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

2024-09-30

《泰坦尼克号》(精选8篇)

1.《泰坦尼克号》 篇一

我看《泰坦尼克号》

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外国语小学401班 钮阅 昨天,我去弟弟的新家看了一部3D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泰坦尼克号》。从爸妈口中得知,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早已看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觉得它非常精彩,还是忍不住想与大家一起再来重温这部经典的影片。

这部电影的故事距离现在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当时一艘名为“泰坦尼克号”的世界最大邮轮正从英国出发去往美国纽约,这是它的第一次航行。但是令人痛惜的是这艘邮轮在途中遇到了可怕的冰川而不幸沉没了。影片中主要讲述了一位出生于皇室贵族的女主人公萝丝,但她一点也不喜欢皇室贵族的生活,在邮轮上,她遇到了一位贫穷的画家,也就是影片的男主人公——杰克·道森。他们从偶然的相识到最后相爱,处处受到皇室里面很多人的干扰,直到最后邮轮撞到冰川,快要沉没的那一刻,杰克·道森竟然把自己仅有的一块浮板给了萝丝,萝丝终于得救,而自己却被冰冷的海水给冻死了。

多么感人至深的故事,萝丝遇到杰克·道森是幸运的,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她也已经是一个百岁老人,整部影片也是以她回忆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的。

我虽然还是个小学生,对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也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那种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生死相依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

《泰坦尼克号》真不愧是一部经典的影片!

2.《泰坦尼克号》 篇二

十五年过去了,今年时逢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一百周年,卡梅隆再次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搬上了银幕,在世界各地又一次掀起了“泰坦尼克热”。与十五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卡梅隆采用的是先进的数字技术,用3D的形式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辉煌与奢华、高贵与卑劣。近年来,3D电影在业界的走势呈一种上升的趋势,观众可以在影院里欣赏到身临其境的电影,体会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3D电影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追捧。卡梅隆的3D电影技术应该说是很成熟的,中国观众已经在《阿凡达》中领驭了这位大导演的智慧和风采。所以,3D版的《泰坦尼克号》一登陆中国,便迅速抢占了票房的宝座。怀着对3D电影的期盼、对卡梅隆导演的崇拜,更怀着对死难者的哀悼,我们再次走进影院重返《泰坦尼克号》。这次,我们寻找的不是爱情,而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

詹姆斯·卡梅隆在文字和光影的转化中,其处理能力是惊人的。他能将文字转化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光影,能让这些缤纷的光影射进人的内心,触动观众的每一根神经,拨动观众的每一根琴弦;同时,又不破坏文字带给人的魅力。观看3D版的《泰坦尼克号》,我们开始关注在等级、偏见以及死神面前的众生相。如果一个人面对死神能安然接受,那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生命对于人而言只有一次,所以人类学会了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向生命致敬。但正是因为生命的可贵,所以,在接受生与死的考验时,尊严和人性就必然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启程驶往新世界。码头上人山人海,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在为此次举世瞩目的航行欢呼、雀跃。能乘坐此豪华巨轮的更是趾高气扬(富人)或是欣喜若狂(穷人)。4月14日,这艘世界上最豪华、体型最为庞大的巨轮沉没了,富贵与贫贱、高尚与卑劣、勇敢与怯懦、忠诚与背叛、希望与绝望一同随着这艘奢华的庞然大物深葬于大西洋的深处。“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了,但泰坦尼克号上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头,尤其是对人性的考验,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一、表达人性真美

泰坦尼克号俨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小社会。人世间的美与丑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卡梅隆在影片中不仅用光影给观众带来了审美快感,而且还用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物和真实感人的场面给观众带来了另一种审美快感,后一种快感不仅仅只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更是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感动。人的审美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美好的东西,也可以是与其相反的东西,如:欢快、愉悦、甜美、感动等等,也可以是激动、愤怒、诅咒、忧伤等等。在影片中,观众可以说是得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审美体验。

罗丝和她的母亲在年轻富商卡尔的陪同下,各怀心事登上了泰坦尼克号。影片用独白的方式交代了女主人公此行的心情——“对别人来说,她是艘梦幻之船。对我而言,她像是艘奴隶船……表面看来,我无异于别的大家闺秀,内心里我却在呐喊”罗丝是金钱、门第、名誉的牺牲品,是她的母亲用来换取和维护金钱、门第、名誉的筹码。罗丝就像是一只关在笼子的金丝鸟,美丽、高贵,但孤独、寂寞。这只金丝鸟渴望着笼子外湛蓝的天空,向往着无忧无虑的自由飞翔。当杰克为她打开了紧闭的“牢门”时,罗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离。喝黑啤酒、跳踢踏舞,在“an irish party in third class”的旋律里肆无忌惮的跳、肆无忌惮的笑,不用再看母亲挑剔的眼光、不必再作高雅的姿态,不用为了挽救家庭的利益被迫迎合他人,这里是自由的国度,是真正的快乐之源。“You jump,I jump”这句杰克的台词深入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里,这是杰克和罗丝在用生命舞蹈,这是两人生死爱恋的宣言。卡梅隆此时带给观众是感动、羡慕、期望和祝福的审美感受。在船即将沉没的危险时刻,已经上了救生艇的罗丝在小艇下降的瞬间,在巨大的无法抵制的真爱的鼓励下毅然扑向了死亡之船,罗丝的性格和这一疯狂之举正好体现了导演在剧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美,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美?“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1]杰克用生命鼓励罗丝勇敢地活下去,罗丝用行动履行了对杰克的承诺。美与爱同体而生,又因爱而永生。在深深的感动中,导演不忘将丑、愤怒、诅咒等强烈的情绪体验在影片中加以表现,在美与丑的对比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性的刻画。

二、展示人性丑恶

在影片中,卡尔和伊士美是典型的丑的代表。导演安排了几个很具有典型性的场面来表现卡尔的无知浅薄、虚伪、自私和凶残的性格。卡尔不知道“毕加索”,但却总自以为是的炫耀自己的身份、财富和地位。卡尔在炫耀、卖弄之时往往会很自然地暴露出自己的浅薄和虚伪。表面上看卡尔似乎很爱罗丝,也很迁就罗丝。为了安抚罗丝那颗不安定的心,更为了表达自己忠诚的爱,卡尔献上了令无数人垂涎,价值连城的钻石——“海洋之心”。但可笑的是这个本应代表了真诚爱情的信物却变成了陷害他人的赃物,杰克为此差点丢了性命。卡尔本来想毁了杰克在罗丝心目中的形象,并彻底致杰克于死地,但没想到却帮了倒忙,罗丝非但没有相信卡尔的鬼把戏,反而更加坚定了对杰克的爱,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卡尔在逃难中的表现可谓是更加“精彩”的丑。罗丝选择了杰克,卡尔为此懊恼是不可避免的。但令他更加懊恼、顿足的是“海洋之心”也无意间留给了罗丝。为了能享受到优先逃生的权利,他不惜贿赂负责安排逃生的大副,眼见救生艇越来越少了,急切想逃离死亡的卡尔竟然毫无廉耻的冒充孩子的父亲,登上了还有许多妇女和孩子都需要的救生艇。“丑”是什么?丑是“对人的生命需要的抵制和拒绝,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毁灭与否定。”[2]卡尔如此,伊士美也同样如此。这个在船上夸夸其谈,骄傲的炫耀泰坦尼克号的巨大时,完全忘了可能会因此带来的灾难。罗丝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驳斥、讥讽他,他的问题是“弗洛伊德是这船上的乘客吗?”

船即将沉没,一向以泰坦尼克的巨大为荣的伊士美不是选择与船同存亡,也没有一丁点的悔恨之情,而是在慌乱的人群中身着睡衣,毫无廉耻地坐在全是妇女和儿童的逃生船上。至此,导演完成了卡尔、伊士美之流的全部塑造,人性中的丑陋被揭露的生动又深刻。

三、人性回归的礼赞

游轮撞上冰山,船体断裂下沉的片段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卡梅隆尽管用的是真实拍摄和电脑合成的手法,但宏大的生死离别场景足以震撼所有的观众。这是最悲惨的场面,也是最温馨感人的场面,人性和每个人的尊严在这里接受了一场最为彻底的挑战和洗礼。杰克、罗丝穿越生死的爱恋,卡尔、伊士美的卑劣与龌龊,史密斯船长、安德鲁斯的悔恨与自责,鲁思、罗斯伯爵夫人的自私与冷漠,莫莉的善良与无奈,无数的家破人亡与无数的善良谎言把影片推向了高潮,更进一步的传达了导演关注的人性和人道。

面对无数惊慌失措的如同蚂蚁般的富人、穷人、主人、仆人,年迈的英国绅士选择的是盛装坐在华丽大厅里,从容地等待海水的涌来。与其在恐惧、痛苦和绝望中死去,不如坦然地面对死亡。这不再是绅士的个人之举,而是导演想传达的一种对待死亡的态度。这样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能做到的人可以肯定绝不是一般的境界所能达到的。

冰冷的海水已经淹没了大半部分船体,一对满头华发的老人相依相拥静静地躺在被海水包围了的床上,这一刻世界安静极了。不用再去理会世俗的烦扰,也没有必要去讨论生死问题,这一生有你有我们相伴在最后已足矣!就这样安静地躺着,紧紧地抱在一起,一辈子的操劳就此结束,一辈子的恩爱却永远继续!如果说罗丝和杰克的爱情穿越了生死,这对老夫妻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呢?其实在这艘即将沉没的巨轮上,穿越了生死的爱情数不胜数,只是每一对相爱的人用的是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表达。美与爱同体而生,又因爱而永生,这不仅仅属于男女主人公,她属于所有相知相爱相伴的人。

一个不知名的母亲和她一双可爱的儿女非常希望能得到帮助,孩子还太小,孩子享受的欢乐和幸福还太少,孩子的成长还太漫长,孩子的未来还充满了希望。但周围除了慌乱且无力自救的人群,就是冰冷的海水和死亡的阴霾。母亲知道作为三等舱的乘客他们已经失去了逃生的机会,与其让可爱的儿女在临死前害怕、惊恐,还不如编一个美丽的谎言,做个好梦吧,世界其实是美好的,只不过美好过于短暂。这是一个无助的母亲在绝境中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真正的母亲才会这样做。这里没有爱情,但温情和亲情却充溢了整个狭小的船舱。影片中这个场景在色调的处理上以灰色为主,这与正发生的灾难一致的。但我们认为导演一定相信,所有观众在经历了死亡心理的考验后心中也会出现一抹温馨的霞光。

人性的真实和美好,都需要一个契机才能闪现,没有到那一刻,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勇气去选择,去爱,去坚守承诺。泰坦尼克号一共装载了2207人,最后幸存的只有704人。更多的人选择了留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妇女和孩子。影片中导演对乐队和音乐的处理进一步验证了人性的美好。在与冰山相撞之前,乐队在豪华、热闹的大厅里演奏着欢快高雅的晚会音乐,乐队转到甲板上后演奏的音乐依然很优雅、欢快。当船身倾斜到提琴手们不太能保持平衡的时候,小提琴手华莱士·哈特利对其他的提琴手鞠了一个躬,说:“今晚我们很荣幸与你们一同演奏,现在,让我们们各去各的吧!”然而,就在其他提琴手转身的时候,他站在原处,似乎在想“我们没处可去,只有等待与主相会了。”于是,他又拿起琴从容地奏起《更近我们主》。听到那天韵的升起,先前刚刚告别过的提琴手们也都停转回来,加入了泰坦尼克号上的最后演奏。此时他们演奏的已不是乐曲,而是生命的精彩。既然上天做了这样的安排,那就坦然接受吧,面对现实人类不必再埋怨、不必再惊慌、不必再逃避,勇敢地面对,勇敢地接受,其实死亡并不可怕。身躯消失了,但对亲人的牵挂还在,对爱人的思念还在,人间的真情还在。

我们认为一个成熟、成功的导演对细节的处理不仅重视,而且还非常独到和精彩,卡梅隆导演便是如此。上述这些细节化的处理尽管画面不多,人物也不是主角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这些细节却为强化影片的主题、升华其情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细节往往能给观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并因这些画面或是语言而感动而深思。“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3]卡梅隆应该说在这部影片里完美地演绎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对极其特殊环境下人性的表现,对大自然的真善美、假恶丑作了深刻的诠释。3D影片《孙子兵法》的联合编剧查淑琦对这部3D版的《泰坦尼克号》作了这样的评价——“在卡梅隆的3D世界里,人们感受的不仅是震撼,还有人类最需要的关爱情怀和自然之美!”[4]

这次《泰坦尼克号》重返银幕,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泰坦尼克”事件一百周年,提醒人们不要忘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是人类的傲慢、自负和贪婪毁灭了自身;一方面更是为了呼吁人性的回归。在这个物质利益泛滥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关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和沟通,是信念、勇气、牺牲和真挚的爱。只有真正拥有了这些,这个社会才会给人希望。

摘要:100年前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1503人在这场灾难中永远的离去。时隔85年,詹姆斯·卡梅隆将这场海难搬上了银幕,巨大的灾难与旷世的爱情感染和感动了无数的观众。今年是这场灾难发生的第100个年头,世界各地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悼念逝去的生命。作为一个电影人卡梅隆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将这部电影重新搬上大银幕,惊悚的场面、凄美的爱情更加真实地显现在观众的眼前,人性和尊严再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詹姆斯·卡梅隆,电影,泰坦尼克号,人性,礼赞

参考文献

[1]、[2]、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3]、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逃离泰坦尼克号 篇三

日本《报知新闻》在1901年1月2日和3日刊登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文章,在“无线电信”领域,日本人预言道:“人在东京可以与伦敦、纽约等地的朋友自由通话。”这个说法在当时并非毫无依据,因为一个名叫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意大利人已经于1897年在伦敦成立了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

说来有意思,马可尼喜欢大海,科学研究活动大都是在海上进行的。例如,1897年春天,波波夫的无线电通讯距离扩展到640米,这就是在俄国军港喀琅施塔得码头上完成的。

马可尼和航海事业有着奇特的联系。早年在意大利罗博亚大学的时候,马可尼就钻研过麦克斯韦和赫兹的学说,他花了10年完成了2000米的无线电通讯,但没有引起当时意大利政府的理解,缺少政府的支持,马可尼的无线电通讯计划难以实现。不过当时的英国邮电局很看重马可尼的发明,认为如果能实现,大英帝国的海军舰队之间能合为一体,于是英方支持了马可尼的研究。

1901年,马可尼去美国,他试验成功了在加拿大的纽芬兰与英国的昆沃尔之间、横跨大西洋3000公里的越洋无线电通讯。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在加拿大纽芬兰通过风筝上的接收天线捕捉到了微弱的信号声,这是3380公里外的英国南部海滨宝尔都发射台送来的莫尔斯电码S。首次跨越大西洋电报发射成功使人们确信无线电信号能克服地球的曲率传播。1907年10月17日,新落成的马可尼塔开通了第一条商用越洋无线电报,头天就发送了1万字电文。

他错过了泰坦尼克号

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无线电是最大的看点,不过马可尼不爱出风头,谦虚、稳重的他只认为自己是个普通的业余爱好者。190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3年后(1912年),一艘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开始处女航,想邀请当时世界上的名流参加旅行,以提高影响力,当时马可尼也在这个名流名单内。可是,马可尼却在3天之前搭乘另一艘名叫“卢西塔尼亚”的船去了美国。豪华邮轮的老板只好望洋兴叹。

马可尼是幸运的,这艘号称“上帝也弄不沉”的泰坦尼克号豪华邮轮,在处女航里就和冰山相撞。直到100年后的今天,它的名字依然代表着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

泰坦尼克号的第一个电报操作员也是马可尼公司的员工,他叫杰克·菲利普斯。泰坦尼克号出事的当天,正是他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有人说,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男主角杰克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坚守到最后时刻的人。

3点30分,卡纳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亚号最先赶到了出事现场。船员在北大西洋熹微的黎明里发现了第一艘救生艇。最后,泰坦尼克号上的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他们被带往返回纽约,暂时住在著名的切尔西旅馆。

在纽约,泰坦尼克号事件使马可尼公司处在风口浪尖:坚守到最后一刻的杰克·菲利普斯并不能改变什么,营救工作刚刚结束,立即有人指控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报员,怒斥他们为了把新闻卖给《纽约时报》,而向公众封锁消息。马可尼遭受了英国参议院委员会的质询,尽管他拥有议员、元老、院长、侯爵、会长的头衔。

但马可尼仍然被认为是这场灾难的英雄,至少那700多条人命的拯救还是归功于他的发明。后来他的女儿透露过,在泰坦尼克号试航之前,马可尼有文字工作要完成,而当时卢西塔尼亚号上有一个出色的速记员,于是马可尼选择了卢西塔尼亚号。

由于错过了处女航,马可尼显然不会再错过第二次机会。他甚至早早预定了泰坦尼克号的下一轮航行。

逃离卢西塔尼亚号

如马可尼的女儿所言。马可尼对卢西塔尼亚号的确情有独钟。1915年的4月,他再次乘坐了卢西塔尼亚号,横渡大西洋去美国。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邮轮,一度是所有邮轮的追求目标。当马可尼从船上下来不久,1915年5月1日,驻美德国大使馆在报纸上发表声明称,任何乘坐悬挂英国旗帜的商船的美国旅客,其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与此同时,卢西塔尼亚号开始了往欧洲的航行。当时这艘船的外形和泰坦尼克号差不多,当时,一战已经爆发了,英国政府曾计划把卢西塔尼亚号改装成武装辅助巡洋舰。所以坐这样的船的确需要勇气。当时的一些新闻工作者甚至嗅到了不安的气氛,他们宣称这可能是卢西塔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

在航行的途中,船长通过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接到过一些来自英国海军总部的消息,宣称德国潜艇正在爱尔兰海岸以南海域活动。但卢西塔尼亚号当时被称为“大西洋快犬”,自诩足以摆脱所有德国潜艇的袭击。

不凑巧的是,这一天卢西塔尼亚号刚好遇上了大雾,船长只好下令把船速降低。而正在附近游弋的U20号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于是悲剧再次发生。好在马可尼大难不死,再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而关键时刻,还是他的无线电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使那些弃船逃跑的乘客被闻风而来的爱尔兰渔民救起,不至于像当年冰海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遇难者一样,在海水中冻死。这次船难中不少人是当年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

在卢西塔尼亚号沉没以后,美国国内“立刻对德国宣战”的呼吁日益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轨迹由此而变化。

逃过了两次海难的马可尼有幸见到了战争的结束。1919年,他甚至担任巴黎和会的意大利特命全权代表。他活到了1937年,在罗马有近万人为他送葬,同时,英国所有无线电报、无线电话,以及大不列颠广播协会的广播电台停止工作两分钟,用沉默向马可尼致哀。

没赶上泰坦尼克号的名人:

西奥多·德莱塞

这位小说家时年40岁,一位英国出版商劝说作家放弃了这一计划,说服他改乘另一艘便宜的轮船。

弥尔顿·斯内夫利·赫尔希

他是赫尔希牛奶巧克力块、赫尔希糖果和赫尔希糖浆的幕后人物,那年他在法国过冬,但因为家里有其他事情,他与妻子改乘了德国邮轮“亚美利加”号。

JP·摩根

传奇金融家,绰号“华尔街的拿破仑”,曾协助创立了通用电气和美国钢铁,在后来的经济大萧条中力挽狂澜,当时有人为他预订好了处女航,但他没有成行,而是留在了法国度假胜地艾克斯,享受他的早间按摩和硫磺浴。

亨利·克雷·弗里克

匹兹堡钢铁巨头,与JP·摩根是生意合伙人。他之所以取消泰坦尼克号之旅,是因为其妻子扭伤了脚踝,不得不在意大利就医。

阿尔弗雷德·格温尼·范德比尔特

4.泰坦尼克号影评 篇四

它曾是一个辉煌的奇迹——“永不沉没”的“梦想之船”,在代表着自然神秘未知力量的大海乘风破浪的前进,这无疑已成了它所属的那个高歌猛进的时代的化 身。人类充满自豪的情绪与充分的信心,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力量战胜有着庞大身躯和无穷力量的自然,甚至战胜空间与时间;而这次航行的目的地美利坚——新大 陆,在欧洲人的视界中无疑正是充满梦想的国度、自由民主以及一系列神话的化身。在影片中有几组镜头专门展示了巨轮内部巨大的机械齿轮的运转和锅炉内熊熊火 焰,正是这段“现代性叙事”的绝妙注脚。而男主角站在船头张开双臂向浩瀚的大海高声呼喊: “我是世界之王!”无疑把这一叙事主题推向了极致.做为一部商业片,《泰坦尼克号》所展现的就不只是弥漫世界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和反省 自身的怀疑,它之所以把爱情故事作为主线,正是强调现代人在困境中自我拯救。这正是这个批量制造神话的时代所具有的特征,虽然其中蕴含的历史性必然呈现出 当代人真实的情绪,但其审美立场使得它不得不采用一定修辞策略去弥合现实与想象结构之中日益扩大的裂痕。无论我们如何夸大爱情的力量,她所能拯救的只是历 史中的个人。这使得我在感动之余陷入更大的惶恐。实际上在纯洁的爱情中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修辞策略。爱情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生活的没落贵族 家的少女,而她内心之中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这团火焰从她遇到男主人公,那个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起就被点燃。正是这种激情战胜了金钱、地位对人的诱惑与异 化,使她回归于到生命源初的纯真与活力,恢复了生存下去的勇气,直到沉船的灾难中拯救了她的生命。

在我看来一个激情的年代已和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海底,还有狂热的爱情和孤独的英雄似乎已成陈迹。

生命之于万物,犹如雨露之于花草,是维系其个体生存的唯一依托,而生命的亘古和永恒,不单单是简单的时间和长度的度量,倘若仅仅被庸碌和无为所填塞,纵使太多,又有何真正意义?生命,如此博大浩瀚的概念,该用何作为填满它的实质?或许人与人间弥足珍贵的情感传递与心灵交流才是唯一的合适物品!

重温这部足以轰动全球的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克》,尽管岁月已经留下了斑驳痕迹,尽管观影者已不再是同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但影片本身仍是那样摄人心魄,震撼心扉。作为一部以历史闻名的海上大灾难为背景的影片,影片本身的

着力点并非在于对灾难过程的浓妆淡抹,而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和情感的描摹,以男女主人公杰克和露丝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作为全剧线索,娓娓道来。从最初的杰克救下寻短见的露丝那一刻,仿佛冥冥之中上苍安排好了即将发生的既定一切,他们在经历了海上落日的绚烂浪漫之后,共同感受了放纵的激情和灵魂的近距离交流后,又一起体悟和感受了人生之大痛——生离死别。即便是在灵魂脱离肉体的瞬间,在杰克的眼中,露丝仍是他唯一至上的爱人,为了保存她的生命,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经受何种焦灼之痛,哪怕为之奉献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此的牺牲,这样的为情决绝,又有谁能轻易做到呢?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不论短暂抑或漫长,这或许是影片导演始终思考的主旋律问题。不难看出,贯穿于背后的隐藏线索便是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对生命选择方式的凝思。露丝出身于上流富贵人家,外表看来光鲜亮丽,但在其内心深处却掩藏着难以言表的悲哀与苍凉,面对家族的安排,她曾选择屈从,但杰克的出现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露丝毅然抛弃为钱而生,为家族而活,她清楚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书写,即便是一生穷困潦倒,哪怕一无所有,只要还有爱的温存和感动,那已是足够。而杰克对生命的度过方式更是显得简单,但并不盲目和草率,他有很明确的生活目标与方向,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能通过努力得到何物,虽然是通过赌博的手段偶然获得登上泰坦尼克的机会,但能与露丝结识,年轻时拥有一份足以刻骨铭心的爱情,于他已是了无遗憾了。正如影片最后,泡在冰水里的杰克望着身边患难的恋人,仍用最后残留的温暖和力气为其维持求生的勇气和信心,他坦言“能够得到这张船票,认识你,与你相爱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的确,杰克前期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日子虽是困顿,却淬炼出一颗火热而善良的心灵。20余年人生旅途,短暂得如流星划过星际,但杰克选择了有质量的度过,他曾那样大胆坦荡的为之爱过,奋斗过,付出过,当生命归于尽头之时,他的脸上未有太多遗憾,太多悔色与不舍,反倒多了一份坦然,甚至是一份凛然,为爱献身,为恋人撑起生命的架梁,又有何妨?杰克和露丝,虽有迥异的人生轨迹,但在他们相遇相爱期间的这段交汇时期以及此后两人命运的最终归宿,尽管各异明显,但都无愧于对生命内涵的完整诠释,作为一个人,一个有完整心智和不朽精魂的人,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看过影片,很多经典影像和片段仍在脑海中反复回荡,像两位恋人在航船桅杆上的浪漫一幕,像露丝在得知杰克被人陷害后,拼命重返船舱求人帮忙,救助杰克,这样的镜头实在太多,无法一一赘述,但对我震撼最大的部分莫过于露丝在他的未婚夫可以保证杰克安全后,进入救生艇,当救生艇缓缓下降之时,她望着杰克眼神中流露出的款款深情和对自己生命全然不顾,只为恋人能安全脱险的无畏,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跳回泰坦尼克,虽然她深知这一跳意味着生还希望可能的骤减,意味着她将要面临的种种凶险和艰难,但这跟生命中最可珍存,最值把握的真爱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能跟自己相爱的人共患难,同呼吸,用彼此相拥的方式,携手走完最后的生命里程,然后随巨轮一起消逝于漫漫的海域,长眠于海底,这远比苟且空虚地度过一生来的幸福,踏实!

在观影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一个在高潮部分反复出现的细节,很多为贵族拉琴的小提琴手们,在面临灾难之时,并未显露丝毫的慌张与焦虑,或许准确的说他们的内心也同样焦急无助,但幸运的是他们用集体拉奏小提琴曲的方式掩饰了内心的惶恐,无助,选择忠于艺术,用美妙的天籁之音作为终结个体的终点,在生

与死的艰难跨越面前,这样一群可爱而坚忍的人们,选择了又另一种纯粹而充满分量的方式活过,那即是对艺术的执着,对精神的守候!

记得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这样描述人生“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人之一生,是上苍的馈赠,上苍赋予了你生命的全部基本本领,而如何运用这些本领走过人生路,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需要仔细思考的终极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悬疑,但隐约之中,才蓦然发现,其实答案就在身边,就在触手可及的不远处。人之一生,白驹过隙,生命如天平,两边的托盘加上何物方能使其平衡,好像是每个人不懈寻求的理想状态,我们总在路上追寻求索,不过细想起来,难道绝对的平衡就是最好的吗?如果天平的一端放入至真至善,一生珍贵的爱情,另一端则加上对个人精神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坚守,那么生命的天平因不堪一方的重量自然要向一边倾斜,难道面对这样的所谓“不平衡”,我们也能将其武断认知为失衡吗?

若要评选该片最风光的人物那无疑是集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剪辑于一身的詹姆斯.卡梅隆了。提及此君,我国观众长不陌生他的《终结者》、《第一滴血》、《异形》等作品早已是家喻户晓,而在1994年,由他编剧导演、制片的《真实的谎言》更是在全球大获成功,在我国的票房居然超过一亿元大关。他执导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根据人类历史上曾经建造的最大客轮--“泰坦尼克”号那悲剧性的沉没为背景拍摄的史诗性灾难爱情片。

《泰坦尼克号》使全球的观众争睹了詹姆斯.卡麦隆制造的这一灾难神话。不少女观众是泪眼汪汪地看完的,纷纷称赞这是一部弘扬伟大的人间真情的巨片,而且片子的视觉效果极佳,观众仿佛自己置身? 坦尼克号轮船上,与片中人物共同经历了葬身大海的惊险历程。然而,影评人士却纷纷对该片提出批评,认为该片后半部分惊险、特技效果应贯穿全片,以突出灾难片的份量;前半部分的爱情戏显然画蛇添足、无足轻重,完全可以压缩;片长达三小时,使观众难以坐得住,也限制了该片单位放映次数等等。

影片《泰坦尼克号》可谓是一个电影工业的神话,全球逾18亿美元的票房不单使两位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蕾特迅速成为了超人气的国际巨星,更创下了至今仍无人能及、更让所有后来者望洋兴叹的票房奇迹。

5.《泰坦尼克号》随想 篇五

我去!还是回到刚上映时的时光吧。那时,我们还在上学,片子的译名也有两种:泰坦尼克号和铁达尼号。还有个文艺青年类型的同学把片名翻成了太太你可好。人才啊!太强大了!

当时这部片子着实火了一把,要是不知道剧情,你会被看成外星人的;你要是不知道杰克和罗斯,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所以那时我很少和别人打招呼);甚至当时有一道逻辑题目也是和影片有关的:说一家影院为了宣传该片,打出了“傻子不看泰坦尼克号”的标语,问是不是侵犯了傻子的名誉权等等。我还记得该题目是使用逆否命题解答的。这足以说明该片在当时的火爆程度。

那时侯我们还不知道詹姆斯·卡梅隆。更不知道终结者系列、异形

2、真实的谎言等这些经典都是他的作品。只知道这些影片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时光,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直到前年的《阿凡达》上映,才知道这些经典都出自他手,才全面唤起对他经典作品的回忆。

但当时电影对于我们还是个奢侈品(现在也是),相对于电影来讲,电视还是能够接受的。所以那时我们特别爱看电视中的球赛。足球、篮球„„好像我们看的就只有这两种球吧。

曾经有一段时间疯狂的喜欢NBA,喜欢芝加哥公牛,喜欢飞人乔丹。喜欢看他们的每一场季后赛。虽然结果已经没有悬念,但还是会讨论公牛和爵士明天的比赛谁会赢。唉!可怜的马龙、可怜的斯托克顿、伟大的乔丹。

这种喜欢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足球的到来。世界杯、英超、意甲、西甲、欧冠等比赛让我们充分领略到来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看比赛的同时也让自己有了一种带入感,情绪随着比赛的变化而变化。逐步喜欢上了曼联、皇家马德里、AC米兰等一流俱乐部。当时一个同学喜欢国际米兰、巴塞罗那、拜仁慕尼黑等队伍。正好和我相反,也没少因为看球而争辩。穿队服、收集海报是必不可少的,那张贴在墙上的皇马海报是我最深刻的记忆。可惜后来不知道被谁拿走了,现在想起来还很可惜。

相对于体育比赛的激情与狂热,学习就明显没有什么可值得回忆的。只是记得当时的阅读老师极力推荐余秋雨,说他的作品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如何如何的好,大家一定要找时间好好看一下。可是她的表情又明显的传递出这样的信息,那就是:你们这些懒人,说了你们也不会看,看了你们也看不懂。我对余秋雨非常不感冒,而且还有些反感,也许都是当时她极力推荐的结果吧。现在想想,教育人不是统治人,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效果是多么的差啊!

又说远了,再回到开始的问题上去吧:“很少宣传、没有炒作,而且还是一部15年前的旧片,大船会有多少人看呢?”

最终,票房说明了一切:24小时之内票房7300万元、上映第五天以1.22亿元的票房创造国内单片单天的票房纪录、7天票房破5亿元。不说了,原因有很多。但我想,从2D到3D的转换,每个分镜头都要经过重新设计和考虑。此次重新制作,共有300多位工程师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花费超过1800万美元。这样的“高标准“的修改制作,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吧。

6.泰坦尼克号影评 篇六

重温这部足以轰动全球的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克》,尽管岁月已经留下了斑驳痕迹,尽管观影者已不再是同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但影片本身仍是那样摄人心魄,震撼心扉。作为一部以历史闻名的海上大灾难为背景的影片,影片本身的着力点并非在于对灾难过程的浓妆淡抹,而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和情感的描摹,以男女主人公杰克和露丝的缠绵悱恻的感情故事作为全剧线索,娓娓道来。从最初的杰克救下寻短见的露丝那一刻,仿佛冥冥之中上苍安排好了即将发生的既定一切,他们在经历了海上落日的绚烂浪漫之后,共同感受了放纵的激情和灵魂的近距离交流后,又一齐体悟和感受了人生之大痛生离死别。即便是在灵魂脱离肉体的瞬间,在杰克的眼中,露丝仍是他唯一至上的爱人,为了保存她的生命,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经受何种焦灼之痛,哪怕为之奉献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此的牺牲,这样的为情决绝,又有谁能轻易做到呢?

《泰坦尼克号》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记得以前看这部影片时,被其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偶尔也会在心中柔软的沙滩上留下一行足迹。但此刻,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动了,也将它深深地印入了记忆之中。甚至在除夕夜放烟火时,看到那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绽放,再落下,竟会想起泰坦尼克号遇难时,船长发出的求救信号。烟火同样上升至辽阔的星空,绽放,落到无垠的海面上。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丽的烟花而高兴地笑了。想起来仍觉得心痛。

7.《泰坦尼克号》 篇七

蒙太奇通过将景别不同、拍摄角度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表达编导的主观意图。使镜头画面产生新的意义,加强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电影艺术更具有感染力。

蒙太奇是“运动”的创造者,电视电影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运动。蒙太奇的“运动”是指:画面内容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时空的运动。通过蒙太奇手法,导致电影中的运动相互协调,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蒙太奇可以创造节奏,节奏是电视电影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节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蒙太奇通过对镜头的构图和运动方式的控制,使电视电影作品在情节和内容上密切配合,从而达到观众视觉上和心理上的标准。

蒙太奇能创造思想。蒙太奇能将不同时空的不同镜头组接起来,通过蒙太奇手法(比喻、比拟和象征等)产生新意,将影片中内在的本质表现出来,揭示人与人, 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蒙太奇是影视艺术作品的精髓,它是作者的主观态度与事实的客观现实的结合,经过多种不同的组接方式,使影片产生新的意义。

2以《泰坦尼克号》为例

经典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主要以表现蒙太奇手法打造的电影,这些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让电影情感更加丰富, 内容更具吸引力。影片从一开始就用了倒金字塔的结构,但在整个叙述故事过程中,表现蒙太奇几乎贯穿了整个影片。

表现蒙太奇是指通过画面的内容或是呼应,或是对比,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使一个单独的镜头产生更丰富的含义,以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

在影片中,有许多镜头都为后来泰坦尼克号沉船做了一个较长的积累。设计者伊仕美认为,这艘船需要足够快的速度;船长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造船师安德鲁认为就算自己的船进水也能继续前行,完全不需要救生艇;瞭望员在黑夜的海上连望远镜都没有。这种种镜头就是积累蒙太奇的表现,都为后来的沉船埋下伏笔,且此次沉船事件所带来的巨大牺牲都是前面的各种原因导致的。导演通过将这些内容相似的镜头叠加起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的效果,以便让观众有个心理适应过程。

影片中有一个相似的镜头用得比较多,泰坦尼克号的船头和栏杆。先是在探宝队的视野中,整个船身长满了腐蚀物;老萝丝在探宝船上第一眼也是直接盯着船的船头和栏杆;泰坦尼克号破浪前行时,成群海豚在船前欢乐地前行; 杰克和萝丝两人前后站在船头,感受飞翔的感觉;最后,老萝丝回忆自己连杰克的一张照片也没有时,船头的镜头又出现在荧幕上。这些镜头的重复使用都是为了表达杰克和萝丝爱的发展,为了表现爱与永恒的主题。虽然四十年过去了,船头依然存在海底,也映射出杰克永生在萝丝的心中。船头是杰克和萝丝爱情的见证,这些重复的镜头,加深观众的印象,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气氛。

《泰坦尼克号》中,如对比蒙太奇, 锅炉房中工人们辛勤劳动与头等舱中乘客的奢华享受;象征隐喻蒙太奇,杰克被拷在底舱中,萝丝在救杰克过程中,走廊上的灯突然熄灭,萝丝无助地靠在墙上。

这部影片除了后期特效是令人叹为观止以外,影片中适当地使用蒙太奇手法让电影情节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吸引人,才促使《泰坦尼克号》成为一部永恒的经典。

3结语

蒙太奇学派开拓了电影的创作手法, 同时也突显了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之处。他们相信,在电影中一旦使用剪辑手法,那在电影中将会有无限的潜力。蒙太奇就像一个舞台中心的指挥者, 它能支配观众的联想和思想。

摘要:“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它最开始是专指建筑学上的装配、构成之意。蒙太奇的产生为电影带来了生机,使电影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蒙太奇的艺术魅力是任何表现形式都无法超越的,蒙太奇可以实现时空自由转换,而蒙太奇最基本的艺术手法和思维方式早已成为电影创作的必需品。

关键词:蒙太奇,泰坦尼克号,艺术手法

参考文献

[1]赵红霞.论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艺术魅力[J].济宁学院学报,2013,34(2).

[2]王礼强.蒙太奇与真实的辩证关系——从苏联蒙太奇学派看蒙太奇与真实的关系[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8):29-30.

[3]尹苒溪.简析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6).

[4]张骏祥.蒙太奇浅说[J].当代电影,1986,1(1).

8.“泰坦尼克号”前生今世 篇八

懦弱或勇敢,身后了然。生命之光,沉于大海,存世永远。

◆1997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将“泰坦尼克号”海难搬上荧屏,震惊全世界;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他又以3D形式将电影重现,再次掀起“泰坦尼克号”浪潮……

★在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卑微,面对生与死,我们看到了勇敢和懦弱。生命是如此脆弱不堪,祈愿灾难不要重现,对生命,人类更应珍惜和感念。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在英国南安普顿下水开启处女航,前往美国纽约;

1912年4月14日,船上时间夜里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

1912年4月15日,凌晨2点20分,船裂成两半后沉入大西洋,消失在茫茫大海;

1912年4月15日,凌晨3点30分,客船卡帕西亚号赶到出事现场;

1912年4月15日,凌晨4点,发现第一艘救生艇;

1912年4月15日,早上8点30分,发现第12号救生艇。卡帕西亚号船长和牧师在大餐厅主持了一次悼念仪式;

1912年4月15日,早上8点50分,卡帕西亚号掉头返回纽约;

1912年4月18日,卡帕西亚号抵达纽约港;

经过自由女神像时,上万人在曼哈顿岛的巴特雷海岸观看;

在54号码头,大约3万人伫立在雨水中迎接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者。泰坦尼克号沉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大西洋两岸许多地方降了半旗;

泰坦尼克号共2208名船员和旅客,705人生还,死亡人数为1503;是和平时期死亡人数最多的海难之一;

泰坦尼克号被称为“不沉之船”,起航时船体完工仅8天。

→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泰坦尼克号隶属英国白星船运公司,1908年9月17日,由北爱尔兰的Harland and Wolff重工厂开工制造,1912年4月2日完工,是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也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可移动物体。

建造泰坦尼克号的安全技术达到了当时的顶点:两层船底,由带自动隔水门的15道水密隔墙将全船分为16个水密隔舱。其中任意两个隔舱灌满了水,泰坦尼克号仍然能够行驶,甚至四个舱灌满了水还可以保持漂浮状态。

当年一本叫《造船家》(The Shipbuilder)的杂志在1911年刊文称这艘船“不可能沉没”。有个船员对一个二等舱女乘客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泰坦尼克号隔水舱示意图

白星航运公司常务董事Joseph Bruce Ismay在设计过程中提了不少意见,其中两条是:

a.为了使得顶层甲板更加宽敞,救生艇的数量从原计划的48艘减少到20艘。20艘救生艇仅够1178人使用。

b.为了让头等舱有更大的空间,更加奢华,水密隔舱并没有延伸得很高。头两道水密隔墙与最后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的高度,而中间的八道墙只设到了低一层的E甲板

★事后证明,这些为了满足虚荣的意见,对于泰坦尼克号的最终沉没是致命的。

身份:白星船运公司常务董事,电影中在救生艇上逃离的人。

是否获救:上岸之后被舆论谴责,被当作懦弱男子的代表。

后况如何:海难之后他退出了公众视线,回到家乡生活,74岁时死于脑血栓。

Joseph Bruce Ismay

→装修之考究,堪比凡尔赛宫,

空前奢华是泰坦尼克号最大、最迷人的卖点。《造船家》曾描写到:“泰坦尼克号的装修之考究,堪比凡尔赛宫,休息室都是路易十四风格的家居,壁炉上的雕刻作品是《凡尔赛宫的狩猎女神》,浮雕和各种艺术品让精致感受布满整个大船。处处可见柚木和黄铜装饰,吊灯和壁画,印度和波斯风格的地毯。”……整艘船最奢华的,是在电影中被忠实还原的头等舱大楼梯,位于第一和第二烟囱之间。 头等舱大楼梯,被电影如实还原

船上配有一个强大的无线电报系统,乘客可以方便地使用,随时接收股市信息。有三台电梯专门为头等舱乘客服务,二等舱乘客可以享受一台电梯。二、三等舱的装修也非常好,三等舱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头取暖设备。

船体上4个硕大无比的烟囱,只有3个真正用于排出煤烟,剩下那个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和通风。

≈≈≈≈≈≈≈≈≈≈≈≈≈≈≈≈≈≈≈≈≈≈≈≈≈≈≈≈≈≈≈≈≈≈≈≈≈≈≈

→富豪名流云集

泰坦尼克上有船长Edward John Smith等885位员工,这些人包括大副、工程师、蒸汽机技师等,还有23位女性服务人员。

船上有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一群人:美国实业家John Jacob Astor VI 是船上最有钱的人、工业巨头Benjamin Guggenheim和他的妻子、丹佛市的女富翁Margaret "Molly" Brown、板球商人John Borland Thayer及其妻儿等。

除了富翁之外还有著名的记者和社会改革家William Thomas Stead、作家Jacques Futrelle、默片女演员Dorothy Gibson。总设计师Thomas Andrews也在船上。泰坦尼克号的主人J.P. Morgan本来也在船上,却在出发前一分钟取消。

工作人员工资和船票价钱表

白星公司的首席后勤总长John Bartholomew与船长Edward John Smith是多年好友,他当时以副船长的身份被邀请参与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但因病取消。多年之后他的曾孙Chris Evans(同名同姓,不是《美国队长》男主角)成了一位画家,在概念设计公司Matte World Digital任职,参与了1997年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制作。

头等舱客房资料图

身份:船长Edward John Smith

是否获救:坚持到船沉没的最后一刻

后况如何:生平最后一句话是船体下沉时对船员的叮嘱:“Be British.”(大意是:拿出个英国人应有的样子)。在他家乡,英国Staffordshire的Beacon公园有他的雕像。墓志铭写到:“他留给他同胞们的记忆是一个伟大的心、一个勇敢的人生和一个英雄般的离去。是为英伦人。”

身份:爱尔兰人,船坞设计师Thomas Andrew

是否获救:放弃自己的生命让女人和孩子先上船,在后来的报道中被称为英雄。作为主设计师,他在设计时就曾提醒董事长救生艇严重不足,出事之后,他第一时间算出下沉的时间(不到2小时),并通知船长。疏散时知道救生艇不足,有人看到他疯狂地丢出躺椅,让大家当做浮动装置使用。

后况如何:幸存者回忆,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吸烟室,看着一壁炉上的画“普利茅斯港”,救生衣放在边上。在他的家乡Comber,1914年就建成了他的纪念馆。他在白星公司时设计了大部分轮船,其中有一艘营救艇Nomadic至今还在。

身份:丹佛市的女富翁Margaret "Molly" Brown

是否获救:在海难中一直帮助别人登上救生艇,后来被劝服登上6号救生艇,并且在救生艇上坚持要回去搜索幸存者,但是被后勤处处长驳回。当卡帕西亚号到达之后,她坚持带着船上的女士们出行搜索,遗憾的是没有找到幸存者。

后况如何:因为她英雄般的行为,被后世人誉为“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永不沉没的玛丽布朗)。

身份:实业家,泰坦尼克号上的首富John Jacob Astor VI

是否获救:海难时帮助他的妻子、女仆和护士登上4号救生艇。之后他问船上的二副是否可以让他和他的妻子一起上船,却遭到的拒绝:“孩子和女士要先上船才轮到男人”,之后他只是退下,问了船的号码。他最后一次被人看到是在船的右舷翼上,优雅地抽着烟。

后况如何:死后他和他的跟班Victor Robbins的尸体因为衣服上绣着的签名被发现,并且他的怀表也被发现,里面有他儿子的照片。

身份:Isidor Straus是德裔美国人,著名的梅西百货的联合创始人、美国众议院成员。

是否获救:当时他的妻子Ida Straus本来有机会登上救生艇(救生艇只是半满的),但是她拒绝和他丈夫分开。“I will not be separated from my husband. As we have lived, so will we die, together”(我不会和我的丈夫分开。生死都要在一起)。他们最后一次被看到是他们靠在椅子上,向救生艇上的人们挥手,然后一个巨浪将他们吞没。

后况如何:他们的孙子Stuart Straus和侍女Ellen Bird则在救生艇上生还。在电影中,这对夫妻被描绘成躺在套房的床上,相互拥抱,房间正在入水。这也是电影中最感人的场面之一。

→不堪回首船沉没

泰坦尼克号旅行路线和遇难时周围的船只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收到来自5艘轮船的7次冰山警告,加利福尼亚号在22:50发来电报通知它们已被冰山困住,但是泰坦尼克号依然以接近最高速度的40公里时速航行。

23:40,瞭望员Frederick Fleet(1887-1965,海难生还者)发现了冰山,他抓起电话通知:“正前方有冰山!”。接电话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边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的决定是改变方向,但是因为船速太快,37秒之后大船碰到了冰山,船的右舷和冰山底部碰撞后猛烈摩擦,使右舷前部吃水线下被划擦出了一个93米长的大口,所有货舱和六号锅炉房开始涌入海水。

0:15,泰坦尼克号发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号。CQD是当时通用的遇险信号,MGY是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呼叫代号。不久又发出刚被国际海事协会确定的SOS求救信号。

很多大西洋上的船收到电报后都火速赶来,但是距离最近,就在18海里外的加利福尼亚号的发报员正好因为船体被浮冰围困,关掉电报机去睡觉了。如果这艘船当时及时前往,可以在沉船前到达。

1:40,所有的救生艇都已经被放下。

2:05,所有救生艇逃离,但是船上还有1500多人。

2:18,船体分成两截(也有说法是三截),船首沉没,船尾翘起。

2分钟之后,全船下沉。

当时在夜里的气温只有-2℃,落水的乘客不是被淹死就是被冻死。4号救生艇在沉船之后又返回,在水中救起5人,但是2人很快死去。在14号救生艇上的第五大副Harold Lowe转移了乘客,结集4号、10号和12号救生艇又找到4位乘客,但是其中一位也在一小时之内死去。最后,随船沉入水中的1500多名乘客只有6人生还。

凌晨3点30分,客船卡帕西亚号赶到出事现场,4个半小时之后,该船带着七百多位幸存者驶向纽约。

4月22日到5月13日,几艘船只到遇难现场打捞到328具尸体。

→小人物 大光辉

“妇女和儿童先登上救生艇”这一美德在海难中得到了遵守,但因为当时航海界都认为如果救生艇满载放下去的话,会造成损坏甚至倾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状态下就被放了下去,结果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

泰坦尼克号上最著名的传奇莫过于由Wallace Henry Hartley带领的英国乐队。Hartley的船票号是250654,住在E区甲板的二等舱,为了这次航行他不得不离开未婚妻Maria Robinson。出事之后,Hartley带领船上的8人乐队继续为乘客们演奏音乐,安抚慌乱的人们,直到最后一刻。 Wallace Henry Hartley

他们演奏的最后一首曲子是《Nearer, My God, to Thee》,幸存者回忆Hartley在船头淹没前的一刻,依然在高喊:“Gentlemen, I bid you farewell”(先生们,我们永别啦)。两周后他的遗体被打捞出来,编号为224,被送往他的家乡,英国的Colne。2001年,Colne还有一条新的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来自英国的凯尔特籍神父,也一直在为船员祈祷到最后一刻。每一次念到“Holy Maria(圣母玛利亚)”时,铿锵有力。一位小女孩回忆他将他的衬衫脱下,包裹着她将她推上救生艇。Thomas Byles本来是要去美国的布鲁克林,为他的兄弟举行婚礼。婚礼后来改在4月20日的周六,那一天同时也举办了Thomas Byle的葬礼,当事者回忆当时有超过两千人出席。

→沉没原因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原因众说纷纭。

厄运之船:有神秘主义者认为泰坦尼克号本身就是一条厄运之船,因为它的编号是390904,倒映在水中看起来很像NO HOPE(没有希望)。遇难乘客William Thomas Stead生前曾多次说自己会死于溺水。1889年,他写了一篇文章“邮轮如何在大西洋中沉没”,描写了两艘船相撞导致了大量的人员死亡,并且他还特地强调是因为救生艇数量不足。1892年,他写了一个短篇小说“从旧世界到新世界”,其中描写了一艘叫做Majestic(磅礴)的大船,去抢救另外一艘因为撞到冰山而遇难的船只。这些故事为泰坦尼克的沉没添加了神秘色彩。

真相:1991年科考队对船体残骸的金属碎片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当年的造船工程师只考虑到增加钢的强度.而没有想到要增加其韧性,为了提高强度往炼钢原料中增加了大量硫化物,这大大增加了钢的冷脆性,导致金属在-40℃到0℃的时候就会变脆(今天的钢在-70℃到-60℃的温度下才会变脆)。另外,固定船壳钢板的铆钉里含有异常多的玻璃状渣粒,这让铆钉变得非常脆弱,容易断裂。在冰山的撞击下,船体破裂,铆钉断裂,导致船壳解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巨大的船会在短时间下沉。 撞冰山示意图

→虚拟的爱情也有蓝本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但与片中女主角露丝不同,女主角的原型并非妙龄少女。她名为海伦·丘吉尔·坎迪,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发生时,已经53岁。“杰克”名为爱德华·肯特,也已58岁。当船撞上冰山并沉没时,爱德华随船沉入大海。海伦奇迹生还,并且用文字把那场灾难如实记录了下来。半个世纪后,詹姆斯·卡梅隆以她的故事为原型,塑造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不朽的爱情。

当时,已经离婚的海伦在法国接到一封电报,说她的儿子在纽约的一次飞机事故中受伤。而尽快赶到纽约的唯一办法就是乘坐泰坦尼克号。在没有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她靠写作过上了体面生活。她写的《女人如何自力更生》成为国际畅销书,这使得她能够买得起世界上最豪华邮轮的头等舱船票。

尽管已年过半百,但海伦风韵犹存。登船后,她吸引了头等舱内至少6名男士的注意。在“泰坦尼克”号上,富有的艺术家爱德华·肯特最终赢得了海伦的芳心。58岁的肯特是纽约“锡尔斯比和肯特”公司的合伙人,刚刚结束欧洲的假期返回美国。短短的航行生活中,海伦与肯特发展出一段浪漫感情。但他们的恋情在1912年4月14日晚11时30分被无情中止,那一刻,“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

获救之后,海伦写了36页回忆录,记述了沉船的经历。“当时我正在浴室,准备洗热水澡……灾难降临,我们的船撞上冰山,这消息简直把我吓蒙了。”一名乘务员安慰她不要惊慌。没过多久,海伦和其他头等舱的妇女儿童一起登上6号救生艇。她亲眼看见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缓缓沉入大海。 “简直就像世界末日。”

和电影情节一样,肯特在海难中丧生,而海伦活了下来。肯特把海伦护送到了6号救生艇边。在上救生艇前,她有预感这可能是永别,就将有祖母照片的小金盒和一个银质白兰地酒壶交给肯特保管,以此留念。“请帮我保管,你知道,我们女人没有衣兜。”她对肯特说。此后“我再没见到过他。”

后来,救生艇将肯特的尸体打捞上岸。人们在他的夹克衣兜里发现了小金盒和已经被压扁的银酒壶。1913年5月15日,肯特的妹妹夏洛特将它们寄还给了海伦,并附上了一封短短的感谢信:“我非常高兴你能重新和这些物品团聚。”

大难不死的海伦,为美国的一家杂志写下在泰坦尼克号上的爱情故事,这也成为后来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创作素材。“泰坦尼克”号灾难过后2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海伦在意大利加入国际红十字会,还曾护理过美国大作家海明威。

一战结束后,她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日本还有中国。她在北京定居了两年,为《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发生的事情,成了一个“北京通”。她最后回到了位于缅因州的家,直到80岁高龄时,她仍然笔耕不辍。1949年8月30日,90岁的海伦与世长辞。

泰坦尼克历史学会的最新季刊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美国报纸

【《泰坦尼克号》】推荐阅读:

上一篇:传播学介绍下一篇:萤火虫教案板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