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共10篇)
1.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 篇一
乡镇中心卫生院医改工作汇报
乡镇中心卫生院医改工作汇报 在党与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我院的整体业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现就我院的整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院的基本情况 人员方面情况
1、在岗在编人员及临工情况:目前在岗人员为人,其中在职在编31人,分别有医生15人,护士3人,药剂士5人,以及其他人员16人。临工有23人。
2、管理人员方面情况:我院目前有领导班子9人,其中属于医生的有7人,在7人当中坐诊的有5人,不坐诊的有2
人。
3、业务骨干方面情况:我院目前共有业务骨干6人,具体情况见下表: 姓名职称医改前平均月工资医改后
平均月工资全年个人占单位 业务收入百分比 主治医师317716% 医士213018% 医士% 医士16715% 医士% 医士% 其他人员29% 由上表可以体现出,医改后业务骨干的收入比医改前有所下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
4、退休职工方面情况:从1978年始我院共有退休人员12人,其中有检验师1人、药师1人、护师2人、护士1人、药士1人。医改前他们的平均工资为820
多元,医改后为2350多元。设备方面情况
目前我院主要配置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电图诊断仪、细菌培养箱、半自动生化机、凝血分析仪;200ma光机、自动洗片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尿十一项分析仪、电子显微镜等诊断仪器。
业务收入方面情况
1、近年来我院的业务收入情况:业务收入为多万元,多万元,1月份多万元、2月份多万元。住院分娩方面情况是:住院分娩例,住院分娩例。同期对比我院整体业务收入虽然没有大幅增加,但住院及门诊人次较前有所增加。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情况:我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在全镇范围内全面铺开,目前全镇建档率为71%,输入电子表格份。其次我院对重性精神病的建档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基本药物及疾病谱方面情况
1、医改后我院严格执行实施基本药物
使用制度,目前我院共有药物231种,其中属国基药的有141种、省增补的83种,市增补7种。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物在网上阳光采购平台上本地区的配送公司上找不到货源,如止血敏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氨苄西林、诺氟沙星胶囊、腹可安片、丹参片等,另外,抢救用的西地兰注射液和肾上腺注射液并没有在基药范围内,因此导致了那部分药物不能顺利或无法采购,这给基层卫生院的正常诊疗工作带来的相应的影响,如心脏衰竭抢救、胃肠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因此,建议尽快完善药物配送机制,解决基层单位出现的缺药现象。
2、经统计,我院住院部的前十种疾病谱为: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上呼吸道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皮肤软组织挫裂伤、中风后遗症;门诊的前十种疾病谱为: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病、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泌尿系感染、妇科炎症。债务方面情况 绩效考核方面情况
自医改以来我院根据上级要求认真执行绩效考核,具体以以下方式计算:奖励性绩效工资=【可分配绩效工资总量-可分配绩效工资总额5%】÷总人数分值个人分值。希望卫生局给予相应指导。
二、主要存在的困难问题
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需提高 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议由上级牵头定期对卫生院医务人员及各业务板块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医务人员及医疗设备缺乏及维修方面问题
人才及医疗设备是基层医疗单位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院最为缺乏的是有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及一批较为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及因不可逆因素引起的各种设备的残旧及损坏的维修问题,我院
较为突出的人员缺乏方面主要是妇产科专业人员、护理人员及中西药剂人员。由于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基层卫生院的设备维修困难问题尤为突出,建议尽快落实基层卫生院设备维修机制。临工的福利及去向问题
我县卫生系统临工待遇及转正问题极为突出,以我院为例,我院共有职工人,其中临工有23人,占全院总人数的43%,他们肩负的重任可想而知。目前基层卫生院的临工每月的福利就仅有1200到1500多元的工资,没有绩效工资、没有节假日补贴,在编制严重缺员的情况下,临工们担负着含有重大责任风险的岗位工作,这对临工们的工作情绪及积极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那批临工,基层卫生院的各项工作就难以正常运作,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及稳定。建议应尽快解决好临工的待遇及转正问题,让临工们有个明朗的盼头,以更好地为我县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9月份工资未得到发放问题
10月份进行医改,全面实施收支两条线,由于医改前我院的职工工资一直以来都是当月工资于次月中旬发放,因此,我院9月份的职工工资全部上缴财政,因此,目前我院职工9月份的工资到目前还未发放,这使全院职工都有极大的反响。
中层干部及班子值班补贴问题 医改后,中层干部及班子的值班补贴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中层干部及班子的工作积极性。
医疗垃圾的处理问题
医疗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了本县最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一直以来,基层卫生院的医疗垃圾都没有正规、专业的医疗垃圾收购处理机构回收处理,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来处理好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问题。基层老职工职称晋升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基层卫生院的老职工以前并没有考取相应的职称,但他们
不折不挠地为基层卫生院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现在由于医改的全面实施,部分老职工没有得到相应的职称,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报酬。建议根据山区特点酌情降低老职工的职称晋升“门槛”。
三、下阶段的工作思路
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吸收先关专业人才和解决设备欠缺级维修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努力把我院整体业务水平推上新一台阶,发挥好本片区中心卫生院的真正作用。镇中心卫生院 3月8日
2.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 篇二
根据上级关于医改工作的文件精神,现对我乡的医改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卫生服务工作 1.居民健康档案。截止到2011年5月底,共为全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8148份,其中0—36月儿童539份,孕产妇8份,高血压838份,2型糖尿病271份,重性精神病8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652份。
2.健康教育。每月为辖区居民举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或健康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定期更换健康宣传栏。3.0—36月儿童健康管理。全乡0—36月儿童共1863人,按比例完成健康档案和儿童保健手册,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按规定做好儿童保健信息上报和数据填写。
4.孕产妇健康管理。2010年本辖区孕产妇686人,按规定做好孕产妇信息收集上报,保健手册信息填写、上报。
5.老年人健康管理。继续为本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2713人建立健康档案,及时随访并开展健康体检。
6.预防接种。实行每月旬接种制度,为全乡3433名0—6岁儿童开展预防接种服务,接种率稳定在95%。
7.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及时发现、登记、报告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截止到2011年5月31日共上报7例传染病病例,未出现瞒报、漏报现象。
8.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共建立838份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咨询指导。
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共建立271份2型糖尿病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咨询指导。
10.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共建立8份重性精神病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
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情况
1、药品零差率。所有购进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2、药品网采情况。所有规定的网采药品实行网采,无无自购现象。
3、基药管理。基本药物和纳入基本药物管理之外的药品不再行采购。
三、财政保障机制的建立情况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确定为7名,完成本核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目标。
2、按比例分解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至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定期考核。3、2011年医疗收入预计完成120万,预计人员支出62万,医疗支出30万。
4、卫生院共负债77644元。
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情况
1、岗位设置情况,卫生院编内人员共33名,其中在岗24名,编外人员2名。
2、编内在岗人员工资发放情况,未执行档案工资。
3、在编不在岗人员情况:在编不在岗人员共9人,自行负担两险。
4、编外人员情况:卫生院共有编外人员2人,财政不给拨付临时人员工资,卫生院无法自行消化解决。
诗经村中心卫生院
3.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 篇三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农民参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12年我镇农民参合人数达42056人,参合率持续达97%以上。
(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新农合筹资标准由 150 元/人提高至 250 元/人,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和急性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开展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17种农村常见慢性病的门诊报销。1-4月份共为312住院人次报销35.23万元,门诊补偿人次4520人次,同期相比受益率增长8%。
(三)、自执行逐级转诊制度以来,我镇农民一般疾病在卫生院住院解决,让群众享受到新农合最大的实惠,已初步形成我镇病人按村、乡、县、市方向正常流向,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四)、“一卡通”工作顺利推进
为全面推行我镇“一卡通”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一卡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全院医务人员和全体村医认真学习“一卡通”工作的制度和要求,积极贯彻和宣传新农合政策,认真做好本项工作。目前我镇17个村的参合农民基本信息已经全部收集完毕,已将80%基本信息录入新农合管理系统。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镇稳步推进
自2009年12月15日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院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部使用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药物,并进行集中网上采购,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价格平均下降36%左右,2012年1-4月卫生院呈现门诊人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日均费用下降,门诊人次上升的“两降一升”的良好势头,群众就医的药费负担明显减轻。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要求,我院成立了由郭家超院长任组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领导小组,落实足够人员,镇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15人,占卫生院总人数的33.33%。结合我镇的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各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按照各项目工作指标,明确任务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科到、到个人。抓紧、抓早部署好各项目工作开展,通过全院医务人员及全体村医的共同努力,截至2012年4月底,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分别达到 60.5%和52.3%,其中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56.4%和51.8%。为2248名0-6岁儿童和2168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管理高血压患者1028人、糖尿病患者72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23人。
四、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工作 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分管卫生镇纪委书记为组长、卫生院院长为副组长的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结合我镇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乡村一体化”方案和工作计划,多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和全体村医认真学习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的方案和工作要求,准确解读医改政策,着力营造有利于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工作工作顺利推进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认真做好本项工作。目前我镇17个行政村已经全部(改)建成较统一标准的村卫生室,卫生服务乡村一体化工作计划先从有基础、有条件的村卫生室(黎田村、国安村)实施,2012年底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
五、卫生院项目建设工作 卫生院领导高度重视卫生院项目建设,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卫生院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多次组织院务办公会议和职代会,专题研究讨论卫生院项目建设问题。拟在卫生院宿舍区旧院址建职工安置房1栋(32套),住院部1栋,公共卫生服务部1栋。并多次邀请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中心领导专家就上述三个项目内容到现场指导如何规划布局。积极做好卫生院项目建设的前期各项工作。
4.卫生院医改汇报材料 篇四
阜宁县陈集中心卫生院
2009年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国家和省、市、县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是一所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10283平方米,业务用房3993平方米。医院在编职工60人,其中副高5人,中级25人,初级26人。设置科室15个,核定床位50张,实际开放床位65张。卫生院下辖18个村卫生室,在编在岗乡村医生70人。基本满足辖区群众常见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并承担着辖区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2014年,医院业务收入1230万元,其中医疗收入801万元,药品收入430万元,药占比35%。2014年,门急诊52346人次,较医改前(2009年)增加40.58%;住院2652人次,较医改前(2009年)增加42.06%。出院病人均次费用1652元,低于全县同类医疗机构平均水平。
二、主要成绩
1.医疗环境全面改善。利用中央、省扶持政策,把握机遇,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省扶持项目资金,先后对门诊楼、病房楼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病房附属楼和公共卫生服务楼,建成了慢病自助检测点、医生工作站、护理工作站等服务站点,2013年12月顺利通过省厅示范卫生院的创建验收,被省厅命名为“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按照省厅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合理选址、科学规划,新建全镇18所村卫生室,完成了产权转换,由卫生院统一领办,其中停翅港村卫生室创成首批 “江苏省示范村卫生室”。
2.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对医院的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进行了科学设置,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以辖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推广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建成了市级中医肝胆专科和颈肩腰腿痛专科,2012年6月,我院代表阜宁县顺利通过“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的考核验收。
3.服务模式彻底转变。以增进健康为目标,从重医轻防向医防并重转变,组建6支健康管理团队,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技术、设备和服务支撑,到村卫生室开展门诊服务、上门巡回诊疗等服务,每月至少2次。同时,对慢病等重点人群实施全程健康管理,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中心,专门负责对重点人群的免费健康体检,去年我院代表阜宁县顺利通过了“省慢病防控示范区”的考核验收。今年年初,我镇启动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提供居民健康管理。
4.“智慧”卫生初显成效。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医院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县、镇、村医疗卫生信息和数据的联网,实现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门诊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与县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实现了远程会诊服务。
三、存在问题
1.卫技人员短缺问题较为突出。我院核定编制80人,但实际在编人员60人,使用临工6人,抽用乡村医生6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位置等原因,人才招录困难,人才流失严重,部分岗位如临床医护、公共卫生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导致外科、妇产科等手术服务功能在一定范围内日趋萎缩。由于政策原因,2004年后一直没有人员进入乡村医生编制,随着乡村医生到龄退休、卫生院抽调等因素,村卫生室人员也出现严重不足,个别村已无乡村医生,不得不从外村调配,从而导致村卫生室服务能力逐步减弱。
2、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医改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全部实施了零差率销售,虽然政府给予一定财政补助,但受地方财力影响,卫
生院自身运转以及发展等费用,相当部分资金需要医院自己创收解决。绩效工资实施改革后,职工的医保、养老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支出不断加大,无形增加了医院支出。突出的是我院由于服务能力提升,住院人次迅猛增加,现有的病房床位数、住院条件均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病房楼亟须扩建、扩容;大部分职工仍居住在七八十年代建设的危房内,住房条件十分简陋,职工宿舍急需重新建设;县政府虽于2014年开始对全县拟对全县238家新建、改建卫生室给予6万、3万的资金补助,但与实际建设费用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另外村卫生室基本建设历史欠账多、无法偿还,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
3、基本药物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网上集中采购药品设置不太合理,一些常见的、价廉物美的、群众习惯用的药品,特别是一些急救、慢性病用药往往买不到,群众对此很不满意。由于部分药企不愿大量生产价廉、有效的常用药品,导致配送不及时,镇村卫生机构有时会出现药品短缺现象,影响了病人就医秩序,导致小病到大医院治疗,造成病人就医不便,造成大医院就医压力。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艰巨。目前,开展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项目多,任务重,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由于镇、村从事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太少,群众对此不够重视,配合不到位,给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乡村医生年龄老化,素质普遍不高,村级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偏低,难以保证质量。农村人员流动性大,每年要有30%以上人口到外地打工,无法对他们进行健康体检和随访,所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空档、死档较多,难以完成工作任务。
四、有关建议
1、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议人事部门放宽招聘条件,招聘对象上不能局限近三年的毕业生,通过增加考试次数、降低开考比例,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制定定向委培制度,与愿意从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
大中专毕业生签定定向委培协议,给予学费补助,吸引他们到人才相对匮乏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根据基层医疗单位的人员编制情况,利用乡镇卫生院现有的空余编制,择优将取得执助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逐步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推动乡村医生“转身份”。探索县、镇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县级医疗机构选派一定比例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挂职,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上挂县级管理。对县级医疗机构新招聘的人员,规定必须具备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满1年的工作经历,形成县域内卫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通过以上多种措施,突破人才紧缺瓶颈,切实缓解人才不足问题。
2、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卫生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医院集团”和“医联体”的形式,建立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纵向合作机制,大力营造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优质资源向基层流动的良好氛围。完善建立区域电子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要建立集团和医联体内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和培训制度,加强对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业务指导与管理。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引导患者到乡镇卫生院首诊、康复回社区,指导患者合理治疗,实施及时有效的双向转诊。明确一、二级手术病人,转往具备条件的中心卫生院实施手术,慢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只需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的,应当转往卫生院。建立转诊绿色通道,为转诊病人预留床位实行优先就诊,不做重复检查,符合惠民条件的,给予相关费用减免,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请求政府将卫生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根据卫生院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卫生院的人员经费(包括离退休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根据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补助。建议增加项目的额度,集中力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中心卫生院来,要建设与中心卫生院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在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范围等各方面均有示范辐射作用的卫生院。请求对核定村卫生室的历史欠帐,由政府财政逐步予以化解,适当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动态增长村医生基本
药物补助,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动态增长村卫生室水电、通讯、网络等日常运行经费,保障村卫生机构健康运行。
4、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药品供应体系。允许卫生院将群众认同、疗效明显的常用药和急诊用药按规定比例配备,并纳入镇村新农合报销范围,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可及。
5、发挥绩效考核作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严格落实绩效工资制度,针对医疗卫生行业高技术、高风险等特点,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和收入差距,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允许卫生院在年底收支结余中,提取相当结余资金,发放职工福利和奖金。
5.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 篇五
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努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责任分解、绩效考核、驻乡督导等措施,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工作,充分调动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卫生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政府举办医疗机构24所,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所(县人民医院、维吾尔医院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20所(其中5所中心乡卫生院),现有189所村卫生室,186名村医。全县医疗机构在编人员为1150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在编人员456人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645人。
二、2011年目标责任执行情况
为认真落实医改各项重要任务,今年XX市(地区)卫生局与我局签订了《2011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我局紧紧围绕《XX市(XX市(地区))2011年度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方案》(发[2011]73号)开展医改各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有:
(一)落实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保障标准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民工作,今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确定了我县开展新农合工作作为解决民生的重要工程来抓,确定了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管理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目前,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基本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运转紧张有序的良好
格局,基本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难题。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我县把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和责任管理。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2011年全县20个乡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59000人(其中:民政救助人员为47000人,参合率100%),参合率为100%,覆盖率为100%。应筹资为8565.46万元,1月至9月享受新农合的总人数160000人次,合作医疗总补偿费用为5656.11万元,基金使用率为70.71%。三是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在全县大力宣传新农合的各项政策、法规,做到家户喻晓、深入人心,农民参合积极性空前高涨。四是合理调整补偿方案,确保参合农民受益。根据XX省及XX市(地区)有关文件规定,及时调整实施方案,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将乡级起付线设为5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90%,县级起付线降低至15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70%,XX市(地区)级起付线降低至35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55%,XX省级起付线降低至500元,报销比例提高至45%,全年累计封顶补偿基金提高至70000元。制定了大病医疗救治方案,确保参合农民并有所医,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五是加强基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加强了对资金的基差审核工作,实行合作医疗报销公示制度,自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六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政策执行能力,确保了我县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运行。七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合作医疗管理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调控,是有限的合作医疗资金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八是开展直接结算工作,简化补偿程序,方便参合农民看病就医。九是精心策划使新农合“一卡通”这项利民、便民、惠民工作落到实处,我县正在筹备参合农民就诊“一卡通”的前期工作,力
争2012年全面实施新农合“一卡通”工作。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推进。为全面规范我县基本药物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减轻广大农牧民的治疗负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了病,我们从源头上狠抓贵重药品、自费药品的管理,保证让广大老百姓吃上放心药和廉价药。卫生局成立了“XX县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制定了《XX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全县3个县直医疗单位、20个乡镇卫生院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各医院均在XX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网上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中选购药品。我县以《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为依据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对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实现动态监管,规范各级医院临床用药、采购执行、药品质量、药品价格、药品配送、药品回款等行为。目前,我县4个县直医疗机构及20个乡镇卫生院所用全部药品、耗材100%网上交易。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网上药品及耗材交易总额达4149.15万元。在此基础之上,我局根据xx市办发【2011】123号文件的要求,为确保我县国家基本药物实施“零差率”制度顺利开展,我们于2011年8月20日前对全县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药物开展了清库工作,即对基本药物目录外的药品进行了清退,并对库存的基本药物进行了盘点,该工作目前已结束,为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奠定了基础。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家和XX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近期重点任务,以及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2011年,我局争取到XXX医医院、XX乡卫生院、XX乡卫生院、XX乡卫生院、XX乡卫生院等5个抗震改造(更新)项目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20232平方米,总资金12459.2万元。目前到位资金8983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2个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建设面积10101平方米,使用建设资金7841
万元;XX、XX两所乡镇卫生院项目现工程主体已完工,XX医院抗震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已交县待建中心实施。
4、积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强我县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队伍,锻炼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队伍,我局按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资格管理办法要求,决定将自2009年至今晋升高级(含副高)、中级职称人员必须在指定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一定期限的锻炼,做为晋升职称条件的依据。我县已有60人参加XX市(XX市(地区))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参加XX市(地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3人。150人中级以上(含护理师)职称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了继续医学教育远程培训学分审核。根据XX市(地区)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全县乡村医生基本需求,认真宣传组织20个乡镇村卫生室报名参加村医中专学历教育培训,经XX市(地区)审核共录取210名村医参加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共设立了9个教学点,发放培训教材840本,培训光碟9个,发放学员卡210个,5月份发放220份民族汉语试卷220份,为保证各培训点教学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根据XX市(地区)卫生局要求,组织9个教学点负责人到XX市(地区)参加培训学习,通过举办面向我区农牧区卫生室的专项中等医学学历教育,有效改善了乡村医生知识结构,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服务水平,并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要求,今年上级拨付我县(人均补助25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190.75万元。项目实施以来,XX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医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逐步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城市35171份、农村295000份,建档率为
67.5%;计算机管理人数341004人,电子建档率66%,均已完成了目标任务;向城镇居民发放健康健康教育资料150300份,开展专栏230次,健康教育讲座1250次;对22231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管理;全县目前,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病例1056例,糖尿病患者445例,精神病患者300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67.67% ;0—6岁儿童管理率为68.6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60%,叶酸增补项目完成率53%;“健康快车”和“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为我县1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上海首航喀什时为我县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在沪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通过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治项目对全县65名符合手术条件的先天性患儿进行了筛查,目前已对2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了手术救治。
6、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我县围绕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制定了实施公立医院设臵与发展规划,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依照《XX市(XX市(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和《XX市(XX市(地区))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制定了符合我县实际设臵与发展规划,明确我县各级医疗机构的设臵数量、布局、规模、功能定位,有效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工作;以县医院标准化建设和对口援疆工作为契机,来促进我县县级医院改革与发展,加强了县级医院能力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完善有序规范就医的引导政策,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对口支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执业活动;建立了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我县积极开展了预约诊疗、便民门诊、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检验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明措施;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巩固了改革成果,扩大了覆盖面。积极落实药
品、检验试剂、低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严格有效控制门诊、住院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技术劳务价值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评价,积极引导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专业质量管理和控制,建立覆盖全区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努力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工作负荷,改善执业环境,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虽然近年来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县卫生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卫生工作基础仍然薄弱,房屋、设备、人才、技术还不配套,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较低。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机制仍不健全,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优势资源相对向上集中,农村公共资源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按照“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吃透医改精神、明确医改任务、理清医改思路,进一步加强调研,科学合理制定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医改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
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督促医改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医改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逐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三)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新农合疾病范围中发生频度高、经济负担大、临床疗效好、标准临床路径和规范诊疗方案健全的10种疾病的支付方式改革为按病种支付的医疗费用后付制。将“门诊个人帐户+大病统筹”模式调整为“门诊、住院双统筹”等模式。
(四)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使群众切实享受改革成果。卫生系统要根据XX市(地区)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边试边推”的方式,推广较成熟、见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实惠。一是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加强规划管理,重点加强基层的能力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臵。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上下联动,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三是抓住县医院标准化建设的契机,促进县医院改革与发展。四是开展便民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范围,推行预约门诊、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扩大临床
路径病种和实施范围,加强成本控制。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五是探索改革收费结算和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实施按病种付费、总额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六是通过提高待遇、多点执业、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条件、改善执业环境等多种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七是加快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五)大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充分调动我县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落实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不断深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按岗定酬、按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的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结合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岗位情况,制定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坚持公益性的办院原则,实行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相挂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办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我县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全面履行职责;坚持自我测评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做到随时能接受上级领导的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收入待遇相结合,实行优劳优酬、兼顾公平;向一线岗位倾斜、向重要岗位倾斜;适当拉开差距的原则。
(六)抓好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国家和XX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近期重点任务,以及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需求,进一步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完成县医院标准化基本建设和2012年乡镇卫生院抗震加固更新改造项目。
(七)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控,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加强疫情
网络直报体系管理,减少疫情漏报,疫情上报及时率达100%;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主动监测的“零”病例报告制度及不明原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性腹泻等监测管理,监测上报率达100%,其它各类法定上报传染病漏报率不得高于5%。计划免疫各类报表及时上报率达100%,实行年度计划免疫考核,巩固和加强计划免疫以村为单位四苗覆盖率达90%的目标,乙肝疫苗达85%的目标,进一步实施免疫规划免疫接种工作,加强疫苗收发登记管理,严禁疫苗浪费或挪作他用。
6.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 篇六
开展城区环境卫生自查情况汇报
为了迎接省爱卫办对我县爱卫重点工作的督查,进一步开展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为督查工作创造一个干净、舒适、卫生的环境,县爱卫办联合县环卫所,县城建局于6月20日开展了专项自查整治行动。经检查,城区下水道堵塞和建筑垃圾问题比较突出,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城区下水道堵塞,导致街道臭水横流,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再加上天气炎热,刺激性气味致使空气质量下降。经检查,南街小学门前、轻工机械厂临南街巷口、火巷巷口、南街十字东南角、三三零小区门前、新街十字东南角、金荣华苑A区门前、洮海洗浴中心巷口、文峰中学临北街巷口、安兴家园售房部门前、恒康医药公司门口、原教育局门前等处不同程度存在下水道堵塞问题。
随着城区改造力度的加大,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影响我县卫生环境一大难题,乱堆乱倒现象时有发生。经检查,西街菊巷巷口、步行一条街中间段、菜市场后门(老西街)拆迁段、南苑小区对门临街等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建筑垃圾问题。
检查结束后,县爱卫办已经将存在突出问题反馈县住建局和县环卫所相关领导及负责人,限期整改,全力以赴做好城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
7.卫生健康系统年重点工作汇报材料 篇七
一、2020 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稳步推进健康 xx 行动。召开 xxx“健康 xx 行动”安排部署会议,印发《xxx 落实“健康 xx 行动”实施意见》、《xxx 开展“爱国卫生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等实施方案,成立 xxx 落实“健康 xx 行动”推进委员会。县卫健委依据各股室工作职责细化各项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依据《健康 xx 行动监测评估与考核办法》,围绕健康 xx 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开展全方位干预影响健康因素,统筹推进健康 xx 行动。
(二)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爱国卫生“一周一月”活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助力鼠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印发《xxx 开展“爱国卫生百日行动”实施方案》、《xxx 第 32 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xxx 第 4 个爱国卫生宣传周活动方案》等活动方案,指导各镇乡街政府、各爱卫会成员单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以“改善环境、共享健康”、“向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宣战”等为重点专题,深入开展群众宣传动员。三是对照各级爱卫办、各级新冠肺炎防控督导组调研主要共性问题清单进行逐项梳理,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集中力量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三)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精准识别。上半年,全县享受健康扶贫政策 36239 人。二是优化完善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做好大病专项集中救治工作,半年累计救治 1026 人,25 种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 90%。为全县9478 名贫困慢病患者开展了送医送药工作,半年总费用 226.7 万元,贫困户自付45.2 万元,报销比例达到 80%。三是开展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清零达标”专
项行动。对 7 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新建扩建,为 21 所乡镇卫生院购置短缺医疗设备,目前全县 15 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卫生院和 304 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按照上级标准完成标准化建设。四是完成 2020 年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2019 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经调查摸底,xxx27 所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 715 人,现有在编人员 652 人,空缺 63 人,已形成报告申请县编办、人事部门协调解决。县编办已于 5 月 25 日下达 2020 年编制使用计划招录 45人,其中考录 40 人,免费医学定向生 5 人,招录计划已经由市人社局批准,并向县财政局申请经费,招录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有力有序。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卫健委在县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科学应对、统筹安排,全力确保疫情期间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一是多次召开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制定了《xxx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预案》,成立了新冠肺炎病例医疗救治专家组,确定县中心医院为 xxx 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县中心医院、县中医蒙医医院均设立了发热门诊并开展预检分诊工作。二是有效管控境内(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返宁(来宁)人员。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利用大数据排查,加强公安部门、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的沟通协作,对重点人员加强末端管控。对转运人员采取由县急诊急救网络医院救护车辆专车运送,坚决防范输入性病例导致的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三是加强集中隔离点建设。我县目前投入使用集中隔离点 2 处(xx 酒店、县委党校),征用xxxxxx老年公寓为备用集中隔离点,与xxx宾馆、xxx宾馆签订备用协议,作为备用集中隔离点。隔离点均由县卫健委负责管理,派出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班。县中心医院、县中蒙医院派出医护人员,配备急救设施和药品,对隔离点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四是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县疾控中心、县中心医院、县中医蒙医
医院三家 pcr 实验室均已投入使用并面向社会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截止目前,对 1.24 万人次开展核酸检测。五是开展消毒指导工作。累计指导消毒机构1783 个,指导消毒面积 215.9 万平方米,累计消毒次数 17.5 万次。六是进一步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前哨”作用。及时抽调 10 名业务骨干组建 2 个专业队伍,先后多次对 32 个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及督导。七是履职尽责助力复产。组织县卫生监督局对各类机构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各级各类机构1352户次,城区生活饮用水采样快检15份,转运医疗废物2226.91千克。县疾控中心组建成4个专业技术指导组,对重点企业进行了现场指导,累计指导复工企业 400 余次,指导企业复工人数 8635 人,对辖区内 130 所学校及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面指导为学校安全复学复课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鉴于目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对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环境消杀、从业人员管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并采集环境样本 65 份。八是加强物资储备,疫情期间,总计调拨:各类口罩3.83万个,各类手套5.12万副,各类隔离衣、防护服 1.15 万件,75%医用酒精 4000 升。九是受命派遣援鄂医疗队。我县派出两支援鄂医疗队分别于 2 月 15 日县中心医院 xx 人援助 xxx 医院。2 月 17日县蒙医中医医院 xx 人援助 xxx 医院,圆满完成援鄂任务。
(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一是推进医共体工作。两家医共体牵头单位(县中心医院、中医蒙医医院)选派专家组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帮扶,目前有34位专家分赴12所乡镇卫生院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实施电子化注册,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累计受理业务 137件。三是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展了医疗卫生监督、传染病管理以及打击非法行医等专项整治活动,监督检查各类供水单位 86 家,下达监督整改意见书672份。与xx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签订合同,在27个乡镇卫生院设
置医疗废物集中暂存点,全县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置。
(六)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完成我县 2 所数字化示范门诊建设,保证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全面落实传染病各项防治措施,截止目前,共发现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法定传染病 11 种,1181 例,均按规定进行了妥善处理,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均达到 98%以上。全面加强我县布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病人管理,对全县 107 例布病,85 例成人大骨节病,24 例慢性克山病人全部进行了规范治疗和随访,建档率和规范治疗率均为 100%。鼠密度调查工作紧跟步伐,充分利用无人机等监测设备开展我县鼠密度监测工作,对历史鼠疫流行相邻旗县的 5 个乡镇开展了的鼠密度调查。二是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不断加强。累计登记并录入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患者 20614 人,在册患者 19589 人。报告患病率 4.53‰,规范管理率 95.95%,全部指标均达到自治区要求。
(七)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疫情期间县卫健委组建专家组对县中心医院、县中医蒙医医院进行了院感专项督查,并就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 34 所医疗机构开展了多次督导检查,就发现问题进行通报整改。二是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累计培训 2 万余人次。加强医务人员应急演练及穿脱防护用品的实战演练,2020 年 1 月县中心医院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演练。2020 年 3 月县疾控中心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三是规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管理。顺利完成我县 2020 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预审工作,累计初审考生 492 人,有序完成我县第五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八)中蒙医药振兴行动不断加力。一是加强中医馆建设。2020 年新增 1 所中医馆建设项目,继续完成2019年末的3所中医馆设备采购工作,预计7月下旬前
完成 4 所对口支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二是加强安排部署振兴中医蒙药医药行动,目前此项工作已在我县全面推开。三是认真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试工作,共有 18 名报考人员提交报名资料。四是强化中蒙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 xx 县骨干医师进京培训工作,县中蒙医院选派了 2 名骨干医师进京培训。开展西学中、西学蒙工作,上报西学中一年制 31 人,两年制 192 人,西学蒙两年制 2 人。
(九)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全面推进。
8.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 篇八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卫生系统党建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和促进群众健康为目标,以开展“执政为民、廉洁高效”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增强核心领导作用,为全面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年初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全年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始终把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加强宣传教育,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内部稳定 根据县委的工作安排,抽调干部深入定点帮扶乡村开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查,大宣传,就当前我国、我区、我县稳定工作所面临的形式和上级政策、文件精神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教育,增强了干部群众对当前维稳工作的思想意识。并对下一步维稳工作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做到一有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处理。同时,狠抓工作作风转变,针对合管办、监督所等科室主要面向基层的实际,严格履行工作程序,完 1
善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等相关制度,杜绝因具体事务处理不当而引发的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隐患。今年没有发生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
三、抓组织建设,构筑坚强的战斗堡垒 首先,我们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基层党员“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党员访谈制度,开展支部成员和党员、党员和党员之间的谈心活动,结成对子,搞好帮扶,沟通思想,加深感情,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三是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要求党员挂牌上岗,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工作质量优于群众,完成任务好于群众,奉献精神强于群众,自身素质高于群众。四是在“七一”党的生日之际,召开了党员大会,缅怀党的丰功伟绩,重温了入党誓词,今年共吸收发展9名同志为预备党员,同时健全完善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组织保障等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抓制度完善,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充分保障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政治生活。二是制订完善离退休党员和预备党员管理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使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今年以来,我们注重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同精
神文明建设融为一体,与卫生工作紧密结合,从小事抓起,从日常工作做起,把发挥党员作用落实到每项日常工作中。
五、抓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一)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开展以《四项监督制度》、《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坚持政务、财务公开,以制度管人、管钱,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展“创先争优争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根据县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卫生系统开展创先争优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搞好组织协调,抓好各阶段工作,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活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及时召开全系统党员大会和支部动员大会,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层层动员,通过座谈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在全系统上下形成了人人了解活动、人人参与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党支部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使广大党员在工作当中,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了在卫生
工作中“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的良好局面。
举办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今年组织参加了迎新春爱国歌曲大合唱、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迎亚运和谐杯篮球比赛、百日文化广场等系列活动。坚持不懈开展“三会一课”,严格按制度要求完成了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正常活动。同时按照党费收缴的新标准足量完成党费收缴工作。认真开展了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对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深入落实党员承诺制,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
六、加强对干部职工“双语”培训工作
我系统切实将“双语”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支部书记做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双语培训工作,并根据县委对我系统干部双语考核情况,先后选派了双语不达标的17名干部参加了由县委党校举办的“双语”全脱产和夜校培训,同时各单位还将民汉同志结成对子,在学习和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七、各项业务工作稳步推进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9.5%,参合人数达28.04万人,有39498人次享受到了合作医疗补偿资金2504.44万元;扎实做好城市医务人员下乡服务工作,年初从县直各医疗卫生机构抽调了15名专业技术骨干组成5个医疗队分别到镇卫生院、木什乡8村卫生室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工作;以维护和增进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为宗旨,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了
我县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今年共出动监督员598人次,监督检查 1912 户次,办理卫生许可证322个、从业人员健康证1500个;行政处罚70起,警告19起,当场处罚36起,共计罚款1.3万余元。
今年,尽管我们在党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二是按照上级要求,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夯实思想能力基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夯实作风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夯实群众基础;提高党务干部素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开创全县卫生工作的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中共疏附县卫生系统委员会
9.基层医改工作汇报 篇九
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稳步推进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我区按照省、市医改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医改办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我区实际,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了医改工作。
一、领导重视,全面推进医改工作
医改工作作为一项政府民生和民心工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利用联席会、常委会、常务会、办公会等不同规格、不同规模的形式对医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共召开会议20余次。分管医改工作的区领导更是多次召集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研究医改推进、落实工作,重点对加强财政投入、绩效考核、药品网采及收支两条线等工作进行了协调、部署和推进。组织相关人员到开展工作早的附近县市和安徽省定远县参观学习,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基本药物采购及货款集中支付监督管理办法》、《对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核算进行集中收付管理的通知》、《财会核算中心管理办法》等文件。目前,各项工作均已圆满完成,今年我区又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对医改工作重点进行了查漏补缺工作,专门召开区长办公会,在卫生局成立了核算中心,启动了乡镇卫生院财务核算集中收付管理,同时追加医改资金20万元/月,使全区医改工作更加完善。
二、狠抓重点,确保医改措施到位
(1)人员编制、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落实绩效工资及调动人员积极性情况
我区按照省、市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量,区编办根据各乡镇服务人口和卫生院规模,按照控制总量,统筹调配的原则、重新核定下达了各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数额,进行了院长公开竞聘,各卫生院根据编制进行了岗位设置并报人社部门批准。进行了人员竞争上岗
181名,分流编余人员148名,其中办理病退21名、学习深造22名、分流到村卫生室24名,其余81名自谋职业。竞聘上岗人员经绩效考核,按绩效工资20%为基础绩效,80%为奖励绩效落实了绩效工资分配,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多酬,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的人员倾斜,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800元左右,职工对医改效果满意度大幅提升,感受到了综合医改带来的成果。
(2)医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资金到位情况
医改工作的实质是增加政府投入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我区已将医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
①2011年5月底到7月底乡镇卫生院实施药品零差率30万元,足额按时拨付到位。
②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贴60万元,现已按时下拨20万元。
③一般诊疗费从新农合基金每人提取16元,共计提取328万元。④综合医改资金2011年拨付200万元,2012年财政预算640万元,足额每月拨付到位60万元。
⑤2011年区财政足额拨付网采周转金35万元。
⑥2012年村卫生室信息建设15万元,足额拨付。
⑦公共卫生经费每人25元全部足额拨付到位。
总之医改前全区卫生院年经费50.6万元,医改后投入医改经费1200万元。
(3)制定出台一般诊疗费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情况
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区已从新农合基金中按每月参合农民16元的标准提取共328万元,并制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实施办法和补助办法,从2011年12月31日起全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执行一般诊疗费政策,实行按季拨付,已拨付一季度各机构一般诊疗费79.54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诊疗费待市出台一般诊疗费实施办法后再执行。
(4)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采购、配送情况
我区去年下发了《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
见》,召开了全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推进一体化管理动员大会,逐步实现乡村卫生机构、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各卫生院已按照文件精神规范管理内容,制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目前全区所有村卫生室与卫生院、卫生局、财政局联网工作正在展开,已与电信部门签下协议,区财政为全区279个医疗单位补助网费5.4万元,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实施。我区已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各基层医疗机构统一参加省网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集中结算货款、统一价格并零差率销售,非基药全部退出基层医疗机构,同时落实了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贴32.24万元,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采270余种,采购金额320万元。目前全区网采率、点击率逐月上升,已在全市取得较好位次。
(5)大学生村医待遇落实及发挥作用情况
我区按省、市要求接收安排了大学生村医27名,这些大学生村医安排在乡镇卫生院吃住,并承担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工作和医疗服务。为落实他们的待遇,我区在保证省市下拨的费用全部发给外,由区承担的费用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安置费全部落实,工资卡由财政局统一办理,人事局每两个月核实一次人数,向财政局提供名单。财政部门将费用足额拨付到工资卡上。我区承担的大学生村医待遇年需31万元,(在省市资金未到位之前,我区按月给予垫付)各种待遇的落实使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他们工作认真,爱岗敬业,作风扎实,勤奋刻苦,发挥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作用,受到当地农民的赞扬和拥护。
(6)村卫生室建设、帮扶村卫生室运行情况
根据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等五部门下发的《河北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卫生室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确定对我区省备案的30个行政村进行重点帮扶,每村需建设6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需建设资金180万元。根据省专项配套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市财政补助72万元,区财政补助108万元。我区已经启动村卫生室建设,财政资金已到位,目前正选址建设,十月底全部完成。
(7)建立药品价格监测制度情况
根据医改的要求,必须建立药品价格监测制度。我区在医改初
期,已建立了药品价格监测制度,确定大麻森中心卫生院和河沿镇卫生院为我区基本药物价格监测点,监测的药品品种为国家基本药物307中和河北省增补药品174种中常用的30个品种。监测时间为每月监测一次,区卫生局每季抽查一次监测点的工作情况,汇总分析后,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三、加强宣传,浓厚医改氛围
在推进医改过程中,我区十分重视医改工作的宣传。首先区委、区政府及四套班子认真学习医改文件政策。其次在医改参与部门及基层医务人员中传达学习医改文件、医改政策,使他们理解医改的实质内容,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医改。再次是加大了对社会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了解医改,我们采取了编写医改简报(今年以来印发简报四期)、印发明白纸、悬挂宣传横幅、电子屏幕、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宣传医改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让医改政策深入人心,使农民朋友们积极配合医改,体验医改的实惠,监督医改取得的效果。衡水日报刊登了我区医改情况。
四、贯彻落实2012年全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对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全市医改工作会议后,我区认真学习了会议的有关文件和王市长的讲话及我区签订的医改责任书,对照医改责任书的主要内容指标进行了分析量化,提出了落实意见措施。一是确保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探讨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开展按人头、按病种总额预付等,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确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二是巩固完善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重点推进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完善村卫生室药物零差率补助机制并向二级以上医院延伸。三是巩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各级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医改资金不减少,完善绩效分配机制,落实绩效工资,奖励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和业务骨干倾斜,加大对院长的考核奖励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三化三规范”建设,加快人才培养继续落实大学生村医计划,发挥大学生村医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五是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筹备工作,加快建立现
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今年增加20种。
五、医改工作的几点体会及认识,医疗机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基层医改开展三年来,我区对医改的几点体会及认识:一是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领导把医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医改工作,出台文件领导亲自修改把关,分析可行性。主管区长多次调度,医改参与部门解决医改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工作及时到位。我区医改各项工作不推不拖,均按时间节点完成。三是部门配合协调性强。参与医改的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形成了工作合力。四是财力保障性强。医改推进过程中,区财政在保证上级资金足额拨付到位的同时,区级需投入的医改资金也及时拨付到位,保障了医改工作的顺利实施。五是调动了乡镇卫生院的积极性,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医改后应明确的两个问题:
1、与滨湖新区、开发区的体制理顺问题。
根据衡政办【2011】49号通知精神中“滨湖新区管委会是彭杜乡、魏屯镇卫生院的管理主体”及“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近期工作中院长竞聘、全员竞聘由滨湖新区负责”的要求,桃城区、开发区、滨湖新区医改工作已明确分别实施,在三区医改工作不同步时,应互不影响,除新农合外桃城区不应再承担开发区、滨湖新区其它卫生工作。
2、社区一般诊疗费补助问题。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一般诊疗费目前尚未启动,待衡水市出台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一般诊疗费提取政策后再逐步实施。
实施医改后医疗机构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1、实施基本药物后,打破了原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习惯,由部分老百姓常用药效果好、价格低廉,但未列入国家基药,基层卫生院不能采到,造成病人的不理解。
2、省网中标药品,每个品种有一家配送企业,基层医疗机构网采后,个别配送企业如无货或不愿意配送,造成医疗机构缺货,影
10.市医改办调研基层卫生汇报材料 篇十
——在市医改办基层卫生服务座谈会上
2010年11月2日
一、基本情况
(一)区情
房山区辖区面积2019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下辖20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462个行政村、107个社区。常驻人口91.2万;户籍人口76.7万,其中农业人口36.4万。
(二)区域卫生资源
2009年,全区公共医疗卫生机构54个,其中:中央市属厂矿医院12个、民营7个、区属35个。病床5583张,卫生人员827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461人。千人口(按常住人口91.2万计算)拥有医生2.6人、护士2.1人、病床数6.1张,分别是全国同期水平的1.49倍、1.51倍、1.84倍(2009年全国千人口拥有医生1.75人、护士1.39人、病床3.31张)。
其中:区属卫生机构35个,包括二级医院4所、一级专科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20所、一级街道医院1所、公共卫生机构6所、其它3所。病床3765张。卫生人员49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57人。卫技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4.8%,中、高级职称占46.55%。固定资产9.74亿元,万元以上设备2824台件,房屋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
(三)农村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200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强化政府主导,加大卫生投入,卫生工作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继2002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区之后,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牙防工作先进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卫生区,并先后被列入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区、全国防盲先进区创建单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10月实施以来,实现了“三个提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效缓解。通过制定“政府出大头、农民出小头”筹资增长机制等惠民政策,农民参合积极性迅速提高,2004年参合率65.6%,2008年之后持续保持100%。筹资标准提高,2010年与2004年相比:人均筹资由58元增加到520元,增长796.6%;筹资总额由1671.22万元增加到21450.5万元,增长1183.5%;政府补助在筹资总额中所占比例由71.21%增加到91.5%,增长20.29个百分点。保障水平提高,2010年与2004年相比:受益家庭由2%增加到100%,门诊报付率由0增加到42%、住院报付率由11.8%增加到55%,住院最高封顶由2万元增加到25万元。
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主要举措,慢病管理的探索和创新
(一)农民四种慢病基本治疗药物免费提供
1、启动四种慢病管理体系。2003年实行新农合制度以来,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然而,仍有部分农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无力支付新农合医疗费用的自负部分,特别是慢病患者尤为突出。2007年,通过对6乡镇1914名慢病患者调查显示:慢病防治费用对于农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人每年药费500元以下的有599人、500-1000元的724人,1000元-5000元的516人,5000元-10000元的75人,平均每人每年慢病药费 支出在1000元左右。而且慢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老年人多数没有经济来源,长期的药费负担往往导致因病致贫。针对这一问题,2008年,区政府牵头、区卫生局具体实施《房山区健康新农民促进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四种慢性病进行总体设计与干预管理。干预人群为年满40周岁且当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经过常规体检、区级医院专家确诊定制治疗方案,签订协议后即可享受免费用药与定期跟踪。干预周期为5-10年,旨在通过规范化药物和非药物综合干预,达到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人均期望寿命的目标。
2、确定临床用药。以北京市村级用药范围为参考,征求区级医院专家意见,以“保证基本医疗”和“提供基础治疗”为原则,确定18种药品作为村级基本用药。这些药品由区新农合管理中心集中采购,价格仅为市场同品种、同规格药品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以双鹤药业生产的降压0号为例,市场零售价每片1元,新农合采购价仅为0.4元。
3、实施情况。2008年先行试点覆盖6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免费供药1.98万人,发放药品106万元。2009年又覆盖9个乡镇、131个行政村,免费供药1.49万人,发放药品累计243万元。2010年实现全覆盖,免费供药5.64万人,发放药品637.5万元。
4、定期监测、科学评价干预效果。区卫生局聘请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全程参与并指导,公共卫生学院成立由院长胡永华教授为组长的项目组,全国知名专家李立明、吴明等多名教授和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参与,连续数年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从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等多方面评估慢病干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跟踪回访,我们发现:一是农民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健康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对慢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认识不断强化;二是慢病二级预防进一步加强,通过体检、干预等手段,实现了慢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是用药人群个人负担大大减轻,按每月检查一次计算,累计减少2360万元,包括:诊疗挂号费150万元、交通费200万元、住院自负费用1260万元、药品低价采购节省750万元;四是新农合资金累计减少支出1500万元,包括:药品采购节约500万元、因长期服药减少住院费用1000万元。
(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加大慢病管理力度
1、实行四种慢病规范化管理。免费为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目前,我区高血压患者52170人,规范化管理率71.7%,有效控制率35.4%;糖尿病患者16735人,规范化管理率68.6%,有效控制率38.7%;冠心病患者管理人数23455人,脑卒中患者管理人数8352人。2010年,区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启动韩村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项目” 试点,共12个小组183名高血压患者参与到小组课程中,涉及11个村居委会和1个功能单位参与组织,覆盖1.8万人口。
2、加大区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社区力度。区级医院在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全方位支援乡镇卫生院,重点帮扶蒲洼、霞云岭、史家营三所深山区乡镇卫生院。组建以区级医院为核心单位、以乡镇卫生院为基本单位的两大医疗集团,开通流动医院、爱心服务车,组织专家每周定期下基层查房、会诊和进村入户义诊,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使农民在家门口 就能享受到区级优质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机构服务前移,实行基层公共卫生归口管理,培训、指导、组织社区防保人员,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3、实行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责任制管理。组建321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配备268台笔记本电脑,绘制社区居民居住分布图,村(居)委会覆盖率100%。《健康知识手册》、《房山区社区卫生服务指南》、《房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温馨联系卡》每户一册。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免费配发移动电话,辖区居民可随时进行就诊预约、热线咨询。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厂、进工地、进家庭。2010年1-9月份,组织健康讲座788场次,参加人数17934人;制作宣传栏808期,发放宣传材料140201份。区卫生局与北京移动公司房山分公司合作建立信息平台,定期给慢病患者免费发送各种健康温馨提示信息,自2008年7月信息平台开通以来,共发送健康信息11.6万条。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在慢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培养5000名家庭保健员。
三、基层医疗机构举办主体、运行模式
(一)举办主体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均由政府举办,村卫生室由村委会举办、区乡两级管理。
(二)运行模式
1、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部上缴区财政专户,支出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人员待遇由财政保证,彻底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疗行为挂钩的联系,杜绝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以利益驱动为导向的医疗服务行为。2009年与2007年相比:区财政投入由1.15亿元增加到2.73亿元,增 长137.4%。
2、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房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包括公共卫生、医药卫生、财务管理、满意度调查四部分内容。实行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作为人员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
四、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员结构
1、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现有153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72人,占76.5%;行政管理、工勤人员246人,占16.1%。卫生技术人员中包括:医生608人(含全科医师141人)、护士228人(含社区护士113人)、防保医师87人。现有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760人,占49.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67人,占10.9%。中级职称以上275人,占18.0%,其中高级职称7人,占0.5%。
2、乡村医生。2008年,出台《房山区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待遇保障机制实施细则》,全区1431名乡村医生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其中807名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基本待遇(基本医疗400元/月、公共卫生400元/月)。目前,全区乡村医生中专及以上学历占其总数的73.1%,有34名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二)教育培训
截止到2010年6月,全区有346名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防保医师完成560学时社区岗位培训的学习;362人参加康复、口腔、中医等七个社区岗位培训;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25学分达标率98%以上。2010年,参加“健康管理社区行北 京市全科医师公益性培训”360人次,参加市社区管理干部培训94人,社区医生骨干参加慢病规范化管理培训124人,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师资培训10人,参加北京惠民医药平台业务培训46人。乡村医生中医适用技术培训率100%。
(三)人员收入
2009年与2007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人均工资由3.9万元增加到4.2万元、公用经费由1.1万元增加到1.3万元,分别增长7.7%、18.2%。
2010年4月份,区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正式工年人均工资5.78万元下拨(含单位负担五险一金部分)。
(四)人员招聘
实行“优秀人才进得来、不合格人员出得去”的人员聘用制度。区卫生局每年统一组织系统各单位到外省市医学院校招聘优秀本科以上毕业生,招聘本地医学院校毕业的大专以上有派遣证的毕业生,2007年以来,招聘外地及本地生源220人,其中外地生源125人。清退聘用工251人。
五、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服务覆盖半径,以及分布情况;机构服务量及就诊的前五类疾病情况
(一)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全面完成。2005年以来,投资3.5亿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4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10个,建筑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其中: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社区站18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是市标准的1.2倍;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六室分开,平均每站建筑面积214平方米,是市标准的1.78倍;标准化村卫生室四室分开,平均每室建筑面积 86.57平方米,是市标准的1.92倍。
2、社区卫生服务人人可及。2007年,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之后,我区仍有120个行政村、2.7万户、7.2万人未能达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标准(即山区居民步行30分钟、平原居民步行20分钟可及社区卫生服务)。为保证全区居民均等享受社区卫生惠民政策,区政府批转我局制定的《房山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三项措施:一是无乡村医生的34个村建立健康促进工作室、每村配备1名社区卫生员,有乡村医生的86个村按1村1名配备乡村医生,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员、乡村医生经区卫生局、药监分局联合培训合格后,为本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零差率药品销售等社区卫生服务。二是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按照乡村医生每人每月1500元,社区卫生员每人每月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三是为山区9个乡镇配备巡诊医疗车,每周下乡巡诊两次,为山区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方案后,平原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实际覆盖半径平均1-1.5公里,山区平均2-5公里。
(二)基层卫生机构服务量及就诊的前五类疾病情况
1、服务量。2010年1-9月份与2009年1-9月份相比: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及出诊181.8万人次(其中门诊177.9万人次,急诊2.9万人次,出诊6440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住院2166人次,下降11.7%;上转病人7395人,增长11.9%;下转病人1406人,增长119.3%。
2、就诊疾病情况。经调查韩村河、阎村、周口店、河北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疾病情况,显示近期就诊前五类疾病依次为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分别 占就诊总量的30.75%、22.75%、18.3%、17.5%、14.9%。
六、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率先在全市启动门诊和住院专网直报系统
2007年3月,区新农合管理中心与23个乡镇合管办、区内29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封闭联网作业,参合农民从以往的“看病—付费—村—乡镇汇总—区管中心审核复验—报销资金拨付乡镇—村—返还个人”8道程序、3-6月时间,简化为门诊随诊随报、住院出院即报,报销时间仅需10分钟左右。2009年,网络直报终端进一步延伸,平原参合1500人以上、山区参合1000人以上的90个行政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开通。
(二)社区专网建设稳步推进
卫生局科教信息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与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网将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便于卫生综合业务数据的实时报送、卫生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十二五”期间,我们准备搭建区内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辐射型服务网络,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业务链、服务链形成机制链,区域平台引入高清晰的远程医疗视频系统,按照“多专多社区,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的全科培养可持续性机制,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
(三)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运转有序
2004年以来,区卫生局先后投入50万元,开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软件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电子病历、健康体检三部份内容,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化验结果等,进行智能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柱状图、饼状图、线形图等图形分析及数据统计,同时出具健康处方。目前,我区农村居民电子档案建档 率已达到70%。
(四)医院管理系统试点先行
窦店、十渡、张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行试点建设医院HIS管理系统,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乡镇卫生院整体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编制增量不足
目前,我区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既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是乡镇卫生院,处于两难境地:一是保障基本医疗功能不削弱,维持一级医院的规模,这就要求按照20%的比例配备行政工勤人员予以后勤保障,但又不符合包括医技、专科医生、药剂、工勤管理人员在内不得突破编制总数25%的社区人员配备比例。二是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就必须派人员进入社区,全区188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仅进驻144个,农村卫生面临房屋建好了、设备配齐了、而无人可派的严峻现实。
按照京编办【1990】34号《市区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中心卫生院按农业人口1.5-2.0‰,一般卫生院按1.3-1.5‰配备。房山区14所中心卫生院、6所一般卫生院服务农业人口40万(不包括外来常住人口10万),应核定编制800人。全区188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按每站5人配备,即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防保医师及检验、药剂各1人,应核定编制940人。以上两项合计1740人,而实际核定1396人,缺编344人。目前,实有在职人员1532人,其中正式职工978人,聘用工554人,超编136人。
目前,乡镇卫生院只能保证门急诊和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住院医疗只能退居次要位臵。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促进 农民医疗消费门诊量激增,再加之门诊住院费用直报及处方限量制度的全面实行,致使医院管理人力成本成倍增加,这一点在城区是不存在的。由于编制短缺,设在村里的卫生服务站的值班人员不仅负责医疗、护理、取药、收费、建档、发药、健康咨询等基本工作,还要自己做饭,取暖,打扫卫生,甚至一些条件差的站点还要外出打水。社区卫生人员每人每月工作竟达到360小时,相当于45个工作日,进修、培训也无法安排。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综合考虑地区服务人口、地域面积、医院功能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设臵数量(按照5人/站的标准进行核编),适当增加社区服务机构人员编制,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
(二)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社区卫生发展的瓶颈
基层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乡镇卫生院通过落实市政府“四个一批”人才政策,引进一批外埠医学本科生、研究生,人才短缺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很难留住人才。据调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待遇较低,引不来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后,卫生院人员工资虽然有了一定增长,但对本科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够。例如:2007年,我区以解决进京户口的优惠政策,计划招聘河北医科大学本科生41人,实际只招聘到20人。二是条件艰苦,留不住人。卫生院特别是山区卫生院工作条件艰苦,文化生活贫乏。据统计,五年来,卫生院累计调出142人,其中98人调往市区医院;2005年为卫生院招聘淮北医大大专毕业生30人,目前在岗仅有6人。三是保障机制不到位,稳不住人心。目前对卫生院实行的倾斜政策主要集中在解决卫生院职工个人事业发展方面,包括社区工作医务人员可提前一年晋升中级职称、晋升中级职称免考英语和计算机、允许晋升副高级职称等,但这些倾斜政策并 未解决医务人员最关心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经济收入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照顾家庭不便、个人业务发展受限制是涉及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主要问题。
建议:出台统一政策。一是建立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工资水平,采取填平补齐的方法达到同地区二级医院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二是探索区乡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重点对近几年引进的医学本科生、硕士生,实行区域内统筹使用、统一调配,定期流动,变单位人为行业人。
(三)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是房山区财力有限,财政对卫生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各软件开发商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各自为战,如: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等报销网络均要求专网专用,资源不能整合,政策又不一致,导致人力浪费,工作量加大,窗口运行速度减慢。三是卫生信息化人才短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将信息化专业人员纳入编制管理。
【樊城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樊城区民政局深入开展“学党史、讲党史、增党性”活动07-06
中心城区生态建设工作汇报11-24
滨城区卫生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自查报告07-19
办事处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汇报11-04
卫生院城区诊所规章制度09-22
创建文明城区工作总结09-19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相关知识11-25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印发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07-27
新城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方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