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

2024-11-05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8篇)

1.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 篇一

中西方传统科技观比较论文

摘要:中西方传统科学技术观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来看,既有密切联系又各具 特色,本文主要从科技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观念与科技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对立 ;“非理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对立;非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与系统化和理 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的区别等三个方面对中西传统科技观的差异作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中西传统科技观;差异;比较

科技观即科学技术观,是科学观与技术观的统称,它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 度。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理论,对科技的看法和态度常常有很大差异。

人类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总会受到科技观的影响。科技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 会作用。这种作用的方向、强度、方式等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发展状况水平,而且还取决 于 社会历史的发展现状和条件。由于科技观的差异,所以它引导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正确的科 技观可以引导人们深入地揭示世界的奥秘,揭示真理和追求真理,进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目的;相反,错误的科技观则会引导人们走向错误的认识,离真理越来越远,达不到改造 世界的目的。

中西方传统科学技术观从本体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主客体 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中国注重从主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形成整体自然科 学观;西方则注重从客体到主客体的统一,形成分解自然科学观。从认识论上讲,主要是探 讨中西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从方法论上讲,主要是探讨中西 方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致思途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比较研 究:

一、科技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观念与科技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对立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在本质上是干扰“天人合一”的东西,主张“见素抱朴,绝圣 弃智”;西方科技观则认为科技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征服自然,张扬个性”的东西,主张“ 知识就是力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 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而西方则强调以人为中心,崇尚对自然的 征服与驾驭。

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自然观、整体自然科学观和人伦中心相结合,在认为人与自然是浑 然一体的基础上力图使自然界人格化,提出诸如天人感应、天人同理等观点。中国的“天人 合一”,实际上更多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和谐,而非真正重视自然的天。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人们在认识自然时不能离开社会的现实,因而 人们很难把自然界作为科学研究的独立的客观对象,也很难从客观的角度来把握自然现象而 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在历史上中国人由于所处的生存环境相对较优越,使他们无需与自然作 太艰苦的抗争即可获得自足的生活,因此他们企望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并把主要的 精力放在人文社会的建立与研究上。中国人崇尚的“智”主要指人生智慧――“是非之心, 智也”(《孟子告子上》)〔1〕。加上以伦理及政治哲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很早 便取得了文化上的独尊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抑制了以认识自然规律、创造物质财富为宗旨 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这 种落后的生产方式,狭隘保守的思维方式也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桎梏。以农业为社 会经济之根本的农本思想从维护封建经济的目的出发,重农抑商或曰崇本抑末,不但压 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在其思想文化上的因循守旧,不思 变革,极大地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阻断了我们领先走向近代社会的可能。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儒教国家,伦理型文化色彩浓厚。儒家的义利观、道器观、宇宙观等 根深蒂固的观念约束着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国古代有着重“道” 轻“ 器”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就整个学术理论而言,是重视人文科学而轻视自然科学,轻视对具 体器物、技能的研究。即便对具体事物进行研究,也只是在能够从中发掘出总体精神时才具 有意义。因此,古代贤哲对于自然界的大量的敏锐观察和新见解,结果总是无一例外地导向对 人心的启迪,归结到启示人们某种社会人生的哲理,否则便被视之为“玩物丧志”。这种崇尚 政治人伦之“道”,而轻视具体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艺之“器”的偏执,只会将读书人隔绝在自 然科学技术的门外。伦理型文 化的另一特征是重自省、轻外求。在探求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时,这种自省法表现为内 心世界的自我体悟、猜测和臆想,极力排斥对事物进行剖析,把探察弄清其内部的结构、机理 的向外探求,看做是“奇技”而加以禁止。如《礼记王制》称:“凡执技以事上者”,“不 与士齿”,“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者,杀”〔2〕,强调自省内求,在很大 程度上堵塞了人们向外探求自然奥秘的道路。

总之,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经济文化,对自然不需要一定得深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基本上就能满足需要,因而不太重视对大自然奥秘的深入探索。学者们 在没有弄清自然的本质,也没有对科技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只是凭着感觉经验,主观 上认为探索和改造自然,会破坏自然,破坏 “天人合一”。由于科技是不断地探索和揭示自 然本质、规律,并改造自然的,从而必然不断地改变自然的原貌、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 而使学者们认为发展科学技术会导致人与自然的日益对立以及矛盾的尖锐化,破坏人与自然 、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和谐关系,因而科技在本质上实际是干扰“天人合一”的东 西。因此要加以限制和摈弃,乃至做到“见素抱朴,绝圣弃智”。〔3〕 西方的学术起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时期,地中海沿岸诸城邦古国,由于其地理环境 和客观条件,决定它的经济朝着航海、贸易、商业和加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方向发展,由于航 海和商业的发展,可以把外国的资源运回本国进行加工,引进国外的科学技术,促进其发展 。这一切,增加了人们的冒险心理和进取精神,培养了人们重视自然,追求科学知识,崇尚 理性的风气,认为科技能使人认识改造并战胜自然,使其商业文化获得大发展,这为古希腊 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条件。

要确保航海和商业贸易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注重对大自然的探索,不断揭示自然界 的奥秘,注重对自然细节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改造自然的成功。 海洋的惊涛骇浪带来的 生存忧患,使古代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征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而要驾驭自然的先决条件便是认 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知识就是力量,因而“爱智”成了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民族的共同价 值取向。古希腊的学者们在公元前6左右,就抛弃了神话,更不相信天神的喜怒哀乐能 操纵人和世界。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并始终按一定的方式运行,并相信人的智慧, 人不仅可以探索自然界的规律秩序,甚至还能预知它将会出现的事态。古希腊人尤其偏爱能 帮助 人认识利用自然的知识。这显然是因为探求和发现自然之奥秘乃是战胜自然、实现人的自由 意志的最有效的手段。几乎所有古希腊学者都接触到或掌握了当时自然科学前沿的知识、理 论,并 且较为得心应手地用自然科学事例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往往是他们学说的一块重 要基石。西方的哲学家历来都观注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和物质运动的各种形态。如此形成了 科技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征服自然,张扬个性”的东西的西方科技观,它主张“知识就是力 量”。而且西方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肯定人为万物的尺度,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 长,从而鼓励人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这就为西方以认识和利用自然为宗旨的科学体系的建 立提供了原动力。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启蒙心态在20世纪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因为它的后 果是被破坏的自然秩序对人无情的报复。

二、“非理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对立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是非理性知识,而西方科技观认为科技是理性知识。

中国古代在认识上注重直觉体知的方法以及知识成果的获得大都不是通过思辨的或理性的论 证方式得到,使其产生了科技是非理性知识的思想。科技是探索、揭示自然本质和规律、并改造自然的,不断改变着自然的原貌、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矛盾 的尖锐化。中国古代学者在把自然界人格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支配下,自然容易把科技 视 为非理性的产物了。既然科技被认为是非理性的,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自然就会遭到排 斥 和蔑视。中国的历史上,在很多志于正道的学者眼里,科技是非理性知识,所以, 儒、道 、名、法、阴阳诸家均视科学技术为末道或不屑为之,或持明确的排斥态度。 在这一观念的影响和价值导向下,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宁可走科举仕进之 途或沉溺于经学义理的研习考据之中,也不屑于弃儒从技,绝少有一流的人才去研究科学 理论,致使科技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无足轻重。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研究自然界看作是高于一切的事情。人们崇敬自然界,把对自然 现象的解释看作是智慧的表现,研究自然界是获得智慧的途径。学者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中蕴 藏着真理,赫拉克利特说过:“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4〕 (P25)。古希腊 的学者大都专心研究自然界,以获取智慧。他们为研究自然,不惜牺牲自己的荣誉、地位和 财物。学者们把掌握科学真理看作高于一切的胜利。他们醉心于研究自然,非常注意和关心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古希腊学者并不满足于解释自然现象,而是在这一基础上做更高 的概括抽象,形成了自然哲学,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事物,以说明整个世界,就 形成了既能解释自然又能解释社会的哲学理论。古希腊的哲学体系乃至整个学术体系最先是 建立在研究自然的基础上的,它的发展同自然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一传统一直被保 留并在文艺复兴后被不断发扬光大。西方的学者基本上都是熟悉甚至精通当时自然科学知识 的,他们的学术同自然科学都有着某种联系。这种传统对西方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 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的学术起源于对自然的研究,学术的发展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 ,众多的学者包括社会科学者都比较自觉地关心自然,研究自然,甚至宗教神灵学说都研究 、利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某些材料为自己服务。因此,西方传统上是把科技看成能够帮助人 们实现对自然和真理把握的理性知识。由于科技是理性知识,西方的科学家们都十分注重科 学精神,特别是科学的理性精神。

三、非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的区别

中国传统科技观认为科技是不需要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而西方科技观则认 为科技应当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

首先,中国的学术起源于先周的巫史之学。从现代科学分类角度看,巫、史之学基本上 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到春秋时期,社会发生极大变动,逐步形成了春秋战国时诸子的学 术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安帮定国之策,整个学术都是以探索社会政治之术为目的,其学 术起源及其发展与自然科学都比较疏远,主要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并有明显为社会政治 服务的色彩。诸子百家中,墨家是最重视自然科学的学派。《墨子》一书中有这一派对 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但其自然科学的内 容也只是墨家学术体系中次要部分,其学术体系的重心、目标主要在社会政治方面。令人遗 憾的是,自汉以后,儒家定为一尊,道家成为其辅,儒道互为表里,形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的主流。墨家所开创的科学精神和独到的科技理念,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未能在传统科 技文化中占有应有的地位。自此以后,在学术领域中自然科学的成份就更少了。中国古代几 乎没有像样的科学技术研究团体。科学家大都是分散、孤单地进行研究,没有形成一支持续 不断,以自然界作为对象的研究力量。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均以“内圣外王”、经世致用 为宗旨,推崇实践理性,贬损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理性,使得科技理论思维的翅膀被 绑上了沉重的经世致用的铅坠,难以建立起科学理论体系。 其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很强的实用性。这就决定了中国技 术思想特别发达,并形成了工匠传统。许多能工巧匠尽管在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拥有丰富 经验技能,但由于知识有限,却无力把经验上升到理论体系层面,形成科学理论。他们的 技艺一方面无法得到总结提高,另一方面也无法通过文字记载传诸后世,只能靠面授、口传 ,这往往会造成人死艺绝的失传现象。而绝大多数正统的学者由于没有实践经验,也难以完 成这一重任,加之对科技有偏见和误解,也就不重视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流传下来大 量的科技著作,大多是对某一时代科技状况的直接记载、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却很少有 理论方面的研究总结。中国科技具有的理论技术化倾向虽暂时有利于技术工艺的发展,但不 利于理论体系 的构成,譬如中国天文学的观察资料非常丰富,但它长期附属于历法,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天 文学理论体系。

再次,从科技理论建构角度看,中国传统科技观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原因有二:第一 ,中国人在整体自然科技观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 具有无限涵容性的理论体系。这使自然科学始终包含在思辨哲学和其它文化形态中,限制了 它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不利于它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 这阻碍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大都停留在直 观观察、经验推断和主观臆测的水平上,没有超出经验的层次,没有升华到系统的理论体系 ,没有对规律性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没有用理论形式将其概括和总结,不能完成理论上的 抽象和概括。

第二,科学作为知识体系,还必须从大量事实材料中抽象和概括出关于事物的本质联系 ,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通常是由两个步骤 来实现的:第一步是抽象的理性认识,侧重于对事物作分析研究,起主导作用的思维形式是 形式逻辑;笫二步是具体的理性认识,侧重于对第一步所获得的思维材料作综合的研究,起 主导作用的思维形式是辩证逻辑。这个过程是离不开逻辑的。中国古代的思辨性思维是比较 发达的,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其中尤其是以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现象 ,较之神学自然观有很大的进步。如以“气”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构成,以阴阳来解释万物的 变化发展,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但是这种自然观是排斥对客观事物作具体分析 研究的。加上中国传统科学强调应用,把有关名词,概念等逻辑方面的议论斥之为“诡辩” ,予以唾弃。先秦时期名家学派的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谈辩派,就以其研究不合对时宜 ,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而名家和后期墨家谈辩派所研究的问题在科学思想史上其实是非常 重要的。中国的名家与墨家谈辩派的湮灭,是中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损失,致使中国在科 学方法论上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总体上还停留在经验形态上,缺乏严密的 理论体系,这不利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人文传统长期以来形成了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 对客观自然的认识、探索,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长此以往,也就形 成了科技是不需要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理论体系的误解。

古希腊人在机械分解的自然科技观思想指导下,自然科学很早就逐渐形成自己相对独 立的研究主体、对象 、手段和成果。并从其它社会实践中分化出来,组建成共同体。这一 点和中国人始终把科学事业涵容在其他社会实践中是不同的。古希腊学者研究自然“都应起 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 些较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出说明。”〔5〕(P5)这 就形成了最早的学术,最早的科学理论。

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最初得益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所创造的科学。但是古希腊 的科学家们将这些源于实用的天文、数学、医学知识加以理论的升华和系统总结,建立了分 类明确的科学学科体系,为后来西方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被称为西方科 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4世纪便写下了多卷本的《物理学》、《天体学》、《动物 史》以及气象学、矿物学方面的著作,而他关于逻辑学、形而上学的理论对于西方理性思维 方式与科学思辨精神的形成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代西方也有很高超的技术,但总的来说,科学理论的创立更为突出。其著名的哲学家 、科学家,如德莫克利特、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等等科学巨人,他 们都是学者型的,古希腊思想家普遍具有在哲学思辨中追求严密的演绎化系统的倾向。从泰 勒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几乎所有哲学家都曾不倦地探索逻辑的推理规律问题,亚里士多 德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形式逻辑体系,接着欧几里得又建立了数学史上第一个公理化系统的欧 氏几何体系,为近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到16世纪以后,又逐步建立起受 控实验和开放性技术体系,从而形成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科学理论、科学实 验和技术三者之间的互相推动的循环加速机制,促进了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 理智的作用,重视知识的完善,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这是西方的一大特色。这就决定了 西方科学思想特别发达,并且形成了智者传统,他们善于构造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直至今日。

〔参考文献〕

〔1〕王亚丽.孟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苏南注评.道德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 篇二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 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特别强调教育的功能, 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经过后天的不同环境、教育、实践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大了。孔子以后, 儒家在教育方面一直居于主要地位, 继之而起的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法治”教育思想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以及墨家的墨翟。老子针对儒家的教育主张提出“绝学弃智”, 这种偏激的观点令人难以接受, 也是不可行的, 但是他提出的教育应该遵循万事万物 (包括身心) 发展的规律的命题却是传统教育中宝贵的思想精华。法家的商鞅认为“人性悍”, 荀子明确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 韩非则将此发展成为“人性自私”的结论。韩非认为, 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 只有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来予以矫正。并且他不认为道德感化是有效的, 他主张惩罚和教训。墨家教育宣扬“兼爱”、“非攻”和尚武精神, 纪律严格, 并注重生产劳动与使用的科技知识。从三代开始中国的教育就注重治理国家, 注重道德修养及个人的精神。《大学》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在一起。《论语》说:“子以四教:文, 行, 忠, 信。”这种教育思想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教育, 却把人束缚在家族的伦理关系之中, 思想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它消解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本性, 是以牺牲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一种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奴性教育。

古代西方的教育主要发源于古希腊, 主要的教育宗旨是“通过教育把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传授给下一代”。公元前8世纪至前4世纪, 古希腊的教育已经发展完备, 并形成了两种模式———雅典式和斯巴达式。斯巴达教育主要是培养勇敢善战的士兵, 以对内残酷镇压奴隶, 对外进行战争和防止敌国侵略。所以斯巴达教育重视对青年的教育, 却忽视了文化教育。而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想的公民, 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 即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多才善辩, 以参与政治活动与经营贸易, 成为政治家或商人。所以雅典教育相对来说是一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但是雅典教育忽视对女子的教育。古希腊最早系统地提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天性与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教育可以改变人、创造人。之后便是家喻户晓的苏格拉底, 他提出著名的“问答法”, 也被称为“产婆术”, 至今都影响着当今的教育。他说:“美德就是知识, 美德来自教育。”由此可见, 苏格拉底特别强调教育对人道德方面的教化作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其师“教育为培养奴隶主和贵族统治人才的工具”的理论上, 将教育与政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又提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并且受国家的严密控制。亚里士多德基本继承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提倡和谐教育、文雅教育, 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强调教育事业是公共事业, 每个人都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而特别重视理性与美德。古罗马时代的教育思想受到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 重视军事、重视农业、农事教育, 但忽视体、美方面的教育。对古罗马教育思想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主要是西塞罗和昆体良。西塞罗主张,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昆体良也认为,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他认为:“德行和雄辩才能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雄辩家。”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路德、加尔文、夸美纽斯等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资产阶级事业家, 提倡人道主义、乐观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合理享乐、尊重儿童、反对体罚等, 冲破了封建神权道德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都对西方的传统教育思想起了不可轻视的作用。

西方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没有真正实施过“家天下”的封建帝王体系。而中国从三代开始政治上就实行法制和封建专制统治, 其教育必须更丰富地表现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性和伦理性内容。中西方教育在具体方法上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 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 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 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 西方国家则更注视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 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

综观中西各名家的教育思想, 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中西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教育思想差异, 而且应该深入思考, 客观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孰是孰非,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摘要:自古以来, 教育和文化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 教育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中西古代主要教育家为入手点, 简述他们的教育思想, 并结合传统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思想,传统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沈瑞云.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3.

[3]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4][英]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3.浅略比较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 篇三

关键词:渊源 模仿 写意 比较

Abstract:Compared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s with the western on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we will get different answers, but can''t say that the traditional is superior than the western or conversely. We just can conclude that their cultural foundation is diverse, characteristic is distinct, so their artistic achievement is also different. Chinese artists are implicative, while western artists are direct. It''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that makes us later generations can enjoy two kinds of artistic beauty.

Key words:imitate enjiyble compare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29-02

谈到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比较,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又是什么?之所以进行比较,是为了看到差别,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因为衡量的标准不一样,两种艺术文化产生的渊源不一样,造就的历史结果也不一样。中西方绘画都是文化的反应,都是从各自文化背景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含蓄和西方绘画艺术的直接表现,都是为了表现各自眼中的美,也都成就了不同的艺术形式美。所以我们既要了解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及文化渊源,又要反对全盘中化或者西化。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优秀文化传统,也要学会欣赏西方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点。文化和艺术情感是无国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中西方绘画艺术也必然会朝着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发展。而中西方绘画也必然会经历融合、统一、再分支。

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人性的表现方式,它的主体是人,是人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行为。所以说,艺术家的差异也就决定了艺术的差异。而决定艺术家差异的原因也有很多,艺术家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因素、流行趋势、作者自己本身的艺术涵养等都是造成作品风格的原因。而经过历史筛选流传下来的艺术珍品就成为我们今天来欣赏和研究的重要资料。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作品之所以这样形成的历史情境,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作画风格、表现手法、创作方向等的影响。艺术大师的差异性是由不同原因构成的,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差异性更是由多种因素而构成的。就艺术家个人差异而言,当有一处美好的景物、一个美好的瞬间、一种美好的情感出动艺术家的灵魂的时候,他就会想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用自己的技法表现这种美,并且更善于融入自己的情感去强化这种美。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含蓄为美,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不难从中国画中得出。有人说中国画像是在写诗,讲究一种意境美,朦胧而抒情。相比西方传统绘画,它更侧重于表现作者本身的个人情感,在花草虫木中寻找自己的感情寄托,借助含蓄事物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牡丹表现高贵、梅菊表现气节高尚、兰竹表现文人大气雅致等等。中国传统艺术家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仅仅是表达的载体,就如语言是诗歌、音符是乐曲的载体一样。而西方传统文化造就的艺术家更偏重于直接赞美客观事物,他们更关心美的存在形式,所以然也注重画家本身的情感表现,但是相比中国传统艺术家,他们更多的是把个人情感通过绘画技法表现出来,以达到艺术家眼中的转瞬即逝的美。西方传统艺术家所表现的是,当自然界对所要表达客观对象形成一种美的时候,画家则用醇熟的绘画技法客观的将这一种美加以表现,是直接的、客观的、真实的。而不是像中国传统艺术家一样,重在借物喻人。如果说中国传统艺术大家抒发的是个人情感的话,那么西方传统艺术大师表现的则是个人的视觉了。同样是表现客观事物,但中国传统艺术家通过客观事物对大脑的印象加以联想,抽取大意象,再融入个人情感,让观者看到作品惊叹确有同感。此时的客观对象和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对象是不一样的,但是观者看到画中对象会很自然的知道作者所描绘者为何物。而西方传统艺术大师通过客观物象作用于眼睛的时候,直接的用绘画技法将观感描绘出来,观者看到作品会觉得很真实,似乎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原型,但真要找的时候却难以找出一模一样的来。由于环境在变,时间在变,人的情绪也在变,西方画家在描绘那组客观事物的时候,如果你不在旁边,你就不能切身的去感受那一个瞬间,但当作品完成后观者观看之后又会觉得真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同的瞬间,但是只有艺术家善于捕捉那个瞬间。所以使得我们在看到的时候觉得那是真实的,因为它们的的确确曾经映像在我们的脑海中,西方传统艺术大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勾起了我们的“回忆”。所以说西方传统绘画是写实的。而中国传统绘画是写意的,刚好和西方传统绘画相反,我们看到作品后就知道画的是什么,但是真正和事物一比一对照的时候就会发现,两者相差甚远,但是我们还是会觉得在我们第一眼看见作品的时候就知道它是什么,那是因为画家在作画的时候就已经将所描绘植物抽象了。每个人天生都有艺术家的情感,中国画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与他们勾起了观者的“情感”,而西方但是勾起的是“回忆”。西方传统绘画艺术渊源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人奠定的“模仿自然”和“和谐的形式”之中。“模仿自然”也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中心问题。哪怕是西方近代的“印象主义”也不外乎是模仿自然,尤其是自然中的光与色。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渊源来自于书法,它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融为一体。“众法始与点”,中国传统绘画以各种点线皴法包容万象,融心于诗,诗融于画,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色之一。形成这种不同的归根到底还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既然引起作画技法和情感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就必然会有理论的支撑。

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哲学相互发展,是一种哲学化的艺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画家心中最“正确”的形象,不是西方绘画中那些具有精准的透视、色彩层次、素描明暗的写实形象,而是简化了的形象。中国绘画不拘成法,充分运用审美直觉的规律、简化形体、变形处理、心里暗示等以获得表现与现实在结构上相对应的形象。而西方绘画则受苏格拉底、柏拉图、但丁、黑格尔等人的“模仿论”、“反映论”、“现实主义”的深刻影响。所以西方传统绘画追求造型的准确,注重质感、光感、形象的再现。欧洲艺术从文艺复兴早期的乔托开始,就开始对透视有一定的运用。此后,更加注重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应用,如“物理光学”、“透视学”、“人体解剖学”、“色彩学”等等。而对空气透视和对色彩透视的使用,是到法国印象派时期才得以最终实现。所以相对而言,西方传统绘画所表现的是一种科学的艺术,而中国传统绘画所表现的哲学性的美学思想。

从不同的角度看中西方传统绘画,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不是说中国的就好西方的就不好,或者说西方的就比中国的好。只能说各自的文化基础不同、特点不同、艺术成果也就不同。中国艺术家含蓄,西方艺术家直接。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才使得我们后人可以欣赏两种艺术美。才有机会来对两种绘画艺术加以比较分析。比较不是目的,目的是比较过后我们怎样回过头来正确看待自己的美学观,怎样去利用这一种比较结果,让它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上有使用和实用的价值,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合点、来让自己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前进一小步。迈出一大步。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M].齐鲁出版社

[2]西方美术史[M].河北出版社

4.中西方文化比较 篇四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观念利意识,其中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接受惨痛的教训。从而推进人类自身从低级向高级,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在文化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着时间的长河,此消彼长,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平衡和现实主义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即平衡与现实主义,也反映了民族间观念、意识的差异。而这两种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以稳重、平和、和谐及写意为特色;西方传统文化则以个性化鲜明、写实性强为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平衡,以稳重、平和、和谐为特征

追求平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小形成的—种特定的观念、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的制约,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随时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人们团结合作,建构一种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素:光照温度、防水等,都需要适宜,即“无过不及”。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功,强调刚柔并济,古人认为天地,阴阳,昼夜,都是相对,要保持他们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孔子对“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庙”。明代理学家对“中庸”作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元过不及”。即为人处世个能左、右偏激,需沿着正直的方向发展和前进。这种为人处世正直的认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由此也养成了中华民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优秀品德。

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的。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且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将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与之相比较,因为西方生活工作节奏快,方便快洁的就餐方式和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成为主旨,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在饮食上的差别。2.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现实主义

西方民族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观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即注审现实。2.1 现实主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审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

西方民族在消费理念上的“超前消费”,即先消费,后还贷的作法,就是从现实出发.先考虑眼前的实际需要,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至于下一步的还贷,也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现重复借贷的现象。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民族及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近代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圆桌会议”,最早便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在举行国际会议或国内外政治派别的谈判时,用圆桌可以避免座次的尊卑、贵贱.亦无主、次之分,使与会各方感到地位平等。2.2 现实主义在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反映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统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同样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真实、直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很多。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英国作家狄更新的《老古玩店》、《双城记》等,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诸多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丹麦作 家安徒生、德国作家格林创作的童话故事,都以现实为题材,或讴歌赞美.或批判、讽刺。

戏剧作品也是如此。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还表现了作品真实地、直接地抒发感情。人的喜怒哀乐,喜好与厌恶的情感,直接流露于作品中。

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东方比西方早进入封建社会,它的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有许多辉煌灿烂的发明与创念,所以河东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可是西方后来居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先在西欧出现,并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就是这一历史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科学、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涌现一大批时代的巨人.资本主义的文化亦随之取代封建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即所谓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让位于四十年河西的文化。这次让位是人类文化的一次伟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进步。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到了资本主义的后期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的基本矛盾更趋尖锐了,种种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到了垄断阶段,文化思想出现危机。

李政道博士在“中美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有一段发言.提到了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问题:“中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明显的。中国文化传统要求个人以社会为重,美国正相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的自由权力,这有利于激发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但这种观念也导致滥用自由。现在美国乱象从生,不能说与此无关。”

追求物质增长和生活享受已是现代人的主要人生目标在—些人那里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切都只是为了功利,为了纵情享乐。“文化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在西方国家泛滥。

此种观念下,自然和科技只不过是达到人们某种功利和享受的环境、资源、工具和手段,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地去利用它、掘取它。甚至于连他人也和物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资源或手段,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而已。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被严重地扭曲了。这才是上述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人关系疏远(或对立)急剧加深的深层根源之所在。这种短视的做法必将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必然更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新情况下,河西文化让位于比它先进的河东新文化,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高级,一次比一次进步,反映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人和个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要能不以大自居,不以小自卑。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与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子则还是在于自我本身,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盲目尊大,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如之明。

儒家的这一套人格发展形态在世界文明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儒家认为,个人的完成不能离开群体大众的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个人人格完成的过程,一方面,个人的精神要通过转化社会来完成自我,另一方面要通过身、心、灵、神这四个层面逐渐深化。

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这些是对西方文化思想危机的一种良药。

目前世界上一股学习中国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丁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从文化角度讲,它本身说明,东方掘起了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以及邓小平的建国理论,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文化及其指导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巨大的威力和高度的创造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10几亿人口的大国相继取得了胜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从伽利略以来400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条分析的道路。

人权观点上,我国政府人权观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生活,就应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的人权观是以社会为前提的,即以共性、整体性原则为前提,从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出发,去阐明人的权利。

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现,则是以西方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为基础的。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权力。即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志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强调和突出个性和个人的需要和欲望,所以西方社会的暴力犯罪、枪击事件不断.以及高离婚率、老人及儿童遭遗弃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且难以改变和扭转的。

因此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汲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科学精神,丰富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文明,融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东方文化将成为更先进与西方的文化。

总之,通过比较历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我将在以后学习和认识东西方文化时将更具有针对性。

5.中西电影文化比较(爱情观) 篇五

爱情,是电影永恒的题材,甚至可以说是电影中最大的一个题材类型。无论是纯洁正常的爱情亦或是猥琐畸形的爱情,电影里皆有反映。

但由于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历史情况、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中国与西方的爱情观念的差别在电影里亦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首先,在恋爱与婚姻的关系上,中西方的认识就是不同的。

中国人的恋爱离不开婚姻,可以说是更看重婚姻。电影《非诚勿扰》中有句经典台词“一切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就很好地阐释中国人的恋爱与婚姻的关系。中国人的爱情往往是以婚姻为前提的,恋爱关系确认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选择结婚。随着时间的流逝,浓郁的爱情细化于生活的点滴。彼此习惯了对方,相爱变成了相知,夫妻间的情感往往变成一种融合了爱情和亲情的复合感情。如此,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更相信一见钟情并乐于享受恋爱带来的感觉,而不是婚姻带来的束缚。西方的恋爱往往与婚姻无关。电影《初恋50次》的中,男主角亨利·罗斯(亚当·桑德勒饰)一开始就是个不婚主义者,但却极其喜爱享受恋爱,所以我们能看到他大大方方与形形色色的女人们在初识之时就能不断表达爱意乃至发生各种风流韵事,但很快又急于摆脱她们。

可以说,在爱情上,西方人只要求曾经拥有,不要求天长地久。

其次,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中西方的方式也迥然不同。

中国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历来主张含蓄、拘谨、谨慎的。在古代中国的正常的婚姻嫁娶,必须是“父母之约,媒妁之言”,因而男女都被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在爱情表达上只能是拘谨的。

不得不强调的是,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一贯重男轻女,女子一直被“三从四德”所压迫,因而中国女性在爱情表达的含蓄性这一点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就算是具有反抗旧习俗精神的祝英台,也只敢在完成学业后暗中委托师母转递给梁山伯玉扇坠、让梁山伯去她家提亲,而不敢当面表明心意。

直至近代,虽然人人皆知自由恋爱,但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意前总犹豫再三。爱情最经典的表达——“我爱你”,亦仍是比较难说出来。过于露骨的爱情表达方式,尤其是女子过于露骨的爱情表达方式,在西方很正常,但在中国,女子避免不了会遭受各种非议,轻则可能被指“这女孩一点都不矜持”,重则恐怕就背上了“不知廉耻”的骂名。

而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就显得直白、开放得多了。西方人自古就特别崇尚爱情,很早就有了“平等爱情”“爱情至上”之说。西方男女交往相对自由,社会尊重自由恋爱,家庭干涉小。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社会舆论对此也予以容忍和支持。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倾心的对象往往公开表露爱意,无须顾忌是否会遭到社会的轻视、是否会遭到道德批判、是否会被他人指指点点。

西方人,不管男女,经常是第一次见面,眼光就离不开对方。往往会用直白的语言或是连绵不断的甜言蜜语,乃至用更具体化的行动来表达爱意——《恋爱刺客》中,三个女子为一个男子大打出手。他们甚至会为了心爱的女人决斗,比如电影《特洛伊》中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就为了海伦兴兵讨伐特洛伊,引发特洛伊木马之战。

中西方的爱情观在一点上的差异尤其巨大——对性的看法。

中国的传统观念不仅羞于谈爱情,更是耻于谈性。中国的传统婚姻是以生育为基础,然后是婚姻,最后才是性爱。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绝对反对非婚性行为的,认为那样是只求一时享乐不顾后果的行为,没有婚姻做前提的性行为是道德败坏的表现。而且,对女性的要求远比男性苛刻。未婚先孕的女子,往往被人指指点点,未婚妈妈往往被人轻视,结婚时不是处女的女子往往更会背负“淫荡”的罪名。男性顶多就戴上“花心”的头衔。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性爱观念还是稍微开放了些。

而在西方,次序却是完全颠倒的。西方人以性爱为基础,然后是婚姻,最后才是生育。他们认为性是生理要求,恋爱中的情侣发生性关系是亲密的表现,属正常现象。在中国道德中所不齿的一夜情,在西方却是很正常的事。《穿PRADA的恶魔》Andy Sachs(安妮·海瑟薇饰演)在有男朋友的前提下却也能与自由作家Christian Thompson发生一夜情。欧美电影电视剧中性爱场景的尺度也远比中国来得大得多,就像《Lie to me》,其中不仅男女关系混乱,其开放尺度也不是中国广电局所能允许的吧。

通过中西方电影中的爱情观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爱情观相差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西方人的爱情表达方式直白而热烈,中国讲究含蓄委婉;西方人对待性观念随意自由,中国则比较保守。

6.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篇六

姓名:

年级:

专业:

联系方式:邮箱:学号:

教师:

完成日期: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刘钰级4班材料类罗海山年7月1日11***1120910474@qq.com2011651032012

《美国政治基础》读后感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我读的书是由美国加里·沃塞曼著的《美国政治基础》。该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什么是政治,第二章为宪法:政治竞赛规则,第三章为行政部门:总统和官僚机构,第四章为立法部门:国会,第五章为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与联邦法院系统,第六章为公民权利和自由:保护整治竞赛参与者,第七章选民和政党,第八章为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第九章为谁胜谁负:多元论和精英论。书后还有关于独立宣言以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附录。

【1】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全国政治竞赛中主要参与者的得分卡。第一章介绍某些政治学上的术语和实质——竞赛的手段(权利和权威)和目的(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章和第六章将指导竞赛进行的正式宪法规则。公民自由和公民权利。第三、四、五章探讨政府部门的参与者——总统和官僚机构、国会以及联邦法院——他们的历史结构,力量和弱点。第七、八两章将涉及若干重要的非政府参与者——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他们虽不属于政府,但对政治冲突结局的影响是不小的。最后一章探讨有关谁胜谁负,谁参加谁不参加的不同理论。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理解将在以下几章中我个人的整理中体现。

这本书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善于以实例引起话题的探究,比如在第一章中引出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的时候,用的方法是通过第一堂政治课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权力问题的认识。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的:政治就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什么的过程。本身,政治就是个大问题,包含的范围也很广,这样一个大问题若要直接叙述难度很大,然而作者用一件课堂发生的小事情,类比到政治问题,形象的解释了政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政治为何物。在说到权利,书上所给的定义则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那些确实掌握权力的人通常被成为精英。精英就是获得社会上大部分价值的那些人。而精英成员常常以取得权威来加强自己的地位,这里所说的权威就是合法的权利。书里非常巧妙的用政治引出权利,由权利引出精英,再有精英引出权威,保证了连续性又间接地说明了关联性。

将第二章与第六章捏合在一起,我个人认为第二章是说明作为竞赛参与者我们必须要遵

守的规则是什么,可以类比成义务。而第六章则说明作为竞赛参与者我们又受到了什么保护,可以类比成权利。宪法作为政治竞赛规则作为参赛者必须要遵守的义务,公民权利和自由则是以保护竞赛参与者为目的赋予我们的权利。

宪法除了包含着政治竞赛的规则,还确立了三个主要参与者——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以及他们拥有的权力。1787年聚会于费城起草宪法的人民不是不是凭空设想的,他们把(1)英国的法律传统,(2)美洲殖民地政府和州政府的模式,(3)邦联条款的经验作为起草宪法的依据,再加上制宪会议、制宪者、以及制宪动机,以上则是美国宪法的背景。再由宪法到公民权利与自由,公民自由指的是言论、请愿、集会和出版自由,这些自由权保护公民不受干涉他们参与民主政治制度的政府行动所伤害。其中包括了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隐私权、正当程序权利。公民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承认所有公民必须依法受到同等对待的权利。但是公民自由与舆论一同出现时,就容易发生矛盾。书上伊利诺州的纳粹这个案例的分析就是一个在政治过程中有关公民自由的例子。

将三、四、五章捏在一起,则是在探讨宪法时谈到的宪法所确立的三个主要参与者。在说到总统问题时,书中是从宪法授予此职务的优先权利开始,来探索总统职权扩大的历史。总统并非由普选产生,而是由选举人团选出的,选举人团则是宪法起草人作为另一种过滤手段而创造的。书中有对待职务的方式为标准具体的将总统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布坎南型总统、林肯型总统、艾森豪威尔型总统以及现代的总统。副总统的主要宪法职责则是主持参议院以及当总统职位空缺时继任总统。在历史上,副总统被看做是【2】“像是母牛的第五个乳头一样”权利较小的做不了什么事儿的职位。而行政部门和官僚机构比如:总统府、内阁部、管理委员会、政府公司等等通常增加了总统的权力。

说到国会--美国的立法部门,可以说国会的权力要高于总统权力很多。美国的国会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而这两院是按政党组织的。众议院的议员必须年满25岁,成为美国公民满七年并且是他或她当选州的居民。参议院则需年满30岁,成为美国公民满九年并且是他或她当选州的居民。说完组成之后书中提到了国会的运作问题。一个议案可向两个议院同时提出或任一提出,提出后交于国会运作的核心--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展开两院辩论,通常情况下参议院中的辩论是无时间限制的,且不得被打断。那么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3】“冗长发言”这种现象。

第三个方面则是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与联邦法院系统。书里详细的说明了法院与法院之间的关系。比如,联邦法院系统中最基层的法院是美国的地方法院,地方法院之上是上诉法院,他们所审理的少数案件则上诉到最高法院。也就是说美国最高法院是联邦法院系统中最

高级的法院。

说完政府之后,作者又对非政府的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进行详细的解释。在选民这一方面,作者提到了:什么人参加选举,政治社会化、阶级与选举、什么人放弃选举这四个问题。政党方面该章主题讲的是政党在美国的发展史,为了掌握政权他们是如何组建的,以及他们实际做得怎么样。作者先从当代政党起源开始讲起,说明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组建过程。说完组建就到了两党发展过程,即从维持原状到脱离常轨再到重新调整的选举。书中还说政党是由全国委员会进行正式管理的,政党活动中最受到公众关注的是全国会议。两党制的实行具有着两面性。美国的政党体制能够使持有过激观点的派系无法擅权,从而阻止国家出现两极对立或严重分裂。但这也意味着是选民对许多不用的意见不予考虑。至于在说明利益集团与新闻媒介影响选举结果情况,书中则用一个1970年在马里兰州,参议员约瑟夫·泰丁斯企图击败对手J·格伦·比尔,争取连任的案例研究来讲明其重要性。利益集团在竞选运动中扮演了显著角色,工会给泰丁斯称腰和捐款,而比较保守的企业集团支持比尔。新闻媒介责备两位候选人用来影响选民,同时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在竞选活动中独立发生作用。

书中最后一部分作者则用来探讨多元论和精英论。可以发现,书中大部分是在探讨政府与非政府参与者的历史、结构以及权力。而最后一章则是将政治这一场竞赛中的两种思想流派拿出来进行讨论。多元论者声称,美国的政治是民主的,决策是经过广泛参与而且取得大多数人同意的。精英论者则说,政治是受控制和操纵我们、为我们谋利变革,以便建立多元的民主。而最近又在讨论一种多元精英论。至于每个人采取如何的观点,作者则给出了一个中间答案,每个人的政治理解和研究基础不一样,政治理想和参与政治的理解和研究的方向又不一样,所以观点也不一样。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所说的每一个定义,作者对问题的探讨以及个人观点的叙述都很严谨。用简单的实例来解释晦涩难懂的政治问题以及政治定义,给我一种很不一样的读书经历,原本以为政治类的图书会很枯燥乏味,但实际上整本书读下来思路都很清晰,读的也很顺畅,颇有“李清照”的风格。

注释:

【1】此处引于《美国政治基础》一书中第一章小节。

【2】此处引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副总统哈利·杜鲁门的一句话,“副总统长不多像母牛的第五个乳头那样没有多大用处。

7.中西“孝”文化比较探析 篇七

1 中西孝文化的相同点

有人说:“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西方不存在“孝文化”,外国人不讲孝。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孝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笔者认为西方人也讲孝,也有“孝”文化。中西“孝”文化是全人类共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首先,孝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中西方是一致的。《孝经》中孝居道德规范最高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还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也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固有的自然的行为。《二十四孝》中记载了许多孝敬父母的事例,如闵损单衣顺母、老莱子戏彩娱亲、朱寿昌弃官寻母等。西方也认为“孝”是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很多英美社会的道德规范都源自被认为是英美文学和艺术创作源泉的《圣经》。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遵守的诫命,其中第五条就是“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其次,“孝”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这在中西方也是相同的。人类是群居性、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归属感使人们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相互关心照顾,家庭就是人类获得归属感重要形式,“孝”也就成为维持家庭关系的纽带。《孝经》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即我的肉体是我自己的,也是父母给予的,不能随意损伤,是孝的开始;要完成自我人格,把正确的道理传播天下,以彰显父母的美名为孝之终。西方有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尊重老人的社会风气,尊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子女的心目中父母是最有贡献的人,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必须孝敬父母,唾弃不尊重老人、虐待父母的行为。

最后,孝是中西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中国文学关于孝文化的作品不胜枚举,如《论语·里仁》的“父母在,不远游”、《孝经》、孟郊的《游子吟》、李密的《陈情表》等。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内容。如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谴责大女儿和二女儿虐待父母,歌颂三女儿孝顺父母。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也写了女儿的孝心使神经失常的父亲恢复健康,等等。

综上,中西“孝”文化有相同点,是全人类共同文化的一部分。但因中西文化土壤不同,文化源头不同,中西孝文化又有不同点。

2 中西孝文化的不同点

中西方的家庭伦理基于不同的自然、文化、政治与经济因素,产生了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家庭伦理的基本特征是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核心,家庭本位及宗法人伦;西方则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以爱为核心,个人本位及契约人伦的关系。笔者试从社会、文化、政治与经济角度进行比较。

首先,从社会角度比较

中国是一个家庭纽带紧密相扣的宗教社会,其特征是“家国同构”,“孝”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各有所依,保持家庭稳定,维持社会和谐,即对长者和统治秩序的敬畏和服从,这是孝的社会意义。中国历代封建政府以尊老养老为治国根本,强化家族观念,“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随处可见。受儒家思想影响,孝在家庭中体现为子女对父母的行为和态度,父母是家庭的绝对权威,服从父母是孝顺的一种体现。虽不排除子女“谏诤”的存在,却建立在肯定父母绝对权威的基础上。孔子认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同,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子女侍奉父母时对父母不对的地方,要婉转地规劝。若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仍要保持恭敬,不能触犯他们,自己虽感到苦闷,也不能埋怨。

西方不同,人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中国人以父母为家庭的绝对权威不同。卢梭认为:“最原始的社会,唯一自然的社会,便是家庭;但儿子依附父亲,亦只是限于需要他保护的时候,一旦不复有这种需要,天然的结合便分解了。儿子不需要服从他们的父亲,父亲也不再要照料他的儿子;彼此便变成了同等独立的。如果人民人人结合在一起,这结合也是不复是处于自然的,而是出于同意的,那时候家庭本身的维持,全赖着契约。”由此可见,西方人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家庭代际关系中,父母需抚育子女,子女不用供养父母。父母子女都较独立,喜好自主生活,父母的赡养义务交给社会,促进西方社会养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从文化角度比较

中国传统观念讲究“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的孝文化思想在中国文化里占据重要位置,贯穿中国历史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以孝闻名,孝子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董永卖身葬父,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且对“不孝”也有明确规定,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今影响着国人的婚育观,同性恋不被理解和接受,得不到家人支持。

《圣经》中耶稣说“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告诉人们:是不是兄弟,最重要的不在于血缘、关系亲疏,而在于他们是否敬畏遵行神的旨意。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西方人显得亲情淡薄,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父母只给了肉体,精神是上帝给的,因此他们不很看重亲情,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牵连较松散,显得“人情淡薄”,自然也难以理解中国“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在西方的文化观念里,“人人生而平等”,追求平等与民主,自由与自我,老年人也是平等之人,不用“特别对待”,老年人也“不服老”,喜欢独自生活,这与中国“三世同堂”的观念不同。西方人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不婚和独身,同性恋也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再次,从政治角度比较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如孔子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也就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循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之“家天下”的政治思维模式,历代君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提倡实行“仁政”,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在古代中国对孝行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平民子女不孝,若父母起诉,将被判刑,官员若有不孝之举,就会被罢官。如今中国政府依然提倡“尊老爱幼”,注重“孝道”,立法要求子女尽孝,保障老年人权益,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可见孝文化在中国政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西方讲求理性和法治,政府或统治者几乎不会公开宣扬“孝道”,对于“子女必须抚养父母”也没有硬性的法律要求。13世纪以前,西方就有慈善收养院,现在则多通过健全社会养老制度,提高政策优惠,如住房优惠,养老保险等来保障老年人权益。这样,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就转嫁给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束缚较少,关系较平等。在西方,政府聘任官员时不会像古代中国那样把“孝廉”作为一个重要选拔条件。

最后,从经济角度比较

农业生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形成中国传统的重农文化与小农经济,促进群体本位的形成和发展,以群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以集体利益为重。在这种群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中国的家庭代际关系也逐渐松散,但是“孝文化”仍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政府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很早就开始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造就了西方重商主义的观念,促进个体本位的形成和发展,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认为社会价值在于每个个体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这种个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西方经济相对中国十分发达,也有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齐全的养老院体系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在情感上与后代失去联系,感到无助、孤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羡慕中国人子孙满堂的生活方式。

3 结束语

中国自古就提出“孝道”,产生和发展出独特而纯粹的“孝”文化;西方因注重个性和自我的文化氛围,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待老”文化。中西方的“孝”文化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开在不同的文化土壤的两支奇葩,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中西孝文化正彼此影响、相互借鉴。中国的“孝”文化闪着人性光辉,西方的养老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面对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可以学习中国社会对老人的尊敬、爱戴与关怀的精神实质,中国的老人与年轻人也可增加彼此的独立与平等。因此,研究中西方孝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朴钟锦.儒家“孝”道观念的时代价值[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2]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7(1).

[3]蔡圣勤.克谐以孝的中西方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4(3):43-45.

[4]曹广涛.中西“孝”文化比较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

[5]岳琼.浅析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及其产生原因[J].科技文汇,2009(5).

[6]夜闻莺.中西方孝文化比较——“尊老”Or Shame To Be Old.[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fb0970100g76z.html.

[7]鲁定元.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DB/OL].http://www.wangjiwang.com/newsview.aspx?id=1276.

[8]肖郎.中西孝爱观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9,29(2).

[9]叶继宗.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2(4).

8.浅析中西传统法律文化的差异 篇八

一、“法自然”与“自然法”中西不同的法理观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法理观念是“法自然”,也就是效法自然,以自然固有的规律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法则。其基本内容有两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产生。它认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根本不存在物我之分,自然与我之分,人与自然不能割裂,也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人生活在天的秩序之中,天的“法则”就是人的法则,人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自立法律。

其次,“伦理”即“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本质不是理性或自然理性,而是伦理,即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法伦理。伦理就是人的本质或理性,就是人的自然。中国人法自然,就是效法自然中所体现的伦理,所谓法自然就是“法伦理”,准确地说是家庭伦理。

西方法律文化的法理观念是“自然法”,它有两大核心内容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其一,与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与中国文化认为人从属于自然不同,西方文化则认为人是独立于自然而存在的。早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把法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可见,西方文化在源头上就已将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伦理或家庭伦理是自然,而西方文化认为理性才是自然。所谓理性是指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和判断,是相对于感性的概念。中国法律文化的家庭伦理化,其实是感性文化,并非事物的本质或自然,而西方文化关于事物的理性认识才是自然。所以,理性的法律西方又叫自然法。

从中西法律文化在法理观念上的差异,可以看出:第一,中国法律文化认为“人是天的附属”,西方法律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相互独立。第二,西方法律文化认为人是法的主体,因而尊重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而中国法律文化则把人作为法的客体,不可能真正产生对人的尊重。

二、“权利”与“义务”:中西不同的法本位

权利和义务,作为人们行为的法律模式,是法的核心,是法学的中心范疇。法学的许多重大理论探索几乎都是围绕着权利和义务展开的,政治、社会、道德、经济等哲学在研究自身的问题时也离不开权利和义务界线,而且越是接近现代,越是与今天近距离,越是走向未来,权利义务问题越显得重要和突出。法律生活中的全部问题都可归结于权利和义务。

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一个标准之所以被称为法律规范,就在于它授予人们一定权利,告诉人们如何的主张和行为是正当的、合法的、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指示人们如何的行为是应当的、必须的或禁止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国家权力强制履行或予以取缔。

其次,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运行和操作的全过程。法的运行以立法为起点,以执法、守法、司法、法制监督为主要环节。任何国家的立法,都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实际的阶级力量对比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条件,确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第三,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权利和义务是法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正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宣告与落实,统治阶级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变为国家和法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并借助于国家权威和法律程序而实现。权利与义务,反映着法的价值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中权利和义务的结构,可以透视不同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序列。

中国古人的经济基础是“靠天吃饭”,但“天”是遥远的,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天”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抽象的、神秘的。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天”和“天子”,只有它们才有资格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臣、民只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三、“司法与立法、行政合一”与“司法独立”:中西不同的执法模式

在原始社会,没有诉讼与审判制度,当然也没有诉讼与审判活动。氏族内部的纠纷由当事人自行解决,部落之间的纠纷则往往诉诸武力,以战争来解决。而法律的出现和法律对社会关系和行为的调控,意味着当事人的“私力救济”被限制和“公力救济”的出现,否则,任由当事人对侵犯权利的行为自行处置,便难以在利益冲突普遍化的状态下保护必要的秩序。这就要求由一个特定的机构来行使审判权,并通过一定的诉讼程序来处理纠纷。雅典“宪法”与雅典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是经历了多次激烈的政治斗争,通过一系列立法改革,逐步形成的。这些旨在推进民主政治的立法相当于以后的根本法,所以赢得了雅典“宪法”的称号。雅典“宪法”以民主制为其核心内容,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阶级根源。从雅典“宪法”的形成过程看,国家政权组成的形式,逐渐集中于民众大会及后来的五百人议会,执政官。这就是西方法律文化“三权分立”实践的雏形。

相比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权组成,中国传统的政权模式是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合一的,即“三权”都集于皇帝一人之手。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设有不同的中央和地方司法机构,其实都只是辅助皇帝从事执法的部门,真正的执法权力还是由皇帝掌握。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出现的这种原始的权力模式,是由于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出现过像古雅典那样的阶级结构。早在夏、商时代,中国古人就已开始了小农经济,而这种经济形态形成的势力,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的经济实力相比,确实是也太相形见绌了,这就是中国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合一怪现象的社会根源。

四、“人治”与“法治”:法的精神不同

法的精神最本质的表现为人治与法治。人治是对“为政在人”和“贤人政治”这种理想的治国理念的概括,人治的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着为政治所需的德行兼备的贤者,其在理论上是虚幻的,是对现实统治的美化。统治者的统治行为具有随意性,因此,人治必然会向独裁暴政转化。中国数千年的人治统治形成了深厚的人治传统和官本位的特权等级观念。法治来源于西方的法律文化,亚里士多德曾给“法治”下过定义:“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经成立的法律秩序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法治的基础是民主政治,并且与宪政有密切的联系,没有宪政就没有法治。法治是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目的的,法律高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

对于传统中国法的人治精神,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分析。首先,从立法权方面进行分析,中国自古是皇权至上,没有独立于皇权之外的立法权,所制定出来的法律反映的是皇帝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集团的意志。另外,从司法权和行政权进行分析。在中国没有独立的司法权,司法与行政是合一的,皇权就是最高的行政权。从皇权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了传统中国法的人治精神。传统中国并没有分权,皇权控制着立法、司法及行政,所有的法律制度都体现着皇权的意志。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传统中国人治的趋势也随之加强,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国家的权利,这种权利超越了一切法律。

西方法的传统精神是法治,法治的重要标志是一切国家机关都要服从于法律,受法律的制约。无论权力的行使者是谁,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权力都是具有破坏性的,通过对权力本质的这种认识,西方的法治精神就应运而生了。在专制的社会中,如果没有限制权力,人权会遭到践踏,想要维护人权,就必须改革当前的权力结构,废除专制的方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由此所引出的法律制度或者说治理模式就是法治。

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中最著名的改革权力结构的方案就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这种方案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法治。西方法治的实践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法治模式,在这两种法治模式中主要贯彻着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权神圣原则。西方法治国家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都规定了对人权的保护,人权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第二,法律至上原则。这是法治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第三,分权与制衡原则。分权制衡的体制是实现法治的基本保障,没有分权与制衡就没有民主法治。西方法治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法治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产生于商品經济的社会契约观念、自由平等观念、主体意识及权利意识等。法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

五、对我国法律的借鉴意义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的法律文化也在不断的发生交流和碰撞。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移植了大量的西方法律文化,在移植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对中西方的法律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在移植西方的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我国的本土因素,在处理外来的法律文化和传统的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法律的基本原则方面,必须做到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促进社会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其次,在借鉴西方法律文化及制度的同时,要注意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尽量做到将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找到更适合中国法律发展的框架,吸收借鉴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经验和制度,根据中国法律自身的特点,进行法律改革,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法律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范忠信.《中西法律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美]亨利·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等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

作者简介:

上一篇:调工作申请书怎么写下一篇:2011-2012学年度六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