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秋散文

2025-01-15

漫谈中秋散文(精选10篇)

1.漫谈中秋散文 篇一

季羡林散文欣赏之漫谈散文

对于散文,我有偏爱,又有偏见。为什么有偏爱呢?我觉得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散文最能得心应手,灵活圆通。而偏见又何来呢?我对散文的看法和写法不同于绝大多数的人而已。

我没有读过《文学概论》一类的书籍,我不知道,专家们怎样界定散文的内涵和外延。我个人觉得,“散文”这个词儿是颇为模糊的。最广义的散文,指与诗歌对立的一种不用韵又没有节奏的文体。再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骈文相对的,不用四六体的文体。更窄狭一点,就是指与随笔、小品文、杂文等名称混用的一种出现比较晚的文体。英文称这为essay,familiaressay,法文叫essai,德文是Essay,显然是一个字。但是这些洋字也消除不了我的困惑。查一,译法有多种。法国蒙田的Essai,中国译为“随笔”,英国的familiaressay译为“散文”或“随笔”,或“小品文”。中国明末的公安派或竟陵派的散文,过去则多称之为“小品”。我堕入了五里雾中。

子曰:“必也正名乎!”这个名,我正不了。我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中国是世界上散文第一大国,这决不是“王婆卖瓜”,是必须承认的事实,在西欧和亚洲国家中,情况也有分歧。英国散文名家辈出,灿若列星。德国则相形见绌,散文家寥若晨星。印度古代,说理的散文是有的,抒情的则如凤毛麟角。世上万事万物有果必有因。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呢?我一时还说不清楚,只能说,这与民族性颇有关联。再进一步,我就穷辞了。

这且不去管它,我只谈我们这个散文大国的情况,而且重点放在眼前的情况上。“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文学范围内,改文言为白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七十多年以来,中国文学创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据我个人的看法,各种体裁间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小说,包括长篇、中篇和短篇,以及戏剧,在形式上完全西化了。这是福?是祸?我还没见到有专家讨论过。我个人的看法是,现在的长篇小说的形式,很难说较之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什么优越之处。戏剧亦然,不必具论。至于新诗,我则认为是一个失败。至今人们对诗也没能找到一个形式。既然叫诗,则必有诗的形式,否则可另立专名,何必叫诗?在专家们眼中,我这种对诗的见解只能算是幼儿园的水平,太平淡低下了。然而我却认为,真理往往就存在于平淡低下中。你们那些恍兮惚兮高深玄妙的理论“只堪自怡悦”,对于我却是“只等秋风过耳边”了。

这些先不去讲它,只谈散文。简短截说,我认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坛上最成功的是白话散文。个中原因并不难揣摩。中国有悠久雄厚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四库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散文又没有固定的形式。于是作者如林,佳作如云,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旧日士子能背诵几十篇上百篇散文者,并非罕事,实如家常便饭。“五四”以后,只需将文言改为白话,或抒情,或叙事,稍有文采,便成佳作。窃以为,散文之所以能独步文坛,良有以也。

但是,白话散文的.创作有没有问题呢?有的。或者甚至可以说,还不少。常读到一些散文家的论调,说什么:“散文的窍诀就在一个‘散’字。”“散”字,松松散散之谓也。又有人说:“随笔的关键就在一个‘随’字。”“随”者,随随便便之谓也。他们的意思非常清楚:写散文随笔,可以随便写来,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下笔就下笔;愿意收住就收住。不用构思,不用推敲。有些作者自己有时也感到单调与贫乏,想弄点新鲜花样,但由于腹笥贫瘠,读书不多,于是就生造词汇,生造句法,企图以标新立异来济自己的贫乏。结果往往是,虽然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读者偏不买你的账,奈之何哉!读这样的散文,就好像吃搀上沙子的米饭,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进退两难,啼笑皆非。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文章没有市场,正相反,很多这样的文章堂而皇之地刊登在全国性的报刊上。我回天无力,只有徒唤奈何了。

要想追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并不困难。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总想走捷径,总想少劳多获,甚至不劳而获。中国古代的散文,他们读得不多,甚至可能并不读;外国的优秀散文,同他们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自己又偏想出点风头,露一两手。于是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那样非驴非马的文章。

我在上面提到我对散文有偏见,又几次说到“优秀的散文”,我的用意何在呢?偏见就在“优秀”二字上。原来我心目中的优秀散文,不是最广义的散文,也不是“再窄狭一点”的散文,而是“更窄狭一点”的那一种。即使在这个更窄狭的范围内,我还有更更窄狭的偏见。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史记》中许多《列传》,本来都是叙事的,但是,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悲愤之情,我称之为散文中的上品。贾谊的《过秦论》,苏东坡的《范增论》、《留侯论》等等,虽似无情可抒,然而却文采斐然,情即蕴涵其中,我也认为是散文上品。

这样的散文精品,我已经读了七十多年了。其中有很多篇我能够从头到尾地背诵。每一背诵,甚至仅背诵其中的片段,都能给我以绝大的美感享受。如饮佳茗,香留舌本;如对良友,意寄胸中,如果真有“三月不知肉味”的话,我即是也。从高中直到大学,我读了不少英国的散文佳品,文字不同,心态各异。但是,仔细玩味,中英又确有相通之处;写重大事件而不觉其重,状身边琐事而不觉其轻;娓娓动听,逸趣横生;读罢掩卷,韵味无穷。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至于六七十年来中国并世的散文作家,我也读了不少它们的作品。虽然笼统称之为“百花齐放”,其实有成就者何止百家。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各有自己的风格,合在一起看,直如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园,给“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坛增添了无量光彩。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灵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沈从文的轻灵美妙,杨朔的镂金错彩,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其余诸家,各有千秋,我不敢赞一词矣。

2.漫谈散文阅读技巧 篇二

近年来,由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重大幅增加,而且高考试题对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分值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散文阅读,因作品篇幅短小,文字精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蕴深邃,可操作性强,所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散”,主要表现在材料的选择、组织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等外在形式上。“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之中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线索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发展脉络。解读散文,既要把握“神”,又要抓线索。

【考题回放】

(2012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听朗诵(节选)

孙 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试题重现】

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区间在第二至六段,应留意“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等关键句。)

【解题技巧】

一、 读懂全文,整体把握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赏析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如2012年上海卷所选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伍》,文章前一部分(第一至二十一段)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前一部分大致又可分为五个层次:

1. 冬阳里,骆驼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2. “我”看骆驼咀嚼食物的样子;

3. “我”和爸爸谈论骆驼為何系铃铛;

4. “我”真想替骆驼剪剪垂在肚皮底下的皮毛;

5. “我”问妈妈骆驼哪儿去了。

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要点及主题,再看试卷上的考题,答案就相对明确一些:

例:“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分析。(4分)

解析:首先,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一定是与全文的内容、形式有关系的;就散文来说,主要跟主旨、线索、题材、语言风格等有关。就本文标题来说,“童年”是回忆的主体内容,“骆驼队伍”是中心事件,也是文章线索,而“冬阳”除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外,主要的是“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同时也以“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其次,散文特别是现当代散文,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情境、氛围的营造。“冬阳”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有助于情境、氛围、意蕴的营造。另外,还要注意答题格式——先总说,再分说。

参考答案:“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评价1分,分析3分。)

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旨意。

二、 返本求实,准确概括

阐释、概括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词、句的意思,要努力探求其本义:是比喻的,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的,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等等。只有探本、返本,才算从根本上理解、掌握了实质性的东西,同时也可进一步看出文章的行文之妙。对于概括句段意思的试题,也要做到实在、明确而具体。概括的要求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有关句段的要点,二是用精练的语言表述要点。要点全,内容实,文句简,这是良好的概括所必备的条件。请看下面的文段与试题:

她(指冰心)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节选自谢冕的《这颗心燃烧了一百年》)

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是。

原文有三个要点——“都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都参与创造和建设,都具有温情和人性”(参见加点文句),而一般考生容易遗漏第三点。此外,概括意思有时会限定字数,那么,就要在有限字数中包容较多实实在在的要点。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麻鞋之歌

叶 梓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呀玉米呀洋芋呀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会穿一雙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的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咣当作响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脚下风声习习,医学上有按摩之功效,美学上还有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的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

1.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引用天水谣?(4分)

答:

2. 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哪些“文化情趣”。(4分)

答:

3. 文中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 阅读全文,探究“麻鞋之歌”的内涵。(6分)

答:

参考答案:

1. ①引出下文,为下文对清水、清水生长的麻的赞美作铺垫;②扣合标题;③首尾呼应;④使文章更富有文化气息、韵律之美。(一点1分。)

2. ①千变万化的图案体现着美学情趣;②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注解着农业文明;③样式各有寓意,隐含着传统文化;④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一点1分。)

3. (1)文中老人是一个憨厚(本分、木讷)、羞涩(质朴)、钟爱麻鞋制作手艺(手艺精巧)的西北农民形象。(前两点各1分,第三点2分。)(2)①具体而形象地阐述麻鞋“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②为下文对麻鞋、手艺的尊重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每点1分。)

3.漫谈的优秀散文 篇三

即将失去七月的尾巴,漫漫的时日。就这样安然度过,平白的获得一丝安心。

划过的时光缝隙中,夹藏着不愿消逝的剪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缠缠绵绵的,唯有这颗心。

外面的阳光热情又直白,烘烤着不知温度的心。像是捂热,又像是要烧毁后磐涅重生。

走到了十字路口,不知归处,不知未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只有灰蒙蒙。或许一样存在许多的疑问,却无法再启口询问。心里的声音告诉我说,走吧走吧,唯有一直向前,才是对过去的交代。

可是,终点在哪里呢?是那一座坟头吗?

闲下来的时候,手捧一本好书,泡上一杯清茶。可以打发半日的时光。那时候,心平静如一江春月。偶尔的波纹,都源于书中的精彩。所以,多年来,把文字当成一种救赎。善恶、美丑都包含其中,其中美妙滋味,深有体会。因为文字,进而喜欢上秋天。忧郁浓厚的秋似乎能触发更多的灵感,看着飘扬而下的落叶和光秃秃的树枝、满山遍野的金黄、绵延起伏的山脉,都能震撼我的心灵。然后,从笔尖变成一首首欢快的歌声。

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土地有一种特别的热爱,对大山有一种超出寻常的归属感。或许,生养自己的地方,对每一个人来说,总是神圣又伟大。就如我,这许多年蹉跎的时光,献给了外面的许多地方,即使繁花似锦,灯火阑珊。也从未想过在外面定下来。外面再好,也给不了我家的感觉。

有时候在想,人一辈子追逐的,也许只是心安。

酷暑难耐,蒸发着身边一切不安定因素。纠结着,咆哮着。勾引着心,勾引着神经。一个人的时候,耳朵里总是塞着耳塞。爱听歌已经到了一种执着的地步。最近萦绕在耳边的都是老歌,老的找不到年代的那种。朋友说是因为寂寞。不以为然,为什么什么都能和寂寞扯上关系呢?矫情的时候,什么都不带,一个人漫步于林荫小道,累了就随地坐下歇息。看着来往行走的面孔,能体会到一丝安然。原来,世界这么大,每个人都是差不多。寻寻觅觅着和自己一样的人,告诉自己不是怪物。 自己,终于不再是异类。

新世纪长大的孩子都有一股忧伤,踏入新纪元的新奇和面对上一辈的迂腐。在抗争与接受中,就会蓄满了委屈和孤独。渐渐的,我们偏执,我们固执,我们一发不可收拾。慢慢的.,我们不在企求别人的理解和孤独。我们长成别人眼中离经叛道的孩子。其实,我们不过是要自由。心与身的自由。现在的我才明白,禁锢我们的,不是长辈,不是现实,而是这个时代。往往,醒悟之后便是无奈,无奈之后便只能接受。

每天,为了生活奔波。闷热的夏日,工资成了唯一清凉的理由。不想如此浮夸的生活,却不得不为了这份浮夸劳神伤身。越长大,美好就离自己越远。长成了和路人一样的面孔,一颗心,也逐渐坚硬和冷漠。好似每个人都会以这样的方式成长,无人幸免。不同的,只是深浅和对岁月的执着。可我,终究抵不过现实,也怪自己不够坚持。

去看了国民岳父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并不是有多喜欢这位导演,只是因为海报上的一句话触动了心灵:听过了无数的道理,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结果看完了,明白了冲动是魔鬼。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有种即将走失的错觉。果然,如此矫情的电影不适合我。

吃个烤串,熬个夜,到天明。

4.《文外漫谈》自序散文 篇四

我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写文章纯属业余爱好(其实称作“毛病”也合适)。业余者往往不如专业者,再加上天性愚钝,顽疾捣乱,我的文章实在算不得文章,只能称作“文外”之文了。再说,一个语文教师谈观点,最好谈谈语文教学方面的,可我却自不量力,居然敢“乱谈”:不仅谈语文,而且谈教育,还谈历史,甚至借助文学样式谈社会谈人生……为了给自己“光”脸面,也为了尊重读者,我慎重考虑再三,终将“乱谈”美之名曰“漫谈”。

——这便是本书书名“文外漫谈”的由来。

现在这社会嘛,一个字,好!(请允许我借用一下小品《火炬手》里赵本山扮演的农民大爷的台词)写书的比读书的还多!学者教授写,专业作家写,业余作家写,退休干部写,下岗工人写,卖豆腐的写,收破烂的写,农村识几个字的老大爷也要写……读书的呢?除了中小学生被动地读教科书外,还有多少人热心读书呢!我本来不想凑这个热闹,可我出过几本书,养成了坏毛病,不写不出就憋得慌。唉,我就像那怀了卵的母鸡,非下蛋不可。

我将我的这些“蛋”分成五大类,依次是:语文论坛,教育纵横,文史钩沉,散文空间和小说视野。前三类依据内容划分,后两类依据文体划分,标准不一,还望原谅。我从教近二十七年,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信笔涂写出来,说不定能给语文老师和学习语文的学生一些启示。我至少当过二十年班主任,还做过政教和教导工作,对教育还是有所体会的,所以,谈教育并非完全胡说八道。我喜好文史,乐于钩沉,所成篇目即便浅陋,亦可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我生于乡野,定居城市,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对社会和人生有深刻的感悟,于是借用散文和小说的样式,将见闻感受委婉表达出来——既想作为学生作文的`范例,又想“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所选“文外之文”全部在我的个人博客和“好心情”站上发表,很大一部分还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所以,读者朋友千万不要以为我在搞抄袭——这个愚蠢行径我还是没有的。

我写点东西不容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失眠症至少要折磨我三百天;剩下的零头我可以用来写作,老婆却又要干涉。老婆也是教师,理科出身,不懂文学艺术一类的玩意儿,对我写作向来是嗤之以鼻。她说,“世上最可笑的人便是文人,一个个孔乙己似的”。她不光用语言压制我,还用行动阻拦我,比如故意骂孩子,故意弄出些响声,故意给我找活儿干——总之令我不得安生。不过,我对老婆倒没有什么怨言,因为人家是对的嘛。用她的话来说,“写写写,你能写出多少钱?你能写出地位来吗?你能孩给子们写出工作来吗?”唉,我什么也写不出来!真是“不听老婆言,今生受可怜。”

我在出版《一路走来》时就说过,我将搁笔,不再写作。

5.中秋散文-不等中秋月圆时 篇五

皓月当空,桂香轻漫。岳麓山上赏月,看星城璀璨,月落湘江。是天上人间还是人间天上?

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中秋情更浓。平时相忘于红尘中的人们,这时被团圆号角唤醒,于是乎,从天南地北,从海角天涯,纷纷奔向自己的亲人,这时候,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月是故乡明!

那些山高水远,原因种种各困一方的人儿,心中满满的遗憾、无尽的思念,也在此时此刻登高望月,似乎离月儿越近,越亲人也越来越近,似乎能够透过月儿这面神奇的镜子,看到想念的.亲人。

此月,可是秦时明月?此山,可是汉代那山?秋风再度,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如今在何方?当年“举杯邀明月”,今谁“对影成三人”?

月儿,还是最旧的那轮,从古老的传说中就这般一直走来,不徐不疾,时圆时缺,她照亮过李白,照亮过杜浦;月儿却也是最新的这轮,她笼罩着刚开的桂花,照亮着你,也照着我,照着营营人生。可是,我还是去年中秋月下的那个我吗?看呐,月还是那轮月,人已不是当时的人。去岁,抬头幸福看着玉兔,此时,月下心酸数皱纹。年年明月一个样,岁岁白发多几层?

日中折移,月满则亏。林清玄都说“所有遗憾都是成全”,为什么我独糊涂,认定所有开始的团聚,就是为了后来的离别。

昨天欢聚,赏花赏月赏秋香,今月未缺,人走茶凉楼已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我问人,是人不愿聚?我问月,是月不愿留?只有秋风轻声答:是斗转星移不肯停。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月儿如此无情,中秋过后,桂花尚香,这“素娥”却渐行渐远,日渐消瘦。

团聚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的,就像昙花一现,余香犹在,人隔千里。那古今的留墨最直白:“中秋倍可伤”,都说风月最多情,可那轮多情月,“何事长向别时圆”?

昨夜欢相聚,今晨又离殇。总想着相见不如怀念,可是那颗相思的心儿,每临佳节止不住的盼着早些儿个见,既然见了,为什么却如牛郎渡七夕,不如月圆常有时?

月有阴晴圆缺,人却聚少离多。年华,给世人总是那么吝啬,屈指可数。家人,团聚中秋几十次?朋友,共醉一起能几回?赏月,何等次年中秋时,人若是真有情,就该常聚,莫待白了头,又后悔。

流沙太细,沙漏何急?哲学家说:世间没有同一条河,明年秋月又是那一轮?我喜欢春天的月,正是花好月圆;我喜欢夏天的月,和萤火虫一起在月色里缠绵;我喜欢冬天的月,白雪皑皑的月夜,和相爱的人儿雪地徘徊,一串串脚印,把冬季走穿。

赏月,不等中秋月圆时;团聚,何必相约在佳节。月圆相会,是亲情圆圆满满,月亏团聚,正要把空虚补填。

面向大海,不待春暖花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6.中秋结散文 篇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吟哦着,咏唱着。此时此刻,我似乎更能晓谕、感悟大词人苏轼的人生意境与生活情结。

自前年下学期伊始,妻也成为陪读的拓荒者以来,我的生活变奏曲宛如钱塘江大潮潮起又潮落,尽管毛坦厂镇与我们久居的校舍仅仅16千米之遥,每天至少通一次电话,我与妻却总是难以挣脱四五天暂别的乡思愁苦。我已是快奔五该知天命的人了,妻也将跨入不惑之年。我俩中秋租房婚办以来,饱尝了近的艰辛滋味,一路走来,可谓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相濡以沫。殊不知,四五天不见,恍如相隔四五年!若不是为了独生爱子的教育,不至于在他成年之前出现断层,我巴不得天天与妻厮守,氤氲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子,然而,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俩只能忍痛割爱,各自甘愿承受着暂别的苦楚,这苦楚的尽头便有甘醴欣慰的果子缀满枝头,并且已从孩子的懂事及对我们的孝心中初见端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哲语,年少时背得挺熟的`,储存于脑海中,却参透不了个中味道;人至中年,人生的历炼,方才渐渐领悟其真谛。唯有朝朝暮暮长相守之后,方能体味离别之后的撕心裂肺之痛。

去年的中秋,本来我们当回老家长塘埂与母亲在一起过节的,尽一点做子女的微薄孝心,以稀释、驱赶母亲的孤独。我父亲的去世,对母亲的打击不小,母亲常常以泪洗面,念叨着父亲生前的好,所受的苦,虽然她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是消瘦了不少,茶饭也似乎不如从前了。这不,前两天我们就与母亲相守一天,促膝谈心,欢声笑语,三代同乐,母亲那布满沟壑的脸上,堆满了久久拂之不去的灿烂笑容。回学校前,我们盘算着再去陪陪母亲度中秋呢,然而过节那天,天意难违。上午8:45,我们在学校刚用完早餐,只见天公抖擞,大雨倾盆,汹涌激荡,有万夫不当之势。霎时,宿舍厨房里接漏的盆具便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地闹腾起来了。看来,上天已经替我们做好了抉择:“别回老家过节了吧!你们的孝义我上帝已看到了,就在你们的校舍里过节罢。你老母亲有你四弟三口之家陪伴着呢!”这时,我的心结仿佛得到了一定的释怀。

中秋节一日两餐:早饭是肉丝鸡蛋下挂面,午餐则是下午2:00左右才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焖肉加黑木耳,吃进肚里的是永远的回味与惬意、相思与惆怅……

晚上6:44分,山色空蒙。徜徉于相思雨中的校园与乡村,渐渐黯淡下来了。窗外,屋檐的滴水声犹如雨打芭蕉行色倥偬;室内墙壁上,不时递来大时钟悠闲自得的“嘀嘀嗒嗒”声。门外院落的长廊旁,传来一位年轻陪读母亲命三年级儿子回来写字的吆喝声。妻骑着一周前才买的3000元雅迪牌电动车,带孩子回毛坦厂去了,下午2:30出发的,距现在已经4个多小时了。孩子此刻定是端坐于高二实验班教室里了。妻呢,也一定是在陪读租房里忙乎着、收拾着吧?

刚收起手中的笔,打开那以旧换新的21英寸彩电,看一会儿电视,电视中播放着全国各地欢度中秋节的阖家团圆场景。“月是故乡明”。今夕,虽无皓月当空与己“起舞弄清影”,却有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意韵婉切,亦有庭院中的黄桂“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的飘逸扑鼻,思绪已与白居易“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的心境共鸣,心灵在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里流淌。泪水顷刻间夺眶而出。

我的年逾古稀的老母亲!我的常年在江苏打工的姐姐!我多么想念你们啊!无以言表,扑簌簌的泪花怎么也堵不住澎湃于我心头的汩汩乡愁,化解不了我对亲人的刻骨铭心的思念!我抽咽着,哭泣着,早已没了清高伟岸的大丈夫踪影。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手机,跟远方的姐姐、姐夫聊了十几分钟,紧接着又与外甥晓宝谈了一会儿,心绪总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慰藉与释然。然后,我振作精神,调整心境,去谛听着、品尝着《雪豹》里如火如荼的抗日剧情了……

7.中秋月色抒情散文 篇七

中秋之夜,晚风轻轻抚摸着我的脸,海堤上椰树筛下的银光,闪闪烁烁,象块块闪光的碎玉,牵动着我的诗思。啊!天上的明月,地上的白银。

月亮似乎在头顶上点亮了盏萤光灯,高高地悬挂在天空,撒下一片清辉;三亚河里忙碌了一整天的鱼船,悠闲地躺在河里,河水微荡着月光,一闪一闪的,显得更加安祥、宁静。远处卧在天地相连那端的.群山,是那么朦胧,那么遥谠。宛若一群蒙着面纱酣然入睡的少女。

月亮似乎更圆了,浅蓝的天幕下,鳞次栉比的高楼在月光的朗照下,好象要将那盘圆月挽住,揽入怀中,于是便情不自禁地吟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来:“……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无胜寒,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挥挥洒洒地流泻着,无声地浸润着眼前的一切。海面上,波光粼粼,玉盘般的皓月,明晃晃的,象在浩浩渺渺、盈盈荡荡的海面上铺了一层亮晶晶的碎银。

海湾里夜泊的船只,零散地躺在微微荡动的海面上。我被眼前这一片无边的月色迷住了。

到海滩赏月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三五成群围坐在柔软的沙滩上唱起《十五的月亮》;有的燃放烟花,那五光十色的焰火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夜空中穿梭,打破了中秋月夜这片绝好的宁静;有的点起一柱看和红烛,缕缕轻烟袅袅升起,人们神情专注地对着明月,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着,或许她们在祈祷爱情的甜蜜与事业的成功?海风徐徐吹来,阵阵波涛声夹杂着悠扬的歌声和轻盈的脚步声,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多彩多姿的中秋月色图。

8.经典散文:中秋月夜 篇八

明月当空,星儿寂寥,浮云漂去。山峦叠影,若隐若现。琼台楼阁,如静空中。小桥、船儿默默相依,悄无声息。岸石突兀,河水轻潺。萤火虫飞舞,蛐蛐低吟。

夜深沉,星儿缓缓闭上眼睛,风儿似乎早已惺忪入梦。小河静静入睡,小桥、船儿发出鼾声。月色铺满水面,如此宁静。微风轻抚,那么温馨。入情、入景、入梦。

稍倾,树影婆娑,沙沙声响!是风!扰动夜的宁静。刹那间,水面荡起涟绮,清波徐徐范出万道霞光。飞进了原野、就像天空飘撒无数霞光。温润晶莹、俊美洒脱。飘向空中,映照山川,大地。无数的珍珠交相辉映,如此绚丽夺目。跳跃着,翻滚着,诉说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如梦、如醉、如幻,怎能不让人遐想、痴迷。

徐波亲吻,石儿陶醉。默默闭上双眼,任凭波浪的亲昵。如语、如痴、溪水叮咚,低吟一曲。霞光突闪,玉女披着彩虹飘飘而落,拨动琴弦,深情一曲。如雨、如靜、如舞、如泣,小桥听得失神,船儿飘过岸边,浑然之中不知身在哪里。风儿忘却了脚步,痴痴怔在那里。树叶屏住呼吸,云儿荡漾在星河,峰峦倒映在水底。玉树琼阁,树影婆娑,月光溢满,无限霞光。

9.中秋随感抒情散文 篇九

今夜,疲惫的心在日光灯下跳动着。那,是如此微弱。就像落日从天边渐渐消逝,我们的青春也在以我们所感觉不到的速度渐渐消散。而在这渐渐逝去的青春里,我到底做了什么?那些年追寻的梦想实现了吗?那些年的`昂扬斗志还在吗?那份追求爱与被爱的勇气还在吗?

紧闭双眼,那些挥之不去的画面让人回味。那份勇气呢?那份纯真呢?那份笑容呢?你们到底身在何方?为何我始终不见你们的踪影?时间飞逝,它再也不会倒流了。时至今日,我才深有感悟,在短暂而又美好的青春里,我总是在退缩,总是不敢尝试,也总是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失败。为什么不能去勇敢尝试?为什么不能敞开自我闭封的大门?为什么要一天天颓废下去?

当年的热情,你到底在哪里呢? 我还能那样斗志昂扬地向前冲吗?我还能打开心门,去勇敢追寻那爱与被爱吗?我好迷茫,真的好迷茫。好想改变这一切的一切,可我却觉得现在的我,好累好累。

10.中秋散文 篇十

想想再过几天,老公就从外地赶来,一家人团聚,心里有说不出的幸福和激动。

我出神地望着明儿浮想翩翩,忽然间,一阵风吹过,一片薄薄的云严严实实地挡住了月,莫名其妙地好象有一块小小的阴影投射在我的心上。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去年的中秋夜。

去年的中秋夜,没有风,没有云,只有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挂在空中,星星在旁边调皮地眨巴着眼睛。我们一家人边吃月饼水里,边听老公从外地带来的那些奇闻乐事,其乐融融。那一刻我认为这就是传说的天伦之乐。

我刚从盘子里拿出几颗葡萄,还没吃,就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是刘奶奶,我又意外又惊喜,急忙扶刘奶奶到院子里,懂事的儿子给刘奶奶搬来了凳子。借着月光,我朦胧感到刘奶奶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好象是说,这个时候真不该来打扰。我对刘奶奶笑笑说:“欢迎你来这里玩。”刘奶奶今年八十多岁了,一直是一个人住着,儿子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我把月饼,水果拿给她,她不吃,摆摆手对我说:”人老了,牙齿肠胃都不行了,不象你们年轻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看着老人颤巍的手臂,心里涌起一丝丝酸楚。老人那天晚上和我们聊到了很晚,直到深夜,我和儿子才送她回家。

刘奶奶的家里也象她的晚年生活一样,很凄凉,他儿子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给不了她多少生活费用,老人自己没什么收入。真不敢想象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自己怎么一天天生活下去。前几天还听赵妗说,刘奶奶去卫生室拿药走了一个多小才回来,对别人来说,那只是十多分钟的路程。尽管街坊四邻有时会帮下手,给她提提水,买买菜。但是每个人都忙于工作,忙于照顾家庭,谁又能给她多少帮助呢。那天晚上,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提了几桶水倒进她那口水缸里,我认为这样能方便她做饭,洗脸。那天回到家我感到心情莫名地沉重。

中秋过后没几天,就从街坊传来刘奶奶去世的消息。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悲凉。四周都悄悄议论着,有的说刘奶奶病了,没熬过去。有的说刘奶奶可能有一两天没吃上饭了。那几天她儿子回来了,哭得很悲切。这对一个死去的老人来说,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意义。

其实我们身边又何止一个二个这们的老人,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到了晚年却落到更加凄凉的境地。

我永远忘不了去年的那个中秋夜。那个刻在我心上的老人的眼神,那个想摆脱孤独寂寞的老人的渴求的表情,有时我在想节日的快乐只属于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吗?有谁想过风烛残年的老年人的开心和安慰!

上一篇:端午节升旗仪式主持人串词文档下一篇:匠心精神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