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篇)
1.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1、时分秒
2、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3、测量。
4、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5、倍的认识。6.多位数乘一位数 7.长方形和正方形
8、分数的初步知识。9.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3、长方形正方形
4、分数的初步认
识
四、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长方形正方形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3、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4、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
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
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第1课时 成长小档案
复习内容:教材108页内容 复习目标:
1、通过回忆这学期的学习收获,对全册内容进行整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加深对全册内容的理解。
2、通过对学习中有趣事情的回顾,唤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经验的回忆和愉快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方法策略的有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复习重点:
1、对全册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2、唤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复习难点:
对全册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复习准备:知识网络图、情境课件 复习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整理。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新内容我们学完了,你这学期学习有什么收获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这学期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然后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并做好整理记录。可以看书,也可以参照屏幕上的提醒!(出示课件第108页图)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说详细,最好能举出例子。
2、构建知识网络图
师:这学期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每个人有这么多的收获,你能把我们这学期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吗?拿出你课前的整理,和同组同学交流。全班交流,补充完善。形成下图:
时、分、秒 :
1分=60秒
总复习
时间的计算
测量 :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吨的认识
万以内的加减法: 口算
列竖式计算
估算
解决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口算、列竖式计算、估算、解决问题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解决问题分数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数字编码:
2、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你觉得最有趣的的是什么? 全班交流。感受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有趣。
3、下面我们要分三课时对整册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你认为怎样划分内容比较好?
学生制定复习计划。
三、全课小结
知识武装了我们的大脑,知识增长了我们的智慧,知识使我们变得更聪明。善于总结回顾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我们今后更好的学习新知识,解决更多的新问题。我们继续努力吧!
总复习第2课时 整理和解决问题
复习内容:教材109页第1题 复习目标:
1、通过问题情境,把数与代数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查漏补缺。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时间的计算、用估算解决问题、“归一”、“归总“数量关系的问题。复习准备:课前整理时间、测量、计算单元的内容和错题 复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坐飞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出行方式。飞机飞行中也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我们来看一看。出示例1。
二、重点复习
1、出示第(1)题,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么填?学生可能说1小时飞行750米太短了,所以应该填千米。
总结选择单位的方法:排除法就是非常好的选择方法,排除了错误的就剩下正确答案了。
(2)、师: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质量单位有哪些?交流你总结的有关测量的知识。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吨 千克 克(3)、拿出测量部分的错题,现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解决。学生活动。
2、出示第(2)题
(1)、师:解决这个问题用到了哪些知识?(时间)飞机几时几分起飞?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交流。可能有这样几种方法:看钟面数4个大格分针到12,也就是10时。也可能计算40分+20分=60分,60分=1时,所以是10时起飞。画表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补充练习:飞机大约飞行3小时10分到达成都,到达成都的时间大约是几时几分?
师:这里要估算吗?明确飞行时间由于各种原因不一定十分精确,3小时10分是近似值,所以不需要估算。不是见到“大约”两字就估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时间这部分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或问题?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小组有困难的问题。
3、出示第(3)题(1)、读题,学生独立完成。(2)、师: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3)、补充改错题。(平时收集的学生错题)(4)、你还能提出一个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提问题,并解答。
教师准备一个问题:飞机从北京到乌鲁米奇比北京到上海多飞多少千米?(5)师:关于万以内的加减法你还有哪些问题?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出示第(4)题
(1)读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师: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需要注意什么?(3)补充改错:(平时收集的学生错题)
(4)估一估,5架这样的飞机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 师:280已经是一个整十数,怎样估算?
明确:可以把280看成300,300×5=1500,比1500人少。师:用估算解决问题你还有哪些问题?(5)补充:
5、出示第(5)题(1)、读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交流。2×2=4(小时)
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是飞往西安的2倍”是什么意思?就是有两个2小时,求两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2)、师:倍的认识单元还学习了哪些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补充练习: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呢?
总复习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复习内容:教材110页第2题
复习目标:
1、整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沟通他们之间的联系。
2、通过学生拼一拼、算一算,回顾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用所学的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重点:
通过学生拼一拼、算一算,回顾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复习难点:
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准备:图形课件,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两个任意的长方形。复习过程: 一、四边形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1、出示几个图形,找出四边形,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由学生说出: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就是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并且是封闭的。
2、找出四边形中的长方形、正方行。说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学生说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学生讨论、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课件演示:四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时)长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时)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
二、学生活动拼长方形
1、拿出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一拼
2、学生汇报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2、讨论:任意两个长方形都能拼成正方形吗? 再拿出两个任意的长方形拼一拼,得出结论:只有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一半的长方形,才能拼成正方形。
4、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呢?
(2)计算小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3)×2=18(厘米)18×2=36(厘米)
(3)计算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6=12(厘米)(12+3)×2=30(厘米)
问:为什么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不等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呢? 观察发现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之后少了两条3厘米的边。
(4)计算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 3+3=6(厘米)6×4=24(厘米)
问:都是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的,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相等呢? 学生讨论。
集体交流汇报:拼成的长方形比原来两个长方形少了两个宽边,拼成的正方形比原来两个长方形少了两个长边,所以,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不相等。
三、生活应用
1、完成教材117页第16题。
2、把20幅绘画作品贴在一起制作一个“绘画园地”,要在“绘画园地”四周贴上装饰花边,怎样设计“绘画园地”,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呢?
总复习第4课时 分数墙
复习内容:教材110页第3题
复习目标:
1、观察分数墙,发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和1的关系。
2、利用分数墙复习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和加减计算。发现相同大小的不同的分数。
3、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复习重点:
利用分数墙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有关知识。复习难点:
学生通过分数墙观察、分析、讨论,复习旧知,发现新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准备:分数墙、课件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分数墙。课件先出示一面墙,同学们这是什么?墙,老师再标上分数,说,这是一面分数墙。这里面藏着好多秘密呢,我们来一起找一找吧。
二、自主探究
1,、你找到了哪些分数?把他们从小到大排一排。学生先自己观察,记录,再两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可能直观的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如1/2>1/3>1/4>1/5>1/6
2、你还发现了哪些知识? 可能发现的知识有:(1)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就是1.我发现,2个1/2就是1,3个1/3 就是1.......(2)发现真分数,如:3个1/4就是43,5个1/6就是5/6 等等
(3)同分母分数加减。
如:2/7+3/7=5/7 4/9+4/9=8/9
让学生自由的说出自己的算式。
师:你发现哪几个分数的和等于1了吗?
从分数墙上可以看出:同分母相加的:1/3+2/3=1,3/8+5/8=1 可能会有孩子发现异分母相加的:1/2+4/8=1,教师及时表扬鼓励。(4)师:你发现相等的分数了吗?
学生观察,从分数墙上竖着可以看出:1/2=2/4=3/6=4/8=5/10 1/3=2/6=3/9 问:2/3 等于几分之几?
(5)你还会比较哪些分数的大小呢?
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如:3/5和4/5,2/7和5/7,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分母不同的分数比大小,如:5/6和4/7,3/4和3/9,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比较分数墙的长短就可以看出来)
(以上教学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发现来调整。)(6)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小结:分数墙的作用可真大呀!帮助我们学习了还没学过的知识。你想自己 制作一个分数墙吗?你想怎么做?学生先说一说。比如怎么折出1/5。
四、学生活动。
动手制作分数墙。教师指导。
2.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关键词:七年级;实验教科书;表述;管见
对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实验教科书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的三处表述,作为一线教学人员的笔者觉得有值得改进之处,在此提出,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高雅情趣,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见教材第71页)
旧人教版教材表述为“情趣,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从科学理论的角度讲,这句话是错误的。编者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辛勤努力,再版时修订为现在的提法,值得肯定和致敬!但是,将这句话放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妥。理由如下:
1.从教材本身前后逻辑来看,这句话放在这里显得比较突兀
教材第一框《情趣与兴趣》第一目“情趣源于兴趣”正文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本段依次呈现出三个逻辑层次:从兴趣与情趣的关系中引出了“情趣”的概念,到高雅情趣的实质,再到生活处处有情趣,即情趣→高雅情趣→情趣。事实上,这一段就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趣,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情趣,编者并未有意让学生在此区分情趣的雅与俗。因为在下一目“情趣的雅与俗”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专门讲解。
再看下一段:“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这段是要让学生明白情趣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很明显,教材的第一目主要是讲情趣的概念和情趣的作用,其逻辑顺序是:兴趣→情趣的概念→情趣的作用,中间突然插入一句高雅情趣的表述,的确显得突兀,与前后知识逻辑不统一和协调。反观旧版教材,虽然它的提法错误,但逻辑是前后统一的。新版这么一改,提法正确了,但前后逻辑却不协调了。
2.正由于此,会造成教师讲解时的不便
每次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总会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如果讲完“情趣”的概念后,就讲“高雅情趣”的实质,那么必须先告诉学生情趣有高雅与庸俗之分,而这恰恰又是下一目才涉及的内容,会造成所学知识重复或跳跃;在讲完高雅情趣之后,又回到“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的作用”,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讲完“情趣的概念”,跳过高雅情趣不讲,学生又将质疑教师的讲解。如此,就会让教师教学陷入极难境地。
3.对照其他版本,人教版的这种安排有完善的必要
比如,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第一目的逻辑结构是这样的:(1)生活中处处有情趣。(2)情趣是多种多样的,情趣有高雅、庸俗之分;第二目再水到渠成地讲解高雅情趣的作用。这种编排很有借鉴作用。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新人教版的这句表述应改为“情趣,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心理状态和对生活的追求。”这样,提法既科学了,第一目的前后逻辑又统一了。或者可以把这句放到第二目去,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好奇与从众”(见教材第76~77页)
教材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培养高雅生活的不同途径,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当我提出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的问题,让学生阅读全框内容之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第一条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第二条丰富的文化生活;第三条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无一例外地将第二条关于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心理漏掉。这让我感到奇怪,仔细探究一番才发现,这不能全怪学生。
1.标题应观点鲜明
作为本框题下的第二子目,“好奇与从众”这个标题确实简洁,却不明了,未能像其他三目一样表达明确的观点,而显得格格不入,难怪学生往往因为不解而将它忽略。我认为,面对七年级的学生,目标题应该观点鲜明,这也正好与其他三目的标题协调一致。
2.从这一目的表述来看,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讲“好奇”:教材先设计了一幅有趣的漫画,充分展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幅漫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好奇心对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作用。最后写道:“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事实上,好奇心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但是应该注意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转化为正当有益(而非仅仅是浓厚)的兴趣,才能培养高雅情趣。
3.对于相同的内容,其他版本的表述有值得学习之处
比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让生活充满情趣》同类的目标题是:培养高雅情趣,从良好的兴趣爱好开始。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同类的目标题是: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它们的目标题都是观点鲜明、形式统一。
因此,我们觉得人教版的这一目标题应该改为:“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心理”,这样既可以与其他三目形式统一,又能体现鲜明的观点。
三、“丰富的文化生活”(见教材第77~78页)
教材以北京景山公园老年合唱团的故事为引子,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展现其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教材随后的正文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学习”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阐明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对于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意义。但是,教材只是提到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却对文化缺乏辩证的分析。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与迷信的、专制的落后文化。显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前者,摒弃后者。我们教材里说的“丰富的文化”当然是指先进的优秀文化,不包括落后(糟粕)文化。喜欢动脑筋的学生在学习这里时,曾经反问过:“难道黄、赌、毒文化也能陶冶高雅情趣吗?”于是我们就得给他们辩证地分析一番文化。所以,我以为,这个目标题应改为“丰富的优秀文化生活”,同时教材应增加对文化的辩证分析。
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课时:一课时 课 题:认识分数 听课地点:第一小学 班级:三年级 课堂教学纪要
一、谈话导入。去野餐,相机播放图片
师:图中有什么? 生:他们准备了什么?
师:一个蛋糕每人分一份,两瓶矿泉水每人分一瓶,怎样分?师:四个苹果用什么数字表示?
生:4。
二、新授。
1、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2、请学生拿出圆纸片,折出1/2(2份)板书:1/2 写上(分数线、分母、分子)
师:这个2表示什么?生:表示有两个人。师:对吗?同意吗?生:不同意。生:把一个分成2份。
3、强调平均分成。
4、师:1又表示什么呢?
生:两瓶矿泉水每个人一瓶
生:把蛋糕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
5、齐读1/2,读作二分之一,师写读作二分之一。
二、即时训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出示习题
请学生先说说每一幅图表示的数,强调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2、完成第二题:再次强调平均分(看图说出哪个是1/4)
三、互动:
1、把圆片折出1/2,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虚线。
2、再折出1/4
3、比较1/2和1/4,哪个大?
4、师:怎样折出1/8?生:对折对折再对折,请学生上前台演示。
5、板书:1/2﹥1/4﹥1/8。师: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是相同,是分子相同。
3、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大。
4.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认识整时,教材91-9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3、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
课前准备:课件、学具钟、教具钟、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每天早晨,你们几时起床?你们自己会看时间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
我们要认识钟表,首先我们来认识钟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面观察一下,看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钟面上除了有数外,还有两根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出示:长、短)
你们知道长的针叫什么吗?短的针呢?(板书:分针,时针)
指着课件上的钟面,问学生这两根针叫什么名称?
2、初步认识整时
(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出示:7时的钟面)如果学生说是7点钟,要告诉他们在数学上又可以说成“7时”。(板书7时)
(2)拨时间
(3)归纳认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三,思维训练
1.教材第92页的内容
(1)说出时间,写出时间
(2)完整地说一说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2.6时再过几时是12时?3时和9时的钟面哪不一样?
3.画时针
5.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不进位加法)
(印江县木黄镇丰塘小学
冉隆友)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难点: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并说出算法)
12+7 13+5 13+5 2+17 4+13 8+11 14+3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导入新知。
(1)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同学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二年(1)班有35 人,二年(2)班有32人,二年(3)班有37人,二年(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教师提出问题:二年(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4)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请学生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5+2= 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2)学生汇报。可能有以下算法: ①口算法:5+2=7,30+7=37。
②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2根,最后合计3捆零7根。③计数器法: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然后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即7个珠子,合起来是37。3.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叫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教师示范,感知竖式。3 5 + 2 3 7(2)出示算式25+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①根据教师示范及摆小棒,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②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③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小结: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尺画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例2。
出示例2:二年(1)班和二年(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抽生汇报。(2)在黑板上展示竖式 5 + 3 2 6 7(3)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53+6= 35+23= 43+26= 2.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35+2=37(人)35+32=67(人)
6.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复习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
复习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复习过程:
一、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
2、要求说出图形名称。
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
教师相机板书(特征,关系,各部分名称,周长计算方法)
二、周长计算方法
1、计算图形周长
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求它的周长。
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求它的周长。
长是6米,宽是3 米,求它的周长。
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课堂练习
⑴给一块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手帕缝制花边,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花边?合多少分米?
⑵小红沿着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2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⑶给一块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⑷给一块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如图:
篱笆长多少米?
⑸用两个边长都是2分米的小正方形拼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⑹用两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小长方形拼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1、P111.10--12(完成在书上)
7.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七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8.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1、能听懂,会说Hello./ Hi.Goodbye./ Bye.I’m…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2、能够听说,认读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 pencil box, book, bag.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
3、能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A部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 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运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3、Let’s sing 本部分主要通过学生学唱ABC song,让学生初步接触字母的发音,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
4、Let’s find out 通过找字母,让学生了解字母。
二、课前准备
1、将教师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为Let’s pla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三、教学步骤
【一】热身(Warm-up)
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Yeah!Bye!Cool!Wow!E-mail, 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新课展示一:
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
(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I’m Sarah.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I’m…(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I’m Wu Yifan.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三】趣味操练(Practice)趣味操练一:
(1)请戴着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 猜对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 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em/.(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新课展示二:
教师播放Let’s sing两遍,学生边听边跟唱,让能力强的学生唱一遍,教师适当进行奖励或表扬。
教师领唱,学生跟唱,全体同学一起唱。分小组唱,对于唱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趣味操练二:
(1)请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找出在小村庄里出现的字母,对于找得又快又好的的学生要加以奖励,有能力的学生让他们读出这些字母。(2)教师和学生一起校对。
(3)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学唱歌曲ABC song.【四】课堂评价(Assessment)要用Hello!/ Hi!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绍。【五】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学习4个有关文具的词汇:pencil, ruler, eraser和crayon.2.Let’s chant 本部分通过 I have a an… 的歌谣,练习并运用以上单词。
二、课前准备
教师自备与本课相应的文具(实物)和单词卡片。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复习(Warm-up/ Revision)(1)演唱歌曲A B C song。
(2)请几个学生戴Sarah, Wu Yifan等人物的头饰,两人一组打招呼问候:Hello, Sarah!Hi, Wu Yifan!(3)让学生之间互相打招呼问候(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或中文名字)。(4)将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给学生出示文具实物,教新单词 pencil, ruler, crayon, eraser.教师边教边作示范。如pencil一词,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图片介绍新词,带读并示范,让学生在I have a pencil.的指令下出示铅笔。可用同样的方法教本课时的其他文具。(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crayon及eraser两个词的发音。对于多音节词,教师可采取“先部分,后整体”,分音节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eraser一词,教师先示范整个单词的读音,然后分音节请学生跟读e-ra-ser,最后再让学生跟读整个词,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把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rei/上。)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词汇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3、趣味操练(Practice)(1)游戏活动 A、“寻宝藏”:让一学生面向黑板,另一学生把教师准备好的宝藏(即本课时的学习用具)藏到其他同学的书桌里,寻宝藏的同学开始寻宝,全班学生读该单词,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较远时小声地读,当寻宝的学生离宝藏较近时大声地读。B、猜物品游戏:将crayon等文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们同学出来选一样文具攥在手里放在背后(2)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
4、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2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听说、认读新单词pencil, pen, ruler, eraser, crayon, 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教学反思:
B 部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通过情景会话,让学生学生知道如何用What’s your name? 询问对方的姓名以及表达道别的说法:GoodbyeBye.2、Let’s play
本部分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玩游戏来进一步巩固Let’s talk中的会话.二、课前准备
教师应准备自己的名字卡及本课主要人物的头饰。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 Revision)(1)唱 ABC song歌(2)师生互相问候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老师指自己说Hello!I’m Miss / Mr… 然后用My name’s… 再重复两遍自己的名字。接着对一名学生发问What’s your name?(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他,并用口型揭示他回答My name’s… 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引导学生用My name’s… 回答问题。
(2)跟读、模仿What’s your name? 注意学生对name的发音。(3)教道别语Goodbyebye, 告诉学生意思是“再见”(4)听录音来展示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
(1)Pair work: 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书上Let’s talk的对话。(2)Let’s play中的游戏.(3)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头饰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师”通过问What’s your name? 同学回答My name’s… 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头饰戴在头上。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表演Let’s talk的对话。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要求学生听录音,然后仿读课本第4-7页的内容并拌有动作表演。(2)鼓励学生用第4-7页所学的内容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learn 本部分将继续学习有关学校及学习用品的词汇:bag, book, pencil box, pen.2、Let’s do 本部分主要让学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并运用所学的词汇。
二、课前准备
教师自备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文具(实物)和单词卡片。
三、教学步骤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开火车”: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口语问答,要求又快又好。
(2)通过图片和单词卡片复习学过的单词crayon, ruler, eraser, pencil.(可通过做Touching game或Matching game来复习)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1)Let’s learn A、通过实物教pencil box, bag, book, pen.在教“铅笔盒”pencil box时,出示“铅笔袋”pencil-case, 并说明它们的区别,即:用软皮或塑料制成的通常称为pencil-case, 用铁等较坚硬材料制成的叫做pencil-box.同时教pencil-box.B、新单词的教学也可通过旧单词来引出。如:pencil 到pencil box.(2)Let’s do 教师边做打开书的动作边说Open your book.然后边做合上书的动作边说Close your book.(重复两次)。再拿起铅笔盒,做打开、合上的动作,并说:Open the pencil box.Close the pencil box.请学生说出open, close的意思。用同样的方法教Show me your pen.Carry your bag.等句子。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让学生将所有学过的文具全部摆在桌上。教师说:“Show me your book.” 学生须快速举起并大声说:“Book”.(2)游戏:画文具。(3)通过游戏Simon says练习以show, open, close, carry 所引导的祈使句。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学生根据录音,快速拿出所听到的文具。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9.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去观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具备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为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两型社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人数114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今后还需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目标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9、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0、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1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课时安排:80课时)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6课时)
加法„„„„„„„„„„„„„„„„„„„„„„„„„„2课时 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口算乘法„„„„„„„„„„„„„„„„„„„„„„„„1课时 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学困生辅导计划:
一、学困生名单:
二、学生表现及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差,学习习惯不好,没有自信心,家长重视不够。
三、工作具体安排:
1、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态,新学期新面貌,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2、加强计算的辅导,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学习过程中予以特别关注,提供一切可以给予的表现机会。
4、“一对一”的辅导,加强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协助,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巩固所取得的成绩。
6、跟进辅导,查漏补缺
四、预期效果
10.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十
练习三(2)
教学内容:练习三13——20题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巩固不用调商的除法计算方法
巩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掌握连除与除以两个数的积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说说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完成13题。
师生分析解题过程。
针对出现的普遍问题予以几种讲解。
二、练习
1.独立完成14、18、19题 2.同桌交流答案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订正
5.16、17题讲解
先通过练习第一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已有三年级的连减=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经验,很容易加以总结)再练习剩下的题目,化难为易。指名板演。
三、作业
11.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十一
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1、同学们去过公园吗?公园好玩吗?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比公园更好玩的地方,它就是数学广角。为了把数学广角的每一个地方都游玩一遍,还特意请来了我们的好朋友。瞧!它来了。
2、蓝猫提示数学广角的大门是由1和2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那些数? 生:
12、21 师: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生:这两个数字交换了位置。
师:密码到底是那个两位数呢,我们一起看一下。
3、课件演示:密码跳动,跳动21时门慢慢打开,出现第二道门的密码,这道门的密码是由1、2、3三个数字中的两个组成,密码可能是哪些数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数字卡片摆,另一个人就在纸上把摆的数几率下来,看看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那些数,比比那个组写的最全。
(1)学生两人一组,合作操作,边摆边记。(2)学生汇报。并说一下你是怎么想的。生:12、31、32、23、13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还漏掉一个21。
师:观察的真仔细!要想使排列的数不重复也不遗漏,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生1:把1放在十位上,组成12、13;把2放在十位上组成21、23;把3放在十位上组成31、32。
生2:把1放在个位上,组成31、21;把2放在个位上组成12、32;把3放在个位上组成13、23。
生3:我是先摆出的12,把他们的位置颠倒就成了21,有摆了13,颠倒位置成了31,最后摆了23,颠倒位置32。
4、同学们真棒,摆成了这么多的两位数,我们发现一旦按照你的一定的顺序来摆就既不用遗漏也不会重复。那么密码到底是哪个两位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密码跳动,门被打开)
5、门开了,我们一起进去逛逛吧!小朋友,你们好,这里的玩具5角钱一样,任你挑选:(课件展示玩具店)你打算怎么付钱呢? 生:我拿两张2角的和1个1角的。生:我拿5个1角的。生:我拿一张5角的。
生:我拿一个2角的和3个1角的。让学生上台展示出5种方法。
6、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付钱的方法,接下来蓝猫想邀请我们班同学参加乒乓球比赛,同学们愿不愿意(愿意),但有个要求,必须从蓝猫给我们准备的衣服中选出一套穿上方可参加。(课件展示两件上衣)两条裤子,你有几种搭配方法。(1)学生分组讨论。(2)汇报交流。
7、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我们可以去参加乒乓球比赛了,如果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3人一共要比几场? 生:3场。
8、师:咦!排数时3个数字能摆成6个两位数,比赛时3人却只能比3场?
生:排数时两个不同的数字交换位置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比赛时两人交换位置还是他们两个人。
9、比赛结束了,蓝猫还为我们准备了午餐,要求饭和菜只能选一种,你有几种选法? 课件出示: 米饭 馒头
排骨 西红柿汤 鱼
生:米饭和排骨、米饭和西红柿汤、米饭和鱼、馒头和排骨、馒头和西红柿汤、馒头和鱼。
师:真聪明,这位同学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来排列,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又没有不同的排列法?
生:我是这样排列的,排骨和米饭、排骨和馒头、西红柿汤和米饭、西红柿汤和馒头、鱼和米饭、鱼和馒头。一天的游玩结束了,同学们今天的表现棒极了,蓝猫非常留恋咱们同学,想和我们合影留念,你们愿意吗?(愿意)三个人站成一排,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10、今天同学们和蓝猫一起游玩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除了开心之外,还有什么收获?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09-11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8-20
湘教版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07-1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9-15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8-09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题07-13
2022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