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情境教学

2024-11-30

小学美术情境教学(8篇)

1.小学美术情境教学 篇一

小学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初探论文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自主探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

一、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由于声像信息富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它容易吸引人的注视和心向,诱发人的想象和思考。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声像信息,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如《激情面具》一课,我采用独特的故事情节为开端,营造一个极具情意性的氛围。在课前准备中,我把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宝莲灯》中一段情节(画面中人物围绕篝火狂舞、祈祷祭祀)改编成一段flash影像情境。上课伊始,教师神秘地拉上教室窗帘,关闭灯光,播放声像,荧屏上狂热的舞蹈场面和不时出现的面具特写营造出强烈的声像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震撼。此时,教师作故事旁白:“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重大的庆典活动中,人们会头戴造型奇特夸张的面具,用他们特有的舞蹈狂欢庆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尝试体验、探究创造,他们陶醉在少数民族地区那个具有神秘而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奇思妙想,大胆创意,运用综合造型材料设计制作出一个个具有个性化的面具。

可见,美术教师以生动有趣的声像信息为抓手,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丰实了学生的表象信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

二、利用多感官参与,诱发学生探究兴致

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学生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情境,发挥多种感官的综合感知功能,拓展学生认知客体的维度,立体地、全面地、由表及里地让学生感知探究事物的本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餐盘中的“画”》,这是一堂泥塑制作课。课前,我特地到学校食堂买来一盆糖醋排骨,嫩绿菜叶作底,附以橙色的萝卜花。为了使教学具有神秘感,吸引学生好奇、注视,我特意在菜盆上蒙上一块洁白的纱布。上课铃一响,我将菜盆端进教室,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扑鼻的香味引发了学生们多元的猜测……接着,教师又问:“什么香味?”“什么做的?”“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用什么搭配?”让学生通过猜――嗅――摸等感官体验,逐一作出了相应的回答,最后,教师请一位女同学上台揭开菜盆上的面纱,此时,随着神秘面纱的揭开,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哇!”的响声……于是,教师顺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的食文化,让学生在讨论发言中了解、领悟和烧制(画与做)中国菜的“色、香、味、形”。学生通过多感官参与的实践体验,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造型能力得到了训练,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情感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情感共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利用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现一种“以情促情,以情促思,以情作画,以画抒情”的美术创作教学的境地。

如《和老师合影》。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回忆有趣的同学往事,表达对老师、对母校的`依依之情。接着,我在实物展示台上,通过电视屏幕熟练地画出自画像,画好后,剪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展示栏里,和事先准备的班主任画像一起深情的“注视”着同学们。在此情此境下,同学们的自画像是多么的富有个性,具有感情,有的相互“勾肩搭背”,有的互相招呼。更让人感动的是有两位女生画着手里捧着鲜花,她们说:“我要贴在老师旁边,鲜花送给老师。”场面感人。由此可见,健康向上的情感心理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和主动创造的重要保证。

四、利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乐于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动力。由于小学生好玩好动的身心特征,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力、探究力、创造力的好策略、好抓手。

如《布置新房间》,我以“现场招聘设计师”和“选择样板房”的趣味性游戏来代替作业和作业评价。在课中,我以招聘“装潢设计师”海报导入,让学生自主进入设计师角色,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样板房(纸工艺)”来“应聘”,再由消费者――同学和听课老师一同参与选择预定“样板房”,从而进行讨论、欣赏,挑选出最好的作品。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要有好的产品不仅需要速度还更讲求质量”的意识。在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由发挥自我想象,自由表达自我追求,自由张扬自我创意。

在上《数字变变变》一课,我采用竞赛的教学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发现数字与美术造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对数字产生联想,让学生用绘画、剪贴等形式制作自己的电话号码,采用“比一比、赛一赛”,谁的想法最新奇,谁的作品――“名片”最漂亮。通过趣味游戏――“找朋友”这一教学设计与应用,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交换自己设计的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名片”。因此,通过该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增进了友谊,而且体会到了美术劳动的价值。所以说,情景的创设不在于简繁难易,而是在于合适。在美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各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情境之中,以创造性教学为主,因材施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还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及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出独具个性的鲜活的人。

实践证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留给笔者以下几点思考:

1、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于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的运用因人(学生、教师)而异,因课而异,我们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更切忌教学程式化。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教学方法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3、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寻求有效教学途径是美术课堂教学永无止境的话题。

为此,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确立“教无定法,以学定教”的教学观,进一步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特性,探索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

2.小学美术情境教学 篇二

一、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

每位学生都有表演欲望, 渴望展现自我。游戏表演是直观的视觉形式, 通过表演传达信息, 反映情感, 有利于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 并且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例如在上《化装晚会》这一课时, 首先要设计一个小动物们要参加森林里举行的化装舞会的情节, 并安排几个学生戴面具, 模仿动物模样, 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有的同学问:“你们到哪去啊?”回答:“去参加化装晚会。”老师问:“你们想去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当激发起孩子们想自己也拥有的迫切心情时, 再转入教学。主动活泼的游戏, 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 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当面具制作好后, 教师和同学们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 蹦蹦跳跳地参加化装晚会。这样, 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整节课学生信心十足, 气氛活跃, 效果极佳。

二、以故事创设情境

孩子们最爱听故事了, 动听、有趣的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能让孩子在入迷的倾听中轻松地学习。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性, 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帮助学生思维和想象。在教《美丽的印纹》一课时, 讲一个小故事。有位画画的老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画画时, 不小心手指沾上红颜色, 又不巧碰到了一张洁白的图画纸上。当时, 他心里很懊悔, 以为把一张画纸弄脏了, 结果仔细看看, 这纹很像小动物的形象。随手又添画了几笔, 那形象就更像了。当时, 那位老师高兴极了。后来, 就在意外的发现中创造了指纹画。紧接着, 老师出示了多幅指纹画挂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欣赏、去品味、去模仿, 领略其卓绝的艺术风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进入异想天开的王国。

三、以悬念创设情境

设置悬念可将平淡枯燥的学习内容处理得生动有趣, 能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求心理, 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疑, 让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在绘画天地中有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如教学《可爱的太阳》一课, 通过设计这样一个小故事, 让学生进入情境:太阳是美丽的, 但在每个人心中太阳又是不同的, 在农民伯伯的心中希望夏日的太阳是蓝色的, 在工人叔叔、警察叔叔的眼里太阳又是怎样的呢?在悬念式故事情境下, 学生进行了丰富的联想绘画。这种设置悬念的故事情境,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延伸,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表现学生的个性。

四、以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 跳动的音符, 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 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表现《校园生活》时, 先听一段欢快的音乐, 再听各种读书声、嬉笑声、玩闹声、叫好声……学生边听边沉醉, 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 将音乐渗透在儿童美术的教学中, 一次次地积累美感经验, 促使儿童的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精微、比较敏锐的程度。又如:在欣赏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 老师边播放音乐, 边引导学生欣赏:“天空晴朗, 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只大货船, 因为是逆水行驶, 所以船走得很慢、很慢, 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 迈着沉重的步子, 踏着河滩, 沿着河岸, 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向前……”画面的情景、音乐的冲击, 使学生对伏尔加河纤夫的同情油然而生, 可以多角度观察。因此, 设置一定的音乐情境, 激发学生的感情, 能够促进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欣赏层次。

五、以演示创设情境

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对于理解掌握美术知识很有效, 它能引发学生直觉体验。如在教学《三原色和三间色》时, 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学习, 避免枯燥的讲授。先在试管里加入等量的红、黄、蓝 (两份) , 学生认识了原色后, 再通过演示, 将原色两两等量相调即可调出橙、绿、紫。这样既突出了重点, 又解决了调色形式需“等量”这一难点。实验演示以一种行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出现, 其过程形象、直观, 使孩子们的求异心理得到一种满足, 感受了一种体验。这对于抽象的美术知识的理解, 是极为有效的。

六、以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 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 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课件, 它不仅可以运用形、动、声、色等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生活经验少, 阅历不多, 知识面不够广, 就导致大脑中图像信息少。因此, 在教学《鱼儿游游》时, 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海底鱼类及其他一些海洋生物的动态录像, 为学生提供图像资料, 了解海底奥秘的一些浅显知识。这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解决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 扩展学生的视野, 给他们以充分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多媒体课件中, 还可以把所需要的各种图像、文字、音乐以及教师的示范进行整合, 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 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 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美术教师要善于营造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情境, 把全体学生融入进来。在美术教学中, 运用情境教学手段进行美术教学, 不仅方法多, 效果好, 而且更加贴近学生。可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利用声、光、色、形把学生带进那种不可言传的情境之中, 真正使学生乐学、趣学、让学生在看、听、讲、做等多种综合活动中愉快地、主动地获得知识。

3.小学美术全景式情境教学初探 篇三

《美术课程课标》对情感渲染,情境设置做了不少探索和要求。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只针对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而创设一个或多个小情境。比如在导入新课时,很多老师都会运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导课,等导入新课后,又回到讲授法;比如在学生作业时,很多老师都会播放音乐,从而创设轻松的情境,等等。我把这样的教学方法叫做片段式情境设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片段情境设置法的不足和弊端:(1)片段式情境设置作用很小,起不到情感渲染、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学进入下一个环节了,学生的情绪还停留在刚才的情境里;(2)片段式情景设置偏离教学需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3)片段式情境设置使教学过程生涩、各环节过度生硬。所以,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新的理念改良情境教学法,我把我创设的情境叫作“全景式情境”。

全景式情境是指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将知识点生活化、情境化,从课堂导入一直到本课结束设置一个完整的合理的情境。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美术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主动创造。而全景式情境教学能使美术课堂优化最大化。

全景式情境教学法案例(一)《降落伞》

情境主题:营救

情境来源:《喜羊羊与灰太狼》

情境思路:根据降落伞的功能,结合孩子们喜爱的喜羊羊形象设置情境并完成教学任务。

情境线索:郊游遇险→ 制定营救方案 → 制作营救伞→

营救成功

教师出示森林图片,结合春游话题创设三只小羊---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的郊游情境(教师制作假山及三只小羊纸板模型配合表演)。师:同学们,喜羊羊他们玩的很高兴,可是你们猜,谁来了?生:灰太狼!(教师让灰太郎模型出现在山脚下)这时三只小羊已经走到山顶,山很高,没路了。(课件播放懒羊羊语音:怎么办啊?灰太狼就要追上来了!)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让灰太狼抓住喜羊羊他们?生:不能!师:那谁有好办法帮帮小羊?学生积极想办法说了很多营救方案。师:我们看能不能用喜羊羊他们带的物品想办法?(喜羊羊背包带有塑料桌布、绳子)根据所带材料有学生说:这些东西可以做成降落伞。(课件播放懒羊羊语音:“什么是降落伞?”)教师:同学们谁能给懒羊羊说一说?学生说自己了解的降落伞知识.师:我们听听聪明的喜羊羊知道哪些降落伞的知识(课件播放喜羊羊语音系统讲解降落伞知识)师:看来降落伞能帮小羊们逃掉。(课件播放懒羊羊语音:“降落伞怎么做啊?”)教师示范降落伞制作方法。学生用白纸练习制作。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后,教师播放课件美羊羊语音:“白色的降落傘太难看了,我不要!”师:哦,美羊羊最爱美了。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满足美羊羊的爱美之心呢?生:我们给降落伞画上美丽的图案,染上漂亮的颜色。师:好。那我们赶快动手吧!看看谁能赶在灰太狼上山前就走小羊。学生开始制作降落伞(课件播放灰太狼上山动态图,每五分钟上一格,并响一声警报,时间设定15分钟。)紧张的滴答声和警报声,激发着每一个同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大家都想在灰太狼上山之前,用自己制作的降落伞营救小羊。最后的营救即作品展示,制作的降落伞不仅要美观,更重要的是能救下小羊。最终在几次失败后三只小羊都利用降落伞安全着陆,教室里一片欢呼。这时已近下课,教师简单拓展并布置下次任务。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都在营救任务上,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教学过程流畅,知识点融入情境,问题生活化,教学效果显著。

全景式情境教学法案例(二)《茂密的花》

情境主题:装点

情境来源:《春姑娘的花园》

情境思路:春天来了,春姑娘邀请同学们去参观她的花园。但是她的花园里什么也没有。原来环境污染让春姑娘生病了。激发全班同学用自己的画的花合作完成一个茂密的美丽的花园,达成教学目标。

情境线索:受邀作客→ 门外遇阻 → 意外场景→ 合作装点→

茂密的花

上课后,教师以季节为话题开场,引出春姑娘。(播放课件语音春姑娘:欢迎朋友们来我的花园看看。)教师出示教具(一块KT板制作的花园大门形象,大门上锁)师:要进春姑娘的花园,必须用智慧打开问题之锁。生:怎么开呀?教师出示拼图图版,(以钥匙形状分割的小块,上面绘制花的花头、花茎、花叶。)拼出钥匙就能打开大门。课件了解花卉知识后,学生积极参与拼图,找出钥匙。钥匙是按照花的结构拼装,在拼图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花的结构知识点。师:拿到钥匙了,大家猜一猜,花园里是什么景象?学生积极回答:各种各样的漂亮的花呀!师打开门后,却是一片空的花园,学生们都很惊讶。老师也惊讶地问:怎么回事?春姑娘的花园不应该是这样啊!(课件语音春姑娘:是环境污染让我生病了。)教师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环保教育)。师:同学们,我们帮帮春姑娘,用画笔让她的花园变漂亮。引导学生按照钥匙上的结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画下来并涂色。师:花很漂亮,那怎样让花园里长满茂密的花呢?生:花要多。师:怎样才能看上去很多?生:花朵挤在一起显得多。(课件展示茂密的花)师:那我们大家每人把一朵花种到花园里吧!学生作业(画花、涂色、剪下来)先完成的同学将作品贴到花园的最上一层,以此类推,等所有同学作品贴上去后,就出现了长有茂密的美丽花朵的花园。引导学生谈感想,完成本课任务。

以上是从我课堂教学中选取的两个案例,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人物创设富有想象力的情境,使美术课堂优化达到最大化。

全景式情境教学优化课堂主要体现在:

(一)课堂教学过程随故事情境顺势而下,自然流畅,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二)将知识技能融入故事,将学习过程通过情境在现生活化、任务化;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主动参与面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四)教师在情境生成、发展中主导力可控,主导作用明显。

4.小学美术情境教学 篇四

随着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试行,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目标也随之调整,以适应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当前小学的美术教育注意密切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把重视个性原则作为教育改革中的基本原则,从而凸显学生的审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对于个性体验教学,日本、法国等国家一直来都很重视,他们把“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确立为教育目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也越加注重培养富有个性化的人才。一年来,本人在美术教学中,也实施了个性化体验教学。我认为,美术个性体验教学包含三个层面:情境体验(感受美)、角色体验(塑造美)、创造体验(表现美)。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需要、自由、平等、尊严,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个性,完善学生的审美人格,促进个性情感丰富发展,实现个性化的审美创造。

一、情境体验——感受美

情境体验是实施情知交融的教学,它起着良好的暗示与启迪作用,对事物的感知会引起情感想像活动,反之,主观的情感想像活动又会促进对事物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境体验强调实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心人其境、心悟其情,充分调动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意识,提升审美境界。情境体验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可设置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充满兴趣,很快地集中有效注意,从而顺利地转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常用的情境导入法有:猜谜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游戏导入……让学生在欣赏与沉溺中引发情感共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教《纸蝴蝶》,可以猜谜语的方式导人:“身穿花花衣,翩翩能起舞,爱在花丛中,人见人欢喜。”然后出示蝴蝶标本、挂图,再简单地介绍蝴蝶,使学生对蝴蝶多彩的花纹、结构特征及优美的舞姿有了深刻的印象。教《爱劳动》,播放各种劳动场面的录像,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联想,从内心深人体会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现代化科学技术都来自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教《家乡的果实》,听“庆丰收、闹秧歌”的主题曲,使学生视觉、听觉连通起来,感受秋天的美妙。长此以往,每堂课都以情境体验导人,一开始上美术课,就让学生感受美。

二、角色体验——塑造美

角色往往源于生活,凡生活的东西也是学生更能理解最能表现的东西,在教学中引用学生的角色表演,不仅能使表演的人体验再现艺术的造型之美,也使欣赏者更能捕捉创作的素材。如教《运动会》,让一部分学生表演运动场上的各种动态,另一部分学生与教师一起用简笔画进行速写,勾画出各种生动、活泼的运动状态。上《神气的大公鸡》一课,让学生表演“神气”的动态来捕捉“神气”的内涵。教《美丽的裙子》,让学生穿着事先准备好的各式服装在课堂上进行模特展示。教《拔萝卜》,让学生戴上各种动物头饰进行表演,以特有的角色更深刻地表现故事。角色表现也可以让学生以各种感官去体验,如教《人物的表情》,让学生再现喜怒哀乐的神态。为创造更多的角色体验机会,有时,让学生进行生活模拟角色体验,如上《大牛与小牛》一课,把大牛和小牛做成关节会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摆一摆大牛与小牛生活一起的各种情景。教学实践证明,角色体验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能让学生创作的内涵变得更为感性化、趣味化、生活化,使艺术美不再神秘,不再盲目,不再模糊,真正达到塑造美之目的。

三、创造体验——表现美

“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像的活动。”通过导课时的情境体验和课中的角色体验,学生的情感越加丰富,演绎情境进入角色,学生以各自的不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展开联想,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信息:以图形联想、故事情节的经历、生活经历回忆、梦境回忆、听音乐创作、仿真添画……创作出一幅幅富有趣味和个性的画面,实现自我创造的目的。如教《秋游》,作业要求:画一幅你最受感动的秋游一幕,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所希望能有的,还可以是无边的想像。由于情境体验和角色体验的升华,学生创作出:溪中抓鱼嬉水、沙滩上烧烤、野餐、搭建帐蓬面对静静的月亮享受夜色的甜美……教《喂鸡》时,要求学生画出的画面不仅仅停留在人为的喂鸡上,还画出了大型的机械养鸡场、科学养鸡流程线。环保绘画比赛中,有的学生画出给病树打针、让营养不良的树吃营养快餐、饮料……有的则画心中的愿望:我和春姑娘、小天使一同给大沙漠披绿毯,海底世界海生动物学校、商店……树爷爷的怀抱中流星花园小鸟音乐队,小蜗牛运动会……一幅幅作品的创造,无不体现学生个性的情感意识,再现他们对生活的感触及对人类未来的遐想。

5.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究 篇五

【摘要】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使学生乐学并能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为此,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关键词】作文、情境、语文教学

一、名师观点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环境)。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在小学阶段,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中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是:90%的学生正在为写作没有原料而苦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原料自然怕写作文,但古人却说:“村村皆画本,处处是诗材。”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威涅斯也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既然到处都有写作的材料,为何学生仍“无米”可炊?究其因,乃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把学生带入情境,以情动情,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开启心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

二、名课实录

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难忘的一次水果拼盘评比》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赏拼盘。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课件出示有关水果的图片)生:爱。

师: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爱吃水果,但是你们知道吗?水果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漂亮的水果还能大变身呢?你们想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 生:想。

师:好,今天张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水果大变身的图片,想不想看看?(课件出示水果拼盘的图片,学生观看水果拼盘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 生1:我知道,就是把不同的水果拼凑在一起。师:你观察的很认真,请坐,还在更准确的吗? 生2:就是把不同颜色的水果搭配在一起。生3:就制作一个水果拼盘。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对,老师所说的水果大变身,就是把不同的水果进行合理的搭配及设计,制作出一个新颖别致、富有创意的水果拼盘,这样的大变身,不仅可以勾起观赏者的食欲,而且新颖美观,你们六个小组的同学想不想动手亲自试一试?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水果拼盘大比拼”(板书课题:水果拼盘大比拼),但在比赛之前,老师要提一个比赛要求,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幻灯片)

1、比赛时间是十——十五分钟。

2、给你们小组制作的水果拼盘取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3、认真观察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

4、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水果拼盘设计一个简短有力的广告词。并作一个温馨提示:比赛过程中,小组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讲究卫生。而且张老师还特意为这次比赛设立了几个奖项:创意奖、美观奖、合作奖、精细奖、卫生奖、最佳命名奖、最佳搭配奖。为了赢得这些奖项,同学们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要加快速度认真制作,好,开始!

(二)动手操作,大胆想象——做拼盘

(播放音乐,各组在轻松的音乐中进行合作做拼盘,教师巡视指导,随机抽问第五组学生)

师:你们小组准备好了水果和其它辅助材料了吗? 生1:准备好了。

师:设计好制作的图案吗? 生1:早就设计好了。

师:可以跟老师简单说一说你们小组将怎么样设计这个水果拼盘吗? 生1:把苹果雕刻,并镶上眼睛和鼻子。生2:把小番茄用牙签串连在一起。

生3:把桔子瓣分开,整齐在摆在盘子的四周。

生4:用两个苹果制作出一个卡通人物,并用纸做一把小伞让它撑住。

……

师:不错,看来你这个小组准备的非常的充发,好好做,等一下老师和同学们就等着看你们的作品展示了。(师随机抽问第三小组学生)师:可以告诉老师你们现在的心情吗? 生1:很兴奋。生2:很紧张。生3:很激动。

师:有这些心情是非常正常的。那你们准备给水果拼盘设计一个什么新颖有趣的名字呢? 生:空中花园。

师:哦,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生:因为我们用了双层的拼盘,并在上面放了不同的水果,看上去就像一个空中大花园一样。

师:不错,抓紧时间做,老师期待等一下“空中花园”的诞生。

(三)展示作品,体验收获——说拼盘

(六个小组把自己的水果拼盘作品放在讲台前的课桌上)

师:现在六个小组的同学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比老师事先预先设想的效果要好,看来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美的眼睛”去发现“美的作品”吧!刚才老师不是设立了几个奖项吗?同学们可以根据这此奖项评一评自己小组的作品,也可以评一评其它小组的作品。现在,老师先邀请请我们班几个同学走到作品前面来认真看一看,评一评。好,谁来?(十几个学生走到作品面前进行观察、鉴赏)

师:上来的同学都观察的很仔细,我看到还有几个同学一边看还一边

在吞口水,看来同学们的作品真是令同学们垂涎欲滴呀!好,谁先来评一评,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根据老师幻灯片上提示的奖项说一说。好,你来。

生1:我觉得我们第三小组的水果拼盘最有创意,因为我们小组用了两层的拼盘,把不同水果搭配在一起,而其它的小组只用了一层的拼盘。

生2:我觉得我们第二小组的作品最精细,虽然我们没有像第三小组一样用了两层的拼盘,但是我们做拼盘的每一样水果都是精雕细刻出来的,不信大家看一下。

师:对,真是做得很精细,看来你们小组的同学合作的非常成功。还有其它同学也来为自己的作品拉一拉票吗?

生3:我看了六个小组的作品后,觉得第五小组做的水果拼盘即简单又有趣。他们用了两个苹果做成一个生动的卡通人物,而且这个卡通人物还撑着一把小雨伞。水果拼盘的四周还摆满了用牙签串连起来的小番茄,又可爱又生动。特别是他们这个拼盘的广告语“平安夜,吃平安果”与今天的日子特别吻合,所以我觉得他们小组的水果拼盘即美观又富有创意。

生4:我觉得第三小组做的“空中花园”最富有创意,他们不仅用了两层的拼盘进行制作,而且各种水果的色彩搭配都非常讲究。生5:我赞同刚才这个同学的意见。

师:看来同学们对自己小组的作品和其它小组的作品都很欣赏,那现在老师想请两个做的比较好的小组来谈一谈他们制作前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好吗? 生:好。

师:先自我推荐一个。哪个小组先来? 生:老师,我们第四小组先来。

师:好。请你走到你们小组的作品前面来好吗? 生:好的。

师:可以告诉老师你做这个拼盘前的心情吗?

生:又兴奋又紧张,特别是老师一喊“开始”时,我的心更是“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不信,老师你看,我现在的手都还在发抖呢?

师:是吗?你们小组在这种紧张的气氛和限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作品,真是令张老师佩服!能告诉老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听到什么?

生:我只听到我们的组长在不断的催促我们:“快点,快点,你们再快点,时间马上就要到了。”特别是看到其它小组的作品都摆上了展示台,我更多的是听到同组同学的催促声。师:看来大家的心情都很焦急是吗? 师:是的。还听到什么吗?

生:还听到我们小组的同学吩咐我们拿什么水果摆上,给什么水果做雕刻等声音。师:看来你的听觉非常厉害。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制作过程吗? 生:很复杂,首先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边用各种工具将水果进行“解剖手术”,“脱皮手术”,一边在想着怎么摆放水果,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同学以“欢声笑语”为主题,准备摆成一个笑脸,还有的同学以“天空之岛”为主题,准备摆成一个小船……最后确定以“友谊的谛造”为主题,于是,有的小组同学把香蕉去皮后,再切成小片,摆在盘子的最上面,做伴盘子,然后将四个果冻倒入做眼睛,用火龙果切成三角形做鼻子,用香梨挖空后做盘子放入苹果再放上一个圣诞老人……终于做完了,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五颜六色的水果在盘子里互相衬托分外美丽。仔细看看,就是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啊!原来是缺了眉毛啊,我说怎么这么怪呢。于是,我们小组的同学又在眼睛上面加了两道细细的“柳叶眉”——用沙拉酱来装饰。

师:看来做成这一个水果拼盘,你们小组同学是费了不少功夫的,那你们小组同学想亲自尝一尝上面的水果吗? 生:当然想了。

(老师让第四小组同学品尝水果)师:可以告诉老师你们尝出了什么味道? 生1:水果很甜,上面还有沙拉酱的味道。师:还有吗?

生2:老师,我尝到了桔子的味道。师:还有其它味道吗?

生3:老师,我除了尝到水果甜甜的味道,还尝到了合作的味道。师:你的味觉真是与众不同。还有吗? 生4:老师,我也尝到了合作成功的味道。

师:不错,看来第四小组的同学不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的完成了作品,而且味觉也是与从不同。同学们给些掌声表扬她们。(学生鼓掌)

师:听了第四小组成功经验的介绍,现在我们再请刚才赞扬声最高的第三小组也来介绍一下经验好吗? 生:好。

师:第三小组的同学派一个代表上来。好。你来。

生:谢谢大家刚才给我们小组的作品投了一票,其实我们做这个拼盘之前,我们小组每个同学都上网查了很多资料,设计了很多次不同的图案,最后才定了现在这个两层拼盘的设计方案,其中的水果也是我们小组同学精心挑选的,特别是其中的各种水果造型我们在家不知道拿水果练过个多少次,所以今天我们小组最快做完水果拼盘的原因就是我们制作之前所做的准备非常充分。师:不错,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因为有了你们的充分准备,才好了今天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富有创新的漂亮作品,张老师真是越来越佩服你们啦!好,请你回去。师:相信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些同学的成功介绍,收获一定很大,现在可以跟老师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好,谁先来? 生1:我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生2:做完这个水果拼盘,不由让我想起课文中的一句话“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没有成就”。

生3:我也想到一句名言“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生4:我也想到一句名言“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生5:我就想到刚才前面那个同学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师:看来,一次简单的水果拼盘比赛,却给我们带来非常非常多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同学们想把刚才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用笔写下来吗? 生:想。

(四)下笔成文,描绘生活——写拼盘

师:在动笔之前,老师首先提一提这次习作的要求,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1回顾今天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2清楚地介绍自己在这节作文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如果能做到语言生动有趣那就更了不起了。因为课上的时间有限,所以同学们不用写完一整篇作文,而是只写一个片断就行。老师也提供几个片断给大家参考:

○1比赛前,我想

○2老师大声一喊:“比赛开始。”我看到

○3紧张、有趣的制作过程开始了,我们先,接着,然后

4比赛结束了,我突然明白 ○ ○5这次的水果拼盘比赛,让我懂得了

同学们可以参考老师的,也可以自己自由写一个片断,时间是十五分钟,开始!(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师生互评,感悟生活——评拼盘

师:看来同学们都写的很投入,很认真,现在谁先来给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断?

生:老师,我来。师:好,大声的读吧!

生:不一会,老师宣布:“比赛开始。”于是我们的心便绷的紧紧的。我们小组所有组员根据各自的长处匆匆地分好工,右手拿刀,左手拿水果,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孙少晞雕苹果,刘媛媛、高靖敏、黄颖摆水果,龙腾、陈振威削水果……大家都忙地不可开交,我笨手笨脚地摆小番茄,因为小番茄大小参差不齐所以摆一个掉一个。我望着一个个水果,慌张起来,在妈妈手中,这些水果摇身一变,便成为了口中的美味。可现在这一堆新鲜、好吃的水果被我糟蹋得面目全非,东一块西一块。在慌张中,听见远处传来,“快、快、快点啦!时间快到了!”,于是我们接着开始制做,我心里默默地念叨:“我拼,我拼,我拼拼拼!这次我们组可是打算志在必得,大获全胜的。我们怎么怎么可能会输呢?”快了,快了,快做完了!在忙碌和紧张的交织下,我们终于做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气。我们迫不及待地把我们的作品——“空中花园”端上了讲台,我一看,哟!我们是第一个做完的呢!说实话看着别人正在忙碌而我们却如此逍遥自在真有成就感。

师:写得真不错,谁来评一评王海林同学的作文好在哪个地方,不足在哪个地方?(生点评)

师:还有谁再来读一读?

生: “叮铃铃”上课铃声终于响起,这时,语文老师喊道:“水果大变身比赛现在开始”同学们开始动手了。我们小组的组员各自拿出带来的水果和工具,分工合作,龙腾和陈振威迅速的把水果皮削掉,切成一片片,孙少悕拿着小刀,在两个苹果上“画”出“笑脸”,两个苹果成了两个可爱的“小娃娃”,我、高靖敏和刘媛媛做拼盘的下层,首先,把桔子围成一圈,里面放上两个“小娃娃”和随意的放上一些火龙果、雪梨,中间留一些空位放一个玻璃杯,玻璃杯的周围被杨桃“包装”王海林和孙少悕做拼盘上层,先把一束绽放的“鲜花”放在周边,还有小番茄围着,里面撒满杨桃和一些猕猴桃,中间插着一根牙签,牙签上也插着猕猴桃,旁边按“三角形”的形式放了三个小纸盘,上面放有草莓,最后把上层和下层叠在一起,“空中花园”就以最快的速度完美的做好了。

师:写得真不错,谁也来给黄颖同学点评一下。

(生点评)

师:写的不错,点评也很中肯,看来这次体验非常成功,很多同学都是“文思泉涌”,想把很多话想写到作文中,但你们看到了,刚才我们写的只是比赛过程中一个片断,大致我们可以分成“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片断串连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你们可以告诉老师,你们想给这篇完整的作文取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 生1:《水果大变身》。生2:《玩酷水果》。

生3:《一节快乐的作文体验课》。生4:《团结就是力量》。生5:《奇妙的水果拼盘》。……

师:真是太棒了,张老师也提供几个题目给同学们参考,下课之后,同学们就根据老师的“习作要求”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参考题目及布置作业,明确习作要求)

师:一节课快快乐乐的体验课,却带给我们很多很多不同的收获,最后请同学们,端着你们的拼盘,把你们的快乐和成功再次传递给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吧!下课!

(学生最后送拼盘)

三、名课解读

创设活动情景

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没有“米”可找,没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之“米”,教者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学生难于把握。所以学生的习作要么是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是流水帐式的叙述,空洞笼统。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情感未被调动,“挤牙膏”式的写,文章自然无情而言,无理可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在新课程习作理念的引领下,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突破口,尝试着在课堂习作指导课上实施“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获得体验,人人表达自己,人人获得赏识”的教学新方式。

1、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更易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活动型作文教学应以“活动”为特征。活动可以是课上的活动,也可以是课外的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完全进入角色,同时在组织活动中要力求全员参加,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感受。结合学生喜欢吃水果

根据学生喜欢吃水果的天性,王丽华老师在设计这节《水果拼盘大比拼》的作文课。因为水果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通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水果对人体的作用,而且在出外饮食或电视中也经常能看到水果构成的图案美丽的水果拼盘,但都没有亲自动手做过,所以导入作文时,老师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水果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而且漂亮的水果还能大变身呢?你们想知道水果是怎么样大变身的吗?”学生一听到“水果还能大变身”,好奇心和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老师通过播放有关“水果大变身”(水果拼盘)的图片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口水四溢中跃跃欲试,当比赛要求明确之后,他们都积极加入这次的“水果拼盘大比拼”中。这次丰富的活动带给学生有趣的习作内容,带给学生强烈的兴趣、丰富的情感体验。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

做水果拼盘这个体验活动,学生做的乐此不疲,原本上这节作文课之前,我担心学生在作文课上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成功的做完一个有模有样的水果拼盘,所以在前一天,我就让学生自己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做水果拼盘的乐趣,介绍了有关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并对他们的作品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但我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拼命的为自己小组的水果拼盘做雕刻、摆图案,很少关注到周围的人正在做什么,怎么做,最后当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做成功了小组设计的水果拼盘后,他们又把双眼死死地盯盯这盘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上,完全忘记了这次活动的目的。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想到,在作文课上,如果不让学生首先明白“活动目的”,确定好“习作的要求”,老师在他们做那接下来的作文课就会导致学生是开心尽兴地玩耍,勉强无奈地作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活动中伴随着习作指导——即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观察、想象、描述”等习作指导,教师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引发学生的述说激情。这样做,既不冲淡学生盎然的活动兴致,又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作品、体验收获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更有话可说,更有感可发、更有物可写。

3、体验与表达的有机结合,丰富了习作的内容

在执教这节课之前,王老师的心是没有底的,因为写这样的作文,一般学生的写作重点都会叙述自己或是小组制作拼盘的整个过程,即重“活动”,轻“体验”,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有之感,不至下太过机械,太过空洞,必须让学生除了有顺序有条理地叙述制作过程,更要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在这节作文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体验,还可以在倾听别人体验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上完这节作文课,老师必须注意:如果当堂要保证学生完成一个作文片断,必须保证学生做水果拼盘的时间不要超过7分钟以上,所以课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水果拼盘制作的指导”、“安全的提醒”、“卫生的提醒”等,而且在“展示作品,体验收获——说拼盘”这个教学环节,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互评,自评,只有学生的体验成功了,“米”有了,作文才更易于动笔,更言之有物。

可见,活动让学生有具体的习作内容和鲜活、个性的体验,让学生有“米”可“炊”,言之有物,言之有感;活动也让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种教学机智,有一种灵活的引导技巧。“活动体验”,让习作教学生动起来!快乐起来!

四、教学艺术

之一: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叶老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如果习作指导,过多地讲授立意、选材的技巧,甚至不惜花大力气提示条条框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泯灭学生的童心,童真。心理学实验表明: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没有真实激动的感情,就写不成好文章。因此,习作指导中要善于挖掘“情感因素”,以情激思,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故作文指导教学与音乐结合,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写作情趣。上课时,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美妙的音乐旋律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李吉林老师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听了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世上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妈妈。生:我想到母爱是最伟大的爱。生:我想到我生病的时妈妈给我吃药。生:我想到妈妈晚上给我盖被。

生:我想到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急哭了。

师: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与妈妈之间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

生:我小的时候得了肺炎住了院,妈妈每天都护理我。我出院了,她都累瘦了。生:有一次玩的时候,我不小心磕破了头,妈妈知道后非常着急,打车带我去了医院。

生:去年,我的脚被热水汤了,妈妈赶紧给我抹上大酱,又带我去医院。生:一次,我要参加镇的讲故事比赛,妈妈为了让我在比赛中有好的表现,她每天下班回家都陪我训练讲故事。

生:去年秋游,妈妈带病陪我去旅游。

生:我妈妈在顺德工作,但我每年生日,妈妈一定赶回来陪我过生日。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是的,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来感谢妈妈对我们的爱吧。

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妈妈这么爱你们,那你们有话要跟妈妈说吗?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太多,我感谢你!”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工作那么劳累,女儿很心疼您!”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会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你的!”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会令你失望的!”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和爸爸生活得很好,您安心在深圳工作吧!” 师:此时此刻,我知道大家有千言万语要跟妈妈说,下面,请同学一起来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妈妈吧,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一篇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生:自由写作文。(课件播放《念亲恩》)师:巡视指导。

(《妈妈,我想对你说》)

以上案例是梁嘉丽老师执教苏教版的作文课《妈妈,我想对你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上课伊始,梁嘉丽老师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而是让他们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在婉转、深沉的音乐声中,在如泣如诉的旋律之中,一个个学生动情的发自内心的说出自己的感受,特别在学生们随着音乐唱完《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立刻提问:“妈妈这么爱你们,那你们有话要跟妈妈说吗?” 这一问不动声色地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深处,这时候许多学生的声音哽咽了,眼中有泪花在闪动,那一刻他们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就是这样平凡却又伟大。然后,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列举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关心,这样为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很好的铺垫。

【艺术揭秘】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儿童对于音乐的感觉更是敏锐的,随着电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作文教学中的图画再现情境常伴随着音乐来渲染情境。

1.声情并茂入文题

作文要“以情动人”,教师就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种特别情境,并把学生引入到这种特别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主动地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时,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特别活跃,内心会充满激情,作文会变得异乎寻常迅捷。在命题作文的指导中,教师能够创设动之以情的音乐情境,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情感,引导他们积极进入作文的最佳状态。

2、音乐激发情趣。

情不动,故辞不发。文学跟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用音乐渲染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给长辈写一封信”,作文前可播放音乐《一封家书》,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很快便进入主题,并且兴趣盎然。又如,学生在构思写作时,可播放轻音乐或令人轻松、舒适的钢琴曲,不仅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而且学生想象的翅膀也会随之而展开。

3.音乐声中驰想象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激起人情感上的共鸣,引发人无限的想象力。在作文课堂情境活动设计中,让音乐渗透其中是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一次想象作文训练,让学生欣赏乐曲,听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然后自由想象,描述心中所想,再叫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谈谈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内容。最后让学生作文。

4.美妙旋律吐心曲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作文总是望而生畏,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成为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老师可通过音乐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孩子们产生如闻其声、如视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之二:创设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所感,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而所感,又必定是产生于观察之后。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师: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邱(板书邱老师),大家可以叫我邱老师。第一次与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眼睛里闪烁着求知若渴的目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特别的聪明、好学、热情,能跟大家一起学习非常开心。希望我们能度过非常快乐的一节课。让下面跟我们一起学习的老师能由衷的给予我们热烈的掌声,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邱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幻灯片展示成龙的大鼻子肖像画)这个人是谁?认识吗?

生:认识。师:谁? 生:成龙。

师:这是成龙的卡通肖像画,你是从哪个部位认出他是成龙的? 生1:他的头部。

师:更具体一点,哪个部位最具特色? 生1:眼睛。生2:嘴巴。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他的面貌中有一个部位被特别的凸显出来,是哪个部位?

生齐:鼻子。

师:成龙的鼻子大,世界上的人都知道。这副画就是抓住人相貌中最突出的部位来扩大夸张化,这是卡通肖像的特点。虽然不是本人,由于特点很明显,所以,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邱老师站在大家的面前,虽然没有成龙那么帅,但今天我愿意为大家做一个模特。大家看着邱老师,如果由你来画一副肖像画的话,你打算突出邱老师相貌中的哪个部位?

生(略观察后举手):眼睛 师:邱老师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很细很小。(学生笑)

师:别人都是浓眉大眼,邱老师是…… 生齐:浓眉小眼。

师:浓眉小眼,别具特色!同学们,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邱老师,他想要突出的特点也不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纸和笔来写一写邱老师的面貌。邱老师给大家开了个头(幻灯片展示:邱老师走上讲台,他),请大家接着写下去,时间三分钟。

生:(拿出纸笔,开始写。)

师:(先板书“相貌”,接下来下位进行写中指导。)我们要快速下笔,一气呵成……(看看表)时间还有两分钟……同学们,时间到了,没写完的也没关系,等一会儿老师还会给大家时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内容?大胆地举手,好吗?有一个同学举手了,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勇敢地把手举起来。(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先有请这位男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

(生1走到台前,扭扭捏捏的。)师:紧不紧张? 生(小声的):紧张。

师(笑着说):装也要自然点。生:他浓浓的眉毛下。师(指指投影示意从头开始读。)

生(意会,重新开始读):邱老师走上讲台,他浓浓的眉毛下一双又小又细的眼睛,神气十足

师:是又小又细的眼睛,虽然小,但很有神——神气十足。掌声送给他。(掌声响起,学生1笑了,声音更响了,站得更有挺拔了)

生:眼睛下是一个高高的鼻梁,非常逗人喜爱,鼻梁下是一个樱桃小嘴。(听众捧腹大笑,邱老师也笑了。)

师:“樱桃小嘴”一般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邱老师是男孩子,可不可以换一个词啊?

(生思索一会儿,没想到。)

师:这样行不行?邱老师有着一双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众大笑)生(点点头):邱老师有着一双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众大笑)这是他的闪亮之处。

师:谢谢你把邱老师写得这么完美,掌声再次送给他。再请一位同学,谁来?(纷纷举手,邱老师选了一位女同学)

生:邱老师走上讲台,他短短的头发像个刺猬头。(听众笑)师:邱老师的头发根根站得很直,显得精神抖擞,可以吗?

生(点点头):眼睛不大,但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听众自发鼓掌。)师:看,你写得好,下面听课的老师都给你掌声了,谢谢他们好不好? 生(转身面对观众,在老师的提醒下鞠躬示谢。听众掌声再次响起。):鹰钩鼻下是一张大嘴,他这张大嘴说起话来可以是犹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听众再次笑,鼓掌)皮肤黑黑的,配着那张圆圆的脸。

师:谢谢你!同学们,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抓住了邱老师相貌中的显著特点来扩大夸张化,这是我们写好人物相貌的一种比较常用的写作方法。(稍停)我们是初次见面,邱老师给大家还准备了一个见面礼,送大家一个礼物,大家想不想要?

生齐:想

师:猜一猜是什么礼物? 生1:是笔。师:有可能。生2:是金钱。

师:你猜的是金钱,呵呵!生3:是写作文的方法。

师:我相信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这个礼物你也就收到了。生4:是跳一个舞。

师(摆个舞蹈动作):觉得我像个舞蹈家吗?(众人笑)

师(走上讲台):邱老师来揭开谜底。(师从讲台下拿出一个盒子来!)邱老师从小就喜欢乐器,目前会的乐器有十多种,今天送的礼物就是表演一个节目——吹笛子。(师装好笛子,吹奏出一串音符)先找找调。(众人笑,师转身到黑板前。)在邱老师吹奏笛子的时候,提醒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板书:仔细观察)观察邱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板书:动作、神态)

(师开始正式演奏《茉莉花》。演奏完毕,生热烈掌声,师敬礼,放下笛子)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请大家立刻拿起手中的笔,将刚才观察到的老师的(手指板书)动作、神态写下来,邱老师给大家一个过度的句子。(投影展示)邱老师与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送了我们一个礼物……请大家直接往下记叙你刚才观察到的内容。时间5分钟。

(生写作文,师下位巡视进行写中指导)

师:有的同学对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说明他刚才听的时候观察特别仔细。……有一位同学啊,他说从老师的笛声中仿佛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真是我的知音啊!……同学们,时间到了,没写完的同学也没关系,待会儿还有时间给大家,谁大胆地把手举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写的内容。

(举手的学生很多,老师挑选了一位戴眼镜的女同学,女同学走上讲台。)生:邱老师与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送了我们一个礼物,他拿起一支竹笛,开始吹奏起来,他灵巧的手指在笛子上不停地跳动着,就像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小精灵。

师:手指在笛孔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多美丽的句子啊,同学们,掌声送给她。(掌声)生:邱老师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而摆动,眼睛也出了神,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师:她又提到了老师的眼睛,前面有同学形容老师的眼睛是又细又小,刚才你观察到的老师吹笛子时的眼睛是怎样的?

生:凝望着远方,就像看到了山脚那株树一样。

师:老师已经进入到了《茉莉花》曲子的境界里了。谢谢你!生:谢谢大家的掌声。(掌声起)

(师请了一位男同学,男同学了读了两句,声音小而散,老师提醒他先运运气再读)

生(声音更响亮的):邱老师拿起一支笛子,吹了起来。他的两只手,像两个快活的小精灵,在笛子上跳起了舞蹈,眼睛半闭着。

师(开玩笑地说):眼睛半闭着,原本就是又细又小,现在还有没有啊?(听众笑)

师:还不停地走来走去,仿佛是一个大的演奏家。师:“大”的演奏家,把这个“大”换一个词,换什么好?

生(恍然大悟):仿佛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从他那优美的声音中,我仿佛闻到了茉莉花花瓣的清香。

师:原来,你就是我的知音,来握握手(握手),谢谢你,你听懂了我的音乐。

生:曲调时而低,如白云出岫,曲调时而高,如万马奔腾。

师:多么美妙的句子啊!(掌声起)他不仅抓住了老师吹笛子时的动作神态,更难得的是他前面提到老师的眼睛,现在又提到了眼睛,这就叫——

生:前后呼应。

师:他把自己的联想和听笛子时感受的描写,非常了不起。

(手指黑板)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会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相貌、动作、神态来写一个人,说明大家以前学得很好。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是不是应该有超越呢?应不应该有超越?

生齐:应该!

师:今天,邱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也是一个写作心得,那就是——挖掘人物内在的东西,通过了解。前面是通过观察可以得到的,这个是通过了解交流挖掘人物的内在东西,比如,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才学。(板书:个性、品质、才学)为了帮助大家,邱老师再来做一次模特儿,请大家用心去体会。首先,我给大家读一段我自己写的文字,也是写一个人。

师:(投影显示朗读内容,老师配乐深情朗诵)父亲抽旱烟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高兴的时候抽,把头靠在椅背上,悠闲地吐两个烟圈,然后看着青烟慢慢地升腾,慢慢地消散;愁闷的时候抽,蹲在地上,两手抱在胸前,吧嗒吧嗒地猛吸几口,直到烟雾将他整个包围,让所有烦恼的事都随着烟雾悠然散去。

师:同学们,大家写我吹笛子,我写父亲抽烟,有些类似。但邱老师写父亲抽烟不仅仅是描述他抽烟的场景,而是在这个场景中渗透了对他的喜欢和崇拜,在后面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师(深情配乐朗诵):在我的眼里,父亲是一本哲理无限韵味无穷的书,他教书于偏远农村,他劳作于田间地下,他栽树种花、养猪喂牛、抽烟酿酒……他做的每一件事农村人都做过,但他却在这一系列简单的事件里面渗透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儿子的寄托和无穷的希望。这一系列简单的劳作,已被他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是生命的内涵……

师:同学们,每次提起父亲,我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父亲太伟大了!他在一所条件艰苦、偏僻、落后的农村小学里当老师,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从没说过一声累。受父亲的影响,我也无怨无悔地做了一名老师。父亲喜欢看我写的文章,我就不断地写,我觉得这是我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写好文章、教好学生就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和最大的孝顺。于是,我在2003年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展示书),也指导我的学生写出了很多书。(展示书)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对邱老师的了解又多了一些,相信现在动笔写的时候一定能挖掘我的内在神韵。纸就在你的桌上,动笔吧。邱老师给大家一个过度的句子。(投影展示:笛声还在教室回响,邱老师在笛声的余韵中开始评点我们的作文片段,并深情地给我们朗诵了他写的文段。聊着聊着,我发现邱老师……)

(生提笔写文章,师下位巡视进行写中指导)

师:……有的同学说邱老师很孝顺,这是他挖掘到的内在的东西。……还有的同学说老师才华初众,文章写得好,而且教法也很高操。……好,同学们把笔停下来,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写的内容。(小手如同雨后春笋,老师选了坐在后排的一位女同学)

生:我发现邱老师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热爱生活,对自己的父亲非常了解。所以,他决心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老师。他的教学很有方法,讲得也很出色,邱老师的父亲如果也在现场,他一定会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欣慰。

师:等一会儿,我就把你写的这句话发短信发给我的父亲。同学们,他有没有挖掘到了老师内在的东西?

生齐:有!

师:孝顺,教法高超!谢谢。谁来推荐一位同学读读自己的作品。(被推荐的学生上台。)

生:聊着聊着,我发现邱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他对父亲的崇拜。师:眼睛里流露出对父亲的崇拜,更准确一点。

生:似乎邱老师的父亲就在他的面前。邱老师似乎有着千言万语要对父亲说,但怎么说也说不尽。他告诉我他的父亲很喜欢他写的文字,所以他就不停地写。

师:你觉得你挖掘到了邱老师内在的什么? 生:对父亲的尊敬和崇拜。

师:谢谢你的挖掘。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把作文写完给你们的老师指导一下,也可以把它寄给我。这节课,大家通过描写邱老师的动作、相貌、神态,还通过进一步的沟通了解写了邱老师内在的个性、品质、才学。在我们的习作六中,有这样一个要求(投影展示苏教版第十册习作六的作文要求)写最喜欢或最崇拜的一个人,而且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相貌、动作、神态等写了邱老师,这可以算初识邱老师了。(板书:初识)但如果是写最喜欢或最崇拜的一个人,还能不能停留在初识的层次?

生齐:不能!

师:所以,我们还要有更深的了解。(板书:深入)。如果要写成龙,仅仅从他的大鼻子和他打斗的武术动作去写,这些都只能算他的外在。是肤浅的。其实他还有很多内在的东西。比如,他的善良、他的正义、他的爱心,等等。在地震发生以后,他是作为艺人第一个捐出1000万的人,这是他的善良和有爱心的体现。如果你是写他,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如果你写的是其他人,一定要做到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我相信同学们在课后一定会仔细观察,深入了解,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作文。

(《我喜欢(崇敬)的人》)以上案例是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邱运来老师执教的苏教版第10册六单元的习作:要写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是对三四年级我们就已经训练过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第二是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个要求比以前提升了,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次的习作,邱老师多次创设观察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开始上课,邱运来老师并没有直接要孩子们写作文,而是让他们先观察成龙的卡通肖像画,之后让他们观察邱老师并用文字给老师画肖像画。不直白地说要写作文,但学生已经在写了,而且是兴致盎然地写。接下来,邱运来老师创设了送礼物、吹笛子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态。由于形式比较活泼有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所以学生写起来也有话说。在学生写的时候,邱运来老师不忘进行写中指导。一是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来写,二是引导他们写曲子带给他们的感受。一句“这位同学说在我的笛声中闻到了茉莉花的香味”,就引出了孩子们更独特的心理感受,从侧面描写来凸显老师的特点。课的后段时间,老师已经在不动声色中让学生把一篇作文的主干写完了。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写这一篇文章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还是初识。要写好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就必须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邱运来老师在此引导孩子们在课后搜集资料,通过深入的了解去挖掘人物更多的内在美。既强化了教学重难点,又使孩子们更愿意去做。从而使课堂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去课外观察、深入了解、搜集资料、下笔成文。【艺术揭秘】

一、观察生活,广搜素材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常说作文源于生活,多一些观察,多一份思考,多一些体验。从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习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作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记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观察活动激趣。

二、创设观察情境,让学生有感而发。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三、提供观察环境,培养观察力

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所感,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而所感,又必定是产生于观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了解社会生活。如:秋游、学雷锋活动、校运会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介绍家乡的一种美味,老师布置学生在家里与父母一起做一道菜,并仔细关观察做的全过程;教学介绍一种植物,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植物园进行观察。

之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会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

师: 安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爱的播洒。它能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沐浴到阳光和雨露。在马老师班上,有个叫小惠的同学,她今天就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多媒体播放视频: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份试卷,坐在座位上哭着)

师:看完了视频,谁来说说小惠为什么不开心。生:小惠考试没考好,所以伤心的哭了。

师:假如你是小惠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安慰她呢?请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生1:我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师:你这是在鼓励她(师板书:真诚鼓励)

生2:小惠,你不要哭了,谁都有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没关系的。师: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这样小惠心里就会舒服一些。(师板书:表示理解)

生3:小惠,没关系,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就一定能考到100分。

师:你也是在鼓励她,可是,小惠试卷上的这道题还是不会做,怎么办? 生4:小惠,我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做,我教你吧!

师:你的帮助会使小惠更快的从失败中走出来(师板书:主动帮助)师:你是小惠的同桌,你知道她为什么伤心?如果你不是她的同桌,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吗?

生齐答:不知道!

师:这时候你会……(生纷纷举手)生:小惠,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呢?

师:是啊!要知道她为什么哭才能安慰她,(师板书:问清原因)师(指板书):孩子们,这就是安慰的技巧。其实,所有的语言和帮助都出自于我们对小惠的同情和……

生齐答:关心。

师:是啊,所有这些安慰的语言、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小惠的真诚,只有真诚,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板书大括号,真诚)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惠的同学又是怎么安慰她的。(播放视频:同学们安慰小惠的情景)

师:有了同学们的帮助,相信小惠一定能从失败中勇敢地走出来,下次争取更好的成绩。在学校看到同学烦恼时,我们能安慰他,如果在家里有人不开心了,你能让他们快乐起来吗?【出示幻灯片】:

(生看幻灯片,师读)

师:先看第一件事,想一想:妈妈没什么把明明的小狗拿去送人? 生1:因为明明天天玩狗,学习成绩下降。师:玩物丧志。

生2:小狗天天在家里拉尿,把家里弄得好脏。师:妈妈好烦,没时间搞卫生。

生3:妈妈的同事帮妈妈一个忙,妈妈就把小狗送给她。师:小狗成了酬谢的砝码。

师:再看第二件事,弟弟和妈妈之间发生了冲突? 生1:弟弟不写作业,妈妈很生气。生2:弟弟把妈妈刚拖好的地又踩脏了。生3:妈妈让弟弟弹琴,弟弟不想弹。

生4:弟弟玩妈妈的首饰盒,把妈妈的戒子弄脏了。师:那可是爸爸送给妈妈的定情物呀!(生笑)

师:可能有很多种原因,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从上面两件事中选择一件,确定原因,商定角色,互相练习,练完了还可以互换角色。

师:哪组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交流?(生纷纷举手)师请一组同学。生1:我做弟弟。

师:请你先告诉大家,你们组选择的案例。

生1:我们组选的是第二件事,我做弟弟,他做妈妈。(众生笑)师:(师笑)你今天做回妈妈,以后一定会更加理解妈妈、体谅妈妈。生1:她做姐姐,他做姐姐的同学。生1:(撅嘴巴,做不开心状)

生2:(扮妈妈,哀声叹气,十分郁闷的样子)

生3:(望妈妈,又转向弟弟)弟弟,你怎么又惹妈妈生气了? 生1:妈妈让我读英语,我不想读!

生3:妈妈,您别生气!弟弟虽然不读英语,但是他今天还帮您拖地了呢!其实他还是挺乖的。

生2:乖什么乖!光会拖地,学习不好,长大也没用!生3:(无话可说状)

师:妈妈讲得好像也有道理。(对生4)!这位姐姐的同学,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你会怎样劝他们呢?

生4:阿姨,别生气了!

生2:(看了同学一眼,仍然气呼呼的样子)

师:看来妈妈今天真的生气了,哪位同学来劝劝妈妈? 生5:阿姨,其实您的儿子挺懂事的,您生气了,他也不开心。

生6:阿姨,弟弟帮您拖地说明他还是爱你的,就是学习差一些也没关系啊。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嘛,对吧?

生7:不行,学习不好,长大做不了好的工作,挣不到钱,你怎么孝顺妈妈呢?

师:你不同意xxx的观点,请你走过来去对他再说一次。

生7弟弟如果学习不好,长大做不了好的工作,挣不到钱,他怎么孝顺妈妈呢?

生6:噢!(点点头)

生8:你可以让姐姐教他学习,他的英语成绩就会好了。师:(对姐姐)姐姐,你有什么想法?

生3:妈妈,您别生气了,弟弟虽然不爱学习,但他还是有很多优点,上一次您累了,他还给您捶背了呢!您忘了吗?

生2(笑了)我没有忘记。

生3:弟弟就是英语差一些,我帮他补习,他一定能学好的。生2:那好吧!还是我的女儿懂事。师:可别忘了弟弟呀!他还难过着呢。

生3:(拉着弟弟的手)弟弟,我教你英语吧!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学好。生1:谢谢姐姐。

师:你们觉得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安慰,效果怎么样? 生1:我觉得姐姐表现得很好。师:好在哪里?

生1:她先问妈妈为什么生气,还帮助弟弟补习英语。生2:她还鼓励弟弟一定能学好英语。生3:她拉着弟弟的手,很亲切。

师:当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像姐姐那样拉拉对方的手,或拍拍对方的肩,他会感到更加温暖。

生4:我觉得妈妈有一点不好,姐姐劝她了,她还不开心。

师:可能是姐姐安慰的话没有打动妈妈,还可能因为妈妈没能学好自我安慰。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们在接受别人安慰的同时,也得学会开导自己。

生5:我觉得弟弟做得不好,他惹妈妈生气,应该自己主动去安慰妈妈。师:是啊,如果是因为你令到别人不开心,就更应该主动去安慰。生6:姐姐的同学表现得很好,她去同学家玩,还能帮助同学安慰妈妈,很有礼貌。

师:相信有了大家的帮助,妈妈和弟弟一定能开心起来。

师:大家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可是,一想起她,我便开心不起来了。她就是我们社区的王奶奶。【多媒体播放王奶奶独自流泪的画面,师配乐旁白:这位就是王奶奶,她就住在我们这个社区。最近王奶奶总是一个人坐在门口,眼睛里还不时泛着泪花。因为与她相守六年的小孙子被父母接回北京读小学了。小孙孙从小就住在奶奶家,是奶奶一手带大的。这不,六岁多了,该读小学了,儿子儿媳妇便把孩子接回北京上学了。自从孙子走了之后,王奶奶每天吃不好,睡不香。望着这位年古夕如此憔悴的王奶奶,实在令人心痛。小孙孙呀,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奶奶呢?奶奶想你呀!】

师:望着这位风烛残年、孤独伤心的王奶奶,大家的心情怎样? 众生:难过。

师:是啊,我们都非常同情王奶奶,愿意帮助老人家么!生(齐答):愿意。

师:请大家在自己的小组讨论:怎样帮助王奶奶?(生热烈讨论)

师(悄悄扎起头发扮王奶奶):孩子们,你们好!我是王奶奶。我的孙子去北京读书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好孤独呢!

(有

一、两个学生偷笑)

师:我听说咱们四1班的小朋友特别懂事,特别有爱心,所以才来找你们的。(偷笑的学生止住了)(教室一片寂静)

师:孩子们呢,有什么话对奶奶说吗?

生1.奶奶,您不要难过,您可以叫您的孙子过年回来看您。

师:他们也说了,可是离过年还有好长时间哪,哎,我每天都在数日历,早着呐!

生2:奶奶,您可以去老年活动中心打打麻将,这样就不会想孙子啦。师:奶奶不会打麻将。

生3:王奶奶,您可以每天打个电话给孙子,就会开心了。师:孩子,你不知道,电话又看不见人,打完电话更加想念他们。生4:奶奶,您可以上Q和您的孙子视频聊天呀。师:呕,家里有一台电脑,不过那个什么Q我哪里会呀!生5:王奶奶,我放学去你家教你吧,很容易的。师:谢谢谢谢,真是好孩子。

生6:奶奶,您就把我们当成您的孙子吧,我们每天放学都会来你家看您的!生7:我们可以帮您做家务。

生8:您可以记下我们的电话号码,您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给我们。生9:我家住在你家附近,我们家有好吃的我可以拿给您吃。

师:孩子们,谢谢,谢谢你们,有你们这些乖乖,我呀,以后不想孙子啦!孩子们,你们还得上课哪,我先走了,下午奶奶准备糖果在家等你们!

师(转身放下头发):王奶奶走了,马老师又回来了。(生笑)

师:今天我看到的不仅是六(1)班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更感受到的是一股股爱的暖流。一声声的安慰,是夏天里的阵阵凉风,是冬天里的红红的炉火,它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安慰,是一种艺术》)

以上案例是周艳清老师上人教版第九册的作文《安慰,是一种艺术》。对于每个教学者来说,多媒体教学这个名词都不陌生。它就是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花采集,获取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式,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现今这一代表现代化的工作设施,悄然步入课堂,它的魅力,和它的风采,已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半壁江山,成为广大教师,特别衷爱的现代化课堂宠儿。在传统的教室里,交往和交流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够充分,而利用多媒体播放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写作的强烈欲望。

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作文课上,周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如小惠手拿试卷伤心的画面、同学们安慰小惠的画面、社区独居老人独自流泪的画面等,感人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进一步地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艺术揭秘】

一、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就是说,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也就是感觉,记忆,思维或想象着什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运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最大限度的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触发写作动机。

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来思考的。”所以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把生活中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共鸣,接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故多媒体参与作文课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三、运用影视教学,加深记忆

正如布卢姆所说,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以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这个作文教学方式正是使学生登上两“梯子”,使学生的构图作文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的提高过程。而一堂具有形象性、启发性、情知性三个特点的作文课,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创设情景让学生寓教于乐,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把潜藏在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因素自觉的发掘出来,这样即利于作文内容的丰富,又利于学生情感的陶冶,使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成为情感丰富的人。

五、深度阅读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作文情境教学法”的设想和实践正是想探讨这个重要的课题——如何使作文教学更具艺术性,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使教学充满了源头活水。

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从而活跃学生的身心,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的“激情点”,激发学生的创欲望,激活学生的生命力,让学生“我手写吾心”,兴趣盎然,激情勃发,文思泉涌,酣畅淋漓,写出“清水出芙蓉”般的小学作文,让学生作文与做人齐头并进。

(一)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特性

选择情境的内容是情境习作教学重要的前提条件,习作从内容入手,创设的情境内容,恰当与否,将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把握以下特点:

1、目标性。创设的情境内容要符合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重在解决此次习作的重难点,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创新性能促进其创造性发展的内容

2、真实性。作文内容的生活化,决定了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那么提供的情境,就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意义,让学生感到非常的亲切、自然,也能调动他们的记忆,有话可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习文的能力。

3、趣味性。情趣是观察的原动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所要创设的情境内容生动有趣,易于激起学生的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使其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从而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情感,达到熟悉和把握习作对象的目的。

4、层次性。由于各个学段的学生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的层次不同。因此,创设习作情境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知识起点、习作教材训练的要求,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有利于作文训练的情境内容,为写作打下基础。

5、灵动性。情景创设只是预设,课堂会有很多的生成,教师要把握好灵动的特点,利用教学智慧,较好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能力,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6、缜密性。老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缜密地设计,事先调查安排,为学生能理性地、有条理地、有方法地写作打下基础。

(二)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情境创设是作文教学活动良好的开端,但情境并不是越复杂越好,只有现实的、完整的、富有教学意义的情境才是好的学习情境。要使创设的情境有价值、有实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

了观赏,它不在于刻意制造些教学气氛,更不在于额外添加噱头,更加不在于哗众取宠。因为真实的课堂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创设自然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学生的作文内容才会充实,并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故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求简。情境的创设应该为作文教学服务,不让多、繁的情境充斥着课堂,我们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数量未必多,但一定要精。否则,不仅占用了学生构思作文、动手写作的时间,也更易使学生产生“耐药性”,以后的情境创设就不得不精彩。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才是真的。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连写作的时间都没有。故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老师所创设的情境,简明实用,学生才能感受写作的乐趣,体验作文教学的快乐。

3、求实。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情境创设的本意是给冰凉的作文教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写好作文。情境不是“花架子”,也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情境的创设应该联系作文主题,根据作文主题的实际需要去创设情境。只有主次分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情境更有价值。别让情境创设轰轰烈烈地来,无声无息地走。

(三)作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1、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小学作文教学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注意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第一,先观察后作文。观察是习作的基础,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门户,认识的起点,也是情感的发源地。指导孩子们按一定顺序精深、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验生活引发情感,是训练习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体验,诱导动情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创设游戏、表演,外出旅游等情境。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第三,先口述后写作。情境口述是将观察思考的内容和自己真实的感受,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学生通过创设情境获得写作素质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加忆情境,进一步分析、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用恰当的方式描述情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训练习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术和实践完成的培养。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第四,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故在情境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情境的内容用恰当的形式、准确、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是具体的习作。在教学中,应当提出明确要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分段,怎样围绕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写等。一般训练先在课堂上分组各这样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2、拓展写作空间,扩大思维视野。许多老师认为情境作文教学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创设情境,其实如果站在大语文教育的角度,把作文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作文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加强课内与课外、作文与做人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名胜古迹、城乡变迁、民间风情、影视报刊、时事要闻、实践活动„„无不是作文教学的丰富宝藏。学生们沐浴在这广阔的时空环境中,见之,则开眼界长知识;听之,则明始末增信息;说之,则表情意通思想;读之,则广见识晓事理。如此,如果老师把学生在课外从一个个活生生的情境中所体验到情感带到课堂,那又何愁我们的写作教学没有源头活水呢?所以,作文教学应该开放空间,积极倡导语文实践。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我们不宜过多的束缚,应给孩子的心灵以广阔自由的呼吸空间。在习作中放飞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袒露真诚。说真话,抒真情,恢复语言的活力,做到人文合一。让每个孩子都展示真实的自己,我们应该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作文。这样我们发现儿童有他们自己的语言特点,有他们的精神世界,再反思我们的教学,就会发现我们的心太急,很多要求超出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有了比较大的宽松度,学生的个性表达才成为可能。

语文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情境教学借鉴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有关情境的论述,吸取了直观教学的有效因素,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符合艺术特点的创造。实践表明,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等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永正

《教海漫谈》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吴立岗

《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

3、任重义

《采用情境教学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李毓贤

《要重视课堂作文的情境创设》

中学语文

2007年

6、李

《例谈作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7、邓泽棠

6.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篇六

它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其分类有:

1.实体情境--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

知识,激发情趣。

2.模拟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 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 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3.语感情境--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 想,体会其情境。这里所说的;“语感”,是指对语言的内容、感情和表现方法等的感悟。语感越强,对作品 的艺术形象感受越深,也就越能体味作者的情感。

7.小学美术情境教学 篇七

一、巧妙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游戏有着天然的热情,以玩带学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情境模式,能开启小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具有发散思维的创造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由于游戏情节的轻松愉快气氛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并投入,所以游戏情境的美术教学模板为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了条件。以小学生认知特点为切入点的游戏情境设置,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以他们熟练的游戏内容导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不设防的心理状态下打开学习国画的兴趣之门,并在游戏互动环节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在玩中学的印象,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接受国学知识学习和画面体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创作的信心。如,在《花鸟小品》国画课中,教师可以由童话故事或者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形成对花鸟小品的初步认知印象,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二、游戏导入新课内容,诱发小学生想象灵感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在课堂主体设计上,普遍存在着机械化、程式化的问题,对学生而言,美术课无论是国画也好,水彩画也罢,都是一个模式一种方法,整体氛围枯燥沉闷。以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导入新课,首先打破常规教学中主体模糊的教学方式,将教学主体位置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释放出对新知识的求知渴望,并通过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在这样的教学导入前提下,学生进入教学主体部分的条件趋于成熟。前期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沟通已经建立起彼此认同的信任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国画学习中,通过细节分解和技法示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激发,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乐趣,并通过日常积累与深入思考的相互贯通,形成初步的想象灵感,体会到灵感创作的成就感。

三、利用美术教学游戏设计,开发小学生创造潜能

小学阶段正是儿童情智启蒙的初级阶段,玩是其天性,也是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观察学习的一种途径,美术教学引进游戏情境,是针对年龄段孩子特别有效的一种教学改进。小学生生性好动、活泼天真、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究精神,是极具可塑性的一个群体,教师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可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游戏环节,或用于课前导入,或用于课中活跃气氛,或者以课后作业的形式等等,都能受到小学生的欢迎。而对小学生而言,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更容易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自觉在教师的课堂设计中发掘出个体艺术潜能和创造力,这是教学任务之外的收获,比教学本身更具有教育意义。如,《水墨游戏》课题本身就以游戏为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突出游戏的风格,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墨色的变化、线条的作用,了解国画的基本构造和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挖掘其艺术潜能。

四、巧设课堂结束设计,保持小学生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课堂结束环节往往是总结验收和布置作业环节,学生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处于疲劳状态,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对教师的总结产生抵触和厌烦,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课堂最后五分钟是学生身心最疲劳的时候,此时教师可设计竞赛环节,通过比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时得到充分利用。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和艺术瑰宝,教师在美术教育中结合游戏设计的教学方法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将艺术品位和文化传承内化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互动中形成国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和国画教学,是美育活动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开启青少年儿童审美兴趣和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引进游戏情境模式是对“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有效实践,也是在充分尊重儿童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挖掘游戏的内驱力和创新教学的潜力,使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文层面和情智开发上。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美术教育的传统方法是摹本教学法,即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一笔一画地临摹范作的线条和色彩。这种教学方式由于范本固定、形式单一,再加上所选择国画范本大多超越了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参与现象较为明显,对美术课程和国画认知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引导、开发,是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美育潜能的制约。

关键词:小学美术,“游戏”情境,国画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小莉.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5):136-137.

8.试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八

一、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由于声像信息富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它容易吸引人的注视和心向,诱发人的想象和思考。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声像信息,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如《激情面具》一课,我采用独特的故事情节为开端,营造一个极具情意性的氛围。在课前准备中,我把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宝莲灯》中一段情节(画面中人物围绕篝火狂舞、祈祷祭祀)改编成一段flash影像情境。上课伊始,教师神秘地拉上教室窗帘,关闭灯光,播放声像,荧屏上狂热的舞蹈场面和不时出现的面具特写营造出强烈的声像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震撼。此时,教师作故事旁白:“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重大的庆典活动中,人们会头戴造型奇特夸张的面具,用他们特有的舞蹈狂欢庆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尝试体验、探究创造,他们陶醉在少数民族地区那个具有神秘而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奇思妙想,大胆创意,运用综合造型材料设计制作出一个个具有个性化的面具……

可见,美术教师以生动有趣的声像信息为抓手,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丰实了学生的表象信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

二、利用多感官参与,诱发学生探究兴致

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创设学生多感官参与的教学情境,发挥多种感官的综合感知功能,拓展学生认知客体的维度,立体地、全面地、由表及里地让学生感知探究事物的本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餐盘中的“画”》,这是一堂泥塑制作课。课前,我特地到学校食堂买来一盆糖醋排骨,嫩绿菜叶作底,附以橙色的萝卜花。为了使教学具有神秘感,吸引学生好奇、注视,我特意在菜盆上蒙上一块洁白的纱布。上课铃一响,我将菜盆端进教室,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扑鼻的香味引发了学生们多元的猜测……接着,教师又问:“什么香味?”“什么做的?”“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用什么搭配?”让学生通过猜——嗅——摸等感官体验,逐一作出了相应的回答,最后,教师请一位女同学上台揭开菜盆上的面纱,此时,随着神秘面纱的揭开,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哇!”的响声……于是,教师顺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的食文化,让学生在讨论发言中了解、领悟和烧制(画与做)中国菜的“色、香、味、形”。学生通过多感官参与的实践体验,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造型能力得到了训练,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情感得到了提升。

三、利用情感共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利用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现一种“以情促情,以情促思,以情作画,以画抒情”的美术创作教学的境地。

四、利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乐于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动力。由于小学生好玩好动的身心特征,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力、探究力、创造力的好策略、好抓手。

在上《数字变变变》一课,我采用竞赛的教学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发现数字与美术造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对数字产生联想,让学生用绘画、剪贴等形式制作自己的电话号码,采用“比一比、赛一赛”,谁的想法最新奇,谁的作品——“名片”最漂亮。通过趣味游戏——“找朋友”这一教学设计与应用,让学生在歡乐的游戏中交换自己设计的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名片”。因此,通过该课的教学,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增进了友谊,而且体会到了美术劳动的价值。所以说,情景的创设不在于简繁难易,而是在于合适。在美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各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情境之中,以创造性教学为主,因材施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还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及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出独具个性的鲜活的人。

实践证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留给笔者以下几点思考:

1.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于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的运用因人(学生、教师)而异,因课而异,我们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更切忌教学程式化。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教学方法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3.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寻求有效教学途径是美术课堂教学永无止境的话题。

为此,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确立“教无定法,以学定教”的教学观,进一步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特性,探索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

上一篇:清明节三年级周记下一篇:大班秋季保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