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共9篇)
1.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一
制药企业GMP实施中的工艺设备污染的防控措施及清洗消毒灭菌应用方案 简介
我国制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每年平均 16.6%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高于世界主要制药国的发展速度。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高于世界主要制药国的发展速度。但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制药行业生产过程中许多问题比较突出。如制药企业在生产药品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原辅料和微生物的残留。这些微生物在一定合适温度下就会利用设备中残留的辅料作为有机物营养并进行大量繁殖,再留下代谢产物,这些物质的参合将会直接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使得设备在生产其他药品或者一定时间之后就会使其物品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发达国家GMP一般明确要求控制生产各步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尤其对无菌制剂,产品最终灭菌或除菌过滤前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必须严格控制。如果设备清洗后立即投入下批生产,则设备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必须足够低,以免产品配制完成后微生物项目超标。微生物的特点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繁殖,数量急剧增加。而且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能通过各种途径污染已清洗的设备。设备清洗后存放的时间越长,被微生物污染的几率越大。因此,及时、有效的对生产过程结束后的设备进行灭菌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无菌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则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国际上都有明确法律规定制药企业必须要有非常清洁卫生的制药设备。其设备在连续使用时间较长后、更换品种使用或者生产的产品出现了质量方面问题等时都应该对其进行清洁。并且要对清洁程度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要求全程记录并备案。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在制药生产中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来自各种污染。如何解决污染问题,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生产出优质合格的药品,必须具备3个要素:(1)合格的人员;
(2)符合GMP的软件,如合理的剂型、处方和工艺,合格的原辅材料,各项规格和管理制度等;
(3)符合GMP的硬件,包括合格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条件,符合要求的厂房、设备等。
制药设备对生产中污染的防控含义
生产环境与生产条件、设备是影响药品质量要素的一个方面。而在药品生产中,生产环境与生产条件的污染一般有微生物、粉尘、微粒、腐蚀、差错及交叉污染等。制药设备对生产中污染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设备自身不对药物产生污染,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第二应具有有效控制污染手段。为此,GMP对直接参与药品生产的制药设备作了若干个指导性规定,其基本点是保证药品质量,防止在生产过程对药物可能造成的各种污染,以及可能影响环境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因素。因此,制药设备的设计要符合GMP的要求,减少污染因素,并对污染要有很好的防控。CIP与SIP 制药设备的清洗与灭菌是确保药品生产质量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换批”与“更换品种”时显得更为重要。GMP 提倡的设备在线清洗(CIP)及在线灭菌(SIP)功能,将成为清洗技术及灭菌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线清洗(Clean-in-place,简称CIP)与在线灭菌(sterilization-in-place,简称SIP)是指系统或设备在原安装位置不作拆卸及移动条件下的清洁与灭菌工作。以设备的清洗为例,GMP 极其重视对制药系统的中间设备、中间环节的清洗及监测。至于清洁何处、怎样清洗、清洗难易、清洁效果亦应结合考虑,对需要清洗或不易于清洗的设备开展CIP 功能联想与设计。而在线清洗与手工清洗的方法和程序是不同的。在线清洗不需拆卸与重新装配设备及管路,就可以对设备及管路进行有效的清洗,将上批生产或实验在设备及管路中的残留物减少到不会影响下批产物质量和安全性的程度。目前,在线清洗技术已经在食品、饮料、制药和生物技术工艺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以确保去除工艺残留物,减少污染菌,确保不同生产过程段与段之间的隔离。在位清洗(CIP)在药品生产中,设备的清洗和灭菌是驱除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手段。CIP是一种包括设备、管道、操作规程、清洗剂配方、自动控制和监控要求的一整套技术系统。其能在尽可能不拆卸、不挪动设备和管道的情况下,根据流体力学的分析,利用受控的清洗液的循环流动,清洗污垢。GMP明确规定制药设备要易于清洗,尤其是更换产品时,对所有设备、管道及容器等按规定必须彻底清洗和灭菌,以消除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辅料、清洁剂、润滑剂、环境污染物质的交叉污染,消除冲洗水残留异物及设备运行过程中释放出的异物和不溶性微粒,降低或消除微生物及热原对药品的污染。
在位灭菌(SIP)SIP是制药设备GMP达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SIP的系统主要是无菌生产过程的管道输送线、配制釜、过滤系统、灌装系统、水处理系统等。SIP所需的拆装操作很少,容易实现自动化、从而减少人员原因导致的污染及其他不利影响。
各类法规对清洁验证的要求
制药设备因其药品本身成分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具有比一般药品设备更容易形成残留物,更难清洁的特性。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明确要求了清洁方法应当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药品具有成分复杂,易变性,使用的原辅料多为生物活性物质,去除无效成分过程复杂,最终制品要求无菌,设备清洁难度较大的特点,其整个生产过程存在较高的风险。为了保证制品的安全,有效,最终无菌,必须做好清洁验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已经于2011年3月1日施行,要求制药企业保证生产设备洁净。GMP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清洁方法应当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应当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1、根据美国联邦法规CFR 211的规定:“制药企业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对设备和器具按照官方或其他已制定的规范进行清洁、维护和消毒,防止那些能改变药物产品的安全、特性、浓度、质量、纯度的故障或交叉污染,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国家FDA检查药品生产设备时,将以GMP为依据,要求制药企业提供有效的、连续的清洁验证数据及报告,能够证明一个特定的清洁程序能一贯地在某个预先确定的限度内清洁设备;取样和分析方法必须具有科学性和提供足够的科学基本原理来支持此验证。
2、WHO GMP 第155条对清洁验证的原则是:清洁方法应该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消毒清洗剂的选择 化学清洗技术即指利用化学清洗剂溶解污垢的作用、水的溶解及冲刷作用、温度作用,对容器设备和管道内表面进行清洗,达到工艺要求,从而实现在线清洗的方法。通过清洗,可除去残余产品、蛋白质、树脂、油等沉淀,除去有机和无机盐类以及容器表面的微生物,达到一定清洁度。可以说,化学在线清洗技术是目前医药工程的主流清洗技术。例如,大型固定设备或系统一般宜采用化学在线清洗,即将一定温度的清洁液和淋洗液以控制的流速循环冲刷待清洗的系统表面,以达到清洗目的。在线清洗适用于灌装系统、配制系统及过滤系统等。化学洗涤剂可根据污垢的性质和量、水质、机械材质、清洗方法和成本等加以选用。一般要求清洗剂具有如下性质: ①易溶于水;
②对污染物的清洗效果好; ③湿润能力强; ④不易产生泡沫;
⑤与水中盐的反应尽可能的低; ⑥不腐蚀设备;
⑦耗水量少,费用低; ⑧对环境污染小;
⑨不对人体安全产生危害。奥克泰士
奥克泰士制药设备消毒剂是由德国BUDICH国际有限公司集中高精尖的科研力量研发多年,以其先进技术和卓越工艺生产的纯生态、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环保型清洗消毒剂,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该产品已荣获世界专利。奥克泰士拥有强效的广谱杀菌效果,在杀灭病原体细菌,生物膜,藻类,酵母,真菌和病毒等物质时效果显著,奥克泰士的功效是经过近200种细菌学,生物学,病毒学和毒物学的测试和验证过的。奥克泰士的主要功效成份为食品级过氧化氢和银离子。采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它与稳定剂结合形成复合溶液。作为催化剂添加的痕量银离子可以保持长久的效用。银离子的杀菌作用是基于单价银离子通过共价键和配位键来与细菌蛋白质牢固结合,从而使细菌钝化或沉淀。能在洁净区空间消毒中迅速杀灭空间内的的微生物(包括芽孢)或者抑制微生物繁殖的高效广谱的食品级进口高效杀菌剂。产品无色、无色、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性,完全融于水,不造成重复污染、对人体无害,不受水的PH值、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工作温度为0摄氏度到95摄氏度,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弹性空间。产品通过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经过了欧盟及众多国外研究机构组织检测,在被欧洲大多数国家广泛应用的同时,在澳大利亚、北美也被作为最新一代的杀菌、消毒剂而被认可。是一款高效广谱的食品级杀孢子剂。同时杀菌范围远远超过同类产品,能够快速、彻底的杀死200种细菌、微生物。奥克泰士的操作成本低,能够快速、简便的被应用于制药企业设备消毒清洗。与一些其他的消毒方法不同,奥克泰士只需要控制其稀释浓度,简单的喷洒,清洗,浸泡,就可以完成整个消毒过程。同时由于其没有残留的特性,可以将制药企业中的设备清洁、消毒过程大大的简化。奥克泰士产品特点
一、奥克泰士不会产生抗药性,制药厂可以长期稳定使用。作为德国原装进口的消毒产品,奥克泰士食品级的无残留高效消毒产品。产品在使用时的特点;
1、能够满足制药企业GMP所有消毒需求,能够杀灭细菌,霉菌,芽孢,病毒等。
2、无色,无味,对人体无任何危害,保护皮肤,无刺激气味,对表面无腐蚀性。
3、无需冲洗,自然风干。
4、可用于任何物体表面的消毒和灭菌。
5、可用于手部消毒,手套消毒,外套消毒。
二、高效广谱的杀菌能力: 奥克泰士属于广谱消毒剂,能够杀灭细菌、真菌、霉菌、病毒等目前所知的所有类型微生物,且能够杀灭芽孢、霉菌等传统方式难以杀灭的微生物。
三、具有良好稳定性:奥克泰士是多组份复合溶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高温度下仍能保持稳定,甚至在高温下,其效用还会有所增强。不受温度、光照、PH值影响。制药企业生产车间加工工艺较复杂,生产过程中温度、PH值变化频繁,因此,奥克泰士的高稳定性、高适应性特点特别适合GMP,而且奥克泰士不会改变产品的PH值等各种参数,因此不需要添加其它辅助类产品。
四、不会产生耐药性:不同于氯类、季铵盐等产品,奥克泰士独特的杀菌原理,不会产生耐药性,因此可以长期、稳定的应用于制药生产设备消毒过程中。
五、无任何毒性残留,真正意义上的食品级产品:奥克泰士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作用后分解为氧气和水,不会对产品产生任何有害残留。奥克泰士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证明,除了制药行业,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饮料、乳品加工等行业。
六、不产生重复污染:奥克泰士无残留,所以使用后无需再次冲洗,避免了重复污染的可能性。
七、持久抑菌:奥克泰士中痕量存在的银离子具有持久功效,具有抑菌功能,能保证产品较长的保质期。总结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保持健康是每个人自己的义务和权利,也是最基本的人权。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危。因此,必须制药厂必须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有效阻止微生物的蔓延,药品安全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保障药品安全是制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只有切实加强制药安全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保证质量安全,方能维护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并使得企业获得名利。
2.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二
国内很多大型药企的内部建设标准实际上已经高于新版GMP的要求,真正受其冲击的,还是中小型制药企业。而在我国,中小型制药企业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国内年销售收入不足5 000万元的制药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0%以上。仅以每个企业投入1 000万元的技改费用来计算,完成GMP认证预计需要付出中小企业一年纯利[3]。如此这般,我国的制药行业将面临较大的混乱,中小型药企内的工作人员将面临下岗的可能,制药行业中原先形成的秩序和规则将重新组建。因此,为了尽量避免这些混乱,使得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平稳发展,中小型药企如何能成功实施新版GMP就显得既迫切又十分重要。
1 GMP在制药行业的地位
药品是人们用以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均实行严格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
GMP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定技术规范,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GMP以生产高质量的药品为目的,从原料投入到完成生产、包装、标示、储存、销售等环节全过程实施GMP管理,在保证生产条件和环境的同时,重视生产和质量管理,并有组织地准确地对药品生产各环节进行检验和记录。GMP的实施有利于从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安全关。实践证明,GMP是防止药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差错、混杂、污染,确保药品质量的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手段。国际上早已把是否实施GMP看成是药品质量有无保障的先决条件,是否符合GMP要求决定着药品能否进入国际市场。
2 我国新版GMP的介绍
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药品GMP,1988年,颁布了自己的药品GMP,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2010年修订的新版GMP是在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历经5年修订、2次公开征求意见后,在2011年2月12日正式颁布,并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新版GMP和98版的GMP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总的来说新版GMP将更注重对企业产品上市后的持续、动态监管,更强调管理、人员等“软件”控制,对于制药企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版GMP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我国GMP能与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使我国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被国际所认可,并能更好地走向现代化。
2.1 新版GMP的主要变化
新版GMP是在98版基础上更加完善的版本,在修订过程中参考借鉴了欧盟、FDA和WHO的GMP内容。其基本框架与内容采用欧盟GMP文本,附录中原料药标准等同采用ICH GMP(ICH Q7A)版本。
2.1.1 硬件方面
新版GMP与98版在硬件上的重大区别是:对无菌制剂企业的要求有很大提高,更加强调生产过程的无菌、净化要求。我国的无菌制剂以前只是强调静态,现在则“静态”和“动态”都要达到要求的标准。同时,在对洁净区间进行等级划分时也采用了新的标准和参数设置,而且这些参数相比98版GMP更加严格,这无疑使得制药企业要对空调净化系统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造,在其他设备和设施方面也要跟随着标准的提升来做相应的改变。
2.1.2 软件方面
新版GMP偏重于生产企业软件设施的改善,包括一套完善、成熟的管理系统,以用于检测生产流程中出现的人为疏忽等漏洞,包括原材料、工艺流程、消毒、技术、配方制剂、库房和物流等环节。在药品生产管理标准升级方面,新版GMP参照了美国FDA、欧盟的标准,再结合中国国情来编制。新版GMP还新增了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明确企业必须科学地对药品整个产品周期进行质量风险评估。
一位全程参与新版GMP调研、起草、修改、上报等工作的药监局课题组专家也透露,新版GMP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软件方面的要求。同时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再次,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规定,增加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1.3 验证方面
在新版GMP中增加了“确认和验证”这一新的章节,提出了确认、验证状态维护、验证主计划这几个新概念,并提出验证的生命周期包括DQ—IQ—OQ—PQ,对设备验证、工艺验证和清洁验证都提出了相应具体的技术要求。
2.2 新版GMP对中小制药企业的挑战
新版GMP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涵盖了欧盟、美国FDA、WHO对GMP的基本要求,其中软件参考美国FDA标准,硬件参照欧盟标准。因此,新版GMP比以往要求要高,势必将提高行业门槛,制药企业需进行升级改造,在短期内可能会对一些上市公司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不过,据《医药经济报》记者调查,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为了增加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其生产质量管理已与国际接轨,不论是资金还是人才方面都足以应对此次改革,因此基本上没有受到新版GMP太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借此进行产业升级,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真正受新版GMP影响的还是那些质量管理基础差、赢利水平低下的中小制药企业,它们可能面临着被淘汰或是被兼并的命运。
上一轮GMP(98版GMP)在2004年7月1日要求强制达标,不能达标的药企被迫停止运营。药监局在2004年底给出的统计数据表明,当时全国5 071家药品生产企业中,3 731家通过GMP认证,未通过认证的1 340家企业全部停产[4]。在这1 340家停产企业中大部分都属于中小型制药企业的范畴。由此可见,上一轮GMP改革极大地打乱了我国的制药行业的秩序,社会经济经历了很大范围的波动。新版GMP的实施,定将再一次对中小制药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3 中小制药企业的应对措施
在新一轮GMP改革当中,对于易受到冲击性的中小型药企尤其要吸取上轮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强硬地要求制药企业达到过于超前的标准,这样会导致出现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产能闲置、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价格提高、竞争力下降、流动资金缺乏、盈利下降等一系列负面作用。
3.1 充分理解法规
必须对GMP有较深刻的理解,是贯彻GMP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的重要保证[5]。企业内全部职工,尤其是GMP领导者必须对法规有充分的理解,并要着重分析法规的变化,在结合对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地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工作策略和计划。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GMP改造的范围深度、改造周期、投入和产出比、投资回收期,才能做到减少投资风险,胸有成竹并忙而不乱。
3.2 硬件改造
GMP中的条文只是在原则上对制药企业内各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但是对具体怎样达到规定的标准却没有做出硬性的要求。因此,各制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符合标准要求的、尽量减小企业成本的又具有很强可行性的改造方案。
在进行硬件改造这一块,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老厂房和老技术设施、设备。综合各方面限制性条件后,决定对老厂房进行局部改造还是拆除重建,考虑的核心就是防止药品生产中的污染、混淆和差错,这也是GMP的核心。若老厂房通过局部的墙面、地面或通风管道等的改造能符合GMP的标准的话,就省去了重建厂房时更高的资金投入了。
设施设备的投入是整个改造过程中所需费用的关键项目,因此,在仔细研究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规模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既有的设施设备。若设施、设备在大体上是能符合标准的,可以通过更换局部部件,如增加捕尘措施等方法来对老设施设备加以利用,从而减轻改造成本。倘若一定要更换新的设备,在挑选设备的过程中也要转换老旧的意识和观念:以前我们觉得设备先进、生产线上好的、贵的就行了,其实对GMP来说,更核心的精神在于动态监管和全程监管的理念。
3.3 软件改造
有了符合标准的硬件之后,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与GMP标准相符合的、适合硬件各项技术参数的、有效可操作的软件,因为软件与硬件结合得好是GMP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这样才能最终保证硬件效果的实现。
在软件系统中,不仅要建立各类标准、程序文件、记录,还要完善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系统。制药企业中要把风险评估开展起来,并完善一些关键流程,如变更管理、偏差管理、年度回顾、CAPA等。形成质量保证系统的完备文件,并在药品生产的各环节有效流畅地开展每个质量系统,保证产品质量能够符合标准。
3.4 有效的培训
人是企业中最灵活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对厂内职工进行良好有效的培训后,才能对符合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操作和有效管理。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组织员工在GMP改造和认证中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密切合作。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为最终实现GMP做出最大努力。
在一线工作的员工,若更换了新的设备,要培训他们能尽快提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使之很好地掌握生产的操作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使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这样就很好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对于管理人员而言,选择精通GMP的人员对其进行培训,目的是能更好地了解GMP的精髓和指导核心,从而能够掌握各个质量系统,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使质量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质量。
3.5 创新产品结构
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中小企业要做好产品研发工作,优先生产市场前景好的产品,那些市场前景不好的产品就可以放弃或合作转让出去,企业内的产品结构要合理并具有创新性,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6 主动寻求合作
中小型企业还可以主动与国内的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合作,成为他们的生产代工车间,赚取生产利润[6]。与此同时,若有些中小型制药企业由于缺乏流动资金的话,也可以主动与一些实力雄厚的医药企业进行联合重组,虽失去了原本企业的名称,但总归是保存了原有厂房和一些设备,也避免了因经营困境而倒闭的命运。
4 结语
此次新版GMP更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结构严谨,必将对提高我国药品GMP实施水平,提升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大有裨益。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并非是只有资金雄厚的大型医药企业可以在此轮GMP改革中存活下来的,中小型制药企业只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现状,并抓住薄弱环境进行适当合理计划改造,还是可以最终通过GMP认证的。
摘要:通过对比98版GMP和新版GMP的一些变化,并结合中小型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找出更好的应对这些变化的有力措施。结果和结论:跟大型制药企业相比,中小型制药企业在实施新版GMP上有些不同的原则和做法,当中小型制药企业遵循这些时,成功进行新版GMP的改革还是有希望的。
关键词:中小型制药企业,新版GMP,过渡
参考文献
[1]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2010
[2]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1998
[3]董映颉.药企过渡期再加两年新版GMP杀伤力“被削弱”[N].华夏时报,2011-02-18
[4]刘明涛.新版GMP下月起执行制药设备股乘东风[EB/OL].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10227/20110227091145910.html
[5]王宝珠.中小制药企业如何完成GMP认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0):225~226
3.制药设备管理与gmp 篇三
随着新版GMP即将出台及与国际相应规范的接轨,制药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对各相关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MP对直接参与药品生产的制药设备作了指导性的规定,如: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和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可见设备管理与药品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由于GMP管理侧重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对设备管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设备管理如何与GMP管理相适应是设备管理部门及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能力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通过分析设备管理体系和结合工作实际,对制药设备管理与GMP管理相适应的对策作一简述。
制药设备管理是一个规划工程,要从GMP要求出发,将设备“一生”纳入综合管理范畴,深入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即设备资产管理、前期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等。
图1 URS示意
2制药设备管理工作的环节
2.1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企业与设备维护工作相关的各项资源(设备档案、备件、配件、折旧、维修、保养、润滑、报废等)的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标准化管理。目前源于计算机化的设备资产管理和维护系统(CMMS:ComputerizedMaintenanceManagementSystem)可降低维护成本,合理安排维修周期,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次数;提高设备管理部门有效工作时间;降低备件的库存,提高备件库存的准确率;减少设备宕机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迟设备的生命周期。
2.2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对设备从调研、规划、选型、筛选、合同订购、安装调试到投产的过程。URS(用户需求标准)和设备验证验收是设备前期管理的核心内容。
2.2.1URS
URS是用户需求标准,是使用方对设备、厂房、硬件设施系统等提出使用的要求标准,根据使用目的、URS是设备供应商设计、制造设备的依据,良好的URS不仅考虑工艺要求,而且考虑与GMP的符合性及验证要求,它在设备前期管理环节的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
2.2.2设备验证和验收
设备验证和验收包括制药设备的工厂测试、现场测试、四确认(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和验证状态维护,以确保制药生产设备能够满足药品生产的需求。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所需验证的系统达到预期的标准和操作一致性,包括所有影响质量的操作。
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验收验证管理工作首先应明确法规对验证的要求,明确哪些是法规强制要求的GMP文件;其次明确非GMP文件(用户需求标准、试机、试验等)和确认之间的关联与区别。URS、试运行文件(FAT、SAT)等对设备确认、验证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设计确认DQ是在设计阶段确认设计与GMP和使用用途的符合性,一般针对定制系统进行;DQ应包含用户需求标准、设计标准、供应商评估等。安装确认IQ是整体安装情况评价及按GMP要求,对校准、维护、证明和资料的检查。运行确认OQ是动态确认,证明设备能一致地、连续地符合用户要求的功能标准。性能确认PQ是通过文件证明在其设定的参数下进行生产时能够连续、一致地达到预设定的标准。验证状态维护对于设备、工艺或系统始终处于“验证的”和“受控的”状态是非常关键的,也是GMP要求的。验证状态的维护包括变更控制、回顾性验证、再验证。设备管理部门不但应定期对制药生产设备进行回顾性验证,而且还应在制药生产设备更新、重新启用、重大维修或技术改造后,都对该设备重新组织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应加强验证方案、验证内容的合理性、完善性工作,增强验证的准确性。
图2为设备验证生命周期(V形图),由此可见设备前期管理中两个关键环节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图2 设备验证生命周期
2.3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
包括设备使用准备、清洁、检查、维护,该环节保证正确操作运行设备、合理进行技术维护、充分发挥设备技术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经济效益最佳。
2.3.1设备使用管理
在GMP实施中,一显著特点是推行标准操作规程(SOP)管理,即: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任何与之相关的工作,都必须完全按照SOP进行。这样不但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避免人为原因造成工作失误,影响药品质量。在设备日常管理中推行SOP管理,规范工作方法和工人操作、维修方法,以便于跟踪管理和提高操作、维修技能。制药设备使用中应加强预防性维护,注重日常维护保养,严格执行SOP管理。为更好满足药品生产需要,减少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依赖程度,确保药品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同时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信息搜集和技术资料储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2.3.2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包括设备日常维护、定期维护、事先维护。
设备日常维护:设备、生产管理人员应要求操作人员按设备维护保养SOP执行并做好点检检查。
设备定期维护:设备管理部门以计划形式下达执行,由操作、维修人员按设备维护保养SOP进行的定期维护工作。对于设备大、中修计划,设备管理部门应同生产计划部门协商,根据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状况,每年年初制定合理完善的设备大、中修计划,并根据维修计划提前做好设备备件购置和加工工作,确保设备大、中修计划顺利实施。
设备事先维护: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设备各部位进行状态监测,提前发现设备故障的发生趋势,在设备故障还未发生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隐患。目前,国内制药企业设备维修主要以事后维修为主,即维修工作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实施,其代价是轻则中断药品生产,重则药品返工或报废,严重影响药品质量。为满足GMP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以事先维护替代事后维护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实际设备管理中确定维护管理目标可首先选定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关键设备、关键部位、联动生产线等进行状态监测,开展事先维护,并逐步推广到所有设备上。
目前,传统的制药企业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当今的发展要求和竞争机制,应切实利用信息化技术,逐步建立起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
2.4设备润滑管理
制药设备润滑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管理中应严格执行设备润滑SOP规定,做到“五定”P,ul*e(定点、定质、定量、定人、定时)和“三级过滤”。对于润滑油、脂的选择,设备及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及润滑部位,合理选择符合标准的润滑剂。加强制药设备润滑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节约能源、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减少药品污染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2.5设备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可分为设计故障、运行故障两类。设计故障受设备制造者的水平、制造质量、技术水平的制约,是设备在设计、选材、制造、装配等方面的不当造成设备固有缺陷引起的故障,是设备前期管理所带来的故障。运行故障则是由于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操作、日常保养、维修检修以及自然磨损等因素所造成的故障,是设备在运行管理中所带来的故障。首先设备管理人员应对此故障进行分类:譬如按发生故障部位、发生的原因、报警显示方式、性质、执行器、干扰等来分。根据上述分类判断故障原因,进而确定维修人员,提高维修效率及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3结语
4.如何做好制药企业的生产管理 篇四
GMP的中心指导思想是“药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可见生产管理在制药企业中的重要性。下面就本人对此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好制药企业的生产管理发表的一些愚见。
一、首先做好人的工作。一个操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可以基本决定一个人的操作技能水平,也基本能决定一个产品的质量水平;而人的素质中,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实践加以培训和锻炼,其技能的提高是时间长短——量的积累;一个脚踏实地认真工作的操作员工,其技能水平大概为3年时间相当于一个中专生水平,5年时间可以充当一个大专生水平,这是实践出真知的伟大体现;但是,一个人的思想素质才是决定一个人的最终成就。思想素质欠缺的人,工作表现一般较差,拈轻怕重,偷奸耍滑,对生产工艺的严格执行打折,对工作质量漠不关心是其通病。究其原因,不外乎下面几种情况:工资分配或者发放没有达到其预期目标;领导不重视,没有体现其个人价值;上级对事情的处理缺乏公平、公证、公开等原则,引发无端猜疑;家庭关系恶劣,引发员工思想情绪波动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本人以为第一,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予以对待,真正关心员工的生存状态,做到对员工的家庭情况、生产技能、思想素质了如指掌,生产中才能做到人尽其材;第二,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制定个人培训、考核成绩、思想等综合评定与工资提级相结合,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第三,制定一个竞争淘汰机制,包括岗位负责人的竞聘,让绝大多数的员工有表现个人价值的机会;第四,争取公司的政策支持,比如福利待遇、工资定级等必须要与人力资源部配合才能完善与执行。应该说,所有的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比较困难的,人有思想、会思考,但是也有感情!在自己无法做好人的素质问题情况下,自己力争在管理上与公司站在一起,处理问题上与员工站在一起,既要把握好原则尺度,又要掌握好灵活,否则劳心费力不讨好。得不到公司的支持,处理不好棘手问题;得不到员工支持,自己的政策与管理就失去了执行的基础。告诫一条:管理中千万不要因为员工与某个领导的私人关系而放纵了对其的错误处罚;也不要因为某员工对你有意见而打击报复,此乃蠢人之举!记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管理人,一定要攻心为上!
二、搞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都知道公司为销售服务,部门为生产服务的经营管理理念,但是现实中并非如此。任何部门都可以借各个环节来遏制生产,必要时可以使整个生产进程严重受阻!这绝非危言耸听,包括伙食堂的师父。一个制药企业其经营目标是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追求其利润最大化和市场占有量。因此,生产部门就成为销售部门的直接后勤保障部门。如果建立一个部门关系金字塔:最高层为销售部,第二层为生产部,第三层为物料供应、工程设备、质量保障、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由此可见,物资供应的不及时、设备检修的不及时、物料质量的检测不及时等,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打乱生产计划——此乃正常生产情况下;再者,加上部门主管之间的矛盾、斗争,消耗企业的资源而满足个人的私欲,这是目前中国企业的一个丑陋的通病。所以,一个生产主管需要花费不少的心思与精力去搞好相关部门的关系,而且还是部门主管的关系。但是,记住一条:切记卷入部门纷争的是非之中,免得惹火上身,殃及池鱼。
三、加强直接下属的业务培训与指导。所有的生产环节,不可能事事都亲历亲为,自己再能干,精力与时间总是十分有限的。一个好汉三个帮,确实只有自己的贴心助手鼎力支持,才能把自己的施政措施逐渐到位。但是,下属的能力又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培养,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点拔点拔,让他们学会管理,还要授权让他们大胆管理,让他们学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等管理手段,并且注意各个阶段的重点注意事项;同时,自己还要随时为下属的过错承担责任,切记逃避责任,推诿过错!否则,将逐渐失去你的助手而沦为孤家寡人!出现的过错,并不可怕,但是要仔细分析:属于工作程序问题,修改工作程序;属于人员问题,注意加强教育。只要做事,就有出错的可能,问题关键是找出出错的原因加以改正。另外,直接下属的业务能力、素质也决定了其言行的影响力,必须加以适时教育与指导。
四、加强自我能力的提高,不断加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进步,必须时时注重学习和加强学习。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教训,警戒自己加强管理;通过学习,弥补自己的理论缺陷;学习的对象有很多,但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还是向自己的一线员工学习,他们的长处在于实践的经验总结,而且最适合本企业实
际情况。千万不要低估了员工的能力!生产中出现的任何技术问题,解决问题的每个时机都是学习提高实践水平的一个机会,千万不要逃避!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GMP,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制药企业如何破局
目前的态势对大多数制药企业来讲,绝对是个困局:政府为了缓解民众就医吃药难对医药市场重拳出击,降价风潮与整顿医生的商业贿赂并举,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医院的医药购销非常趋势,同时对制药企业与药品经销商也是一种刺激,使销售额的上升趋势得以遏制甚至下滑,利润空间正在不断压缩;而国家局因齐齐哈尔假药事件和安徽华源事件正处于漩涡中心,同时结合监管弊端对制药企业的整顿也采取了连环击杀,从24号令开始清理整顿一药多名开始,规范与严格审察药品申报资料,为期一年的药品GMP检查采取上查上游原料供应,下查市场不良反应,中查生产现场的三面合围,另外对药品广告加大审查力度,通过药品普查、飞行检查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形成立体交叉,加大对制药企业的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据说,力度之大,检查之严,绝对空前。
摆在监管部门和制药企业面前的就是一盘玲珑棋局,也是一把双刃剑,措施方法得当,双方皆可圆满收场;稍有闪失,则前功尽弃,全盘皆输,对监管部门而言落下酷吏之责难,对多数制药企业而言轻者损失利润和发展空间,重者关门停产,员工失业,部分国有资产流失至少不能增值——绝大多数的制药企业都与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中国的制药行业而言,又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决定谁有资格进入下一轮游戏。作为制药企业而言,夹在政府与监管部门-医院商家或者经销商之间,如何生存?同时面临原料涨价-银贷关系紧张-政府降价,本身都需要输血又如何资金运作和发展?等等一切,无一不牵涉每一个企业老总的神经,无一不牵涉每个制药员工的切身利益,看来,我们真的该反思与总结一下自身存在的问题,该认真思考破局之举了。
首先,要保住药品GMP证书,此乃生存之基,发展之源,其重要性无需多谈。想当初GMP现场认证,企业削尖脑袋,采取贿赂检查官,请客送礼,笑脸迎奉,甚至不惜卑躬屈膝不就是想得到这张纸吗?企业拆资,重金购置设备,进行厂房技改,熬更守夜,呕心沥血不也是为了这张纸吗?企业上下,进行卫生清洁,吃苦耐劳还是为了这张纸。而现在,为了这张纸,全体人员还得为之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查缺补漏,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检查官员的理解与仁慈。当然,其中的曲折过程也非三言两语所能讲述清楚的,一句话,不论采取何种手段,争取关键项目一个都不要出漏洞,一般项目也尽量少出纰漏;现场检查,陪同人员态度谦逊,头脑灵活;原则上,一般不会有多大难堪,提出整改的地方用心努力,应该说证书还是有希望保住的。
第二步,切实规范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全体行业人员应当以此为警钟,药品质量从源头开始抓起,坚决杜绝劣质原料进入生产环节,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严格把关,流通环节加强对药品质量的后续跟踪,尤其是售后服务历来为薄弱环节,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对产品的市场不良反应要及时反馈,主动配合调查,不要生米做成熟饭,至时补救也为时已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狠抓质量管理,苦练内功,对已有的行之有效制度必须坚决执行,对不合理的制度、程序或者工艺条件、检测手段等进行修订、上报、备案等。人的素质与灵活性在此步中尤为关键。
第三、企业领导人必须组织学习企业危局的攻关技巧,以备不时之需。常言道„天有不测之风云‟,企业的产品质量会因为研发、生产或者储存、使用等方面,存在一些细微的漏洞,造成企业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置疑或者挑战,此时需要企业对产品市场反应立即作出应急策略。但是,很多企业老总习惯于出事以后用金钱封口、堵嘴,这是一种实用但是初级、危险、短视行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企业老总应当好好学习一下当年“康泰克胶囊”的危急攻关策略,仔细钻研一下当时的攻关技巧,变被动为主动,用实际行动与诚恳态度认真对待媒体与民众,切忌糊弄与搪塞。
第四、加大对外来资金的融资力度,争取为企业的日常运作和发展筹措一定的资金。企业开工,原料、水电气、工资、税务等等等等,缺少一定的资金难以运作。不论采取任何手段,所有的资金优先保证生产系统花费所需,对于原料尽量采取滚动付款的方式,对于能耗的供
应部门尽量多做平时沟通,便于欠款过多时能与以方便;对于生产过程,则应采取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精打细算,合理组织,降低一切可以降低成本的机会,其中和我们的程序文件规定有很大关系,需要仔细琢磨与斟酌。
第五、改善产品的营销模式,尽量立足于现金交易,防止货款拖欠。企业营销不外乎两种:一种为厂家组织营销人员进行店铺、医院促销,此种方式企业获利较为丰厚,但是促销的费用较大,商家容易拖欠货款,造成表面盈利的虚假现象,现在,很多企业采取营销人员片区买断销售的方式,将企业货款风险转嫁于营销人员,企业的利润相应有所下降,但是激发营销人员的营销热情,但是串货等管理难题相应而出,一旦营销人员离职或者跳槽,势必造成营销资源成本的增加与风险;其次,采用经销商营销的方式,这种方式企业可以节约一定的营销成本,风险较低,但是企业获利率更低,没有较大的获利空间,产品的市场推广则比较困难,可以这样说,产品价格有50-60%是被经销商所占有,企业唯有规模化生产才可能获得一定的利润。企业能否采取两条腿走路,已经开发和培育得比较成熟的市场由自身营销人员管理与运作,而另外待开发的区域交由经销商管理,前者可谓主战场,确保企业的获利稳定;后者可谓敌后武工队,确保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当然,其中涉及与经销商的分层谈判,免得到时河水犯了井水,致使双赢变成两败俱伤。
第六、加大现有产品的工艺研发力度,药理、病理、药效毒理、临床试验数据要经得起市场与实践检验。说实在的,这是为原来的一些产品申报进行扫尾,也是为旧有的药品申报制度遗迹进行剪切。比如,板蓝根颗粒的提取工艺有水提醇沉和水提两种工艺,有些制药企业在申报产品时,不作中试试验,简单仿制,导致其中某些工艺的漏洞无法得以解决,结果拿着批准文号还不得不用造假的方式生产。所以,企业应该针对已有的生产工艺,进行重点和难点研发,重新申报或者备案,否则就是更改生产工艺,罪名不小啊!
第七、制药企业应当成立或者组织类似于工会的一种组织,维护制药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好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其地位。这是一种设想。因为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不会因为某个企业——即便就是华药集团或者哈药集团、广药集团等著名企业——而影响其左右,但是如果是一个组织,情况可能会好一些。关键是政府方面会如何考虑?代表政府的国家局和药典委员会以及检验所又如何考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过程。但是,目前的各个制药行业协会,还无法具备维护制药企业本身利益的能力,处于夹缝中生存的企业的确很难。
第八、加速我国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步伐,切实做好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策略,但是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门类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其中最为精华的就是我国的中药基础理论与现代基础学科的结合。就以甘草药材为例,现代研究表明含有各种化学成分,但是何种成分为治疗成分,单独使用未见其疗效多大,但是很多处方里面——尤其是老中医处方,大多数又有甘草!多药材协同作用与化学成分的提取,一直就是中药现代化的死结!如何解开这个死结,这就是困扰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国家级难题与攻关项目。如果不能改善现状,投入的巨额研究资金打水飘不说,就将陷入中药现代化走不出国门的怪圈,同时对于现有的提取工艺产生置疑,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这种剂型。
5.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五
几度风雨,几番革新,一个政策的本身,如果与民众安全用药的利益福祉息息相关,那么它的酝酿出台,就必然是一个缜密细致,反复推敲磨练的科学历程。
作为一份风行30年的主流行业媒体,适逢此番GMP重大修订,我们力求多元化对政策关键点进行深刻而专业化地解读。因此我们策划了“新版GMP全聚焦”与“中国新版GMP编写专家独家访谈”两个系列的专题报道。
出于对政策发布时间与本报出版周期的综合考量,我们此次先行推出独家访谈系列,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落到了新版GMP起草小组的专家身上。毫不恭维地说,他们是起草新版GMP的骨干力量,是中国制药工业的智囊,是产业升级的践行者。我们将直观的呈现他们对新版GMP的理解与思考,与您共同感受专家心目中的产业升级愿景。
本期对邓海根与钟光德两位起草组专家的访谈将作为开篇。政策发布之后,本报将第一时间启动政策解读性的系列策划“新版GMP全聚焦”,届时将由政策出台的“设计师”——相关官员为您权威讲解政策要点,并汇聚专家、企业届的多种关注与评价,让你我一同感受中国医药主流力量的强国梦想。
邓海根:确保上市药品安全为使命
作为中国GMP资深专家,原无锡华瑞制药的质量部负责人邓海根从上个世纪80年代无锡华瑞的建厂开始就在推动中国GMP的历程,在新版GMP即将正式颁布之际,他欣然接受了《医药经济报》的专访。
采访伊始,邓海根向记者详细地阐述了即将出台的新版GMP的修订背景,他对本报记者说,国际上近二三十年内,药品监管标准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速,药品注册是药品质量保证的源头,1990年欧盟、日本、美国创建ICH人用药品技术标准国际协调会,这样,形成了先进工业国的“三驾马车”来决定国际认可的注册申报资料的格式和指导原则。
邓海根认为,我国制药行业吸纳了国际注册的先进经验,正在不断取得进展,至于GMP与注册,只是药品生命周期的两个不同段阶,两者密不可分,顺应全球经济及时代的发展,走国际化的道路,这是必然的选择。
“世贸组织成员国2001年正式接纳中国入世,WHO的标准是国际药品贸易的‘游戏规则’,遗憾的是,我国药品监管的标准低于WHO的要求,企业出口产品需要自行努力,同时符合我国及国际社会认可的标准。”
在邓海根看来,总体上说,新版GMP标准是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国药品科学监管的道路上迈开了一大步。因此,这次GMP的修订,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亮点一:强化质量风险管理
《医药经济报》: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新版GMP的最大变化是注重软件,尤其是对于制药企业质量管理提出了很多要求,质量受权人写入了新版GMP,质量受权人在企业生产环节的职责是什么?
邓海根:在WHO2007版GMP的提法中,药品放行受权人(Authorizedperson,AP)系指由国家药品监管机构认可的,负有确保每批药品已按该国的法律、法规生产、检验和批准放行责任的人员。
而欧盟用Qualifiedperson(QP)来表述这一有法定特殊职责和素质要求的人员。QP是欧洲议会及欧洲理事会2001/83/EC号法令的要求,WHO的GMP是建议性的,由各个成员国决定,通过法律程序方能正式采用,WHO提出AP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换言之,WHO的成员有权根据本国的国情,来决定本国的药品监管模式和法律文件。
美国并无这样的制度。英国是先有人做此项工作,然后再按欧盟的要求设置这样的人员。中国实施WHO的要求,也需要由政府制订相应的法律性文件,试点的用意也可能在此。
新版GMP中,质量受权人主要履行产品放行审核的职责,为确保能做好此项工作,质量受权人要了解需放行产品的质量投诉、稳定性考察、召回、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等情况,参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部分工作。因此,质量受权人在企业中受质量管理负责人的领导,但在小型企业中,质量管理负责人可以兼任质量受权人。
新版GMP之所以规定质量受权人仅履行产品放行审核的职责,原因是期望制药企业加强对上市药品的全面审核,对上市药品的质量最后再把一道关,但无意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架构作重大的改变。
《医药经济报》:风险管理首次写入我国GMP规范,新版GMP在“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内容上,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根据科学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估,这对于制药业的良性影响体现在哪里?
邓海根:2005年11月9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发布了质量风险管理(ICH-Q9)指南文件,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认为这个文件将制药行业的质量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ICH-Q9的发布,FDA和欧盟、WHO都在力推建设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系统,藉以促进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质量风险管理,即根据产品质量的风险,特别是对患者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安排,摆脱平均分摊资源的不合理状态。换言之,ICHQ9及FDA的倡议,基本点是科学管理,是消除无效投资,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制药行业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今年1月,由北京大学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翻译,并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美国专家的专著《药品注册批准前检查》,这本著作是美国药品监管法规核心理念的概述。在该专著中提到:“FDA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为应用新的和创新方法的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
现在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改进他们的质量管理程序,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保证的同时,降低成本,并缩短产品上市所需的时间。FDA倡议的最终目的是鼓励企业采用合理的科学原理和风险管理工具,以更好地管理药品生产中的危害。在成功地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以后,企业最终将能取消那些对确保药品安全性或质量无意义的生产控制。
风险管理说到底是科学管理加持续改进,强调的是前瞻性的预防行为以及对问题根本原因的调查和持续改进(CAPA),从而保证决策的恰当性与有效性,以避免盲目性,获得“控制损失,创造价值”的双重效果。
风险管理是衡量企业能否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要素之一,我国新版GMP适时引入这个现代概念和要求,对企业质量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对制药企业而言,对药品实施质量风险管理既是责任也是义务,这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使命要求。
亮点二:规范委托生产/委托检验
《医药经济报》:新版GMP新增了对于委托生产的要求,请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会对本土制药企业的委托加工带来什么影响?
邓海根:委托生产和委托检验是社会最大限度充分利用资源的一种商业模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商业模式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是降低药品生产成本的一种方式。我国目前尽管也有一些法规的规定,但不够全面,特别是委托检验如何按GMP的要求管理没有相应的法规规定,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新版GMP对委托生产和委托检验从技术层面上作出了更为全面、细致的规定,这与国际上的相关要求是一致的,它必将进一步规范我国药品的委托生产和委托检验行为,从而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
《医药经济报》:现在不少已经通过欧盟cGMP的本土企业在为跨国企业做OEM,新版GMP关于委托加工的条款并未涉及到核心技术保护,请问这是否会对委托方造成不利?
邓海根:OEM通俗说来,接受委托生产的企业要能原汁原味地生产出首创/品牌产品。委托需要有商务及技术合作协议,现实地说,高科技、高利润、高要求的产品通常在国内是不会被委托的。新版GMP中有关委托生产和委托检验的要求,只解决如何按GMP要求规范进行委托的问题,不涉及知识产权,也不涉及哪些产品的生产或检验可以委托这类政策性问题。
亮点三:无菌生产要求大幅提高
《医药经济报》:经过数次修订的新版GMP虽仍未揭开面纱,但提高管理标准特别是无菌生产方面的要求已经明确,相比98版有很大提高。新版GMP包括厂房的设计理念和无菌管理理念都在发生变化,那么,新版GMP对无菌药品的要求具体都有哪些提高?
邓海根:98版修订标准中,无菌药品附录的篇幅约为1500字,新版GMP征求意见稿无菌药品的附录为1万多字,要求确实有质的提高,大体说来有以下方面:
1)洁净区环境取WHO2007无菌药品的标准,按ISO14644-1的标准划分,这与欧盟相一致,虽然WHO并无欧盟及FDA那样对无菌生产的环境有微粒连续监控的要求,但它在第十条中要求:A级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这与欧盟的标准是十分接近的。微生物一般大小在1m左右,控制了产品暴露的环境微粒,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2)增加了隔离操作技术的要求(第四章)。
3)增加了吹灌封技术的要求(第五章)。
增加的这两章既是国际上的通用要求,也是国内现实的需要,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采用这类技术,有必要对此作出相关的规定。
4)强化了培养基灌装的要求,采用了WHO、欧盟及FDA相同的控制要求。
5)强化了无菌生产的轧盖环境保护要求
6)最终灭菌前,要求对生物负荷,即微生物污染水平进行测试。
7)采纳了国际上公认的灭菌标准,流通蒸汽处理不再被视作最终灭菌,而是WHO2010无菌药品7.4中所提到的弥补除菌过滤法不足的热处理手段。
8)明确规定了各种灭菌方式(如湿热灭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的相应管理要求。
《医药经济报》:据您所知,中国目前在无菌药品生产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在哪里?国内制药企业全行业的无菌改造会不会有难度?
邓海根:国内无菌药品与国际的差距主要在人的理念,换言之是人才不足,由此影响设计、硬件改造及管理软件。国内设备的制造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由于我国早已在网上公布了GMP征求意见稿,相当一部分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已完成了改造,我个人认为,这对可最终灭菌产品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影响大的是全无菌操作的车间/企业,因为国内标准不配套,可能会有误区,设计不合理,或留的余地过大,以致影响日常运行的成本。在GMP标准变更时,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类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GMP一般包括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我觉得新版GMP更新和完善的最大点就是人、机、法这三方面,同时也是对我个人感触特别深的几点:
第一:突出人员作用,提高了相对应人员要求,强调 “硬件重要,软件更重要,人员最重要”的质量理念。1998年修订版中规定质量负责人学历是大专要求医药学等相关专业,有3年以上管理经验,而新版除专业和经验要求相同外还要求是学历本科。可见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的确是更上一个台阶,要求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当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和丰富的工作
经验。此外新增了一个很关键的职位———质量受权人,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原辅料、包材进厂、中间产品流转、产品销售等的放行审核,产品稳定性、产品质量评估,产品召回、用户访问,投诉意见的审核等,具有法人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提出更突显了质量工作在全公司的重要性,要让全员都树立起 “质量责任重于山”意识。
第二:细化了软件要求,引入国际先进GMP和WHO许多新的概念和质量管理理念,使GMP更全面和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尽可能避免歧义。增加了质量风险、变更控制、质量回顾分析等概念使我们扩充了知识面,并且逐渐地与国际接轨。规范后面的附录中涉及我公司的中药制剂,强化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在提取工艺控制、提取物的贮存管理、中药材及制剂质量控制项目方面给我们的生产和检验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依据和指导,为更好的改进工艺提供了保障。
第三:提高了洁净级别,这是我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员感觉最敏锐的地方,新版GMP由原来的30万级、10万级、万级、局部百级修改为10万级、万级、局部百级(其中包括不同背景的局部百级),去掉30万级,并且局部百级和万级洁净区的悬浮粒子检测方法也由原来的静态改为动态,所有洁净区的沉降菌检测方法也由原来的静态改为动态,进一步对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厂房与设施的严要求也是对我们质量的监控工作严要求,同时对产品的质量也能得到更加有力的保证。
概言之 “GMP不论怎样要求都不过分”。所以说规范也是很灵活的,不是特别教条和死板,只要切切实实的按照规范的要求去做,灵活运用于我们的生产质量管理中,就一定会将质量问题和质量风险降到最低。规范在不断的完善和国际化,我们学习的热情也将继续升腾,我们学习的脚步更不能停歇。
钟光德: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新版GMP即将发布了,作为一个几乎全部修订过程的参与者,原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钟光德颇有感概:这一套中国新版GMP文本(包括通则、附录和已经脱稿的指南),从提出修订到文本上报,历经9年,凝结了包括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国内外专家、全国同行共同的辛劳;也基本反映了修订者的初衷,表达了中国医药产业寻求发展、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主流愿望。全国同行有理由期待,这次新版GMP的公布和实施,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以中国姿态迈入国际GMP轨道的一个里程碑。
在钟光德看来,新版GMP对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版GMP的修订上着重排除了以往对GMP搭载的某些不属于它的内容,还原其主要针对质量风险控制体系的本源。新版GMP相较1998年版GMP,在内容上作了大幅度修订,在主体水平上略高于WHO的GMP标准,略低于欧盟标准,达到了当代国际GMP的基本水平。
四大板块凸显创新特色
概括起来说,新版GMP主要修改点体现在四大板块上:无菌药品部分、人员条件与要求、与注册批准要求相一致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控制、制药工业验证技术。对于这四大板块,钟光德向记者逐一分析:
——无菌药品部分
这是新版GMP对1998年版GMP作实质性修改最多的部分。也就是需要相应改动硬件最多的部分。这包括环境控制与国际要求达到基本一致,对层流、关键操作控制区采用国际通用分区和控制标准;将先进的隔离操作技术、吹灌封技术首次列入规范,对无菌保证水平、无菌检查等提出详细和具体的要求;在无菌验证的要求上与国际上完全保持一致。所有这些要求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无菌药品生产所面临的高风险现状。
——人员条件与要求
实施GMP的首要要素是人,人对GMP的适应性比GMP的其他内容都更为重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安监司的领导从起草工作的初始阶段就特别强调,在新规范中必须对各部门执业人员、各门类专业人员要作出明确要求。因此,新规范在通则中对执业人员的职能、职责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同时在各附录中对相应的专业人员的从业资质也作了对应性要求。
根据全国反馈意见,考虑到目前相当多的企业生产、质量负责人由于历史原因,无法达到本科学历的资质要求,同时,基于新版GMP颁布后是一部长期性的法规,需要人员素质在今后不断从整体上提高,逐步适当地提高生产与质量管理人员资质的要求是适宜和必要的。鉴于历史原因,现有部分负责企业生产质量的人员虽然学历不够,但由于多年从事药品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丰富,能很好履行生产和质量管理职责,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在修订时采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等同“本科学历”的双轨制办法来解决这部分人员的资质问题。另外,考虑执业药师制度是SFDA大力推行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经过10余年的时间,目前有近16万余名的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为体现执业药师的地位和作用,本次修订时,也将执业药师纳入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资质条件之一,这也为自学成才的人员提供了发展空间,符合中国国情。
在人员部分,质量受权人受到人们的关注。起草小组为使这一用语适应国际GMP的通常含义,将列入新版GMP的质量受权人界定为受法人代表授权,全权对产品质量负法律负责,是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产品是否放行具有最终决定权;而产品放行人则是判断产品是否放行的具体执行者。新版GMP的这一要求,与欧盟GMP原意基本一致,对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明确了具体承担者。
——与注册批准要求相一致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控制
这是新版GMP较1998版GMP作出重大增加的内容。在通则的第一章总则和第二章质量管理中,就以GMP的终极目标内容列出。
总则第二条关于GMP是“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的界定,实际上已延伸至产品的设计阶段。体现了“产品质量源于设计的”现代理念。换句话说,新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已存在质量风险的,则不能获得批准,也不能投入生产。
而一经获得批准,进入生产环节,就必须将“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
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这是GMP不可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国际上无论哪个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新版GMP将这一准则贯穿到它的全部内容中。任何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盘考虑实施这个准则的可行性,全面评估所有管理要求和技术细节对实现这个目标的风险与保障。新版GMP一旦正式实施,意味着所有GMP检查员对确保这一准则实现拥有绝对的裁量权。对这一执法节点,有关各方都应形成共识,保持一致的行为。这是需要提请注意的关键性条款。
——制药工业验证技术
尽管1998年版GMP对验证提出了基本要求,但在实施中,历经数年仍然是最薄弱的部分。后来在检查条款中增加了若干带“*”号的检查项,但验证技术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中的推进状况依然不乐观。从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来看,验证技术已成为支撑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核心手段。从产品设计、研发、试验、放大生产,直至大生产,验证技术已渗透到全过程和全部细节。早在1990年,美国FDA高级雇员施存博士在对中国首批GMP检查员作的现场检查培训结束时,给检查员们的赠语是:“验证、验证,还是验证”。至今仍然让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验证理念上,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起草小组在梳理反馈意见时,发现不少意见其实是针对具体问题寻求答案的。而这些问题只要经过认真的验证是可以获得解决的。新版GMP在这方面为实施者留下了不少空间,这需要加以注意。新版GMP设定的“确认与验证”一章,基本上等同采用欧盟GMP的相关内容。希望我国企业下决心脚踏实地的掌握验证技术,与国际接轨首先从验证开始接轨,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科学设计改造计划是关键
钟光德认为,我国制药企业应该充分吸取实施1998版GMP时在设计与硬件投入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要在真正深入理解、消化新版GMP后再确定改造计划,一定要注意避免盲目性,避免重复出现曾经发生的问题。
这就要求企业和设计单位需要更新观念,新版GMP要求绝不是1998年版GMP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质的飞跃。在新版GMP实施之际,钟光德给国内企业提出了一些善意的提醒:
针对《新GMP征求意见稿(专家稿)》公布以后看到的一些问题,建议企业和设计方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由于一些企业的GMP证书在新版GMP公布前已到期,按哪个标准进行设计改造,使企业面临选择。在这交替时段,从设计上反映出较多问题:
——在设计职业素养、理念方面
1)习惯用很短的时间把前期设计(概念设计和初步设计)完成,通常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施工设计上。甚至是把施工图完成后再来讨论方案的完善性,造成一系列被动。
2)将1998版GMP改造时的旧图纸稍作改动就作为现在的初设方案。
3)未充分研究、思考具体品种的要求,没有工艺板块概念,习惯采用传统的直肠式工房对设布局,形成人、物高频率对流交差(采用直肠式布局,好画图,省事),但目前,就连医疗机构的高危病房都不采用这种设计模式了;国外的现代设计,通常是一个板块一层楼面(或一个相对独立的平面,以尽可能防避连锁式的循环污染。风险度越高的产品,越需要做这类设计考虑)。
——在工艺平面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面
1)依然存在盲目提高洁净度级别的问题。
2)重要控制区布局的合理度不高。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安瓿瓶和西林瓶的区域、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产品灌装(或灌封)、封装、压塞、扎盖,灌装前无法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配制,冻干过程中产品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的运转,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存放及其处于未完全密闭状态下的运转等操作区(间)的布局、分配等方面,与新版GMP的理念和要求存在差距。
3)盲目设置B区的缓冲保护间。
4)进入B区的更衣程序花样较多,退出程序未设计或设计得比较勉强。
5)混料操作间的设置是难点,未见到理想的突破方案;或者根本不设混料间。
——一些在1998版GMP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如布局浪费、工房配置不合理、库房设计随意性等依然存在。
钟光德特别提醒:“设计单位是解决工程问题的专家,不是药品生产工艺的专家,在一个设计项目中,不可能投入太多精力帮助生产企业在投资硬件改造的过程中,同时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成本。1998年GMP改造中,一些企业对设计方案连起码的论证都不进行,就着急马上安排按图施工,造成不少遗憾和失误。希望这个教训不要在实施新版GMP中再次发生。”
6.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六
GMP车间消毒—诺褔消毒剂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而作为GMP的重中之重,消毒,是实施GMP,有效履行GMP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述行业,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会遭到微生物的污染,在检验过程中也会被污染,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生产和实验室设施的微生物污染处于受控状态或者完全被消除(如采用隔离技术)。在实际的操作中,GMP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化学方法,它是指:用化学消毒剂将环境中的微生物杀灭或降低其在环境中的污染程度。
诺福作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生态消毒产品,无论是在欧盟,还是在国内,都被众多制药,饮料,食品企业作为GMP消毒剂的首选。这是因为诺福在具体了一款高效优质消毒剂品质的同时,也拥有多年GMP消毒实施的的经验,可以迅速的为客户量身定制最经济,高效的GMP消毒方案。I 产品概述
作为新一代的生态型灭菌、消毒液,诺福以其独有的生产技术,基于“活性胶质银离子”以及“食品级过氧化氢”,成为领先全球的产品。
产品达到ISO 9000 和ISO 14000 标准,经过了欧盟及众多国外研究机构组织检测,在被欧洲大多数国家广泛应用的同时,在澳大利亚、北美也被作为最新一代的杀菌、消毒剂而被认可。
诺福的主要功效成份:食品级过氧化氢和胶质银离子。这两种成份作用的机理是:都能穿透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使其关键性功能成分(例如:DNA和酶)坏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II 产品特点 诺福牌消毒剂具备优秀的微生物杀灭能力
通常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公共消毒,甚至是医院消毒中比较难以杀灭的,同时也需要被杀灭的对象包括如下四种类别: Clostridium difficile(艰难梭菌):这个细菌家族的特点是能够在应激状态下产生孢子。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缩写,通常被称为:超级细菌。病毒:主要包括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诺沃克病毒 MREA: 重度耐抗产气坂歧肠杆菌 2 诺福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残留消毒剂
因为诺福牌消毒剂是通过过氧化氢和胶质银离子进行微生物的杀灭,其残留为没有使用完的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和银离子。3 诺福牌消毒剂不会产生抗药性
由于诺福牌消毒剂是通过氧化作用进行杀菌的,因此,在预防H1N1流感以及其他未知疾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被解决了:微生物的抗药性。使用诺福,无需担心耐药性的问题,可以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 4 诺福牌消毒剂可以在0-95摄氏度情况下使用
这是由于银离子作为稳定剂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过氧化氢是不稳定的,这就意味着它可以缓慢的在水和氧气中被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少量的银作为稳定剂被加入诺福牌消毒剂。这种稳定剂可以阻止过氧化氢的缓慢分解,在54℃恒温下保存14天,有效含量减少仅为0.42%~0.64%(军事科学院检测)因此诺福牌消毒剂可以被保存至少两年。5 诺福牌消毒剂是纯生态消毒
1)诺福牌消毒剂添加了保湿因子,在使用时对皮肤无刺激作用。2)诺福牌消毒剂在实际使用时:无味,无色,不起泡沫
3)诺福牌消毒剂因为其残留只有水和氧气,因此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4)过量使用诺福牌消毒剂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可以参考军事医学科学院消毒中心检测报告中,毒性试验部分,在5倍最高建议使用浓度的情况下,诺福牌消毒剂属于无毒级。5} 诺福牌消毒剂方便使用,适合长期储存
因为诺福牌消毒剂应用范围广泛,受客观条件制约少,稳定性极佳,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形式可以多样,同时因为其稳定性好,可以避免和节省企业很多额外的生产成本和时间,一次性检验就可以使用2-4年,免去了通常消毒剂每次都需要检验的问题。诺褔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 空间,环境消毒
使用方法:按照1:100-1:120(根据污染程度不同,浓度调整)比例稀释后,均匀喷洒于空间和地面,具体喷洒浓度如下:10ml/ 立方米。即1升我们的产品至少可以喷洒10000立方米的空间(地面)
喷洒频率:每天一次,特殊时期,每天两次 2 外包装消毒
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后,将需要消毒的包装,浸入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如果需要),3 器械,物体表面消毒
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后,将可以浸泡的器械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时间为5-10分钟(铜制品除外),针对不可以浸泡的器械等其他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直接喷洒于物体表面上,需要时,作用5分钟后用干净抹布擦干。4 进入车间人员消毒:
1)
穿戴衣物,手套消毒: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产品后,将所有手套,衣物浸泡15分钟后,直接使用,不需要清洗 2)
进入车间时消毒: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后,对进入车间人员的手部,鞋子进行冲洗,浸泡消毒 过程水微生物控制:
1)
第一次使用时:按照1:50的浓度稀释产品,随后将所有管道的口堵住,浸泡2小时,浸泡后,直接用清水冲洗一次
2)
每日按照25ppm的比例(1:40000)连续注射入水中,(用一个自动注射仪泵可以比正常处理的纯水在同样的保存条件下提高100-500%的无菌期。泵的安装可以参考下图:P就是泵的位置,上面的是水管道,右边的是装我们产品的桶或者其他容器
北京诺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公司名称: 贸易信息:
价格:340 元/公斤包装:瓶装,桶装 产地:比利时 供应地:深圳
产品规格:NW100
产品参数: 详细说明:
一、产品参数:
1、外观:无色,无味,无沫,无杂质,液体
2、活性成分:过氧化氢 ,银稳定剂(胶态微粒银离子)
3、PH值(20摄氏度): 1.7
4、密度(20摄氏度):1.2kg/L
瑚成芳
北京诺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电话:0755-29105906 手机:*** 传真:0755-27447596 邮箱: 1170862996@qq.com
7.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七
药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如:注射剂中存在未杀灭的细菌、毒素可导致患者的病情的复杂或者引起新的感染和毒害作用,甚至导致死亡。眼用制剂污染了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可能导致患者失明等。
1卫生管理的分类
环境卫生
人员卫生
生产工艺卫生
本文着重讲解环境卫生和人员卫生方面的管理
1.1环境卫生
药品生产环境是指与药品生产相关的空气、水源、地面、生产车间、设备、空气处理系统、生产介质等。
GMP对生产外环境(厂区)要求是:
(1)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环境;
(2)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3)生产、行政、生活和生产辅助区的总体布局要合理,人流物流分开,人、物分别从规定通道进入,不得乱穿行,不得互相防碍。
规范第九条: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防碍。
规范第十条: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生产区内无动物,无灰尘。
1.2人员卫生
药品生产过程中始终有人的操作活动,所以说人是药品生产过程中最大的污染源,占80%。
从事药品生产的人员在入厂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检,每年还要定期体检。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传染病患者、皮肤有伤口者要立即调离药品生产岗位。在此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对于疑似传染病患者也应如此。广东百益生产的血液制品给人体注射后,丙肝检查呈阳性,导致企业破产。
1.2.1个体卫生
手的卫生:药品生产人员不得使用化妆品和佩带首饰;生产操作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一直保持手的卫生;在无菌生产区,为达到无菌生产要求还必须戴无菌手套。
口腔、鼻腔、头发的卫生:洁净区(对药品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尘埃粒子、微生物等进行控制的区域)内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戴口罩和帽,以防止口腔、鼻腔、头发等散发的污物对药品造成污染。
随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法剃须、勤换衣服、勤洗澡洗头。
1.2.2工作服或防护服
工作服或防护服的作用:一是防止人体散发的污物对药品造成污染,二是避免药品对人员的污染或危害。
材质和式样要求:一般区没有严格要求。洁净区的工作服必须选用防静电、耐清洗、耐腐蚀、不起折、不脱落的织物材料。式样简单、平整,颜色用于区示不同的洁净级别或不同的人员使用。
当人员离开洁净区必须脱去工作服。
注意:穿工作服时要注意检查有无破损,污染,发现应及时上报并更换。曾经发现有的员工将破损的无菌衣穿进无菌区。
1.2.3人员在洁净区内的自我约束
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洁净区的管理规则。
在洁净区内人员进出次数应尽可能的少,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减小动作幅度,文明操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走动或移动,以保持洁净区的气流、风量和风压等,保证洁净区的净化级别。
不串岗,进出洁净室要随手关门,做到关门生产
无菌(洁净区)操作三原则:少说话,慢走动,动作幅度小。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如发现打闹、唱歌、大声说话等)
8.绩效管理如何促进企业战略实施 篇八
绩效考核因企业文化和行业特性而异
企业用什么样的人,是决定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有人才战略才有企业发展的战略。我想用两个企业案例,来具体说明不同企业的绩效管理问题:一家企业是百事,是以营销为主导的企业;另一家是惠普,他们以研发为主导。
惠普的人才战略注重创新和质量,在人员发展方面,他们注重管理技能和辅导技能的运用,对管理者的一项绩效考核就是辅导下属。从行业的特性、公司的经营战略以及领导风格考虑,惠普侧重于人员的长期发展,创造诚实和优秀的团队合作氛围。惠普员工的福利和工作条件基本相同,股票权利也是根据公司的业绩而不是个人来决定。虽然在做绩效评估的时候,他们有时也做强制排序,但做完排序以后,不一定就会有员工被淘汰。
百事处于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行业,他们的人才战略就是吸引注重短期成果并渴望成功的人才,这些人渴望成功并愿意接受挑战。从个人工作的工作职责来看,百事强调个人目标,强调个人能力,根据个人的目标和能力来决定是否加薪,同时结合个人和公司业绩分配奖金和股票。百事12%的增长速度为员工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百事强调考核,强调最好的发展是在员工的下一个岗位,这是
业绩突出的公司最佳的绩效管理做法。百事公司有明确的目标来管理绩效评估,奖励成绩优秀的员工,要求员工完成自己的目标时,不能有任何借口。百事还把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分布,分成出色、很好、熟练和差几种,出色的占5%,差占3%.从两家公司的绩效管理区别,可以看出不同公司的业绩管理区分。比如更注重短期效益的企业,他们的营销部可能会了解每周的业绩情况,甚至每天的工作情况。他们会量化销售业绩,而不量化行为指标。行为指标虽然重要但不是最关键的,尤其对销售部门来说,在做绩效评估的时候,往往采取量化的指标,其中关键的指标不是管理指标,也不是行为指标,而是业绩指标。
在绩效管理方式的选择中,使用哪种方式相对来说是可以组合的,并不是说某家公司一定要像惠普一样。比如联想,我们在研发团队里绩效考核更像惠普,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销售部门的绩效考核则更像是百事公司。
绩效管理要强调业绩和个人发展配合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决定员工职位的升迁或调动,以及评估个人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发现很多企业做绩效考核对于业绩更关注,但对个人发展方面不是很关注,我们绩效考核实际上是什么作用?企业绩效考核跟绩效管理到底有什么不同?我的观点就是:绩效管理更强调业绩
和个人发展配合。但绩效管理和个人发展又是不同的,在绩效管理过程里,要了解每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在评估完之后,要关注给予他什么样的培训。
我们做完绩效管理后,对每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做了评估,但他的发展意向是否得到了评价呢?我们有没有判断出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培训?在2002年我刚到联想公司的时候,公司有800多人,每年的培训经费是37万元,那时候每个部门都不太支持做培训,一是本来工作很忙,另外他们觉得做培训是在浪费时间。现在公司的培训经费增长到700万左右,费用增长的背后是需求的支撑,也就是说业务部门现在关注培训,在他们评估完以后,可以看出员工的哪些方面能力还需要提升,大家于是发现个人的培训需求是跟公司业绩目标一致的,所以进而评估他的个人发展的目标和培训目标。
当然,还应辅以其他的辅助发展措施进行培训,比如个人教练,我们称之为企业内部辅导。这非常重要,把辅导主管对员工的辅导当作业绩考核的一部分,这也是提升人才储备很重要的一个措施。
怎样进行能力评估也是一个关键所在。有人说用360度考核等,其实都无所谓,但是对能力的评估应该纳入公司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启用末位淘汰制,如果强制排序的话,对最后的5%或10%,都要做绩效管理的继续,帮助他来提升。不管哪个公司,对业绩不佳的员工都应该有最起码的绩效改善计划,否则就很可能形成大锅饭。
仍以百事为例,他们采用岗位轮换制度,同时对个人进行360度评估以后,加强对个人能力的反馈。公司高层经理对所有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审核,通过每一个人的发展计划,包括对新员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领导才能培训、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培训等,来设计培训体系。公司强调的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人才的绩效评估
无论在什么样的公司,不管从什么层面来讲,对关键岗位的管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行业里,关键岗位相对是固定的。但是在快速变化的企业里边,有些岗位每年都会更新,所以要强调对关键人才的管理,而不是去强调某个岗位是否关键。着眼于关键人才,因为关键人才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实现相应的发展战略。
我们制订了后备人才的档案和培训计划。很多公司都有后备人才库,他们把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分开排序,我们做法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关注前一百名或前二百名的那些关键人才,进入他们的档案。有个很简单的方法,某个部门的档案,在员工晋升一定级别后就能够打开一个文件夹看到。公司在发展变化的时候,往往很难关注到
每一个人,但是如果关注20%到30%的关键人才,那么对公司来讲,就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失导致手忙脚乱。
对关键人才管理重要一点,就是考核并区分关键人才和一般人才的业绩潜力。
对公司内部的组织人员情况,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在百事,很多子公司都有一个大表,叫做后备人才计划。在档案里面,包括姓名、服务年限、工作水平、业绩、是否具有提升的潜力、提升的潜力、等级等。一看这张表,就会非常清楚,在某个岗位上面有哪些后备人才,这个人的姓名、是否有某些心理准备、受过相应的培训、工作状况如何,一目了然。在公司内部贴了组织结构图,是一千多名经理人员的简介,公司可以模拟各种人事安排,从而找出最佳的人员流动计划,做出相应的人员调整。
关键岗位的任命和流动程序,决定于两个指标,一个来自于业绩评估,主要业绩的评估,关键绩效的评估。他的业绩完成情况比如每个季度考核一次,并且是能够考核的。我们用了360度的能力考核,但是在实施的时候,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系统,软性指标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领导力、管理能力、个人品德等。如美国要对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反欺诈行为准则进行评估和审计,这个方面也是评估的一个因素。至于多种奖励成果,就不一一阐述了。总之,在评
估完了以后,应该配合多种计划,不应该评估完了以后没有结果,薪酬体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代表所有的东西,非物质性的奖励可能更重要。
我们在做绩效管理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评估团队同时奖励个人,即评估这个团队的业绩同时奖给业绩超标的人。在原来做绩效评估的时候,刚开始发现有70%的奖金奖给了70%的人,结果好多人才,尤其那些业绩超标的人,认为像吃大锅饭,干得好也拿不了多少工资,干得不好的也少不了多少,觉得没有劲头。我们甚至发现没有达标的人都会拿到奖金,理由是没有达标不是他的原因,是外部市场变化快,所以这种绩效激励对整个团队是有害无利的。
文章来源:HR管理世界
9.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篇九
洁净厂房是制药工业最基本的配备,新版GMP的出台更是对制药行业洁净厂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洁净厂房至关重要的一环,制药企业对排风系统必须加以重视。
1.排风系统的划分
国标《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对局部排风系统的划分有如下规定: 局部排风系统在下列情况下,应单独设置:(1)非同一净化空调系统;
(2)排风介质混合后能产生或加剧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危险性;(3)所排出的有害物毒性相差很大。
对于药厂来说,青霉素等强制敏性药物、某些淄体药物、高活性、有毒害药物的排风系统应单独设置,以便特殊处理和管理。
2.排风系统的防倒灌措施
采取防倒灌措施的目的是,防止空调净化系统停止运行时,室外空气倒流入洁净室,引起污染和积尘。一般常用的措施是在排风通路的适当位置设中效过滤器或设止回阀,或同时设置。对制药厂的大部分排风系统来说,为了回收药尘和防止排风污染厂区,在排入大气前都经过旋风除尘器、袋式过滤器等分离装置,而青霉素等致敏性药品的排风系统末端还设有高效空气过滤器,更具备了阻止室外脏空气倒灌回洁净室的能力,因此,一般不再需要另行考虑防倒灌措施。某些药厂对排出的有害气体采用水封措施,水中放置中和、分解有害气体的化学物质、既化解了排出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又兼有防止倒灌的作用。
3.排风系统的材质、设备 洁净室内排风系统的风管、调节阀和止回阀等附件的制作材料和涂料,应根据排除有害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空气环境条件确定。排除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可采用塑料风管。排风管穿过放火墙处,应设置防火阀。
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应有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如选用防爆风机等。要特别注意药厂排风系统的排风口与空调系统的新风采气口保持足够的水平距离及高差。青霉素等强敏性药物、某些淄体药物、高活性、有毒害药物的排风口应装置高效空气过滤器,使这些药物引起的污染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排风口与其他药物操作室空调系统的新风口之间,更应保持一定距离。
4.洁净室内送风与排风的气流组织
正因为排风口作用半径小,有效范围局限,因而室内气流云顶走向主要决定于送风。所以送风与排风口、污染发生源等平面位置、空间相对关系在设计时显得十分重要。如果送排风气流组织得合理,能起到局部排风中常用的“吹吸罩”、“推挽罩”的效果,则对控制污染物在室内的扩散,提高室内洁净度有明显作用。
【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推荐阅读:
制药企业的物料管理07-23
制药企业新员工培训试题06-29
制药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要点12-10
制药企业制剂车间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09-10
制药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1-21
制药工程基础09-05
制药专业实习总结06-12
生物技术制药10-07
制药专业自我介绍11-20
制药专业自我评价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