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裂缝后期维护措施(精选8篇)
1.砼裂缝后期维护措施 篇一
砼结构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砼构件裂缝产生的`原因,从监理角度提出了控制砼构件裂缝产生的技术措施.
作 者:张永春 史慧彬 洪伟 作者单位:张永春(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杭州,310000)
史慧彬,洪伟(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淮安,223200)
刊 名:交通科技英文刊名: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z1)分类号:U4关键词:裂缝 荷载 变形 监控
2.砼裂缝后期维护措施 篇二
随着技术的进步, 砼浇注均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砼或商品砼并泵进行筑砼。由于泵送砼南京落度比较大, 砼收缩裂缝比较难控制, 为此本文对裂缝进行分析, 并根据当前现场施工实际情况, 总结了以下几项措施进行控制。如有不足之处, 恳请指正。
1 技术关键
砼裂裂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两个, 一是不均匀沉降, 二是温差。
不均匀沉降利用地基承载力和桩基础进行解决。温差问题现浇砼在硬化过程中产生水化热温升较高, 降温时保温措施不当, 都会产生裂缝, 为防止砼裂缝, 从设计上一般采用无收缩补偿砼和构造配筋, 从施工上考虑合理的配合比, 施工时采用合适的微膨胀剂、减水剂, 改进搅拌浇筑工艺, 加强测温、保温等加以解决。
2 具体措施内容
2.1 UEA (低碱型) 是一种专门用于抗裂防火砼的特种外加剂, 在水泥中掺入10~14%的UEA可拌制成补偿收缩砼, 用于各种自防火结构工程中能大大提高砼自身的抗裂和防火性能, 从而延长温度收缩缝的间距, 简化施工工艺。
2.2将UEA加工砼中, 拌水后将生成大量的膨胀结晶水化物, 使砼产生适度膨胀, 砼在钢筋的约束下, 将所产生的膨胀能转变为压应力。这一压力可以大致抵消砼收缩时生生的拉应力, 从而防止或减少砼收缩开裂并使砼增加密度和抗渗能力, 由于UEA水化形成的钙矾石晶体具有填充切断毛细空隙的作有, 能使大孔减少, 总空隙率减少, 从而提高了砼的密实性, 提高了抗渗能力。
2.3按实际要求可留置膨胀加强带, 带宽2米, 事两侧铺设密孔铁丝网, 并用立筋 (8@150) 加固, 正常部位掺量10%, 加强带处掺量12~14%, 加强带处砼级别比两个侧砼级别提高5MPA, 加强带内不设钢筋接接头, 上下各附加8@200钢筋网, 浇筑完砼后要特别养护, 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
2.4在砼中使用具有抑制碱集料反应, 改善砼性能的掺合料 (如超细磨矿渣、粉煤灰等活性细掺料) 。
2.5现场浇筑与振捣:楼板混凝土浇筑要控制防止浇筑时踩踏上层钢筋。浇筑前, 沿浇筑方向铺设由矮马凳中脚手板组成的马道, 砼工站在马道上进行操作, 并且在浇筑现场设钢筋工看钢筋, 及时将变形钢筋复位。洞口边要振捣密实。
振捣要均匀, 采用高频振捣器进行振捣, 坚持“快插慢拔”, 加密棒点以确保砼振捣密实, 避免欠振和过振, 要在砼第一次振捣20秒钟左右, 以表现出现浮浆不再下沉及表面无气泡泛起止, 方可将振捣缓慢上拔。间隔一段时间 (20分钟后) 后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浇筑和终凝前的二次压实, 以减少硬化前后裂缝和气泡。
2.6严把砼抹面关:为尽量避免楼板特别是厚度较大的楼板面砼因沉降产生裂缝, 要坚持在砼初凝和终凝之间进行二次或三次抹面, 防止开裂。为保证楼板平整度, 砼面使用整平机进行整平, 砼表现抹光:利用机械进行多次抹光, 达到抹灰地面要求, 并且严格控制上人和上料时间。
2.7砼配合比
2.7.1水泥用优质水泥, 对于砂、石的含泥量要进行控制, 对砂、石的含水率要了解, 进行计算中心后调整配比, 砼的外加剂要按使用说明进行掺量。
2.7.2砼的搅拌时间要准确, 搅拌时设专人看管, 技术人员要亲临现场指挥, 每台班开始前, 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亲试运转, 对所用的计量器具进行检查, 校对施工配合比。
2.7.3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生、牌号及质量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校对, 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检查, 台有变化及时调整。
2.7.4搅拌时间:由于泵送砼坍落度大, 最少搅拌时间为3分钟, 出料时先少许出料, 用坍落度筒检查砼的坍落度, 合格后方准出料。
2.8砼的计量
2.8.1砂、石计量:由于采用砼搅拌站, 该系统配有自动计量装置, 使用前进行检查, 保证其正常工作, 计量允许偏差≤±3%。
2.8.2水泥计量:采用袋装水泥时, 对每批进场的水泥抽查10袋的重量, 并计算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 以此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用量。采用散装水泥时, 车车过磅, 水泥用量的允许偏差≤±2%。
2.8.3水的计量采用搅拌机自动上水计量装置, 每天对搅拌机上水计量装置进行检查, 水计量允许偏差≤±2%。
2.9砼养护措施
3.商品砼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篇三
1.商品砼裂缝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商品砼的裂缝基本上是由于水分蒸发和浆体收缩,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引起的,其类型与普通砼裂缝的类型大致相同,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1塑性裂缝
塑性收缩是砼在初凝前的塑性阶段失水形成的。砼浇筑后开始逐渐凝聚,由流态变为塑态,然后硬化变为固态,在塑态阶段产生的裂缝称为塑性裂缝,是现浇钢筋砼结构中的一种早期裂缝,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1砼骨料沉落裂缝
砼在振捣器和重力的作用下,骨料开始下沉,水泥浆上浮,并挤出部分水分和空气。这种沉落直到砼硬化时才停止,骨料沉落过程中若受钢筋、预埋件及模板阻力或两面部位沉落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裂缝。此种裂缝砼坍落度愈小,模板粗糙不湿润,钢筋排列过密,振捣不实,越容易出现。
1.1.2塑性收缩裂缝
砼处在塑性阶段,由于砼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裂缝,它与砼的流态有关。中等流态砼干缩变形比普通的砼干缩变形大几十倍,如不注意,易引起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是砼浇筑完表面收水后,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砼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砼强度非常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导致开裂。二是水灰比过大,配合比不准确,石子过少,模板过于干燥或水泥用量过大等都会导致这类裂缝的出现。
1.2水化热裂缝
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短中产生一定的水化热,特别是大体积砼及高强度砼,由于水泥用量较大,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不易散发,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砼表面散热较快,使砼表面与内部产生一定温差,从而产生较大温度应力,超过构件本身的抗拉强度时,必然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很深,有时是通透性的,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水混凝土初凝前,水化反应收缩的一部分反映在塑性收缩中;在混凝土初凝后的水泥化学反应收缩则主要形成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在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时间过短时会产生收缩裂缝。
1.3干燥收缩裂缝
由于砼构件约束,砼收缩变形时内部产生收缩应力,这个应力超过砼材料的抗拉强度,就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是从施工阶段撤除养护时开始的,早期的收缩裂缝比较细微,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蒸发量和干燥收缩量逐渐增大,裂缝也逐渐明显起来。产生的原因:(1)砼浇筑成型后养护不当,表面收缩剧以受到内部的约束,出现拉应力而引起开裂;(2)采用含泥量大的粗细骨料配制砼,收缩大抗拉强度低;(3)砼过振,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大的砂浆层,收缩量加大。
混凝土干燥收缩值的大小与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直接相关,并受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混凝土的诸多成分中,以粗骨料的体积稳定性最好,砂子次之,收缩变形主要发生在水泥及掺和料构成的浆体和砂浆上。因此,在施工和易性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石子用量,降低砂率,降低用水量,对减少干燥收缩裂缝以及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是有利的。
2.裂缝的控制措施
2.1设计方面预控
(1)设计中对住宅四周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板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工程实践充分证明,采用此种措施后,房间内基本上不再发生45.斜角裂缝。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而不得已时,应充分考虑加强措施。
(3)合理留设伸缩缝。伸缩缝是为了防止结构因温度效应而设置的一种结构缝。我国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式结构处于室内或土中条件下的伸缩缝间距为55m,合理设置伸缩缝对大体型结构防止温度裂缝是非常有效的。
(4)合理留设后浇带。它是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变形缝,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设计后浇带的目的是取代结构中永久性的伸缩缝。要求在浇捣后浇带之前,结构混凝土至少30%的收缩已完成。
(5)结构设计人员应充分重视对于构造钢筋配置的认识,特别是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2.2材料方面预控
2.2.1骨料
目前泵送混凝土的碎石规格一般为5mm~25mm.根据试验,采用5mm~40mm石子比采用5mm~25mm石子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5kg左右,在相同水灰比情况下,水泥用量减少20kg左右,因此尽量选择大粒径粗骨料。
2.2.2砂
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控制在2.3以上,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因为采用细度模数为2.8:2.3的中砂每立方混凝土可减少水泥用量约30kg,减少水用量20kg~25kg,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温差引起的收缩。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应控制在38%~45%。
2.2.3选用优质高效的外加剂
为达到抗裂、防水的目的,在配制混凝土时,一般需要掺人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影响非常大,有些膨胀剂与其他外加剂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应经试验确定。
2.3施工中的主要措施
(1)振捣要密实,振捣时间以5-15s宜,并采用二次振捣技术。混凝土浇筑20-30min后,振捣时不要碰钢筋及埋件。
(2)混凝土振实后,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混凝土,并覆盖严密,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并延长养护时间,采用冷水拌合法,降低混凝土浇注时的温度。
(3)浇注前检查模板的刚度是否满足要求,即侧模之间、侧模和底板之间、侧模和底模与小横方之间是否安装牢固,形成坚固的整体。且结合严密。水平支撑是否到位、坚固,确保支撑不位移
3.裂缝的处理方法
裂缝宽度为0.2~0.6mm之间的,可将裂缝冲洗干净,干燥后采用压力灌注环氧浆液或加贴碳纤维布封闭补强;裂缝宽度为0.6mm以上的,先沿裂缝凿一条宽10~15mm的V型槽,将表面冲洗干净,干燥后槽内表面用环氧胶泥封闭,然后用刮刀将环氧胶泥嵌入槽内压实。
4.现浇砼裂缝的防治论文 篇四
关键词:砼裂缝,防护,处理
现浇砼由于设计、施工、使用不当等原因常常发生裂缝,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几乎每栋建筑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对已经超出了国家标准,或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规程的规定的裂缝,要防止无原则地任意扩大成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延误工程进度。
1.裂缝的原因
1.1原材料质量差易引起裂缝
砼是由水泥浆胶结砂和石子组成,而砂石强度经常大大超过砼的强度,从砼破坏试验中可见,破裂面主要出现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上。因此,控制水泥标号与用量、水灰比、骨料质量、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是较少裂缝的`重要原因。
1.2温度与砼伸缩产生裂缝
砼受到温度变化作用会产生伸缩变形。砼浇筑后其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比浇筑时温度最高可达30℃左右。由于砼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体积膨胀,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到后期,砼在降温过程中体积收缩,加上受到支承结构的约束。又在砼内部出现拉应力。在升温、降温期间砼内出现拉应力的过程中,若砼抗拉强度不足,则导致裂缝出现。
1.3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
房屋四角部位,基础应力重叠,基础下沉量往往比其它部位大,使四角部位的楼面产生附加弯钜,促使裂缝发生。
1.4设计计算理论与结构实际工作的差异引起裂缝
设计计算位于墙角部位的板时,由于考虑端墙的边界构造条件,一般都假定板的支撑条件为简支,而且只能考虑这一小块单元板块,整个楼面实际是一较大空间体系,无论是肋形楼盖还是井式楼盖,实际上均是一大板块,空间支撑于四边墙体或框架梁上,整个楼盖在荷载作用下必然产生竖向变形,四边支撑并非象假设的那样完全简支。论文检测。由于圈梁的实际弹性固定约束作用,位于墙角部位的板将产生相对弯矩,设计计算对此并未考虑,仅在板四角构造配筋,由于构造配筋抵抗不了板所承受的弯矩,因而产生裂缝。
1.5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产生裂缝
实际采用的砼达不到设计强度,使结构易产生裂缝,例如:砼施工配合比不当,施工时加水量过多,使骨料间的胶结变弱,不认真养护,造成砼干缩变形,引起裂缝。
1.6水电管理布置不当引起裂缝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交叉布线处未采用线盒,沿预埋管线方向未设线管补强筋等易产生裂缝。
2.预防与处理
(1)重视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垫层厚度,振捣要密实,表面要平整,接茬要严密,注意收光时间。
(2)砼终凝后,应及时覆盖养护,防止产生早期收缩裂缝,对于数量不多的轻微不规则裂缝,可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灰,在抹砂浆之前,须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清洗。
(3)构造上加厚房屋四角部位的板或增设四角放射筋,对于肋形楼盖,可将角部的一块加厚,以增强砼抗拉强度。
(4)结构设计上应尽量避免基础沉降量过大,特别要避免基础不均匀沉降。
(5)对于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裂缝宽度小于0.2时,可用环氧树脂浸渍玻璃丝布,沿裂缝铺贴在结构表面,裂缝宽度大于0.2的缺陷部位,沿着裂缝将砼表面凿成V或U形槽,然后充填树脂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等。
(6)现浇板中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且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宽度不小于450的钢筋网带补强筋,水电管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3.结论
现浇砼的裂缝防治方法还有很多,笔者水平有限不能全部归纳,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将来肯定会有更先进、更完善的防治措施,无论到何时,处理裂缝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为使修补材料与构件粘结牢固,必须将构件表面的杂质(油污、灰尘等)及松动部分彻底清除,然后凿毛、开槽、清扫。修补效果取决于这些工作的认真程度。
5.现浇大体积砼裂缝的成因有哪些? 篇五
引言:
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工程Z11合同段的小港口大桥地处丰城市小港镇,全桥长360.2m,横跨小港河,该桥上部构造为砼简支箱梁,跨径24m,下部构造:圆端形大体积独立墩,台为重力式桥台每个墩、台砼在100O方以上,如何控制砼施工质量,确保砼表面不出现裂缝,是本工程关键所在,
1、大体积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砼裂缝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结构裂缝,由为部荷载引起,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应力以及其他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二是材料裂缝,由非受力结构变形引起的例如温度、湿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这种裂缝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环境的变化,约束的信息状态息息相关。
在小港口大桥的施工中,我们发现按照裂缝产生的时间可分为硬化前裂缝、硬化过程裂缝、完全硬化后裂缝。
1.1硬化前裂缝下沉收缩缝,在砼浇注后的1至2小时内,当砼尚未凝固期间,沿钢筋的走向砼表面产生的裂缝,这是由于砼浇注后收缩引起的。在钢筋的上方与其周围的收缩差而发生的裂缝,这时砼尚未凝固,在其表面又发现细微张裂,这往往是水分从砼表面蒸发而产生。其影响的因素很多,拌和物的用水量、水泥的用量、振捣情况、大气温度及其它一些因素,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尤为明显,这时候就要加强浇水养护,保持湿润。
1.2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水化热造成表面和内部的温差,砼中心温度很高而表面温度低,出现温度梯度,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大体积砼裂缝的产生是我们主要的控制环节。
1.3干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此种裂缝由表面逐步扩展到内部,由于湿度梯度,造成砼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致使表面受到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砼的抗拉强度(轴拉、弯拉)时砼表面便出现裂缝。
1.4钢筋锈蚀裂缝主要是钢筋受到腐蚀造成的裂缝,在施工中一定要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这是避免此种裂缝产生的唯一措施。
2、防治措施:
针对以上砼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我们的工程特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防治措施,重点是防止砼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2.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由于拌和站严格控制砼原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优选掺合料,粗细骨料含泥量尽量减少,细致分析砼集料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减小坍落度,合理掺加减水剂。具体如下:
2.1.1用降低水泥用量的方法来降低砼的绝对升温值,这样可以使砼浇筑后的里外温差和降温速度控制的难度降低,强度等级在C20~C35的范围内选用水泥不超过380kg/m3。
2.1.2水泥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配置大体积砼。所用的水泥应进行水化热的测定。水泥水化热测定按国家标准《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测定,配置砼所用水泥7天的水化热不大于250kJ/kg。
2.1.3掺合料及外加剂:掺合料主要是粉煤灰,其可以提高砼的和易性,大大改善砼的工作性和可泵性,同时可以代替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用量是水泥用量的15%,降低水化热15%左右,
外加剂主要指减水剂和缓凝剂,砼中掺入水泥重量的0.25%木钙减水剂,不仅使砼工作性能有明显改善,同时又减少10%的拌和用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一般泵送砼为了延缓凝结时间则要加缓凝剂,反之凝结时间过早将影响砼浇筑面的黏结,易出现层间缝隙,抗裂和整体性下降。
2.2合理安排砼的浇筑环境夏季砼浇筑安排在1天中温度最低时(一般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的降低砼入模温度,加强砼的振捣,使用二次振捣技术,利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提高砼的密实度。
2.3控制砼入模温度该工程墩台施工时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控制砼入模温度,有效控制了水化热的释放速度。具体措施为:一是冷水浇砂、石子,二是砼输送管道距离要短,注意尽量减少拐角,在管路支架上设套管,减少由管路输送增加摩擦而产生热值,浇筑温度控制在27℃以内,使实际入模温度略低于大气温度1-3℃,从而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2天左右。
2.4严格温度监控在砼浇筑前后采用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测量砼内部温度,检测砼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砼施工质量,控制砼内外温差。测温时在砼温度上升阶段每两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4小时测一次,同时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点均编号,进行砼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实际测温时砼中心温度高为71℃,砼表面温度为49℃,大气温度32℃。
2.5合理的振捣方法为保证砼密实度,采用行列式或梅花式进行振捣。在每次浇筑时(桥台、承台)设4台振捣棒,一台在浇注点,两台在振捣流淌部分,一台在后面补振,振距为500mm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至少50mm,使上下层结合成一体,振捣时间在20s~30s,待出现反浆后,砼不在下沉为准,防止漏振和过振。振捣密实后,用抹子和长木挂平,压实2至3遍。
2.6保温保湿养护作好养护工作,采用蓄水方式进行,并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一层麻袋片,同时根据温差情况及时对砼表面覆盖厚度进行增减,砼内外温差及砼表面温差与大气温差均不得超过25℃,当发现内外温差达到25℃时,应立刻增加覆盖,当温差降到20℃以下时可拆除部分覆盖,以加速降温,如此反复,因注意速率不大于2℃/h,该工程已完成8个月,至今尚未发生裂缝。
3、施工总结
3.1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加强科学施工,施工前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3.2大体积砼施工测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加强砼表面保湿、保温来减少内外温差不超过规范的25℃是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
6.砼缺陷修补措施 篇六
砼缺陷修补措施
本工程74#、75#楼一层砼工程施工中,一些墙柱拆模后局部有麻面、蜂窝、孔洞、跑模、错台等缺陷,而蜂窝、孔洞又多发生在墙柱的根部,经认真检查最大的缺陷面积约0.3m2,孔洞最大深度为50~60mm,均未能对工程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故可采用一般的补强方法进行处理。
一、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
1、模板拼接不严密、缝隙大,模板底部未用水泥砂浆封堵严,或底部杂物清理不干净,造成漏浆,形成蜂窝、孔洞、夹渣。
2、模板清理不干净,未采取涂脱模剂等措施,出现粘膜、麻面。
3、钢筋偏移、未校正到位,或控制保护层的砂浆垫块未按要求垫牢,造成露筋。
4、由于结构复杂,钢筋密集,操作面狭小,而未采取特别施工措施浇捣砼。
5、施工操作人员未按施工规范要求操作施工,或责任心不强,或疲劳作业,造成漏振、过振,而发生蜂窝、孔洞现象。
6、管理监控人员安排不完全到位,施工准备有时做得不够充分。
二、各种缺陷的治理方法
1、麻面
1)现象:砼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2)治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的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进行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进行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2、露筋
1)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附筋或箍筋等没有被砼包裹而外露。
2)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刷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则应将薄弱砼剔出,用水冲刷干净,充分湿润后再用高一级强度等级(C35)的细石砼捣实,再覆盖、认真养护。
3、蜂窝
1)现象:砼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2)治理方法:砼的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如果蜂窝较大,则先剔出松动不实的颗粒,尽量剔成喇叭口,外面大些。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强度等级(C35)的细石砼捣实,再覆盖认真养护。
4、孔洞
武清花郡家园74#、75#楼砼缺陷修补措施
1)现象: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砼,或蜂窝特别大。
2)治理方法:对砼孔洞的处理,要经监理单位共同研究,经批准后方可处理。如果是砼梁柱的孔洞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将孔洞处不密实的砼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要凿成斜形,避免有死角,以便浇筑砼。
为使新旧砼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清水冲洗,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湿润72小时后,浇注比原砼的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砼。细石砼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采用小振捣棒分层仔细捣实,认真做好养护。
5、缝隙夹渣
1)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2)治理方法
a、当表面缝隙较小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砂浆。b、如夹层深度很大,处理应慎重。梁柱等在补强前,则首先应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浇筑、捻塞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或砼减石子砂浆,捣实并认真养护。
6、缺棱掉角 1)现象
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边处,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2)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干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对于较大的掉角,要将不密实的砼和突出的颗粒剔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并认真养护。
7、错台 1)现象
层间墙柱之间出现接茬不平、上下错位。2)治理方法
剔除错位部位的混凝土,使其形成上下顺直,再在其表面用打磨器进行打磨。
三、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
1、拆模后发现砼缺陷不得自行处理或修补,较大的缺陷要向监理工程师申报。
2、修补缺陷砼前要组织专门的修补小组(2~3人)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直接领导,武清花郡家园74#、75#楼砼缺陷修补措施
首先对有缺陷的构件及部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并做好记录。
3、根据砼缺陷实际情况,结合本施工方案的治理方法,分别进行清洗或剔凿、湿润。
4、清洗、剔凿、湿润完成后,经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治理作业。
5、要保证修补的砼强度、质量要求。
6、治理后的砼部位一定要覆盖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四、预防措施
1、加强对砼质量的控制,严格检查和控制好砼的塌落度。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3、认真做好钢筋、模板的验收整改工作,充分做好砼浇注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
4、对结构复杂、钢筋密集、作业面狭小的施工部位,采取增加一个工人用竹竿或钢管进行插捣等针对性施工措施。
5、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安排好作息时间和足够的换班人员,避免超长时间的疲劳作业。
7.大体积砼裂缝产生原因及预控措施 篇七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包括干燥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安定性裂缝、温差裂缝、碳化收缩裂缝等。
1.1 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中会导致其体积的收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收缩更加明显。如果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外界的约束,就会在混凝土体内产生相应的收缩应力,当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一个主要来源。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的。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的自干燥作用,导致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及体积减小而最终自身收缩。水灰比对自身收缩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当水灰比大于0.5时,其自干燥作用和自身收缩与干缩相比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水灰比小于0.35时,体内相对湿度会很快降低到80%以下。
塑性收缩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一个主要来源。在水泥活性大、混凝土温度较高或者水灰比较低的条件下,混凝土的泌水明显减少,表面蒸发的水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这时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稍微受到一点拉力,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分布不规则的裂缝。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早覆盖养生。
1.2 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另一种是在拆模前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第三种情况是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2 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设计措施
(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3)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4)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5)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m~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2.2 原材料控制措施
(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90d~180d)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因为每加减10kg水泥,温度会相应增减1℃,水化热与水泥用量成正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收缩性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在水化膨胀期(1~5d)可产生一定的预压应力,而在水化后期预压应力可部分抵消温度徐变应力,减少混凝土内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2)适当搀加粉煤灰。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后,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减少收缩,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抑制碱骨料反应,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等。(3)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所占比例一般为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83%,因此在选择骨料时,应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一般来说,可以选用粒径4mm~40mm的粗骨料,尽量采用中砂,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石子在1%以内,砂在2%以内)。(4)适当选用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这对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热学、变形、耐久性等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3 施工方法控制措施
对大型设备基础可采用分块分层浇筑(每层间隔时间5d~7d),分块厚度为1.0m~1.5m,以利于水化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此外,还应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
2.4 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裂缝是极其敏感的。当混凝土从零应力温度降低到混凝土开裂温度时,混凝土拉应力超过了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拉应力。因此,通过应降低混凝土内水化热温度和混凝土初始温度,减少和避免裂缝风险。
人工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措施对早期因热原因引起的裂缝作用不明显。比如表面保温材料保护可以减少内外温差,但不可避免地招致混凝土体内温度很高,从受约束而导致贯穿裂缝的角度看,是一个潜在恶化裂缝的条件。因为体内热量迟早是要散发掉的。另外人工控制混凝土温度还需注意的问题是防止过速冷却和超冷,过速冷却不仅会使混凝土温度梯度过大,而且早期的过速超冷会影响水泥——胶体体系的水化程度和早期强度,更易产生早期热裂缝。超冷会使混凝土温差过大,引起温差裂缝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可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3 结语
8.砼裂缝后期维护措施 篇八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末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房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根据上面的原因分析,我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十分注意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即按照技术导则一的第6条中的前半条文采用)。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凡采纳或按上述设计的房屋,基本上不再发生45度斜角裂缝,已能较满意地解决好楼板裂缝中数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显著。
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放射形钢筋,根据实践检验,认为作用袍小。其原因是放射形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大(约1.2米左右),当阳角处的房间在不按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而仍按分离式设置构造负弯矩短筋时,45度的斜向裂缝仍然会向内转移到放射筋的末端或外侧,而当采用了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后,纵、横二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并且放射形钢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层,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横板面钢筋的上方,导致钢筋交叉重叠,将板面的负弯矩钢筋不压,减少了板面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同时浇筑时钢筋弯头(即拐脚)容易翘起造成砼表面不平、负面末起到全部作用,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2.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裂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建立好控制体系(即按技术导则中第二条执行),是一项改善商品砼质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2.1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楼面负筋用钢量将大大增加,造成浪费)。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对于第3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可在晚间浇注避开,人员高峰,把筋调整好后再浇注,完工后,铺盖好。
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2.2预埋线管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的作用则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A、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要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撑施工。
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砼裂缝后期维护措施】推荐阅读:
现浇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07-19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08-14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措施论文06-13
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07-01
轻质隔墙板施工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10-31
现浇混凝土楼板面裂缝的分析和控制措施09-14
墙体裂缝论文07-06
有关建筑物裂缝11-08
房屋楼面裂缝协议书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