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12篇)
1.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 篇一
沉默的奢望散文
我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哭我没有鞋穿,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没有脚……
——海伦
给我一个不哭的理由,是那些无助的眼神,在绝望的缝隙中求生,黯淡了在指间粘着的那一点希冀,那不是梦想的梦想却是一种奢望,从不曾有过。所谓的梦想只是能简单的生存,而我却说它不是梦想,汗颜羞愧,而后是转过头的沉默深思。卑微的大化,高贵的讽刺,寻找丢失在粪坑里的钻石。
从未想过要怎么把自己的同情拿出来施舍,然后大声地叫着自己博大的爱。别人是真的不需要,所谓的同情与怜悯只是在抽自己嘴巴,也在抽别人嘴巴。卖弄自己那张可爱的脸,换来一副副依旧可爱的表情,也许那是值得的吧。救助不是同情。
当我们还在不停地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的时候,其实命运真的是不公的`,是对别人不公,而不是自己,我们真的是在贪婪。不要告诉自己很不幸,那只是你根本就没有去想过那些比你更不幸的人们。好好活着吧,还有人在羡慕你。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却爬满了蚤子”,是啊,蚤子才是主角。在震颤了落满尘埃的心,而后是你良心发现的时候,不要只留下你的一声轻叹,我们读不懂其中的含义。命运在我们昏睡的时候丢失了封存了千年的人间疾苦之泪,落在那些不幸的人们身上,便开始替他赎罪。我不知道是应该庆幸还是……心中不是滋味,但不要同情,至少要自愧,自耻,做一些打心底里想做的事,学会感恩,这些远远不够,本来就无法做好。
如果,我们把自己所谓的不幸无限地放大到和那些真正的不幸无限地缩小一样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可以真正的问心无愧了,就可以把头抬得很高,不去看一些浊眼的事物了,就可以用流行音乐堵住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自己不愿意听的话了。哀痛的荒诞只能用这种假设来安慰自己的虚伪和无知,以及那不知足的愚念。
“转过头,甩给他一个男子汉的沉默。”我一哥们在一次我和别人争辩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说的话,此话直接将那人的不可理喻扼杀得体无完肤,那人一听,顿时绿脸,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们骄傲地离去。事后我就觉得这话真好,有水平!男子汉是该有水平地沉默。可是真的不敢想像那些只想生存的人们那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下的奢望依旧让人窒息,有一天会突然爆发么,还是就那样灭亡了,留下让死神都觉得恐惧的眼神,让这个世界颤抖。他们也只是转过了头,却甩给了我们一场场不可避免的浩劫。
闭上眼,是黑了点,但觉得这个世界会是美好的,因为有梦的存在,也是我喜欢做梦的原因,虽然牵强,但也是理由,我自己很信服。在梦里,一切奢望都不再是奢望,你也可以不再沉默,只是醒来之后请不要失落。
那沉默背后的奢望,一种看似懦弱的潜藏,不知可以摧毁多少伟大的卑微,可以撑起多少卑微的伟大。在我们双手合十祈祷的时候,用指间的全部的温存也来多捂热一点自己的心的部分吧。
2.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 篇二
学生课堂沉默, 从理论上讲可以分为积极的课堂沉默和消极的课堂沉默。积极的课堂沉默可以使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发展。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恰恰相反, 不但不会活跃课堂气氛, 反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不仅无法保证应有的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无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往往被认为是教育或教学失败的标志。
从已有的调查研究来看, 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问题。据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课堂沉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统计, 从2000年起, 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沉默的论文大量增加, 即使是2011年截止到8月底, 在上网的28篇文献中, 关于消极的学生课堂沉默的有27篇, 积极的仅有1篇。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学人的高度关注。
此外, 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严重性不仅仅表现在沉默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更表现在沉默学生的类型上, 它基本涵盖了整个教育体系:下到小学一年级学生, 上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并且学生对课堂沉默现象的态度也已见怪不怪, 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不得不让人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的生活意义感到担忧。
二、学术界的两种代表性解释及其局限性
那么,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在课堂中沉默?分析这一问题不单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 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日益成为教育学的热点问题,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种种分析和解释, 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却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大学术领域。
1.心理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在心理学领域, 认为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即学生自身、教师方面以及课堂环境, 下面我们一一作分析[1]。在学生自身方面,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 沉默的学生往往是自尊心太强而自信心太弱, 这就不免造成学生因害怕回答问题或发表评论等课堂互动中出错误而索性不回答或不发言的局面。在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风格被认为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与否的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家布鲁斯·塔克曼所做的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实验中对教学风格的简单分类, 把教师的教学风格分为高的指导程度和低的指导程度两类。在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下, 学生苦于没有机会, 或者害怕惩罚, 对老师的惧怕而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甚至有疑难也不敢反馈给教师, 所以这种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成为多数学生课堂沉默的直接原因。在课堂环境方面, 莫瑞发现沉默与令人紧张的环境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如果一个班级的课堂气氛是紧张的, 在这种气氛的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是学生群体内的交流都会变得小心谨慎, 学生在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 甚至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反馈时都谨小慎微、唯唯诺诺, 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必然会走向“大多数的沉默”。
以上是心理学领域分别从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所作的研究。应该说, 从实践层面上来讲, 这三方面的原因对于我们认识学生课堂沉默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避免造成学生课堂沉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 对于是何因素影响上述三个方面能够造成学生课堂沉默, 却很少会有涉及, 这三个可以说都是显在的, 与课堂沉默直接相关, 可是造成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是否会有更加隐蔽的因素, 这是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没有挖掘出来的。因此, 对于我们真实地对学生课堂沉默进行归因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2. 社会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如果说心理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归因有局限的话, 那么社会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原因的分析又是如何呢?在这方面, 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可以说影响最大。福柯认为, 学生之所以会在课堂教学中沉默, 其实是一种“被规训”的结果, 他主要从教室物理环境、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福柯认为, 教室不仅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教育者对学生实行规训的重要场所。“在18世纪, 开始用‘等级’来规定人在教育制度中的地位分配形式:即学生在课堂、走廊、校园里的座位或位置;每个学生完成每项任务和考试后的名次;学生每周、每月、每年获得的名次、年龄组的序列;依据难度排成的科目序列。在这套强制性序列中, 每个学生依照其年龄、成绩和表现有时处于某一等级, 有时处于另一等级。他不断地在空间系列中移动。有些空间是表示知识和能力的等级‘理念’空间, 有些是表示价值和成绩的物质的大学或教室空间。这是一种经常性变动。人们通过这种变动在由间隔序列划成的空间中替换着位置。”所以, 教室“既像一个学习机器, 又是一个监督、筛选和奖励机器”[2]。如果学生在教室中只是被教师监督的个体, 那么学生在严厉的监督之下会感到压抑与恐惧, 容易造成课堂沉默。
知识社会学认为, 知识内部有着明确的等级差异:精确知识的地位, 尤其是可概括为数字的知识地位最高;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的地位高于口述的、民间流传的知识;远离生活的知识即与个人生活距离较远的知识地位高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3]。教师与学生相比, 拥有在课堂教学授受过程中的权威, 对学生进行着知识规训, 比如教师对于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筛选都有绝对的控制权,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压制, 造成课堂沉默现象的发生。
福柯认为, 规范化裁决就是一种“微观刑罚”, 教室中的规范化裁决可以表现为由教师或学校管理者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判标准, 他们可以运用惩罚、奖励、批评、肯定等多种方式实施评价, 评价的内容也几乎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规范化裁决下, 学生“忘却了去‘做’自己的事情或‘成为’自己, 而只是把已由别人做好或可由别人做好的东西视为有价值之物”[4]。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积极性了。
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对学生课堂沉默原因进行了解释, 而且指出了学生课堂沉默是如何可能的, 让我们不仅注意到心理学领域分析的显在性原因, 同时也认识到其中的内隐性原因, 具有很大的冲击感和启发性。但是,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域, 自然会教导学生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以适应社会生活, 可以说有些对学生的“规训”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生课堂沉默:源于学生教育自由的遮蔽
其实, 无论是在心理学领域还是社会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分析, 都是在其各自领域内对人的学科假设中进行的, 那么, “人是什么?无疑这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因为其余众多的问题都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见解”[5]。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关涉着人的人生意义与幸福。所以, 对人的认识是分析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根本前提。
对于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言, 自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许多理论思想家都已经论述过, 缺少了自由, 人就被“异化”成了“奴隶”———“一种会说话的动物”[6]。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言:“一个人抛弃了自由, 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 抛弃了生命, 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因为任何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这两种东西, 所以无论以任何代价抛弃生命和自由, 都是既违反自然同时也违反理性的。”[7]因此, 自由是人之所以成人的存在条件, 是人的“类本性”。在两大学术领域的分析中,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风格还是学校的规范控制, 虽然两者关注的焦点不同, 但也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是受压制的, 是不自由的。所以说, 学生课堂沉默源于学生教育自由的遮蔽。
教育自由是通过免除人为的干预, 为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条件, 创造最大的个人精神成长的空间, 使个人享有最大程度的自我创造[8]。教育自由意味着教育不能压制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意味着教育不能干预学生的思想与言论表达;意味着教育不能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等。保护和尊重学生自由的教育将为每个学生免除任何的干预、强制和压制, 为他们创造多样的机会和丰富的情境, 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现实学校教育中各种对学生的压制手段 (比如对学生身体规训、权力规范控制等) 都是一种对学生教育自由的剥夺, 是一种限制或抹灭人之为人的反人道主义行为。
四、彰显教育自由:打破学生课堂沉默的必然诉求
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手段;教育自由是“人”在教育中实现完满人生和关涉幸福的保证。教育自由的特质所揭示的是一种美好的应然状态, 但是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却饱受着教育自由缺失带来的学生课堂沉默。为此, 我们有必要通过重建教育自由的特质来阐述课堂教学中应该坚守自由的理念。因此, 彰显教育自由, 是打破学生课堂沉默的必然诉求。
1.课堂中学习自由的实现
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具有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学习自由因此包括着学生具有选择教师和课程的自由”[8]。这意味着教育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 学校课程要顺应学生接受知识的自然天性, 教师不应滥用权威过多地进行压制与规训学生。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教育应该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 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诸自由, 而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 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取的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本身变成了权威, 那它就失败了。”[9]
2.课堂中表达自由的保证
如果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仅仅只是实现学习自由, 而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思想或者观点无法表达出来, 那么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所实现的学习自由依然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仍然只是一种应然意义上的自由, 因此,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拥有表达自由。只有学生的表达自由在教育中得到实现, 教育自由才能得到彰显。
3.课堂中个性自由的发挥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自由的实现还是表达自由的应用, 都是学生个性自由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个性自由是指:“教育者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发展、创造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的自由。”[8]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自由的一种应然状态, 在实现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意识把自己的内在本性的需要反映出来, 形成意志, 并在自己的活动中将这一意志加以贯彻和实现”。[10]因此,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要求进行发展, 自由地实现或满足自身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自由地发挥、扩展和培养自身的交往、合作和科研等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曲阜师范大学, 2005.
[2][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 杨远缨, 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
[3]刘云衫.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美]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 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5][英]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赵汇,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6]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8]金生鈜.论教育自由.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3.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及对策 篇三
一、英语课堂学生保持沉默的学习者因素分析
1.态度与动机
态度作为一种情感因素,主要指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如果学生对英语、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英语学习等不感兴趣,在课堂学习中,他就不会有积极、主动和投入的学习态度,通常会保持沉默。
动机包括许多成分个体的内驱力,通常指某种取得成就的需要、愿望、欲望、兴趣所产生的动力,是行为的引发力。态度对英语学习过程的制约作用主要是通过动机来进行。在课堂上,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学习态度端正、動机明确,他们通常具有融入型动机,期望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他们的注意力保持较好,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具有运用和表达的愿望,而且能够选择和使用行之有效的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努力而坚持不懈地练习与运用英语表达,并能获得成功。而具有工具型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选择沉默地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被动消极地应付老师的提问和任务请求。
2.认知能力
认知是人们“了解”世界时所经历的几个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领悟和推理等过程。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越强,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及其规律的感悟就越深,越善于选取、保存、纠正、总结或运用每次解决英语学习问题和控制行为所提供的信息及策略,因而,学习就越有计划、越有条理、越有规律,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英语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强弱和对英语学习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思路和行为及英语学习的成效。认知能力和语言敏感性较差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较少,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效进行预测与定位,往往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采取回避策略,保持沉默以维护自己的面子和自尊。
3.学习风格
(1)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ce)与场依存(field dependence)
场依存型的人喜欢与别人靠得较近,往往坦率谈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会寻找更多的机会获得较多的语言输入,场依存能促进课堂教学中的英语学习。场独立型的人倾向于独立于周围环境,不善于获取社会信息,在课堂学习中,擅长理论性强的和抽象的学习任务,能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组织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强,他们习惯于自己独立思考与分析语言材料,默默地模仿与操练。
(2)输入形式(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
听觉输入学习者习惯识记词音和音义结合体来输入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及用法主要通过听觉被存储在记忆系统里,通过经常口头运用得以加强,而视觉系统里形义结合的语言知识储备较少。视觉输入学习者习惯识记词形和词义结合体来输入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及用法主要通过视觉被存储在记忆系统里,听觉长期不被刺激,听觉系统里音义结合的语言知识储备很少。常常一个结构复杂的英文句子扫一眼便明白是什么意思;而没有任何生词的听力材料却不能立刻经过听觉系统反应出来。多数学生偏爱视觉输入,听不懂老师的英文讲解和问题,也不善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4.性格
心理学通常把性格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两种情况。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外向型学生通常利用自己善谈和善于反应的特点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和实践表达机会,如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并大胆地表现。内向型学生则通常比较沉静,对较为有限的语言输入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更加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少地参与课堂合作与交流。
5.情感障碍
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情感作为一种内在因素,包括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移情、自我形象等,对语言输入起到一种过滤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语言摄入的质和量。语言输入受到情感过滤的作用,一部分像过滤器一样被过滤,无法全部进入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学习者所习得的语言就不同程度受到削减。课堂上,学习动机明确、焦虑水平适中、自信的学生大多比较活跃,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较多;而动机、焦虑和自信心水平较低或较高的学生课堂语言学习效果较差。动机、焦虑和自信心水平较高的学生一旦失败,自尊心受挫,会很长时间一蹶不振,课堂上总是保持沉默。
二、对策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设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培养交际能力。它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现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效的教学活动。开展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是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师应把英语学习与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运用目标语的过程中学习学科知识,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来探索未知知识,解决未来生活和岗位工作中的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使得目标语的运用能力在不断运用中得到了自然发展。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就会增加,语言习得将会更加有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内容有趣、难易有梯度、贴近于真实语境的英语课堂学习任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让不同性格、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共同融入课堂,合作互动,人人参与,轻松愉快地进行目标语的学习与运用。
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改变学生保持沉默的现状,教师一定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和信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水平、性格、认知能力、学习风格,采用适合于具体学习者的教学手段,通过亲切、和善的目光交流、面部表情、语调等副语言的运用,与学生平等、真诚地探讨问题,从而形成平等、互敬的师生关系,降低学生课堂焦虑、信心不足等情感障碍;采用移情等手段,耐心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倾向,要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型动机转换为融入型动机,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英语;同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和评价方式,把单纯重视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转变为既重视形式准确又重视学生思想和观点的表达,不轻易打断学生的讲话,做一个耐心、谦虚的聆听者,让他们体验成功表达的欢畅。
3.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促进英语学习而采取的有目的的认知或情感活动,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执行性技巧,指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而采取的计划、监察、评估等行动;认知策略涉及对输入信息的分析、合成和处理;社交/情感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任務的完成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控制自己情绪,消除不安和疑虑等。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学术讲座等引导学生明晰、比较优、劣的语言学习策略运用所产生的优、劣的语言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明确语言的有声性特征,引导他们有意识改变以记形输入为主的输入习惯,运用记音与记形结合的输入形式使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都接受任务,并通过朗读、背诵、回想等手段进行记忆存储工作,再经过反复的模仿套用与实际运用表达使陈述性知识不断程序化,以全方位提高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英语课堂中学生保持沉默往往被视作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交际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或使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丧失信心和兴趣,甚至对英语课堂学习产生消极的对抗心理。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保持沉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消除课堂中沉默的局面,改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Anderson,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6th edition).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2004.
[2] Michaels,E.B.et a.2001.The results suggest a number of subtle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underlying listening vs.reading comprehension.Human Brain 4:239~252.
[3] Krashen S 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 Longman,1985.
[4] 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London:Longman,1996.
4.沉默的骨散文 篇四
一、嘎拉哈:始于一块髌骨
朋友说我们进化到食物链的顶端,就是为了享受肉食的。此时此刻,我正用牙齿无意中剔除出一块比拇指略小的骨,这突然让我想起些什么,并使我执意要把上面残留的肉丝除尽。这块幼小的骨,是羊的髌骨,六面体,小巧而珍贵。
阳光晒过风吹过,鲜活的骨似乎就成了化石,微黄而白,细微处干燥而粗糙,凝着一股子羊膻味,化不尽、撵不走,一颗颗被保留着。他们是最重要的道具,好像传自莽荒的巫术,连散落在地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它仿佛一种仪式,几块幼小的骨,从手心散落,缓缓地在大地翻转滚动。虔诚的孩子,遗失了古老的咒语,却依旧在教室的廊道中,在操场的双杠旁,或在教学楼的拐角处,凑成一小堆儿,完成着一种简单而有挑战的抛接。起初先抛起一颗,然后迅速去抓地面散落的骨,由少至多,却不能触碰多余,最后再稳稳握住从天空坠落的那一粒,完成最后的欢呼。
关于这骨的玩法,似乎也在不断的传承中愈发简易,并逐渐在失传,最后只剩下一个源于满语的名字,在父亲和儿子口中保持一致,叫“嘎拉哈”。在父亲幼时,常常吃不上肉的年代里,要收集这样的玩具,可是颇为艰难的。但在我儿时,嘎拉哈就渐渐开始改头换面了。校门前的小卖铺里,有塑料的嘎拉哈出售,样式统一而轻盈,染着不一样的鲜艳色彩,物美价廉,磨损了甚至遗失,都不会觉得心痛。
我从小都不是手脚伶俐的孩子,甚至有些笨拙,所以在这些游戏中,我时常是围观者,即便心里面总是跃跃欲试,我也会腼腆地站在远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骨质嘎拉哈的收藏,以及蹲在家中的地板上偷偷练习着技艺。每次家里面炖制了大锅的羊肉,我都会极其留心地去寻找,那块连接肢体的骨。然后像一个工匠般,小心地剔除和处理血肉,进行风干,去除掉最后的污迹,直到露出那并不纯粹,却异常真实的颜色。
我能想象收集两块这样的骨,一只羊就可以站立起来奔跑了。所以羊死了,骨似乎还是有生命的,能够咩咩叫,并散发出浓重的味道。骨的密度相对大些,所以入手沉很多,我似乎总是沉迷于一些相对有质感的东西,牛的犄角、狼的牙齿、鹰的羽毛。何况这骨,曾经与生命连结过,常留有淡淡的血的味道,从古流传,这能让我联想到幼时读的译文书,关于草原上聪明的猎人与狡猾的野兽,关于美丽的吉普赛女郎以及隐秘的占卜……
器物的生命,是有长短的。但我总认为,这样的事物,更加原始而美好,相对能维持长久。后来读医科时,我得与接触到人类的骨骼。上解剖课时,罕见的人类的骨,就这样随机在桌子上散落着,我一块一块念着它们的名字,似乎想起曾经的一些画面。夕阳中的孩子,着迷于一个关于骨的游戏,并逐渐消失在时光的尽头,难以再见。
二、羊头骨与献祭
画室的时光是静止的,临近期末时,常常可以独享。幽暗的房间里,一只只木桌,铺了层层叠叠不同纯色的桌布,由上而下捏着细致的褶皱。打开一束安详的黄光,照在静物上,这个狭小的世界,就以明暗交界线分开,显现了阴阳,沾了那淡淡的色彩。我一直很喜欢一只羊头骨,它总是静静地仰靠在一边,角微弯,张着空虚寂寞的眼,以孔洞看穿人心。它的骨壳,并没有完整到毫无瑕疵,可内里却住着一个深沉完整的灵魂。我常觉得这骨,可以散发出冷冽的质感,如玉而又沧桑,在寂静的厅堂里与我进行着对话。
关于羊头骨的来历,先生曾经说过,这也是他最爱的收藏之一。冬日的一个小巷子里,每日傍晚时分,时常有男人推车而来,以卖羊头肉为生,带着热滚滚的气息。羊头肉是这里地道小吃,羊肉性温,冬季吃可御寒暖胃,是恰到好处肉食。先生偶然路过,看到未剔除干净的羊头,突然灵光乍现,与小贩攀谈起来。
“老板,我想要这羊头骨,干干净净的,但是不要这肉可以吗?”
男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请求,有些诧异不解,“可是我只卖羊头肉啊。”
于是,这桩生意以两百大洋成交。第二天男人看到先生时,露出了苦闷的神情,笑着说,这羊头骨可是足足让我剔了一整夜,倒是这桩生意,做得有些不划算了。先生终归是有些得意的,又为画室增添了新的成员——这只朴素到似乎与艺术品毫无关联的羊头骨。
我更擅长素描,准备几只软硬度不同的铅笔就好,先生也说我画画线条够硬朗,我却觉得画这羊头骨正合适。却是水粉的羊头骨画起来颇有些伤脑筋,调色是我的死穴,这头骨明净却沧桑内敛的色调,我始终难以把握,又如何下笔。
我常想,为何羊类,性情如此温顺的动物,死后的骨却隐着一股经久不散的寒芒。挂羊头骨或许是源于藏民的习俗,他们会在廊檐下的方格灵柩中,挂上这样写着经文的头骨。头骨在风吹日晒中变了颜色、皲裂甚至变得残缺,却似乎依旧吐着暖的气息,在这始终流淌的时间和生命里。藏族人是懂得感恩的民族,所以信仰中也传递出善待生灵的美德。
在久远的过去,人类对未知的力量有着深深的恐惧,疾病被认为是神降临的灾祸。人类以为,只要以适当的方式向神灵献祭,就会得到神明的宽恕。而羊成为了最好的祭品,没有什么比这温顺的灵魂,更加适合了。它如此纯净,如此谦卑,如此需要被怜悯。我们让它,替我们赎罪。
正如旧约的一位先知以赛亚预言耶稣受刑时说:“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那么,沉默的羊,也是应该得到赞颂的。我见过有人以羊为图腾,在背上刺了羊头骨的纹身,同样冷峻的轮廓,勾画着羊死后的魂魄,让疼痛与记忆相合,让忍耐与肌肤相亲。
还记得某次在大山里,我双脚所能及的尽头处,山顶悬下了灵动的瀑布。我在巨大的山石下方,顺着瀑布向上看,却在山石上看到了一张清晰的脸。一只野生的山羊,正在高高地俯视着人类,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泽。当我与它对视时,它又以神奇而又隐秘的方式,消失在山的更尽头。它终归还是站在了,我去不了的地方。以一种亘古的`沉默姿态,宽恕着这个世界。
三、埋藏在边境的骨
是谁的骨重组,破开幽深的巢穴,再见微光
吾等睁开双眸时看到,这凡尘已改变了模样
我只好在日月中,僵直成了塑像
哭着,笑着,不能说话
——在龙骨墓园里
我或许见不到宽广的草原了,因为这吝啬的夏,不肯舍弃过多的雨水。听说只要一场夜雨,整个草原就能被点亮。黑色的汽车卷着尘灰,正在去往一个边境小城的路上。恍惚看到闪现的羊倌,赶着困倦的羊群,睁不开眼。
或许连羊,都不爱吃这枯黄的草,却只能慢慢地嚼,嚼出那几滴苦涩的汁,去湿润焦灼的喉咙。那年夏天晨光中的西北,寂静荒凉。这里曾叫“额仁”,意为荒漠戈壁中的海市蜃楼。牧人消失了身影,城池也失去了曾经的名字。
集市里,有商铺摆放着或大或小的椭圆的石,呈现着死气的灰白色。这是恐龙蛋吗?当然。至少店主说得笃定,并企图让我们也这样认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灰白的石里,应该有着一具完整的尸骸,它幼小,蜷曲着,凝着眉,闭着眼,张着嘴……未能降临。
在这“恐龙之乡”的墓园里,我已分不清骨的真假。一座边境的小城里,就如此明晃晃矗立着巨大的骨骼和雕塑,有些从或许从荒古走来,有些从现代浮现。这是一座奇异的城池,正如这里混杂的人群,已经分不清蒙汉的血脉,正如这清晨的手扒羊被大火煮过、烟火烤过,吃在嘴里热腾腾而如此真实,正如这短暂的夏季将过,飞鸟远去就逐渐步入了漫长的冬天,是无边无际的雪遮住了这双眼,如此虚幻。我们活在这虚幻的真实里。
今年夏天的植被过于青黄,而地表无河,这山坡成了白茫茫的盐碱滩。这是被神灵遗忘了的土地吧,只埋葬着这些珍稀而巨大的骨骼,重见于世,证明着曾经的辉煌和繁华。
顺着北方的国门,我望见更加荒凉的蒙古国,就在彼处。这里有铁路相通贯连,或是如今已被废弃。我们以这渺小的界碑为线,划开了内外。仿佛我再踏前一步,就将有枪响和军队,把我变作一具尸骸,渐渐风化成骨,被黄土深埋。就仿若曾经,这里上演过的一样。
办理了经商出境的手续,我得以跨越这条边界。我在扎门乌德看到了更加荒凉的弥散。几乎完全看不到植被的世界里,黄沙在无边的蔓延,沙石在游走低吟。我就如此站在这城池的中央,静静看着四周,对岸或许还繁华,可此处已然没落。没有了铁蹄铮铮,我们似乎就将一无是处。
我们因为一条线,一块做为界碑的石,从此有了分别。而没有分别的,或许只有这一丝血脉,还有这地下掩埋的骨,以及煤炭和石油。也许不是我们被遗忘了,只是我们砍伐了这神灵恩赐我们的林木,却忘记了回馈大地以种子。
有蒙古国的男孩,长着深邃忧郁的眸,穿着牛仔和体恤,等待着去往乌兰巴托的火车。有坦胸的莽汉提着酒瓶,醉醺醺来过,醉死梦生中没了时光的概念。有餐馆供应着西餐,写着中文和蒙文,却坐着满满和我一样的中国人,谈笑风生。超市里随处的货架摆放中国生产的饮料和零食,到处都是“康师傅”的字样,无人问津,仿若是一种奢侈品。我走在这些建筑中间,仿佛站立于世界的中心,又仿若可以走成一具没有血肉的枯骨,像千百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牧人。
总有人问,成吉思汗大帝的骨,是在那边还是在这边。这或许也将成为一个深邃的谜题,永远得不到证明。我也终归无法再去探究,成吉思汗的归属。我只知道边境一边,就是我的国。
而如今,从蒙古国跑来一头珍惜的野驴,或许,它就如此更换了国籍,只是它不懂。
我总在想,这边境处,到底还埋藏着多少历史的骨,现如今将慢慢在变迁中被遗忘。
汽车打了火。没有路灯,可我们今晚就要离开。不断有飞蛾撞在车窗上,粉身碎骨。
四、果实如骨
一片叶初生的时候,是春光正在亲吻枝头。一片叶初落的时节,是秋香中藏着万象的果。它们未曾落入泥土、被湮没和遗忘,却与我手掌相合,在于我的生命相浸的过程中,轮转而衍生成了我新的骨骼。
我有一只密封的玻璃罐子,本应该放些亮晶晶的糖果,却装着两只深褐色的核桃。如此盛放,大抵是我不想让它们沾染了太多南国的水气而变得柔情,却要时刻挺着一身铮铮铁骨。
关于核桃,我始终记得《核舟记》中纪录,那个名叫王叔远的匠人,似乎用一双满是灵光的手,把一只长而狭的核桃,雕刻出了“苏轼游赤壁”的情景,故事定格在一支船,浮现出五人和八扇窗,流光中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和念珠,还有对联、题名和篆文三十四字。我也不禁惊呼,嘻,技亦灵怪矣哉!
当然我的这对核桃,相较而言似乎就平凡无奇了,但我喜欢顺着它们的脉络轻触摩挲。不用眼我也能知道,核桃头部稍尖,身分四棱,整体接近方形,小巧玲珑,如此形近却是恰好一对。它们是来自云南的铁核桃,没有尊贵的血统,形似文玩核桃中的“狮子头”,可我却认为这天生的花纹,不怎像旧时衙门前的石狮鬃毛,或许要全凭臆想。不过我愿意把它们想象成一对狮子头,浓眉大眼,敦厚而有灵性。
虽然我们常光顾干果店,但很多人却并不清楚,生核桃坚硬的壳外面,还有一层绿色的皮包裹。这层皮苦涩有汁,能染色于皮肤,被阳光晒过后或许才易剥去。有人在潘家园赌青皮,就是指这样的核桃了。这里的核桃不是用来食用的,却是用来附庸风雅。只有切开这层青色的外衣,观其形方知价值几何。
文玩核桃,是要以血气浸润的。血气细微而无孔不入,核桃也愈发深沉而有光泽,仿若如骨,圆润自然。仿佛它们与我相伴,便能与我相生。这植物的果,恍惚里面生着幼小的灵,被滋养着逐渐强壮。我们之间,也彼此生出了根,以血脉相连。似乎如此,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以一种玄妙的方式,得与传递,如此温暖。我是懒散的人,也愿意用这懒散的方式,慢慢沟通,细细品味,这如骨的壳。
有种植物,仿佛在集结生命中所有的厚重,孕育了这硬质的果。它把所有的沉默都化作了重量,如此深醒。它仿佛能够看到万象的未来,如春花般绽放,是在匠人磨着老茧的手中重生。我们始终惊讶于,这如骨的质感,竟然是一种果实。
我在越秀山的小蟠龙冈,站在镇海楼之巅眺望,已然望不到旧时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游园的人。朱红的墙还在,绿琉璃瓦也在,还有那瓦上的彩釉鳌鱼花脊。鳌鱼在岁月中斑驳了颜色,却依旧在吐息,于这高巅魂牵梦绕。
一旁的木桌旁,一个男人正用刻刀细心雕着什么。我在桌子上,看到了似乎是由某种骨头雕刻出来的饰物,牙白色,其间有微笑的观音、佛陀,有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也有那正在吐息的鳌鱼……源于习惯,我总是喜欢顺手摆弄一下这些小物件。
男人抬头看到我,让我随便看看,说城市里的人都在上班,今天楼里的人也少了些。
“这是用什么刻的?”只是随口轻问,并惯性的以为会得到关于“牛羊之骨”的答案。
“哦,用一种果子,叫象牙果,很坚硬的。”
我很是诧异,世间竟有这样的果子,“这是哪里生长的?我怎么从未听闻?”
“是南美洲的,以前运到广州的制衣厂用来做纽扣的,现在用得少了。”说着,男人还拿出一只原始的果实,它的大小正适合半拢手掌轻握,入手很沉,上面有赭石色的花斑,不规则的染在白色如骨的果实上。呵,这真是造物者的奇思妙想。不,这样该算是植物界的奇葩,似乎要有一种异常执着的笨劲儿,才能结出这么些沉甸甸的果子来,又硬又怪。
后来我得知,象牙果似乎因为粗糙的外表下,仿若藏着圆融的真境界,印度教徒常用它来雕刻佛像,用来陪伴本我的修行。这洁白无瑕的果,会在时间里慢慢变黄,仿佛沾染了尘世的念,却愈发明亮。
可就是这来自尘世的念,让它变得更加真实,仿若凝集了更深的记忆,磨不灭,磕不破。这种果实,似乎天生就是来修行的,带着大智慧大毅力。从孕育初始,就带着执念,要走上一条异于凡胎的路。混沌中它也未曾可知,它将会以何种方式延续,以佛陀,以生灵,以万象……却是果实如骨,骨如禅,一念就是花开落。
五、枕边的人骨碎片
我曾经很想得到,一块名为“寰椎”的人类的骨。它是颈椎的第一片,我抚摸着自己的脖颈,转动头颅,似乎可以感受到它向上与颅骨相连,向下正与其他椎骨延伸、弯曲如蛇。这是一块完美的骨,看起来如一只眼睛,瞳孔是一个贯通的口,它活着,恰好卡在我思考与行动连接点,像一个完美的领结,出席着我生命的盛宴。
桌子上正堆着小山一样的人类的骨,来自不同的人。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骨,揣测它主人的体格,是高还是矮。图谱上对照着的每一个细微的结构,似乎都有它特殊的作用,人类似乎真的是一件精密的仪器,完美的仿若一件艺术品。人类之间,相似又不同,仿若这些散落的骨之间。
每一块骨头上都用黑色的记号笔写着编号,无怪乎当我央求老师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一块骨时,得到了理所当然、毅然决绝的“不行”。
直到某次,我无意中发现有一小片或许源于磕碰而损落的骨碎片时,我兴奋异常,那一上午我都摸着自己的口袋。这片骨很薄很小,失去了原本的完整结构,幼小到无甚意义甚至无法被察觉。但它带着骨缝连接处特有的细齿,如一条微微荡漾的波纹,所以我一眼认得出它应该来自某个颅骨,但已然拼接不回。我相信没有人会在乎它的消失。
我枕边有一只储物罐,装着些零零碎碎的杂物,也成了这一小片骨的栖息地,无人知晓。甚至逐渐的,我也慢慢淡忘了还有这样一件骨物,伴着我夜夜入眠。我不知道它是谁,可它知道我是谁,它冰冷如斯,我却吐息为暖。它的存在感太微弱了,仿佛因为已经损毁了最后的价值,只好永远的沉默下去。
直到某天夜里,我陷入到一个恐怖的梦境。一个死去的陌生女子,青面獠牙穿着白衣,吞噬着活人的灵魂,她要我陪她说话,她有时笑着,而我假若镇定。在我睁开眼的一刹那,蚊帐正与床板组合成了一个完整而狭长的密封六面体,我眼前是一堵深黑的墙壁,我似乎可以用鼻尖触碰到它,那一刻我浑然想不起自己在哪里,我仿佛感觉到我已经死去,而这就是盛装我的棺木。
后来我清醒了些,才想起我身在何处,恍如隔世。我能依稀察觉,窗外清晨的太阳正照耀在人间,那橘红色的光细腻而温暖。远方的青山,应该正渐渐露出了容颜。我躺在床板上,一身都是粘腻的汗水。我静默呼吸着,慢慢等待着更加澄明的光,恢复这世界。我仿佛又复活了,能活动手指,能弯曲脚趾,能从干渴的喉咙发出微弱的声音,如火车驶过渐近轰鸣,并似乎让我想起些什么。
我坐起身,打开了枕边储物的罐子,一眼看到了那片无关紧要的碎骨,和平时一样沉默着不语。我不相信,微弱如它,能有把我拽入梦魇的魔力。但我却开始对它产生某种谨慎和怀疑,仿若罐子里住着一个可怕未知的魔鬼。我们似乎总想为各种事情的发生,寻找一些理由,并作出某种预示。哪怕一个浅显的梦境,我们都试图要解读一番。而此时此刻,我是不是需要一些光明的力量,来挣脱困扰。
我要去对抗它,对抗这不知是否存在的力量,又似乎没有道理。
这片被我带走的碎骨,成了我心中的鬼,活在这空虚的房间里。
我并未因此而舍弃它,却开始走入到去遗忘和忽略的过程中去。
5.沉默的大多数散文 篇五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天,母亲一直睡到傍晚才醒来,她静静地坐在床边,望着窗外,空洞的眼神里仿佛有游丝在虚弱飘荡。黄昏的阳光略带浊意,照在她的蓬乱的头发上,她的表情里有一种我所陌生的颓废。
我后来才知道,那一天,母亲从一家国有酒厂下岗,她进厂的时候,还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少女,被迫离开时,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三十多岁的几乎没有任何谋生技能的下岗女工。我至今无法想象,对于母亲来说,那个黄昏究竟有多么漫长。她一定想起了许多个类似的黄昏,她和女工友们下班回家,清脆的车铃声在郊区上空飘扬,又或者是在夏日的清晨,她捎我去厂里玩,小径旁的水塘里开满了荷花,硕大而碧绿的莲叶还闪亮着水珠的晶莹,她便停下车,为我摘来莲蓬,剥开珍珠般饱满圆润的莲子,一粒一粒放到我掌心……
母亲久久沉浸在回忆中,但青春和回忆,所能换回的只是下岗名单上一个冰冷的名字,一笔象征性的慰问金。那一阵母亲总是问我们,像她这样年轻的业务骨干,怎么能和下岗这样的残酷的词扯到一起?然而没有人能够向她解释这一切,她也就不再多问,默默地继续做饭,默默地报名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成为一名所谓的再就业人员。
此后的几年里,母亲曾试图竭力抓住每一个工作的机会:南方多蚊的夏夜,她在夜大电脑班的课桌旁,一笔一划地背五笔字型;泥泞的`雨季,她又一大早跟着司机去杭州拉货,直到深夜才回,胡乱扒几口饭,又去监督卸货,疲惫的身影在小卖部旁的路灯下,拖得老长,老长;她在亲戚的酒店里干过仓库保管,也曾和年轻的女孩子们卖过保险和房产,她还四处凑钱,开了啤酒店,人手不够时,连幼小的我也常被临时拉去卖酒,然而这一切再就业的努力,到底还是如啤酒泡沫般,刚鼓起,又幻灭。
最糟糕的时候,母亲甚至迷上了炒股。白天还没开市,她就在营业厅外四处打听信息,晚上一吃完饭,又忙着打开收音机,听各种各样的证券信息,并认真地做着笔记。那段时间,股票基本占据了母亲生活的全部,哪怕在傍晚接我放学的路上,母亲也不忘插空往交易所跑。有一回,她把我接到交易大厅,沉浸于电脑上的各种走势图分析,竟忘了时间,猛一回头才发现,我已经饥肠辘辘地在旁边站了几个小时。母亲望着我孤单委屈的样子,又看了看空荡荡的四周,地面上撒落着各种证券资料,一片狼藉。整个交易大厅只剩下我们母子两人,只有顶上的灯,还静静地亮着。在一阵刺眼的灯光里,母亲轻抚着我的额头,她的眼眶中有一种浑浊的液体在悄悄滚动。
母亲的股票梦最终在这年的冬天的戛然而止。短暂的热闹后,股市进入了长久的熊市期。新闻里天天播报着股指失守的消息,也不断听说有股民从交易大厅楼顶绝望地跳落。岁末的大雪如同扯烂了的棉絮,纷纷扬扬,母亲牵着我的手,艰难地行走在雪地里。在交易楼旁的天桥上,她突然停了了脚步,出神地望着远方。远方,大雪正织着密而不定的罗网,笼罩了城市的街道,天地间一片白色的迷茫。寒风裹着雪片,扑在母亲瘦弱的脸上,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沉默而坚忍的母亲,她的背影,孱弱如一棵枯草,在风中微微发颤。
那一刻,如果父亲在场,我想,母亲一定会伏在他肩头嚎啕大哭,在明亮的泪水中洗净命运底色的忧伤。
多年以后,母亲曾经供职的那家国有企业早已沦为一家小型的酿酒厂,昔日一起下岗的工友们大都也都在饱经沧桑后,拥有了新的工作与生活。只有在小城的街头偶尔碰面时,她们才会寒暄数语。而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长,我也渐渐了解了母亲那段遭遇背后的一些深层原因:那是所谓国企改革的攻坚期,千千万万像母亲一样的普通职工,一夜之间丢掉了饭碗,被抛入命运的漩涡中,并且成为失败的大多数。这样的抛弃,通常被描述为改革的阵痛,而那位以壮志断腕之决心推动改革的前总理,据说,曾经在观看话剧《商鞅》时潸然泪下。
6.沉默散文 篇六
我心里总有一丝挥之不去,抹之不掉,又说不出口的沉闷。压抑。可以说窒息。家应该是温馨的,困了,倦了,休息的地方,确切的说避风的港湾,然而,这一切忽来忽去,漂浮不定,仿佛是一个传说。门窗关得太严,空气不流通。开着雾霾又扰,想留清风入我室,一厢情愿,单相思。
我独倚窗台。凭空眺望。朦朦胧胧的山。朦朦胧胧……我没心思。没有力气去欣赏眼前一层不变的风景,我千次万次,推开大门走出去,那只是一闪而过,一瞬间的事,这一切一切,太突然,太冲动,会不会……我应该是过了冲动年龄了吧!那时不时像着魔一样,时发时止。更象体弱多病。患有慢性疾痼的人,癫痫病,常常发作,难以根治。只有攻补兼施。慢慢调理等待,或许……
我呆呆的,独立窗口,让暴风雨吹进我窗口,猛打我身上的痛,冲走我心中的火,让雷电击碎快碎的 心。来吧!来吧!暴雨,雷电,你来得再猛烈一点吧?我不需要沉闷,压抑,这样我会发疯的,更希望来七十二级台风。把我吹到无人居住的小岛。或无人认识的国家,或别的`星球。打乱眼前的一切,一切,象小孩子玩积母,重新组装。
7.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 篇七
一、利用贯注行为鼓励学生
任何会谈和咨询的前提都是与另一个人建立联系的能力, 要想打开学生的心扉, 你就要与学生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如果你想与来访学生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贯注技巧就是基础。贯注行为可以鼓励来访者谈话, 可以运用贯注行为帮助来访者讲述故事, 缩短谈话时间。贯注行为其实是一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越是内向的学生对老师、对成人的态度越敏感, 越渴望得到大人们的尊重。因此, 教师给予贯注, 视他们为知己, 与他们平等相处, 这样他们就乐于与老师谈心理话。
贯注行为技巧由四个方面组成, 概括起来就是“三V+B”, 即Visual/eye contact视觉/目光接触;Vocal qualities声音性质;Verbal tracking言语跟踪和注意的肢体语言B[1]。吴增强教授说教师面对学生时, 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 充满关注和期待, 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 它能点燃学生和教师智慧的火把。其实说的就是同一个意思。比如下面的个案 (辅导老师毛淑女) :班上的男生小风非常特别。每逢上语文课, 他总是弯着腰趴在桌子上, 尤其是在我提出问题以后, 他的头埋得更低了, 几乎要藏到桌子下面去。一旦被叫起来回答问题, 他则双手撑在桌子上, 满脸通红, 结结巴巴, 语无伦次, 有时甚至是大汗淋漓。
从小风的作业情况和一些小的测查情况来看, 他并不存在智力问题。他作业完成得比较认真, 能较好地掌握当堂知识, 并灵活运用。看来, 小风的“讷于言”还另有原因。
一天放学时, 我找到小风, 很温和地说:“小风, 经过这段时间地相处, 老师发现虽然你平时很少跟大家说话, 但你也有不少自己的优点。老师很想跟你成为好朋友。如果你愿意, 就点点头, 好吗?”
他抬起头来, 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看到我温和、期待的眼神, 他犹豫了好一会儿, 终于点了点头。我立刻热情地拥抱了一下, 告诉他我真的很高兴他答应跟我交朋友。我能感觉到他的身子因为激动而产生小小的颤动。 (贯注行为)
果然, 后来该生主动找老师了, 告诉了她一件事情, 让老师找到了他的症结所在。最后经过老师的帮助他最终打开了心扉, 健康地成长。
二、运用询问技巧引导学生
如果我们已经给予学生充分贯注了, 学生虽然有点信任我们, 但还是不开口说话, 我们就可以利用“询问”引出话题, 帮助来访学生打开话匣子。
询问可用“开放性”问题也可用“封闭性”问题, 对于沉默不善言的学生, 还是先用“封闭性”问题比较好, 因为“封闭性”问题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 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简单答案。如上面的那个案例, 毛淑女老师就是用封闭性问题:“小风,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 老师发现虽然你平时很少跟大家说话, 但你也有不少自己的优点。老师很想跟你成为好朋友。如果你愿意, 就点点头, 好吗?”来开始的, 这么简单的答案他们不可能不会回答, 这样, 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收集资料, 并加以条理化, 澄清事实, 获取重点信息, 封闭性问题使用得好, 会使我们获得重要的细节信息, 但是这需要辅导老师事先做点准备, 就像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一样, 节目里的嘉宾说得那么好, 其实有时是朱军引导得好、发问得好, 而朱军的问题就是精心设计的, 辅导老师也一样, 要想让不善言的学生说得出、说得好, 你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运用观察技巧抓住问题关键
通过细致地观察, 辅导老师可以对学生作出恰当反应, 从而在会谈时时时处处抓住关键问题。观察的地方很多, 可以是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及不一致和冲突的地方等。比如有一位初中学生由于成绩差来我这里咨询, 当说到自己家人 (母亲) 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成绩差时眼睛发红, 泪光盈盈。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于是制订方案时我就考虑到了家长的因素。再如有的学生回避或移开目光常是谈及重要问题、困扰或内心冲突的提示;两手机械地搓、手指交叉分合、玩弄手指或小物件如手绢、笔等, 常提示该学生内心紧张不安;摇头, 挥手, 突然急速反复调整坐姿, 常是不耐烦、不同意的表示, 等等。请看下面的个案 (辅导老师马可蓉) :初秋时分, 正午的阳光依然炽热。我正倚在校心理辅导室窗前, 门悄然而开, 阴影里挪进来一个男孩, 他耷拉着脑袋, 叫了一声“马老师”, 身子一歪倒在了沙发上。无言的寂静中, 我看见他的十个手指紧紧绞在一起, 胸膛起伏着, 他抬头望望我, 我微笑着用目光表示了问候。我拍拍他的肩膀, 坐下来问他:“怎么啦?被老师批评了?还是成绩不理想?”他没有回答, 只是深深地叹口气, 愣愣地看着我, 眼神中的痛苦令人担忧。我关切地表示:“有什么不顺心, 说出来会好受些。”他移开目光, 越过窗户, 最后聚焦在远处……
有这样反应的学生肯定有着非常痛苦的事情, 果然, 后来经过辅导老师的耐心等待, 该学生终于讲出了自己经历的事情, 得到了老师的帮助, 消解了心中的怨气。还有的学生嘴上虽然称赞某同学, 但面部表情不以为然, 这个不一致的地方就可以提示辅导老师其实他内心并不是真正佩服或赞同那位同学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那个方面入手, 收集信息直到解决问题。
四、使用反应性倾听理解学生
反应性倾听是一种积极的倾听, 积极的倾听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个耳、脑并用的过程, 需要全身心投入, 专注地听, 认真地分析、思考, 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 所体验的情感, 所持有的态度。[2]它并不是指仅仅坐在那里, 听来访学生讲, 还要帮助来访学生扩充和丰富他们的故事。需要你能听出学生的想法、情感和行为中发生的微妙的变化。学会倾听是掌握理解的一把钥匙, 佐藤学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 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 与他们心心相印, 从而产生‘啊, 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倾听有三种技巧:鼓励、释义和总结[3], 下面以具体例子说明这三种倾听技巧的运用。
下面一个因人际交往和高考压力而准备辍学的案例。 (辅导老师吴建微)
他低头坐着, 一言不发。
“我们能否聊聊?”我轻轻地问。
“没什么好说的, 我知道你又是来叫我回校读书的, 我已经下定决心, 不再去读书了, 谁来说教都没用的。”他显出无所谓的样子。“哦, 你怎么知道我是来叫你来学校读书的呢?”
……
“从刚才的谈话中, 可以看出你很有自己的看法, 也很有自己的思想, 这表明你对文学、哲学的感悟欣赏能力很不错。不过有些学者认为, 喜欢文学的人比一般人更敏感, 你觉得自己比较敏感吗?” (鼓励, 寻找他的优点)
“是的, 可能是吧。”
“敏感的人又常常比别人多一些烦恼, 你遇到过烦恼吗?”
“我的烦恼太多了……”
“哦?你能否具体说说?”
……
我:你刚才说, 你体质差又不爱运动, 又患有严重的鼻炎, 让同学知道了, 会看不起你, 你凭什么这样说? (释义)
他:因为我高二下学期以来成绩越来越差, 已经让自己抬不起头来了。
我:你们班同学身体不好的还有吗?你对他们有瞧不起吗?
他:有, 那倒没有。
我:其他同学对他们有看不起吗?
他:好像也看不出。
我:那你怎么断定他们会瞧不起你呢?
他:因为我成绩也越来越不好, 身体又不好, 而他们, 比如女同学吧, 成绩较好, 而那个男同学他蓝球打得很好。
我:你的意思是说, 你成绩不好, 身体也不好, 又不会体育运动, 同学就瞧不起你。那你说说, 有哪些同学从他们具体的行为神态或什么事件当中, 可以看出他们瞧不起你。 (总结与释义)
其实对于不善言的学生, 积极倾听非常必要, 特别要运用鼓励技术, 效果不可低估。当然辅导老师, 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术更重要。
总之, 对于不善言辞的学生来说, 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获取他们的信任, 然后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 由于信任第二个例子中的小伟由“刺猬”变为了“绵羊”;由于信任内向学生可以打开心扉, 但我们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要顺其自然, 只要老师是真心的、真诚的, 并辅以以上的“会谈微技巧”, 相信学生一定会感觉到, 最后也定会向老师畅所欲言。其实, 不是技巧助人, 而是真心助人, 是爱赢得了爱。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这可以作为辅导老师的座右铭。
摘要:心理辅导老师如何让不善言谈的、内向的学生也能畅所欲言呢?本文提出结合运用“贯注行为、询问、来访者观察技巧、反应性倾听”等“会谈微技巧”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学生, 抓住问题的关键, 打开学生心扉, 让其倾诉衷肠。
关键词:会谈微技巧,心理辅导,沉默寡言学生
参考文献
[1]艾伦.E.艾维和玛丽.布莱福德.艾维著.时志宏, 高秀苹译.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 (第5版) [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 2005:36, 117.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8:90.
[3]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修订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第1版) .
[4]徐光兴.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第1版) .
[5]孙义农.消融着的冻土带——学校个别心理辅导案例评析[S].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8.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 篇八
【关键词】建构主义 课堂沉默 英语教学观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总是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的发生,很多学生每次英语考试都能获得很好的分数,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已具备了进行英文原著阅读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却在简单的英语会话中不愿意开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的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是通过自己的脑子在记,用耳朵在听,却没有用大脑去思考,也没有用嘴巴去表达,从而让其没有办法做到用英语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一、英语课堂沉默产生的原因
英语走入我国的课堂已有很多年了,导致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下面笔者将就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原因谈一个自己的看法。
1.学生受“面子观”的影响而不愿开口。在大学校园中,不乏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害怕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另一方面,更不愿意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口语对话。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有很多人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发音不准而被被同学误会或者笑话;有的同学是因为怕自己太过锋芒外露而让同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影响了与同学之间的正常关系,因此,在英语课堂上,就算是自己知道老师所提问题的答案,也不会主动举手去回答,而是用与同学一样的沉默方式去对待老师的问题。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就习惯了以听课的方式来上英语课,让师生之间必要的课堂交流和到互动变得更少了,从而出现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
2.教师把英语的学习限制在课堂上。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都是老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上,并结合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做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算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因此,长期以来,让学生觉得学习只要跟着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行了,并养成了一种被动学习的习惯,只要老师没有要求的,就不必去做。这样一种习惯的养成,让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老师在英语课堂上的提问方式也对课堂上出现沉默现象有影响。比如,有的问题难度过高,很少有学生知道,因此,学生只有沉默;有的问题又过于简单,让学生觉得不想去回答;还有的时候,学生对于某些问题的回答总体是对的,但是语言表达上有问题,而老师过于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了评价,而让学生产生了紧张或者心理的挫败感,从而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愿意去回答问题。
3.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氛围不够。在我国的英语课堂上,因缺少了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所需要的平等、合作与互动交流的环境,因此,让学生觉得氛围过于紧张或者情节无趣而不愿意参与交流,而只能以沉默的方式来反应学生这种压抑而沉闷的心情和状态。由于长期在这种的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所以让沉默的学习更沉默,原本不沉默的学生也受其影响变得不愿意交流了。
二、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提出改变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有效对策
1.建构主义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作为建构知识的主体,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是在老师的传授下取得,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借助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从学习资料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建构主义对于学习还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构建知识的过程,其方式可以是通过自己的学习,也可以是他人的帮助,还可以是在其他方面信息的帮助下实现对知识的认知。在这整个的过程中,老师、父母和同学则起着关键性的辅助作用,而学习者本人需要主动探寻知识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意义,而老师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或者促进者起辅助的地位。
2.改变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的策略上进行调整。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學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发言或者开展英语演讲,以及课文情景剧表演的形式进行,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开口讲英语提供了平台,而且也很好地将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消极心理进行了克服。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进行口语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信心也会随着能力的增长而增强。此外,老师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一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贴近的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就业、前程等问题,从而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想法和学习的热情。
(2)教师在提问策略上进行改进。老师在课堂的提问技巧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氛围。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英语老师有技巧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找到完整的答案,同时,也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意识得到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英语老师还要结合英语的特性,与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提问技巧。对于英语口语比较自信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点名提问的方式,引导其他学生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对于英语水平一般,性格比较腼腆的学生,老师除了要表现出自己对他的尊重和热情之外,还要多鼓励,以帮助其消除心理上的顾虑,从而通过引导他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增加其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3)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开口讲英语,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将是非常有帮助的。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老师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自己在学识、品德和兴趣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比如,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常常以沉默的方式对待,这时候,如果老师能很坦诚地告诉学生,老师需要与大家进行必要的交流,让学生了解老师课堂的真实需求,此外,老师还可以针对同学们心理的顾虑与大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包括对学生所担心的发音不准、害怕答错的心理,讲出老师的想法,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其实是非常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更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改变课堂的沉默现象。
(4)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视角下,学生要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就必须创设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获取开口讲英语的能力。如果说,教师和同学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的话,那学生则是在脚手架的帮助下不断地构建自己的建筑物,学生只有自己不断地构建知识,并提升新的能力,最终才能实现自己建成建筑物的目标。脚手架很重要,但是它只是辅助作用,无法建成建筑物本身。因此,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学习目标的指导下,主动投身于课堂中,积极进行学习,从而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发展,这样才会真正做到乐在其中,从而打破课堂的沉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主义视角下,要改变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老师和学生必须做出调整,老师要将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提升课堂提问的技巧,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消除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顾虑,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培养自己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与老师一起共同为改变我国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皓.大学英语课堂沉默之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8).
[2]谢元花.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
[3]唐明风.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
9.梁实秋散文《沉默》 篇九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验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习惯,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钟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我忍耐不住,打开一听香烟递过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来,巴答巴答之声可闻。我献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的翕呷,左右顾盼,意态萧然。等到茶尽三碗,烟罄半听,主人并未欠伸,客人兴起告辞,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想不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的那种六朝人的风度,于今之世,尚得见之。
明张鼎思《瑯琊代醉编》有一段记载:“剑器之待制对客多默坐,往往不交一谈,至于终日。客意甚倦,或谓去,辄不听,至留之再三。有问之者,曰:‘人能终日危坐,而不欠伸欹侧,盖百无一二,其能之者必贵人也。’以其言试之,人皆验。”可见对客默坐之事,过去亦不乏其例。不过所谓“主贵”之说,倒颇耐人寻味,所谓贵,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纵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测高深之感,所以处大居贵之士多半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两眼望天,面部无表情,纵然你问他一句话,他也能听若无闻,不置可否。这样的人,如何能不贵?因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饰内部的空虚,这样的人最宜于摆在朝堂之上。孔子家语明明的写着,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这庙堂右阶的金人,不是为市井细民作榜样的。
謇谔之臣,骨梗在喉,一吐为快,其实他是根本负有诤谏之责,并不是图一时之快。鸡鸣犬吠,各有所司,若有言官而钳口结舌,宁不有愧于鸡犬?至于一般的仁人君子,没有不愤世忧时的,其中大部分悯默无言,但有间或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这样的人可使当世的人为之感喟,为之击节,他不能全名养寿,他只能在将来历史上享受他应得的清誉罢了。在有“不发言的自由”的时候而甘愿放弃这一项自由,这也是个人的自由。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
10.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 篇十
突然明白,别人怎么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地探测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要用一种真实的方式,度过在手指缝之间如雨水一样无法停止下落的时间。你要知道自己将会如何生活。
人生的道路上,有些事只能自己面对,我很想依赖,但我必须坚强。
和朋友聊私人的话题,聊到最后,我发现:那些总是感慨自己没有私人时间的人,本质上不是没有自己的时间,而是没有自己。
有些朋友谴责着我空间动态的.无聊,但我必定是我,我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气愤的感觉总是一瞬间上了心头,虽然运动会的事情并不愉快,事情过后,依旧可以寻找到快乐的自己。有一天,岁月磨平了棱角年华腐蚀了心气,才开始在渐行渐远的时候,怀念最初的自己。
感情的事情总是毫无头绪,在日志里大胆的提出,又怕生人无趣的猜疑。
你的过去我不愿过问,那是你的事情。你的未来我希望参与,这是我的荣幸。
趁我还年轻,可以毫无保留地为爱付出;趁我还无知,可以完完全全地奉献自己;趁我还天真,可以相信爱你是一辈子的事。请你爱我的青春,爱我的痴狂,爱我的执着,让我们在还没学会世故计算的青涩年代,好好谈一场幼稚的恋爱吧!
我们可以转身,但是不必回头,即使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走错了,你也应该转身,大步朝着对的方向去,而不是一直回头怨自己错了。
激情与平淡一路随行,且行且珍惜吧!
生活总是喜欢捉弄我们。在你绝望时,闪一点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地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
曾经想过要心平气和地看待这段感情,但是嬉皮笑脸也未尝不好,人生还在修行,很多事都不受控制。
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不用刻意寻找,可以体会,可以感觉的到。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
人在孤独的时候,时间会在知觉里变得漫长。那漫长里是一个人独自的艰辛跋涉。那广天广地之间,唯有形单影只的孤军奋斗。这感觉,对于我来说,虽销魂,虽蚀骨。我却早已习惯与深爱着孤独的孤独。
11.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课堂;“沉默”变“灵动”;问题信箱;口语训练;书签练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感觉到语文教学不应是老师把一篇文章肢解成几个重点阅读语段,对每个语段的重点问题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一篇文章支离破碎不用说,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好似一个枯燥的舞台,老师一人疲于导演,学生成了老师手中任凭摆布的木偶,课堂毫无生机,而语文教学应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有主动进取精神的新型人才,使他们在充满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一份生存的空间。因此,我一直努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使他们有“毛遂自薦”的勇气和力量,并且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让学生成为时代的主人,必须使他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灵动”起来。
一、激发质疑的兴趣,开设问题信箱
学生的好奇心好比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对每一件事、一堂课、一篇文章都可能有他独到的看法,可能有些想法让大人觉得好笑,但闪光的思想就藏在这一问一想之中。为此我努力创造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开设问题信箱。在学习一篇新课文的头一天,问题信箱就打开,到下午放学就把这些问题收起来进行整理,然后把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去讨论,一些独特新颖的问题进行重点研讨,其他不是很有价值的问题,也要以回信的方式进行解答,以免打击学生积极性,学生们的提问角度的新颖令我惊叹,同时也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还起到加深对文章理解的作用。新改版的语文课本增加了《父母心》这篇文章,教参对这篇文章分析只限于结构、描写、构思这几点,如光凭这几点分析很难把文章理解透彻,而学生不同角度的问题的设置弥补了这一不足。对提问新颖的同学我总是采用赠书签或一句话的形式进行奖励,促使他们在更多的问题上大胆思考。
二、讨论、辩论,让思维舞动起来
讨论、辩论是主体教学的最直接的方式,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思维舞动起来,会旋转出许多灵性的东西。例如:《父母心》中对“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这句话的理解,经过讨论,好多同学发言与教参答案相仿,正在我要做小结时,陈超同学举手说:“把孩子送给别人比饿肚子的滋味还难受。”我为他朴实的语言感动,然后引导问:“这是两种什么样的痛苦?”他很快回答:“肉体上、精神上的。”然后,我让他和本组同学讨论一下,重新组织语言,最后结果是这样的:“父母每次把孩子送给别人,都在感情上备受煎熬,这种精神上的痛苦比肉体上挨饿还让人难以忍受。”我想,这样的理解比教参上的答案更透彻,更多了一份细腻的情感。讨论、辩论打破了课堂上长期存在的“沉默”现象,让学生的思维舞动出奥秘无穷,丰富多彩的美丽。
三、三分钟口语训练,展现银屏风采
电视节目其实是语文教学有待开掘的资源,像“实话实说”等有些栏目的解说词,一句精彩的广告词都是学生仿效的佳作,但由于功课繁重,家长粗暴的禁止,使学生在这块肥沃的教学园地里“放了荒”,为此,课前三分钟的口语训练,我开设了许多电视话题,贴近生活的话题加上喜爱的栏目,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种一片太阳花》一课的口语训练,我给学生安排了几组词语:①小舟、海洋、帆;②时间、金子、流水;③破罐、酒、梦。“请同学们任选一组,用简洁的语言把它们组织起来,表达对生活的某些认识,这是主持人大赛的一种考试题型,看谁能胜任优秀的主持人呢?”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电视情结”,又在参与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书签练笔,浓缩感悟点滴
语文课本有一个“读书随笔”栏目,目的就是让学生把语文中悟出的新东西记录下来,但好多同学的随笔下面被课堂笔记占满,或流于形式的照抄中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利用业余时间教学生做了各式各样的书签,每堂课设计一个感悟话题,然后让学生把感悟到的写在书签上一句句思想的火花浓缩到小小书签上,成了送给朋友、父母的最好礼物,而且学生尝到了创造的喜悦,点燃了参与的热情,给课堂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每堂课我都选出几句最好的课堂留言打在幻灯上,让每节课都给学生一些思想上的收获。
12.沉默的冬天学生散文 篇十二
一、沉默的心理归因
何为课堂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面对老师的提问要求出现的不言不语、不交流、默不作声的非言语行为。在每次沉默的背后,都有着其各自的原因和不同的心理情绪。结合自身的教学管理情况,通过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心理表现:
(一)“防不胜防”型
在和教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熟悉某个老师特有的提问方式。但是,许多情况下,学生感觉老师的提问是突然袭击。据学生回忆:“记得有一次,老师进门后二话不说,直接在黑板上写题,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的我,顿时心跳加速。”老师一进教室就提问,这就导致了气氛的突然紧张和部分学生的忐忑。也有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征兆地抛出问题。当然,之所以感受到提问的突然性,有时是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比如,注意力分散、没有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知识遗忘等。但是,在此情境下,学生内心的紧张感是共通的。
(二)“呼吸急促”型
当学生一听到上课的铃声时,部分学生就不自觉感受到“威胁”的存在,下意识的紧张、害怕随之而来。心理上的变化导致生理上的稳定性被打破,机体处于不安之中:心跳加速,呼吸紧促。“每当老师点名时,我就会心跳加速,头低着,甚至出现短时的真空状态。”
从被点名字到开始回答问题,时间似乎被拉长了。带着不情愿、犹豫、纠结等复杂的心情,学生首先还是要先站起来。这个平日里易如反掌的动作,此时却是如此无奈而又艰难:“我怯怯地站起来,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轮到我背时,我双腿发软,哆嗦起来了。”
(三)“害怕嘲笑”型
自己被老师点到名字后,学生总感觉其他人都在盯着自己看,越是这样想,这种感觉就越强烈,个体就越发显得不自在。无法正常表现自己或解答问题的学生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种感受也许只有自己知道而独自承担着:“怎么也写不出来。于是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下讲台。”因此,解答问题的失败,带来的是尴尬和窘迫:“我什么也不会,感觉场面很尴尬,身上直冒汗。”“在老师提问了一个对我来说很难的问题时,我只能干巴巴地站起来沉默不语。”
二、改善不良心理的建议
从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中,造成这部分学生沉默的原因,有学生自身性格的原因,有学生家庭原因,但主要的原因个人认为是老师在教学教育中的方法、技巧,那种课堂提问目的过于功利、急于从学生口中得到答案的老师,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和预设的答案,从而忽视学生的感受,成为一个“自我中心”式的老师。当学生的答案和预期的大相径庭或答不出来,这样的老师就会失去耐心,或冷淡的语言,或厌恶的表情,或委婉嘲讽。如果你是学生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做?此时又会怎么想?更希望老师怎么做呢?
(一)多一些理解、宽容
当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没有把握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足以使学生感到舒心、关心、放心。
(二)少一些冷漠、指责
在对学生的了解中,发现年级越高,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应答的积极性越低。有人把原因全部归结于老师,其实应该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也渐渐形成。而在我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下,“中国人的面子可以说既是一种有形的,又是一种无形的脸。”同学生渐渐变得不会主动“抛头露面”,因为要承担丢脸面的风险。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课堂文化也会发生演变,积极爱表现的课堂行为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所“鄙视”。
(三)凝结提问的教学机智
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体验和个性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面对不同的情况,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因如此,教师需要凝结关于课堂提问的教学机智。“机智可以表现为克制、对孩子的经历坦诚以待、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情境中充满自信,还可以表现为一种临场的天赋。”老师眼里看到的,不应该是没有情感体验的、灵魂干枯的学生,而应该是可能受到伤害的、有着复杂体验的独特个体。面对自己的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充满机智,就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就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也正是如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幸福。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没被火烫过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热,没被冰冻过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冷,碰过石头才知道什么是硬的,吃过糖才知道什么是甜的……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那稚嫩年轻的心灵,关注他们的一切变化,引导帮助他们敢于大声说、高声唱,打破沉默,不再困在可怕的“阴影”下,而应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
摘要:主要就老师一直困扰的课堂提问学生沉默不语的现象做进一步分析。透过外在沉默的表现来研究学生内在的心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从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入手,以课堂交往中出现的不良沉默行为为研究焦点,以此来改变课堂学生无声的状况,引导学生敢于大声说出来,“无所畏惧”,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阳光的心理情绪。
关键词:人本课堂,沉默,探析,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