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早春司空图,早春的意思,早春赏析

2025-02-05

早春,早春司空图,早春的意思,早春赏析(共5篇)

1.早春,早春司空图,早春的意思,早春赏析 篇一

郭熙在神宗熙宁元年由宰相富弼推荐应招进京, “为御书院艺学”。由于他长期身处于政治中心, 儒家思想合乎其然地成了“积极入世”的立足点[1]。而伦理纲常思想更是渗透到他的理论和作品创作中, 对其美学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

一、《林泉高致集》之儒学意义

(一) 传统儒学

1. 儒家“经典”的运用

《林泉高致集》是一部自始至终贯穿着儒家思想的山水画论, 首先表现在它的语言文字上, 大量引用了儒家经典。如《画意》:“人需养得胸中宽快, 意思悦适, 如所谓易直子谅。”“易直子谅”一词出自《礼记》的《乐记》, “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谅之心, 油然生矣。”《礼记正义》解释道:“易谓和易, 直谓正直, 子谓子爱, 谅谓诚信, 乐以治正其心, 则和易、正直、子爱、诚信之心油油然从内而生矣, 言乐能感人使善心生也。”

《画诀》:“凡经营下笔, 必合天地。何谓天?谓如一尺半幅之上, 上留天之位, 下留地之位, 中间方立意定景。”这与《易》之三才说有关。《易传》以卦之六爻, 上两爻为天位, 下两爻为地位, 中两爻为人位, 和这里的留天留地之论吻合。而郭思在编撰此书时, 也受到《易》的影响, 他在论画之源流时说:“《易》之山坟气坟行坟, 出于三气, 山如山, 气如气, 形如形, 皆画之椎论”、“易卦说观象, 系辞谓此语绘事后素”。这就是说, 作画乃如《易》观物取象, 而画成则如“立象尽意”也。郭熙及其子的山水画论正是本着这一思维逻辑而展开的。在《林泉高致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取自于《诗经》的文字材料, 如《山水训》中“白驹之诗, 紫芝之咏, 皆不得已二长往者也”;《画诀》:“江上蓼花蒹葭之致, 可以映带远近作一工也”, 均可见出自《诗经》的典故。

2. 儒家语境的援引

除直接援用语言文字外, 《林泉高致集》所蕴含的儒家精神更充分地表现在它内在的精神气质上。文章开篇序言我们就看到郭思所引用的古训“语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这段话阐述的是儒家的绘画功能论, 是几千年来以一贯之的传统, 认为绘画乃是弘扬儒家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应该是宣扬道德, 有资教化的工具。在文章的结尾, 作者还专门提到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世说》所载戴安道一事。安道就陈留范宣学, 宣之读书抄书安道皆学, 至于安道学画, 宣乃以为无用而不喜, 安道于是取《南都赋》为宣画, 其所赋内前代衣冠宫室, 人物鸟兽, 草木山川, 莫不毕具, 而一一有所证据, 有可征考, 宣然后欢然从之曰, 画之为有益如是, 然后重画。然则自古帝王名公巨儒相袭, 而画皆有所为而作也。如今成都周公礼殿, 有西晋益州刺史张收画三皇五帝三代至汉以来君臣贤圣, 人物粲然满殿, 令人识万古礼乐。故王右军恨不克见, 而逮今为士大夫之宝, 则世之俗士下吏, 矜眩细巧, 又岂知古人于画事别有意旨哉!”

可见, 郭熙时刻不忘儒家的教化原则, 所谓“别有意旨”讲的是作画之意重要的不是在画, 而在画中所载之道也。郭熙美学思想中的儒家气质还表现为《山水训》中的一段话:“直以太平盛日, 君亲之心两隆, 苟洁一身, 出处节义斯系, 岂仁人高蹈远引, 为离世绝俗之行, 而必与箕颍埒素, 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 紫芝之咏, 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 烟霞之侣, 梦寐在焉, 耳目断绝, 今得妙手, 郁然出之, 不下堂筵, 坐穷泉壑, 猿声鸟啼, 依约在耳, 山光水色, 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

在郭熙眼中, 山水画不仅是隐逸者的精神家园, 更重要的, 对于士大夫们来说, 它们还是公务之暇“无法亲身游历山水的替代品、繁琐生活的宽解品、郁闷情结的慰藉品。”

对那些身居庙堂之上的士大夫来说, 他们既不能抛弃自己侍奉君、亲的责任, 又不想扑灭自己向往山林的自然之志, 最好的宣泄渠道就是山水画, 在“不下堂筵, 坐穷泉壑”的情况下便能满足士人君子的游历之思, 成为涤荡俗念、陶冶性灵的工具。郭熙的这种观点也正好符合儒家“依仁游艺”的思想, 也体现了作者“兼济天下”, 积极入世的情怀。整个《林泉高致集》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第一次由隐者的立场转变为士大夫阶层立场的著作。”

3. 儒家纲常的体现

郭熙在《林泉高致》各部分中不断反复地将儒家伦理纲常思想贯彻于内, 紧紧地维系着“载道”、“教化”之功, 不惜以“训”为名, 强调其重要的基础性原则。以此寻求和协调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的既矛盾对立又协调统一的关系。这是郭熙美学思想的总体思路, 是其理论建构的重要基础。如其言:“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 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 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 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契依附之师帅也, 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 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 (《林泉高致·山水训》)

大山为众山之主, 长松为众木之表, 其余冈阜林壑、藤萝草木则以奔走朝会、振契依附之势紧紧围绕着宗主和师帅。这便是郭熙在理论建构中把儒家伦理政治关系作为社会核心和根本问题, 融入到自己的画学思想之中。另外, 《林泉高致·画诀》中是专讲山水画技法, 郭熙也把这种绘画创作手法看做和人的基本为事之则一样, 来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他认为:“山水先理会大山, 名为主峰。主峰已定, 方作以次, 近者、远者、小者、大者, 以其一境主之于此, 故曰主峰, 如君臣上下也。” (《林泉高致·画诀》) “林石先理会大松, 名为宗老。宗老意定, 方作以次, 杂窠、小卉、女萝、碎石, 以其一山表之于此, 故曰宗老, 如君子小人也。” (《林泉高致·画诀》)

他的观点显然是表达一幅山水画要有一个中心意象, 或是大山主峰, 或是大松宗老, “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 形成画面中心, 如三军主帅, 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 集中代表了山水画的生命灵魂, 其余岗阜林壑、藤萝草木, 则应如百辟奔走朝会之势, 呼应烘托, 形成完整统一的画面形象。山有主峰, 水有主流, 林有主木, 将自然物象, 各种矛盾关系约束在一定的秩序之中, 以中庸之道调整、设置画面组成关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他把这些自然世界中的山、石、树、草等物象都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人来看待, 使它们都具有了人的身份, 并且按照人的社会性来组成伦理法则。因为每一个人既出于五伦, 又处于整个国家一体的宗法政治关系网络中, 必须依一定规范, 扮演一定社会角色, 履行一定社会义务责任, 彼此相关联, 相互制约, 以维系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良性互动, 稳定运转, 才能维国家、社稷于不坠。从政治统治, 到社会关系和行为, 直至人的精神心理世界, 儒家思想构筑起了一个内外秩序条理井然、一以贯之的完整体系。包括社会基本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做人原则, 例如上述五伦之则, 以培养和健全良好道德行为为根本和核心。再有就是基本的为事之则, 设计处理矛盾关系时所需要认真把握的种种辩证关系和尺度, 如大与小、群与己、义与利、进与退、仕与隐、刚与柔、直与曲、实与虚、繁与简等。

郭熙以儒家伦理纲常思想为出发点, 将儒家以人为本思想作为体会、关照、创造自然的手段。将审美价值、审美实践与创造等统揽于其中, 进而将自然物象及山水画本体做“拟人化”处理。因为在他看来, 只有这样, 人才能作为一个能动的积极的因素去把握自然对象与绘画作品, 而自然对象也才能真正以社会之中人的面貌进入到作品之中。

(二) 新儒学 (理学)

1.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理学精神在《林泉高致集》有集中体现。“格物致知”一语出自于《礼记·大学》。“格物”就是“穷理”, 既然“物格而后知致”, 那么致知也就是要到万事万物中去“察理”、“知性”, 用朱子的话说既是“今日格一物, 明日格一物”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的地步。亲近自然只是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更细致地观察:“真山水之川谷, 远望之以取其深, 近游之以取其浅, 真山水之岩石, 远望之以取其势, 近看之以取其质, 真山水之云气, 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疎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 而不为斩刻之形, 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 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画见其大意, 而不为刻画之迹, 则烟岚之景象正矣。山近看如此, 远数里看又如此, 远十数里看又如此, 每远每异, 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 侧面又如此, 背面又如此, 每看每异, 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 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 秋冬看又如此, 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 暮看又如此, 阴晴看又如此, 所谓朝暮之变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 可得不究乎?”

郭熙通过自己的实践, 告诉我们山近看和远看时不同, 从正面、侧面、背面看又不同, 从不同的季节看还不同;并且就连山水的川谷、岩石、云气、烟岚在不同距离、不同季节也呈现不一样的状态。由此可见郭熙受当时“格物”精神的影响, 在画山水前格物之精, 他的这种思想和整个社会的哲学风气是相吻合的

2.“主敬说”

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说:“柳子厚善论为文, 余以为不止为文, 万事有诀, 尽当如是, 况乎画乎!何以言之?凡一景之画, 不以大小多少, 必须注精以一之, 不精则神不专;必神与俱成, 神不与俱成, 则精不明;必严重以肃之, 不严则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 不恪则景不完。故积惰气而强之者, 其迹软懦而不决, 此不注精之病也。积昏气而汩之者, 其状黯猥而不爽, 此神不与俱成之弊也。以轻心掉之者其, 形脱略而不圆, 此不严重之弊也。以慢心忽之者, 其体疎率而不齐, 此不恪勤之弊也。故不快则失分解法, 不爽则失潇洒法, 不圆则失体裁法, 不齐则失紧慢法, 此最作者之大病也。”

这段话表达了和二程理学中“主敬”、“主一无适”相同的意思。“主敬”是二程理学的重要概念, 二程提出此以与周敦颐的“主静”相区别, 主静是释氏修养的方法, 主敬才是儒家的正传。敬的外在修养指举止容貌的整齐严肃, “言不庄不敬, 则鄙诈之心生矣;貌不庄不敬, 则怠慢之心生矣。”郭熙说:“必严重以肃之, 不严则思不深”, “以轻心掉之者其, 形脱略而不圆, 此不严重之弊也。”强调进行艺术创作时要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不能散漫、掉以轻心, 否则创作不出好的作品。而要“主敬”、“持敬”更重要的还在于内在休养方式, 这便是“主一”也就是郭熙所说的“注精以一之”, “故积惰气而强之者, 其迹软懦而不决, 此不注精之病也。”。

二、《早春图》之儒学意义

《早春图》是郭熙晚年的代表作品, 儒家思想的伦理纲常观念更是画家在分布画面形式语言时的主要手法。

此画非但形相齐全, 气象也高敞轩朗、张弛有度。尤其中段弥漫着的薄雾, 益使画面透露着呼吸吐纳、韵律自成的无限生机, 散发着早春时节特有的万物复苏的生命力。整体上看, 画面中两个三角形的迭加结构非常引人注目。自下部两块岩石向上构成的小的三角形作为稳定画面的基础, 而置于中部向上的大的三角形又将这种画面的张力引向了画面之外。画面中下两棵大松不偏不倚地矗立在这两个迭加的三角形的中轴线和交汇之处, 使得画面分布更加主次有序, 匀落妥帖。

此画构图主次分明、轻重有序、体势均衡地聚集着, 各种斜势和直立上升的动势形成一股合力, 成为整幅作品的重心所在, 并向四周散发着它的辐射力。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张力朝画的四边生发出去, 各部位树木、弧形枝干、旁枝、小枝的指向与画面中心相联系相呼应。而画幅边缘部分的树木姿态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中心;右侧的向左倾斜;左侧的向右倾斜, 甚至沿着右下方“辐射扩散”而去的一棵枯树分杈的旁枝又掉过头来指向画面的中心于是, 沿着画面边缘又形成了指向中心的凝聚力、挤压力, 使画面由中心扩向四周的辐射力和由边缘指向中心的凝聚力, 进而产生了一种富有张力的动态平衡。这些力最终形成了一个悠远、宁静而向上的合力, 使画面获得了名副其实的有机的“生命形式”。

“早春图”在画面的正中央有一个主峰, 但是主峰不是永恒不变的, 而是由下面许多山峰交互运动的结果, 郭熙似乎不完全追求“稳定”, 更重视“变化”。右侧的水从岩石间急泻, 用线条表现速度;左侧远处的水, 流在平坦的土壤中, 则改用渲染, 可以看到画家对细节的讲究。郭熙用比较带水分的笔墨一层一层渲染岩石, 使坚硬的石块看起来像云一样舒卷流动, 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按自然法则建立起来的永恒的生命体。

郭熙《林泉高致集》中说:“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 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 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林石先理会大松, 名为‘宗老’。宗老既定, 方作以次杂窠小卉、女萝碎石, 以其一山表之于此, 故曰宗老。”这“众木之表”、“帅”、“宗老”就是我们在前面分析的位于画面中下部的两棵长松, 它们是众树木的统帅, 也是整幅画面的重要支撑;它们那令人瞩目的地位和体态一如它们在画幅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样, 成为这个有序世界、这个生命体的中枢和心脏。

2.早春养猪三要素 篇二

2) 消毒要彻底。春季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病菌生长繁殖。对圈舍进行清洗, 用20%~30%石灰乳、20%草木灰或2%~3%火碱溶液对圈舍地面、墙壁及周围环境涂刷或喷洒;对用具, 清洗后用3%~5%的来苏儿消毒, 再用水冲洗, 以免引起中毒或影响猪的采食。

3) 防病驱虫要加强。早春要严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大肠杆菌等传染病的发生。养殖户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只的免疫注射, 切忌漏注、疫苗失效等情况发生。如果周边地区发生了疫情, 除要搞好猪舍消毒外, 还应严格禁止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入猪场。

3.早春大棚西瓜嫁接技术 篇三

一、品种选择

用于西瓜嫁接砧木的品种很多, 依嫁接亲和性、抗病性及品质性状衡量, 优劣依次为瓠瓜、南瓜、冬瓜, 同种内不同变种或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别。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们认为当地农家品种葫芦作西瓜砧木比较理想, 其中以大瓢葫芦为最佳。播种时间为1月上中旬。接穗为京欣一号系列品种、金钟冠龙、郑杂7号等。

二、营养土的配制

选用未种过葫芦科蔬菜的无病菌、无虫卵和无杂草种子的6份肥田土, 与4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均匀, 每立方米土中再加入氮、磷、钾各15%复合肥1.5千克、多菌灵200克、敌百虫200克, 将肥、土粉碎过筛后与化肥、农药混拌均匀, 用塑料薄膜密封10天腐熟消毒杀菌。消毒后装入规格为高10厘米, 上口直径10厘米的塑料营养钵或塑料桶内, 数量依栽培品种而定。如栽培京欣1号等早熟品种用850~1000个。

三、种子处理

选晴好天气, 将精选后的砧木 (葫芦) 种子晾晒3~4天, 亩用量250~500克。将种子缓缓倒入55℃温烫水中 (两份开水对一份凉水) , 边倒边搅, 待水温降到2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种12~14小时, 捞出控干水分, 把葫芦种子反复揉搓, 再浸泡12~14小时捞出在阴凉处晾到种皮不粘滑时用钳子把种嘴磕开, 以利出芽。以种子量的多少取适宜大小的搪瓷盘, 并铺上消过毒的毛巾, 将磕开种皮的种子均匀摊在毛巾上, 再盖上湿毛巾, 置34~35℃恒温箱中催芽 (待种芽长到0.3-0.5厘米时即可播种) 。

西瓜接穗育苗时间要比葫芦砧木育苗晚10~15天, 具体时间视天气和葫芦苗长势而定, 亩用量一般50~100克。具体做法: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天, 然后用55℃温水烫种5分钟, 等水温降到30℃, 继续浸种3小时后把种子捞出, 再清洗几遍, 搓去种皮粘液, 晾去表皮水分, 破嘴后用湿布包好, 放在30℃条件下催芽18~24小时, 待6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就可播种了。

四、播种及播后管理

砧木种子播种前2~3天将育苗钵浇透, 生火加温, 钵中土温稳定在10~12℃时, 在每个钵正中用竹片划一深1厘米小沟, 把出芽后的种子平放沟内, 芽子向下, 随后盖0.5~1厘米厚湿润细土。为加速出苗, 播后盖地膜。白天室温稳定在30~35℃, 夜间20~25℃, 当50%以上芽顶土时, 及时揭去地膜防烤芽。齐苗后白天室温保持在25℃, 夜温20℃, 中午时在中上部放风5~8分钟, 以便于通风换气。在砧木苗第一二片真叶相重叠时应及时去掉真叶, 以减少养分消耗, 防止髓腔增大。

西瓜播种采用长80厘米、宽40厘米、深10厘米的长方形育苗盘。盘里装入过筛干净的大粒河沙, 厚5~6厘米, 再倒入55℃温水湿透河沙。芽长0.1~0.5厘米时可点播, 密集分布, 株行距不大于1厘米×1厘米, 种芽平放, 随点随盖潮湿沙土, 厚1厘米防止种子“戴帽”出土。播种后地膜覆盖保温增湿, 可以将育苗盘放在家中火炕上或电热温床育苗, 保持温度30~35℃, 催芽出土。在西瓜苗刚拱土时, 即将育苗盘在保温情况下移到温室内火道上, 下垫砖, 上盖地膜。出苗前, 白天温度保持30~35℃, 夜间温度20℃, 相对湿度95%, 当70%种子顶土时及时揭去地膜。齐苗后注意喷药防病, 特别是京欣一号等品种, 可喷农用链霉素2500倍液防细菌性角斑病、疫病, 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或拌草木灰撒施防猝倒病。

五、嫁接

采用斜插接法, 所需工具为普通双刃刮脸刀片, 用老毛竹片制成的竹签。

对于嫁接适期, 砧木 (葫芦) 要求不太严格, 生出2~4真叶均可。嫁接前, 苗床先喷一遍透水, 并结合喷500倍百菌清预防病害。在温室内嫁接时, 为防萎蔫, 要边接边放草苫, 达到局部遮荫效果。用刀片先削去葫芦头 (茎尖和针叶) , 但应留下5~8毫米高的茎茬。嫁接时要两个人配合效率高。一人左手握葫芦, 右手用特制的竹签在和葫芦子叶平行的方向从一片子叶根部斜向另一侧插下去, 直到左手食指有触感为止。竹签暂不拔出, 另一人将高5~6厘米的西瓜苗拔出, 左手握子叶下1~1.5厘米处, 用新刀片在和两子叶垂直的方向斜向下削长度为0.8~1厘米的斜面, 角度为30~40度, 然后第一人右手食指和拇指接过削好的瓜苗, 小指和无名指拔出竹签, 迅速将瓜苗 (接穗) 插入砧木孔内, 直到插不动为止。使西瓜和葫芦子叶呈“十”字状。接好后尽快把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内, 浇水 (避免在接口处浇水) , 盖严保湿。

六、嫁接苗管理

4.风信子在早春开放 篇四

见我喜爱, 女镇长说, 这是风信子, 种子是从网上购买的。风信子?萨福的《一个少女》跃然而出:好比野生的风信子茂盛在山岭上/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她受损受伤/一直到紫色的花儿在泥土中灭亡……紫色的风信子, 正是诗中的风信子呢, 我有些激动。

凑近又看, 花叶有六七片, 带状似桃叶形, 叶片肥厚, 绿色有光。花茎肉质, 花葶中空, 间有密生小花横向生长, 花冠漏斗状, 每朵花有六片花瓣, 向外侧下方反卷。绿色的叶, 紫色的花, 和窗外的桃红李白, 构成了生气勃勃的早春气象。

飘渺又遥远的风信子, 就这样忽如一夜春风, 亲近亲切, 可触可感。知道我钟爱风信子, 一位善养花草的同事不知从哪里找来一盆送我, 花也是紫色的, 馥郁的花香, 弥漫了整个春天。

去年春节前, 岚皋县城新添了两家花卉专卖店, 散步的时候信步走了进去, 四处寻觅, 终于在靠墙的花架上, 看到了几十盆风信子, 有的嫩芽绽放, 有的新绿点点, 含苞欲放的苔胚中依稀可见紫、白、红、蓝、黄、绿多种颜色。方才知晓, 风信子不是唯有紫色。

最美不过初相见, 人和人的初次相识大都是美的, 人和物的初识大多也是好的。自然挑了一盆紫色风信子, 不顾路人诧异, 抱着花盆逛河堤, 鸟儿宁静时, 披一身星光归去。

风信子的馨香陪伴我又一个春天。

扰扰匆匆尘土面, 又是一年春来到, 第一缕春风掠过, 再次想起风信子。找到那个花盆, 想倒出盆中的枯根泥土, 拿空花盆到花店新栽一株风信子。当我捧起一团萎靡时, 竟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枯黄的鳞茎根头上端, 萌出了黄豆大小的绿色嫩芽, 轻轻剥去根茎上的皱皮, 露出了紫葱色的活体。天呀, 风信子没有死, 风信子还活着。我的惊呼, 引来家人。要知道, 风信子从去年暮春开放后搁置窗台, 早子媲美。

风信子开得艳丽, 香得醉人, 去得速疾。春天还没有过去, 花瓣已现出焦黑色泽, 再过一段时间, 便会完全孤寂。好伤情, 花也难留, 春也难留。为衰老而叹息, 为来生而祈愿, 待枝叶消逝后, 我会拂去残体, 捧送到适宜之地, 给她阳光雨露和祈福, 但愿下次邂逅。

新绿旧红春又老, 生命中的各种努力, 都是与时间抗争。惊异和已忘记, 没有浇水, 没有施肥, 以为早已枯死, 连眺望山峦和云彩的时候, 都没有顺便顾盼她一眼。

匆忙上网查询, 风信子原来产自地中海沿岸, 由于花香别致, 像她的名字一样, 随风而去, 培育品种繁多, 遍及世界各地, 花谢以后进入休眠期, 藏置阴凉低温处, 也是需要少量水分和养料的, 无知的我, 竟然将她抛之脑后。无水, 无肥, 只有阳光, 甚至是暴晒, 却在一年以后, 在最早的春讯里, 重获新生, 如同萨福笔下幽怨又倔强的少女。

风信子在早春开放, 一天一个样, 几天换容颜。我在花香冷艳中读着《蒋捷词校注》,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只有如此美妙凄婉的词句, 才能与风信欣喜是一种抗争, 叹息和期待是一种抗争, 重温和怀旧也是一种抗争。重温和怀旧, 是唤醒记忆, 寻找失去的时光。活在时间中, 也活在记忆里, 这便有了生命的意义。

(选自《中国艺术报》, 有删改)

5.温室早春栽培伊丽沙白甜瓜 篇五

伊丽沙白属于杂交一代甜瓜。早熟, 全生育期90~95天, 植株生长势强, 叶色淡绿, 开花座果率高, 果皮鲜黄艳丽, 果肉雪白, 味芳香, 含糖15~17%, 单果重500~1000克, 耐贮藏运输, 保护地亩产2000~2500公斤, 适合大庆地区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伊丽沙白是耐热植物, 对温度要求较高, 白天在25~30℃, 对低温较为敏感, 气温下降至13℃时生长停止, 遇霜即死, 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强, 35℃以上生长良好。伊丽沙白喜光, 晴天光照充足, 植株生长健壮, 病害少, 短日光有利雌花形成。伊丽沙白需要空气湿度底, 一般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 极不耐涝, 土壤含水量过多根系缺氧, 会造成植株窒息。

3 栽培季节

伊丽沙白只要温度适宜, 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春大棚3月1日育苗, 4月1日移栽, 6月1日收获;秋大棚7月中、下旬直播, 10月上、中旬上市。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秋冬茬生产, 9月中旬育苗, 10月中旬定植, 12月末至1月上旬上市。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早春茬生产, 2月中、下旬育苗, 3月下旬定植, 5月中、下旬上市。

4 整地施肥

伊丽沙白喜欢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质土壤, 施肥以优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 过磷酸钙20~30公斤, 钾肥20~30公斤, 或复合肥30~50公斤, 施入后进行深翻, 整平、耙细。

5 播种育苗

早春茬和冬春茬要进行育苗移栽, 一般苗龄在30~35天, 根据定植时间, 确定适宜播种期, 秋季大棚和春天露地可进行直播。

5.1 育苗: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可用营养钵在苗床上育苗。营养土配制可用没种过瓜的优质肥沃菜园土4份, 腐熟的优质肥6份, 加50%多菌灵粉剂和敌克松每立方米25-30克, 充分拌均后装入营养钵中, 然后用开水将营养土浇透。

5.2 浸种催芽:

先用50~60℃温水浸泡10分钟, 搅拌至水温30℃时, 再浸泡4小时, 将水渗出用布包好, 放在25~30℃的适温条件下进行催芽, 约24~36小时即可抿芽。

5.3 播种:

伊丽沙白种子昂贵, 播种时要单粒抿芽, 将芽抿在营养钵中间, 然后伏土1.5公分厚, 伏土要用多菌灵消毒, 方法用筛子将土均匀地伏在营养钵内。然后将营养钵放在育苗床上, 晚间扣上小拱棚, 以利保温和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5.4 育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求温度较高, 白天在25~35℃, 夜间在16~18℃, 约3~5天开始出苗, 出苗后白天揭去小拱棚膜, 增强光照。苗出齐后适当通风, 降温, 防止幼苗徒长, 白天在25~28℃, 夜间在15~18℃。2~3片真叶出现时, 喷施诺尔斯液体肥和杀菌剂 (普力克) , 保证幼苗健壮生长。看土壤墒情, 苗期浇水2~3次, 防止形成老化苗, 长至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时, 进行定植。

6 定植

温室栽培可做成大小垄, 大垄行距70~80公分, 小垄行距40~50公分, 垄高10~15公分。春秋大棚栽培可做成平底畦, 畦宽1米, 定植选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前, 苗床内提前浇足底水, 并喷施一次500倍液的75%百菌清, 然后按株距40公分, 每亩2300株左右定植。定植后先浇穴水, 然后再封穴, 浇定植水后伏上地膜。

定植后白天保持室温在28~32℃, 夜间在18~20℃, 缓苗后再浇一次缓苗水, 深冬栽培一般不再浇水。春秋大棚2~3次水即可。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增加密度,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温室及大棚要求立体栽培, 甜瓜伸蔓后, 立即进行插架或吊绳, 使瓜蔓直立生长。

7 整枝摘心

整枝摘心是生产管理中关键性措施, 通过整树摘心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从而提高座果率, 促进果实生长发育。保护地高架立体栽培要单蔓整枝, 侧蔓结果, 留出主蔓, 其余留侧蔓瓜, 侧蔓瓜留2叶摘心。一般留2~3个侧蔓瓜, 开花时用主蔓开放雄花进行人工授粉, 一朵雄花要求授2~3朵雌花, 时间上午9~10点, 用雄花涂抹雌花柱头, 第二天可再重复授粉一次。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 选留瓜型圆正、个大的2个瓜为商品瓜, 促使其生长, 植株长到20~25片叶时进行摘心, 座瓜后进行追肥、浇水、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 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整个生长期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补肥2~3次。

8 病害防治

伊丽沙白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枯萎病等, 防治措施要以防为主, 综合治理。保护地栽培要注意排风降湿, 空气湿度在80%以下, 调节温度, 白天在28~32℃, 夜间在15℃左右, 创造一个不适合发病的条件。施足有机肥, 生长期叶面补肥,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药剂防治:可用75%百菌清500倍, 50%代森锰锌400倍, 64%杀毒矾500倍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疫病。用25%粉锈宁1000~2000倍,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防治白粉病。用嫁接的方法和多菌灵灌根防治枯萎病。

9 采收

上一篇:几何画板教学下一篇: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