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2024-07-04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12篇)

1.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篇一

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

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发展的。它们有其自身内在特质和规律,通过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显示着地域文化的博大和雄浑。本文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例,具体比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性。

特定的生态环境决定着特定的文化系统

(一)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化系统

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且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游牧民族。这里的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与这一地区相邻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黄河流域。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这里则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和气候的选择性很强,还有土壤的种类、水利资源、作物种类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程序,农业民族正是依据这些因素,经过长期的摸索,形成了汉民族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以最初的“刀耕火种”、“轮作抛荒到精耕细作”,并且一代一代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异彩纷呈、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二)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方式

“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1],这是游牧经济的一大特点。恩格斯指出:“游牧部落的生活资料多,不仅有数量多的多的牛乳、乳制品和肉类,而且更有兽皮”等各种畜产品。游牧民族出现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部落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换,以及它作为一种经常制度发展和巩固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他们用来“交换的主要的物品是牲畜”,牲畜不仅是商品,“而且还获得了货币的职能”[2]。鉴于游牧经济结构所限,发展不平衡,出于生计和本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促使他们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质交换。而雄据中原的汉族,无论在人口数量方面,还是在社会生产力方面,都要比游牧社会发达,农耕文化所产生的高度物质文明,对游牧民族自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于是代表游牧民族的畜产品——马、牛、羊、驼等与代表农业民族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粮食、布匹、茶叶等第一次实现了以物易物或通过“茶马互市”,或依靠“草原丝绸之路”实现之,因此说,游牧经济天然地带有商品经济的性质。当然,它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显然农业经济则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它是以封建庄园或一家一户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的写照。可见,自然经济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家长制的农民家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2.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篇二

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二的咖啡与茶都在17世纪传入法国,然而两种饮料的发展历史却不尽相同,在法国的流行程度也不同,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两种饮料被区别对待呢?本文拟找出咖啡文化与茶文化在法国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在法国推广茶文化的策略。

一、法国咖啡文化以及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咖啡在1643年被引入法国,然而当时并不被法国民众所接受。咖啡在二十多年后的1669年才开始盛行起来。当时的太阳王路易十四被咖啡迷住,自此喝咖啡在法国盛行。随后出现了许多因为咖啡而形成的文艺沙龙。普洛可甫咖啡馆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一些著名的咖啡馆里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构建了全世界作家和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些沙龙和咖啡馆中,法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政治、社会、历史事件被推向整个社会。另外,咖啡的价格非常平民化。这使得咖啡不仅在文人、思想家当中流行,也使咖啡走进了普通民众,成为一种举国饮品。咖啡也在法国发展出了多种制作工艺。咖啡种类多、制作方法多样而精良,使咖啡愈加受到法国人的喜爱,逐渐发展出了法国独特的咖啡文化。

1636年,荷兰商人把中国的茶叶转运至法国巴黎。茶叶传入法国初期,饮茶是否有利健康使医药界人士争论不休。1685年,菲利普·杜福尔出版了《关于咖啡、茶与巧克力的新奇论文》,这是在法国最早论述有关茶叶的书籍之一。书中称赞茶叶是医治头痛及帮助消化的妙叶,它甚至可以当作处方笺来开。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观点取得了胜利。在法国,在茶叶刚刚输入之际,由于价格昂贵,茶叶被视为奢侈品,饮茶只在贵族之间流行。皇室贵族一般也是将茶视为医治疾病的良药。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祖父马萨林枢机主教患有痛风病,他坚信经常喝茶可以减轻他的病痛。进入18世纪,饮茶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观念在法国上层社会中仍盛行不衰。茶叶在巴黎及凡尔赛逐渐赢得了许多热情的支持者。法国大革命后,随着贵族阶级的消失,茶叶也不再被人们视为贵族饮料,饮茶之风在广大民众中逐渐推广。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饮茶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及英、美、苏诸国的侨民。在普通法国人的眼中,茶和保健药剂大致可以划上等号,它只适宜于感冒或者消化不良时饮用,或是女士们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饮用的减肥饮料。

二、法国咖啡文化以及茶文化现状

如今普通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咖啡。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还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本世纪以来,咖啡馆成了社会活动的中心。法国的咖啡馆遍布大街小巷,成为法国人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可以在咖啡馆里聊天、休息、学习或者与朋友聚会,学者或艺术家也常在一起边喝咖啡边探讨学问。伟大的艺术灵感往往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咖啡文化被法兰西民族带到一个近乎脱俗的境界,成了一种精神象征。在法国,咖啡的价格也很低廉。一杯咖啡通常是三欧元左右,这对于平均月薪约一千多欧元的法国人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即使到了深夜,星罗棋布的咖啡馆里还是灯火通明、高朋满座,演绎着其独有的咖啡文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的人均茶叶消费实现了快速增长,一股茶文化热在法国悄然兴起。可以说,在法国,茶文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这样具有吸引力。法国人认为,茶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饮料。饮茶也是一种文化和一种人人都可以从中受到熏陶的礼仪。法国人饮茶一般习惯饮下午茶,分为清饮和调饮两种。其中清饮和我国目前饮茶方式相似;调饮则加方糖或新鲜薄荷叶,使茶味甘甜。法国人以饮用红茶的人口最多,饮法与英国人类似,取茶一小撮或一小包,冲入沸水后,配以糖或牛奶。沱茶因为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注重养生的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除饮用外,法国人还大力开发茶叶的其他用途。如不少法国厨师制作菜肴或点心时,习惯使用茶叶作为烹饪调料。如今法国人已开发出了各式茶叶饼干、茶糖、茶冻等食品。法国人甚至还把茶叶添加到蜡烛、香水、洗发香波、牙膏、奶油、巧克力甚至酒中。法国人还喜欢洗茶叶澡,认为茶有美容护肤、减肥的功效。

三、两种文化在法国发展不同的原因分析

咖啡和茶作为17世纪同时传入法国的饮品,法国咖啡文化成为法国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法国文艺的复兴,和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然而相比咖啡,作为同时期传入到法国的饮品,茶的历史显得略为暗淡,茶在初传到法国的时候,基本上只在贵族等社会上层中流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只在最近几十年,茶文化才悄然在少部分法国人中间兴起。而探究起茶文化在法国发展落后于咖啡文化的原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饮用体验上不同

咖啡由于含有较高的卡路里,在传播过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可以用来当“饭”吃的,可以说,咖啡不仅是一种饮料,而且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佐餐饮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配上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课间休息,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填填肚子,才能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或学习。并且西方人对咖啡的饮用方式多种多样:加奶,加糖,打碎粉末饮用等等都丰富了咖啡的可饮用性。而喝过茶的人都知道,喝茶后不但感觉没有能量补充,喝完还很快就会感到饥饿。这跟茶叶有去脂去腻,健胃消食的作用有关。所以在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方面,茶落后于咖啡。

(二)文化认同方面

由于茶来自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精神。茶入口时比较苦涩,品完后会感觉醇香,回味无穷,品一杯茶的过程就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生活哲理。法国文化则截然不同。法国是一个会享受的民族,他们哀叹人生苦短,宣扬及时行乐,而这与茶文化中包含的中国文化中有些忍辱负重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是相违背的。

(三)内含成分比例不同。

我们比较每100克咖啡豆和干茶叶的营养成分表,其中茶以铁观音为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同等重量的干茶叶和咖啡豆相比,干茶叶要含有更多的咖啡因。但一杯普通的咖啡,其咖啡因含量往往是一杯普通茶水的3倍——因为泡制同样的一杯咖啡需要更多的咖啡豆。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因此,在提神醒脑方面,喝咖啡要比喝茶更有效果。另外,由于咖啡因含量较高,经常喝咖啡,身体可对其产生轻度依赖,产生类似“上瘾”的感觉,一旦停止,可能会有诸如头疼、疲劳、焦虑、易怒、抑郁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的出现,虽然这些症状只会持续几天,但足可以使人养成喝咖啡的习惯了。

四、在法国推广茶文化的策略

通过上文对于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在法国发展的对比分析,可以使我们今后在法国大力发展茶文化得到一些启示。

(一)饮用方式丰富化

法国是一个热爱美食的民族,他们的味蕾更喜欢有丰富味道的饮品,而不是像传统的茶叶一样的清淡式饮品,这从法国人更喜欢去掉了大量苦、涩味的红茶就可见一斑。像法国本土就已经出现了改良过的茶饮法,比如将茶经过烹调改造,添加了大量糖,奶,形成了受更多人欢迎的英式红茶,以及更后来,更香甜厚重的奶茶的出现给我们指出了一个茶饮方式在法国改良的方向。花茶的前景也颇为看好。餐前、餐后喝杯带花香的茶,去除油腻、齿颊留香,神清气爽极了,本来就爱花喜香的法国人,定会对花茶产生浓厚的兴趣。总之,就是在我国直接冲饮清茶的方式上稍作变幻,添加些类似方糖、薄荷叶、花瓣、蜂蜜等配料,应会更易被法国人接受。

(二)茶品牌化

世界10大咖啡连锁都是在二战后建立的,而茶叶连锁还在发展中,至少比咖啡要晚了50年。西方立顿公司一年的产值比中国所有的茶厂的总和都要多。这说明茶叶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是以后茶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的茶叶企业应该扩大市场份额、成立联合营销、打造知名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化运作,规模化经营来赢得市场。西方已经进入热量过剩,普遍肥胖的后工业时代,而不含糖、低脂肪低热量的茶叶会大有作为的。

(三)大力推广茶的保健功效

3.“文化变法”与“文化自救” 篇三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正视自己在文化道德领域的严峻现实。从国际上看,整个舆论环境对中国依然不利。尽管我们在改善自身国际形象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舆论环境“西强我弱”的形势令人尴尬,世界上弥漫着一种怀疑中国、戒备中国的浓厚情绪,而且这种形势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改善。就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几乎同一时段,发生了小悦悦遭到汽车两次碾压这样令人发指的事件。类似的事件不止一桩,这些令人愤怒而似乎无可奈何的离奇故事,让人很难想象是人类所为。如今一些国人的所作所为,其残忍和冷漠,似乎说明人类正在返祖,要把人类文明的最后一片遮羞布扯掉,在精神和文化层面重新回到“丛林时代”,回到与禽兽为伍的蛮荒时代。北京的孔庙里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与天地参”,意思是说应该有一股顶天立地的浩然之气。可如今,一些人的精神高度似乎已经退化到与虎狼赛跑的境界了。所以,文化建设是目前中国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国人现在虽然还谈不上孔子所言的“与天地参”,但是重新发现自我,发现文化,找回做人的自觉,做到如毛泽东所说的“人猿相揖别”,则是起码的急所。否则,中国人“经济动物”的外在形象恐怕无法消除。

单从经济层面看,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创造市场,将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期,中美汇率战举世瞩目。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东边日出西边雨”,在经济发展的困境中,电影《唐山大地震》7亿元的票房收入,《建国大业》4个亿的票房收入,似乎让人看到了新的财富矿源——文化产业。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根据WTO的相关协议,给予中国文化产品的保护期即将到期,中国将向美国等文化产品输出大国开放市场,中西方文化的更大冲突在所难免。面对西方文化产品的巨大冲击,以往那种僵化的文化体制显然无法抵挡。从经济改革中汲取经验,只有充分的市场化,才能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生机和活力,才能充分激发国民的文化创造力,才能在中西文化的面对面冲突中找到立足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七届六中全会所要实现的就是一次“文化变法”,是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文化自救”。

当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需要条件的,“文化变法”并不能保证变法成功。自古以来,变法就有成功的变法,也有失败的变法。洋务运动某种意义上就是变法,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全面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文化大革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可称为“文化变法”,但实际效果则是文化大戕害、国家大动荡、人民大遭殃。最终,这场所谓的“变法”不得不以另一场新的“变法”——改革开放——来收场。所以,对于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尽到责任,但又决不能搞“以吏为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然是中央的重大决定,各级党政相关部门和官员就要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不能今天一个条条,明天一个框框,后天一个圈圈,天天指手画脚,画地为牢。让文化工作者往上跳有天花板,往前走有脚链,动辄得咎,无所适从。谁都知道,戴着镣铐跳舞跳不好,顶着碓窝子唱戏不好看,照着八股写不出好文章。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制定相关的制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更多的机会,协调必要的关系。否则,政府尽的责任越多,恐怕对文化发展的限制越大。

其次,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该以什么为标准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呢?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宪法和法律。只要是宪法和法律规定要保障的,就一定要保障并且保障到位,比如言论自由。只有自由,才有创新,才有繁荣,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只要是宪法和法律规定要禁止的,那就一定予以禁止,甚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搞令出多门,不能搞朝令夕改,不能搞钦差大臣满天飞,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对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有很大的社会争议,要本着审慎科学理性的态度,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允许社会各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形成具体意见。不能简单地搞一禁了之,更不能搞先入为主,形成一个经过授意的“专家意见”,甚至伪造民意,操纵程序,搞假听证,愚弄民众。

再次,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才能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非旧无以为守,非新无以为进”。增强国家的文化竞争力,既要守成,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做好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还要做好创新的工作。但是创新不仅仅是正面的,它有时候也可能是负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对待新生事物,特别是新生事物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说微博,它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微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一些人可能利用微博传播不实的信息,甚至造谣中伤,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看待这些负面的影响?笔者觉得没有必要因此而对互联网进行过度的审查和过滤。相反,这些不实的信息反倒可以促使人们去澄清,去辟谣,这样的话,真实的信息不就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吗?所以不能因噎废食。再比如,网上一些商店可能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如果因此就禁止网上商店的存在,那么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当当、卓越亚马逊这些公司就没必要存在了,它们给物流业提供的那么多的就业机会就消失了。失去网络,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创新的机会,就会失去一个创新的平台。有时候一项细微的管制,可能就堵塞了一个增加中国文化竞争力的窗口。这是政府需要看到的吗?所以,创新无极限,管制需谨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

4.佛文化与企业文化 篇四

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佛教既没有中国传统道教的出世观,也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原罪说。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被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庶民所接受。但佛教文化与企业文化有什么关系呢,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好什么是佛教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

从上述所说不难看出,佛教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种讲求以人为本的宗教派别。我们一般认为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而佛教认为佛陀其本身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修行的目标就是明心。因此佛教文化可以定义为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用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规则体系”。

对于企业文化,我们通常理解为企业的一种共有的价值体系,可以用以规范企业人员多数情况下的行为,是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的体系。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并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团体意识、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和共同愿景的总和。通过对于佛教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到佛教与企业文化的许多共通点。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文化越符合民族的文化,越能够扎根久存。在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如果同时考虑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将西方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堪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条新的出路。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以下即是就佛教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积极意义所作的阐述。

一、佛教传达了一种圆融的辩证法思想

佛教的众多经典中,都强调此岸与彼岸、现象与主体、全体与部分,乃至一多、大小、长短,隐显、成坏等等对立与差别之间是相通互融的。禅宗主张的人即佛、佛即人、世间即出世间、烦恼即菩提等也是一种圆融无碍的思想。这些辩证法思想不仅开导了我们的思维方法,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为人们认识整个世界提供了一个全心的视角。

佛教的圆融无碍观作为一种观点、一种方法、一种境界,体现了对待诸矛盾大而容之、圆而通之的精神,在当今多极化的社会里,仍然需要这种智慧和情神境界。在企业文化中,圆融同样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在企业文化中,圆融包含两个重要思想:

1、在企业政策方针确定之后,重要的是我们的执行,但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创造性执行,不能僵化,需要适度的灵活。

2、在团队内部建立一种团结合作的思想,一个圆融的团队才是真正有执行力又不乏温情的团队。

二、佛教揭示了“诸行无常”这一永恒发展变化的规律

“诸行无常”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长往。“诸行”讲的是范围,意思是“一切”;“无常”是这句话的中心,意思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相反,它们都是瞬息化、流变不止境的。无物不变、无时不变、无处不变,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于企业来讲,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在时刻变化着,市场需求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宏观政策在变化、世界格局在变化、小环境变化、大环境也在变化。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量,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每天我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另一方面,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借鉴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人的心理因素的多重性和外部环境的千变万化,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一个微妙的具有柔性的心理过程,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可以遵循。

三、佛教提出了“诸法无我”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佛教认为,天地宇宙包罗万象的一切东西,其演化与运行遵循着自有的诸多大法,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法有的至深至奥,有的至简至明,有的亘古不变,有的应运生灭。但无论怎样变化,万物都不可能脱离大法。要达到“合于诸法”就必须首先进入“无我”——这是从第二个方面来看待“诸法无我”——因为“无我”而“法现”,因为“有我”则“蔽法”。佛法又讲“无我利他。普济众生”。实际“无我”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和大智慧。

古人说:“由无我,方能经世;由利生,方见无我。”这句话的前半句意思是,心中破了“我相”,方能治理国事、世事(世事中当然包含着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建设)。这句话的后半句意思是:怎样才知道已经“无我”了呢?看看他所作所为是否已经利益众生和他人(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了价值)便知。从企业文化和管理角度,“诸法无我”给予我们三个方面的借鉴:

1、现实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应探究市场的发展规律和需求,从而设定我们的战略方法和战术手段,而不能主观的臆断和盲目决策。

2、在与客户和消费者的各种形式的沟通中,应以对方为中心。在现实生活中,调查证明2/3的人在处理和判断问题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只有“无我”的心态,才有“利他”的结果,才能使客户接受我们产品的同时,接受我们和我们的企业文化。

3、在企业内部,我们以“无我”的精神,对待企业、工作和同仁,就能形成积极进取、团结敬业的氛围。

四、佛教对僧团队伍的管理功能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自我功能有相似之处

佛教僧团队伍作为一个组织能历几千年而不衰,经数十代而不竭,这与佛教用清规戒律管理佛门弟子以及它组织完备的丛林(即寺庙)制度有关。作为一个团体组织,它向它的成员传达了人人成佛的理想目标,指出只有按照“众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行事才能修成正果,并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上有严格和详尽的规定。另外作为佛教传播的基地(寺庙)也建立了严格的组织机构。纪律严明、上下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种严密完备的组织方式及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了佛教历经几千年流传到今而不衰落。作为现代企业,从佛教的组织和管理中可以得到的借鉴是:必须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职务说明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知道员工的日常工作,要有“规矩”来管理企业员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规矩的建立不是摆花架子,还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对任何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要严格惩戒,不能姑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工作有章可寻、有的放矢,并以此建立责任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促进有质量的工作成果,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这是因为,作为现代企业,其成员来自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目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跨国经营越来越普遍。企业的经营日益国际化,企业的成员也日渐国际化。个性和文化各异的人们聚集在同一个企业,企业成员的差异前所未有地变大,这给企业管理带来挑战,加剧了企业成员之间的摩擦、排斥、对立、冲突甚至对抗。这大大加大了企业沟通协调的成本,不利于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文化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寻找和扩大观念共同点,不断强化企业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团结,使之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实现价值观的认同和融合,达成共识,使企业具有一种巨大的耐力和凝聚力,从而协调企业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共同行动。最后,佛教用每一个人都能成佛的理念激励着每一个崇信佛教的人们,与佛教及寺庙组织共同成长。作为现代企业要善于从佛教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提升企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企业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提出企业发展的愿景,用圆融无碍的辨证观,将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定为己任,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去掉“我执”,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的目标,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双赢、多赢的局面。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百年企业,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佛教拥有庞大的教义体系,因而全面研究、学习和应用佛教知识对于普通人而言并非易事。何况佛教自印度传人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年的历史,佛教的根本精神,常常因为民间固有的民俗加上神道怪诞的传说而湮没。一提到佛教,往往令人联想到巫婆神汉和牛鬼神蛇的低级迷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相当数量的迷信和盲目崇拜现象,使理性的判断不能清醒地发挥作用。这是我们在借鉴佛教文化时应该引起注意和加以剔除的。参考文献:

5.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篇五

摘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校企合作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必然的。本文旨在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性,通过校企文化的对比提出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已经明确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实用人才。高职教育目标的提出已然明确要求高职教育要贴近社会和企业,为企业培养“下的去,用的上,留得住”的人才,但教育现状来看,不少高职生不适应这种教育要求。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文化对接已成不是新鲜话题。然而,如何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良性地融合与渗透,促进高职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环境,是当前亟待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融性。它们都是在一定区域内一种隐性的潜在力量对本区域内个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构性。两者均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又是各自文化的核心内容,均以对人的关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具有对接性。高职院校以培养企业需求为导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从人才培养上来看,两者紧密相联、互为依赖。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提高高职学生竞争能力,企业必须介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尤其是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融合和渗透,以期达到企业所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人才目标。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1)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种精神、校风和环境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课内外活动,活动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本质是培养优秀人才,核心功能是培育人。

(2)企业文化的形成载体是企业生存活动,活动主体是全体企业员工,企业文化本质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是管理人,因为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员工创造的。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的对接性是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论依据。当下高

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联系,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形式更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二)职业院校办学目标和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建设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而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吸收进来,正是高职院校的文化最重要的特色。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校企文化对比,可见,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面向以人为主体的组织系统。从本质上说,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解决人的发展问题。但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本质不同,可以看出两者在各自建设中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由于这种不同,高职院校学生零距离贴近企业,在企业中生存适应并顺利发展,必然要解决对企业适应的问题,即文化融合与渗透。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新思路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彰显企业化办学理念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高职院校在深挖传统办学的同时,更需要加强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借鉴和吸纳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构成的企业文化。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必会影响高职学生人生观、社会观的选择,而企业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它对学生人生观、社会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并认同企业的价值取向,校风、校纪、校徽、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紧密相联,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转换角色适应企业,从而实现高职校园文化的延伸。

(二)校园物质文化凸显职业特色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化的承载形式。高职院校应坚持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训实习环境,培养学生技能型应用人才和综合职业素养。在校园树立成功企业家的名言警句,教室里张贴著名企业家经典言论,橱窗中展示学校成功校友的画像及事迹,以合作企业或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合作企业家、校友的名字命名校园内的路、楼、教室、实训基地、广场等,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将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等多种功能,营造仿真的职业氛围。

(三)校园制度文化构建企业管理模式

建立一套完整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开展“定单教育”的分院以企业命名班级,按企业组成构建班集体,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企业运行方式,领会企业的内涵。在班级管理中,倡导以企业组成模式设置班干部,按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公约,结合企业和专业特点规划班级活动,让学生在仿真企业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成长。在实训中,要严格实行企业化管理,打卡出入实

训间,按实训要求统一着装,执行规章制度,杜绝违规操作;在生活中,严格执行定时开关灯,按时就寝,严打考勤,增强学生纪律意识,从而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四)校园行为文化力行职业素养

以企业为依托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不仅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具有职业特色,更需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们就需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素质。可以通过实习文化、实训文化、礼仪文化、行业文化等,培养学生符合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和行业规范。因此,高职院校在力行职业素养过程中,要倡导行业行为标准,通过教师引导和示范,开展行业规范大比拼,提升高职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大家所普遍关注问题,我们的思路属一家之言,请研究者指证和批评,但我们抱着坐而不论道而是起而行者的态度,望能为有类似工作的思考者和探索者同行共同找寻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J],职教论坛,2010年2月。

[2]汪长礼,李奇亮,从人文精神与职业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年3月下。

[3]刘春平,杨汉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9月中。

[4]赵珍珍,对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0期。

6.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篇六

中,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字样。惹人麻烦的是,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特别是当着那些著作等等向读者提出任务,要大家来批判、继承、发扬或弘扬传统的时候,更有无所适从、无可施技之感。因为,至少从字面上看来,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如果进而追究内容,则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tradition),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响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象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时间在前进,生活在交替,经验在累积,知识在更新,传统中某些成份会变得无所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份。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迹;虽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7.文化启蒙与文化校园 篇七

一般而言, 现代化是一个总体性进程, 可以粗略地和相对地划分为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以经济起飞、技术发展、体制完善等为主要内涵的社会层面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以文化转型、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为主要内涵的人自身的现代化[1]。而从深层内蕴和本质特征上看, 现代化更体现在第二方面上, 体现在文明和文化的深刻转型以及人的存在方式或行为模式的根本性转变。目前中国正处在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内涵的社会变革当中, 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很大成果。然而深入到文化层面思考, 我们发现现代性依旧没有生成, “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自在的文化模式和活动图式依旧发挥着社会活动和个体行为的规范和解释功能, 现代化进程的内在文化阻滞力还依旧存在”[2]。因而, 如何从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 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 即如何形成以现代工业文明的科学精神、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背景的具有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自由的和创造性的个体, 就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

而在现代化过程中, 高等教育就以其独特的优势承载着塑造现代人的重任。“文化校园”建设理念的提出, 为发挥高等教育的这一历史作用, 提供了新颖的、综合的、有效的途径。文化校园建设欲将大学塑造为一种充满文化氛围、守望人类家园的神圣领地, 重塑大学与文化启蒙的关系, 构成启蒙精神的传承和传播阵地, 构成深层启蒙运动的重要渠道。

一、文化启蒙———现代人的深层启蒙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所体现的就是“以理性、契约、自由、主体性、创造性为本质内涵的现代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文化精神”[3]。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经济和主体经济。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体现出高科技和高知识含量, 需要更多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的自由自觉的现代主体。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不是能够适合现代工业文明需要的现代人。

而文化启蒙的宗旨正在于破除传统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文化模式下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创造性所受到的束缚, “使人从自在自发的传统的生存状态进入到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生存状态”[4]。历史地看,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运动所构成的就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文化启蒙。然而这些文化启蒙都是一种精英启蒙的方式, 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能够极大地推动文化的整体转型, 但在中国文化背景和社会实际情况下却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对享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大学生而言, 很多人都不具备应有的现代素质。自在的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依然深刻, 传统人情式的交往模式对大学生也有着深层影响力, 大学生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还未完全形成。首先, 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依旧狭窄和封闭, 日常生活同样具有重复、单调、千篇一律的特点。其次, 现实生活中以人情对抗法制和契约的行为比比皆是, 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攀交情靠关系,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思想吞噬着大学生的激情和理想。再次, 后现代的、贴近生活原生态的平面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或者说大学生拒斥自身的积极成长, 拒斥独立思考和创新, 满足给定的和现成的知识碎片和文化快餐的价值取向, 促成了大学生活文化的平面性。另外, 不少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学习、对校园活动、对社会现象都持有一种冷漠的态度, 颇有一种冷眼看世界的刻薄眼, 却缺乏一种古道心肠的进取心和富有深度的观察力。

因此, 亟须一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转型的启蒙方式来唤醒人们。深层启蒙就是这样一种方式。深层启蒙“以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为基本内涵, 以精英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整合和现代化的主导性文化精神的生成为目标”, 具体说来, 深层启蒙立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 从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入手, 要求我们把文化启蒙的过程当做“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通过精英文化精神与市民文化要素的整合而实现现实生活世界的根基上逐步生成的过程”[5]。这一深层次文化启蒙, 强调社会的教育、文化、理论要形成一种自觉的运行机制, 引导个体超越现存状态, 趋向应然状态———现代人的实现。

二、文化校园———深层启蒙的重要阵地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在深层启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一直以来就是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的重要方式。高等教育在培养和塑造更多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的自由自觉的现代主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更承载着深层启蒙的重任:是人自身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是社会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6]。然而, 当今高等教育所拥有的价值却难以实现, 于是出现了上文描述的情况。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一个有效的载体承载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价值。而“文化校园”的提出弥补了这一缺憾, 文化校园因其能为深层启蒙提供重要推动力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精神资源而构成了深层启蒙的重要阵地。

“文化校园”的创建, 其本质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走出大学教育“工具理性”的误区。文化校园的内涵一般被概括为“以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 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集中体现, 在所有育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 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的内容”。首先, 文化校园不同于文化型校园。文化型校园是与节约型校园、关爱型校园并列提出的一种文化校园建构模式, 强调“文化”是校园的一种属性, 旨在引导人们重视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力量, 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其次, 文化校园不同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长期以来就存在于校园建设中的一个概念, 但是主要是一种表现为有形层面为主要形式、局部文化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文化现象, 而没有充分彰显校园深层的文化精神和整体文化氛围, 而被其所忽略的正是文化校园的重要内涵。校园文化与文化校园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 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 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 既不是对应用学科、管理学科、工程技术学科及其各种应用知识的简单拒斥, 也不是在现有知识传授体系原封不动的基础上添加某些‘文化调料’, 而应当使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蒙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所有专业和所有层面, 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7]。由此,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清晰但不全面的推断:校园文化是文化型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型校园承载着文化校园的建设理念;文化校园为校园文化和文化型校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和精神支撑, 并且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深层启蒙的重要阵地。突破传统的“文化活动”观, 通过“文化型校园”理念的实施, 实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 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进而塑造出大量具有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现代人, 从而促成中国社会转型阶段的深层启蒙, 突破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文化阻滞力,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文化校园”的建构, 首先要求大学要重新确立对自身本质和功能的认识, 要勇于担当深层启蒙的重担。在其教育中不仅要包容自然科学学科及其各种应用知识, 还要发扬大学教育的文化本性, 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 促使现代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文化精神向日常生活领域渗透。其次, 大学校园不能使日常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自在性和重复性特征过分膨胀。要提供充足的非日常生活样态, 要提供给大学生生存状态由自在到自觉转变的条件和机会。大学归根结底的本质规定性和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 同时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 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进步”[8]。再次, 要从深层次上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建构深层次的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改善校园环境和设施, 使大学的一草一木、大学的每一建筑每一景观、大学的每一活动每一机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构建多层次、宽视域的文化平台, 使大学的每一个讲台和每一次讲座都成为“激活思想、放飞学习、张扬个性、唤醒生命”的文化交流与碰撞;组织多元化、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日常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使大学生脱离重复、单调、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 促使一种自觉的挑战、创新和自由拼搏的现代性文化精神在大学生身上的生成。

由此可见, 文化校园的建构, 重新确立了大学文化启蒙的重要地位, 重塑了大学与文化启蒙的互动关系:大学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 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 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 塑造大量具有科学理性和人文素养的现代人;而文化启蒙思想又借大学这一特殊的社会机构蔓延开来, 通过大学培养的现代人“长入社会”, 对传统日常生活图式构成冲击, 在自觉不自觉中推进社会的深层启蒙, 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进步。

(课题组成员还有:李杨, 孙瑜)

参考文献

[1][2][3][4][5]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81, 280, 306, 306, 311.

8.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篇八

[关键词] 文化 基本概念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期刊事业 期刊产业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2) 06-0012-05

[Abstract] Cultural cause and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ince the cultural cause and cultural industry was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e, what is the cultural cause, what is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is inconclusive. To some extent,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falling behind will restrict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Therefore, to find out cultural caus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en cultural restructuring.

[Key words] Culture Basic concepts Cultural cause Cultural industry Journal cause Journal industry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事业,人们更多地看到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它的产业属性。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在国务院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首次将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但直到2000年,文化产业的概念才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十五”计划的建议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且从理论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明确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这对于处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什么是文化事业,什么是文化产业,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尚无定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区别与联系,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文化事业

何为文化事业,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概念。经网上搜索,对文化事业有以下一些定义。

(1)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健身、求知、审美、交际等精神需要和求知需要而组织活动,并提供经费、场地、器材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而非盈利性的工作[1]。

(2)文化事业是指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同化优秀域外文化,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才智能力,纯化和优化社会风气、生产秩序、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并能给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目的的文化建设[2]。

(3)文化事业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泛指整个文化。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文化事业”就是指发展整个文化。第二个层次是指与文化产业相对的整个文化事业。具体包括公益性文化和部分亚市场文化,其特点主要是国家投资为主,其他投入(包括社会基金会、社会捐赠等)为辅,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文化需要,不是盈利。第三层次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所谓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具体包括:音乐、歌舞、戏曲、话剧、杂技等艺术表演团体,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学艺术、文物研究单位、画院等。文化事业单位既不同于文化行政管理机关,也不同于文化企业单位,其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目前也有些单位实行自收自支),没有创利创税任务,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公众[3]。

第一个概念是从目标取向来定义的;第二个概念是从价值取向来定义的;第三个定义是以层次内容来定义的。三个概念各有千秋,但都未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化事业的内涵。

笔者认为,给文化事业定义应从其基本性质、根本职能和目标取向入手:首先,文化事业必须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决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业的基本性质;其次,文化事业所从事的是文化建设工作,具有国家行为特征,这是它的根本职能;第三,国家发展和建设文化事业的目的,是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其四,文化事业不是虚无缥缈的,必须由一些实实在在的部门和单位来承担,它同其他事业一样,在国民经济分类中属于一种行业。

9.文化强国与文化软实力论文 篇九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所以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性的重要决定,是因为在当前,我们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动、各种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时传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尊重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其次,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再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改革使得中国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富裕起来,同时人民希望改革能够使我们在精神生活上也富足起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期待。据有关部门介绍,在过去五年改革实践中,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全国已经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个,中央直属单位就核销了近2万名,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也比较显著。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怎么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样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怎么样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文化精品和传世力作;怎么样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怎么样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怎么样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权益,妥善解决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总之,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从中可以看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今天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现实奋斗目标。明确这一点,不仅可以使得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一个高起点,而且可以使得我们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中规划和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那么,怎么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还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号召全党全国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就要在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能力等方面开拓创新,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这种文化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取决于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认同,并为他们接受和喜欢。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最前沿,深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要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之以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时,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为此,既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抓紧构建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类国际性文化博览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活动等平台,做好文化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又要培养一批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懂得文化营销的专门人才。我们要抓住国际上研究东方文化、了解中华文明兴趣不断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

10.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创新 篇十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绵延不断的文化是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之学”的争鸣,这是中国优秀文化中的原创性文化。秦朝的统一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承秦制,儒家与其他学派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汉代国力强盛与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人口迁徙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着文明的全面进步,提升着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力求构建融通天、地、人的理论,使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和文化会通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理论学术论坛上关于文化自觉的呼声,反映了人民对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文化自觉没有终极,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前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供今日借鉴,但它不能代替今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新创造。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发展促进了人们文化自觉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才是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11.谈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 篇十一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不是一码事, 可是在实践中, 总是感觉企业文化处处折射着老板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谈一下企业文化的组织性。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而不是个体文化。“老板文化”是一种领导文化, 它所对应的是“员工文化”。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 他们的言谈举止、处事方式都会反映出企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水准。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文化特点及文化现象, 它既包含着老板文化也包含着员工文化, 是老板文化与员工文化之总和。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反映的是老板倡导、员工认同的管理现象, 老板思想不仅仅是企业管理思想, 更是一种员工愿意接受, 并能够自觉履行的企业管理原则、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形成了一呼百应、上下一心、协调一致的企业风貌。这时, 人们在观察和分析企业文化时, 往往看到的全是老板文化的影子, 所以就容易误把老板文化当成了企业文化的全部。

其次谈一下企业文化的客观性。一个企业, 无论规模大小, 无论你搞不搞企业文化建设, 无论你主观上有没有建立完整、明晰的文化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都客观存在。真正的文化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是企业管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行为特点。企业文化不在于你怎么说, 而在于你怎么做, 它是企业管理实践的客观反映。当然, 企业家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先进的管理思想、优秀的管理方法是缔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前提。但是, 文化是一种成果、一种财富, 只有付诸实践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而有些老板在认识上出现偏差, 觉得提出了理念口号、制作了VI手册、组织了文体活动, 就算把企业文化建成了, 其实远非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说, 企业的管理规则如果没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执行, 充其量它只是反映了一种文化设想;而流行于日常工作实践中的潜规则, 尽管它不一定正确, 但它是一种确实存在的文化现象, 它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真实文化。因此, 文化设想不等于文化现实, 有的企业这个差别还是很大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努力缩小这个差别。有人说“不言而喻为文化”,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形式上的东西固然重要, 但如果不对提升本质发挥作用, 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劳民伤财。

最后谈一下老板文化的局限性。由于老板在企业的特殊地位, 他的思想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他的文化也就自然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导向。但是, 老板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是有限度的, 它必须建立在员工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之上, 否则, 员工文化也会对老板文化产生反作用力, 轻则消极抵触, 重则离心离德、企业解体。老板思想得不到员工的认同, 老板与员工之间就会矛盾重重、互不买账, 企业管理也就会步履维艰。一些企业倒闭的根本原因, 往往都是在企业文化上出了大问题。

12.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比较 篇十二

王杰

摘要: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两千多年前,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汉代开始,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

关键字:江南文化、岭南文化、园林、民居、特色

一、岭南文化

从总体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明清的时候,岭南三系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岭南文化真正有自己独立的风格、精神,并区别于南方文化。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到了近代,岭南得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说到岭南文化就不得不提及岭南的建筑。岭南特色的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建筑之林中一枝奇葩,以其简练、朴素、通透、雅淡的风貌展现在南方大地上。它主要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地区建筑以及客家建筑。

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来减轻太阳辐射;以及方形柱的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分自由和自然。由于当地的气候温和,人们活动空间会向外面扩张,因而,露台、敞廊、敞厅等开放性空间的设置十分必要,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如北京路的骑楼,就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典范。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属于潮州园林另一支。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多山峰,近南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岭南人追求自然艺术化的园居生活,这逐渐产生了岭南园林求蓄,精巧秀丽的独特风格。在建筑形式上,岭

着非展又临化、实兼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首先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其次是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的大

量应用,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玲珑剔透织绵。第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柱头的建筑方法,用条石块来建造水池,使水池显得规整,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中西兼容的特点。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不像北方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没有江南文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布置根据生活的需要来适当处置,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文化类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艺术,变更其形灵活吸收,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在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方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等,可资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二、江南文化

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

随着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建筑的美观,反而会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与所有的建筑一样,江南的气候同样影响江南的建筑。这使得当地建筑有以下的特点:

一、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空气流通;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二、南方地形复杂,所以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三、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能够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四、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五、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江南水乡的民居以苏州、杭州最具代表物产富足的江南,住宅规模和布局也很有特住宅外围的墙壁高大、粗犷,因为南方的房子是较高的二层楼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经常房连,中间的风火墙隔断,是为了防火的考虑,的面积不大,再加上高高的楼房,使一宅中采

性,色。大多房相庭院光通风口--天井显得分外高深。江南潮湿的气候使通风格外重要,因此江南的住宅常于建筑与垣墙之间留不超过1米的间隙,用来拔风采光,效果十分显著。江南民居,大的住宅

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至小花园、戏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两到三条平行的轴线。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江南民居都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与北方的绚丽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江南的工匠心灵手巧,利用多变的地形,使流水从建筑群里流过。水路,街巷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别于北方民居的独特风味。由于土地珍贵,屋宅内外的空间都得到了很大的利用,因为绝大部分民居出门见水,所以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主妇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这里,来往的小船也可在这里停泊。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有的仅容1人1牛并走。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说到江南,不得不谈谈江南园林。就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初建时规模较大,园内景物很多,除正宅外,还包括现在的东花园(归田园)和西花园等景物30余处。拙政园园内面积现有60余亩,以水面为主,建筑群多临水而建,全园景物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入园处是解放后,在归田园(东花园)废址上重新扩建而成的,主要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放眼亭、秫香馆等。中中央为水池,山石、树木、亭榭等景物;其中的堂位于园部的正中,南北有门,东西皆窗,是一造别致的四面厅,耸立于低平的青石台基上。前假山,后堂平台临水而建,台北湖中以土山分割座小岛,岛上建有亭阁,并恰与厅堂成对景;山

部正远香座建堂有成两上林木葱郁,有雪香云蔚亭,高踞一园之上。还有岸边远香堂东面的枇杷园,岛上的侍霜亭,北墙边的绿绮亭等,都各有独道之处。长廊北面的见山楼立于荷花池中,为两层低矮的水阁,三面环水,一侧为假山,在静水衬托下产生一种山水楼亭、和协幽静的艺术效果。最值得说的是远香堂西南面的小沧浪水院,是架在湖水上面的三间水阁,南边窗外是幽静的水庭,可静观穿阁而过的绿水和南壁墙前的竹石;北边可掠过荷花池四面亭,远望弄影荷池的见山楼,景色优美。北馆临水池,适宜夏居,南馆靠花院,适宜冬住;在大厅四角各有一小间耳房,形成了一个大厅带四只小耳的格局,为我国古建筑中奇特的一例。拙政园中还有听雨轩、枇杷园、留听阁等各式景物,都为园林增添不少的艺术华彩。园内水池面积很大,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富有自然气息。这种利用自然,运用分割空间,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和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三、二者间的比较

同样是建筑用地稀缺的情况,岭南产生了竹筒屋和明字屋,是在纵向上发展的;区别于岭南的纵向发展,江南民居是在高度上发展的,建筑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但相比于竹筒屋和明字屋通风透光差、交通流线长,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在岭南地区,建筑体制比较大的宗祠和同姓的村子很常见,这源于岭南宗法文化的兴盛,而在江南地区祠堂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村子也是杂姓居多,是宗法礼制衰败的表现,相比之下,岭南文化发展的更加的蓬勃兴盛。还有的就是岭南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收为己用,不断发展;江南文化则是与外来文化并存,并不与之交融,所以更加的纯正。此外,岭南的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工细作,同时也借鉴西方园林的对称与规整,显出独到的特色;江南园林结合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自由,所以园林布局追求天然,不加刻意装饰。

总而言之不同地域都会有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说不清谁好谁坏,但岭南建筑的拥挤之态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很好,而融合了道家思想江南小镇小桥流水的画面,则是我的最爱。

参考文献:

《文人园林建筑》 周谊著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著

《江南园林志》 童寯著

《江南理景艺术》 潘古西著

上一篇:作风月活动自查报告下一篇:麻烦的近义词和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