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精选10篇)
1.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篇一
诗意的课堂
本真的语文
“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的主要载体。在文学解读中,必须切实把握文学情感化的持续性和规律,着力于作品中的“个性化的自然”的审美渗透。不仅关注文本的审美内容,同样也关注它的审美形式、审美解读,为语文教育的审美化奠定基础。
近日,有幸聆听了我校张俊杰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老人与海鸥》一课,听后感触颇多,这是一节有着诗意美的语文课!这是一节回归语文本真的课!
一、这是一节充满诗意的语文课
(一)教师的语言渗透着诗意的美
“孩子们,你们见过海鸥吗?这是一群怎样的鸟儿呢?”在老师与孩子们谈话式的娓娓道来中,一节语文课拉开了序幕。“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每天不辞劳苦地从城郊走到市区去给海鸥喂食,跟海鸥相伴?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老人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很快,学生便找出来了: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找出后,学生回答“从这句话中我认为这是一位简朴、贫穷的老人。”“你们对这位老人还有了解吗?”
当学生谈到“很小心”“迈开步”“呼唤”等描写老人动作的词语时,老师旁白似的语言“像照顾婴儿般的小心!”“老人考虑得真周到!”“声声呼唤都是老人对海鸥浓浓的爱呀!”“海鸥听懂了老人的呼唤,我们从老人喂海鸥的动作中,我们也读懂了老人,他的动作那么娴熟,老人与海鸥的配合那么默契!”
(二)课堂的生成涌动着诗意的美
在理解老人对海鸥的爱时,老师陈设了三个不同的问题:(1)老人给每一只海鸥都取了名字,“独脚”“公主”……还有哪些名字?我们对身边什么样的人才会取这样的名字?(2)“抑扬顿挫”是什么意思?你能学着老人抑扬顿挫地叫海鸥吗?(3)“亲昵”一般用在什么人之间呢?谁和你亲昵地说话了,是怎样说的?当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老人把这些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啊!”“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那一声声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亲昵的语言!老人对海鸥声声呼唤,饱含了老人对海鸥浓浓的爱意,真挚的情感啊!”
二、这是一节回归语文本真的课堂
语文的工具性也指明了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基础性特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应是语文课堂永远应该坚守的本真。
在这一节课中,老师开课后,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两点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中围绕老人与海鸥写了哪些事?当学生读后,教师有意地出示了一些词语,用以检测学生对字词读音的落实,这些词语是:
“撮起嘴、抑扬顿挫、亲昵、企盼、相依相随、炸了营、翻飞盘旋、扇动翅膀、肃立不动、白色旋涡”
当学生读准词语的读音后,教师随即又“通过读词语,你发现这两行词语有什么规律吗?”由词语的落实巧妙地过渡到对文本的理解,对主要内容的把握上来。上一行主要写老人爱海鸥的表现,下一行主要是海鸥对老人送行的描写。那么本文的主要内容便很清晰了:老人爱海鸥,海鸥送老人。
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老人爱海鸥”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很刻意地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一个个关键词语来层层深入,逐步理解,然后指导朗读、品味语言,如“每天”“褪色”“亲昵”“抑扬顿挫”等词。印象最深的是在理解“每天”这一段时,当学生找出了相关语句时,教师相机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这样一段话: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当学生理解到“每天”时,教师便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当天上刮着大风,地上下起大雨时,老人去吗?”“去!”“当老人感冒时,他去吗?”“去!”“当有人规劝,累了就不去时,老人去吗?”“去!”在老师一次次的询问声中,在孩子们的回答一次次更加坚定声中,孩子们的情感在一次次地深入,孩子们对老人爱海鸥的感情也在一次次地升华着。
三、这是一节陶冶情感的课堂
陶冶性教学,正是语文教育生命化的一个必然选择。语文课程,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这一文本,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的熏陶,从而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这一节课中,老师在理解老人爱海鸥一部分内容时,相机出示了一个自己收集到的一个关于老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人是昆明化工厂的一名退休工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4.5元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可老人却舍不得花5角钱坐公交车。老人一天的伙食是两个馒头一碗干饭加一碟咸菜,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老人去世后,人们发现在他家里最值钱的竟然是6个鸡蛋,而这6个鸡蛋也是老人给海鸥做饼干的配料……
老师在对故事的深情讲述中,孩子??那可爱的笑脸随着故事的深入,一点点地凝重起来。故事震撼了他们的灵魂。触及到了他们思想的深处,对海鸥的爱在他们的脑海中一点点地清晰了,对老人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这一节语文课,一个“情”字便是最凝练的概括了!此情,它一定是在情境中被激发,一定是关乎个体的内在体验,一定是整体的生命的律动,一定是折射出相应的态度与价值的钵依。
在这一节如诗如画、如歌如泣般的诗意语言中,在这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流程里,教师与学生共同走进了文本,感悟了文本,赏析了语言,升华了情感!
语文,如此,便美好!
2.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篇二
关键词:兴趣,内容,呈现,强化记忆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是基础。没有词汇,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就很难实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使其能“学会”,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技能, 使其“会学”。
一、精彩纷呈枝繁叶茂
教师根据需要, 以不同形式呈现单词,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可以为单词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 直观呈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如:教coffee这个词时, 我在课前准备好一杯热咖啡, 并事先不让学生知道。当要教coffee这个词时, 我先拿出单词coffee让学生拼读, 当学生们整齐地把这个词拼读出来后, 我马上亮出装满热咖啡的杯子说:“coffee!coffee!”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争先说出其中文意思:“coffee!咖啡!”我一边让学生操练, 一边让读得最好的学生品尝一口杯中的热咖啡, 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
2. 体态语言呈现。
学生开始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单词读音学习单词, 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表达单词的意思。如在教学rabbit一词时, 我用手模仿兔子的耳朵, 一边跳, 一边向学生示范rabbit的读音。太拘谨表达不出意思, 太过夸张则会弄巧成拙, 这都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3. 谜语呈现法。
谜语因其趣味浓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深受孩子们喜爱。例如, 在呈现单词clock时, 我让学生猜:“I have two hands and a face, but no arms and legs。What amI?”学生们听了, 好奇心十足。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想到这个物体, 但是不会用英语说, 此时我利用这一兴奋点, 揭晓谜底并板书, 学生们便很快投入到单词clock的学习中来了。
二、巩固单词变被动为主动
在呈现了单词, 学生掌握了单词的读音后, 我们就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 运用各种方式操练巩固单词。
1. 看口型猜单词 (M agic eyes) 。
老师不发音, 只做口型, 要求学生仅通过口型来判断老师说的是什么单词, 比一比谁的反映最快。这个游戏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让学生很好地融入英语课堂。
2. 字母串烧。
这种练习有一定难度,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单词的拼写后才可以做。例如, 给出字母串m a p t s, 要求学生把它串成一个单词, 对单词熟悉的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stamp。这类的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单词的熟练程度。
3. 囊中寻宝。
事先准备好一些单词卡片 (有的写中文, 有的写英语) 和图片。将卡片和图片放入一个布袋子里。开始时我告诉学生袋子里装的是许多宝物, 让他们上来轮流摸宝。如果他们摸到的是写有英语的单词卡片, 则要翻译成中文;如果是中文, 则要翻译成英语并拼读出来;如果是图片, 则要看图说英语单词并拼读出来。
三、巧记单词受用无比
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 也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注意联系, 以旧带新。
学生学习的单词有了一定的量后, 在教学新单词时, 我们要注意新单词与学生已学过的单词的联系, 作出及时的归纳总结工作, 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 我要教学生right这个单词, 由于之前学过另一个单词light, 因而我可以先把light和right这两个单词同时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单词有什么相同之处。本来right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单词, 这样一比较起来, 学生就会觉得这个单词有点熟悉, 只要把light的第一字母换成r就可以了, 因而不用5秒钟就记住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归纳总结, 课堂上才可以高效地教学。
2. 力求“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是指记忆一个单词, 在音节划分后, 根据单词难易程度给出相应长短的几秒钟准备, 即要求背出。如:bee只给2秒;photo给4秒;quarter给6秒。快速记忆刺激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挑战自我, 提升他们的斗志和信心, 并能较快产生成功感。当然, 课后他们会忘记一部分, 或是全部忘记, 但是没有关系, 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巩固。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刺激中感到:记单词——不难, 那我们就成功了一大半。
3.追求本真的语文课堂 篇三
教师素养是根本
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最佳的教学状态。语文课堂要简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简约的人。
最能体现语文教师素养的,莫过于对文本教材的解读。如《月光曲》中,贝多芬走进皮鞋匠的家时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这里其实包含着两条主线:一是明线,贝多芬要为买不起音乐会入场券的盲姑娘弹一首曲子,满足她的愿望;二是暗线,即“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背后浸润着贝多芬对贫苦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教师可以抓住这两条线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内化,激发学生对贝多芬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无比敬意。
教师只有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理解语言文字,并掌握每一篇课文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虽不要求语文教师“学富五车”,至少也要拥有一眼“活泉”,给学生沁人心脾的力量。语文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高深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语文课堂深度与广度。
自主学习是关键
小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学生自己学习,它需要学习兴趣的引领、教师的方法指导、同伴的合作互助及教师积极正确的评价。笔者对《全神贯注》一文的教学印象颇深,并且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师:出示茨威格的名言: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名言,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汇报)
师:今天我愿和大家一齐走进这名言背后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意在培养同学们自主阅读的能力。让我们来读读课前提示,看看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吧!
生:(自由阅读,找出问题)课文讲了什么事,是怎样描写的,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把问题找的很全面。让我们再来读读学习要求,想想看——这里面除了告诉我们要学习的问题,还告诉了我们学习问题的方法,你能找到吗?
生1:默读课文,说一说,画句子,读一读。
生2: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要联系生活实际。
生3:其实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不会的问题,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师:同学们都是会学习的孩子,下面按大家總结的方法,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学习吧!
接下来,学生按学习提示的要求和总结的方法,愉快地进行学习,收获颇多。
方法简洁是重点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语文教学要追求简约、本真,教师在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选用上必须要简洁明快。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学会舍与弃。
学校举行小学毕业年级研讨会,作课教师执教《北京的春节》,没有达成预期目标,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许多同年级老师都认为这篇课文较长,外加两个课外篇段,得需要三个课时完成。而笔者却持不同的意见:依据现行的课程标准,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两课时必须完成。那么,差一课时的内容,差在哪里了呢?笔者对大家说:“差这一课时,差在我们对教材重点的把握和突破点的选择上。这篇课文如果以‘热闹为突破口,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老舍的语言简明易懂,我们就没有必要煞费苦心,运用春节视频、庙会视频资料来夺取学生眼球效应。恰恰应从老舍白话的语言文字里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听、读、说的能力,更能与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加以比较,举一反三。”
语言简明是保障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首先,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抑扬顿挫、柔美激昂的语言,能开启学生智慧之锁,直抵学生心灵深处。其次,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明,有文采。切忌“知道吗”“对不对”“是不是”的口头语,也要摒弃云里雾里的语言表达。特别是课堂评价的语言,更要讲求真实、真情,不能只用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这类话来搪塞学生,而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给予鼓励:“你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不仅总结出了小夜莺的人物特点,还说明了理由,看来你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呀!”
教师的语言,不在于多,而在于“简”与“明”。它可以是一句简洁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行云流水般挥洒,学生才能轻松自如地采撷。
有一句话:“简单到了极致,就是美丽。”大道至简。简约不等于简单,它是深厚的文化内涵,积蓄的能源力量,本真的简单追求,高尚的人格境界。让语文连同教师自己都会变得简单而又深刻,清晰而又丰富,独特而又生机勃勃,质朴而又楚楚动人。
4.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论文 篇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但是,有时我们静心思考一下,这样的课堂究竟会有多少实际作用?在热闹过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到底有没有达到教学预设目标呢?要让语文课堂真正富有实效,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一定要在真实、朴实、扎实这三方面下足工夫。
一、真实——允许缺憾
我们得承认,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也不是一个划上完美句号的手稿。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出错的地方。”有的人把我们课堂教学称之为教学艺术,然而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正因为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美丽、更加精彩。
我曾听两位教师分别上《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两种教学观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启迪。一位教师在正式上课前,为了让学生在课上有精彩的发言,预习时就提前给学生做了辅导,有的问题甚至还抄写了下来。结果,一开始学生的朗读就比较流利,感情也很丰富,学生发言对答如流,课堂结构环环相扣,似乎无可挑剔。可想而知,他的课堂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是什么印象——假。既然学生都学得这么好了,这课还有必要上吗?另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只是按常规让学生预习了一下课文,结果,课堂教学进行了十来分钟,学生还是不在学习状态,课堂气氛十分沉闷。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逐渐进入了课堂的情境当中,课堂教学也变得越来越流畅,学生被主人翁的精神感动着、鼓舞着,一曲《爱的奉献》更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迸发,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课后大家都说,这课上得好一真实,真实地让学生经历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成长。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源头活水。让我们允许课堂教学出现一些缺憾,无需刻意做作,也无需打扮装饰。
二、朴实——追求简约
朴实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而言的。朴实的课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花架子,没有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和行为,没有哗众取宠的调侃和媒体展示,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为学生服务的。当前,不少教师为了营造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可以说用尽了心思:丰富多彩的图片、影像让人眼花缭乱;曲风不一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热闹闹的游戏层出不穷;学生还没回过神儿来,小组讨论又开始了……真是“我方没唱罢你方巳登场”,学生精心学习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学会倾听,能学会思考吗?
笔者曾有幸听了特级教师陈萍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感触颇深。陈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在月光下教“我”唱儿歌、说童谣时,轻柔地问:“你们想不想听听‘妈妈’是怎么教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陈老师就轻声唱起来:“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柔和而甜美的歌声一下子将所有人带到了那月光笼罩下的.篱笆小院,母亲那温柔而慈爱的脸庞浮现在我们眼前:在读到母亲哄“我”入睡唱的儿歌时,一名学生总是读不出味道,陈老师轻轻地拍打着那个女生的背,在拍打声中,她越读越有味道,仿佛真是快要睡了;在读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等童谣时,陈老师又让大家拍起了手,边拍边读,童谣又变得轻快起来。在整个过程中,陈老师没用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让学生回到了作者的童年时代,去体会母亲对“我”文学上的熏陶,给“我”的“月光启蒙”,教得简简单单,却让人不由生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叹。
三、扎实——训练到位
扎实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扎实的语文课,要有强烈的训练意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积累方面是多了,但概括能力、字词的理解能力却稍差。高年级了,学生还常常出现状况:造句内容贫乏,有的纯粹就是用词错误或张冠李戴。一篇课文讲完了,不少学生还不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似乎重在感悟,就不要概括主要内容,不要理解句子含义了。阅读教学的亮点,还应体现在朗读、感悟后“写”的扎实训练上。
【案例】《开天辟地》教学片断
师:盘古开天地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生自由读相关的语句,师指名读,男女生分句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师:(课件出示)
听着那隆隆的雷声,我知道,那是____;
____,我知道,那是____;
(生练习说话)
师: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仿照课文的写法,把你们想到的写下来。
(生练习写片段)
(师生交流、评议)
教者采用先读后说再写,先扶后放再创的训练方法,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熟读中领悟语言,在运用中内化语言,较好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学生写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5.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篇五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脱离了生活,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品性,促进完满个性和完整人格的形成。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对人生与社会自主思考的忽视,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导致教育丧失生活意义。鉴于学校正在进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五步式’和谐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学生学习,因此我们组尝试进行让语文回归生活的研究。
二、研修目标
1、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与阅读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积累,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
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累运用语文的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学习的幸福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修内容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实施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
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在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突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二)构建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四、研修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修成员:
张晓玲张玉唐宏宇
六、研修过程:
1、提出问题
语文的社会性、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
2、研修实施
a、优化教材,在语文中渗透生活
b、“活用”教材,融入生活素材
c、、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七、研究结果:
(一)、优化教材,在语文中渗透生活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地激活学生生活体验的过程,生活体验越丰富,对课文内容理解就越深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色彩以及,作者的价值取向、情感、思维。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教师不能只是把自己对某篇作品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强烈的“实践”意识,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立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其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还原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还原文本所描写的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在他们生活和文本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应的联系,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我们要在课堂上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界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挖掘有效教学资源,积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如果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可以播放故事情节录象,如《观潮》一课,可以在网上搜索观察实况录象,也可以选择观潮之日观看现场直播,这都是可以做到的,现场的潮水的景象,观潮人的表现,会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这样的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对课文内容怎么能理解的不深刻呢?再如《颐和园》,就让学生通过屏幕感受一下颐和园的美丽风光,学生对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能不领会吗?这样的课文有很多,教师不要怕麻烦,“麻烦”是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找不到真实的画面,可以制作过程性或点拨性课件,如《翠鸟》一课,翠鸟捉鱼的动作非常快,那一瞬间是很难捕捉到的,教师可以进行网上资源共享,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一下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需要通过声音来表现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加强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课文中的情境“再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将“再现”的生活情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现实生活也会有更深的体验。
(2)模拟喜闻乐见的生活表演
学以致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更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为他们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大舞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于用表演的形式来展示。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表演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动作,促使学生对文本全身心地感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描绘的生活,精选题材,让学生模拟表演,使课堂生动活泼。如在教学《田忌赛马》、《包公审驴》、《将相和》这一类课文时,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即兴表演,把“读”、“演”、“评”融为一体。学生自由组合,积极地投入到表演当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不能死背课本上句子,要学会变通,用自己的语言,加上自己的动作,将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来。学生能依据文本,但又高于文本,表演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全身心地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理解的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养。
课堂上模拟表演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广播、采访、表演、朗诵、讲演、阅读等无不是运用语文知识的活动。这些语文活动就像语文教学的须根,丝丝缕缕,不断地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才使得语文教学枝繁叶茂,孩子的学习才变得如此生气勃勃。
(3)引入鲜活可感的生活场景,加强对比感悟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语文,把它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生活化处理的教材内容,往往最容易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语文。例如在教学《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这两则寓言故事时,可以将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些课文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在学生身上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情与同学们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讲述出来,对事情曾经的理解是什么,现在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在现实与文本的对比、自我感受的前后对比中逐渐升华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活用”教材,融入生活素材
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包罗万象的,而教材上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是不全面的,甚至有的内容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与时代特征不符的,这时我们不能“以本为本”,要将过去的情景、观点看法与现实进行对比,在内容上,一些对学生没有教育意义的,甚至起反作用的,要忽略或一带而过。我们尊重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而不能死教教材。要根据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
(1)根据教材状况大胆地“删”
教材的更新周期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更新相比显得要长一些。我们从教材,尤其是一些老教材中,不难发现,有一些教学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脱离现实生活。即使是新教材中,也难免有些课文不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状况的。像这些教材内容就可以大胆地“删”。
(2)根据教学需要适度地“增”
对教材,教师要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应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结合火热的生活,把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纳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如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庆“大阅兵”的通讯报道来学习。当学生将课文中描写的“阅兵式”与当前军事装备正规化、现代化对照起来读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伟大。这样的教学,拓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同时把文本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3)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地“换”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材,它只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依据。现行语文教材大体上是整齐划一的,而实际生活情况却是各不相同,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教材中的课文并不是每学生都是熟悉的,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灵活地调换教材,善于“用教材教”。如《翠鸟》一课,文中提到“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是由于翠鸟不容易捉,所以才放弃了这个念头,对于这段内容,最好不去深讲,而要从现实生活中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告诉学生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鸟儿也需要自由,不能随意捕捉伤害。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找一些相关的内容,或从生活中筛选出与课文内容相适宜的素材,补充到语文教材中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机动、灵活地处理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从而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开发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最优效应。“活用”教材,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但必须遵循语文教学原则,既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又不能脱离教材,教师要把握好活用的“度”,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陶行知先生曾说,社会即学校。学好语文如果仅靠书本中的知识,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乐土,还要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学语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获取语文知识技能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我们要关注的价值取向不能仅局限于语文学科,我们要跳出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生活化潜在的发展性教学功能,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1)让学生在走向自然中学语文
教师要沟通学生与自然的联系,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吸纳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后,学生掌握了本文状物的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写家乡的特产。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用语文
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让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拓展学习语文的天地。如在教学完五年级《家园的呼唤》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观察调查,去撰写宣传。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和社会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练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实践:有的家长是卖衣服的,则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家长是卖家电的,则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使用说明书;有的家长是卖水果的,可以让学生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知识等等。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每天都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社会活动等,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是多姿多彩的。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会学语文,关键还要靠教师的引导。我们要把课文上的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不能怕麻烦,做得好的话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为了全面推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让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让社会这个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语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引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出课本,体验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感悟。我们的任务在于挖掘和引导,努力使语文与生活进行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已不是难事。
6.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篇六
为了更好的深入实施生本教育,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堂设计为以下九步进行教学:
1、前置学习。前置学习就是预习。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也是有目的和步骤的——那就是自读课文,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要求作好笔记待查,对课文有整体感知,能提出几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或已经懂得但认为很有价值,需要大家理解和掌握的。
2、创设情境。每堂课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导入新课,是非常必要的。每节课老师们可以在课前精心设计精当的导入语言,或前后知识联系,或创设情境,或提问,或讲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总之是为了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迸发出学习的热情。
3、提出学习任务:教师用简短的语言针对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4、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小组内交流,每位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长筛选有用信息留待全班交流。第二步,在全班交流,有了小组内的交流作基础,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全班交流,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再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然后统一认识,归纳要点。
讨论,实质上就是一种交流,既是交流思想,也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把语文知识、能力应用于认识改变自己,认识改变生活。这才是学习的目的,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长久不忘,才能使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另外,应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不只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语文课本,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天地特别广阔,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语言环境中,这就决定了自愿学习,自觉学习,我们每时每刻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5、质疑问难。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一堂课的重难点已经得到解决,为了巩固学生认知,可以在学生交流反馈完学习情况以后,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问难环节。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还存在疑问的问题,又具有普遍性的可由教师进行解答,若是个别的疑难问题,由教师给予个别指导。有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进行答疑。如果提出的问题超出目标定向,且又是以后学习的任务,教师稍作答疑后,告诉学生这些问题今后会讲到,留给学生自己去了解或暂时搁着,或课后找老师个别讲。既不急于求成,又使学生求知欲得到适度的满足。
6、谈谈收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收获的内容应是广泛的。
7、自我检测。学生根据目标任务的要求和重点、难点及通过自学讨论,答疑后自己拟出测试题(可口头、可书面)自行解答。也可让其他同学解答。自测题方式多样,可以是解词、听写,还可以是填空或问答题等。通过自测题的设计,不但可以对所学内容作系统整理、概括,还可对一些重点或关键部分更深入理解,并促进思维的变通性与发散能力的发展。通过自测题解答,评价能使当堂学习的结果得到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不把问题带回家。有利于巩固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教师角度讲,通过学生自测自评,使教师的教也得到了有力的反馈,从而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8、自学总结。先让学生对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根据目标任务,大家七嘴八舌总结本节课所学重点,其他同学作补充、更正。同时让学习较差的同学讲讲学习该课的体会和收获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点拨。最后由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这个环节在于指导和督促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让学生了解自己是怎样学习的,改变那种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学的被动状态。
9、拓展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因此,课后的能力迁移,知识的拓展延伸是非常必要的。可让学生课后结合当堂学习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去做一些尝试性的训练,比如完成一套课外的测试题,仿写一个句子,一个片段,或一篇文章,或找出内容相同相反的文章作比较阅读,或去发现生活中类似文章内容的生活现象等。总之,就是为了让学生为“学在课内,考在课外”打下坚实的基础。
7.走向智慧打造本真的课堂教学 篇七
某实验小学参与了田慧生先生主持的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在前期研讨中, 学校课题组编拟了这样一道“数学”题, 让一名数学特级教师从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测试:一条船上载了25只羊、19头牛, 还有1位船长, 请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大多数学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 只有少数学生对试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 中年级次之, 高年级最少。
看了这个案例, 我们不能不为之困惑, 也不能不为之感慨。儿童原本是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的, 一开始看这个世界, 他们有许许多多问题, 并以种种努力探究问题、寻求答案。然而, 进入学校, 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 他们为何变得这般呆滞和麻木, 这般缺乏敏感和灵气呢?无疑, 主要根源在教育、在教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缺失了智慧。如何理解这样的归因?如何让教学走向智慧?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慧生存:人类生命的本质表征
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各有生存之道, 然而, 作为生命进化阶梯上最高形态的存在物, 人类的生存之道却是其他任何生命所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般生命, 包括一般高等动物, 都是直接同一于自然的、自在的生命存在。即它们存在着, 却不能意识到这种存在;它们与外物关联着, 却没有所谓自我和所谓外物的概念;它们与一切存在物共同构成一个物质世界, 却没有反映这个物质世界的精神世界, 没有表达这两个世界及其相互联系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由于不能分离出 “自我”与“自己”进而反观自己及其与自我的关系, 也不能分离出“自我”与“外物”进而认识外物及其与自我的关系, 因而, 它们的生存活动完全在“混沌”状态中展开, 一切行为都是在外物刺激及本能驱动之下所作的条件反射, 显得机械、单调、无意识, 没有任何新的生成、新的发明和新的创造;且所有个体的基本生存技能和行为方式都是由先祖在基因中赋予的, 彼此“千篇一律”毫无差异。很显然, 它们的生存完全没有超越族类的先天反应特性, 也根本无法摆脱生存环境的重重制约, 活动效率、生存空间、发展质量都处于低水平状态。
人与其他生物包括一般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他是具有主体性的生命存在。即他已经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将自然作为自己的意识对象和行为对象, 他 “在自然中, 又在自然外;脱胎于自然, 又超越于自然;关注物质世界, 又不懈地探求着体现生命价值的意义世界, 希冀精神有所安顿, 有所栖居。”换言之:人存在于两个世界, 且关联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自我——主观的精神世界, 一个是他者——客观的物质世界 (包括自身的自在世界) 。由于人能够将物质世界置于对象地位去意识它、理解它, 能够构建一个精神世界去反映它、把握它, 能够形成一种文化方式去解读它、生发它, 能够制造完备的工具延伸自己的器官去改造它、利用它, 能够发明完善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表达它、定格它和传播它, 因此得以在精神家园的镜子里观照和鉴别物质家园中的良莠、利害和雅俗, 又在物质生活的土地上体味和享受精神生活的情趣、意趣和乐趣, 得以超越此时、超越此在, 从容地行走于两个世界之间, 由有限时空不断地向无限时空延展, 为自己赢得极多的发展机会和极大的生命自由。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一般生物的生存之道与人类的生存之道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仅能从族类承袭那由“先天”反应特性演变而来的生存技能, 且仅能“运用”这些生存技能去获取生存资源, 维持和繁衍其生命, 这些技能从“承袭”到“运用”, 都只是一种复制, 由长至幼, 由此及彼, 没有量的增加, 更没有质的提升——换言之, 一般动物凭借知识生存着, 是一种经验重演式的适应性生存状态。后者则能随时调动个人意识, 并借助类的文化力量, 以敏感的认知、准确的判断、正确的路径以及独特的行动方式能动地应对外部世界, 创造美好的生存境界。换言之, 人类不是纯粹以知识求生存, 而是运用智慧驾驭知识来展开其生存过程, 是一种智慧引领式的、超越性生存状态。由此, 我们说:智慧化生存, 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表征;而教育作为传承文化、整体提升人之素养的特殊实践活动, 其初衷就在于以合乎人之发展需求、顺乎人之身心规律、超乎人之常规经历的优越方式使人得以实现最快发展、最佳发展和最独特的发展, 其行为过程是智慧的, 其价值追求也在于让人走向智慧。
二、智慧缺失:现代教学的严重误区
人是智慧的存在, 人的生存是智慧化生存。教育, 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 是人走向智慧、提升智慧的实践活动。然而, 人何能生智?教育何以有智?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闲暇出智慧”, 意思是只有在开放的情境中, 在自由的状态下, 在主体高度沉潜、心无旁骛的时候, 才能学而有心得, 思而有顿悟, 行而有独创;而教育的最大智慧即在于视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以自由。但是, 当今教育已渐渐远离了它的初衷, 渐渐地违背了人的生命本质, 偏离了人的生存正道, 丢失了人的发展理想, 把人引向愚钝, 使人沦为物件。本文开篇的案例足以说明:当今缺失智慧的教学确确实实已经使人变成了“物”。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观察、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 教学智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
1.教学内容的知识至上取向, 使智慧失去了自由的思想空间
尽管, 我们已经深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人类生态环境, 危及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 工业社会推崇备至的“知识就是力量”的信条却依然顽固地根植于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中, 也依然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课堂教学, 教师的教学行为依然没有摆脱“知识至上”的传统观念。直至今天, 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并走向纵深的今天, 许多教师仍然不愿怀疑知识的绝对真理性, 不愿确认知识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也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过度倚重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过度屈从所谓的核心价值, 习惯于搬用“官方”话语, 沿袭既成结论, 照本宣科, 言传口授。这在教师看来, 无须用心追求普遍原理的个性表达, 无须充分预测知识理解的多种情形, 无须精心设计教学实施的最佳方案, 可谓简便易行, 万无一失。在学生看来, 学习只是直接从结论开始接受知识, 缺少了探究或验证结论的过程, 缺少了遭遇和应对失败的经历, 缺少了感受和享受成功的体验。结果, 教学沦为一种技术流程, 师生都被捆绑在这一流程之中, 失去了自由思想的空间, 失去了张扬个性的冲动, 自然就无法表现出智慧来。
2.教师中心取向使智慧失去了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与学生, 分别代表着成人与儿童两种角色。两者之间, 年龄上该分长幼, 生活经历上确有多寡, 人生感悟上通常也确有深浅。但是, 作为与成人完全相同的一种生命存在, 他们每个人都是主体, 都属于自己, 都享有自我主宰的权利, 都享有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权利;在经历了重大变革的现代教育理念中, 他们早已无可非议地被确认为主体了。但是, 在实际教学场景中, 在教师的潜意识里, 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常常不知不觉地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经验总结中、在教学论文中、在正式场合的发言中, “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声音喊得义正词严、喊得情真意切, 到了课堂上, 大都变了味、走了样, 成了哗众取宠的点缀, 教师还是摆着知识富商、学术权威的架势, 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课堂“主宰”的角色, 还是掌控着主流文化的诠释权、课程内涵的话语权和学习效果的评判权。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的尊严从来不容亵渎, 教师的号令必须绝对服从, 同时, 学生时时须循规蹈矩, 处处要安守本分, 插嘴则挨批, 歪坐则讨骂, 求异失度被视为打岔, 质疑过火被斥为发难——一句话, 学生高举的小手上紧系着无形的绳索, 快乐的情绪里潜藏着痛苦的“呻吟”, 踊跃的参与中隐含着被迫的无奈,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 “等候”随时可能降临到头上的批评、指责, 怎么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呢?
3.教学方式的训练本位取向, 使智慧失去了厚实的生成土壤
我们不否认,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将培养学生该门学科的基本功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因而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但是必须指出:学科基本功培养不是学科教学的全部目标, 基本功训练也不应该是学科教学的唯一任务。作为教师, 如果确认自己懂得教学, 就能够, 也应该懂得这一点, 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懂得任何一门学科基本功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主体身上, 而是存在于主体关于该学科的整体素养之中, 甚至是存在于主体素养的有机整体之中, 任何一门学科基本功都不可能在单纯的“本位”训练中达到最佳状态和最高水平。换言之, “赤裸裸”的基本功训练是低效的、不可取的, 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却程度不同地存在将课程“换算”为技能, 把学习过程降格为技能训练的不良现象。比如, 指导朗读, 往往忽略引导品味体验, 却代之以提示音调高低、语气缓急;指导解题, 往往忽略把握题旨实质, 却代之以锁定题型模式、解题套路;指导习作, 往往忽略丰富题材激活感触, 却代之以讲授章法结构、语言技巧……于是, 无休止地读读背背, 没完没了的默默写写, 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色调, 甚至成了学习生活的主旋律, 学生因此被剥夺了置身生活情境的时间, 失去了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提升整体素养的机会, 却在十分枯燥、单调的操练中消磨了灵气、压抑了个性、窒息了智慧生成的通道。
三、走向智慧, 打造本真的课堂教学
缺失智慧的教学, 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使生气勃勃的学生失去灵气、失去聪明、失去智慧, 严重影响了人的素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命的整体提升, 这种状况令人忧虑。因此, 近年来, 我们学校致力于培育教师的教学智慧, 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主要进行了两个层面的探索研究。
1.教学智慧的素质系统研究
审视教师的缺失智慧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 影响教师教学智慧发挥的根源在于教师作为特殊职业的特殊的素质支持系统,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表明, 这一素质支持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博大的生命情怀。
作为人, 有其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生命情感, 这种生命情感的最高境界是爱人;作为教师, 有其区别于一般人的职业情感, 这种职业情感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教育爱学生。从事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 置身课堂这一特殊的场景, 那就注定了必须拿爱奉献给教育、奉献给学生。这种爱, 就是教师的生命情怀。这种生命情怀,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它能召唤教师超越功利, 倾心于教育, 钟情于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寻求生命的乐土, 享受生命的诗意, 丰盈生命的意蕴, 实现生命的价值;能引领教师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呵护学生, 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 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 为学生快乐学习建设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 也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情感空间。这样, 教师与学生便能沉醉于闲适宽松的互动之中, 不断闪现智慧之光。
(2) 厚实的专业功底。
教学的过程, 是调动和整合课程资源, 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情感熏陶、价值观培植的复杂过程, 教师组织和实施这样的过程, 必须以厚实的学术功底作为坚实的专业支撑。首先, 必须具备关于课程内容的学科性知识, 比如语文教师须掌握读写知识和语、修、逻知识, 兼懂文史哲知识等;数学教师须精通代数 (算术) 、几何、三角等方面的公理、定律、法则体系以及相应的应用技能。其次, 必须具备关于课程实施的原理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 原理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 它们关系着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性知识即设计、制作、操作用于演示或呈现教学内容的实物媒体的技能和能力, 它们关系着课程资源是否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再次还必须具备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它关系着师生之间是否能够顺利展开课程对话和情感沟通。上述专业性知识 (或技能) , 教师应尽可能地掌握宽泛些, 力求消灭盲区;尽可能理解得透彻些, 力求融会贯通;尽可能运用得熟练些, 力求运用自如。这样, 才可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娓娓道来, 使教学过程流畅顺利, 对话交流痛快淋漓, 而师生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必能充满智慧。
(3) 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外物, 尤其是面对未曾预料的情况, 主体的心理接纳能力或心理承受能力是因人而异的, 这就是心理素质。当状况, 特别是意外状况发生时, 心理素质好的人, 能遇事不慌、临阵不乱、处变不惊, 表现出独特的沉着, 由于有了这份沉着, 就可能急中生智, 产生一种独特的敏感, 想到一种独特的方式, 去认识、判断和处置面临的状况。由此可见,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主体智慧的发挥极其重要。教师, 作为主导课堂教学的人, 正需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 才可能从容驾驭教学现场, 机智应对一个个随机事件, 圆满解决一个个教学问题, 进而自然顺畅地推进教学过程, 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 才可能让教学走向智慧境界, 不仅将课前预设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且敏锐地捕捉、充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 创造意外的精彩。反之, 如若缺乏这样的心理素质, 课前的设计再精心, 资源“筹备”再充裕, 师生对话的构想再理想, 课堂上也无法“潇洒”起来。而且, 遇到“变数”便紧张、慌乱, 便行动拘谨、语无伦次, 连正常演好“教案剧”尚且不能, 何以谈得上彰显教学智慧呢。所以我们说,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课堂教学走向智慧的内在保障。
(4) 敏锐的现场知觉。
以班级授课为基本方式的现代教学, 在面对身心发展水平相对平衡的一批学生进行内容相对统一、要求相对一致的集体教学方面, 无疑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它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资源 (包括施教主体在内的人力资源) 的使用效率。然而, 这样的教学比起古代以诵经读典为主要内容、以言传口授为主要方式的“私塾教学”来, 过程要复杂得多, 对教师的要求也高得多。所以复杂, 是因为我们面对了数十名学生, 他们的心智水平并不整齐划一, 他们的喜好嫌恶并不彼此相同, 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感反应特征并不相互一致。所以说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 是因为在课堂上必须随时关注这么多学生因种种个性差异而产生的种种不同表现, 既要听懂一些同学以有声言语表达的意思, 又要 “听懂” 一些同学以“无声言语”表达的意思;既要关注一向引人注目的“名角”的课堂反应, 又要关注内向沉静的“普角”的学习状况。课堂上, 只有具备了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敏锐的知觉能力, 才可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困惑、期待、满足, 正确实施临场应变, 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 迅速调整教学策略, 使每个学生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课堂生活, 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智慧。
2.教学智慧的表现方式研究
生命情怀、专业功底、心理素质和现场知觉等构成的素质系统支持下, 每个教师在其教学行为中都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己的教学智慧。通过对诸多课例的观察、解剖, 进行分析和综合, 我们对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表现方式作出了如下归纳:
(1) 沟通的智慧。
课堂不应是教师唱独角戏, 只有教者独白不行;也不应是学生演自由剧, 任由学生闹腾也不行。课堂是师生的协奏曲, 师生之间必须有高度的默契和流畅的沟通, 才能顺利地展开对话, 达成目标, 生成价值。由此,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 蹲下身子, 走进学生, 读懂学生, 以生为伴, 以生为友, 以情激情, 以情动情, 以情育情, 消除师生间由身份、年龄以及传统的“师道尊严”文化所导致的心理“落差”, 融入彼此平等、彼此融洽、彼此愉悦的情感河流, 让学生敢于平视自己, 乐于亲近自己, 善于读懂自己——这就是沟通的智慧。这种智慧, 往往是不经意间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谅解的抚摸、一句鼓励的言语、一番聊天式的交谈;这种智慧, 总是从心坎里自然流淌出来, 它传递了关爱、呵护了尊严、滋润了心灵, 使学生不再羞怯, 勇敢地敞开其心扉, 展示其才智, 成就其精彩。
(2) 点火的智慧。
知识总是在学习者自身的图式背景之上建构起来的, 而不同的学习者, 其图式背景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差异往往表现为对新知理解视角的不同、认识深度的不同、探究方式的不同等等。这些差异在课堂上不应被当做教者实施教学达成目标的牵制因素甚至是阻碍因素, 而应当做宝贵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这些分歧苗头的时候, 教者不应急于以所谓的“核心价值”去暗示或明示学生的思维路向, 而应以这种分歧苗头为引信, 有意“激化”分歧, 用心点着不同学生多元价值的碰撞之火, 让他们展开一场讨论、辩论。如果是原则问题, 便在讨论和辩论中真正看清是非曲直;非原则问题, 便在讨论和辩论中看到“百花齐放”。这就是教师“点火”的智慧, 这种智慧点着了学生的兴趣之火、情感之火、思想之火, 让课堂真正充满了生命活力, 真正成为师生智慧生长的地方。
(3) 等待的智慧。
不同的学生, 其原有经验背景、认知图式除了在平面维度上优势模块和运作方式的不同之外, 还确实存在着心智水平及其敏感程度的差异。因而, 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中, 一些心智水平和敏感程度相对薄弱一点的学生, 对正在感知中的教学内容的反应速度往往明显低于教者预期, 理解正确性和接受能力往往跟不上大伙儿, 会出现思维不畅或语言卡壳等情况, 由此造成有限的时间定数与无常的事件变数的矛盾。面对这种状况, 成熟的教师不会因时间紧迫而情绪激动地催促学生, 也不会急不可待地越俎代庖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 而是满怀希望地等待、满怀鼓励地等待, 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从容地继续他们的思考探究, 直至凭自己的努力逾越了障碍, 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等待的智慧。这种智慧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感受到信任, 更享受了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4) 指路的智慧。
在感知教材、探究问题、寻求知识果实的过程中, 思维一时难以“启程”, 或者思维在进程中突然“搁浅”, 陷于“迷路”的困境, 这是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发生的现象;相应地, 引导、点拨学生, 将学生从探究的迷惘和迷途中“解救”出来, 启迪和重新打通其探究的航道, 也就成了教师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其作为教育者生命价值的主要使命所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知识、经验的形成过程必须由他们自己去经历, 科学文化的甘甜果实必须由他们自己去撷取, 这就要求教师以最恰当的方式给学生指路, 而且仅能指路不必带路, 也不必送行。这就是指路的智慧, 其主要方式有:“摆渡”正指, 即在学生思维受阻的“地方”, 提示一下, 给他一个支点, 将思维继续推进;“迂回”旁指, 即不直接从当前问题上给予提示, 而是提供诸多与之相关的侧面信息, 让学生通过“相关链接”寻求正确答案;“归谬”反指, 即有意地从学生的错误见解出发, 进行逻辑延伸, 得出荒谬结论, 进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正道。
(5) 解围的智慧。
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经过一番思考后, 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比较独特, 便兴致极高地跃跃欲试, 迫不及待地想表现一下, 可是, 当老师让他发表意见时, 他讲了几句就忘词了, 一副“茶壶里煮饺子”的难堪。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是冷眼旁观看笑话, 更不是借机挖苦他刚刚太过得意、太过“骄躁”, 而是十分理解地表示已经“听懂”了他未曾讲清楚的意思, 并且以征询的语气说“哦。老师知道了, 你的意思是不是……”, 将他“想说”的传达给大家, 而且还很真诚地当着大家赞赏他的敏捷和勇敢。这就是解围的智慧, 这样的智慧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羞怯, 竖立信心, 增强勇气;经常为学生解围, 就会使那些内向或学习不是很出色的学生逐步确立自信, 勇于挑战自我, 不断战胜学习上的困难。
(6) 曲说的智慧。
人是在经历错误和挫折之中成长和成熟的, 错误和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儿童处在人生起步的重要时期, 知识与身体都在特别迅速的成长过程之中, 无论是生活学习上还是在行为习惯上, 发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课堂是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地方, 在探究未知世界汲取文化营养过程中, 经历失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一理解, 教者教学的智慧在于: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探究方法不对、甚至学习态度明显存在问题, 且这些情形已足以让人感到不可理喻时, 成熟的教师不会怒不可遏地当即给予学生疾言厉色的否定和尖锐严肃的批评, 而是以和悦的态度、委婉的言语暗示学生失当、失误或错误所在, 使之既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又不感到尴尬, 这就是曲说的智慧。这样的智慧, 既善意地指正学生的问题, 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使学生心灵不受到丝毫伤害。
(7) 传球的智慧。
文本内涵的多元性, 学生心灵世界的丰富性, 以及课程资源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决定了课堂教学事件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当课堂上出现学生提出一些预设之外的新问题, 而教者当即尚无清晰的思路和比较成熟的考虑, 一时无法给予学生以明确的答案时, 如果教者愣在当下, 或者凭想当然支吾搪塞, 显然会引起课堂气氛的冷却或学生情绪的骚动, 出现教学过程的中断或僵局。这时, 有经验的教师只是略略沉吟一下, 便不急不慌地问一句:“是啊, 谁有同样的问题?又有谁能够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疑问?”这就把“球”传了出去, 传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待到差不多的时候, 又把“球”给接回来, 还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白且确切的答案, 这就是传球的智慧。这一传, 不仅自己赢得了回旋的时间, 能够进行比较缜密地思考, 并能从学生的讨论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还让学生之间有了思维碰撞的机会。
(8) 抛锚的智慧。
课堂上, 当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想象随意、思想脱轨的情况, 他们讨论的内容、发表的意见大致有这些可能:一是有价值, 但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二是有价值, 但内容对教者来说很生疏, 无法与之展开对话;三是有价值, 但时间已经不允许, 也不必在当时展开对话。在这种情形下, 教者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调控或扭转, 课堂上就会发生无序甚至混乱的局面;但以什么方式去引导、调控或扭转?很生硬地阻止学生讨论, 或者很恼怒地否认学生的表现, 无端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显然不妥。有经验的教师会和颜悦色地肯定学生所说问题的价值以及他们的探究热情, 同时, 当即坦诚地表示:“不过, 今天时间不允许了 (不过, 不好意思, 这个问题老师还得请教有关资料后才能说得清楚”) , 咱们换个时间专门讨论讨论行吗?”就这样暂且把“无谓”的问题搁下, 继续原来的进程, 这就是抛锚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教者自己给自己台阶下, 既表现出教者的谦逊, 又及时拨正课堂教学的航向。
(9) 放弃的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有可能因教者预期跟学生普遍的接受水平差距过大, 导致教学过程确实无法正常推进;有可能因学生或教师的心境存在异常并相互严重影响着, 导致教学进程艰涩不畅甚至几近停滞;有可能因课堂上突然发生了某种比较“惊人”的意外情况, 导致学生注意以及思维的兴奋点陡然发生了转移, 凡此等等。面对此情此景, 一些教师往往太过强调计划的作用, 执意要在预设的“轨道”上继续走下去, 结果, 师生都被折腾得兴味索然, 自然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反之, 有这样一种情形:当预期之外的事件出现, 干扰或阻断原有计划实施时, 教者不是视若无睹、死守计划, 而是灵机一动, 立即停止执行计划, 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头绪, 寻找“出口”以便“突围”, 这就是放弃的智慧。这样的放弃, 避免了课堂由僵局走向无效的恶性发展, 为自己另辟蹊径、“再展宏图”留下了时间和机会, 实是舍卒取车, 以小弃而求大得的明智之举。
(10) 转向的智慧。
8.沙画 让幼儿回归本真的艺术 篇八
关键词:沙画;回归本真;艺术;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6-02
沙画是一门神奇、高雅的艺术,最早由匈牙利的著名沙画大师Ferenc Cako所创造。它是指在白色背景板上用沙子作画,并结合音乐通过投影展现在大屏幕上。沙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创意神奇、画面绝美,配合优美的背景音乐,能使观众进入梦幻般的感觉,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小小的一粒沙,很渺小,可当它们凝聚在一起的时候,竟然孕育着聚沙成塔的能量。黄黄的一盘沙,不起眼,可当你巧妙加工,却能折射出点石成金的光芒。沙画引入到幼儿园教学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沙画,自然生态又美不胜收,朴实无华又不失灵动智慧,是真正让幼儿回归本真的艺术。
一、天然去雕饰——让幼儿的天性得到释放
玩沙、玩土、玩水,是幼儿的天性。现在的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少了。我们就创设了从认知—审美—创作的动态环境,老师们自己动手,筛沙、洗沙、晒沙,为幼儿提供干净、细腻的沙子,让幼儿置身在沙的海洋里,看沙、玩沙、赏沙,好不惬意。一盘沙,一张台,一双手,就是全部的画纸和画笔,孩子们乐在其中,个个都愿意去尝试,人人都想去创造,因为这里,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幼儿可以把沙想象成无穷无尽的答案,画得不满意,还可以重来。记得第一次带大班的幼儿上沙画课,我没有要求幼儿画什么,而是先让他们自由地摸一摸、玩一玩沙子,感受一下沙子的细腻、流动。没想这帮小家伙随意地抹、刮、点、漏,居然画出了各种有意思的玩意儿,轻轻几点,一朵朵小花盛开了;随手一揉,一个慈祥的太阳公公出来了;随意几绕,一根香甜的棒棒糖画好了,我真是惊讶,孩子们都是最神奇的艺术家,他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只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就能给你最精彩的答案。确实,沙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新游戏,它自然生态,智慧灵动,让幼儿的天性得到尽情的释放。
二、“无为”亦“有为”——让幼儿的潜能得到激发
有人说过一句很富哲理的话:握紧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幼儿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你把孩子紧紧地圈在身边,告诉他们飞机是这样折的、小鸟是这样画的、泡泡是这样吹的,那他们就毫无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了,如果我们放开双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探索,你会看到无数精彩的答案。我在组织沙画活动《可爱的小鸭》时,就好好地领略了一次孩子们的创意。第一次教学活动我是先示范用“漏”的方法画小鸭,然后孩子们去尝试,我发现孩子们画的小鸭全都“copy不走样”,没有一点点的变化。课后我认真反思,因为我灌输式的教学,抹杀了孩子们探索的机会,第二次,我先给孩子们提供一幅有小鸭的范画,然后追问:那些可爱的小鸭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孩子们跃跃欲试,猜测、尝试着画小鸭的各种方法。有抹的、堆的、揉的,当然也有聪明的孩子用“漏”的,只是他们没有充分掌握“漏”的技巧,鸭脑袋、鸭身体漏得不那么圆润,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总结出了“漏”的要领,我又引导他们发现漏的时候要注意速度和密度,再用巧妙地改变小鸭身体和嘴巴的位置,就能体现出各种形态的小鸭,这样画面就更丰富了。教育幼儿要松手而不是握紧拳头,让幼儿主动探究,寻找方法。尽管幼儿可能出现错误,但发现错误、正视错误、改正错误,对幼儿来说弥足珍贵,教师以足够的耐心和等待给幼儿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的智慧在“无为”中闪现。
三、形散而神聚——让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
沙的奇妙就在于可聚可散,而教育的理念恰恰告诉我们,我们要追随幼儿的天性,在充分满足幼儿自由探索的基础上,适时巧妙地点拨,化腐朽为神奇。幼儿在沙画活动中能习得沙画技巧,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创造能力,但要幼儿对沙画活动始终充满激情,乐于探索,我们就要让幼儿对沙画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如教师的沙画表演,娴熟优美的动作,美轮美奂的画面,常常能激起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幼儿对教师的每一个动作、画面的每一个变化,都全神贯注、心领神会,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为他们自己的创作提供帮助,丰富了沙画经验。沙画不仅仅属于艺术范畴,我们还可以把它和语言、科学、社会等各个领域相互渗透,如语言活动《夜晚的城市》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学习诗歌后,让幼儿进行沙画创作,“路灯亮了,像神气的士兵在站岗,车灯亮了,像可爱的精灵在奔跑,霓虹灯亮了,像美丽的音符在跳舞,城市的夜晚可真美啊……”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或明或暗、或聚或散、或近或远,三五分钟,一幅幅美妙、童趣的城市夜景就在幼儿手中诞生。沙,形散而神聚,犹如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我们把沙画在各领域中进行渗透,以幼儿为主体,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让幼儿自主学习、自由探索。
四、一沙一世界——让幼儿的心理快乐健康
有句佛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物物皆有自己特有的个性。他们各自不变的特性,不会因为人们的心情及认识而改变。每一个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用心感受沙子的流动、细腻,体验玩沙的乐趣。沙画,不但提升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科学研究表明,玩沙还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对心理健康大有裨益。沙游疗法、沙盘游戏疗法都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让人和沙子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唤起童心,让人体验玩沙时的专注和平静,感受玩沙的乐趣,找到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在玩沙中化解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玩沙的孩子是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
9.生本高效语文课堂阶段性总结 篇九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学校内部的教育均衡发展,我校把“高效课堂”作为重中之重。我校就已经申请了以“高效课堂及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为题目的科研项目,并得到上级教研部门的批准。这学期开始,我校就开展“生本高效课堂理论与这关践研究”活动,我们知道了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其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以往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学生的绝大部分学习时间,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还是沉闷压抑;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相互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间教与学的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既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要求学校教师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的让他们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因他们的加入让他们组获得了成功,组员的鼓掌和老师的表扬,老师们欣喜的发现学生的眼中有了所期盼的东西——成功的喜悦感。自此,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回答积极了,作业认真了,也会问为什么了,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
三、遵循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
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五、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催化剂。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更加快速地提高了他们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在“高效课堂”中我们还是有很大收获的:
一、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的层次性,注意他们在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能以“以人为本,人人会学”为宗旨。
二、教师注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改变单纯依赖课本的陈规陋习。10月中旬,我校开展教研组常规活动中,绝大部分教师能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演绎着他们对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
三、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展示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更主要的是胸怀与个性的袒露,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文化与智慧的体现。
在“高效课堂”中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我校在实施“生本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比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担心,不敢放手;学生不会提问,不善于提问;教师设计的检测题没有时间做;要么,在学习过程中问题不当,破坏语境,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趋于走形式,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没有面向全体,只关注几个学生的典型发言;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力有待提高……高效课堂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透彻理解教材,深知每一名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需要提升自我驾驭教材、课堂能力;需要加强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力;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习题检测,才能真正高效的完成教学。
10.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篇十
摘要:在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具备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和谐,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具备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和谐,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目标定位的和谐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定位上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着力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自我培养,着力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精神、合作意识的自我培养,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健康的、完美的人。在“生本教育”实践下的课堂能够较充分地完成这种定位。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先“学”后“教”,因此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由学生分组完成,要先后解决这样几个问题:分析任务的要求——进行详尽的分工——查阅资料——筛选、借鉴资料——疑难质疑——课堂展示。由此流程图,不难体会语文教学应该体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教学内容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与现实生活相通、相融并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想性、审美性、价值观要与时代生活的主导意识合拍。如教钱钟书的《论快乐》,可先每个小组阅读完文章后自己设置问题。各个小组经过精心预习和讨论之后,提出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1.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有最洁白的良心与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这句话中的“效果”具体指什么?
3.“肉体减少了专制”,这句话中的“专制”有什么含义?全句是什么意思?
4.“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是指什么人?
5.怎样理解“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学生小组之间互相释疑,解答。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和谐
语文教学方法和过程应该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整体。教学内容决定着很多差异性的存在,也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往往需要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比如,小组合作法、自学法、讲授法、质疑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当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协调一致才具有实际意义。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得”与“习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学得”重课内、主要面对教材世界,以“指导”“训练”的方式,有计划、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把学生“习得”延伸,面对生活世界,以“感悟”“积淀”的方式,在更广范围里去感知美、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语文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感悟,让大语文观念深入人心,注重语文和人生的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愿意学习;恶劣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厌恶学习。学生的情绪与教师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取得教学实效、体现教学魅力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的理念,除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和尊重学生的智力之外,还要依靠学生进行管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的平等师生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
其次,教师要有洞察力。教师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闪光点,明确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按教育规律和自然规律实施教育。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五、学习与再学习的和谐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情感性、生命性的特点。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还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生本教育”倡导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在学生的放飞中获得自身的解放。教师还要关心学生将来再学习的情况,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当学生完成分组的任务后,他们从合作的经历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这正是达到了学习与再学习的和谐。
【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推荐阅读:
回归语文本体教学11-02
高效课堂 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真08-24
让语文回归本真,绽放语文韵味11-06
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课的本真06-29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案例及反思10-17
让诚信回归06-16
雾夜,回归散文07-06
工业多元回归分析08-31
春天回归校园作文10-16
散文《真的幸福吗》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