诗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开始讲解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
1、师:“ 刚才我们听了配乐诗朗读,现在我想听听小朋友们读得怎么样?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会老师会考查考查你们,看谁读得最好。好,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看着同学们认真朗读的样子,老师很欣慰。你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成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教师相机评价并请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
3、师:“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遍,要注意听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
4、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烧”这个字怎么读的呢?(请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有答对,那再请学生答,不超过四位学生。) 这个字读shāo,是翘舌音,念成了sāo,这种读法是错的, “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ī(黑板板书),下面请大家再跟着老师读两遍。”――“烧”(领读),――“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度)
5、师:“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现在我们一起读这首古诗,要格外注意这些字的发音。”(学生齐读古诗)
6、师:“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请同学回答,大概请四到五位同学,对了,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í,是阳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ì,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感受一下发音的注意点。)
7、师:“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我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古诗,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 (师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的眼中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小组内可以试着说一说。”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相机评价。)
师:“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小草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 ” (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
教师小结:”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师:“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学生回答“要”) 师:“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 (学生朗读)
(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
师:“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 (好!)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师:“ 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 ”(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
师:“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出示生字: )
师:“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们在请 (学生讨论,增强对书写汉字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集思广益。) 师:“大家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呢,有些老师都还没有想到呢。大家都已经想出了那么多的好方法,那现在大家在自己的田字本写写看,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换看一下,比比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更好。”
(三)总结新课
师:“ 我们今天学习了《草》这首诗,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
6.古诗《草》教案 篇六
掌握古诗基本内容。
让幼儿知道草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小草的生命。
通过学习古诗,使幼儿知道草的生长规律。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对古诗的兴趣。
准备
图片(草原和野火)。
魔法棒,图书。
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导入
1.以防火知识的重要性为题让了解火警的电话。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小图书上都有什么?(消防车)。
2.消防车是用来灭火的。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别的火。(野火,展示野火图片)。
二、学习古诗
1.师:“平原上繁茂的野草,每年都会繁茂枯萎一次。(出示平原图片)
2.学习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3.师:“小草每年的春天都会靠它顽强的生命,长出绿绿的`身体。小草帮助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牛婆婆吃了它,能给我们提供好喝的牛奶。小草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让我们的大地结结实实的。每年的秋天小草开始枯萎。”
三、游戏给山林种草
拿一张白纸,生动地引导幼儿。(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差,草树是我们的朋友。只有更多的草和树,我们的空气才会更清新,生活才会更美好。)在白纸上画上漂亮的树和草。
我们要爱护小草。巩固古诗。
活动延伸
7.《草》公开课生字教案 篇七
1、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3、理清课文的线索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紧扣线索安排情节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有关长征题材的录象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理清文章的脉络
2、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学准备:录象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二、简介文章体裁和作者:
1、本文是小说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2、作者是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本文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篇以长城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的词注音:焦灼(zhuó)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愠怒(yùn)霎那(shà)
长沙县星沙中学备课纸
蔫巴(niān) 抽噎(yān)
四、整体感知悟精神:
1、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五、抓住线索理情节:
1、战士误食野草 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2、撇开毒草忙救人 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3、主席下令辨毒草 不顾安危尝毒草(发展和高潮)
4、平易近人议吃草 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六 、学生划出对杨光和副主席描写的语句:教师重点分析第三段,提问:
1、当杨光得知担架上的危重病人就是病重而昏迷的周副主席时,他有哪些反应?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些反应的?
2、作者写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时,运用了哪些描写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动作描写有“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闭住”、“抖动”、“吐掉”等;神态描写有“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贵品质和非凡气质。
七、作者重点描写了主席的哪方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八、作业:课外阅读王愿坚的《七根火柴》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味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3、比较阅读本文和《七根火柴》教学准备:《七根火柴》的情节简介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二、揣摩妙点,分析人物形象: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2、作者重点描写了主席的哪方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分角色演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并能通过一定神态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求:小组成员自选认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确保每一个人都担当一定的角色,组长注意调控。)教师点拨:要求能抓住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草时的一系列动作和神态,以体现主席的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高度关注战士生命的高尚品质。
4、评析人物:同学们可以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认识。教师点拨: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5、说说你以前对周副主席的哪些事迹有所了解,结合本文提供的材料,谈谈自己对他的认识。
长沙县星沙中学备课纸
5、小结三、理解正文前的引文中的“最甜”一词的双关义明确:“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四、体味生动、准确的语言:找出文中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五、比较阅读显能力比较阅读《七根火柴》思考: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主人公是谁?
2、假如让你来围绕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一次活动,你准备如何安排?写出你的方案。(可以以历史博物馆的解说员的身份介绍七根火柴,可以以招聘导演和演员的形式从人物入手理清情节)
3、阅读同一位作家的两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可以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去思考)
六、从课文提供的材料说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七、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8.风铃草作文小学 篇八
我种下它的时候,先用小铲子挖一个浅坑,之后把种子放在土坑里,然后用土轻轻的埋起来,留意的踏平。我每一天观察这个花盆,在妈妈的指导下,给它浇水,过了几天,我发现有一些小虫子想把我的种子“吃掉”,我就用手把这些小虫子捏死了。
不久,我发现花盆的中央拱出了一个嫩黄的小芽,像一个小女孩在跳舞。到了必须时间,这个小芽伸展开了,像一对小胳膊。清晨“小铃铛”身上的露珠被风吹掉,显得更加可爱了。又过了几个月,到了秋天,百花凋谢了,只有我家的风铃草依然生机勃勃。
9.草小学作文 篇九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去看含羞草,发现含羞草开花了。它的`花蕊是紫红色的,还有黄色的花粉,没有花瓣,这种颜色很像玫瑰花的颜色。我觉得这些花很好看,就用照相机把它们给照了下来。
到了晚上花谢了。花蕊乱蓬蓬、毛糙糙的,花粉已经渗到泥土里去了,花变成粉白色了,它又露出了原来的果实。现在我才知道含羞草的花是早上开,晚上谢的。
10.草小学作文 篇十
小草是绿油油的一片,它让我们的世界富有生机。它总是漫山遍野地长啊长,每一颗都尽自己的本能,净化空气,扎根在每一片净土。它给予了我们草的清新与芳香,生活在这样环境的我们却不懂感恩,肆意践踏草坪,或者闲时揪下一大把解闷。在同一天,小草不知得被我们折下多少次“腰”,可它并不屈服命运的不公,一棵草倒下了,总有千千万万颗草长出来。不管你怎么糟蹋它,几天后,草地仍是那样苍翠欲滴,郁郁葱葱。只要在泥土和阳光的怀抱下,就能茁壮成长,草地上也好,岩石缝里也好,都照应了那句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仅是草,人也一样,都应有个持之以恒的毅力。我们不能气馁,想要主宰命运,揪不能屈服在命运的脚下。人生是条陡峭的山路,在途中难免会有迷路、跌倒的时候,但不能退缩,按自己所想的开出一条路,那就对了。例如骑自行车时,你人仰马翻了几次?长跑比赛时,后面有一串多长的风风火火的脚印?打羽毛球的时,你曾多少次因接不到球而气喘吁吁?……这些并不重要,学有所成的你,回头看看,这绝不是一步登天之遥。没有人是天生的智者,他们都是靠后天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
11.《草》教案 篇十一
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6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CAI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激发兴趣
(打开挂图)春天到了,田野里到处都有野草。春天、夏天,它长得多么茂盛!秋天,它就枯萎了。年年如此,生生不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草》,就写了草的这种现象。
这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数数有几行几句(四行两句),找出生字,看拼音,认生字,同桌互查。
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并组词。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原:yuán,半包围结构,“厂”字里面是“白”、“小”上下构成。岁:suì,上下结构,由“山”、“夕”上下构成。读平舌音。火:huǒ,独体结构。注意写好笔顺。吹:chuī,读翘舌音,左右结构。又:yu,独体结构,两笔写成。笔顺: 又
四、熟读课文
巩固生字读音,熟读课文。先齐读一二遍;再指名读;最后自由读两遍。
五、课堂练习
1.练写生字三遍,注意笔顺间架,写正确、写工整。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释义组词。
2.试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
二、导读全诗,逐行理解
第一行:教师讲解“离离”、“原”的意思。指名读,说说这行诗讲什么。还可以怎么讲?(茂盛的野草长满了整个原野。或:多茂盛啊!原野上的野草!或:原野上的野草长得多么茂盛啊!)学生练说。
第二行:“岁”是什么意思?“一岁”呢?(一年)“一枯荣”的意思:一次枯萎,一次茂盛。谁能把这行诗的意思讲出来?讨论,叙述:野草每年的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一次茂盛地生长起来。
同桌互讲第一句的诗意,再齐读两遍。
第三行:“尽”是完的意思。野火指荒山野地燃烧的火。“烧不尽”呢?(烧不完)讨论后叙述: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
第四行: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呢?(春风吹又生)第四行讲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春风一吹,野草又会生长起来。)
同桌把第二句串起来说一说,再读两遍。
三、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齐读,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这首诗第一句讲野草的什么?(讲野草生长的特点――一年生的植物,春夏生长茂盛,秋冬枯萎。)
诗的第二句赞扬野草的什么?(赞扬野草的生命力很强――野火烧不尽。)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离离 / 原上 / 草,一岁 / 一 / 枯荣。
野火 / 烧 / 不尽,春风 / 吹 / 又生。
(“一岁一枯荣”中的两个“一”,读时声调不同,前面的读第二声,后面的读第四声。)
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填空:
离离( ),( )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2.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1.课后收集有关白居易的材料。
【小学草语文教案】推荐阅读:
如果我是一棵草小学作文10-03
描写草说明文六年级小学作文10-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09-16
小学语文′尝试教学′实验初探 小学语文学科′尝试教学策略研究11-11
小学语文《称赞》教案06-09
小学语文讲课教案10-10
小学语文鲸教案10-31
小学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