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创作背景

2024-11-10

蓝色多瑙河创作背景(精选4篇)

1.蓝色多瑙河创作背景 篇一

蓝色多瑙河散文

上次放下一切身边事,安安静静躺着听《蓝色多瑙河》还是去年的四月。过去的一年里有太多太多故事了,还是难以忘怀那个四月。

当我回忆起某段时光时,我总能闻到那段时光的气息。那时,压力肯定是有的,但还是能寻觅到一些轻松。月初,送走山东的朋友,虽然现在提起来还是难过夹杂着气愤吧,但愿他只是太忙了,而不是把我遗忘了。我习惯性的把一切事都往最好了想。

整个老校区只剩一个年级了,领导老师也只保留了一个年级的数量,所以在这个圈子里,是没有太多活动的纷杂的。应对高考,每个月给两天的时间休息,其他的时间都留给题海。总之想起去年,我竟然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静”。

某个双休日,周六,自己跑到学校,按部就班搞定作业,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到操场漫步。那时的自己,没有什么孤独而言,反而喜欢一个人突发奇想地做些事情。天色暗淡下来,我走到学校的北足球场,就地躺下。打开随身听,《蓝色多瑙河》就响起了。通常在这时候,我不会去刻意想一些事情,我只是单纯听一首音乐,享受旋律。天气不错,天空没有太多云层,一般西边红晕刚消去,就能看到隐隐约约的月亮。

我特别希望时间能够定格,多希望天空还保留着一丝丝红边儿,还保留着隐约的月亮,耳畔的《蓝色多瑙河》能一直播放下去没有尽头,我也能够一直留在无知的十八岁。

拍掉粘在身上的草芽,回到教室,翻看一会儿当时痴迷的北岛和海子,又想起一些朋友,假装给他们写信,长篇大论之后,把信自己收起来,假装他们收到了,假装看到他们读到信时的惊喜和感动。后来整理东西,那些大纸小卡片,都是写给自己的,尽管开头的名字都是他们的`吧。

四月的晚上还是有凉气的,但一件T恤套上一件薄卫衣还是能应付的。骑着不锁都没人偷的车子在郊区闲逛悠,嘴馋了就停下来买点吃的。我知道自己背着大山,背着来自老师亲朋好友的压力,但我还是很任性地给自己空间,让自己去一个人造作一下。

后来的结果早已知道,那些深夜谈及的梦想没有一件成为现实,想去的地方依然停留在“想去”阶段,希望一直保持联系的朋友也只把回音停留在早前的对话框,想一直做的事永远只是浅尝辄止。我掏出自来水笔,一沓稿纸,努力回到过去的状态,尝试给想念的每个人写信,可准备下笔时又盖上笔帽了。我不知道他们在哪,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我,我不知道我在他们心里占据什么位置,总之总之,想起他们,我只有复杂心绪,却下不了笔。

我试图在开始新征程时忘了过去种种,效果还不错。但当我又拿起那个好久就不怎么碰的随身听时,开机,屏幕里显示正在播放:《蓝色多瑙河》,瞬间又回到那段时光。

我放下身边事,安安静静走在宿舍后边的小路上安安静静地听,眼泪终究还是没兜住。

谁还不是一面期待着轰轰烈烈地死去被后人怀念,一面不动声色地悄悄地活着。谁还不是一面希望被所有接触过的人偶然想起,一面躲在被遗忘的角落里失态大笑。

我假装自己还是十八岁,我假装给所有人都写信了,我假装他们都读过了。我躺在草地上看红晕里的隐月,掏出老掉牙的随身听。开机,《蓝色多瑙河》,响起。

2.蓝色多瑙河之旅作文 篇二

我们的蓝色多瑙河之旅将于七月底八月初进行,对这次旅行我充满期待。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特色与风情,我和妈妈在旅行前,几次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并结合旅行的国家和景点,找到了一些资料。

从查阅中我了解到,此行的第一站克鲁姆若夫位于波西米亚南部,是欧洲风景最优美的城镇之一,像一座微型的布拉格。著名的景点是克鲁姆若夫城堡,建于十三世纪。我们的第二站布尔诺,有著名的自由广场、圣保罗主教堂、布尔诺老城时钟、马家什教堂、国会大厦和英雄广场等景点……

行走中我了解到,每个国家和城镇几乎都有鼠疫柱,因为当时由于鼠疫使得黑死病在欧洲大陆弥漫,夺走了欧洲大陆将近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为了纪念在鼠疫中死去的人们,他们会在城镇中心树立鼠疫柱。我们走过的地方见到了许多的鼠疫柱,说明那一场灾难在当时是多么的盛行与可怕。

我们走了许多地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于德国纽伦堡的一个小镇,它的名字叫做罗滕堡。这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小镇,周围有厚厚的城墙,城墙上有射击孔,用于古代防御。最令我赞叹的是位于镇中心的市政厅钟楼,顶端有一个宽度不足一米的小平台,人们可以爬上去,俯视整个小镇的全景。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一个如画一般的旋转楼梯,然后进入一个小门,再爬二十多组楼梯,有的楼梯宽不足十几厘米,需要你垫着脚尖一蹬才能上去。随着楼梯盘旋而上,周边还有许多的窗口,随处风景如画。

终于登顶了,一位售票阿姨等着我们,每人2。5欧元,就可以上到钟楼的顶层。我第一个上去,迎接我的是七八个长不足半米、宽不足十几厘米的楼梯。最后两层尤其恐怖,像个柜子,扶手也细得可怜,我生怕抓不住吱溜一下滑下去。

怀着忐忑的心情终于登顶了,这里比我想象中窄了许多,只够你一只脚横在上面,但是这里风景独好,俯视整个小镇的全貌,红红的屋顶,像极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准备下来了,我眯着眼睛不敢往下看,楼梯实在太陡峭了,但最后我还是鼓足勇气,安全地下到了售票平台,我的心象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正要走出钟楼,耳畔传来美妙的音乐声。仿佛由四个不同的音符组成的四重唱好听极了。我拉着爸爸妈妈循声而去,原来是广场上四个德国年轻人正在清唱他们当地的民歌。他们分成四个声部,配合默契。转角又遇见小提琴乐队,声音美妙极了。这让我回想起在梅尔克小镇上遇到的始终面带微笑的、拉手风琴的老爷爷,这里真是随处可见音乐的好地方。

有令我印象深刻的小镇,当然也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美食了―德国猪脚。德国猪脚堪称一道荣誉世界的名菜,也是德国人的传统美食之一,在巴伐利亚尤其受欢迎。我们也尝到了地道的德国猪脚,皮脆肉香,好吃极了。

说到水土人文,当音乐之都维也纳莫属了。在维也纳的街头,随处可见街头艺人,他们有的.唱歌、有的拉琴、还有的绘画。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河轮上一位水手叔叔,他拉的小提琴棒极了,在河轮上的音乐会中,他还邀请我一同上台表演,在音乐之都多瑙河的轮船上演奏小提琴,这让我兴奋了一整夜。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次旅行也进入了尾声。旅行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开拓了视野。我登上了市政厅广场钟楼的顶端、品尝了闻名遐迩的德国卤猪手。

参观了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还有那恢宏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美泉宫、白堡等等,都让我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音乐赏析 篇三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这首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的尾声连续演奏而成,尾声部分再现音乐主题。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露芬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婉转,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旁。” 乐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引子、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曲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颤音,好像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一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了主题动机。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多瑙河畔的人们翩翩起舞、陶醉在大自然中的情景。它包含了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明朗而抒情,它由引子开头的音调所构成,是全区的主要主题;第二主题是一支轻

4.蓝色多瑙河创作背景 篇四

如此一来,人们却忽略了维也纳的另外一种颜色——红色。而红色,对于奥地利的深远影响不亚于蓝色。就连小施特劳斯本人也不乏红色成分。当1848年维也纳爆发市民革命时,他加入到革命派阵营,曾因演奏《马赛曲》被拘捕。《蓝色多瑙河》是他在1866年帝国战败后,受托创作的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

1890年的第一次游行 虽然五一游行始于美国,1886年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全美35万工人示威,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但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确立则是在欧洲。1889年7月14日,在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这天,由各国工人政党组成的国际组织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在巴黎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劳工法案》和《五一节案》。第二国际的一个重要成员是来自维也纳的维克多·阿德勒(Victor Adler,1852-1918),恩格斯的终生好友。

阿德勒出生于布拉格犹太富家,学习于维也纳大学,与小约翰·施特劳斯不仅生活时空有重叠,而且是1848市民革命精神的追随者,更有甚者,他伴随和参与了1860年代在维也纳兴起的工人运动和组织,最终整合各个工人组织,成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工人党创始领袖。

阿德勒决定在通过《五一节案》的第二年,1890年,组织工人在维也纳举行一次显示力量和团结的五一游行,宣布五一节是劳动人民的节日。地点选在原皇家猎场,后成为城市公园的Prater林荫大道。

对此,皇帝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f I,1830-1916)非常紧张,唯恐发生工人暴动,严阵以待。五一这天,阳光灿烂,工人们携家眷欢快而轻松地前往Prater大道。他们衣装整洁,佩戴红色康乃馨,四人一排行进。与军警林立形成强烈反差。同在维也纳的心理学家弗罗伊德(1856-1939)曾在他的书里说:“在维也纳,不同颜色的康乃馨有着不同含义,白色康乃馨是反犹太人的标志,而红色康乃馨则是社会民主党人的象征。”这是因为当局禁止举旗游行,他们决定将红色康乃馨别在衣服扣眼里作为识别标志。

历史上的五一。(柳红/图)

一战后,社会民主工人党(现社会民主党)成为第一共和国执政党(1919-1920年)——“红色维也纳”就是这样来的——然而在1934年被法西斯政权取缔,二战后重新崛起,成为最强的政治势力,一直处于联合执政地位。

一百多年来,维也纳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演变,但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举办大型游行集会,一直没有变,成为一种传统。

市政厅前响起“英特纳雄耐尔”

2016年的五一,并非一个寻常的五一。它不单是左派、劳动者聚会、表达诉求的“节日”,更是奥地利执政首脑面对国民的尴尬时刻。因为,就在此前一周,4月24日,奥地利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社会民主党候选人名落孙山,极右势力自由党候选人赢得高达36.7%的选票,遥遥领先。而这背后则是交织在一起的难民危机、失业和经济问题。社会民主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分裂。

这是个阴天。早晨8点多,各个社区、工会团体已在维也纳市政厅附近集结。每人身上至少有一个红色标记:红衣、红裤、红鞋、红旗、红围巾、红帽子、红气球、红色康乃馨。市政厅是修建于1872-1883年的哥特式建筑,市长和市议会办公场所。门前广场是市民游乐园,冬天开设溜冰场,夏天放映露天电影,也作为维也纳城市马拉松终点,和五一集会会场。

上午9点,游行开始。并非印象中雄赳赳气昂昂的阵式,而是漫步,一个一个团体走向主席台。大约有数十上百个团体,比如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人;知识界则有各级教师、医生、艺术家;公务员有财政、税务、养老等机关职员;社会团体有妇女、环境、反核、少数民族等等。至少有十几个乐队,吹奏者将曲谱夹在端举乐器的左臂上;还有驾驶的汽车、小火车、摩托车、自行车、婴儿车、残疾人车;有很多老人,也不乏小孩和宠物。

游行队伍中来自医院的员工,还亲自演绎医护工作,还有人扮成死神。(柳红/图)

每个队伍都举着旗帜、标语、横幅,诉求主要有几类:一是收入分配:“征收财富税”“公平报酬,而不是让财富流向大公司”“为资本设上限,而不是为普通劳工”;二是对待难民:“没有必要设立栅栏”“难民法案撕裂了社会民主党”“给予人平等保障”;三是国际贸易:“反对TTIP,公正的世贸不这样”;四是执政党和选举:要求现任总理辞职,召开党大会,把票投给来自绿党的独立候选人等等。

整个游行过程,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或在游行队伍中,或在主席台上,维也纳市市长霍伊普尔(Michael Häupl,1949年生人)来得早,始终向游行队伍挥手;奥地利总理维尔纳·法伊曼(Wernner Faymann,1960年生)到得迟,和几十个人挤站在台上,似乎未见警察相跟。

10点45分,游行完毕,集会开始。首先由总理讲话。尚未开口,已是嘘声、哨声一片。他一再提高嗓音也难以盖过,只能借助麦克风比赛谁声大。他说:“过去一年来我们帮助了许多难民,我们为此而自豪。但是,奥地利不可能独自解决全世界的难民问题,我们需要法律和措施来保障人权和秩序。”台下的人们将败选的怒气一股脑地投向他,不想听漂亮的言辞,要求他承担责任和下台。

集会中奥地利总理出来稳定民心,未见警察相随。(柳红/图)

紧接着是当了22年维也纳市市长霍伊普尔的讲话。他回答了很多人心中的担心:社会民主党会不会为了执政与极右势力合作?他的回答是:绝不会!

集会结束时,全场高唱《国际歌》。有人举起左臂,伸向前方,“英特纳雄耐尔”,这六个被我们唱过千百遍的字,是世界范围内无论用何种语言歌唱都能听得懂对得上的,其实就是international——“国际”的音译。伫立在寒风中,眼前的红歌海洋,据说有8万人,令我有恍惚隔世之感。

市政厅主会场的活动结束了。接下来是各个左派团体的时间,他们把摊位支起来,海报标语举起来,有演讲的,有端着马恩列斯毛像游行的,有卖无产阶级革命杂志的,有卖毛选的;有托派,有毛派,有马克思派,还有来自不同宗教信仰国家的左派,不一而足,各行其是。

随着游行队伍走过,洒水车和清洁工人马上将街面打扫干净,城市恢复如常。

卡尔·马克思大院与红色住宅

位于维也纳19区海利根施塔特的卡尔·马克思大院,有一个“红色维也纳”展览,在五一节这天对游人免费开放。

时间要回溯近100年。1918年,当奥匈帝国国王放弃权力的第二天,卡尔·伦纳(Karl Renner,1870-1950)就宣布就任德奥共和国总理。伦纳政府推出了八小时工作制和带薪休假,并给予妇女选举权。共和国第一任维也纳市长(1919-1923)雅各布·瑞曼(Jakob Reumann,1853-1925)一上任,就开始考虑工人住宅,而真正实现这个构想的,则是第二任市长(1923-1934)卡尔·塞兹(Karl Seitz-1950)。他们的目标是:给大量居无定所的工人,包括从帝国其他地方涌来的工人,建设大型宿舍区,既负担得起,又有好的生活条件。设计规划采取城中城的概念:有一座大门,进去以后是园林,从园内可进入各个楼道和公寓。配套设施有:超市、游泳池、洗衣房、幼儿园、图书馆、浴室等等。

奥托·瓦格纳美术学院的学生参与了这一庞大的设计项目。第一座住宅在维也纳5区落成;接下来就是卡尔·马克思大院,它是由一位名叫卡尔·恩(1884–1957)的设计师所做,卡尔·恩还完成了位于16区一座拥有1531套公寓的建筑。

最值得看的是建于1927-1930年的卡尔·马克思大院。这是一座宽广雄伟的楼房,长度达1100米,跨度有4个汽车站,是世界上最长的单体居民楼,共有1382套公寓,每套面积30-60平方米。在15.6万平方米土地上,仅用了18.5%建造楼房,其余都用做游乐园和花园,可供5000人享用。

马克思大院。(柳红/图)

1930年,在卡尔·马克思大院落成庆典上,维也纳市长致辞说:“有一天,当我们都不在了,这些石头会替我们说话。”诚哉斯言。

二战期间,这里曾被重炮损坏,上世纪50年代得到修复;此后1989年和1992年又作过翻新,至今还在使用。

从1923年到1934年,维也纳究竟建设了多少公共住房?答案是惊人的:第一,在348个区块里,建有61,175套公寓;第二,在42座排屋里,建有5227套公寓。这是发生在90年前的一次社会政治实验。从地图上看,红色住宅星罗棋布。难以想象,如今的维也纳如果没有这些建筑,整个建筑图景会是怎样?

关于维也纳的红色联想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已经有138年历史,却在此次大选中显现出被社会各阶层抛弃的困境:同情难民的左翼对执政者收紧难民政策不满,转向支持绿党出身的候选人;排外的劳工认定他们不再代表自己的利益,转向支持极右党。在国家(民族)利益和人权人道之间究竟有没有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在哪里,怎么才能达成,成了摆在奥地利面前最为严峻的课题,它也是欧洲乃至世界的严峻时刻。而这,与一个多世纪前,社会民主党创立时面对的问题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将目光从卡尔·马克思大院移开,退一步,拓宽一个较大的视野,又看到了什么?首先,社会民主工人党红色住宅项目,也是一战之后国家重建的一部分,奥地利是行动最快和力度最大的;其次,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全面波及欧洲,却没有使维也纳的建设停下来;第三,1923年慕尼黑啤酒馆政变,纳粹势力抬头,近在咫尺的维也纳似乎尚无警觉;第四,身在维也纳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981-1973)等人与波兰经济学家兰格(1904-1965)等在1920-1930年代,就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展开过一场历史性争论。这些事件似乎是孤立的,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提及这个时段的维也纳,不免想到同时生活和工作在红色维也纳的一些影响历史的思想家,例如,弗洛伊德,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学派正是在这个期间最终形成;经济学家熊彼特(1883-1950),1901年入读维也纳大学,1906年获法学博士,1919年任奥国财政部长;卡尔·波普尔,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哈耶克,1899年出生,1921到1923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分别获法律和政治学博士学位,同时也学习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红色维也纳和维也纳学派、奥地利学派以及新自由主义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思想史的关联?在欧洲福利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和发育过程中,维也纳起了什么作用?至少可以肯定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年出版)和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有着比我们已知的更为丰富的思想和社会资源。

当然不免会想到这个时段的中国,北洋政府和广州革命政府的决战,黄埔军校和北伐,之后,国共两党从合作到分裂,直至发生国共第一次内战。还有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那是一个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制度遭受彻底破坏,只有革命和战争,充满动荡,少有建设的岁月。而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对于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贡献,实在是太有限了。

上一篇:技术部拜年祝福语下一篇:案例——中小企业如何实施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