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共9篇)(共9篇)
1.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 篇一
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133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国家发改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办理 提 案 人:致公党中央 主 题 词:城镇,建设 提案形式:党派 内 容: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其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活力等都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以认真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规划起点不高,管理不到位。编制小城镇规划定位不高,缺少超前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步。加之镇(街)居民建房报批意识淡薄,规划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管理不严,镇容镇貌与当地经济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发展速度。
2、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多。小城镇城市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大量建设资金的攻坚性工程。目前,国家的投资主要倾向于大城市,对小城镇投入明显不足。省市县财政对小城镇建设配套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小城镇本身融资渠道少,大部分建设资金靠当地农民自行筹集和当地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银行贷款开发,吸纳社会资本、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能力较弱。资金问题仍然制约着城市化发展速度。
3、基础设施配套力度不够。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一些镇(街)的供水、排水、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低,道路等级低、路况差,部分镇(街)停电、停水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小城镇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主导产业带动小城镇发展效果不明显。乡镇企业发展是一些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大部分乡镇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企业群,而且多数是私营企业,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企业,发展速度较慢。一些乡镇主导产业不明晰,发展带动小城镇发展效果不明显。
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重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物,直接进入乡镇土壤、河流中。多数乡镇的垃圾处理方式都为简易填埋,缺乏规范设计及有效的环保措施,无害化处理率低。
二、几点建议
1、高起点编制小城镇规划,高水平管理小城镇建设。建议实施“小城镇,大规划”,即统一全面编制城乡规划,把社会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小城镇人口规模、经济状况和各行业优势的分析,客观地评估小城镇的实际消费水平,在规划编制中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工业、商业、服务业规模,注意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使小城镇功能分区趋于合理。从长远考虑,把村镇建设纳入统一管理,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2、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小城镇。国家要把小城镇建设提升到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小城镇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对中心镇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省(市)级征收的配套费、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加大切块比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市)县两级政府向中心镇投入逐年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增长比例不低于本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水平。允许中心镇自行实施土地占补平衡。
3、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完善交通、供水、通讯、供电、供暖、供气、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上下工夫,小城镇的城乡建设维护税,要用于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重点扶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治污等工程建设。加强城镇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体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抓好小城镇中心区域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
4、以主导产业带动战略建设小城镇。在小城镇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在大力发展当地优势产业时,应重点加强与跨国公司、中央企业的合作,争取重大项目落户,加强产业集群建设,通过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拉动小城镇经济增长,把小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做好环保工作,治理污染,改善小城镇生产生活条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把好环评关,杜绝污染项目建设,切实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加快建设和完善小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并注意采取多种控制手段预防小城镇周边化肥、农药及集约化养殖场等农牧业水污染,确保进入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前较好的水质,以满足各类污水再利用的水质要求。切实制定垃圾处理方案,加快建设标准化、无害化的集中处理设施。
来源:中国政协网
2.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 篇二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对社会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组合的必然形式。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乡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其新体现在一是规划在先, 二是开放, 三是集约。本文认为, 新型城镇化, 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业城镇化,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城镇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 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为中心, 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 是农村农民不断减少,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从短期内的静止状态看, 城乡关系是一种统筹关系;从长远发展趋势看, 城乡关系是一种消长的关系。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也就是说要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改革的角度讲, 就是由原来的单项突破改变为全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总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是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开发的着力点。
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影响着工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积聚产业, 特别是服务业, 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 影响着区域结构优化;城镇化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 影响着城乡结构完善。同时, 城镇化是空间利用集约化最充分的体现, 城镇化把资源要素、包括人聚集到一个载体, 进行合理配置, 形成放大功能。通过集约化发展, 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 才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有效地发挥城镇功能, 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 取得最大的效益。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
统筹城乡, 必须把城市做大做强, 把中心镇做大做强。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 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增加农民人均拥有资源量,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化率, 提升城镇经济实力, 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 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由于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快速发展, 城镇化明显加速, 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互促的新阶段。根据国际经验,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30%提高到60%, 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已超过30%, 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可以说, 未来5-10年,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大、速度快、后劲足。因此,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完全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顺应了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潮流。
4、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依据区情的重要战略选择。
中原
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选择, 必须与基本区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目前, 中原经济区区情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人多地少。河南省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着近600人, 是我国人口密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人地关系紧张, 应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以较小的土地资源来满足规模较大的城镇化需求;二是生态环境压力大。中原经济区应当走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三是农业大区。中原经济区肩负着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安全和土地红线的重要责任。城镇化道路应注重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社会和谐, 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四是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面临的主要矛盾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为此,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必然是多样化的。
5、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 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般来说, 城市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的3倍, 城镇化每提高1%, 总需求增长1.2%, 带动整个GDP0.4个百分点, 每增加1名城镇人口, 至少可带来10万元的建设投资。目前, 河南省的内需是城镇化, 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 因为城镇化, 既能增加投资, 又能拉动消费, 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
6、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世界经济发展表明, 城乡二元化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构建以大中城市为龙头、县级城市为主体、明星乡镇为补充的多点式城镇结构, 统领区域经济, 实现城乡统筹布局, 人力、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有利于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河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1、着力抓住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一是中
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业已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构建了以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主的政策框架。二是“十二五”期间,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由加速发展期向发展提升期转变, 从而为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勾画了基本的走向脉络。三是城镇化作为承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结合体, 必将成为国家实施内需拉动战略的关键环节, 一些长期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户籍政策、住房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会有较大的突破性改革。四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模式开始步入成形期, 一方面农业生产规模化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加快转移, 形成了城镇化的“推力”;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化发展推动人口向城镇加快聚集, 形成了城镇化的“引力”, 孕育出相互融合、互为动因的内生性发展张力。
2、着力把握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突
出引领, “三化”协调。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联工带农的作用, 确立其核心引领地位, 促进要素集聚化和农民市民化, 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 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 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 从而形成引领主体突出、两大支撑有力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格局。二是坚持规划, 先行优化布局。注重规划先行, 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导向性, 强化各类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加强规划管理, 指导城镇建设有序开展。要把城镇体系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兼容在一个大的发展框架中, 优化空间布局, 统筹谋划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选准切入点、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扎实稳妥, 量力而行。四是坚持改革创新, 依法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 取得户籍、金融、土地、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新突破。五是坚持以人为本, 群众受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 尊重群众意愿, 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 切实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和增收、创业等持续发展问题, 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着力抓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具体措施。
郭庚茂省长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原崛起的全局性举措来实施、紧迫性工作来推动、历史性任务来完成, 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 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全面加强城镇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 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体要抓住五点举措。
一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提升轴带发展实力, 加快地区中心城市发展, 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首先, 完善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 高水平规划建设郑汴新区。其次,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组团、城市新区、中心城区协同发展;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 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再次, 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把有条件的县 (市) 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提升县城发展水平。最后, 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率先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统一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二是强化产业支撑,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首先, 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 壮大城镇经济。要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 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 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 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 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 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其次, 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最后,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同时, 培育扶持电子信息科技、文化传媒、旅游、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要依托城镇, 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积极发展循环生产、低碳经济, 建设节约型城镇和社会。
三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 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其次, 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尽快开展农村土地市场开放试点。再次,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步伐。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业农村,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保障逐步衔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后, 积极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鼓励一些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
四是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联工带农的作用, 确立其核心引领地位。新型城镇化引领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实现人口集聚、工业集成、农业集约。引领带动城市功能完善、生产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工业布局和先进生产要素以及公共服务, 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腾出空间,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 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动力, 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 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 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支撑, 从而形成引领主体突出、两大支撑有力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格局。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首先, 市场机制多方融资。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 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实现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其次, 市场机制管理城镇。要本着“谁投资, 谁受益, 谁担风险”的原则, 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 打破政府垄断城镇建设和管理, 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旧模式, 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 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 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最后, 市场机制破解难题。要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 进一步解放思想, 放手改革, 以经营城镇的理念, 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等难题。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 投融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切实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鼓励进城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 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上市融资等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促进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三化”协调发展, 面临有利机遇, 必须着力抓住机遇, 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 强化产业支撑,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 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 2011 (11) 上.
[2]耿明斋: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N].河南日报, 2011-11-23.
[3]王永苏:持续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引领的认识[N].河南日报, 2011-12-30.
[4]刘怀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 2011-12-22.
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三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向我们中国发起的一次侵略战争,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在这次战争中有三十余万中国人被日本侵略者残忍的烧死,活埋,刺死,以各种残忍的手段夺取同胞们的生命,他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着。
纪录片上记载着,当日本军人攻打南京城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向火车站跑去,企图坐上火车离开。人们正在上车时,突然,前方出现了五架日军的飞机“隆隆”的朝这边飞来。只听见几声爆炸声后,眼前出现的情景让人惨不忍睹,房屋瞬间倒塌,有的人被炸的四分五裂血肉模糊,街道上血流成河。在血泊中有一个幸存的小孩,坐在刚刚死去的亲人面前哭啼,声音嘶哑的喊着“爸爸,妈妈”.
想到1937年,中国有多少幸福的家庭,遭到了妻离子散的痛苦,有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流落街头,被日本人凌辱,虐待,想到这一幕,我的心就像被揪了一下。
今天是20xx年12月13日,也是国家公祭日。同学们为了纪念这一天,在学校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怎样爱国呢?首先,我们要爱父母,爱师长,爱集体;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之人,用科学振兴祖国;我们要锻炼好身体,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报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祖国的重任。
4.三措并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四
近日,XX市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六项切入点工作,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强势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抓机遇、落实责任,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局面.一、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一是2012年全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5%;二是科学编制《XX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纲要》和交通道路、生态林业、生态水系、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三是新修和改造XX三条县道及各乡镇镇区至新型农村社区道路156公里;四是实施XX专线等生态廊道绿化工程97.5公里;五是实施XX社区为主的四类社区建设项目27个。五是新修和改造中心城区、XX新城起步区市政道路11条,完成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供气、供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个。
二、进一步强化责任分工。一是调整规范“6+1”工作运行机制,成立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税收征管及长效机制建设、城市及农村卫生创建、创先争优及“三联两创”党建固本工程、信访稳定及社会管理创新、安全生产工作等七个重点工作指挥部。各指挥部全面负责相关工作的谋划、部署和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为推动新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二是成立道路拆迁建设资金筹措、道路拆迁安置、廊道绿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餐厨垃圾处理
项目建设等五个重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责任、明确任务,确保重点工作快速推进、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落实督查考核。
5.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 篇五
为深入贯彻中省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发改规划〔2017〕1098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促进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1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各市要进一步完善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西安市主城区要全面落实“三放四降一兼顾”等户籍改革举措,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各地要推出更多有含金量的支持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大中城市要坚决取消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不合理的落户限制。鼓励各地逐步将社保、医疗、教育、就业服务等内容纳入居住证管理范畴,提高含金量,逐步实现“一证通”,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2017年全省实现进城落户60万人以上。(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双挂钩”政策。加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相关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按照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求,实行差别化进城落户人口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标准,优先保障落户人口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省财政厅、省国土厅分别负责)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实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把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就学纳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我省“双高双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落实13年免学费教育,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现相关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全民参保计划,2017年基本完成登记任务。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保证农民工和进城落户农民缴费记录不断档、参保续得上。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推动各市市级统筹,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制度。扎实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完善关中平原、沿黄、沿汉江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医疗公共配套设施。构建新型城镇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文化权益。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省文化厅、省住建厅负责)
(四)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民工实训基地建设,发挥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等专业化平台和农村创新创业载体作用,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支持韩城、子长、平利、紫阳等9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合创建一批返乡人员创业园区和基地,拓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途径。强化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市场适应性。实施“求学圆梦行动”,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辟通道。全年培训60万人次以上。(省农民工办、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负责)
二、以城市群建设为引领,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五)规划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配合国家高水平编制《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力争更多诉求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建设关中城际铁路网、“米”字型高铁网、大西安综合交通网,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系统推进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领域重点任务,加快公共服务均衡一体。着力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不断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制定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沿黄生态城镇带规划,加强沿汉江城镇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环保厅等负责)
(六)支持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坚持全球视野,对标国际标准,按照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的思路,科学规划建设大西安。充分发挥西安文化、科教、区位、产业优势,强化西部经济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大西安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融合对接、合作发展。深入推进西咸一体化,加快西渭、西铜、西商融合发展,加大对富阎板块军民融合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西安市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等部门指导)
(七)培育发展新生中小城市。优化人口、产业、交通、公共设施布局,打造韩城、彬长、富阎、神府、汉江上游等五大次区域增长极,支持杨凌、周至、武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黄陵、蒲城等15个县城培育为市域副中心城市,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子长、彬县等撤县设市改区步伐。加大对蔡家坡、恒口、庄里、大柳塔4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支持力度,落实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逐步扩大小城市培育试点范围。推动蔡家坡等特大镇扩权赋能和设市工作。继续推进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打造县域副中心和宜居宜游特色镇。加大对特色小镇的支持力度,按照产业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思路,重点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新兴产业等方面创建一批省级特色小镇。(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民政厅、省编办、省旅发委等负责)
三、以集约紧凑发展为方向,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
(八)强化产城融合。突出规划引领,加快要素聚集,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产业园区向综合型城市功能区转型。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根据主体功能定位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要素互动共赢、良性循环。发挥西安、宝鸡、咸阳、杨凌等城市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养老、信息、培训、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增强城市劳动力吸纳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中小企业局负责)
(九)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多层次立体化的路网格局。加强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步行道等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缓解西安等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加大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力度,2017年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22.68万套以上,因城施策货币化安置,对商品房库存量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城市和县城要基本实现货币化安置。完善住房租赁支持政策,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宽带陕西”建设,加快全光纤网络城市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布局。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推进西安、咸阳、汉中等地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动各地完善管线入廊具体办法。(省住建厅、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落实《陕西省2017年铁腕治霾“1+9”行动方案》,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以关中地区为重点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关中水系构建、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和黄河西岸生态整治,全面落实河长制,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加快渭河生态区和昆明池、渼陂湖、卤阳湖为主的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渭河、汉江、丹江、延河等重点江河治理。探索多样化保护管理模式,构建秦岭北麓、渭北台塬、黄土高原等生态屏障。深入推进西安、延安、宝鸡三个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有序疏解大中城市过密的建筑和人口,提高各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和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加强城市绿道、风道和湿地公园建设,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全年创建5个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探索开展韧性城市建设,推动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筑技术。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国土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一)加快人文特色城市建设。充分尊重和传承城市历史脉络、文化特色和地理风貌,加强城市空间设计。注重城市新区与旧城区有机协调,彰显“古今共鸣、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特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民俗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健全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休闲公园、文化休闲街区、环城市休憩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精细化、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文明的城市人文环境。(省住建厅、省文化厅负责)
四、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二)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全省县域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坪坎至汉中等15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改建、完善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和建制村直接通邮。加快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逐步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营水平。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年创建省市县美丽宜居示范村640个。健全城乡基层服务网络,引导城镇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社区、体育等多种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工信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卫计委、省体育局负责)
(十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大荔县、蓝田县、榆阳区开展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医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发展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做强做优苹果、猕猴桃、陕茶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旅游局、省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四)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加快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归属行政村和村民小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遵循“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思路,总结推广高陵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榆阳区赵家峁村“确权确股不确地”土地经营模式等有益探索,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由规范引导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逐步扩大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试点。继续实施“十百千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持发展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在19个重点县和350个试点村因地制宜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产业扶贫“模式库”,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省农业厅、省国土厅、省委农工办、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负责)
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十五)完善城乡土地制度。全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机制,积极推广“高陵模式”“阎良模式”“富平模式”“西乡模式”,扩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范围,指导市县用好省域内增减挂钩指标。严格遵守城市开发边界,鼓励低效工业用地企业搬迁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三项试点工作,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用使用权。鼓励农村集体组织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省国土厅、省委农工办、省农业厅负责)
(十六)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项目储备,完善回报机制,提升城镇化项目融资能力。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推进资金有效整合,优化政府融资结构,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作用,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创新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项目建设和运营。发挥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作用,重点投向城镇基础设施、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利用“融资+融智”模式提升地方金融保障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金融办、人行西安分行、省银监会、省保监会、国开行陕西分行、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
(十七)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支持7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在土地流转、投融资改革、公共服务均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探索,深化渭南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对富平等11个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指导,各部门、各地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类城镇建设资金要向试点地区倾斜,各类改革举措要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争取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实施试点动态管理,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试点任务顺利推进。(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各试点地区具体实施)
6.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 篇六
京沪高铁即将投入运营,我市曲阜东站作为其中站点之一,所带来的同城效应,将对我市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为使能更好的发挥高铁效应,我委认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势在必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了城镇化追赶战略,持续加大了资金投入,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群结构城市框架逐步形成,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头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委认为加快和提升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是促进高铁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之一。
二、实施计划
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园区、风景名胜区、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以五大板块同城化为目标,以重大工程牵动五大板块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生态建设加速对接、协调推进,努力实现“济兖邹曲嘉”的集群发展,为高铁带动鲁西南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做大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区。依靠中心城区建设带动“济兖邹曲嘉”组群城市的发展。以中心城区和组群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承载力和牵动力,依据济宁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现实架构、自然风貌等基本特点,努力打造“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新城,加快推进“北湖生态新城”、“济北新区”、“高新区科技新城”和“运河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度,形成“一城四区、竞相发展”的格局,来提高我市综合发展能力,促进高铁经济发展。
二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设施资源共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从乡村到城市的蜕变,小城镇向大都市的升级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既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加强城乡商品流通,吸纳农村剩余资源。努力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间的差别,将为我市的高铁经济带来共同推动的发展态势。
三是加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力度,打造城乡秀美新济宁。高铁的建成必将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入住济宁,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游客和人才将会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园林城市的创建将会给我市带来一个亮丽名片,将会是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的助推器,有利于把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落到实处,能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聚集有利于发展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促进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领域的发展提速、结构提升。
四是狠抓风景名胜区详规、环境综合整治及安全管理工作,提升我市景区综合服务水平。为适应高铁时代高中端人群的服务要求和特点,我委将加大督导力度狠抓风景名胜区内配套设施建设,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详细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加大对景区内违法建筑的查处力度,对各景区专门设立的景区派出所或稽查综合管理大队,充实专业管护队伍,每天不定点的进行巡逻检查,严格查处各类违章建设和破坏景区环境的违法行为,对违法建筑一律实行强制性拆除。
五是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制。要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为一体的理念,避免发生规划与建设实际情况不符,高质量的建设后无人管理的现象发生,在我市城区的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的管理方面就出现这样的现状,例如火炬路和光河路两侧的绿化因管理不善造成大量树木枯死现状,济宁第一个高架桥建设完毕后将近一年未接管等现象直接降低我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难以充分发挥城市的发展潜力,降低城市的发展质量,阻滞城市的发展速度。为此,在小城镇建设管理上更是大打折扣,就应以立以社区为单元的新的建设管理体制。一方面抓好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对条件
成熟的社区,依照法律规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可以撤销村委会建立社区居委会。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强化服务功能,规划布局社区基础设施,避免农民入住社区后因基础设施不到位、不配套带来的生产生活不便,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当前应把基础设施配套的重点放在垃圾、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基本生活保障方面。要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导他们告别旧习俗,通过积极的探索实践,真正把农村住房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7.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 篇七
一、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1)
——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
二、坚持城乡统筹理念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县域镇村一体化 ·························(5)——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
三、创新理念 探索路径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11)
——中共许昌市委
许昌市人民政府
四、统筹新老区协调发展 以棚户区为切入点加快老城区改造 ·························································································(16)——中共鹤壁市委
鹤壁市人民政府
五、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21)
——中共济源市委
济源市人民政府
六、旧城启动 新区拉动 产城互动 加快县城建设 ············(26)
——中共柘城县委
柘城县人民政府
七、做大县城规模 吸引农民进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31)——中共平舆县委
平舆县人民政府
发言材料之一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
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对于推动全省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把郑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
近年来,郑州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在交通、通讯、产业等方面加快融城步伐,在财政支持、社会发展、产业辐射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着力构建中心城市、卫星城市、重点镇、小城镇、中心村五级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同时,按照功能、产业、生态、空间、体制复合的新型城市理念,启动了郑州新区规划和建设,推动人口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三产协调、组团发展的新型城市。2009年,郑州市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36.6平方公里,总人口752.1万,其中城镇人口476.9万,城镇化水平63.3%。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 — 2 —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我们也感到,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发挥中心城市在集约节约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吸纳农村劳动力、凸显城市品位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为此,我们坚持“构建大交通、带动大物流、形成大产业、推动大服务、建设大都市”的发展思路,不断巩固和提升郑州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推新型城镇化工作健康较快发展。
第一,树立大郑州、大交通的交通规划理念,高层次定位,高标准规划。近年来,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我市加紧推进中原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战略,落实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的空间布局,加快航空、高速铁路、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城际快速通道、中心城区交通系统等重大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构筑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先后编制了《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规划》、《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2)》、《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9—2020)》等发展规划。规划在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同时,统筹安排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主城区道路交通体系。
第二,加大投入,强力推进,确保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一是全力配合国家、省重点工程。配合做好石武、郑西、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开工建设郑民高速郑州段、黄河公铁大
桥、巩登高速公路等项目。今年初,郑西客运专线已经投入运营。郑州至焦作、郑州至机场、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二是强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郑州市用于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至2008年达到近100亿元,2009年一年就投入100多亿元。对三环快速路等一大批道路实施了升级改造,开工建设京—沙快速通道、中心区铁路跨线桥等工程。快速公交(BRT)投入运营,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对百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整治,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三是加快实施“畅通郑州”工程。今年以来,为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我们组织实施了“畅通郑州”工程,全年计划投入195亿元重点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上半年,科学大道—西三环立交等工程建成通车,西绕城公路全线通车,轨道交通1号线20个站点有19个开工,已完成投资135亿元。
第三,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努力打造现代大都市综合交通体系。一是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继续配合推进石武、郑徐铁路客运专线等工程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郑州-开封、郑州-焦作、郑州-机场、郑州-新密-洛阳城际铁路。二是畅通城市出入市口。加快郑密快速通道等工程建设,强化城市内外快速联系通道;新增中原西路、陇海西路、大学南路、郑新快速通道与绕城快速,文化路、西三环北延连霍高速等互通式立交;建设郑少高速航海路连接线工程、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花园路与连 — 4 —
霍高速互通式立交等项目,提高城市外围交通疏散和通行能力。三是强力推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加快京沙、陇海两个“十字快速通道”;开工建设三环路的4座立交桥,实现三环路全线高速畅通;加快北三环、黄河路下穿铁路编组站以及嵩山路、航海路下穿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完成3、5号线前期工作;完成一批断头路打通、积水点改造、路口拓宽渠化、公交港湾、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四是做好长远规划,实现城市交通良性发展。根据规划,未来10年内,城际轨道线网围绕打造 “半小时出行圈”和“一小时出行圈”,形成“两横一纵加半环”的线网构架。地铁交通线网将由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202.53公里,在中心城区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的棋盘放射状结构。快速路和一级主干路系统将形成“两环-六横-七纵”、“八横八纵”格局。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有义务、有责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这次工作会议精神,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郑州在国家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解决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壮大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基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探索新路子。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健康较快发展。
发言材料之二
坚持城乡统筹理念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县域镇村一体化
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新乡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坚持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以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按照“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聚区)镇、建设新村”的思路,突出城镇化,协调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构建城区现代化、县域镇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2006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城镇投资年均增长35.1%,总量连续7年居全省第4位;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8%;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87个百分点,达到40.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2年2.8:1缩小至2009年2.61:1。
一、站在最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度,科学编制市域发展规划,优化人口、产业、空间发展布局。把握新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构建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 — 6 — 的现代田园城市,着眼于解决“农村发展什么产业、在什么地方发展;农民居住什么环境、在什么地方居住”两大课题,统筹考虑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城镇化、工业化,按照“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聚区)镇、建设新村”的思路和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原则,编制完成了《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及拓展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教育、卫生等各项专项规划。一是着力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以市区为中心,长垣、平原新区为副中心,7个县城为卫星城的城市集群,带动48个建制镇、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一体发展。二是着力形成合理的人口分布。2020年规划期末,市域人口将达到646万人,主城区人口180万,8个县城和平原新区人口210万人,镇区人口13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三是着力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28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集中,主城区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培育高端文化消费;县城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形成集聚特色鲜明、支柱产业明显的各类特色集聚区。四是着力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依据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力就近就业,逐步实现五分之四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二、加快主城区现代化步伐,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承载辐射功能。确立区域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实施“3010”民生行动计划(30分钟经济圈、10分钟生活圈、— 7 —
10分钟生态圈),开展“新城杯”竞赛活动,坚持以交通为导向推进城镇开发建设。一是完善城市功能。投资148亿元,初步构筑了主城区至县城、重点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三个层次共1200公里的现代城镇体系路网框架,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六个县(市)的30分钟经济圈。引进中建七局、太平洋集团等运用BT、BOT等模式,吸引150亿元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9座、在建4座,污水处理能力51.5万吨,市区、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0%、80%。二是推动市区产业升级。着力培育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汽车及零配件、特色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战略支撑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9:49.4。中兵集团通信科技工业园、中航集团汽车零部件基地等18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升级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改善人居环境。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260亿元,完成旧城改造面积800余万平方米。引进澳门宝龙、上海绿地、大连万达等知名企业参与城市改造建设,上半年完成城中村、棚户区拆迁250.1万平方米,市区建成、在建高层建筑585栋,绿化覆盖率36.05%。全市建成经济适用住房160万平方米、廉租房96万平方米,在建保障性住房41万平方米。2008年以来,8个县城共拆迁520万平方米,完成城市建设投入180亿元,房地产项目在建规模达到360万平方米。通过城市创建打造城市品牌,建立“数字城管”,健全“全覆盖、无缝隙”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获得了国家卫生、园林、森林、优秀旅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城市 — 8 —
创建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四是加快平原新区建设。按照“科技新城、产业基地、农业硅谷、休闲之都”理念,编制完成188平方公里空间、战略、产业概念规划和5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30平方公里内的城市道路、供排水、电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与北京泛华集团签订100亿元的BT合作协议并有序推进。
三、培植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推进县域镇村一体化。加快重点镇、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集聚。一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产城融合理念,编制完成8个县城、36个重点乡镇和28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三化”协调发展规划,构筑产业发展载体。加快城镇规划区、产业集聚区以水、电、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83.1亿元。产业集聚区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70.5%,吸纳43.9万劳动力就近就业。二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循序进行”的原则,将农民建房纳入城镇体系加以规划引导,把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有序推进,首批启动条件较好的1412个行政村整合为369个新社区。坚持基础设施投入以政府为主,社区建房以农民为主,严格执行“五项标准、一票否决”(建设规划群众认可、上级批准,被整合村庄无新批宅基地,新占用土地手续合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始建设,农民开始在社区建房;必须尊重群众意愿,不强迫
命令,否则一票否决)工作要求,抽调市县乡三级1000名干部开展“联包帮建”活动,先易后难,分批启动,初步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六种建设模式,累计建成面积1311.2万平方米,搬迁入住农户4.5万户。
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研究出台《完善城镇功能加快中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等55项政策措施,探索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基本实现城乡发展规划、行政便民服务、公交、劳动就业、路网一体化。一是破解土地难题。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专项整治活动,积极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今年已整理建设用地3090亩。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定整体拆迁村41个,已拆除旧宅基地1.27万亩、复耕2237亩。二是破解资金难题。整合组建的新乡投资集团融资能力达40亿元,13家省定产业集聚区融资平台注册资本近10亿元。增加市、县财政投入,每年筹措资金 4.9亿元,支持新农村社区建设。组建惠农发展投资担保公司,为镇区和新社区基本建设搭建融资平台,目前融资工作进展顺利。组建农村公益事业基金会,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企业税前12%捐赠政策,接受企业捐赠支持新社区建设。三是破解拆迁难题。坚持“政府零受益、群众得实惠、城市得形象”,制定优惠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实施依法拆迁,推进拆管分离。四是破解人口产业集聚难题。完善落实优惠政策,从土地供给、税收、引进人才、生产用电同城同价等7 — 10 —
个方面引导鼓励企业到集聚区发展。坚持不以农民放弃承包地、宅基地为前提,出台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10个方面优惠政策,有序推进符合条件农民就近入住县城、镇区转为城镇居民。
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思路,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言材料之三
创新理念 探索路径
中共许昌市委
许昌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许昌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根本性举措,创新理念、探索路径、扎实推进。按照“带状城市、向心布局、组团发展、城乡统筹”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一中心、五组团”的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中心市区、县(市)城区、重点镇、中心村4个层次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2006年以来,全市城镇化率每年增长近2个百分点,2009年达到39.3%,带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6%。根据会议安排,我侧重就许昌新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和数字化城市管理3项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注重示范带动,加快新区建设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许昌新区建设的总体方案,着力把新区建设成为许昌“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宜居宜业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输变电 — 12 —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装备制造业基地。目前,新区已建成43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90亿元。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选择国际知名公司,高标准编制了许昌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突出产城融合和生态特色,确定了“一主一副两中心,四个园区加两翼”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年内将编制完成许昌新区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实现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二是坚持产城融合。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产城一体。中原电气谷、魏都民营科技园区和尚集等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今年共完成投资37.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增长28.5%。分别形成了电力电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和发制品等主导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今年以来,新区规划安排了173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58亿元,已完成投资82亿元。中原电气谷总投资30亿元的许继风电产业园风电整机生产年底可达100台,总投资36亿元的温州电气产业园加快推进,广东广晟产业园、中山光伏产业园等“园中园”已达成合作意向。三是坚持设施先行。今年新开工道路12条,主次道路达到48条,总里程164公里,初步形成“三纵三横”的主干道框架。新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成投用,新区热电厂完成前期规划。22个“三村”改造项目加速推进,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正加快完善。四是坚持体制创新。制定了新区户籍制度改革办法,按照“就高不就低、尊重群众意愿、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快户
籍制度改革,让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各类政策福利待遇,2年内将新区9万农村人口全部转化为城镇人口。健全完善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区为许昌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注重群众满意,推进城中村改造
坚持以人为本、群众满意,确保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2008年以来,全市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84个,完成投资140亿元,累计拆迁73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670万平方米。一是均衡利益,形成改造合力。围绕群众、企业、政府“三满意”的目标,政府把拆迁收益全部用于居民安置,加快由“拆迁”向“搬迁”的观念转变,在拆迁、补偿、安置上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全市没有发生一起赴京、进省集体上访事件。政府制定最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保证利润空间,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拆迁改造中,政府实行经济“零收益”,但收益了民心,收益了城市面貌的改善、形象的提升,收益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推动城中村改造的工作合力。二是多策并举,破解资金瓶颈。突出专题招商,2009年,邀请全国200多家房地产企业参加我市“城中村改造暨土地出让项目推介洽谈会”,其中40多家企业就40多宗土地签约资金近20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近100亿元。返还政府收益,对“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收益在扣除国家政策规定的专项资金后,全额予以返还,用于农 — 14 —
民安置补贴和弥补开发企业的亏损。实行规费减免,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对城中村改造项目,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方面,予以优惠或减半收取。三是创新模式,加快拆迁改造。坚持政府主导、依法依规、群众自愿,由社区自主选择合适的改造模式。统征储备模式,由政府统一征收、统一拆迁、统一储备、统一出让、统一安置,拆迁腾出的土地收益用于城中村改造支出。市场运作模式,政府制定规划和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融资改造,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沃尔玛参与城中村改造。社区自主模式,鼓励经济较好、村民较富的社区,自行或与居民组建实体联营联建,政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管。村企共建模式,由企业出资改造村庄,腾出土地发展企业,实现了共同参与、共享利益。
三、注重提升形象,创新城市管理
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保障。许昌市按照“管理靠队伍、长效靠机制、提升靠技术”的发展思路,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管理。目前,数字化城管系统一期已经覆盖主城区70平方公里,二期将扩展至许昌新区,三期扩展至所有县(市)城区。一是全面整合资源,降低管理成本。积极整合政府各部门基础数据、视频监控等资源,避免财政重复投资,节省建设资金30—40%,实现了建设成本低、运维费用低、使用效能高“两低一高”的目标。二是应用现代科技,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应用多种信息技术,在全国率先采用3G无线通讯、二三维实景图像互动
等先进技术,研究开发了符合许昌实际的应用系统,形成了完整、闭合、互通互联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三是创新运行模式,提高运行效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是监督轴和指挥轴“两个轴心”,我市采取监督、指挥“二合一”的运行模式,既提高了管理效能,又减少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建成投用,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单一向协同、低效向高效的跨越式转变,构建了责任更明确、分工更合理、运转更高效、监督更有力的长效机制。系统运行2个月来,受理案件4.15万件,结案3.96万件,结案率达到95.4%,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时段、无缝隙管理。
许昌市的城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兄弟市的发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按照“三项重点带全局、城乡建设扩内需、改革创新破难题”的要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大胆创新,强化措施,加压奋进,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言材料之四
统筹新老区协调发展 以棚户区为切入点加快老城区改造
中共鹤壁市委
鹤壁市人民政府
鹤壁依煤而兴,建市之初“先生产后生活”的模式形成了大量窝棚房、窑洞房,加之后来中心城区因采煤沉陷三次搬迁,城市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给山城区、鹤山区这两个老城区留下了5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国有统配煤矿棚户区改造实施以来,我市部分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观,但矿区和居住区交错混杂的特殊现状,以及新区建设的快速推进,老城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地方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经过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鹤壁的发展决不以牺牲老区为代价,坚决确立统筹新老区协调发展、实现共生共荣的思想,并下决心从2008年开始以地方城市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全面启动老城区改造,目前已拆迁90万平方米、开工160万平方米,廉租房开工20703套、约占全省的12%。主要做法是:
第一,依托多方力量,及早启动并全面推进老城区改造。根据鹤壁棚户区改造任务重的实际和财力状况,省委、省政府将我
市确定为全省重点,并及时下拨7300万元,为我们在全省首家开展地方城市棚户区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启动资金,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的决心和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们策划论证大批项目积极争取更多支持,特别是较早认识到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宏观政策调整,于2008年10月之前确定了总投资219亿元的193个项目,其中包括棚户区在内的投资近100亿元的121个老城区改造项目,在省发改委、住建厅、财政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及时抓住了国家当年11月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争取首批国债资金3.8亿元、居全省前列。2008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债资金9.8亿元。为破解改造资金严重不足的难题,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打捆开发、整体推进,吸引20多家知名房地产公司参与改造,引进资金80多亿元,有70%以上的项目可实现市场开发。如江苏王营房地产集团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近50亿元对鹤山区进行打捆改造开发,目前已拆迁15万平方米,开工总规划面积27万平方米的3个小区,道路整修、河流改造同步启动。
第二,抓住两个关键,努力提升人气、激活市场。我们感到这对于持续健康推进老城区改造至关重要。一是大力培育产业,根据山城区企业产品以初加工为主、鹤山区因小煤矿整顿整合造成支柱财源大幅减少的实际,在全市统筹规划建设的7个产业集聚区中老城区布局3个,支持山城区重点发展煤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鹤山区重点发展煤炭物流、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产业。目前年产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投产,与中国五环工 — 18 —
程公司合作的乙二醇项目正在中试,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即将开工,山城区石林新型陶瓷园区已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52条陶瓷生产线、建成7条、年内可建成20条,鹤山产业园落地一批煤炭物流企业、力争年吞吐量达到2000万吨。二是及时启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去年投资近2.6亿元开工学校、医院、道路、桥梁、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厂等项目24个,今年又开工投资10亿元的21个项目,老城区城市功能正在逐步改善,新建小区规划、绿化水平明显提高。这些措施吸引了周边农村群众向老城区转移,使人口总量由逐年下降变为有所增加,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
第三,提供四项保障,形成强大改造合力。主要是:实行全市一盘棋,召开老区改造发展动员大会,成立市级领导牵头的工作推进小组,从市直部门抽调能力强的县级干部进行帮助,市直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出钱、出物、出力,如39个单位将43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一次性整体移交给老城区政府;加强新老区之间的联系,在新老区之间的采煤沉陷区规划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度假为重点、35平方公里的淇河生态区,正在推进新老区快速通道北延至鹤山区的建设工程。集中可控要素予以倾斜,今年省国土资源厅奖励我市的1000亩土地利用指标全部用于老城区,环境容量和能耗指标优先保证老城区,全市争取到的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80%以上用于老城区。给予最大限度政策支持,出台了13项具体政策和措施,将来源于老城区共享收入中的城市
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收入等向老城区转移支付,老城区改造项目涉及的1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于我市权限内的全免,16项经营性收费低限减半征收,部分项目免征契税。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考虑到街道办、社区居委会承担大量改造任务,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加强对街道和社区工作者社区建设和管理、信访稳定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每年轮训一遍;从区、街道抽调21名县级干部、340名科级及后备干部组成9个推进工作组,选派部分优秀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协助推进所在社区拆迁工作。广大基层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亲情拆迁,对拆迁户包拆迁、包安置、包转学,帮搬家、帮就业、帮解决困难,出现了群众深夜排队签协议、白天冒雨搞搬迁的场面。如山城区山城路街道办,仅用70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涉及490户1870余人、总面积4.6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目前老城区共拆迁1万余户涉及3.6万人,没有发生一起上访。
老城区改造的有力实施,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一是认识得到了强化,深感没有新老区的协调发展就没有鹤壁的科学发展,无论是规划、产业布局还是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坚持做到统筹协调;二是城市面貌正在改变,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环境卫生开始提升,同时发展进一步加快,去年山城区、鹤山区生产总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又有提高;三是社会更加和谐,就业持续增加,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序解决,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其中山城区公众安全感指数由2007 — 20 —
年的全省127位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1位;四是振奋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广大干部群众改造老区、建设新区、发展鹤壁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克难攻坚、干事创业的精神高涨,由此带来的是全市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和城市骨架、推进率先崛起进程的加速,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两县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民社区建设全面铺开,城镇化率预计年底可达5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成为近10年来最快的一年。
发言材料之五
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
中共济源市委
济源市人民政府
济源是省定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工作思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增强财力支撑;坚持把“三农”作为重点和薄弱环节来抓,着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坚持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作用,有效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一、大力实施“1133”规划,搭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平台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按照“市域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三规合一”的指导思想,把济源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确立了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建好“1”个中心城区、开发“3”个复合型组团(城区周边4个镇和3个产业集聚区相融合)、打造“3”个重点镇的“1133”总体发展规划。一是按照大气、秀气、灵气的理念建设中心城区,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强力提高管理水平,统筹 — 22 —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近年来,市财政投入23.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56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基础工程,城市功能、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二是加快开发3个复合型组团,促进3个城市组团与3个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形成了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济源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三是按照“搞好规划、拉大框架,放活政策、提升标准,加快建设、规范管理,聚集人气、促进发展”的要求,加快3个重点镇和8个小城镇建设,镇区面积新增21.3平方公里。“1133”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城镇的带动力和承载力,通过产业发展、教育提升、城镇扩张、移民搬迁等措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连续5年城镇化率以2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递增,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49.01%;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6%,居全省第二位。今年以来,通过建设、改造、管理、教育四种途径,实施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大环境“四大提升工程”,计划通过两年努力,把城乡建设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增强城乡一体化财力支撑
济源工业起步早,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根据这一实际,我们确立了“调整结构、促进转型和传统产业做强做优、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壮大工业规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强化一种理念,即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
摇。二是用好一个载体,即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赛发展、赛环境、赛文化、赛创新“四赛”活动,实现企业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一个转变,即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扶持“十强、十高”产业加快发展,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推动“工业出城、项目上山、集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链条经济,工业经济不断扩规模、上水平。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16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5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82家,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6家企业进入河南省百强企业行列。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11亿元,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4.6万元;财政总收入37.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1亿元;全市16个镇(街道)财政收入全部超千万元,其中2个超亿元、6个超5000万元,4个镇进入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补齐城乡一体化“短板”
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始终抓住这一“短板”,在理念、思路、机制、政策、措施上向农村倾斜,有力地推动了“三农”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近几年努力,济源全市域全面实现了镇镇通高速公路、村村通公交、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自来水,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标准化卫生所、日用品超市村村配套齐全。建立了多网点、系统化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为所有镇、村配备垃圾装运车辆和环卫队伍,实 — 24 —
行“村(居)收集、镇(街道)运输、市(区域)集中处理”,初步实现了城乡环境、生态一体化。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土地流转比例达到70%,形成了畜牧养殖、蔬菜、薄皮核桃、烟草、冬凌草五大产业基地;农业经济结构中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4%,种植业结构中粮经比例由2005年的70:30调整到2009年的52:48。引进发展了双汇、柳江、康达、六和等7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2005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以两位数增长,2009年达到676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2.36:1缩小到2.22:1。三是强化新农村建设推进力度。连续五年坚持开展百村富民工程、“双二十”村建设、新老典型村互比竞赛、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冬春两季坚持开展以造林绿化、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和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为重点的“3+1”工作,着力促进农村发展。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前500位村中,济源进入125个,占四分之一。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2005年以来累计投入办实事资金32.3亿元,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建立多维度、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由城乡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敬老补贴、大病医疗救助等12个种类组成的城乡社会保障网络,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保障标准居全省前列。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了城乡学校集中布局,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5 —
集中率达98%,2005年全部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城乡教育布局优化,推动“小学向镇区集中、初中向城市集中”。建立了由市级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分院、村标准化卫生所相联接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了由中心城区综合文化体育设施、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互为补充的文体服务体系。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市各镇(街道)均设立了劳动保障所,使城乡居民享有一体的就业服务。
四、创新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化合力
我市成立了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常设机构,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统一领导;由四大班子领导组成了城乡一体化合力团,实行市领导分包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联系镇(街道)制度;成立了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台账管理和绩效考核;成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严格对政府资金的监管,放大政府投资效益;建立了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对城乡一体化重点工作实行集中交办,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艰巨、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一定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创新机制,克难攻坚,强力推进,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言材料之六
旧城启动 新区拉动 产城互动
中共柘城县委
柘城县人民政府
加快县城建设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传统农区发展实际,按照“规划引领、旧城起步、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旧城改造为突破口,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支撑,以新区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加快了全县城镇化进程。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5.7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5.7万人增加到13.2万人,城镇化率由18%提高到32%。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旧城改造作为县城建设的突破口
柘城县现有人口95.3万人,国土面积1048平方公里,耕地106万亩,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城市建设,必须解决原始积累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问题。为此,我们确定从旧城改造起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活跃商业贸易,优
化城镇资源配置,运作建设资金,进而提升财政实力。自2008年以来,共实施旧城改造项目46个,动迁面积160万平方米,拆迁居民5680户、2.8万人,实现房地产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4.5亿元。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我们注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精心选址。我们把第一个旧城改造项目选在了属于县城商贸次中心的南北小街,引进福建泉州正大集团将这条原本不足3米的破旧街巷,投资开发成商业街,起到了一点带一线、一线带一片的效果。我们以此为起点,乘势向县城中心地带和窄街陋巷双向推进,先后有正大商住广场、金源时代广场、新亚宇商贸城、未来生活广场等一批建设面积在10万平方米左右的旧城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御景花园、和谐大街、维多利亚花园等24个项目正在建设,形成了示范带动、多点呼应、滚动发展的良性格局。
二是和谐拆迁。群众支持是旧城改造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为此,我县建立了拆迁项目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始终把握以“三合”、“三公”、“三深”促进“三动”。坚持“三合”原则,即合法、合情、合理,科学制定安置补偿方案,采取货币补偿、回迁安置、异地安置等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使被拆迁居民能够自主选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赢得被拆迁户的信任;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方案精神,深入居民家中,深情开展思 — 28 —
想工作,算好经济补偿帐、环境改善帐、生活质量帐和就业岗位帐,从而促进被拆迁户达到感动、主动、行动。
三是积极招商。招商引资是推进旧城改造的关键。几年来我们经历了艰难起步、快速成长、整体提升三个阶段。在起步阶段,重点靠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旧城改造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税收、规费、土地出让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开发商选择改造项目实施开发。在成长阶段,主要靠一流的环境和服务吸引开发商。大力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挂牌服务制和“AB”岗制,使开发商在柘城有安全感和成就感,促进以商招商,做大做美做强。当前柘城的旧城改造已经进入了整体提升的健康发展阶段,我们一方面坚持招商选资、招大引强,选择广州富邦华景公司、深圳绿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郑州金沙置业等实力雄厚的企业来我县开发建设新城区,改造城中村;另一方面造景蓄势,引进战略投资者,以BT方式营造一流人文景观,带动周边土地增值,促进更高品位的房地产开发,打造独具柘城特色的城市名片。总投资10.8亿元的容湖生态公园,开发建设面积2000多亩,规划建设主题公园、景观旅游、时尚休闲、民俗文化、精品商务、生态居住六大功能区,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和景观建设;总投资4.7亿元、占地面积620亩,集科普教育、树文化展示、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千树园项目,已栽植树木136种、2万多
棵,完成了主题雕塑、尚木广场、七钵清泉、岁寒三友等景点和专业园区建设,年轮塔已开工建设。
二、把新区建设作为县城建设的着力点
在这方面我们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科学规划,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进房地产开发。在新区规划上,我们按照“北扩南进、东延西伸”的城市发展战略,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富规划穷建设、不规划不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学习借鉴浦东新区和郑东新区的建设理念,高起点做好长江新城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江新城,今年着重实施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和3万人口集聚计划,着力抓好“一轴(迎宾大道)“两园”(容湖生态公园和千树园)“六带”(上海路、未来大道、迎宾大道、学苑路、如意路、长江一路)规划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把长江新城建设成为现代化产业集聚区、生态旅游区、行政办公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去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7亿多元,用于道路、绿化、亮化、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区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逐步提升,已成为县城规模扩张的主要载体。
三、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县城建设的增长极
在实现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的基础上,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努力做到“七通一平一大一美”。工作中,我们靠城建破冰破解基础 — 30 —
设施建设投入难题,靠改善环境承接产业转移,靠发展“厂壳经济”营造主导产业,靠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转型。2008年以来,先后有59家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其中亿元以上的15家,吸纳8000余人就业。同时,我们立足产城互动、相互依托的原则,在建设时注重体现产业集聚区与城市新区公共设施的共享效应,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利用完善的配套服务功能使产业集聚区员工生活有了充分保障,节约了产业集聚区管理成本,工人购物、休闲、娱乐、就餐和住宿十分方便,促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就地转移成了城镇居民,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回顾几年来的县城建设工作,我们深刻感受到,实施旧城改造是传统农区完成原始积累的突破口,是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催化剂,是积累经验、提高生产要素运作能力的练兵场。虽然我们在县城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领导要求相比,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城市品位和县域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进一步加快城乡建设,加快发展特色小城镇和中心村,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早日把柘城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发言材料之七
做大县城规模 吸引农民进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共平舆县委
平舆县人民政府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街道,96万人,134万亩耕地。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工业向产业集聚区转移、人口向县城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2亿元,是2004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是2004年的4.4倍,年均增长34.6%;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12.14%提高到2009年的27.13%,5年增长近15个百分点。平舆县城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河南省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称号。
一、壮大产业,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我们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在全省县级较早地建设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内建设标准厂房,集约节约了用地,为项目建设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招商引资新优势。目前我县 — 32 —
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标准厂房102套,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入住限上工业企业105个,初步形成了皮革皮件、医药生化、食品加工三个支柱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国小企业创业基地、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民营科技园区,河南省优秀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农民进城的就业基地。同时在县城大力发展文化、餐饮住宿、物流、商贸、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优化了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40.7:36.5:22.8调整到2009年的27.1:42.7:30.2,呈现出工业经济、城市建设、第三产业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2009年县城二三产业吸纳2.9万多名农民就业,比2004年增长4.8倍;实现劳务收入4.3亿元,比2004年增长16倍。
二、做大规模,提高县城承载能力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在抢抓政策机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激活民间资本参与城区建设,建立“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采取出让招标等方式,聚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主干道路建设,在城区形成了八横九纵的道路格局,拉大了城市框架。5年时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7.2平方公里扩展到14.9平方公里,实现了县城面积翻一番。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先后对8家企业、7家商粮供贸下属单位、4个城中村进行了拆迁改造,拆迁厂房32万平方米,拆迁居民2100多户、拆迁房屋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楼
48幢24万平方米,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三、惠民便民,创建宜居环境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县城品位,营造宜居环境。一是在全省县级率先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保护了环境。二是方便群众休闲。先后投资2亿多元打造了以挖掘平舆历史名人为主题的奚仲公园、陈蕃公园、太任公园、月旦评游乐园等8个公园和10多个小游园,安置了健身器材,在公园内经常组织书展、文艺演出等活动,在奚仲公园内建成了水幕电影和音乐喷泉,免费向群众开放,满足了居民休闲娱乐的需要。三是方便群众就医。新建了县中心医院病房大楼、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妇外科病房大楼等,新增床位750张,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四是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硬化背街小巷59条,新建改造舆新市场、陈蕃市场、永乐市场等6处农贸市场,开辟了城区公交线路,每天运行公交车达到600多个车次,方便了群众生活。
四、加强城镇教育,助推县城发展
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8万人,这些人员对其子女到县城享受优质教育有迫切要求。为此,我们把大力发展城镇教育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等对待,优先安排城镇教育用地,5年共为县城区学校新划拨教学用地1195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累计引进社会投资3亿多元,5年来在县城新建、扩建了16所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寄宿式中小 — 34 —
学校,新增1100多个标准教学班规模,新招录教师员工3300多名,新增农村到县城上学学生5.6万人;县城中小学校达到42所,在校学生达到8万多人,占全县学生的42%,切实提高了全县教学质量,解决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优质教育和管护难题,吸引了农民进城购房、定居。
五、降低门槛,引导农民进城落户
8.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 篇八
方案及完成情况汇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现对我县(县城)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实施方案及目标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县县城供水由×××县自来水厂一家企业负责,3目前县自来水厂现有供水能力为2.0万m/日,县城供水普及率98%以上(已达标,自治区要求2015年县城供水普及率达85%),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8%以上,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县城供水范围不断延伸,供水能力不足逐渐显现。2009年实施的×××县城区给水系统技改扩建工程(工程取水规模103万m/日;配套建设DN800原水管5.6km;净水能力从目前233万m/日扩建至5万m/日;进行旧城管网改造DN300—600,35.85km;配套2万m/日加压站建设)将于2015年内全部建
3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县城供水能力将达5.0万m/日,新增
3供水能力3.0万m/日,县城供水范围将扩展到××、昌平、上沙、下雷等乡镇,全长7.8km的福园路至×××产业园DN600管道工程即将完工,2015年可实现向×××产业园供水。
在河流污染、饮用水污染事故频发的今天,城市备用水源建设方面愈来愈迫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城的备用水源建设(供水能力为2.0万m/日)已经启动,利用下雷附近的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建设泵站,利用县城去×××产业园的DN600供水管道返供回县城和×××
3产业园,目前这个项目建设资金已筹集到位,项目在实施当中,已经进行了勘探成井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待勘探成井后即进行后续的工程建设与管道安装。下雷备用水源建设项目竣工前,县水厂现利用糖厂地下水源作为县城应急备用水源,在右江污染或一二级泵站停电时可应急向县城供水,但只能保证老城区一楼、部分较低地段二楼、县城部分消防栓有水供应,南山及城南方向还无水供应。
关于城市供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面,按住建厅要求,×××县自来水厂已经实施这方面工作,目前在开展在线监测设备的选型招投标工作,2015年内将完成在线监测系统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运行各方面工作,实现包括从水源水、出厂水到管网水的全程在线监测及数据传输。
县自来水厂已建立水源保护区,设置标志牌,防止重点水域的污染。加强水源监测,建立较完善的水质管理制度。生产厂区建立有生物鱼监测箱,对水源水、出厂水实施24小时监控,保证出厂水水质达标。建立较完善的水质取样和检测制度,能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取水、制水、供水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监测,建立自检、抽检、送检相结合的检测体系,确保水质达标。目前县水厂已具备常规12项日检指标的检测能力。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制约,检测设备和技术以及人员的配备不足,不能开展水质的全检工作;特别是快速检测检验设备还没有配备,水质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眼睛”不够明亮:看不全,看不深,看不远。这方面有待加强。
关于二次供水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县水厂已按照国家及广西区《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开展这方面的 管理工作,对旧城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并监督业主单位对不合格的设施按规范进行整改,争取二次供水的水质达标;部分二次供水设施要进行淘汰,采用管道直接供水到户,确保水质达标;对新建城区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按法规要求进行规范管理,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完善配套。
以上报告
9.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 篇九
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已经逐渐探索出BOT、TOT、PPP等多种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随着这些模式在城镇化实践中的多轮改进,国家和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已逐步建立,操作模式也逐渐成熟。上述诸多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领域,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并不平衡,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其中小城镇基础设施过于薄弱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础设施是小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水平远远落后于一、二线城市和当地的中心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因此,小城镇要发展,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投入往往是杯水车薪。当前,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和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就成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突破口。但是由于小城镇固有的市场小、资源少、风险高等特点,运用BOT等常规方式融资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借鉴中型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经验,采用PPP的方式就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曾亲身参与项目的经历,以融资和风险分配为切入点,通过与其他融资模式的比较,浅析PPP模式在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领域运用的可行性和前景。PPP模式与BOT等模式的比较
PPP即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可以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通常被定义为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组织之间,为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当前流行的BOT等融资模式,多是由社会投资人独立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如独自承担项目融资任务、独自完成项目建设、独立负责项目特许期的运营和维护工作。采用BOT等模式的项目,往往需要政府设定清晰的项目边界条件,给予政策扶植,让投资人对未来收益有明确的预期。
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虽然引资很积极,但由于当地政府扶植政策少、资源稀缺、项目边界条件较差、项目预期收益不明朗、政府财政力量薄弱等因素,投资人往往不愿承担风险,再加上大中城市有更具吸引力的项目,两相对比,投资人更愿意选择项目风险小且预期收益更大、更稳定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因此,针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融资问题,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更为合理和灵活的分配,采用PPP模式可以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与BOT等其他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门与社会投资人的合作始于基础设施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首先是政府部门以项目发起人身份,根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社会投资人开展伙伴式合作,共同对项目进行确认,并为此组建专门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确定风险分配方案,负责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和投资人以项目公司为载体,相互协调、共同决策,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在这种合作关系中,由项目公司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的相应扶持措施来安排项目融资,融资数量、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项目的现金流和资产价值直接联系在一起。PPP模式的特点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与BOT等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资金合作方面,社会投资人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就参与进来,资金可以较早到位,并且随着项目的进程逐步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数量,进而降低项目的资产负债率。风险分配方面,政府和社会投资人通过协商,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均由政府和投资人共同完成。政府分担了投资人部分的项目风险,风险分配更为灵活合理,使得政府和投资人真正整合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项目合作方面,政府可以及时引进和充分利用社会投资人在创新、融资、技术、管理效率以及企业精神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项目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基础设施项目中,投资人追求的目标是:在可承受风险条件下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正是由于PPP模式的特点,项目的每个阶段都由政府分担了一部分的责任和风险,因此相比其他融资模式而言,PPP模式中投资人承担的风险更为灵活与可控。PPP模式在小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PPP模式中,每个阶段都是由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人通过合理的机制共同完成的,风险被有效、合理地分配,即由更有承担力的一方分担相应的风险。此外,出于对利润的追逐和对风险的规避,投资人还会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
【古田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优化基础设施】推荐阅读: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08-16
关于加快推进宜宾城镇化建设的建议09-06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07-15
关于加快XXXX城镇化建设的思考11-20
浅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5
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11-22
美国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