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的感怀诗歌阅读

2024-08-13

三八妇女节的感怀诗歌阅读(共17篇)

1.三八妇女节的感怀诗歌阅读 篇一

春日感怀的短篇诗歌

当春天来临,

世界慢慢地变得清新,

温柔的阳光轻抚大地,

满山的.树木斑斑疏影。

我沿着春日温柔的风儿,

漫步于轻轻浅浅的丹江溪畔。

梦里的小城春光四射,

顿生思绪万千,

可不知怎的?

都化作了一声莫名其妙的叹息。

时过境迁,

美丽的花儿,

依旧倾城,

华满人间。

苦命的人儿,

依旧迷茫,

落魄红尘。

时光轮回,

岁月无痕,

即使有心,,

也难觅归程。

红颜咫尺,

望而却情。

趁着暖日,

趁着清风,

愿一切黑暗随风而去,

愿一腔愁绪了却无痕。

归还你我,

全新的一春!

2.三八妇女节的感怀诗歌阅读 篇二

1.反复诵读, 激发想象。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大量诵读, 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 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品味出。读之同时, 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 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 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1) 首先要读懂字面内容, 通过反复吟诵, 体会其音乐美, 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诗的韵脚往往与诗的情感相映照, 有些韵脚发音响亮, 便于表达昂扬奋发、轻松明快的情绪;有些韵脚发音低微, 常用与抒发忧郁、低沉、愁苦的感情。如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用“江阳”韵, 读来明快流畅, 表现的是极度欢喜之情。而他的另外一首诗《登高》用的是“灰堆”韵, 读来低沉抑郁, 表现的是悲苦感伤的心境。从诗歌的韵脚的特点, 有时可以推知该诗的感情基调。

(2) 要在读中抓关键词语。有些词语本身就带有喜怒哀乐等感情色彩, 如“新、碧、轻、晴、香”等常常与快乐的心情相关, 而“孤、独、冷、寒、霜”等常常表现愁苦之情。这些词能帮助读者体会诗情, 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按说句中有“碧草”“春色”“黄鹂”等, 该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 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 一个“空”字, 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 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 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 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有些语句含意深刻, 往往是主旨所在, 抓住了它, 就是找到了理解诗词之门的钥匙。

(3) 要在读中弄懂典故。古人写诗词, 有时遇到不便直说之处, 或为了追求含蓄, 往往用典。不了解这些典故, 就很难理解诗词含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顾庭怀古》, 就用了五个典故, 姜夔的《扬州慢》也多处用典。

(4) 要在读中由表及里, 领悟诗词的意境。意境, 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当诗人用热情的眼光去看世界时, 这世界便被涂上了一层诗人的感情色彩, 它所描写的对象, 就成了带有诗人感情色彩的对象。因此, 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逆知诗人内心的情绪。

2.形象分析, 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 (作者描写的人物, 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 (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 如《雨霖铃》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 (动作形象, 如《约客》中的“敲棋子落灯花”) 、物象 (事物形象, 如《蝉》中的蝉) 景象 (景物形象, 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 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 这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 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形象中, 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 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

3.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方面进行:

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歌的背景来进行。例如, 李清照南渡前后诗歌风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 来表现诗人的感情, 传达诗人的思想, 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 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 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 我们不难发现, 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拓展课外阅读, 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一定量的积累, 提高鉴赏能力, 脱离课本不行, 但仅有课本显然也是不够的, 它需要在相当数量的感性积累以后才能引起质的飞跃。

3.重返诗歌阅读的感觉常态 篇三

就是在这样一个类型化非常明显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批评界和媒体几乎用同一个标准在要求读者,进而至于把文学作品分成三六九等,然后实施粗暴的价值判断。诗歌首当其冲成了这种判断的重灾区。

虎西山的诗,如果不在这样一个基本语境来重新衡估,就多有误读之嫌。

总体来说,他的诗是用来审美的,是用来体验和体味的,而不是用来分析和阐释,甚至用来按照流行价值观与文化趣味进行拆解、充当时髦论据的。因此读他的诗,重要的是对读者正常感觉系统的尊重与照应,从批判的反面来说,也是对肢解、戕害、歪曲、异化正常感觉智能的一切事物的修复和还原。这意思是说,只要感觉系统基本正常,直觉能力没有被完全破坏的读者,无论哪个类型的,也无论哪个层面的,读他的诗,应该都能找到一种诗学上的呼应和象征意义上的兑换。

首先,读他的诗,体验到的是人世沧桑,感知到的是世事如烟,于是,在他诗歌句式的口语化中和选用词语的日常生活化中,等于心灵重新经历了一遍沧桑过后的释解和无奈之余的淡定。体验终结之处,多了一份心智的成熟,多了一种对纷乱历史的看透。

这一倾向的诗篇几乎占虎西山整个诗作的很大比重,顺便举《门神》与《曹操》来说明这一点。《门神》中的“门神”,不是民俗学或民间信仰文化中的那一层意思,诗歌里的“门神”凝聚了门神自己和人们把门神作为某种牵挂的整个过程,“年”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象征仪式也就更加具体可感了。作为一种意义生活,作为一种无法解释的精神寄托,历史传统中生活着的人们,最先选择铭记的历史,实际上并非通常所说的身份上具有高度对称的片段和情节,而是那种有着“退却不了的豪气”的故事,它们才有资格“感动着寻常百姓”。于是“有红的绿的”,年年“装扮一新”,“贴在出出进进/让人牵挂的地方”。至于实存的历史,比如“最初的时候”如何摔打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比如“狼烟散尽之时”怎么成了英雄、怎么威风凛凛地坐在太师椅上等等,其实都“经不住”“几个黄昏的洗礼”,迟早会在人们心中褪色也就成了必然。这时候,在审美上,《门神》实际上悄然完成了它对人们所向往的意义生活或象征生活的重建,不是所有传统文化元素都能成为意义或象征生活,而是富有豪气的和最能抵制世俗的纯粹精神。

《曹操》也是如此,诗人不太关心封建正统思想怎么评他,也不太关心文人学者怎么演绎他,诗人关注的是,作为某种文化符号的曹操,其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近的地方在于,曹操“忽阴忽阳/风云变幻/变来变去变成一块白来”的脸,那块白具有着“冷血的白/白得恐怖/白得阴险”,但“又正好白得多姿多彩/让世人翻来覆去地把玩”。这首诗我印象中应该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现代性”已经在中国文学批评界乃至思想文化界开始流行,理性的问题,非理性的问题,一度都成了文学话语中的热词。虎西山写这首诗时,不可能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到《三国演义》一类曹操叙事的影响,但最终,他的诗心落脚点落在了对理性和非理性的体验上,并凝聚了理性、非理性在个体与世界、个体与时代、个体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具体处理上,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了非此即彼、用一个形式打倒另一个形式的不可行性,承担二元对立、承担理性或非理性,于是成了人们现代生活,以及对现代性的无奈接受。审美完成了一次思想的启蒙运动。

其次,在沉重与承担之外,读他的诗让读者体味到过往情感的忧伤,体味到来日感情生活的淡而醇、静而谧。读《纳袜垫的女人》,与其说在体味农村女性的艰辛历史,毋宁说诗通过特有的诗语方式,在讲述一种神圣的、独一无二的和不可来第二次的情感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均由某种严丝密合的结构组织起来了,女人最用心的地方,能通过鞋垫上那朵不经意的小花传达给对方,男人们也能通过小花领受到女人几乎全部的情感期许。中间一节是这样写的:“纳袜垫的女人/常说别人的袜垫纳的好/但纳袜垫的女人心里/最爱的还是自己绣在袜垫上的花/年轻的时候/女人们把袜垫纳给丈夫/如今老了/女人们的袜垫/多一半纳给儿子”。有些年轻人读这样的诗句,或许觉得诗中的感情没有表达透彻没有表达直接,于是读起来好像不彻底,爱也就似有若无。其实,这个地方正是诗的精华之所在,它向着含蓄、向着完整的情感世界,兑换了差不多全部的情感成分。于是诗留下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者说爱与被爱双方完整的、纯粹的惦念和期盼,毫无杂质、毫无猜疑。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爱被贬值、情被商业化的语境来体味这首诗,之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被贬值被消费了,一个核心原因恐怕还在于自己。从这个角度说,《纳袜垫的女人》应该是一首关于我们如何建构我们的情感世界的诗,只有给爱留有一点神秘感、留有一点神圣性,爱就不会被彻底贬值。类似这一方向的诗篇,当然很多,《穿红衣服的女人》是这样,《红辣椒挂在屋檐下》也是这样。恕不一一分析。

总之,读虎西山的诗,不单是引领我们去体验体味我们已经丢失了的东西,更是引导我们怎样重新打量我们普遍感觉非常焦虑的、非常迷茫的和非常不确定的东西,从而自自我主体性开始,重新梳理自我世界,进而重新规划自己。

他的诗集《远处的山》所收百十来首诗作,差不多都是20世纪90年代之交所作,距今已二十五、六年了。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岁月是把杀猪刀”,看来虎西山的诗歌经受住了时间的残酷检验。各领风骚几十年,是对经典杰作生命力的估计;各领风骚三、五年,是对亮点作品的要求。那么,各领风骚两三天、各领风骚两三时呢?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我们所有的作品恐怕都无一例外要在后者这样一个基本阅读情境下来衡量了。就是说,从诞生到消亡,生命只有两三天或两三时的作品,不见得都是因为信息的覆盖所致,也不见得都是因为读者的别有用心所致。之所以如此,一定有个必然的、本体性的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那就是看诗人对时代普遍性情感境遇、普遍性意义感的缺失问题,甚至现实疑难问题、尖锐精神问题的诗性转化得怎样了的问题。

nlc202309041253

二十多年后重读虎西山二十多年前的诗歌,正是为着避免诸多因素的干扰,我们尽可能把起于个人经验和趣味的评价标准,置于流行趣味、时髦价值和普遍性社会文化思潮来审视,其目的就是希望他的诗歌再重新走一遍从体验到审美再到思想,或者反过来,从今天尖锐的思想诉求到文化认同,再从文化认同落实到具体体验体味的过程,看他诗歌所具有的诗性价值是否有走出文学共同体、地域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的能量?事实证明,虎西山的诗歌,不但经受住了这个挑剔,而且还更有力量地凝聚了今天人们所关心的最关键精神问题。至少在诗的逻辑中,提供了走出诸多危机,比如情感危机、人生危机、中年危机和价值危机的可能性。这便是他的诗流传至今、而且还将继续流传下去的唯一理由。

这个层面来说,彻底的口语化用词、彻底的日常化句式,包括彻底的日常生活形式框架——如虎西山诗所已经表现出的那样,都不是评价一首诗是不是坏诗的首要根据,标志一首诗之所以是坏诗、非诗,甚至流水账、废话的,是诗人是否胸怀天下,是否真的用真切的生命体验观照外部世界。这时候,任何理由的时髦价值、任何圆熟的前卫技术,都必然首先为诗对世界、对社会现实、对无数个人的遭遇孤注一掷,去卖命、去咳血、去痛苦、去孤独、去寂寞。否则,读者便没有任何动力放下手机、放下鼠标,为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文字游戏去无聊地消耗时间。因为,刷频、把玩鼠标点击的快感,还能博自己一笑,轻松轻松呢!——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重返诗歌阅读的感觉常态的本意。

毫不讳言,我们的感觉已经被严重扭曲、 歪曲、 变形,乃至被成批强塞给我们的所谓知识、 意识、 主义、 说辞所粗暴破坏。这导致我们不能正常评价一个人, 不能正常衡量一件事情的好与坏,不能正常估量自我的能力, 不能正常判断一种价值, 乃至于不确信任何一种感情,不确信任何一种正义良知,不确信任何一种意义生活, 只相信钞票和权力、 关系厚黑学。 大的方面说, 这也是今天时代,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反而格外倾心于鲁迅先生八十年前就批判过的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奇门遁甲,格外倾心于古代文献中产生自宗法文化程式的等级制“感恩叙事”的真正原因。其所以如此, 在于这些东西依附权力,依附世俗功利目的, 依附准人伦构造的社会关系学。

人没有被解放, 何谈人的正常感觉?人的正常感觉被蒙蔽, 何谈准确体味诗意世界。注意, 这个诗意世界, 专指正常感觉系统所构建的对象世界和通过正常感觉对象世界所建构的人应该如此生活的人文世界。

(作者单位:宁夏社科院文化研究所)

4.感怀诗歌 篇四

【1】孤独

孤独

倒映在杯中

是蛀空的心

举杯邀月的落寞

月挂枝头的清影

还是同处一室

相对无言的沉闷茫然

孤独

弥散于午夜

是窗外的虫鸣

钟针滴答的脚步

还有那雨檐下凄情的铃语

在锦屏冷帐中,孤独

化作了佳人的

一声轻叹

孤独,深藏于闹市

心空者

用觥筹交错填充心洞

心满者

透过酒绿灯红的喧嚣

名利凝结的烟雾

看到视线外的云天

孤独有形态

喧闹中,心静如水

寂静处,披发长啸

孤独分境界

对庸常者,孤独是暂时的

落落寡欢

对伟人,是难遇知己与同道的

秉异卓然

【2】雪夜青松

兀立山岗

大青山敞开关口

让西伯利亚的寒风

肆虐、扫荡

曾与佳人留影的杨柳

常伴黄莺呤唱的桃杏

匆忙的收起靓装

我用伸展的虬肢

默送着落日与霞光

山寺隐隐,钟鼓声声

争荣扮靓的失了生气

青葱的大地

昏暗、荒凉

傲立山岗

在荒壤乱石中

我将自己的健足深藏

流淌着问天屈子的血液

铭记着马踏飞燕的辉煌

狂飚天落,以身为盾

挺胸向前方

风雪围攻,我挥木剑

直刺苍穹,呜咽的厮杀中

片片玉麟凌空飞扬

雪住,风停

我以胜利者的姿态

穿上荣耀的白裳

默立山岗

环顾四方,雪封万木

不见曲水流觞

争荣扮靓的也披上盛装

却是埋藏青春与希望的白裳

他们正滴着惶恐的清泪

呆望初起的阳光

我如荒漠胡杨

依然不去争荣扮靓

可在冷静的外壳中

蓄积着坚韧的纤维

无论春风夏雨冬雪秋霜

站着,呵护一身绿色

倒下,去做架屋的坚梁

【3】端午风前吊屈原

不愿与众人同醉

离开画栋雕梁

走向荒陌草芦

要作浊水中的清莲

遭嫉、被弃

成为他的宿命

唯有浩瀚苍穹

悠悠江水

与他对话

仰望的眼神求索着

愤闷,忧思

散于披肩的长发上

清癯的身影

丰满成大写的人

他向天诘问

不为湘君,山鬼

他谛听涛涌

只关黎庶,庙堂

在变换王旗的时刻

汩罗江拥他入怀

纷乱的人间

少了一个君子

后人的心中

升起一颗明星

贪名蝉蝇,逐利豕蚊

身与名俱灭

唯有他的呐喊

仍在敲击历史的回音壁

令我们垂首

沉思

【4】蛇

谁把我的头面

置换成女娲、伏羲

我不是理想的图腾

与龙大哥神似

身躯却很娇弱

且终生匍匐大地

残枝、荒壤、青稞

是我暂息的眠床

我没有华盖、高楼

没有绵衣玉食

仅凭那些冻土

跨过百日的粗寒

我不会水漫金山

摄人精魄

那些光环污水

却遮住我的真容

曾经羡慕鹰的敏锐

虎的威猛

却未曾贪到想吞象

狠到要蜇人

齿间那几滴津液

只是我自保的城防

我是弱小的生命

但是,柔软的腰肢

也蓄满力量

发散愤怒与热情

双目不明,腹下无足

荆棘、高墙、深井

都来阻挡。我依旧

穿过暗夜,缓缓前行

我不作画

更不作秀

舞动身躯时

目标已在眼中定格

不要羡慕我的风姿

也不要评判我的美丑

我只是普通的生灵

为了那个目标

我只能屈伸、蜿蜒

迂回前行……

【5】裹脚布

那条裹脚布长长的

缠绕着一个个贞洁牌

从大宋扯到晚清

沾染着幽怨的歌

猩红的血

在孔家店前横陈

仿佛僵死的蛇

几个不甘寂寞的人

硬生生地扯碎那块布

被解放的双足

贴着权杖

踏出欢快的曲

又赶到江边

捞取那个被丢弃的

——百宝箱

而今,幽阁换成宝马

笑靥替代了泣容

可是,那一双双纤足

真得自由了吗

宝马、光环

还有看不见的情欲和权杖

又象什么......

【6】雾霾

天地灰蒙

窗外的树木

吸进尘埃

呼出凄惶

被剥去盛装后

正在举首向天

质问上苍

是谁酿成今日之殇

我不愿开窗

生怕浓雾中

那些无益的稞粒

钻入胸腔.其实

霾早已存在

就储于你我心房

我们用双手

将心霾散放

才涂就今日的.苍凉

【7】烈火与阳光

—对反腐风暴感怀

在时间的河畔上

名利的峰峦间

欲望之树疯狂地生长着

争相捕捉阳光

横斜的枝丫.手牵着手

聚成浩瀚的森林

在这里

猛虎恶狼频频出现

腐尸败叶散着腥臭

令那些蚊蝇追逐嗡叫

枝叶遮蔽阳光

浊气充溢森林

那些弱小的生灵

时刻期盼着阳光烈火

它们紧咬嘴唇

生怕成为他人的甜点

姓刘的小伙子

把老庄的文集甩进垃圾箱

姓朱的和尚

把蒙古的铁骑赶出关外

一个留着大辨子的男人

则把他老爹抬出紫禁城

做完那些事以后

他们分别来到林边玩火

每个人都烧了几稞树

惊了几只虎和数条狼

但是林还是那片林

树还是那些树

太阳依然照不进

只得把自己捣碎

筛进去点点星影

三个人没有想到

在后来的某一天

闪电扯天曳地

送来震耳惊心的霹雳

狂风裹挟着地火冲向森林

枝枯干倒,虎狼殒命

蚊蝇顿成烈焰中的飞灰

正邪从古不并立

随着火势蔓延

林木越来越少

洒进的阳光与烧焦的尸体

却越来越多

那些弱小的生命

对着烈火阳光拍手跳跃

躲在远处祈祷

祈祷风与火烧尽污秽

驱散灰霾……

【8】错乱

僵卧于界碑旁

左手去抓过去的幻影

右手摸向现实的泥土

阴与阳的界碑

隔开昨日今晨

许多血红醒臭的花

在它周围铺展

杂于野草之间

掩没了来时的路

来时的路

隐约地看到

一幢幢牌坊上

挂着青楼花魁的肖像

虎与狼项垂佛珠

从下面穿过

黄尘里枯树昏鸦

烟水上灯影偏舟

那些两条?三条

乃至四条腿的动物

熙攘穿梭

一稞稞明星

伴着剑戟凑出的庆生曲

于夜空中滑落

阴风里杂糅着笑声?哭声

从远方飘来

身体僵冷,鲜血温热

收回目光、神思

土地广袤无垠

身体、手背

却滴落点点冷雨

昨夜的景悄悄消逝

今晨的霾渐渐升腾

北风也暗暗地吹了起来......

【9】幻境中的白牙

一个圆点穿过灰蒙

由远及近,缓缓变大

成为顶天垂地的太极图

眼罩黑纱的我

难辩白天与夜晚

却依稀看到其中

无数的白牙时张时合

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似在撕咬人们的面罩

白牙图,步步逼近

象无形的墙穿过我的身体

在近乎窒息的刹那

心又被狠狠地咬了一口

我疼得咧开嘴

露出自己的牙

在如真如幻的情境下

随着它们旋转前行

那一刻

5.花开花谢感怀诗歌 篇五

曾赚蝶偷眼,愁听鸟弄声,风雨恁无情。开时容易谢,思难平。

和花会再开老师词.南歌子.花开花谢

逐水凌花眼,驱风唳鸟声,闲吟小调忒多情。百卉应时开谢意当平。

老师原玉?凤凰台上忆吹箫 有怀

云海汗漫,溪山嶻嶪,临流抚剑吹箫。看竹前风影,雨后芭蕉。

千万烦丝俱了,今不复、泽畔魂招。应怜那、春归燕翅,蝶弄花梢。

迢迢,冥鸿去了,将坏壁咨嗟,风雨潇潇。恁尘心如梦,尘梦如潮。

流水高山绝调,知音少、懒解襟袍。凝眸处、渔歌响遏,一棹轻摇。

和花会再开老师词.凤凰台上忆吹箫.感怀

天水迢遥,峭岩嵽嵲,渚湾谁品篴箫.弄细筠花影,棕榈芭蕉。

愁绪情思未了,终会有、挚友相招。安曾想、春华早去,夏漫林梢。

悄悄,落花尽扫,余入土馨香,满地潇潇。愿枕南柯梦,还逐江潮。

白雪阳春长调,精见少、难惠泽袍。廻环处、浮涛小舟,慢橹轻摇。

老师原玉.霜天晓角.无题

眸含秋水,蹙到眉心碎。孤月柳梢横斜,归雁在、浮云里。

螀蛩衰草睡,梧桐深苑坠。清梦一宵如问:有帆影、流天际。

心盛汗水,淹至双眸碎。轻任晓风微斜,曦光处、岚云里。

6.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主题词 篇六

“诗言志”, 现代诗歌总是或借助形象含蓄地表达情意, 或直抒胸臆。“我” (抒情主人公) 和“你” (抒情对象) 是诗歌所创造的主要形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中, 大都“我”“你”共存。苏教版的《发现》《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啊, 船长, 我的船长哟!》《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人教版的《致青年公民》, 直接在诗面上呈现了“我”和“你”。苏教版的《相信未来》《北方》《祖国土》, 人教版的《六月, 我们看海去》则间接地加以表现。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我”和“你”, 其所代表的形象各有不同:

诗人通常借助不同的意象将“我”和“你”进行链接, 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思考和探究成果, 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用“我是——”的句式将“老水车”“矿灯”“稻穗”等意象呈现。初看, 我们便有些似懂非懂———“我”到底指什么?原来, 诗人先将“我”具象化为“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用以表现祖国贫困悲哀的特点, 接着又将“我”具象化为“花朵”表明祖国充满希望, 然后将“我”具象化为“胚芽”“笑涡”“起跑线”表示祖国已经走进新时代, 最后将“我”转换为经历过“迷惘”、“深思”, 现已“沸腾”的一代人, 将“我”与“你”之间的血肉联系予以明朗, 将“我”对“你”深沉而复杂的爱细密吐露。这看似复杂的“我”, 将祖国从悲哀到复苏的过程, 以及经历苦难的一代人的丰富情感尽情展示, 诗的意蕴由此而深广。

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用“矿坑的深处”“阴暗的地底”“阴暗的牢门”“苦役的洞窟”“沉重的枷锁”“黑暗的牢狱”等意象表现西伯利亚囚徒 (“你”的复数) 所处的恶劣处境, 反衬“你们”的高贵心境, 传递“我”对“你们”的挚情;《六月, 我们看海去》则以“驼铃”“天空”“大海的喧响”“贝壳”等意象表现“我们” (“我”的扩大) 的青春活力, 表明“我们”的自信, 用“看海去”展现“我们”对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你”) 的向往。

现代诗歌中的“你”和“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中, “我”表达的不仅是自我, 还有“我”对“你”的情感倾诉。每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情而异, 抒写的“我”“你”也各有侧重。透过每一个凝练如珍珠的文字, 捡拾起“我”和“你”, 弄清“我”和“你”的关系, 我们便可比较快地走进文本, 领略意境, 体悟诗情, 进而与诗人共鸣。

二.抓住“我”和“你”实施教学的意义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时集中解决了这样一组问题: (1) 这首诗, 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逐节解读) (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3)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这样写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什么好处?

应该说, 这位教师的教学体现了明确的诗歌教学目标 (把握意象及诗人创造的意境、理解诗情及其表达技巧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 , 摒弃了诗歌教学常用的套路 (介绍背景, 诵读诗歌, 整体感知诗意, 逐节解读, 理解意象, 分析情感) , 思路清晰。但设计的问题除了“感情”还是“感情”, 在内容上缺乏广度和深度, 形式上也比较试题化。课堂上, 学生思绪平淡, 答题应付, 诗歌的美妙无从体验。

如果我们以“我”和“你”为主题词来设计问题, 也许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1) 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代表什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2) 诗中的“我”和“你”有关系吗?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诗中的“你”全用“祖国”来替换好吗? (3)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的读法是不是一样?应该怎么朗诵呢?

这组问题内容集中而具有整体感, 由易到难连贯递进。它涵盖了对诗歌形象、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发展性。

课堂上, 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脱口而出:“我”和“你”;“你”代祖国, “我”指诗人。这时, 教师抓住机会反问:“我”真的是指诗人吗?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文本解读。在逐节解读的过程中, 教师始终抓住“我”不松手, 启发学生分析意象, 使迷雾渐散, “我”的形象逐渐明晰, 感觉到“我”是“你”的特征的具象化, 是“你”希望的化身, 是生活在“你”的怀抱里的孩子, “你”养育了“我”, “我”要用生命来报答“你”, “我”和“你”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于是学生对诗中用系列意象链接“你”“我”的技巧颇为折服。诗中的“你”当然可以还原为“祖国”, 但没有“你”来得具体可感, 来得亲切, 因为“你”是“我”情感的倾诉对象。第三个问题, 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解基础上的朗诵, 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感的丰富、细腻、复杂。祖国由“你”而抽象, 情感由“你”而深聚于对祖国的呼喊, 或痛苦, 或深沉, 或欣喜, 或自豪, 朗诵使学生体验到了诗人之心的激越跳动。

用“你”“我”来建构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内容, 易于教和学。因为找出“你”和“我”, 就找到了诗歌抒情的主客体;理解“你”和“我”, 就基本理解了诗歌的核心内容;把握“你”“我”之间的关系, 诗歌的内涵就掌控在你的手中了。抓住“你”“我”来解读诗歌, 我以为即抓住了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 启发学生抓住并理解诗歌中的“你”和“我”, 就等于开启了学生理解诗歌文本的路径, 有了与作家对话的核心话题。这有利于学生愉悦而快速地亲近诗歌, 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鉴赏诗歌的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抓住抒情主客体探究诗歌的意蕴和风格。

三.“我”和“你”教学模式的普适性和灵活性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 大都可抓住“你”和“我”进行教学。

教学《发现》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 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指代什么?把“你”改为“祖国”好不好? (2) “我”发现了什么?“我”与“你”有什么关系? (3) “我”这样赤裸裸地表达情感, 是不是有些矫情?第一个问题引出抒情主客体, 提醒学生准确把握“我”和“你”, 特别是“你”的含义。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研习文本, 读懂诗歌内容, 体会意象的链接作用。第三个问题重在启发学生探究诗风, 可结合背景, 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教学《啊, 船长, 我的船长哟!》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 诗中的“我”和“你”有关系吗? (2) 诗中的“你”还有哪些称呼,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给读者的阅读制造了障碍? (3) 本诗的诗句排列样式有些特别, 你能看出其中的玄机吗?这与“我”“你”有关系吗?这里, 第一个问题旨在要求学生明确诗人对领袖的深爱与领袖的伟大和崇高, 第二、三个问题旨在引领学生分析“怎样写”并深究其表达效果。

“你”“我”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关键在于教师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深刻理解, 在于对学生知识结构现状的了解和关注, 在于教师对学习目标的恰当定位, 在于围绕“你”“我”来设计由浅入深、由表象而本质的富有启发意义的系列问题。但如果把“你”“我”当成套话, 无论什么诗歌都一味的以“你”“我”来提问, 就恐怕会牵强附会或令人生厌。比如教学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 如果重点探讨“我”和“你”的关系, 就显得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位不当, 因为这首诗抒情的主体是年轻人而不是“我”, 客体是那个时代的祖国, 诗人着重表现的是年轻人与那个时代的祖国的关系, 而“我”只是对青年人提出希望的诗人而已。实施“你”“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需要教师根据文本实际来构建恰当的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诗歌教学的最佳效益。

显性呈现“我”和“你”的诗歌, 可以用“你”“我”直接提问。对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 就要细加斟酌了。如《北方》中的“你”似乎是隐藏着的, 但不难看出这“悲哀而古老的国土”就是“你”, 我们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能比较恰当: (1) 诗中描述的是何时的比方?如果你是一个行走于那时那地的人,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2) 若你是画家, 根据这首诗, 你的组画中将会出现哪些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意境? (3) 对于这样一个悲哀的“你” (北方) , “我”消沉了吗?“我”为什么会这样? (4) 诗中“悲哀而古老的国土”用“你”来替代可以吗?为什么?

关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的教学, 宜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关于“你”和“我”的问题, 这符合文本阅读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关于“你”和“我”的问题的目的在于提醒学生把握诗歌抒情的主客体, 体会诗人雪藏起“我”或“你”的用意, 从而体会诗歌样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7.感怀油灯点亮的日子 篇七

在这盏油灯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剩下的任务,也正是它打开了我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记得那时候,我们家仅有一盏煤油灯。每天父母忙完回来后,母亲就会把点着的油灯放在灶头,然后开始为我们一家人做晚饭。我们兄妹仨则围在母亲身边跟她分享自己在学校的所见所闻。虽然油灯昏暗,但却不影响我们几个孩子说笑打闹的那股劲。

母亲做好晚饭后,就把油灯放到饭桌中央,然后再摆上菜和碗筷,这样一家人就开始共进晚餐。吃完饭后,妈妈赶快收拾干净饭桌,让我们兄妹仨在上面写作业。我们在写作业的时候,母亲则借着油灯的余光,去洗刷灶头和锅碗瓢盆,以及切好第二天喂猪用的野菜。等我们的作业完成了,母亲的家务也差不多忙完了。这时,母亲又得借着油灯开始逐个“伺候”我们睡觉。然后再用手给油灯遮着风,颤颤巍巍地端到卧室准备睡觉。直到吹灭油灯入睡的那一刻,才算结束了我们一夜的油灯之旅。

上五年级那年,我们村终于拉上了电线。当时父亲为了省点电费,仅在卧室安装了一盏电灯。自那时起,我们再也不用围着油灯团团转了。我们三个孩子时常在卧室的灯光下追逐打闹,这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增加了无限的乐趣。

上五年级后,学校也用上了电灯。但却会有时停电,学校却不会因为偶尔的停电而取消上晚自习,因此每个学生不得不带一盏备用的煤油灯。

在家用电器样样齐全的今天,油灯的影子已经远去,曾经在油灯下追逐嬉闹的孩子,也早已告别了童年,而进入了中年。

8.感怀建国六十周年诗歌征文 篇八

夏季地震是你受伤在颤抖

秋天奥运是你快乐放歌喉

冬季危机是你感冒遇寒流

我的中国,我的家,春夏秋冬风狂雨骤

东方崛起是你和谐的追求

西部开发你是发展的抓手

南方率先是你开放的重奏

北部振兴是那一世小说网 http://你改革的风流

我的中国,我的家,东西南北前程锦绣

你在风雨中成长,你在雷电中成熟

你在鲜花里添福,你在朝阳里增寿

你在泪水中挺胸,你在灾难中昂头

你在斗争里微笑,你在耕耘里丰收

我的中国,我的家,生老病死不离不休

9.三八妇女节的感怀诗歌阅读 篇九

他是**古城的见证者,历史的声音在心中回荡。

“荷花绽放”的夏日,踏着新城建设的脚步,我来到了古城墙畔,聆听历史老人的诉说。

悠悠的练祁河水流淌着,智者的声音在耳畔回旋:

这是一曲心中的赞歌,这

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这是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

古老的**,古贤今秀、代不乏人。

钱大昕、顾维钧、胡厥文……名垂青史;

石童子、侯黄二先生……奋勇抗战;

五抗运动、农民起义……可歌可泣。

古城墙见证了**的历史,每一块砖都镌刻着**人民英勇的事迹。

随着岁月的流逝,古城墙陷入了深深地沉思,是f1的引擎声吵醒了智者沉睡的梦。

“小荷才露尖尖角”,新城的建设让古城墙恢复了青春的风采。

缓缓流淌的练祁河水带来了古城墙的低语。

沪嘉高速、轨道交通,连接了通向世界的纽带,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七百多年的岁月在老人心中留下了不灭的记忆,古城悠久的历史为老人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古城墙在思索,他回眸着岁月的沉淀。

汇龙潭、秋霞圃,孔庙、科举博物馆……

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诉说着历史的声音。

古城墙在微笑,他见证了**的发展。

现代农业园区、f1赛车场,一带、四圈、数点、二片,描绘着**未来的宏伟蓝图,绽放着迷人的风采。

古老的城墙,记载着古朴**千百年的历史;

智慧的老人,凝望着时尚新城的不断崛起。

10.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主题词 篇十

“诗言志”,现代诗歌总是或借助形象含蓄地表达情意,或直抒胸臆。“我”(抒情主人公)和“你”(抒情对象)是诗歌所创造的主要形象。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中,大都“我”“你”共存。苏教版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人教版的《致青年公民》,直接在诗面上呈现了“我”和“你”。苏教版的《相信未来》《北方》《祖国土》,人教版的《六月,我们看海去》则间接地加以表现。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我”和“你”,其所代表的形象各有不同:

诗人通常借助不同的意象将“我”和“你”进行链接,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思考和探究成果,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我是——”的句式将“老水车”“矿灯”“稻穗”等意象呈现。初看,我们便有些似懂非懂——“我”到底指什么?原来,诗人先将“我”具象化为“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用以表现祖国贫困悲哀的特点,接着又将“我”具象化为“花朵”表明祖国充满希望,然后将“我”具象化为“胚芽”“笑涡…起跑线”表示祖国已经走进新时代,最后将“我”转换为经历过“迷惘”、“深思”。现已“沸腾”的一代人,将“我”与“你”之间的血肉联系予以明朗,将“我”对“你”深沉而复杂的爱细密吐露。这看似复杂的“我”,将祖国从悲哀到复苏的过程,以及经历苦难的一代人的丰富情感尽情展示,诗的意蕴由此而深广。

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用“矿坑的深处”“阴暗的地底”“阴暗的牢门”“苦役的洞窟”“沉重的枷锁”“黑暗的牢狱”等意象表现西伯利亚囚徒(“你”的复数)所处的恶劣处境,反衬“你们”的高贵心境,传递“我”对“你们”的挚情;《六月,我们看海去》则以“驼铃”“天空”“大海的喧响”“贝壳”等意象表现“我们”(“我”的扩大)的青春活力,表明“我们”的自信,用“看海去”展现“我们”对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你”)的向往。

现代诗歌中的“你”和“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我”表达的不仅是自我,还有“我”对“你”的情感倾诉。每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情而异,抒写的“我”“你”也各有侧重。透过每一个凝练如珍珠的文字,捡拾起“我”和“你”,弄清“我”和“你”的关系,我们便可比较快地走进文本,领略意境,体悟诗情。进而与诗人共鸣。

二,抓住“我”和“你”实施教学的意义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集中解决了这样一组问题:(1)这首诗,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逐节解读)(2)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f3)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这样写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什么好处?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教学体现了明确的诗歌教学目标(把握意象及诗人创造的意境、理解诗情及其表达技巧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摒弃了诗歌教学常用的套路(介绍背景,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逐节解读,理解意象,分析情感),思路清晰。但设计的问题除了“感情”还是“感情”,在内容上缺乏广度和深度,形式上也比较试题化。课堂上,学生思绪平淡,答题应付,诗歌的美妙无从体验。

如果我们以“我”和“你”为主题词来设计问题,也许能够改变这种状况:(1)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代表什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2)诗中的“我?和j“你”有关系吗?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诗中的“你”全用“祖国”来替换好吗?(3)每节诗末的“祖国啊”的读法是不是一样?应该怎么朗诵呢?

这组问题内容集中而具有整体感,由易到难连贯递进。它涵盖了对诗歌形象、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发展性。

课堂上,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脱口而出:“我”和“你”;“你”代祖国,“我”指诗人。这时,教师抓住机会反问:“我”真的是指诗人吗?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人文本解读。在逐节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抓住“我”不松手,启发学生分析意象。使迷雾渐散,“我”的形象逐渐明晰,感觉到“我”是“你”的特征的具象化,是“你”希望的化身。是生活在“你”的怀抱里的孩子,“你”养育了“我”,“我”要用生命来报答“你”,“我”和“你”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于是学生对诗中用系列意象链接“你”“我”的技巧颇为折服。诗中的“你”当然可以还原为“祖国”,但没有“你”来得具体可感,来得亲切,因为“你”是“我”情感的倾诉对象。第三个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解基础上的朗诵,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感的丰富、细腻、复杂。祖国由“你”而抽象,情感由“你”而深聚于对祖国的呼喊,或痛苦,或深沉,或欣喜,或自豪,朗诵使学生体验到了诗人之心的激越跳动。

用“你”“我”来建构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的内容,易于教和学。因为找出“你”和“我”,就找到了诗歌抒情的主客体;理解“你”和“我”,就基本理解了诗歌的核心内容;把握“你”“我”之间的关系。诗歌的内涵就掌控在你的手中了。抓住“你”“我”来解读诗歌。我以为即抓住了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抓住并理解诗歌中的“你”和“我”,就等于开启了学生理解诗歌文本的路径,有了与作家对话的核心话题。这有利于学生愉悦而快速地亲近诗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鉴赏诗歌的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抓住抒情主客体探究诗歌的意蕴和风格。

三,“我”和“你”教学模式的普适性和灵活性

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歌,大都可抓住“你”和“我”进行教学。

教学《发现》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各指代什么?把“你”改为“祖国”好不好?(2)“我”发现了什么?“我”与“你”有什么关系?(3)“我”这样赤裸裸地表达情感,是不是有些矫情?第一个问题引出抒情主客体,提醒学生准确把握“我”和“你”,特别是“你”的含义。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研习文本,读懂诗歌内容,体会意象的链接作用。第三个问题重在启发学生探究诗风,可结合背景,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教学《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诗中的“我”和“你”有关系吗?(2)诗中的“你”还有哪些称呼,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不是给读者的阅读制造了障碍?(3)本诗的诗句排列样式有些特别。你能看出其中的玄机吗?这与“我”“你”有关系吗?这里,第一个问题旨在要求学生明确诗人对领袖的深爱与领袖的伟大和崇高,第二、三个问题旨在引领学生分析“怎样写”并深究其表达效果。

“你”“我”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深刻理解。在于对学生知识结构现状的了解和关注,在于教师对学习目标的恰当定位,在于围绕“你…我”来设计由浅入深、由表象而本质的富有启发意义的系列问题。但如果把“你…我”当成套话,无论什么诗歌都一味的以“你”“我”来提问,就恐怕会牵强附会或令人生厌。比如教学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如果重点探讨“我”和“你”的关系,就显得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位不当,因为这首诗抒情的主体是年轻人而不是“我”,·客体是那个时代的祖国,诗人着重表现的是年轻人与那个时代的祖国的关系,而“我”只是对青年人提出希望的诗人而已。实施“你”“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文本实际来构建恰当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诗歌教学的最佳效益。

显性呈现“我”和“你”的诗歌,可以用“你”“我”直接提问。对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就要细加斟酌了。如《北方》中的“你”似乎是隐藏着的,但不难看出这“悲哀而古老的国土”就是“你”,我们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能比较恰当:(1)诗中描述的是何时的比方?如果你是一个行走于那时那地的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2)若你是画家,根据这首诗,你的组画中将会出现哪些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意境?(3)对于这样一个悲哀的“你”(北方),“我”消沉了吗?“我”为什么会这样?(4)诗中“悲哀而古老的国土”用“你”来替代可以吗?为什么?

关于隐性呈现“我”或“你”的诗歌的教学,宜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关于“你”和“我”的问题,这符合文本阅读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关于“你”和“我”的问题的目的在于提醒学生把握诗歌抒情的主客体,体会诗人雪藏起“我”,或“你”的用意,从而体会诗歌样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抓住“我”和“你”实施教学,能简洁课堂教学内容,明晰教学脉络,有利于学生对现代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快速把握和鉴赏,从而提高阅读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改变现代诗歌阅读教学长期不受重视的状态。而欲行此,需要教师提高现代诗歌的研读、鉴赏能力,认识到诗歌中“你”“我”的重要意义和教学价值。0

11.三八妇女节的感怀诗歌阅读 篇十一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 但归结起来, 常见有反战抗战、忧国伤民、理想壮志、爱情闺怨、山水田园归隐、黍离无常、仕途官场、思乡怀人、朋友离情、赞美高技、托物言志、自安自慰、伤春感时等主题, 每种主题的诗歌都有章法可循, 有规律可依。本文仅以伤春悲秋主题的诗歌举隅来探究诗歌教学“授渔法”和学生课外诗歌自主阅读“点读法”。

首先明确诗歌 (包括现代诗歌) 四要素:语言、意象 (景象、物象、人象、事象) 、表现手法、思想感情。阅读一首诗歌, 只要能读出以上四点即可完成阅读程序, 也就是“读懂了”该诗, 而其中主要的读出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其实, 高考设题也主要是从这两点入手) 。读伤春感时诗也是如此。

伤春感时诗在景象营造、手法运用、情感表达上都有章法可依, 有规律可循。

一、景象营造上的规律:常写两类景物

①初春 (盛春) 景象:景象特点是万物蕃息, 生机勃勃、春和日丽, 少如“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风透春衫, 雨透春衫”“樯燕呢喃, 梁燕呢喃” (无名氏《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满院东风, 海棠铺绣, 梨花飘雪” (蔡伸《柳梢青》)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蝴蝶乱” (严仁《木兰花·春思》) 、“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弱草半抽黄, 轻条未全录。年芳被禁籞、烟华绕层曲” (沈怀《伤春诗》) 、“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 (秦观《浣溪沙》) 、“黄莺乱啼门外柳, 细雨清明后” (张可久《【双调】清江引·春思》) 。

②暮春景象:部分诗歌整首或后续流程也写到暮春景象, 其特点是花谢花飞、春意阑珊, 如“冰池晴绿照还空, 香径落红吹已断” (严仁《木兰花·春思》)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摸鱼儿》) 、“三月光景不忍看, 五陵春色何摧残” (韩偓《伤春》) 、“桃花也解愁, 点点飘红玉” (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

二、表现手法运用上的规律:常用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

①衬托:初春 (盛春) 类伤春感时诗一般用反衬, 以万物蕃息、生机勃勃、春和日丽景象来反衬感伤低沉的情感, 我们俗称“乐景写哀情” (如上述提及的周邦彦《苏幕遮》等) ;暮春类伤春感时诗一般用正衬, 我们俗称“哀景写哀情” (如上述提及的严仁《木兰花·春思》等) 。

②虚实相生:即将眼前景、现实景与想象联想景、梦景等结合写。如周邦彦《苏幕遮》上片实写眼前景, 下片“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则是以现实手法虚写梦景;阮阅《眼儿媚》上片“楼上黄昏杏花寒, 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 两行征雁, 画角声残”写征人所见眼前景:由感觉冷而看斜月而听燕雁声残, 自然就过渡到下片想象“绮窗人在东风里, 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 盈盈秋水, 淡淡春山”的示现虚写;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上片“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 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 万绿西泠, 一抹荒烟”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 下片“见说新愁, 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 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 怕见飞花, 怕听啼鹃”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其他如晏殊《浣溪沙》、刘威《伤春感怀》, 等等, 大抵如此。因此, 联想、想象、示现等也是伤春感时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表达上的规律

伤春感时诗诗歌结构流程也有规律可循, 一般是今景——往事——发情, 具体说来, 就是眼前景——过去事——抒发感情。其情感表达规律一般两种流向:

今景→喜春 (美好春天和自然的喜爱) ——伤春 (感伤春光的美好及消失) ——感时 (感伤年华韶光流逝, 美好容颜憔悴, 青春岁月难再) 。

往事→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发情→伤春感时诗根据诗歌主人公性别的不同, 情感流向便在此“分叉”为女性和男性两类。

女性:伤幽情。诗歌主人公是女性, 其情感流向伤幽情:内心凄楚孤寂及对远方人的怀念, 如刘方平的《春怨》、贾至《春思》、严仁《木兰花·春思》、张可久《【双调】清江引·春思》、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错误》等;有的诗歌进而流露出女性愁恨怨绪, 如王昌龄《闺怨》、晏殊《浣溪沙》等。这类诗歌就基本上叠合我国古代的“爱情闺怨诗”。

男性:叹身世。诗歌主人公是男性, 其情感流向叹身世:感叹身世沧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 典型的以周邦彦《苏幕遮》、无名氏《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等为代表;有的诗歌因感时进而上升到对自己人生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个人命运的思考或对时运不济、国运衰落等国家命运的担忧。比如蔡伸《柳梢青》“自是休文, 多情多感, 不干风月”则感叹身世沧桑, 仕途波谲;韩偓《伤春》“穷途得志反惆怅, 饮席话旧多阑珊”“野棠飞尽蒲根暖, 寂寞南溪倚钓竿”表达世事艰难、志向难伸而闲居遁隐的无奈;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以春天景物的空寂衬托自己个人命运的孤寂,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以蜀相孔明的“未捷”“先死”来衬托自己志向抱负的无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生发国家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抒发才高被妒忌被排挤以及对朝廷命运的担忧;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含蓄委婉地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这类男性类伤春感时诗基本上就与理想壮志诗、黍离无常诗、忧国忧民诗、仕途官场诗、思乡怀人诗等形成交叉。

附带说明, 伤春感时诗出现这种情感的不同其实与我国古代社会男女角色不同完全吻合。在古代, 男外女内, 男动女静。古代男子或从军或游学或远仕或羁旅奔波等, 再加之立功建名、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 大多把儿女情长摆在次要情感地位, 而古代女子足不出户, 相夫教子, 纯粹以男子为中心, 大多把儿女情长摆在首要情感地位。时代、社会和性别的不同决定了伤春感时诗主旨情感本质的不同。

12.蝶恋花感怀阅读及参考答案 篇十二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1)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⑴词人的烦恼因思念亲人所致。(2分)东风又至,时间飞逝,亲人远在天涯,相聚遥遥无期,只能期待梦中团聚;独守空房,寂寞难耐,脉脉思念之情却无人倾诉、无人知晓。(2分)

⑵空自既写出了捣衣时因无法寄送而产生的徒然无奈、心不在焉,也写出了词人因牵挂亲人而产生的散乱心绪;(2分)依旧既写出了芳草与往年一样萌生,也写出了庭院与往年一样冷清,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念之情依然长久、深重。(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这类题目可从诗人身世、题目、作品内容等角度来分析。诗人沈宜修,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女子,她一边抚育儿女,一边支持丈夫谋求功名。丈夫仕途顺坦。这期间,多愁善感的沈宜修既为夫君的成功深感自豪,又常常牵挂和思念着远在他乡奔波的夫君。所写诗歌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从题目感怀来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是诗人心情的。那是一个梅花初放的冬日,啼鸟鸣晓。她闲步于清晨被薄雾笼罩的庭院,她的心绪有些无端。透过窗帘眺望远方,因看不到熟悉的身影,竟转为去怀恨那随风而动的疏帘。那条屋前的石级小道,因少有人来,开始长出凄凄芳草,这也让这位可爱的女子心中顿生烦恼。可想而知,在她的内心,对夫君的思恋有多么深重。诗写得婉约淡雅,和她的`身份与经历十分相符。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 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捣衣是为了给亲人准备衣服,可是亲人不在眼前,准备好的衣服也无法送达,所以诗人说空自捣,表达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自己的孤独与无聊之感,偏偏不解人意的芳草,依旧和往年一样生长,既用芳草无情衬出人的有情,又用依旧年年生芳草,写出诗人已不止一年注意到这一景象,也就表明诗人与亲人离别的时间长,也即相思之长。

13.论宋代词人咏春所抒发的人生感怀 篇十三

诗人们在吟咏春天美好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情感, 抒发了他们纷纭复杂的人生感怀。“池塘生春色, 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谢灵运在久病初愈之时, 感受了冬去秋来的复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从弟桃园序》) 李白在春夜的微风中, 受着造物的召唤, 涌动着诗的激情;“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在春日里与故人重逢, 更多的却是世事的沧桑。

当然, 在我国古代诗坛上, 尤其是在词的创作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宋代, 这种通过吟咏春天来抒发内心情感的现象也颇为普遍。宋词中吟咏春天的作品非常之多, 几乎是俯拾即是。这些吟咏春天的作品, 情感基调多种多样, 其抒发的人生感怀也相当丰富。但归结起来, 大致可以分为感春、惜春、伤春三类情况。

一、感春

宋代吟咏春天的词作中, 有许多篇幅是抒写感春之感的。这些词作, 基本上都是写初春、阳春的景色。词人借初春、阳春时节百花齐放、莺歌燕舞的美景, 抒发他们快乐而恬适的心境, 表现他们对春天独特的感受。如宋祁的《玉楼春》:

续发展, 还发展出民间戏曲, 而作家文学的空前繁荣则是民族文学的最大收获。这些都与唐宋时期的文学积累分不开。

参考文献

1.《壮族文学概要》梁庭望农学冠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

2.《布依族文学史》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

3.《侗族文学史》《侗族文学史》编写组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12月

4.《毛南族文学史》蒙国荣王弋丁过伟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5.《苗族文学史》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6.《苗族文学概论》巴略王秀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2月

7.《水族文学史》范禹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

8.《瑶族文学史》农学冠黄日贵苏胜兴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

9.《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吴永章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1 0.《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梁庭望黄凤显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1 1.《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郞樱扎拉嘎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1 2.《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马学良梁庭望张公瑾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1月

1 3.《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隋唐十国两宋卷》邓敏文民族出版社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这首《玉楼春》, 在咏春词中可谓是卓绝千古, 把春天的气氛渲染得十分热闹。明媚的春光, 优美的郊外风景, 春容满野, 芳草如茵, 杏花如绣, 莺啼芳树, 燕舞晴空, 而人们泛舟游湖, 湖上的波纹次第起伏, 像是欢迎着游人。这首词最为人所称道的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 颇为词论家欣赏。词人因此而得了“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雅号。王国维云“‘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人间词话》)

此外, 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也属感春之作, 词云: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疑怪左宵梦好, 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以轻快的笔调, 描绘了清明前后迷人的春日风光, 以及一群乡村姑娘踏青斗草时的欢乐心情。春社新到, 燕子飞来, 清明时节, 梨花落成了片片花雨。池上漂着几点碧苔, 黄鹂在叶底一声声地鸣啭着。在这明媚的春光里, 一群少女走出深闺, 踏青斗草, 沐浴在大自然的爱抚之中, 一派天真活泼的情态。

在这样的春天里, 词人的心境是快乐而恬适的。另一首《踏莎行》词, 也表现了晏殊那种对于春天的特别的感受。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

2001年6月

1 4.《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梁庭望张公瑾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 5.《中国民族史》王钟翰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16.《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 (刊印中) 梁庭望

17.《黎族社会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18.《畲族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

19.《畲民家庭文化》蓝炯熹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20.《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注释

(1) P161《壮族文学概要》梁庭望农学冠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

(2) 参考黄绍清:《论壮族机智人物故事》见《岭南文化与百越民风》农冠品、过伟、罗秀兴、彭小加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 (3) P428《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元明清卷》郎樱扎拉嘎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4) P63《壮族文学概要》梁庭望农学冠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

(5) 转引自P63《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隋唐十国两宋卷》邓敏文著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

(6) p87转引自《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隋唐十国两宋卷》邓敏文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

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 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首词通过暮春时节的景象, 表现了词人“春思”的情怀。小径上落红依然稀少, 远处的芳郊已经长满了绿茸茸的嫩草。树色掩映着楼台, 在风中时隐时现。杨花蒙蒙, 乱扑在行人脸上。翠绿的树叶已十分茂密, 足以掩藏婉转啼鸣的黄莺。门上帘幕低垂, 小燕子被隔屋外。寂静的书斋里, 缕缕香烟, 袅袅上升, 与房梁下的游丝缠绕一起, 轻轻的旋转飘荡。时近傍晚, 主人才从醉梦中醒来, 睁眼一看, 夕阳正照在深深的庭院里。在晏殊的笔下, 春天是那样的安谧, 即使是愁绪, 也是淡淡的, 幽幽的。

二、惜春

宋代吟咏春天的词作中, 也有许多的篇什是在抒写惜春、留春的情感。这些词作, 基本上都是写暮春景色的。词人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 感悟到年华易逝、青春难再。词人伤感春天的迟暮, 也正是叹息青春的凋零、芳华的流逝。然而, 词人在作品中并非单纯的、一般性的伤感, 而是有着特定的情感内涵, 也就使这些惜春、留春之作更为浑厚深沉。

先来看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这是一首惜春的经典之作。春去花落, 使人无限留恋,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住处, 将她呼唤回来, 永远和她住一起, 那该多么好啊!可惜春去无踪, 谁也不知道她究竟归向何处, 实在无法寻觅, 真教人寂寞惆怅。上片以问句开篇, 将春拟人化, “若有”、“唤取”两句, 奇思妙想, 新颖别致。下片承上再转, 将词意又推进一层, 既然谁也不知道“春归何处”, 那么, 何不去问一问与春天一起来到的黄鹂呢?词人加上“除非”二字, 表示在失望中还抱一线希望, 相信从黄鹂那里一定能得到满意的回答。然而事情又出乎意料之外, 寻春之人不懂鸟语, 黄鹂在枝头百啭千鸣, 也不知道它究竟在说些什么。

词人以空灵的意境、奇妙的想象, 把惜春寻美之意, 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精致。

再看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这首词通过暮春风光和闺闱景物的描绘, 抒写了女词人惜春、留春的哀婉心情。词作的上片侧重描绘室内景致,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开首即交代时令已值暮春。接着词人即把笔触移至室内, 一股氤氲氛围笼罩闺中, 原来是袅袅香烟弥漫其中, 从中似还透着静谧、温馨和淡淡的忧愁。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词作的下片, 女词人的笔触延伸到室外, 但见室外妇女正笑语吟吟, 彼此斗草取乐, 而海燕此时却经春未归。女词人这里写海燕未归, 隐隐含有她细数日子, 惜春留春心态, 而写斗草游戏, 则映衬自己的寂寞。次句言春天将尽, 梅子熟透, 柳枝长成。惜春、留春不住, 叹春之情遂油然而生。“黄昏疏雨湿秋千”, 黄昏时分, 独自一人, 已自不堪, 更兼疏雨, 以及空寂、湿漉的秋千架相伴, 更让人感到寂寞、愁怨。

三、伤春

宋代吟咏春天的词作中, 最多的是抒写伤春之感的作品。这些词作同惜春的作品一样, 基本上都是写暮春景色的。词人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 抒发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官场的险恶, 以及自己不能施展抱负, 眼看岁月蹉跎, 青春流逝, 心中所产生的忧愁、苦闷与怨恨。

在暮春寄慨最深的当属辛弃疾。这位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抗金英雄, 南渡后难酬驱乱报国之志, 只能是“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他的《摸鱼儿》一词, 可以说是伤春词中的绝唱。

更能消, 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纲, 尽日惹飞絮。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此作的上片中, 作者心绪不宁, 是哀惋, 是叹惜, 更是一种迷惘与无可奈何。万紫千红的春, 离我匆匆而去, 一时万树枝头, 落花飞红。这凋零衰败的景色本就够惨淡的了, 它怎么能再经得起风风雨雨的几次摧残呢?我生怕花落春去, 而希望花儿迟开晚放, 但这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 一种幻想而已。尽管如此, 我仍心有不甘, 向春反问:你且留步!听说天涯海角并无你的归处, 你能去哪里呢!春默默无语、依旧悄然离去。如果说, 在人间还有什么春的痕迹, 那只有画檐蛛网上沾着的柳絮, 给我们一丝慰藉。

下片中, 作者愤懑不平, 是控诉, 更是一种诅咒。据史书载, 汉代陈皇后因遭别人的嫉妒而失宠, 被幽闭在长门宫中。纵然用千金之价买来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序》, 也无法使汉武帝感悟而重新得到宠幸。试想, 此时陈皇后内心的悲愤和苦闷又能向谁诉说呢?词人也借此对那些搬弄是非、扰乱朝政的小人发出了严正的警告:你们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难道你们不曾看见杨玉环、赵飞燕那些善妒得宠的人, 后来不是都化为尘土了吗?等着瞧吧, 你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闲愁”四句, 由怒转悲, 感情极为沉痛:此时此刻, 满怀愁绪, 真叫人痛苦!不要再去登高凭栏眺望, 眼下夕阳正照在烟雾迷离的柳树之上, 看到那昏暗的景色, 会使你感到无限的伤感。

这首词从表面看来, 是作者在伤春吊古, 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 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 表达了他深深的忧国之情。上片用比兴之法来暗喻象征, 下片借古讽今, 在伤春词中, 可谓千古绝唱。梁启超这样评价此词:“回肠荡气, 至于此极,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艺蘅馆词选》)

欧阳修的《蝶恋花》也堪称是伤春词作中的佳作: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一首深闺佳人的伤春词, 作者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女子处在深深的庭院之中, 孤独寂寞。暮春三月, 杨柳烟浓, 如无数重帘幕把庭院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她的丈夫走马章台, 冶游不归, 她孤独守闺, 苦闷难挨。那个薄幸的人此刻也许正在花街柳巷寻欢作乐, 早把自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她见到狂风骤雨摧残着春天的繁花, 遍地残红, 被人践踏, 更加伤感于自己的命运。落红乃是青春萎谢的象征, 看到花在风雨中残败, 她又如何不会想到自己也如这落花一般呢?她泪眼迷离, 却无人过问, 只好与花相对, 而花却无语, 只是惨淡地飞过秋千。

整首词如泣如诉, 凄婉动人, 意境浑融, 语言清丽, 尤其是最后两句, 向为词评家所赞誉。伤春惜花, 正是抒写怨妇红颜薄命的身世之感。其实, 这也正是词人对青春和生命的感怀。

14.浅析李清照的感怀诗 篇十四

关键词:李清照;感怀诗;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165-02

李清照作为古代的一位杰出女子文人,她的作品一直为后人传诵。她的作品流传至今的不算多,特别是诗歌作品。一般读者比较熟悉她的词作,都能吟咏几句,但对其诗作,相对而言比较生疏。李清照在《词论》中,认为词与诗不同,词主情致,诗在言志。因此,她的词取材范围比较窄狭,而她的诗歌取材范围则非常宽广。如果把诗的内容作简单分类的话,大体可分为咏史、忧国和感怀3类。这三者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①本文主要分析李清照的感怀诗,分析李清照对现实和政治的独特看法,走进她丰富的情感世界。

一、独特的志趣

有独特的志趣会收获别样的财富,这就是精神的充实。《感怀》这首诗作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八月。②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后,丈夫出守莱州,诗人在莱州作此诗。诗中表现了李清照夫妻二人独特的志趣及廉洁的品格。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诗的开头两句“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无书史”连诗人最爱读的书都没有。只有“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每天忙于公务,酬酢频繁。“孔方兄”“喜生事”表现了诗人对酒与钱这类世人皆为之吸引的东西的轻蔑,在轻描淡写中将酒与钱的弊端作了深刻的揭示。诗人直接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厌烦和无奈。此二物与诗人的志趣大相违背,但她并不大加指责,也不著力消除,只是“作诗谢绝”轻轻推开罢了。其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情状,跃然纸上。诗人所追求的是“聊闭门”谢绝俗事的纷纷扰扰,在填词赋诗中追寻“佳思”,这是一种超俗之举,但这种超俗,不是自视清高,而是一种洁身自好,一种闲适恬静的生活态度。诗的最后两句“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再次写空无所有,诗人在空与静中“得至交”,她的这种独特的志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清照所喜爱的是书史,所厌恶的是官场。她所以有超人的识见,是与她博览群籍、关心历史分不开的。她这种超人的识见在其咏史诗《浯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二首》表现的特别明显。她不同意张文潜把杨贵妃说成是“妖孽”,而是肯定杨氏姐妹都是“仙才”,她们姿色艳丽,能歌善舞,不能把政治的失败归罪在妇人身上。这种超前的妇女观在当时无人能及。李清照的这种厌酒与钱、嗜书喜静的独特志趣,值得当代人学习。曾几何时,读书已经逐渐被各种电子产品取代,书籍已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为了钱尔虞我诈,为了酒伤身害命,此类已数见不鲜,当代人需要思之悟之!

二、理想的世界

《晓梦》是一首记梦诗。李清照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而记梦诗仅此一首。与诗人那些充满了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作相比,此诗那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令人遐想无穷。前人评价此诗“笔意亦欲仙”。③

此诗前两句“晓梦随疏钟,飘然蹑入霞”写渐入梦境;诗人轻轻踏着云霞,伴着隐约可闻的稀疏钟声,进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自“因缘安期生”至“何必归故家”,写梦中所见:诗人本以为在仙境会见到仙人安期生的,没想到却遇上了仙女萼绿华。她们乘着秋风一起来到了太华山巅,看那花开十余丈的玉莲,那巨如小舟般的鲜藕,一起品尝那神仙食用的如瓜巨枣。漂亮的仙女们翩翩起舞,言谈举止都是那么优美,她们口齿伶俐,思想敏捷,相互之间无拘无束,或互谑逗趣,或煮茶品茗,生活得那么自由自在,真可谓其乐无穷。看到仙境这番景象,诗人不能不发出感慨:“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在这里,李清照流露出来的眷恋向往之情确是十分深挚的。最后4句记梦后情状:一梦醒来,对仙人生活不禁肃而敬之。然而现实世界却远莫如仙界纯净,尘世纷杂,令人生厌,不得不掩耳避之。“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诗人知道梦中景象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再看到了,在念念不忘之中,只有一再叹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求,也只能在仙境中访求。

《晓梦》诗里所描摹抒写的玄风仙趣并不是李清照的首创,而是一种渊源久远的文化传统和积淀聚会而成的,虽复杂却相对稳定的艺术与人生的境界,包含着理想和现实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之间又渗透交杂,常常出现亦幻亦真、幻中含真的情况。屈原的《楚辞》,庄子的《逍遥游》,郭璞的《游仙诗》,李白的《游泰山》,都可与李清照视作情趣投合。此类游仙实质上即是隐遁,由于在现实政治或事业上遇到挫折,感叹于仕途坎坷、建功立业的夙志难以实现,文人便会顺着历史传统和社会习惯力量形成矛盾心理,这样他们就会有弃世捐俗之思、作远归山林或退返田园之计,以昭洁身自好。若追根溯源,这来自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游于海”④的处世立身态度、庄子愤世嫉俗、全身远害的人生哲学。因此,透过《晓梦》那五色斑斓、七谲诡幻的表现,看到的正是那出入于儒道两家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意识。“助帝功”她已不满足于只以文辞名世,或许渴望着有一些辅佐帝王、振衰救弊的令际功业,看来她的用世之心也很迫切。但这种壮举,在古代社会,是很难由女子担当的,此种无法排遣的精神苦闷也只能沿着形神双寂的隐遁生涯的方向去寻找心灵寄托,追求新的生活乐趣,结果只是期待与神仙畅游的憧憬了,充斥着一种无奈之感。

三、景仰的高人

高人一直是人们膜拜和赞美的对象。在我国古代,不为名利所吸引、洁身自好的著名隐士,历来深为人们所称颂,东汉严光即为其一。严光(字子陵)早年与刘秀为好友,刘秀称帝后,严光本可飞黄腾达的,然而他却躲到富春江边隐居起来了。刘秀几次请他做官,他都拒而不出,终日垂钓为乐。名和利,古往今来,为之追逐终生的人,为之耗尽心血的人,甚至为之丧尽天良的人,不计其数。古人因而称其为“名缰利锁”,把它对人的束缚作用,对人性的扭曲作用,作了形象的比喻。李清照这首《钓台》诗,又名《夜发严滩》,写的是往来经过严子陵钓台时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女诗人的名利观。这首七绝约作于宋高宗绍兴四年至五年(1134- 1135年)⑤之间。当时李清照曾为躲避金兵,由临安逃至金华,往返都曾经过严子陵钓台。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诗人只用28个字,却把当时临安行都,朝野人士卑怯自私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时,词人也没有饶恕自己的苟活苟安,竟以为无颜对严光的盛德,所以“特地通宵过钓台”,既生动又深刻地表达了愧疚之心。“往来有愧”,是李清照这首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看来,女诗人是承认自己挣脱不开名缰利锁,同时也是不愿为名缰利锁所羁的。如芸芸众生一样,她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她不能像严光那类隐士一样去生活,但她对严光那类隐士却表示钦敬,对自己感到惭愧。这种崇敬和愧疚之情已实属难得。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能具有这样的名利观念,实属不易。现在的人身上背负的名利观太重,何不卸下这种负担,做真正的自己,活出意义。

四、忧伤的情感

情感的世界是微妙的,是感人的,是丰富的。诗人在经历了生离死别、流离失所的创伤后,谱写了一曲曲悲歌。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以后,生活中虽然也经历过坎坷和波折,但总起来看,还是美满幸福的。无论是在东京,在青州、莱州,还是南渡后在金陵,夫妇二人和谐相处,情趣高雅,不仅感情融洽,而且志同道合。建炎三年(1129年)⑥赵明诚的猝死,对李清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她不仅由此失去了物质上的依靠,更主要的是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偶成》这首七绝,诗人因眼前景致触发了情思,不禁追忆起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并由此发出了感慨。

诗的前两句“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首先倒叙昔时,后两句“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以今昔对比来抒情。现在的景致与15年前的非常相近,但李清照此时与彼时的心情却大不相同,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诗人正是揭示这一对比,来让读者体察她今日的“情怀”。诗人“今日的情怀”如何,诗中没有写出,但让我们看一下李清照晚年的生活状况,这种情怀自可呈出。自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四处辗转流亡、接二连三的打击、贫困和疾病等等,对一位妇女来说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这一切,诗人不忍道出,这一切深沉的悲痛,无法与人诉说,只能默默承受!积淀成一首首感人的诗作。

李清照于靖康之难以后,避乱南下,从此开始了她的流亡生涯。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⑦八月,李清照的丈夫因病早逝。国难与家愁给李清照在心灵上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她在一连串重大打击面前,终于因难以承受而病倒了。《春残》所记的,就是诗人在病中所思所感。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孤单、多病、国难当头,对诗人来说,在千愁万绪中,最难承受的还是思乡之苦。由于思乡之苦无法排遣,使诗人感到,一向是女性引以为傲的秀发,也成了一种累赘。梁头的栖燕终日无休止地互相倾诉着心曲,帘外的蔷薇被细风送进一缕缕清香。这些本应给病中之人带来慰抚和欣喜的景象,此时带给诗人的却是苦涩的情思。景依旧在,而心情却不同。昔日在故国与丈夫浪漫美满的夫妻生活已不复存在,今日思念往昔的美好更是愁上加愁,此愁如海,无法排遣。

李清照的一生虽有绚烂和甜美的爱情,但更多的却是一波三折的打击、颠沛流离的苦难,这些苦难积淀了她深挚的情感。这种情感均来自真实的生活,悲剧的命运。她用感怀诗诠释了这种情感,谱写了余音不绝的悲歌。

与诗为友觅安静,避过严滩念子陵。

颠沛流离思故国,谁人能解此种情!

——————————

注 释:

①宋景冒.试论李清照诗歌的思想意义.河南大学学报,1985,(2).

②⑤⑥⑦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1992.184, 181,178,183.

③赵世贞《古今女史》诗集卷二。

④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136.

参考文献:

〔1〕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重阳节感怀诗歌七首 篇十五

【篇一】

落英飘零菊花黄,寒风侵衣入重阳。

沧海云霞绘锦绣,霜天残月钓池塘。

云卷云舒皆有意,花开花落遍地香。

玉露晶莹凝琥珀,满目秋色似画廊。

【篇二】

满山枫叶尽染霜,欲作彩锦题诗章。

丛丛秋菊香盈袖,行行归雁向南方。

举头西望斜阳暮,河水东流岁月长。

节至重阳思双亲,惟愿天堂有花香。

【篇三】

凭窗独自抚琴弦,细雨霏霏夜不眠。

懒插茱萸惊旧梦,怕登山顶忆当年。

翻书忌有相思句,提笔知无得意篇。

偷朵黄花簪白发,烹茶煮酒待君还。

【篇四】

时光飞逝又重阳,千里江山万里霜。

铧子山间叶落尽,岔林河畔秋水凉。

渔船搁浅已卸桨,江鸥水面捕食忙。

百花凋零无颜色,静待飞雪再梳妆。

【篇五】

曾几何时,我们一道沐浴着九九艳阳。

可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蓦然间就迎来了九九重阳。

五中时代的同学啊,渐行渐远的同窗!

你在哪里?

你可安康?

一次次梦中的呼唤,一次次醒来时的怅惘。

青春岁月的伙伴儿们,我们还能不能重新欢聚一堂?

谁曾想哦

谁曾想,年近七旬赶上了大数据,手机伴我们游走互联网。

是天意垂怜,用甘露满足了我们的渴望——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巨大空白,“五中时代”居然走出了梦乡!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首批联络到的同学

汇集到市中心广场。

多少年啦,终于有了重逢的一刻,几经辗转,到底还是聚来了一帮。

面面相觑,凝神对望,先大声的喊出名字,然后再细细的端详。

朦胧的语调,依稀的脸庞,消退的青葱、豆蔻,纵然染黑华发也抹不平鱼尾纹上的沧桑。

请别惊叹女生们,精致的服饰和刻意的梳妆,那是珍重、是热烈、是娟娟情长!

也别介意男生们的大大咧咧哟,那故作深沉的粗犷,其实是在竭力掩盖心底柔情的奔放。

此情此景,此行此状,正伴随着大辽河的滚滚潮水,万顷波涛蓬勃激荡!

握手言欢,围坐在圆圆的餐桌旁。

举杯畅饮,叙不尽的是火热衷肠。

引吭高歌,直接把阵阵心声唱响,频频拍照,怎能错过历史的流光,追忆往昔

夹带着畅想,憧憬未来

更寄托着希望。

多少心里话一朝倾诉,深藏的未了情

竟如决堤溃垻般的流淌!

一遍遍的愉悦宽慰,饱含着理解和体谅。

没完没了的深切祝福,呼唤着快乐、健康,天天快乐,久久健康,健康久久,快乐绵长……

我们起步于朝阳,我们怀念着艳阳,我们经受了骄阳,我们收获在重阳。

虽然早已告别了娇艳,行将走向夕阳,但是只要心不老、体健康,就依然会伴随隽永的太阳!

莫道桑榆晚,为霞满天更漂亮。

【篇六】

吾为众师画肖像,笔挫文竭尽心肠。

高举一杯琼浆酒,挚诚如火敬安康。

九九重阳黄花瘦,常常回望君子胖。

但愿人间情长久,夕阳晚照也辉煌。

【篇七】

书香门第孝贤郎,慈母慧心结忠良。

身在官场肝胆照,乐为群贤作嫁裳。

张口常为他人笑,继后文坛有名堂。

16.国庆感怀 篇十六

面对祖国的地图,我思绪飞扬,心中有说不出的热爱……透过历史的眼眸,感受伟大祖国的博大胸怀,我看到了听到了感悟到了——黄河壶口的惊涛让我听到了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珠穆朗玛峰的雪海让我看到了一种千年未变的真纯,秦兵马俑让我感悟到了一种雄浑与深沉......饮誉四海的文化,丰富的宝藏,绮丽的风景,名胜古迹,不仅让我充满豪情,而且让世人大为惊叹。

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我痛了我哭了我笑了:五千年来,岁月耕出了多少忧愁,无尽的纷争带来了多少灾难,然而祖国您,只能默默地承受,默默地承受那突如其来的不间断的伤害……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秦汉雄风大唐屹立的巨人,八国洗劫岗楼林立的疮痍,赤地千里吃糠咽菜的贫瘠……在这块百折不挠的土地上,战火纷飞使多少黎民百姓身陷苦海、无家可归,水深火热的年头里经过了多少次的改朝换代,可怕的岁月记录了多少风霜,遗留下多少苦楚,烙下了多少伤疤……看到祖国母亲您累累的伤痕,我痛了,心痛的如刀割一般。

“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当1949年伴随民族的一声巨吼,那呼啸的锤镰劈出新中国的黎明时,我真的哭了,我为幸福曙光的欣然到来而哭,同时我想为母亲哭别灾难,哭别贫穷;想用泪水为母亲淹息战火,淹没沧桑……

我们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面庞挂满自信的笑容,漫步《在希望的田野上》,看大地的《稻花香》,肩负着《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们传颂着《春天的故事》,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爱我中华》的颂歌伴随着伟大旗帜,飘荡于中华是上空,歌声带着我们的笑声,你听听,那气势是那么浩荡,那么高昂!

看看井冈山上的红杜鹃,是一个令楚辞离骚惊叹的篇章;听听南昌上空清脆的枪声,是一种令青铜秦勇凝望的神韵……我们为祖辈先烈的光辉业绩倍感自豪,我们对生机勃勃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我们没有沉湎于国庆,也没有沉湎于幻想……

17.第六章 古代诗歌阅读 篇十七

(2) ①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之境。

②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

2. (1) 作者用“浮云”从空间角度写二人漂泊不定、变化无常的感伤;用“流水”从时间角度写岁月如流、年华易逝的感伤。

(2) 首联回忆当初的交往,表现的是欢乐之情;颔联写十年的分别,表现的是伤感之情;颈联写别后重逢已是头发稀疏鬓角斑白,写喜悦之情,更写伤感之情;尾联写留恋秋山,喜悦中流露出一种恬淡之情。

3. (1) 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意之至,使人仿佛听到了“将进酒,杯莫停”那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看到了那痛饮狂歌的情景。

(2) 本诗通过写诗人恣情纵饮的神态,对朋友挥之则去、呼之则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刻画了一个恣情、率真、脱俗的诗人形象。

4. (1) 开始写杨柳渡头送别,行客已稀,境地凄清,充满伤感。继而写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基调顿时明快起来。

(2) 一是用春色比喻相思,以美景写别绪,把别绪写得优美无比的好处;二是用大江南北盎然的春色点出了对朋友的友情无处不在。

5. (1) 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的精华,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显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2) 衬托;用典。

(3) 不正确。分析: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对仕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之已老;而此时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

6. (1) “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 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3) 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

7. (1) 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

(2) 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8. (1) “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了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完全渗入的景象,表现出了水天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语意相近即可)

(2) 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史、朝代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兴亡之感和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

9. (1) ①动静结合,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雁横塞”这是动景,“人倚楼”这是静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空中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秋雁,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依稀可见有人背倚着栏杆,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情与景自然融合。③烘托,渲染。作者通过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等意象渲染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饶有情韵,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④引发联想,韵味清远。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怨,让人联想起人生如晨星之易逝的慨叹,又因见归雁而生思乡里、怀远人的情思,那长笛一声引发无穷的联想,使闻者黯然神伤。

(2) 寄托了诗人思乡归隐的思想感情。理由:①寓情于景。篱菊的意象与诗中的南归之雁、时令之秋结合在一起,传达的是思乡归隐的情绪。篱菊的意象,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寄托的是归隐三径之心。②尾联借用典以明主旨,写家乡鲈鱼正美,我不归去,却如囚徒般羁留长安,甚是无谓,表达的是归隐事不宜迟的决心,篱菊的意象与之相和谐。

10. (1) 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2) “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

11. (1) 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禄而十分羞愧。③面对美好的秋景而无心欣赏。④归隐田园的心愿一时无法实现。

(2) 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诗人心情的“黯然”。

12. (1) 黄昏时分,疏疏落落的细雨打湿了空挂着的秋千,一个“湿”字将暮春、黄昏、细雨连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意境(或氛围),表现出词人感伤、凄清的心境。

(2) 这首词描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千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并通过对暮春风光(例“江梅已过柳生绵”)和闺室景物(例“玉炉沉水袅残烟”)的描绘,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惜春的情感写得活灵活现,有“无我之境的妙趣”。

13. (1) 采用拟人手法,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

(2) “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

(3) 两首诗都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

14. (1) 首先直写愁卧不眠及原因,一因“离家”二因“未达”。再写秋夜闻蛩,更易唤起为生活和前途而离家的游子羁旅之中的思乡之愁、沦落之悲。蛩鸣本无人事,但情能化境,境能移情,在离家未达之人听来,未免产生愁思,愁上加愁了。

(2) 他劝告秋蛩不要向朱门苦吟,因为豪门权贵满耳笙歌,尽情享乐,不会听你的悲鸣。物我相合,蛩由作者所咏之物已化为作者的自我。向蛩告语其实就是自警自诫,写出了自己决不向朱门苦吟乞怜的情怀。

nlc202309041322

15. (1)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行鲁山所见到的千山竞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抒写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欣赏之情,写出了作者从容、闲适的心境。

(2) 尾联以设问收束。以“一声鸡”表明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应作者“山行”见闻。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16. (1) 写了南宋故宫被毁坏后的荒凉景象:曾经有武士严密防守的宫门,如今一片死寂;曾经是千官鹄立、花迎剑佩的地方,如今却台荒殿冷,落花满地。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感伤之情。

(2) 朱诗中描写两位宫女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但看见前头有鹦鹉,怕它学舌,因而不敢言说。作者通过“鹦鹉”含蓄写出了宫女心中的幽怨。谢诗通过燕子归来但连它的伙伴鹦鹉也找不着了,暗示南宋宫廷中从前人来人往,笑语声喧,引得鹦鹉频频学舌,而如今却是人去殿空,鹦鹉都无从寻觅。这写出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及亡国之痛。

17. (1) 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而且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很适合民间传唱。

(2) 这首小令看似否定了屈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消极低沉的情绪,而实际上,却是迂回曲折地表达了一个饱经宦海浮沉、洞察世事春秋而又无处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的读书人的无可奈何而又悲愤怨恨的心情。

18. (1)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借古喻今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19. (1)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2) “长”或“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20. (1) 侧面描写,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榴花,用字生动传神。榴花能照耀人眼,而且使人眼睛一亮,那榴花的鲜艳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2) 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有才华但不被赏识重用的慨叹。

21. (1)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22.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23.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24. (1) 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5. (1)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 ①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 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26. (1) 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得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7. (1)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2) ① “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28. (1)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29. (1)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30. (1)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31. (1)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32 .(1) 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 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nlc202309041322

33. (1)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依依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34. (1) 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 “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漂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5. (1) 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36. (1) 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作者当时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37. (1) 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烛青烟。

(2) 精于练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38. (1)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39. (1)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2) 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40. (1) 此词的上阕用旷达之语写暮春景色和伤春情绪。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反映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给人几分悲凉之感;二三两句把视线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自然舒畅;四五句先一跌,后一扬,絮飞花落令人伤感,但结句旷达。

(2) 词的下阕运用“顶真格”使词意一气呵成。一二句的“墙外”与三四句的“笑”首尾相连。

上一篇:财务上半年工作总结与计划下一篇:三治三提剖析查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