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建议书

2024-10-22

课堂纪律建议书(精选18篇)

1.课堂纪律建议书 篇一

如何管理好自己,才能促进班级纪律?首先必须要管理好自己,那么,要怎样来管理好自己呢?下面有几种管理好自己的好方法。

第一,上课的时候不能不认真听老师讲课。

第二,上着课的时候不能转来转去,看一看东,看一看西的。

第三,老师还没有进教室讲课时,要静静的趴在桌子上静息,直到老师来上课为止。

第四,上课的时候没有老师的允许不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第五,不论上什么课都不要在下面讲小话,不做与课无关的事,不看与这课无关的书。

第六,上课不能去上厕所,要上就在下课的时候去上。

第七,上课不能玩玩具。

第八,上着课不能乱丢垃圾。

第九,上着课的时候不能丢小纸条,而且还不能用书打同学。

第十,不能在教室里面大骂、打同学。

我认为是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十三条管理自己的好办法。只要能把这十三条简单又重要的记住,同学们在学校就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吧!Go!

建议人:

日期:

2.课堂纪律建议书 篇二

一、如何预防课堂违纪

1.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那些经常有违纪行为的学生,教师有必要抽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通过对学生的信任、鼓励、以诚相待,通过对学生的支持、爱护、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是有感情、有需要和有尊严的人,他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他人改造。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不能从人格上随意伤害他们。要知道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错误。教师的手里握着学生的明天,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使学生能在将来承受社会的挑战,适应未来的要求。

2. 要制定自己的一套规矩。

要求学生做到:(1)课前一分钟准备好课本,并自己预习。(2)积极思考,学会讨论和倾听。自己要做到:备好课。有时课堂上出现违纪情况,不是因为学生不想听,而是因为教师没有备好课。一个准备充分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出现特殊情况下,随时调整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因学生不满自己的教学而束手无策。教学内容要既具有挑战性,又不能过难或过易。美国著名课堂纪律研究专家库宁(J.Kunin)认为,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3. 认真监控。

教师应认真地观察课堂情况,讲课时应注意学生的动态,讲课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教师应当做到能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造成混乱之前就有所察觉。

4. 保持宽容和自信。

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自信,教态要自然大方,表情应该是微笑和严肃相结合。时而严肃,时而微笑,随时保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并用平和的目光扫视;对违纪行为的反应要适度,有时沉默地注视比疾言厉色地批评更有分量,有时婉转地提醒比明显地质问更有效果。对学生也不要吹毛求疵,否则同样会带来纪律问题,不要一直不断地纠正一些不影响教学的轻微违纪行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课堂里的不少问题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失控。要想有效管理课堂,教师必须学会控制自我,不要因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而愤怒,否则可能会使自己失去理智,出现过激的管理行为,甚至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1. 暗示法。

教师通过注视、手势、突然停顿、咳嗽、轻敲桌子等方法暗示学生。暗示法对控制课堂纪律对教学进程的影响最小,其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敏感性。对处理刚发生的轻微的课堂违纪现象效果最佳。

2. 转移注意力。

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或者和别的同学讲话、捣乱时,突然问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老师刚刚讲过的,只要注意听,一定会答上来,但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这可引起捣乱学生的注意,不敢再继续捣乱。

3. 及时提醒。

如某生在课堂睡觉,只需提醒他每天早点休息,而不必追问他为什么睡觉,更不要对他大加批评指责。如有必要,课后再找他详细了解违纪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效果会更好。

4. 表扬好的行为。

对许多学生来说,表扬是强有力的激励。教师要想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妨表扬他们所做出的积极行为。这就是说要从这些学生的正确活动入手。如果有学生常左顾右盼不专心听讲,教师就要在他们认真听讲的时刻表扬他们。

5. 暂停讲课。

在课堂上,出现严重的吵闹,教师可立即停止讲课片刻,并注视着那位学生,这可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更引起那位违纪学生的重视。但注意停课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会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引起公愤。

6. 约定法。

即与学生约定如违纪,学生承担某种后果。在课前和学生君子协定,违反哪条纪律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当有学生违反时就让他自觉承担因违纪而带来的后果。这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

7. 课后处理。

有时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多次提醒无用,可继续努力讲好自己的课,待课后再找他们进行个人谈话问其原因,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

当然,课堂纪律的处理方法远不止这些,有时在处理违纪情况时要“小题大作”,但更多的时候在课堂上要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终止”违纪为原则,更多的教育工作可在课后及时有效地处理。

以上化解方法在具体运用时必须注意:一是要根据班风班纪的整体状况和学生的性别、年龄、个性等特点,根据违纪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二是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既把握课堂原则,又给学生台阶下。三是错不罚众。在违纪现象比较普遍时,可先提出批评警告,待违纪面缩小到一两人时再采取处罚行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新课程的开展下,正确辨别课堂违纪现象,合理处理冲突,营造和谐课堂环境,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改变教学实践中人们对课堂冲突的惯常思维:视违纪为“病态”,所以,能避免则避免,若不能避免,则采取权宜的应急术加以消解。事实上,课堂纪律处理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真实的成长过程的重要部分。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上的不成熟从根本上说是教师自我发展上的不成熟,教师在与学生思想行为的碰撞中成长,学生也会在课堂冲突中学会管理冲突,在冲突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冲突中培养人际关系智能,在冲突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慧军编著.现代管理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3.课堂纪律遵守好 篇三

■提问题时说:I have a question.

■回答问题时说:I know the answer.

■听不懂时说:I can’t follow you.

■看不见黑板时说:I can’t read the board.

■没有听清楚时说:I beg your pardon. 或者:Pardon.

■请老师再讲解一遍时说:Would you please explain it again?

■万一坚持不住要上厕所,怎么办呢?May I go to the bathroom?

■It’s time for class. 上课了。

■Is everyone here? 都来了吗?

■Who’s on duty today? 今天谁值日?

■Have you worked out the problem? 你解出这道题了吗?

■What’s your opinion? 你有什么看法?

■You are right. Very good! 回答正确。很好!

■Please think it over. 请再思考一下。

嗨!我是小书虫。我和《阅读》快一周岁了,喜欢我们吗?

4.班级纪律建议书 篇四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管理上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班集体建设,紧紧抓住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今天我们在召开学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我们说,育人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就应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怎样把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落到实处呢?回顾我校几年来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交流:

一、作为班主任,每一周或一个阶段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

除开学第一周做好开学第一天的几个一,每周或一个阶段应该重点抓好学生哪一方面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要有一个系统的计划,并结合学校某一时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开展工作。

二、如果班有几个“问题学生”,我们该怎样教育管理他们?

经常与他们谈心接触,在学习上多鼓励、多辅导。了解学生情况,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处理必须要冷静,切忌态度不能粗暴。也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小孩一样去关爱。了解“问题学生”具体情况,找出原因和诊结所在。安排班干部随时跟踪、监督、关注。

三、当发现班级里有近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学生时,你怎样管理这些学生?

首先了解留守学生父母的去向及工作状况,让他们自己说说父母背井离乡在外的辛苦,找出谈话的切入点,然后找出他们的优点,尽量把他们的优点展示出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多与他们的父母联系、多谈心、多给予关爱。

四、班里有个别学生厌学,并且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表现得很不配合,你的班级管理时,你怎么办?

5.整改班级纪律建议书 篇五

在生活中,建议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议书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为了让您在写建议书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改班级纪律建议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改班级纪律建议书1

敬爱的校长:

您好!我是六七班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使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如今,我就要小学毕业了,就要离开这里了,我真是恋恋不舍呀!

在我的眼里,我们学校是比较完美的,环境很美,校长和老师都很好,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大家在这里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成绩显著。但在临近离开的时候,我还是想给我敬爱的学校提两点建议:

一、可以安排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自理生活,如何与其他人友好相处,还可以在老师的关照下,假设一些艰苦的环境,让我们体会其中的困难,从而既锻炼身体,又磨练意志。

二、将图书馆适当地开放一下,让想借书的同学可以借到书,还可以在同学中间调查一下大家喜欢哪些书,引导学生看些课外的好书,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爱书、护书、遵守纪律的意识。

出于对我们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热爱之情,我提了这两条建议,希望校长能给予考虑。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整改班级纪律建议书2

尊敬的`黄老师:

大家好!

这节自然课我们大家都没有遵守纪律,都像去市场一样"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我想给我们五(2)班全体同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大家以后改正,再也不要惹老师生气了。

一、希望班干部能带好头,协助老师一起管理好班级的课堂纪律。

二、可以叫班干部轮流"站岗",每节课派一至两名班干部在座位上"监视"上课开小差的同学,做好记录,下课后再把名单交上去给班主任。

三、被登到名字的同学可以惩罚他们去操场跑步,做一天的值日劳动,或都是去扫厕所……等各种的惩罚方式来对他们教育,让他们记住这个教训以后要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

四、对做得好的同学也应当进行奖励和表扬,比如:在班会课或者队活动课的时候把遵守纪律的同学叫上讲台,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用"校讯通"发短信给家长,表扬遵守纪律的同学。

五、可以建立一个"纪律表"如果有同学一个星期内都遵守课堂纪律的话,就可以奖励一颗星星贴在上面,鼓励其它没有贴到星星的同学继续努力。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提出的建议,希望大家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6.纪律检查建议书 篇六

二是重视源头治理,做好信访的预防和处臵工作。信访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发生在基层,基层工作既是群众上访的源头,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如何做好信访的预防和处臵工作呢?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规范信访行为,维护信访秩序。加大信访举报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树立法制观念,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问题,自觉遵守信访秩序。开通纪检信访工作网络举报渠道,畅通双向反馈渠道,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努力营造良好的.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探索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要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下到基层,深入到问题多、群众信访活跃的重点村组、重点上访对象、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等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及时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信访“症结”,做好“预警”处理。三要加大初信初访的处理力度,力争就地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尽快加以解决,对群众要求处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得到解决。做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处理,不推诿,不扯皮,不上交矛盾,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合法、有效的解决。四要坚持“以 人为本”的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来信、上访的苗头和隐患。五要建立健全乡、村信访工作信息员网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电子眼”,掌握基层信访苗头,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便于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六要建立健全信访易发问题排查化解机制。成立以乡镇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纪检信访突出问题应急工作小组,明确成员任务分工,制定纪检信访突出问题应急预案,以防范违纪违法问题为切入点,为把纪检信访工作的重心由事后调查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及时了解掌握可能发生纪检信访问题的领域和方向,做到信访矛盾激化问题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出现。

三是加强换位思考,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以群众合法合理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第一标准。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认真妥善处理好群众信访举报工作。二要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 的思想,转换工作思维,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忌把为群众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要把群众来信、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三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带着深厚感情,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妥善处理每一件可能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信访问题,逐步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引发群众信访。

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对信访举报件的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领导亲自阅信和接待来访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社会参与解决纠纷机制、首访责任制、集体访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重大集体访协调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对移送的信访举报件要建立反馈制度,对交办、转办的重要举报件要建立档案并加强督办催办。对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问题要认真处理,并按照要求及时反馈。对署名举报的,按要求进行限期答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制约,努力推进信访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信访处理程序,形成信访工作合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使信访举报件的管理和处理更规范、更有效。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干部的素质能力。信访干部的素质决定着信访举报工作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访干部队伍,是完成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各项任务的组织保证。一要强化学习,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素质。纪检监察干部要联系本部门信访举报工作的实际,加强对案件检查、案件审理及金融、科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疏导群众的能力。二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处臵信访举报工作的能力。

第一,要在“传”字上做文章。建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纪检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推广好的工作经验。

第二,要在“帮”字上下功夫。就我市而言,由于乡镇纪委书记变换频繁,从而导致部分乡镇在查办纪检信访案件中业务不熟,工作开展较为困难。为此,建议市纪委在乡镇请求协助查处信访案件时,从信访件立案开始,选派专人到乡镇“帮”到信访案件查办结案,相信经过1-2次的帮助,乡镇应能独立查办纪检信访案件了。

第三,要做好一个“带”字。建议市纪委信访室在查办重大信访举报案件中抽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参与,让乡镇纪检干部在“带”中学习,“学”中悟道,从而积累案件查办经验,提升自身办案能力。三要建立纪检信访举报工作激励机制。建议每年对纪检信访举报工作做得较好的乡镇纪检干部实行奖励,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建议组织人事部门要重视对基层纪检信访干部的培养重用,让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平台。

★ 纪律检查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规则

★ 建议书

★ 建议书

★ 建议书格式

★ 建议书格式及范文

★ 相关建议书

★ 工作建议书

★ 建议书保护环境

★ 建议书关于环境

7.论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执行 篇七

笔者根据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信息技术课堂现状, 包括以下方面:学生爱玩游戏, 上网, QQ聊天;上课铃响起后总是安静不下来, 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分组讨论的机会浑水摸鱼, 说一些与讨论内容无关的话;在合作学习中偷懒, 学习过程往往只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完成, 其余学生则无所事事;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形同虚设, 经常演变为自我吹嘘和相互贬低的过程;学生对计算机不爱护, 常常出现不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开关计算机及用力乱击键盘等情况……

信息技术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 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一、原因

(一) 客观原因。

1. 学科地位低下。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力度不断加大, 信息技术学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在中学仍远不及语、数、外等传统学科的影响力大, 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上体育课和音乐课, 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 上网、聊QQ、玩游戏是正常的, 也是理所应当的。

2. 教学环境变化。

信息技术课多半在机房上, 学生面对的学习工具突然由传统课本、文具和纸张变成一台台计算机, 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不自觉地就会兴奋起来, 自控能力下降。另外, 由于所有计算机同时开启, 产生一定的噪音, 与普通教室里的安静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反差。

(二) 主观原因。

1. 学生能力差异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 信息技术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在日常生活中, 部分学生经常接触计算机, 操作能力较强, 甚至已经事先掌握了教学内容, 认为信息技术课不过如此, 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部分学生极少使用计算机, 操作能力较差, 往往跟不上教学进度,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甚至破罐子破摔。

2. 教材处理简单化。

部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 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没有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 学生很容易完成, 剩余时间就用于玩游戏、上网;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重, 学生难以完成, 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渐渐失去了完成任务的信心。

二、对策

(一) 健全规章制度, 优化课堂环境。

机房是信息技术课程特定的教学环境, 必须建立健全机房的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 使学生明白在机房里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绝对不能做, 坚决奖优罚劣, 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进行。另外, 课前做好计算机的检查工作, 确保学生上课时能正常使用;利用如速龙等电子教室管理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 屏蔽一些游戏网站, 尽可能减少学生从网上下载游戏的机会。

(二) 转变学生观念, 端正学习态度。

通过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阐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说明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利用不同方式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程, 了解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和评价方式, 彻底消除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副科”, 是“上网课”、“玩游戏课”的错误观念, 端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三) 了解学生情况, 合理进行分组。

信息技术学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因此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课最重要的学习工具。现实生活中, 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有多有少, 操作能力差异较大, 全面了解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水平尤显重要。因此在每学期伊始, 应该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及接触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进行调查, 再根据调查结果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里至少有一个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这样既可以使优生充分展示计算机才华, 又便于后进生及时询问、迅速解决难题;既实现了学生资源共享, 又大大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改进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 对网络、游戏充满探究的兴趣。要想将学生的兴趣由游戏、网络上拉回到课堂上, 必须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研究教材,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尽可能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对于重点、难点要针对性地讲解, 其他可以由学生自学, 做到“精讲多练”,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操作创新。

8.如何维持英语课堂纪律 篇八

一、加强课堂纪律

课堂上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会使一些老师头疼,甚至于课都无法进行下去,如:同学之间交头接耳、东张西望、迟到、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有时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注意分散,情绪多变,打瞌睡等现象,更有甚者无视教师的存在,嬉笑、打闹等违纪行为发生。因此,课堂纪律要加强尤为重要,课堂纪律就是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学生能有学习的氛围。

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专心获得授课信息,在紧张而深刻的思考中,注意力集中,而课堂里听不到教师的呵斥声,看不到僵局,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之教师适时点拨,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动中有静,努力保持课堂纪律不涣散。

最后,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的自觉纪律是一个长期培养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有时是习惯养成,有时是自我控制能力差,虽说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批评,但在课堂里的学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随时都有突发事件,诸如: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有人在角落里笑了一下,有故意互相扮怪相,有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有答非所问等等出其不意引起学生哄堂大笑的,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一味地指责批评会适得其反,反而出现僵局,不但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教师本人也失去信心,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如果教师在处理这种突发状况,保持心里冷静,适时机智地处理引导他们,从他律逐渐过渡到自律,有必要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们正处于好动、捣乱,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又具有挑战性的年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随时都能从“假如我是学生”出发,去思索去行动,做到将心比心,尽量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避免使用讽刺、挖苦、嘲笑和体罚等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善调节,努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作为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深知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地、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使学生全身心地关注课堂教学而不至于分散精力去违反课堂纪律。

1)善于掌握学生的情绪,十五六岁的孩子违反课堂纪律是难免的,也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碰到的,可是有的教师却习惯用大声制止,指名批评,甚至于抓头发,拉耳朵,丢粉笔头,罚站等办法来对付违纪学生,虽然这种办法只能暂时引起违反纪律学生的注意起到一定作用,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又引起班里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小声议论,导致课堂失控,学生注意分散等后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纪律保持良好,教师就要了解学生心里,对他们多观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肯定,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这样很有助于管理课堂纪律。

2)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要费一番心思,在教学上多下功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师讲的内容,提问问题与学生的看书,回答,做练习的实践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例的生动性。

3)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简洁明了,掌握学生的原有水平,适时调整进度,把握难度。

4)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给学生留有悬念或种种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追随教师获得求知欲的满足。

9.纪律保证协议书[最终版] 篇九

甲方:

乙方:

为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保证各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本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内容,特起草此协议书(有效期一年)。

1、新入厂员工实习期为一个月,实习期满后表现优秀者专为本公司正式员工,并签订纪律保证协议书。

2、员工签订纪律保证协议书后,根据公司管理制度规定本年度扣除纪律保证金1000元,二次入厂员工扣除纪律保证金1500元,当年年底返还。

3、员工在职期间要严格遵守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4、当年年内如有自动离职或有无正当离职手续者本公司不返还纪律保证金。

5、员工在职期间如有一次不服从指挥者,只返还纪律保证金的50%:二次不服从指挥者,全额纪律保证金不返还。

6、员工严重旷工者,只返还纪律保证金的50%。

7、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一年。

8、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盖章)(盖章)

10.课堂纪律建议书 篇十

一、《守则》的制订

为了使《守则》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手册,我采取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制订。

1课堂观察

通过几周的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行为表现和存在问题,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以下一些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学生课前准备普遍不充分,上课几分钟后书本和文具仍然没有准备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很多学生经常在课堂上东拉西扯,打断别人发言和老师讲课,小组合作低效;

很多学生不愿意积极思考问题;

很多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缺少独立思考和钻研的习惯,喜欢随意发问,问个不停。2分析比较

对通过课堂观察和调查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类、比较,寻找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寻找原因。

3交流讨论

一是召开班委会,与班干部一起对前期掌握的课堂问题进行研讨补充,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意见和措施;二是召开全体学生会,广泛征求解决问题的建议,从学生中产生《守则》条款,再运用到学生中。

针对前面发现的问题,我班制定《守则》如下:

课前准备好课本,学习用品有序放在课桌正前方(书在下,文具在上);

上课不迟到,因事迟到必须站在前门喊报告,老师同意后才能进入教室,下课后向老师说明情况;

积极思考,遇到会回答的问题应举手示意;

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应面朝老师或发言同学;

尊重老师,尊重同学,不打扰老师讲课,不打断同学发言;

上课积极讨论问题,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

独立思考并及时、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下课时先收拾课桌,准备下节课所需物品后再离开教室。

二、《守则》的执行

《守则》制定后,在班级上公示数日,征询大家的意见后开始实施。

1反复学习

学生存在的问题是长时间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我把《守则》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张贴于文具盒或者桌面右上角,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将《守则》内容熟记于心。在实施《守则》的第一周,我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要求他们对照《守则》条款,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改正。

2加强监督

我通过课堂学习守则执行情况记载表,对学生进行观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课堂学习守则》执行情况记录表

3奖惩分明

在实施过程中,对改进明显的学生进行奖励;对经反复提醒、教育仍然改进不大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同时让学生明白:奖惩不是目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4及时总结

每周利用班会课时间,对《守则》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总结成功经验、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如,让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围绕《守则》某一条款研讨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小组内相互提醒存在的问题等等。

三、《守则》的修订

《守则》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修订。在修订《守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及时性

通过对班级课堂行为的观察,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制定相应的条款。删除学生已经养成习惯的条款,增加课堂新出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的条款。

2持久性

对于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应该持久出现在《守则》中,通过反复提醒督促学生改正。

根据班级课堂行为实际情况制定《班级课堂学习守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课堂学习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堂纪律对学生有多重要?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映了其内在动机的重要性,那么课堂纪律则反映了外在影响的力量。在东亚国家和地区,学校的课堂纪律分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较大。通常情况下,为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提高教与学的的效率。课堂环境中的干扰因素会影城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于此同时,学生对课堂纪律氛围的评价会影响他们对教师的信心和尊重程度,继而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

在上海,同一所学校的每个学生对于课堂纪律的评价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学校之间在课堂纪律方面的差异性非常显著。也就是说,学生之所以对课堂纪律做出一定评价,是因为他/她所处的学校具有某种纪律氛围。与此同时,学校纪律氛围对学校间阅读成绩的差异影响很大,可以解释39%的校际阅读成绩差异。然而,学生对于学校纪律氛围的评价仅仅可以解释0.3%的(校内)个体成绩差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纪律氛围对学校中每个学生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对(校内)学生个体间阅读成绩的差异性影响不大。事实上,良好的学校纪律氛围对于确保上海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芬兰相比,上海学生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学校纪律氛围。这一因素解释了0.2个标准差的上海成绩优势。

当然,学生个体对于课堂纪律氛围的独特感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她的学习和生活。PISA上海调查的数据显示,即便是忽略学校间在纪律氛围方面的整体差异,同一所学校中对于课堂纪律氛围评价较高的学生,更有可能具有良好的阅读素养。学生个体对于课堂纪律氛围的独特感受,与学生的性别、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年级和所选教育项目(普通/职业/艺术)等身份特征有关。此外,学生个体对于课堂纪律氛围的独特感受,还与他/她和教师的关系、对待学校教育的态度以及教师的学习激励等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将这些维度放在一起进行考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课堂纪律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11.教师如何有效控制课堂纪律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管理  尊重  评价

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圆满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障。课堂纪律的管理一直困惑和干扰着教师,特别是初登三尺讲台的青年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更是捉襟见肘、一筹莫展。课堂纪律处理得好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好处,为了解决课堂纪律管理这一难题,摆脱困境,笔者将自己在教学生涯中积淀下来的关于控制课堂纪律的点滴经验表述出来,希望能与广大教师共勉。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管理观

每个教师都对课堂纪律有自己的要求,会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来判断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良好的课堂纪律并不是学生安静地聆听教师的讲解,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控制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其实,不少教师对控制课堂纪律有片面的认识,他们认为管理课堂纪律就是控制学生的行为,对他们不当的言行进行批评和惩罚。事实上,过分控制学生的言行会影响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批评和惩罚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加大学生的反抗情绪。因此,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管理观念,要允许课堂上有学生热烈的讨论,要允许学生有天马行空的想法。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控制课堂纪律的关键因素,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监督者、管理者,应把自己看做是课堂的一部分,和学生一样,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的言行,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会对课堂纪律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把控好课堂纪律,就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尽量使师生的行动协调一致,进而促进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

(一)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脾气秉性,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能一概而论,要充分了解他们,如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等,还要了解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与其他教师的沟通情况。这些与学生相关的信息都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替学生着想,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学生、感化学生,让他们从心底觉得老师是亲近的,是了解他们的人。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细致,方法才会正确。对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生态度要一致,否则差生就会认为自己可有可无,甚至对老师不公的做法产生不满,形成逆反心理,处处与老师对立。另外,教师要多观察和留心学生的表现,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和进步,不能仅以分数为依据,要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三、恩威并施,树立教师威信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学生又敬又畏的老师,要恩威并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角色的扮演。如上课时面对公然挑战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要扮演硬朗的角色,运用规章制度、奖惩手段等方式纠正、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学生引向应有的秩序。除了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畏的一面,教师还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可敬的一面,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学生的诉说,为学生着想,课余时间要多与学生沟通和接触,了解他们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重视、鼓舞和关爱,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

四、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处理课堂

面对性格、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师要想控制好课堂纪律,顺利进行教学活动,要掌握多种处理课堂违纪情况的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自己搞小动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用眼神或表情来提醒学生。如果眼神的提醒没有收到实效,学生还是我行我素,教师就可以采取一些肢体语言,一边讲课一边走到学生旁边,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或者轻拍一下他的肩膀,这样就能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如果教师讲到课文的关键处,不便走到学生旁边提醒,可以通过改变语调、加重声音,以及突然停顿的方法来提醒违纪学生。此外,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直接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这种善意的提醒和警告能维护学生的自尊,能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

五、批评也要有艺术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违纪常常是无意的,而是因为缺乏自制力。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我们教师要心存友善,讲究策略,有时只需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暗示。当然,对待屡次犯错、气焰嚣张的学生,教师则要当众严厉教育告诉他不要把老师的宽容当软弱,话要干脆,起来威慑违纪者,警诫其他人的作用。事后一定要找机会安抚背批评的学生,可选择适宜的地方单独与学生交谈,最好选择在办公室进行个别谈话,老师的语气要平和,采取先柔后刚的方法,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自己的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而且影响了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可以使学生知道老师仍然关怀他,没有放弃他,使学生心理得到慰藉,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意见,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改变不良的习惯。

此外,班级制度、课堂规范的拟定和建立不能由教师一人决定,因为那只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设定的,没有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规范的制定中,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由课堂规范的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这样他们就能自觉遵守课堂规范和制度,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强化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探究,2010(2).

[2]杨晓玲.让学生在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气息——论良好的课堂纪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7)

12.刍议课堂纪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篇十二

课堂纪律在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是, 目前, 课堂纪律的管理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张宝明和张智根据调查认为, 教师在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时存在严重问题, 表现为: (1) 在言语上, 有些教师不顾事实和学生的心理感受, 常侮辱、讽刺、挖苦、奚落、嘲笑或辱骂学生; (2) 在行为上, 特别是在处理违纪学生或差生时, 表现得简单、粗暴, 甚至攻击、体罚学生。[1]而另一项对学生的调查“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常采取的方法”则显示, 有10.4%的学生选择“强行制止”, 49%的学生选择“停课说教”, 15%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 25.6%的学生选择“课后处理”。[2]显然, 如何理解课堂纪律的涵义, 如何进行分类和归因, 进而确立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课堂纪律的含义

关于纪律的基本含义, 研究者们历来就有“他律”和“自律”之争。

罗素强调“自律”, 反对外在的纪律, 认为那只是对人的压制, 真正有利于人的自由的是内部的纪律。[3]同样, 我国的林天伦在对比中美英三国纪律处分制度时, 提出借鉴国外的“正当程序原则和理性人原则”, “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4]而王雪梅在分析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时, 也指出“建立积极的纪律、在纪律教育中慎用奖励和惩罚”。[5]

而康德首次使用了“他律”这一术语, 认为“他律”是从不依赖于主体意志的外在原因 (如上帝意志、社会法规、先天感觉等) 中引申出道德原则。[6]同样,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强调“严格的纪律并运用适当的惩罚”[7]。国内大多数的研究者也倾向于认为, 纪律是外在的一种约束力, 如刘克、叶平枝、文芳玲、程尚荣、余跃进等。

其实, 早在19世纪, 法国的爱弥尔·涂尔干 (Durkheim) 就提出道德教育是由纪律精神、对社会或群体的依恋以及道德的自主三大要素组成的, 从而提出了“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问题。[8]我国的苏丹兰 (1997) 也认为, 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9]这就把纪律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统一了起来。

与“纪律”一样, “课堂纪律”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 (1985) 将其定义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行为, 所谓课堂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能力, 增强体质, 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10]。而张光宇认为, 课堂纪律是“有序的学习环境”, 其着眼点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11]

在课堂纪律的教育方面, 王丽琴认为, 可以从“课堂纪律”走向“教学秩序”。据此, 王丽琴认为, 可以把对教学新秩序的评价重点放在课堂的参与度与互动面上, 而非课堂纪律状况。[12]这一观点, 脱离了课堂纪律内涵的束缚, 试图从纪律的目的和有效性来探讨。

综上所述, 在纪律和纪律教育的涵义方面, 研究者们存在不同意见, 在“自律”与“他律”、“内在”和“外在”的角度上有不同看法。当然, 也有不少国内外研究者采取折中主义, 将二者结合起来。不管如何界定, 我们对于课堂纪律的理解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 课堂纪律的制订是为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第二, 课堂纪律需要一定的外力约束;第三, 课堂纪律需要内在的认同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课堂纪律的分类

对课堂纪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有利于找出违纪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进而根据其成因, 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波里奇根据行为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学校纪律问题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13]我国的张大均、郭成也倾向于按照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他们认为, 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具有捣乱性和破坏性, 易于引起重视;而退缩型问题行为主要以消极、服从、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集体和课堂纪律的干扰性不明显。[14]

此外, 波顿将学生的课堂的不良行为分为个体水平和集体水平两类;威克曼把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归纳为扰乱性问题行为, 把退缩、神经过敏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奎伊把问题行为分成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布罗菲等提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属于教师的问题、属于学生的问题和师生共有的问题。[15]

我国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以下六种:一是隐蔽性违纪行为;二是轻度矛盾冲突;三是不遵守作息制度, 如迟到、早退, 随意离开课堂等;四是不服从教师;五是扰乱性行为;六是恶作剧。[16]

由此可见, 中外研究者对于课堂纪律的分类是基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不同影响和不同表现来进行的。这些分类方法, 对于考察违纪行为背后的原因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四、违反课堂纪律的原因

导致课堂违反纪律的原因很复杂, 中外研究者通过调查和访谈, 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马龙和利科特通过对美国肯塔基州2000名教师的调查, 认为学生违反纪律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技能训练 (93%) 、家庭生活贫困 (93%) 、课堂的乏味 (90%) 、高师生比 (87%) 、在维持纪律时缺乏行政支持 (87%) 、规范不清楚 (85%) 、处理捣乱行为时教师的行为缺乏连续性 (79%) 。[13]伊文思在分析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后指出, 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生理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13]

孙璐、叶珊等, 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失衡, 情感缺失, 对规则、纪律的“限度检测”, 学生的人格因素等是产生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原因。[17]

可见, 虽然违反课堂纪律的原因错综复杂, 但还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可以按照学生个人方面 (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学校方面 (包括教师、教学环境和管理环境等) 、家庭方面 (包括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关系等) 以及社会方面 (包括社会风气和媒体舆论等) 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找出违纪行为背后的具体原因, 进而形成相应的管理原则, 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五、课堂纪律管理的原则

根据课堂纪律的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课堂纪律管理应遵循预防性、合作性、及时性、最少干预性、适度性和渐进性等原则。

(一) 预防性原则

教师的监控和关注, 能够有效地预防课堂违纪行为的发生。正如库宁 (Kounin) 所指出的:通过“与学生同在”, 监控课堂, 给学生适度挑战,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3]

(二) 合作性原则

魏亚琴认为, 应该建立合作性的纪律管理, 通过师生对话进行民主决策, 进而通过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来实施行为规范。[18]教师个人的孤军作战毕竟影响力有限, 所以应该吸引和调动相关教师、学生、学生干部和家长的参与, 形成协同效应。

(三) 及时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一旦发现违纪行为, 教师必须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处理, 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 甚至处罚, 不可姑息纵容。据研究发现, 教师采用“不干涉、不指出”的方式, 一般不能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19]

(四) 最少干预性原则

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 更不能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不遵守纪律的行为。马慧认为, 无关紧要的违纪行为可以适度容忍, 必须干预纠正的行为, 则用最简短的干预纠正学生的行为, 尽量避免打断上课过程。[20]

(五) 适度性原则

批评的方式和严厉程度要适度, 一般应把握“严格但不严厉”的原则。不要让学生当众出丑, 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 更不要体罚学生。

(六) 渐进性原则

课堂纪律习惯的养成要通过逐渐的、柔和的、小步勤挪式的教育、管理和感化, 不能期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要强化连续性, 自始至终, 统一要求。

六、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

关于课堂纪律管理, 常用的矫正方法有行为矫正和认知矫正两种。前者侧重于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行为, 具体方法有奖励、惩罚、负强化等;而后者侧重于心理指导, 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14]

刘丽群认为, 教师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类: (1) 强制性方法, 包括命令、监视和惩罚; (2) 温和性方法, 包括回避、暗示和明示; (3) 和解性方法, 包括教师的退让、放松和认同学生的文化。[21]

具体来说, 根据课堂纪律产生的原因和管理课堂纪律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或个体, 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

(一) 忙碌法

“无事”才会“生非”。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所以要让学生忙起来, 动手记笔记, 动脑考虑问题, 动嘴回答问题。通过严密课堂的组织, 提高授课和练习的密度, 进而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 课堂上的收发材料、收发作业等教学环节和各项活动之间的起承转合都要做到无缝对接, 尽量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

(二) 空间法

教师讲课不要局限在讲台上或电脑后, 而要走到学生中间, 从而缩小学生和教师的空间距离;同时, 将上课时喜欢闲聊或做小动作的同学隔开, 增大学生同玩伴之间的空间距离。通过“离老师近些, 离玩伴远些”的办法, 帮助学生靠近学习, 远离违纪。

(三) 契约法

与学生制订契约, 师生 (甚至包括家长) 共同遵守和执行。在新学期伊始, 教师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制订一学期的课堂秩序。比如:迟到几分钟, 罚站几分钟;忘记带作业、笔记、练习本, 平时成绩扣1分;课堂讲话、做小动作、玩手机、大笑不止, 各扣1分;等等。因为规则是大家一起制订的, 接受处罚是违反纪律的自然后果, 其中并不涉及道德评价的问题, 再加上全班同学的舆论压力, 契约的执行和纪律的维护成为一件自然的事情。

(四) 协同法

各科教师要协同一致, 统一要求, 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气氛, 让学生觉得课堂纪律要求是大家都认同的, 而不是某个教师主观的要求或个人的行为, 从而增强纪律要求的公信力。

(五) 兴趣法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业务等方面的素质, 热爱学生, 同时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课堂要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的兴趣, 授课过程要一张一弛, 减少学生的疲劳感。学生被教师的课堂和人格魅力所吸引, 自然不会违反课堂纪律了。

(六) 关注法

教师要表现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事实上有些学生的违纪行为就是为了博取教师的注意。所以, 在每一个授课细节上, 教师都要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不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 还要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

(七) 天性法

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 例如小学生, 可以顺应他们的活泼好动的天性, 将学习内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 让他们在玩玩闹闹、唱唱跳跳、比比练练中, 不知不觉地把学习任务完成。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适应他们成人化的要求, 给他们提供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 如多进行演讲、讨论和辩论活动, 同时尊重他们的观点, 和他们平等地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八) 奖励法

俗话说:“罚其十, 不如奖其一。”表扬、鼓励和奖励课堂上积极的行为, 可以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 从而把外在的纪律要求, 转变为学生内在的纪律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将表现好的小学生评为“纪律标兵”, 或者在授课的言谈举止中及时对学生积极的课堂行为进行表扬, 从而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

(九) 印象法

学生都非常重视自己在老师眼中的印象。即使是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很重视老师对自己的印象。所以,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要带厌恶的表情, 不要使自己的情感过于偏激, 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为了维护自己在老师心中的良好印象, 自然会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相反, 如果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非常厌恶, 就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甚至会产生可怕的逆反心理。

(十) 尊重法

13.小学课堂纪律 篇十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深信这句话。新学期第一节课我觉得最重要,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一切都是新的,人说小孩是鬼灵精,老师第一节课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今后的课堂,就是心理学里面的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就是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不仅仅这些,你要让你的学生明确的知道你的教学态度,你的原则问题。在你的课堂上什么是不允许的,什么是可以的。做到赏罚分明。这也就牵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问题。明确的告诉学生你怎么给他们记录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大家知道在你的课堂上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是一门技术课程在乎的是学习过程个人素养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一样。一定要注意:说到就要做到,不要第一节课说的严格,以后的执行却是可有可无。这里如果没有执行力,一切的努力都是零。关于这点我一直坚信。

2、注意第一次,持之以恒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做错。” 学生种种坏的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所以要教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对班级、对学生的管理必须做到耐心对待,持之以恒,学生不断地违反

14.如何掌控课堂纪律 篇十四

一、几个注意

1、刚上课时的组织要注重

有的教师“不拘小节”,上课也不要求学生起立。甚至是上课迟到,导致学生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学生的状态还是课间休息的状态,怎么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课堂的纪律有怎么会好的起来?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在预备铃响的时候进教室,目光扫视一圈,然后很正式地进行互相问好。学生集体向教师问好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教态。站姿要直,表情要庄重。还礼的时候,一定要态度诚恳,不能敷衍了事。

2、课堂节奏要掌握好

有的教师上课时,节奏太慢,导致学生感觉懒懒散散,进入不了上课的状态。这样,学生就显得乱哄哄的,课堂纪律自然就好不了。

有部分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堂节奏太快,学生跟不上。这个时候这些跟不上节奏的学生,不可能坐到那当木偶,他们必然后高一些自己的“活动”。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师讲台上讲的欢,学生在底下玩的高兴。

因此,教师的节奏既不能太慢,也不能快的学生跟不上。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适当调整课堂节奏。要让学生能紧张起来,但也能跟得住。

3、认识要明确,没有纪律,就没有效率

就是有些教师觉得,维持课堂纪律是浪费教学时间。这种认识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讲得很认真,学生玩的很随意。教师很珍惜上课的时间,可学生却感觉课堂像菜市场。教师都不在乎纪律,学生会在乎纪律吗?没有纪律,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保证?我们的教学内容有怎么执行?

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认识:纪律是教学活动的保证,没有课堂纪律,就没有课堂效率,甚至就没有课堂教学。

4、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还是存在一部分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表现在课堂违纪现象上,就是“‘好学生’说话是在讨论问题,‘差生’说话,一定是在扰乱课堂”。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些同学违纪时——如走神、说话、吃东西、做其他作业、传纸条等——教师管,有的学生违纪,教师就不管。这样的话,那些受管教,挨批评的同学,当然不干了。“凭什么别人说话你不管,大家都在做其他作业,你凭什么就抓我一个......”,这就导致教师很被动。

5、不能讽刺挖苦

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即便是上课捣乱的学生,也是需要我们尊重的。而一旦他的尊严受到侵犯,他肯定会反抗。如果教师对违纪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即使学生不会为了捍卫尊严而和老师“急眼”,也会让其他同学瞧不起教师,从而多几个故意作对的学生。

其实,讽刺挖苦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很多人说学生是弱势群体,而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一个教师只能讽刺挖苦了,那他还能是“强势群体”吗?他还能算是合格的教师么?

6、要有针对性,切忌盲目

当课堂出现乱哄哄的场面时,我们教师大多选择“别吵了”、“安静”等提示语。可这样的提示语,往往起不到较好的效果。那怎么办?

要有针对地提醒。可以这样提醒:“某某某,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来,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讲。”这样,逐个针对提醒一下,整个班级反而会很快安静下来。

而整体提醒的时候,学生觉得“反正老师没有点我的名”。而直接指名道姓地提醒,让学生意识到老师要点名批评了,很可能要点到自己,于是就收敛了。

同时,提醒的时候,尽量用正面引导的词语,比如“请安静”和“不要吵了”这两句话,还是选择前者,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几个招数

1、课堂教学内容要精彩

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很精彩,试想,学生被我们吸引了,还那有时间扰乱课堂纪律啊?

而教学内容要精彩,最主要的还是要备好课。要想法设法地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感觉这堂课的确有意思,“我”很乐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我”成长了。

2、对违纪现象要“防微杜渐”

对于第一个不认真听讲、走神、说闲话等违纪的学生,在其违纪之处,就要提醒。据我观察,很多掌控不了课堂纪律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开始时不怎么管,等到学生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才管。这个“一锅粥”的场面,你能管住么?即使能管住,那得费多大劲,或多少上课时间?

如果在极个别学生刚有小动作,就进行提醒。我想,我们会花很少量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这样,教师给学生的信息就是:“我很注重课堂纪律,不管什么样的小动作,我都会管的!”学生获得了这样的信息,自然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

3、“眼神警示”功不可没

发现学生走神、做其他作业、说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不妨来个“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声不吭地看着他,这个时候,所有学生的目光都会“唰唰唰”“照”到他那里。这样,就相当于利用了集体的力量,消除他的违纪言行。

当然,有时候学生偶尔走神,教师边讲课边不动声色地用眼神警示一下,相信很多学生都会马上注意力集中。如果“警示”多次仍无济于事的话,就利用集体的力量来矫正他。

4、幽默是一剂良药

有时候,面对学生偶尔或是无意识的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不必要大动干戈。一句幽默的提醒,也许能取得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有一次,尤为同学上课似乎是睡着了。这儿时候,我的眼神当然是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了。我就来了一句:“那个谁是不是睡着了?”他按我的预想来了句:“没有啊!”我接了一句:“别人都是睡着了装的跟没睡着一样,你怎么没睡着装的跟睡着了一样?”

接着,一下子班级的气氛也活跃了,该同学也开始认真听讲了。

5、“秋后算账”是明智的选择

有些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需要当堂处理,可更多是课后处理就可以的事。比如明明看到学生闲聊,提醒了一下,可他就是不仅死活不承认,还大声喊冤。这个时候,我的选择是先上课,课后再找他了解情况。

如果我们当堂一定要分出个对错,决出个高下,那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就变成“决斗时间”了。

因此,“秋后算账”,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同时,暂时冷处理一下,学生的情绪和教师的情绪都冷静下来,更适合理性地解决问题。

6、自己处理与“告状”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地依赖班主任或年级部,会让学生看不起,反而会造成课堂的混乱。但如果教师什么事情都自己“蒙头处理”,也会让学生“有恃无恐”。

15.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纪律略探 篇十五

一、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教师因素

(1) 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影响着其对课堂秩序的驾驭。有些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不熟悉, 知识介绍零散, 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这会导致学生听课的疲劳, 学生会抗拒这样的疲劳, 出现小声说话、看闲书、开小差等注意力分散现象。严重的还可能会对教师产生抵触的情绪, 进而在课堂上制造麻烦。

(2) 教师教学方法进入误区

有些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学得不深不透, 精神把握不准, 盲目陷入了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的误区: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却又忽视甚至放弃了教师的主导性;或片面反对接受式学习, 课上一概闭口不讲。也有些教师对当今儿童生理、心理的新特征和学习方式变革后的新情况缺少研究, 对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活动组织不当, 指导不力, 致使部分学生学习无序, 弄得课堂吵吵闹闹, 导致学生“动”起来了, 课堂“乱”起来了。

2学生因素

(1)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决定了他们的自控力较差, 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 当学生原有的形象思维不能跟上所需要理解的内容时, 学生就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懈怠、思想走神、昏昏欲睡等情形, 从而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

(2) 新课程实施后, 学生发言比原来积极了, 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学生热衷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表现自己的独特, 不愿倾听别人的发言, 学习别人的东西, 甚至有时教师的讲解他们也不感兴趣。以自我为中心, 不愿意倾听, 很容易会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 课堂纪律也难以保证。

二、教师应对纪律问题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纪律观, 做好课堂调控

教师要将“严父”与“慈母”进行完美结合, 就要在课堂调控中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 动静结合

课堂上死气沉沉的“静”不是我们所主张的, 反之毫无约束的热闹也不是我们提倡的“动”。这里的动, 不仅是学生口动手动, 更重要的是脑动。动静结合, 有张有弛, 在课堂过于寂静时要设法激活, 在课堂空前“热闹”时要设法归于平静, 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以保持, 也才能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维持。

(2) 自由与限制的适度把握

教学方式的转变, 必然会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新课堂仍然需要常规, 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己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 但需要教师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把握分寸。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需要教师用平等的口吻、亲切的语气、中肯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对话。同时, 教师还要与学生共同建立发言、讨论、争辩的新规则, 并持之以恒, 用心引导, 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增强学生纪律的自控性

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 进行外部控制的同时,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1) 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要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就要抓好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首先要认真备课。在备课时, 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 设计出各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案。这样就能够降低教师在遇到偶发事件时的紧张心情, 从而冷静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 小学生年龄小, 自我控制力薄弱, 注意力不稳定, 难持久, 思维以形象为主, 对有直观形象支持的材料容易记忆。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 数学教学中应采用投影仪、简笔画、实物、图片、实验等教学手段, 配以教师的表情和体态语言, 这样才能创设浓厚的数学氛围,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增强纪律的自控性

良好的纪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从而使学生获得终生享用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1) 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猜谜, 游戏, 设疑提问等, 都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刺激大脑兴奋中枢, 有助于学生迅速积极地处理学习信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调控教学节奏, 发现学生有疲倦、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时, 随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谜语, 游戏等, 让学生猜一猜, 动一动, 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

(2) 勤用“口, 眼, 手”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初步发展阶段, 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手口并用的教学内容, 学生非常喜欢在课堂上随着节奏手口并用, 而忽视了语言的正确运用。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置教学障碍, 用多提问题来约束学生率性而为的行为。

16.我对课堂纪律管理的理解 篇十六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最重要内容,这直接关系到师生之间是否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教学。由于课堂中的对象众多、彼此家庭背景不一样,性格差异相对较大,相对复杂,课堂教学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这些都会干扰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维持良好教学环境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课堂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指惩罚;2、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纠正行目手段;3、指对自身行起作用内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形成的过程是由外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内自律的过程。

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指对学生课堂行施加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规则,更需要学生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需提出课堂行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一是教师促成纪律。所谓教师促成纪律主要指教师帮助指导下形成班级行规范类纪律,同年龄阶段所发挥作用有所不同。刚入学的学员需要较多监督和指导,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很陌生。没有教师适当帮助较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行准则。教师促成纪律所发挥作用也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方面会反对过多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二是集体促成纪律。所谓集体促成纪律主要指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作用下形成群体性规范。从新生入学开始对集体有所观察开始,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长,同伴群体对新生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三是自我促成纪律。所谓自我促成纪律,简单的说就是自律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四是任务促成纪律。所谓任务促成纪律,主要指某具体任务对学生行提出的具体要求类纪律。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理解,不仅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我觉得一个好的课堂纪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

首先是要严格要求,但不能管得太死。严格要求是老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要求。但严格应该有度,这种度就是不要管死了,课堂不必一定要举手投足整齐划一。要做到“严而不死”,要求老师在纪律管理时充满人道关怀,具有人文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就不要强加于人。因为教育在我看来是一种唤醒,是以人格唤醒人格,心灵唤醒心灵。

其次是充满活力,但不能混乱得不能控制。自由的是思想,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充满活力中的“活”是思想活,思维活,在思想和思维活起来后,要把学生思想的内容、思想的方向引导到教学中来。当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和思维都在教学内容上活起来后,课堂就是热烈的,而不是混乱的了。相反,如果不是思想和行为的活,而是行为上的乱糟糟,那这样的课堂就需要花力气来整顿纪律了。还有,大课间作为师生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师生应共同参与,玩在一起,这样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也对今后的课堂纪律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第三是彼此尊重。思想和思维活起来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都有观点、都有想法、都想表达和发言,热烈固然可喜,但过度以后就导致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只有自己参与和表达,缺乏接受和倾听。缺乏接受和倾听,成长和进步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这时更高要求就是相互尊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数学课上,学生们都注意听讲,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一阵粗犷有力的歌声,是一首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当时全班同学都听到了,于是教室里不免有一些骚动,教师只好停下讲课,随同学们一起观望,那位情不自禁哼唱流行歌曲的学生此时刚刚从自我陶醉中醒来,一时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而那位老师却笑着说:“谁的歌声这么美啊?下午我们找个时间,让这位同学唱给大家听,好不好?”教室里一片掌声,这时老师接着说:“那么,我们继续解黑板上的数学题。”我觉得这个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不能因个别学生不守纪律,就停课批评,一个学生挨“批”,几十个学生陪“批”,这样虽然唤起了一个学生的注意,却耽误了几十个学生的时间,这样教师的课堂就无生命可言了。

第四是有序运行。它是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整体反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讲,管理的意义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约束,特别是对人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让被管理者学会管理自己,这应该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该课的目的要求,预先知道自己在学习中该怎么做,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让学生参与制订课堂规则,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这样,无形中学生就参与了管理。再次,要求学生要反思让他参与制订课堂规则的原因,提前对照检查自己。第四,要求学生经常对照规则,反省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并不断充实完善已经形成的规则。

17.课堂纪律要求总结 篇十七

为加大课堂管理力度,强化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构成,根据山东华宇工学院《课堂秩序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过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如下:

一、学生课堂秩序计分标准

二、考核分数使用标准

1、一学期各门课程考核总分的使用

2、单门课程考核分数的使用

扣分到达2分,由班主任和教学主任对该同学进行预警谈话;扣分到达4分,该门课程平时成绩记0分;扣分到达8分,该门课取消考试资格。三、考核要求

1、任课教师每次上课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考核;每周在星期六汇总报系办公室。

2、在每星期六将考核状况汇总后,由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布,并张贴在班内。

18.遵守纪律倡议书 篇十八

为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风清气正的国税形象,和谐高效的征纳格局,*国家税务局*税务分局全体干部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1. 严格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及时报告,做一个守纪律的人。

2. 重视平面管理,爱护公物及公共卫生,保持办公环境整洁,着装上班,举止得体,不在公共场所吸烟,时刻注意微观细节,注意自身形象,做一个文明的人。

3. 工作时间不上网炒股、打游戏及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不做与工作无关的活动,远离带彩赌博,健康生活,不信谣,不传谣,不发表与个人身份不相符的言论。崇尚和培养简约、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4. 工作按要求和规范办理,杜绝越级、越权和拖延办事等现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日事日毕月事月清,做一个有高效的人。

5. 坚持微笑服务、文明服务,不与纳税人发生冲突,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做一个为民服务的人。

6. 杜绝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礼金、插手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等违纪行为,做一个清正的人。

7. 午餐一律在食堂就餐,不饮酒,晚餐厉行节俭,做一个节俭的人。

8. 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相关事项,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9. 积极热心参加全局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锻炼身心,劳逸结合,做一个健康的人。

10. 共同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互帮互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双手扶持千木茂,同心浇灌万花稠。让我们共同携手,积极行动,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建设“团结奋进、廉洁高效、作风优良、开拓创新”的税务团队而不懈努力!

倡议人:XXX

上一篇:外婆家的竹林作文350字下一篇:党建专题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