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共8篇)(共8篇)
1.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篇一
大学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
我协助校长分管后勤工作,主要分管后勤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校医院、后勤集团和服务集团,负责联系化工与环境学院。
一年来,我带领后勤系统干部和职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学习型后勤、节约型后勤、创新型后勤”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从严管理,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在深化后勤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上下功夫,圆满完成了2008年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现将我一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绩和勤政廉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作以汇报,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形势紧、头绪多、任务重,这就需要我们后勤系统,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要进一步把力量凝聚到校党委、校行政的部署上来,要进一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建设的精心服务上来,把后勤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细,为学校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要全面做好后勤工作,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就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和理论素养。我始终认为,作为后勤工作的主要领导,自身素质关系着学校后勤工作的全局,关系着后勤管理的成败,关系着后勤服务的水平。一年来,我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结合党委中心组理论
学习,坚持自学和交流相结合,重点针对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精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进行理论学习,通读了《领导干部系列读本》、《高校领导实务》、《高校后勤管理》等,撰写了多篇读书笔记和体会,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分析、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科学决策、科学实施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工作思路和实绩
2008年后勤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提升后勤队伍建设、实施数字化管理上取得新突破,在构建节约型校园、加强后勤管理上取得新进展,在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上取得新成效,变“消费型”后勤为“生产型”后勤,建设坚实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使后勤成为学校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一)强化改革,招贤纳才,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后勤队伍建设是我校后勤发展的首要问题。面对今年经济形势和人力成本大幅增加的压力,为继续推进“人才强后”战略,积极组织后勤系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摸索和总结人事代理制度的经验,规范编制外用工管理,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和体制。做好定编定员定酬工作和科级轮岗交流工作,精简机构设置和岗位职数,实施减员增效、优胜劣汰、公平竞争,鼓励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避免人浮于事现象,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8年减员200多人,加强了资源管理,节约了人力成本。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在引进管理人才的同时,注重技术工人的引进。2008年共人事代理,其中引进本科生10多人、大专生10人,其中技术人才6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共培训员工600
多人次。积极开展后勤在职“星级员工”及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以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为契机,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后勤员工积极撰写后勤工作研究专辑论文50余篇,在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出版《服务集团管理实务》,提高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创办学习型后勤,增强后勤干部和职工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实践性,指导和促进工作。
(二)积极创新,完善服务,全面推进后勤数字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在后勤服务系统,全面推进后勤数学化建设。组织召开专门研讨会议,完善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和落实,保证了后勤数学化建设的科学、顺利实施,数字化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后勤的数字化管理涉及人事、物业维修、采供餐饮、学生公寓、电力监控等五大方面,其中,电力监控系统,网上报修系统开始实质性应用,学生公寓管理系统基本具备使用条件,家长远程查询和短信平台等功能得到改进和完善,为师生员工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务。随着数字化建设的完善,必将使后勤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三)开源节流,强化创新,大力加强节约型学校建设
建设节约型学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更是一个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坚持倡导把节约型校园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放松,提出要以节约型学校建设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今年以来,要求后勤系统结合学校工作要点,主动配合4月份节能宣传月活动,在广泛发动、人人参与、强化意识上下功
夫,在科技创新、管理与节约并重上求突破,大力加强节约型学校建设。不断加大节能技术研究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方法,大力推广适合实际需要的节能产品设备。红外线智能水控冲洗器、照明光控节电器等的应用,综合年支出减少近千万元;更换、改造节能灶头,深挖节能潜力,燃气费下降20%;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启动中水利用项目,将洗澡水净化用于绿化、洗车等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
通过开源节流,广大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普遍增强,保障措施日趋完善,节约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成功举办了全省节能工作现场会,省厅领导及全省50多所高校的领导莅临参加,收到了良好效果,扩大了社会影响。2008年,被评为全国城市节水基础工作先进校园。
(四)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维护学校稳定
管理是手段,管理出效益。今年在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工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后勤各项规章制度,编制成册,收集和整理我校后勤基础数据,做到家底清楚;强化后勤管理,审定后勤经费核算体系,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以首问责任制为引导形式,狠抓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标准,ISO9000管理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加强住房分配与管理工作,完成对学校新南区剩余住房及腾空住房的调整分配;加强大、中、小修项目的监督管理,完成我校南区和西苑热力干线改造等项目数十项;完成了2008 级新生的接待任务和东区等学生集中住宿调整5000人次,基本实现按学院居住的目标;圆满完成学校99栋房屋的抗震普查任务,筹备并完成“服务08”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2008年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后勤从学校稳定的大局出发,把保障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后勤管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基本稳定食堂饭菜价格,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定期开展“食品研发”,增加饭菜品种,提高饭菜质量。集团自筹资金改造二食堂和菊苑餐厅,改善了就餐环境,消除了安全隐患。
(五)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组织制定《经营性用房管理条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校、院两级管理的资产管理体制,加强了对二级单位资产的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规范教学科研进口仪器设备的管理和采购,使学校进口设备的代理费用由原来的2%降到了现在的0.5%,为学校各单位节约了资金;规范、完善公用房管理,核算、签订公用房使用面积8万多平方米;做好1000余户职工住宅的产权交易办理工作,切实维护教职工和学校的根本利益;积极为大学科技园提供土地、房屋及其相关资料,对入驻大学科技园的公司统一制作了科技园区标识、公司标识;规范经营性用房管理,收回共建资金150余万元。
(六)巩固成果,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医辽、保健水平
紧紧围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这条主线,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巩固医疗成果;组建我校体检中心,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善医疗保健环境;不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医技术水平,创建绿色医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食品安全无事故;完善全校教职工身体素质状况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家庭健康档案1600余份,涉及人员4500余人;重视健康教育工作,举办大型健康教育讲座,普及防病治病保健知识,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保障师生员工身心健康。
三、勤政廉政
我认为勤政廉洁、严以律已是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应该坚持的行为准则。我分管的后勤是学校费用支出的大户之一,每一分钱都涉及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重大的责任常常提醒自己要严以律已、勤政廉洁,做作风过硬、大家信赖的合格领导干部。
在组织纪律上,认真执行党和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各项规定和工作要求,保证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在廉洁自律上,对自己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各项财经纪律,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对后勤公寓物品、家具、粮油的采购及大修、维修工程的实施均邀请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参与,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方式进行,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筑牢拒腐防线;在工作作风上,落实务实工作不高调、大胆工作不冒进、狠抓管理不空谈、总结成绩不骄傲,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班子团结,定期调研,促进后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学习、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在过去的一年中,尽管我作了很大努力,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学习和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加强;二是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加强,进一步加强服务和监督;三是工作创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的一年,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雷厉的作风、苦干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员工的生活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谢谢大家!
2.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篇二
除了它庞大的资产、杰出的教授与知名的校友外,我还想到一两件趣事。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哈佛违反了和美国联邦政府关于录取美籍非裔学生的约定,被政府告上了法庭。先不说这件事的是是非非,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哈佛面对政府时那理直气壮寸步不让的态度。还有一回,哈佛的毕业典礼想请时任总统里根任主讲嘉宾,但后来因哈佛不肯颁授荣誉学位予里根,他推拒邀请,这所高傲学校的态度很明确:不来那就算了。
你可以说它对着政府和国家领袖时能摆款,是因为它有本钱;但反过来你也可以说它的本钱就是这么累积下来的,既不刻意疏离政治但也无需献媚。
哈佛换个校长之所以能成新闻,是因为他的校长是个足以和美国总统、三军统帅平起平坐而不用自惭的角色。这种象征性的地位来自哈佛在学术界中领袖群伦的地位,而又终极建立在学校本身的独立之上。换句话说,对着一个政坛领袖,他可以说他是政界的头领,但我也是学界的顶峰,互相尊重也互不相涉。
我们时常歌颂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但很少去谈学术界文化界的“界格”。“界格”说白了,就是学术文化相对的独立地位;正因其独立,一个学者的话才有了分量。我们愿意相信他的发言、他的研究,信服的是学术本身的逻辑,以真理的追求为目标,而非大量以取悦政治人物的喜好为原点。毕竟政治的逻辑和学术的逻辑是两套不同的逻辑。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等领域的分化发展是现代性的标志成就,显然它们彼此相关,但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可以完全吞没另一个领域,也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逻辑可以完全取代另一套逻辑,更不可能让一套逻辑的目标成为所有领域活动的目标。大家口中常说的“政治是政治,体育是体育”,就是这种现代意识的体现。
萨默斯个案有趣的地方是他曾经“学而优则仕”(这是传统中国称颂的道路),官拜美国财政部长。但哈佛教员不会因此动摇要拉他下台的决心,正如当年他辞官回到校园出掌哈佛大学的时候,评论的说法是他“更上一层楼”了。不止哈佛,现代世界任何一所大学的校长和教授都不可能在名片上用括号标明自己的身份“相当于正局级”,也许中国是个例外。
3.大学校长眼中的大学精神 篇三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大学精神引领大学和社会的进步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大学之所以能经久不衰、走向社会的中心,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的精神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连理工大学60年的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大学应始终保持一种令人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同时,大学精神同时代、历史和文化特色密切相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彰显和体现,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坚韧精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格物致知,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些都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塑造和丰富。大学可以没有围墙,但是大学在精神、追求方面引领着社会的精神、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学精神的培育
周介铭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艰巨期,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竞争亦日趋激烈。置身于这样的生态环境之中,大学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学培育与环境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服务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与精神文化,而这一切,正是培育大学精神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纵观现代大学发展史,可以发现,作为以追求真理、传承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大学,若没有积极向上的理想、催人奋进的精神,那将缺乏自我更新发展的生机活力。大学在促提高、谋发展时,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照耀下,才能于教泽绵绵,薪火相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就。
通过培育大学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的协调发展。学校要谋求发展,不但要注重校园自然景观的建设,更要通过传承与创新,构建能反映自身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高校人文景观。要建好一所大学,就要全面地梳理传统的思想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协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同发展。大学要以探索科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为己任,但大学又决不是仅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适应社会当前需要而设立。大学要传授的是一代代学子一生都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思想,它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让人们知道为什么和应该怎样。所以,大学之谓大,非面积之广,人数之众,而是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借鉴扬弃、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形成利人惠众的品位与气质,惟其如此,大学方能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现代大学越来越重视通过塑造大学精神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大学的影响力大小是大学生命力强弱的标志。一所学校影响力越大,知名度越高,其发展空间就越广,于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多。当前,很多大学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在对外宣传时,不仅仅介绍自己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而且越发重视宣传自己的特色、理念、精神、目标和价值观,在介绍自己成绩和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文化品位的展示。实践证明,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大学精神已成为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从本质上讲,培育大学精神就是提炼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要以切合实际、特色鲜明、促进内涵发展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域外的先进理念是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新的社会条件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大学活动的一切领域和环节,既是理论抽象,又是实践操作,但其精髓体现在理念、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越其如此,才抓住了大学发展的根本,根本固则枝叶繁,因此,大学精神在大学的生存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的灵魂,发挥着激励意志、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功能。
培育大学精神,关键要结合学校实际,获得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理念与精神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生长起来的。应在总结学校发展历史,提炼学校发展经验,反思学校发展问题,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基础上加以归纳、论证,只有对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作充分地研究,既重视传统进行纵比,又强调借鉴进行横比,分析与其他学校相比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才能增强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导向性,培养起既尊重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大学精神。
总之,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培育大学精神,当求真务实,立意高远,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大学校长的好坏在于是否尊重大学精神
徐显明 山东大学原校长
我认为,一个懂得大学规律的校长,他的首要责任是要坚定地守护住大学精神。这种守护必然要从他的管理权运行开始。那就是要打破对教授的“管理观念”,树立对教授的“信任”和“服务”观念。校长行政管理的出发点是要尊重学术和相信教授。当大学校长尊重学术、信任教授的时候,教授就获得了尊严感,各种权威自然会趋于平衡。如果一个大学里面的制度环境中存在不信任教师的因素,校长以“管教授”姿态自居,那么必然形成对大学精神的污染。
对教授的信任体现为对大学教授的“不管”上。山东大学有个做法,对经过学术委员会集体认可的一部分教授,实行一种不考核的制度,对于绝大多数的二级教授则是三年“自考”一次,方式是自己述职。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萨默斯被迫辞职的重要原因是他不尊重教授,进而大家公认其有违大学精神,干涉了教授的学术权利,过度扩张了校长的管理权。作为有过政府部长经历的人,萨默斯公然去挑战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是其在故意扩大权力评判。萨默斯认为大学养着那些没有创造力的教授,是对大学资源的一种浪费。这完全是经济学的观点,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确违背了大学精神。
链接
何谓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继承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情,学习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为民的品德。关心天下大事,使自己服从于社会,服从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精神世界深层次问题,它取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是培养爱心。要教育学生爱父母、爱生活、爱事业、爱祖国。第四是培养高尚的人格。坚持真理,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第五是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但教育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敢于奋斗,善于成才。总之,育人的目的就是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4.大学校长个人年度述职报告 篇四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
201__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班子成员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支持配合下,作为基层党委书记,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规定,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本着“工作思路抓创新、基础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特色、责任机制抓完善”的原则,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提高水平、培育亮点、突破难点”的党建工作思路,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落实省委“五句话”总要求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着力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看齐意识、党性意识、规矩意识,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本年度认真参加学校党委组织的集体学习和干部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的学习,对十八大以来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系统地、深入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二、取得较好成绩的几项工作
(一)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方面
我院党委在排查中认真核查毕业生党员花名册,将至毕业生党员全部核查登记造册,建立排查档案,依照花名册,逐一排查核实党员信息以及党组织关系情况,并做好记录。从20毕业生党员查起,共有学生毕业生党员734名,教工党员35名,经排查,学生毕业党员中23人没有联系到,其中1人已经去世,1人疑似传销,排查出5名“口袋党员”(其中有一名级“口袋党员”不在本次排查范围内,经党委组织部研究决定,同意将其纳入本次“口袋党员”处理范围),有1名“口袋党员”根据本人意愿自愿td,另外4名“口袋党员”学院党委经研究同意他们重新开具党员组织介绍信,学校党委组织部同意他们的申请。此外,按照学校要求,按时上交了各种排查情况表格。
(二)“两学一做”’工作方面
我院党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及时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安排部署了“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主题教育的开展工作。院党委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向全体党员传达了“两学一做”活动的具体要求,细化责任落实,分解工作任务,切实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深刻领会到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的精神内涵,将思想严格统一到校党委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的中心上来,使每一位党员教育都能从“两学一做”活动中受益,都能从具体的学习中成长,坚定理想信念,为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并且针对所学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师生进行了党课考试,成绩理想,学习成效显著。
(三)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方面
参加“第九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团体一等奖1项,个人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参加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参加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第二届“东方红”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获二等奖1项。
参加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____赛区)”,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参加“第七届全国中、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大赛”,获专项二等奖4项,全能三等奖4项。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四)组建大学生航模团队,开展农用航空技术的应用和示范。
江西昌久世纪飞防有限公司赠送我校5架植保无人机,价值10万多元。假期学生参加当地飞防作业共计3万多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不太满意、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工作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存在敷衍塞责,学习消极怠慢,学习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形式、手段过于传统,不能创新学习形式,开发更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除此之外,对失联党员排查不够仔细展。究其根本,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主观的原因。
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完成情况
作为院党委书记,在年初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________工作,明确院党委、基层单位党支部、机关各股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将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职责落实,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各线、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确保全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强化督查考核即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纳入院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系、办公室室和党员干部职工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年中、年末听取专题汇报,分析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组织力量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维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严肃性。回顾的廉政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主要是:一是制度的执行力度还需加大,有的制度有了,但执行不够,落实不够,还需加强监督检查。二是廉政文化建设和对师生的廉政教育还不够深入,形式还需多样化,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需进一步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教育,强化监督机制。四是需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针对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扎实落实党风建设责任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开拓进取,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XX大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篇五
20**年在省委、市委和市纪委的领导下,在学院党委带领下,我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及三、四、五届全会精神、国家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内容,阅读了黑龙江纪委宣教室印发的“每季一案”的警示教育材料。一年来本人严于律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身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伊春职业学院院长工作职责,团结带领行政一班人,扎实开展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坚定不移地加强行政班子建设,加快了地方特色大学建设的步伐,圆满地完成了学院各项工作。根据省委《关于开展20**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黑党廉办发1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要求,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现将一年来本人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
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本人能够自觉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廉政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项规定等党纪政纪规定。逐项对照《廉政准则》52个“不准”进行自查,工作生活中本人没有违反准则要求。凡是与规定相违背的,坚决不做,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坚决不为,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经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学习与实践,自身作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廉政教育和解决“四风”问题上以身作则。工作中加强自身学习,加强党性修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办公用房使用上,严格按照上级腾退办公用房的要求,我从原来56平方米的一间教室改造成的办公室搬到了一间18平方米的办公室;在公务车使用上,我使用的公务车本田雅阁符合规定;在个人住房上,我和妻子共有一套180平方米住房,是我和妻子多年积蓄购买的;妻子是伊春市总工会退休干部;儿子目前在澳洲打工,但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在上海光大证券总公司,过几年还回到公司工作,妻子和儿子均无经商办企业、插手工程建设等市场经济活动行为;本人出国护照已经上交到省委组织部;在人情消费和职务消费上,没有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都没有违规的现象和问题。本人郑重向党组织做出廉政承诺:元旦、春节期间严格遵守党规政纪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抵制不法行为,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自第一批和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自觉按照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认真系统地学习了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刘云山、王岐山、赵乐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央印发的有关群众路线教育的学习材料,参加了市委和学院党委组织的各项学习、会议和讨论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党中央开展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征求学院各部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途径方式,结合自身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进行了认真的对照检查和梳理反思,对自身存在的“四风”方面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在形式主义上,存在理论学习有偏好不深入,工作落实程度还需加强,大局意识不强;在官僚主义方面,存在调研力度不够,服务基层的意识还不够强;在享乐主义方面,存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高,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在奢靡之风方面上,存在自身对反对铺张浪费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勤俭节约方面要求不严等问题。通过这次的对照查摆和反思深悟,我充分认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破除“四风”危害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只有始终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不断提高勤政廉政意识,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育人的本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年来本人在工作中认真执行中央、省和市的重大决策与部署,认真履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度,认真履职,在学院发展建设中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一手抓学院发展建设,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学院发展建设共同研究、共同检查、共同考核,既有效确保了学院各级干部安全,也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问题,认真执行《伊春职业学院关于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意见》,不搞一言堂;坚持专家治校方针,涉及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教育科学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重要事项,坚持做到专家“把脉”、“会诊”和“开方”,请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提供辅助决策;严格坚持教代会制度,凡是对于事关学院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充分听取教职员工意见,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权利;严格坚持校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公开制度,制定详实的校务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不断扩大并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决策和管理的透明度;多形式地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政治纪律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团结领导行政班子成员,全心全意为学院师生员工服务,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教育事业之中,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师生员工的利益第一。
一年来我带领学院行政班子成员科学谋划学院发展,努力解决学院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参加学院开展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不足:一是理论学习还需进一步深入领会精神实质,二是宗旨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群众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实效。不断改正自身缺点,公开承诺践诺,自觉接受全院师生员工监督,不畏困难勇于担当,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完成好学院的各项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为全力推进地方特色大学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开展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提升了教师执教水平
1.制定了《伊春职业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开办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高职教学政策解读》《如何做好专业建设》《如何加强课程建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伊春职业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全校180多名教师参加本次培训活动。自9月至11月,专家组对各教学单位169位教师进行了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2.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活动效果明显。一是更加明确了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各教学主体的职责,提升了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带头人、教师等各教学主体的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涌现了一批教学新秀,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一线教学上崭露头角。教师由教学的“主体”变为“主导”,创设和谐氛围的能力大大增强。中青年教师年轻有朝气,知识底蕴丰厚,教学过程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一线上上展示了中青年教师的风采。三是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切合高职人才定位:人才培养的理念上实现了人才培养岗位化;在对课程内容的处理上按生产过程和生产流程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整个生产流程有一个整体认识并掌握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以及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资源开展授课,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化、多样化;授课模式上,普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互动讨论式教学、项目引导式等现代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更多的灵感,提高学习的动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考核方法上,学生考核普遍以过程考核为主,重点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业创新素质。
(二)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
1.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院十二五规划和评估整改方案要求,结合教育部新发布的课程标准,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坚持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全年共修订了26个三年制高职专业、8个5年制高职专业和8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本科增加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我院的本科专业总数达到8个,申报并开办了文字速录和航空服务两个高职新专业。
3.对学院有发展态势强的护理、学前教育、会计专业加大建设力度,增加了资金投入和师资培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做了较大改进,课堂教学全面引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些专业开设的B、C类课程90%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课程建设切合高职课程改革
1.进一步深化高职教学在全院继续推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课改坚持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突出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用任务训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将职业道德、社会能力培养“渗透”到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之中。
2.顺利完成了201x年各学制的授课任务,学院共有34个高职三年制专业、8个高职五年制专业、8个本科专业,140个教学班,开设600多门课程,完成授课10万多节。
(四)多层次开展师资培训,加强考核,进一步提升了师资队伍业务能力
1.加强了师资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全体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一是学院开办了为期3周的青年教师培训班,全校91名青年教师参加培训。二是选派4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理论培训和企业顶岗培训,组织召开了国培教师学习体会交流会;三是组织专业带头人10人次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各类大讲堂培训;四是组织本科专业带头人到黑大本部专项学习;五是选派了四名学科带头人作为访问学者到省重点高校交流学习;六是开展学院教授讲坛16次,开办秘书培训班4次,开办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办法、数据平台填报办法、教师成绩管理系统登录办法、学生选课办法等讲座二十余次。
2.加强教师考核工作。修定了教师考核方案,对学院全体教师进行了教育教学能力测评,考核坚持民主、公正、客观,坚持重实绩、讲实效,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对教师教学业务工作、科研工作和其他工作等进行全面考核;考核采取系室考核、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科研工作考核、督学考核、学院考核办领导小组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师考核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相结合,坚持了院系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坚持了各系室组织的同行听课制度。
(五)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1.加强考务管理,规范考务工作。组织专人对XX-201x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考试课科目共有248门(其中笔试考试科目143门,非笔试考试科目105门)进行了详细检查,全面规范了考试和成绩管理工作。
2.提升了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学院自主研发了教学管理软件,学院请计算机科学系的贾玉刚、孙伟伟和教务处的吴双双老师研究并全面开发教学管理软件,自XX年开始,经过5年的研发运行,在评教、成绩查询和录入、选课等方面开发了教学管理软件,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经过不断的完善,提高了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2、以科研促教学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社会能力
(一)结合实际,科学引导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学院科研工作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重实效”的原则,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坚持以“立高层次项目”为目标,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课题申报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对学校教师申报的省部级以上项目实行学术委员会网上评审制度,请校内外专家对部分申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通过点评、反馈,帮助教师提高申报的质量。本省级立项项目4个,其中教育厅新世纪教改项目 3项,黑龙江省规划项目1项,发表论文55篇,著作18部;获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奖励2人。
(二)加强科研辅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
为了激发我校中青年教师的学术兴趣,培养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学校邀请校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和专家不定期开展学术讲座。邀请了获得省教学成果奖的老师做专题辅导、聘请省级专家为校本课题作结题指导并针对每项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改正。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引领教师如何找准项目,提升科研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三)修订科研工作制度,为高质量科研成果提供保障
今年,根据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学院对现有科研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和调研,重新修订了《伊春职业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学术委员会条例》《教师教育科研考核标准》等制度。我们对所有在研课题进行跟踪,了解研究情况,督促研究进度,提供指导。201x年,学院省级课题结题6项,校本课题结题13项,其中6项获得学院科研教学成果奖。
(四)立足实际,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外语系杜宏丽老师承担的省教育厅课题《伊春林区森林生态旅游翻译现状及规范化研究》经市社科联推荐市委后,得到市委高度重视,市x书记阅后立即批示,要求政府主管城建和旅游的领导分别采纳落实。由我院副院长李秋梅直接领导,杜宏丽老师担任负责人的伊春公示语纠错项目组,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完成了伊春市区主干道指示牌双语标示的翻译工作及后期审校工作;重新翻译景区内中英文公示语120多条,景区简介2篇共计3800余字,重新改造设置中英文标牌标识106块。景区中英文标识标牌得到语句规范,中英文字互译完整正确,提升了景区人文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二是经管系夏丽华老师的课题《适应东北亚经贸发展需要——为中俄林业贸易订单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伊春市中俄林业贸易合作为依托,针对中俄林业贸易、涉外会计等岗位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并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伊春多家对俄林业开发企业培养专需人才,及时有效的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水平
(一)着力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学院按照《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辅导员选聘办法》要求,选聘了郑晓磊、侯颖、陈琳、刘娜、许进、张斯文、张明珠、郭靖、孙伟伟、杜娟、刘佳、张丽娜等12人进入学生工作队伍,担任201x级新生辅导员。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公寓管理、学生资助、国防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籍管理等方面组织开展了新生辅导员培训,提高学工队伍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政治素养,提升职业能力。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公寓管理、学生资助、国防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籍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全体新生辅导员进行了迎新前的培训,开展了三次全院辅导员培训与交流活动。通过定期组织辅导员培训,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对这一岗位的深刻涵义认识,明确辅导员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要求及职责,培养辅导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辅导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举办了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提供辅导员展示技能的平台。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为提高辅导员职业技能,展示辅导员风采,同时选拔出代表学院参加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自十月中旬起组织开展了伊春职业学院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有七名选手进入决赛,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学院辅导员技能大赛充分调动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赛促建,进一步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尚影响和教育学生,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立足学生实际,进一步抓好学风建设
1.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新生入学期间,对10名参加专升本考试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和4名通过研究生考试考上硕士的毕业生在我院电子屏幕上进行了集中宣传展示。通过对他(她)们学业成绩的展示,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优良学风的养成,提高了在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对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强化监督、管教结合、学风建设成效突出。按照学院指定的《伊春职业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伊职院学发2号文)要求。以抓学生上课出勤率为切入点,狠抓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实行“迟到学生系副书记认领制”,对迟到现象严重,上课出勤率低的系部责令整改,采取学生处每月2—3次的不定期抽查方式,深入各教学楼进行学风建设检查,将各系上课出勤率、学生迟到情况进行排名后及时在学生工作群通报,同时公布在学院主楼大厅的电子屏上,起到了督促各系重视学风建设的作用,学生上课迟到现象大幅减少,课堂到课率有较大提高。
(三)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1、认真做好形势政策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关心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通过主题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爱生命,反对校园暴力”等主题班会。制作宣传展板——“不做低头族,拒绝鼠标手”,倡导文明学习和健康生活的理念。
2、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诚信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和寝室文化建设为重点,引导学生从爱护学校的点滴做起,努力培养“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敬师长、爱护公物”的社会公德意识。开展了以“文明、和谐、诚信、友善-我爱我家”为主题的首届寝室风采展示大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贫困生认定和奖、助、贷工作
学院严格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深入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状况深入细致的调查、考核工作,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今年我院3423名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56人,占%。
学院不断健全和完善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奖助学金、特困补助、学费减免和勤工助学岗位为辅的多形式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201x年共有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0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810人获得国家助学金,学院勤工助学部门与我市多家商家联系勤工俭学岗位,共为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5个固定助学岗位,3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短期助学岗位,通过这些临时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同学获得3万余元劳动报酬。
(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进一步加强完善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坚持“贴近同学、服务同学、真诚尊重、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今年4-6月举办了主题为“塑造阳光心态,成就幸福人生”和“发现之旅,成为你自己”的专题讲座。9月对12名新生辅导员进行了团体培训。对201x级新生进行了UPI普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治疗,有效地预防了各类极端行为的发生。通过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的形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六)大力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
一是加强军事技能训练。学院利用三周时间对201x级新生进行了军训,对新生进行了系统的入学教育,举办了《国防教育讲座》、《消防安全教育讲座》、《学生纪律教育及如何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的讲座》等系列讲座,收到较好效果。
二是做好应届毕业生预征兵、入伍及学费补偿工作。今年我院预征兵报名56人。在军区和区武装部的指导下,共有11名毕业生顺利通过体检、政审,参军入伍,超额完成省教育厅的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201x级参军入伍学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士兵退伍复学资助上报工作,完成了XX级伍学生学费补偿上报及发放工作。
4、以提升招生就业能力为突破,继续保持学院稳步持续发展
(一)招生工作
在我国高校适龄人口递减的前提下,学院地处偏远,招生工作形式日益严峻。因此,学院在招生工作上科学筹谋、创新工作思路、全员招生,全院参与。
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针对近几年学校生源状况,特别是今年全国高考生源锐减的严峻形势,学院领导积极谋划,实行全员招生新举措,制定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和工作机制,召开了全校教职工招生动员大会和招生宣传培训会,出台了《伊春职业学院201x年招生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保证在学校形成了全员关心招生工作的新局面,圆满完成招生工作任务。
二是有效沟通,增加计划。在录取过程中,学院多次派人到省招办和教育厅进行沟通、协调,使得我校本科招生计划增加了200人,是我院今年报到人数达到1059人。
三是调整思路,扩大省外招生。在保持去年的招生省份及规模外,学院积极拓宽招生渠道,多次沟通、协调,恢复了辽宁省的招生,落实招生计划40人,并足额完成了招生计划。其中辽宁省和吉林省均完成招生计划。
四是结合需求,调整专业。结合市场需求,学院及时对专业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增加了航空服务及旅游管理(高铁服务与管理)专业,效果明显。
201x年,学院新生共报到1059人,其中本科594人、三年制高职专科314人、五年制高师高职151人,圆满完成了招生工作预定目标,同比有较大提高。
(二)就业工作
1.全程化、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念。为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需求,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心态,积极准备。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单个的就业咨询与指导,做好心理疏导。探索实施全程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分阶段分目标进行教育,大一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大学适应性,大二期间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及个人职业规划,大三大四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技巧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通过全程化指导并结合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习惯、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就业能力。
2.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就业市场拓展工作,完善就业信息平台。一是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积极开拓就业市场。通过就业工作会议,积极动员教职工参与到就业市场的开拓中来,同时通过往届毕业生的关系网络拓展就业网络;二是定期进行单位回访,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三是举办就业专场双选会及校园宣讲会,积极研究就业进展及就业形势,针对专业特性安排专场校园双选会,每年毕业季在双选会和宣讲会上达成意向学生达200余人;四是加强网络建设力度,实现就业工作的信息化。
3.制度化,程序化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服务毕业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做不同的就业指导。一是给毕业生讲解国家政策和学院的相关规定,使他们对政策了然于心。二是在现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伊春职业学院招生就业管理文件及规章制度汇编》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增删改,使规章制度等能及时有效适应现实工作环境,为毕业生能从容应对就业提供支持和保证。
201x年我院应届毕业生499名,其中本科187名、专科312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5、以提高后勤保障服务能力为基础,不断增强学院基本建设水平。
一是提升了校园环境建设水平。按照学院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不断提升花园式大学的景观建设水平,加大了绿化工作力度,在去年的基础上铺设草坪1000平方米,移栽多年生3000株,种植云杉墙200平方米,移、栽、补栽树木800棵。
二是加快了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步伐。按照中央“十二五”节能减排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经过调研,学院对部分设施设备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投资30多万元更换院内(LED)路灯77盏,更换节能灯管200多套,每年节约17000多度电。对学院锅炉的除油机、上煤机、鼓风机、引风机、上水泵等设备进行了维护,改造上水泵一台,每年可节约用煤20吨左右。
1、理论学习有偏好不深入
全面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和高校教育理论,细化分类指导学院不同层次教育工作实际情况。
2、工作落实程度不强
按计划和要求逐项落实年初工作部署,定期回访查看落实效果。
3、调研力度不够
增强调研的主动性,每月深入基层部门蹲点调研,解决各部门实际困难。
4、服务基层的意识还不够强
合理安排好工作日程,深入基层一线直接了解和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克服安逸思想倾向,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做好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办学、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改革等深层次问题。
6、艰苦奋斗精神弱化
6.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篇六
校长 刘吉臻
(2013年2月2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华北电力大学第六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大会的任务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总结2012年学校的各项工作,明确2013年工作思路,部署2013年工作重点,积极实施“大人才”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大学管理水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下面,我代表学校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勤奋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学科建设
学校通过不断丰富和推进“大电力”特色学科体系建设,传统优势学科、新兴能源学科、文理学科之间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叉互动、相互促进,带动了学科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在学校学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显现,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位居全国第6和第11位,比上一轮评估分别上升了3位和1位,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具有一级博士点的学科排名也有明显提升;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覆盖;十个学院中有九个具有独立或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4、3、3”学科阵型基本形成。“电力科学与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获批;“211工程”三期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增列为一级学科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诉讼法学增列为河北省重点学科,至此,学校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增至3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增至23个。
(二)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启动新一轮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并出台《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原则意见》和《教师绩效考核及校内津贴调整方案》,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以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为手段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劳动人事制度;强化目标导向,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和院系二级管理,着力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长期与短期、数量与质量、个人与团体的四个关系;进一步整合职能,调整机构,提高管理效能,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化。学校加大延揽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力度,引进2名“千人计划”学者和1个由5名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组成的年轻学术团队,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入选中组部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名;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20名青年骨干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完成2012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关心教职员工切身利益,进一步提高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在内的教职员工待遇。
(三)教育教学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强化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三级体系建设,3个专业列入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公开课建设计划,3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以核心课程为主体的理论教学体系建设基本完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验收,新增电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增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探索有利于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新机制,大力推动学生创新俱乐部蓬勃发展;继续健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选拔方案和培养标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修订院系教学状态30项通报制度、推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首次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继续推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加强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培养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完善研究生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加强以稳定研究方向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为重点的导师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成果显著。获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1项,数学建模竞赛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一等奖;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人数大幅攀升,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0个,学生创新成果获专利34项。研究生在第九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奖等级和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名研究生获得2012年公派出国项目资助。群众性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在多项高水平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入选中国百强上市企业最喜爱的十所高校之一。
(四)科学研究
2012年学校围绕国家能源电力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经费达到5.67亿,较2011年增长12%,其中纵向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亿元,较去年增长25.93%,占学校科研总经费的40%以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中,我校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26项,荣居电气学科高校榜首。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认监委的首次资质认定评审,被列为2012年第七批挂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顺利通过评估,其中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教育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新增1个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加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正式挂牌启动;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与申报工作稳步推进。
科技成果产出喜人。科技论文发表在全国高校排名继续攀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学术类)1项;申请专利的数量和授权量较前一年增长50%以上;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五)产学研与开放办学
学校与中国南方电网、中广核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并创新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我校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体系的融合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与保定市政府共建保定电谷大学科技园工作顺利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参与成立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校牵头组织申报的“火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2012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
引智工作迈上新台阶,新增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引智基地获得滚动支持;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台湾成功大学等四所高校的合作交流工作取得进展。成功举办“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以“校友创新创业研发基地”及教育基金会为载体与平台,积极拓展校友企业合作项目,基金会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继续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培训市场进一步拓展,经济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六)学生工作
坚持夯实基础工作,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良学风培育、学生自我发展的坚实阵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绿色通道“1+1”、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学业成绩分析、就业彩虹工程等活动,狠抓学风、做好帮扶工作;积极落实新生入学教育“六个一”工程;新生班主任中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继续保持在70%以上。依托思想教育研究中心,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启动学生工作干部素质提升“磐石计划”,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活动;创新艺术教育形式,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发放全覆盖。生源质量稳步提高,考研率、出国率稳步提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持续保持96%以上。
(七)条件建设与保障
新一轮后勤改革顺利推进,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校园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财务预算执行良好,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规范公务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医疗人才建设和条件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师生健康的综合能力;制定《数字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完善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相关制度体系,建立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启动“校园一卡通”建设工程;加强档案馆软、硬件建设,档案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图书文献资源更加丰富,图书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校园建设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校园的修缮及改造工程,金工实习中心、高电压大电流实验室、海洋能发电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36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保定二校区实验综合楼顺利开工;校园规划不断推进;建立评标专家库,建立健全招投标规章制度;强化学校房产资源的分类管理和有偿使用;加强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和保卫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八)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
以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推动干部分类管理、任期管理、干部轮岗、学术回归等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新一轮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换届调整工作,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学习借鉴现代管理理念,运用360度考核办法全面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教育和统战工作;圆满完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集中检查及教育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验收。
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力量认真研究、系统总结了我校新世纪以来的办学理念与创新实践,完成《强校之路》的编撰出版工作;推出新一版学校中英文宣传画册;高等教育研究不断加强,“大学章程”制定正式启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教代会制度和二级教代会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构建和谐校园。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2年学校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师生员工辛勤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3年工作思路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等战略构想,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重大部署。这为我校今后的快速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赋予了新的责任与使命。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全面落实“十二五”发展战略、加速冲刺的关键阶段,学校还将迎来建校五十五周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实施“大人才”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大学管理水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人才队伍是关键之所在。新世纪以来,华北电力大学在各项事业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这是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科建设上水平的根本因素。新形势下,为了推进华北电力大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更要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积极实施“大人才”发展战略,以大视野、大气魄、大举措来统筹规划和推动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大人才”发展战略,是以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出发点,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个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重大意义,做好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汇聚和造就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高水平大学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大人才”发展战略是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思想在新时期的深化和发展,事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也涉及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之内,全校上下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出重拳、求实效:
一是要做好人才工作总体规划。要科学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工作规划,分解制定好各学科、各院系、各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二是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劳动人事改革,建立集人才计划、执行与评价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体系,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才工作考核制度,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以先进的体制机制来吸引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做强人才队伍的增量,激励人才队伍的存量,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是要切实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本着优先重点、侧重急需的原则,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下大决心加大投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努力为优秀人才成就事业提供条件,促使他们尽快登上事业的高峰。
四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全面关心人才,努力为人才减负,帮助人才解决困难,为人才提供周到服务,让重视人才、渴望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服务人才成为学校的风气和时尚,增强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要大力弘扬华电精神,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让每一个华电人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身心投入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宏伟事业中。
实施“大人才”发展战略,落脚点要放在建设好三支队伍上:
首先要着力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主要着眼于学术大师与领军人物、学术骨干、青年教师这三个层次。要继续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人才工作思路,花大力气、集大智慧、真抓实干、坚持不懈、着力推进。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从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把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臵,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继续推进“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化”,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青年教师树目标、提要求、加任务、压担子,为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促使他们在千锤百炼中尽快脱颖而出。
其次是要着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管理干部队伍。随着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加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显著生产力。这对管理干部队伍的品德、眼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着力建构现代大学干部管理制度,通过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激励,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讲求绩效的激励体制与问责制度,打造一支能够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优秀的管理干部队伍。
第三,还要建设一支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员工队伍。高水平大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管理干部队伍,也离不开一支讲团结、肯奉献、求上进的普通员工队伍。建设高水平大学是全体华电人的共同愿望,包含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内容。要进一步在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岗位管理、严格考核监督,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珍惜岗位、敬畏岗位、勤奋工作、不懈努力。要让工作在学校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都能够围绕华北电力大学的发展目标,积极进取,高标准、严要求,以“人人比贡献,事事争一流”的精神,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2013年重点工作
(一)攻坚克难,全力做好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工作 2013年,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分别于3月份和6月份接受国家评估及正式验收;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将先后接受国家验收;新一轮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也将全面启动。学校重点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与繁重,要更加统一思想、统筹力量、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重点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相应学科发展的最新方向和生长点,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积极推进“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组织“211工程”四期建设的论证和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学校3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建设进程,催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做好北京市和河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评估和遴选工作。在传统优势学科全面提升、新兴能源学科不断突破的同时,大力推进“文理学科振兴计划”,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力争使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二)积极实施“大人才”发展战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力争在“国字头”人才工程建设中取得重大突破;启动新一轮“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培育和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催生一批标志性成果;提高教师招聘标准,加大聘用具有海外名校和国内一流大学学习工作经历优秀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博士后流动站培养青年教师的作用;加大青年教师“三化”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对青年教师全过程、全方位培养,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术团队建设,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上水平提供智力保障。
继续深化和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和职员岗位聘任制度体系,做好2013各级各类岗位聘任工作;编制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规划;全面修订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和聘任程序;构建完善与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更加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推进人事代理制度,加大人员聘用、劳动纪律检查力度,提升工作效率。
(三)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教育部新一轮专业目录实施的新要求,结合“本科教学工程”的改革实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深入探索与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华电特色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培育、评选教学名师;进一步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评选优秀课堂,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全力做好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启动新一轮教改立项工作。
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加大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核心课程和校外培养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鼓励博士生参与“国字头”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研究生出国访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等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四)稳步推进协同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瞄准国家重大科技需求,进一步加强我校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依托学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协同创新实施力度;下大力气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与申报认定工作;重点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等项目申报中取得新突破;出台“华北电力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行动计划”,建设高水平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在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引智基地和教育部创新团队方面取得新突破;持续提升学术期刊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继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推动科技人员评价机制和科技资源配臵方式改革取得实效;完善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探索科技创新项目责任制,建立健全科技信用管理制度。
(五)多元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我校中电联副理事长单位的平台优势,加强与理事会成员单位及大型能源电力企业的深度合作;谋划建设以重大软科学研究为主的“中国能源电力发展研究中心”。重点开展行业企业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积极申办网络教育资质;创新校友工作机制,加强教育基金会的筹融资能力,形成显著经济增长点。继续加强与地方新能源科技与战略产业领域的合作,增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和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技术转移中心实体;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工作,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逐步完善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对校有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力度,完成有关企业股权划转、撤销、重组工作;多渠道搭建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挖掘多学科协作技术潜力,创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型学科性公司;积极推进苏州研究院建设进程。
(六)开辟多种有效渠道,切实加快“国际化”进程 加大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力度,促进外国留学生规模化发展;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推动青年教师出国研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国际化水平;积极申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学校3个“111”引智基地建设为契机,推进我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合作;与英国剑桥大学和国内企业建立合作,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和应用技术中心;继续做好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方向牵头单位各项工作;积极申报“商务部援外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依托2所孔子学院平台,积极扩展师生对外文化交流;认真筹备与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IET)共同举办的第二届IET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
(七)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继续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努力构建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内在需求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做好校园建设规划,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持续降低能耗水平,打造节约型“花园式校园”;完成主楼A、G座及14号学生宿舍的项目立项与工程设计及招标工作,力争实现14号学生宿舍楼的开工建设;扎实推进保定校区二校区实验综合楼工程建设;力争征地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项目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学校各项收费行为,加强大额资金审批程序,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防范财务风险;关口前移, 加强重大支出与科研经费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精细的招投标管理体系,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学校资产精细化管理制度,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协同工作机制,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强化网络管理,保持校园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信息安全;加强数字资源和特色资源建设,完善文献资源结构;规范基础档案工作,做好学校档案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师生就医环境,进一步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做好“平安校园”各项建设任务,确保顺利通过北京市检查验收。
(八)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推进德育品牌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平台和新举措,继续加强学生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等基层组织建设,把学生工作做细做实;深入学生群体,掌握学生动态,建立以学生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学生状况实时反馈系统,完成学生成长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在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上下大功夫,将谈话制度和深度辅导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把关心关爱送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继续探索学业辅导,完善学风建设和监督体系;继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升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创新创业带动学生就业;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建设,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持续推进以“绿色家园建设”为载体的资助育人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精品化、专业化、项目化;引导和要求学生加强体能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安全成长成才。
(九)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构建与完善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一个支部实现一个目标,一个党员完成一个任务”活动,在实践中发挥并检验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具有华电特色的干部选任、管理、培训、考核制度体系,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实施以完成项目和制定政策为导向的干部培训计划,进一步推动干部赴海外培训工作;关心年轻干部成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把握文化舆论导向,创新宣传工作机制,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凝心聚力,不断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和战略管理研究,为学校制定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建立学校发展资料信息分析平台,做好学校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和绩效评估工作,编制大学发展报告;以“融合校友,凝聚人心,展示成就,促进发展”为目的,做好学校建校55周年庆典的各项工作。
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成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推动科学决策;积极开展党务、校务公开,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监督、科学管理,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审计监察工作,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积极发挥老同志经验优势;牢固树立“大安全观”的理念,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维护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7.真正的大学校长傅斯年 篇七
傅斯年能成为一代名校长, 成为台湾大学的精神象征, 显然与他的非凡学识、品格和才能密切相关。著名校勘学家、傅斯年的学生王叔岷 (1914—2008) 在为傅斯年所写的悼文中曾这样说:
并世学有成者不乏其人, 然多趋于鬻声钓誉, 未必有骨气也;有骨气者, 又多流于孤介冷僻, 未必有魄力也。魄力、骨气、治学, 三者兼备, 其惟孟真师乎! (《慕庐忆往》, 中华书局, 2007年, 第86页。)
傅斯年确实有学问。他出生于诗书之家, 自幼便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底。1916年就读北大本科国文门, 是北大著名的学生才俊。后受业于胡适门下, 兼通中西学术, 思想视野大开。1919年夏, 傅斯年大学毕业, 先后入读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 学习实验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学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 还对比较语言学和考据学发生兴趣。1926年学成回国, 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 作为“人间最稀有的天才”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一生热心于社会活动, 不是专门从事于学术研究的单纯学者, 但他在学术上、特别是历史研究上的大视野和大手笔, 是众所公认的。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 傅斯年有三句话震动一时:“史学便是史料学, 史学本是史料学, 史学只是史料学。”有人说:据此精神所创立的史料学派, 已足以让他跻身于大师的行列了。他的学识, 甚至连他的老师胡适都自叹弗如。
傅斯年的学识, 不只体现为有学问, 对学术的发展走向有着高屋建瓴的深刻把握力, 更体现为他对于学术和学人的深刻理解上。带着新思维和新方法初登北大讲坛的胡适, 若没得着像傅斯年、顾颉刚这样一些学生才俊的理解、欣赏和鼎力相助, 恐怕没有那么快便在北大站稳了脚跟。当年的川大才俊王叔岷投考北大史语所时, 与王叔岷素不相识、已如雷灌耳的傅斯年竟亲笔复信, 初次见面便作狮子吼。且看王氏对初见傅斯年受教时的生动回忆——
我第一次见到傅先生, 将写的诗文呈上, 向他请教。他说说笑笑, 学识之渊博、言谈之风趣、气度之高昂, 让我震惊而敬慕……既而傅先生问我:“你将研究何书?”答云:“《庄子》。”傅先生笑笑, 就背诵《齐物论》最后“昔者庄周梦为胡蝶”章, 一付怡然自得的样子。傅先生忽又严肃地说:“研究《庄子》, 要从校勘训诂入手, 才切实。”怎么研究空灵超脱的《庄子》, 要从校勘训诂入手?我怀疑有这个必要吗?傅先生继续又翻翻我写的诗, 又说:“要把才子气洗干净, 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我当时很不自在, 又无可奈何, 既然来到研究所, 只得决心下苦工, 从基础功夫研究《庄子》。 (《慕庐忆往》, 第48页。)
傅斯年当时还函请汤用彤先生作挂名导师。慕庐与汤先生虽仅一通书信往还, 但汤先生针对慕庐参考章太炎的《齐物论释》研究《庄子·齐物论》亦予当头一棒:“参考章先生《齐物论释》要小心, 他在乱扯!”并以“痛下功夫”指示之。两位大家的指导如出一辙, 皆命中其可能由“空灵”而走向“空疏”的“才子气”之要害。王叔岷以“惊心动魄”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 并称“痛下功夫”四个字自此影响了自己一生。傅斯年以洗净“才子气”戒之, 旨在因实致虚, 却不是要去其空灵之气, 故同时仍以王士祯《古诗选》和姚鼐《今体诗钞》相赠。其教后学之意深且长矣!王叔岷当时心虽不快, 却肯按照乃师的指点痛下功夫, “以校勘训诂为基础, 博览群书, 广辑资料, 渐入学术之门”, 颇有“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之意, “自笃实而入空灵”, 渐成其融空灵与细密为一体的校雠之学。
傅斯年有骨气, 这骨气便是他的品格。他虽热心于社会活动, 却始终不肯沦为政客, 一直保持着自由知识分子的本色。他不畏权贵, 炮轰腐败透顶的两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和宋子文。1946年蒋介石任命他为国府委员, 他坚辞不就, 说自己乃一介书生, “如在政府, 于政府一无稗益, 若在社会, 或可以为一介之用”。傅斯年担任台大校长之时, 一些不学无术的达官贵人也想挤进台大, 他坚予拒绝。
有次沈刚伯先生笑兮兮地跑回文学院, 说:“你们快去看!”原来傅先生正接见一位达官贵人, 傅先生口衔烟斗, 两足放在办公桌上, 侃侃而谈, 那位贵人恭恭敬敬坐着在听。傅先生见到教师们, 却非常亲切, 对学生最爱护, 任何时间都可以接见。 (《慕庐忆往》, 第77页。)
傅斯年特立独行, 他也十分欣赏特行之士。35岁的王叔岷完成了颇具功力的《庄子校释》一书, 为使这位年轻才俊为学界所注意, 傅斯年两次主动提出为之作序, 皆为王氏所拒。傅斯年不以为忤, 且积极向出版社推荐将该书出版。
傅斯年有魄力, 胆大心细, 谋略过人。早在五四时期, 傅斯年作为学生领袖就展示出出众的组织领导才干。主持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北大文科研究所, 也以其卓特识见和干练之才, 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人才之培养贡献甚伟。代理北大校长之时, 坚毅果敢, 快刀斩乱麻, 迅速为胡适回国就任校长铺平了道路。1949年初, 台湾学潮不断, 政局混乱。据说, 傅斯年有一言而定台湾之功。
学潮愈演愈烈, 当时陈诚任台湾省长, 傅先生为其敬友, 有困难, 晚间到傅先生宿舍商讨学潮对策, 傅先生云:“你办不办?”陈云:“当然要办。”傅先生云:“要办就得快办。”陈云:“如何办?”傅先生云:“要办不要流血。”陈云:“不流血如何压得住学潮?”傅先生云:“传令各校, 左倾学生一一登记, 将他们一船一船地遣送大陆。”陈即照办。这样一来, 随声附和的学生就不敢再闹, 台湾一下便安定了。此一段经历, 是傅先生逝世公祭时, 陈诚先生公开向与祭者述说的。台湾安定, 由傅先生几句话, 至今谁还记得! (《慕庐忆往》, 第76页。)
执掌台湾大学, 傅斯年继承了当年的北大精神, 以“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为校训, 以“专求真理”为办学宗旨, 反对教育的工具主义, 坚拒三民主义进学校;在空前严厉的政治管制面前, 义正辞严地保护台大师生。1950年, 台湾的《新闻天地》第105期的周末随笔这样评价他对台大的贡献。
保持了学术独立和尊严, 扩大了研究空气;但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攻讦、阻挠, 种种的困难也在此。许多不学无术的党棍子, 想混进台大;许多翻云覆雨的官僚政客想染指……两年来明枪暗箭, 栽赃诬陷, 就地打滚, 集无耻之大成的各种手段, 都对傅先生施用过, 而傅先生英勇坚定, 绝不为所动, 贯彻自己的主张, 且与这些丑恶势力对垒作战。
作为知通古今、学贯中西、兼通文理的大教育家, 傅斯年深知人文之学对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他出长台大, 非常注重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和教学, 并把国文教学放在第一位, 以《孟子》和《史记》为教材, 让最有经验和最热心的教师教学之。教《孟子》, 意在取其高昂磅礴的浩然之气;学《史记》, 意在养成渊博学识、特出见解和雄奇文风。人的胸襟、气度和风格, 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 要靠人文之学来养成。
傅斯年生前曾在自己和最密切的师友间作过一番对比:“蔡元培先生是今之孔子, 胡适之先生学蔡先生, 有些像”;“蒋梦麟先生比蔡先生能干, 但他没有蔡先生伟大;我比胡适之先生能干, 但我没有胡先生伟大。”而他最知心的师友胡适则这样评价他:“傅孟真先生在哪里, 中国的政治重心就在哪里;傅孟真先生在哪里, 中国的学术重心就在哪里。”这些造就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大教育家, 既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 也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他们是用生命来定义教育的。这大生命、大智慧, 常常体现在小细节之中。
傅斯年在李庄的时候遇到向达的儿子和李方桂的儿子打架, 一个五岁, 一个八岁。五岁的打不过八岁的, 李方桂的夫人就来找向达的夫人, 两位夫人争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傅斯年经过看到了, 对双方赔礼道歉, 连说:“你们两个消消气, 都不要吵了, 都怨我。” (《才性超逸, 校雠大家——任继愈谈王叔岷》, 《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22日。)
8.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篇八
对于世界一流大学,人们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我认为,定义世界一流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与重要性。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应该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全世界大学共同的课题,我们应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需要全世界携手解决的难题。同时,我们非常忧虑今后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将会下降。然而,也正因为是处在如此艰难的时代,我们才更需要不被权力与眼前利益左右,以不断探求真理的大学来开辟一个崭新的时代。早稻田大学的校训是用三个关键词阐述的,即学问的独立(探索自由且具有独创性的有益于世界的学问),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研究学理本身的同时,开拓学术的实际应用之道,为时代的发展作贡献),造就模范国民(尊重个性,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早稻田大学的最大特色在于“多样性”。在最大程度上尊重自由和独创性的校风里,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生与个性的教职员工相互促进,在研究、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不断拓展他们的才能。早稻田大学致力于为全世界的繁荣以及人类的幸福作出重要的贡献。
为了培养国际性人才,大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日中大学的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科研两方面,为学生创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环境。我们要发挥双方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产学研合作,共同解决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近年来,早稻田大学增设了6所专业学位研究生院,5所独立研究生院,与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等三所大学成立了新的联合研究生院等,充实了专业领域的教育。
日本广岛大学副校长佐藤利行:
日中两国大学合作不断加强
我是广岛大学负责国际交流和基金项目的副校长。前面几位校长都提到了大学之间签订协议的情况,我觉得日中两国大学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广岛大学已经与中国的大学签订了30多个协议,院系协议达到54个,不过有些协议并没有发挥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广岛大学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数目不断增加,到中国留学的日本学生数目较为稳定。截至2009年,日本大学在中国共设有92个分支机构,2001年,广岛大学与其他几所日本大学在北京共同成立了研究中心。
第八届中日校长论坛是一个大规模的论坛。广岛大学与山口大学等9所大学的校长讨论主题内容,前不久这十所大学建立了学校联盟,接下来会开展一些工作,比如教师培训。学校联盟也会邀请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员,在联盟成员学校授课。
我也做了一些课题研究,由于货币不同,各种程序不同,事务处理过程较为繁杂,另外在招生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日中大学之间的协定应该是互惠的,我认为广岛大学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中日大学校长论坛来共同解决一些我们面临的问题。
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校长山本一良:
名古屋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
大家好!我是学习工学的,也有教学经验,我所讲的内容实际上都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大学的最大作用是教育,但仅把过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我们要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加强学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培养国际化人才。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鼓励他们创新。实际上,教师不用了解学生所有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真正需要什么。
名古屋大学再次构筑教养教育的内容,对课程进行重新审视。日本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因此我们加强了英语的教学。学生还应具备专业能力,为此我们正在进行相应的探讨。名古屋大学所有的本科和研究生院都接受外国留学生,现在在校的留学生大约有2千人,我们还会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
名古屋大学旨在培养有勇气、逻辑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性知识人才,这种人才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素质:一是要有抓住机会的能力,二是要有向困难挑战的精神,三是具有自觉性和自主性。名古屋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语言对于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学校不能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日本筑波大学副校长卡洛琳·本顿:
筑波大学的国际交流经验
筑波大学成立于1973年,前身为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沿袭东京教育大学的传统与特色,同时进行了日本国内最早的大学改革,以满足国内外对大学的时代要求。筑波大学一直倡导“开放型大学”“教育和研究的新体系”“新大学自治”等办学理念,发挥着大学改革的先导作用。
筑波大学的办学目的是:在基础及应用科学方面与国内外的教研机构及更广泛的社会进行自由而紧密的交流,同时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从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国际化人才,促进学术文化的进步。筑波大学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潮流,建立具有国际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新型教研机构,并确立了相应的管理运营体制。近几年,筑波大学在各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刚才各位校长也都提到了,全球化社会面临的问题很多且较为复杂,我们要用跨领域的视角解决问题,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跨领域综合的运营体制,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人才。我认为,大学要解决全球化的问题,首先要超越大学本身,将所有领域的研究联合起来。筑波大学与学校所在城市的各领域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还会继续开拓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走出去,开拓视野,成为领导者,为国家作出贡献。
【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校长个人年度述职报告11-14
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致辞07-02
清华大学校长的几句话06-17
国内一流大学校长的责任和担当10-05
大学校长说09-18
大学校庆校长讲话10-17
鸡西大学校长10-20
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06-12
大学校长推荐信08-24
大学校长职业化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