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能源答案

2025-01-07

燃烧热能源答案(精选3篇)

1.燃烧热能源答案 篇一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

二、燃烧热的测定

专业:11化学

姓名:赖煊荣

座号:32

同组人:陈见晓

时间:2013.10.15

Ⅰ、目的要求

1.用氧弹热量计测定萘的燃烧热。

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3.了解热量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4.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Ⅱ、基本原理

一、燃烧与量热

根据热化学的定义,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作燃烧热。所谓完全氧化,对燃烧产物有明确的规定。

量热法是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实验方法。在恒容或恒压条件下,可以分别测得恒容燃烧热Qv和恒压燃烧热Qp。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v等于体系内能变化ΔU;Qp等于其焓变ΔH。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的气体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ΔH =ΔU + Δ(pV)

Qp = Qv + Δn RT

——(1)

式中,Δn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时的热力学温度。

热量计的种类很多,本实验所用氧弹热量计是一种环境恒温式的热量计。氧弹热量计的装置如图右。

二、氧弹热量计

氧弹热量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得氧弹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和热量计有关附件的温度升高。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就可求算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其关系

燃烧热的测定

式如下:

-W样/M 〃Qv – l〃Ql =(W水c水+C计)ΔT

——(2)

式中,W样和M分别为样品的质量和摩尔质量;Qv为样品的恒容燃烧热;l和Ql是引燃用金属丝的长度和单位长度燃烧热,W水和C水是以水作为测量介质时,水的质量和比热容;C计称为热量计的水当量,即除水之外,热量计升高1℃所需的热量;ΔT为样品燃烧前后水温的变化值。

三、雷诺温度校正图

实际上,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它对温差测量值的影响可用雷诺温度校正图校正。具体方法为:称取适量待测物质,估计其燃烧后可使水温上升1.5~2.0℃。预先调节水温低于室温1.0℃左右。按操作步骤进行测定,将燃烧前后观察所得的一系列水温和时间关系作图。得一曲线如下左图。图中H点意味着燃烧开始,热传入介质;D点为观察到的最高温度值;从相当于室温的J点作水平线交曲线于I,过I点作垂线,再将FH线和GD线延长并交ab线于A、C两点,其间的温度差值即为经过校正的ΔT。图中AA′为开始燃烧到温度上升至室温这一段时间Δt1内,由环境辐射和搅拌引进的能量所造成的升温,故应予扣除。CC′为由室温升高到最高点D这一段时间Δt2内,热量计向环境的热漏造成的温度降低,计算时必须考虑在内。故可认为,AC两点的差值较客观地表示了样品燃烧引起的升温数值。

本实验采用贝克曼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差。Ⅲ、仪器、试剂

XRY-1A型数显氧弹式热量计(已包含贝克曼温度计、秒表、放大镜等)1套、氧气钢瓶1只、氧气减压阀1只、压片机1台、电子天平1台、万用电表1台、量杯(1000ml)1只、量筒(10ml)1个、塑料桶1个、直尺1把、剪刀1把、温度计(100℃)1支、引燃专用金属丝、苯甲酸(分析纯)、萘(分析纯)

Ⅳ、实验步骤

1.测定热量计的水当量

(1)样品制作

用电子天平称取大约1g苯甲酸(切勿超过1.1g),在压片机上压成圆片。样片压得太紧,燃烧热的测定

点火时不易全部燃烧;压得太松,样品容易脱落。将样品在干净的玻璃板上轻击二、三次,再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

(2)装样并充氧气

拧开氧弹盖,将氧弹内壁擦干净,特别是电极下端的不锈钢丝更应擦干净。搁上金属小皿,小心将样品片放置在小皿中部。剪取10cm长的引燃金属丝,在直径约3mm的玻璃棒上,将其中段绕成螺旋形约5~6圈。将螺旋部分紧贴在样片的表面,两端如图2所示固定在电极上。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间电阻值,一般应不大于20Ω。旋紧氧弹盖,再用万用电表检查后卸下进气管口的螺栓,换接上导气管接头。导气管另一端与氧气钢瓶上的减压阀连接。打开钢瓶阀门,使氧弹充入2 M Pa的氧气。

关闭氧气瓶阀门,旋下导气管,放掉氧气表中的余气。将氧弹的进气螺栓旋上,再次用万用表检查两电极间的电阻,在确保两电极导通。如阻值过大或电极与弹壁短路,则应放出氧气,开盖检查,重新装样。

(3)测量

用量杯(1000 ml)准确量取已被调节到低于室温1.0℃的自来水2700 ml于盛水桶内。将氧弹放入水桶中央,接好两极导线,装好搅拌马达,盖上盖板。待温度稳定上升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10~15min后,按下面板上电键通电点火。若指示灯亮后即熄灭,且温度迅速上升,表示氧弹内样品已燃烧;若指示灯根本不亮且温度也不见迅速上升,则须停止实验。打开氧弹检查原因。自按下电键后,读数改为每隔15s一次,直至两次读数差值小于0.005℃,读数间隔恢复为1min一次,继续15min后方可停止实验。本实验用自动报时装置,按报时间隔读取相应读数。实验时间大约40分钟。

2.萘的燃烧热测量

称取0.6g左右的萘,同上述方法进行测定。

Ⅴ、数据处理

表1.苯甲酸燃烧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次数/30s 温度/℃ 次数/30s 温度/℃ 次数/30s 温度/℃

26.341 11(点火)26.465 21 27.281 2 26.379 12 26.493 22 27.316 26.397 13 26.607 23 27.346 26.461 14 26.699 24 27.373 26.462 15 26.851 25 27.397 26.469 16 26.962 26 27.419 26.461 17 27.047 27 27.440 9 10

26.464 26.468 26.463 18 27.131 28 27.460 27.186 29 27.480 27.498 30 27.498

燃烧热的测定

次数/30s 温度/℃ 次数/30s 温度/℃ 31 27.515 41(熄火)27.654 32 27.532 42 27.666

27.547 43 27.679

27.561 44 27.690

27.576 45 27.702

27.590 46 27.712

27.590 47 27.723

27.603 48 27.733

27.627 49 27.743

27.639 50 27.753 压片后苯甲酸的质量m=0.981g 铁丝原长L1=10cm 剩余未燃尽的铁丝的长度L2=2.2cm

表2.萘燃烧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次数/30s 温度/℃ 次数/30s 温度/℃ 次数/30s 温度/℃ 次数/30s 温度/℃ 次数/30s 温度/℃ 1 25.593 11(点火)25.499 21 26.329 31 26.588 41(熄火)26.699 2 25.604 12 25.515 22 26.399 32 26.602 42 26.707 25.597 13 25.581 23 26.415 33 26.615 43 26.717 25.596 14 25.618 24 26.446 34 26.630 44 26.726 25.595 15 25.754 25 26.474 35 26.639 45 26.737 25.602 16 25.897 26 26.498 36 26.646 46 26.741 25.609 17 26.023 27 26.520 37 26.653 47 26.750 25.577 18 26.119 28 26.539 38 26.664 48 26.758 25.560 19 26.206 29 26.556 39 26.675 49 26.766 25.548 20 26.272 30 26.572 40 26.686 50 26.773 压片后萘的质量m=0.607g

燃烧热的测定

铁丝原长L1=10cm 剩余未燃尽的铁丝的长度L2=2.2cm

表3.实验室条件的记录表

实验开始时

温度/℃ 压力/hp 湿度/%

由ΔT计算水当量和萘的恒容燃烧热Qv,并计算其恒压燃烧热Qp: C6H5COOH(s)+15/2O2(g)=7CO2(g)+3H2O(l)由Qp = Qv + ΔnRT 可知 Qv苯甲酸 = Qp ﹣ΔnRT

=﹣3226.9kJ/mol×0.973/122.12﹣(-0.5)×8.314×298k

=﹣24.47kJ 由图1可知:△T1=1.10 k 有以下关系式

实验结束时

26.1 1020.0 57.2

温度/℃ 压力/hp 湿度/%

26.9 1021.0 58.0

燃烧热的测定

-QvW样/M QvW样/M ·Qvl·Ql =(W水c水 + c计)ΔT2 Qv萘= [(W水c水 + c计)ΔT2+ l·Ql]•M/-W2

=(KΔT2+ l·Ql)M/-W2

=[0.193×1.09+8.5×(-2.9)/1000]×128.18/(-0.607)

=-39.22 kJ Qv.m 萘=-39.22/(0.607/128.18)=-8281.7 kJ/mol Ⅵ、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结果看出误差相对于标准值较大,应该与实验中操作有失误有关。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将反应的热效应近似为一常数,但实际上它的值是温度的函数,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环境温度并不稳定,在实验过程中有变化,因此带来一定误差。

上述计算相对误差的公式是假定在苯甲酸和茶都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得出的,实际上仅用眼睛来观察试样燃烧后是否有残余的黑渣存在而判断撤烧完全与否是不准确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所谓完全燃烧是指碳元素生成二氧化碳、氢元素生成水,所以即是没有碳渣,若是有一氧化碳生成也不为完全燃烧,这也会给实验带来难以估计的误差,如果将燃烧后的残气用气体分析仪分析一下,则这个误差也是可估计的。

Ⅶ、思考题

1.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

答:排除空气等气体杂质的同时,节省了样品在氧弹中所占体积,减小误差;同时,压片后的样品燃烧会更充分,便于准确秤样,装入氧弹时不易洒落;.便于与铁丝接触;便于铁丝、样品与正负极连接;便于燃烧完全。

2.在量热学测定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

答: 在体系与周围环境可能有热交换的情况下都可能需要用到雷偌温度校正方法。例如在测量中用到热量

燃烧热的测定

计或用到搅拌器等的情况下。

3.如何用萘的燃烧热数据来计算萘的标准生成热?

答: 因为△fHm=△rH反应物-△rH生成物,所以求出萘在此温度下的燃烧热;再用公式△fH2=△fH1+Cp(T2-T1)求出萘的标准生成热。

Ⅷ、参考资料

1.《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复旦大学等编P34-39;P186-188 2.《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复旦大学等编P43-47;P241-242 7

2.燃烧热能源答案 篇二

燃烧学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第一轮)重庆 2013年11月8—10日

主办者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承办者

重庆大学 2013年3月15日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将于2013年11月8~10日在重庆召开,由重庆大学承办此次会议。会议举办地点:重庆。

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欢迎投稿。

一、征文内容,欢迎从事能源、动力、环境、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核能和水利等相关领域中,燃烧学专业和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及研究生踊跃投稿,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二、要求应征稿件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公式正确、图表清晰、文字简练

三、来稿请寄一式三份,要求如下:

(1)题目:二号黑体字,一般不超过18个字;

作者姓名:小四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小五号宋体

联系电话、E-mail:五号宋体(为便于联系,请作者务必给出电话、E-mail)

摘要:“摘要”二字为小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不超过200字,为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为小五号黑体,关键词一般3-5个,为小五号宋体;

引言、正文、结论: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内容为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为五号黑体,内容为小五号宋体;

插图:图说、图中字、坐标值均为小五号宋体,图及符号尽量插在文内。

(2)所投稿件,一律使用A4复印纸,用激光打印机单面打字,请不要打印页码。页边距:上4.0cm;下3.7cm;左3.5cm;右3.5cm。即打字部分高22cm,宽14cm,单倍行距,切勿超出。稿件首页第一行左边打印“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右边打印稿件所属学科“燃烧学”;第二行左边打印“学术会议论文”,右边打印“编号:”,(号码暂空),均为小五号字,请不要另设页眉页脚。

四、稿件无论录取与否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五、经审稿录取的论文由学会统一编号,并将审查意见通知第一作者。作者按上述格式修改后寄回学会,由学会统一出版。不符合格式要求的稿件,必须重新排版。

六、请勿一稿两投。凡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书籍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报告,内容无重大改进者,恕不接受。

七、应征论文请寄:100190 北京北四环西路11号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秘书处。

八、征文截止日期为2013年6月1日(邮戳日期为准),来稿请用挂号信。

九、经审查录取的论文在2013年7月初通知第一单位,7月15日尚未接到录取通知的作者请在7月20日前通过E-mail:CSET@mail.etp.ac.cn查询。

十、经学术会议评审出的优秀论文,将推荐在《工程热物理学报》上发表。

十一、其他事项

(1)、会议将安排3-4个大会主题报告,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在大会上作不同方面的专题报告。(2)、欢迎各企业、事业单位参会发布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3)、会议具体组织安排请留意第二轮通知。

十二、承办方联系人及方式

杨仲卿,023-651031***596,zhongqing.yang@foxmail.com 冉景煜,023-65102107,***,jyran@189.cn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3.初中散文燃烧的月亮阅读答案 篇三

(1)联系上下文,“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暗示月亮的有圆有亏才是恰到好处的。

(2)谈谈你对“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①该圆时就要圆,该亏时就得亏,盈亏交替才能体现生命的张力。②圆是由亏换来的,亏损是为圆满做准备的,没有低谷何谈巅峰,没有奉献哪来生命的繁茂。

2.请赏析“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这句话。(2分)

答案:示例: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的动态之美,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1分)(答到一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3.仔细阅读第⑦段,“那团月亮”为什么会“美得夺目”?

答案:示例:①因为哪一刻,它居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明灯。(1分)②我是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看到这一切的。(1分)

4.从全文来看,标题中的“燃烧”一词有哪些含义?

答案:示例:①“美得夺目”的月亮是在“故乡”感悟到的,所以要抬爱家乡,热爱大自然。②“燃烧的月亮”美得夺目,所以要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③盈亏交替,恰到好处,所以要理性对待生活中的起伏盈亏。④“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时要充满希望,乐观向上,“盈”时要关爱众生,绽放生命的精彩。⑤燃烧才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人生因付出而精彩,生活因造福他人而美妙。

上一篇:记一次军训观后感500字下一篇:应届大学毕业生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