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

2024-09-09

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共14篇)(共14篇)

1.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一

汉阳小学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当前正值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夏季肠道传染病流行高峰也即将到来,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和县教育局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与目标

(一)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快速反应,有效处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遵循属地管理和就地预防,就地治疗的原则,共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工作目标

1、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染病防治知识,并形成制度,纳入学校定期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蔓延。

二、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并作为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为保障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成立汉阳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朝虎(校长)副组长:汪 毅(教导主任)

伊发润(工会主席)

谭昌儒(总务主任)组 员: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数学办公室,由汪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龙军军、李运峨组成,负责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具体工作。

(二)工作职责

各班要切实落实晨检工作,严格执行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从教学安排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户外锻炼时间;学校要从硬件上保证学生洗手及饮水设施;若学生出现发热、皮疹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症状,要及时将学生送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学生家长;疫情发生时,启动学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是否停课,应根据疫情发生的强度,报告并听候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各班要做好师生思想稳定工作。

三、预防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

以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形式,正面介绍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育指导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要宣传传染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消除恐慌心理,要告知家长在疫情流行季节不要带学生到人群聚集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经常消毒,使家长懂得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通风与消毒

通风与消毒是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的有效办法。传染病流行季节,教室、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周对教室、厕所、食堂消毒一次,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晨检与考勤制度

晨检与考勤制度是对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的关键环节。各值日老师、班主任每天要认真进行晨检、巡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有相关症状,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加强跟踪,及时了解患病情况。如发现是传染病,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4、卫生清扫

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保护校园生活饮用水源,严禁儿童饮用生水,严禁儿童接触污水。

5、加强卫生监督检查

要主动配合当地卫生机构加强对学校的食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查,保证食品卫生、饮菜加热,餐具消毒、水源洁净。严格把采购关,严防食物中毒。

四、工作要求

1、传染病防控工作要覆盖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职员工,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

2、必须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坚持凭证出入和来访登记等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3、各班要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启动零报病制度。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对可疑的病例及时向中心校、县教育局及疾控中心,同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4、动员组织全校师生参与除“四害”防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校园卫生环境。人人动手,齐心协力地搞好环境卫生和除“四害”工作。要彻底消除校园内的“脏乱差”卫生死角,保持宿舍和个人卫生。做到“两多、两勤、三不”(多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勤洗手、勤换衣、不共用手巾和纸巾、不到人群聚集区,不吃不卫生食品)。

5、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食堂卫生工作规范要求》,规范学校食堂操作和炊事员卫生防护要求,加强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学校食源性,水源性疾病的发生。

6、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7、学校要定期对各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要坚持经常性的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保障措施

(一)要结合实际,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控的经验和做法。

(二)要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用于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是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洗手设施和改善卫生条件。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学校执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学校将对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诿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0一0年四月二十一日

汉阳小学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和县教育局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工作预案。

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传染病防治工作在镇中心学校领导下,接受县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业务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学校组建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日常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组织校内搞好校园环境及消灭鼠害、蚊、蝇等病媒昆虫以及其它传染病的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组织对公共卫生设施的监督管理、承担传染病的宣传知识及上报制度。

(三)、预防:

1、利用宣传、橱柜、板报、广播等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全校师生自我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搞好校园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蝇,对人员密集的教室、办公室、进行定期消毒。

3、定期组织师生体检、保障师生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学校结合疾控中心对学生进行腮腺炎等疫苗接种、预防工作。

6、对发现的传染病人,学校必要时让其休学回家治疗。

(四)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立即向中心学校和村医务室报告。

2、班主任实行首报负责制。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规定时限向学校防控领导小组汇报:甲类:半小时内报告。乙类传染病人1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2小时内报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三、预防和应急准备:

1、预防。

①学校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预防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加强小食品卫生监督,保障饮水卫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2、应急准备.①学校逐步加强学校医疗救治、卫生防护工作的物质条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②定期对各班主任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提高应对突发发事件的业务能力。

3、应急处理。

①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在24小时内向上级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学校执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学校将对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诿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2.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二

1 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其免疫程序的制定首先需要有科学的依据, 其次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犬的生活环境、品种、首免的年龄、再免的时间间隔、疫苗的种类、毒株的血清型及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等。

1.1 疫苗种类

目前, 国内小动物临床常用犬的疫苗分为国产和进口疫苗两大类。国产犬疫苗有七联苗、五联苗、单联苗。其中只有个别牌子的疫苗是通过有关兽医兽药部门检测批准的正规产品, 其余均为科研院校、研究所或个人开发的试验品。国外进口犬疫苗主要是六联疫苗、七联苗和狂犬病疫苗。国外疫苗除含有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副流感外, 还含有腺病毒Ⅰ型和腺病毒Ⅱ型及两个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疫苗。

1.2 免疫 (程序) 接种时间

注射疫苗要严格遵守执业兽医师制定的免疫时间表, 过早接种不仅不会保护犬只, 反而会破坏母源抗体, 起到相反作用。母源抗体是刚出生的幼犬通过母体和初乳得到的抗体, 它可以保证幼犬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疾病产生抵抗力, 当母源抗体消失后, 便要依靠疫苗来使幼犬获得抗体。幼犬在45日龄时进行首免。如母犬未注射过疫苗, 即无母源抗体干扰, 幼犬28日龄时即可接种。如果选择进口六联苗, 则连续接种2次, 每次间隔15~21 d, 此后, 每年接种1次。如果选择国产五联苗, 从断奶之日起连续接种3次, 每次间隔2周, 此后, 每半年接种1次。3月龄以上的犬, 每年接种1次狂犬病疫苗。

1.3 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1) 免疫前要认真检查, 确定健康后才能接种, 尤其是体温高的犬绝不能接种, 或犬群中已经发生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传染病时, 或周围已有犬发病。对那些未出现症状的犬不能做紧急接种, 可先注射五联免疫血清, 并与病犬隔离饲养, 经2周后健康无病时再接种。

(2) 疫苗和血清不能同时使用, 否则会相互影响效价。免疫血清早期可用于治疗该范畴内的传染病, 同时配合其他药物综合治疗有良好作用, 亦可用于疫苗接种前清理体内潜在的病毒, 但血清和疫苗必须是间隔2周分别使用。

(3) 疫苗引起过敏反应不到千分之一, 一旦接种后犬发生精神沉郁、发热、呕吐等过敏现象, 应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 m L进行解救。

(4) 怀孕母犬一般不宜接种疫苗, 尤其是怀孕早期。为提高母犬哺乳期的免疫力, 可在发情前期使用, 一般不会影响犬的正常发情。

(5) 为了不影响疫苗的效价, 对注射器和针头可用煮沸消毒, 不可用化学法消毒 (一般使用灭菌的一次性注射器) 。接种部位也不可用酒精等化学药物消毒, 最好用高渗盐水消毒。

(6) 疫苗接种7~10 d后才能产生抗体, 在这段时间内避免洗澡, 以防感冒。

2 加强卫生管理

2.1 搞好环境卫生

应经常清扫环境, 保持清洁, 做好灭蝇、灭鼠、灭蚊工作, 培养犬定点排粪习惯。

2.2 搞好犬体卫生

应经常给犬梳刷, 去除污物, 理顺被毛, 每周至少定时给犬洗澡, 炎热季节可以每天洗, 以保持犬体清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犬舍, 及时清除犬舍内的粪尿、剩食、杂物等, 要保证犬舍冬暖夏凉, 通风干燥, 空气新鲜, 幼犬舍定期换垫草或垫被。

2.3 搞好饲料卫生

严禁从传染病疫区采购饲料, 不用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犬。饲料加工前应充分清洗干净, 清除杂质, 煮熟后饲喂, 以利消化, 喂食要定时、定温、定量、定点。犬的食具应保持清洁干净, 定期消毒。给予足够的清洁饮水, 每天将剩余废水清除, 换以新鲜饮水, 以防病从口入。

3 强化消毒制度

在未发生传染病时, 对可能受病原体传染的圈舍、场地、用具等进行消毒。消毒药品通常采用10%漂白粉、1%~2%氢氧化钠、2%~4%福尔马林或5%~10%来苏儿等。一般每1~2周消毒1次, 特别要注意母犬分娩前、仔犬转舍前的圈舍消毒。消毒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消毒药物浓度与消毒效果成正比, 必须按规定浓度使用;二是药液温度增高, 可加强消毒效果;三是消毒药液与病原体接触时间越长, 消毒效果越好。另外在消毒时, 消毒药液的用量必须充足, 通常对墙壁、地面使用药液50~100 m L/m2为宜。病犬舍、产犬舍、隔离犬舍以及犬场大门口的消毒池内, 要经常添加和更换消毒液。

4 隔离病犬

在犬场内如发生传染病, 应立即将病犬隔离, 严禁与健康犬接触, 并密切注意可疑感染犬的情况, 一旦出现症状, 立即隔离, 凡被病犬污染的犬舍、场所、用具等必须严格消毒后方可让健康犬接触。新购的犬, 应隔离观察半个月, 确认无病后方可混入健康犬群。

5 讨论

为了有效防止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等传染病的发生, 保证养犬业健康发展, 在预防接种的基础上, 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疫措施, 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1) 根据本地犬传染病流行情况及犬群母源抗体水平,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使被接种犬只产生持续免疫力, 获得良好免疫效果的前提。

(2) 加强犬的饲养管理, 搞好犬及周围环境的卫生。

(3) 加强犬病防疫工作, 加强防疫基础知识的普及。通过宣传, 使养犬户意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做到定期自觉带犬到有关指定地点免疫接种。

(4) 建立健全犬病防疫法规。 (1) 建议有关兽医防疫部门加强犬的监督管理工作, 在乡镇、城区设立专门化的犬病防疫服务站, 把犬的防疫工作制度化, 法律化。 (2) 对养犬户所养犬只及时登记、注册并建立免疫卡制度, 一犬一卡, 定期按卡接种, 消灭防疫死角。 (3) 规范犬只交易市场, 市售犬需出示当地检疫证明, 才准上市交易。

(5) 规范疫苗购销渠道, 保证疫苗质量。选用质量稳定和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 并严格按要求作好疫苗的运输、保存工作, 保证疫苗的高质量。

3.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篇三

1.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水痘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冬春季。从病人发病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病初,主要经飞沫传染。皮肤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染。患了水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需请家长注意隔离,不要带患儿去公共场所。水痘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如:米汤、面汤等,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指甲长了要及时剪短,避免抓破疱疹而引起感染,如果疱疹已破,可涂1%紫药水。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全年都会发生。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防止医院感染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

3.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或病人用具间接传播。本病起病急,高热可达39℃以上,头痛、四肢酸痛,全身不适伴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预防:加强锻炼,讲究个人卫生,开窗通气,均衡膳食,适时接种流感疫苗,流行期间可服用抗病毒类药物。

4.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痄腮”,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或器具间接传播。本病潜伏期2~3周,初期多一侧腮腺肿大、疼痛,继而波及到对侧,触之压痛,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疼痛。预防:及时隔离患者,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对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科学穿衣

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 经常开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 勤洗手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 多喝水

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喝白开水或矿泉水,少喝最好不喝甜的饮料。尤其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喝白水,因为这个时候最容易放松警惕,易上火生病。

△ 适当锻炼

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增加户外活动,常晒太阳,经常晒衣晒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素质,提高抵抗能力。

△ 平衡营养

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 保证睡眠

不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 免疫预防

4.冬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篇四

当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进一步做好我班今冬明春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聚集性疫情,严防重大疫情的发生与流行,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现制订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不明原因肺炎都是法定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例呈聚积性等特点,一旦发生流行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班主任及副班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冬明春季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园委会负责人。

二、突出重点,有效防控

1.加强疫情监测工作。班主任及副班要加强对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做好流行病防控工作,发现疫情,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加强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班主任及副班要切实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疫情,并和家长联系,送县疾控中心医治。

三、强化责任,联防联控

学校是冬春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场所。班主任和副班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幼儿晨检制度,缺课登记制度,加强疫情监测、报告与管理,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的学生要及时报告,应劝其在家休息并及时就医,一旦确

诊,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待痊愈后方可入园和返园,并对接触的学生进行医学观察,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

四、积极宣传,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班上将采取健康教育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预防冬春季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实增强师生的卫生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

5.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方案 篇五

实 施 方 案

目前,正值春夏交替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省、市、县及教育局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为了预防、控制食品安全暨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食品安全暨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伍开雨(学校校长)副组长:何成(百胜医院院长)

丁祖年(学校副校长)张复春(中心学校副校长)

成 员:学校及医院全体工作人员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复春任办公室主任,周亚勤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其它工作人员挂钩到各班,具体挂钩情况如下:

张复春、何 成:负责(九年级4个班)周亚勤、伍东方: 负责(八年级5个班)何万红、丁 淮:负责(七年级4个班)

二、日常防控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控常识。

利用广播、板报、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进行食品安全暨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各类重大食品安全暨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远离人群聚集地。各学校认真组织一次预防食品安全暨传染病知识讲座,设置专题宣传栏,开设校园广播专栏,举办专题广播讲座,发放食品安全暨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向广大教职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2、学校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安排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每天下午3:00时前将学校检测情况及时上报镇中心学校。

3、严格检测制度,坚持每日二检(晨检、午检),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跟踪检查工作。

(1)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每日对入校人员的体温检测工作,发现校外人员有发热症状者,拒绝入校;发现本校师生有发热症状者,立即卫生所检查治疗,并报校领导小组。

(2)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该班全体同学每日的晨、午检工作,发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同学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并报告校领导小组处理。

(3)班主任负责每日对因病缺勤的同学及时开展病因病情追踪工作,明确病因,并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4)办公室负责每日对全校教职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职工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5)食堂承包者或学校总务处负责每日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人员及时报告校领导小组处理,随时抽查食堂的食品样品。

(6)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对周边零食小摊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3、坚持通风消毒制度,避免交叉污染。

学校负责每周安排专人分别对教室、宿舍、餐厅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周末对全校教室、学生宿舍、办公场所、食堂等公共区域进行药物消毒,不留死角,确保食品及饭菜安全。

4、严格考勤制度。

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学生和老师缺勤情况进行登记、调查,查明缺勤原因:凡发现因发热病情或其它传染性病情请假者,必须立即报组长。各学校严格门禁制度,严禁校外人员进入学校,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5、取消近期大型集会等活动。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传染病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

检查制度。做到一天二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学生的登记和追踪工作,如在校发现有传染病类似症状的,立即报告学校和卫生部门。

四、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3、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4、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五、责任追究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教职工履职考核,学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现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

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规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

百胜初中

6.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六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按照省、市工作方案及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监测工作

1、按国家监测方案做好采样、送检、报告工作。未纳入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要按照《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诊断流感临床诊断病例,按法定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及时进行网络报告。

2、做好流感爆发疫情监测与处理工作。要求及时报告和处臵每一起群体性发热疫情,达到暴发疫情预警指标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的疫情,应采集10人以上咽拭子或含漱液等样本并及时送检,不足10例采集全部病例样本。对不能明确诊断的或根据疫情控制工作需要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未达到暴发预警指标的疫情,也应采集10人以上咽、鼻拭子样本(如果现症病例或合适的采样对象在10例以下,或累计病例少于10例的,应全部采样)。

暴发疫情预警指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20例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病例住院(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4、各医疗单位发现可疑甲流重症、危重、死亡病例时应立即报告县疾控中心,并采集病例咽、鼻拭子。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机动队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调查报告,并将所采集的病例标本送市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

5、各地在发现聚集性甲流疫情时,应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送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按国家有关规定、科学、高效地处臵疫情。标本数量足够能够满足疫情的实验室诊断需要即可。在一般情况下,病例数在20例以内的聚集性疫情,如有可能尽量采集全部病例标本进行检测;数量超过20例,最多可检测20例病例标本。

聚集性病例:1周内,在同一人群聚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工地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聚集性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

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工作

全开展职业暴露人群(养禽户、从事禽类贩运、销售、宰割人员)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采样监测,发现可疑疫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职业人群患有呼吸道疾病,飞禽、家禽成批患病或死亡的)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抓好发热门诊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工作协作,互通疫情信息(详见人禽流感监测方案)。

三、手足口病监测工作

1、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全开展手足口病监测,按国家、省、市等有关方案做好疫情处臵、报告、样本采样、送检工作。

2、重症、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发现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时,接诊的医疗单位要及时组织专家组会诊,完成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个案调查,采集标本送县或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病人所在地或发病地乡镇公卫办、县疾控中心要立即按要求组织开展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并采集相关人员标本送县、市疾控中心实验室。

3、聚集性疫情的病例监测。县疾控中心发现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等异常变化时,要及时核实,并立即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当地乡镇公卫办要在第一时间内核实信息,协助县疾控中心对聚集性疫情、重症及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和处理。

4、病原学监测要求:

(1)所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均要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2)聚集性疫情的监测:10例以下的,采集不少于2例;10—20例采集不少于5例,20例以上疫情采集标本数不少于10例。

(3)散发普通病例监测:县人民医院每月最少需采集5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住院病例、首次就诊的散发普通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当月接诊病例总数少于5例时,采集所有病例标本送检。

(4)抗体水平监测:在2011年10月15日前至少各采集2对EV71和1对CoxA16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的双份血清,即急性期(入院时)、恢复期(出院后)血清各一份,11月1日前送市疾控中心。

四、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报告和处臵工作

1、切实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排查和监测工作,落实综合性医院病人预检分诊制度,县疾控中心中心每周对县城直属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进行主动监测,并将监测汇总资料于次周二前上报。

2、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报告院领导及主管科室,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向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应急办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

3、县卫生局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组织县级专家组进行会诊。县疾控中心应急办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于2小时内组织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病例的,应做好订正报告,并书面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备案。对院内专家组诊断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即使县级专家组进行了排除,但如果该病例有病死禽接触等流行病学史,仍须采集病例相关标本,快速送检。县级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明确排除,立即向市级专家组报告,申请市级专家组会诊。

4、县直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病例收治入院(县定点医院为县人民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将病人转至县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5、县疾控中心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对病例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按要求采集标本,做好标本保存、运输,确保标本及时、安全、有效上送。

五、霍乱防控工作

1、按《全国霍乱监测方案》,继续开展以涉水产品为主的疫源监测工作,进一步查清、阐明霍乱在我县传入途径和传播因素,每月的监测情况(重点抓好5-10月的监测)要及时进行网络报告,并将每月监测情况汇总报市疾控中心。

2、落实以农村聚餐管理和卫生宣教为主的干预措施,各乡镇要继续完善农村聚餐卫生管理措施,加大对家村聚餐中海鲜产品样本的采样工作力度,控制霍乱的发生和流行,力争2011年霍乱控制为“零”。

3、加强医院腹泻病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腹泻专科门诊在霍乱防治工作中的前哨作用。

4、迅速、高效地处臵疫情或可疑疫情,防止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六、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1、加强犬伤病人监测,及时登记、报告有关信息,各乡镇动物咬伤门诊于次月3日前汇总上报动物咬伤门诊接诊及处臵工作开展情况。

2、继续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狂犬病防控措施,开展辖区动物宿主基本情况与健康犬只带毒率调查工作。主动引导犬伤病人落实疫苗接种及伤口规范处理等措施。

3、建立狂犬病病人逐例登记与报告制度,对每起疫情按要求对病人周边人文、自然环境以及周围人群健康状况进行专题调查,落实综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4、及时做好每例狂犬病病人的个案调查,及时上报个案调查表;及时采集病人唾液、脑脊液、咬伤处皮肤组织,死者的眼角膜或脑组织以及犬脑组织等样品,上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

5、开展狂犬病防控师资培训和宣教普及,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犬伤病人专业处臵技能,普及狂犬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自觉预防意识。

七、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

1、伤寒、钩体病、出血热、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及疫苗针对传染病(如流脑、乙脑)要及时进行个案调查、数据库录入并及时上报。

2、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和控制力度,督促落实好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爆发。

衡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篇七

1 羊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羊快疫”、“羊肠毒血症”和“羊猝狙”的统称, 因此三种病每年均有发生, 而且发病急和死亡率高, 要引起高度重视。

1.1 羊快疫是由生芽孢的厌氧菌—腐败梭菌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传染病, 以2岁羊发病较多, 经消化道感染, 常发生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早春和晚秋。病羊精神不振、拱腰、磨牙、呼吸困难和昏迷;有时腹痛胀气、排稀粪、兴奋不安及跳跃等症状。在治疗上常发地区病羊群灌0.5%高锰酸钾, 每羊250m L或1%硫酸铜液每羊80~100m L, 也可加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1.2 羊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产生毒素引起的羊急性传染病, 经消化道感染, 发生于夏初至秋末, 呈急性、散发性感染, 病羊不爱吃草、离群呆立, 奔跑或卧下, 口含饲料不能咽下, 死前腹泻、四肢抽搐、头额向后反张, 口流白沫, 呈昏迷状态, 体温一般不升高, 治疗此病可用青霉素、磺胺类药品, 发病羊群每只大羊灌服0.5%高锰酸钾液250m L。

1.3 羊猝狙病主要发生于绵羊, 成羊发病较多, 多发于早春和秋季, 突然发病, 死亡很快, 病羊呆立不愿走动, 四肢张开, 死前保持强直状态, 常发病地区每只大羊可药服硫酸铜液80~100m L或0.5%高锰酸钾液250m L。

2 口蹄疫

口蹄疫是以动物口腔、蹄部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 可通过食物、空气、水源、接触性传染, 也可传染给人, 患畜体温升高, 口腔损坏可使食欲下降, 蹄部损害可造成跛行, 轻者1~2周, 重者2~3周可痊愈。发生口蹄疫疫情后, 不允许治疗, 就地扑杀, 进行无害化处理, 每年进行口蹄疫疫苗强制免疫2次。

3 羊痘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 可全年发生, 以春秋两季较多发, 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黏膜而传染, 病羊精神不振, 体温升高至41~42℃, 脉搏和呼吸加快, 偶有咳嗽、眼肿胀、眼结膜充血, 有浆液性分泌物, 鼻腔也有浆液性分泌物。此病对成年羊危害较轻, 死亡率为1%~2%, 而患病羔羊的死亡率则很高。预防本病, 每年定期接种氢氧化铝疫苗, 皮下注射, 成年羊5m L, 羔羊3m L, 免疫期5个月, 羊圈和饲养用具可用2%火碱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4 羊传染性脓疱 (羊口疮)

羊传染性脓疱 (羊口疮) 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羔羊易患此病, 其特征为羊的口内外的皮肤和黏膜发生疾病, 经过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等阶段, 最后形成痂块。病原为滤过性病毒, 主要传染来源为病羊,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部的渗出液和痂块中, 健羊可因与病羊接触而感染, 也可经污染的羊舍、草场、草料、饮水和饲管用具而感染。病变多见于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特别严重。亦可发生于蹄部及其附近之皮肤。此病一旦发生, 传染非常迅速, 隔离收不到理想效果, 故最好在羊群中施行疫苗接种, 接种部位为尾根或大腿内侧。对严重病畜, 应每日给疮面涂2%~3%碘酊、1%煤酚皂溶液、3%龙胆紫或5%硫酸铜溶液, 亦可涂用3%石炭酸软膏或5%水杨酸软膏。

5 传染性角膜炎

传染性角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反刍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损害部位仅限于眼部, 使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炎性变化, 怕光流泪, 结膜潮红充血, 眼角流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本病常发于温度较高、蚊蝇较多的夏秋高温季节, 如不及时根除, 会呈周期性突然发病。此病的治疗, 病羊隔离, 圈舍消毒, 用2%~5%的硼酸水或淡盐水或0.01%呋喃西林洗眼, 擦干后选用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2%黄降汞或2%可的松等眼膏点眼, 也可用青霉素或氯霉素加地塞米松2m L、0.1%肾上腺素1m L混合点眼2~3次/d。

6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生殖系统, 羊感染后, 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成熟母羊易感染, 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发病后羊群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 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 以淘汰屠宰为宜, 对污染的场所彻底消毒, 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7 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肺炎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急性病羊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亚急性病羊表现为高热、卧地不起、咀嚼困难并伴有咳嗽、腹泻、死前鼻腔口腔有粘性分泌物, 呈泡状。此病的治疗用广谱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都有一定的效果。

8 腐蹄病

8.中国古代最早的传染病防治立法 篇八

秦朝关于防治传染病的法律,主要保存在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动预防,及时报告。

传染病一般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预防的关键是树立防病意识,自觉减少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记录着这样一个案例,其人丙因为外祖母同里者曾有“毒言”,他也被怀疑患有“毒言”。“毒言”是一种热带地区流行的传染病,《论衡·言毒》记载:“太阳之地,人民急促,促急之人口舌为毒。故楚、越之人,促急捷疾;与人谈言,口唾射人,则人脤胎(胀),肿而为创(疮)。”它似乎是一种通过唾液传播的皮肤性疾病。因此,知情者采取了主动断绝与丙接触的行为。“丙家节(即)有祠,召甲等,甲等不肯来,亦未尝召丙饮。里节(即)有祠,丙与里人及甲等会饮食,皆莫肯与丙共杯器。甲等及里人弟兄及它人智(知)丙者,皆难与丙饮食。”在各种活动中,大家尽量避免与丙接触,如果没有办法,也要避免与丙共同饮食,或者不用同一器具。这说明,在秦代,人们已经有了主动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并且有了发现传染病例应及时报告的制度。

二是确立标准,谨慎诊断。

在传染病防治中,患者的确诊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预防与治疗的基础。在秦代,传染病患者被视同罪犯,因而对于患者的确诊十分慎重。如丙被怀疑为麻风病,送到官府后,官府首先向丙讯问症状,然后令医丁诊之,丁言曰:“丙毋(无)麋(眉),艮本绝,鼻腔坏。刺其鼻不嚏。肘膝到两足下奇,溃一所。”(《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没有眉毛,鼻梁断绝,鼻腔已坏,刺激鼻孔也不打喷嚏;脚上有溃烂处,不能正常行走;手上没有汗毛;呼喊时声音嘶哑。这些显然是确定麻风病患者的症状标准。经专业医生仔细检查后,才确定了该人确实是麻风病患者。而对不是传染病患者的被怀疑者,经专业医生诊断后,则及时予以排除。上文所讲的被怀疑为“毒言”患者的士伍丙,经诊断后,“丙而不把毒,毋(无)它坐。”传染病患者的可能被排除了,丙也由罪犯的身份恢复为自由人。

三是设立机构,强制隔离。

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染源、防治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特别是在古代治疗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果断隔离就显得尤为重要。秦朝把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纳入了法制轨道。《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的几条律文证实了这一点。“城旦,鬼薪疠,可(何)论?当迁疠迁所。”“疠迁所”也称“疠所”,是专门隔离麻风病患者的地方。法律规定政府应设置专门机构对传染病患者加以隔离,这在中国历史上当属最早的记载,在世界传染病防治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麻风病患者如果犯了罪,处死方式也有严格规定。把犯罪的麻风病患者投入水中淹死,而如果活埋就违背了法律规定。这可能是因为当时人认为水中溺死可以防止疾病传播,而活埋土中还可能造成新的传染。按照秦朝法律,并不是对所有犯罪的麻风病患者都处以死刑。“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可(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或曰当迁迁所定杀。”在对于犯罪后又患上麻风病患者的处理上,出现了是隔离“疠所”还是“定杀”的争论,说明究竟是“迁疠所”还是“定杀”,可能取决于犯人的罪犯轻重或者所患疾病的传染性强弱。在当时,麻风病属于比较严重的传染病,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坚决。而对于危害相对较轻的传染病,则采取把患者迁往人烟稀少之地的办法以减少传染。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有关史料,使我们了解到秦朝以法律手段来预防传染病的情形,两千多年前的这些记载的确弥足珍贵。

9.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 篇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通知

卫政法发„2004‟3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发布,并将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传染病防治法》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实践尤其是抗击非典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和反复修改之后完成的,对当前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修订后的这部法律,必将对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的整体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保障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学习贯彻好《传染病防治法》,切实依法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与培训工作 新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有关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控制以及医疗救治和保障措施等各项制度,突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与预警,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专门规定,强化了传染病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该法律所确立的原则和一系列制

度,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切实落实学习和培训工作。

卫生部将召开《传染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分别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法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医政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人员《传染病防治法》培训班,对法律的有关内容进行学习和研讨,为各地宣传和实施工作培训骨干力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工作纳入“四五”普法规划,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抓紧拟订学习、宣传和人员培训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卫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对《传染病防治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带头学习这部法律,准确理解、正确把握、深刻领会法律的各项规定。要按照学用结合的原则,分级、分类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准确理解、全面掌握、正确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的各项规定,明确所肩负的责任。在做好卫生系统内部宣传贯彻工作的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熟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增强守法的自觉性,为传染病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领导,做好《传染病防治法》施行前的准备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在法律施行前,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提前做好各项实施准备工作。

(一)建立、完善传染病防治各项工作制度

传染病防治要实行预防为主,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法律规定了各项传染病防治的工作制度,如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完善是《传染病防治法》全面贯彻落实的关键和基础。我部将按照法律的规定,尽快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有关配套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依法完成相关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法定职责的切实履行。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 《传染病防治法》对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政府的责任。这也是卫生部门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划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时,必须研究建立两个体系之间密切协作的运转机制;在加快疾病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加强职能定位、责任分工和人员队伍建设。各地要按照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综合执法、权责一致的原则,不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治的监督执法力度。

(三)积极争取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保障措施。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深入领会并运用好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做好协调和管理工作,保证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监督检查,合理有效使用各项资金。

三、团结一致,确保《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

传染病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传染病防治法》的发布施行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和宣传贯彻活动,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学习宣传,使每一名卫生行政工作人员深知自己所负的责任,使每一名医疗卫生人员明确自己所应履行的职责,也使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保证法律的规定全面贯彻实施。

10.传染病防治预案 篇十

做好我段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段职工及广大乘务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铁路正常的生产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段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人群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职工和乘务员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每个职工及乘务员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车间迅速报告,相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向段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车间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居住场所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四、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段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

11.夏季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分析 篇十一

夏季是各类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经肠道传染的甲型肝炎、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沙门氏菌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现就如何防治夏季流行病传染病进行如下报道:

1 以下五种病最易于夏季流行,需要注意预防

1.1 中暑:盛夏预防中暑,就注意作业场所通风散热,并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露天作业者应尽可能早、晚出工,中午休息,防止烈日暴晒;外出行走须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免受热中暑。

1.2 痱毒:有些人炎夏好生痱子,搔抓后极易继发感染,形成痱毒,产生化脓性疖肿。预防的办法,首先要昼减少日光的暴晒,并保持居室通风的凉爽;其次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品;其三是常用热水洗澡,一旦生了痱子,可用艾叶、金银花、马齿苋各十克煎水洗患部。

1.3 腹泻: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熟食品或隔夜饭菜要加热煮透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并削皮;养成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餐具的清洗、消毒、保洁;菜肴佐以醋或大蒜,既能杀菌,又助消化,还能提高胃肠道抗病力。

1.4 乙脑:预防和控制流行的关键措施是灭蚊、防蚊。要清除垃圾、积水,彻底消灭蚊子寄生地;居室最好安装纱窗,挂好蚊帐。注射乙脑疫苗也是防止乙脑感染的重要措施;以板蓝根、鲜牛筋草煎汤代茶饮,也能起到预防乙脑的作用。

1.5 苦夏:苦夏是由于脾胃虚热、不能适应夏季的热天气而引起的,主要症状为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如食欲不振、困倦乏力、胸闷不适、贫血清瘦等。预防措施,首先应注意膳食调整,做到饮食清淡,少吃多餐,及时补充水分;其次要保证睡眠时间,除夜间睡好外,最好每天午睡,使大脑和机体得到充分休息,借以养神健身。

2 入伏以来,各类传染病在高温的肆虐危害人们健康

提醒严加防范。

2.1 病毒性肝炎:甲肝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极少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一般愈后良好。而戊肝患者以青壮年和老人为多,其中孕妇和老年人发病病情严重且病死率高。总体看要比甲肝严重,愈后较差。

2.2 急性菌痢: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至7岁儿童,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皮肤发花、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症状相似莫将肠癌当痢疾、无腹泻小儿中毒性痢疾更凶险、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分型、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防治、细菌性痢疾的注意事项。

2.3 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脖子发硬等。病程发展到第3到5天会出现惊厥或昏迷,重者出现呼吸衰竭。

2.4 伤寒和副伤寒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还可能有胃肠炎

的表现,如恶心、呕吐等。还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的中毒症状,表现为淡漠、不爱说话等。

3 我们自身应从以下5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1)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饭菜、水果等,不贪食冷饮,不乱吃零食,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2)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归家和拿过钱钞后洗手的好习惯,洗手要用碱性肥皂洗,用流动水冲净。不要公用毛巾,定期对毛巾进行清洗消毒。

(3)保持室内外清洁,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室内地面若干燥可泼洒些干净的水,保持室内空气清鲜。

(4)要搞好室内外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四害。

(5)做好防蚊措施,夏季不可贪凉,不可在室外露宿,防止蚊虫叮咬。蚊虫叮咬的地方禁止用手挠,防止感染。

4 讨论

随着夏季的来临,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以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型脑炎等为重点的鼠传疾病和虫媒传染病以及肝炎、结核、血吸虫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在部分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面临着降低艾滋病病人病死率的艰巨任务。这里从医学角度告诉您如何预防、治疗传染病,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

防治呼吸道传染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流脑患者处理、预防和注射流脑多糖菌苗时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百日咳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猩红热的流行病学及防治、警惕结核病卷土重来。预防“非典”加强公共场所消毒和个人防护、预防呼吸道感染保障自己的健康、春季麻疹防治、腮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流行特点。

预防疾病犹如对敌作战,要讲究工作策略,慎选预防措施。只有在正确的预防策略指导下,采用合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策略着眼全局,措施立足局部,二者密切相关。不考虑措施可行性所制定的策略,则策略会落空;而仅凭局部经验,缺少策略指导的措施,其效必甚微。现以天花全球消灭的经验为例,加以说明。

总之,疾病的预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科学技术、讲究工作策略,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12.防治羊传染病的综合措施 篇十二

1 传染病发生的规律

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必须有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在预防传染病时, 切断任意一个环节即可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1 传染源

指机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寄居、生长和繁殖, 并能向外界不断排出病原体的患病动物或健康带菌 (毒) 动物。患病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患病动物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传染期分为潜伏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健康带菌 (毒) 动物不表现临床症状, 呈隐性感染。

1.2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它易感动物体内的途径, 通常分为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

1.3 易感动物

指某个地区某种动物对病原体的感受性高, 一旦接触到病原就会引起感染。其特点是发病率高, 流行迅速, 传播面广。

2 治疗措施

2.1 诊断及隔离

及时且正确的诊断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不能立即确诊时, 应尽快取病料送有关部门检验, 在检验结果未出来前应根据初步诊断采取相应紧急措施, 以防疫病蔓延和扩散。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 为进一步确诊, 还需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当确诊是传染病时及时隔离病、健羊只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健康羊群继续受到传染, 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2 紧急免疫接种

紧急免疫接种是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 对羊群中假定健康羊只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一般紧急免疫接种以使用高免血清最为安全有效, 但其使用量大、价格高、免疫期短。实践证明, 用疫 (菌) 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切实可行,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治疗

1) 治疗的原则。治疗和预防相结合, 在治疗的同时, 做好消毒及其他防疫工作, 以控制其蔓延, 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早期治疗和阶段性治疗相结合, 早期治疗对消灭传染源和阻止流行意义重大, 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须进行不同的治疗;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 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 对因治疗可消灭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对症治疗可缓解病症;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可据病情所需各取其长, 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2) 治疗方法。治疗可分为针对病原体的的疗法和针对羊机体的疗法。针对病原体的疗法主要有:抗生素疗法, 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不能滥用, 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化学疗法, 常用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剂、硝基呋喃类和砷制剂等。针对羊机体的疗法主要有:对症疗法, 为减缓或消除严重症状、调节和恢复羊只生理机能而针对症状选用药物的疗法;护理疗法, 对病羊加强护理、改善营养, 多喂给新鲜、柔软、高质、易消化的饲料, 供给充足饮水, 在病羊无法自己采食的情况下需用胃导管灌服。

3 预防措施

3.1 建立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养殖户需在圈舍出入口设消毒槽 (池) , 槽 (池) 内可放石灰粉或烧碱等, 寒冷季节可加入适量食盐防冻;圈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消毒;要定时对生产工具进行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不仅有利于圈舍清扫和消毒, 也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若需引进种羊, 必须保证其来自无疫区, 进行检疫、隔离饲养 (30 d) 并经检测确定无传染病时方可入群。

3.2 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可分为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包括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物理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通风换气。根据消毒对象和时间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消毒方式方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对羊圈、栏舍及羊群集中的地方进行消毒时, 要先把粪便和垃圾集中消毒处理 (如焚烧、掩埋、化学药物消毒和生物热消毒等) 后, 再对其地面和墙壁等进行消毒;进行羊体消毒时, 数量少时可用消毒药液刷拭羊体, 数量多时可用药浴消毒或体表喷雾消毒;羊体消毒要避免冷天和雨天, 以免羊只受冷刺激或因药液挥发慢被机体吸收而中毒。

3.3 消毒用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消毒药时, 应根据不同病原、不同时期选择毒副作用小、无刺激、消毒效果好的药物;要掌握消毒药使用的浓度, 浓度太低达不到消毒效果, 浓度太高则会造成浪费、腐蚀设备且易对动物造成伤害;要了解消毒药的用法, 如有的消毒药需现用现配;对圈舍地面进行消毒后, 要经12 h以上、将地面和食槽用清水冲洗后再让羊群入舍方保安全。

3.4 合理处置病死羊的尸体

患传染病的病羊尸体内有大量病原体, 是危险的“传染源”。处理方法有:化制, 在特设的加工厂中加工处理, 既进行了消毒, 而且又能保留有利用价值的东西, 如工业用油脂、骨粉、肉粉等;掩埋, 应选择干燥、平坦且距离住宅、道路、水井、牧场及河流较远的偏僻地区, 掩埋坑深度要求2 m以上;焚烧, 将病死羊尸体投入焚烧炉中烧为灰烬, 此法对于清除传染源最为彻底。

参考文献

[1]冶金福.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 2010 (6) :25-26.

[2]王永宏, 刘基.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 (2) :50.

13.传染病防治 自查报告 篇十三

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遏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迹发生,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根据盘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行动,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自查小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对学校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周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自查自验。对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其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学校有预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浦仕祥

副组长:李艳清黄友旺张冲叶光甫龙泳

成员:各班班主任

随时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

二、建章立制,措施到位

1、完善健全领导机构和有关规章,层层落实到责任,各项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分析排除隐患。

2、全体教师重视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有专人管理,坚决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把食品质量关,不向无卫生许可证单位和个人选购食品,不让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以及各类突发事件、事故发生。

三、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卫生检查,杜绝学生吃变质食品。搞好-1-

学生食堂环境卫生,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卫生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并对炊具、灶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四、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向学生宣传食品安全及防病控病知识。教育学生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

五、学校还根据上级要求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晨检、巡检等登记措施。并对宿舍和教室进行定期通风、消毒。班级实行“一日三扫”制。对饮用水管道定期清洗、消毒,从源头上防治结合。

六、实行班级随堂检查制度,每天上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查,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

经过这次自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学生上学途中购买校外零食,带来了卫生上的隐患。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逐步解决。

但总体来讲,学校无论领导还是教师对学校传染病的防治,食品安全工作都较为重视,平时工作也较为努力。自查中,各项工作均较为圆满,未发现重大问题。

14.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篇十四

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1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学校突发传染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我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早预防、早排查、早治疗的原则。

三、成立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安全处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医务人员、班主任组成。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xxx

四、建立保障机制

1、加强健康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有关健康要求,开齐、上足、上好健康教育课。组织健康安全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和防治工作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3、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加强门卫值守、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校内、外各种人员流动情况。改善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对教室、食堂、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4、坚持做好师生晨午检、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分析工作,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医院就医。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校医。

5、加强师生体质锻炼。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6、预警联动,学校应做好日常预警预防工作,与当地防保站、教育局、派出所、交警、消防、医院等基层应急单位建立联动机制,保持联系渠道全天畅通。

五、加强监测机制

1、学校要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校医——班主任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要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由班主任每日早晨观察、询问、了解、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或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应立即报告,同时做好记录。

3、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是传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4、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各级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教育局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传染病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

六、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群体性的传染病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学校医务室报告。

(2)校医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并在2小时内向属地防疫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应急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医务室)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通知家长应送当地医疗机构诊治。

(2)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

(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医务人员要做好消毒处理。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医务室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家人不得前往探望。

(6)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全校暂停上课;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

(7)学校在接到当地政府、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七、善后处理

1、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执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传染疫情防治过程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委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疫情报告需要向外发布,必须得到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同意。详细的信息发布,要待上级部门核实情况后,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2

应急响应和终止

1.1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的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的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1.2 应急响应程序

1.2.1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2.2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3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的传染病,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性的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1.4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特别重大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特别重大以下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善后处理

2.1 后期评估

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2.2 奖励

院领导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参加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2.3 责任

对在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4 抚恤和补助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2.5 恢复生产

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对疫点和疫区进行持续监测,符合要求的,方可重新恢复生产。

2.6 社会救助

发生重大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后,服从上级行政部门指挥,做好向疫区提供的各项救援工作。应急保障

3.1 技术保障

3.1.1成立突发性的传染病专家委员会,成员由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医学检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3.1.2 应急处置的医疗卫生队伍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3.2 后勤保障

3.2.1 物资储备

建立处置突发性的传染病的医药器械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和交通及通信工具等设施。

3.2.2 经费保障

合理安排处置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所需资金,保证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3.3 培训

感染控制科定期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性的传染病应急处置的系统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扑灭疫情的应急能力。

3.4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积极参与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性的传染病疫情。附则

4.1 本预案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4.1.1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4.1.2 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4.1.3 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

4.1.4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4.1.5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4.1.6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4.1.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

4.1.8 医疗机构: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3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配备设立专门的卫生室和校医,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5.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6.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标准,建立严格的食堂管理制度,做到食物新鲜卫生,场所定期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食堂人员都有健康证。

7.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8.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 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学校有关主管人员和校医,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二、应急措施:

1.在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课的紧急措施。

三、监督和责任:

1.学校上下人人重视,层层把关,领导起带头作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2.校医要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3.如果因为某人的责任引起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或引起相应后果的要受到学校或法律的相关处罚。

4.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4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5.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6.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7.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8.学校有关主管人员和校医,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二、应急措施:

1.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课的紧急措施。

三、监督和责任:

1.学校上下人人重视,层层把关,领导起带头作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2.教师要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3.如果因为某人的责任引起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或引起相应后果的要受到学校或法律的相关处罚。

4.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师生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2、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6、加强卫生安全监督工作。每年组织不低于4次的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检查、督导,学校根据实际每星期至少一次卫生检查,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四、监测

1、学校要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护理中心——班主任——班长——宿舍长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要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由班主任每日早晨观察、询问、了解、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或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应立即报告,同时做好记录。

3、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是传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4、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各级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传染病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

五、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群体传染病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学校护理中心报告。

(2)护理中心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学校领导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2小时内向属地防疫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应急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应送当地医疾机构诊治。

(2)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

(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处理。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护理中心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全校暂停上课;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

(7)学校在接到当地政府和疾控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六、善后处理

1、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2、执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教育办将对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中有突出表现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传染疫情防治过程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拒不接受工作任务,借故推委拖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疫情报告需要向外发布,必须得到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同意。详细的信息发布,要待上级部门核实情况后,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6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有效地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稳定。

二、预控原则

第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原则,充分认识到人是国家的最大资源,健康的体魄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兴衰、中华民族的未来的极端重要性,把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并以此贯彻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第二,要把预防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责任到人,抓好、抓细、抓紧。

第三,坚持预防为主。坚决果断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断传染病的中间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及时准确掌握疫情,特别实行“日报表”和“零报告”制度。

三、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学校学生晨检工作。由卫生员、班主任、卫生保健教师共同负责,每天上午上课前对全校同学进行检查、询问、观察、了解学生中有无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必要时可测体温,做到层层把关,不遗漏一个同学,严重时可送医院进一步确诊。

2、学校要经常的、定期的组织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重点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凡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3、凡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

4、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的发生,要让同学少去公共场所,学校减少或停止任何大型活动。

5、开展好春季、秋季灭蚊和“灭四害”活动,清理整顿校园卫生环境,不留卫生死角。

6、坚持室内通风换气制,教室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在传染病高发季节要用紫外线和84—消毒液对教室地面,空气进行消毒。

(二)监控措施

1、建立学生晨检制。年级主任每天要到各班了解学生身体情况,班主任在晨会上要询问学生身体情况,即发现一例立即报告、隔离,越早越好。

2、如在班级中发现学生不明原因病情异常增多,亦立即与年级主任联系,将异常情况在1小时内上报校长室、逐级上报。

3、在传染病多发季节尽量不组织大型的学生集体活动,减少人员流动。

4、学校应时时监控疫情动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疫情。

5、依法治校责无旁贷,严格实行饮用水安全制。

(三)应急处置措施:

1、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缓报,不漏报、不瞒报。

2、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现场的食物,患者排泄物等要留样送检,并封存好现场,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3、对传染病的班级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除班级之间亦隔离,并组织集体服用防治药物等。

四、加强宣传力度

学校教务室、政教室、总务室三方联合利用健康教育课、校园网、广播、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季节性、流行性、宣传日等时机在学生中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

五、建立学生、教师的健康状况报告制度

凡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任何人都应立即向政教室报告,政教室在接到报告后要即可向校主管领导报告,并在2小时内向上级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上一篇:科技研讨会策划书范文下一篇:rfid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