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

2024-12-29

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精选11篇)

1.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 篇一

课题: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共1课时

教学目的:

1、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差异的表现

2、国界、领土、领海、领水、领空等概念

3、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含义

4、掌握13个分区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3、4 教 具:投影片、挂图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世界的国家

1、目前,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未获得独立)

2、不同国家面积大小不同

世界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3、不同国家人口数多少不同:世界十个“亿人大国”

4、政治制度不同

5、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日本等

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

6、各国地位应平等

195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洲和平会议上签定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求得进步和发展。我国政府派周恩来前往参加,当时在世界震动很大。当今世界由于边界和领土的纠纷,不断发生战争,所以必须划定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课题: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共1课时

二、国界

1、国界及划分国界的意义

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就是本国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以外就是邻国的领土。领土中的陆地(领地):包括地面和地下的全部资源。

领海:是沿海国家行使主权的海域,包括其下的海床和底土。指从海岸线向外伸展到一定的海域。关于领海的宽度,至今国际上无统一的规定,是由沿海国家自行宣布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拉美许多国家宣布为200海里,中国政府1958年宣布的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领水:指陆地上的河流、湖泊,以及领海中的内海部分(如我国的渤海)。领空:指在陆地、领海和领水以上的全部上空,上空的垂直高度,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规定。划分国界的意义:确定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即属于一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不允许别国侵犯。

2、国界的划分方法

(1)在地表上的划定和表示方法---设定界碑、界墙、栅栏、哨所作为标志 天然边界和人为边界(经纬度、几何边界、历史传统边界、条约边界等)划分办法:以山脉为边界

以河流为边界(通航河道通常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不通航河流通常以河流的中心线为界;由于自然作用河道发生变动时,如系侵蚀,则边界随之变动;如系改道,则边界不随之变动而停留于原处。)

河流上的桥梁以桥的中间为界

海峡分为通航与不通航两种,其划分办法与河流同。

湖与内海均以中间线为界

采用“按照已占有”原则划分(拉美国家以西班牙统治时期各省的行政区划作为它们彼此的边界)

课题: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共1课时

袭用殖民地时期的边界(非洲国家)

此外,还有以民族分布划分的民族边界、以居民宗教信仰而划分的宗教疆界、以战争或实力而划分的强权疆界。等等

(2)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已定边界、未定边界

注意地图上两种边界的画法(直到80年代,中国和前苏联、印度的部分边界尚未划定)。(中国西部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为未定边界)

(3)用和平谈判的方法解决边界和领土争端

三、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德国的统一(两国变为一国)、前苏联的解体(一国变为15个国家)等

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1、南北的含义: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差别,说成是“南北之差”。

2、南北对话的含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仍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可结合高中地理下册的相关内容进行剖析)。南北对话就是要通过谈判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符合公平合理和平等互利原则,以利于发展世界经济和维护世界和平。

3、南南合作的含义: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自力更生方针,根据本国国情,制定自己的战略,争取经济独立,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共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五、世界上区域的划分

1、为什么划分区域:便于对比和研究,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更好地认识世界。

2、划分区域的依据: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来划分的,把这些因素相近的划分在一个区域。

3、世界划分为十三个区域 课题:世界政区地图和分区

共1课时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思考与练习】

2.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 篇二

由于“世界地理”的区域性和基础性特点, 历年高考中, “世界地理”是不可或缺的老面孔, 也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了解“世界地理”的相关考点和解题方法, 掌握其考查方向和动态, 无疑能使学生的备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题型回顾】

例1 (2014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N, 117°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图1) 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 (1) ~ (2) 题。

(1) 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 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解题思路: (1) 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该国位于南美洲。

(2) 徐州 (约34°N, 117°E) 与甲国首都 (约10°N, 67°W) 同样位于北半球, 徐州向东与甲国首都经度相差176° (<180°) , 为劣弧, 距离短;徐州向西与甲国首都经度相差184° (>180°) , 氀为优弧, 距离长。因此最短航线应该向东, 即穿越太平洋, 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 而非向西经过印度洋再抵达大西洋, 因此不会经过A、B、D三处。

答案: (1) D (2) C

例2 (2014年高考海南地理卷) 某年3月P地 (位置见图2) 发生强烈地震, 引发大规模海啸, 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 扩散。据此完 成 (1) ~ (2) 题。

(1) 图2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 P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解题思路: (1) 由于日本东部有自西南流向东北的日本暖流经过, 其会将P地核泄漏物质顺着洋流带到丙地, 因此C正确。

(2) P地位于日 本附近, 根据板块 构造学说, 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所以A正确。

答案: (1) C (2) A

【解题准备】

1.东亚

考点解读:由于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 从沿海到内陆气候的海洋性特征越来越弱, 而大陆性则越来越强;受气候变化和地形的影响, 沿海地区多为种植业, 而内陆地区多畜牧业;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地区间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由日本、韩国向中国东部地区转移, 以及由中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一是通过经纬线 (度) 定位。与东亚地区相关的重要经纬线有30°N、40°N、90°E、120°E、130°E。二是通过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如蒙古包、朝鲜族服饰、日本樱花等。三是通过区域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如标注“▲8844.43米”的山峰为珠穆朗玛峰;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位于34°N等。四是利用某区域的轮廓和形状进行定位, 如主要国家 (中、日、蒙古等) 的大致轮廓, 以及比较典型的海峡、半岛、岛屿、边缘海的轮廓等。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对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原因、现象 (问题) 的分析。2区位因素 (条件) 的分析。3意义、作用 (影响) 分析。不管是对哪方面地理要素的分析, 都应遵循“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原则。如分析“东亚水稻种植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学生可以从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生产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等方面分析。在综合评价中要注意用辩证的观点展开。

涉及区域发展的有关问题, 重点是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与解决措施, 如东亚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 学生需要首先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方向, 然后比较产业转移对各区域环境的影响, 进而有针对性地答题。

2.东南亚

考点解读:气候是影响热带经济作物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地缘相近、文化相似、经济互补是东盟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区位优势;经济、地形、地质等是建设泛亚铁路必须考虑的因素。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据经纬度 定位。东南亚地区位于赤道两侧, 10°S~25°N之间, 主要位于热带。2据海陆位置及轮廓定位。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 其中马来群岛为世界最大群岛。“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 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热”“湿”, 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北部地势高峻, 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 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上游河段切割作用显著, 下游河段泥沙沉积, 从而形成平原;马来群岛地壳不稳定, 多火山、地震;工业发展迅速, 但以初级产品为主,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旅游业发展迅猛。

3.南亚

考点解读:1三大地形, 即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南部高原。2两条河流, 即恒河、印度河。3三种气候, 即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多样, 地形有差异, 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水旱灾害频繁, 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 特别重要。另外, 科技和人才、交通、环 境、政策等是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布局的重要区位因素。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 印度洋以北, 10°N~30°N之间。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1比较南亚和东亚季风的成因。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东亚季风的成因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分析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水稻为例:分布于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对应的自然条件是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3综合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如以恒河三角洲为例, 分析其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4.中亚

考点解读: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距海远, 是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 木材缺乏;由于人类活动不当, 里海、咸海生态危机加剧。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掌握两条重要的经线, 即60°E、70°E经线。2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中亚多内流河、内流湖, 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湖里海, 中部有咸海。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中亚地区整体地理环境特征是干旱, 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 多草原、荒漠、内流河 (湖) 等景观。但是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自古以来为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 且资源、能源丰富, 我国与其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咸海面积缩小、荒漠化加剧是该区域发展中典型的环境问题, 学生可以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候异常等方面加以分析并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5.西亚、北非

考点解读:沟通大西 洋、印度洋, 联系亚、欧、非三洲, 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间, 还有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 干燥少雨, 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 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且以游牧为主;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有利的灌溉条件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根据特有的地理事物定位———“三洲五海之地”。2根据经纬线定位, 如30°E、40°E、50°E等。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1对区域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如西亚的区域特征可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高原为主的地形 (伊朗高原) ;炎热干燥的气候;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以畜牧业、灌溉农业为主;阿拉伯国家。2分析问题时要抓住要害, 如石油资源丰富和特殊的地理 位置是本 区域纷争 不断的关 键因素。

6.撒哈拉以南非洲

考点解读:以高原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泛;海岸线平直, 海湾、半岛、岛屿少;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借助特殊的地理事物定位, 如东非大裂谷、刚果盆地等。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本区域环境特征可以用“高原大陆”“热带大陆”“黑色大陆”“富饶大陆”“贫穷大陆”加以概括并分析。区域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其解决途径包括保护自然环境, 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加强民族团结。

7.欧洲西部、东部和北亚

考点解读:拥有最广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区和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海岸线曲折, 平原广阔;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世界上的河流, 莱茵河航运最繁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乳畜业 (英国) 发达, 种植业 (法国) 发达;鲁尔区是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代表。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掌握两条重要的经线, 即0°经线, 20°E经线。2利用某区域的轮廓和形状进行定位。如法国轮廓形似一个六边形, 亚平宁半岛轮廓形似一只马靴等。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自然环境方面, 本区域是世界上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范围最大的地区, 学生可以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人文环境方面, 本区域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无论是工业区位还是农业区位, 学生都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考虑。如该区域乳畜业发展的条件包括海洋性气候适宜牧草生长、交通便捷、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技术先进等。

8.北美洲

考点解读:南北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 对北美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深远;农业已经实现了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商品谷物农业具有代表性;工业 (美国) 由老工业区向新工业区扩散。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掌握两条重要的经线, 即120°W、90°W经线。2据地理事物定位, 包括五大湖轮廓、南北向山脉 (如落基山脉等) 、树枝状河流 (如密西西比河等) 。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比较。一方面, 北美大陆气候相对湿润, 同时多龙卷风等自然灾害, 其原因可从地形、气流运动等方面考虑。另一方面, 北美经济发达 (需特别强调的是美国的工业化、农业化、城市化进程) , 其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

9.南美洲

考点解读: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 地势低平, 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 其东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利用经纬线定位, 如60°W、赤道、南回归线。2据地理事物定位, 如亚马孙水系、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等。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南美洲的气候可以用“暖”“湿”来描述, 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考虑。分析区域发展问题时应关注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0.大洋洲

考点解读:岛屿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三大类型。澳大利亚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墨累—达令盆地有混合农业分布, 但水源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羊毛、小麦世界著名, 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工矿业发达, 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根据经纬线定位, 如120°E、150°E、180°经线、南回归 线。2根据地理事物定位, 如日界线、大堡礁、三大岛群 (美拉尼西 亚、密克罗尼 西亚、波利尼 西亚) 、大陆轮廓等。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澳大利亚是全球唯一的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其原因可从地形、洋流、盛行风向方面考虑。至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则需要分析其生产特点, 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对其他区域有何借鉴意义。

11.南极洲

考点解读:地球上位置最靠南的大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资源和科研宝地;冰雪高原, 寒极风库。

解题方法: (1) 区域定位。1根据纬度 定位, 如南极圈、南极点。2根据地理事物定位, 如极地东风、西风漂流、企鹅等。

(2) 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学生可以据“冷”“干”“高”“风”四个字全面理解南极地区的区域环境。南极开发过程则应强调环境的保护与持续发展。

【命题预测】

1.从考查内容上看, 主要考查全球重大热点、焦点问题所出现的区域, 如对西欧、东亚、美国综合地理环境的分析和比较, 以及人地关系中存在的人类不合理利用问题、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等。

2.从考查形式上看, 多以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 运用区域地图、联系图和表格、文字等材料, 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综 合能力。选择题和综合题中都有出现。

3.从能力考查上看, 重点考查学生读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以及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 并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的能力。

【能力测试】

(原创) 以色列是世所罕见的自然条件恶劣的国家, 但其农业不但满足了国内95%左右的需要, 还大量出口农产品, 并向世界上60多个国家输出农用物资设备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图3, 回答1~2题。

1.影响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恶劣自然条件表现在 ()

A.气候湿热、旱涝频发

B.热量不足、冻土广布

C.风沙肆虐、台风连连

D.土壤贫瘠、水源奇缺

2.以色列发展现代 农业的决 定性因素 是 ()

A.交通 B.光照

C.技术 D.市场

(原创) 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 全长1020km, 流域面积11.2万km2, 多年平均流量875m3/s, 年均径流量276亿m3。流域地理位置为东经73°20′~81°26′, 北纬62°20′~67°19′。读图4, 回答3~4题。

3.该河流 ()

A.由北向南流B.由南向北流

C.航运价值大D.以雨水补给为主

4.该河流开 发力度不 大的主要 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 市场需求有限

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C.地形平坦, 水能资源匮乏

D.经济欠发达, 技术力量薄弱

5. (原创) 据中国化工网2013年7月15日报道:全球排名前10位的化肥生产商、俄罗斯最大的化肥生产商Eurochem宣布计划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图5中2所在地) 投资15亿美元建设合成氨-尿素综合厂, 在美国和其他市场销售化肥产品。该项目建设期为4年, 2014年可以最终做出投资决定, 并确定项目规模和建厂位置。图5为美国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板块构造学说, 分析图5中B、D之间山脉走向的总体特点, 并说明原因。

(2) 从水运方 面分析图 中1城市发展 的条件。

(3) 分析俄罗斯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合成氨-尿素综合厂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

6. (原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 就是利用光伏效应, 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为“光伏产业”。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3年6月4日晚间,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宣布, 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7月27日谈判达成友好解决方案。

材料三欧盟某成员国轮廓图 (图6) 。

(1)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 光伏发电 有何优势?

(2) 图示国家北部盆地成为世界重要农牧区的原因有哪些?

(3) 图中甲处葡萄广泛种植的条件有哪些?

(4) 图示国家北部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同属温带, 但气候差异较大, 请简要分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以色列气候干燥, 沙漠广布, 土壤贫瘠, 这些都是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台风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国家。

2.C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发达的科技是其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3.B从河流水系发育形状可以判断该河流由南向北流。

4.A普尔河流域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 大陆性气候显著, 冬季漫长而寒冷, 自然条件相当恶劣, 且流域人烟稀少, 电力需求 也不多。

5. (1) 多南北纵列分布。原因: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影响。

(2) 五大湖之间修建了运河, 大型轮船可以直接由大西洋经过圣劳伦斯河进入五大湖区, 便于1城市客货运输。

(3) 减少原料和产品运输费用;打破贸易壁垒, 开拓产品市场;为俄罗斯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6. (1) 1原料丰富, 永不枯竭。2地区适应性强, 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3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是理想的绿色能源。4建设周期短, 发电成本相对低廉。5适用范围广, 也适合家庭使用。

(2) 1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2气候湿润, 降水均匀;3科技发达, 市场广阔;4劳动力素质高。

(3) 夏季高温, 日照充足;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 该国 (法国) 北部位于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控制, 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我国东北地区位于大陆东岸,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3.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 篇三

1孝点回放

2009年高考涉及中国地理内容的考点统计(如下表)。

从分值比重上看:中国地理考查分值比重较大。和世界地理考查相比。中国地理考查是区域考查的主体。

从知识考查上看:自然地理考查主要侧重气候、地形、河流成因及影响分析:人文地理考查侧重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内容。

从能力要求上看:客观题考查主要体现综合性,要将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机结合;主观题考查主要侧重区域性。既要会描述和阐释地理事象,还要会论证和探讨问题。

2命题趋向

(1)围绕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成因、特征、影响设题。如考查我国南方气候的特征、雨带移动时间规律,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系、水文特征及成因分析等。

(2)提供部分文字、图像、图表信息,要求考生进行准确空間定位,然后再综合分析。

(3)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选取地理味儿浓的资料,围绕工业、农业、人口、交通、旅游、资源、环境等问题,探讨区域综合开发和国土整治的问题。

(4)着力考查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一般选择比较的方法,在考查视角上具有微观化的特点。

二、专题突破

1思想定位

中国地理学习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熟悉区域地图;二是掌握基本知识;三是分析区域问题。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整合,能够运用高中系统分析的方法解释初中各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能够针对中国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区域分析,提出国土整治的措施。

(1)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时。要关注区域地理要素,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去探究区域的地理要素有哪些、在区域发展中有哪些作用。(见右图)

(2)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时,要建立初、高中知识的联系,主要探究人类活动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见下左图)

(3)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区域发展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见下右图)

2核心考点

(1)我国四大分区的地理特征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3)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3能力关注

(1)空间定位能力

可以借助中国地形分布进行定位,如下图。

(2)区位分析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下册主要介绍了区位分析的基本理论,在学习中国地理时,我们要尝试将区位分析的方法应用到中国的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线、商业、旅游业的分析上来,而且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分析南疆商品棉基地优势自然条件,我们不仅要考虑周全(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还要考虑西北地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殊优势条件。

(3)区域要素分析

按照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对区域进行分析,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探究其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基础、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劳动力、历史、习惯、人口等。明确区域要素,是进行区位分析的基础。例如分析南方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概念理解能力

地理概念在地理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就不能准确应用知识。例如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但在中国地理学习中,影响我国降水的季风应该指的是夏季风,我们通常所说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按夏季风影响的区域范围划分的。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不受夏季风影响;拉萨市受夏季风影响。但不受冬季风影响。

(5)区域比较能力

中国地理涉及内容较多,特别是各区域之间的地理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快速归纳并有利于记忆。区域对比类问题是当前高考区域综合命题的常见方式,学习时如能将相似区域或具有相似地理特征的不同区域作以对比,可提高对教材的整合能力,有利于形成区域的整体印象。例如,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和云贵高原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但其原因是有差异的,总结如下:

①黄土高原:自然原因——地形:千沟万壑,坡面陡峻;地质: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最主要的破坏方式为毁林开荒,还有樵采、战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露天煤矿的开采);过度放牧,使植被减少。

②南方低山丘陵区:自然原因——低山丘陵区土层较薄且质地疏松;坡度较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人为原因——人类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尤其是强取薪柴,造成植被破坏严重,进而导致水土流失。

③云贵高原:自然原因——本区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地形崎岖,坡度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生态环境脆弱,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乱砍滥伐、陡坡开荒等造成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三、精析精练

1典例剖析

【例题】(2008年高考文综北京卷)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解析:“区域+问题”是高考综合题设题的主要模式。本题围绕西北内蒙古高原局部地区。重点探讨地形、河流、气候、农业、工业等核心问题,着眼于对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描述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第(1)小题,首先要在图中找到有哪些地形区——阴山山脉、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然后表述地形区的分布状况,表述时要注意明确地形区的位置和分布特点。第(2)小题是限定河段的河流流向的表述和水文特征分析,表述河流流向时要注意是从哪儿流向哪儿。该河段的水文特征,实际上指黄河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量、含沙量、冰期、凌汛四方面进行表述。第(3)小题要注意河套平原东西延伸的范围,根据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河套平原绝大部分在年降水量线150mm~400mm。变化特征是自西向东逐渐递减。第(4)小题侧重农业的区位分析及环境问题分析。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是农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限制性因素),但河套平原能够成为内蒙古的粮、油、糖的生产基地,是因为通过引黄灌溉,解决了天然降水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土壤盐渍化、浪费严重,下游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第(5)小题土默川平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

业转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有政策的影响。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多风沙,生态脆弱。影响乳制品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的需求量,城市生活中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在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奶制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参考答案:(1)陰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是150mm-400mm,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低);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4)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5)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2原创新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总面积为15.3万公顷,该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国家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使山东省境内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1.5万公顷湿地得以再生,芦苇面积增加到5.5万公顷,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2009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图甲为黄河三角洲分布图,图乙为东营市气候直方图。

(1)黄河位于构造强烈沉降区,进入河口地区的泥沙约有80%淤积在陆上及滨海地区。逐步形成了现代的黄河三角洲。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试分析其原因。

(2)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请结合图乙,指出东营市的气候类型并具体分析该地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特点。

(3)试分析黄河三角洲为什么没有形成像长江三角洲一样的城市群?

(4)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河口海岸地带又是经济发达、人口集居之地。试分析黄河河口海岸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1)黄河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人海泥沙减少;中上游工农业过度引水,使黄河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冲刷力减弱;中上游兴修水库,拦蓄泥沙。

(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3)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多洪涝灾害,致使三角洲区域总是无法建立和发展城市;开发历史较晚;有大量盐碱滩、芦苇荡,不利开发;黄河的航运价值较低;筑港条件不好,不利于发展海运。

4.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 篇四

【】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查字典地理网分享了高一地理知识世界各大区域经济状况汇总,供大家阅读参考!世界各大区域经济状况:

一、东亚:

1、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快,人口稠密区,四个新兴工业区(韩国,中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

2、西部内陆:畜产品加工业;

二、东南亚:

1、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区:(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3)菲律宾:椰子,蕉麻(第一);

2、粮食作物:水稻(泰国出口第一,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出口国);

3、矿产:锡(马来西亚),石油出口(印尼第一、文莱);

4、工业发展迅速;

三、中亚:

1、灌溉农业,畜牧业为主;(1)有利因素: a.平原、耕地面积大;b.光照充足;c.温差大;(2)不利因素:水资源缺乏;

2、小麦,棉花,畜产品主要出口物资;

3、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

4、工业:采矿业,冶金业,军事工业(重工业为主);

四、西亚和北非:

1、出口石油为主,主要向西欧,美国,日本;

2、特产:

(1)土耳其:安卡拉羊毛;(2)摩洛哥:橄榄油;(3)阿富汗:紫盖皮羊毛;(4)伊拉克椰枣;

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热带经济作物;

2、采矿业;注:二者为单一初级产品出口;原因:由于移民经济长期侵略,经济大国操纵;出路:振兴民族经济、开展多种经济;

六、西欧:

1、资本主义革命最早,大多数为发达国家;

2、工业中心多,形成工业密集带;

3、旅游业发达;

4、农业发达:荷兰,乳蓄业占65%,挪威:石油业;瑞典:森林业;

七、北美:

1、农业-高度机械┠烈底ㄒ祷?/p

2、工业-现代化程度高,部门齐全,科技含量高;

八、拉丁美洲:

1、所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2、单一产品出口为主,一些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巨大;

5.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篇五

一、区域地理识记方法

1、区域地理识记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1项是地理识记能力。地理识记能力是指:(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2)识记重要地理数据;(3)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例如: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等自然地理事物,国际组织、国家、政区、城市交通线、人口等人文地理事物,以及世界和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等的名称、空间位置和相对位置。地理数据分绝对数据(面积、长度、人口数量等)、比例数据即两种或多种地理事物间的对比关系的数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矿产的品位、能源消费构成等)、顺序数据即同类地理事物的排序数据(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等)。主要见诸重要报纸,具有全国或世界意义,尚未列入教材的地理新事物、新现象等。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例1 下列各组港口,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一组是

A、圣弗朗西斯科、孟买、横滨 B、符拉迪沃斯托克、泊斯、上海 C、新加坡、落杉矶、巴拿马城 D、开普敦、里约热内卢、波士顿

例2 在我国既不临海、又不与陆上邻国接壤的省中,相邻省级单位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A、陇和宁 B、秦和京 C、桂和渝 D、鄂和津 例3 人口超亿的亚洲国家共有 A、6个 B、5个 C、7个 D、4个

例4 摩洛哥、几内亚、博茨瓦纳、赞比亚、南非五国的最主要出口矿产依次是 A、磷酸盐、铝土矿、黄金、铜、金刚石 B、磷酸盐、铝土矿、金刚石、铜、黄金 C、、铝土矿磷酸盐、黄金、铜、金刚石 D、磷酸盐、铝土矿、铜、金刚石、黄金 例5、1996年,美国、俄罗斯、巴西的人口分别为2。7亿、1。5亿和1。6亿,平均人口密度值D排列为

A、D美>D俄>D巴 B、D俄>D巴> D美 C、D美>D巴>D俄 D、D巴>D美>D俄

3、识记方法

考查区域记忆能力的试题多为选择题,难度不大,记忆的内容多是感性知识,如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事物的演变等,故必须熟记,但不能只采取“背”的简单方法,对感性知识记忆可参考下面几种方法:分类记忆;排序记忆;类比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等。

二、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方法

1、区域地理考查内容:

《考试大纲》中关于10大能力考查中第3项是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它是指(1)掌握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2)掌握考试内容范围内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本地区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还有对其的解释。区域地理的中心课题是人地关系。

2、典型高考试题的分析

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例

7、欧洲西部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A、冰川地貌分布较为广泛 B、气候南北差异大,东西差异不明显 C、河网密布,水量充沛且稳定 D、人口分布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8、读图,填下表

北美、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共同特点 主要原因 不同特点 主要原因

3、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主要采取综合的方法与比较的方法。

综合的方法,即从整体认识和分析该区域地理突出特征。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故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方面来认识。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区的其他自然(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等)和人文(无常住居民)。

比较的方法,就是通过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多采取列表法。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比较

主要地形区 冬季气温 年降水 温度带 干湿区 植被 耕地性质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是综合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结合、配合使用。

4、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应注意:

6.区域地理亚洲考试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范围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5月独立

(2)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在马亚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

(3)地形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海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湄公河平原本区最大平原

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4)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居民和经济

(1)人口稠密华人众多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人口最多,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

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著名佛教建筑、泰国作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2)主要农产和矿产

农产: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稻米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

矿产;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

(3)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7.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篇七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

形成原因

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四:河湖

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是世界上第四大河。

2:圣劳伦斯河:五大湖的出水道,流域内降水较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水量大而稳定。3:科罗拉多河:科罗拉多河源于落基山西坡,流经大盆地和科罗拉多高原,注入加利福尼亚湾。该河流经高原时,由于高原抬升,河流深切,形成气势雄伟的深切峡谷,其中最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级的旅游区。4: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位置:中央大平原美、加交界处;成因:冰川作用

其中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交通作用: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补充湖泊成因的归类

构造湖:地面断裂沉陷积水成湖。我国西部多为构造湖,贝加尔湖、维多利亚湖、死海、东非裂谷湖群等。

河成湖:与河流关系密切,我国长江中下游湖泊多属此类。堰塞湖:河道被堵塞而成,如五大连池。

冰川湖: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水碛物堵塞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如北美五大湖、北欧和瑞士的湖泊等。

泻湖:湾口处由于泥沙沉积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开而成为湖泊,如太湖、宁波的东钱湖和杭州的西湖。

风成湖: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积水而成;

海迹湖:如里海、咸海等,系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火山口湖:如长白山白头山的天池

牛厄湖:河流弯曲的地方,因长期有水冲刷,河流会改道,弯曲的河段形成的.人文地理概况

3亿多人口,白色人种为主,城市化水平高,自然增长率较低,通用语言是 英语。土著居民为 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和领土组成

1、纬度位置:本土以北温带(30ºN-50ºN)为主,阿拉斯加寒带,夏威夷热带。

2、海陆位置(本土):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

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相关位置:北临加拿大,南临墨西哥。

4、领土组成:本土:48个州和一个特区:哥伦

比亚特区;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夏威夷(大洋洲)。(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1、本土所跨纬度(30ºN-50ºN),绝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在亚热带),阿拉斯加属寒带和亚寒带,但面积较小,夏威夷属热带。

2: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利于灌溉、航运、发电;

3: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港湾,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4:平原面积大(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广大。5:美国的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

铁矿——五大湖附近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

煤——阿巴拉契亚山区

有色金属——西部山区

美国虽然资源丰富,但本国资源消耗量大,仍进口大量资源,特别是石油,铁矿等 社会经济特征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总产值居世界首位。一:工业

(一)三大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国家 1:工业部门:钢铁、汽车、化学等

:2:区位条件:①历史条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②资源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铁矿。③交通条件: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为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的海港。

④农业基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

⑤劳动力、市场条件: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3:主要城市及职能(位置)

①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经济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国际金融中心。②华盛顿:首都。

③芝加哥:中部的工业、交通中心(钢铁工业发达)。④底特律:汽车城;

⑤匹兹堡:钢都

4:问题:二十世纪后半期工业污染严重,土地价格上涨,大量人口和工业向西部和北部迁移。南部地区工业区

1:工业部门: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

2:区位条件:墨西哥湾西北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3:城市

休斯顿:石油化工、航天研究和发展中心 西部地区工业区

1:工业部门:宇航、电子、飞机制造等 2:硅谷的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③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的支持④靠近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⑤美国国防部稳定的军事订货。除了军事订货是“硅谷”发展的特有条件外,其它因素基本是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共性因素。3:城市 旧金山(“硅谷”微电子工业中心,华人最多的地区)、洛杉矶(美国西部最大城市,好莱坞影视中心)二: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咖啡、可可、香蕉、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热带农产品最大进口国家)

(一)地区生产专业化

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好处: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条件:①气候湿冷,无霜期短,生长期短,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土壤贫瘠③工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二)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

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即小麦区和玉米带)(1)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便利的交通运输;

③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④高度发达的工业; ⑤先进的科技。

(2)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冬雨夏干,是美国主要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这里盛产亚热带水果和蔬菜;

(3)太平洋沿岸的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是小麦和林牧业区;(4)墨西哥湾沿岸由于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是亚热带作物带。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①过去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滥垦耕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美国曾多次爆发“黑风暴”灾难。

②消耗能源过多。“能量密集型农业”或“石油农业”。三:人口概况

美国约有3亿人口。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今天生活在美国的白人、黑人、和亚洲黄种人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

8.地理七年级下册总结世界之最 篇八

冰雪覆盖。

5、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陆地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宽约4000千

米,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6、7、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全场月3600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斯坦族人数最多。印度是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

之一。

8、9、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大堡礁长达2000多千米,宽约2千米到15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群。

10、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是澳大利亚大陆最低的地方,在这些地

方凿井,水会自动流出或喷出地面,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P7211、日本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的覆盖率约占国土年级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盖

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木材的50%以上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

12、美国粮食总产量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13、巴西热带面积广大,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热带雨林区。

14、巴西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齐全)。

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

15、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

9.旅游地理专题 篇九

一、填空题

1.自然景观在分布上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在景观组合上,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我国绝大部分的高山和极高山分布在________一线以西。

3.风景名山的审美包括了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文景观美等,其中以________为核心和基础。

4.在我国“五岳”名山中,________以“雄”著称,________以“险”著称,________以“秀”著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6.在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我国目前已发现溶洞中洞穴堆积物景观发育最好的有贵州省的________,峰林峰丛景观发育最好的是________、石林景观发育最好的是________。

7.四川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________是其景观的最大特色,并伴有雪山、瀑布、________、峡谷景观。

8.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________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________、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注入________。

9.黄河发源于二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________

一、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黄河上最著名的瀑布是________。

19.登临泰山顶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名景。

20.三清山的________是该山工艺高超的古代建筑中心。享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的千朵莲花山是一一山。

21.阿里山植被繁茂,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有三千年树龄的________,被誉为神木;________、________和森林被称为三大名景。

22.从东向西,长江三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黄河是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这里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存,包括古人类遗址、________、________、帝王陵墓、________等。

24.鼋头渚、蠡园、梅园是位于________沿岸的著名景点。________为台湾省阿里山和玉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的天然湖。

25.三亚市东南有著名的海滨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三亚市西为________海滨,有一巨石镌刻“________”四字。

26.我国古代的文人,常将竹子寓意为________,柳枝代表________,梅象征________,松柏取________之意。

27.我国不少旅游区都有特有的动物,如峨眉山著名的观赏动物为________;西双版纳可以看到________;扎龙有珍禽________;海南特有的观赏动物为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形容的是我国丹霞风景名山()的景色。

A.福建武夷山 B.安徽齐云山C.广东丹霞山 D.江西龙虎山

2.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被称为()之景观。

A.衡山 B.千山 C.三清山 D.雁荡山

3.我国最著名的流纹岩山地是()。

A.武陵源B.千山 C.长白山 D.雁荡山

4.被列为火山世界地质公园,并被称为“火山地貌博物馆”的景区是()。

A.长白山镜泊湖 B.黑龙江五大连池C.云南腾冲 D.甘肃敦煌雅丹

5.武陵源景区主要属于()。

A.丹霞地貌 B.砂岩峰林地貌C.岩溶地貌 D.雅丹地貌

6.长白山天池从成因来说,属于()。

A.构造湖B.火山堰塞湖C.风成湖D.火山口湖

7.我国重要的鸟类自然保护区“鸟岛”位于()西北部。

A.日月潭 B.千岛湖 C.洱海 D.青海湖

8.“石老人”、“琴岛飘灯”是著名海滨旅游城市()的景观。

A.秦皇岛 B.大连C.青岛 D.厦门

9.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的是()。

A.松、竹、梅、兰 B.梅、兰、竹、菊

C.玫瑰、蔷薇、月季、牡丹D.牡丹、荷花、菊花、梅花

10.“江城树挂”是指()这种天气景观。

A.云雾景 B.雨景 C.雾凇 D.蜃景

11.适宜开展体育登山旅游和探险旅游的最佳场所在()。

A.贡嘎山、四姑娘山、泰山B.慕士塔格峰、四姑娘山、华山

C.青藏高原周边部分海拔在6千米以上的山地D.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峨眉山

12.著名的花岗岩旅游名山黄山、泰山、华山、千山分别位于()。

A.黄山、泰安、华阴、九江市B.黄山、泰安、华阴、鞍山

C.祁门、泰安、华阴、鞍山D.黄山、曲阜、华阴、鞍山

13.香山红叶、牡丹花会、断桥残雪和曲院风荷,分别反映的是()四季的自然景观。

A.夏、春、冬、秋 B.春、夏、秋、冬

C.秋、夏、冬、春 D.秋、春、冬、夏

14.以花岗岩为主构成的旅游名山为()。

A.华山、三清山、齐云山 B.衡山、千山、黄山

C.雁荡山、泰山、黄山 D.庐山、阿里山、华山

15.千山、武夷山、织金洞和五大连池山地分布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

A.红色沙砾岩、花岗岩、石灰岩、岩浆岩B.花岗岩、岩浆岩、石灰岩、红色沙砾岩

C.石灰岩、岩浆岩、花岗岩、红色沙砾岩D.花岗岩、红色沙砾岩、石灰岩、岩浆岩

16.有关长江三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于湖北宜昌南津关

B.三峡景区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丰都城、黄鹤楼

C.西陵峡处的夔门以雄伟著称

D.瞿塘峡以险著名 来源:考试大—导游资格考试

三、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中,海拔超过8 000米的高峰有()。

A.珠穆朗玛峰B.贡嘎山 C.乔戈里峰D.四姑娘山

2.在以下风景名山中,属于花岗岩名山的有()。

A.雁荡山 B.华山 C.衡山 D.武陵源

3.在以下我国风景名山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是()。

A.泰山 B.庐山 C.武夷山D.武陵源

4.以下对泰山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泰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 545米,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

B.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C.泰山顶之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晚霞夕照被称为四大名景

D.历代帝王登泰山封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

5.以下描述中,()被人们常用来形容广西漓江山水。

A.童话世界 B.阳川百里尽是画,碧帘笋里住人家

C.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D.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6.以下对长江三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夔门是三峡的门户 B.西陵峡以雄伟著称

C.楚汉文化和三国遗迹是三峡景区重要的人文景观

D.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止于江西湖口

7.以下对珠江的描述正确的有()。

A.支流众多河水含沙量少B.水量丰沛而平稳

C.以北江为主源D.其支流富春江是我国锦绣山河的代表

12.湖泊按成因分类,正确的是()。

A.洱海为构造湖 B.五大连池为火口湖

C.天池为冰川湖 D.镜泊湖为堰塞湖

13.下述各江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支流众多,河水含沙量少,流域内多急流峡谷

B.西江为珠江的主源,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

C.漓江,是珠江支流桂江的一段

D.富春江是珠江上游一段,常被作为我国锦绣河山的代表

14.按内容划分,我国风景名胜所属的类型正确的是()。

A.武夷山、西双版纳属森林风景型

B.黄河、庐山、武陵源属自然I上I川风景型

C.云南石林、黄果树瀑布属石林溶洞瀑布风景型

D.五台山、三清山属历代宗教名胜型

四、简述题

1.从花岗岩的岩性特点简要分析花岗岩山地的景观特点。

2.简述喀斯特景观的基本特征。

3.简要介绍九寨沟风景区。

4.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对旅游活动的适宜性有什么影响。

5.简单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6.为什么我国自古就把山水作为风景的代名词?

五.综合题

1.什么叫风景名山?说说我国风景名山的类型及代表性景区。

2.简单介绍几个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地。

3.简单介绍什么是世界遗产目录,我国有哪些项目加入了世界遗产目录。

一、填空题

1.地带性,地域性,复杂多样2.兰州——昆明3.形象美4.泰山,华山,衡山5.石峰,青松,云海,温泉6.广西和云贵高原,织金洞,漓江山水,路南石林7.地表钙华,森林

8.各拉丹东雪山,云南,东海9.巴颜喀拉山,宁夏,渤海,黄河壶口瀑布

10.东西,黄河,钱塘江,六 11.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河成湖,海迹湖(泻湖),风成湖,溶蚀湖 12.济南,中冷,惠山,趵突,虎跑,玉13.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大龙湫,九龙瀑,蛟龙瀑布14.18 000公里,钱塘江口,红树林15.盐官16.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17.30,武陵源,黄龙,黄山,武夷山18.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19.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晚霞夕照 20.三清官,千21.红

桧,云海,日出22.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3.古都城遗址,帝都园林,宗教胜迹24.太湖,日月潭25.牙(亚)龙湾,东方夏威夷,天涯海角,南天一柱26.清雅高洁,送别,忠烈,坚强不屈27.群猴,大象,丹顶鹤,长臂猿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B 5.B 6.D 7.D 8.C 9.B 10.C11.C 12.B 13.D 14.B 15.D 16.A

三.多项选择题

1.AC 2.BC 3.AC 4.CD 5.BD 6.AC 7.AB 8.BC9.CD 10.ABC 11.ABC 12.AD

13.AC 14.ACD

四、简述题

1.花岗岩是分布广泛的酸性侵入岩,岩体造型丰富,质坚形朴,常形成山地的核心。我国的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等,几乎全部或大部为花岗岩组成,属花岗岩高山。花岗岩高山的景观特点是: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岛天涯海角等景区,均属花岗岩名丘,其特点是高度小,起伏缓和,岩石表面受球状风化作用,浑圆多姿,具有一定造型。

2.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而且造型丰富;景区内溶洞遍布,洞内常有地下湖或地下暗河以及由石灰岩溶解沉淀而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千姿百态的洞穴景观。

3.九寨沟风景区坐落在四川省九寨沟县的万山峡谷之中,两侧山峰高达4

000m,上部终年积雪。沟内有108个湖泊,由激流和瀑布将它们串联在一起,湖水湛蓝,水草丛生。山坡上原始森林密布,林中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整个景区保留着天然未凿的原始景观,被称为“人间仙境”或“童话世界”。

4.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是观赏冰雪、开展冰上活动的旅游地。我国南方的闽粤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南海诸岛等地,长夏无冬,春秋相连,终年适于游览,且适于冬季避寒旅游。四季分明的中部地区,春秋气温适中,秋季天高气爽,最适于旅游活动。内陆干旱地区风沙大,但秋季有一定降水,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5.我国自然保护区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

(1)综合型,以保护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如长白山、鼎湖山、锡林郭勒草原、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

(2)生物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如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金佛山银杉保护区等;

(3)自然风景型,保护优美或原始的自然景观,如庐山、九寨沟、武夷山等;

(4)自然历史遗迹型,保护各类有价值的自然或历史遗迹,如蓟县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等。

6.水是自然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以江、河、湖、海、泉、瀑以及冰川、地下水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地球上。水,是构景的基本要素。在构景中,往往有水的形、声、影、色、光、味等形象生动的特点。水常与山巧妙结合,构成优美的山水风光。因而我国自古就把山水作为风景的代名词。

五、综合题

1.风景名山,是指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它给人一种综合美感,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为因素美等。其中,以形象美为核心和基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花岗岩名山有:泰山、华山、衡山、黄山等;

(2)岩溶山水风景有:漓江山水、云南石林、贵州织金洞等;

(3)丹霞风光有: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安徽的齐云山等;

(4)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浙江的雁荡山为火山流纹岩山体、五大连池火山地貌景区等

(5)历史文化名山:因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众多而形成的名山,如“革命摇篮”井冈山,因《黄鹤楼》一诗而传名的武汉蛇山,因开凿石窟而享誉世界的鸣沙山、龙门山等,著名的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道教名山武当山、青城山、崂山等。

2.(1)北戴河海滨风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背依莲蓬山、面临渤海,夏季气候凉爽宜人,附近海域海水清澈,沙滩绵延十多公里,沙软潮平,海岸地区峻岩起伏,老虎石、鹰角石等形象逼真。

(2)大连海滨,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海岸线长30千米,具有观赏价值的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等景观甚多。旅顺港保留许多战争遗迹,有金石滩、老铁山、蛇岛等景区。

(3)青岛海滨风景区,位于胶东半岛东南,具有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之美景,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岩礁星罗棋布,有“石老人”、“玉女盆”等海蚀景观以及回澜阁、“琴岛飘灯”等景点。

(4)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三亚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有著名的亚龙湾海滨,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海底有魅力无穷的珊瑚景观,并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景点。

(5)厦门海滨,由厦门半岛和鼓浪屿等组成,兼有山、岛、海之胜,拥有“五老凌霄”、南普陀寺、鼓浪屿、日光岩、水操台等景区景点。

此外蓬莱、烟台海滨、连云港海滨、浙江普陀岛、珠海公园、汕头等海滨风光,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10.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篇十

二、人文地理特征。复习的思路与内容依次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加强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

11.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专题 篇十一

一、“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架构

(一)“一体两翼”的概念

“一体”,是指以青岛为龙头,以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为支撑,主要由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板块组成的区域。它以胶济铁路和两条济青高速公路为轴线,东西绵延700多公里,是横贯齐鲁大地、挺起雄鹰脊梁的巨大躯体;它面积、人口、总量、收入等主要指标举足轻重,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它在发展中各部分各方面联系日益密切,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两翼”分别指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和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一体”是引领和带动山东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和增长极,“两翼”对“一体”壮大和全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一体”带“两翼”,“两翼”促“一体”,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要战略,一改过去主要从“东中西”横向坐标考虑全省区域发展的思维框架,侧重于从“北中南”纵向坐标观察和思考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各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上,把“五大板块”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目前,“一体”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主要进行优化开发,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建成引领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主体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增长区。“两翼”是山东相对落后地区,对其实行重点开发,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与此同时,坚持陆海统筹,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山东的“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扩大和深化开放的战略。“一体”与“两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东临大海,依托港口和临港经济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山东各地联系起来,把山东与世界和周边地区联系起来,创造新的整体优势并推进“北接、南联、东进、西拓”。向北,对接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分享全国第三增长极之利;向南,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招商引资引智,提升产业结构与层次;向西,参与西部大开发,为长远发展储备战略资源;向东,对接日韩及东北亚经济圈,进而走向世界,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在整合省内资源的同时,建立“外循环系统”,从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这一战略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体现了中央优化国土开发、建立主体功能区的要求,体现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也体现了淡化行政区划、推进要素流动、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走向。

(二)“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架构的由来、进程与问题

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山东区域发展认识的深化和创新,也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举措。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一体推进,两翼展开,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在行政区域上,“一体”主要由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板块构成,具体包括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泰安、威海、莱芜、德州、聊城10市。其中,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6市构成“一体”的紧密层,泰安、莱芜、德州、聊城4市构成“一体”的外围层。

“两翼”,即南翼和北翼。南翼是指鲁南经济带,包括日照、临沂、济宁、枣庄、菏泽5市。北翼是指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包括东营、滨州2市及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乐陵市、庆云县、高青县、莱州市。

近年来,山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努力探索区域发展新思路,“一体”快速推进,“两翼”有效提升,继以胶济线为纽带的半岛城市群、构建日韩“引资高地”的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后,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着力构建的“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全省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做出了积极贡献。

2、经济增长基础比较稳固。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内外市场活力逐步显现。五年来,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和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各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较快增长。

4、工业结构得到改善优化。五年来,在着力打造制造业强省、加快建设半岛城市群制造业基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带动下,各区域制造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5、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各区域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均高于38.0%。从占“一体两翼”的份额看,“一体”和北翼的工业利润占据绝对份额,达八成以上。其中,“一体”年均增加338亿元,2007年达到2078.8亿元,占59.3%;北翼年均增长38.0%,2007年达到856.7亿元,占24.4%。南翼份额有所提升,2007年总量为573.1亿元,占16.3%,比2002年提高3.1个百分点。

6、居民收入水平有效提升。

(三)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合力推动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体两翼”新战略,从过去着力从东西横向上解决东西差距问题,转而从南北纵向上探求山东经济协调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对山东区域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的认识,对于促进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统筹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充分认识当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大好机遇

首先,党的十七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理论依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其次,省第九次党代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抓紧编制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区域发展政策。统筹重点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第三,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东地理位置优越,向东面向浩瀚的海洋;向西,中原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向北,随着国家区域发展重心由南向北梯次转移,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如火如荼,开始

呈现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向南,江苏举全省之力支持苏北,边界经济发展迅猛。西、北、南三个方向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既为山东区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山东应增强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避免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被边缘化。

2、增强“体”质,切实加大其对“两翼”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体”和“两翼”,不仅各具优势,而且“体”、“翼”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具备互动基础,在发展要素、产业层次、功能定位等方面,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整体。只有“主体”强壮了,才能更有效带动“两翼”丰实。增强“体”质,主要应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按照产业提升的要求,切实优化产业结构。在注重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更自觉地追求发展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一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优势,促进其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交通发达带、主体产业带、城市连绵带、创新密集带、前沿开放带、资本聚集带和人才荟萃带。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提高竞争能力和水平。要加快三大基地建设,以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为依托,打造济南信息通信产业基地;以济南、淄博、威海、莱芜等为依托,以晶体材料、氟硅材料、碳纤维、冶金材料的开发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沿海8市为依托,发挥国家技术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开发基地,为海洋产业链条的形成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三是找准突破口,全面增强外围层经济实力。针对外围层经济不够发达、与紧密层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将“一体”作为优化开发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的同时,将外围层作为“一体”内部的重点开发区,区别对待,重点突破。要充分发挥外围层地区优势,找准突破口,加大要素投入,促进资源开发,推动外围层和紧密层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外围层经济实力,提高一体化水平。

3、丰实羽“翼”,有效提高“两翼”的支撑能力

山东南北两翼,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是“一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只有“两翼”丰实,协调并进,才能为“一体”更加强大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丰实羽“翼”,促进“两翼”齐飞,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率先突破北翼。要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北翼明显的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农业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高效生态渔业。工业方面,要充分利用油气资源、海洋化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优先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等重化工业,扩大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服务业方面,要将发展现代物流业放到重要位置,突出发展好临港物流,配套搞好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将其发展为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是加快发展南翼。从南翼的实际看,五市可融性强,地域相接、民情相近、产业相联,各市既有分工,又是有机整体。因此,加快一体化进程,实现由“错位竞争”到“合作共赢”的转变,是加快发展南翼的必然选择。鲁南五市要明确自身定位,坚持分工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要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信息化资源等方面,实现“五个一体化”。要以鲁南星火产业带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利用高新技术和先

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争取在产业链条中占据较高位置,把南翼打造成山东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2.临沂的商贸物流业

一组数字足以说明临沂商贸物流业的强大:全市拥有各类市场1010个,个体、私营经济业户20多万家,依托市场发展生产服务的人员达到230万人,日流动人口高达30多万人,实现商品交易额近千亿元,稳居全国第二、江北第一;货物运输从业人员11.3万人,物流总额达到1500亿元。目前,临沂市拥有庞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已形成以立晨、澳龙等国际物流企业为龙头,20余处大型客货运市场为主体,40余家第三方物流公司、2000多配载业户为支撑的综合运输网络,每天发车6000多个班次,货物运输从业人员11.3万人,物流总额达到1500元……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了“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立商贸城”的商贸发展战略思路,按照“政府领导,工商监管,多方投资,联合建设,共同受益”和“先成市后建场,先繁荣后规范,先综合后分离,先分散后集中,先简易后提高”的工作指导思想,因势利导,精心培育,使临沂逐步发展成了闻名全国的商贸城。全市现有各类市场近千处,其中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06处,综合集贸市场792处。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温家宝、费孝通、田纪云、胡绳等多次来临沂专业批发市场视察,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临沂商城的商品销售额达到538亿元,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市场名城。

现在的临沂批发城,位于临沂市城区西部,占地4.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由小商品、服装等44处批发交易区组成,有各种经营房间、摊位近2万个,从业人员6万人,上市商品3万余个品种,日上市人数达25万人次。自1992年至今,临沂批发城一直居全省同类市场首位。在1992年国家统计局按集贸市场综合效益排序中,名列全国行业百强第三位;在国内贸易部评出的1996全国十大工业品市场中名列第三位。自1993年以来,连年被国家工商局授予全国文明市场称号。临沂批发城云集了全国客商,形成了鲁东南地区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并带动了当地生产加工胶合板、服装、建材、五金、塑料产品等企业6000余个,为国家、集体提供直接经济效益3.8亿元,为临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临沂商贸城形成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天时、地利和人和。所谓天时,是指中国改革开放所提供的发展商品贸易的大背景。所谓地利,是指临沂自身所具有的环境条件。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中国南北过渡、陆海连接地带,是鲁南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距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百余公里,距青岛港260公里,北京至上海的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临沂飞机场是鲁南最大的航空港,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等航线。临沂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麦道82等机型,现已初步开辟了通往全国各地的15条航线。而现已搬迁至远郊的长途汽车新站据闻是亚洲最大的汽车站。所谓人和是指临沂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临沂市市长张少军曾经阐述了临沂发展商贸物流业的优势:一是良好的区位优势。临沂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过渡地带,离港口一百多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临沂地处京沪高速公路中间点,胶新铁路、兖石铁路在此交汇,枣临、长深(临沂段)两条新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临沂机场年客运已达30万人次,辟有15条到国内重要城市的航线。良好的区位优势,为临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辐射空间。

二是临沂人思想开放,商品经济观念比较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临沂群众就开始了个体商业经营。近年来随着经营业态不断提升,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临沂人的创业热情和追求一直不减,推动市场越做越大。

三是临沂市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常年在临沂经商的有30万人,而浙商就7万多。类似的外来经商群体一方面为临沂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也带来新颖的观念,对当地经营户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真诚感谢在临沂批发市场经营的7万多浙商,他们为临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是政府有力的引导和推动。临沂市委、市政府这些年一直把商贸物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不断出台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外地市场经营经验,专门制订搬迁改造规划,在城区西部规划了4.2平方公里的市场区。到2008年年底,有32个市场已经搬迁结束,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原来经营比较粗放、业态相对落后的状况有了质的改变,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市场格局。

张少军归纳说,临沂目前共有68个专业批发市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及配件,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应有尽有。去年销售额就达538亿元,连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商品市场。

临沂批发城健康发展得益于科学的管理和稳定的环境。九五年,市办专门设立了市场行政执法机构—一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处,下设24个市场管理所,按照国家工商局市场规范化管理细则和《山东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对专业批发市场实施全方位统一管理。为强化治安,还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专司市场治安工作的市场公安派出所,并在市场成立了治安办公室,形成了完善的治安联防网络。交通枢纽在哪里,人流和财富就会到哪里。临沂新客运总站的搬迁,带动了临沂商圈的西移,这一变化给物流、商贸批发城、房产等行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凡有车站处,皆有商业圈”,车站的搬迁,不仅仅是带来交通的变化,也意味着一个以新车站为轴心的“黄金商业圈”将逐渐浮出水面。新客运总站的营运必将带动周边商贸物流的发展,为临沂市物流业带来化学反应般的变化。

临沂新客运总站座落在王庄路、琅琊王路与双岭路交会处间,作为城西“新商圈”的核心地带,周围环绕临沂小商品城、香江中国商贸城、凯歌国际文化城、澳龙国际服装城等众多批发城。随着汽车客运总站搬迁,大量涌入的客流,带动了这些批发城的客流,进而演化成滚滚财流。

位于临沂新客运总站正南的临沂小商品批发城,今日热闹非常,客流量增加的“扩张效应”在这里显现明显。市内外的客商不断涌来,一些店铺出现应接不暇的“爆棚”场面。在批发城内名为“贵族文化用品”的店铺里,前来采办办公、体育用品的客商挤得满满当当,让客商下车后几乎零距离便能到达我们这里,从1日起客流翻了一番,我现有的十几名工人已经应付不来了,零售相比以前在其他地方大大增加。”

随着车站的搬迁,西部买房潮也开始风行。前几年,市民一听到琅琊王路、工业大道附近居住就直摇头,现在随着商圈的西移,到西部去买房的市民多了起来。曹家王庄小区、冠蒙时代花园等房地产项目的热销就成了有力的证明。

市民张先生就认为,买房对交通问题考虑的比较多,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出行方便,所在位置的房产才有前景。现在,城区西部的房地产发展非常迅速,环境也大有改善,尤其是新车站启用之后,交通更加方便,西部房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车站搬迁将使西部成为临沂掘金地带。随着新汽车站的全面运营,周边市场内的人气将不断汇聚,以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圈将呈向外辐射状发展,形成一个成熟繁荣的新商圈,临沂西部的商业圈也将变成掘金地带。

“新客运总站的营运加快了商业圈西移的速度,提高了货运市场升级改造的步伐和城区市场搬迁速度。”市交通局运管处货运科隋科长说。新的人流物流中心将集中在市区外,这为我市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改造、打造品牌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2011《导游实务》实验报告下一篇:银行通用收入证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