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类古诗词(精选10篇)
1.战争类古诗词 篇一
关于战争的古诗词
《石壕吏》
杜甫(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淮村兵后》
戴复古(宋)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渔家傲》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战争类古诗词 篇二
第一则(图一)
A、《上博》2426.1399
B、《合集》18612 (《前编》4.31.2、《历拓》6873)
A版现藏于上海博物馆,B版现藏于山东博物馆。A、B的字体风格均属宾组三类[3],缀合后卜辞完整,行款整齐,且有《怀特》382(《合补》1989)与之同文,缀合当无误。缀合后释文[4]为:
乙卯卜,及围方于
是卜辞中常见的人名。亦是习见的人名或地名。“围”,较常见的写法是“AB中的“围”字作形,一般认为“是的倒书[5]189,严一萍先生将“释为“围”[6]99。卜辞中的“围”经常作为战争或田猎活动中的动词,意为“围攻”。如:
□贞□方其围兹邑。 《合集》6678
□弗围方。 《合集》6323
□围获不其百。 《合集》7637
贞:围,亡尤。十一月。 《合集》16934
贞:其祝惠擒,乙,王其围襄兕。 《合集》30439
壬寅卜:王其田,惠襄兕先围,亡灾。 《合集》28398
此外,“围”还可作为人名或方国名:
丁未卜:令围围洗[7]230郊[8]194。 《合集》20398
第一个“围”当为人名,第二个“围”当为动词“围攻”之意, “洗”是方国名。卜辞大意是:命令围在郊围攻洗方。
A、B中的“围”是名词,还是动词,似无法确定,卜辞可能是卜这个地方追击围(或围方),也这个地方追击,围攻方国。
A、B的“围“字作“形,两止朝相反方向,与之同文的《怀特》382“围”字作“形,两止朝一个方向。可知“围”字两止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均为一字。《甲骨文字形表》的顺序号编为“892”,将“的顺序号编为“891”[9]51,其实不必区分。《甲骨文字编》将此二字同列于顺序号“937”[10]281之下,是正确的。
第二则(图二)
A、《合集》186 (《六清 》105、《 觉玄 》137、《外》360)
B、《合补》6(《历藏》6824)
C、《上博》20889.46
A、B为蔡哲茂先生所缀,见于《甲骨缀合续集》第507组[11]125, 笔者在此基础上加缀C。三者字体均为师宾间类,缀合后,断边密合,“申”、“不”、“羌”三字可补足,卜辞完整,左右两辞对贞。缀合后释文为:
庚申卜,王:弜获羌。
庚申卜,王:弜不其获羌。
丁卯。
弜是人名。此卜辞占卜弜能否抓获羌人,与弜经常出现在狩猎,战争等重大活动中一致,如:
乙丑卜:弜获围羌。□月。 《合集》187
辛亥卜,王贞:呼弜狩麋,擒。
辛亥卜,王贞:勿呼弜狩麋,弗其擒。七月。 《合集》10374
乙酉卜,王贞:弜不丧众。 《合集》54
贞:弜弗其堪[12]89王事。 《合集》6834正
乙巳卜:弜获豕。
弜不其获豕。 《合集》10242
第三则(图三)
A、《合集》10716(《南无》191、《冬》403)
B、《上博》21691.302
C、《合补》1651 (《历藏》15525)
A、B为林宏明先生缀合的第433例[13],笔者加缀C。三版字体均属宾组一类,兆序均为“三”,两辞为对贞关系。从形态上看,应该是位于千里路左右两侧,分属左前甲与右前甲。缀合后释文为:
[壬]辰卜,[殻]贞:王[敢][14]28戈。三
壬辰卜,殻贞:勿敢戈。三
“敢”,字形为手持工具猎取野猪,卜辞中经常用作田猎或战争中的擒获手段,意为“迎击”“攻击”。如:
辛丑卜,殻贞:今日子商其敢基方缶,翦[15]106。五月。 《合集》 6571正
乙未卜,殻贞:敢戈。 《合集》6959
[□□卜],争贞:曰雀翌乙酉至于辔□戈敢亘,翦。 《合集》 6939
乙□其敢雀□。 《合集》6967
“敢”在卜辞中也作为人名或地名:
贞:勿令敢比我爯册。十月。 《合集》7418
敢获羌。 《辑佚》124
贞:勿往于敢。 《合集》8216
[□□卜],争贞:在敢奠□。 《合集》8218正
辛亥,王卜,在,贞:今日步于敢,亡灾。 《英藏》2565正 “戈”应该是“戈人”的简称,卜辞中有关于“戈人”的占卜:
贞:王遭[16]176戈人。 《合集》775正
□戌卜,宾贞:戈□亘。 《合集》6951反
己丑卜,宾贞:翌庚寅令入戈人。 《合集》8398正
贞:呼戈人。 《合集》8401
辛丑卜,宾贞:惠令以戈人伐方,翦。十三月。 《合补》 1845
刘钊先生反对将“戈人”理解为“戈族之人”,认为“‘戈人’乃 ‘持戈之步卒’。”[17]91笔者认为非是。卜辞中表示“碰到,遇见”的字有两个,一个是“遭”,一个是“遘”。两字的感情色彩有别,遇见好的,吉利的,用“遘”;遇见不好的,不祥的,用“遭”。《合集》775正 “贞:王遭戈人”,显然遇见戈人是不祥之事。ABC缀合以后的内容是“敢戈”,即迎击戈人,可见两方的关系是敌对的,将“戈(戈人)” 理解为戈族之人或戈方之人可能更合适。此缀合为研究商王朝与戈人的活动提供新线索。
第四则(图四)
A、《合集》7464(《历拓》7348)
B、《合补》1658(《历藏》18486)
C、《合集》6134(《文攈》812)
AB为笔者所缀,后来刘影先生又加缀C[18]。ABC字体风格均属宾组二类(典宾类),缀合后,断边密合,残字可补足。AB应该是沿着卜兆发生的断裂,结合卜兆的走向,可以判断这是左胛骨的骨条。缀合后释文为:
贞:王勿比
贞:王勿自鄉。
方出,惠王鄉。
贞:告方于上甲。
貞:沚爯冊,告于上甲。
沚是武丁时期的重要武将,在商王朝与方、土方等方国作战时,常见“沚爯冊”之话语。对于“爯册”一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于省吾先生认为“爯”意为“述说”,“爯册”是“述说册命”之意[19]169;刘钊、齐文心等先生释“爯”为“举”,认为“爯册”是“举册接受册命”,类似金文的册命[20]260。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黄天树师对于“鄉”字有很好的解说,“过去一般都读为‘王自鄉(飨)’,‘飨’是指祭祀时对祖先行飨礼而言的。‘王自飨’是卜问是否由王亲自主持飨祭。《拼集》130缀合后,可以知道‘王自鄉’的前提是‘ 方其来’……‘自鄉’即‘自鄉(向)’,是卜问方来犯, 是否由王亲自迎战。”[21]
综合此骨版的所有卜辞,可知占卜的背景是方侵犯商王朝, 商王有所担忧,为此进行的卜问,卜问的内容包括商王亲自迎战,联合沚作战,册命向上甲祷告,希望得到祖先的保佑等。
第五则(图五)
A、《英藏》685 (《库方》1873)
B、《合补》1880(《历藏》6178)
A、B字体风格同属宾组二类(典宾类),“方”“伐”二字可补足,而且断边完全密合。缀合后释文为:
□丑卜,殻[贞]:今早[22]176王伐土方,受[有佑]。
卜辞关注的是商王攻伐土方能否得到保佑的问题。
“土方”是武丁时期商王朝北土的一个强敌。其国族早期尝单独侵扰商王朝边地,经打击之后至武丁时期中期开始,转而与方一道联合入寇。”[23]327作为商王朝的强劲对手,商王非常关心与之作战的情况,所以卜辞经常卜问“ 土方”(《合集》6354正、《合补》 1864)、“正土方”(《合集》6441、《合集》6438)、“伐土方”(《英藏》 581、《合补》1852)。
附录:本文引用主要甲骨著录书及简称:
《上海博物馆藏甲骨文字》———《上博》《甲骨文合集》———《合集》
《甲骨文合集补编》———《合补》 《英国所藏甲骨集》———《英藏》
《冬饮庐藏甲骨文字》———《冬》 《殷虚书契前编》———《前编》
《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库方》《殷虚文字外编》———《外》
3.“情感类”古诗词辨析 篇三
主观臆断、无中生有
在诗词答题过程中,由于难度较大,同学们对其大意理解有困难,于是抓住诗词中的只言片语,忽视文中重要信息,如标题、注释、重要意象等,凭空想象,得出错误答案。
例1 读韩偓的诗,回答下面问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错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雨过天晴后的高兴心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羁旅之愁。通过蜂绕花须、鱼吹水面、柳絮飘飞等场面表达了雨后放晴后的喜悦,寄寓旅舍,心情恍然,思念都城长安。
解析 诗歌中有“残春”“恍然”“酒冲愁”等词语,可看出表达的是愁情;注释中交代该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所忆的地方是长安,可看出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联系诗人所作所为,时时拭擦“两梁”与“朝簪”,可以看出诗人对故国为官的留恋。
正解 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机械照搬、硬贴标签
同学们答题时,依据以往的做题经验,不仔细阅读诗词,硬贴标签,如见李白就写豪放之情,见杜甫就写忧国忧民之情,见苏轼就写豁达之情,见辛弃疾就写壮志难酬之情等等。这种惯性思维,有时会让大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例2 读岑参的诗,回答下面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错解 尾联表达了作者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解析 唐朝的边塞诗,很多时候表达的是一种“盛唐之音”,但也有很多诗歌表达的不是这样的情感。本诗是“留别”诗,诗的前三联写所去之地的遥远,环境之恶劣。表达了自己虽尽力王事不嫌路远,但思乡之情也是很强烈。
正解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抱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不明典故、胡乱表述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是古诗中的常用手法,用典既可使诗词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诗词答题时如不明白典故出处与最初含义,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在把握诗人情感时,就会把握不准,得出错误答案。
例3 读张元幹的诗,回答下面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错解 风餐露宿,舟行水上,宿酒未醒,在萧瑟秋景中,作者思绪万千,想到人世多事,世事无常,内心充满悲凉之情。
解析 结尾两句诗,前一句化用了祖逖的典故,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为了报效国家,他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这里借用来抒发作者不能实现北伐中原的爱国抱负而感到愁苦的心情。后一句写景,景中含情,体现出诗人对国运的深深忧虑之情。
正解 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感。
思路不清、挂一漏万
从历年高考诗词的设题来看,如考查诗词情感,所选的诗词很多是情感较为复杂的,并且各种情感体现在各个具体的诗句之中,得分点较多,同学们如无全局观,不结合具体诗句,不逐句厘清,很可能情感就概括不全,丢掉得分点。
例4 读刘禹锡的诗,回答下面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错解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杂务缠身的羡慕之情。
解析 从标题看,是题新居落成的,那自然有恭维与赞美;从诗歌前三联来看,极言新居环境之美,表达了作者的羡慕向往,最后一联所包含的情感是较复杂的,既包含了前面所说的情感,也有独特的情感,如“认得诗人在此间”,就包含作者对主人志趣的一种认同。
正解 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踩点不准、比较错乱
考查两首诗词情感的异同,是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时是对内容的比较,有时是对表达情感手法的比较,同学们在答题时如果没有找对比较点,就找不到答题的方向,表述时思维就会错乱,答案就不会准确。
例5 读范成大的诗,回答下面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①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②满眉颦,更无奈、风姨③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④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②月姊:月宫的仙子。③风姨:传说中之神。④争如:还不如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错解 范词感情的侧重点是旧愁比新欢多,愁多欢少;秦词感情的侧重点是两情如能长久,不在一朝一夕。
解析 “两情”一句于婉约中见豪迈,体现了作者的爱情观: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只要两人心心相印,爱情便天长地久。范词上阕重点描写牛郎织女迫切相见的心情以及众仙女的羡慕,突出二人爱情的坚贞,下阕却写这种相思之苦并未因短暂的相聚而有所缓解,反而“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旧愁加新愁,更显愁肠百结、相思难解。
4.战争类作文 篇四
战争类作文
在地球上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国度,那就是垃圾王国。
这天,大臣和国王正在商讨国家大事,大臣对国王说:“国王陛下,我们的臣民已经很多了,可以把人类一族消灭了。”国王思索了一会儿,觉得大臣的话有点道理,于是他认可了大臣的建议。但他还有点疑惑。因为人类那么强大,而他的臣民又那么渺小,实力实在是太悬殊了。所以他向大臣提出了疑问。大臣笑着给国王说:“陛下,我们早已经找到办法。我们只需拿一点钱给每个国家的`环保局,然后我们再把能看到的人类绑回到我们国家的熔炼炉,把他们变成灰,那样我们就………",就在这时,国王问:“我们没有熔炼炉啊?大臣说:“我们不是建了一个吗?”国王说:“算了,你们先回去吧。”
过了三天,垃圾国王在朝庭上对文武百官宣告了对人类发起进攻的命令。
顿时,人类被消灭了几十万,而垃圾王国因此强大了很多。当人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时候,已经被消灭三百万人。这时,垃圾人已经高两米,宽一米了。并且刀枪不入。他们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一连打下了美国四十个州。他们得胜的原因是在城市到处都是垃圾臣民,这使得和人类打仗时里应外合,把人类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到了全世界只剩下十五亿左右的人时,人类发明了能够打穿垃圾身体的武器,那就是中武器。但就在人类快扳回局势的时候,垃圾国的研究员又发明了火武器。但是人类知道水可以灭火,所以他们故意把垃圾引进了埋伏圈。在埋伏圈里,人类使用水先把火武器浇熄,然后用中武器把垃圾给杀了个片甲不留。由于被歼灭的是垃圾国的主力军,所以垃圾国的国王、大臣和士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惊恐万分,垃圾国里因此混乱。而人类军队则趁此机会把另外的军队给杀了个一干二净,并且生擒垃圾国王。把垃圾国王推上了端头台。从此,垃圾和人类的战争结束了。
在打败了垃圾之后,人类也意识到不能够再制造垃圾了,并且也要加大环保力度。爱护地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但人类却没意识到臭氧层正在消失,下一个和人类对决的将是紫外线。和紫外线比起来垃圾只是小儿科。
5.描写战争的诗词 篇五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梅岭三章·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6.战争的古诗 篇六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左传-曹刿论战》)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7.五类古诗赏与练 篇七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小诗中,作者所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咏物诗,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准确把握意象。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明月、夕阳、流水、落花、鸿雁、松梅、竹菊、梧桐、芭蕉、鹧鸪鸟、寒蝉、莲、杜鹃鸟、短笛、柳、梅、西风、牡丹、荷花、兰草、秋风、丁香、鸳鸯、浮云、芳草、杜鹃乌、羌笛、流水、落木、荷花、兰草等。对这些常用意象要有一定的敏感程度。
常见意象由于经常在一定的情景氛围中出现,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情感表达模式。如:芳草喻離恨,水喻愁绪,梅象征高洁,羌笛奏凄切之音,杜鹃啼声充满乡愁乡思,梧桐大多表凄苦之言,蝉指餐风饮露的雅士高人,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凡此种种,见物知象,见象生情。
2、要懂得物虽为一,情各有别的道理。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而主题大多各异。
3、要懂得物虽各异,情亦无别的道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岁寒三友”之说。松、竹、梅虽则各异,但它们凌霜傲雪的风格却毫无二致。因此,不同的诗人在咏不同之物时,所表达的主题有时是一样的。
4、要懂得使所咏之物达到形神俱似的最佳境界的方法。咏物诗要达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就比较难了。因此,在阅读时一定要弄清楚诗人描写意象所用的手法、技巧。
[答题指津]
(1)梅花(或“白梅”);耐寒、高洁、芬芳、报春。
(2)衬托,以冰雪林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将白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全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步骤: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解说→效果、作用。)
[小试身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写景诗:由景到情察胸臆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写景诗,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把握诗歌的形象及其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像,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人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③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答题指津]
(1)分别是“明”“出”。“明”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出”字写出了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阳光照耀下“碧峰”秀出,使画面更有层次感(答拟人、化静为动亦可。)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尾联描写的农人耕作忙给前面所绘的自然画面平添了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自然+人文)。照应了“新晴野望”这一诗题,正因为“新晴”所以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回答“图景”时要概括,而不是简单的翻译;回答“好处”时要考虑到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小试身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睛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参考答案]
(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叙事诗:由事及情辨情感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怎样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系”和“啼”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析。
[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叙事诗(即事感怀事),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往往因某一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今夜郡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2.“事”与“怀”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这类诗歌,叙事是为了抒怀,抒怀是在叙事的基础上的升华,二者之间是紧密结合的。
3.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四十多年后,两位历尽沧桑的老朋友叉在流落长沙时不期而遇,时间跨度四十多年。“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凄凉之感,尽在其中。
[答题指津]
(1)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注意“怎样”一手法一结合诗句解说一作用、效果)
(2)“系”字采用拟人手法,抓住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想像出其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不舍之情。(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注意“分别”→手法→结合诗句解说→作用、效果)
[小试身手]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像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边塞诗:由时代到个人揣抱负
[例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指导]
这是一首边塞诗,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大有帮助。以唐宋代边塞诗为例:“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盛唐之音何等豪迈,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多了些凄伤。到了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诗句中更多流露出的是报国无门、归家无望的哀痛。
2.要熟悉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常见意象从用品看,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有碛、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从景物看,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羌笛、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景物的特点主要是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等;感情特点多为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等。
3.掌握边塞诗常见表现手法。比喻、夸张、对比、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4.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中,有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出征士兵的乡愁,有家中妻子的离恨,有塞外生活的艰辛,有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塞外绝域的奇异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
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5.要体会边塞诗不同的艺术风格。边塞诗风格,有的豪迈旷达,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答题指津]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步骤: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解说+效果、作用。另外,即便是只问手法及作用没问情感也应答出情感;即便是只问情感是什么也应先答出手法及效果再答情感。问题变体可能为“写作上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都要按以上答题规范进行操作。)
[小试身手]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范仲淹作此诗时正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②燕然:山名,汉和永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勒,雕刻。
(1)上片通过________描写,写出了西北边塞的荒蛮、凄凉和边塞将士时刻御敌的情况。其中首句的“________”字统领上片,下片各句分叙这一特点。下片的“________”化用了李白的《静夜思》的诗句,创造了思乡不寐的意境。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景物(环境景物、塞外景物)异霜满地
(2)主要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报国之志。(或表现了边塞将士思乡与报国的心情。)
怀古诗:由古及今析讽意
[例5]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①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注]①苏台,即姑苏台,吴王夫差寻欢作乐的地方。
(1)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指导]
这是两首怀古诗,它与咏史诗合称咏史怀古诗,阅读这类诗歌时应注意:
1.弄清相关史实,熟悉诗词中的典故,重视诗词后面的注释。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大家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的历史知识的宝藏。在阅读一首诗词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要体会意图,领悟感情。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怀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怀古伤今:抒古今变化、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③怀古伤己: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④理性反思:表達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独特的见解,启迪世人。
3.掌握咏史怀古诗常见手法。咏史怀古类诗歌,或借景抒怀,或议论点评,或正面对比,或侧面烘托,景史情结合。具体操作中可能会运用到比喻、夸张、对比、渲染等手法。
[答题指津]
(1)前者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尾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上,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乐景写哀景;后者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比较类题目要注意选好一个比较的点,再结合具体内容展开论述。)
(2)通过越宫、姑苏台的昔盛今衰的对比,表达了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答这类题一般程序是,通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不单纯写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小试身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鹤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交待“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实战演练
一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吴宫①怀古
陆龟蒙
香径长洲②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①吴宫:吴王夫差昔日的寝宫。
②香径、长洲:采香径、长洲苑,昔日吴宫里的处所。
诗人所见吴宫景象有什么特点?诗人认为夫差亡国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冷雨入寒窗。
“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历来被称为传神之笔,试分析这句妙在何处?哪个词最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二、吴宫景象特点是残败凄凉。夫差亡国的根本原因是骄奢淫逸,而不应归罪于西施。作者对吴王骄奢淫逸终至亡国持批判态度,同时也借此讽喻当朝统治者以史为鉴。
8.战争的诗词名句 篇八
1、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2、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3、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4、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5、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6、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7、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8、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9、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10、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11、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12、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13、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14、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1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16、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17、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8、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19、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0、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21、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9.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篇九
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0、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更多:
1、《古征战》
唐·于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5、《从军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6、《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9、《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0、《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11、《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12、《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3、《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4、《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5、《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6、《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7、《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8、《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9、《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20、《沙场夜》
唐·于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
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
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21、《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安其身。
22、《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10.战争的诗词 篇十
1、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2、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4、岁华销尽客心惊。——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5、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6、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9、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10、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2、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高適《塞下曲》
13、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14、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范云《效古诗》
15、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16、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17、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18、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19、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0、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21、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王镃《塞上曲》
22、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23、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4、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2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6、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韩愈《听颖师弹琴》
27、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28、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杜甫《悲陈陶》
29、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元稹《田家词》
30、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31、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古从军行》
3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3、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元稹《田家词》
34、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3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36、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37、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38、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39、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40、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杨广《纪辽东二首》
4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2、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其一》
43、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5、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
46、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李白《白马篇》
47、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48、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9、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50、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1、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许浑《金陵怀古》
5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53、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54、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张籍《征妇怨》
55、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56、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5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8、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59、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战争类古诗词】推荐阅读:
关于战争的诗词、成语、名言06-17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08-16
浅谈比兴意境类诗词鉴赏08-18
战争诗句06-11
货币与战争07-08
战争结束讲话07-24
货币战争心得07-28
梦见战争10-06
中国古代战争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