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城市记忆

2024-07-17

渭南城市记忆(12篇)

1.渭南城市记忆 篇一

关于渭南中心城市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社会法制“三胞”联络委员会

建设成效显著发展态势良好渭南中心城市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设好中心城市,对实现渭南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入贯彻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渭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6月25—26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在陈雪民、张海贵两位副主席带领下,对渭南中心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委员们听取了市政府的情况通报和渭南高新区、渭北产业园区管委会的情况汇报,与涉城部门进行了座谈,实地视察了部分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深入地了解了中心城市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建设成效显著发展态势良好视察中,委员们察看了多处近年建成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听到了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成就的由衷赞叹和对城市发展前景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巨大变化。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尤其是开展创卫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有效地带动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渭南中心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西进北扩,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中心城市“西进北扩”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提高中心区,大力发展高新区,积极开发渭北新区,中心城市规模逐年扩展,建成区总面积已达32.8平方公里,人口33万。高新区按照“现代化城市新区”的综合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配套,西部已规划建设到渭南—临潼交界处,建成区总面积扩展到10平方公里。区内已形成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现代医药、科技教育4个特色产业园,年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经济增长连年保持在35%以上。渭北产业园是规划中的中心城市渭北新区的一期工业项目区,近年来坚持政府引导、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基本实现园区“六通一平”,建设面积达5.2平方公里,累计签约项目66个,总投资39亿元,其中47户企业正式入园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工科贸并举、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产业格局,城市化建设初显雏形。

二、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项目建设促城市发展,先后投入12亿元,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了50多个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城市建成区供水管网覆盖率达90%,排水管网覆盖率达70%,供气管网发展到153公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已投入使用。渭富大桥、渭蒲大桥、渭清路、乐天大街建成通车,金水路、仓程路、站北路等断头路实现贯通,东风大街、胜利大街、人民大街等17条道路相继改造,基本形成了“五横六纵”的城市干道系统。市民普遍关注的老火车站搬迁、湭河综合治理、朝阳公园建设、民生路区域综合改造、新建中小学及中心医院迁建等项目正在实施。一大批重点城建项目的建设,使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功能逐步完善。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授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城市”。

三、成功开展创卫活动,城市面貌展现新容

市委、市政府带领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市民,以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硬化人行道45万平方米,硬化率由创卫前的33%提高到现在的98%。建设各类市场28个,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乱摆摊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积极实施南塬北坡绿化和渭河南岸、湭河公园、渭清路绿化建设等重点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近2000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绿地率达31%。不断加强污染治理工作,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由创卫前的198天增加到现在的287天。对15条道路实施亮化工程,几条主要干道达到一街一灯型,一路一景观。违章、危旧、临街临时建筑基本拆除,户外广告牌得到治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经过举市一致的不懈努力,顺利实现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奋斗目标。

四、建成一批亮点工程,城市形象逐步提升

几年来,渭南城区相继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重点城建工程,城市形象逐步树立,城市品位明显提高。采用丹麦进口设备,建成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市污水处理厂,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投资6100万元的渭南火车站广场,极大地改善了火车站周边的环境,有效地提升了渭南的窗口形象。改造完成并免费开放的综合性公园——湭河公园,桥、灌、草配置科学,亭、台、廊错落有致,园林小品丰富,景观别致新颖,富有节奏和韵律。城区西部各主干道陆续贯通改造,更加宽敞亮丽。标志性的高大建筑逐年增多,增添了城市现代化气息。数十处街头绿地和休闲广场相继建成。渭南中心城市正在以充满活力的新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历史欠账较多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渭南中心城市建设虽然步伐很快,成效显著,但是,同发达地市相比,同中心城市在全市所处的地位相比,同市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宏伟目标和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设施仍显滞后,城市发展受到制约

由于受历史上三门峡库区泄洪要求影响,加上撤地设市时间短、基础差、投入不足等原因,城市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中心区部分主次干道还是“断头路”,一些道路老化破损。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滞后,自来水供水量不能满足城区需要,供水仅占城区用水量的40%多。城区排水不畅,管网老化、雨污合流,遇到持续雨天,雨水严重淤积,防内涝形势严峻。绿化水平仍然偏低,人均绿地面积明显偏少。城区天然气供量不足,部分地段天然气管网尚未覆盖。大部分建成区还没有实现集中供热。城市污染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粉尘多、噪音大仍然突出。中心区和高新区在规划建设上衔接不够,造成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存在许多技术上的实际困难。

二、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城区中小学校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西部学校数量偏少,容量不足。少数学校校舍简陋,存在安全隐患。作为一个中心城市,文化、科技服务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没有市级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在全省10个地市中,我市是唯一没有体育中心和训练基地的地级市。公交场站建设、线路发展、车辆更新依然缓慢。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起步较晚、总量偏小。

三、城市建设缺少特色,城市建筑标准不高城市建设上,既缺乏鲜明的现代风格,又缺失丰富的人文气息,缺少具有渭南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没有凸现渭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特别是没有把“三贤”、“三圣”等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大多数建筑没有个性和独具的风格,只是简单复制堆积,千篇一律。一些建筑设计建设标准不高,建设时间不长,就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甚或推倒重建,造成巨大浪费。有的地处城市中心的新建道路,两旁建筑设计起点不高,建设水平低下,如新开通的金水路中段、新建的乐天大街西段两旁陆续出现了一些低档次建筑,建成之日,已是落后之时。城市开发商过多过小过滥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立足更高起点推进更快发展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是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实现渭南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改善我市人居环境、投资环境、提升渭南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带动和促进全市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要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载体,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努力推进渭南中心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一、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依规建设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要尽快重新修编渭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特别是要重视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要管到每一条街道和具体建筑,使详规的覆盖率达到100%。规划要找准城市的定位,要有超前意识,要有长远眼光,立意要新,起点要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规划中要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布局和区域功能,合理规划产业区、综合区、休闲区、居住区等。同时,要注意城市各组团间的规划衔接,保证城市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编制规划要广泛听取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广集民智,科学论证,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要切实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刚性原则,规划编制后应经同级人大审议通过,变更规划亦必须经人大审查批准,任何人无权私自改变。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规划,如印发规划宣传资料、在媒体上公布规划内容、在城区醒目位置设立规划模型和规划牌匾等,让广大市民更多了解规划,自觉维护规划,并监督规划的实施。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要带头模范遵守执行规划,坚决克服城市建设的随意性、主观性,对违反城市建设规划的行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做到规划一支笔、建设一张图。

二、坚持项目带动,加快城建步伐

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渭南城市面貌近年来之所以能发生较快的变化,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要继续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的思路,特别是要围绕创建国卫目标,突出抓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2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水、电、气、热、讯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并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下游后上游,重点发展地下管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市形象。要更加重视现已开通路段两侧的开发建设,努力形成新开一条路、繁荣一条街的良性发展,改变一些新建设道路开通后依然萧条落后的状况。同时,要切实重视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产业,实现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城市功能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点,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题。城市发展的战略必须把改善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无论是在中心区改造建设中,还是在“西进北扩”的新区发展中,都要科学、合理地布局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广场、公园、商业网点、公共交通及公用停车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同时,要吸取汶川大地震的教训,规划建设大型应急避难场所,提高城市应对大型危机的防御能力。

四、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要把渭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融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之中,使二者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形成渭南特色。要高度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依托这些文化遗产,开发建设博物馆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及城市雕塑,使渭南成为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和谐体。城市建筑在设计和建设上,也要力求富有文化个性和现代风格,特别是对已开通和正在实施改造的各主要干道两侧的建筑,必须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坚决杜绝低层次低档次的建设。在提高城市整体素质的基础上,要重视加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文化市场功能。

五、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园林城市

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要按照建设“文明绿色新市”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加快以公共绿地和庭园绿化为重点的城市园林建设,形成庭院绿化、小区绿化与公共绿化、街巷绿化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打造“城在林中,林中有城,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生态格局。城市规划建设上,要合理确定建筑密度,留出绿化空间,再不能“见缝插楼”,而应当“见缝插绿”,并且努力做到有计划地“腾地建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侵占绿化用地,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能明显改善城市形象的大型公共绿地项目,如南塬绿化、朝阳公园建设、湭河水库区绿化、城区周围公路道路绿化、渭河防洪堤绿化和城市周边绿化带等。要对南塬北坡实施综合治理,修筑必要的淤堤坝、防洪坝等,防治水土流失。要加快湭河城区段综合改造,建设梯次橡皮坝,形成水面,增加城市“灵性”。要坚持建、养、管并重方针,切实做到“建绿必养,管必到位”,建立健全绿化养管长效机制,保证城市绿化持续健康发展。

六,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

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环节,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快改造建设步伐。要积极借鉴外地经验,放宽政策,充分调动和引导区、街道办及社会各界参与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要重视加强对城中村村民的教育和城中村改造的管理工作,杜绝村民自行建设、违规建设。要高度关注和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和旧城区拆迁改造中群众的利益补偿问题,积极研究制定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努力创造培训机会和就业岗位,探索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尽可能地共享城市建设发展的成果。

七、创新发展思路,拓宽投资渠道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扩大投融资渠道,是近年来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又一重要经验。目前,资金紧张仍是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继续大力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在不断增加市财政资金、争取中省政策性支持和争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建设的同时,大力扶持市投资集团公司,赋予其投融资、经营城市国有资产、参与产业项目开发等职能。要通过经营城市土地、开发建设、拍卖部分城市公用设施、出售道路冠名权、广告设置权等,有效运作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提高经营城市的效益,实现“融资——开发——收益——再融资——再开发——再收益”的滚动发展格局。要抓住南资北移、东部产业西移的机遇,高起点策划一批城建招商项目,吸引大集团、大资本投资城市建设。要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开发建设的活力和实力。

八、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水平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必须牢固确立法律观念,强化法制手段。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渭南中心城市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度和办法,进一步规范建设和管理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城市建设管理的知识和有关规定,努力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程度。要切实加强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坚决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并要不断完善监督检查、行政追究、投诉管理等制度,使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真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尽快理顺中心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特别是要注重理顺执法、环卫、城区土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和城区建设体制,实现重心下移,分级管理,责权利统一,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2.渭南城市记忆 篇二

(一) 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 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 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 是城市的灵魂, 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 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 不是若干片被保护的历史街区, 更不是那几栋历史建筑, 它是活的, 像生命一样也在吐故纳新。文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 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 所以只要生活继续, 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 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不论保也好, 更新也罢, 对城市的了解, 对文脉的把握才是根本。城市文脉的保护不能局限在一城之中, 它还需要大系统的支持, 城市不能成为文脉孤岛。对于中国来说, 建立村镇两级的文脉保护体制, 将会有效支持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 城市文脉应该纳入城、镇、村三级文脉保护体系之中。根据城、镇、村的不同特点, 承担文脉保护的不同任务。

对于大城市来说, 经济发展的压力巨大, 旧城保护难度很大, 而且现在中国大城市旧城存留完整的几乎没有, 因此应该将重点放在继承文脉、改造旧城、打造新城上。对于小城市和集镇来说, 要完整保护传统街区, 重点保证传统街区内生活方式的合理延续。对于村落来说,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它最大的价值, 因此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村落自身, 还有其周边环境。

完整的传统小城镇和村落不但可以为我们保存下传统生活方式, 而且还为大城市继承发扬文脉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滋养。传统的不一定落后, 乡土的不一定注定要淘汰, 它们很可能带有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的密码。破解它们、利用它们, 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城市形态和现代生活方式, 才是保护文脉、发扬文脉的终极目标。

(二) 历史街区。

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 均应妥为保存, 不可加以破坏”。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又称《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 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 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 还列举了历史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 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

我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 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 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 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 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其基础是此前由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 (设立) 的“历史性传统街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也予以保护, 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 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 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并报国务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

可见, 城市中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历史街区所营造出的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 是构成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重要部分。这些街区的形象特征和功能品质都与城市整体密不可分。由于这些历史街区通常位于城市中心, 所以他们的振兴实际上也就是城市的振兴。在城市文脉延续中, 历史街区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邓州市富胜寺回族聚居区外部空间改造

(一) 区域背景

地块———位于河南省邓州市老城区的富胜寺片区。

性质———城市老城区中一个典型走向衰败的历史风貌旧街区。

历史地位———城市的记忆。

邓州:邓州地处豫鄂边陲, 南扼荆襄, 北达京郑, 西倚秦岭, 东邻新唐, 素有“三省雄关”之称。———“前列荆山, 后峙熊耳, 宛叶障其左, 郧谷拱其右, 据江汉之上游, 处秦楚之扼塞”,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背景之下为邓州带来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福圣寺片区:处于东西贯穿外城的要道与南北进出内城的主干道的城市核心交汇之处, 内含宋代名塔———福圣寺塔, 周围散布众多公共建筑———形成开放型商业经济繁荣区。这里曾是名商富贾的聚居地, 建筑多面街而建, 前店铺面密集, 后宅庭院幽深。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 该传统地段受到了用地、交通和建设现状等因素的影响, 发展滞后, 原有的功能正在慢慢丧失, 使曾经繁荣的街区如今面临尴尬处境。

(二) 基地周边特性分析。

基地位于南阳邓州市的老城区, 片区的西临是邓州市火车站, 东面是穰城路, 中间由花园路和古城路将街区分开。以古城路为界, 西侧名为民主街, 东侧为建设街, 周边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基础设施齐全。由于位置特殊, 这里就如城市的“瓶颈”一样, 是要疏通“瓶颈”还是要保留历史地段,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三) 现状分析。

曾经的辉煌不再, 一个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一个地处中原土地肥沃, 一个古代中国的交通要道, 一个饱经沧桑与战乱的历史名城。而在历史的长流中它逐渐没落了, 团结中路片区变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城市中的历史片区。它破败、它没落, 但是它却是最能够直接说明邓州历史与变迁的证明。在面对它的何去何从时, 我们沉思。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 怎么延续并保留邓州的城市记忆, 又更好地更新街区。在过程中, 我们将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街区有着传统的很多记忆碎片, 如富胜寺塔、街巷、老树、传统民居院落、茶馆、传统工艺等。功能以居住为主, 并混有商业、银行、休闲、清真寺、富胜寺塔、医疗等, 功能比较齐全, 但缺乏与现代城市的融合, 比较单一。建筑形式大多为明清时期, 也掺杂了多个时期的拼接, 建筑结构已老化, 大多已是危房。通过居委会的调查, 片区的民族纠纷并不多, 几乎可以忽视。

在这片没落的片区上却有着最丰富多彩的街区生活, 问候、喝茶、聊天、下棋、小孩子奔跑玩耍等。这些生活场景散落在街巷的角落中, 被街巷这条线串联起来, 形成一幅美丽的街道生活图景。这个鲜明的对比, 预示着街区的生机与矛盾。这个矛盾就是改造的切入点, 街区的邻里空间。

(四) 提出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对片区的改造提出问题和问题的研究方法。历史街区的问题主要是:建筑间距过小, 达不到防火规范;建筑质量问题严重, 违规搭建较多;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严重缺乏, 卫生条件差;商业没落, 道路拥挤。所有的问题导致片区活力下降, 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改造更新。

根据探索片区应属于居住为主的街区, 并不是纯粹的商业街区, 所以更加重要的是街区的生活图景的延续。传统街区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它的文化意义, 街区中生活的人是这些文化意义的直接传承者, 而他们的生活则是文化意义的活的体现。

邻里空间是指散落在街巷中的零零散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行走在街区中, 或许感动你的不是古建和街巷的本身, 而是在这个载体下发生的故事。保留真实的街区生活才是邻里空间的真正意义所在。而空间的关注点则在于人的行为模式, 外部空间的重要性, 场所的营造, 领域感与归属感。

在历史街区的变迁中, 这种随时间变化的邻里空间为建筑和建筑的使用者提供了多样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从而成为城市丰富的日常生活的发生器。而这种空间的意义还在于他随时间的变化而转变, 在这种转变中看出人们生活的变化。在改造中, 以这种空间和空间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延续原有的“街道芭蕾”, 梳理片区的肌理, 最后改造人居环境。

三、延续城市文脉的一些思考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我们的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 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 被成片、成街、成坊地拆除, 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难道我们的城市发展到只有依靠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去寻找那曾经的记忆不可了吗?其实, “立新”不必“破旧”, 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 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文脉, 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

城市记忆的延续, 这项工作不仅仅意味着要探究历史而且意味着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形式的模仿是以新的形式的自我消失来获得协调, 但新形式的自我消失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尊重。历史遗留下来的旧建筑的价值在于它距当今时代的时间。形式的模仿只能含糊或抹杀时间, 没有时间差也就无所谓价值的体现。环视一下我们周围的现状, 不乏“地道式模仿”、“改良式模仿”以及“符号的演义”等众多作品, 这些作品中, 新的设计丧失了自身的形式特点, 协调被看成创造的目的, 而模仿几乎成为获取协调的必由之路。

面对现实深感, 我们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和在传统环境中添加新建筑设计中应该加强探讨。首先是对符号的意义和功能的思考。一般来说, 在文化活动中人们所受到的限制是符号方面的限制, 不是人们驾驭符号, 而是符号驾驭人。而所谓精通文化, 在符号层面上起码应该做到娴熟地操作构成该文化符号系统而不是符号本身, 并把新的经验和见识编织到符号中去。其实符号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而有关文化的继承和革新的奥秘就在这变异之中;其次是对现代建筑语言的深刻认识。现代建筑语言是基于建筑设计的理论和建筑材料及手段为基础的空间语言。它的形式语言不是符号, 而是建构建筑形体和空间的手段。成熟的设计行为必定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持, 就新老建筑协调而言, 首要的任务是剖析历史, 知识是对已定论的建筑事实的认知, 包括历史文化, 因此涉及历史建筑的创作必须是再认识历史的过程, 重新寻求空间、环境、技术概念等不和谐因素间可对话的媒介, 以本质新与旧的统一作为出发点开拓共生的理念, 共生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地保留旧建筑, 同时利用新设计中的现代材料及手段的对比, 更大限度地用时间差来表现老建筑悠久的历史, 城市的文化。

记忆的延续不是依靠某一人或一部分人的努力就得以延续的, 还需要靠全民的共同创造,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仅再是建筑或城市本身, 而是超越建筑物质本身的需要, 创造能产生共鸣的精神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家骅.发展中的中国环境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知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2005.

[3]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2.

3.建构城市记忆 篇三

关键词:城市记忆城市公共档案馆档案编研

城市公共档案馆作为保管国家和社会历史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档案编研在传承“城市记忆”方面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定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城市公共档案馆:保存城市记忆的“仓库”

1.1城市记忆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人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城市记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城市记忆主要地体现为一种集体记忆。它在范围上区别于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国家记忆。仅局限于被某个城市中长期生存的人所共享的记忆。城市记忆以不同层面的个体记忆为基础复合而成,充分体现了社会整体对城市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评判。”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看,“城市记忆即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的整体性历史认识。”“城市记忆是对过去城市整体的意象和意义的认知和重构。”广州市城建档案馆的王光玉认为,“城市记忆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形象表达,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可见的有形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森林水力、河流山脉等;以及城市建(构)筑物及城市格局,包括公共建筑、街区、公园、住宅等。二是城市无形的文脉。它是物质环境所载负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组织制度等内部蕴涵。”

从构成要素上看,城市记忆由城市记忆主体与城市记忆客体材料两部分组成。城市记忆主体包括一切长期聚居于城市中的人,他们是城市历史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城市记忆客体材料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并留存下来的各种人体可感知认知的自然物、人造物,以及抽象的事件和观念,其中,地理景观、城市建(构)筑物、文物遗迹、民间工艺品、考古资料、档案资料等可视的有形的记忆客体材料以各种人体可感知认知的物质化形式而存在,而戏剧、音乐、方言、传说、民俗、信仰、传统工艺技艺等无形的记忆客体材料则往往通过概念、符号与特定行为来表达和传承。并且,这些无形记忆客体材料的形成与前者相比而言更具历史性和复杂性。事实上,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历史现实中。有形与无形两种记忆客体材料往往相互交织并相互作用。城市记忆客体材料的形成和积累有赖于城市记忆主体持续不断地在时间(历史)和空间(文化)两个维度创造性地体验和发掘已有的城市意象。这种体验和发掘,有利于城市记忆主体不断寻找并确立起自身在城市集体中所处的位置,而城市生活的丰富性也依赖于城市人记忆和发掘过去的能力。

1.2城市公共档案馆是保存城市记忆的“仓库”。城市记忆就是为城市人所共享的城市社会的集体记忆,它是人们对城市环境及其形态要素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认同后所产生的集体记忆。它以不同层面的个体记忆为基础复合而成,充分体现了城市社会群体对各种城市意象的主观体验和价值评判,是城市特色在人们心灵上打下的难以磨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烙印。集体记忆为城市人自我认知、确定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拓展经验空间提供了平台。同时,通过共享的符号和记忆将城市社会凝聚起来。城市记忆具有连续性、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使得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各城市群体共享。城市记忆作为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统一体,从激发、成形到传承,需要城市主体对一些特定的城市意象、符号和概念进行长期不间断的交流和充分的共享。才能够克服城市社会变迁带来的各种挑战。保存下来被人们完整地重复和共享。

人类社会的集体记忆正是通过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得以保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直到今天为止全部社会与文化信息的存储器和仓库。关于这一点,阿温特·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作了精彩的论述:“在原始社会。人类被迫把他们储存的共有的记忆和个人记忆放在同一个地方,这就是储存在个人的头脑中。部落的长者、圣人以及其他人,以历史、神话、口头传说、传奇等形式,把记忆保存下来,并且用语言、歌咏、颂歌等形式传给他们的子孙……第二次浪潮文明冲破记忆的障碍。它传播了群体文化。保存了系统的记录,建造了上千个图书馆和博物馆,发明了档案柜。一句话,它把社会记忆扩展到人们的大脑之外。找到了新的储存方法,这样就冲破了原来的局限。”这种群体记忆构成了人类文明延续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档案馆正是这种记忆信息的储存、管理和传播的制度化体现。城市公共档案馆系统,即城市内所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档案馆,包括城市综合性档案馆、专门档案馆(如城建档案馆)、部门档案馆等。正是通过编研来筛选馆藏信息,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并以编研成品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各方面利用。

2、建构城市记忆:城市公共档案馆拓展编研功能的契机

2.1从城市记忆的基本模式看档案编研。城市记忆遵循着从“记”到“忆”的循环模式。城市“记”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记忆客体材料以各种方式在记忆主体意识中留下痕迹,如实物留存、文字记录等。档案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其原始记录性,档案所承载的档案信息本身是反映社会主体实践活动最朴素的原始记录,是一种最为特殊的记忆方式。有形的记忆客体材料在特定的群体情景关系中转化为复杂的图式和符号,它们必须通过记忆主体的解码,才能在意识层面上产生作用,由知觉转化为观念。无形的记忆客体材料发生在行为主体的反复实践和体认中,如举行风俗仪式,通过记忆主体在行为上的重演,成为习惯、思维被有效地唤起并保存起来。档案编研的过程,就是档案编研人员预先对档案馆藏中能够反映和还原城市生产、生活的特定的情境关系的那些档案信息所包含的复杂图式或符号进行“解码”的过程。即使是无形记忆客体材料的反复实践和体认。也离不开档案信息的参考情报作用。

档案编研的过程还是城市“忆”的过程。城市“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记忆主体将客体材料重新置入现实脉络结构当中,再次成功识别和理解客体材料,并体验到其在结构中的价值和意义。在“记”的过程中,如果有形记忆客体材料缺失、不能被记录下来,或者无形记忆客体材料不能得到主体重演,那么,记忆主体将失去参照,不能实现“忆”的过程,而原有记忆也会很快消失。城市公共档案馆内系统保存着城市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在内的完整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忆以“单位”或“节点”的形式储存在档案柜里。然而,为城市人群所共享的城市记忆本身是多样的,甚至某种状况下是零散的,只是一些相对稳定的记忆的“碎片”。庞大而系统的档案馆藏在针对不同城市人群建构属于其本身的城市记忆时就显得大而无当、力不从心了。档案编研的灵活性特征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仅

从形式上来看,编研就包括大事记、档案文摘、专题档案汇编、摘编、专题概要、组织沿革、口述历史等,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通过馆际合作、跨省区域合作,甚至跨国合作来摆脱档案馆藏对编研工作的限制,收集各种各样的档案信息为城市记忆的建构提供丰富的“原料”,然后,档案编研人员依据特定城市记忆共同体的需求,再对原料进行筛选甄别,将档案信息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并以成品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各方面利用。

2.2从城市记忆的建构过程看档案编研。“城市记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的系统。系统各层级间以立体式、有机的方式相互重叠、彼此交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中共同发挥作用。系统变化过程中经历增长、缩减,也伴随着变形、扭曲的活动。城市的集体记忆系统以一个由城市市民构成的集合体为基础,其中进行记忆的是作为集体成员的个体。系统从其基础中汲取力量,通过历史性的过程建构起来。在时间的联系与发展中,系统借助于现实观念和规范对集体记忆框架进行反思,当城市的记忆客体材料不断地被加以追溯时,记忆行为主体吸纳了更多的现实性因素进入其中,记忆客体材料从而得到新的阐释与体验。由此可见,城市的记忆过程并不是一个对过去的复制或恢复,而更体现为由现在开始,指向过去的一种主动建构过程。”城市记忆建构为公共档案馆编研功能的拓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途径。城市记忆建构的过程使档案编研人员能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处于历史变迁中的城市与人,并为正确处理城市历史延续与发展问题提供更多新的观念与途径。档案人员通过编研对城市记忆进行建构的过程,类似对电影剧本的改编,相同的故事人物和情结由于不断受到新的理解与启发或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而呈现出新的涵义。当然,档案编研人员的这种主动建构过程,必须在反映城市历史变迁和保持城市历史延续性两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正如刘易斯·科瑟在《论集体记忆》的导论中指出的:“那些在现在的路标指引下描述过去的人,一般都会意识到历史既是由变迁构成的。但也包含了连续性。……尽管现在的一代人可以重写历史,但不可能是在一张白纸上来写的,尤其是在那些具有更齐备的文献记录的历史时期,则更是如此。”因此,这种因档案编研人员主观原因导致的城市记忆建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倾向可以依赖丰富、齐全完整的馆藏城市记忆档案资源作为支撑,通过确定的档案编研原则来加以消减和遏制。

3、以城市记忆建构为取向的档案编研应遵循的原则

对档案编研工作而言。城市记忆的建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编研人员只有遵循必要的编研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历史任务。

3.1集体性原则。城市记忆建构是从一种集体性的视角为城市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进行诠释。城市自身并不会记忆,城市记忆的塑造和维持需要城市记忆主体的力量和认同。“过去是由社会机制存储和解释的。”其实,城市公共档案馆作为这种社会存储和解释机制的一个重要部门,一直以来都在扮演着城市记忆保管员的角色,只是档案部门并不自知,只是近年来才开始关注它而已。但是。一旦档案部门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立刻就展现出了极大的社会责任与专业热情。城市记忆更多地反映出一种集体功能,公共档案馆正是代表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全体成员来管理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档案的。因此。档案编研人员在对城市记忆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尊重集体全体成员的意志,不能从狭隘的自我主观意识出发,也不能只考虑孤立的个体和小集团的利益,要以城市集体人群有价值的城市日常生活为基础,关注城市记忆主体的心理体验。进行城市历史的阐释与解读。

3.2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是《威尼斯宪章》确立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普遍性准则。宪章开篇即指出,“传递历史古迹原真性的全部信息是我们的职责。”“对于一件艺术品、历史建筑或文物古迹,原真性可以被理解为那些用来判定文化遗产意义的信息是否真实。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代表遗产创作过程与其物体实现过程的内在统一关系,其真实无误的程度以及历尽沧桑受到侵蚀的状态。”“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而人们理解这些价值的能力部分地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对这些信息源的认识与理解,与文化遗产初始的和后续的特征与意义相关,是全面评估原真性的必要基础。”档案是城市记忆客体材料中最可靠、真实的信息源。同时,档案编研人员应当注意,档案等城市记忆客体材料是在一个由特定的人、物、事件等因素限定的背景中形成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解释留下痕迹。这个背景赋予了城市记忆独特的意义。其含义始终无法脱离这个背景而获得正确全面的解读。因此,档案编研人员在构建城市记忆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档案文件形成的背景因素,综合考虑档案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为追求档案编研作品的风格和自我展示而不惜以牺牲档案文件之间的关联性、连续性为代价,对档案文件中城市记忆的要素进行随心所欲地拆卸和重新组合。或者是片段简单复制和无限拼贴,这将导致档案编研活动最终背离城市的历史情境,背离档案原始记录的根本价值,形成一种对城市记忆现实的虚构,抹煞了包含在档案原始记录中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3.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保护原则源于意大利对历史古城博洛尼亚保护的实践,即“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1974年召开的欧洲议会上。被确定为更新城市历史街区唯一有效原则。整体性原则强调的是一种活的记忆,一种文化传承,不只是关注历史建筑物,更重要的是反映当时居住于其中的社会阶层的生活现实,忠实记录和反映不同时期的城市肌理。因此,档案编研人员在建构城市记忆时,关注的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古老的建筑物,更应当是对整个城市生活的记录、反映和传承。以此反观我们当下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城市记忆工程”就不难发现,城市记忆不等于城市建筑物的记忆。构建城市记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单独依靠城建档案馆或综合性档案馆的力量,甚至仅仅依靠城市档案部门现有的资源和力量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整合现有的城市记忆资源,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与交流,在广泛收集显性记忆客体材料的同时,努力发掘隐性记忆客体材料,尊重并建立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整体上还原城市肌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给城市留下活的记忆。

4.城市记忆作文 篇四

一、幽远的小巷

顺着青石板路一条条幽深的小巷映入我眼帘,是那样神秘,真没想到,在华丽的大街背后,居然可以找到这么幽雅的去处。青黑色的城墙砖在这小巷里,显得古朴,它庄严地静默着,静静地站在这里,目睹了城市的变化,目睹了战火与安宁。而上面雕刻的文字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是一个没有结束的故事,岁月用它的大手把它们抹掉了,留给我一个谜。这种情景,我以为只能在电视上才看得到,没想到我还亲眼见到了。小巷古朴,青苔点缀着的石板路正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像躲进深山修行的人,一切都是那么与众不同。

二、古榕

5.童年城市记忆1000字作文 篇五

随风去了的,是过去,而今天又如期而至,一直以来,有得有失,而谁也无法衡量究竟是得是失。――题记

怀念着,这座城市。怀念中,又开始了新的怀念。美丽的勒杜鹃有开放了,娇艳的粉红填充着这个都市每个人的心。

还记得那片黑黑的天空吗?在曾经灯光暗淡的这座城市,是明月与星星无偿地献出那点淡淡的光;还记得萋萋的草地吗?在曾经连水泥地都少见的这座城市,是蟋蟀与夜来香陪伴了我们的童年与无数个梦香。哦,如今啊,这座城市脱去了它的旧衣,装点着的,是无数的霓虹与闪烁的高楼。

夜凉如水,清风送来了城市的往事,我于是把思绪拴在了那好像曾被人们淡忘的往事上――我只知道那灯是很暗很暗,而心中又是很亮很亮的――因为深深地相信着童话,因为喜欢望着深深的夜空。我记得,尽管是那么矮小,但是是还是那么喜欢与伙伴在树丛里玩耍啊!我记得,大榕树下,那些大人们告诉的许多许多有关梦与纯真的故事,哦――他们是不知道的,其实每一个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那是挥之不去的啊!于是,那时候,我便真的看见了深圳那纯朴与和蔼的面孔――那些葡萄的藤,还有用旧砖堆成的矮墙,小小的院子,矮矮的宿舍,哦,还有那些喜爱淋浴夕阳光辉的鸟儿。

旧时的深圳还带着一种深深的朴实――当雨丝又飘荡在空中时,小孩们就嘻嘻哈哈地跑了出去,躲到龙眼树下,大人们有的追着,有的忙着回家收起衣被来。被抓到的小孩,总要挨一顿训,而他们也还是笑嘻嘻的`――哦,是中秋节要到了。月亮又挂在天空,圆圆的,周围让云彩韵上了一层,显得更大起来,好像在提醒孩子们别忘记它。――小孩子们忘不了的!他们之中有的端来了一盆水,放在地上,看着月亮的倒影――大人们说这样就能看见嫦娥和玉兔呢!还有的孩子们,点燃了一根根蜡烛,摆在街上。细细的火苗在微风中摇摆着,像一只只小眼睛,眨呀眨,说:“大家一起来玩啊!”然后就有更多小孩子从家里拿来蜡烛,这里点一根,那里也点一根――好多好多的街道都有了这样的小眼睛,然后,当家家户户都亮起灯来吃月饼的时候,我看见了,深圳那眨着的大眼睛!小时候我不懂啊,可如今我却要流出泪来了――我看见了真的童话!真正的精灵飞舞在空中!它们在说:“别忘啊!别忘啊!这里是深圳!这是就是深圳!”

当新年的钟声又回荡在半空中时,大家都高兴地在这里那里抹上喜庆的红色。孩子拉着大人的手,都迫不及待要看花市了!大道上,小巷里,处处都是洋溢着“福”“喜”的横幅,连板着脸孔的树,也被挂上彩灯。那是我看见的,是人们闪烁的心,还有,深圳闪烁的心。那一刻,深圳在我心中,又抹上了一层感动和欣喜。

6.渭南城市记忆 篇六

方法一,编口诀。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听到的一些顺口溜,即使是在许多年已经过去的今天,依然清晰地印在我们脑子里。专家研究表明,利用汉字的同音、谐音等方式,将要背诵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或者顺口溜,比单纯去原封不动的记忆效果要强上数倍。同样的,在2014年城市规划师考试中,同样有很多口诀可以利用,比如“一标两量价酬金,履期方地违责任”等等。如果有能力,自己编造一些口诀出来就更好了,在这里,小编也希望大家踊跃贡献出自己原创的记忆口诀,来帮助更多的城市规划师考试备考者。

方法二,数字组合记忆法。在涉及2014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实务和法规的时候,有很多的数字需要我们去记忆,要背诵下这些数字是个艰巨的挑战,因为数字不比汉字,意思基本相同就可以,字句可以有所出入,数字要求的精确。在记忆数字的时候,可以按不同类型分为三类:一是以时间为特征,二是以百分比为特征,三是以金额数字为特征。分类记忆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对于数字的记忆效率。

7.城市的记忆:广西规划馆 篇七

庞波, 自1991年起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现任广西华蓝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主创和设计完成了数十项大中型建筑作品, 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广西规划馆

设计师:庞波、梁云峰、郑霁雯、蓝鹄

建造地点:广西南宁市

建筑面积:4.2374万平方米

作品类别:展示建筑

设计周期:2008年~2009年

建设周期:2009年~2011年

材料:陶板幕墙、玻璃幕墙、花岗岩幕墙

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

广西规划馆位于南宁市东南五象岭新区的核心区。它被橘色与银灰色混搭外壳包裹着, 以“L”形的姿态站立在小丘陵之上。屋顶上, 高矮错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建筑体块, 构成了一座抽象的城市, 极富现代感。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省 (区) 级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 广西规划馆的竣工开馆, 意味着广西从此又多了一张向外人展示自己的骄傲名片。在这个建筑里, 通过智能灯光、多点触控技术、互动影像等高科技手段, 演绎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轨迹。

城市描述:城市印象、起源与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建筑本身来表现一个城市的演变过程, 寻找城市与城市建筑间的某种联系, 探寻用建筑表现城市, 用建筑回忆城市, 从而让建筑自己叙述城市的历史。”建筑设计方的执行总建筑师庞波介绍, 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所以他们在设计之初就把“城市记忆”的主题, 注入到了建筑当中。

这座巨大建筑物拥有4.2374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其本该平坦的屋顶上, 数十个建筑体块错落突起。设计师试图利用建筑形体的塑造, 诙谐地用一个单体建筑表现整个城市的含义和印象;利用建筑体块的分割和组合, 虚实营造出城市的街道、空间和建筑群体。不同的体块, 高低错落, 就像是组成城市的各类建筑, 有高层, 也有多层。利用这种有趣的手法, 营造一个缩小的现代城市的景观, 从而构成更具想象的城市印象。

在规划馆入口的左侧有一个主题广场, 保留了局部地形, 引入水体, 分散在坡地和水边, 将其作为一个室外广场设计, 暗示了城市最初发展时和自然的一种关系。设计师希望参观者通过在主题广场的体验和回忆, 引起对城市最原始起源的追忆。

庞波认为, 城市或大或小, 其实就是“盒子”的多少而已。在屋顶让单个不同的建筑体块——“盒子”不断自由累加, 进行高低不同的组合, 暗示了建筑的一个成长过程, 也表达了建筑累积, 最终成为城市的含义。这是一种用诙谐叙事手法表达规划和建设的印象:规划师在大地上沿着经纬方向画方格网, 方格网未来将会变成城市的街道和道路, 格内就形成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建筑师则在格子内不断地填建筑, 当格子内建筑填到一定规模时, 城市就形成了, 随着建筑的增多, 城市也在慢慢地发展了。

规划馆不仅在空间上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 建筑内外的视觉色彩也与之相呼应。大楼穿着橘色“外衣”, 其间点缀银灰色的穿孔铝板, 充满装饰性美感的同时, 还能让阳光洒入室内。大楼内, 多处采用木质材料作为装饰性结构, 这一笔轻巧地带出了为城市保留历史记忆的用意。

绿色环保:会呼吸的外墙

作为专业性展馆, 广西规划馆不仅仅是展示展品的建筑容器, 建筑本身也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展品。这样大的一幢建筑, 要实现低耗能运营, 并不简单。

规划馆的橘色“外衣”首先做了“表率”, 它通过“呼吸”能够自我洁净。设计师们选择陶土板作为“外衣”材料。陶土板能将空气中的水分吸入内部孔隙, 温度一旦升高水体膨胀, 多余体积的水便呼出板外, 在这个过程中, 表面的灰尘被带走;反复的呼吸作用使得“外衣”表面洁净, 省去了人工清洁的步骤。

在展馆里参观, 大堂里没有电灯却光线充足。原来, 这是屋顶高矮不一的“楼群”在发挥作用。充足的光线正是阳光经过屋顶“楼群”的底部——一块块的有机玻璃板漫反射后得到的。而这些纵横交错的采光天窗, 均设置有通风间层的双层玻璃, 不仅透光, 还能减少热量的交换, 减轻空调的“负担”。以后, 在这个已经建起了小型建筑群的屋顶上, 还将铺上绿草, 种上鲜花, 安装城市体验设施, 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休闲区域。

高科技手段:展现城市变迁

北京的鸟巢、悉尼的歌剧院、迪拜的舞蹈大厦……独特的建筑造型总是容易在第一眼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建筑里的内容若不够精彩, 还是会让人失去继续探索的乐趣。

广西23.6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城市变迁, 规划馆将如何表现?展馆里的高科技手段给出了答案。

8.城市的记忆与传承 篇八

那么,如何在城市发展变迁中,做好城市记忆的传承呢?

2015年1月21日上午,城市的記忆与传承——城市文化与城市风貌保护学术交流会在位于南海路23号的原海滨旅馆旧址一层会议厅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由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青岛城市建设集团承办。会议汇聚了来自有关主管部门、驻青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等单位的文化、历史、建筑及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驻青媒体记者共同参与,论坛由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郝国英主持。

受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中国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舒乙首先在交流会上作了题为《老舍与青岛》的主旨演讲。回忆了老舍寓居青岛期间的故事,感慨青岛为纪念老舍所做的种种积极工作,赞扬了青岛在传承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历史文化名人足迹和影响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舒乙讲到青岛曾经汇聚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学者,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产生重大成就的重要基地。老舍在青岛期间也是其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写作量非常大,其中就包括在青岛创作完成了著名的《骆驼祥子》。舒乙还结合其长期的观察研究,为城市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提出了专业、精准、极具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青岛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顾问邱一麟在会上了作了题为《法制视角下的城市风貌保护》的主旨演讲。他结合《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的制定出台,通过丰富而现实的资料呈现,概括了青岛市历史域区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了历史域区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青岛市实际,提出了历史域区保护的有效对策。

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先进经验,挖掘和保护历史优秀建筑文化,促进建筑艺术与文化交流,共同谋求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的宗旨,在历史建筑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关注和推动城市风貌保护工作等方面,开展了众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本刊记者)

9.渭南城市记忆 篇九

关键词:城建档案;城市记忆;工程建设;作用

1前言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飞快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这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而城市记忆是承担城市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现阶段城市记忆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社会整体进步的关键,它能够对城市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多个角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发展中需要大量地保存城市记忆。在大量的信息在保存过程中,单纯依靠单独的部门来保存海量的信息,无法实现信息的永久和完整保存,而城建档案相关部门的协同运行,对城市记忆的保存至关重要。

2城市档案以及城市记忆概述

2.1城建档案

首先,城市建设方面。其中包括重要的图表以及数据等形式,能够详细描述城市建设的历史。在进行城市的整体建设和规划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大量数据和信息,这就是城建档案当中城市建设方面的内容[1]。其中包含城市当中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勘测中产生的数据;城市详细规划过程中应用的基础资料数据;城市土地以及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数据。其次,环境以及名胜古迹方面。这方面内容主要指的是城市绿化以及名胜古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资料内容,在对这些城建档案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保护城市当中的历史文物和绿化现象,如名木古树、古建筑、环境监测和保护等。

2.2城市记忆

10.渭南学习化妆化妆 篇十

一、我今年XX岁,适合学习化妆么?

一般来说,学习化妆对年龄方面是没什么要求的,因为化妆始终是个技术行业,一般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整体的四大阶段,刚开始学,都是从初级开始,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再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提升,和年龄基本上是没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的接受能力没问题,能跟上老师的上课进度,肯定是可以学的出来的。

二、学化妆要多久才能工作?

通常来说,学习的时间是和学习的内容有关,看你是想从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性质来有针对性的学习,例如是影楼系列的,那么学习的时间在三个月的就可以了,如果是要学时尚系列的,那么就是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了;如果以后打算往影视方面发展的话,那么学习1-2年是肯定的了;也可以依靠上边的建议来选择你的课程。

三、学化妆到底是在学校学好还是去影楼学好?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化妆还是在学校学习好些,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学习的课程更加的全面,课上或者业余时间可以随时向老师咨询你不懂的地方,理论知识更加全面。而且部分优质学校,实践方面跟影楼比起来也是丝毫不逊色的。在影楼学习,首先就不能学习到系统的知识,如果影楼的老人不是很好的话那么你去半年其实还是学不到任何东西,反而还会因为半年的无所事事而丧失对化妆的兴趣感。

四、学化妆的学费要准备多少?

学费是和你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有关,因为学习的时间长些,肯定学习的内容相对就多些,学习的费用肯定就高些,再就是学习的费用还和当地的物价水平,师资力量,学校规模等有关,所以综合地区和地域来说的话,学化妆短期的学费应该是在5000到12000左右,长期的应该是20000到30000左右。

五、这个行业的目前发展怎么样,毕业后的待遇是怎么样?

化妆行业的发展问题肯定是所有要学化妆的,想对深入了解但是又无法去实际了解的东西,因为你们没有实际去接触这个行业,就没办法了解到这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而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说,这个行业的目前的工资待遇,就刚毕业的来定的话,应该不是很高,一线城市应该是在3000左右,二线城市应该是2000左右,三线城市1500左右。如果是做了一段时间的,那么一线城市应该是在5000起,二线城市应该是在3000起,三线城市应该是在2000起;因此个人的发展和工资除了技术之外,也和区域有关。当然如果是做了首席化妆师或者是主管之类的,这个待遇就是另当别论了。那么根据你店里的规模,客流量来定,工资也是不一样的。

说实话,化妆师刚开始的工资真心不高,只有坚持到一段时间才会越来越好,不过也正常,因为新的行业,你一开始肯定是有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做任何行业,都是贵在坚持。

六、选什么样的化妆学校好些?

关于选学校,我个人是觉得,最好是选老师有点名气的学校,有些比较小的企业都是让一些刚学会化妆不久的人来做老师,这一点对交了钱学习的你们来说肯定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学到的知识面也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然选学校的关键肯定是必须先对这个学校的实力做一个评估,只有技术好的老师,才能带出好的学生,有的人说师傅引入门修行在个人,所以师傅好不好不是特别重要!这里我觉得也是认可的,因为自己如果不努力,那么老师再怎么用心的教你,你也是很难学的好的,就如一个班里,有第一名就肯定有倒数第一名。但是老师还要强调的是,如果有更好的老师引导,比自己的揣摩肯定是要少走很多弯路,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七、学化妆哪里好?关于选学校的建议:

11.英雄的城市 永恒的记忆 篇十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红色的起点·永远的丰碑——上海庆祝建党90周年美术作品特展”在七一前夕开幕,在这个展览上,25件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第一期作品格外引人瞩目,这些作品不仅体量大,而且题材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辉煌历程。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将在三年时间内创作100件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点的美术精品,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展示上海城市历史文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以此推动上海美术事业的发展,打造新的上海文化大都市形象。

上海,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发祥地,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的首个革命圣地。星星之火,由申城燃起;辉煌历程,从这里起步。永恒矗立的历史丰碑,历久弥新的理想信念,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意志和精神力量,这种意志和力量至今依然激励我们走向新的辉煌。我们的艺术家,满怀激情,用自己的艺术,表达欢愉自豪的真情实感。历史和艺术的融汇,情感与使命的交织,记录历史,抒发理想,美术,又一次承担起了时代和社会的责任。作为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既感到光荣和自豪,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

上海是一座有着悠久文明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城市,在五、六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近现代上海政治、文化的发展中,留下了其特有的革命文化遗存、民族工业文化遗存、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近现代建筑、名人故居等等,这是上海城市的记忆,是难得的文物资源。而当今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也越来越显示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迷人风采。

文化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文化的发展和强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文化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核、综合实力和外在形象。文化是软实力,更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它在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精神财富,也是它在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历史文脉是城市鲜活生动的灵魂,是城市与众不同的特质,它包含了以往积累的宝贵经验,也孕育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被充分理解、传承和创新,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因此,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用艺术的形式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进行梳理和记录,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总体思路是:以上海的人文历史为主线,以人物、事件、风俗、建筑等为切入点,艺术地展现上海的历史文化脉络。其中包括了上海的文化名人、文化现象、文化景观,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大约5000年前的菘泽、福泉山文化,较近的是洋山深水港的建设;上海文化名人包括了徐光启、盛宣怀、鲁迅、巴金等,文化现象包括了上海开埠、上海的电影与电影院、城隍庙庙会以及世界名人爱因斯坦等在上海的活动等,文化景观包括了豫园、福州路文化街、大世界等,其中突出了党的一大、二大会址等革命圣地。

工程自2005年7月正式启动,2007年底完成文字脚本撰写工作,根据目前上海的美术创作条件和创作队伍的实际状况,工程拟用三年时间,分两期实施。第一期25件作品在2011年7月前完成,第二期75件作品拟于2013年全部完成。

在工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兄弟省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宝贵经验,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出精品力作。我们从对历史负责的角度出发,在把握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在创作上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的程度。为此,我们聘请了全国和上海美术界的专家、学者组成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专门设历史顾问,由上海历史学权威研究专家担任,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严谨的历史依据。

参加第一期创作的作者除了来自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等上海本地美术专业单位之外,同时也有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武警上海指挥学院等上海以外的艺术家。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大型主题性创作的经验,有的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曾担当重任。他们都是工程领导小组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并通过与作者沟通交流而确定下来的。

艺术家们大多是独立创作,也有一部分是以老师带学生的工作室方式进行创作的。一些有着丰富的大型主题性创作经验的画家,带了青年画家参与创作,这对于美术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真正提升青年人才的艺术技能和综合素养,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为优秀的青年美术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能和提高水平的良好平台,这将很好地促进美术事业发展和美术创作队伍的壮大。

所有参与创作的画家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表现出了高涨的创作激情和严谨的创作态度,他们积极查阅资料,深入实地考察,在掌握了所绘题材的时代背景、事件详情、人物性格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后,依据对于历史的感悟、认知与理解,借助符合历史逻辑的想象,结合各自的造型语言和绘画风格,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拿出了具有震撼效果的小稿。经过了三个多月的艰苦创作,终于推出了一批兼具艺术感和历史感的巨作。这些作品总体来说,较好地把握了历史与艺术的平衡,既尊重历史,又注意艺术的升华,充分挖掘出上海的城市特征和文化内涵。大多数作品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为整个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全面实施开了一个好头。

上海的美术在主题性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人才和精品佳作。老一辈艺术家激情燃烧,其作品至今依然感人至深;今天的艺术家更注重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式来歌颂党和人民的历史功绩,反映社会进步思潮,在祖国大地上高歌着时代的主旋律。艺术家们始终弘扬主旋律,抓住当前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潜下心来专注于艺术创新,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想象并具有创新传统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不应该只是文化交流的码头,更应该是文化创新的源头。艺术特别是美术,虽然反映的是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体验等主观意识,但最终反映的还是历史时代和现实生活。我们的美术创作要准确把握历史本质,努力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规律和艺术规律的有机统一,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多样的社会思潮。通过实施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积极引导我们的艺术家立足现实,面对未来,努力开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阔艺术空间。

我参与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和评审工作,参加了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组织评审工作,为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美术作品,首先要对上海这座城市有比较深入和切身的了解,要了解城市的历史本质、美学特征以及生活形态的演进,要了解它的特色、精神和日常生活。要认识到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同时,我们的艺术家要尊重艺术规律,尤其是要尊重历史画的艺术规律,在专家学者的品位高度和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间创造出左右逢源的新颖表现形式,使得我们的作品成为这座城市的市民能够共享的文化成果。

美术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美术事业是时代的需要。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将以优秀的作品,传播先进文化理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人民群众心声,塑造上海作为国际化文化大都市的形象,并以此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气派、民族精神、时代特点,中国当代美术的核心价值,在这里被再次演绎。

凝重的历史,多彩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坚定的信念。一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几代人的梦想憧憬,任重道远。

12.我国“城市记忆”文献研究分析 篇十二

一、资料与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发文时间截至2013年底。以“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城市记忆”和“城市记忆工程”为检索词, 分别检索出521篇和23篇文献, 并对检索结果进行核对和筛选, 排除重复文献、会议纪要、通讯报道及启示等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 共得出1998年 -2013年我国有关城市记忆的研究论文468篇。建立Excel文本,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分别对这些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来源分布、作者分布和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年代分布。对城市记忆论文发表年代的分析, 可以反映出我国城市记忆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轨迹, 揭示我国城市记忆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 进而揭示我国城市记忆的研究趋势。我国城市记忆研究论文年代分布如表1。1998年 -2013年我国有关城市记忆研究论文468篇, 年度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城市记忆”最早是1998年谷野《城市记忆》的一篇散文, 最早的研究文章是2002年鲍如昕的《城市的记忆——改造与拆迁》, 2003年潘积仁、徐继亮所著《城市记忆工程 : 记录城市形象和重大时刻》介绍了青岛档案人最早参与的城市记忆工程, 从2004年起,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城市记忆和城市记忆工程的研究, 到2011年, 我国城市记忆成为研究热点,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活跃, 已具备了把城市记忆研究推进到更深更广的发展方向。

(二) 期刊分布。研究城市记忆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 是了解其研究成果空间分布及分布特点的有效途径。经统计, 城市记忆论文涉及的期刊共计180种, 其中, 发表1篇论文的有67种, 发表2篇的有75种, 发表3篇的有11种, 4篇的11种, 5篇的4种, 表2列出了发表论文数在6篇及以上的期刊。表2表明:载文量在6篇以上的12种期刊中, 共发文154篇, 发表论文数占总数的32.91%。12种期刊全为档案学和建筑类期刊, 为我国城市记忆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其中档案学专业期刊8种, 载文量为125篇, 建筑类期刊4种, 载文量为29篇;其中2011年档案学核心期刊5种, 载文量为87篇, 在载文量达6篇的期刊中, 核心期刊载文量比为56.49%, 建筑类没有核心期刊, 载文量前5名的期刊全部是档案类期刊, 表明高质量研究的论文较多, 城市记忆主题在建筑类期刊中还不是主流研究。期刊载文相对分散, 表明关注度较高, 研究热点分散。档案学人是我国城市记忆研究的重要研究力量。

(三) 论文合著分析。合作研究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可以揭示学科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学科之间的交叉情况。作者合著率是反映作者合作程度的重要指标, 合著论文是指2人及2人以上的作者共同署名的论文。统计表明:参与城市记忆研究的著者以独著为主, 在468篇论文中独著论文357篇, 独著比例为76.28%;2人合著比例为16.03%, 总合著率为23.72%。说明在城市记忆研究中, 以个人自由研究为主, 近年来, 论文合作程度明显在逐年提高, 但合作度依然偏低, 在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今天, 更需要提高作者合作意识, 充分发挥团队的群体智力, 以研究团队的组合来推进研究的力度和深度。

(四) 核心著者分析。发表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为“核心作者”。经统计, 发文量多的著者中, 既有誉满学界的学术专家丁华东、单霁翔、陈蕴茜和张鸿雁等, 也有基层档案部门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学者尹雪梅、葛新月等人, 论文第一作者的统计中, 最高发文量为尹雪梅4篇, 发文量3篇的人员有单霁翔、丁华东、王立荣和王炜4人, 发文量2篇的有28人。在城市记忆研究发文量2篇以上的作者33人, 主要分布在上海大学和南京大学等24个单位, 其中高校18个, 公共档案机构7个, 其他机构4个, 除4人单位不详外, 全部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表明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关联性。城市记忆活跃学者的发文总数为72篇, 仅占总发文数的15.38%。要形成稳定的城市记忆研究的高产作者群,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核心作者群体的培育和发展。

(五) 机构分布。对论文的第一作者机构的分析, 可以了解近年来参与城市记忆研究人员在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经统计, 在城市记忆研究发文量3篇以上的机构共24个, 发文量114篇, 占总发文量的24.36%, 从机构分布情况看, 高校14个, 共发文81篇, 占24个机构总发文量的71.05%;各地方档案馆 ( 局 ) 7个, 共发文24篇, 占机构总发文量的21.05%。论文作者主要来自高校和各地档案局 ( 馆 ) 。城市记忆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些研究团队, 发文量较大的上海大学发表论文18篇, 共有13位学者参与, 尹雪梅含第二著者实际发文6篇, 丁华东含第二著者实际发文5篇, 上海大学还有10人完成了9篇该主题文献, 形成了以丁华东教授与其研究生尹雪梅、葛新月等人较强的研究团队;同济大学发文12篇, 为不同的13位学者完成研究;南京大学发文8篇, 以陈蕴茜教授和张鸿雁教授为代表共有10位学者参与研究;其余发文量较多的单位还有中山大学6篇;北京大学、广州市城建档案馆、江南大学和天津大学5篇;上海市档案局和中国人民大学4篇;发文量3篇的有14个。发文量达2篇以上者, 全部为不同的学者独立或合作完成研究。这些发文量较高的机构和人员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为城市记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较好地促进了城市记忆研究的发展。但是, 发文量较大的机构并不多, 且合作规模较小, 合作程度不深, 还要加强对公共档案馆、企业和其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的培养和支持。

三、结语

由于本统计没有包括学术会议论文、国外发表的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和报纸论文以及学术专著等, 研究难免有遗漏。尽管在学术研究上存在“档案记忆”“社会记忆”“中国记忆”“城市记忆”和“城市记忆工程”等的演变与交叉, 相关内涵有所差异, 但运用文献计量学对城市记忆研究进行分析与评价, 整体上能反映城市记忆的学术资源及学术研究的实际情况。近年来, 城市记忆研究发展很快, 1992年“世界记忆工程”实施和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后, 中国档案界开始关注“档案与社会记忆”。2010年, 冯惠玲教授在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提出了建设“中国记忆”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构想;2012年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工作者年会“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城市记忆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是7个专题中的第一个专题。以上海大学丁华东为代表的城市记忆研究成果丰富, 丁教授从2009年起发表社会记忆研究论文10多篇, 从档案记忆的控制、档案记忆的能量、档案记忆的资本化等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和探索, “城市记忆工程”作为档案部门参与社会记忆传承与建构的亮点工程, 被赋予崭新的工作内容, 对档案事业和档案人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记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城市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也随之不断扩展。面对城市记忆研究对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进一步组织和协调好研究力量, 加强人才培养, 组建研究团队, 加大科研投入, 发掘研究热点, 为城市记忆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开创城市记忆研究新局面, 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推进档案工作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华东, 尹雪梅.“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档案管理, 2011 (5) :50.

[2]陈水生.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碉楼研究学者群体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

[3]加小双, 徐拥军.中国“城市记忆”理论与实践述评[J].档案学研究, 2014 (1) :22~48.

[4]徐拥军.建设“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库的构想[J].档案学通讯, 2012 (3) .

[5]张全海, 郭鑫.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学术述评[J].档案学通讯, 2013 (01) .

上一篇:西医学习中医的课件下一篇:学校社团迎新晚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