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研究(精选13篇)
1.科学教学研究 篇一
教学生活化在科学教学的作用科学教学论文
在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对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是科学,提高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能力素养。所以,应该在中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教学生活化,有效提高科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中学科学教学过程生活化
(一)在生活体验中学习科学新知识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生活体验与知识点相结合,将原来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变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较为有趣的知识,让学生能意识到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对新知识能更好的接收。比如,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平视、仰视和俯视特点”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张清澈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思考流水是不是如图片上看起来那般深浅。在学生思考过程中,笔者又用烧杯装来半杯水,并在里面放上几个小石子,然后让学生对这杯水从平视、仰视和俯视这几个角度进行观察,在观察之后,学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平视的时候,烧杯中水平面不变:在俯视的时候,水平面会变低:在仰视的时候,水平面会升高。学生在亲身观察之后就能对这一知识点有更为牢固的掌握。再比如,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在一个装满水的水盆中,将实验小鱼模型放到水底,然后让学生用竹签戳小鱼的眼珠,学生纷纷参与到实验中,但是在多次试验中都没有戳中小鱼眼珠。学生就会对这一原因进行总结思考,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因为光的折射原理,看到水中成像要比小鱼眼珠实际存在的位置要浅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教学生活化,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牢固掌握新知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既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消除学生的课堂抵触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教师在生活中应该养成善于观察、发现并记录的.习惯,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视频以及实物等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向学生讲解“机械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先为学生分别播放在不同角度拍摄行驶中汽车的视频,包括站在地上拍摄、坐在汽车上拍摄和坐在另一辆汽车上拍摄这几个角度。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在学习到新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新知识的习惯。
二中学科学教学用语生活化
(一)通过生活化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是保证课堂教学
质量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生活化语言,营造出幽默且积极的教学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教学知识。比如,为了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分子无规则运动知识点,可以用“墙内开花墙内香”等生动有趣的谚语来说明这一现象原理;再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更为容易接受这一较为抽象的知识概念,笔者将学生的吃饭能力作为饱和度的喻体,学生吃饱饭为饱和,没吃饱饭为不饱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饭量,且不同的学生吃饭和吃面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只能吃一碗面,但是能吃两碗饭,这就表示在不同溶质中,同一溶剂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剂在同一溶质中的溶剂能力也不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幽默的教学氛围中更好的接收所学知识。
(二)通过生活化语言来对科学原理、概念进行解释
在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其科学概念、原理以及规律等通常都是用严谨且严密的文字来表述的,但是这些表述对学生而言较为晦涩难以接受。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应该采用生活化语言将这些生硬的语言转变为能更好理解和描述的句子,让学生能更好的接收掌握。比如,在向学生讲解“光的发射”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将入射角和反射角错误理解为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了能纠正学生的学习误点,笔者将法线比作法官,并向学生解释,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由法官确认的,要想找到入射角和反射角就需要先找到法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将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再比如,在向学生讲解“光的折射规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材内容中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的陈述对于学生而言较难理解,笔者为了防止学生走入误区,将其陈述进行了归纳简化,将其表述为两角不等,空角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对所学知识有更容易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语言,能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科学知识学习兴趣。
三中学科学教学实验器材生活化
在中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要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将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件作为实验器材,这样一来实验就能更贴近生活,学生也就能更深刻的感受到科学实验的真实性与实用性。其实只要稍微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实验器材种类是非常多的,且实验场地也较为开放,学生也能更为自由的选取实验时间。教师可以将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验参与度,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实验仪器,从而增强学生实验积极性,更牢固的掌握实验内容。比如,笔者在做与声传播有关实验的时候,笔者用蜂鸣器与注射器制作成演示仪,用这一自制的容器代替玻璃罩;又如,笔者用碳酸饮料来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完成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实验场地设置在任何教学允许且可能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物品来创造实验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在校外用老花眼镜完成凸透镜成像实验;鉴别白醋和发酵粉溶液,可以用牵牛花和酒精制作酸碱指示剂来完成该实验等等。总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动手实验,尽量为学生创造做实验的条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家里完成实验,这样既能培养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成功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知识学习自信心。
四总结
在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感受到科学知识学习的趣味。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能培养起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的情操;实验器材生活化能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积极性,而教学语言生活化能帮助学生快速牢固的掌握科学知识。总之,教学生活化在中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作者:李波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慈城中学
参考文献
[1]夏庆华.扬起生活的风帆--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浅谈[J].新课程中学,,(3):16-16,17.
[2]丁坚强.中学科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57-158.
[3]骆天阁.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5,(12):172-172.
[4]刘玲玲.探究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亚太教育,2016,(7):39.
[5]古晓洁.浅论中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体验[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5,(11):332.
[6]虞锋益.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旬,,(12):81-81.
2.科学教学研究 篇二
一、在欣赏中了解素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十分赞同这一说法。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就会响教学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也就谈不上学好素描了。刚刚迈入中职的学生,比起小学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情感世界十分丰富。要使学生对素描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通过眼睛欣赏,从而感受素描的美。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欣赏中外画家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风景》、伦伯朗的《吊桥风景》、达芬奇的《自画像》等等名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接着老师在课堂上立即画一张人物速写,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老师的作品上,然后挂出历届学生的优秀素描作业给学生欣赏,让学生知道自己也可以画出好作品,于是产生拿笔一试的冲动。在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时候,老师认真讲解素描的有关知识,如为什么要学素描、素描的定义,素描的重要性等。通过欣赏课学生不仅了解了素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素描的欲望。
二、注重作画常规的教育
作画常规是学生学好素描的重要条件,也是学习素描之前必须学习掌握的。作画常规关系到学生科学绘画方法的接受和绘画习惯的养成。作画常规包括两方面:一是工具方面,二是姿势方面。
1.工具方面。画好一幅素描作品,工具是先决条件,没有素描绘画工具的学生,就像没有枪弹的士兵。在小学,学生用HB的铅笔、直尺和普通的画纸画画。而素描对于工具的要求比较严格,铅笔要准备不同型号的,如HB、2B、4B……纸张用专业的素描纸,而且纸的规格有8开、4开……还有专门用来绘画的画板,画夹、画架,以及用来夹画纸的夹子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准备好。
2.姿势方面。只有正确的绘画姿势,才能更好地观察对象,描绘对象。素描绘画姿势包括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第一,作画姿势主要有坐姿和站姿。有的学生坐着绘画时趴在桌面,或跷起二郎腿。站着画时,离画板距离太近或太远,这都是错误的姿势。正确姿势是:首先,坐和站都要端正。其次,无论坐或站头都要与画板相隔一定的距离,便于学生及时检查出自己作品的缺点;最后,眼与画板保持在视平线上,这样画的物体才不会走形。第二,握笔姿势,手的握笔姿势以增加画笔的灵活性、运动范围和减少手对视线的遮挡为原则。笔杆应握于掌下,由拇指、食指和中指提笔,笔尖和手指应有一寸左右的距离。只有正确的姿势,学生才能学会素描,学好绘画。
三、传授科学的素描绘画步骤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科学的合理的素描绘画步骤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只有科学的素描绘画步骤,学生才能学得科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观察对象。认真地观察清楚所画的对象,是画素描的前提条件,素描基本的观察方式是整体观察。首先看对象的全貌,然后看主要部分,再看局部细节,并时刻注意大体。
2.构图。学生观察清楚对象后,引导学生怎样选择横构图和竖构图,使绘画对象摆在画面上更加和谐,融洽。构图的好坏,决定着画面的整体美这一关键因素。
3.起稿。确定如何构图后,开始起稿,用概括的线条勾出对象的大体特征,找准其“点、线、面”的比例和透视关系。对象的比例主要指对象本身的比例、不同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对象高与宽之比,对象与对象距离之比。除了比例还应注意对象的透视正确与否,透视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对象的空间感,实际的对象与画到画面的对象会产生透视变化,如等大的对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透视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形透视等。
4.铺明暗。铺明暗是画好素描的关键,也是对所画对象的具体化,明暗是否正确,决定了素描作业是否生动感人。铺明暗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由浅入深,使画面有黑白灰三个层次。用明暗能够更形象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空间与质感。
5.深入刻画,整理画面。深入刻画能够使画面生动形象,深入刻画阶段要有耐心,主要刻画的是受光部和画面的主要对象。深入刻画之后,整理画面是必不可少的。整理主要从整体艺术效果出发,做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润笔,如加强对象的某些部分或减弱某些部分等等。从而使画出的效果更加完美。
以上步骤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和吸收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在传授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改正不良的绘画方法。比如:有的学生画对象时先画好一个物体再画另一个物体,或画好某一个部分再画另一部分。教师应及时要求学生改正这些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四、素描绘画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中职生刚接触素描,千万不能急于求成。素描绘画对象要从简单的一个物体到几个物体。由浅入深,学生学得轻松,绘画技能也会稳步提高。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绘画水平,科学地安排好素描绘画的内容,从临摹书本的作品到看实物写生,从基本形体(正方体、球体、柱体、锥体)到组合形体,从静物到人物等。这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五、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
在素描教学中,每个学习阶段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上课时,教师先展示学生优、劣的素描作业进行比较和讲评,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析。经过一个学习阶段之后,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由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总结。如:在画正方体的结构素描时,老师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透视错误、构图不合理等共同存在的问题,再由学生对自己画的正方体进行分析,找出好与差的地方。针对把正方体画成长方体,或画得太大、太小的情况,教师及时要求学生改正。从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中,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绘画方面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对素描作业好坏的判断力和绘画水平。
3.科学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有效教学;科学素养;生物科学史
生物新课标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即情感态度与就爱只管目标的提出。从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生物学基础知识、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维度来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既是生物新课标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又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却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新课标的提出恰使这一缺陷得到有效的弥补。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蕴含了丰厚的科学素养,它为生物科学知识提供重要的科学概念、原理、事实和方法技术,体现出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究、深化、修改的过程。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生物科学史,它将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出巨大贡献。以下,笔者就以有效教学策略整合生物科学史,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进行阐述。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整合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有效的的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效教学以其开放性、实践性和生动性著称。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这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达成这一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二、生物科学史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1.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某学科领域或现实的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问、调查研究、分析讨论,最终解决问题,从中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激发兴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形成相应的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发现探究式、问题探究式和归纳探究式,本文以归纳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为例进行探讨。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这一有效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的问题,收集事实,提出假设,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深入思考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体会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拓展自己的科学思维。有的时候,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意义要远大于科学知识本身,就如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 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些什么。”生物科学史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重视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更应该带领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体会科学家们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持之以恒为科学献身的敬业精神。
2.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归纳探究式教学
导入:课前,要求学生们收集课程相关的材料,可以是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是科学家们在探索中发生的趣味小故事。课上,教师拿出用橡皮泥制作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提供三种用于制作细胞膜的材料,问学生哪个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学生做出选择后,由教师宣布开启今天的细胞膜探索之旅。通过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介绍欧文顿实验过程,让学生回答实验现象与假说。设疑:正是有了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了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假设,才会使膜是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在19世纪被提出,那假说是否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呢?引出后来一些科学家验证假说及提出新假说的过程。学生体会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究、深化、修改过程的真谛。到罗伯特森提出了细胞膜的“三明治”结构,这一过程体现了科学家探索之路的艰辛、思维的严密,同时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学生去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明白科技进步需要新技术的支持。学生讨论“三明治”模型有哪些局限呢?新技术—电镜冰冻蚀刻技术的出现,揭示了细胞膜结构中蛋白质的分布。到此,学生们了解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最后,桑格和尼克森总结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课堂小结:在知识总结后,问一问学生:科学研究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吗?科学研究过程是否真的离不开技术支持呢?科学研究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吗?科学知识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吗?这节课,在有效的完成新课标中相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笔者认为,用探究性教学策略整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行为是有效的。它能在完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满足生物课程改革的要求,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和运用,是实际教学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凡圣.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1(25)
[2]杨良群,扶长青.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6)
4.科学教学研究 篇四
教师:杨用军 2013年4月17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师工作考核的重点,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学校的共识。现结合近几年的科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几点粗浅的认识。
1、把功夫下在课前。科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前必须花比其他学科更多的时间去备课。要认真研读教参、教材,收集好各种资料,找准找全知识点,抓住重点、难点。准备好实验材料,做好教学设计,编好习题。把好备课关。
2、培养学习兴趣,让科学学习更有效。(1).精心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就取决于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采用实验的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全面提高科学的学习质量,做好科学实验是关键一环,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一些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能力的培养。
(3).强化动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更能提高学习兴趣。马芯兰教师也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与轻松。
3、践行有效课堂教学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1)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考点,教师不讲废话、不天马行空发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当课知识,当堂巩固,当堂检测,当堂过关,尽量让学生不积学习债。
(2)注意收集易错题信息,有针对性强调,并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反复做几次,加深印象。
4、持续关注、跟踪潜能生。多辅导、多监督,力求人人过关。
5、复习阶段做好知识点的系统梳理,掌握学生学情,突出重点,找准学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补救过关。
5.科学教学研究 篇五
本课是全套科学教材的引导课。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科学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但都有一定的生活知识积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本课设计了五项活动,提出五个问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起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强烈兴趣。
本课设计的几个科学问题,是凭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可能轻易判断或解答的问题,同时又是与观察、实验、猜想、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关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对奇妙的科学问题感兴趣的同时,又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具体实际的亲身了解和感受。
科学课不光是为学生讲授科学知识,领略自然的奥秘;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以本课作为开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初步地认识什么是科学,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6.科学教学研究 篇六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纸有不同的特点。
2、会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纸;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纸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动手能力。
3、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由纸的发展意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中的科技产品、新事物。
教学重点:知道纸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会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纸。教学方法:授导型教学法
探究型教学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纸制品、尺子、剪刀、红墨水、双面胶、水槽、水等各组实验材料。老师准备:纸制品、放大镜、各种纸、等到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展示)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有关纸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纸的历史
1、课前同学们寻找了身边的纸制品,那个同学来告诉我们你找到了那些纸制品?
2、只要我们稍加留意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用纸做的物品,至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纸是谁发明的呢?
3、学生汇报: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告诉我们大家?还有没有补充的?
4、老师也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读一下?
5、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观看老师的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
三、纸的种类
1、由于蔡伦的发明,我们的生活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纸,你见过哪些纸呢?学生思考回答。
2、老师也带来了大家熟悉的几种纸,展示让学生看并说出名称,四、探究纸的特性
1、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纸的特性都一样吗?对于纸你有什么要研究的问题呢?学生思考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光滑度 吸水性 软硬度 透光性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呢?动手之前先动脑,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来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设计的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补充。分别对四个实验做出实验的方案。
4、特别提出对比实验的要求让学生思考,说出注意的事项。
5、出示大屏幕,出示让大家在实验时注意的事项。
6、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7、汇报实验的结果:那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一个小组汇报后让其它小组的同学起来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8、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纸有很多的特性,所以用途也就不一样,像我们用书写纸专门用来写字等等。
五、节约用纸 保护环境
1、我们每个同学一年用多少纸呢?课前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做了课前调查。现在那个小组的同学来告诉我们大家。
7.科学教学研究 篇七
【案例1】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教师1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 先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一向学生作了阐述, 并着重强调了本探究实验的重点。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探究过程进行了实验, 绝大多数同学实验成功。于是, 有些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科学探究只要这么一步步地操作, 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案例2】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教师2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时, 让学生探究如何利用导线、电池和小灯泡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在这一活动中, 不少同学经历了失败, 有些同学则显示出丧气的样子, 更有同学说:“点亮小灯泡太难了, 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案例3】在古代, 人们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
笔者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时, 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下一次科学课上课前, 学生提出这样的疑惑:老师, 古人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我感到愕然。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不难看出, 部分学生不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 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 这都说明学生对科学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那么,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曲折并且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最后的成果, 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 从而提升科学素养?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有着不可置否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课堂中应用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学科。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 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实现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科学史教育的感悟。
在当前国际科学教育中, 将科学史知识整合到科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 引入了不少科学史材料, 科学史知识将科学知识、能力培养、情感激发三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科学史实的教育价值, 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人文性, 对科学发展有更完整的认识, 进而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性;能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科学史知识, 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又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 理解了科学的本质, 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科学素养。
令人遗憾的是, 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做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 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其实, 细细品味这些生动丰富的科学史事例, 它们很好地诠释了科学的本质, 科学本质的每个方面, 几乎都可以在这些科学史中找到佐证。
三、科学课堂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策略
(一) 以史提趣, 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
有强烈的兴趣才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有了求知欲望, 学生才有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 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有很多科学家开展的科学研究生动、有趣, 这类科学史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由最初的“有趣”上升为乐于探索的“兴趣”。
【案例4】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和磁》。
教师介绍了100多年前, 奥斯特在实验中偶然发现, 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会有奇怪的现象。学生听后感到好奇, 很多同学向老师表达“想要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这一想法。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 接通电源, 磁针偏转, 电流越大, 偏转的角度越大, 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 磁针复位。
这一次科学史教育, 重在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理解本质和实验方法。本节课上,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到了当年奥斯特偶然发现的奇怪现象, 使得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因此, 复制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及科学的本质内容, 可以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以史为证, 感悟知识形成过程的曲折
在教学活动中, 将科学史巧妙地穿插进去, 不仅仅是为了给科学知识裹上一层“糖衣”, 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更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历史长河中科学知识形成的曲折历程。
【案例5】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种子变成了幼苗》, “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树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后, 笔者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现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漫画、“普利斯特利实验”动画和英格豪斯实验的漫画, 并且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三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经历了多年, 使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几代科学家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才能总结出来的。同时, 学生也开始明白, 科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的艰苦劳动,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是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三) 以史明理, 体味科学知识的发展
学生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获取的, 通过教科书或课外书学习科学, 容易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一种非历史的观点:认为科学的理论是不变的真理。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再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结论会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将科学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案例6】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学, 并让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他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不少学生在回答时表示, 通过本次阅读, 发现人们对天文学的探索是不断进步的, 在探索地球运动的历史上有过许多重要的人物, 他们提出了不少著名的学说。
本节课中, 执教教师也渗透了科学史教育, 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真理与谬误是相交织的, 科学家在创造发现的同时, 也伴随着可笑的曲解和无端的结论, 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对自然规律试图作出的解释。不仅如此, 学生还发现, 科学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 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四) 以史作鉴, 培养博大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 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单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不仅不能知道创造这些科学理论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而且单纯的学习枯燥乏味。而将科学史糅合到课堂中却能超越科学理论知识这一局限, 展示了科学家们的人文形象, 使学生能够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精神营养, 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案例7】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的发展历史。
课堂上, 潘国根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发生灯泡的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潘老师告诉大家:爱迪生在成功之前曾经失败了1600多次, 但是他仍然不放弃, 继续尝试对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学生对于爱迪生的坚持感到惊讶、佩服。在随后的课堂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活动中, 尽管不少同学无法成功点亮, 但是受到了爱迪生的鼓舞, 没有同学放弃, 在失败后仍然一次一次地实验, 直到成功点亮小灯泡。
通过这一次的科学史教育, 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不畏艰难、不断进取, 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科学史真实地展现了科学探索以及发现途径中的科学艰辛, 科学家们对科学发明的认真态度等等, 这些无不是对学生情感的洗礼。
渗透科学历史, 培养科学素养——在一堂课中, 适当地引入科学史, 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曲折, 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 更能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
8.科学教学研究 篇八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公共主干专业基础课。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按专业大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新专业目录,材料类的专业设置不再按传统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为此,各相关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上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02年设立以来,就依据教育部的要求,将专业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大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所需的人才。故“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为介绍三大材料的基础知识,在教学模式、手段及课程配套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阐述了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奠定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宗旨,开展“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发展历史、性质与定位
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是按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来划分的,可见材料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贡献。与人类使用材料的漫长历史相比,对材料的研究即材料科学的历史比较短暂。19世纪中叶,开始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钢铁,相平衡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则为建立材料的相平衡与相变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20年代,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提供了研究材料微观结构的理论,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为探索材料的微观结构提供了手段。20世纪50年代,金属学已初具规模。高校金属材料专业都开设了《金属学》课程。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腾飞促使陶瓷学和高分子材料学建立,其代表作分别为wG金格瑞的《陶瓷导论》(Introduction to Ceramics)和PJ Flory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前者,wG金格瑞教授将金属学的原理应用于无机材料的结构、热力学、动力学、相变及性能分析当中,成功地指导了水泥、玻璃和陶瓷材料的生产和科研。而PJ Flory教授则主要围绕聚合物的合成过程、聚集态结构以及物理、化学等行为特征,阐述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到今天,三大材料的研究相互渗透,研究方法相互借鉴,产生了21世纪的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基础”着眼于材料基本问题诸如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晶体结构及缺陷、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材料的凝固、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的亚稳态。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出发,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把握材料的共性,熟悉材料的个性。本课程横向融合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于一炉,纵向则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等),并能连接后续的材料的分析与表征、材料物理、材料加工工艺学等必修课程及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等模块的选修课程。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选择
现代材料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推动材料从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单一化向复合化、一体化发展,使培养大材料、宽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此形势下,2002年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并开始招收首届本科学生,确定了《材料科学基础》为专业基础课(必修,72学时,4学分)。本课程内容旨在以物质结构和结构形成为主线将三大固体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有机结合,构建大材料专业公共性专业基础课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旨在强化对学生重基础的通才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共性教学,突出个性特点。为此。从选择教材着手,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基础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能力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 “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体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沿袭“金属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少量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内容,往往侧重金属材料。这类教材基本上适合以金属材料为主导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第二类教材则是在增加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内容的同时,对该课程的所有内容进行了全新的组合,将它们有机地融入整个教材体系中,形成新的包含各种类型材料的教学体系。由于低年级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有限,这类教材在教学中要突出构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学生掌握了各材料的个性,却忽视了各材料的共性,从而使整个课程陷入一个“材料学概论”的泥潭。为达到突出共性教学的目的,搭建一个合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知识平台,根据整个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我们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新教材《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教材,从教学目标出发,该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便于在教学中掌握深度和广度。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培养方案的特点,在确立教材内容、体系与后续课程的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在保持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的条件下,兼顾到不同材料的特点及知识体系与要素课程内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扬弃”,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1材料的结构。①微观结构:原子的排列方式、高分子链结构;②结构的完整性:晶体学基础、金属的晶体结构、合金、离子晶体结构规则、共价晶体结构、聚合物的晶态结构;③结构的不完整性:晶体缺陷、表面和界面、非晶态、亚稳态、准晶态。
2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①扩散:菲克第一、第二定律、扩散的热力学分析、扩散原子理论、影响因素;②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分子链的运动及其柔顺性、分子的运动方式及影响因素。
3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化。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单晶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回复和再结晶;②相图。单元系相图:凝固、形核和晶体长大;二元系相图:匀晶、共晶和包晶相图、混溶间隙、相图分析;三元系相图:相图基础、三元匀晶和共晶相图。
为了在上述教学内容中力求共性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淡化三大材料各自的专业色彩,力求突出共性的内容。例如,相平衡与相图的内容,选择了相律、相平衡热力学理论、一元、两元和三元基本相图类型的阅读等为重点内容,而淡化与此相关的教材中有关金属材料的冶金和铸造
方面的内容。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上述教学内容的优化既得到了后续课程教师的肯定,又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了奠定学科专业基础、培养科学思维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是“三多一少”,即叙述性的原理、规律多,需要记忆的概念、定义多,课程内容知识点多。理论计算少。因该课程内容枯燥、抽象,学生感到难学。具体表现在: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理论应用到材料科学的基础课程、无法判定从而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点和实际的材料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了一些探索:
1突破传统的“一本教科书”的局限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的同时,综合多种中文教材、英文教材等,力图做到知识面完整、讲授描述通俗易懂。如针对本专业每年都有数目不等的海外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提倡采用台湾晓园出版社出版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补充性教材,提升外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同感和认知度。
2探索课堂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课堂讲重点、难点,讲思路,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难点和重点内容,尽量举出其应用实例,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知道该原理的用处,听课时不感到抽象、空洞,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而且,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务必做到举一反三,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以达到以点带面,进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3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连通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能力。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预习,并将即将讲授的知识点与所学基础知识点的关联告知学生,使其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对部分关联度高的章节,采用课堂讨论、换位讲授等方法,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提高他们通晓所学知识点的能力,达到全面提升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例如,在相图的学习中,尝试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换位讲授一元相图和二元相图的基础,一方面使他们学会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演绎,另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演讲技巧。
4充分、恰当地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并辅之以动画,实现图、文、声、像的视听一体化教学。特别是对那些教学难点和需要丰富空间想象力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直观又富动感,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难学。因此,在课堂上应常采用启发式教育,常用提问、问答或引而不发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在讲授时使用PPT演示文稿,尽量多用教学模型、挂图、照片和曲线图表等形象化语言。涉及部分教学内容如位错运动等,应结合动画生动地用图像演示给学生,以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对于部分与前期知识关联度高的基本理论如单元相图,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seminar),并以学生发言为主,让他们直接参与教学。对需要运用较多数学知识且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扩散第一、第二定律,应多采用板书推导,加强逻辑性学习。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那些需要有丰富空间想象力的晶体结构、金相组织的转变和识别、位错、位错增殖和缠结过程等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将先进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并让它们以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不足,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外,还可建立QQ空间,在群聊中解决课堂中来不及解决的问题,通过师生交流,提高学生探索性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宽口径,大平台”培养模式下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突出共性教学是打好学科专业知识的必备条件。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合理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其与教学内容相互协调,是构建新时代“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体系的关键。今后,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将继续围绕以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教育规律为中心开展课程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成功培养宽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1张联盟等,材料科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Donald R,Askeland,材料科学与工程[上下册)[M]台北:晓园出版社,1989。
[5]William D Callister,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胡赓祥等,材料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杨雄,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与建设[J],科教文汇,2008,(7)。
[8]董兵海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35):18—20。
[9]齐义辉,韩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2):138—139。
[10]崔占全等,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30(1):53-57。
[11]靳正国等-大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改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增刊):31—35。
9.浅谈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九
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
马宇娟
内容摘要:设计一堂科学课,首先要设计出明确的、准确的实验探究目标,再设计了解学生基础上的导入,然后设计对课堂进行前瞻性的预测,最后设计选择的媒体和有结构的材料,这样的设计应该算得上一堂科学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定会上出一堂精彩的科学课。
关键词:科学课
教学
设计的 科学性
科学教学设计要科学,就要体现科学的本质特点,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一是实证意识的培养,设计要让学生从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中获取事实和证据,用证据说话,实事求是地说话。二是逻辑思维的培养,设计要注意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展开符合逻辑的思考。三是质疑精神的培养,设计要让学生大胆质疑科学教学。也就是设计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就必须设计开放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能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那么教学设计不必那么细化,关键应设计如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科学的实验目标。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教师必须对探究实验过程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而设计好实验目标是探究有效的前提,也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有目标就有实验的动力,教师应先研读科学教学大纲,了解教材中的实验安排的目的,确定好具体的实验目标,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做实验前,首先明确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现象等等。这样学生更有信心、更有解决问题的的勇气,实验探究就会很成功。
二、设计科学的导入。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有实验型导入法、电教型导入法、语言型导入法等。例如教学《测定物体的温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课前准备三杯水:热水、温水和冰水;学生桌上也有同样的三杯水,上课伊始,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同桌的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右手分别触摸热水杯、冰水杯,并说出各自的感觉;然后,用各自的右手同时触摸温水杯,刚才摸冰水的学生感觉温水是热的,摸热水的学生感觉温水是凉的;再让学生独自做上述实验:先用自己的两只手分别触摸热水杯和冰水杯,然后用两只手同时触摸温水杯,结果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摸热水的手感觉温水是凉的,摸冰水的手感觉温水是热的。实验说明,凭感觉测量物体的温度是不准确的,怎样才能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呢?温度计就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自然地导入新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三、设计好课堂预测。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作出大胆的预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例如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绝大部分学生的认识停留在声音是由碰撞、敲打„„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怎样把学生的思路从仅仅关注外力的作用转移到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上来?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 :
师问:说说你是怎么制造声音的?(这是学生已有的认识。)师问:你们都会制造声音,那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提出假设,可能是敲打、碰撞„„产生的。)
实验:对“尺、橡皮筋、鼓”发声和不发声的探究
尺弯过来没有声音,弹一下有声音;橡皮筋拉一下没有声音,拨一下有声音;鼓按下去没有声音,敲打一下有声音,现在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意识到声音并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振动,把学生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师问: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有什么办法观察到振动?(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学生借助媒质(纸屑、泡沫塑料、米粒等)和通过感官更清楚地观察到了振动,进一步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设计探究过程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点,而且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并进行课堂预测,使学生探究顺利,学生水
到渠成的掌握新知。
四、设计好科学的媒体和必备的材料。
随着电化教学的推进,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师要设计好选择的媒体,选好有指导、有帮助的教学资源,还要设计好演示材料和分组实验材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在《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时,我使用CAI课件开阔学生的眼界,并让学生收集包装袋,引导学生研读食物外包装,期望学生能在研究中进行如下分析:收集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并能有根据地分类;比较食物保质期的长短,并能分析影响保质期长短的原因;了解食物的配料,分析配料对于食物可能起到的作用。
总之,设计一堂科学课,首先要设计出明确的、准确的实验探究目标,再设计了解学生基础上的导入,然后设计对课堂进行前瞻性的预测,最后设计选择的媒体和有结构的材料,这样的设计应该算得上一堂科学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定会上出一堂精彩的科学课。
主要参考资料:
《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2004年2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杨章宏主编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10.科学教学研究 篇十
科学问题哲学解与科学解的比较研究
科学问题的科学解和哲学解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从其内涵角度来看,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时代所提供的解答科学问题的.科技知识条件,对科学问题进行解答的层面和方法,以及由此决定的二者的实质等方面;从其特点角度来看,二者主要表现出准确性与思辨性、可证性与待证性、应时性和超前性等的差异.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深化科学研究、正确认识现代科学、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 者:刘冠军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部,山东,曲阜,273165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132(2)分类号:N031 N032关键词:科学问题 哲学解 科学解 差异 内涵 特点 意义
11.科学教学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科学传播;科学与社会;圈层结构;科学权威控制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30-01
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人类所创造的这一文明成果。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到今天的科学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的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科学似乎呈现一片异常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日渐突出,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公众对此应接不暇,真假难辩。人们在反思科学的同时,公众不免会疑问:今天的科学怎么啦?科学传播到底在传播什么?怎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这些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研究。
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民众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即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是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对于媒介的重视和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性凸显相联系的。然而,媒介化的极端倾向与外界因素对科学的干扰产生了科学被“歪曲”的现象。这不仅危及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科学传播的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
要防止媒介化的极端倾向及阻止科学外部因素入侵科学,保证科学传播目标准确、快速、有效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科学传播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对科学的反应—对默顿的述评
默顿的主要兴趣点之一在于那些推动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方面,企图通过把科学与社会作简单的二分来考察社会对科学的反应。默顿坚信科学的存在和完善“依赖于特定类的社会结构”,“科学像任何其它具有社会协作性的活动一样,也受到多变的命运的支配”。[1]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文中,默顿用确凿的定量资料论证了“清教原则在某种秩序上对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起到了调节作用”的假设。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默顿一个隐含的假定: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做出径渭分明的简单二分。[2]
二、科学传播中的“圈层结构”模型与科学权威控制力递减律
由于默顿相信在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再有其它环节,因而也就相信科学精神特质在科学共同体内的作用是均衡的,也就是各个层次上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对科学规范有同样的尊重程度。这不符合科学建制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说明科学共同体不同成员掌握科学的程度差异。这里,我要尝试地补充默顿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可被称为“圈层结构”的科学与社会关系模型,其含义是:被称为科学的那种社会建制,以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远近程度可区分为核心层科学、中间层科学和边缘层科学,大致是个分层的球体。
(1)核心层科学,即标准科学。首先,标准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一种普遍的、条理化的概念体系。其次,标准科学的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超国家、地域的。标准科学的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自治共和国”,在这个自治共和国中,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这种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质一旦形成,不容易被科学的外部力量所改变。再次,就社会组织来说,标准科学主要寄居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其科学共同体成员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功利性很少起支配作用。
(2)中间层科学,主要包括潜科学、应用性科学、软科学等。首先,潜科学通常指尚未成熟、还处在幼芽阶段的科学。在库恩眼中的就是“前科学”——缺乏“范式”的有效指导,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规范。当“范式”确立时,“前科学”可转变为标准科学。
其次,应用科学也不同于标准科学,它并不将追求知识概念体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其概念体系也没有标准科学那样完整,目标设计更多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共同体除科研人员外,还有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员甚至企业家。经济、社会利益是研究的动力来源。
再次,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维护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基本原则
从科学的“圈层结构”可以看出,科学被“歪曲”现象主要发生在科学由内向外扩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科学权威控制力被过度削弱。因此要防止科学被“歪曲”,关键是保持核心科学科学权威控制力对外围科学的影响,避免外围对科学核心的影响,即保持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单向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至少要在科学评价、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传播、语言使用这四个环节强化科学权威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l)根据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圈层结构”模型特点,在科学的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评议制度。首先,在核心科学部分,实行同行评议制度,避免外围因素对科学评价的干扰,保证科学的自主性。其次,在中间层科学,可以采用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再次,边缘层科学可以偏重于外部评价。
(2)标准科学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传统性
波兰尼认为,“原创性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库恩发展了波兰尼的思想,他从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来考察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即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纪律加以约束、规范的活动,否则,科学活动也难以有效地开展。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片面、过度强调发散性思维而忽视最起码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精神特质(科学权威控制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用实证主义的话说,缺乏基本科学“范式”的创新思维被证伪,那只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被证明是错误的观念而己”。所以,在标准科学教育中应注意强化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传统内容。
(3)注重科学知识传播的系统性
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4]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器物层面理解科学,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本文所说的科学传播的完整性,是说要分清科学在不同人群中传播的不同任务。在普通社会公众那里,在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公众了解科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这样可以避免公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于那些准备进入科学共同体的人来说,科学传播的任务就不再局限于边缘层和应用层科学及科学精神等,还应该包含标准科学所应严格遵循的科学规范,尤其要培养他们具有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精神特质。
(4)注意防止科学传播过程中语言的误用。
科学研究中使用专门的术语,科学由核心科学向外层科学扩展时也应体现这些术语的规范性,不能以随意性、自由化的态度来叙述。滥用科学术语,会极大地损害科学信息的科学性及知识性。当前,应特别注意反对让外行在媒体上滥用科学术语。
参考文献
[1]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1页
[2]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9页
[3]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1991年中文版,第23页
12.科学教学研究 篇十二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 在《科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渗透以下新思想和新观念:
一、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大量的科学事实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影响。例如:镜子里的影像、纸的制造、报纸的印刷、钟表为什么能走得那样准确, 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单一色光、眼镜对视力的矫正、电灯泡发光、电冰箱使用的“磁条”门、学校里安装的电铃等等, 都含有科学道理。
在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中, 要着眼于科学的发现与启蒙, 着眼于学生身边的科学现象。在小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内容, 让他们看一看、玩一玩、想一想、做一做。探究知识, 培养兴趣, 掌握技能, 引导他们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科学教学要引导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发现科学现象, 分析科学事实, 增进对科学的认知, 使学生更善于发现身边的科学, 进而把《科学》教学的重心从原来《自然》只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移到科学方法、探究能力上;转移到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 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 使教育更加贴近于人的发展。
认识“科学就在身边”的学习方法, 更能使学生细心地观察周围事物, 处处留心科学, 时时关注科学, 提高小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 懂得如何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的有关问题, 重视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 以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二、引导学生养成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科学习惯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问号走进课堂, 又带着更多、更高深的新问题离开课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科学强调从问题出发, 问题意识是科学的基石, 是思维的动力。
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教师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组织者,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 让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敢说、爱说、会说, 敢做、爱做、会做。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进行探究,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畅所欲言, 提出自己的问题, 谈出自己的看法, 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大家的观点是多样的, 讨论的方向可以是发散型的。对于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 上网查询, 请教家长或请教他人再作回答, 养成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使得学生感受到科学就是发现身边的问题、提出问题, 运用自然规律解决这些问题, 进而主动亲近科学、运用科学,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的科学过程
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经历和掌握事物, 也就在多大范围和多深程度上形成应对事物的能力, 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 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实践的广度与深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深刻地表明了“做”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 客观通过动作转化为主观, 为了认识物体, 主体必须对它们施加动作, 从而改变它们, 必须移动、连接、拆散、合并和再聚拢它们。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这正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生活, 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教学科学, 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大方向。
科学教师要引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诸如玩镜 子、玩放大镜、玩磁铁、做潜望镜、做万花筒、做电磁铁、测太阳的 高度、连接电路等活动。千方百计让学生 在科学课堂动手动脑, 近距离地接触事 物, 运用多种方法和感官认识事物, 用语 言或图画描述事物的形态特征, 体会科 学探究的乐趣, 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 科学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活动, 强调对事物不仅在质上的认识, 更要从量上的分析得出结论。养成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想象, 不安于现状, 不被前人留下的现成的结论束缚住自己的头脑, 这样的课堂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活动, 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的事物和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意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后面隐藏着的规律, 意识到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期待学生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 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在科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 发挥创造精神, 自己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去动手, 去实验, 自己收集信息, 开展调查与实验, 自己记录和处理分析, 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 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和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 得到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 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 并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四、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
在科学课程活动中, 科学教师还要从学生自己身边的科学事实出发,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 如交通路口的信号指示灯、眼镜、电灯泡、电冰箱上的“磁条”门、纸、镜子、钟表、计算机等科学事物的出现, 给人们提供了方便,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一部人类文明史, 就是一部人类科学发展史。人类永无止境地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 从而不断获得进步和自由, 进而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开发科学潜能, 启迪科学思想和发现, 使他们从小树立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个性品质,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创新能力有着深刻的影响, 也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
13.科学教学研究 篇十三
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然而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充满着神秘,在不被人类所认识的时候总披着一层薄薄的细纱,需要人类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探索,去揭掉它,进而挖掘出巨大的潜能。历史付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以重任,肩负着下一代文明程度的责任。因此,人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更不容忽视的是对小学生的培育。随着新课改的一步步施行,科学这门课程在小学应运而生,逐步取代了过去的自然课。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学双向方式要变革。然而怎样的带好队、教好课已是转型阶段教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学生好思想、好方法、好观点的形成离不了教师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近年来科学课内容不但多科性,而且观察与实验也具有多样性。怎样让这些实践活动发挥高效的作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就尤显重要了。在这里借此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等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实际观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随着这项工程的落实,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村人也可以享用各地好的教育资源,也可以把图片、音频、文字材料及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看到也许从未见过的事物;让学生体验一些不易或者无法操作的实验;让学生看到一些平时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的扩展。因此充分的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教与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学习中起到其它教学课型无法起到的作用。然而过分的依赖这一手段,只放一放图片或者单一的利用课堂实录,会使学生对知识和结论半信半疑。更不说有些可能只打开机子让学生看看。若这样仅仅让学生去观察教学是达不到本课程课程标准的。所以实际教学科学课时,力争每一个实验,都做到由多媒体与活生生的新鲜事物及学生亲身经历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巧妙的构思教学。比如:在学习<<青蛙>>一课时,除了科学的利用投影片、录像片段、文字资料外,还可以由教师事先在小河沟里捕捞活的受精卵、小蝌蚪、带尾巴的小青蛙、不带尾巴的小青蛙、成年青蛙各一个,分别装入五个容积为500毫升的透明玻璃杯中,并加入适量的水,为防止成年蛙跳出在后两个玻璃杯口上罩上适当的网子。然后教学中分别按顺序放在投影仪上并放大到影幕上,这样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在水中游动的卵、小蝌蚪、带尾巴的小青蛙、不带尾巴的小青蛙、成年青蛙。使学生对青蛙的生长过程、条件以及形态都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变虚为实,将学生引进身临其境的动物世界。这将收到较好的效果。然后派专人将青蛙放归大自然。并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教育。
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每一节科学课,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观念
科学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包含对学生科学技术、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熏陶和实际锻炼,使学生在掌握和应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如在教学<<磁性>>时,教师的左手心内先握一块圆柱形的磁铁(磁铁暂不叫学生知道);让学生观察拳头的手背和拳轮上吸住的铁屑、书订、大头针等物体,而且甩也甩不掉,然后再让左拳接触粗沙、锯末、碎玻璃、小铜片、和小铝片,无论怎样接触总是吸不住,学生观察到这种现象更感到莫名其妙,认为教师是在玩魔术,迫不及待的要弄个清楚,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的学生真想将教师手掰开看看手里到底是什么?当打开左手将圆柱体磁铁拿走,手上的铁屑、书钉、大头针自动掉的净光,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磁铁作怪,用这种设计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直观的解释磁体、磁性、磁场等概念就容易多了。
三、巧妙的利用小制作和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展开想象,解释问题,揭露谬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室外观察题、技能训练题、创造思维题大多数与周围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指导学生用小制作和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去探究问题的实质,进而获得结论。如在处理“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两个,通过调整两个平面镜的位置,可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的头发。这就证实了人们常言“后脑勺的头发摸得着,看不见”的错误说法。并对学生进行“人要经常用镜子照照自己,看一看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是否端正,养成严于律己”的思想品质教育。还有如巧借身边的事物来解释室外观察题:汽车司机夜间行车时,驾驶室内不能开灯,为什么?教师因陋就简,晚上将室内电灯打开,让学生站在玻璃窗前观察玻璃,当电灯亮时玻璃窗上的玻璃上尽是室内物体的像,而看不到室外的物体。当电灯熄灭时隔着玻璃可看到窗外的物体,而玻璃上室内的像消失了。由此,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尝试说明汽车司机夜间开车为什么不能开灯的原因。使学生大开眼界,进而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现象的习惯。无论何种科学课型,只要通过师生共同开辟科学园地,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去开发、去选取相应的材料,进行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将科学教材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对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结构确信无疑。并可解释许多生活中的谬论。同时,让学生感到身边时时有科学,处处有科学。这样既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浓烈兴趣,又能在轻松愉快而充满神奇的环境中展开想象、获取知识、认识科学。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想象、总结的科学实验习惯。借许多的科学实验结论还可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科学观教育。
四、善于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养成正确的理论来自于实践的教育
一切理论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让学生接触事物的本身。因此,我们要让他们走到大自然中去。自然界随处都有新奇的东西,随处都蕴藏着科学的道理,只有至身于大自然中,学生才有认识事物的机会,才有想像的空间,才有科学的灵感。改革的步伐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去落到实处。仅仅在课堂上介绍自然界的事物,就显的空洞,而学生听起来也会不着边际,这于童心未泯的孩子们迷恋大自然、爱游玩的个性特征恰恰背道而驰。而对于新的科学课程,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创性的组织教学。要让学生走出去,同时教师还必须给予合理的引导。要散而不乱。
总之,科学课的教学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真正的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方法是多样的,思路也是无穷的。无论怎样,我们都应以科学的观点教好科学课。都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们!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 ,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 “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科学第四课《根和茎》,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 ?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 地理 解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五年级第八课《仙人掌的刺》一课,一个学生提到: “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和莲的叶子荷叶相对比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 :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我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一、要充分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作用,关键是看他们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广,因为科学涉及到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需要的课前准备更为充分,因为科学学习需要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受与内化的漫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从上述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二、要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
虽然当前科学课还不如语文课数学课那样受社会重视,但教师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师不能进入以下误区:
(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显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需要整合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说,科学实验课就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科学考察课就要以观察为主;科学阅读讨论课就要以阅读、讨论为主。
(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的。
三、要认真地进行科学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我认为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主要要进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断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3)材料的准备与出示时间是否恰当。科学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上对于材料关注往往会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的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本质内涵。
总之作为一名乡村的科学教师,只要认识了反思的重要性,不要误入反思的误区,认真正确的进行反思,就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能变、能通、能久,从而科学教育教学工作,使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
小学科学四年级教案
汤建新
教学内容:玩气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领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能力目标: 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2、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目标: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 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教学准备:气球、塑料袋、水槽、砖块、空塑料瓶子剪刀、针或锥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1、教师:“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说一说是怎样玩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安排小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
4、学生进行猜测,再想办法进行证明。(如学生松开吹大气球,空气冒出气球“飞跑了。)
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认识空气的性质.1、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方案。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哪里还有空气,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2、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方案中的不足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教师可出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的图例(教材第44页下图)展示“逮住”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种方法“逮住空气。
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你准备用那些感官来进行观察?教师在此可提学怎样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这一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地感知。
4、教师演示砖快放水中冒气泡的实验(实验中的砖块越干燥越好),让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5、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在此,材料可以不局限于教材所给出的,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实验观察,记录现象。
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4、实验验证。
怎样可以把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
四、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1、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