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济运行分析

2024-12-26

市经济运行分析(精选8篇)

1.市经济运行分析 篇一

*****市2006年1—3月份经济运行分析市发改委2006年4月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总揽全局,突出“崛起苏中、跨江争雄”主题,咬定“三先一争”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主战略,聚精会神、开拓创新,全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当前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1、经济总量呈现三个持续走高。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持续走高。1-3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其中一产增加值 亿元,增长 %;二产增加值 亿元,增长 %;三产增加值 亿元,增长 %。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7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17元,增长17.2%。二是工业经济总量持续走高。1-3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10.8亿元,增长48.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7.5亿元,增长41.5%。三是经济运行质量持续走高。1-3月份,全市实现规模工业销售收入38.3亿元,增长45.2%;实现利税6.45亿元,增长61.8%;实现利润3.6亿元,增长65.8%。全市财政收入高开高走。1-3月份财政总收入增幅是去年同期的2倍;一般预算收入达2.25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是去年同期的4倍。

2、项目投入保持三个快速提升。一是投入总量快速提升。1-3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其中工业技改投入 亿元,增长 %。工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二是单体规模快速提升。1-3月份,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投入 亿元,同比增长 %,在全部工业投入中的占比达%。全市500-1000万元以上投入项目109个,1000-3000万元以上投入项目135个,3000-5000万元以上投入项目26个,超亿元投入项目15个。三是工业投入结构快速提升。1-3月份,从在建的176个投资超千万元的工业项目看,电子通信、特种铜材、医药化工等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比重不断上升,项目个数达到90个,超过50%。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比重提高,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招商引资呈现三个明显提高。一是利用外资总量明显提高。1-3月份,全市新批三资企业35家,增资扩股项目13个,累计新批注册外资8325亿美元,同比增长400%;注册外资实际到帐9284万美元,同比增长127.2%,列南通各县市第一,占整个南通市近3成。引资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在批的62个外资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有4个,其中500至1000万美元项目11个,超300万美元项目9个,单体项目平均注册外资比去年同期有很大提高。三是储备项目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在谈85个储备项目中,总投资超亿美元的1个,为沙特石油项目,超3000万美元的4个,分别是新疆江苏企业家联合会投资公司皮鞋商贸城、中石油项目、巴拿马维多利业纺织品项目、美国公司项目。超1000万美元的11个,超500万美元的21个,超300万美元的13个。

4、服务业呈现三个强势推进。一是项目建设强势推进。一季度,全市开工建设服务业项目67个,总投资19.91亿元,其中在建项目60个,竣工项目7个,完成投资额2.9亿元,同比增长36.2%。规模以上项目44个,总投资19.36亿元。二是市场建设强势推进。全年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市场9个,总投资11.17亿元。一季度已有7个市场开工建设,完成投资 8250万元,同比增长 87.5%。*****国际车城加快建设进度,投资3亿元的一期工程将于9月份竣工。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二期已经投入运行。三是现代服务业强势推进。民间资本、外资投向现代服务领域速度加快。东灶港镇充分利用蛎蚜山成为我省首个海洋自然生态保护区。总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60亩的南通新晟物流项目即将在*****港区开工建设。规模企业注重产品设计研发,在形成和延伸产业链上做足文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5、民营经济呈现三个明显特色。一是扩张速度快。一季度,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260户,新增私营企业1230家,有限公司220家,平均每天新注册个体工商户约60户、新诞生私营企业14家。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到了16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二是专业特色明。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产业集聚化程度明显提高,各大特色板块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产配套、技术协作、销售联合的一体化体系,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继续保持全国专业市场首位,并跃升综合市场前八位。三是发展档次高。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升级。目前,全市项目投入中有70%来自于民营领域,80%的新增长点项目脱胎于民营企业,全市科技型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0%以上。

6、农业园区呈现三个不断放大。一是发展规模不断放大。1

2.市经济运行分析 篇二

一、东部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一)指标体系建立

经济发展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本文采用了常用的9个指标,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且彼此之间有内在联系。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及在本文中的代码具体如下: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X1;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X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3;人均GDP(元)———X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5;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X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比重———X7;财政收入(亿元)———X8;客运量(万人)———X9。数据选自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二)因子分析的数据结果与分析

依据因子分析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前两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89.687%,因此文中选用前两个主因子的变化代表整个样本的相关变量的变化。公因子1为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结构因子,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其中承担较大载荷。公因子2为经济规模和对外联络因子,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比重、客运量在其中承担较大载荷。

以各因子信息贡献率为加重权数,计算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公式为F=0.6435F1i+0.3565F2i, i=1、2、3…10。

其中F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F1i和F2i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F1i和F2i的系数为各因子的权重,它是各因子的特征值与两个主因子的特征值之和的比值。公因子1的权重=5.194/(5.194+2.878);公因子2的权重=2.878/(5.194+2.878)。综合得分值高,表明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好,综合经济实力强。

从表2的综合得分可以看出,2010年在东部10个省市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北京,其分值为0.88121;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分值为0.85104,相当于北京的96.6%;第三位是江苏,其分值是0.46890,占北京的53.21%;广东排名第四,分值为0.46579;第五位是浙江,分值为0.28797,仅占北京的32.68%。天津、山东、福建位于东部经济发展的中游;处于后发状态的是河北和海南。

二、各省市经济发展实力现状

(一)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结构调整

根据因子分析的原理,公因子1的权重最大,公因子1所占权重为0.6435,对总体分值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公因子1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结构因子。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现状,又体现了经济结构状况。细分F1,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负载最大,其次是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可以说,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第二、三产业发展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F1对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江苏贡献是正值。广东省虽然在F2上得分较多,但因在F1上得负分,总分值在整个东部地区位于第四位。对于处于中游和后发地位的福建、山东、河北和海南在F1上全为负值。因此,这些省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第一产业逐渐向更高层次产业发展,以创新带动发展;更加注重三农发展,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二)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

F2浓缩了经济规模和对外联络方面的综合信息,权重是0.3565。细分F2,以财政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的负载最大。F2对广东的贡献最大,得分为2.08497,紧随其后的省份依次是江苏、山东和浙江。而北京和上海在F2的排名仅为第6位和第5位。这并不奇怪,在2010年,广东省的财政收入为4517.04亿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300.54亿元)的近两倍。而北京、上海的财政收入仅分别为2353.93亿元和2873.58亿元。在对外开放程度方面,2010年广东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达到26.39%,比北京高出16.25个百分点,比上海高近14个百分点。可见,广东省的沿海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其对经济总量的促进作用十分突出。排名靠后的福建、河北、天津和海南应在新时期,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以促进经济增长。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省市的相对优势和发展方向为:北京、上海、天津人民生活水平较高,非农产业发达,并积极通过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但在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方面仍需加强;广东、江苏、山东的经济总量较大,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且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明显,但在三农发展方面仍有欠缺。在今后应注重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强新农村建设;海南、河北、福建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今后应深入挖掘自身区位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10个省市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但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别。运用因子分析法, 从经济发展规模、经济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几个方面对东部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排序, 分析出各省市的比较优势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注重三农问题, 努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关键词:东部省市,因子分析,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夏国恩, 兰政海.基于因子分析的广西区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特区经济, 2009 (12) .

[2]关华, 李金霞等.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0 (10) .

3.普洱市林下经济种植发展与对策 篇三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问题

1.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普洱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面积4.53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3%,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级行政区。普洱地处低纬山原区,北回归线横穿市境,全市海拔在317-3307米,年均气温15.3℃-20.2℃,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呈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类型。享有“绿海明珠”的美誉,是云南省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27.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9%。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93.08万公顷,占89.41%;疏林地面积0.7万公顷,占0.21%;灌木林地面积21.85万公顷,占6.67%;未成林林地面积5.8万公顷,占1.77%;无立木林地面积1.6万公顷,占0.49%,宜林地面积4.8万公顷,占1.46%。

据林业部门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421万亩,占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200万亩的35%,实现产值66.3亿元。其中,林下种植面积21万亩,实现产值31.8亿元;林下养殖面积285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林下采集加工面积68万亩,实现产值8.2亿元;森林景观利用面积47万亩,实现产值1.3亿元。林下经济共涉及农民0.8万多户,从业人员20多万人,林农来自林下经济的经营收入占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2.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措施

2.1多业并举、同步推进,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各县(区)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和重要抓手,多业产举、积极推进,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绿色增长、生产了绿色产品。

2.2长短结合、创新模式,林地经营步伐加快

各县(区)坚持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针,利用林业资源开展林地立体复合生产,推广了林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游等产业模式,进一步加快了林地经营步伐,使林业产业服务和生态功能得到拓展。

2.3完善链条、密切联结,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各县(区)积极整合利用各类资源,不断创新林下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林业经营大户等方式,经“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模式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并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2.4市场引领、调整结构,绿色增长效果明显

各县(区)积极围绕市场需求调整林下种养殖业结构,大力生产适销对路、效益突出的林下产品,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之路,使农民不砍树能致富、大树底下好发财,得到了农民拥护、市场欢迎。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林下经济起步晚、时间短,总体来说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走出“大资源与小产业”、“大市场与小生产”的困境,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

3.1认识不足

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受传统木头经济的影响,更多的是想砍树卖钱、急功近利,对开发林地空间、扩宽拉长林地经营思考得不多。山区农民生产方式比较传统单一,缺少立体复合生产的经营思想。

3.2层次较低

全市林下经济问题规模较小,产业经济实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的深加工不够,基本停留在出卖原料的初级阶段,资源利用率较低。林下经济“特而不优、优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

3.3扶持不力

林下经济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引导,产业布局零乱,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林下生产自生自灭、自产自销的现象突出。由于政策引导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农户和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受到限制,在做大规模、产品开发、拉长链条等方面止步不前。

3.4市场不畅

龙头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不高,参与市场单键有能力较弱。营销方式落后,多靠挑担上市、坐等外商、零星销售产品,产品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林下产品市场网络建设落后,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大的竞争优势。

3.5技术薄弱

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落后,科技普及率低,科技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林下经济欠缺专项研究的科技力量,新产品研发能力低,产业关键性技术还有待突破。林下产品的生产加工及管理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不高。

4.加快普洱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市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将其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4.1提高认识,摆上位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压力更加凸显,承受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也更大。云南在国家生态功能区划中被定为限制开发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要走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路子,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云南”。市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提出了国家绿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提出了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挖掘林下资源潜能、引导好林农生产意愿、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林下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林下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摆上位置、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指导服务,推动全市林下经济从小打小闹、自生自灭向政策扶持、产业经营转变,努力实现林下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4.2科学规划,选准模式

在摸清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等基础上,把发展林下经济与转变发展方式、与城镇上山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与专项规划,分区域确定符合实际的产业而已和重点发展方向,指导林下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我市的资源特色、种养习惯和发展前景来看,要按照“林下种、林间养、林里采、林中游”的思路,重点发展林粮、林菜、林药、林茶、林咖、林果、林菌、林禽、林畜、林脂、林胶、林游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林牧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大力开发多样化、特色化和品质化的林下绿色产品,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点突出的林下产业发展格局。

4.3完善政策,加大扶持

从行政审批、税收优惠、金融信贷、龙头扶持、林地流转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降低工商、林业等部门的各类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开发。对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应给予相关税收减免。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扩大信贷规模,尽可能地减免相关评估手续和费用。开展林下经济政策保险,增强林下产业及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申报国家、省的扶持项目,并给予相关资金支持。加快集体林地流转经营步伐,着力提高林地流转的总量和水平。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除生态脆弱区、水源林地、公路沿线、水库周围、河道两边等重要地段的林地外,鼓励林地的林下资源进入市场有偿转让经营,国有商品林地的林下资源逐步开放经营管理权进行开发,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4.4创新机制,拓宽融资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以投资为引导,企业、林农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招商融资。积极和引导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信誉较好的大财团、林企业投资开发林下经济,形成大龙头带动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龙头的发展态势。以财政融资。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议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林下经济的产品生产给予资金补助,并建立龙头企业贷款的财政贴息机制。以项目融资。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项目资金支持,在用途不变、拨付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对发改、财政、林业、农业、水利、科技等有关部门项目资金的整合,捆绑投向林下经济开发;发挥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等专项资金的作用,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收取的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重点用于林下经济发展项目。以信贷融资。建议成立林下经济贷款担保中心,积极开展林权抵押。林农水额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以资源融资。引导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把林下资源作为林业资产,以租赁、承包、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实行市场化动作,充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建设。

4.5培育龙头,开拓市场

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品牌等优势,以“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步伐;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得奖分配机制,进一步密切农业关系、完善链条联结;鼓励龙头企业搞精深加工,拉长、加宽、增厚林下产业链,精心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特色品牌,加大林下产品的原产地申报、商标注册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力度。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发组织水平,形成市场连接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连接生产基地、市场基地连接农民的发展格局。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潜力大、效益好、带动强的林业大户、种养大户经营大户,着力培育新兴的市场主体。建设一批产品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技术先进、质量检测可靠、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林下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立面向全省、全国的林下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直销、代理配送、连锁专卖、网上交易等方式,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4.6强化科技,完善服务

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基层林下经济科技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技术等服务。制定林下经济的相关操作规程,引导农民规范、标准地从事林下经营活动。完善农民、企业、科研院和技术推广单位的科研合作机制,形成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林下经济科技服务体系,加快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林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步伐。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促进林地经营都和农民熟练掌握林下经济专业生产技能。加强林下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形成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支撑、地方标准为补充,覆盖主要林下产品前产、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保障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

4.7加大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简报、宣传栏、板报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干部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实施技术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上级政策、熟悉政策界限、明白操作规程,做到政策深入人心、技术熟练掌握。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采取开设专家讲座、典型示范、科普展示、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经验交流,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号召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标杆、干有盼头,营造全社会合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深厚氛围。

5.结束词

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科]

【参考文献】

4.市经济运行分析 篇四

一、**概况

(一)基础环境

基本概况。**市总面积1.37万

平方公里,总人口647.7万,辖4区1县7市,拥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市区面积2640平方公里,人口176.2万。耕地面积700多万亩。实有林地面积4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海岸线长909公里,可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900多万亩,可利用的浅海水面30万公顷。全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和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日本相距825公里,与韩国相距450公里,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城市。

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料有70余种,其中,黄金、滑石储量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为全国第一大产金市,整装石油储量达6亿吨;拥有渔业生物品种200多个,盛产70多种海产品,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是我国小麦、玉米、花生、水果、蔬菜的重要产区。**苹果、莱阳梨、**大樱桃、龙口粉丝,大花生等驰名中外,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苹果、花生、大樱桃产量全国第一;**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拥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观光景点,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01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3.48亿元、1228.43亿元、590.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9.6:61:2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899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7.63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160.32亿元、4.35亿元、58.44亿元、11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34户,完成销售收入3813.95亿元,实现利税415.6亿元,其中税收110亿元;财政总收入293.5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99亿元;进出口总额114.8亿美元,其中,出口64.83亿美元,进口49.97亿美元;接待海内外游客1454.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7.5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47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43亿元。

二、**发展经济的主要经验

近几年来,**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县域经济为骨干板块,以有效投入为拉动力,整合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沿海产业带,打造面向日韩的制造业基地,培植四大支柱产业,建设半岛城市群、突破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一)实现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外向化、工业化,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1、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农业三大战略。一是打造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千万家农户共同发展。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扶持能够抗御风浪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066家,其中销售过500万元的874家,过亿元的60多家,过10亿元的8家,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43家,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带动生产基地600多万亩。二是引导农民向农业生产标准化迈进,增强竞争能力。市政府重点抓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三大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全市共有249户企业及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建立了农业标准化基地108个,面积255万亩,7个县市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三是增强名牌意识,以品牌抢占市场。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1125件,其中107个农产品被确定为名牌产品。**葡萄酒、**苹果、龙口粉丝三种农产品被国际上列入原产地保护,4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此国际护照。

2、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引导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改制、创新,乡镇企业改制面达到90%,使乡镇企业成为全市经济的一大支柱,全市共有乡镇企业7万多家,职工人数近百万,固定资产总值上千亿元,其中龙口南山集团公司兼并8个村,总资产150多亿,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一大批骨干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5.市经济运行分析 篇五

2010年,我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

一、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主导产业势头良好。2010年我市农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种植业产值61.55亿元,增长9.1%;林业产值12.99亿元,下降1.4%;牧业产值13.06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1.83亿元,增长5.6%。同时我市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0.2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6.37万吨,下降9.5%;主导产业蔬菜、茶叶、发展势头强劲,食用菌产值12.08亿元,增长9.3%;茶叶产值7.48亿元,增长19.9%。食用菌产值17.4亿元,增长15.1%。生猪存栏55.5万头,增长7.5%,出栏67.53万头,增长5.4%。家禽存栏520.37万羽,下降3.3%,出栏1395.48万羽,下降9.6%。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2010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水电路气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水利建设项目投资8.87亿元,解决36.91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完成1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开工7座,同时完成127座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完成377.8公里河道整治;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堤防加固开工41.54公里,完成33.8公里。电气化建设项目累计建成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康庄工程项目总投资9.08亿元,建设道路总里程2316.6公里,其中:路基1145.1公里,路面1171.5公里。农村沼气项目总投资1785万元,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100户。

3、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保障体系逐步强化。2010年我市多举措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非县域城关镇的10个中心镇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加快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课题,为推进中心镇培育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市中心镇培育考核暂行办法》,提出“下发一个文件、建设两个平台、抓好三项规划”考核内容,围绕八大目标,年度对列入的20个中心镇进行考核。2010年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政策性“两农保险”,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农户54.46万户,保费收入817.51万元,参保率达97.01%;理赔金额969.5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18.60%。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758户,保费收入634.75万元,参保率为77.36%;理赔金额910.2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43.40%。

4、农村投资继续加大,国债项目进展顺利。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央扩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从加快推进中央新增投资农口项目、政府主导性投资计划农口项目的建设入手,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共争取到中央四批新增投资农口资金8499万元,计划总投资52375万元,主要有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村沼气、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防护林等共102个项目。通过努力项目实施进展顺利,截止12月底止,已完工7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456万元。

5、“三农”投入不断增加,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市财政“三农”支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全市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依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010年全市财政预算内“三农”资金投入47.73亿元,增长21.55%。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93.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4.17%。全年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9989笔、金额8.66亿元,占年度目标5亿元的173.2%。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投入涉农金额共计2443余万元。

6、政策措施成效显现,农民收入不断提高。随着我市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6+1”工程的全面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多渠道增收效果明显。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03元,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2 %,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1.9%,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4.0 %和12.0%,呈现全面增收局面。

二、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年看,我市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农业农村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好地发展态势。在充分肯定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趋好的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难度加大。2010年我市

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是受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差等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特别是农村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现状在短期内难于明显改变,因此,统筹城乡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的难度不小。农村经济要持续增长制约因素很多,发展受耕地资源、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制约,如种植业受气象节律变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养殖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存在风险性,劳务经济受输入地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其增长性有限;其次是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未出现质的转变,增收渠道仍很单一。因此,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不容乐观。

三、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展望

2011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经济复苏向好的基本面确立之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下阶段我市将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更科学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围绕“两增两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民就业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1、注重民生,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中央新增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等农口项目为抓手,突出抓好对农民增收、生活改善有重大作用的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百万亩喷微灌设施、林区作业道等项目,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堤、水土保持、防护林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二是抓好项目前期,科学安排项目,积极申报和争取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省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前期和省公建项目投资计划。扎实推进好溪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积极推进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对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确保达到“三个百分之百”(项目100%开工、地方配套资金100%落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00%整改到位),今年对列入省投资计划的项目加大监督检查。四是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市、县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中央投资农口项目地方投资的需要。做到建一项,成一项,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2、注重培育,增强农民增收整体实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协会),形成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产、供、销及信息技术方面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市场建设,发展乡村超市,为农产品快速流转提供平台。三是培育新型农民,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注重谋划,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施“四精农业”——精致农业、精品农业、精准农业和精兵农业,发展 “四大基地”——规模农业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示范农业基地和精品农业基地建设。一是抓好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新制定发展精品农业的总体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水平,要定位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规划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业。二是加快发展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快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既要差异化发展,形成各自特色,又要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全市新增30个农业标准化食用菌、水果、茶叶产业基地。四是要强化科技服务,提升精品名牌内涵。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坚持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服务两手抓,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成立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五大主导产业专项课题组。各课题组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为精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五是提升精品品牌质量,促进精品名牌建设。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监控,严把质量关。力争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标识,对已注册的商标要培育好知名度和信誉度。六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推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加快发展大棚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等设施,加快发展标准化设施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和网箱养殖设施建设。

6.市经济运行分析 篇六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掌握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对经济增长形势进行预判,充分挖掘各行业经济增长潜力,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紧盯“十四五”既定目标,压实责任,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7月19日上午,市统计局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局全体班子成员、主要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周主持。

会上,一级主任科员张瑞杰汇报了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长葛主要指标在许昌市排名位次,分析了影响GDP核算主要基础指标,对上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进行了研判。工业、商业、投资、服务业、综合等主要科室负责人依次对上半年各行业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对策进行了如实汇报。

最后,张建周局长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对各科室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给与充分肯定,对于任务完成比较好的科室提出表扬,并要求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继续保持先进。二是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各科室要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结合当前形势,克服客观原因,积极想办法,出实招,迎头赶上,每个科室都要认真总结出一份上半年分析报告及下半年工作方案。三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各科室要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瞄准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倒排时间表和完成进度,对经济指标数据,投资项目应统尽统,不漏不丢。四是强化纪律,整顿队伍。要求尽快完善制定机关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建立督查机制,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来之能战、素质过硬的统计干部队伍,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长葛市统计局

7.市经济运行分析 篇七

当今世界,国家和区域间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加速县(市)科技进步,是目前我国在加强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中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巨大,各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县(市)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展科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利用2005-2006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数据,分析我国县(市)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层次,明确不同发展层次的县(市)科技发展的特征,提出不同发展水平县(市)科技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1 分析指标和数据的选择

2007年国家科技部组织的2005-2006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共收集到2 219个县(市)在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包括定性和定量共35个指标的数据,本文分析指标主要是从考核的定量数据中选择,分析对象选择数据有效的1 153个县(市)。

为充分反映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间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科技进步考核所收集的数据,在县(市)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投入,而资金的投入应是多层次、多渠道的,要考虑政府的投入、社会投入和创新主体企业的投入。为此,选择人均本级科技三项费、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专业技术人员数和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作为县(市)科技投入的指标。科技产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科技项目和专利两方面;二是技术创新的成果,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企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为此,选择10万人专利申请数、10万人授权专利数、人均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通过ISO系列认证的比例作为县(市)科技产出的指标。另外,采用人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作为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指标,采用人均GDP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

2 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列联表分析

利用SPSS11.5软件,对1 153个县(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其对应的各因子得分,然后根据因子得分算出各个因子的权重,从而得到每个县(市)的科技得分和经济得分(得分越高,代表发展水平越高);根据县(市)的科技和经济得分,对全国县(市)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做列联表分析。生成的列联表如表2所示。

为了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分析,根据列联表中所示,选取某一经济发展水平下分布密集的县(市)作为每一层次的主成分分析对象,对这些县(市)影响经济发展的科技进步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密集程度相当的部分,本文把程度相当的县(市)合并在一起进行主成分分析,比如,在经济得分的第三个层次里,分布在科技得分第二、第三和第四层次的县(市)密度相当,我们就选取这三个层次的县(市)进行分析。见表3。

分类结果显示,第一类共有80个县(市),经济得分0.5,属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第二类共有72个县(市),0<经济得分<0.5,是经济发展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第三类共有209个县(市),-0.25<经济得分<0,是经济发展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第四类共有192个县(市),-0.4<经济得分<-0.25,属于低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市);而第五类共有229个县(市),经济得分<-0.4,属于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县(市)。

3 各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3中的分类结果,为了分析影响各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的关键因素,利用2006年的数据对表1中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所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作为主成分。

3.1 第一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主成分分析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6.609%,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影响其科技进步水平的第一类关键科技因素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其次是科技产出水平和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情况,再次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这类地区来说,科技发展已达到相当的水平,目前的关键是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产出效率,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促进此类县(市)的科技进步。在投入保障的情况下,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更多的技术交易。

3.2 第二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主成分分析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8.159%,如表5所示。

表5表明,对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县(市),最关键的科技进步因素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其次是科技产出水平(这里主要体现为专利成果),再次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最后是技术交易状况。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这类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关键是依靠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管理,有效地实现技术转移,使高技术产业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另外也要注重提倡技术交易,以此提高科技产出水平。

3.3 第三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主成分分析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7.235%,如表6所示。

表6表明,对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偏下的县(市),最关键的科技进步因素是科技产出水平,其次是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水平,再次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最后是财政科技投入情况。因此,此类县(市)科技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科技投入的转化效率,积极引进人才,切实提高科技产出水平;此外,还应该重视依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科技发展,引导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3.4 第四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主成分分析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3.745%,如表7所示。

表7表明,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市),最关键的科技进步影响因素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产出水平,其次是财政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最后是科技活动状况。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首先需要企业能不断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的科技发展;其次,还应积极引进与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组织科技活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产出水平。

3.5 第五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主成分分析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4.215%,如表8所示。

表8表明,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市),最关键的科技进步影响因素是科技产出水平,其次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再次是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情况,最后是科技人员数和技术交易情况。此类型的县(市)要促进当地的科技发展,必须重视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支持作用,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来提高科技产出水平和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此外,也不能忽视人员的培养和技术交易的发展。

4 实证分析结论

采用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这两个经济发展指标对我国各县(市)进行列联表分析,进而对各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市)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各类县(市)科技进步水平的关键因素。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一是我国大部分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在主成分分析所用到的样本县(市)中,第四类和第五类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市)占50.44%,并且区域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第一类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县(市)中,中部和西部地区才占5%,而在第四类和第五类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市)中,中部和西部地区占到85%以上。

二是我国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也越高,两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

三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市),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科技进步因素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其科技工作的重点应不同。总体而言,科技产出水平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影响绝大多数县(市)科技进步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科技投入中的科技人力资源对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市)是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较大。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越来越重要,人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孙克忠, 宋效中.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J].辽宁大学学报, 1994 (14) .

[4]李一峰.我国县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管理评论, 2005 (2) .

[5]谢科范.论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J].科技技术, 1995 (9) .

8.市经济运行分析 篇八

扩权县改革是对“省直管县”管理模式改革的积极创新和探索,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县域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权限,让其具备部分市级管理权限,增强县域发展的自主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探索推进扩权县改革实践,从改革进程看,上世纪九十年代浙江省率先试水,随后山东、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市也相继开始扩权县试点,四川省于2007年起分两批进行了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市、区)对1080个县实行了扩权试点改革,占全国2002个县的54%。

四川省扩权试点县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在财政省直管的基础上尽可能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使试点县具备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强化县级党委、政府的发展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构建起层级少、幅度大、权责明、扁平化的现代政府管理体系,进一步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激发县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最终达到既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又充分释放县域发展活力、促进县域发展。

从落后到超越

经过5年的发展,四川扩权县经济发展呈现“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四川省平均水平、超过扩权试点前水平”的显著特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加快发展成效突出。

总量翻番速度快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5年间,扩权试点县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11年59个扩权试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56.5亿元,是2006年的2.4倍,比2006年(扩权前)翻了一番多(见图1);扩权试点县GDP占四川省的比重达33.6%,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1%,拉动四川省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快于四川省。5年间,扩权试点县经济增长速度经历了从落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到追赶、并明显超越四川省平均水平的过程。扩权初期GDP增速略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随着扩权试点规模扩大和推进力度加大,2009~2011年三年间GDP增速始终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011年扩权试点县GDP增长15.6%,增速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发展势头明显增强。

经济大县数量增多。59个扩权县中,2011年GDP总量过百亿的扩权试点县达29个,比2008年(12个)增加17个,其中最高的简阳市GDP达263.0亿元,仁寿、广汉、威远、江油4个县(市)GDP首次突破200亿元,分别为224.0、223.6、214.9和214.1亿元。

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产业发展是推动扩权试点县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点。到2011年,扩权试点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0亿元,3年间(2009~2011年)年均增长4.1%;工业增长持续较快,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256.9亿元,3年间年均增长24.9%,比同期扩权试点县GDP年均增速(15.4%)快9.5个百分点,三年基本翻番;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766.3亿元,3年间年均增长10.9%(见图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25.7∶45.8∶28.5调整为2011年的22.6∶52.4∶25.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6.6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扩权试点县工业化率达到46.2%,比同期四川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比2009年(39.4%)提升了6.8个百分点。

增长质量明显提升

财政收入稳步增加。继2008年59个扩权试点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后,三年时间再上一个百亿台阶,2011年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58.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7%,比2009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有6个县(市)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其中最高的什邡市达11.5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1年,扩权试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5元,3年间(2009~2011年)年均增长15.7%,增速比四川省平均水平(12.5%)高3.2个百分点;其中7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四川省水平,什邡市收入水平首次突破2万元,达209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26元,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297元;3年间年均增长14.8%,增速比同期四川省平均水平(14.5%)高0.3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2011年扩权试点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速度高0.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高8.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0.6个百分点(见表1)。

与试点前相比,扩权后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从横向与四川省经济发展对比,扩权县加快发展成效突出。从纵向与扩权前相比,扩权后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第一批27个扩权县和第二批32个扩权县分别以扩权前3年(2004~2006年)和5年(2004~2008年)平均水平作为对比基期(见表2)。

经济增长加快。第一批扩权的27个试点县2007~2011年5年间GDP年均增长14.0%,比扩权前三年平均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2011年GDP增长15.7%,比扩权前三年平均增速高2.5个百分点。第二批扩权的32个试点县2009~2011年3年间GDP增速15.3%,比扩权前五年平均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工业增幅提高。第一批扩权的27个试点县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2%,比扩权前三年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第二批扩权的32个试点县3年间年均增长27.1%,比扩权前五年年均增速快3.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第一批扩权的27个试点县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7.6%,比扩权前三年年均增速略低0.4个百分点;第二批扩权的32个试点县3年间年均增长18.7%,比扩权前五年年均增速快1.5个百分点。扩权试点县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其中第一批扩权试点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50.1%提高到2011年的56.9%;第二批扩权试点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54.0%提高到2011年的57.8%。

财政收入增幅提高。第一批扩权试点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年间年均增长29.3%,比扩权前三年平均增速提高19.2个百分点;第二批扩权试点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年间年均增长38.4%,比扩权前五年年均增速快25.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第一批扩权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4%提高到2011年的3.7%,第二批扩权县由2008年的2.2%提高到2011年的3.2%。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对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2011年,59个扩权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56.5亿元,占县域GDP比重达40.2%;扩权县GDP平均规模达119.6亿元,比四川省县均GDP高18.2亿元。初步测算,扩权试点县对四川省县域经济贡献率达42.3%,拉动四川省县域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对推动四川省县域经济向好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在四川省县域经济中的排位提升。从四川省173个县(市、区)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的历年排序情况看,2011年,59个扩权县中有45个县排位在100名以内,比未实现扩权前的2006年增加了4个;其中什邡市、广汉市、简阳市和绵竹市居四川省县域经济排名前20位,分别为第10位、第14位、第17位和第20位。

四大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扩权试点县人口占四川省的50%以上,但GDP总量占四川省比重仅为33.6%,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四川省比重仅为3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四川省比重仅为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的90.3%。

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依然较低。从产业结构看,2011年,扩权试点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2.6∶52.4∶25.0,和扩权前相比有所优化,但与四川省14.2∶52.4∶33.4的产业结构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比四川省高8.4个百分点,农业比重较高的特征明显。从第三产业发展看,2011年扩权试点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766.3亿元,占四川省第三产业比重仅为25.2%;2009~2011三年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7%,增速比同期四川省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仍需加快。

三是县域间的差距依然较大。扩权试点县之间在经济总量和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明显。2011年,59个扩权试点县中GDP总量最大市(简阳市262.9亿元)是最小县(兴文县50.1亿元)的5.2倍,GDP增长速度最快的江安县(18.4%)比最低的蓬溪县(13.1%)高5.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最高县(什邡市11.5亿元)是最低县(通江县1.4亿元)的8.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县(什邡市8846元)是最低县(宣汉县3902元)的2.3倍。

四是与经济强县的差距依然明显。从经济规模看,扩权县GDP平均规模仅为“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3.5%;从发展速度看,2011年扩权县GDP增长速度比“十强县”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59个扩权县中,仅什邡市进入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经济“十强县”。

三项建议再促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逐步扩大扩权改革范围。目前四川省除43个市辖区外,138个县(市)中,扩权试点县(市)59个,占比例不到一半,如果扩权县一直较少,则起不到以点带面的带动作用,对四川省的综合经济发展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应适时启动后续的扩权改革试点区域,将在扩权试点中经证实普遍适用的经济和管理政策,最终逐步扩展到四川省所有县域,从而将改革试点工作转换成为一种有利于提高县域行政管理效率的长效机制。

二是将扩权试点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区域发展改革措施和扩权强县政策之间应通过统筹规划,避免在政策制定和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扩权县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注重把握全局和大势,把自己放在区域经济、四川省经济、全国经济以至全球经济中来考虑。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上一篇:供电局大营销体系建设总结材料下一篇:节能减排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