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论文

2024-08-09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论文(精选10篇)

1.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论文 篇一

1、简述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布鲁克思提出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原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建构主义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1)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

尽管并非所有来到课堂的学生都会对学习动词结构、运动与机械、生物循环和历史事件具有原始的兴趣,但多数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建构起对这些主题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学生就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影响,进而积极地投入到相应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之中。

(2)处理好学习时间与学习范围关系

一般而言,学习所投入的时间多少与其学习的范围大小是成正比的。当然,在短的时间内要求教师给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这向来是传统讲授法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是分离的知识教学,它依靠的是测验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这样一来,分离的学习内容与范围有限的测验内容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所以,在建构主义的课堂里,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学习的时间投入与学习范围的关系,倡导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大的问题或概念扩大学习的范围,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3)要为了知识的迁移而教学

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布鲁纳就积极地倡导要通过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新近的建构主义代表布鲁克思等人

更是强调为了迁移而学。实际中有许多策略可以被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活动,比如,早期的“结构学习”和“先行组织者模式”,新近的“大概念”学习和“抛锚式”学习等。作为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师,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任务的要求合理的选择恰当的策略以实现学习迁移的目标。

(4)认识改变学生原有思想的价值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思想和脑子里已经形成的概念不可能都是对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通过教学改变学生原有认识的意义所在:即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和新的认识事物的概念框架。

2、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内容

答:(1)语言智力

即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一个具有较强语言智力的人通常能够自如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从事写作活动。政治家、新闻发言人、讲故事的人、节目主持人、记者、作家、诗人以及教学人员和杂志的编辑等,大都能够表现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语言智力。语言智力水平高的人,不仅能够有效地从事听、说、读、写的活动,而且能够在这些活动中更进一步地发展他们的语言智力。世界著名的文学家沙士比亚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很强语言智力的人的典型代表。

(2)数理逻辑智力

即一个人有效地进行数字运算和统计等活动的能力。它是从事硬科

学和所有类型数学科学工作和活动的人必须具有的基础。数学家、统计学家、税收计算专家、电脑程序设计家和科学家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数学智力。喜欢运用逻辑--数学智力的人大多重视推理。他们通常能够在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建立一种模型,然后通过科学调查、实验和论证得出最后的结论。他们通常喜欢在已有概念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通过测试的方法验证其想法。爱因斯坦和加利略就是具有很强数理逻辑智力的典型代表。

(3)空间智力

主要是指知觉、创造和再造图画以及想象图画的能力。经常运用具空间智力且具有良好空间智力的人,往往能够从复杂的图画、图形和图表中提取出某种基本的甚至是抽象的思想和观点来。他们通常还能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地思想观点或精神的东西。一般来说,摄影师、画家、工程师、建筑师和雕塑家都具有良好的空间智力。比如,比加索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

(4)音乐智力

是指人们创造美的曲调和美的韵律以及理解美、欣赏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评价的一种能力。喜欢唱歌和运用音乐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人都能展现出他们所具有的特别的音乐智力。具有良好音乐智力的人,对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各种非语言的声音和韵律均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敏感性。音乐爱好者、作曲家、乐器演奏家都具有良好的音乐智力。

(5)身体运动智力(身体动感)

是指一个人自身的与体力紧密联系的操作能力。具有了这种智力,人们不仅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一种观点或情感,而且还能够使自己比较自如地进行不同的身体运动。具有良好的身体运动智力的人通常喜欢向自身的体力挑战,他们总是在活动和运动中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运动智力。演员、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机械师、画家、雕塑家、滑稽演员和杂技演员等都具有良好的身体运动智力。

(6)人际交往智力

它是指一个人能够较快地掌握和评价他人的语气、意图、动机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能力。具有良好人际智力的人通常能够和谐的与他人相处,而且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觉察并掌握他人的心境、态度和愿望。这种类型的人常常表现出对人的友好和性格外向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人际交往智力的人都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一般来说,一个团体中优秀的队员和一个公司优秀的经理均能表现出他们良好的人际智力。

(7)内省智力

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状态进行适当调节的能力。具有良好内省智力的人通常喜欢选择那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因为他们充分信任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并依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他们总是能够把握自己内心的情感,并能够实现他们所追求的真实的目。他们不仅能够正确地、全面地估计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8)自然学家的智力

这是加德纳于1999年在《智力的新结构:面向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中最新提出的一种智力。它是指一个人对人类所居住的自然界生态环境的鉴赏和深刻的理解能力。具有良好自然智力的人们非常倾向于户外活动和观察, 他们不愿意破坏人类与动植物界的关系,他们喜欢自然的东西。比如,岩石、云彩和星辰等。他们还喜欢探索自然界发展和变化的特点、规律以及不规则性。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是典型的例子。

3、简述差异教学的特征

答:我国学者王辉与华国栋对差异教学特征的概括如下:

(1)差异教学以测查与评估为施教前提。

(2)差异教学以系统的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的构建为途径。

(3)差异教学以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

(4)差异教学以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多方合作为依托。

(5)差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群体,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班集体学习结合起来,在班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潜能。

4、简述主体性教学的内涵

答:第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主体性教学理论认为,师生都是有生命活力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施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第二,强调教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所谓自主性,主要是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及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主动性主要是指人积极自觉的认识和行为,并且以一种选择与参与的态度主动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性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它意味着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等。主体性教学理论认为,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体现、主体作用能否发挥、主体性能否获得发展,取决于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及对方的主体地位,相互尊重,自觉、能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强调师生的主体间交往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在的主体,彼此之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教学是通过彼此之间的交往而实现的。主体性教学立足于对师生主体地位的认可与尊重,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主体间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彼此把对方看作是某种物品的“我—它”关系。

2.安徽花鼓灯艺术的流派与发展研究 篇二

关键词:花鼓灯艺术;流派;保护和传承

安徽花鼓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精粹,被周总理称为“东方芭蕾”,享有“淮畔幽兰”之美誉。安徽花鼓灯主要分布在淮河中游一带,在安徽地区的蚌埠、颍上、怀远、凤台以及凤阳等地区广为盛行。由于受到淮河流域特定的地域、文化、生活环境的影响而流传至今。花鼓灯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绮丽瑰宝,文化价值深邃,可与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艺术相媲美。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民族草根文化的研究涉及历史沿革、演出形式、流行地域、风格特点、舞蹈动作等方面。

一、花鼓灯艺术概述

自古以来,河流都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淮河流域既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主要交融地带。千百年来,淮河两岸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勇敢、智慧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俗语有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南北方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和信仰等方面虽然不同,但是却在此得以融合荟萃,这也大大丰富了花鼓灯艺术的内涵。北方人性格豪爽质朴,南方人性格细腻温柔,这种融合自然而然使得花鼓灯兼备刚健强烈和温婉细腻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淮河儿女率真灵动性格的生动写照,极具淮河文化的特点。花鼓灯艺术是淮河两岸劳动人民在继承汉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而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它融歌舞、杂技、戏曲、武术、锣鼓、吹奏、表演于一体,具有热情奔放的旋律节奏、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舞蹈形式热烈奔放、刚柔并济,舞蹈语言传神而丰富,锣鼓、音乐高亢激昂,振奋人心。花鼓灯艺术是淮河人民表现日常劳作、生活、生存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歌舞艺术,每逢佳节喜庆、庙会、灯会,农闲等,民间艺人云集一堂,在锣鼓的伴奏下欣然起舞,场面十分热闹。花鼓灯艺术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充分表现了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

二、花鼓灯艺术的流派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鼓灯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吸收各地区民间歌舞的精华,加之受到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各个流派间的独特风格。流派的划分是多视角的。地域的角度可分为怀远派、颍上派、凤台派等多个流派,从代表人物的角度又可分为“陈派”“郑派”“冯派”等派别。

花鼓灯艺术流传在淮河流域,关于花鼓灯艺术流派的产生时间,由于资料方面的诸多限制,具体的产生时间已无法考证。但从前面对花鼓灯艺术形态流变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花鼓灯艺术以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新时期得到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民间艺人且出现了民间艺人较为集中的“灯窝子”。五四时期,花鼓灯自身形态的丰富和完善,是流派形成的一个雏形。2009年,曹宁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发表的硕士论文《安徽花鼓灯运行形态及现象研究》一文中提到了流派的问题。文中说,在解放初期花鼓灯配合宣传土改、抗美援朝、治淮、合作化等活动,在全国得到普及推广,后又引起政府文化部门的注意,从而逐渐成为淮河岸边一颗耀眼的明珠,在这一时期花鼓灯艺术形成了“流派”。据此,本人认为,花鼓灯艺术流派的形成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而是在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下,经历五四运动时期、解放时期、文革时期,从而不断丰富,逐步形成的一个过程。

三、花鼓灯艺术流派间的异同

花鼓灯分布波及安徽省的蚌埠、怀远、凤台、颍上、凤阳、定远等沿淮3市18个县。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最终保留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怀远、凤台、颍上三大流派。其他较有影响的地区是凤阳县、蚌埠市、淮南市等市县。流派的划分分为地域流派和以个人为代表的流派。大体看来,怀远县花鼓灯舞蹈舒展洒脱,鼓架子多技巧性动作,兰花动作轻盈矫健,舞蹈动作层出不穷,花样多变。凤台县花鼓灯舞蹈动作细腻,扇花技巧高超,善于通过舞蹈传情达意,侧重感情的描绘和故事情节的叙述,角色之间交流较多。颍上县的花鼓灯动作质朴,节奏铿锵有力,姿态变化万千,舞蹈多定型,结构较为严谨。

四、三大流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花鼓灯艺术产生和流传于民间,由于演员都是生活贫苦的劳动人民,所以一般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这在花鼓灯艺术的流传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艺术的传授基本都是以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以人为媒介和载体,使得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发扬。

目前,在蚌埠市,政府非常重視花鼓灯的保护和发展工作,随着花鼓灯文化保护组和花鼓灯保护专业委员会的建立,蚌埠市还成立了中国花鼓灯艺术博物馆。2004年,花鼓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也是汉民族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蚌埠市被确定为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基地。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在安徽省怀远县,设立了花鼓灯基金会,安徽省花鼓灯艺术学校、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基地,开办花鼓灯艺术培训班。文化厅将怀远县命名为“安徽民间艺术之乡”。1989年开始,怀远县连续举办了18届花鼓灯艺术节,流传在淮河两岸,享誉全国的花鼓灯歌舞艺术得以绽放异彩。

如今,凤台县成立了专业的花鼓灯艺术团体,频频承担省、市、县级重大演出任务,活跃于国内各个舞台。目前,花鼓灯艺术团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场。凤台花鼓灯已获得“山花奖”“群星奖”“荷花杯”等100多个奖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凤台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凤台县花鼓灯艺术职业中专学校”,安徽省文化厅也已在凤台花鼓灯艺术学校成立“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研究基地”。

随着社会的变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侵入,花鼓灯艺人老龄化等等原因,花鼓灯文化的原生态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冲击。旧的社会格局被打破,生存状态的改变,人们生活逐步向城市化靠拢,全民性的玩灯已不复存在了,花鼓灯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今天,保护花鼓灯艺术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显得刻不容缓。

五、花鼓灯艺术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建议

花鼓灯艺术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不仅体现了汉族民间歌舞的特点,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它的编创符合东方传统舞蹈美学的价值观,具有很高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文化艺术价值。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做好原生态传承

花鼓灯艺术是优秀的民间艺术,它植根于农耕文化,具有农业社会民间艺术活动的特点。重建花鼓灯原生态环境,保护好现有老艺人和灯班子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必须依靠老艺人为载体,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不断培养花鼓灯艺术后备人才。这样才能确保花鼓灯艺术传承后继有人,使得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得以原汁原味地流传。

2.加强花鼓灯基地建设

建立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冯嘴子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传承态势,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第一村”。如今,凤台县陈巷村已被誉为“安徽省陈派花鼓灯生态村”“花鼓燈艺术研究基地”。颍上花鼓灯也在2006年6月10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韩国花鼓灯艺术团专家调研团来颍上县进行考察,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老艺人们的表演,这次考察加深了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加强了花鼓灯基地建设,加大花鼓灯原生态区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是保护花鼓灯有效传承的基础。

3.开展走社区活动

花鼓灯艺术是一门群众性的广场艺术,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花鼓灯这朵艺术之花也终将失去芬芳。政府和社区可以积极开展花鼓灯艺术的普及和宣传活动,也可使花鼓灯发展成为群众都喜闻乐见的社区广场舞,使之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听到锣鼓声,看到优美的舞蹈,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花鼓灯艺术活动中来,社区文化的开展为花鼓灯艺术的普及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土壤,是将花鼓灯发展艺术成为人民大众艺术的有效途径。

花鼓灯艺术犹如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耀眼奇葩,虽然经历了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花鼓灯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承载着淮河人民的情感和生活,反映了淮河人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对于花鼓灯艺术的传承,我们应该认识到,一方面,我们应摒弃门派之分、流派之间,流派间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在保有自己特色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花鼓灯艺术。另一方面,花鼓灯艺术流派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民间艺术的沿袭,各流派中存在的迥异风格,促进了花鼓灯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花鼓灯艺术的形式。今天,我们应当肩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担,为花鼓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花鼓灯艺术在新时期绚丽绽放。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古老文明延续的必要。

参考文献:

周辕.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发展轨迹与传承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1.

3.(二)中国宪法学理论流派的形成 篇三

(二)新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的宪法学在改革初期对于政治秩序的稳定以及这一稳定前提下开展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不过,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客观上需要宪法学面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以及建构宪法上公民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这是保守主义的宪法学及其理论流派所无法承担的。

新保守主义应运而生。新保守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知识结构上已经吸收了西方成熟的宪法理论,但对于中国宪政之路的判断上比较重视本土性,试图借助超越西方具体宪法模式(尤其是美国模式)的更为根本的宪政原理来解释和建构中国自身的宪法与宪法学体系。这一学派的理论资源较为复杂,但保守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宪法理论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主权理论和复合政体理论成为他们重要的理论选择。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为童之伟、刘大生、陈端洪、翟小波等。童之伟教授的学术特点在上文中已有所介绍,他的核心主张是突破主流法理学(权利义务法理学)的理论范畴,以社会权利(法权)为核心范畴重构法理学体系及宪法学体系,但是响应者少。其代表作为《法权与宪政》(2001)。这里重点介绍的是刘大生的“党主立宪”理论和陈端洪的“五大根本法”理论。翟小波在理论选择上与陈端洪比较接近,但近来的学术发展还是逐步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宪法民主化”的学术总脉[28]。

1、党主立宪:复合政体的中国方案

“党主立宪”方面的研究,最突出的是刘大生的“党主立宪六论”[29],讨论的基本背景是1982年制宪以后如何理解和规范化党政关系。该项主题研究的一个指向是将党权宪法化,并在党与人大之间进行宪法规范上的分权,其实际效果是以宪法为规范平台,同时进行对党“限权”和对人大“充权”的操作。这一讨论还对“法定党权”的具体模式作了分梳。他在“党主立宪一论”中的观点比较典型,以后的观点基本上是对它的补充与扩展:1989年,上海《社会科学》在其第7期上发表了刘大生的论文“试论党主立

宪制——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适政体之探讨”,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党主立宪制”的基本内容,即明确党权、党内民主法律化、明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限、完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以及分权制衡(党和人大之间进行分权制衡),目标在于建立一种党主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混合型政体。在刘大生最新发表的论文《党主立宪:是什么,不是什么?》[30]一文中对于“党主立宪”作了新的重申与发挥:党主立宪是一种民主制度与党主制度相结合的混合政体,是政党主权被宪法制约后的进化形态。党主立宪的关键在于民众监督党组织的权利以至权力的程序化、法律化、具体化。在思想方法上,党主立宪是立足现实的渐进主义,既不指望在较短时间内赶欧超美,也反对停滞不前的固守主义。只要各方面具有协商、妥协的理性态度,党主立宪将成为中国实现宪政的可由之路。

“党主立宪”二十年的讨论尽管没有促成中国宪政的实质进步,但是它毕竟抓住了中国宪政的关键环节,对于1982宪法体制下党政关系的进一步规范化和法律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设想和看法,也引起了学界一定的重视。尽管刘大生认为“党主立宪”现在只是中国宪政的“可由之路”,但这一系列讨论由于紧抓中国宪政的关键环节和结合中国的体制国情,因此仍然存在进一步讨论的价值和空间。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党主立宪”在未来中国定型之宪政体制中的位置是否可欲?这种设计的妙处在于调和了历史事实与规范价值之间的巨大裂隙,但即使按其所设计的去一步步实现——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妥协是否必要?妥协之后代议机关对于党的制约是否能够收到实效?党员与官员的高重合率是否会构成一种严重的障碍?“法定党权”在宪法上获得条文化之后还得依赖独立的宪政审查机构才能保证“党主立宪制”的完美设计得到落实。因此,就中国宪政之未来而言,“党主立宪制”或者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或者就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了了之。从1996年开始的“良性违宪”之争议后的学界共识以及2005年底开始的“物权法草案”违宪争议后物权法获得绝对高票通过的事实来看,一方面宪法之规范性的价值已得到学界的充分肯认,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在改革逻辑的引导下进行的历史实践和集体选择已经获得了重要的积淀,并相应的在宪法修正案及新近通过的物权法草案中得到体现。理论的规范力量和实践的创造力量将共同推动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宪政体制,而打上深刻妥协烙印的“党主立宪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也许是一种合理的安排,但时至今日似已不合时宜——想想看,这样的妥协方案与宪法学家理想

中之宪政相差多远,与逐渐得到启蒙并在改革开放所带动的历史实践中获得自觉和自信的公民对于美好社会的想象相差多元,与基本成为社会共识的一种规范的民主制相差多远。因此,一国之宪政制度其实并不依赖于学者的想象力和简单的技术搭配,而是根本性的依赖于人民群众的正在展开的历史实践以及社会定型的一般观念。“党主立宪”的首倡者刘大生在经历十余年后自己也承认“党主立宪”不再是“必由之路”,而只是“可由之路”。

我们不得不承认,“党主立宪”的问题诊断是准确的,一些具体制度的设计也未必就是不可行的。从最近几年中央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地方的民主试验来看,“党主立宪”的思想在中国政治的局部领域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影响,如省委书记兼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做法,基层民主中为解决“两委矛盾”而试验的“一肩挑”模式等。无论是局部的试验,还是宏观整体的宪法学理论思考,其实都还深深浸淫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之下:历史带来的“党”的合法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宪法转化,从而形成一个“中国特色”的宪法理论和宪政制度——这才是最最要害的地方。

2、五大根本法:主权理论的宪法运用

陈端洪的“五大根本法”理论则是宪法学界重新解释改革三十年宪法的一种新的模式。陈端洪最近几年特别重视主权问题的研究,其明确将论证中国和谐的主权结构并进而确定适合中国的宪政之路作为学术核心,为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最后结集出版在《宪治与主权》一书中。[31]该书中最具有理论意义的是《论中国宪法的根本原则及其格式化修辞》一文,该文将中国宪法的根本原则界定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显然是从制宪权角度切入的。这与自由规范主义的宪法学家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提炼差别极大[32],具有明显的保守主义特征。但之所以又不同于以前的保守主义,根本点在于这一理论努力并没有简单地认同政治话语,而是对宪法中的政治话语作了严格的宪法学解释与建构。

更加完整地体现陈端洪的宪法思想的还是他最近关于中国宪法“五大根本法”的理论。所谓“五大根本法”是陈端洪基于现行宪法文本结构对宪法研究者可能造成的阅读误导而就中国宪法政体提炼出的五个基本的原则,来源涵盖中国宪法的序言、总纲及正文所有内容,并对五大根本进行了优先性排序:

·第一根本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可简化为“党的领导原则”);

·第二根本法:社会主义;

·第三根本法:民主集中制;

·第四根本法:现代化建设;

·第五根本法:基本权利。

陈同时将中国宪法界定为“生存的法”,并由此解释中国改革时代目标取向的政治法律结构。在完成对中国宪法的重新解释的基础上,陈明确提出中国应走“政治宪政主义”的道路,主要以政治机制而非法律机制来实施宪法。在这一框架之下,陈认为违宪审查相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仅具有次要的意义,并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分解为司法审查、人大审查和共产党中央审查:

·法院可以审查政府的行为是否合宪,但不能审查政党的政策和人大的法律、法规和决议;

·改革目前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下的法规审查室,公开审查各级政府和各级人大的立法和决议,把审查对象扩延至人大制定的法律;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设立一个机构受理公民对于县以上党组织的政策的意见,创设一条供人民和党中央沟通的渠道,增强人民对党的认同,也可以借民众智慧弥补决策之千虑一失。[33]

陈端洪所提出的“五大根本法”理论及所依托的“政治宪政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对改革三十年中国宪法的解释模式,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中国宪法的建构模式。这种理论路径与主流的自由规范主义宪法学家所坚持的“法律宪政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

“五大根本法”理论是陈端洪将主权理论运用到中国改革宪法上的一个必然的理论结果。这种理论结果对于中国未来的宪政之路的影响到底如何还难以评断,但就理论意义而言,却确立了陈端洪作为中国宪法学理论流派中新保守主义的代表性地位。

3、小结

新保守主义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中国宪法学的理论品格,并替代以前的保守主义而与自由规范主义形成新的对峙格局。这种对峙颇有点类似英国公法学界的“政治宪政主义”与“法律宪政主义”的理论对峙。这是规范主义与中国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必然形态。如果我们把作为复合政体中国方案的“党主立宪”与作为主权理论宪法运用的“五大根本法”结合起来看,我们既可以觅得中国宪法学理论流派中的新保守主义一脉的基本逻辑:

a)中国宪法的社会基础:寻找中国真实的主权结构,并将中国宪法及宪法学建立在这一结构之上;

b)中国宪法的规范基础:人民主权,在法律意义上界定,剔除阶级政治的意义维度;

c)中国宪法的根本问题:党政关系的宪法化,涉及根本原则的论证与具体制度方案的设计。

在方法上,新保守主义具有整体主义方法论的特点,这与他们所判断的我们时代的重要的问题类型有关,如他们认为国家统一与内部秩序稳定都需要主权思维,特别是时代问题构成了对宪法学术的直接压力(如对香港基本法的反思、台湾与西藏问题),在此问题意识下他们追究中央与地方关系安排上的“底限主权”问题。不过,他们并没有否定基本权利或“法律宪政主义”的有限进步,他们的整体主义是面向中国的具体制度和问题的,因而又具有非整体性的一面。

笔者以为,有新保守主义的理论刺激,自由规范主义宪法流派就必须在理论上更加认真地对待中国本土的宪法问题,从而有利于自由规范主义对中国宪政的进步提出更切实际和更具操作性的理论方案。

(三)自由规范主义

自由规范主义无疑是中国当代宪法学的主流。这一思想流派内的宪法学家大多属于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中一部分人属于“海归派”,在西方取得公法学博士,并接续了西方公法研究的传统,其他一部分学者尽管曾受教于老一辈宪法学家,在本土成长,但由于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而在思想资源与研究方法上与“海归派”并无本质差别。自由规范主义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序列,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西方宪法学指认的价值体系为规范前提,以自由权保护和个人自治为核心,方法论上采个体主义,侧重宪法的法律结构,普遍重视司法审查,追求法律自治,试图在中国建立一种“权利论”的宪法学体系。这一学派几乎在每一个设置公法专业的中国大学都有成员,不管其对自由规范主义及其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做了多大程度的思考。在这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在这个人权的时代,“宁右毋左”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上文提及的新保守主义是对自由规范主义的重要挑战,这种挑战有利于改变自由规范主义固步自封的思想姿态,使其将自由规范的法理真正应用于中国实际,并给出合理方案。

由于自由规范主义的成员太多,因此笔者只就典型进行列举,以展示这一学派的基本风貌。如上文所述,自由规范主义在西方以哈耶克为典型,而中国公法学界在上世纪90年确实出现过“哈耶克热”。邓正来教授在译介哈耶克宪法思想方面作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主持下,一批哈耶克的学术经典被翻译过来,如《法律、立法与自由》、《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除了翻译,邓正来还在他所谓的“学术闭关期”完成了两本关于哈耶克的研究专著,即《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34]和《哈耶克法律哲学研究》[35]。尽管邓正来宣称对哈耶克的研究只是其整体秩序原理思考的一个环节,所谓的作为“研究的前提性补注”,但研究对象的重视与选择本身就说明了研究者的学术倾向。不过,邓确实保持着反思的习惯,以致于后来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中通过对中国法理学28年的发展所受制的“现代化范式”的限制的系统批评,最终摆脱了对于具有苏格兰经验主义背景的哈耶克自由秩序宪法原理的迷思,并着力追问立足中国本土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36]不过,哈耶克自由规范主义宪法思想对于中国宪法学界的影响却并不因为译介者的反思而得到扭转,它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宪法学术的某种“集体无意识”。秋风作为一位宪政学者,对于哈耶克的自由规范主义也非常推崇,其数目众多的法律评论中经常可以感知到哈耶克的影响。作为一种学术译介的配合与推进,秋风将“普通法宪政主义”的经典作品引入中

国,并在中国学界引起了一阵学术热潮。[37]本文在上面曾提到陈端洪所谓的“政治宪政主义”,与这里的“普通法宪政主义”(或曰“法律宪政主义”)恰好构成一种理论对峙的关系。自由规范主义也被用来思考中国村民自治和农村秩序问题。[38]

自由规范主义宪法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权学派。人权研究曾经是中国公法学术的一个进去,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化,这一禁区逐步被打破。[39]现在来看,人权已经是中国宪法学中的核心话语,一批人权法学的教材编辑出来[40],人权法课程与人权研究中心得以建立,以人权为名义的各种NGO得到发展。2007年,中国人权研究会成立,罗豪才教授任会长,中国的人权学派正式完成了学术的组织化。前面提到,2004年的“人权入宪”为“新世纪的宪法学”提供了各种价值的凝结核心。人权学派除了在基本理论上证成各种权利之外,还对中国的具体人权状况进行研究,比如基于平等权而对反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41]

4.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篇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科技也随之发展以外,也为我国的各个管理制度也应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而进行改革带来了难题,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企业中,随着员工的劳动价值观的多样化,劳动者自立意识的高涨和解雇现象增加等雇佣关系的调整,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意识和一体感逐渐丧失,再加上劳动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以终身雇佣为前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就成为必然,但是,我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5.论企业战略管理与中国企业发展 篇五

论企业战略管理与中国企业发展

[内容摘要] 企业战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纲要,战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是否可以不断成长,是否可以基业长青。战略的制定受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资源与能力状况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国内外企业发展情况为战略背景、企业战略为研究对象,讨论企业战略层次,指出企业战略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企业战略管理思想来指导公司的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企业管理 企业发展 战略管理

正文

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定义为一门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战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它主要研究企业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跨越如营销、技术、组织、财务等职能领域的综合性决策问题。

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首先看一下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情况:

1、国外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战略管理理论阶段;第二阶段是竞争战略管理理论阶段;第三阶段是现代战略管理理论。(1)传统战略管理理论阶段是从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在此阶段,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初步形成,涌现了很多思想学派。如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他提出的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他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其中市场机会和社会责任是外部环境因素,公司实力与个人价值观和渴望是企业内部因素,他主张企业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身的内在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明茨伯格将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同战略管理理论学派细分为十大学派。(2)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之间的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1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三大主要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尽管行业结构分析、核心能力和资源观在企业战略研究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鉴于它们都是以买方市场为主要经济特征,将市场竞争作为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谋求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目标,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竞争战略。(3)现代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竞争和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应当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管理思想。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顾客价值中心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系列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

2、我国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的理论、战略柔性理论、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战略管理理论受到高度的重视。如王毅等人对于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其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起点;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的;姜振寰、刘艳梅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国战略管理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研究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想走的更高更远需要与国际接轨需要总结各国企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所以中国企业的领导人要认识到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必要性:

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外贸和吸引投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外贸和投资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马车。2001~2005年,中国外贸总额、利用外资总额已达到377256.83亿元,占5年来国民生产总值总值的53.44%。从数字可以看出,国内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因而进一步深化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要。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企业曾经一度处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之下,导致了国内一些企业效率低下。虽然政府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但是仍有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问题没有解决,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行业在国内市场上缺少竞争机制的作用,因而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促进企业走向国际化,迎接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让其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三)中国经济更快融入世界的需要

中国入世较晚,对于WTO的一些规则了解尚不完全,因而在与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来往时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样有碍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所以推动国内企业走向国际,逐步熟悉WTO规则,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宏观上更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企业制订国际化战略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必然选择。世界其它国家都相继融入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浪潮中,中国企业若不做出相应反应,那么就无法真正地参与国际分工,无法提高世界市场上的地位,而且还会面临国内市场被侵占的危险。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更好地壮大和发展自己,由此可见:走出去是唯一的选择。

为了使企业生命之树长青,企业领导人应该以一个战略的眼光发展自己的企业:

(一)培养企业竞争力

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竞争力,因而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发展途中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确立发展战略关键性的一步。

培养企业竞争力,是中国的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现在科技发达,各种商品的替代品层出不穷,只有掌握完全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和品牌,企业才能长远发展。因而企业首先就要做到科技创新,唯有始终领先的核心产品,具备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企业的竞争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创新还包括制度的创新,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重对企业精神文化的塑造,创出鲜明的企业文化,在精神上团结广大员工,增强组织的精神凝聚力。对于人才问题,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提高高级管理人员待遇则是必用方法。

(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管理理念创新。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准,是实现管理突破和创新的关键。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科学的高度来看,必须摒弃越来越不合时宜的经营管理思想,完成以下转变:管理绩效的评价标准要从单一指标型转变为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型;管控的内容要从粗放型转向涵盖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方方面面的精细控制型;管理方式要摆脱传统管理习惯和方式,尽可能减少“人治”成分和随意性,转向规范决策程序、运行机制,强化执行,按章办事,形成权责明晰、奖罚分明、责利统一的层级管理;管理机制要从对企业职工的形式化约束转向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管理目的要从目标相对单一型转向综合成长型,发展企业、造福职工、回报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管理心态也要从固守其成、循规蹈矩转向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二、战略管理的创新。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战略管理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竞争力。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在经营领域中,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同时生产的产品只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所以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

三、企业文化创新。从一定意义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涵盖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不能作狭义理解。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精神文化决定并主导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这四个层面组成有机的统一体,构成了企业文化系统。要把培育和弘扬企业精

神作为灵魂来抓,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远大的目标追求、强烈的命运共同意识、崇高的企业使命感。要通过实施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制度建设、提高装备水平、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宣传企业标志标识等措施,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坚持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引领。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旗帜。在企业设备、资源、工艺等硬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竞争比的是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要做到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以无形资产增值有形资产。按照建设现代企业的要求,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建立文化管理的系统平台,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真正融为一体,以企业文化的无形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总之,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发展,就要以一个战略的眼光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案,使企业不断地创新不断的前进,并与世界接轨,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钦.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EB/OL].中国企业战略策划网,2004-12-21.[2]、苏源泉.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8).[3] 《中外管理》2006年11月刊 作者: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CEO 周伟焜.[4]杨文士,李晓光 《管理学原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5]蒋波.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M].现代管理科学,2007:103-104.[6]张文昌.现代管理学(原理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7]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汪洋: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的调整[J].商业经济,2005(1).[9]孙伯良:企业战略管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10]孙延海.透视企业发展战略[ED/OL].中国营销传播网.福建农林大学本科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中外管理思想

论文题目: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成绩:

日期:

6.物业管理与企业发展 篇六

物业管理服务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其基本内容按管理服务的性质和提供的方式可分为:常规性的公共服务委托性的特约服务二大类。

一、常规性的公共服务(合同范围内的服务)

这是指物业管理中的基本管理工作,是物业管理企业面向所有住用人提供的基本的管理与服务,目的主要是确保物业的完好与正常使用,保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净化、美化生活工作环境。公共性服务管理工作,物业内所有住用人每天都能享受到,其具体内容和要求通常在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就有义务按时质提供这类服务;住用人以享受这些服务时也不需要事先再提出或作出某种约定。

公共服务主要有以下8项:

(1)房屋建筑主体的管理

这是为保持房屋完好率、确保房屋使用功能而进行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

a、房屋基本情况的掌握。包括房屋的数量、建筑形式、产权情况、完好程度、使用状况等,将这准确记录下来,并根据实际变动及时变更有关记录,使房屋得到及时修缮与维护,保持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使用功能。其管理要点是保持其完好率,要注意建立物业完整准确的档案资料,包括各种图、档、卡、册,并及时更新记录,保持档案资料的现实性。

b、房屋修缮及其管理。包括房屋的日常保养、维修等各项工作。

c、房屋装修管理。包括房屋装修的申请与批准及对装修的设计、材料、安全等各面管理工作。

(2)房屋设备、设施的管理

这是为保持房屋及其配套附属的各类设备、设施完好及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

a、各类公共设备、设施基本情况的掌握。各类设备、设施的种类、分布、管线走向、变动情况、完好率与使用情况等,与房屋基本情况掌握的一样要做到准确、及时,心中有数。

b、各类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营、保养、维修与更新的管理。

(3)环境卫生的管理

这是为净化物业环境而进行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楼宇内外物业环境的日常清扫保洁、垃圾清除外运等工作。

(4)绿化管理

这是为美化物业环境而进行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园林绿地的营造与保养、物业整体环境的美化等。

(5)治安管理

协助公安机关对小区内的治安秩序进行管理和给和维护、清理叫卖、摆摊、喧哗等影响居民生活的行为。

(6)消防管理

包括火灾预防及发生火灾的救护与处理。

(7)车辆道路管理

包括车辆的保管、道路的管理、交通秩序的维护等。

二、委托性的特约服务(有偿服务)

特约服务是为满足业主房屋使用人的个别需求受其委托而提供的服务,通常指在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中未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在专项服务中也未设立,而业主、房屋使用人又提出该方面的需求,此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其需求,提供特约服务。

特约服务实际上是专项服务的补充和完善。当有较多的住用人有某种需求时,物业管理企业可将此项特约服务纳入专项服务。

特约专项服务举例:

公共事业单位的委托服务,如代缴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等;

业主家政或商业委托代购代办服务;

多种经营服务项目,如开办维修公司、装修装潢公司、家电、车辆及各类生活用品的维修公司、绿化公司、清洁公司等经济实体;开展旅游、健身、商业、餐饮业、娱乐业等经营活动;从事房地产经租、信托、中介、咨询、物业管理咨询等。

3、社会管理服务:

1、协助有关部门看站基层民主选举、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统计、赞助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等;

2、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并接受指导和监督;协助做好社会治安防范、社区冲突事件应急处理;

3、协助处理好业主之间的相邻关系。

上述三大类管理与服务工作是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物业管理企业在实施物业管理时,第一大类是最基本的工作,是必须做好的。

同时,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住用人的需求,确定第二类中的具体服务项目与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机制和服务方式,以人为核心做好物业管理的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并不断拓展其广度和深度。

再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石,企业在做好基本服务的同时能做到履行社会责任,承担起社会使命感,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这样的企业会走的更远更好。

企业发展方向:、人才的专业化。

人才是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的主要体现。作为新兴的行业,物业管理的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要实现人才的专业化,首先要造就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同时通过定向培养、专业培训,塑造出服务型、经营性、技术型和市场型的专业人员,并形成人才合理的储备和流动、经营管理的专业化。

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还要做到运营、管理、服务的专业化。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按照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和工作程序,使用专门的管理工具设备,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对物业实施专业化的管理。物业管理是现代化社会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但是也不能停留在认为物业管理专业化就是成立专业公司,或是更初级的企业内部的专业中心。社会上的清洁公司、保安公司、设备修理公司等,严格来讲它们只是专项服务公司。这些专项服务公司及专业中心的出现,仅仅是物业管理专业化的初步、初级表现。

作为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今后更应该成为一个系统及服务的集成商和资源管理调配者。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运用和管理,使其最大限度的服务于客户。专业化发展体现在日常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与特约服务,例如清洁绿化服务、安全护卫服务、电梯维护保养服务、楼宇智能化服务、客户维修服务、公共设备

设施服务等硬性服务;对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物业咨询服务等软性服务同样也须体现出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发展的水准。、市场的专业化。

另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还应做到市场的专业化,通过自身的不断积累、总结,逐渐把服务做精、做专、做细,在未来的细分市场中,不管是住宅小区、写字楼、综合楼,还是学校、医院、厂房、体育文化娱乐设施,都有相对应的专业物业管理服务机构,所有的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做到专项定制,使专业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会更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专业化的提高,专业化程度高了,市场占有率也会相应提高。

对于现代物业管理企业来讲的专业化,是一种基于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规模化经营、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是涉及企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服务模式、技术手段、运作流程、制度规章、人力资源、品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科学而系统的管理发展方向,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之本。

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方方面面,各项管理工作针对性、技术性又很强,要提高物业管理的整体水平,降低物业管理的成本费用,就必须对物业实行专业化管理,由物业管理企业来全面负责和承担管理责任。虽然国内物业管理市场正迅速发展,需求日益壮大,然而,综观国内现在的物业管理水平,均与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有一定的差距。故此,我们一方面可以大胆借鉴香港地区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物业管理经验,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并适合中国国情的物业管理体系,同时自己也要勇于实践和尝试,构建新思路,实施新举措。

7.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论文 篇七

摘要:经济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影响着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未来发展及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任何经济活动都伴随着一定风险,若经济管理不当,造成风险超出企业承受范围,必然使企业陷入经营风险。良好经济状态是企业持续发展,维持正常经营生产的前提条件。毫无疑问,企业经济管理状态和水平,影响着企业经营能力,盈利速度,资金周转能力。因此,企业应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针对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将针对制鞋厂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展开研究和分析。

8.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论文 篇八

李歆物资管理部

摘要:本文通过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的切实体会,分析企业文化在公司管理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和建设好企业文化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促进每个员工更好的践行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作用更好的应用到工作岗位中。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作用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各个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不经相同,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指企业各个部门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经营实践。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想要实现企业目标,想得到良性运转、后续发展有力的空间就必须建设好、宣传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将其功能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将其作用不断的发扬和扩大。

(一)导向功能

通过企业文化对公司的领导及员工进行引导,指导领导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公司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形成了初步的企业文化体系,如:奉献清洁能源、共创美好未来的企业宗旨;高效、协作、实干、超越的企业精神;忠诚、奉献、责任、感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鼎立西部、国内典范的企业目标;雷厉风行、专业致精的企业作风;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100-1=0的安全理念。通过不断的解析、宣贯、凝练,公司员工不断的融会贯通,使员工对工作目标和行为规范形成共识,都为着认定的价值目标行动。

(二)凝聚功能

要建立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尊重人的感情,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使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公司无时不刻都在践行“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通过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每个员工对自己今后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建立五段位对标管理方法,拓宽了价值共创和利益共享的渠道,促进不同岗位的人员不断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员工过生日时送上有总经理寄语的祝福卡片和礼物以及不定时举办各种娱乐活动,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把自己看成是公司的一个命运共同体,使“忠诚、奉献、责任、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将“爱厂如家”变成实际行动。

(三)约束功能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和宣讲伦理道德来规范全体员工言行,并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形成约束力。公司在制度制定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意见征收,通过协商制定出适合当前的管理制度,职能部门在履行职能时进行相关条款的宣讲,对执行不到位的人员进行考核,使制度执行有力,监督到位。为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行为,公司组织进行了管理制度学习和测试,并和部门绩效挂钩,加大管理制度对员工的约束功能。各级领导对管理制度的带头执行,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四)调适功能

部门之间、员工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进行自我调节。而企业文化能够建立、创造一种良好环境,员工通过认知企业文化,将不断的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也将接受公司企业文化所创造的这个环境,使自己的行动和公司主流的一种行为规范吻合,自觉地进行约束,正确的处理发生的矛盾。当公司所有人都认同公司企业文化创造的环境时,员工就会做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五)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需求中最高的,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作用。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尤为重要的是领导对员工的关心和鼓励,这将使员工感到受人尊重、受领导重视,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员工愿意更多的是从领导身上去感受企业文化,从领导的工作方式、言谈举止、精神面貌去学习、领会,再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运用和践行,如果得到好的评价和鼓励,员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六)幅射功能

企业文化涉及到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品牌美誉度。它不仅在企业内部产生作用,也在通

过各种方式向社会扩散传播,产生影响。公司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中,通过干河口第五风电场的建设,很好的诠释了“电投精神”和展示了“鼎电人”的风采,各级领导机关和同建的各兄弟单位对公司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公司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的风电场运行管理经验得到肯定,并多次到场进行交流和学习,树立了较好的公司形象,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减少了阻力。

三、完善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要建立和巩固企业文化,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公司制度体系建设,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进行完善,因为企业的制度本身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党建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企业制度文化,并要做到宣贯有力,落实到位,检查要实,考核从严。

(二)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培训

运用各种培训载体,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广泛开展交流和探讨,通过要求员工谈体会、谈认识,将全员的思想行动和企业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要多进行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活动,使企业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回顾和进行创新、完善活动,使企业文化理念再一次在员工内心得到灌输,通过聆听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感受,总结员工内心深处对企业文化的需求和理解,结合公司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和完善,对统一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行为规范有很好的效果。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领导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企业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和系统工程,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在后续的三年中,不断加强领导、不断宣传动员、不断修订完善,建立了目前运转有序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并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职能部门,要求各部门在切实践行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企业文化内涵,发扬部门“子文化”,共同肩负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系,使它们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四)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企业文化的代表,企业领导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命运。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建立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着眼与公司长远发展,和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和积极倡导是分不开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优秀的企业领导人倡导的,也必将为公司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出更好、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文化也被称之为“一把手文化”。而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企业文化是从高向低、层层传递、融会贯通的过程,领导对企业文化的切实践行决定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被认知的速度和践行的好坏,因此,各级领导要认真践行、带头遵守公司企业文化,起到模范引领作用。

四、结语

三流的企业人管人,二流的企业制度管人,一流的企业文化管人。文化是可以传承的财富,是软实力的象征。只有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考文献:

9.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论文 篇九

作 业

通过本次的学习交流研修,深有感触。在以聆听为背景、聆听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感受与欣赏”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研究,或者是教学实践,而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因为它体现了聆听与其他教学的关系。在研究2011版课标“感受与欣赏”领域时,我们应该关注聆听与讲解的关系、聆听与记忆的关系、聆听与实践的关系、聆听与表达的关系。实际上,如果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我们感受与欣赏教学一定会提高一个台阶。

音乐鉴赏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0.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流派论文 篇十

战略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指指导战争的谋略,即克敌制胜的良策。比如,春秋时代,孙武的《孙子兵法》就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想。在西方,战略(strate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或演变出的stragia,前者意为将军,后者意为战役、谋略,均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二战后,战略概念开始应用于工商管理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的学者们主要强调战略计划的必要性,在70年代后,人们又在企业战略研究中引入了战略管理一词,战略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随后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战略管理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战略管理引起了公共部门的重视。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特别是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过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经济停滞、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滞胀导致了政府的严重财政危机、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受挫。然而,对于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根本无能为力。因此,为了提高政府行为能力,增强公众对公共权力效能和未来的希望,政府部门迫切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技术或管理系统,以提高政府管理绩效,摆脱困境。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兴起的。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的政府改革为先导,迅速席卷了世界各国。尽管各国政府改革的起因、议程、战略、改革范围和改革力度等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这就是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例如,波立特(C・Plitt)在《管理主义和公共服务:盎格鲁和美国的经验》一书中认为,新公共管理主义主要由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古典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即它强调商业管理理论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运用。在这一时期,私营部门的大量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公共部门中,比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战略管理等。由于公共管理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角度,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通常从自己的学科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布鲁得利、沃图勒和雷利指出,公共管理研究者主要来自三个领域:公共行政学、商业或管理学和公共政策学。其中,一些来自工商管理领域的学者从战略管理理论出发,试图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应用于公共部门;同时,一些公共行政学者、公共政策者也认识到战略管理理论对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们开始大胆地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正是来自于工商管理领域、公共行政学和公共政策学的学者们的推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公共管理研究的浪潮中诞生了。比如,哈伯德(MHubbard)将管理主义模式(即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归纳为十大趋势中就提到战略管理,主管的战略角度和战略管理实践的强化;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分离,即核心部门集中于战略管理和计划,设立独立执行机构来执行政策。

上一篇:浅谈CAI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下一篇:中考英语作文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