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2024-09-05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精选10篇)

1.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郝春新 朱翠云

【摘要】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大多数。河北省农村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真正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如果得不到有效开发,就不能转化为人力资本,不仅会影响农民增收,还会直接影响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河北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经济强省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河北省 问题 原因 对策

河北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人力资源数量众多。据《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0》统计,2009年河北省人口为7034.4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531.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8.63%;农村劳动力为3206.59万人。这表明河北省不仅是农业大省,而且农村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质量较低。人力资源素质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主要包括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第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受教育程度低。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其次是小学文化。2009年河北省农民家庭中平均每百人中:小学文化程度的17.8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59.28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分别为17.30人和2.47人,而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81人。可见,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绝大多数在初中及以下。而且,仍有相当部分初中学生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甚至部分初中生中途辍学,大部分农村学生不能进入大学深造,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二是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河北省农村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数量2009年虽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仍为36.95万人,农民家庭劳动力中每百人中就有文盲和半文盲1.67人。数量巨大的文盲半文盲的存在,对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无疑构成了巨大挑战。

第二,思想素质落后。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思想素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了许多变化。求知欲强了,婚姻观、伦理道德观以及致富观都有改变。但由于传统思想文化和旧教育体制的影响,他们仅把教育和知识作为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而没有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需求,更没有视为发展动力的源泉,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甚远。

第三,身体素质较差。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统计,2009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49.67元,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3349.74元,其中用于医疗保健的仅为289.27元。农民在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条件较差,营养不良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贫困地区一些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饮水困难且不洁,住房条件差,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医疗卫生保健投入低,设施匮乏,以致农民可以获取的卫生和医疗资源大大落后于实际需要,尤其边远贫困地区,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当比例的农民没有优生优育意识,不顾家庭和身体条件甚至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多生。这些都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较差。

农村人力资源大量闲置。一方面河北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均耕地偏少,农村又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许多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很多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闲在家里,聚在一起打麻将、喝酒、聊天等等,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

优秀劳动力流失严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有知识、有文化、掌握某方面技术的新型农民仅为106万余人,约占乡村劳动力人口的3.3%,数量极为有限。有些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脱离农村一去不复返,许多则选择外出务工经商,真正留守农村务农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教育基础长期薄弱。相对于全国其他省份,河北省的基础教育处于中等偏下程度,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看,农村的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基础尤其薄弱,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机会很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承德、张家口的部分山区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到位,有些地区名义上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学生逃学一两年外出打工,但校方为应付上级检查,依旧发给中途辍学学生毕业证。《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0》统计,全省普通中学在校生为372.73万人,而农村学生仅为87.75万人,占23.54%。全省普通中学3548万所,农村1641万所,占46.25%。巨大的农村人口数量与所占薄弱的教育基础形成了鲜明反差。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未得到足够重视。首先,基层政府重视不够。县乡基层政府往往对各种物质要素的开发和利用关注有余,而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不足。没有看到“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最富于创造性的资源”,也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充分高效利用现有物质资源的前提,而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为忽视。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必然导致工作无从着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尚未提到应有位置,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其次,农民自我要求开发的意识不强。与其他沿海和南方的各个省区相比,河北省的农民观念比较落后,封闭、自私、狭隘、落后的小农意识以及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规划意识。甘于贫困和碌碌无为的生产观念使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缺乏足够的积极性。

农村落后的教育方式未得到根本扭转。河北省农村学校至今仍在实行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其课程和教学内容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所用的教材与城市并无两样;农村职校同样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职业技能的教育,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职业院校的专业陈旧,不能体现市场需求与就业导向,造成农村人才供需脱节,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体系不完善。近年,河北省虽然进行了一些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但仍缺乏完善的组织、市场和制度体系。有的基层政府对于如何有效培训和开发本地人力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即使组织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更无法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合力。真正的社会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农民仍然要依赖于土地保障和子女养老,这势必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造成不利影响。

河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提高认识,统筹安排。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农民要充分认识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经济、社会,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要依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科学可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组织等方面,加大投入,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有序高效地确保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一要整合教育资源。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对全省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城乡教育布局,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二要加强教师管理。要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要通过奖励、竞争等机制鼓励教师通过自考、进修、函授、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学历、业务和综合能力,为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三要加大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进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建议对农村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上浮一级工资,并优先评定职称,优先推荐享受各种荣誉;二是对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予以重奖;三是对考核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的书报津贴,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人自觉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四是定期召开农村人才表彰大会,给予农村专业能人和强人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积极向上级政府推荐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村青年人才作为乡(镇)、村的后备干部;五是为留住人才,可制定更加宽松的优惠政策,如对于大学生返回家乡工作并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报销其大学期间的学习费用。

完善农民的各种保障制度。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与河北省实施三年大变样伴随的大面积拆迁以及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也凸现出来。此外,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都逐步地显现出来。因此,应根据河北省省情和农村的实际,加强研究和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实现农村与城镇的接轨。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2.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二

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力资本为前提的, 因此, 要探讨人力资源的有关问题, 必须从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入手。

在学术领域, 不同的学者对人力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从能力的角度来理解,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智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总称[1]。从广义的角度理解, 人力资源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并能够通过支配其他资源从而创造巨大的价值, 因此,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

根据上述对人力资源概念的阐述, 我们可以将农村人力资源理解为农村范围内, 经过一定时间和教育之后, 能够将体能和智能发挥出来, 并进行生产和服务的适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它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其包含农村范围内构成劳动力的那部分人口数量和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特征。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 通过调控数量、提升质量和优化结构, 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的过程。

2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概述

目前, 我国农村拥有数量庞大的人力资源, 甚至存在劳动力资源剩余的资源闲置状况。中国每年新增的1300万左右的人口绝大部分产生于农村, 这意味着每年农村净增600-700万左右的剩余劳动力, 农村人口基数大, 增长快, 但是, 同时老龄化趋势也非常明显, 这给农民就业和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并未同步发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的小学和初中以下的毕业生占农业总人数的绝大部分, 由于小学教育中涉及的农业技术知识内容很少, 职业教育的落后, 农民的自学和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加上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市场经济意识薄弱, 信息的接受和处理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差, 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仍长期处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低素质阶段。

面对以上问题,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在20多年内制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政策,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 成绩属于过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 展望未来。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虽然我国农村教育培训初见成效,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远未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地区分布不平衡现象严重,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水平普遍高于落后地区。此外, 近年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但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农民的自主开发意识逐步增强,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 造成高素质人才所干非所学, 资源浪费现象突出。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要求我们加大力度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以适应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成因分析

我国农村目前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重重的现状是历史、经济、政策和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能必须找到阻碍其开发的症结, 然后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第一, 农村人均收入低直接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在经济状况落后的状况下, 衣食等基本生活资料耗费了农民的大部分收入, 从而不得不减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直接导致广大农村民众受教育和培训程度低, 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第二,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高且收益低的现状让多数收入有限的农民无奈选择放弃对孩子进行高等教育的投资。

第三, 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在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情况下, 农村老年人养老成为众多青壮年的沉重负担, 迫使他们选择进一步削减人力资本的投入。

第四、农村教育资源短缺, 条件落后。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 大量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来说非常薄弱, 表现在教育投入不足, 教师工资和待遇得不到保障等诸多方面。部分地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尤其忽视职业和成人教育。农村大多数地方比较重视小学和初中基础教育, 而忽视了提高劳动者技能最为直接的途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这导致农村虽然人口数量多, 但却无法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 这也是当前我国是人口大国, 而非人口强国的原因所在。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也直接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现状。

4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长期以来, 在城乡二元结构和管理体制下, 我国形成了城市和乡村两个社会和经济系统, 导致两者在经济、文化上缺少沟通和互补, 反映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巨大差别, 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 不利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 大力推动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 更是消除不平等, 重建社会公平机制, 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一, 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 加大投资力度,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 尤其要重视成人和职业教育, 培养从业人口技能素质。拓宽农业高等教育, 对考入大学的农村困难学生继续推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政策。通过以上措施多角度, 全方位改变农村文教事业落后以及就业困难的状况。

第二, 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 实行公平补偿, 使农村居民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为其解除后顾之忧, 从而转变生育观念, 促进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和人力资本的个人投入的增加, 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第三, 加强农村组织建设, 发挥集体资源优势, 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农民组织主要包括经济性农民组织、政治性农民组织、基层自治性农民组织和社会性农民组织。这些基层民主机构由农民自发组织而成, 在各自范围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效克服单个农民在变化无常的市场面前的脆弱性, 可有效利用集体智慧和资源优势, 改变过去农产品经济交易中的不利地位, 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农村基层文化和政治建设。

第四, 利用信息科学技术, 为人力资源的高效流通和利用创造信息互动和专家咨询平台。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信息化逐步向农业和农村渗透, 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来源, 提高农民对于市场变动的应变能力, 及时补充新知识, 强化自身的素质。

5 结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巩固发展成果,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解决社会矛盾, 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 则必须改革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并轨”, 要打破城市和农村长期存在的经济隔阂, 使两个曾经互不相干的经济体和社会体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统一整体, 首先必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建设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的适应性问题, 毕竟新农村建设不是城市建设, 不能盲目而武断地“向城市看齐”,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 必须根据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社会结构等特点, 制定科学的指导方针, 采用“农民自治”的政策, 大兴农村文教事业, 选贤任能, 培养大批农村骨干, 发挥农村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从实际出发, 建设富有农村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要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 必须改变过去“授人以鱼”的单一济贫政策, 而要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入手, “授人以渔”,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 以技术促进生产, 以科学引导生活, 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缩小城乡差距, 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文章在概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金深.城乡经济统筹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三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妇女 人力资源

目前,我国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她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一、妇女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妇女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近几年来,妇女不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主妇,而且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杭州市为例,农村妇女已占农村一线劳动力的50%以上,在种植、养殖、加工中承担着更多的工作量,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妇女是农村精神文明的直接推动者。农村妇女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中起着主导作用。近年来,杭州市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家庭教育双合格”等活动中,身体力行,为弘扬时代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农村妇女在家庭增收中的作用。以杭州市为例,有一大批农村妇女,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手工业技术培训、学习,使她们掌握了科技致富的新技术、新工艺,成为“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她们劳动收入与家庭收入的比重也连年上升,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妇女整体素质较低,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在思想意识上,停留在“满足温饱、吃穿不愁、围着灶台、丈夫、儿女转”的状态;在经济意识上,有小富即安思想,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在家庭生活上,大多数农村妇女“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意识根深蒂固。二是文化科技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据统计,杭州市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总数的41.3%。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了总数的42.1%,15.6%和1.0%。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大多数农村妇女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农业技能,对一些政策措施、经营信息更是知之甚少。

2.农村妇女参政总体比例偏低。以杭州为例,据统计,只有25%以上的妇女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参加村委选举。这就将导致女性的意愿不能在决策层有效地表达和融入政策之中,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女性特有的优势和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挥。

3.农村妇女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够。以杭州市为例,农村妇女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70%是电视,只有27%左右的人经常看报纸、杂志、书籍,20%左右的人偶尔看报纸、杂志、书籍,接触网络的人就少之更少,只有5%左右的人上过网。信息的贫困制约了农村妇女自身素质的发展。

4.农村妇女知识水平不高。以杭州市为例,有65%的农村妇女想学一门新技术,有想读更高学历的人占了75%。这说明大部分的农村妇女的知识水平远远达不到现在社会的要求,知识缺乏使得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

5.农村妇女劳力负担加重。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家务活普遍繁重,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长达4.15小时,比男性多2.7小时。就家庭事务的分工而言,家务大部分由女性干的家庭占50.37%,完全由女性干的家庭占26.7%。严格的角色规定使农村妇女的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制约。

6.侵犯妇女权益现象依然存在。歧视虐待生女孩的妇女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女童失辍学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少年女性受教育年限偏低。此外还存在妇女人身权受侵害、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影响了女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性的发挥。

三、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

1.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议政府予以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把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的作用。

2.大力宣传,唤醒意识,更新观念,鼓励参与民主政治管理。首先,要唤醒农村妇女参加建设新农村的意识。其次,以典型事例激励广大妇女,使其摒弃传统观念,使之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培养一批女村支书、女村委会主任,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优秀女性中大力发展中共党员,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3.提高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各级政府及妇联要对农村妇女进行全面系统的素质和技能培训,使其不断增强致富本领。首先,要创新培训内容。不仅要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还要拓展到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等各类知识的培训。其次,要注意培训的层次化。对农村科技致富骨干、基层干部等集中进行农业高新技术、市场营销、网络知识等培训,使她们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标兵;对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相对差的妇女,通过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她们能掌握1—2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再次要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可采取集中和分散办班等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培训,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深化女性素质工程,提高妇女参与发展的综合素质。各级妇女组织要把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培养优秀妇女人才贯穿于妇女工作之中,努力争取在各地创建1个“妇字号”培训基地,培训失土、失业妇女,帮助她们实现再就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职业技能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广大农村妇女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激烈、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怀明程晓陵:南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5(07):115-116

[2]刘福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效应[J].经济问题,2005(01):45-47

4.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四

近年来,随着我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衍生了特殊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教育生活问题,且日益凸显。为全面掌握营口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为政策出台提供实证依据,2007年11月,营口市教育学会对大石桥市黄土岭镇、汤池镇和盖州市团山镇、西海镇的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大石桥市、盖州市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的支持下,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及整群抽样方法,调研了9所学校。对学校领导、84位教师、110位家长(或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完成了对1005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现将调研结果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策建议综述如下。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当地经济水平高低与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成反比。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薄弱的农村地区,劳动力向外流动规模较大,儿童留守率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农村乡镇,一些农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纷纷到城市去打工,而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若随父母到城里入学又困难重重,就只好留在家乡入学,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以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为例,该镇地少人多,农业产值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接受调研的刘家沟小学和黄土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留守学生人数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4.3%和38.5%;而同样是农村乡镇的汤池镇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该镇地处大石桥市城边,经济发展较好,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少于黄土岭镇,接受调查的汤池中学和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率仅是该校学生数的3.2%和1.4%。

(二)父母长年在外,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多数在异地打工,调查显示:由于他们大都是高中以下文化,又没有专业技能,除

7.8%的人做小生意外,其余的都在建筑业、服务业、服装厂工作,或开出租车、做零工,生活较艰苦,劳动强度大,空闲时间少,对孩子的生活照料极少,更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感知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从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联系沟通,很少见面,分离时间较长。其中,父母“半年回一次家的”为52.4%,“只有过年时回家的”为26.3%,与父母电话通话间隔一周的占41.1%,间隔一个月或几个月以上的占17.5%,还有3.2%的孩子一年甚至是几年才和父母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父母的关注只停留在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完成作业的好坏、听没听话、在学校挨没挨批评等方面的情况,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有效的指导。

(三)隔代监护比例较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低。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朋监护、同辈监护,还有少数孩子自己单独生活。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祖辈生活在一起,在接受调

研的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的占总数的71.2%。调研组重点对隔代抚养人进行了访谈,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老人们感觉力不从心,年龄大,身体差,文化程度低,还要承担家务劳动,没有能力和精力辅导孩子学习;教育观念和方法也相对陈旧落后,和孩子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沟通比较困难,自认为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只能尽力保证其生活温饱,督促完成作业,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甚至是百依百顺、放任自由,缺乏对其及时有效的家庭约束管教。

(四)各方面联动不够,留守儿童社会管理机制空白。

调研发现: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调控和管理作用弱化,90%以上的乡、镇、村没有将留守儿童问题纳入职责范围内和工作日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留守儿童工作管理机制,有关方面对此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社会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

在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存在管理上的“真空”,例如: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严重匮乏,留守学生走出校门,无处可去,免不了要光顾网吧和电子游戏厅,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引诱和侵袭,损害身心健康。地方财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如:在留守学生较多的地方,开办寄宿制学校,是一项让留守学生在集体中感受更多关护的有效措施。但新建、改建学生宿舍,改善办学条件,招聘生活教师,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会增加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开支,加剧其经费运转困难。

另据了解,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大都有较强的责任心,给予留守学生学习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照顾,做到定期家访,和其父母、监护人保持联系,沟通情况。但由于部分学校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制约,目前。74%的农村学校还没有针对留守学生教育中缺失的问题,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专题教育活动,进行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农村家长学校没真正发挥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作用,留守儿童的家长及监护人对教育知识的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都有待于科学指导。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缺失父母”使他们置于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面临着生活失管、教育失教、身心失衡,引发了成长中的诸多问题。

(一)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由于过早地接触世事,独立意识较强,懂事,能体谅父母的疾苦和不易。但普遍存在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成长中的留守儿童,有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内心里也产生了许多烦恼和冲突,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极少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问卷调查结果反映;有心事时,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老师,然后是好朋友,最后才是监护人,还有的孩子对谁也不说),时间长了,留守儿童会产生失落感、无助感、焦虑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降低,很容易形成内向、孤僻、自卑、自闭、悲观消极等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因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缺乏情感沟通的基本技能。

(二)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自律性差,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他律,家长对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人格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管不着孩子,在回家探亲的短暂时间里,又舍不得管;而监护人尤其是隔代监护人,对孩子偏重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少于精神上和道德上管束引导,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缺乏严格的家庭管教,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矫正,无形中助长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我行我素、不遵守校规,与老师、监护人对立,做事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常有迟到、旷课、说脏话等不良行为。

(三)学习较差。除了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刻苦,有较强的钻研精神,成绩较优秀外,多数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总体偏低。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没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投资,反而认为是最大的负担,只把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因无法照顾孩子有负疚感,用物质方式进行补偿,比如多给零花钱,不加限制等,使一些留守儿童形成功利主义的价值观,爱慕虚荣、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导致部分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另外,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隔代抚养人的文化素质偏低,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知识的解答。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单纯是农民家庭的“私事”,也不止是教育问题,实质是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在农民问题上深层次的反映。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教育均衡发展、新《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也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有全局性的任务”。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及教育状况问题,出台政策,采取措施,保证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应成为我市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新问题、新任务。

(一)加快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教育权益的落实。

为方便留守儿童随外出父母异地入学,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政府应制订、实施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开辟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绿色通道”。例如:为其建立流动学籍;根据具体情况,改善必须回原籍参加中考、高考的制度;免除借读费、建校费和捐资助学费等各种名目的收费,降低留守儿童异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同等的权益,使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能把孩子留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同时当地基层政府,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留住剩余劳动力,让他们在家依然有钱可赚,根治留守儿童问题。

(二)转变观念,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有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更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的发展。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教育局等部门要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以农村家长学校为依托,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力度,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倡导家长要经常、主动地与孩子探讨如何对待金钱、学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并为其提供正确的指导。加强与孩子沟通,增加交流频率,与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联系,除了电话沟通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引导孩子情感良性发展,做到挣钱与教育孩子两不误。

还应该通过农村家长学校,开设留守儿童监护人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其明确监护职责,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监护水平,共同商讨教育的办法和策略。

(三)科学管理,发挥农村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一要加快留守儿童较多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弥补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其发挥学校、老师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二应以人为本,建设教育主课堂。学校要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将明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专设心理辅导老师,对留守儿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排遣其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帮助留守儿童顺利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保证其身心和谐发展。

(四)聚合多方力量,健全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共管网络。

首先,要加大对新《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和教育更多的人们关爱留守儿童,增强社会关注程度,坚决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关爱、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呵护网络,代偿缺失的亲情。各乡、镇、村(居委会)应尽快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别要关注生活困难、问题突出、单独生活的留守儿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组织多方力量,如:学校退休老师、班主任、共青团员和其它热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开展有益集体活动,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5.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五

一、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概况

商城县地处淮南江北,位于吴头楚尾,深受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堪称人杰地灵。由于地处南北文化交汇处,又是东西部地区的纽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能工巧匠;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和富余劳动的自然调剂,加之近年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培养和信息交通的发达,农村各行各业中又涌现出了大量的各种技能的人才。

(二)在农民工中发展优秀青年入党初见成效。目前,全县农村技能型人才中有正式党员253人,占总人数的12%。在劳务输出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驻外党支部48个,党总支4个。如商城县观庙乡赵占清加入党组织后,在武汉建立了观庙乡驻武汉自来水水务集团党支部,架起了组织与党员、家乡与输出地之间的“连心桥”、“致富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在农民工党员和农民工中培养和选拔“双强”党员和干部。如余集镇西湾村农民党员雷显银外出创业致富后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全村国内生产值从1996年的326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968万元,95%的农户住上了楼房,85%的农户购买了摩托车、运输车等。

二、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一)农民工中人才资源的成才途径。概括起来,全县技能型人才的成才途径大致有四种:一是能工巧匠型。有些农村技能型人才属当地乡土人才或土专家,其技能大多是本地沿袭下来的,并加以改进,提高科技含量。他们有的利用本地资源图发展,有的外出拓天地。如苏仙石乡关帝庙村农民张仲怀在家是个木匠,后来在北京打工,从给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修修补补搭搭台开始,发展到为台里做道具,现拥有资产几百万元;长竹园乡新建村农民周云芝,在传统的种茶、制茶基础上,在外打工学习人家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验,回乡后创办了“白云茶场”,年收入达100万元,创利税40万元,带动周边4村500多户农民从事茶叶生产;武桥乡月塘村农民赵忠耀,苦学烹饪本领,将家乡的特产、厨艺带到上海加以提高,新开了上海黎安饭店,经营大别山特色菜,受到上海人的青睐,年收入50—100万元。二是技能学习型。有些农村技能型人才通过边打工边学技术、边管理边进修,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逐步在同行业中成为技术骨干、业务能手民营企业家。如双铺镇农村技能型人才张斌,在打工期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很快成为建筑行业里一名行家里手,不仅能带班施工,还能识图制图;上石桥镇农村技能型人才马启宝,开始在平顶山建筑工地当学徒工,后来成为建筑行业的行家里手,实现原始资金积累后,自己创办了平顶山市振兴建筑公司;武桥乡农村技能型人才余广艳1982年被所打工的公司委派到平顶山建筑技工学校学习,实现了从一位普通打工仔变为优秀技术员的飞跃,在建筑行业有所作为后又投资兴办了一所民营学校。三是政府培训型。1996年,通过整合资源,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培训服务中心,培训输出了一大批缝纫、汽车驾驶、电脑等一大批优秀学员。2004年以来,全县共选送市级培训学员657人,毕业490人;招收县级培训缝纫技工学员1040人,除在校学习外,输出840人;培训电脑、汽车驾校学员695人,输出545人。累计完成市、县级培训2125人。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更新培训观念,完善培训体系,为全县城乡培训了一、二、三产业技能人才10276人次。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937人次,就业率达到80%。四是院校深造型。有些民营企业根据工作需要,选送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到大专院校、职业学校或实用技工培训学校系统学习,成为实用型人才。如县禹王水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杨富远等赴郑州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学习,成为院校深造型人才。

三、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从调查统计的2108人来看,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仅25人,有职称的人更少。这些少数的高层次人才还大多流动在外,县内许多产业科技含量很低,创新能力较差。

(三)管理体系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农村人才资源在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监督约束机制。大多外出或县内农民工人才在经营方式上,还停留在小作坊阶段,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四)缺乏留人育人的环境。主要缺乏人才培养机制,集体或民营企业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想引进成熟的、有经验的、引来就能用的人才,而不愿培养有一定基础的农村技能型人才。缺乏人才激励机制,对待农村技能型人才没有优惠的人才政策和激励措施,工资、福利待遇不稳定。

(五)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尽管政府牵头,通过“扶贫开发培训服务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培训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但力度仍然不够,人力资本和投资不足,而且有人片面地认为农村人才的培训是社会行为。

四、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坚持党管人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党不仅要管理党政人才、专业人才,还要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二是根据各乡镇、各村的人才总量和结构需求,遵循人才使用的梯度原则,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深造不同类别的人才,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民工中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向人才资源“柔性”流动的观念转变。坚持党管人才,就必须强化人才资源的“柔性”流动,实现农民工中的人才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大力吸收农村技能型人才加入党组织,大胆启用能人到乡村领导班子中去任职。

(二)完善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工作平台。一是加快完善农村人才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立人力资源档案,通过人才信息反馈,及时掌握人才市场的动态及规律,从而有利于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措施;二是加快搭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平台。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制定出短、中、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三是加强对农村技能型人才的科学评价和职称认可。

(三)健全人才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一是强化人才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技能型人才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实施高强度的人才激励手段,进一步完善人才奖励措施,设立农村技能型人才专项基金,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多出成果;二是强化农村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健全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以机制建设推动市场功能建设,拓宽人才服务领域,提高农村人才工作创业的水平。

(四)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人才发挥最大效益。一是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实施、加强考核监督,突出抓好农村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网络优势。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市场等手段,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集中、合理流动、合理配置;三是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各类社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凝聚力工程建设,使农村各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6.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六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通胀压力较大等严峻挑战,渭南市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为首要任务,积极克服经济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全市开发区经济运行态势逐渐趋好,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一、开发区基本概况

2011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内规划面积8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8.5平方公里,拥有企业27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年末从业人员27845人,其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4033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4915人。

二、开发区经济运行特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运行平稳

2011年,全市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144.51亿元,同比增长41.4%;工业增加值48.6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销售产值117.8亿元,同比增长36.5%;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利润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22.2%。

(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

2011年,全市开发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亿元,比上年净增11.7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完成投资额67.2亿元,比上年净增17.5亿元,同比增长35.2%;基础设施投资额9.3亿元,比上年净增1.4亿元,同比增长17.7%。

(三)吸引内资成果丰硕

2011年,全市开发区引进内资项目54个,比上年增加7个,同比增长14.9%;实际到位内资项目资金83.5亿元,比上年净增12.7亿元,同比增长17.9%。

(四)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2011年,全市开发区财政收入19967万元,比上年增加7145万元,同比增长55.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600万元,比上年增加3258万元,同比增长31.5%。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以来,由于受经济增长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偏紧以及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开发区工业增速趋缓,效益下滑。

(一)工业增速趋缓

2011年,全市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较去年相比呈增长态势,但是新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往年减少,产值下降,累计实现产值12.5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高新开发区的新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下降12.5%,同比回落10.7个百分点。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1亿元,同比下降7.8%,高新开发区增速下降11%。

(二)企业利润下降

去年以来,一是由于开发区的工业品都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加之产能过剩带来的工业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的影响;二是受电价上调、利息上涨和银根收紧带来的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利润增幅明显回落。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8亿元,同比增长22.2%,同比回落4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税金总额117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0万元,同比增长7.3%,同比回落168.5个百分点。

(三)外商投资项目减少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2010年、2011年两年,渭南市开发区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数都是0,2011年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也是0,较上年减少16个,实际到位外资金0元,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

(四)出口总额下降

由于市场总体处于疲软的状态,出口企业的产值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企业的订单数目不如往年的形势好,出口总额急剧下降。2011年,全市开发区出口总额10962万美元,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53个百分点。其中高新开发区出口总额下降15.1%,同比回落283个百分点,部分出口企业由于产品需求方的资金短缺,造成了企业同比增速下降,如北人印刷同比增速下降6.94%,海泰电子同比增速下降41.78%,合容电力设备同比增速下降12.28%,这些出口企业直接影响了全市开发区的出口总额。

三、促进开发区发展的建议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开发区的企业融资、招商引资、市场维持和开拓越来越难,一些旧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况且渭南开发区不具备沿海开发区优势,只有不断开拓进取,着力推动观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创新,努力在开放创新中把握机遇、开阔视野,才能走出一条适应渭南开发区的发展之路。

(一)加大扶持,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渭南高新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融资难,资金短缺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给开发区的继续发展带来困难。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是提高企业自身素质,这是解决融资难的根本措施。企业要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扩大销售,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信度,摆脱贷款难和资金短缺困境。二是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企业的发展,为众多企业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和解决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问题,逐步增加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在政府财政资金中所占比例,逐步扭转企业外部融资的被动局面。

(二)突出特色,增强企业竞争力

针对目前渭南开发区存在的工业不强、产业不优、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太少等薄弱环节,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借鉴外来好的经验和模式,大胆创新,充分依靠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市场优势,力争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三)积极谋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当前,要紧紧抓住沿海部分企业向内地转移的良好机遇,采取更加积极措施招商引资,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大力推进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活动招商、小分队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企业到开发区安家落户。同时,要实行严格的选商选资制度,切实把握好项目的入区关,把握好项目的用地标准、科技标准、规模标准和产业标准,拓展招商领域。

(四)大胆改革,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渭南市开发区要大胆改革和创新,着力构建“精简高效、灵活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管委会公开办事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按照市场经济需要,加大财税、金融、投资、人才等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加速人才、资金、技术等向

企业转移,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创新支撑平台,完善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网络。增强产业界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率。增强园区之间、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步使开发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7.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七

1 农村及边远地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1.1 教师流失严重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和个人空间发展等方面原因, 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 特别是中轻年教师流失较严重, 呈现农村向城镇、城镇向城市的单向、无序流动。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 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既要开足各级、各班、各科的课程, 又要肩负学校管理工作, 工作总量大、压力大, 不仅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 还有可能耽误学生的课程学习, 有的甚至致使学校不能正常运作。除薪酬等经济待遇的差距, 与城区学校教师相比, 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艰苦、活动交流范围狭小, 资讯滞后, 在教育管理任务、职称评定、岗位聘用、拓展培训和政治提升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又因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区, 城区学校规模随即扩大, 人员需求增加, 以致农村更多优秀和有经验的教师要么被城区学校挖走, 要么自己找门路调走。在此情况下, 很多边远学校校长不再强求上级部门安排的老师的素质和能力, 只要有人员到位便感宽慰。

1.2 教师人员结构失衡

教师队伍结构科学合理是学校教师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重要前提, 但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人员结构存在多项突出问题, 队伍老龄化, 缺乏活力;新聘女多男少, 安排不便;学科教师紧缺, 负担沉重。年龄、性别、学科结构等多重失衡, 增加了农村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难度。以云安区为例, 一些边远的农村小学, 其5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达50%以上;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近三年公开招聘94人, 其中男教师24人, 女教师70人, 新招聘人员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近三年离开本地教师岗位126人, 其中男23人、女103人, 离岗前, 男教师比女教师服务本地的时间较长, 男教师对农村学校艰苦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 人员较稳定;音体美和英语教师奇缺, 课程由非专业的教师兼任, 即使课程开足, 但课堂质量和效果难以评估, 阻碍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 更难以提升到学校特色的开办, 进一步拉开了农村学生和城区学生的成长差距。

1.3 教师学历和综合业务素质不高

留在农村工作的教师, 对比城区教师队伍学历偏低, 综合业务素质不高, 按照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创建标准是远不达标的。如云安区的统计数据显示, 区内农村小学教师1126人, 本科以上学历214人, 占比仅接近19%, 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创建标准70%相比, 还差51%。但由于留在农村的教师大多年龄较大, 思想固化, 既不屑于对个人学历的追求, 也未能投身业务知识和技能的钻研。即使上级有学历提升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但力度不够, 吸引力不大, 本就“年事已高”的农村学校教师大多不愿意继续投入金钱、时间和精力提高学历。由于缺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收效不大。

1.4 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机制欠实效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已越来越重视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和培养, 自2012年广东省实施“强师工程”以来, 一系列的举措着实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但对于幅员广泛、情况不一的农村基层学校教师来说, 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教育培训活动更多体现的是行政化和任务化, 形式单一, 未能根据各个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需求细化培训内容, 培训效果不尽人意;且培训多针对业务能力, 甚少有针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权利义务, 在频频发生教育教学侵权的时势下, 师风师德和法制培训不能缺少。对于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的乡村教师来说, 大规模的轮训反而有浪费时间之嫌;而针对性的培训往往僧多粥少, 较多安排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部门和学校对培训后的效果缺乏追踪和评价, 培训成果未能发挥持续的作用。

1.5 绩效工资和补助机制不够完善

教师绩效管理制度是对教师在一个时段内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并给予对应薪酬待遇的一种管理方式,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师工作业务水平, 提升学校办学质量。2012年起, 云安区农村学校都实行了教师绩效管理制度, 受体制“大锅饭”的意识影响, 制定的绩效标准未能以业绩和效能为基础拉开教师的薪酬待遇差距, 致使教师形成“做多做少差不多”的思想, 工作积极性不高;且唯成绩论, 对师德的评价要求没有量化, 空泛乏力, 有如“送分题”, 人人皆此。缺乏针对学校领导、班主任等特定岗位的津补贴制度, 如作为领头羊的农村学校校长, 除教学任务外还要兼负校园各项管理工作, 但绩效工资只比一般老师多一百多元, 没有针对性的工作补助, “还不够交安排工作的电话费”, 以致上级在物色校长人选时, 不少是非自愿。同理, 挑选的班主任也只能服从组织安排。

1.6 人员管理关系繁复, 不利队伍管理

对公办教师的管理涉及编制、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和编制、岗位、工资等制度, 管理关系复杂, 工作程序繁复。在学生数变化、课程开班要求变化、知识结构变化的情况下, 很多农村小学都出现了“虚超编、实缺人”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只能说是代表政府对教师进行管理, 其他机关单位则认为教师队伍大, 人员多, 又是体制内的“自己人”, 借用一两人一两年也无关紧要;在各种中心工作、紧急工作和重要工作的要求下, 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扛不住要放人, 学校也只能服从安排, 以致编制和岗位被占着, 其他人进不了, 学校还要履行劳动聘用义务。类似问题, 未能一一叙述。笔者认为, 对教师多权分立管理, 将使教师队伍的管理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更加突显。

2 农村及边远地区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原因

2.1 主观因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发展教育, 成果难以在短期体现, 特别在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上, 因此, 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会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只要为农村学校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 配足各项设备仪器, 就做好了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工作, 欲通过短期的投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发展的问题, 忽视了教师才是农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教师对农村孩子的学业成长起决定性作用。与硬件设施的建设不同, 教师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过程中可能会触碰到部门或个人利益, 工作的难度和效果难以预测, 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教师, 群体大, 影响大, 在稳定压倒一切的为官思维下难以创新开展。另外,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 教师对自身的定位发生了改变, 事业心淡化, 将教师定性为稳定的谋生的职业, 缺乏主动学习提升的竞争意识。

2.2 环境因素

影响农村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因素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开放多年, 每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 从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生活娱乐、学习资源到医疗条件, 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正在逐步拉近, 但在资讯和舆论发达的今天, 差异却被无限放大。经济基础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一定经济的支撑, 如管理设备软件投入、经济激励手段和培训经费等, 缺了钱, 效果就会打大折扣。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区域经济本来就不好, 自然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农村随之萎缩, 带给教师队伍将是更大的冲击。农村不再是信息闭塞的地方, 在那里工作的老师也能通过各种网络媒体了解外面的情况。对比起来, 清贫枯燥的农村教学生活使农村教师职业倦怠越发显现。农村教师也有向往好的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看, 教师首先是人, 作为为教育服务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教育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学生难以获取创新的动力”。

2.3 制度因素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多年, 为的就是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 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笔者发现存在较大偏差。对教师的管理涉及编制部门的编制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岗位管理、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所在学校的劳动聘用等关系, 各管理部门都按各自的准则给予管理, 相互牵制, 难以创新开展工作, 特别在改革期间, 难以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改进。单一的编制核定、固化的岗位设置和聘用较大地限制了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调配和进出管理。自实施教师对比公务员工资待遇“两相当”政策以来, 农村教师的工资上来了, 职业吸引力大了, 想进入队伍的大有人在, 但在编制制度的约束下, 需先有人员退出, 才能腾出位置给有志在教师事业发展的墙外人, 进一步增加了教师队伍的引进难度。即使现行的岗位聘用改革, 在制度上为教师的进出打开了通道, 但在根深蒂固的传统宏观体制意识下,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是政府财政供养的人就是体制内的人, 不论聘与被聘双方都不想打破公办教师这个职业的“铁饭碗”, 退出的渠道是被人为地堵塞了。云安区自2010年中小学校实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以来, 除因个人自愿辞职或违法犯罪明显过错给予开除的, 未有一人因聘用合同中的“不能胜任工作”而被解除聘用关系或到期不续聘, 包括能力低下者, 慵懒无为者, 甚至精神病患者。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不能生搬硬套, 现行的岗位和职称改革还有改进空间, 繁复的体制机制枷锁制约了农村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

3 加强农村及边远地区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农村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现有的教师人力资源基础上, 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和组织结构变化, 对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 提高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通过各项管理措施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工作热情、发掘工作潜能, 让队伍更富创造性和战斗力, 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3.1 树立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理念

随着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级人事管理的工作内容在不断调整, 不断变化, 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难以适应新时期需要。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 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 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工作目标要求, 利用现代化、数据化的手段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 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 使人员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攻坚克难阶段, 农村教育无疑是工作推进的瓶颈;教师, 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应该在这时期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区域内的教师队伍的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树立现代科学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理念, 从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出发, 根据政策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分析和预测学校未来发展对教师人力资源的需求, 制定对应的人员招聘、调配、培训、培养、晋升的综合性规划。以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为导向, 在外有牵引, 内有推动的情况下, 增强教师对自己个人职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实现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

3.2 建立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人事管理制度, 调整、优化区域内农村教师资源

因为农村人员散居、交通不便, 乡村学校校点多, 成班率低, 教学和管理工作难以规模开展, 但又必须按照课纲的要求开足课程, 上足课时, 并且不能开复式班, 耗用人力资源成本高。建议针对农村学校实行更加宽松灵活的编制政策, 可据师生比、班师比与教师上课课时结合的情况核定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 或通过追加临时编制, 或预留机动编制等形式, 在每学年开学初进行一次核定调整, 在确保教师队伍充足的情况下不浪费地方政府财政经费。根据近几年男女老师招聘越趋失衡, 男教师相对稳定的情况, 和考虑到农村生活工作安全的需要, 可根据农村学校的边远和艰苦程度, 在设定招聘条件时优先考虑男性考生。以地方政府为统筹, 协调教育、编制和人社部门落实“县管校聘”, 实行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变动整体编制的情况下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调配。针对学科结构性的缺员补充或有组织意图的调配, 可实施“编制岗位随人走”, 不影响教师岗位级别和工资待遇, 也避免在需要调整人员时出现超编或无对应岗位的尴尬, 或实行方式多样的交流轮岗制度。笔者认为, 对教师队伍多权制衡的管理体制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性, 为我国管理这样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 如此繁复的管理体制应该整合简化优化, 为开发和优化教师队伍人力资源提供政策程序上的便利和保障。

3.3 建立倾斜农村小学, 富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制度

薪酬是激励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的手段。建立一个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薪酬待遇制度, 把人留住、用好。农村学校教师和较发达城市学校的教师在薪酬待遇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 但在同一区域内, 农村教师的薪酬待遇已与公务员队伍相当, 简单地提出提高农村教师的薪酬待遇, 只能把教师留在农村学校, 但要开发农村学校现有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 还需要一套富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制度。笔者建议, 建立以教育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主, 出勤考核为附, 量化师德考核内容, 参考家长学生的民主测评结果, 师德表现具有一票否决作用的, 以教育发展为基础的民主绩效评价体系;因校制宜, 科学设定绩效评价细则, 增大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 拉开薪酬距离;建立职务津贴制度, 针对行政领导, 特别是校长, 需明确管理职责, 在绩效工资外给予职务津贴, 让责任压力与经济待遇成正比, 不让愿意驻守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校长劳累了心思又亏了本钱。

3.4 创新方式方法, 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培养

培训是在现有人员情况下开发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手段。在培训中发掘人才, 有针对性地跟踪培养, 让短期的培训发挥长期而稳定的作用, 这就需要对培训和培养进行科学规划, 形成适合农村学校教师实际的培训培养与开发体系。笔者建议, 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需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 推进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电教部门的整合, 加强硬件建设、经费投入, 推动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 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各类培训。二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分析, 据农村学校分布无序, 人员分散, 教师现代教学技能偏低的情况, 加强校本培训。三是上级教研和培训机构应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给予农村学校教师制定培训计划, 如结对帮扶、分片集中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等;丰富培训内容, 进行阶段性的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 加强教学技能培训, 分层次类别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加强紧缺学科教师的培训, 抓好师德和法制教育培训等。每次培训后对教师进行考核, 对效果进行评价, 不断改进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作用。四是针对优秀、骨干教师进行长效的培养, 如送到发达地区学习跟岗学习, 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及教学能力, 期间定期回校汇报学习情况, 分享学习成果, 以点带面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3.5 立足岗位聘用合同, 依法加强劳动关系管理

公办教师队伍是最庞大的政府财政供养队伍, 以往都是实行行政任用制度, 缺乏法律对用人单位和个人双方的保障, 单位与个人关系一旦产生问题就容易牵扯不断, 形成不稳定因素。推行公办教师岗位聘用制度, 让学校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 具体规定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打破公办教师“铁饭碗”的机制, 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都必须认清岗位聘用合同的法律地位, 立足岗位聘用合同, 履行职责、享受权利, 让聘用教师能进能出、自主择业;让用人单位择优用人、提高效能。

摘要:一直以来, 各级政府都将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切实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解决好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因此, 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人力资源研究和开发, 实现教师个人和队伍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将更有利于创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 达到深层次的均衡。在此,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云安区农村中小学校的调查研究, 查找农村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发展,农村和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参考文献

[1]薛二勇, 杨小敏.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J].教师教育研究, 2014 (01) .

8.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18—04

引言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金融业中也逐步向农村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最后一块最有信心的市场将被推向风口浪尖,从此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残酷的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银行业对人力资源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成为农村商业银行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在近期改制而成的,其人力资源管理受农村信用社长期形成的固有观念影响非常大,导致现在农村商业银行存在诸如缺乏“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素质总体较低、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对人力资源重使用轻培训、人力资源投入少等问题。

1.缺乏“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规划。农村商业银行受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很少对人力资源的战略问题进行全局性思考和规划。其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落后,将人力资源较多地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很少算人力账,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视为非生产效益部门,并未在意识观念上从传统人事管理观念转变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不具备“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观念。虽然农村商业银行也在追求“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但其追求力度到了具体的规划、实践层面就大大减弱,很多单位都没有“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规划。

2.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人力资源素质总体较低。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为农村市场,在农村市场的分支机构众多,员工数量庞大。农村商业银行长期主要操作传统业务,熟悉传统业务的员工数量很大,但精通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高素质员工数量很少。这就使得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传统业务人力资源过剩、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农村商业银行难以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人力资源中的管理和业务人员配比不科学,从对某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的调查来看,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比例为1.05∶1,大大超过0.35∶1的合理配比水平,这使管理人员相对过剩,而一线业务人员却可能出现相对短缺。

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农村信用社长期在农村市场提供较低层次的信贷服务供给,由于其他商业银行相对较少进驻到农村市场,尤其是乡镇一级市场,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在满足农村市场金融需求方面处于强势甚至“准垄断”地位,导致其员工缺乏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市场观念严重滞后。加上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普遍是农村信用社时期遗留下来的,这批员工的学历水平、技能水平、专业水平较低,对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适应能力也较差,这使得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素质总体较低。

3.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农村商业银行中有相当部分员工属于“接班人员”和“关系户”,即职工子女和领导亲朋,其专业素质普遍不能和从正式招聘渠道进入的员工相比,这部分员工容易形成以“裙带关系”为特征的非正式组织,对这部分员工的管理因牵扯到较多的相关利益者,故管理难度普遍较大;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高层管理等重要职位都基本上由这部分人所占据,并形成了牢固的关系群体,使得部分优秀员工难以得到充足的发展空间,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所急需的优质人力资源的产生浪费和流失,并陷入“需要的人留不住,不需要的人出不去”的怪圈,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4.人力资源重使用、轻培训的情况严重,对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农村商业银行受农村信用社的传统人事观念影响,对人力资源还是处于重使用、轻培训的误区,缺乏与时俱进的培训理念,也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而且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产生,担心培训会引发人力资源流失的风险,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重大意义。在培训理念方面,“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思想对培训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在培训中强调员工服从组织的需要,轻视员工的个人利益追求,没有认真协调好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培训内容方面,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培训主要还是着重于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往往只是形式上走过场,很少有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培训和开发培训。在培训程序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的培训程序沿用了农村信用社的培训程序,比如只培训、不考评验收、不反馈信息。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应严格进行,只有培训课程完成后经过考评验收合格,并得到培训对象的信息反馈,才算得上是培训过程的结束;如果只培训、不考评验收、不反馈信息,那样参加培训的员工不会有任何学习压力,容易形成被动消极的态度,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这就使得培训失去了本有的重要意义。在培训投入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对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严重不足。即使部分人力资源培训做得相对较好的农村商业银行,它们虽然倡导构建“学习型组织”,但也主要关注短期的培训,追求短期效益的实现,缺乏长期的培训规划,对人力资源的长期培训投入不足。这与外资银行和部分民营银行大量的人力资源长期培训投入、切实构建“学习型组织”相比形成鲜明的差别,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难以得到保证。

二、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成因

1.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受到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很大,最显著的就是没有把人力资源当作“第一资源”,轻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农村商业银行相比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而言,培训工作做得很不到位,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内部培养成功率很低,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的优质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由于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误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大量出现“以事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并强调对人力资源进行“成本化管理”而不是“资源化管理”,这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错误定位,导致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的粗放管理情况大量存在,真正需要的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并未被大量采用,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在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历史体制遗留问题的延续效应。农村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与其历史体制遗留问题的延续效应有很大关系。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为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曾经归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管理,在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招聘渠道不畅,而且没有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招聘,进入的员工主要是“接班人员”和“关系户”,各种背景的人员大量充斥在农村信用社体系内,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成份构成非常复杂;在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剥离后的时期,上级出台了所谓的“零增长”政策,这就对农村信用社所急需的大量专业技能人才的进入设置了巨大障碍,人力资源难以实现前后有效衔接,农村信用社本来自身的人力资源就短缺,这样就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断层现象非常突出,加上后来农村信用社又将城市信用社并入,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构成更加复杂化,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

3.地区状况和市场经营状况的限制。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针对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来说,农村市场大多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生活条件差的地区,地区状况导致的相对较差的工作生活环境,这对稳定农村商业银行的优秀人力资源队伍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服务三农的属性,相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其它一些民营、外资银行而言,它资本薄弱、营运情况较差、盈利能力不强,这使得农村商业银行能够给予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和培训支出难以和其他银行相比。这就导致外面优秀的人力资源难以被吸引进来,自己培养的优秀人力资源又在不断流失到其它银行。

4.轻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还有相当部分农村商业银行领导把人力资源部门视为非生产或效益部门,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就是负责日常考勤、档案管理、劳动保障、工资福利发放、员工绩效考评等常规事务性工作,其工作的好坏与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没有多大联系,轻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成绩也往往被忽视。现代企业理论普遍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是一个企业组织的核心部门,是一个企业组织战略规划、决策支持、制度框架设计的重要部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虽然人力资源部管理门作用发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效益和效率,但是其地位和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客观的评价。

三、完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并依靠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支撑企业的使命与愿景。通过分析,下面提出一种符合农村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对策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与再配置,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基于激励机制下的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三个大的部分(如下图)。

(一)人力资源的获取与再配置

1.人员的招募。招募是组织确定工作需要,根据需要吸引候选人来填补工作空缺的活动。在招募的实施阶段开始以后,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这个组织的优劣势、内部还是外部招聘、外部招聘的渠道与策略选择以及招募者的选择。

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明确自己在劳动力需求市场上的相对位置,为招募策略、手段、广告的选择与设计提供支持。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有各自的优势,也许通过内部招聘选择的员工更加熟悉工作环境,容易更快的开展工作,但外部招聘的员工也许拥有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思想,能够刺激组织的进步。所以内部招聘还是外部招聘,要从这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更多合适的候选人,或者是否需要外部更新的技术支撑来决定的。

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应采用不同的招聘方式。如果是招聘一般的基层员工,最好是在高校里招聘应届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而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招聘最好是长时间、大范围的进行招聘,这样才能保证更机会找到具有更多丰富管理经验的顶尖人才。

招募者是与备选人才接触的第一个环节,常常能对求职者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招募者的选择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招募者职位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越好,而应从农村商业银行岗位需要出发,选择对该岗位的要求充分了解且能够客观评价他人的人员作为招募者,当然也可同时采用该岗位专业的人员搭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方法。同时还需对招募者进行相关的培训。

2.人才的再配置。再完美的招聘,也不能一次性解决所用问题。人才再配置是必要的,农村商业银行在人才再配置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内部人力资源流动市场, 进行跨岗位、跨部门、跨区域的人才调剂, 深挖内部资源,把合适的人才放到适合的岗位,并做到配置合理。二是对那些不适宜现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分流, 严格区分不同情况, 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强制性的措施, 如对长期因个人原因影响工作效率的人员可实行早退、内部退养;对不胜任本岗位工作且不服从组织安排的人员以及不服从组织规章制度的行为要实行下岗[2]。

(二)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1.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相关技能培训。在这方面,应该着力加强培养人才的金融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着力培养员工通晓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让他们保持有较深的理论造诣,熟悉金融法规和银行管理与经营,知晓一定水平的货币政策与监管、金融创新与服务方面理论,同时要求员工具有相关法律和计算机知识,在专业人员的培养上,应注意从单一型或操作型向高质量的复合型管理创新型人才转变[3]。

2.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实施中高级管理人才、核心人才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建立健全各层次各类专业人才库,加强对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核心人才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农村商业银行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是具有较高的金融宏观分析和组织协调决策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其理念、拓展其思维、提高其能力[4]。

3.完善培训开发体系。农村商业银行中员工的培训和开发,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须经历长期的规划,变零星培训为有规划的常年培训,变应急式选员培训为有针对性的全员培训,使员工在长期工作中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得到相应的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农村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分析各层次各岗位员工的培训需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并定期检验员工素质情况,促使员工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上,必须得到领导重视,建立上下联动,有责任的落实培训机制。还要保证培训投入和培训质量,实施培训质量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设置专门的培训基金并对培训基金的使用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在员工培训之前,必须针对员工所处的岗位和员工现在素质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有针对地进行培训;培训中要严格保证员工的出勤率,保证员工受到良好的培训;培训后进行严格的考试,考试合格的员工才被允许继续工作或者晋升,并进行信息反馈。采用较为一致的培训教师队伍和科学灵活的课程体系。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以内部教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的培训教学队伍,既保证培训组织程度高,也充分吸纳社会智囊资源,有利于多方面知识的培训[5]。

(三)基于激励机制下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实践来看,激励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中,更多的体现为企业的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

1.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可以从以下进行思考:一是健全绩效管理的组织,完善绩效管理的制度。通过建立比较完整的绩效管理组织,形成较完备的组织责任体系,可以有效地监控绩效管理工作,加强上下的协调及信息的及时反馈,持续提高组织绩效及员工个人绩效。绩效管理组织可以包括设立绩效管理推进工作小组,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指导、实施和协调。要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建立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必须的,其中包括如下要素: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宗旨、原则,绩效管理的对象和范围,绩效管理的领导和组织、考评时间、考评内涵、考评方式、考评步骤、考评结果及考评结果的运用与反馈等相关内容[6]。二是科学确定考核标准,制定并分解绩效管理。为了使银行的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为了使绩效考核与农村商业银行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可以分别建立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种类型的指标,使全行的战略发展目标与各岗位及各人的绩效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单位经营情况的考核可由财务部门根据该行发展目标设置定量化任务指标;对员工个体的考核应该由经营单位对不同员工设定不同的考核目标,个体考核目标应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形式。个体指标的设定一部分可以用经营的结果来表示,譬如银行利润的收入等具体数量表示,另一部分可以用行为的效果来表示,譬如柜台服务的满意度等的描述 [7]。

2.农村商业银行的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经济性的报酬与福利,还包括为员工创造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本身的内在特征、组织特征等所带来的非经济性的心理效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农村商业银行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要求。

农村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科学的薪酬体制,达到有效的激励目的。改变现在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依存度较低的现状,实施长时间段的绩效考核,逐步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的、强操作性的、先进技术的、制度完善的薪酬管理运作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8]。二是充分考虑人才市场上薪酬竞争的状况,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及区域限制,很有必要设定一套具有外部竞争性的薪酬管理体系,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性。三是要注重薪酬管理的长期激励作用。农村商业银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要以长期激励为主,且越来越多的收入是依赖长期激励计划。其中股票期权计划和限制性股票奖励是两种主要形式[9]。

参考文献:

[1]赵弘.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2]陈育琼,诸葛剑平.建设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下,2009,(3).

[3]童姗,马翔.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银行分析:下,2006,(7).

[4]庄卫东.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下,2008,(8).

[5]段会杰.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21).

[6]朱成.论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再造[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11):328.

[7]梁修存.完善当前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思考[J].文化商业,2009,(11).

[8]檀广丹.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制度研究[J].行政管理,2007.

[9]韩金花.花旗银行的薪酬管理体系[J].人才资源开发,2008,(11).

Research on Rural Commercial Bank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QIU Yue-Yan

(School of Business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89,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eper revolution on rural commercial bank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laces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commercial banks’ core-competitiveness system.However, in current stag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commercial bank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hich great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core-competitiveness.In this article, th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our rural commercial banks’ human resources will be rai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existing problems.

9.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九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0.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情况及对策研究 篇十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与推进,许多先行一步的国家和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状况并不容乐观。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得个人实际利益的敲门砖,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读书、学习、考大学,除了读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学书本知识,其它一切都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这种教育价值观以考试为中轴来组织教育活动,所有的学习内容以考试内容是否涉及为取舍标准,以能够高分通过考试为最高的教育追求。因此分数也就成为衡量教师能力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或唯一)指标。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所带来的恰恰是与这种传统教育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要求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实现由“科举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跨越。但就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推行校本课程,其阻力之大、任务之艰巨,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考试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教师角色都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与飞跃。但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来看却不容乐观。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为民转公教师,且学历参差不齐,年龄偏高,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意识,他们基本上不关心他所教的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不关心学校以外还有哪些教育教学资源,只是对教科书内容,尤其是对可能要考试的内容越来越熟悉,不用继续学习,有的甚至不用备课,都可以安然无事,缺乏继续教育的愿望和动力。其次,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理论与技能。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都是执行指令,是课程的消费者或者说是使用者,因而缺乏相应的课程知识与课程能力。即使部分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也不过是聘请有关专家或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攻关”而成,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因此绝大多数教师的课程素养是相当匮乏的。最后,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普遍负担过重,部分地区仍存在包班、复式教学的现状,学校也很难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更难以让教师比较连续地参与课程开发。如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落实新课程,一味地硬性派给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或参与本职工作之外的决策活动,弄不好会使教师的工作过分紧张,反而使原来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三)、缺乏全社会支持的氛围和条件。

在一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的学校,经常发生学生外出访问、调查受到冷遇、甚至冷嘲热讽的事情。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一些成人认为学生去调查访问是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或认为学生的举措是不务正业,或者对学生这种学习方式充满怀疑。学校方面,我们总是极力从正面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正确认是各种社会现象。但是,从课程开发来说,它非常需要社会的支持。没有学校以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难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将改革的触角从教育系统内部向外延伸到教育系统外部的领域,它要求把支持教育改革视为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再一次提出了教育的改革必须得到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由于社会文化事业经费有限,各地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数量极少,图书设备有限,加上有的还要创收经营,学生更无法免费进入。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走向社会,这是他们学习的另一个课堂,但是社会如果不以满腔热情来接待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场所来服务于学生,那么这种课程设计的再好,也总是空中楼阁。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应对策略:

(一)、创设氛围,改进机制。

要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就必须营造一种大家(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分担责任和积极追求成功的氛围。学校应广泛征求社会、家庭、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尊重家长、教师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考虑课程的多种实施途径特别是社会、家长的广泛参与等。同时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运行,学校还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不断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为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素养;教学系统也要和课程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不断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内部反馈和激励机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学校还必须有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国家很难采用一种统一的管理方式或手段来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除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中介机构的评价外,还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地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激励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机制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二)、转变角色,积极参与。

首先是校长角色的转变。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校长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第一责任人。那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人物的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应该扮演哪些角色呢?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校长的角色是多元的,他不仅应扮演传统的校长角色(如行政管理者、教学管理者等),而且还应该扮演和课程开发与管理相关的角色。具体地说,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扮演好以下角色:学校环境的分析者、外部世界的联络者、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者、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者、校本课程开发指导者、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者。

其次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学校及其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他们不仅要考虑“怎么教”,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考虑“教什么”。这就需要教师从观念和技术上都要完成相应的角色转换。

那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之下,教师的传统角色又怎样转变呢?根据课程改革专家傅建明博士的研究成果,教师只有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转换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进行。具体地说教师必须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教书匠”到“研究员”、从“实施者”到“指导者”、从“执行者”到“决策者”等方面角色的转换。

最后是学生、家长、社会的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支持与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说,校本课程是为学生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学校在课程决策中要尽可能地注意学生对于不同专题的兴趣,注意建立信息收集的渠道,定期跟踪学生兴趣的变化,作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决策依据。家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过去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情形下,绝大多数人从未设想过对学校课程的参与。校本课程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他们不仅可以对学校课程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他们自己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而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推进我国校本课程改革的关键。社会更要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大力支持。各地有限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应向学生免费开放,要满腔热情来接待学生,服务于学生,这样校本课程开发就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与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课时总数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二。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然而,我们面广量大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停留在“计划有,实际无。课表有,课堂无。”这样的状况。各个学校在课程编排上每个班级都安排了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很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好这一课。有些学校虽然也投入了人力、物力印制了教材,编写了教案,但是还是没有真正的开设起来。关键词:校本课程 现状 对策

一、现状:

(一)校长应付上级检查开设了校本科但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

1、在我们农村小学不少校长,习惯于国家统一的课程设计,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满足于现状,缺少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

2、开发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是需要全体同志参与、潜心研究、探索、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而目前我们有些校长每天疲于应付上级检查,有些学校面临布局调整,校长也不知道自己的任期有多长,不可能静下心来研究校本课程。

3、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考核评价一时难以确定,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也不明白,甚至不知道学校还有校本课程。这样使我们的校长对课程开发失去了外部压力,既无内在动力又无外部压力。所以,校本课程开发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二)农村教师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的欠缺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依据教育方针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提出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构想。这里强调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不具备也不可能有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致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信赖和被动服从。学校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

(三)校本课程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缺乏特色

(四)校本课程实施有名无实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校长对课程开发的领导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存在的不足而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是建立在有效利用学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各方人员积极参与的能动过程。主体应当是学校,校长应首先担当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责,把校本课程的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课程开发的领导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开发出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校长具有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善于把先进的理念贯穿于校本开发过程的始终。建立科学合理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形成校本课程的集体决策程序。

(二)以人为本,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激情。校本课程开发应当是建立在面向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产物。任何课程要能够发挥其效能都必须透过教师的运作和学生经验的建构。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校本课程开发始终充满生机。但是,校本课程是作为一个全新事物进入教育工作者领域的,其开发活动在一定程序上超越了教师的日常生活范畴。因此,教师对这一活动要经过一个逐渐认识和适应过程。要积极引导他们,使教师由课程改革的“阻力”向“动力”转变,并使之最终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力”。校本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而且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问题,从理论上看它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课程理论编制技术。

1、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增强课程意识。教师必须了解多层次的课程知识,但与课程知识和课程开发技能相比,更重要的是具备课程意识。因此,在教师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其课程意识。只有具备较强的课程意识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去理解课程方案,要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对课程要素一致的内在含义;同时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作适当调整,以弥补设计本身适应性不足的缺陷,才能自觉地站在课程编制者的角度去组织和实施教学。

2、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校本课程理论与技能训练,缺乏应有的理论与技能,以至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感到茫然失措,从而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真正实现角色转换,在掌握课程理论的同时,还应该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技术。课程编制即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在编制的每个阶段,教师都必须掌握基本的技术:(1)设计阶段,对国家课程计划、标准在审定教材进行微观化和具体化处理;(2)实施阶段,在班级层次上组织教学活动,将备课方案付诸运行;(3)评价阶段,确定课程课程计划是否满足课程目标的要求,对讲述的材料、信息方式的选择进行考察,对完成的课程产品,诸如学习指导书、补充教材、乡土教材等进行检验。

(三)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优势。而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走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积淀。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当然,学校的特色不是几个人议论议论,或者是校长的主观想象就能形成的。特色需要细心的观察、长期的探索、多方面的互动以及用心的栽培。在开发中,学校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根据师生自己的特点、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志趣,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构建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要从当地社区,学校资源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能力与需求确定备选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进行实施。最后对校本课程的科学性、需求性进行及时评估研究,切实加强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都相对滞后的农村小学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有先进理念的指导,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开发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地工作,有意识地去开发,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一定能实现的。

[作者简介]李光辉,1981年10月出生,2002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永年县西河庄乡高寨小学校长。电话:6976077 邮箱:gaozhaixiaoxue@126.com [参考文献]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支持者》张万波 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张新海 《农村小学乡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研究报告

2013-10-23 20:45:5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用微信 “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 “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农村小学乡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研究报告

昌图县平安中心小学《农村小学乡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 冯艳明执笔 内 容 摘 要

《农村小学乡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我校十二五期间重点教育科研项目,乡土体育运动项目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乡土气息较重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游戏的吸引,许多孩子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孩子们的身体由于缺乏锻炼,已经越来越差。以前我们儿时的许多体育锻炼游戏已经忘却,而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都能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农村学校专业的体育人才缺少、器材不足、场地受限制、资金短缺,一些教材规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根本不能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乡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这一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研究,精心筛选,确立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花样跳绳、踢毽球、跳皮筋、打背子等乡土体育运动项目编入体育校本课程,我们通过走访、请教练、参观学习等形式进行学习和研讨开发,掀起了我校花样跳绳、踢毽子等体育锻炼高潮,现在我校已经形成“律动阳光,绳舞飞扬”的特色体育文化。

一、前言

由昌图县平安中心小学于云浦、冯艳明主持的铁岭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乡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研究周期三年(从2011年到2013年),现研究工作已结束,申请结题验收。

二、问题的提出

1、课题的研究背景 第一、教育大背景的需要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都能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而农村小学因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无法享受“阳光体育”带来的快乐,为此,如何让“阳光体育”运动在基层农村小学里推广普及并落地生根,如何使阳光体育项目更能符合基层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是一个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本课题研究组基于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在基层落实不到位,而有了一些对农村基层小学阳光体育开发的新思路,确立了通过阳光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实践,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落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现在国内的一些地区对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是没有真正落实到基层学校。

第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在全国都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但是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专业的体育人才缺少、器材不足、场地受限制、资金短缺,一些教材规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根本不能进行。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受竞技运动体系的影响,其技术要求高,动作难度大,场地器材要求高,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难以掌握,课余和校外不易开展锻炼等因素所制约,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在体育教育课改发展的今天,脱离主体需要的实际,缺乏趣味性与个性的教学内容,严重制约着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制约着体育教学与改革的进程。

这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全员上下都想做好这项工作。而乡土体育运动项目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乡土气息较重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收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它不但符合孩子们的好学、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也能促进学生基本动作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它包括: “跳房子”“滚铁环” “跳绳” “踢毽子”“抽陀螺”等很多项目内容。它也具有多样性、科学性、传统性、游戏性、简便易行、有群众基础等鲜明的特点。比如说踢毽子,也叫踢毽球,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历史悠久。踢毽子技巧起源于汉代,在考古发现的汉砖上就有踢毽子的画。到了唐宋时期,踢毽子非常盛行,踢的花样也很多,还有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清代民间艺人绘制的《踢毽图》上的任务动作姿态和现代踢毽子相似。踢毽子,主要是用下肢做接、落、跳、绕、踢等动作来完成的,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锻炼。而跳踢时,则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运动。连续跳踢数十次,心跳每分钟增加到一百五、六十次。由此可见,踢毽子是一项全身运动,有时还很激烈。经常参加这项运动,不仅可使下肢肌肉、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而且可使心、肺系统得到全面锻炼,起到增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踢毽子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演。它同武术一样,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踢毽子运动还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

2、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第一、为学生提高身心素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将为学校的体育教育、校园文化,乃至学校的整体工作起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民间体育游戏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初期就把它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家长常把自己的生活与劳动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自发地对周围环境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做各种简单的、象征性的游戏。孩子们在结伴游戏中,不仅愉悦了身心,还受到团结、友爱、合群等教育。

第三、我们围绕课改理念和阳光体育精神的落实,提出了“小学乡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课题,旨在以“民间体育活动”为背景构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在实践上,本课题研究可以直接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教育部的“2+1”工程等重要工作提供实践方面的贡献。具体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第一、针对目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解决学生运动参与的问题,阳光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团队性体育运动和趣味化运动的特点,因此它是对学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教育非常理想的教育手段的群体,对这类运动的充分研究必定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有趣的和有效的新教学内容,也必将成为吸引学生走到户外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的契机。

第二、阳光体育运动项目来源于学生的意愿,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不拘于运动的形式化、表象化,让学生自己做主,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项目的制定和改进,让每个农村基层的学生都能享受到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第三、趣味体育和竞技体育运动的融合。把趣味体育和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相融合,以学校运动会的形式引入学校,可以在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宜阶段尽可能早的让各个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相关的竞技运动,了解更多的竞技体育知识,还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感悟到体育的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成为广大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活动形式。乡土体育项目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乡土气息较重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收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它不但符合孩子们的好学、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也能促进学生基本动作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它包括: “跳房子”“滚铁环” “跳绳” “踢毽子”“抽陀螺”等很多项目内容。它也具有多样性、科学性、传统性、游戏性、简便易行、有群众基础等鲜明的特点。

3、界定

乡土体育是整个农村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间色彩。以真正参与的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将农村的体育活动放在其社会生活背景中加以考察,扩展乡土体育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力求深刻把握乡土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规律,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农村学校的体育事业。对于乡土体育,因它与地方文化的不可分离性、及其现代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共存性,因此,应更着重于把握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特点,以乡土体育为基础,以现代体育为指向,应该是乡土体育研究的重点。乡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在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方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学校在国家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框架内“做自己的事情”通过自行设计,量身裁衣所设计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它应该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体育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正在“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的过程;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体育教师为主体创编的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过程。

研究实施是把选折、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的乡土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小本体育教材,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原则与目标

1、理论依据

基于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思想为理论依据作为研究方向。

2、研究原则

第一、自主性原则。校本课程就是要充分体现学校、教师、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允许教师、学生的对校本课程的自主开发和实施。同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关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实践、体验和创造等,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开放。它不限于某一方面的乡土体育资源。二是活动范围的开放。活动范围不限于学校、教室,可将“课堂”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生活场所,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活动方式的开放。学生的活动方式表现为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自主实践;教师的活动方式表现为创设情境、参与合作、指导帮助。具体的活动形式包括组织学生参观、走访、调查、表演、训练以及搜集信息等等。第三、灵活性原则。各个班级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不尽相同,教师的状况发展也不均衡,加之各班学生的个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利用乡土体育资源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时,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科教师和班级学生的差异,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资源优势,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力争使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显出班级和学校的特色,力求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3、研究目标 学生层面:

(1)掌握一些简便易学的民间体育活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和热情。

(2)通过开展民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更好地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层面:(1)验证经过收集、整理和创编的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编写符合儿童特点,便于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教材。学校层面:

形成较为完善的乡土校本体育课程,注入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之中。开展以乡土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太阳比赛活动。

四、研究假说

如果采用农村乡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大课间活动,走向课堂,编成校本教材,那么就会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更好的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研究对象

1、学校2011年5月在校的1——6年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

2、凡是适合农村小学生运动锻炼的乡土体育项目。

六、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研究前沿的最新动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调查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设置了一定的学生问卷或教师问卷,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方向,让课题研究切实地为教育教学服务。(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互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让“教学”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4)经验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及时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断对行为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保证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2、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自2011年5月起,实验研究周期为三年(含延期时间),实验研究基本上分三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2年3月)

(1)启动课题,建立课题研究组,进行了宣传发动,明确分工。(2)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信息,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3)调查分析乡土体育资源情景,进行课题的可行性研究。(4)确立研究对象,拟订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申报课题。

(5)制定有关研究制度,组织教师进行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培训。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3年7月)

(1)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暨实施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

(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利用乡土体育资源,编写校本教材(知识包)。

(3)依据校本教材,开展一系列活动研究。(4)形成阶段性成果—“乡土体育校本教材”。(5)认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总结阶段(2013.8――2013.12)

(1)组织课题组成员全面整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写好课题结题报告。

(2)审请专家鉴定,完成评估验收工作。(3)推广课题实验成果。

七、研究的结果

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特点

(1)体育课程开发的特色化

我校2012年成为花样跳绳特色学校,跳绳在我校教师和学生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利用了特有的乡土体育资源,开展了跳绳校本课程的研究,创建了跳绳校本活动课程。制定了总体目标——95%以上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学会五种花样跳绳。

开展5分钟特色课堂教学,跳绳不仅能提高心肺功能,起到健身作用,而且还是一项体育技能。为了提高学生对跳绳的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在课前5分钟我们增加了绳舞的练习,即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跳绳的兴趣。

课外延伸加强技能教学,有了跳绳理论知识的渗透,加上兴趣的初步培养,我们延伸了课堂教学,在课外组织跳绳培训班及跳绳校队。学校组织校队经常去乡村大舞台进行花样跳绳表演,带动了群众健身的兴趣。把传统的跳绳运动继承和发扬,最后又回归民间。

(2)体育课程开发的人性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程价值观将进一步受到冲击。学校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更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结合。例如:组内一位老师把教材中“过障碍”这一活动内容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教学中设立了小组长由他们自主安排、设计动作、铺设障碍。改变了教师统一的场地布置,学生练习的固定模式,这时学生个性化的设计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深深吸引了大家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人性化的课程无疑更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初步实现了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人文性。

(3)体育课程开发的民族化

民间的体育活动是现代体育的基础。我们实验教师牢牢抓住民间体育活动精髓,深入研究确定适合学生身心条件,易于推广的民间活动项目。如:踢踺子、武术操、跳绳、丢沙包、跳皮筋,跳单双圈、“老鹰捉小鸡”等运动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让来自乡土的体育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

2、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体育活动方式有新突破

(1)丰富了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除了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外,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及身心发展的特点,组建了花样跳绳队、毽球对、乒乓球队、绳操队。定期开展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所排练的绳操屡次在镇、校活动中进行了展示。

(2)丰富了体育活动的方式

课间、午休活动充分,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就是自上而下,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课间的体育活动起着放松学生精神,缓解学生大脑疲劳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实验教师,我们并不放过这短短的十分钟。通过考查、研究,确定既安全又能达到锻炼目的的体育活动项目,如玩呼拉圈、跳皮筋、踢毽子、跳短绳、搬手腕等,学生的课间活动有了正确的指导,课间生活“活而不乱”,秩序井然。

(3)体育比赛丰富多彩

每学年我们都举办校体育节,定期召开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并把跳绳、踢毽子、拔河等这些民间体育健身活动也纳入到比赛中,为学生的全面、主动、活泼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

3、汇编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材。

八、问题与讨论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主要有:

1、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实用性的体育校本课程,并形成系列,形成自己的体育乡土教材。

3、如何形成更为灵活和有效的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校本课程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利用乡土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的行动研究”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九、参考文献

1、《中小学小本研究简明读本》,漓江出版社,作者:赵德远。2013年4月。

2、《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杨润勇、王颖,2011年11月出版。

3、《守望教育---一位普通教师的教育随笔》,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

4、《校本教育科研研究综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

5、《校本研究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6、《行动研究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7、《校本教研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五期

浅谈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我国农村,学校是国民体育教育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某些历史或者现实的原因,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一、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师师资问题

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学习心态,既不能达到健身的作用,也不能为终身体育服务。教学内容上的滞后,体现在农村学校受习惯思维方式的影响远远大于城市学校。对于师资力量,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新生力量补充不足,师资培训机会较少,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因此,致使在教学上,教学内容变化不大,教学方法也比较陈旧。

2、教学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和教学条件的问题

现有的农村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体育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农村偏远学校尤为突出,管理方式缺乏科学目标和现代先进管理意识。

3、学生体育学习和教学效果评价问题

农村学校体育以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练习步骤都由教师设计,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

二、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情景设计教学模式

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

2、分组形式的教学模式

利用自编的教学项目培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可以采用自由组合或分层次的分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下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比如在球类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力进行分组竞

赛教学,男生和女生分不同的小组练习、比赛借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学习中即完成教学目标,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一举两得。

3、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上,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和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全面体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和基础。现有的农村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单一;由于场地、器材限制大部分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体育教学,难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内容的主体多元化:体育教师和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年的体育教学计划,农村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学生自学、学生互学结合教师传授的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由各个比例构成,并考虑学生不同的水平特点,这种模式则更能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

2、实施课堂常规,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常规制订后,作为师生的共同准则,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同时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尤其对新入学的班级更加重要。

3、根据体育课各部分的任务、要求及场地布置情况,合理使用队列队形,使各部分紧密衔接,这是体育教学中的组织工作之一,也是一种教学技巧。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加强队列队形的训练,增加练习形式,使枯燥的队列队形训练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4、注重分层教学,采用哪种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如何分配,主要根据教学内容、任务、学生人数、教材性质、难易程度、场地器材、性别差异等具体情况而确定,不能模式化、形式化。

5、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发挥体育小组的作用,开展互助教学,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价值,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一些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当前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学校可以通过现 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因地制宜,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定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形成适合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这对现今农村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相当的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编辑: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类别: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月定一个主题,每个级部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制定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九月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年级)

1、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佳节思亲的文章。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的思亲方面的诗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课后收集描写秋景的古诗,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

(四年级)

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

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

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年级)

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

4、举行资料展览会。

(六年级)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收集有关“思念”的诗句,开展赛诗会。

3、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

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年级)

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

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

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

(四年级)

1、收集常州名胜古迹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介绍常州名人。

4、制作小报。(五年级)

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

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

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

4、展望家乡的未来。

(六年级)

1、了解常州的历史和风土民情。

2、开展实践活动,游览常州名胜古迹。

3、小练笔或当小记者介绍家乡著名的景点。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级)

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

(四年级)

1、名文诵读。

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

3、照片里的故事。

4、制作感恩卡。

(五年级)

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

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

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级)

1、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献给父母。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开展一次与父母同乐的活动。

十二月份:北小骄傲

(三年级)

1、说北小——说一说我们的学校。

2、写北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

3、画北小——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4、为北小设计一张名片。

(四年级)

1、收集班级中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采访。

2、班级中评选“北小骄傲”候选人。

3、演讲:我是光荣的北小人。

(五年级)

1、网上浏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骄傲”评选,确立评选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

3、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

4、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

(六年级)

1、收集身边“感动”的故事。

2、开展一次“感动”的故事会。

3、写一篇专访:令你骄傲的北小人。

4、为北小做一件感动的事。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级)

1、为“展望XX年”为主题制作迎新年贺卡。

2、开展“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演讲会。

3、上网浏览“孙中山先生”图片与故事。

4、收集并讲英雄故事。

(四年级)

1、收集春联,背春联(网络)。

2、交流春联,学写春联。

3、了解天南地北的过春节的习俗(网络)。

4、介绍一种春节习俗,作一次图片展览。

(五年级)

1、小结自己XX最骄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语

3、仿写一段新春寄语,制作新春贺卡。

4、许下新春愿望,然后发到班级网页上,学生之间相互留言祝福。

(六年级)

1、新春寄语(班级主页)

2、我的XX故事会。

3、制作新春贺卡。

三、关于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

(二)学生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评价要求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

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

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评价的方式

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

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任洁(校长)

副组长:刘参、金淑文、成员:余华琴、黄春梅、汤路、王玉华、秦燕、董瑞倩、李燕萍

2、管理网络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各班级

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级特色 的活动方案)

4、课时安排

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二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一学期研究性学习20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5、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

6、尽可能多的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本文出处:励志天下 Http://WwW.lizhi123.NeT 分享励志人生经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零食对小学生的影响 方案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膳食模式和饮食行为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儿童吃零食的现象也变得十分普遍。健康的零食行为可以在正餐之余为儿童少年提供一定的营养补充;不健康的零食行为则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肥胖、龋齿和营养缺乏,还可能为将来的健康埋下隐患,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了解明学龄儿童的零食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零食行为。:为什么小学生特别喜欢吃零食? 因为这是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也正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实践课题.我们准备这样来引导学生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在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先播放很多学生喜欢的零食广告给学生吃,然后问学生你们喜欢吗 你们还喜欢那些食品,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食品,经常吃吗? 为什么 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思考.然后建议:我们以《我与零食》为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好吗 探究零食为什么这样吸引我们、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如何健康食用、它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这次主题的选择,完全是学生喜欢的,在活动中,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自己去展现,自己去发现,由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喜好不同,性别不同,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多方位的展现自己的风采.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研究主体的原则展开,如一开始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讨论确定探究的方向和方法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进了学生与探究主题的距离.3.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别是非的能力,合作进取的能力,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三,活动的目标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培养查找,搜集并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知识目标 1.知道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零食

2.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为什么零食会如此受小学生欢迎 3.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对小学生的影响 三,活动的对象及课时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课时:15课时左右

课时采取弹性课时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每周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学科(如口语交际课,品生课等)打通使用.四.注意事项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2.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5.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五,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活动.六,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题生成 制定计划(2课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分组活动 观吃零食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4课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4课时)第四阶段:汇报展示阶段(1课时)第五阶段:评价阶段(1课时)八,活动实施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自由组合 制定计划

具体目标:确定子课题,建立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方案,准备实施.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 1, 讨论定探究方向和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喜欢吃零食 喜欢吃零食好不好 吃零食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除了问老师,家长外怎样自己找答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然后老师总结学生说的方法.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小学生喜欢吃什么样的零食 2)一天要吃多少零食

3)一般是在什么时候会想吃零食 4)为什么小学生喜欢零食 5什么样的零食才算健康 6)要怎么才算科学食用零食

3,建立子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1),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三大组:采访组,考察组,网络组.)(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子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但以学生意愿为主,不必过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师生共同评议,完善方案.注意事项: 一般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上网,图书馆或书店看书,采访(同学,家长,路人,专家等)可能学生还会想到其它的方法,这时老师要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老师预期审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上网搜索的技巧问题,采访时有要注意的事项(如采访前准备好本次采访的问题,衣着整洁,有礼貌),采访专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等.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研究探究方法和具体措施.这里由学生自己活动,老师已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前给学生提出.但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还是要审视学生的方法是否可行.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等方式收集信息 2)采访同学,家长,行人(老师),专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组活动 吃零食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 一.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吃零食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数据并分析的能力.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等能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等工作.二.研究形式1, 调查,访谈2, 统计,资料汇编 活动时间:课外1——2周 三.活动过程: 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他人,明白吃零食对他们成长的影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家长,老师一起探讨,研究.采访组:小学生喜欢吃什么样的零食 考察组:吃零食对我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 网络组:为什么小学生喜欢零食

2,作好活动记录和研究工作.设计表格如下,发给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活动经过 备注

整理.各“研究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及过程进行整理,并填写“走访记录”, 各小组分工协作在收集信息之后各组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整理 四,活动指导:(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要运用上网,访问,调查,观察等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指导学生调查研究要客观真实,不能弄虚作假,提高研究的真实性.(4),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问题.课外外出活动,必须先征得教师和家长的同意,告知具体的活动地点.(5),引导学生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和技能障碍,提高学生交际,口语等能力.(6),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过程的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 具体目标:(1),整理资料,提炼认识,撰写结题报告.(2),交流活动,反思汲取经验,体验成功.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课外一周 活动过程:(1),各小组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归类,汇总,筛选,整理,分析研究,形成结论.教师作相关指导(如资料有效性分析,剔除无关材料,表述语言的斟酌,还需要补充调查的材料收集等).(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交流,反思.(3),撰写结题报告和体会文章,教师重点指导课题报告的撰写,主要内容框架: 《零食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活动结题报告(4)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以一起讨论各种表现的手段和形式,如展示小报,表演小品,朗诵,图片课件展示等,鼓励创新展示.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体会文章,成果课件等.展示交流:(5),学生自行设计《零食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辩论会方案.各研究小组分工准备主题会展示节目.第四阶段:展示阶段:1, 全班交流

各小组将自己收集整理好的信息,在全班展示,交流.全班交流后可能有个生成性问题,有的学生听到,吃到别人收集的资料之后可能会改变自己观点,立场,感兴趣的问题,这时让学生再次分组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最感兴趣的组里活动,是活动能够继续开展的前提.2,分组

学生展示了自己收集的信息,看了别人的展示之后,对吃零食这个可能会有新的认识,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分成 正方:零食对我们有好处,可以吃多吃零食 反方:我们应该少吃零食 3,准备辩论会

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念,组成新的小组,各组选出组长,组织组员,制定本组任务,准备辩论会.学生准备文字资料,图片,影视资料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搞过辩论,可以给学生吃其他学生的辩论录象,给学生提出辩论注意的地方,以便学生下一步活动顺利开展 4.唇枪舌战辩论会

布置会场,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会,辩论会又是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会.请家长和领导参加,提出宝贵意见.零食对孩子不利的影响.(1)零食的情节,动作和现实生活差距太大.有些是人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比如在天上飞等.孩子吃多了去模仿,造成严重的后果.(2)很多零食里面都充斥着暴力行为,孩子吃完了,光记住打打杀杀,老是模仿动根据辩论话题(零食对我们的影响),分成正方,反方两组,自行准备.要求从言行,思想,心理等多方面进行考虑.1.小小辩论台: 1)辩论话题:零食对我们的影响 正方:吃电视有好处 反方:吃电视有坏

2)辩论规则:A理由要充分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3)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2.采访成人眼中的零食:(分组进行采访,父母组,老师组,专家组)1)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从中受到不良影响,不同意孩子总吃零食,应好好读书,节假日休息是再吃.2)老师:建议孩子吃吃新闻,时事,平时多多吃课外书,适时吃零食.3)专家:吃零食是孩子们一个业余的途径,也是一个成长的途径,更是一个收藏快乐的途径.零食与孩子天生就没有距离,也可以说零食在某种程度上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孩子在吃零食有利的方面:(1)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2)零食能扩展孩子的知识面.零食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就如《蓝猫》这个节目涉及到宇宙,地球,土地,河流到科技,军事,再到人伦,艺术,无不干涉,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幼儿的心里.(3)零食能扩展孩子的思维.在孩子观吃零食时可以孩子的发挥想象,孩子吃完零食之后,可以让孩子对故事情节的改编画片中的打斗动作,经常会与同学发生冲突.如:《奥特曼》,多数孩子吃了这部零食都学会了打人,男男女女都在学奥特曼打怪兽,孩子在与同伴玩耍时都会把同伴当作怪兽.(3)孩子很喜欢吃零食,经常会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吃一两个小时,作业,预习等等全部抛在脑后.(4)对孩子来说,比吃电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孩子如果习惯于吃轻松愉快的动画画面,就可能对需要费点力气的阅读不感兴趣.(5)除了经常提到的凶杀暴力的渲染,另外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沉溺于零食的世界.即使再优秀的零食,青少年一旦成瘾,就会在其成长过程中留下伤害,比如产生孤僻症,出现人际障碍.三,父母要筛选零食,给孩子提供健康,积极的零食,勿让孩子停留于消极被动的欣赏浏览者的角色,应随机引导孩子谈论,比较,评价零食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讲述其中优美的文学语言,真正体验其精神实质.5.小结

老师对本次辩论会进行小结,辩论不要求有结果,只要让学生认识到吃待任何事要全面,不能片面的认为它好或是不好.第五阶段: 评价阶段

具体目标: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情感体验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等进行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培养学生进一步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活动时间:1课时 1.说我的心里话

学生通过填写“说说我的心里话”一表,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一次自我反思,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说说我的心里话”评价表 评价项目 学生的话

你对本次的研究活动是否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请说出理由 你想对指导老师说什么 你认为自己做的结果如何

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通过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的小组合作是否愉快

这样的活动,你愿意继续参加吗 如果不愿意,谈谈你的吃法 2.心得体会

学生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写写心得体会,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你对如何健康吃零食有什么新的吃法.3.评价,表彰各先进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在本次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表彰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评出最佳小组,最佳表演奖,最佳辩论手奖等,奖项涉及面广一些,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备注:这个课题本来就贴近学生生活, 以播放有关各类零食的广告,吸引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的形式来提出这个课题,学生肯定会很感兴趣.备注:课时的操作方式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施指南为依据,课时与其他学科打通既可以缩短整个活动延续时间还可以实现学科间整和.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走向学生实际选题,易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我们知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并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它往往没有现成的主题,因此需要教师善于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主题。那么活动成功的机率就大大增加。

教学实践中,我和学生共同商量讨论,确定的活动主题为“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国家推行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在校园里形成浓郁的体育运动氛围。阳光体育运动提倡同学们“每天锻炼一小时”,可是绝大多数学生每天很难保证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那么造成同学们锻炼难的原因是什么?校园里有那么多小胖墩,他们为什么会发胖,他们的运动习惯是怎样的?好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每节课后该玩什么?因此,这一主题既迫切需要研究,又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通过调查问卷、组织开展体育竞赛等活动进行主动探究,再次感受、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快乐,进一步了解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崇尚运动、注重健康,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指导实践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在课题的展开阶段,我采取了多种有效的组织方式,比如,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鼓励个人独立探究;引导小组之间沟通交流。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有3个小组选择研究“体重超标的同学运动习惯是怎样的?”,后来,这3个小组一起商量,组与组之间分工合作,分头对低、中、高年级的小胖墩展开问卷调查。同时,我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学生亲身体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持续、深入的探究。我认为,综合实践课程重视的不是问题将就的结果,而是学生完整、有序的体验学习活动过程,感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新课程中,还要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必须加强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我参与整个实践过程,从分好每个小组的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到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再到学生的调查,采访学生或家长,拟定倡议书等,正是有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小组分工合作,收集整理资料,这次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三、成果汇报形式多样,展现了实践的点点滴滴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再受书本和课堂的局限,他们以小组的名义共同开展活动,到校园生活和他人中间去实事求是地调查、访谈,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虽然我没有伴随学生们亲历实践的全过程,亲眼目睹学生如何调查、如何实践的,但是在成果展示课上,透过那形式多样的展示,厚实的汇报以及组员之间的互相质疑与补充,我感受到了学生们一个月来,通过合作、实践获取的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课堂上,同学们的成果展示形式有调查报告、照片、幻灯片、手抄报、减肥方案、体育竞赛方案和录像、体质记录卡、我的运动计划、研究日记、调查情况记录表等10多种方式。这体现学生们信息技术、口语交际、写作、阅读、美术、体育等多方面能力综合提高,综合实践课程与多学科整合的特点。学生们还养成了不怕困难,与人合作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四、拓展研究新问题,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连续性。

上一篇:企业招聘面试官必问的经典问题下一篇: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辨析病句(二)搭配不当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