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女性主义批评偏失

2024-12-08

浅论女性主义批评偏失(精选5篇)

1.浅论女性主义批评偏失 篇一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 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 有着比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 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 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了猛烈批判;它探讨文学中女性意识, 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 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 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权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 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女权主义批评大体上分为英美派和法国派。此外, 黑人和女同性恋的女性批评, 也以独特的内容丰富了女权主义批评。

同性恋批评理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文化理论, 作为女性主义批评中女同性恋批评的理论延伸, 受到了七十年代“石墙暴乱”等一系列同性恋运动的巨大影响, 自成一体。进一步深化扩展和理论化的同性恋批评理论被称为“酷儿理论” (queer theory) , 它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别决定系统、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酷儿理论认为性别认同和性取向不是“天然”的, 而是通过社会和文化过程形成的。酷儿理论使用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和性别研究等手段来分析和解构性别认同、权力形式和常规。

同性恋批评理论起初只能归属在女性主义研究范畴之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的同性恋批评理论依然广泛以“同性恋女性主义” (lesbian feminism) 自称。 (朱刚2006) 但是也就在这个时期, 同性恋文化与女性主义的隔阂越来越大。同性恋批评理论虽然与女性主义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已经异军突起成为了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同性恋批评理论的崛起归功于女性主义的普及和深入。因此, 女性主义批评和同性恋批评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点。

第一, 同性恋批评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都坚持“反本质论”。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论点是“反本质论” (anti-essentialism) , 即反对个人身份由某些固定不变的“本质”所决定, 反对把由千变万化的社会因素构成的人化约为由某些生来具有的生物因素控制的人。后现代主义认为, 所谓人性既非固定不变, 也非普遍相同, 而是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而有很大差别。后现代女权主义对此有很大共鸣, 他们反对人们总是强调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其对女性特质所形成的影响, 反对生理决定论和本质论, 反对那种以为性别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思想。她们不认为女性就应该必须具有抚养性, 就应该受保护。法国著名女权主义者维蒂 (Monique Wittig, 1993) 认为, 女人并没有任何“天生”的成分, 女人并非生来即是女人, 而是社会建构造就了这一概念与类别。

同性恋批评也牢牢抓住“反本质论”, “解释”同性恋在各个历史阶段如何被异性恋所强行定义, 性正常/性变态如何被生产出来并服务于统治阶级, “揭露”异性恋社会所“自然化”的种种性“偏见”实际上是意识形态神话, 是政治控制工具, 以还其社会属性。

朱迪斯·巴特勒应用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提出“表演理论”, 解构了本质论和传统的固定的社会性别身份。她认为, 性别身份不是既定的、固定不变的, 而是不确定、不稳定的, 表演性的 (Judith Butler, 1988) 。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的行为都不是来自某种固定的身份, 而是像演员一样, 是一种不断变换的表演。在巴特勒看来, 没有一种社会性别是真正的社会性别。社会性别也不是一种天生的性身份的表现。对于巴特勒来说, 根本不存在恰当的或正确的社会性别, 即适合于某一生理性别或另一生理性别的社会性别, 也根本不存在什么生理性别的文化属性。她认为, 与其说有一种恰当的社会性别形式, 不如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的幻觉, 而它正是异性恋将其自身在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欲望之间天生化和自然化的结果。她认为, 异性恋的性统治是生理性别的强迫性的表现。

第二, 同性恋批评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运用相似的语言表述和主张。女性主义 (尤其是法国的女性主义) 对语言的关注使同性恋文化受益匪浅。 (朱刚, 2006) 拉康关于语言的论述似的女性主义得以区别“自我” (selfhood) 和“主体” (subjecthood) :如果说自我尚有某种稳定的常态, 主体则是语言的产物, 是社会符号建构的结果, 因此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刘文, 2006) 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尤莉娅·克里斯蒂娃曾说, “如果妇女可以发挥作用, 这种作用只能是否定性质的:拒绝现存社会里一切有限的、明确的、结构化了的、充满意义的东西” (戴雪红, 2007) 。

在对自我身份的界定中, 同性恋理论采用了和女性主义几乎相同的语言表述。同性恋理论比女性主义更加需要否定性, 并把它作为自己身份的特征, “酷儿理论”中的“酷儿” (queer) 就被解释为“任何反、非、抗 (contra-, non-, anti-) 异性恋”的表述, 挑战异性恋制度和异性恋霸权, 包括那种仅仅把婚内的性关系和以生殖为目的的性行为当作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观点。

第三, 在实践上, 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一同评判男性话语。1970年, 米丽特在《性政治学》一书中引入了“父权制” (patriarchy) 这一概念, 从此这一概念被定义为男尊女卑的系统化机制。这一观点认为, 男权的统治不仅限于政治和有报酬的工作这类公众领域, 而且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 而且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 例如家庭和性这两者都是父权制统治的工具。 (Kate Millett, 1985) 激进女权主义认为, 父权制在所有的社会中运行, 其力量远远超过了正规的权利制度, 超越了阶级和种族的界限。它在人们的童年就开始以社会教化的形式灌输给他们, 通过教育、文学和宗教这些手段的强化, 使人们将其内化在心灵深处。因此, 在这种父权制的男性话语语境之中, 连男性所谓的解放女性策略, 比如性解放、性自由, 也不过是对女性另一种名义的奴役和控制。 (李银河, 2003) 女权主义者借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 提出“这个世界用的是男人的话语。男人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我们所要求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声音。”

因此, 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在实践上, 为被迫害与强奸的妇女设立了救助中心, 为遭受暴力的妇女提供庇护所, 建立各种社会救援机构对受害女性提供帮助。他们活跃在和平、生态、生育权利、反对淫秽色情品以及同性恋权利运动等方面。

综上所述, 同性恋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二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性恋批评 (“酷儿理论”) 尽管最初脱胎于女性主义批评, 但如今已经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性别研究”理论的重要部分。本文对同性恋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二者之间渊源的归纳, 希望可以提供理解两种理论的另一种角度和入口。

摘要:女权主义批评和同性恋批评作为性别研究的两大主要理论分支, 二者存在一脉相承的理论内涵。该文就其理论渊源进行分析, 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性别研究理论的特点。

关键词:性别研究,女性主义批评,酷儿理论,西方文论

参考文献

[1]Millet K.Sexual Politics[M].Virago, 1985.

[2]Wittig M.One Is Not Born a Woman[J].The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reader, 1993:103.

[3]朱迪斯·巴特勒, 宋素凤.性别麻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

[4]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李祥林.性别理论与当代批评[J].民族艺术, 2003 (2) :26-30.

[6]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7]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J].国外社会科学, 2002 (2) .

[8]米歇尔·福柯, 旭升姬.性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9.

[9]戴雪红.异质之女性——克里斯蒂娃的女性主义哲学探究[J].妇女研究论丛, 2007 (3) :53-57.

2.浅论女性主义批评偏失 篇二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分支, 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针对“女性在电影文本中是什么” 的问题,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 女性是典型化的;2. 女性是符码;3. 女性是缺乏;4. 女性是社会建构的。[2]下面,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影片《万箭穿心》中所体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电影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男权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父权建构机制下对于女性的压抑的事实。

一、典型化女性形象——圣女与妖魔

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中,男性按照自身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审美去描画和塑造女性形象, 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一般为圣女,具有典型女性气质, 这是在长期男权文化中层层建构而成的一些准则。当女性形象与传统女性气质有所出入,甚至背道而驰时,女性形象就会被妖魔化,影片《万箭穿心》中的女性形象在一点上就有所体现。

作为影片的主人公,李宝莉的身上具有着传统女性形象所不常有的性格特点:泼辣。从人物刚出场与工人的争执,到对丈夫的颐指气使,李宝莉在婚姻和生活中都是处于强势一方,这与她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 个性等多方面都有关。李宝莉的优势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作为城里人的她嫁给了来自乡下的丈夫,地域优势让李宝莉从内心一直保持着自身的高傲;其二是自身的美貌,年轻时貌美的李宝莉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丈夫,因为丈夫是一名大学生,李宝莉想要改变自身文化的缺失。从这两方面分析,李宝莉和马学武夫妻二人的婚姻状态并不平衡。无论从情感、心理还是文化上,李宝莉的形象都是强横无理的,成为一种妖魔化的化身。 另一方面,马学武出轨的对象周芬,温柔细心,关心马学武,在二人关系中呈弱势,释缓了马学武在妻子面前的压抑,符合男权文化中对于传统女性形象的规范和认定。此时,三人关系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出轨的一方变得让人理解,而捉奸正义的一方却是不懂成全,这一思想从另一方面正符合男权文化的意识,代表着妖魔化的女性形象最终走向毁灭。影片表面上诉诸李宝莉女性形象的诸多艰难不易,但实质上仍是男性权利意识以及对于女性形象的扭曲。

二、欲望符码

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曾说过:“女人不曾存在”[3],从某一方面来说,影片《万箭穿心》中的女性形象确实不曾存在,只是一种或观赏或幻想的符码。劳拉·穆尔维阐释的“窥视的视觉快感”和“自我认同的视觉快感”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影片《万箭穿心》 虽是一部女性题材影片,但在父权文化制度下的女性是没有主体性的。主人公李宝莉虽然处于主动一方,却依旧无法改变自身的生活现状,无法获得独特的、独立于男性之外真正意义上的“视觉快感”,表面主动实则被动。

影片开头,展现李宝莉和马学武的夫妻性生活,李宝莉主动向丈夫求欢,却被丈夫拒绝。欲望从李宝莉开始却由丈夫结束,表面上是不甘与命运妥协,勇于反抗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制度与规则,但终究她还是一个在男性中心话语或父权文化下的本能与欲望的代表, 承担着男性对于欲望的观赏和需求者,这在李宝莉与情人健健的关系和儿子的关系中依然有所体现。

三、女性形象的缺失

从上一点的表述中,李宝莉的女性形象在影片中是一种欲望或者需求的象征,没有主体性,没有主动权, 正如约翰斯顿所说:“在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和男性主导的电影中,妇女被表现为对男人有意义的形象,尽管它极其强调妇女作为景观的重要性,然而很大程度上, 作为女人的女人依然是缺席的。”[4]

影片中的三对男女关系分别为:李宝莉与马学武、 李宝莉与健健以及李宝莉与儿子小宝。在这三段关系中, 女性形象始终都被放逐在社会话语权边缘之外,女性形象始终是男性欲望需求的代表,存在的意义仅是帮助扶持男性、依附男性,丧失了主动性。

对于李宝莉而言,生活中最重要的两段关系分别是丈夫和儿子。在与丈夫的关系中一直强势的她,就算面对丈夫出轨依然想办法让丈夫回归家庭,不惜采用举报的方式。失去丈夫的李宝莉将生活的重心和感情放到了第二位依附的男性身上——儿子小宝。

马学武的死亡,让李宝莉获得了家庭的话语权,但只是暂时的。为了小宝的学习和生活,李宝莉不惜去做 “扁担”。在这一段时间中,李宝莉淡化了家庭关系, 为男性成长提供时机,男性主体意识伴随人物的成长不断崛起,女性形象随之不断被压抑。小宝在小的时候, 无力与自己的母亲进行对峙,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奶奶。 奶奶这一形象代替马学武在家庭中的存在,成为男性崛起前的依靠者以及话语权的暂时管理者。小宝带着对于母亲的恨和父亲的痛下成长,随着心理和事件上对于父亲的认同,逐步归顺父权,建立父权机构机制,开始脱离和抛弃母亲。影片最后,李宝莉为小宝庆祝取得高考第一时,小宝与李宝莉的决裂将人物关系和话语权推至高潮,李宝莉的女性形象彻底被贬低和压制,男性主体意识完全崛起,重新获得了家庭话语权,女性形象再一次被所依附的男性抛弃。

情人健健是李宝莉情感的暂时依靠和寄托者。在两人的情感关系中,健健一直处于需求者对象,掌握着男性主动权,主动接触宝莉,并确定二人关系。而另一方面,李宝莉呈现出被需求者和被拯救者的女性形象。李宝莉将自己对于情感包容的诉求和无奈,寄托在情人健健身上,转换成一种交易般的平衡中换取情感补偿。李宝莉本想用金钱弥补被打伤的健健,却被对方一句:“就当睡你的钱了,这样扯平”而顿悟,再次从中抽离出个人情感。结尾处,一无所得的李宝莉坐着健健的车离开了自己的家,情感上她顿悟抽离,但现实的她只能依靠着健健离开。无论是现实还是男性中心话语的影响,女性形象依然需要一个寄托和依靠者。

四、女性由社会建构

女性主义建构论的先驱西蒙娜·波伏娃在她的巨著 《第二性》中提到:“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 她认为女人的“他者”地位总是和她的总体“处境”息息相关,是存在主义的。[5]也就是说,女性受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转变个人。

这一观点一是源于父权制度和父权意识,男性中心话语以及父权文化让女性形象成为被需求者和被拯救者; 另一个则是源于女性的“内在控”。但是当男性外在的、 超越性的自我消失的时候,女性形象则发生了一种畸形的转变,性别的模糊或者错位。马学武的离开让李宝莉陷入生活、心理、情感多方面困境,小宝的男性主体意识尚未完全崛起,女性形象将心理、生活重心放在不够完善的男性主体身上,受限于社会和规范的条件下,异变为部分男性形象,抛去原本女性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 形成一种性别上的错位。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思维的活跃,让城市空间变得挤压,性别状态变得混乱,女性形象在承担着家庭角色的同时还需承担着社会角色。城市空间的挤压和社会规范的转变,强化了人们对于生存欲望和生活品质的需求, 同时内在的心理需求也在转变。失去丈夫的李宝莉需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在原先内在性的第二性上增加外在性的自我。成长和学习让小宝这一形象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状态,还需要有一定生活品质的保证, 同时小宝对于母亲的心理状态也从逃避转变为直接的对抗。而李宝莉在面对老人孩子需求抚养的窘境下,她被迫承接男性的部分功能属性,弱化在家庭中母亲的形象和作用,如同一个男人一般挑着扁担行走在小街陋巷之中,外表邋遢,性格粗鲁。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中,健健的车发动不起来,下车推车的是李宝莉——一个异变的女性形象,李宝莉下车先踹了一下车还骂了一句脏话后站在车后推车,她的离开不仅代表着从“万箭穿心”的家中离开,她的身份性别属性也在这其中不断转换,生活空间和状态也随之转变,是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五、结语

女性意识的崛起,让女性主义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中。虽然当代导演在不断淡化和阻拦种种形态的男权文化意识的渗透和侵蚀,但现实环境和社会潜意识下又会让电影作者不自觉地陷入男权文化的漩涡之中。男权中心文化依旧强大,但未来中国的女性主义在如同李宝莉一般困难的同时,也会有着未知的光明的一方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大千.走不出男权传统藩篱的女性[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王虹.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

[3][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吴琼.雅克·拉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浅论女性主义批评偏失 篇三

1 女性主义视野下媒介批评概述

1.1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英文单词feminism的中文释义, 在西方女权运动中产生, 在其概念中带有政治意味和学术意味, 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政治思想或政治主张为女性主义的核心要意[1]。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 我国更多的说法为女权主义, 争取女性合法权利为女权主义含义的核心, 政治性、战斗性、历史性及忧患性都比较强烈, 与男权中心秩序的现实情况相契合, 但在女权主义概念发展的过程中, 争议及质疑声音不断, 20 世纪90 年代, 我国学术界和业界定义女权主义的说法, 变为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概念范围更为广阔, 包含的内容更多, 与时代之间的契合度远远高于女权主义这一说法, 社会各界都已经接受。女性主义概念具有量个突出性的特点:1) 是一种学术作品和学术实践体系, 男性中心说是自古以来形成的理论, 而女性主义理论中, 对这一理论持反对态度, 研究时, 以女性世界和女性话语为对象, 对西方文艺传统的实践进行重新解读, 文学创造为女性主义批评中的一种新形势, 因此, 可以说, 女性主义带有浓厚的学术性的特征;2) 是一种政治运动, 在古代社会中, 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 经常遭受压迫, 几乎没有话语权, 而她们寻求发言权的反抗行为是女性主义在现实世界中的反映, 从此角度看来, 女性主义是一种政治运动。

1.2 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归属于传播学范畴, 目前, 业界及学术界关于媒介批评的说法不一, 纵观各种说法的核心来看, 这些含义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了解媒介批评的含义之前, 应先明确批评一词的含义, 所谓批评, 是指责难与批判, 深层的含义是指分析与评价, 预警与建言, 在此基础上, 阐述媒介批评的含义。所谓媒介批评, 评判的理论基础及依据为传播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 媒介批评人群体在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体系下, 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新闻传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媒介传者与媒介受众等内容, 并对分析与判断结果进行反思, 提出预警。

1.3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

20 世纪70 年代, 女权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 由此产生了女性主义的媒介批判。在女性主义媒介批判中, 立论视角为社会性别, 理论基础为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和法学, 监测分析、批判解构、预警纠正各个层面对女性存在偏见、歧视的理论、行为等, 目的在于实现男女在社会中的平等。

2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发展阶段

2.1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中, 主要包含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其之前的时期。在封建社会乃至之前的社会发展时期中, 我国并不缺乏杰出的女性, 该时期, 杰出的女作家非常多。但在我国的历史社会中, 类似于西方的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并不存在, 而且西方女权运动的思想在此时也并未传入我国, 中庸之道、阴阳协调是当时中国主要的文化理念。在此影响下, 我国的良性关系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对立性, 但此种对立比较隐蔽, 而且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男性与女性之间反而变得相互依存, 并未出现战斗意味浓烈的女性主义[2]。封建社会中, 诠释女性聪明、创造力的最佳场所仅限于家庭当中,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是主要的体现;发展至父权社会之后, 女性受到压抑, 但是在家庭中, 女性又具有崇高的地位, 这也在另一角度反应出,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 女性地位存在比较强的模糊性, 而且也正是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受到掩盖。

2.2 第二阶段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我国有识之士受到西方科学文化的引导, 发动戊戌变法, 从戊戌变法开始, 直至新中国成立, 这一段为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引进期, 也就是第二阶段, 在此时期, 西方先进的思想逐渐的传入我国, 再加上我国人民民族危机感的上升, 促使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变为民族主义, 同时, 女性在此时应当承担起家庭责任与挽救民族危亡的责任, 越来越多的女性喊出男女平等的口号。发展至五四时期, 兴起了中国女性文学, 其主流价值为个性解放, 此时, 越来越多的妇女报刊被创建, 女性主义思潮传入我国, 并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我国女性在此影响下, 越来越注重女性主义。在当时的女性报刊中, 主旨多围绕妇女问题的探讨、妇女现实状况的调查与描述、世界妇女的报道与介绍等。

2.3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开始的时间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 称之为“畸变期”。在这一阶段, 女性主义主要的观点为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等, 这些口号及观点中, 性别差异被抹杀。《五四宪法》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在该宪法中, 正式写入男女平等的观点, 这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 妇女的政治地位被提高, 社会中女性身影逐渐多了起来, 无论何种社会岗位上, 都可以看见女性的身影。但在这一时期的男女平等中, 性别差异并不存在, 由此也导致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 塑造的铁姑娘、女劳模的形象并无社会性别, 从而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误导, 在当时的新闻媒体中, 女性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带有很强的男性化特色, 缺乏女性主体意识。实际上, 此时的女性主义已经发生了畸变, 实现男女平等的女性主义初衷已经被抛弃,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 社会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在第二阶段时期, 女性运动引入中国之后, 并未实现独立进行, 而且多数女性运动的倡导者及领导者为男性, 由此导致在长期的发展之后, 形成了该时期无性别差异的女性主义, 同时也造成这一时期女性主义塑造的局限性。

2.4 第四阶段

此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在第四阶段, 所形成的女性主义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惯用概念。改革开放以后, 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的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由此, 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此阶段, 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 致使我国的商业文化及消费文化发生变化, 由此一来, 众多的国民将注意力转移至此, 反而减少了性别歧视现象的敏感程度, 批判力度有所降低, 甚至部分人群的性别歧视观念在此时期得到强化, 认为“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等。在当前的社会中, 尽管大部分的女性追求女性主义, 但在强劲有力的男权中心秩序影响下, 更多的女性主体意识比较差, 比如在传媒领域中, 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时, 存在贬低女性的问题, 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以美貌、性感等见长, 审美评价模式化, 女性角色多处于弱势地位等。在计划经济时期, 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主, 但在市场经济时期, 国家的权利控制逐渐被弱化, 在此过程中, 尽管相关的规律中进行了妇女权利保护的规定, 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 依然存在不足, 女性的合法权利依然受到侵犯, 比如工作权利, 部分工作岗位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甚至有些岗位只有在非常缺人时才会招聘女性。现如今, 随着网络的发展, 媒介的女性主义有所发展, 在政治及社会中女性逐渐参与其中, 但在媒介批判中, 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性别歧视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而且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 消费女性的现象比较严重。

3 女性主义视野下媒介批评的局限性

3.1 社会性别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性别差异是指生理上的差别,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差异, 而社会性别是指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存在的差异, 也就是在社会发展中, 由于男女生理方面的差异, 社会对其所形成的期望、要求、限制等是不相同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包含的方面比较多, 比如体型、体重、身高、力量等, 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社会对其所形成的要求、限制等均不相同, 以就业为例, 社会招聘中, 某些职位明确标注不招聘女性, 尽管招聘人员将此解释为工作职位不适合女性,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3]。在媒介批判发展的过程中, 绝大部分的媒体对这种社会性别差异现象做出批评, 并提倡应该实现男女平等, 但在实际的媒介传播过程中, 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局限性, 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 依然存在社会性别差异的现象。比如由霍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末路狂花》, 影片讲述了两个家庭主妇因生活不顺结伴旅行, 却因意外杀人而不得不逃亡的故事。影片中, 其中一个女主角在酒吧里与一名男子跳舞喝酒, 在停车场外男子起了歪心邪念, 被拒绝之后使用暴力强迫女主角, 这时, 另外一个女主角用手枪杀死了男子, 从此两个人踏上了逃亡之路, 男子对女主角破口大骂、甚至是暴力相向的行为正是体现出了媒介批判的局限性。在女性主义视野中, 女性和男性在社会性别中应该平等相待, 但影片中男子暴力行为恰好反映出了媒介传播中依然存在的性别歧视。

3.2 媒介内容中性别定型的局限性

性别歧视由来已久, 尽管在现代大力提倡男女平等, 并为之做出比较多的努力, 但受到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然不如男性, 媒介传播中歧视女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所谓性别定型, 是指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所逐渐形成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印象, 比如在性格方面, 男性多给人理性、勇敢、坚强的印象, 而女性则给人以软弱、温柔、感性的印象[4]。而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 同样会受到性别定型印象的影响, 影视作品在塑造男性和女性形象时, 多会以印象来进行, 媒介所塑造出来的男性形象多为勇敢、坚韧、挺拔, 在社会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则多被贬低, 这一现象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但深层次的原因是父权制度, 比如在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中, 讲述了主人公九儿一生, 19 岁时, 九儿被迫嫁给了五十多岁的李大头, 成亲当日, 按照乡里的习俗, 新娘子要被颠轿, 九儿被严重地折腾, 后来, 九儿又经历了被土匪劫, 最后, 九儿被日本人杀死。纵观九儿的一生, 可以说非常的坎坷。实际上, 媒介在塑造九儿这一女性角色时, 依然采用传统的思想来进行, 传统思想认为, 对于婚嫁, 女人并没有选择的权力, 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九儿的出嫁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实际上, 这就是媒介批判中局限性存在的突出表现, 在媒介宣传中, 过于贬低女性形象。

3.3 媒介传播主体方面的局限性

在媒介传播发展的过程中, 纵观其著名的媒介传播者可以发现, 绝大部分传播者均为男性, 女性的身影非常少见,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在媒介传播中的地位还比较低, 普遍认为女性无法胜任媒介传播中的工作, 实际上, 这又在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媒介批判的局限性。媒介传播的载体比较多, 比如报纸新闻、杂志等, 电影是媒介传播的重要载体, 其在媒介批评局限性反映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除了影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能够反映出局限性之外, 从电影的创作团队中也可以看出局限性, 在世界电影发展的过程中, 导演、制片人等几乎全部为男性, 女性并不多见。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导演, 比如冯小刚、陈凯歌、赵宝刚等, 发展至今, 我国导演的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新晋导演更是数不胜数, 但无论是哪个时期, 导演几乎全部为男性, 其所拍摄的电影中, 均以男性为中心主题, 这些电影在我国电影的票房市场中, 获得了良好票房收益。而在这些高票房的影片中, 女性外表特征的消费和利用也是影片的一个特色, 比如黄建新1993 年拍摄的《五魁》, 女主角的丈夫在二者新婚之夜死亡, 后来, 与自家的长工五魁互相爱慕, 被发现之后, 婆婆将儿媳妇的脚筋砍断, 以让儿媳妇为自己儿子守寡, 五魁被驱逐之后, 联合土匪头子, 卷土重来, 接走了自己的心爱之人, 此处并非是该影片的结局, 结局是婆婆在五魁的要求下, 上吊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实际上, 男性的报复、惩罚、战胜女性才是影片真正的结局。总之, 无论什么媒介传播主体, 媒介传播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无一不体现出媒介传播过程中性别歧视观念的存在, 而正是性别歧视观念的存在, 导致媒介批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 女性主义视野下媒介批评的展望

最初, 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理论刚提出时, 媒介批判学界与女性主义者在进行研究和批评时, 成为新的理论资源及批判武器。然而, 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 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理论似乎已经止步不前, 发展非常缓慢, 尽管众多的学者依然发表比较多的研究成果, 但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归纳分析可知, 均是在重复一个声音, 那就是在媒介中女性形象受到严重的歧视、媒介行业中女性工作者数量少而且处于边缘地位。实际上, 对于理论的本身, 研究者们并未进行深入的反思, 同时, 研究方法也过于陈旧, 在女性职业视野下的媒介批评中, 未来的发展应该不断地进行自省和反思, 由此才能促使媒介批评发展地更为科学、更为深入。

4.1 研究视野的拓展

在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理论中, 以报纸、电视、杂志、广告等媒介所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为批评的重点, 长时间重复一个内容的批评之后, 研究者的视野必然会变窄, 无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拓宽。在未来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发展中, 研究者们应尽量将视野拓宽, 以当前的社会现状为基础, 充分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之后, 再进行相应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研究者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 在古代中, 讲究男尊女卑, 女子要三从四德, 服从人伦纲常, 至现代, 尽管这些封建思想已经被废除, 但其残余思想对女性的影响依然比较大, 尤其是农村, 女性受到的教育程度比较低,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自我主体意识非常差[5]。对此, 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 应该将视野伸向此处, 扩大研究的范围, 通过理论的丰富来提升自主意识, 进而促使媒介更为尊重女性。2) 与农村相比, 城市的经济比较发达, 但依然存在比较多的女性受到歧视的现象, 而且女性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比如在就业市场中, 男性的就业容易程度显著高于女性, 而且收入也高于女性, 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使得女性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甚至逐渐的产生“学的好不如嫁的好”的思想。对此, 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 必须要将这一现象纳入到研究范围当中。

4.2 研究方法的反思

在进行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研究时, 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的方法, 此种方法为量化分析法, 通过各种数据, 提升媒介批评的说服力, 但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在媒介作用过程中, 受众的被动角色受到忽视。因此, 在未来的媒介批评研究中, 应在反思现有方法的基础上, 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 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5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 物质生产方式发生了比较大变化, 在此背景下, 为女性生理自然潜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从女性主义视野出发, 当前的媒介批评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不利于女性解放的实现, 在未来的媒介批评研究中, 重点在于提升女性物质生产的参与程度, 促使女性更多地参与社会生产, 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女性解放。

摘要:媒介的主要功能为传播和交往, 在媒介中, 女性获得传播与交往权利的基础为拥有媒介话语权, 但在女性解放中, 媒介话语权并非是决定性的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当女性的自然生理条件与生产方式相适应时, 女性更愿意参与社会生产中, 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女性解放是女性主义媒介批判的深层诉求, 但当前的女性主义媒介批判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女性主义为视野, 分析了媒介批评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郑恩.中国媒介批评研究的身份焦虑与路径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3) :111-117.

[2]鲁丁晨.女性主义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关于《非你莫属》栏目中女性形象的实证研究[J].现代视听, 2012 (6) :33-36

[3]季于峻男, 吴竞韡.论女性电视节目中的性别政治——基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视角[J].今传媒, 2014 (8) :67-68.

[4]赵伟.播放、快进与倒带——女性媒介传播研究在西方的发展及其中国趋势[J].前沿, 2014 (Z7) :196-200.

4.浅论女性主义批评偏失 篇四

1. 主人公的生活背景介绍

《紫色》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共包括90封信,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西莉亚写给上帝的,14封是她写给妹妹耐蒂的,15封是她的妹妹写给她的,故事以西莉亚的生活为中心,耐蒂的冒险故事为补充。故事从西莉亚十四岁开始,西莉亚被“父亲”方索强暴,并被威胁如果她将这件事告诉除上帝以外的人就被杀死,西莉亚生下两个孩子,然而很快,孩子便被带走,后来,她的“父亲”把她卖给了艾伯特做妻子,这个男人对西莉亚非常残暴,并且对她的妹妹有非分之想。西莉亚过着没有爱的困苦生活,西莉亚丈夫的情人莎格.艾夫里是个美丽的黑人歌手,一次生了病被带回家让西莉亚照顾,两个女人相互依赖,莎格教会西莉亚如何去爱,如何独立,同时还向西莉亚传递上帝的教诲,西莉亚开始相信自己并最终离开艾伯特,西莉亚的自我意识很快得到了增长,后来她了解到方索只是她的继父,西莉亚的亲生父亲是一个生意不错的店主,被那些认为他偷走了他们生意而心生恨意的白人店主以私刑处死,方索死后,西莉亚得到了本该属于她的财产并获得了独立,从此,西莉亚获得了新生。

2. 黑人女性主义意识在西莉亚身上的体现

《紫色》堪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妇女在种族和家庭压迫的背景下成长的作品,西莉亚在自卑中长大,在痛苦中保持沉默,她受到各种各样的虐待,已经变得麻木,因为没有人和她说话—她太自卑了,根本不和别人交流,于是她想起了上帝,她给上帝写信却不署名,这正表明她缺乏自信。写信其实是她下意识的抱怨,也是她通过自己的经历了解世界,更好的应对世界的方式。

对西莉亚来说,生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不尽的苦难,她由盲目地崇拜变成了怀疑,最后终于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她学会了认识人类,对她的黑人同胞,她从恨和反对转变成了理解和接受,而对白人同胞,她学会不去歧视他们,她学会了爱,爱他人也爱自己。她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她是一个从生命的磨难中活下来并最终精神健全的人。更进一步而言,西莉亚的成长不仅包括妇女解放的不同阶段,她还前进了一大步,她在理解与和睦相处的基础上重建了一种新的两性关系。

3. 黑人女性主义意识的发展

《紫色》是一部黑人成长与转变的小说。西莉亚的不幸是由自己的族人直接造成的,而最终的原因还是种族的压迫,因为她的白人邻居如果没有处死她的父亲,她可能会有机会过上好日子,这一主题通过索菲亚的悲剧得到了加强:由于白人的统治地位,索菲亚无论是在监狱还是在白人家庭做侍女都遭受了极大地痛苦。然而,这部小说同样也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描述造成西莉亚痛苦不堪生活的家庭因素,这包括她的继父和丈夫,两个人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她重重的打击,让她的生活像地狱般的噩梦。他们有足够的物质能力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然而他们却经常采用家庭暴力,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在一个遭受歧视的社会中同样也感受不到幸福的缘故。艾伯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读者对他的印象是模糊的,他不过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当女人们团结一致坚持她们的权利时,他不得不进行思考,而这需要时间,要忍受痛苦并且冒着死亡的危险,艾伯特忍受住了地狱般的煎熬,并且到达了一个新的天堂,他最终成功了。

4. 结语

因为《紫色》标志着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让美国黑人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需要更好的认识自己并且准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些问题都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现在白人和黑人都要摒弃歧视,开始全新的生活。尽管消除这种歧视非常困难,但美国黑人应该充分利用生活提供给他们的一切。

形式上,这部小说在很多方面令人印象深刻,西莉亚的语言活泼,充满活力,耐蒂的语言偏于说教,两种不同的语体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题目蕴含着深意,紫色暗示着尊严,爱,人际关系,生存,遭遇与痛苦;它象征着上帝的创造,普通人不可忽视的尊严和意义,总而言之,《紫色》在美国文学史上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小说。

参考文献

[1]王秋玲;艾丽丝·沃克《紫色》探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角色解读 篇五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深入, 面对来自社会与自我, 家庭与自我的种种矛盾与压力, 对作为女性的自身性别认同产生了迷惑。生理层面, 我是“女性”的, 社会层面和男性一样的, 为实现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的我”的价值不断努力, 奋斗, 女性有时生活得很矛盾。笔者时常疑惑, 女性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子?自己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

对生长在新社会的我们年轻一代女性无疑是幸运的, 按祖父母辈的观点, 我们在还未进入大学之前的年龄就应该是“被泼出去的水”了, 哪里能像今天般自在, 可以平等地和男性同校、同学, 同工作, 共同创造着社会, 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成了“半边天”, 这无疑是史无前例的一大进步。“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无私奉献”, 是我母亲这一代在毛主席亲自教导下的典型特征, 至今在她们身上依然保留这种传统, “吃苦, 耐劳”似乎成了她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华裔耶鲁文学教授孙康宜在她写的《耶鲁·性别与文化》一书中讲到因为想来看看解放后的新中国女性, 便充满种种美好的想往来到北京, 下了飞机刚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让她大吃一惊, 因为走在大街上的人都是清一色的卡其布衣服, 都统一的短发, 从背后很难分清谁男谁女。她对这种忽略女性特征的“性别一体化”感到不解, 不能认同这种缺失人性的女性价值观。如李小江所指出的那样:时代是不同了, 今天的女性因该是与男性平等但仍然不同于男性, 两性是有差异的。但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差异而又能够平等地与男性共存?

二.女性话语权与文学批评

这个问题自18世纪末最早开始于法国的女性争取平等的运动起, 就不断地被思考和诠释。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用存在主义的观点论证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造就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提出人必须是女性化的男性或是男性化的女性即双性同体理论 (androgyny) ;Betty Frieden在《女性的奥秘》中指出女人的最高价值和使命就是她们自身女性特征的完善, 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随着这种女性对自我认同的追问和随着女性运动的日益高涨, 20世纪60年代,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勃然兴起。它使人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由男性既定的文化建构传统, 消解了男性视女性为客体的二元对立, 使得失语的女性得以发声。

海格德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 那么女性文学及其批评作为一种话语形式是否也能从某种角度证明女性的存在呢?综观古今中外整个文学发展史中, 女性作家或批评家屈指可数, 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几乎是作为男性作家笔下的“他者”呈现于读者面前。于是我们习惯于认可男性作家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 或是天使或是妖女。根据《圣经》的创世神话, 男性的原型可以从上帝 (男性神) 那儿得到验证, 因为上帝是根据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亚当, 而亚当则是帮助上帝主宰万物的代言人, 男性的身份是确定的。而女性的原型呢?却只能从亚当的那根右侧的肋骨找到不太清晰的答案。因为我们从《圣经》中都知道上帝取出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 却不知道上帝是根据谁的形象造出了世上的第一个女性?只知道女性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依附于男性的。在人类文化史上女性就一直处在客体的位置上, 她是欲望的对象, 是审美的对象, 是男性理想的载体, 她是除了她自己之外的一切。 (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 P70) 作为性别差异的一端是女性, 女性的视野在20世纪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众所周知的女性主义在极端的现实诉求与温和的话语颠覆中徘徊, 在激进的政治领域与丰富的文化光谱中意荡, 从打破白雪公主、灰姑娘和女巫的童话, 到“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知识考古学, “女性”起码摆脱了“作为不完善的男人”的谬误而成为性别区分中“平等”的一边, 当然, 也使处于另一边的“男性”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规范与界约。除了女性主义的理论话语之外, 发掘或创作女性主义作品就成为不仅仅是女性主义学者的任务, 而大量地参与到小说、戏剧或电影等艺术形式中的女性作者, 也逐渐为女性主义提供了一份鲜活的文本。正是她们的努力, 使女性摆脱了“沉默”的历史, 而浮现于话语的表面, 甚或这可以看成一种女性与其相对应的男性的话语权的争夺。

三.对女性文学批评的思考

女性文学批评从兴起至今, 大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的第一阶段立足于生理差异方面, 重点是揭露男性文化如何歪曲了女性形象, 抨击传统的“阳具批评”;开始于70年代中期的第二阶段着重于用女性的视角解读经典作品, 倾向于对语言文学的批评, 大批女性文学批评的论著标志着这一理论的兴盛;80年代中期后的第三阶段不再拘泥于文学本身, 发展成一种跨学科的女性主义文化。同时, 女性文学理受其它理论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自从德里达提出了针对否定结构主义认为的意义在二元对立中产生的多元思维后, 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从中受到了启发, 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解构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拉康的新心理分析同样影响了女性文学品评理论, 拉康关于阉割情节的学说使他的理论呈现出男性优越论的倾向, 受到了女性主义者的批判, 但是他的关于语言与欲望的思辨受到了认可, 从而形成了由Helena Cixous创立的“女性写作”流派。马克思主义的重视经济的决定作用, 重视意识形态的理论也移用到女性文学批评中, 使我们在分析女性无话语权的原因时多了一些衡量元素, 使我们意识到与阶级压迫同样的道理, 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在于经济的不独立。随着时代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

四.女性文学批评的角色意义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无意义的, 而如果这种理论能对我们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我想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也是这样的。有人也许会觉得它是一种无稽之谈, 它却有其存在的意义, 它以解构的精神重新审视了女性的传统意象。女性文学批评与其说是一种理论, 不如说是一系列女性生命体验的经验总结。通过女性批评家的言论和女性作家的写作体验这一面面的镜子, 女性可以映射出自己的形象。通过女性视角的批评阅读, 女性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不断地找寻和认同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Charles E.Bressle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Jersey:Prentice-Hall, 1994,

[2].Zhu Gang.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孙康宜.《耶鲁·性别与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5].王恩铭.《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给老师的贺卡加祝福语下一篇: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