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2024-07-30

材料分析题(精选7篇)

1.材料分析题 篇一

一、帮助学生理解评析类材料分析题内涵

评析类材料分析题要求学生对某一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分析过程中, 学生要做到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情、现象或概念细化成一个个小部分, 区分他们本质的属性和内在联系, 要求学生对最新发生的事情或新闻事件和急切需要处理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合理的评论。

此类试题围绕“为什么要、怎么看、判断、分析、说明理由等”进行设计, 主要要求学生对社会现实中发生的某种事件、某人的言行、某种观点等进行评论, 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此问题的评判能力。

二、引导学生熟悉基本解题思路

1.抓住问题关键, 概括观点或行为, 判断行为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找准问题发生的行为主体, 并将其行为进行定性。判断所发生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所发生的行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 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片面性等。总之, 解题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事件或行为对与错、合不合法、是否片面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

下面我结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过的题目, 谈谈如何给行为定性。例题:在某校亚青会“火炬手”选拔过程中, 同学们对小明提出了建议:“①在暑期的实践活动中, 你主动参加‘虎凤蝶’环保志愿者活动。②有时候学生不能够及时完成各种作业, 科代表需要再次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③作为文艺委员的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还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校园歌手的选拔。④你是否只在嘴上上答应要帮助父母, 实际上根本不行动。⑤你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我国钓鱼岛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 许多学生都很赞赏你。请同学们用教材中责任方面知识对小明收到的反馈内容进行评析。”

关于此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解题的第一步:找准行为, 给行为正确定性呢? 首先, 让学生阅读材料并找出此段材料共出现几个行为。本材料中共有五种行为。其次, 让学生对这五种行为一一定性。①小明主动参加“虎凤蝶”环保志愿者活动的行为, 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是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②小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 是一种不履行义务的行为。③小明作为文艺委员能够认真参加校合唱队的选拔, 此种行为是积极向上的, 是一种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④小明表面上答应要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行为, 说明他是不负责任的, 更体现了他不能够很好地履行诺言, 可见此行为是不够孝敬父母。⑤小明课堂上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我国钓鱼岛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的行为, 是一种对国家负责人的行为, 是一种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解答这类题目时, 学生只有对行为进行定性后, 才能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行为定性的依据。

2.回归教材, 寻找理论依据。

行为定性后, 就要运用依据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寻找依据, 寻找哪些依据。例如:在解题时, 如果行为被定性为不正确的行为, 就要让学生找出此行为违法了什么法律、什么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和没有履行哪些义务等。下面, 我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

例题:在某市人行道上上, 张明用一根锯条在一辆汽车上划弄, 当场被巡警抓住, 巡警通知了他的家长和车主, 并对张明作出了相应的教育和处罚。张明说:“他把车停在人行道上, 阻碍了行人走路, 我划他的车是对他的警告, 这种行为难道不是正义行为吗?我又没违法, 为什么要抓我呢?”请你对张明的言行进行评析。

在教学过程中, 此题学生应该寻找哪些理论依据呢? 具体解决方法如下:一方面, 张明说:“谁让他把车停在人行道上, 影响了行人走路, 划他的车是对他的警告, 是正义行为。”说明张明意识到车主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车主影响行人走路、损害了他人利益, 可见张明具有正义感。解释此种行为所寻找的理论依据应为: (1) 正义的基本要求方面:一是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 勇敢地加以制止。 (2) 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人们只有维护正义, 那些邪恶现象才能无处藏身, 才能够更好地驱除自己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 才能勇敢地同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 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另一方面, 小强用实际行动划破车主的车, 这样做就不合适了。面对非正义的行为, 应该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护正义。解释此种行为所要寻找的理论依据应该是维护正义需要我们怎么办? 首先要求人们要维护正义, 必须有同情心。其次, 让人们明白同情心是有正义感的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最后, 人们要真正做到维护正义, 就必须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更好地维护正义。

3.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寻找完理论依据, 就要求学生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正确观点,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具体做法应该是什么。充分考虑行为的后果, 如:正确行为带来什么影响, 不正确行为又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应该怎样做。总之, 在解答时注意语言要精练。

三、要求学生牢记答题注意事项

首先, 学生必须保持卷面整洁、美观, 并且设计一定要合理, 书写要工整;其次, 答题语言通顺, 层次要清晰, 让人读后有朗朗上口之感;最后, 学生要用规范的专业术语答题, 针对题意讲清问题重点。

摘要:中考材料分析题是让学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历次中考中失分极高, 也令一些学生很为难。只有培养学生解决此类题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评析类材料分析题,解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伟文.中考思想品德各题型的解题策略.

2.材料分析题 篇二

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和作用,除常见的区域地图外,高考试题中还会出现很多不同类型图形,绝大多数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图例所反映的动态变化去解题,在试题训练中形象地称之为“看图说话”。而许多学生在做该类题目时,受传统题目所限,往往从自己大脑中已沉淀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中去寻找答案,但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高考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试题形式?是为摆脱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导向,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组织语言、归纳演绎标准答案,即就题论题。

例1: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图1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问题: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做这一类题目,首先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图例所表达的动态变化,从图中可很容易读出,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导致其增加的原因主要受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可以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可看到,农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扩大,草地面积缩小,而林地、水域、难利用和未利用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面积、草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的变化,因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城镇工矿用地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些答案的得出都是通过对比图中柱状提取信息再加工和描述得出。

二、有的放矢,提炼“知识迁移力”

日常训练中要求学生审题时一方面不要漏掉信息,因为题目呈现的每一个信息设定都会成为解题关键;另一方面也不要画蛇添足添加额外信息,避免答题的错误导向,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答案。同时还要对每项信息进行知识构建,在自己大脑内存里寻找与之匹配的知识体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甄别和删选,实行知识迁移转换,排除与所给条件不匹配的选项,就能得到准确答案。做题时还要避免理解偏差而误解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明确题目设置中“问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结点,对症下药,做出与标准答案最相符的答案,避免答非所问。

例2:读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图2,回答(1)~(2)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法国马赛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D.巴西首都四周草原一片葱绿

解析:通过题目阅读可得到信息有指向标、中纬度、河流、晨线、风向、等压线、等温线,它们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首先通过大脑内存中“主干知识”和“知识网络”选取需要的知识体系与题目要求建立联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图中指向标告诉图示方向;等高线虽然只有一条,但有河流流经该地区,按常理河流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而山谷中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从而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图中等压线和风向是获得的又一个地理信息,根据风向可以判断此处气压西高东低,因为近地面风向首先决定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本来的正西风偏转成西北风,这时就要提取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信息——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从而判断出此区域处于北半球中纬度;进而根据晨线的倾斜方向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冬半年最冷月 0℃等温线信息说明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植被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常绿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题目解读过程分析完毕后,得出的判断结论是:第1小题选择C选项;第2小题选择C选项。

三、学以致用,提升“生活理解力”

新课程一直倡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联系生活实际立意成为考查学以致用能力的意图。依托某一区域或某一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特色。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学习,都需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观察,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对接理解并解决问题。

例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漂浮木材);二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3)。

问题: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北欧早期木材运输在春夏季节依靠河水进行浮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木材浮运的方向必须与河流流向一致才能既省力,又自流运输,问题中提到木材运输的方向是由砍伐地运输到河口,而砍伐地在高纬度,正好在河流的上中游,因此运输方向和河流流向一致。其次作为生活常识应该知道,木材不能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会虚腐,因此运输时间不能太长,河流流速要快、流程要短,中途不能受河岸河床等外界阻力;河流要平直,浮运木材需要众多河流联盟作业;河流密度要大,木材在河流中漂浮需要较强的搬运能力和浮力;河流流量要大,而且春夏浮运,是河流的汛期,符合题意。以上答案得出是从四方面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做题时可能写了很多点,只是就问题的一两个方面描述,这是训练需要强调的,避免学生漏写答案。

四、丰富材料,提升“语言转述力”

在材料题目解答过程中,命题人已经给学生设置了限定的区间和范围进行试题解答。因此学生进行试题解答,不宜自己随意拓展,需要认真阅读材料,适当时甚至需要把材料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转述,寻找试题解答的得分点。在目前的高考网上阅卷时,为公平客观,需要对高考参考答案进行解答和细化,一些材料语言的转述往往成为试题答案。

例4:(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问题:读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图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解析:题目选取《隆中对》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区位知识点,通过知识反馈可知,常见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运输。紧扣材料落实到题目,三国时期交通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而我国古代的交通方式也有南船北马之说,古荆州位于长江沿岸,长江流向为东西方向,因此语言转述为,水运主要联系东西,成为吴蜀东西相连的要冲;从材料可知诸葛亮提出取荆州,再夺西蜀,可知荆州在蜀国之东,而蜀国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由于蜀国位于山区,因此荆州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而南北方向主要是陆路交通,因此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和节点及军事要塞。在2009年甘肃省高考阅卷中,由于学生语言转述能力差,这道题目相对得分较低,把材料中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作为答案进行给分。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圈点关键词,转述语言,避免答案常规条框,才能写出既与题目要求相符,又比较丰满的答案,保证高得分率。

本文系张掖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成果之一。

一、看图说话,提升“图文转换力”

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和作用,除常见的区域地图外,高考试题中还会出现很多不同类型图形,绝大多数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图例所反映的动态变化去解题,在试题训练中形象地称之为“看图说话”。而许多学生在做该类题目时,受传统题目所限,往往从自己大脑中已沉淀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中去寻找答案,但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高考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试题形式?是为摆脱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导向,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组织语言、归纳演绎标准答案,即就题论题。

例1: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图1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问题: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做这一类题目,首先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图例所表达的动态变化,从图中可很容易读出,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导致其增加的原因主要受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可以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可看到,农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扩大,草地面积缩小,而林地、水域、难利用和未利用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面积、草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的变化,因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城镇工矿用地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些答案的得出都是通过对比图中柱状提取信息再加工和描述得出。

二、有的放矢,提炼“知识迁移力”

日常训练中要求学生审题时一方面不要漏掉信息,因为题目呈现的每一个信息设定都会成为解题关键;另一方面也不要画蛇添足添加额外信息,避免答题的错误导向,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答案。同时还要对每项信息进行知识构建,在自己大脑内存里寻找与之匹配的知识体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甄别和删选,实行知识迁移转换,排除与所给条件不匹配的选项,就能得到准确答案。做题时还要避免理解偏差而误解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明确题目设置中“问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结点,对症下药,做出与标准答案最相符的答案,避免答非所问。

例2:读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图2,回答(1)~(2)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法国马赛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D.巴西首都四周草原一片葱绿

解析:通过题目阅读可得到信息有指向标、中纬度、河流、晨线、风向、等压线、等温线,它们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首先通过大脑内存中“主干知识”和“知识网络”选取需要的知识体系与题目要求建立联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图中指向标告诉图示方向;等高线虽然只有一条,但有河流流经该地区,按常理河流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而山谷中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从而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图中等压线和风向是获得的又一个地理信息,根据风向可以判断此处气压西高东低,因为近地面风向首先决定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本来的正西风偏转成西北风,这时就要提取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信息——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从而判断出此区域处于北半球中纬度;进而根据晨线的倾斜方向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冬半年最冷月 0℃等温线信息说明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植被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常绿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题目解读过程分析完毕后,得出的判断结论是:第1小题选择C选项;第2小题选择C选项。

三、学以致用,提升“生活理解力”

新课程一直倡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联系生活实际立意成为考查学以致用能力的意图。依托某一区域或某一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特色。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学习,都需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观察,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对接理解并解决问题。

例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漂浮木材);二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3)。

问题: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北欧早期木材运输在春夏季节依靠河水进行浮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木材浮运的方向必须与河流流向一致才能既省力,又自流运输,问题中提到木材运输的方向是由砍伐地运输到河口,而砍伐地在高纬度,正好在河流的上中游,因此运输方向和河流流向一致。其次作为生活常识应该知道,木材不能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会虚腐,因此运输时间不能太长,河流流速要快、流程要短,中途不能受河岸河床等外界阻力;河流要平直,浮运木材需要众多河流联盟作业;河流密度要大,木材在河流中漂浮需要较强的搬运能力和浮力;河流流量要大,而且春夏浮运,是河流的汛期,符合题意。以上答案得出是从四方面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做题时可能写了很多点,只是就问题的一两个方面描述,这是训练需要强调的,避免学生漏写答案。

四、丰富材料,提升“语言转述力”

在材料题目解答过程中,命题人已经给学生设置了限定的区间和范围进行试题解答。因此学生进行试题解答,不宜自己随意拓展,需要认真阅读材料,适当时甚至需要把材料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转述,寻找试题解答的得分点。在目前的高考网上阅卷时,为公平客观,需要对高考参考答案进行解答和细化,一些材料语言的转述往往成为试题答案。

例4:(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问题:读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图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解析:题目选取《隆中对》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区位知识点,通过知识反馈可知,常见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运输。紧扣材料落实到题目,三国时期交通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而我国古代的交通方式也有南船北马之说,古荆州位于长江沿岸,长江流向为东西方向,因此语言转述为,水运主要联系东西,成为吴蜀东西相连的要冲;从材料可知诸葛亮提出取荆州,再夺西蜀,可知荆州在蜀国之东,而蜀国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由于蜀国位于山区,因此荆州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而南北方向主要是陆路交通,因此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和节点及军事要塞。在2009年甘肃省高考阅卷中,由于学生语言转述能力差,这道题目相对得分较低,把材料中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作为答案进行给分。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圈点关键词,转述语言,避免答案常规条框,才能写出既与题目要求相符,又比较丰满的答案,保证高得分率。

本文系张掖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成果之一。

一、看图说话,提升“图文转换力”

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和作用,除常见的区域地图外,高考试题中还会出现很多不同类型图形,绝大多数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图例所反映的动态变化去解题,在试题训练中形象地称之为“看图说话”。而许多学生在做该类题目时,受传统题目所限,往往从自己大脑中已沉淀和积累的知识体系中去寻找答案,但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高考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试题形式?是为摆脱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导向,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组织语言、归纳演绎标准答案,即就题论题。

例1: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图1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问题: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做这一类题目,首先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图例所表达的动态变化,从图中可很容易读出,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导致其增加的原因主要受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可以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可看到,农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扩大,草地面积缩小,而林地、水域、难利用和未利用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面积、草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的变化,因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城镇工矿用地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的速度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些答案的得出都是通过对比图中柱状提取信息再加工和描述得出。

二、有的放矢,提炼“知识迁移力”

日常训练中要求学生审题时一方面不要漏掉信息,因为题目呈现的每一个信息设定都会成为解题关键;另一方面也不要画蛇添足添加额外信息,避免答题的错误导向,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答案。同时还要对每项信息进行知识构建,在自己大脑内存里寻找与之匹配的知识体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甄别和删选,实行知识迁移转换,排除与所给条件不匹配的选项,就能得到准确答案。做题时还要避免理解偏差而误解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明确题目设置中“问什么”,从而找到问题的结点,对症下药,做出与标准答案最相符的答案,避免答非所问。

例2:读 “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图2,回答(1)~(2)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示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此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中国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法国马赛海滨浴场游客很少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强台风袭击

D.巴西首都四周草原一片葱绿

解析:通过题目阅读可得到信息有指向标、中纬度、河流、晨线、风向、等压线、等温线,它们是通过阅读获取的。首先通过大脑内存中“主干知识”和“知识网络”选取需要的知识体系与题目要求建立联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图中指向标告诉图示方向;等高线虽然只有一条,但有河流流经该地区,按常理河流在地势较低的山谷中,而山谷中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从而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图中等压线和风向是获得的又一个地理信息,根据风向可以判断此处气压西高东低,因为近地面风向首先决定从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气压梯度力,由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本来的正西风偏转成西北风,这时就要提取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信息——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从而判断出此区域处于北半球中纬度;进而根据晨线的倾斜方向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半年;冬半年最冷月 0℃等温线信息说明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植被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常绿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题目解读过程分析完毕后,得出的判断结论是:第1小题选择C选项;第2小题选择C选项。

三、学以致用,提升“生活理解力”

新课程一直倡导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联系生活实际立意成为考查学以致用能力的意图。依托某一区域或某一背景,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特色。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学习,都需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观察,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对接理解并解决问题。

例3: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漂浮木材);二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3)。

问题: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北欧早期木材运输在春夏季节依靠河水进行浮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木材浮运的方向必须与河流流向一致才能既省力,又自流运输,问题中提到木材运输的方向是由砍伐地运输到河口,而砍伐地在高纬度,正好在河流的上中游,因此运输方向和河流流向一致。其次作为生活常识应该知道,木材不能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否则会虚腐,因此运输时间不能太长,河流流速要快、流程要短,中途不能受河岸河床等外界阻力;河流要平直,浮运木材需要众多河流联盟作业;河流密度要大,木材在河流中漂浮需要较强的搬运能力和浮力;河流流量要大,而且春夏浮运,是河流的汛期,符合题意。以上答案得出是从四方面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做题时可能写了很多点,只是就问题的一两个方面描述,这是训练需要强调的,避免学生漏写答案。

四、丰富材料,提升“语言转述力”

在材料题目解答过程中,命题人已经给学生设置了限定的区间和范围进行试题解答。因此学生进行试题解答,不宜自己随意拓展,需要认真阅读材料,适当时甚至需要把材料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转述,寻找试题解答的得分点。在目前的高考网上阅卷时,为公平客观,需要对高考参考答案进行解答和细化,一些材料语言的转述往往成为试题答案。

例4:(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问题:读古荆州部分地区示意图(图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解析:题目选取《隆中对》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区位知识点,通过知识反馈可知,常见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运输。紧扣材料落实到题目,三国时期交通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而我国古代的交通方式也有南船北马之说,古荆州位于长江沿岸,长江流向为东西方向,因此语言转述为,水运主要联系东西,成为吴蜀东西相连的要冲;从材料可知诸葛亮提出取荆州,再夺西蜀,可知荆州在蜀国之东,而蜀国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由于蜀国位于山区,因此荆州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从图中信息可知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而南北方向主要是陆路交通,因此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和节点及军事要塞。在2009年甘肃省高考阅卷中,由于学生语言转述能力差,这道题目相对得分较低,把材料中的“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作为答案进行给分。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圈点关键词,转述语言,避免答案常规条框,才能写出既与题目要求相符,又比较丰满的答案,保证高得分率。

3.2012材料分析题 篇三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造就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很早,而其完整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虽然孔子是以“和而不同”当做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但后人以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正是中国哲学精髓“和而不同”思想的精彩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中国古代哲学中“和而不同”思想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

(2)结合矛盾学说,分析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辩证法原理。

中国古代哲学中”和而不同”思想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

结合矛盾学说,分析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辨证法原理。

7.材料: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的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

积滞泄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

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症状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

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丰富的辩

证法思想。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阐述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答案详解】1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原理分析华佗看病。

1)矛盾的特殊性。

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的认识问题。虽然二人症状相同但根本病因是不同的,华佗正确认识到了病原的根本并做到了对症下药正是正确的认识到了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华佗为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正是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不同问题,充分反映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3)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事实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唯物辩证法要求的认识问题的基本态度,华佗对症下药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表现。

2对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启示。1)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2)只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3)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

认识事物

9.下列材料为中国文化中深涵哲理的典故或成语:

材料1.

《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

2《论衡》中说: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后人引申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材料

3《后汉书·丁鸿传》中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杜渐防

萌亦作防微杜渐。

请回答:这些典故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什么?有何指导意义?

10.材料:

近年来,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频发。仅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昆明公安

机关就侦破35起此类案件,受害群众超过25万人,涉案金额达10亿多元。非法集资暗流

汹涌,造成群众财产损失,扰乱市场秩序,更影响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大都有很强的欺骗性:所从事的“事业”往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公司“一把手”

常常是当地能者名人,盈利模式“看上去很美”,对待客户“热情有加”……

这在客观上的确会

让许多问题在最初被忽略。所以,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在资金链断裂、受害者欲哭无泪之后,才引起了“高度重视”,遗憾的是,患已酿成,众多投资者血汗钱打了水漂。要将非法集资扼杀在萌芽状态,只有明确有关部门各自的责任,强化问责机制,才能倒逼相关单位恪尽职守。一方面,需要意识到,联席会议的设置,是为了强化部门间的联动,而非责任分散“虚化”,甚至变成“九龙治水”。另一方面还必须看到,对一时难以断定的非法集资行为,相关机关还应向社会及早发出警示,这正是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非法集资现象的成因十分复杂,上当受骗者也有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不是放松监管的理由。要做到防微杜渐而非“养痈成患”,当从明确监管职责、追究失职责任开始。

阅读材料,请回答:

(1)“防微杜渐”和“养痈成患”体现了怎样的哲学原理?(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养痈成患”?

【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等可量化的规定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防微杜渐是要保持事物量的稳定性,避免因量变的积累造成质变,影响事物的整体发展;养痈成患是指量的积累引起了事物的质变,对事物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均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养痈成患”?

(2)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即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将一些不好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避免“养痈成患”。

11.材料: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

了那两头石兽。

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因为人类探索真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而所谓的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只有把这种认识放在对客观对象的改造实践中去应用才能知道这种认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 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使它成 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3.材料:

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其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

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Contro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c、Burroughs和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

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效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精选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企业竞争里,重塑其昔日的辉煌。

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1)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和经济基础。IBM没有形成对计算机行业的绝对垄断,也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垄断竞争更加激烈。IBM正是在垄断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

4.材料分析题1答案 篇四

八年级下期末复习之材料分析题

(一)(一)、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问题一:材料一中油画的名称是?作者是哪国的谁?它是什么时期的作品?4分

①《蒙娜丽莎》②意大利

达·芬奇 ③文艺复兴时期(每问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的运动是什么运动?该运动从哪个国家开始?3分

①马丁·路德

②宗教改革

③德国(每问1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被火烧死的人是谁?他提出怎样的学说?该事件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

①布鲁诺(1分)

②宇宙无限说(1分)

③捍卫真理常常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言之有理即得1分)

问题四: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有着怎样的关系?2分

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人们更深入的思考宗教和自然。(2分)

(二)、阅读材料:“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奏稿中(节录)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分

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的统治。(1分)

②以上材料是向皇帝所上奏折的一部分,这个皇帝是谁?1分

道光皇帝(1分)

③该皇帝后来采取了什么做法?1分

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分)

④列举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2分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每点1分,共2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

①洋务派(1分)

②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写出两人即可得2分)

(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2项)2分

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组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写出两项即得满分2分)

(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2分

洋务运动失败了(1分),但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分)

(四)、材料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他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有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问题:

一、分别指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2分

① 1640年英国查理一世召开议会(1分)② 1789.7.14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分)

二、材料一中所指的“旧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封建君主专制(1分)

三、材料一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在法国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一部文献,其名称是什么?4分

①资本主义制度(1分)②君主立宪制(1分)③共和制(1分)④《权利法案》(1分)

四、材料一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2分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各国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2分)

五、材料二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1分

美国独立战争

(五)材料一:

(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二:

材料三:1780年,一个纺纱工和一个织布工一个月可以制成1卷布匹;1880年,一个纺纱工和一个织布工一个月在工厂可以织出100卷布匹;材料四:1831年,有人对工业革命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两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

问题一: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的发明者是谁?并说出图几属于

①爱迪生、瓦特、莱特兄弟(3分)②图2、3属于

②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2分)③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1分)

3、长征途中的哪个会议是是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分

遵义会议(1分)

4、哪一重要事件标志着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分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分)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①开始:五四运动(1分)②胜利:新中国成立(1分)

6、在艰苦的革命年代,我党形成了许多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你能够概括出它们的精神内涵吗?2分

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百折不回(答出两点得满分,每点1分)

(八)阅读下列材料:“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

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此后领导中国革命的“新的社会力量”是哪一阶级?他们找到的“先进理论”是什么?2分

①无产阶级(1分)②马克思主义(1分)

(十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①材料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由哪个阶层发起?5分

① 五四运动(1分)

②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③ 1919年5月4日

北京(2分)④ 学生(1分)

②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1分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分)

③材料一中的“外争国权”具体要求是什么?“国贼”主要是哪些人?2分

①收回在巴黎和会上被出卖的国家主权(山东)(1分)②亲日卖国贼曹汝霖(1分)

④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2分)

⑤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①成功了(1分)

②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分)

⑥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2分

学习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写出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得满分2分)

(十三)问题一:你认识这三幅图上的人和物吗?把它写出来。3分

马克思、蒸汽机车、孙中山(3分)

问题

二、以上三幅图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勾勒出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和中国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变革? 3分

①思想 ②科技③政治(革命实践)(3分)

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请选择其中一幅图,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它的理解。2分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带来了交通工具的巨大变革,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十四)十九世纪,日本和中国都遭到了列强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两国都进行了改革。(1)两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改革?2分

① 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出其中一个即给分)(1分)

② 日本:明治维新(1分)

(2)这些改革结果如何?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①中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失败了。但是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分)

②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落后面貌日益强大,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

(十五)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举出三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各2人)(6分)

①洋务运动: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分)②维新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2分)③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2分)

(3)三次运动各有什么进步意义?(6分)

①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培训近代人才、创办近代企业(2分)②维新变法: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2分)③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2分)

(十六)阅读毛泽东同志写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并回答: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这首七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_ 1分

渡江战役(1分)

(2)“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开始的? 1分

1949年(1分)

(3)诗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历史上以此为都的统一的王朝名称。2分

①南京(1分)②明朝(1分)

(十七)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2分 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一胜一败,试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结局的原因。4分

①甲午战争(1分)

侵华战争(1分)

②面对同一强敌日本,清政府统治腐败、国力衰弱(1分),导致甲午战争失败;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中国军民的顽强作战(1分);海外华侨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等)(1分)

(十八)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得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是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1)上述三种观点,说明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

清政府战败,被迫分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

问题二:文中所说的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4分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分)

问题三:针对中国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写出来。2分

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我们要加强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等等。(写出言之成理的一点即可得满分)

(二十)材料一: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元朝时我国设立澎湖巡检司,中央实行对澎湖和流球(台湾)的有效管辖;17世纪初,荷兰人用欺骗的手法占领了台湾,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材料二:咏诗铭志、借诗抒怀是中国诗词传统的表达手法,因此我们可以在诗词中了解许多历史知识。请欣赏下列两首诗:台湾近代诗人丘逢甲在1896年写的《春愁》中回忆:“„„往事惊心泪欲潸„„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当代诗人于光中1972年在《乡愁》中感叹:“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问题一: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1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问题二:诗中的“割台湾”是指哪一年发生的事情?被割占的台湾又是在哪一年什么事件后重归祖国的?3分

①1895年(1分)

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2分)

问题三:造成于光中乡愁的历史原因是什么?1分

解放战争后蒋介石败逃台湾,至此台湾与大陆割裂。(1分)

问题四:以上两首诗不约而同的“愁”反映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共同的情怀?1分

希望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1分)

(二十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五

一读:要注意读全,解题的基础。

材料题分两部分,材料部分、设问部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 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问什么答什么。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和关键词,少说大白话。

1、① 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 ② 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③ 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④ 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

2、看右图,请回答:(1)图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它制造于哪一朝代?

(2)它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

(3)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有什么地位?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主要内容是什么?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

(3)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4)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4、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 ①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②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③至今有什么价值?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2)他创作的新体诗歌被后人称为什么?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他与什么节日有关?人们用什么样习俗纪念他?

(5)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答: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前途、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至死不屈的精神,为理想、真理执着追求、探索奋斗。

6、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此人是谁?

⑵ 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他在文化上有哪些成就?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

⑶ 他还是大教育家,请你总结他在教育上的成就。

7、阅读下列材料: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我们来到了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呢?”(1)“秦始皇”答:

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上会采取什么样的新措施来加强管理呢?”(2)“秦始皇”答:

记者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其他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3)“秦始皇”答:

8、阅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请回答:

(1)这是谁提出的建议?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他提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哪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与其相反?能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 •

9、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一下汉武帝,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设计三个问题。• 问题一: • 问题二: • 问题三:

10、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 公元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者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2 工人日报(2004报道:在西安举行的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3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在中国是什么朝代?欧洲人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2)请你介绍一位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3)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形式(4)简要说说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

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纸的造价低,携带方便”

(1).我国的纸发明于何时?

(2).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他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3).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回答:

①这是什么朝代谁说的话?

②作者写过什么书?大概内容是什么? ③这部著名史书在我国史学上地位如何?

13、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回答: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 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今天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立场上对“魏主”作一简要评价。

14、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政治主张?他得到谁的支持?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是孝文帝接受汉族文化过程中的哪一项措施?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3)、这两件历史事件各起了什么作用?

(4)改革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5、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

•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 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 ②江南社会比较安定; • ③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④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影响: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 启示:保持安定的环境;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引进人才;引进技术;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等等

•(4)、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出现了__________趋势,于是,__________(皇帝)顺应这种趋势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作用如何?

• 民族融合;孝文帝 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6、《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注意评价人物要全面!)

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 1.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

2.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3.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经济文化发展 和国家统一。4.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说他是个暴君,是因为:

1.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

17、阅读下列材料 :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回答:

(1)引文出自《水经注》,其作者是谁?(2)这部著作有什么价值?

(3)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18、阅读下列材料:"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著的一部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回答:

(1)这位农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2)他著的农书叫什么?

(3)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

(4)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买卖。——《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回答这一措施的内容)?为什么

(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对变法分别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商鞅变法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

(5)“读书使人明理,学史让人明智”,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增长了什么智慧?请写一条与大家分享。

(6)我们要学习商鞅的什么精神?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史记》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三:某某某说:“《春秋》推崇的天下一统,是天地之间的永久原则,是古往今来的一致道义。我认为,所有不属于儒家六艺范围,不符合孔子学说的学派,都禁绝其理论,不许他们与儒学并进,使邪恶不正的学说归于灭绝”。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何时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陛下”和“上”是谁?材料三中的“某某某”和“我”又是谁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陛下”和“上”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4)“陛下”和“上”除采取了材料中2个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外,还采取了哪些?请另举1个。

21、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

(1)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他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3)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2、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请回答:

(1)管仲是什么时期人?被哪一个国家任用为相?

(2)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3)材料二中“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

(4)桓公最终确立霸主地位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3、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是历史的停滞、倒退”,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6.材料分析题 篇六

从2000年高考开始试行文科综合模式以来, 历史主观题由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两种分野明显的题型逐步发展为以材料解析题一统天下的单一题型, 大多试卷中其分值基本占有“半壁江山”, 成为全国文综卷、各省市文综卷等历史试题的主流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题目类型分析

在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 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内涵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的题目时, 有时只要符合题意, “照抄”、“摘抄”材料亦能得分。但要注意, 评分标准规定:“整段抄袭材料不给分”。外延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结合) 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 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 而与材料本身无关。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 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对二者要兼顾, 是难度最大的题型。从目前看,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以后两种为主。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 有针对性地作答。如果是内涵式问题, 一般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当然也需要考生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如果是外延式问题, 则要根据题中材料和问题, 先确定所要结合的知识点所在教材中的位置, 然后整合、重组出答案;如果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 然后结合所学教材知识, 解决问题。

2.审清问题指向。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 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譬如, 比较型问题有三种类型:即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比较相同点时, 常用“都”、“皆”、“均”之类的字眼来表示;比较不同点时, 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

3.审清问题的核心。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一般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键性问题, 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 其结果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

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角度 (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 等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 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 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 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或者缺少角度,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审清问题的分值。

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 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 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 也有3分、4分、5分一个要点的。4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至少要回答2个要点;6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8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4个要点;9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 以3个要点为主;10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5个要点;12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4个要点;15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5个要点。

三、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常见的提示性动词有指出、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概述、简述、评述、论证等。

1.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 三者是有区别的, 背景的范围最广, 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 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 三者可以通用, 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 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 不是条件。

回答这类问题, 要从内因和外因, 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 根据问题的类型,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例1】[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2) ] (材料略, 下同) 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 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7分)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材料中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钱玄同等仍然提出“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等观点的原因。从历史角度看,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腐朽统治, 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社会上仍然存在清朝的遗老遗少, 为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从政治角度看,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虽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但美日侵华却在不断加强, 甚至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中华民族的危机仍然深重;从经济角度看,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 提倡科学、民主;从思想文化角度看,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式学堂不断增多, 留学教育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彻底否定儒家学说。基于这些角度分析, 就容易概括、提炼出答案了。

【答案】辛亥革命胜利, 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例2】[2011·北京文综卷·40 (1)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提炼能力。要求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就是要考生认识到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是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层面看,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环境问题对各国而言是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科技角度看,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政治层面看, 世界政治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从意识层面看, 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扩大了保护环境的群众基础。立足于这些角度分析, 所得答案应该比较全面周密。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2.过程类。

过程类问题在当前的高考中较为少见。答题时, 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在遵循时空因素变化的前提下, 逐步叙述, 全面归纳。以说明题意即可, 不必具体详细地阐述。

【例3】[2011·广东文综卷·39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 考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 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 再到干预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变化。20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 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进行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到70年代提出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思想, 主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介于全面干预和自由主义之间的经济政策。第二问, 实际上是考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表现。中国改革的第一步是1980年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984年开始, 全面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逐步建立起以商品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管理体制;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根据以上分析提炼答案,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分)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分)

【例4】[2011·江苏历史卷·24B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时空范围为“20世纪50年代”, 答项语是“构想付诸实践”。题中“未来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据此, 可以联系下列知识概括说明:1953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 1953年至1956年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等。

【答案】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特点类。

特点类问题的解答, 要求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 主要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阶段、某一领域为参照, 形成新的与这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领域不同的特质的认识来。归纳、概括、提炼出的内容要新颖、精炼, 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所分析的对象的面貌特征、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等, 分析角度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拓展。

【例5】[2011·北京文综卷·39 (1) ]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概括特点, 是典型的内涵式问题。从试题图中根据地的面积看, 由小逐渐变大;从分布的范围看, 则由分散到逐步集中连成片状;从涉及的省份看, 由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紧抓面积、范围、跨省数量几个角度分析, 提炼出全面详尽的答案应该不是难事。

【答案】面积由小变大, 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 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例6】[2011·安徽文综卷·35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从题中“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牛耕”、“犁耕”看, 其耕作特点限于铁犁和牛耕;从“垦辟倍多”看, 其耕作技术水平属于精耕细作;而“京师及三州大旱”, 表明自然经济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等特点。

【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

4.实质类。

实质就是本质, 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不能简单、直观地去认识, 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概括历史事件的实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 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揭示其本质或目的, 最后指出其性质。

【例7】[2011·浙江文综卷·38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分数略)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要求考生指出“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其专在下”是指地方势力膨胀, 威胁中央集权, 实质是地方权势过大;“其专在上”是指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 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实质是君主专制。

【答案】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5.内容类。

内容类问题属于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有内涵式问题、外延式问题、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以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为主。回答内容类问题, 通常要运用概括和提炼的方法, 以全面分析、具体说明问题为终极目标, 且要做到精炼, 提炼的观点必须与材料或教材所述相一致。其答题模式通常是交代目的、说明要求和分析具体做法。

【例8】[2011·北京文综卷·39 (2) ]抗日战争期间,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8分)

【解析】这道题限定的时间是抗战期间即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 要求提炼和概括中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从政治角度看, 党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并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按照“三三制”原则, 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从经济角度看, 党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调动了农民和开明地主的积极性,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军事上, 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等斗争, 坚持抗战、反对分裂, 抗击了绝大多数日伪军。思想上,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使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使全党实现了高度团结和统一, 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角度分析概括, 得出答案。

【答案】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例9】[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 (分数略)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在归纳时, 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和省略号, 划分好材料内容的层次。从材料的层次看,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 统揽一切大权, 权力至高无上;在议会协赞下, 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 根据材料逐层提炼答案。

【答案】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6.结果类。

结果类问题是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 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 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 分别对待, 逐一说明;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要求, 则要进行全面分析, 角度多样, 详略得当。

【例10】[2011·福建文综卷·38 (3) ]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6分)

【解析】这道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 也就是分析辛亥革命结果的局限性。从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可以看出,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了争取外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支持, 承认列强与清廷签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也反映了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原因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的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7.影响类。

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积极结果或影响, 消极结果或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 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紧扣题意是前提, 分门别类是关键, 根据要求是基础, 全面综合看问题, 深入分析才高明。

【例11】[2011·浙江文综卷·39 (1) ]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 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解析】这道题出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和苏联对日宣战等八个件事。这些事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的产生了消极影响, 要根据每一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为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粉碎了英法绥靖政策, 但此“祸水西引”政策, 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政策,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 使二战规模扩大, 加深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不仅是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由于其决定了整个世界大战的走势, 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部分利益, 同时英、美、苏等大国在处理战后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 为二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德国法西斯完全战败,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 消灭了七十多万关东军, 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之一。

【答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 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 加速日本投降。

【例12】[2011·广东文综卷·39 (2) ] (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4分)

【解析】这道题是外延式问题, 实际上要求从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在解题时, 可以迁移运用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要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新中国成立初期,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是必要的, 有利于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后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8.论证类。

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 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 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 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 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 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题的格式不定, 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命制, 强调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突出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

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 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 而是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考生首先要选择其中一种观点, 然后结合史实全面论证这一观点;在论证过程中, 要求做到符合逻辑, 论证严密, 材料与观点统一, 理由、论据充分。因此, 解答此类问题, 第一, 要确定观点;第二, 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 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 要做到史论结合, 有论有据;第四, 论述要全面, 切忌绝对化。

【例13】[2011·江苏历史卷·22 (3) ]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分) (要求:对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 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 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题中材料一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瓦解了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 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凋敝, 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但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 也有“建设性”的一面, 它在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 客观上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 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并致力于实践, 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答案】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例14】[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1]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 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其一, 西方国家的崛起开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 然后是封建社会和骑士制度,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论证时可以运用下列史实说明观点:古代希腊的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文主义起源, 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和万民法,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的争霸,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其二, 1800年之前亚洲与中东国家是世界的引领者, 1800年之后欧洲国家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论证时可以依据下列史实:中国等东方国家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 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于世界;郑和下西洋, 比西方航海家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明末清初, 中国和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得到缓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等。18世纪下半期, 英、法、美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工厂时代”,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西方终于全面超越东方国家。对开放性问题, 要立足于一种观点, 用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

【答案】 (12分) 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评分标准:一等 (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 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 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 (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 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 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 表述清楚。

三等 (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 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楚。

9.启示、看法、认识类。

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通常是运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 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 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这类试题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以检测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 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第一是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 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简言之, 就是“就材料中的事论事”, 最后是“联系实际谈体会”。

【例15】[2011·广东文综卷·39 (4)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 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3分)

【解析】这是典型的启示类问题, 从“就事论事”的层面看, 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及苏联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 甚至认为中国就要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而从“联系实际”的层面而言,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情, 不能照搬。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论是何种制度的国家, 都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国情推进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分析, 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 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 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此问分三个层次给分, 如答案包含多个层次, 按最高层次给分, 不重复给分。第一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的简单论断, 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人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等, 给1分。第二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 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 如“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等, 给2分。第三层次, 答案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 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等, 给3分。

【例16】[2011·江苏历史卷·24A (3)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 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 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从材料本身看, 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是因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将部分国有企业低价转让, 甚至以无偿赠送的方式, 支持资本家。从实践上看, 这种干预效果是明显的, 表明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之下, 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如20世纪70年代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步采纳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观点, 主张对经济减少干预。这样, 联系实际分析可知, 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因时而变。

【答案】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10.评价类。

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问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提示语设问, 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 从而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回答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评价法,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例17】[2011·山东文综卷·27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 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分)

【解析】第一问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 因为材料中反对用“现代”的评价方法评价黄宗羲, 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评价要全面, 史论结合, 要辩证地评价。第二问,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模式分析, 一方面要看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和设计资产阶级未来社会蓝图方面, 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 这一思想主张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性质, 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 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答案】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 (辩证的评价) 。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例18】[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辛亥革命前, 钱玄同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但新文化运动中, 他却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在辛亥革命时期, 为了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 需要借用儒家传统文化来反对清朝专制统治, 而此时全面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利于发动民众,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 由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袁世凯甚至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等来复辟帝制, 企图代表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中,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批判传统旧道德, 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有利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其中对中西方文化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做法和态度, 对后来影响深远, 也是不科学的。从上述分析可知, 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是解答这道题的最佳方式。

【答案】辛亥革命前, 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 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但矫枉过正。

11.比较类。

比较类问题是通过类比或对比, 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点及其本质特征的题目。

比较类问题根据题目对比较内容或项目的限定, 可分为外显比较题和内隐比较题。外显比较题, 即命题已经指定了比较的内容或项目, 其特点就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指向性。内隐比较题, 即命题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没有指定或限制内容和项目, 由考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去组织答案。其特点是比较的范围无提示、不确定和不定向, 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根据题目所比较的内容或项目概括、归纳、演绎推理和阐释深浅层次的要求, 可分为简单比较题和比较论证题。简单比较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结局和影响等浅层次内容的异同点, 并不要求考生作更深入的辨析以得出某种深刻的、规律性的结论来。比较论证题, 即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现象和本质差异的比较, 而且要求考生进一步运用历史理论知识深入剖析, 论证这些差异的正确性, 甚至得出某种理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来。

根据比较内容或项目的方向差异, 可分为类比题、异比题和异同题。类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同不求异。异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不同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异不求同。异同题, 即命题要求指出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 (或相似) 及不同之处两个方面, 其特点是全面比较、深刻领悟。

根据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的差异, 可分为横向比较题和纵向比较题。横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相同或基本相同, 比较的内容或项目向横向空间发展。纵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空范围差异较大, 呈前后相续的纵向关系。

根据命题的设计、选材不同, 可分为平铺直叙的普通比较题和由原始材料构成的材料式比较题。此外, 根据所比较的对象在性质和空间上的差异, 又可派生出人物比较题、事件比较题、中外比较题等。

比较类问题的解答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入手。

(1) 审题。

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 审题目类型。根据以上关于比较题类型的划分, “按图索骥”, 确认题目类型;在此基础上, 把握住这一题型的特点, 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二, 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迄今为止, 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两个居多, 比较对象数最多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 其时空位置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 做好破题准备。第三, 审比较项。如果是外显比较题, 应按其设定的项目逐一展开比较, 注意设定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内隐比较题, 则需根据题意、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 考生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从历史事件发展的整体倾向考虑, 可以从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着手;从比较对象的类别属性考虑, 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比较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考虑, 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 历史和现实, 直接和间接等角度深入分析。第四, 审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定、角度限定、频率限定等, 这些对于考生组织答案、确定比较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考生答题的航标, 审题时要一一标出。第五, 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此类高考试题考查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课本的主体内容, 因此, 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托, 考生应尽可能地对照题目与课本知识, 诱发联想, 启迪思维, 考虑答题的选点和突破口。

(2) 答题。

答题的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地列出, 根据问题的范围和时限按部就班地作答。第二步是组织答案。依据提纲, 以历史基本理论为统率, 以史实为论据, 史论结合。答题还要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 详略得当;主答部分应详, 兼答部分应略;要全面准确, 不能顾此失彼。

【例19】[2011·安徽文综卷·36 (3) ]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10分)

【解析】第一问, 题目要求比较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古代希腊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 这是一道内隐比较题。在比较时, 首先要确立比较项, 可以从人才选拔的依据、选拔的作用、选拔的历史影响几个角度去思考。从选拔的依据看, 中国是依据诗赋才学;古希腊是根据财产。从选拔的作用看,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打击了门阀士族;财产等级制度扩大了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 有利于社会政治民主化。从历史影响看, 科举制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中央政权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而财产等级制度, 推动古希腊由旧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制民主政治过渡, 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第二问, 比较社会观念的差异。联系科举制度之下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说明它有利于读书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但“学而优则仕”又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古希腊的财产等级制度引导民众追求财富, 而在思想层面上, 它又推动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从比较的基本要求看,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差异: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 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重视个性的发展。

【例20】[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分数略)

【解析】这是外延式问题, 比较的关键是“君主……权力差异”, 分析时必须依据宪法中的规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征税权、平时主持常备军权、废除法律权、干涉议员在议会活动等权力作出了限制;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中期之后, 随着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国王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处于“虚位”。由此可以归纳出“差异”。

【答案】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7.材料分析题 篇七

试题特点

1,背景材料“新、广、活”,即内容新颖,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材料分析题一般选用最近一年国内外时政热点或学生身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作为背景材料,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2问题设置“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材料分析题所设置问题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行为习惯,又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3,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4,答案开放、多元化。材料分析题中有些设问具有开放性,课本中没有现成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归纳。

试题类型

材料分析题主要以文字材料类、图表类、图文结合类试题为主。

解法指导

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题信息容量大,出题角度灵活多变,对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不同类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规律可循。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对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略作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看设问。解答材料分析题时,把握设问最重要,命题的意图、指向、要求均在设问中。通过仔细阅读设问,抓住设问关键,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阅读材料的效率。

2,读材料。我们要根据设问要求,仔细阅读材料,“有的放矢”。

3,回归课本找依据。在这一步骤,我们要从记忆中搜索那些与设问相关的课本理论知识,找出设问、材料与课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或时事政策之间的关系。

4,紧扣题意组织答案。我们在答题时,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一般来说,组织答案时应先运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用给出的材料加以说明。二要体现辩证思想,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并组织答案(最好先在稿纸上粗略地列出提纲),作答时要有条理(即答案尽量条理化),切忌“点”少“面”窄。三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运用材料证明观点。我们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做”的步骤作答,这样可以把答案组织得更全面,确保万无一失。四要认真书写,合理布局,尽量使卷面美观舒适,使答案一目了然。

典型题例

例1材料一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

材料二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截至2月10日,专项整治行动中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191l家、博客269个。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2)国家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有何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3)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自觉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两个方面即可)

解析: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网络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针对性很强,材料新颖、典型,可联系的知识点也很丰富,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和自身实际作答。

参考答案:(1)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上网有利也有弊。(2)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登陆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网络欺诈行为;遵守网络道德,做到文明上网;遵守法律规定,不传播不良信息;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例2从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开始评选以来,连续七届榜单上河南人的名字都熠熠生辉:张荣锁、任长霞、魏青刚、王百姓、谢延信、武文斌、李隆……哪一个不是掷地有声,哪一个不是气贯长虹!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河南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更是精神的崛起!

(1)请你谈谈河南人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至少四个方面)

(2)“中原的崛起不光是经济的崛起”,为什么“更是精神的崛起”?(两点即可)

解析:河南文化积淀深厚,河南人具有优秀的精神品质。从2002年以来,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优秀的河南人连续七届上榜,这也成为近年中招命题的热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中原崛起,应该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崛起。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言:文化创造巨大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文化提升人类素质,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文化增进社会共识,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文化塑造良好形象,是经济发展的“大磁场”;文化提供不竭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

上一篇:风电汇报下一篇:感激松手-优秀写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