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问题调查研究

2024-11-09

失业问题调查研究(精选10篇)

1.失业问题调查研究 篇一

[摘要]失业现象是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减少失业、达到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和人们追求的共同和长远的目标。在中国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城镇人员下岗分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进一步加强,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首要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从各个方面来减少失业人口和解决其生活困难的程度,诸如: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就业咨询与转岗培训;救济与扶助特困职工„„等等方面的政策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有些对策和措施仍值得深化和改革。

[关键词]城镇;失业率;失业问题;政策建议;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我国目前城镇居民的失业状况

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即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显性失业主要是指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绝对数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476万人激增到2001年的862万人,规模上翻了近一翻;相对数上逐年递增,从1994年的2.8%上升到了2001年的3.6%。但这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因为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失业率,它将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人员和城镇隐性失业人数排除在外,人为地降低了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因此,这个数据是不完整的,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考虑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和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包括政府机关富余人员、产业结构调整的下岗人员、定编定员定岗的冗员和停产、半停产厂矿企业的职工),那么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人数就不再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而应该再加上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和隐形失业人数,即: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城镇实际失业率也应相应调整为:城镇实际失业率=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员人数×100%。通过对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整,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率严重偏高,就业相对不足。

(一)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特征

1.分布面广。我国各省、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都有失业人口及其贫困人口的存在。

2. 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这一问题就相对严重些,而且受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和流动人口流向的影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征。另外,发展较早的省区和城市,工业结构往往落后,新兴产业部门较少,失业人口明显多于发展较晚的省区和城市。

3. 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了一些企业破产、减员,使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成为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4. 增加速度快。随着城镇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城镇失业和贫困人口继续呈增长趋势。

5. 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文化技术素质低的人口与较高素质的人口相比,失业和下岗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6. 中高年龄者居多。在失业人口中,中高年龄人口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也大得多,往往也是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分布状

全国各地区登记失业率分布差异甚大,西部地区和重工业地区登记失业率过高。1996年全国这一失业率最高的地区是青海为7.2%,其次是贵州为6.2%,甘肃为5.5%,宁夏和陕西5.2%,海南4.3%。

失业青年构成登记失业人员的主体。从年龄分布看,15岁─25岁登记失业人员占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的62.8%。

3/5的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 型。199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6个月以下人员占总数的40.1%,6个月以上人员占总数的59.9%。

我国不少地区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型,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比重过高。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比重最高地区是天津市,为71.9%,其次是上海,为70.1%,内蒙古为69.7%,浙江为68.7%,甘肃为68.2%,北京为65.6%,辽宁为64.0%,四川为63.8%,安徽为63.6%。

每个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太低。据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发放失业救济金为13.87亿元,发放失业救济人数为330.8万人,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用 35元。其中黑龙江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最多,为62.1万人,人均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最低,只有6.5元。这反映了中国搞了近50年的社会主义,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失业保险制度是“有名无实”,无法承担社会安全网的作用,职工一旦失业就等于失去一切。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登记失业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非农业户口;(2)在一定年龄内(男性为16~50岁,女性为16~45岁);(3)有劳动能力;(4)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作为分母的城镇劳动人口包括:(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2)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3)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4)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5)城镇失业人员。

(二)失业可能导致的问题

1.低估了真实失业程度

(1)虽然名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但在统计口径上其并非属地统计而是身份统计,仅包括城镇本地非农户口的失业人员,未包括下岗失业人口、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口、城镇外来人口中的失业人员;(2)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把那些到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无工作者视为失业人员,而那些没有去登记的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失业者统计之外(通过媒体、熟人、亲身去企业求职以及网络等方式的也都不计算在内),由于劳动部门登记的只是失业人口的一部分,显然它低估了真实的失业程度。

2.党的阶级基础将会动摇

如果目前大批的城镇下岗职工得不到工作和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向非农领域转移的状况得不到缓解,将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从而将使越来越多的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的巩固,影响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同时将使党失去越来越多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使党的“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大打折扣,最终将导致党的阶级基础的动摇。

3.国家的长治久安将受到影响 如果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陷入生活困境,必然导致劳资矛盾和干群关系的激化,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大。据公安部门的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堵截交通、围攻办公大楼、集体上访等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增长速度惊人,参加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是老工人、老教师和老干部,每年涉及的人数多达近千万人。这些人的生活困难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被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党和国家的敌对势力。

4.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特困群体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形象,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还将影响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和声望。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由国家确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职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已形成完整体系,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抵御失业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尽快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一)失业保险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失业保险能为失业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

(二)实现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对于保障失业和下岗人员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曾经建立过非常慷慨和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比较高的福利待遇。但过分慷慨的失业保险福利支出也带来了很多弊端,诸如抑制了工作积极性,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影响了经济效率以及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负担等。因此,近些年来,即使高福利的欧美发达国家也在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和改变,从高福利支出逐渐转向强调实现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主张实行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的积极的福利政策,在失业保险方面就是主张把生活福利改变为工作福利,政府资金支持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发放救济金,而是创造条件促进公民学习新技能,接受新工作。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为失业和下岗人员提供福利支出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更应该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包括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资金的统筹层次;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调整基金支出结构,提高基金使用效益等等。

(三)失业保险能对促进再就业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三条保障线”中,失业保险仅仅是保障失业人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能满足其他的需要,所以要想生活质量提高,就必须通过再就业,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来实现。我国失业保险从建立起就把发放失业救济金与促进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和生产自救密切结合起来,避免了失业保险与就业脱节的弊端。1994年以后,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更加突出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作用,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鼓励非国有企业发展,拓展各种就业机会

从中国经济近些年的发展轨迹看,国有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降低,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随着我国政府与市场职能划分越来越清晰,多数产品的生产将通过市场和私营部门解决,政府对市场竞争和生产领域的干预会越来越少,而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会蒸蒸日上,私营和民营企业吸引的劳动力数量也会逐年增加,能为社会提供很大一部分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为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更优良的服务,同时应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新毕业的学生更多地选择到私营和民营企业就业。同时,还应创造条件鼓励个人自我创业和拓宽就业渠道,除了正规就业方式,即全日制、月工资、固定工等以外,应鼓励个人从事各种非正规就业,即非全日、非固定作息时间、短期的阶段性就业、非固定工作场所等的就业。此外,根据中国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政府投资的重要方面,可以结合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政府支出扩大与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城镇失业状况对策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着手治理失业问题。失业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上的失衡,即供给大于需求。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一)在全国各城镇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中国目前虽在334个大中城市和494个县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从政府角度在经济上切实保障了部分城镇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是一项较为基本和稳定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覆盖面仍较窄。(仅占全部市、县数的22%),尚不能彻底解决贫困者的经济保障。因此,可采取对高消费品或高收入者征收特种附加税的办法,作为减少贫富差距悬殊的一种调节手段,同时,以确保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基金的来源。

(三)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

解决失业问题的另一途径是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是大有潜力可挖的,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4O%左右,而我国1999年仅为26.9%。另一项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就业比重,就能增加就业机会1000万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这一模式的良好运作, 要求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个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是保障劳动力流动, 使企业和劳动力实现动态优化组合的基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在地区、行业 间的壁垒, 促使企业根据需要更灵活地调整劳动力存量, 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控制人工成本。任何用排斥外地劳动力进入保护本地居民就业的做法, 从长期看都破坏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会使当地工资上涨, 企业因此会减少用工, 反过来影响就业;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系列化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 降低劳动力市场职业搜寻成本。

(五)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教育投资,普及教育,从短期来看,就是对工人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对由于技术不适应而失业的工人进行培训。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旌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程度、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的需要。

结论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城镇下岗人员被释放出来,形成对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城镇失业状况迅速恶化。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势力丝毫未有减弱,因而出现城镇失业率不断提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闲的重要指标。在个人失业或寻找工作期间,政府如果能提供足够的失业保障,可以帮助失业和暂时没有工作的人维持基本生活,保证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聂金.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67-68 [2] 张选民.刍议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4):32-35 [3] 王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减少失业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4):378-381 [4] 吕学山.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机理与对策机制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6-1:14-20 [5] 赵青霞.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协整分析及预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7-10 [6]杨伟民主编,罗桂芬副主编.失业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高洁,高凤英.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3).

2.失业问题调查研究 篇二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观的内容简述

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在《资本论》及其他的著作中都有系统的论述,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的方式对人口的发展方面有决定的作用,这是其进行失业观研究的主要依据。

其次,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且用自身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所需的资料,其实质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商品,这一理论是其失业观的关键所在。

第三,他认为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与增长,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会发生变化,而资本的有机构成增加会使得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于是就产生了相对过剩的人口,这是失业问题出现的根源。

第四,他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除了受到资本积累的影响,还受到技术进步及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而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资本不断积累。因此,为了增加资本的积累,节约劳动成本,资本家会不断推动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其对工人的需求量就会下降,造成失业。

第五,他认为扩大社会分工会增加相应的生产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就业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业。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失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各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人数也在连年增长,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这不仅促进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面向市场化,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大学生不断增多,市场上的大学生供求比例出现了不均衡现象,大学生的供给量远大于市场的需求量,市场消化能力不足,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失业问题等逐步显现,并日益严峻。

大学生失业的类型有很多种,如无业可就型的、有业不就型的、选择性失业型的,等等。而造成其失业的原因也很多,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比如,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专业与社会供求不匹配、就业期望过高、就业体系不健全、就业歧视,等等。

当前,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已经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各界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对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启示

大学生的失业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解决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失业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并不断创新其中的理论与方法,使其形成与当今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就业

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解决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推动经济总量及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使就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有效增长。同时,国家还应该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与规章制度,打破各种限制和阻碍,促进大学生就业渠道更通畅、多样化,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加快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更新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优化各学科的机构,调整专业设置,使其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其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三)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

在解决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的同时,还应该转变就业、择业的观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自我定位,调整就业的心态,放宽就业的选择,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例如,可以从基层做起,到中西部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去就业,也可以进行自主创业等。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失业观提出的时间虽然比较久远,但是其经典的理论放在当今社会并不过时,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失业观,挖掘其中的精华,使其更好地指导我国进行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李萍,卢云峰.马克思就业理论进路与我国就业促进机制构建[J].理论与改革,2012(02).

[2]张存刚,汤勤勤.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的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3]朱文刚,闫联飞.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失业问题分析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3.浅析青年失业问题 篇三

关键词:青年失业 不良后果 原因 对策

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节,首次将青年界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青年失业率就是指符合上述年龄段和失业条件的人占劳动力人口的比率。纵观世界各国的青年失业状况,法国、意大利的青年失业率分别高达26.2%和38.7%,整个欧盟区为23.6%。美国青年失业率为16.8%左右,但年轻就业人口中32%的人未充分就业(失业或者没有全职工作)。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突破2亿,其中青年失业率高达12%以上。

青年失业问题会带来不良后果。就青年自身来讲,失业会打击青年的信心和自尊,不能经济独立容易养成消极堕落的坏习惯,甚至有些会退出劳动力市场。并且青年劳动力的人力投资难以收回,会影响其他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素质。长此以往,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供给就会减少,并且劳动力素质水平也会降低。从家庭角度看,青年失業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削减人均可支配收入,但物价水平没有变化,即家庭支出不会有大变动,就会造成家庭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方面,赋闲在家的青年易走上不法犯罪的道路,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青年失业还增加了国家对失业人员的财政补贴,加重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总之,长期不能予以解决的青年失业问题会造成严重后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探究解决的办法。

探究事物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因此要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必须明确造成青年失业率高的原因。经济学界多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等。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变换或找寻工作之际所导致的暂时性失业,现代社会还有另一种摩擦性失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不能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工作,也不愿意投身于低阶层工作,造成不屈不就的窘境。摩擦性失业可以部分解释青年失业率高的原因。一方面,青年人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他们不安于现状,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会比较频繁地变换工作,而寻找下一个工作的过程造成了短暂的摩擦性失业,提高了青年的失业率;另一方面,目前各个国家的青年人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都加大了力度,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在迈出校门初入职场的时候,都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放弃基层和底层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待业,这也是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结构性失业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青年劳动者在高校中受到的理论教育与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脱节,企业更愿意雇佣那些拥有工作经验的年长者。青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需错位的现象,使得有的青年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有的工作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这就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即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受经济形势影响,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削减员工人数,而青年劳动力供给数量却居高不下,初入职场的青年劳动力在供需矛盾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失业率水平颇高也不足为怪。综合来看,青年失业率水平居高不下是三种类型的失业理论共同解释的,在寻找解决办法时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发展的动力,因此解决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刻不容缓。面对严峻的形势,提出几点改善意见,希望能对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有些许的帮助。首先,青年劳动者应该提高个人能力,在进入职场之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这就需要教育体制和青年自身双方的配合。高校应该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青年劳动者应该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能将对工作的期望与现实严重脱离。其次,企业可以向青年提供实习机会,加强与高校间的合作,让青年劳动力在进入正式工作之前了解企业,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增强青年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再次,国家应该尽快搞活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才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才会对劳动力产生大量的需求,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

即使各方面都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青年失业问题,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劳动力市场的滞后性会使劳动力供需调整经历几个周期才能达到平衡。因此,虽然短期内看不到成效,但是我们仍然要采取对策,应该将目光放长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青年失业问题,让年轻的血液发挥他们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方巍,青年失业:不协调发展及其警示,青年研究,2005(04)

[2].秘舒,关注转型过程中的“新失业群体”,探索与争鸣,2008(03)

[3].刘海燕,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分析,劳动保障世界,2010(03)

作者简介:费欢(1990-),辽宁葫芦岛市人,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4.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问题解答 篇四

【点击数:1625】 【2010-11-8】

1、失业人员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又已在新的单位工作,并缴纳了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金还能继续领吗?如果不能领了,那么未领的这部分失业保险金如何处

回答问题一。已经重新就业了,失业保险金是不能再继续领了。这是根据《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办理的。该条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具有重新就业或退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等几种情形之一的,停发失业金及其他费用。据此,已经重新就业所以不能再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

回答问题二。没有领完的失业保险金怎么办?这也有政策规定,《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因实现重新就业而被停发的失业保险金,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记录在案,当该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时,可以将其重新就业后缴交失业保险费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未领取完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合并计算给予领取,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如果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重新就业后缴费不满1年再次失业的,可以申请继续领取前次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完的那一部分失业保险金。

2、失业人员应具备什么条件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答:根据《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失业人员应具备如下3个条件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⑴按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本条例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⑵非因本人意愿中继就业的;

⑶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3、原企业(单位)已经与职工本人解除劳动关系,所在企业一共为职工本人缴交了2年5个月的失业保险费,问该职工可以领多长时间的失业保险金?每个月能领到多少钱的失业保险金?

答:是关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问题和失业保险金的计发标准问题。

关于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是这样规定的: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以上的,累计缴费时间每满5个月,可以领取1个月的失业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计算领取期限超过18个月的,按18个月核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按照上述规定,你缴交失业保险费为2年5个月,可以领取5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关于失业保险金计发标准。《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计发标准为失业人员失业前12个月本人缴纳失业保险费月平均工资总额的60%。按这个规定计算的失业保险金,高于或等于当地政府规定的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按最低月工资标准的98%发放;低于或等于城市居民生活保障标准的,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0%发放。假如,职工本人失业前12个月每个月都按1000元缴纳失业保险费,那么,按照以上规定计算,这个职工每个月可以领取600元的失业保险金。

4、在一个单位工作并已缴纳了2年的失业保险费,今年3月份因人事调整被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请问现在还能办理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手续吗?

5.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篇五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对策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寻找答案。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4.2%、4.2%、、4.1%和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 计算 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 企业 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和 研究 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包括 农村 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1亿~1.2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20%~2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 000万~5 000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2003—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10%、10.1%、10.4%、10.7%、和11.4%,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失业是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所以,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因此,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现象,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200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那么这一反常的经济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 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国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在为 工业 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目前,中国农村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5 000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内容 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大军”。

那么,这种状况是否正在改变呢?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为:

6.失业保险常见问题解答 篇六

《失业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8号

陕西省《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西安市贯彻《失业保险条例》实施意见

1. 什么是失业保险:

答:失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 失业保险是如何缴费的?

答: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单位缴费比例为2%,个人缴费比例为1%。农民合同制工人不缴纳失业保险。

3. 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答: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低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60%的,以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基数高于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300%作为缴费基数,超过部分单位和职工个人不再缴费。

4.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是什么?

答:(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5. 什么情况下暂停领取失业保险金,重新具备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领取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答:(一)应征服兵役的;

(二)从事有报酬工作的;

(三)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劳动教养的。

6. 什么情况下暂停领取失业保险金,以后也不能领取?

答:(一)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

(二)移居境外的;

(三)无正当理由3次拒绝就业服务机构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的。

7. 失业保险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答: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是所在区(县)最低工资标准的75%+失业金标准6%的医疗补助金。

8. 失业保险待遇的项目有

答:失业保险金;

医疗补助金;

生育补助费(生育后60日内,一次性领取相当于三个月失业保险金);

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

其他待遇(再就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相关优惠政策)。

9. 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答:失业金的领取期限按照失业前累计缴费时间确定如下。

累计缴费年限(X)可领取失业金月数

1<=x<2< span=“”>3

2<=x<3< span=“”>6

3<=x<4< span=“”>9

4<=x<5< span=“”>12

5<=x<10< span=“”>18

10<=x24

10. 失业保险的缴费年限是怎么计算的?

答:实行失业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之前的职工个人连续工作年限,视同个人缴费时间,企业实行个人缴费的时间为7月,事业单位实行个人缴费的时间为1月,社会团体实行个人缴费时间为8月。计算失业职工失业保险待遇时,一般应按上述规定办理。但对职工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由于单位原因中断缴费的,在职工失业后计算失业保险待遇时,按中断缴费每满一年,核减一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1. 失业保险金领取的程序是?

答:(一)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办理登记手续须携带: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用人单位《西安市失业保险手册》;《西安市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失业人员本人档案;一寸照片一张;规定的其他资料。

(二)失业保险经办中心审核资料并核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和期限

(三)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银行卡。

12. 一次性住院医疗医疗补助金申领的程序是?

答: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住院治疗出院后,失业人员携带以下资料到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申领住院补助。

需携带:“失业保险金银行卡领取通知单”;住院病案首页;

诊断证明书;医院出具的出院证;住院费用结算的票据;身份证复印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银行卡。

13. 生育补助费申领的程序是?

答:女性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的可在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申领生育补助费。

需携带:失业保险金银行卡领取通知单;准生证;出生医学证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银行卡。

14.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抚恤金申领的程序是?

答: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金期间死亡的,由其家属到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申领丧葬补助金、一次性抚恤金。

需携带:“失业保险金银行卡领取通知单”;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或户口所在地******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申领人与死者的关系证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银行卡。

15. 据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两年继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的程序是?

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两年的失业人员,本人写书面申请到失业保险经办中心申领失业保险金。

需携带:“失业保险金银行卡领取通知单”;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档案退管部门出具的本人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证明。

7.失业问题调查研究 篇七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失业产生的原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即包括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劳动力需求总量所引起的总量性失业, 又包括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平衡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一) 总量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1. 国有企业释放的富余人员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阶段性增加。

在计划经济下, 由于实行一种计划型就业体制, 国有经济中沉淀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后, 国有经济被要求与市场经济接轨, 国有企业必须释放出富余的劳动力。其中一部分因调节了自身的劳动力而活了起来, 还有一部分因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劳动力或其他原因而陷入停产或破产的境地, 以至于全部的职工重新成为劳动力的供给方。随着国有经济调整、国有企业改革, 原来属于就业的劳动力, 有很大一部分变成了要求重新就业的劳动力。

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持续性增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庞大, 而且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这个数字将会继续扩大。而城乡和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持续性动力。

3. 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需求的扩张。

产业结构的发展要经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到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三个阶段。发达国家国家用了200多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了由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转变。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产业结构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也就是开始实现工业化。我们想在很短的时间里, 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 因而在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急躁冒进的倾向, 结果, 产业结构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 实现工业化变成了片面发展重工业。我们都知道, 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 其资本的有机构成高, 劳动的就业弹性小, 在相同产出和相同资本投入的情况下, 重工业要比轻工业吸纳的劳动力少得多。

4. 所有制结构调整迟缓缓慢限制了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理论界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争论不休, 决策层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变化不定, 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劳动力就业渠道的多样化本可以扩大劳动力就业空间, 但我们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 一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非公有制并未使劳动力需求获得应有的增长;另一方面, 十四大之后,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 国企内部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 国企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同时, 非公有制经济又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这必然导致所有制就业总量的下降。

5. 技术进步的不合理弱化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张效应。

发达国家因为技术进步而使工业内部的就业弹性下降。但是, 在就业弹性因技术进步下将的同时, 与技术进步有关的上游产业, 如教育与培训, 研究与开发, 面向生产的服务与咨询等一系列产业和技术进步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制造业得到快速扩张, 技术进步并没有引起全社会总就业弹性的下降。而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技术进步过程中, 不但未能使“第二次就业效应”、“补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 而且还由于我们的技术进步多以“外生技术创新为主”, 从而使得就业链条的上端留在了区外或国外。我们直接引进的是生产设备、工艺方法和重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能力, 而上游的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究与开发、先进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生产等所需要的高级就业机会, 都留在了区外或国外, 从而使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效应大于补偿效应。其结果是引进越多, 损失的高级就业机会就越多。

(二)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1. 产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过程中, 首先,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 使越来越多的夕阳产业被高级产业所代替;其次, 随着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落后的生产技术逐步被新兴的、高效的生产技术所替代。在这两个替代的过程中, 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有专业技能并且技术水平高的人员逐步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2. 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有效劳动力供给的形成。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不断深入, 对高层次教育人才、应用型人才、搞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高等院校本应成为这种需求的有效供给者。然而,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分管大学生就业的副司长刘大为介绍:“2005年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50%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 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供给结构与目前的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

3. 从原部门转出的劳动力普遍素质低下阻碍了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合理调整。

目前,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者中, 国企的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占绝大多数。他们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者整体文化水平低;二是劳动者职业技能 (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职业技能低) 水平低;三是智能型劳动者 (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劳动者中所占的比重过小。虽然国企的失业人员在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方面要比农村剩余劳动力略显优势, 但由于其年龄普遍偏大且在国家政策长期庇护下适应能力已经大大弱化, 所以也很难适应不断高级化的劳动力需求的需要。

4. 落后的就业观念人为地加剧了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失衡。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这种就业观念在短时间内又难以清除。落后的就业观念表现为:视初始职业为终身职业, 忌频繁流动;等待或依靠政府安置就业, 不适应市场竞争就业;把正规部门作为就业的唯一选择, 不愿从事非正规部门工作;不能正视自身条件, 对就业岗位提出过高要求。正是因为这些落后就业观念的阻碍, 使许多劳动者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治理

(一) 控制劳动力的供给

1.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即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2.23‰, 一亿多人口的基础, 每年增长223万, 10年以后人口总量仍然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 在我们这个地区必须要通过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的增长幅度。但在计划生育的具体实施细则上, 与以往相比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94%, 如果按国际标准来衡量的话, 我们已经济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如果严格执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计划生育制度, 显然不利于减缓老龄化的进程。但如果放松计划生育管理又不利于控制人口规模。所以, 我们必须采取两全的办法, 如在农村实施国家政策性奖励扶助。以奖励少生代替处罚多生, 引导更多农民少生致富, 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减少新增贫困人口, 促进消除贫困,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 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 从短期看可以减少总量上的劳动力供给, 从长期看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避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错位。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需要着眼于以下三点:一是发展国民教育, 提高国民教育质量, 改善国民教育结构。从提高国民教育质量来看, 需要从目前的纯粹的应试教育向应试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把职业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程度。高等教育需要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相衔接, 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者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 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也要与劳动力市场相衔接, 避免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再者, 要把重点由发展高等教育逐步转移到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并重。应该看到, 我国的不少中学毕业生目前还无法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深造;二是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 既是对国民教育的补充, 同时又是劳动力进一步适应市场的一个桥梁。通过继续教育, 劳动力可以更好地把握学习的重点, 更好地适应市场;三是注重短期培训。通过短期培训, 劳动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门适用技术, 增强其适应市场的能力。

(二) 扩大劳动力需求

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蒋选博士曾对我国1978-2000年间三次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进行过分析。经研究表明, 虽然第三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也在下降, 但是无论是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 还是与总体的边际就业弹性相比, 第三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都排在第一。即使在20世纪末, 也比总体水平高0.26, 更比第一产业高0.35, 比第二产业高0.32。这说明, 第一, 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 适合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第二, 即使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的某些行业 (如金融业) 的就业有“冲击效应”, 但是其不断衍生的新的行业对就业产生的“补偿效应”远大于“冲击效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三产业中大部分行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样它必然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2.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 就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 国有经济变成了劳动者净流出的领域, 新增的就业岗位绝大多数的就业岗位由非公有制提供。而非公有制经济多为中小企业, 其劳动密集程度高, 就业渠道多样, 就业方式灵活, 进入的“门槛”也比较低, 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是市场活跃的基本力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 能够有效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增加社会生产力力量, 实现分配公平, 社会稳定。

3. 增强科技进步对就业的扩张效应。

科技进步除对就业产生“冲击效应”之外, 在一定条件下对就业也会产生“第二次就业效应”、“补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为发挥科技进步扩张效应,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 加快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那些产品需求弹性大的产业的进程;其次, 通过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服务, 特别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 实现科技进步的“补偿效应”;另外, 对政府来说, 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产业要注意产业的关联度。对关联度高的产业, 通过科技进步的上述效应不但可以增加本产业的直接就业, 而且还可以增加相关产业的间接就业。

4. 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序产业的途径。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许多资源型城市, 其主导产业都已没有了继续发展的潜力。煤炭的长期开采, 要么成本太高, 要么资源枯竭, 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森林更是无树可砍, 森工企业只有寻找新的出路;其他的资源型产业也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这样的情形下, 发展接续产业不仅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的惟一出路, 而且也是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主要途径。事实上, 东北地区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已为发展接续产业做了不少工作。从黑龙江省的一些资源型城市提供的经验看, 它们以抑制资源过度开发和保护环境为主旨, 在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基础上, 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探索出了许多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率的发展接续产业路子来。

摘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过程中, 失业是我们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从劳动力的供求角度出发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分别进行分析。最终, 提出了控制劳动力供给增长、扩大劳动力需求等失业治理措施。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失业,劳动力供求,失业治理

参考文献

[1].乔榛.中国失业引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2].蔡昉, 都阳, 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商务印书馆, 2005

8.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初探 篇八

我国失业压力大、失业人员

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1、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从根本上决定了新增劳动力大大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从而不可能在短期内为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2、与我国在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暴露和释放有关。我国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方针,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矛盾被“大锅饭”掩盖了。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由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要向劳动力市场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

3、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有关。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结构严重失调,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改革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

4、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进展,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大量机械化、自动化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人类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了出来,同时,也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使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

5、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部分城镇职工的就业、择业观念尚未转变有关。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相当成功的,一个“包”字,把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激发和调动了起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迅速出现,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是无序地拥进了城镇,与城镇劳动者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就业岗位。而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广大职工却尚未从过去的“大锅饭”条件下所形成的就业、择业观念中解放出来,仍然不切实际地希望国家能为他们安排一个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从而,不愿意与涌进城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竞争。这样,他们一旦失业,就不可能较快地实现就业岗位的转换,从而,作为失业者在失业大军中滞留了下来。

6、与我国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的改革、对劳动力需求能力进一步降低有关。在“九五”期间,我国投资将更多地集中于保证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支柱产业以及科技、教育、国防、住房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而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投资大、用人少的行业和产业。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增加,或单位资金投入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

失业问题的对策

失业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我们所要做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

1、我们应当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这样,既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人数,又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

2、在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强化政府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讲,应当建立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政府管理体制,把就业问题纳入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项目管理体系中。政府作用的强化应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二是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各种免费的职业介绍机构,疏通就业信息,沟通就业渠道,并规范目前部分收费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坚决取缔那些存在欺骗行为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三是可考虑增加政府对失业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各种行业、跨行业的就业培训和指导中心,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改进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整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

3、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当指出的是,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我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4、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使他们由目前相当部分人所持有的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希望找到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增强就业、择业的竞争意识。同时,政府应对苦、脏、累、险等工作岗位实行必要的分配倾斜政策,如减免这些部门、行业的部分税收等,以吸引劳动者到这些部门、行业就业。

5、对下岗和失业劳动者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在劳动者下岗失业时应当对他们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具体办法可以采用一次性清算,如广东省实行的一次性工龄买断的办法,也可以采用分期支付的办法;既可考虑用货币形式支付,也可考虑以国有资产的债权、股权甚至住房等非货币形式支付。或者在职工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将这部分资金适当集中建立一种基金,用于失业劳动者的培训、为失业者自我雇佣的开业提供贷款或为他们到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等等。

6、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数量,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过低,因此,应当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特别是应当把交纳失业保险金通过法律程序规定下来,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应当交纳,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同时,也应当增加政府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在此基础上,应当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在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基金时常被挪作他用的现象发生。

9.失业问题调查研究 篇九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论文

失业农民就业问题分析

论文作者姓名:

陈练练

申请学位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092 申请学位类别: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管理学学士 汪浩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11月 15 日

失业农民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步伐,但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面临失地又面临失业的困境,他们被迫转入城市,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无情将他们打击,他们进城后不同于城镇居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生活困难.那么本文从失地农民的生活困境出发分析其原因,提出其解决再就业的具体建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关键词 失地农民; 生活现状; 就业现状; 个人; 政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4.79‰,虽然有所下降,但人口基数还是在增加,这就出现了严重的人地矛盾——人多地少,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了。而土地对于农民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业以土地谋生的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业,被迫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队伍中剥离出来了,成为被农村边缘化了;那么他们只能被迫转入城市,谋求生活,可是由于他们特殊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在城市中得不到和城市居民相等的待遇,又被城市边缘化了。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1亿人,这么庞大的基数不仅影响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会影响我国的社会安定。下面我将从失业农民的生活现状和就业现状出发,来分析农民失地的原因,以及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希望具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和就业现状

1.1 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

因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长期以为都是以土地为生,现在土地被征用意味着农民失去了生活来源,同时据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在2002年才1.8万元/人,仅相当于当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如果正常消费的话,只能维持6年的时间,同时如果投入社会,只能领到60多元的养老金,远远不如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费。

1.2 生活没有保障

土地被征后,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下降,而随着失地后消费中商品性消费比重增加,所以消费支出却增加,而且加上农民这个特殊身份,社保普及面不够,故目前加大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已成为迫世需要解决的问题。1.3 失地农民再就业难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他们走进城市后,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负担重的压力,还面临着再就业困难的压力。那么,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成因是多主面的,既有主观因素,更有客观因素;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因素(个人原因):

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我国,存在个普遍现象,就是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及城市的一半,这使得广大农村教育资源缺乏,教学设施陈旧,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0%以上(来源于参考文献1中P146),这就决定了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实现转移就业的劳动技能缺乏。由于失地农民原来从事直接农业生产劳动,普遍不具备适应城市二、三产业岗位要求的劳动技能,因此,失地农民实现转移就业的首要任务是接受就业培训。但是,当前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培训机构与培训资格认证主体不一致,培训质量着等等,这又影响着失地农民实现转移就业的劳动技能的提高。

人际关系变化太大,在城市里没有亲朋好友。失地农民所拥有的人脉大部分都具有家族性、乡土性,当他们失去土地进入城市后,原有的基于地缘和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关系随之弱化,于是失地农民孤身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难上加难。

与政府、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缺失,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普遍存在着失地农民参与网络缺失。

客观因素:(1)社会方面,A、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制约着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因为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据统计,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计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 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其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来源于参考文献2中P204页)。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就业转移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实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困境,主要由于体制不顺,管理混乱;缺乏公平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享受不到与国企、外企在税种和税率上的同等待遇);产权不清晰;经营机制和组织制度改革滞后,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经营者文化水平低、业务能力低、思想素质低;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这些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主要载体功能的发挥 B、劳动力市场分割限制了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美国新结构主义社会学家 皮奥里提出来的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理论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存在着两种劳动力市场:一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就业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即第一劳动力市场,也称为首属劳动力市场;二是收入少、劳动条件差、待遇不好、就业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即第二劳动力市场,也称为次属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劳动力市场相互隔绝(来源于参考文献3P118)。失地农民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不能取得平等的就业资格,他们的就业范围受到种种限定,这就决定了他们转入城市就业后只能通过次属劳动力市场来实现。

(2)政府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A、对中小企业来讲,主要是缺乏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资金短缺、债务负担加重;缺乏公平的市场准入政策,中小企业的投资领域受到种种限制;缺乏公平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享受不到与国企、外企在税种和税率上的同等待遇;缺乏公平的市场准入政策,中小企业的投资领域受到种种限制

B、对失地农民来讲,缺乏对他们正确的引导,缺乏与他们沟通的渠道和方式,不了解这些特殊群体的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没有给他们的再就业提供合理真实有效的信息与就业能力的培养。

针对上面对失地农民就业难原因分析,化解失地农民就业困难我们应该从每个方面提出自己建议。

1、主观努力

提高知识技能与完善人际关系相结合。失地农民虽然失去了经济来源,但他们应该增强学习的意识,自觉主动的学习与社会需要有关的知道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与和城市居民的竞争能力,为自己的再就业创造主观条件;同时失地农民应该主动和城市居民搞好关系,在慢慢实践中建立自己新一批的人脉;个人也应该通过正当合理的渠道与政府沟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政府的决策者。

2、客观条件

(1)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消除其发展滞后或不完善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制约或限制,政府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

A、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

B、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C、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D、调整存量,优化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创新能力,走“精、尖、特、优”发展道路。

(2)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对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限制,关键在于完善就业制度。要实现非正式就业制度正规化要从失地农民、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面入手。

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期望,强化劳动合同意识;在用人单位方面,主要是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用工、技术培训、薪酬申报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使非正式就业透明化;在政府方面,主要是完善非正式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快非正式就业市场的立法进程,切实维护非正式就业的失地农民的权益。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从源头上普遍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使之接近并逐步达到城市的水平,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合理运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4)发展和完善失地农民与城市市民之间、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为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信任保障。如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弘扬诚信精神,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超越家庭宗族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现代信任观念。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历史转型的“十二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秦莉.从社会排斥视角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8,(8)〔3〕王慧博.失地农民社会排斥机制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3)

10.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十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以及在改组、改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企业兼并、破产等带来的大量失业,据多种资料的较为保守的估算,由此带来的失业约为2000万人左右。据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计算显示,我国城镇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隐蔽性失业人数1995年就达3161万人左右。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在国有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的就业人员为14408万人,而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待剥离的企业冗员要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3,以此推算,全国的城镇公有制经济单位要剥离出4000到5000万富余人员。又据有关部门按现有产业技术水平的保守测算也将产生2000到3000万富余人员;第二,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九五 ” 是我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在此期间我国城镇将有54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同期我国城镇能安排的人数约为3800万左右,2 目前导致我国失业压力大、失业人员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2.1 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我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产生了近3亿 激增人口 ”,对今天的失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缓解)。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从根本上决定了新增劳动力大大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从而不可能在短期内为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2.2 与我国在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暴露和释放有关。我国在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 低工资、高就业 ” 的方针,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矛盾被 大锅饭 ” 掩盖了。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由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向劳动力市场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 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 ” 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

2.3 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有关。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结构严重失调,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改革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资源面临枯竭或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也要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如曾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的辽宁省阜新市,可采煤层已经告罄,使40万煤炭职工需要重新安置,素有 煤铁之城 ” 之称的本溪市也面临同样困境,统配煤矿需要全面转产,本钢在 九五 ” 期间将要减员1/4到1/3。

2.4 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类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大量机械化、自动化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既使人类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了出来,同时,也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使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的近20年,也是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20年,在企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条件下,企业必然要尽可能地降低用人成本、减少就业岗位,从而,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 机器排挤工人 ” 的现象。再加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 “ 抓大放小 ” 的改革战略的实施,在 “ 抓大 ” 过程中大量企业合并或者被兼并,使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样,资本规模扩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失业增加的规律也在较短时间内表现了出来。

2.5 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部分城镇职工的就业、择业观念尚未转变有关。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相当成功的,一个 包 ” 字,把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激发和调动了起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迅速出现(据有关专家采用工日计算法、经验计算法和人力单位计算法测算结果,目前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左右),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是无序地拥进了城镇,与城镇劳动者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就业岗位。而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广大职工却尚未从过去的 大锅饭 ” 条件下所形成的就业、择业观念中解放出来,仍然不切实际地希望国家能为他们安排一个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从而,不愿意与拥进城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业竞争。这样,他们一旦失业,就不可能较快地实现就业岗位的转换,从而,作为失业者在失业大军中滞留了下来。

2.6 与我国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的改革、对劳动力需求能力进一步降低有关。在 九五 ” 期间,我国投资将更多地集中于保证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支柱产业以及科技、教育、国防、住房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而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投资大、用人少的行业和产业。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增加,或单位资金投入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

3 针对失业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失业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由于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我们所要做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

3.1 我们应当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这样,既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人数,又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在这里我们想着重谈一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中扩大企业家经营决策权同强化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关系对企业的重要影响问题。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扩大企业家的经营决策权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如何保证这种权力不被滥用却是任何人也不能回避并且在事实上也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国家、职工无法控制企业厂长(经理)的行为,再加之有很多人事实上没有经营管理能力甚至没有责任心,导致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并进一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在企业负责人权力膨胀甚至失控时,还往往导致腐败现象。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困难或破产倒闭企业,其负责人的责任是相当大的。这样,在企业职工对厂长(经理)的行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却要让职工来承担下岗失业的风险和后果,是极不正常和极不应当的。因此,为了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为了让企业职工的权力与承担的风险相对称,我们必须强化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3.2 在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强化政府的作用。我们认为,从总体上来讲应当建立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政府管理体制,把就业问题纳入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项目管理体系中。具体来讲,政府作用的强化应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二是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各种免费的职业介绍机构,疏通就业信息,沟通就业渠道,并规范目前部分收费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坚决取缔那些存在欺骗行为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三是可考虑增加政府对失业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各种行业、跨行业的就业培训和指导中心,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改进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整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结构;四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近2-3年内,由政府投资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以暂时缓解再就业的压力;五是可考虑帮助部分劳动者由失业问题较严重的老工业城市和地区向新的经济增长地带和城市实现地区迁移;六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近几年内适当限制富余劳动力向失业问题较严重的城镇和地区的无序、过量流入,以减少他们与城镇劳动力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

3.3 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 劳动密集型 ” 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当指出的是,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我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据统计,在就业人数上比较,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就业总人数中,几个国家的比重分别为:美国72.8%,日本62.7%,德国59.4%,俄罗斯56%,而我国仅为23%。在发展第三产业中,大力发展区街经济、社区经济等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方案。

3.4 大力发展弹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钟点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以拓宽就业渠道

3.5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使他们由目前相当部分人所持有的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希望找到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增强就业、择业的竞争意识。同时,政府应对苦、脏、累、险等工作岗位实行必要的分配倾斜政策,如减免这些部门、行业的部分税收等,以吸引劳动者到这些部门、行业就业。

3.6 对下岗和失业劳动者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众所周知,我国企业过去一直实行低工资的政策,在这种制度下的工资实际上仅是工人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其余部分连同工人在剩余劳动内创造的价值则形成了积累。可以说我国庞大的国有资产事实上是广大劳动者劳动的结晶。从理论上讲,这种劳动的结晶理应用于保证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而进行劳动并获得劳动收入。我们在同许多下岗失业劳动者交谈时,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在企业工作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我们老了,重新寻找工作的能力又有限,而企业亏损或破产倒闭,要我们自谋生路,那么过去的老帐应该怎样算?事实上这是对劳动关系明确提出的补偿要求。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绝不应当视之为无稽之谈而置之不理,在劳动者下岗失业时应当对他们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具体办法可以采用一次性清算,如广东省实行的一次性 工龄买断 ” 的办法,也可以采用分期支付的办法;既可考虑用货币形式支付,也可考虑以国有资产的债权、股权甚至住房等非货币形式支付。或者在职工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将这部分资金适当集中建立一种基金,用于失业劳动者的培训、为失业者 自我雇佣 ” 的开业提供贷款或为他们到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等等。我们认为,实行这一办法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增强失业劳动者再就业的经济能力(如失业者可以使用这部分货币实现 自我雇佣 ”,也可以使用这部分货币投资入股,在 “ 股份合作制 ” 企业实现再就业,等等);其次,可以解决部分下岗劳动者事实上已重新就业,但仍在原企业领取一定数量收入,企业的压力事实上并未减轻的 隐性失业 ” 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绝不能把这种对劳动关系的清偿视之为国有资产流失,从理论上讲,这只是 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

3.7 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数量,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过低(企业上缴部分及职工个人交纳部分合计只占工资总额的2%-3%),因此,应当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特别是应当把交纳失业保险金通过法律程序规定下来,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应当交纳,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同时,也应当增加政府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政府应当增加对失业保险基金投入力度的理论依据与上述关于对劳动关系清偿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应当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目前许多地方只对几种特殊类型的失业人员发放)。在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基金时常被挪作他用的现象发生。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劳动者从整体上看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大家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只要我们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合理、必要的程度内,并发挥失业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七年级英语上教学设计下一篇:给高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