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诗教

2024-09-23

孔子诗教(9篇)

1.孔子诗教 篇一

诗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巩固诗教工作成果,凸现凸现诗教特色,着力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诗词阅读、欣赏和创作能力,拓展素质教育的语文天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作

1、在校报上开辟诗词赏析专栏。

2、班级板报继续开设诗词角。

3、在三年级普遍开设诗词课程。

4、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诗词知识讲座。

5、认真组织各年级师生明确古诗词必背目录。

6、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

⑴本学期,我们积极倡导各年级举行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各年级可结合重大节日和值得关注的国内外大事开展诗歌活动,并将学生创作的作品及时汇编。⑵举行一次诗词吟唱活动。

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星光诗社”招收成员

2、诗社课程正常活动

3、“歌唱祖国”诗朗诵

10月份:

“歌唱祖国”童诗作品征集

11月份

1、举行革命诗歌诵读比赛

2、开展“走进秋天”系列诗词赏读活动

12月份

总结会。

清河镇中心校

2009年8月26日

组织机构

组长:王学文 副组长:赵春艳成员:白晓春

王淑兰 汤洪敏 王艳华 郭显德 程晓坤 王新欣 张继新

清河镇中心小学

2009年3月

组织机构

组长:王莉 副组长:郭显德 组员:姚宏梅王鹤程晓坤张美玲王艳华张继新王新欣汤洪敏

清河镇中心小学

2009年8月

清河镇中心小学诗社名称:星光诗社

诗刊名称:《绿野》

2.孔子诗教 篇二

一、描绘意象, 再现诗境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 诗歌创作是“披情入文”, 诗人有创作激情后运用语言再现经历的景象, 抒发内心勃发的情感, 而诗歌教学则是“入文披情”。诗歌教学就是首先要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意象, 再现诗境, 这显得尤其重要。这种描绘能使学生读出佳味、品出美感。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描绘, 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感悟诗歌的内涵, 品味诗情画意。

杜甫《岁暮》:“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写情景, 再现诗境:紧张的鼓角声使一向安静的江城骚动了起来, 战事推到了雪岭, 敌人残酷杀害江城百姓, 江城到处血流成河, 战争血腥而惨烈。面对如此惨烈的场面, 诗人不禁对唐朝君臣发出质问:“朝廷谁请缨?”面对强敌, 作者怀疑朝中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通过描绘意象再现诗境, 让学生更加明白面对边境发生战争, 时局艰危, 朝中无人为国分忧的境况;而诗人岁末暮年, 漂泊异乡, 政治上被冷落, 孤独寂寞;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通过描绘诗歌的意象, 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 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 逐渐地进入词的意境, 贴近词中的抒情主人公, 在感情上, 在整体感觉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以致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 诗境得到再现, 诗意自然明了, 诗歌教学更具蕴味。

二、品味语言, 感受诗意

“诗是抒情的。诗与文的相对分别, 多与语言有关。诗的语言更经济, 情感更丰富”, 因而诗歌教学要教会学生品味语言, 感受诗意。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在回忆读辅仁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时, 他觉得就是跟教授读台词:四年期间, 逐字逐句读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台词。诗歌教学亦然, 品味语言, 才会感受诗意。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品味那些“破铜烂铁”竟然变成“翡翠”“桃花”, 那些“剩菜残羹”却泛出了“罗绮”“云霞”, 不难理解诗人用此美丽的语汇来写绝对的肮脏, 造成让人恶心的反效果, 因为诗中还写到“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死水》的深沉诗意是通过精心选用的语言来表现的。诗歌教学教会学生品味这些诗歌语言, 诗意学生也就自然明晓。

三、依法诗教, 升华诗情

朱自清《论诗学的门径》一文写道:“诗是特种的语言, 它因音数的限制, 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萧涤非先生曾说:“《关雎》序一篇, 不但当必读, 且当先读, 因为如果不知道赋、比、兴为何事, 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赋、比、兴是诗歌常见的写作技法和表现手法, 由此可见“法”在读诗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对于诗歌教学中升华诗情有重要作用。

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将长江比作白练, 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 通过比喻描绘一幅幅充满诗意的优美画面:秋江澄澈, 净如白练;秋山苍翠, 青如蓝靛;江上轻帆, 如几片苇叶, 轻灵疾如飞箭;庐山巍峨高耸, 瀑泉仿佛千尺银河落地, 飞如闪电。诗歌教学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常用的修辞手法, 更容易让学生走进诗的境界, 升华诗意。

刘秉忠《[南吕] 干荷叶》:“都因昨夜一场霜, 寂寞在秋江上。”诗人在此用了借景抒情 (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 的手法。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 只见秋江上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既是实景, 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 反映出诗人年华老去、漂泊无依的伤感, 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了解了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 更便于体味诗人的情感。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愁本是抽象的, 直接说它多少大小, 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这里把“愁”化为具体形象的“烟草”“风絮”“雨”, 化虚为实, 虚实结合, 还渲染了一种气氛, 烘托了愁情, 仅三句之中, 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诗意盎然, 表意具体明确。

诗歌的创作手法与表现手法还有很多。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创作手法与表现手法, 依这些手法进行诗歌教学, 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诗歌教学才能更好地升华诗歌情感。

3.诗教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篇三

——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诗教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瑰宝,是根植于民族精神、民族语言和民族风尚,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这一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文化品质和写作能力,营造和谐诗意的生命世界,我校将创建诗教特色学校和慈溪市级诗教基地。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创建诗教特色学校为契机,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师生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提高师生诗词阅读技能和培养诗词艺术欣赏能力,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举措

1、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的诗教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全体教师,认真做好创建规划和落实诗教特色学校。

2、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按照课程标准上诗词教育课,开发诗歌艺术地方教材,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积极开展诗歌教育。

3、因地制宜开展课外、校外诗歌艺术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成立诗歌艺术活动社团。学校定期举办诗歌艺术节。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艺术节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4、把创建工作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园展览、展示以及校园整体打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诗歌艺术环境。要加强宣传,充分展示学校诗歌特色活动。

5、处理好中小学生减负与诗词教育的关系,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压力。

6、接受市诗词学会、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诗歌教育的督促、指导。

三、工作要求

1、落实“五进”。

(1)诗进书册。开发诗词校本教材、出版诗词校园专刊。

(2)诗进课堂。课前三分钟诵读古诗,人人诵诗,班班有诗。

(3)诗进课间。积极利用晨间、午间开展诵诗,日有所诵,日积月累。

(4)诗进画墙。校园有专用词橱窗展览,班级文化墙有诗词专栏。

(5)诗进讲座。邀请专家对教师和学生开设写诗、读诗、品诗等专业讲座。

(6)诗进活动。结合德育活动积极开展诵诗、品诗、演诗、积诗、写诗。

2、坚持“六性”。

(1)全体性:面向全体师生。

(2)位序性:认清在教育及学校整体工作中的补充地位。

(3)长期性:意识到位,运作常态化与制度化,长期存在。

(4)思想性:清廉诗词,弘扬正能量,做好精神内涵的传承。

(5)审美性:引导感受诗歌格式使用、语言表达、情感寄托、人性呈现。

(6)丰富性:多形式、多平台、多渠道开展诗教活动。

四、步骤安排

1、发动阶段(2020.8——9月):营造氛围,基础起步。

统一思想认识、筹建诗墙、编选诗教教材。

2、实施阶段:(2020.10——2021.2)教研深入,活动助推。

常态化运作诗歌教育教学及研究。

3、展示阶段(2021.3——2021.7):活动抓实,特色初显。

开展颂诗、背诗、演诗等多种活动,备战市经典诵读比赛。

4、推广阶段(2021.8——2020.12):持续完善,形成特色。

4.大南湖中学2013诗教工作总结 篇四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殿堂,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一学年来,我校诗教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通过不同形式,使诗教工作在校内外不断扩大影响,获得更多的认可。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校诗教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强有力的组织,确保诗教活动成效

学校成立了诗教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亲自抓、全面管。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即:宣传组,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组织各项比赛、讲座、实践活动;辅导组,负责对全校师生的诗词辅导,着力提高师生对诗词的阅读、赏析能力;督查组,对各班的诗教活动检查考评,检验诗教活动的成果。

二、不断宣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诗教工作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经过一年的努力,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诗词教学特色,校园环境布置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走进学校校园,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诗情画意,我们校园的每一处花坛、每一块石韵、每一条长廊,每一间教室都具有诗词教学的特色。大处着手,小处落笔,以景取诗,以诗写景,诗化校园,学生们徜徉其中,其景融融,其诗融融,其乐融融,长期接受着诗词的熏陶,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来我校的宾客也会感同身受,惊叹我校诗教氛围,感受我校诗教气息和校园诗化布置。

三、凝炼诗词文化,编印诗教校本教材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学校专门开发以诗歌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诗歌文化,拓展学习空间。正在精心选编“尚美诗集”,计划这套教材共分6册,分别为《尚美•三字经》、《尚美•弟子规》、《尚美•成语》、《尚美•唐诗》、《尚美•宋词》、《尚美•论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的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一线教师,那就为教师们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

四、巩固诗教品牌,扎实开展校园诗教活动

1.强化诗词积累:

(1)晨读十分钟。早读铃一响,我校的各个教室就会传出诗歌的诵读声。这些琅琅的读诗声充满课堂,响在校园,成为我们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2)坚持课前诵读。通过教师的辅助讲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有了深入的了解,诵读起来就更有味儿了。

(3)在每周的校园广播中,开辟了诗歌欣赏栏目。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歌诵读活动。每月份,学校各班都开展各种形式的诗歌诵读活动,对于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大力宣传、表彰,旨在让学生得到启示:老师喜欢和欣赏学诗诵诗的学生,同学们也佩服和羡慕胸有诗书的伙伴,从而对诗歌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诗歌的校园风气。

2.开展诗歌实践:

开展诗教工作与诗歌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各班或年级段组织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诵诗会、成语接龙、诗文表演、诗词主题活动、诗词知识知多少、诗词名人会、诗词典故趣闻、诗词创作大赛等。学校努力把校园诗教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校园诗教与重大节日相结合;校园诗教与诗歌表演相结合;校园诗教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寓教于乐,异彩纷呈。

3、鼓励诗词创作:

读诗是体味,创作是内化。在强化诗词背诵积累的同时,学校成立了“尚美诗社”,学有兴趣的孩子们在这里受到了专门的培训。他们不但学诗、谈诗、而且写诗,并被择优推荐到上级诗刊发表。今年“尚美”诗社共推荐4首诗作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学生对诗歌创作热情高、创作数量多、创作质量高。

5.孔子诗教 篇五

绥阳县旺草中学

旺草中学自从参与“诗歌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把诗教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有领导分管并具体抓此项工作。在新学期的开始,学校就召开了诗教工作专题会议,对开展“诗歌进校园”进行部署,思考了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语文教研组具体制定了“诗歌进校园”活动方案。

1、首先组建诗歌班。通过这样的班级引领全校的“诗教”活动。我校组建了两个诗歌班,一班是初中部的学生,一班是高中部的学生。两个班分别由两位教师集中辅导,其他语文抽时间随时集中辅导,或讲授诗歌理论知识,或朗诵经典诗作,或修改学生的作品。我们还邀请县诗词楹联协会韩达山、吕金华、李长远等前辈多次来校讲课和指导。老前辈们组织了一次次的“诗词评改交流会”,专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受到他们的影响,诗歌辅导班的黄碧秀、杨军和国学班卢礼等老师也开设了讲座来指导学生学习。

通过老前辈们的精心指导,很多老师和同学对诗词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和老师的作品相继发表在《诗乡诗词》《诗乡》等刊物上。对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2、班级建立了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

每个学生建立一张背诗卡,用于记录学生已背过的古诗文题目和背诵时间、熟练程度等。反复检查,能让他们永久记忆。

3、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板、诗文朗诵会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拿出一定的资金,评出优秀的班级和优秀选手。

4、学校要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各班级的诗文诵读活动予以督促、评估。我们各个处室和教研组都组织了很多的活动来展示他们阅读的情况。团委组织了学生会每天开展“阳光晨读活动”;政史地组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百科知识竞赛”;语文组每年都有“迎新春、猜灯谜暨趣味语文知识”活动。

5、借助纪念节日活动为诵读诗歌搭建平台。我们主要在 “12·9”“5·4”纪念活动和“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中开设大型诵诗会,全校师生参加。诵读内容有: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自由发挥背诵等。我们还在往日的“集体大合唱”中增添了“诗歌集体朗诵”。学生热爱诗歌的激情因此高涨。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对联”这一文化形式,要求师生积极撰写对联,在我们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在校运会中,在“乡村少年宫”的建筑里,有我们师生自己创作的很多联对,校园的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浓厚。

6,将“诗歌进校园”的诵读活动融入“少年宫国学”班的教学活动中。去年我校有了“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专门开办了 “国学”班,我们少年宫国学班早期开设了一些基本的蒙学读物,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这些古典诗文内涵丰厚,具有丰富知识、明理启智等多种多样的作用。“颂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诗歌班”和“国学班”学生 通过吟诵、欣赏、读背古诗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中得到觉悟、领悟、和顿悟,增强了审美情趣,孕育了创新精神,丰富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再将两个班的教学将其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各取所需。学生激情满怀。通过诗歌诵读活动的开展,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学生的诗情、诗心较以前浓郁。

7、我们在少年宫国学班开设地方文化,请老师来到“尹珍讲堂”。尹珍大儒在旺草讲过学,作为一个大学问家,我们没有理由不传播、传承这样的文化。现在我们镇上还有“尹珍中学”。我们还将邀请对“尹珍文化”很有建树的文化馆的老师为我们讲解,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

在林荫道的旁边,我们利用空置的地方,建造了一面长长的文化墙,有传统的诗词文化、礼仪文化、孝文化、戏曲文化等,真正体现了绥阳县的“中国诗乡”、旺草镇的“贵州书画之乡”的特色文化。在校门口进来的地方,我们将立即安装几十个古色古香的诗词灯箱。

至今为止,我校在“诗歌进校园”活动中,主要是开展多方面的诵读和创作活动。在诗歌的创作上,我们开展得还不够。我 们将诚恳的向各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更期待上级领导、前辈能够屈尊前往我校指教。让“诗歌进校园”能够在我校得以更好的发展。“阅读启迪智慧,经典浸润人生”。有上级领导和前辈的支持,我们将把旺草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和“诗词进校园”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愿给孩子们一双腾飞的翅膀,让孩子们诗意地栖息在芙蓉江畔。

绥阳县旺草中学

6.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诗教” 篇六

因此围绕这几点, 我谈谈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自从2004执教小学语文以来, 起初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学习现代文的时候, 由于现代文内容冗长, 有些学生不喜欢读书。因此即使学习过后, 学生对本文也没有太多的印象和体会。另一方面在我教授古诗词时, 学生并不能理解诗中的意境, 只是一味地按照参考书进行解释, 也就是说他们理解到的只能是诗的表面意思, 而他们对于我们优秀的传统古诗文化, 由于解释上的困难, 以及意境传达上的误差导致学生讨厌学习古诗词, 认为古诗不仅难学, 而且难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采取了“诗和现代文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发挥古诗的韵律性、音乐性效果。让学生在学习完现代文后, 用一首通俗易懂的打油诗结尾, 既增强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和现代文的兴趣。

一、每课一诗是对文章的总结, 对文章中心的表达和提炼

在讲解六年级上册第3课学习《蝉》这篇文章时, 在学生阅读完后, 我这样写道:

蝉鸣时节仲夏天,

天气炎热令人烦。

苦心经营十七载,

只为歌唱九十天。

诸君若能明此理,

蝉鸣之声醉心田。

蝉歌唱的生命是短暂的, 仅仅只有夏季时节才能昼夜长鸣。而蝉为了这仅仅九十多天的音乐盛会, 却苦苦在地下准备了十七年的时间。我把文章概括为一首诗, 让学生从诗中找出和文章内容有关的部分, 而后进行讲解。并且引导学生从诗中梳理文章脉络以及作者对《蝉》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

在讲第二课时, 我采取了同样的办法, 先让学生温习功课, 而后用诗总结:

回旋花纹牛角尖,

生命痕迹已枉然。

大浪淘尽海底沙,

唯有忠骨留人间。

通过诗, 先从描写贝壳的外貌写起, 到最后一句上升到贝壳的生命逝去, 却把自己一生中苦心经营的最美丽的“忠骨”留在了人间。也就是在告诫人们在有生之年, 一定要做一些有益于人类的事情。

二、以诗提炼文章中心

不仅用诗来提炼文章内容, 甚至单元提示、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统统用诗来概括, 力求让学生对诗耳濡目染,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 提高自己的语文欣赏能力。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提示:

人生在世莫等闲,

转眼风云十几年。

体味生命多感悟,

憧憬未来一念间。

单元提示, 是对整个单元文章的内容一个总的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单元提示, 对所选文章内容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综合性学习:

我是天地一分子,

有头有脸有鼻子。

说学逗唱我都会,

如今正在上初一。

综合性学习则是对这一单元所选内容的总结, 和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以诗作总结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每课一诗还有育人的作用, 通过诗歌对文章进行总结,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进行提醒和规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比如,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人人心中有偶像,

作家学者和歌星。

狂热崇拜迷途径,

理智对待益无穷。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 无论是诗人、作家, 还是亲戚、朋友、明星、小丑等, 崇拜偶像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当今小学生, 在崇拜偶像这一问题上表现得有些超乎想象, 失去了自身的自制力。有个别学生喜欢某歌星, 崇拜到对其生活起居、梳妆打扮都仿效, 甚至个别女学生, 在上学期间便开始烫发、涂指甲, 说一些刺耳的话。个别男生, 也是留长发、蓄胡须、打耳环。总之, 这是一种文化叛逆的表现。对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展会起到一种误导作用。正确的做法是, 我们要理智对待自己所崇拜的偶像, 对于偶像好的方面, 该崇拜就崇拜, 但是对于那些狂热的失去理智的方面, 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 不能盲目学习。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小学这个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发育正关键的人生时期, 把握好我们自己人生的船只, 不偏离方向。

每当看到学生自己写诗对课文里的内容进行总结时, 我感觉非常自豪。

总之, 我认为把现代文用诗的形式进行总结, 把古诗文用现代文的形式进行阐释, 这是语文学习上的一个很好的互动方式。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古诗的韵律性、音乐性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和现代文的兴趣。同时, 对中国传统的优秀古诗文化即国学又是一个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如果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实际情况, 改变一下教学模式, 学生无论在提高学习成绩还是增强个人素质等方面, 都会取得长足发展。这样才会真正地体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7.孔子诗教 篇七

赋、比、兴,诗言志与诗教是中国古典诗学史鼎足而三的诗学概念.氏族会盟活动不仅是赋比兴的母体,也直接孕育了诗言志与诗教两大诗学观念,并由此导致了这三种诗学观念的.发生学关联.

作 者:刘怀荣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3)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赋、比、兴   诗言志   诗教   发生学  

8.孔子诗教 篇八

一、儒家诗教乐教思想

儒家教育兼重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儒家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亦是一种艺术的境界,其“诗教”、“乐教”的重要艺术教育功能是陶冶性情,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卓越的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是儒家教育的追求。道德与艺术也是紧密联系的,冯友兰先生说:“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徐复观先生也指出:“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1]他们的论述都揭示了儒家教育重视艺术教育和把艺术与道德高度统一起来的特征。儒家艺术教育主要是“诗教”和“乐教”。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孔子尤为重视“乐教”,告诫弟子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甚至认为乐在某种意义上更可以体现善与美(道德与艺术)的统一。他赞叹韶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矣。”(《八佾》)他听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而且无限地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深寓乐感的“六艺”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培养具有艺术精神的、有完全人格的君子是其追求。

钱穆先生说:“中国艺术亦一种人生艺术,即情意艺术,故与中国传统教育精神亦相通。”[2]儒家教育思想注重艺术精神的培养,自孔子始就开展“诗教”、“乐教”,宋代理学教育就极力推崇和大肆渲染“孔颜乐处”和“圣贤气象”的精神追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这是孔子之乐。孔子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是颜子之乐。周敦颐首次将两者融合,提出“孔颜乐处”。朱熹在《论语集注》注释这两章时说:“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鼓励学者“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以至于欲罢不能而竭其才,则庶乎有以得之矣”。这就是要追求一种自我超越、安贫乐道、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是享受生活的艺术精神。宋代儒家教育还追求“圣贤气象”。王炳照教授认为“气象”,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所构成的综合性的人格形象,朱熹所谓“容貌词气,乃德之符也”。朱熹等理学家所宣示的“圣贤气象”,就是将他们所推崇的圣贤的人格形象展示出来,以之作为人们仰慕和仿效的典型榜样。“孔颜乐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圣贤气象”则是一种外在的人格形象的表彰。由内而外是儒家艺术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儒家诗教乐教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艺术精神培养的启示

1.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种,教育的艺术化与人生的艺术化也是人文精神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新开展还包括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发展,儒家视人生为艺术精神在当代的发展,即人生的艺术化。教育是为人生,大学为人生而教育,也为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以公民的福利为鹄。艺术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3]大学教育也应该是艺术的,教育当超越技术论,迈向艺术与意义的世界。大学教育可以始于艺术精神的形成,止于大学生的艺术人生。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从广义上说,美的都是艺术的。我们用艺术眼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建设美的生活,也是艺术人生的表现。

2. 艺术精神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幸福的条件,除了物质性的要素外,还包含精神要素,且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精神要素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人生幸福与其说是物质享受的满足,毋宁说是精神感受的愉悦,人生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愉悦的心理感受。众多的教授、学者,正是依靠着丰富而高雅的情趣,增强了从淡泊的生活中汲取和享受美的能力,从苦心孤诣的学术研究中,获得了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从而感受到生活的诗意和人生的幸福。学者们的理性思考对于人生来说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理性的沉思能够给人以愉悦的享受,而且是最愉悦的享受,“其获得的不依赖于外在物质条件的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4]

3. 视人生为艺术,追求人生的艺术化。

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各有不同,与其审美情趣密切相关。情趣是驱使人们从事某种事业的激情和动力的源泉。所谓审美情趣,是指人们鉴赏美与创造美的情感和兴趣,它是人们爱美之心的体现,是一种高雅的情趣。这种情趣在美化生活、改善心性及诗化人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要使学生拥有艺术精神,就应该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高雅的情趣能使人独具慧眼,发现蕴涵于生活中的美,善于发现生活之海洋中的宝石和贝壳,欣赏、享受它的美,并形成美好的记忆。有此情趣的人,能自觉地脱离低级趣味,积极创造和谐幸福的人生,这也是人生艺术化的实现。

朱光潜先生说,人生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个体生命就是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他说,生活好比作文章,“文章忌俗滥,生命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5]朱光潜先生探讨了艺术和人生的关系问题,认为人生是多方面而相互和谐的整体,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联。他说:“严格地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也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他说,情趣在物我交感共鸣中产生,它是生生不息的,是生命的气象。人生的艺术化,让我们在生活中知道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在看重一件事物时,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知道摆脱。艺术化的人生知所取,尤其知所舍。艺术的人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严肃,在摆脱时见出豁达。伟大的人生和伟大的艺术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6]

无论我们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有追求生活艺术化的需求。领导追求领导艺术,教师追求教学艺术,体育竞技也追求艺术,期望达到技术精湛、动作与美妙融为一体,达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就连参加体力劳动的大众也追求生活的情趣化,如各种劳动号子,既能体现劳动人民的性格,也能体现其精神面貌。另外,饮食业也是如此,拉面如丝、飞刀削面、调香醇美酒等说是饮食,又何尝不是在进行艺术表演,关键在于我们的欣赏。朱光潜先生说:“慢慢走,欣赏啊!”他提出人生的艺术化,认为“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人生的艺术化,说的是“化境”,化境就是恰到好处的,与“中庸”是相通的。“化境”的追求还包含有“内化”,即化身外之学为身同之学,学识智慧化为潜意识,化为本能、生性、本色,化为爱好与习惯、快乐与内在要求,化为审美的快乐与满足。艺术化的人生,就是“诚于中而形于外”,随心所欲不逾矩,“治大国如烹小鲜”。

摘要:儒家以“诗教”、“乐教”为凭借实施“艺术教育”, 培养君子人格的艺术精神, 以期养成“圣贤气象”。艺术精神的养成对个体的发展与完善意义重大, 儒家“诗教”、“乐教”的艺术教育实践, 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儒家,诗教,乐教,当代大学生,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上海:三联书店, 2001:177.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 6.

[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87-188.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92.

9.孔子诗教 篇九

一、指导思想新学期,在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进一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紧围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借助校本教材,把诗化教育这项工作向各学科横向推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高修养和表达能力,给他们一个诗意童年,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2010年(上)诗教工作计划。

二、具体工作

(一)凸显课题研究意识,大力开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1、诗词教学课题按照既定计划,将于2010年10月份结题。本学期我校必须组织开展一次较大规模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汇报活动。现在已是2月底,时间紧迫,因此在邀请专家来指导之前,我们要尽早拿出活动方案,准备相关材料。(初步设想为4月份,主题围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

2、扎实、有效开展每周一次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色活动课在40分钟内必须呈现一个主题,主题应注重与《诗意童年》挂钩,同时着力体现年级组特点,避免千篇一律,力求变化,确定时可由教研组长召集成员商量确定,也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主题的实施应该注重序列化,开学初各位语文教师必须上报一学期的安排,以月为单位,一月一重点。(比如:X月份X班诗词手抄报创作,分为四周进行:第一周:课堂辅导;第二周:查找资料;第三周:自我或小组创作;第四周:作品交流、展示)。

3、诗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途径要多样化,可以是诵、画、唱、演,在活动中学习诗词,根据班级特点逐步深化,更提倡学生课外自主选材学习,自选、自读,并在诗社活动情景下拓展,享受成功,工作计划《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2010年(上)诗教工作计划》。低年级段,必须定位于有趣、好玩,与学生的生活零距离接触;中年级段,在学生已能背诵指定篇目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体验融于诗句,吟诵、吟唱古典诗歌,(吟唱和诵读的要求应有别于低年级,要体现层次性);鼓励学生完成诗配画,尝试模仿别人的诗词作品,写一些自己的小诗;高年级段,提倡学生动手办诗词手抄报,组织诗词知识竞赛、诗词擂台、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创作有自己想法的作品。

4、在诗化教育日益深入推进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诗化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学科领域,是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还要适度拓展,大胆延伸,努力向其它学科、其他教师辐射,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必须在新学期中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带有诗词韵味或痕迹的课例、教学流程,让诗化教育从多角度、多途径潜移默化,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

(二)多样化、有效化组织评价考核上学期,在学生诗词积累考核方面,教师普遍反映比较枯燥,学生没有兴趣,事实上的确如此。为此,我们在诗词教学方面大胆调整,将校园每周一诗和《诗意童年》中篇目的背诵积累时间,集中到每周一、三、五中午15分钟;诗词考核时,这些背诵的诗词不再列入考核范围。那么考核什么呢?主要看任课教师通过诗教课诗词实践活动给予了学生怎样的收获。这学期,我们将坚持这样的考核方式,紧紧围绕“诗词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展板展示、专人走进活动现场等途径给予教师诗教工作量化打分,力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兴趣,教师教得乐在其中。

(三)依托活动等载体,提高师生表达能力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觉得要全面打响自己的特色品牌,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己、依靠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一批,成长一批。我们将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全体教师参与粉笔字、毛笔字、诗歌朗诵比赛;借助传统节日效应,联合学校工会组织全体教师诗歌创作及诗画比赛,利用展板展出优秀作品;组织乡镇级诗化教育专项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诗词教学论文参评,以此激励每一位教师提高诗歌鉴赏、表现、运用能力。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要求在学校诗词文学社的总领下,各位教师成立自己的班级分社,组织社名社徽征集活动,从学生中筛选出有潜力的苗子,开展指导活动,重点培养一批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使得诗教活动正常化,网络化,真正让诗词渗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上一篇:labview课程设计程序下一篇:合唱比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