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2024-09-28

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精选10篇)

1.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一

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事故造成的后果也十分的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大型工程增多,施工技术含量提高,增大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性。尽管我们已经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施工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生,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源,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从源头开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就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这对于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必要从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根源出发,从全新的视角去全面系统的分析我国的施工安全管理。1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总体现状表现为:虽然安全事故总数有下降的趋势,但安全事故次数仍然较多,且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多,安全事故发生率远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而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这己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索。2010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了3314.95万人,建筑业实现总产值952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比上年增长24%,但是,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施工安全事故也在频繁发生,这使其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的第二大危险行业,仅在采矿业之后。2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危险源

1)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在高处作业的情况下,由于人为的或环境影响的原因导致的坠落。该危险源的突发概率以及发生后造成的伤亡率很高。仅在2011年1月份,高处坠落导致的事故就占了当月全国建筑安全事故的60%以上。高处坠落事故主要表现为: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2)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常见伤害之一,主要指机械设备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施工现场在钢筋下料处理、混凝土浇灌、各类切割和焊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机械设备。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和设备主要有:运输机械,钢筋弯曲处理机械、装载机械,钻探机械,破碎设备,混凝土泵送设备、通风及排水设备、其他转动或传动设备等等。

3)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一般都比较紧张,这就使得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机械和材料投入较多,并且需要交叉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4)触电伤害。触电伤害一般可以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电伤一般是由于电流的热、化学和机械效应引起人体外表伤害,电伤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施工人员的生命危险;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这种触电伤害的后果比较严重,甚至经常会危及生命。

5)坍塌事故。坍塌事故在地下工程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边坡支护工程中。在施工前的地质勘测中,地下的情况只能是分区域的大致了解,这就对未知的地下情况造成坍塌事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另外在不具备放坡条件的情况下,强行放坡,坑边布置重物或停放各类运输车辆都会大大提高坍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雨雪季之后更要注意避免由于土壤物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而导致发生的事故,如冻融现象导致的坍塌。

6)起重伤害。工程项目起重吊装时由于吊点、吊装索具、指挥信号、卷扬机、起重重量等因素会造成起重机器的整体失衡,或者物料吊装过程中的坠落、撞击、遗洒等问题,直接会造成对人、机械设备和车辆的伤害。7)危险品。在工程项目中由于焊接、切割、驱动、制冷等需求,经常会需要一些易燃、易爆的施工资源。如果对这些资源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存放、搬运和使用,那么就会在各个环节有危险品爆炸、泄露的隐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3建筑项目现场施工危险源的防范对策 3.1技术控制措施

主要运用的技术控制措施包括: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屏蔽危险源、坚固防护设施、消除薄弱环节、避免靠近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触发因素、取代操作、警告警示、冗余技术、个人防护等。在施工系统中,要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存在状态、触发条件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施工企业能够采用的技术、人力、物力,有选择地采用上述技术措施,以达到消除、控制、防护、转移危险源的目的。危险源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施工作业中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安全设施2个方面的内容:

1)危险源控制技术是根据现有的工艺技术的安全要求和标准,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物质材料等的危险属性如温度、压力、强度等加以控制,避免在触发因素的影响下,一旦约束失效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加强紧急情况下的控制装置执行能力,如紧急过电保护装置、机械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系统等。2)安全设施是指一些施工现场预防危险源引发事故的设备和手段。如工地消防设施(消防水、消防车、灭火器、其它灭火装置、消防通道等)、危险源监控系统、检测报警系统和防静电设施等。技术层面的措施在开展危险源控制的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我们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效用时,才可能有效地规避管理失误导致的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避免事故的发生。3.2管理控制措施

做好应急准备要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敏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单位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管理控制程序:

1)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2)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危险源管理工作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到人。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源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施工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的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查等。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控制。搞好安全值班工作、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和按操作规程进行正确作业。所有活动均应认真做好记录,使危险源控制工作时时刻刻处在有序进行之中,保证对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的有效控制。4)建立安个信息反馈制度。抓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规定实行各级信息反馈和整改,并作好整改记录;发现重大危险隐患,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组织紧急处置。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工作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当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定期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给予奖励或处罚,并逐年提高要求,促使企业和项目组织在危险源管理水平上实现不断的提高。3.3人的行为控制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个流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对涉及危险源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管理的意义;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源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事故应急处理等。2)岗位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和各个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危险源及其特征,制定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4结语

论文通过在对危险源进行理论分析,并从技术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及人的行为控制对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与控制中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有效的改善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性和改善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排污管道施工危险源的识别预防及事故预防

A.危险源的识别

一、物体打击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起吊重物时绳断、脱钩、井上物体放置不当跌进井下造成的物体打击。

2.顶管施工过程中龙门吊、吊车向工作井内下管挂管方式不当及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当,钢丝绳断裂造成的物体打击。

3.顶管过程中顶铁放置不当造成蹦铁产生的物体打击。

4.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沟槽边物体放置不当跌进沟内造成的物体打击。

5.顶管管材放置不当造成滑管产生物体打击。

6.顶管机高压油管脱落,高压油产生物体打击。

二、土方坍塌

1.开槽埋管施工中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沟槽坍塌。

2.开槽埋管施工中砼路面下形成神仙土造成的土方坍塌。

3.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施工中砼井壁灌注不及时造成的土方坍塌。

4.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中随意改变井壁结构造成的土方坍塌。

5.顶管施工中,顶进人工回填卵石地层及其它不稳定地层掘进过长造成的土方坍塌。

三、高空坠落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过程中,井边围栏不围护或围护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上下人爬梯安装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独脚吊杆操纵职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2.工作井进场及转场施工中,搭设龙门吊,拆、装简易出土龙门吊,工作职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四、触电

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配电线路不符合安全规定造成漏电。

2.电缆线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造成漏电。

3.线缆接头未用尽缘胶布包扎,接头处设搭接造成脱落。

4.各种电器没有防雨、防潮措施造成漏电。

5.穿越各路口明设电缆没加设防护套管产生漏电。

6.无上岗证擅自上岗作业造成事故。

五、有害气体危害

1.顶管及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挖断不明管道造成气体泄露。

2.进进现状给水井及排水检查井不留排气时间,造成气体危害。

六、交通事故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开槽埋管施工作业面未按规定围护防护栏。

2.施工作业现场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牌、限速牌、禁止通行牌、夜间警示灯或警示灯夜间不亮造成交通事故。

七、公用设施破坏

1.地下给水管、排水管在施工中破坏。

2.地下燃气管道在施工中破坏。

3.地下光缆、电缆在施工中破坏。

4.地上路边电杆在施工中破坏。

5.地上空中电线在施工中破坏。

八、顶管施工穿越竹公溪,发生地层漏水事故。

B.危险源的预防

一、物体打击的预防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主吊钢丝绳连接处卡头每处不应少于2个;钢丝绳每两天检查一次;吊土麻绳直径不应大于20mm,天天检查两次。

起吊块状物体应装框或用吊布;吊勾应有防脱落装置;井上物体放置应距井边2米以外。圆形易转动物体应设片塞;堆集物体高度不应大于1.5米。

2.顶管施工下管时应使用专用起吊设备,改用其它装置时应通过有关职员准许。吊杆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应少于2个,挂管工具应使用专用工具。主吊钢丝绳每3天检查一次。

3.顶管使用顶钢应使用专用圆形顶钢,当使用其它长形顶钢时应有防蹦铁装置。

4.沟槽边1米以内不准堆放物体;管材应分散放置,不准堆码。

5.顶管管材在井边放置不准堆码,管材应用卡塞固定。

6.顶管机高压油管接头应联接牢固,每3天检查一次,有题目及时更换。

二、土方坍塌事故预防

1.开槽埋管施工中钢板桩及支撑杆的设置现场技术职员施工前应按施工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行交底。钢板桩之间的土方挖除后应马上安装横支撑,无支撑时沟槽内严禁下人。

2.沟槽开挖严禁掏挖神仙土。如因地质题目造成塌方形成神仙土,悬空的砼路面板应及时清除。

3.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灌注砼井壁时分层高度不应大于1.2m。

4.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如地层结构发生变化,确需改变原设计井壁结构时应通知相关职员,同意后方可改变。

5.采取人工掏土顶管施工,机头工具管刃脚应始终保持在土体之内。

三、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边围栏应使用国家标准脚手杆,严禁使用薄壁分歧格材料做围护杆。围护立杆应深进砼井壁不小于200mm,井边围栏的具体搭设尺寸应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井内上下人爬梯要焊接全封闭护栏。独脚吊杆操纵职员要系安全带。

2.工作井、接收井的进场、转场、搭设简易龙门吊、拆除简易吊脚手架杆时现场技术职员应进行安全交底,交代搭、拆顺序,施工作业职员需带安全带。

四、触电事故的预防

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的配置应由专业电工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配置。

2.电缆线的使用期限应进行登记标识,年久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的电线、电缆禁止使用。

3.各种电器应设置防潮措施,所有线、缆接头应、打结,并用尽缘胶布包扎。

4.所有穿越各路口的明设电缆必须加设钢管防护套。

五、有害气体事故的预防

1.顶管施工应安装送风装置向工作面送风,顶进过程中发现不明管道时应通知有关职员,禁止私自处理。当地层中有异味时应马上撤离现场。

2.当需要进进现状给水检查井、排水检查井施工作业时,应先打开检查井盖透风,15分钟后用明火检查井内空气含量,必要时工作职员戴防毒面具进进井内作业。

六、交通事故的预防

所有施工作业面开工前必须按要求设置安全防护栏、安全警示牌、限速牌、单行线标识牌、禁止通行牌、夜间警示灯,经安质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施工作业,夜间需有专人巡视。

七、公用设施破坏的预防

1.项目开工前工程组应调查地下公用设施的现状情况,绘制现状图,标明管道的埋深、平面尺寸及管道的用途。

2.开槽埋管施工电器近建筑、电杆等公用设施需设置丈量点,施工过程中丈量其变化情况。

八、地层漏水事故的预防

顶管施工穿越竹公溪之前应具体了解地层情况顶管机头处应设置防水闸板。

C、事故的应急措施

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现场职员进行事故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并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组织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2.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现场职员进行事故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并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当明确事故职员具体位置时,可配合挖掘机急救,位置不明确时人工急救。事故职员救出后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3.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应将事故伤员就地放平妥善安置,如有外伤应进行止血,拨打急救电话120、110,同时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4.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马上切断电源,将事故职员放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110急救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5.当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应马上向事故现场送风,将事故职员转移至透风良好处,平放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6.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将伤者救出、止血、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110,交警支队电话**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7.当给水管挖断时,应马上将就近阀门封闭,电话通知自来水公司抢修队

8.当燃气管道挖断,事故现场不准使用明火,不准进行电器操纵。事故职员马上撤离,如四周有阀门应马上封闭,同时电话通知燃气公司

9.如电信通讯线路破坏,马上拨打移动公司:

10.当顶管发生地层漏水事故时,应马上封闭机头闸门,管内工作职员马上撤离,同时拨打110、120急救电话。

2.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二

1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主要有机械隐患、电气隐患和坠落危险。

1.1机械隐患

机械设备是由电力驱动运转的,具有机械能,当物体或人员与其接触时,如果机械能意外释放,就会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经过分析发现,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常见的机械伤害有以下几种:①机房中有较多的转动设备,比如向轮、曳引轮等。在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与设备距离比较近,或在接触转动设备时很容易因为疏忽或意外等原因操作失误,发生夹住身体某部位或者刮伤事故。另外,如果机房通风设备没有护罩,在其转动过程中,扇叶也会对作业员造成一定的伤害。②在检查电梯箱顶部时,如果检验人员在开关门时过于靠近箱门,脚部就很容易被电梯的摆杆和平衡器夹住而受伤。另外,一些轿门电机是通过皮带传动的,如果用手拉动皮带也会被夹伤。③在检查电梯底部时,电梯运行,检验人员很可能会被补偿链和护脚板撞击而受伤,并且检验人员在底部很容易因为空间狭窄致使头部受伤。④在检查盘车时,如果操作不当,轿箱运行过快就会导致盘车轮的速度加快。这就很容易夹到正在操作的人员的手或者身体其他部位。⑤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的肢体不小心伸出护栏,或边伸头检查电梯边运行,便可能与井道中的导轨架、对重等设备相撞,引起刮伤或骨折等问题。⑥在检查安全钳时,应用安全钳后,电梯上行限速器绳有可能松动。如果限速器轮复位旋转过快,反弹时便会对轿顶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容易误伤他们。

1.2电气隐患

电气伤害是较为严重的,常见事故包括漏电、静电或触电等,死亡率与其他类别的事故相比较高。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电气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电梯线路破损或电线老化,导致绝缘层被破坏,金属便会裸露出来,检验人员无意中触碰就会触电。②在建工程不规范。电梯线路复杂,线路交错冗杂可能会有漏电、短路的情况发生,有触电和起火的危险。③违章作业,带电检验,与控制柜中电气设备接触会发生电击。④检查检验层门锁时,直接触碰锁钩,因门锁回路电压较大而触电。

1.3坠落危险

坠落危险包括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和设备零件坠落等,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①检验人员在电梯顶部工作时,由于线路、零件多样,存在因绊倒而下坠的危险。如果电梯停留楼层很高,则会导致人员死亡;②检验人员离开电梯层门打开时,如果与出口位置不相对,检验人员未注意到,就会发生踏空坠落事故;③在检验轿箱顶部或底部时,由于机房操作不当,井道一些零部件甚至是轿箱会掉落,导致检验人员伤亡。

2安全防护措施

2.1机械隐患安全防护措施

仔细观察机房的所有设备,明确检修转动的设备,切不可直接触碰正在转动的设备。因为就算佩戴手套也很容易被卷进转动设备中,导致整个胳膊骨折。

在进行盘车作业时,检验人员要穿戴好各种安全护具,避免徒手操作,防止打滑而造成的伤害。当盘车运转加快时,如果松闸人员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及时松手,通常情况下,盘车轮也不会伤害到手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松闸作业时,要杜绝持续用力导致抱闸长时间松开。

在轿顶操作时,检验人员要随时注意自己所在的位置,穿好安全鞋等安全护具,防止轿门开关时脚部被夹伤。

在轿厢运行过程中,检验人员要佩戴安全帽,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杜绝将手、脚等身体其他部位伸出护栏。如果要伸出头工作,应等电梯停止运行后再作业。

2.2电气隐患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检验之前,要提前检修电动工具,看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保证电动设施的使用安全。在检验流程时,要断电操作。

在进入老旧电梯时,要注意电线情况,特别注意老化、破损的电线,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安全帽。

在检验过程中,有些电气设备检验人员是不可碰触的,这些设备往往温度很高。同时,如果发生漏电、着火等危险事件,应立刻停止工作。

在湿度较大的地方,检验人员要着重检查发生浸水漏电事故的地点,如果遇到下雨天,更要格外注意。检验人员可以随身携带电笔进行漏电检测,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2.3坠落危险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攀爬之前,检验人员需穿好防滑鞋、戴好防滑手套。在攀爬时,切忌图快出现单手攀爬的情况。平台作业处应该设置相应的护栏,要保证护栏材料的硬度。同时,按国家标准设立相应的警告标志。帽子、手套、鞋子等防护工具需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劣质用具。在顶部工作时,机房人员需要紧密配合,及时挡住电梯孔洞。同时,工作人员要站在轿顶中心位置,不可站在边缘地带。当电梯启动时,工作人员要扶好护栏,不要走动,保证自身的平衡。在井道操作时,灯光要尽量明亮。作业人员出层门时要小心谨慎,不要倾斜出入。

3结束语

电梯检验属于高危作业,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安全,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在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也是需要保障的。相关监督机构需要完善相应规范制度和检验机制,及时更换老旧电线、设备,保障人员的安全。同时,检验人员需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不可一味地追求效率,忽略细节而威胁自身生命安全。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了解潜在的危险点,提高质检质量。

摘要:电梯作为一种大型机电设备,其检验工作危险、复杂,存在许多危险源。简要分析了电梯检验危险源,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防护措施,机电设备

参考文献

[1]杨丽霞.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J].科技资讯,2012(14):239.

[2]卢伟.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J].中国化工贸易,2016,8(3):186.

[3]鲁玉坤.论高层建筑中电梯检验应用分析[J].居业,2015(12):134,136.

3.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三

【关键词】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防护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8-02

临床护理工作中,工作在临床一线的门诊护士、病房护士,每天为患者做护理工作,采血、配药、注射、输液抢救等一些密切接触患者的工作,这种环境下,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使护理人员损伤。成为目前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社会已高度重视。降低损伤,增强防护意识,引起医务界重视。

1 护理人员职业损伤危险因素

1.1 物理危险因素 锐器伤,临床工作中,接触锐器,有注射针头,外科手术刀片针剂安瓶等,在抢救患者危重病人过程中,为抢时间,护士操作时最容易受到不同程度锐器损伤。操作不当或者不规范,能导致针刺伤。在配药时不精心、徒手分离针头、注射后重新回套针帽、拔针处理不得当。尤其是配药时安瓶刺伤,处理使用过针头刺伤个例也多。护理人员处于高危职业损伤环境中。

1.1.1 电器意外损伤 护士在工作中对重症患者抢救时,应用电击除颤电击使用电动吸引器,由于仪器老化,或者操作不谨慎,发生漏电短路现象,存在触电或电灼伤危险。

1.1.3 电离辐射 患者门诊住院所做的辅助检查需要护士协助完成,护理人员因为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受到电离辐射危害,身体蓄积量增多就会造成不同程度致畸、致癌。长时间照射血液系统也会造成慢性损伤。

1.2 化学性危害因素 医院是公共场所,也是疾病集中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医院环境经常消毒,仪器设备也要消毒,医院垃圾清理处置,都需要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挥发,人们接触增多,对身体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发生变态反应疾病。过敏、哮喘、呼吸困难,孕妇流产。紫外线消毒,使用不当引起眼炎、皮炎,出现胸闷,气短、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1.3 药物性危害因素 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肿瘤组织有杀伤作用,护士在配制药物时,不能避免药物产生的毒性微粒气溶式气雾,经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体内,接触时间长,就会白细胞下降,脱发,月经紊乱,流产、致癌等。

1.4 生物性危害因素 医院内人群集中,患者多陪护多,人流动性大,各种细菌、病毒能在空气中形成溶胶,形成空气污染,不能控制。手部、眼部、鼻部、皮肤暴露部位不容易保护。受伤害几率大,陪护人员呼吸道感染机会多,護理人员和患者密切接触,抢救危重病人,患者气管插管、吸痰、洗胃、缝合、包扎止血,采血,静脉穿刺操作,接触到患者体液、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感染机会就多,有一些疾病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经过此途径传播。一些慢性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是护理人员受职业伤害的病种。

1.5 心理社会危害因素 护士工作紧张忙碌,护理工作突发事件较多,护士处于长期应激状态,大脑皮层高度紧张,心理压抑,身心疲劳,抵抗力就会下降,会导致头痛、乏力、胃肠不适、睡眠障碍。抑郁、血压升高,心悸等。急诊就诊患者病情危重,家属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冲动,对医护人员言行产生误解,医护人员忙于救治患者,没有时间解释,较易出现争议,受到责备、辱骂、殴打,伤害,护理人员健康、身心都容易受伤害,造成严重心理创伤,有恐惧、焦虑心理损伤。

2 防护措施

2.1 制定防护法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制定职业防护法,将职业防护提高到法律高度,工作环境改善,防护设施用品到位,做好防护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职业防护知识。护理人员操作时做好适时保护,预防皮肤粘膜直接与体液、血液接触,带防护手套,当皮肤、手粘膜表面被血液、体液污染情况下,彻底冲洗,用消毒液洗净双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养成良好习惯。

2.2 物理性危害防护 护理操作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仔细,专心谨慎。抢救工作中,小心不被锐器刺伤。随着疾病传播途径改变,经体液、血液等传播的疾病,护理人员工作中服务于患者同时必须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有资料表明,戴手套能起到屏障作用。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血量比不戴手套时能减少50%。操作时戴手套很重要。医疗废弃物不要乱丢,严格销毁处理。手一旦被带血针头刺伤,立即处理伤口,注射乙肝、丙肝疫苗,随访半年。

2.3 化学性及药物危害防护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加强空气流通。配制特殊药物及使用消毒液时戴手套、口罩,目镜防护用品。尽量避免消毒液刺激眼睛、皮肤、黏膜。挥发性消毒液,加盖保存。

2.4 生物性危害防护 医护人员要了解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潜在接触体液、血液的操作,必须戴手套,穿隔离衣防护措施。洗手预防细菌感染。洗手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

2.5 心理社会危害防护 医护人员有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加强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强应急、判断、沟通能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急症疾病护理抢救技术。和患者做好沟通,态度和蔼,给患者良好的身心护理服务。放松自己,调整自己心理状态到最佳状态,适应应急、万变的医疗环境,创造和谐就医环境、和谐医院。投身护理工作中,减少和避免职业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采血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防护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05期.

[2] 采血护士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安全防.《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22期.

[3] 微生物检测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4期.

[4] 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07期.

[5] 在一个地域人群中极低出生体重儿2岁时的转.《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08期.

[6] 护士配制化疗药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防护.《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7] 风湿性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4.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四

护措施

【摘要】 目的 分析本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148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暴露源、暴露物品、暴露原因、暴露操作、暴露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148名职业暴露者以护士和实习护士为主,分别占40.54%和35.81%;暴露源不明100名,占67.57%,乙肝抗原阳性27名,占18.24%;其中发生针刺伤126名,占85.14%。结论 通过对来院工作人员和本院工作人员的不断强化培训,其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得到提高,各科室也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及上报有关部门,并及时采取措施。

【关键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206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实验室、后勤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病物质,而具有被感染可能性的状态[1]。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全院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发生职业暴露的14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职业、暴露源、暴露物品、暴露原因、处理及随访结果等。建立调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职业暴露的148名医务人员中,护士、实习护士、实习医生、医师、工人分别占40.54%、35.81%、7.43%、10.81%、5.41%。2012年男、女分别占18.31%、81.69%;2013年男、女分别占11.69%、88.31%。2012年发生职业暴露71名,2013年发生职业暴露77名,对比两年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均以护士和实习护士为主。暴露源不明100名,占67.57%,乙肝抗原阳性27名,占18.24%。发生针刺伤120名,占85.14%。讨论

3.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

3.1.1 职业分布与暴露种类 据本院的暴露人员一般情况分布及构成比的情况来看,近两年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均以护士和实习护士为主。而暴露种类的调查中,两年发生职业暴露148名,其中锐器伤暴露126名,占85.14%,因此,从本院的职业暴露情况来看,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针刺伤。

3.1.2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

3.2 造成针刺伤的因素 造成针刺伤因素主要有人员因素、流程因素、制度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2]。

3.2.1 人员因素 造成针刺伤最主要、直接的一个因素。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长和强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荷。尤其是一些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注意力和倒班制的护士来说,疲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正是因为疲劳工作,操作注意力不集中,针刺伤发生的几率也因此大大提高。

3.2.2 流程因素 专业操作性最强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使用输液器后处理流程不当,是流程因素下发生针刺伤最多的一个事件,尤其对于头皮针,调查数据表明,暴露物均以头皮针和一般丢弃注射针为主,占其总数的39.68%、19.84%。一些对流程操作不熟悉的医护人员,在拔针头的时候操作不规范,会造成针头的反弹,回弹到自己的皮肤,使自己造成伤害,又或者是输液后将针头随手扔进医疗废物盒里面,力度过大所造成的针头反弹[3]。

3.2.3 制度因素 分为客观制度因素和主观制度因素,客观制度因素是制度本身所规定的,医护人员在正常执行该制度时对其自身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如医疗废物减排制度制约,制度所规定的需要排去剩余水分,而医护人员在排水过程会增加针刺伤环节。

3.2.4 管理因素 由于管理人员或者监督力度方面不足造成的因素,如管理人员的疏忽,没有注意到护士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管理层对于新入职护士和实习护士这一高发针刺伤的群体,并没有为其做好针刺伤培训以及后勤的培训监督。

3.2.5 环境因素 造成针刺伤较为客观的一个因素,处理锐器环境光线不足、空间狭窄、工作繁忙、环境拥挤,护士无法正常操作,容易被家属及患者碰撞导致针刺等客观环境因素都会使医护人员造成针刺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3 针刺伤的预防

3.3.1 人员及管理因素的预防 对于新护士,本院应该重视护理人员针刺伤防范培训,把针刺伤防范措施纳入护生岗前培训和入科前教育内容,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

3.3.2 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 禁止护士用手按压医疗废物,以免被不慎混放的锐器损伤。教会护士胰岛素针的使用方法,安排糖尿病专科的护士示范胰岛素针的正确使用方法。用过的针头要及时放回锐器盒,减少中间环节处理致伤。不能剪用后的针头、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盖帽以及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

3.4 针刺伤后的处理 若科室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应当做伤口紧急处理。立即挤出伤口部位血液,流动水冲洗,消毒液消毒伤口。如果是黏膜则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之后应马上报告科室负责人确定患者是否有血源性传染病,初步评估伤口暴露级别,登记职业暴露表格请科室负责人签字后送院感科,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锐器伤应在4 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综上所述,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人员的针刺伤职业暴露危害,“安全第一”是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让医务人员不断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保障自身安全,以提升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5.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数及防护 篇五

汉寿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毛广平

一、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意外损伤

手术配合中常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钩,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Johanet调查指出:约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

2、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与处理重物

专家们已证实: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有一定关系,工作姿势与疲劳也有一定关系。我院手术室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保持颈椎前屈15~20℃。连续站立均6.5h/日或更长、巡回护士均用240步/min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时间4h/日或以上。处理重物,如按20例/日手术计算,需搬动约5kg重的器械包20余次,约为6kg重的敷料包20余次,2kg重的手术衣包50余次,以上合计约为350kg重的物品由夜班两名护士完成。疲劳、从职业因素比例高的项目看,有心情焦虑、精神紧张等因素。身体局部症状,如腰疼受工作姿势、处理重物的影响、全身症状中胃症状与心情焦躁、责任感、处理重物、饮食不规律、超负荷工作有关系。

3、麻醉气体的不良影响

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其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入麻醉药的环境中,约为6.5h/日或更长,每周工作日5天为32.5h/周。Cohn指出,麻醉气体对于手术室工作人员有不良的生育结局。如吸入较高浓度的麻醉气体会引起流产。1976~1984年间,我院曾有7名手术室护士生育,有4名护士的孩子均在身体不同部位长有海绵状血管瘤或其它问题。

4、燃爆因素

手术室内有多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和化学制剂不可忽视。同时使用多种高频电器也是可能导致燃爆的因素。麻醉气体,其它挥发性有机溶剂在手术室工作中频繁接触,如酒精、碘酒、乙醚、丙醇、安息香酊及火胶绵,一般都不标有其可燃性而易被忽视,应防止铺巾被这类溶液沾湿而致燃爆。

5、激光手术的不良影响

目前,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需采用激光手术的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

6、福尔马林(甲醛)溶液的危害

在国内还有相当多的手术室里使用40%的甲醛溶液,可刺激粘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导致肺水肿,同时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7、电离幅射的影响

高科技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但如对其产生的电离幅射保护措施不当,可因蓄积作用而致癌。

8、消毒灭菌剂的影响

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工作应用较多。污染手术后器械,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均要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液。2%碱性戊二醛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及鼻窦炎。含氯消毒液对皮肤也有轻度损害。

9、心理疲劳

手术室护士每日高度精神紧张。遇有重、急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更为明显。责任上的压力来自多方面,医护人员的心理性危害,主要是精神压力和轮班。

二、防护措施

1、锐利仪器使用的防护

我们抽吸药液时严格遵守用未接触过患者的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须立即戴上针帽。静脉给药时须去除针头经三通给予。术后处理必须戴针帽毁去针头等规定确保了安全。我们还根据数万例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出一套手术中刀、剪、针摆放及传递的规定,在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规范每名护士的基本操作。规范手术患者术前生化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肝炎和艾滋病病毒携带情况,并重点做好此类手术围术期的安全防护。对术前无法确定其情况的患者,一律按此类患者处理术中用物。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在工作安排中,我们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教育和传授年青护士学会恰当的选择工作速度,缓解紧张程度。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客观条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不断地改善工作条件,简化人工运作的行程和程序,减少无效劳动,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1993年以来,我们在护士工作的班次,时间安排方面打破了几十年的常规。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使以往上午护士多,下午人员紧张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既保证手术的安全配合,也为安排工作提供更宽松,更有利的条件。

3、污染气体的处理

手术室使用的仪器要保证泄漏量为最小。将泄漏气体尽可能排放至室外。改善通风条件。我们将每个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通至室外,室内装有负压抽吸装臵,定期抽吸。对孕期的护士合理安排工作,从1984年至今,10余名护士的孩子出生未发现异常情况。

4、电器使用的管理

我们定期请专业人员检修手术室专用线路和电器。电器安装在防漏电的安全插座上。每个仪器配有操作程序卡,操作前严格遵守规程无误后方可使用。1996~1999年,手术例数每年

递增,保证了无一例因操作不慎引起意外。我们坚持每日两次湿式清扫手术间,保持术间湿度,防止静电效应。我们将易燃爆的气体,统一放臵于走廊一端,专人管理,检查泄漏和使用情况。

5、激光手术的防护

我们规定凡手术配合人员必须戴上防护镜。操作时关闭房门,在房门上并注明“激光”字样。在术间内有明显标牌示:用氧浓度要低于40%,必须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防止引起火灾。并将激光手术固定在一个手术间,保证安全。

6、消毒剂使用管理

手术室护士常年接触甲醛。因做标本固定防腐等需要接触时,我们要求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注意勿泼翻。按照配制方法,明确注意事项。1995年我们将最污染手术室空气的福尔马林熏箱重新安装在有负压抽吸装臵的柜里,彻底改变了污染空气的状况,极有效地防止污染手术室内的空气和操作时给护士带来的损害。

7、X射线的管理

术中需要行X线透视的手术,上台前必须穿好铅衣,并在手术间安全的范围内设臵铅屏风。对于人员的安排合理适当,次数均摊,避免短期内大剂量集中接受X线照射。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年青护士较多的情况,在孕期妥善安排好她们的工作。

8、适当调整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6.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六

顶板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编制单位:圣达煤矿

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圣达煤矿

顶板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矿井简介

圣达煤矿,原为汝州市胡沟煤矿,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若干规定的通知》(豫政„2010‟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2010‟32号)规定,以及加快推进省骨干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矿工作的要求,原汝州市胡沟煤矿于2010年被平顶山市中祥能源有限公司整合重组,2014年由河南神火集团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整合。矿井自2011年6月至2015年元月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二、顶板岩性

矿井可采煤层为一1煤层、二1煤层、四2煤层,矿井目前开采二1煤层,井下巷道沿二1煤层布置,局部遇构造段破顶。根据《矿井地质综合柱状图》和巷道实际揭露情况分析,二1煤层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平均厚度7.6m;老顶为中细粒砂岩,平均厚度7.67m。

三、支护方式

井下巷道支护方式有:砌碹支护、29#U型钢棚支护,11#工字钢梯形棚支护;井下现有两个采煤工作面,为22101工作面和22051工作面,工作面切眼采用单体液压柱配合π型钢梁支护。

四、顶板危险源分析

由于矿井停产时间较长,缺乏维护,顶板来压,顶板岩石风化,存在的顶板危险源主要为部分砌碹巷道顶板离层、裂缝,部分架棚巷道顶板支护材料腐朽断裂,顶板岩石裸露,局部空顶,威胁人员通行安全、威胁井下机电设备安全、威胁管线安全。矿井存在顶板危险源巷道如下:

1、回风井井筒。

2、矿井一水平:回风巷、进风巷。

3、矿井二水平东翼采区:采区变电所。

4、矿井二水平西翼采区:

进风巷、回风巷、22101工作面进风巷、22101工作面回风巷、22101工作面切眼、22051工作面进风巷、22051工作面回风巷、22051工作面回风巷、22051工作面切眼、22091工作面回风巷、配电硐室、泄水巷、原22081工作面回风巷、原22081工作面进风巷。

五、冒顶的预兆

在顶板事故发生前一般都有预兆,这些预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声音方面的预兆:老顶断裂时会发出鸣炮声、闷雷声,在老顶的压力下直接顶破碎、发出破裂声,支护设备有劈裂声。

2、直接顶上的预兆:在压力作用下直接顶下沉速度加快,下沉量增大,直接顶裂隙条数增多并加宽,出现掉渣、“下矸石雨”现象,顶板弯曲下沉。

3、支护设备上的预兆:在压力作用下,采掘空间的支柱受力增大出现钻底。活柱下缩速度加快,下缩量加大现象,有时支柱被压裂、压断或有支柱整体向一侧倾斜。

4、煤壁上的预兆:煤壁在压力作用下被压酥,出现片帮速度加快,片帮量加大现象。

5、压力显现预兆:地板鼓起、瓦斯增大、淋水增大。

六、针对目前存在危险源制定的应对措施

1、做好每月三次的顶板专项检查,每次检查都要认真查、仔细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井下各排水地点行走路线的巷道要加强检查,保证排水泵工行走路线的巷道安全可靠。

3、严格要求井下水泵工入井时要尽量集中行走,防止出现意外。

4、矿井设置专职巡检安全员,安全员要巡检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矿调度室。

5、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及时通知相关领导和科室,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处理。

6、顶板专项检查及安全员巡检过程中发现无法出现处理的问题时,必须编制专门的防治措施上报区域公司。

7、其他不到之处,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政府部门及公司下发的文件要求执行。

七、矿井隐患整改阶段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危险源分析

矿井进行隐患整改期间需要对井下失修巷道进行维修、对断面不符合要求的巷道进行扩修,扩修或维修巷道时因支护不到位或者支护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引起顶板事故,另外扩修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也会引起顶板事故,除此之外,矿井开始隐患整改需要招收新工人,新工人技能不熟练,因操作不当造成的顶板事故等。

(二)应对措施

1、招收工人时,尽量招收有经验的工人,工人在上岗前,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培训,并考试合格,不合格者严禁上岗,在施工过程中要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制度,保证所有工人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2、每个工程开始前,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一工程一措施”,并严格按照相关审批制度进行审批。

3、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结束后,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全员贯彻学习,并考试合格,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保证每名职工清楚施工要求及施工顺序等。

4、施工前,坚持“敲帮问顶”制度。

5、严格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要做好监督,做到出现隐患先整改后施工,有隐患不工作。

6、实行矿领导带班跟班制度,要求每天必须有矿及科室领导下井带班跟班,且要保证每个施工地点都要巡查到。

7、巷修施工前,必须作业地点前后支架进行加固。

8、巷修时,先架设超前支护,必须先架新支架再拆旧支架。

9、组织好顶板专项检查活动,尤其是施工地点的顶板专项检查要作为重中之重。

10、矿井安检科要组织突击检查,突击检查检查内容要全面,且每次突击检查必须安排一名生产技术人员参加。

11、各施工单位技术员,要时常深入现场,争取做到对现场施工情况每天一汇报,出现条件变化的及时编制补充措施或相关专项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2、生产技术科人员实行包片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出现问题与包片人员的相关奖金挂钩。

13、生产技术科加强对各施工地点的工程质量管理,由每月底组织一次工程质量验收改变为每月每旬组织一次工程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与月底工程结算相挂钩。

7.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七

1 一般资料

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发生职业暴露16例, 其中, 医生2例, 护士14例。意外刺伤13例, 意外污染3例。由于上报处理及时, 经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

2 常见的危险因素

2.1 物理性的危险因素

锐器伤最常见, 其中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占84.2%[2]。

2.2 生物性的危险因素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 这些是最常见, 最具有潜在性的危险因素。

2.3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护士工作琐碎、繁忙, 人员不足, 倒班频繁, 易造成身心疲惫, 另外, 人们对传染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 势必会影响护理人员的情绪。

3 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3.1 执行操作不规范

护士对执行规章制度松懈、怠慢, 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 医护人员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护人员面部的操作时, 未戴口罩、帽子、防护镜等, 或未穿防渗漏性能的隔离衣;在护理操作中, 光线较暗时, 极易在无意中被针头、刀片、缝合针等锐器刺伤和划伤;有的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 重新套上针头帽或用手直接取下带血的针头, 这些操作都大大增加了刺伤的危险。

3.2 防护知识缺乏

防护意识不够对传染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护理技术偏低, 不良的操作习惯, 不采纳及遵循防护针刺伤的有关规定和建议。护士普遍在为患者打针时不戴手套, 嫌操作不方便, 怕麻烦, 又嫌浪费, 存在侥幸心理, 这些可能是导致护士被感染的罪魁祸首。

3.3 工作强度大

医院条件差, 护理人员短缺, 护士工作强度大, 长期高度精神紧张, 同时又要承担社会职能 (婚育等) , 造成身心疲惫, 抵抗力下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护士需要提供更细化的护理、关怀、康复指导等服务。护理人员短缺明显, 工作量过大, 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护理工作, 只有通过简化操作程序, 才能完成繁重的护理任务。

4 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

4.1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 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护士长利用安全质量分析会, 进行职业安全教育, 学习并考核每位护士“职业暴露工作流程”, 指导每位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及时处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规范感染科护理操作各个环节, 重视专科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合理安排每位护士班次。利用空闲时间加强传染科疾病理论学习, 使护士对疾病相关知识了如指掌,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在护理工作中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及时排除外界的干扰, 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做到沉着冷静。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加强自身的涵养, 以朝气蓬勃的面貌迎接每一天的临床护理工作, 从而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低到最小。

4.2 保证手的卫生和防护用具的应用

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保证手的卫生, 当护理人员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用快速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当手有破损应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提高卫生消毒的执行率, 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同时也是职业暴露标准防护中的一个重要措施[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或身体时, 医务人员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防护眼镜, 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医护人员在进行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尽可能减少创面出血, 在缝合伤口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4.3 医疗锐器的使用及处理

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4]。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头发等。医护人员要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不要把用过的锐利器具传递给他人, 并尽量减少搬运, 严禁持锐器来回走动, 以防刺伤他人。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帽, 复帽时一定不要单手操作。使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 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及时毁形, 进行无害化处理。

5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措施

5.1 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冲洗

如果皮肤意外接触血液或体液, 应立即以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如果进入到眼睛、口腔, 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5.2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伤口处理

如果医护人员不慎被污染的针头刺伤, 应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受伤部位的血液, 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 消毒后包扎伤口, 紧急局部处理后, 应及时咨询有经验的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消除恐惧心理。

5.3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性用药

受伤后尽早进行预防性用药, 最好在4 h内实施, 最迟不超过24 h。在受伤后、第4、8、12、24周分别进行有关血清学检查。

总之,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 对职业暴露的高度重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对预防控制职业暴露的发生, 减少医护人员工作的心理压力, 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具有重要意义[5,6,7]。

参考文献

[1]薛芬, 李新, 马梅.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0) :64-65.

[2]杨华明, 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59-284.

[3]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血杂志, 2006, 16 (2) :140-142.

[4]侯美荣.临床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 :82.

[5]严慧兰.标准预防在急诊人员职业防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6) :134-135.

[6]彭及良, 温秀明, 陈菊芬, 等.血站一线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0) :124-125.

8.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八

【关键词】防护措施分析;电梯检验;防护对策分析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按照电梯使用规范,进行合理使用,以避免发生一系列的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电梯检验环节的日常规划,以确保电梯日常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以确保电梯系统的日益完善。

一、电梯检测过程中危险源的分析

在实际电梯检测系统中,有些检验操作人员不能做好细致的防护措施工作,这就影响了电子检验环节的正常运行,为了有效进行日常电梯的安全检验工作,我们需要明确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因素。

1.警惕电梯检验过程中的电气伤害。一些师傅在电梯检测过程中,由于一些不恰当的操作,不注意的细节,导致发生电气的伤害事故。电气事故的发生原因是:第一,检测设备不合格。检测师傅没有按照电气安全规范要求,采用不合格的检测工具,或者没有及时更换已经老化、破旧的测量仪表等相类似的工具。第二,检验工具使用不当。相关人员在检测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不当使用测量仪表等检验工具,超量、超范围使用工具。第三,检测安全意识不强。检测人员在检测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发生人为的无意识触碰高压带电部件,比如高压电梯动力电源线、变频调速电梯控制柜内的高压电容等等。第四,作业不规范。为了赶检测进程,有些师傅违规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2.警惕电梯检验过程中的机械傷害。电梯是在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机械能,当机械运转所产生的机械能与物体或者人员发生接触时,很容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电梯的转动部件有:主要包括盘车轮、限速轮、选层器以及曳引轮等,在检验过程中,如果检验人员触碰到这些设备,那么因为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机械能,因此可能会带来危险事故;在操作盘车时,有时候会因为检验人员出现操作上的错误而使得轿厢发生相应的移位,从而对人员造成伤害。检验人员受伤的情况有两种,跟轿门距离太近,很容易被平衡器夹伤脚,有的轿门中是采用皮带来传动电机的,如果人员不小心拉动皮带,则可能割伤手部;在轿厢运行过程中,部分检验人员会将自己的身体伸出到护栏外,这样可能和井道中的平层感应器或者导轨架以及井道灯等发生碰撞,从而带来伤害。有的检验人员在底坑或井道中出来时,有时候受到惯性的驱使,会用手将厅门边缘抓住,因为其边缘很锋利,因此容易割伤人员。

3.警惕电梯检验过程中的跌落伤害。电梯检验有些作业是属于为危险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比如高空作业,需要检验人员进入轿顶、底坑这些地方,存在坠落伤害的事故风险。它的具体表现为:第一,测量曳引钢丝绳存在偏差容易发生坠落。测量曳引钢丝绳的张力的时候,测量人员站在轿顶这样的高处用弹簧拉力计进行作业,过程比较危险。第二,检验电梯门开锁装置容易发生坠落。检验开锁装置的时候,从电梯厅门外要打开厅门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力道,过猛或者站立不稳,都会导致从打开的厅门处坠落,发生严重的伤亡事故。第三,进入底坑检验时容易发生坠落。在底坑检验时,爬梯装备不够牢固就会发生坠落事故。第四,检测电梯超载装置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当检测人员检测的电梯超载装置,原先就安装在电梯轿底下梁上的时候,需要测量时把手伸入下梁上部,进行超载测试,当发生超载失效或者操作不当的突发情况,电梯会及时关闭层门启动上行,检测人员会随着上行发生坠落事故。

二、电梯检测事故的预防措施

1.充分了解作业环境,做好防护准备。发生坠落、跌倒、触电、或者机械撞击的事件,大多情况都是因为处在比较昏暗、恶劣的作业环境,影响检测人员适应、判断、做好防护措施,因此充分了解作业环境,具有巨大的防护意义。它的意义体现在:一是当检测人员进入轿顶检测时,提前知道现场昏暗、视线不清晰,提前做好照明工作,那么检验人员就可以避免看不清轿厢所处的位置而导致受到伤害。二是当检测人员能够提前知道曳引钢丝所在的轿顶比较油滑,可以检测之前做好防滑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滑到。三是当检测人员事先了解高压电的危险范围,就会绕开危险区域防止触电事件。通过这些事先了解,可以让检测人员做好心理准备,克服困难,安全完成检测工作。同时,负责人员也要做好:保证现场检验的检验条件和安装验收条件符合规定,机房、底坑那些昏暗的通道要安装照明设备,轿顶得照度不能低于50LUX。不符合电梯检测条件的情况,检测人员有权利拒绝。每台电梯应设独立的主电源开关、开关应安装于机房入口方便操作处,其容量应能切断该电梯正常使用的最大电流。

同机房又亦两台以上曳引机时,应设匀分各开关对应电梯的标志。控制电路中应设置有锁紧装置的计数器。无故障试运行不少于3000次。控制系统应设置有效的相序、断相及过载保护装置。曳引机应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载开闸情况下,人力应可手动将电梯上下移动。无齿轮电梯应设紧急电动操作装置,使电梯能在断电时能就近平层。盘车处应明显标出轿厢升降方向。

2.充分了解安全作业知识,做好防护准备。检验员要学习安全作业常识,做好防护安全措施,才能够保护好自己。主要是进入作业现场,要实现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工作鞋。安全帽最主要是防止高处坠落物的突袭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工作鞋的材质采用绝缘材料,防止检测环境中的触电事故。安全带是坠落时的防备道具,把危险降到最低。

3.充分加强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检验过程,除了加强客观环境的检测安全措施,还需要检测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过关。第一,提高检测人员的处理能力。有些检测人员善于在危险作业环境中,运用思维进行周全的操作,高效安全的完成工作。但有些处事能力差的检测员,考虑不全面,遇到问题就头脑发白,最后留下了隐患。因此应该增加检测人员的实践知识,通过培训加强其处事能力。第二,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有些检测人员安全意识不高,认为防护工作过于麻烦,忽视突发情况的发生,对此应当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加强安全培训,加大安全落实力度,提高检测人员全体的安全意识。第三,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电梯检测属于高技术活,如果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那么容易在作业环境中出错,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合格的检验人员应当全面了解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电梯检测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军贵,李昕咛.电梯检验小窍门[J].品牌与标准化,2010(06).

[2]林晓明.谈谈电梯检验中的安全保护[J].电梯工业,2007(02).

9.校园警示标志及防护措施 篇九

制度

石 河 小 学

学校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制度

一、目的

规范学校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充分发挥安全警示标志在校园生活中的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学校及周边所有场所。

三、职责 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所需安全警示标志由教育局负责购买和安装。安全警示标志的维护与管理。学校应建立安全警示标志档案,做好安全警示标志档案,做好安全警示标志使用、维护、和管理,并列入日常检查内容;如发现有变形、破损、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标志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四、安全警示标志的分类

1在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的场所必须设置禁止标志。其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园边框,白底红字。

2在提示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场所必须设置警告标志。其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标志。其基本形状为正三角形边框,黄底黑字。3在必须遵守的场所必须设置指令标志。其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作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状为圆形边框。兰底白字。

4在示意目标方向的场所必须设置提示标志。其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表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的图形标志。基本形状为正方形边框,绿底白字。

五、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原则 安全警示标志应按照能够起到提示、提醒的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应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和它所指示的目标物附近(如易燃、易爆、有毒、高压等危险场所),使进入现场人员易于识别,引起警惕,预防事故的发生。

2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同时,根据公共场所和生产环境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公共信息标志,如紧急出口、注意安全等。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要与环境相谐调,应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并保证标志有足够的亮度和照明;有灯光的,其照明不应是有色光。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应避免滥设和不规范使用,在同一地域内,要避免设置内容相互矛盾和内容相近的标志。用适量的标志达到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目的,设置图形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应牢固可靠,不宜设在门窗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不得妨碍正常作业和避免造成新的隐患。

六、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方式 附着式:将标志直接附着在建筑物等设施上。2 悬挂式:将标志悬挂在固定牢靠的物体上。3 柱式:将标志固定在柱杆上。

七、其他要求 安全警示标志是学校公有财产,全校师生和员工都有义务加以爱护,有责任对损坏其行为加以制止。

2安全警示标志的配置使用应列入各级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保卫部负责日常维护,保持整洁,防止沾污和损伤。地表安全警示标志由于不可抗力(风 雨 雷 电)损坏请安全保卫部将对其修缮或更换。

4安全警示标志的使用、发放、回收由安全保卫部负责并做好发放记录,作废回收的标识,尽可能地再利用,不能利用,可作废品处理。

学校卫生教育相关内容

石 河 小 学

学校卫生教育宣传材料

一、中小学生每日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

1.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生每日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

2.户外活动时间:小学生每日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3.睡眠时间:小学生每日睡眠应保证10小时,中学生应保证9小时。

二、刷牙方法、读写姿势、个人卫生“四勤”“两不”等

刷牙方法:早起晚睡要刷牙,正确方法请记下,顺着牙缝往外刷,除尽牙缝饭菜渣。

刷上牙,往下刷,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刷,牙齿刷得白又白。

读书的姿势:手拿书本用心看,书距眼睛一尺远。姿势端正腰挺直,保护视力要牢记。

笔的姿势:小小铅笔手中拿,手离铅笔一寸远。食指在前拇指后,斜拿铅笔字写大。

写字的姿势:写字做到三个一,一寸一拳和一尺。左手压纸右手写,身正肩直头不斜。

生水喝不得:夏天汗多口以渴,生水不能随便喝,水中病菌多又多,引起疾病多又多,饮水卫生要讲究,确保健康真快乐。

个人卫生"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手经常拿这摸那,很容易被弄脏。如果用脏手扣鼻子、揉眼睛、摸嘴巴,就会把病菌带进体内,引起疾病。所以一定要勤洗手。皮肤是维护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勤洗澡,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灰尘、细菌,防止生疮、长癣、长疥子。指甲里容易藏有灰尘、病菌、病毒、寄生虫,应当勤剪指甲。此外,环境卫生不好,容易传播疾病。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

个人卫生“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

个人卫生“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关注好。

心态调整好:就是要保持心情愉快。这样,不仅人感到舒服,还会增强抵抗疾病的免疫力。要注意讲科学,不迷信,用科学指导生活。

生活安排好:每天都应当为学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活动安排一定的时间。并且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饮食调节好:就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尽可能每天都吃一点蔬菜、瓜果和豆制品。

衣服穿得好:就是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感冒。

健康关注好:就是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如果发热、拉肚子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千万不要乱吃药。

早睡早起身体好:晚上莫贪玩,按时上床睡,天亮早起来,睡中十小时,白天精神爽,学习能力强。

吃饭定时定食:一日三餐不可少,定时定食要记牢。早吃好,午吃饱,晚餐适量身体好。

眼保健操的操作方法及四个穴位:四个穴位:天应穴、晴朗穴、四白穴、太阳穴 站、坐、走、卧的姿势

站如松、走如风 座如钟、卧如弓

立正稳重像棵松 座姿端正像个钟

头正肩平挺起胸 不驼背来不窝胸

手臂下垂脚靠拢 头正肩平身自然

眼视前言多威风 双脚平放好轻松

走起路来似春风 睡觉侧身腿稍弓

头正肩平脚步动 像个大弓真舒坦

脚铁内勾和外扒 侧卧仰卧不俯卧

挺胸摆臂向前行 睡姿科学疲劳改

三、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10.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 篇十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强化对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指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危险或隐患,如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其它以外的潜在不安全环境或因素,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中缺陷等。主要包括:

(一)、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槽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3、模板工程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大模板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等。

4、起重吊装工程

舍及人员密集作业场所。

(三)、施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缺乏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一)、项目部应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具体责任,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以及过程监控检查的验收。

(二)、项目部必须在施工前应对存在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的重大危险源,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和台帐,专项施工方案除应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

(三)专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公司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员及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对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中规定的深基坑等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企业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并报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项目部应按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合理安排好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

(2)基坑边缘1m以内不准堆土,堆放周转工具等材料。(3)基坑挖好后,按开挖要求进行护坡处理。基坑挖好后,在坑四周搭设安全防护栏。

(4)在基坑相应位置搭设上下安全通道,工作人员必须由安全通道进入基坑,不准乱爬乱跳以确保安全。

(5)基坑内作业时应经常检查土壁变动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如有裂纹或局部坍塌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

(6)挖土机作业位置的土质及支护条件,必须满足机械作业的荷载要求,机械应保持水平位置和足够的工作面。

(7)挖土机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8)项目部应组织对基坑支护进行每半个月一次的定期安全检查、每个月一次的环境/安全体系运行检查。

(9)施工班组负责人应注意基坑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不得扰动基底及坑壁土方的稳定,随时注意坑壁安全。如发现坑壁或支护设施发生异常情况(如局部变形、滑移、坍塌等现象),应及时向项目部进行汇报处理,严禁盲目施工。

(10)项目部组织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在土方开挖或基坑支护施工期间与完成后,应进行坑壁变形观测与周边建筑沉降观测,按每半个月一次进行。如存在不利因素(周边荷载过大、承受振动冲击、雨季施工等)或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观测频率。

(11)发现地基与基础土方重大危险隐患,应会同设计、勘察等单位进行技术研究处理,采取有效加固补强措施并符合要求后,方

(8)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内,不得掉落;

(9)高层建筑施工时,应有防雷击措施;

(10)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零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11)装拆模板时,必须采用稳固的登高工具,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12)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13)预拼装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接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后再起吊;

(14)除承重模板时,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坍落。

3、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搭设安全注意事项:

(1)所有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取得专业资格证的人员方可进行登高作业。进入高处作业时,应保持身体健康状态良好,遇有身体不适时,不得参加高出作业。

(2)架子工在搭设前必须弄清楚本工程脚手架搭设措施,按标准规范进行搭设。施工负责人应按施工方案及相关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技术交底,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

(3)搭设时架子工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软

绑者后拆,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一般是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4)统一指挥,上下呼应,统一协作,当需要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再拆除两端扣,由中间操作者负责向下传递脚手架杆。

(5)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杆不得提前拆除。

(6)拆除后的材料工具要用滑轮和绳索运送,并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不得乱扔、乱放。

4、临时用电工程

(1)设置专职电气安全员,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定期检查。(2)经常提醒电工严格执行供、用电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3)定期对电工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及绝缘工具检测,确保所有的仪器、仪表及绝缘工具处于良好状态。

(4)实施现场悬挂标志牌和警告牌制度,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5)普及安全用电常识,组织职工学习触电急救方法。(6)现场配电箱使用、维护、清理、防雨覆盖,实行归口责任管理。

5、三宝、四口、五临边(1)“三宝” 1.1、安全帽防护

1.3.2、在整个施工期间首层网与施工作业层之间搭设的固定层间网不允许拆除。自首层网开始,随着施工层的升高,每隔四层都需搭设水平层间网一道。

1.3.3、建筑物的转角处、阳台口和平面形状突出的部位,安全网要整体连接,不得中断,也不允许出现任何漏洞。

1.3.4、采用脚手架施工时,外侧满挂安全立网进行防护。1.3.5、立网的下口与支杆或建筑物之间要牢固的扎结。固定点的间距应不大于50cm,下边沿设挡脚板。上下两网之间的拼接要严密。

1.3.6、安全网搭设完毕,须经专职人员检查,认定合格后才可正式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每两周或一月要做一次定期检查。

1.3.7、为防止人和物坠落发生事故,对提升机、人行斜道等周围亦应用立网封闭。由于施工条件所限等而不能搭设平网的部位,应改用立网封闭。

1.3.8、施工中所搭设的安全网,不论局部或全体,都须在施工全部完成,作业全部停止之后经过工程负责人的同意,才可拆除。拆除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

1.3.9拆除的顺序,应自上而下依次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效的防止坠落和物体打击的措施。拆卸工人应系安全带。下方应设警戒区,并设“禁止通行”等安全标志,待拆卸完毕后,在恢复通行。

1.3.10、安全网应有专人负责购置、保管、发放和收存。在使用过程中,要配备专人负责保养安全网,并及时作检查和维修。网内的坠落物要经常清理,保持网体洁净。

5-15 m时,坠落半径R为3 m 15-30 m时,坠落半径R为4m

>30 m时,坠落半径R为5 m以上

防护棚顶部采用5㎝厚木板铺设,当使用竹芭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以使落物达到缓冲,防护棚两侧,设置栏杆,架体用密目安全网封严。

3、临边防护

当施工现场的工作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时,都要搭设临边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1.2m,下杆离地高度0.5~0.6 m,栏杆间距不大于2 m。

防护栏杆搭好后,要固定牢固,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防护栏杆搭好后,要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高度不低于18㎝的挡脚板。当临边外侧临街道时,敞口面除搭设防护栏外还应采取满挂密目网作全封闭处理。

六、施工机械 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并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部门颁发的机动车驾驶执照后,方可持证上岗。学员应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工作。2 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

上一篇:异地恋思念的英文句子下一篇: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