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竹林寺散文

2024-08-26

游竹林寺散文(精选11篇)

1.游竹林寺散文 篇一

一、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地位

要洞悉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就必须要对先秦诸子散文有一个宏观了解。可以说, 先秦诸子的散文多是哲理著作, 多用散文表达自己的学派思想和政治主张, 其内容大多博大精深, 内涵着深刻哲理, 同时, 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学性和文学因素。先秦的诸位思想家大多是写文章的行家里手, 除了《庄子》, 还有《荀子》、《韩非子》等等, 几千年过去了, 这些典籍至今都还值得我们当做文学作品来品读。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我国散文这种文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其中, 又尤以庄子的散文为代表, 其创作的散文大多想象丰富, 多用寓言, 善用比喻, 辞藻雄浑壮阔,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先秦文学散文的典范,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间接影响着后世散文及其他文体的发展。

二、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 一) 想象丰富, 夸张奇特

庄子创作散文最显著的艺术风格就是想象丰富和夸张奇特。庄子的散文中, 想象的场面、虚构的情景、夸张手法的运用随处可见, 纵横捭阖, 恣意发挥, 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逍遥游》从文章的一开始, 就酣畅淋漓地展现了这种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几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在文中, 庄子用其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和奇特、诡异的夸张手法, 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怪异奇特的画面:在漫无边际的北海中, 一条不知有几千里长的大鱼在随处游动着, 突然之间, 这条鱼就像变戏法一样, 变成了一只背不知有几千里宽的大鹏。当这只大鹏在空中展翅高飞的时候, 它的两只翅膀就像从空中垂下来的云彩一样遮天蔽日。这只鹏有着超强的能力, 在南海中可以激起三千里的浪花, 其宽大的两翼借着大风可以直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在庄子的神来之笔下, 鱼能够转化成鸟, 展翅高飞;鹏能够水击三千里, 借助风力直插云霄。奇特诡异的想象在庄子的文中信马由缰, 任意奔驰, 从而绘制成了庄子心目中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 二) 比喻形象, 以喻托志

首先, 从比喻的数量来看, 可以说随处可见。《逍遥游》全文800 余字, 小大比喻有20 多个。其中大的比喻就是一个寓言或者虚构的故事, 小的比喻也就是一句或几句话。全文主旨就是为表现庄子“有所待不算逍遥游, 无所待才算逍遥游”的主旨思想。为了达到这个表述目的, 文章一开篇, 庄子先从自然界写起, 而后循序渐进写到人类社会。整个过程精心虚构了“鱼化大鹏乘风迁徙南海”以及“小鸟飞行与蓬蒿”之间的故事以及“野马”、“尘埃”、“杯水芥舟”等众多比喻, 这些形象的比喻将深邃的思想和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从而使读者能容易理解读懂文章。其次, 从比喻的风格来分析, 文中的比喻想象诡异, 构思新奇, 别致巧妙, 扑朔迷离, 使人觉得奇幻莫测, 不知深浅的感觉, 而后经过思考, 在看似胡言乱语之中理解其深邃意义。如庄子用诡异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虚构了蜩和学鸠的寓言故事, 一方面突出自己的思想志向。同时, 读者在深思之下不难理解, 庄子虚构自然界的鹏和蝉大小两方面的鸟, 其实就是恰恰喻射了在人类社会中不同道德层次和人生追求的两种人。在庄子散文中, 比喻本体大多是隐藏在背后的, 给广大读者留下想象、体味的空间, 只要读者用心地去体会、去想象, 文章的深刻寓意就愈发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通读《逍遥游》, 可以发现庄子行文比较喜欢用比喻, 也十分善于用比喻, 这也成为庄子散文的显著特色之一, 他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和诡异奇特的比喻将自己的哲学思想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

( 三) 运用寓言, 独特怪诞

寓言故事也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多指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的文中哲理意味深厚, 但他通常不坐而论道, 不形而上地、抽象地阐述自己思想和观点, 而是经常运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观点。纵观《逍遥游》, 可以说就是一篇由寓言组合起来的文章。

但庄子运用寓言的手法, 与先秦其他诸子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韩非较多运用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传说与典故辅证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继而进行说理;孟子则较多采用民间故事作为自己的辩论依据。但而庄子的寓言很少引用现成的寓言故事, 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力进行虚构和演绎。从这个意义上说, 庄子也算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自觉运用虚构手法的文学创作者。例如《逍遥游》开篇写鱼化鹏, 继而高飞几万里的故事就全部是虚构的。再如后面用拟人的手法虚构了蝉和学鸠的话语也是虚构的。纵观全文, 庄子虚构的这些独特怪诞的寓言故事, 环环相扣, 引人深思, 既达到了自己想要讽刺某些行为、某个人群的行文目的, 又大大地提高了文章的吸引力, 引人入胜, 思想性和可读性面面俱到, 着实值得后世文学创作者学习和借鉴。

三、庄子散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文学创作的本质就是创造性想象的感性显现。而庄子散文在“创造性想象”方面独树一帜, 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庄子散文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有着深远的重大而又影响。从先秦文学一直延续到到近现代文学, 在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着都有体现和反映。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从具体实践情况看, 就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并存,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交织。

庄子的散文通过隐喻、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黑暗现实各种弊端的犀利讽刺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中国文学史上,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近现代, 后世的汉朝司马迁、宋代苏轼等文人身上都有体现。同时, 庄子的散文在讽刺和批判黑暗现实的背后, 也更多地流露着一种消极思想和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情绪。庄子的散文在批判揭露黑暗社会和现实又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 只有采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生活态度。这种文风和生活态度对后世的文人及其创作造成了很大消极影响。历代生活境遇不好又不满黑暗现实的文人们, 几乎都向庄子看齐和学习, 他们思想上愤世嫉俗、放荡不羁, 他们有的纵情于酒色、有的寄情于山水、有的归隐于山林、有的修道求仙。但“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们的作品往往大多具有强烈的追求自由的思想, 内容大多能摆脱世俗思想的羁绊和束缚, 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浩瀚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在唯我独尊的个人天地里抒发个人的最真实的情感。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 唐代的李白、现代的鲁迅, 他们的作品大都随兴所至, 肆意抒发, 其作品往往具有十分强力的思想感情, 往往更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思想共鸣, 从而造就了许多非常高的艺术作品, 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

总之, 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奇特夸张, 比喻形象、以喻托志, 善用寓言、独特怪诞, 在表现手法、语言特色、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开创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先河, 其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任意驰骋的丰富想象力、向往飞翔的自由精神和颇具浪漫主义的文风为中国的文学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对后世历代文学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摘要:《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之首, 既是庄子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总体概括, 也是庄子散文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更对的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为例, 重点分析庄子散文的主要艺术风格, 阐述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散文,艺术风格,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2]阮忠.庄子创造论[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3.

2.论嵩山竹林寺文化产业园的建设 篇二

摘 要:从竹林寺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综合分析嵩山竹林寺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论述了嵩山竹林寺的建设主题、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及应重视的问题。嵩山竹林寺文化产业园应以中国传统宗教文化营建为内涵,以诠释嵩山“七十二寺”文化为目的,形成推介登封文化旅游全貌的一个平台,使世人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推动嵩山地区文化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竹林寺;产业;文化;嵩山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19-03

一、竹林寺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演化

1.竹林寺的历史起源

一般认为,竹林寺的起源与释迦佛陀最初说法地有关。据载佛教早期有两处最重要的说法处。一处位于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的祗园精舍,也称祗树给孤独园,为佛陀的居士弟子孤独长者所布施;另一处就是位于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竹林精舍,竹园是巨富迦兰陀长者所施,精舍则是由摩揭陀国国王出资所建。至今,此处竹林仍然生长茂密,精舍遗址则是一个小土丘。佛门弟子为纪念佛祖,往往以竹林寺来命名自己修行的寺庙。

2.竹林寺的发展演化

据南朝时期的《比丘尼传》记,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今徐州)人[1]。一般认为,洛阳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徐州竹林寺则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当然,这种说法仍存在不少争议。全国有数十座竹林寺,兴废程度不一。其中,目前较为著名的主要有徐州竹林寺(2004年重建)、烟台竹林寺(1996年重建),以及云南德钦东竹林寺(1985年重建)。而五台山竹林寺目前尚未重建,仅存一座精美的砖塔与寺碑。

历史上,随着我国宗教活动的发展,竹林寺是佛教圣寺的一种特有名称。同时,“竹林寺”这一概念逐渐为儒、释、道三家所接受。

佛教名山中往往都有这类竹林寺,它或隐或显,普通僧俗人众并不容易见到。从《宋高僧传》中的《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中,我们可以这样总结竹林寺的特征。其一,竹林寺庄严精丽、规模宏大,寺僧们所受供养极其丰美,是个修行的绝佳去处。其二,竹林寺乃人间幻境,有缘者或能瞻仰参游,凡俗者则无法得见。其三,寺内主持地位甚高,或为大罗汉或为菩萨。总的看来,它暗示世人,佛教圣寺遍布各地,只有苦修精进者,将来可以入住。唐朝时的竹林寺传说流传最广,帝王将相等权贵人物利用这种佛教信仰及故事模式,为自己披上了一套华丽的宗教外衣,这可能是佛教人士的一厢情愿或有意拉拢。

这种情节模式的竹林寺,被道教取而代之的是色彩鲜明的仙岛或洞府。佛道两教在中国历史上,势同水火,但就此情形看来,竹林寺传说对中国道教的神仙世界、神仙信仰的建构影响不小。

在秦皇汉武的时代,帝王们慕仙崇道,但道教传说中这些帝王终究与仙家无缘。唐朝道士们的宣教策略明显改进,他们向佛教“取经”,借助竹林寺传说,将人间帝王归为谪仙之列,以期更好地与佛教争衡。总的说来,道教仙话中的这种仙岛情节,脱胎于竹林寺传说,却也自成体系。佛道两家作为宗教,以圣寺或仙宫等传说来自神其教,这可以理解。但人们难以想到,儒家思想乃至孔孟一派,竟然也与竹林寺传说产生了关联。

在晚唐杜光庭的小说《韩■》中,孔子被安排到了海岛圣寺般的仙山之中:杜光庭将儒家师徒套入竹林寺模式中,造出子路转世之说,欲借儒家忠义对那些本应信奉儒家的权臣强藩们提出警告或劝勉。竹林寺传说的宣教效果极佳,儒生们终于经不起诱惑,他们仿竹林寺传说为儒家幻设了一个正统的精神家园——经香阁。《经香阁》传说中的道教意味已转淡,但依旧充满着佛教意味,如“转世”、“经香”之说,却也开始凸显儒家特色。儒家注重经典的诠释与思想的传承,于是经香阁中多藏有汉儒笺注、唐人疏解。历代大儒之灵每年来此查看,这样可以保证绝学之流芳百世而正脉犹存。竹林寺传说模式具有神化人物与鼓吹观点的艺术优势,故为道教、儒家所仿袭[2]。竹林寺于是一变而为道家的蓬莱岛,再变而为儒家的经香阁。

3.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正在筹建中的嵩山竹林寺,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6千米的嵩山九朵莲花山下,竹林寺及文化节产业园配套建设面积约200公顷。目前准备建设成一处集宗教体验、传统文化、影视基地及养老、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研究认为:其一,大嵩山地区在历史上曾有“天中三林”之说,即:少林寺、洞林寺与竹林寺。嵩山竹林寺的建设具有历史依据与儒、释、道文化底蕴的支持,其恢复重建是可行的。其二,嵩山竹林寺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大嵩山地区的宗教文化氛围相融合,可以进一步彰显大嵩山地区的宗教文化体系。其三,嵩山竹林寺的建设不单是一处中国传统宗教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一处涵盖儒、释、道三家宗教信仰内容的文化大观园。可以作为文化的平台,充分的展示、介绍登封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成为游人了解登封旅游的一扇窗口。因此,有可能形成“游登封者必游竹林寺”的市场效应。其四,嵩山竹林寺文化园区更可能成为大嵩山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综合生产基地,以弥补郑州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生产不足之缺憾。

二、竹林寺文化产业园建设的主题定位与战略思路

1.主题定位

竹林寺文化产业园开发围绕竹林寺的宗教文化建设核心展开,但同时又不能完全受宗教文化的局限,应以宗教文化综合体建设为主题,并努力强化竹林文化产业特征。其发展主题有三:一是宗教文化。以佛教文化为建设主体,融道教、儒家三家为一体的宗教文化活动空间。二是文化综合体。重在体现儒、释、道等宗教的文化形式,集中诠释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及传统文化体系,使人们走进文化园,即可以较好的了解大嵩山地区的各种宗教文化内容。三是旅游产业基地。以宗教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影视文化基地、养生、养老为重点,以及延展考虑宗教文化对亚健康群体心理康疗作用,形成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养生养老、竹文化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基地。

2.战略思路

登封自古有“七十二寺”的说法,登封市境内不缺少宗教文化场所,并且多具有漫长的宗教文化历史积淀。以少林寺为代表的佛教禅宗祖庭的宗教地位不可动摇,中岳庙、嵩阳书院在道、儒两家中也具有很高的地位,并广泛为世人所了解,且香火旺盛。

因此,竹林寺的建设如果仍延续纯粹的宗教寺庙的建设格局,则很难跻身于寺庙林立的大嵩山地区。但一般游客或普通信众对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仅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很多的人到登封仅仅是慕少林之名而来。登封市拥有丰富而厚重的宗教文化却难让世人真正了解其文化的内涵与全貌,这也正是制约登封旅游发展的致命短板。登封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推介其文化全貌的平台,且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群。因此,这为竹林寺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即:以儒、释、道三教合建的竹林寺为载体,以中国传统宗教文化营建为内涵,以诠释嵩山“七十二寺”文化为目的,以重建竹林生态为背景,以竹林文化产业为品牌,以推介登封旅游文化为功能,以涵盖整个大嵩山区旅游市场为目标的文化产业园区。

综上所述,竹林寺的建设发展,应重点实现以下三项目标:第一,以竹林寺的建设为核心,以小蓬莱、经香阁建筑为补充,充分融入文化研修、宗教体验功能,形成对外综合展示登封旅游文化的窗口与平台。第二,以广泛的大面积竹林建设为重心,以生态建设为重点,营建环境优越、生态良好的旅游景观环境,构建具有优越条件的养生养老基地。第三,以发展宗教文化产业为中心,以竹林文化营建为背景,以发展竹林旅游纪念品为补充,形成中原著名的文化产业生产基地。

三、竹林寺文化产业园建设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目前,在竹林寺近期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整体规划思路应远大、清晰,发展定位应科学、准确,基础设施应配套、完备。可以竹林寺、双佛塔的建设为载体,但又不宜囿于寺院建设主体。竹林寺的建设应成为登封市旅游发展的新平台,成为彰显河南旅游文化大省的新展台,同时具有与全国旅游发展相对接的宏大视野。如果仅仅围绕着相对狭窄的宗教文化旅游主题展开,只不过是一座古老寺院的简单复建,最终只能是登封旅游的一个点。

第二,规划中的竹林寺院建设面积18.6公顷,基本满足竹林寺项目主体工程建设需要。但竹林寺作为具有宗教文化内涵的文化园区,其周边必须具有一定面积的文化氛围与景观环境的营造空间。外围环境建设空间预计不足,势必影响到竹林寺文化氛围的构建,也难以达到规划预设的建设目标。因此,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在尽可能不改变周边土地性质的前提下,与竹林寺建设项目整体规划,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使周边近200公顷的土地空间与竹林寺建设项目整合发展,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第三,竹林寺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崔坪村,南北轴线长约500米,平均海拔介于500米至530米间,落差30米。地势条件总体较为低平,起伏变化不大。但竹林寺远景区为三皇寨方向的嵩山崖,气势恢弘。因此,项目设置则应充分考虑整体景观空间的构景关系,注重大景观效果的协调营造,注重生态景观建设对规划区构景的协调。

第四,竹林寺离不开竹林文化的建设,尤其竹林寺“竹佛殿”建设应与竹林文化紧密联系。项目中应充分考虑竹林文化元素,以儒、释、道文化在竹林文化中予以较好的表现。尤其是竹林环境的建设,则应提升为竹林寺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无竹林既无真正意义上的竹林寺。并以竹林环境的建设为基础,延展考虑竹林产业发展,形成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第五,项目建设应强化对旅游市场的研判,着重考虑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注重资金的投入产出比。竹林寺建设如果仅以宗教寺院为载体,以公墓陵园性质的收益为主体,以及养老项目的建设为补充,其经济收益不容乐观。重要的对地方旅游发展的整体社会贡献,以及生态效益均不十分明显。因此,应斟酌项目建设内容,强化项目建设中的旅游开发比重,提高其社会性、生态性与经济性。

第六,佛教寺院的建设讲究超凡脱俗、曲径通幽、松风水月等环境营造,代表着僧侣的精神、情调与境界。园区更是以竹林听雨的方式,表达着佛门的情怀。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自然因素的凭借与影响,竹林寺的环境建设需要适宜的温度、土壤与水分。尤其是稳定的水源供给,有可能成为竹林寺文化园区建设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第七,人才准备与氛围营造是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竹林寺的建设不仅涉及其寺院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寺院还应具有一批较高水平的宗教法师,才能弥补其文化积淀之不足。同时,成功的项目运作离不开氛围的营造,尤其是在原本具有浓郁宗教文化背景的登封地区建设宗教文化项目,更离不开积极构建有利于竹林寺文化积淀、扩大社会影响的发展氛围。

四、竹林寺文化产业园的布局构想

根据竹林寺的建设主题与发展思想,综合考虑竹林寺建设的各要素,其建设格局主要由综合服务区、宗教体验区、文化休闲区、竹林生态区四大功能空间构成,呈同心圆状的放射性功能结构。

1.综合服务区

此区功能是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应具备一定的建设空间,按照旅游要素的基本要求配套建设。其重点考虑与周边的空间关系,选择适宜的区位,便于竹林产业园区对外的交通联系。其主体环境以竹林为主,营造“竹径通幽”的景观意境。

2.宗教体验区

此区以儒、释、道三种宗教文化形式的构建为核心,以文化展示、宗教体验为目标,集中建设以文化为主导的、庙宇精致但形式完备的登封地区已有的三大宗教文化。

竹林寺建筑规模不宜过大,建筑形式或装饰风格中充分融入竹林文化符号,力求形式独有,形成以寺庙建筑为载体,以宗教文化展示为核心的佛教文化体验活动区,满足信徒宗教朝觐和游客宗教体验。

同时,儒、道文化均从佛教文化中演化出竹林文化的特征,此区可以作为文化的补充,配套建设具有蓬莱仙阁特征的道教文化体验区,及以经香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体验区。

3.文化休闲区

此区以文化休闲为主要功能,在空间上与各宗教区形成对接,跨越宗教形式广泛营造竹林主题文化。

根据各空间的宗教文化主题,文化休闲区分为三个区块。即:以竹林精舍为中心的禅竹文化区块、以小蓬莱阁为中心寿竹文化区块、以经香阁为中心的仙竹文化区块。三个区块在布局上以竹林寺为圆心,以禅竹文化为中轴,寿竹、仙竹文化建设为左右。

禅竹文化休闲空间建设,以佛教文化为主题,重点围绕登封佛教文化的宣介等内容展开,如开展佛境悟禅、禅茶悟道、素食文化、竹林听雨(韵在雨中,曲在心中,故设听雨亭)等,此区以养心为上。

寿竹文化休闲空间建设,以道教养生文化为主题,重点围绕登封道教文化旅游的鉴赏展开,如建设道家养生斋、竹林居、长寿堂,在此开展养生文化讲座、中国传统医学诊疗、登封道教文化鉴赏等。此区以养老、养生为上。

仙竹文化休闲空间建设,以儒家修身养性文化为主题,重点则围绕着登封儒家文化旅游内容的推介展开,如建设儒家经库,开设国学讲堂、登封儒家文化旅游资源介绍等,此区以养性为上。

4.竹林生态区

此区以外围的竹林生态建设为重点,以竹林产业建设为延伸,形成竹林产业生态空间。

竹林文化生态项目建设主题,在于强化竹文化的产业开发。即:集种植、收集、科学研发、科普教学、文化展示、游憩赏玩、生态体验、经济带动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竹文化产业园。以竹文化符号和竹文化元素为设计思源,创造竹与宗教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竹林生态区。

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类植物引入中国人居环境中的历史同步于中国古典园林史。“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王嘉《拾遗记》),这是竹子用于造园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明也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竹林寺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正是彰显这一文化主题。此区以竹林为主,竹林种植应强化特色,突出文化创新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竹林生态养生与文化旅游相结合,让人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修复身心,回归到“奉天时、合天序”的自然生存法则中。

景观区外围竹林分为外围丛生竹区、外围散生竹区和丰产示范区。在景观层面,起到背景、障景、夹景、配景等作用;从竹产业发展层面考虑在竹林寺外围建设竹海区,即经济竹林区。旅游发展与产业发展并行,景观效益、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共取。

五、结语

嵩山竹林寺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将是郑州登封市旅游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以此构建大嵩山地区文化展示、旅游宣介的平台,使世人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并产生共鸣,必将进一步推动大嵩山宗教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将为竹林寺自身的发展构筑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吕■等.中国佛教[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2:8.

[2]项裕荣.竹林寺传说的演变[J].学术研究,2009,(12).

3.游少林寺 篇三

少林寺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古刹。寺院很大,我们从大门徒步进来,约走了2。2公里。整个寺庙非常清静,路边栽了许多参天大树,树后是少林弟子习武的场地。

我们先来到了武术表演馆,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有铁头功、针穿气球、童子功、螳螂拳、猴拳、鹰拳、气功等,看得我惊心动魄,大饱眼福,非常过瘾。

接着我们参观了天王殿,我发现韦驮像面朝里,而在其他寺庙,韦驮像是面朝外的,于是我请教了导游,他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典故。原来,在很久以前,有一天,少林寺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冲出了无数妖魔鬼怪,韦驮跳出来就降妖,火被扑灭了,妖魔被镇住了。后来有一个粗心的僧人将韦驮像供奉反了,于是就成了今天少林寺的韦驮像面朝里的样子。

在大雄宝殿前,我在一块大理石碑上看到了少林寺的寺歌和电影“少林寺”中的插曲《牧羊曲》,还在刻有漂亮的字体的石碑上用手指描写了很久。

出了寺院,我们又来到塔林,那是历代得道高僧圆寂后埋葬骨灰的地方。根据各僧人生前收的徒弟的多少及财富的多少,分别葬入一、三、五、七不同等级的塔中。塔林分公塔和私塔,前面主要是一个人单独享有的私塔,后面是共同享有的公塔。我还看到目前塔林中历史最悠久的唐塔,它只有一层高,已经破旧不堪,四周用棍子撑着,生怕倒了。

转眼间游玩的时间就到了,我恋恋不舍地坐上电瓶车离去。虽然离开了,但我的眼前一直浮现出少林寺中的景象,久久不能平静。

4.游河南少林寺的作文 篇四

20XX年8月18日下午,我们乘坐许昌至洛阳的汽车,一路颠簸大约3小时,终于来到少林寺景区,入住到景区家庭旅馆。

第二天我们购票100元进入景区后,首先来到武术表演馆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少林武术表演,有气功、拳术、刀、枪。更加精彩的是,针穿玻璃击气球表演,气球破了,玻璃被击穿却没有破碎,真神奇!接着我们进入少林寺院参观,这里是拜佛的地方,游人如织,听导游说,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来过这里。之后,我们参观了塔林。导游说,那是少林寺方丈圆寂的地方。下一步,就是登嵩山了。我们先坐索道览车,再步行登上了少室山最高点凤凰台,将美景尽收眼底。

傍晚时,累了、饿了,少林寺旅游也结束了。晚饭后,我们又开始坐汽车,到达了下一站洛阳,继续我们的行程。

5.游少林寺的观后感700字 篇五

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中国有两个,分为南少林和北少林。我游览的就是北少林。走进少林寺,我看见一排排整齐的大树和几块乌龟拖着的大石碑。据史书记载,当年十三棍僧救唐王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感谢少林寺僧人,下了一道圣旨:少林寺的和尚穿便衣时可以吃肉。所以其中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世民”两个字。导游说:“摸摸乌龟头能给人带来福气。”于是,我们都争先恐后地摸了乌龟头。不一会儿我们的目光都转移到了那一排排的树上,发现树上有一些指头大小的洞,这些洞是少林和尚练一指禅,二指禅形成的。看着这些树上的小洞,我禁不住想起了的电影《少林寺》主题歌和《牧羊曲》。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让我奇怪的是,大雄宝殿里供的不是佛,而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地面上坑坑洼洼的,深浅不一。导游解释到清朝雍正年间,雍正怕少林寺和尚造反,下令禁止他们练功,少林和尚没办法,只好躲在大雄宝殿里偷偷练功。因此,地面被他们练出了坑。我看着那些大小不等的坑,非常吃惊,顿时感到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

出了少林寺庙,我们就来到了塔林。塔林是自古以来历代高僧圆寂后安息的地方。仔细观察,每一座塔都略有不同,正在我心存疑虑时导游的几句话打断了我的沉思,“这些塔下葬的和尚生前的功德越大,塔的层数就越多。平顶塔葬的是文僧,尖顶塔葬的是武僧。塔林中最高的,被围墙保护起来的塔是一位功德最高的武僧的塔————”。“哦”,我不自主的长叹一声。参观完塔林,我们就去了武术馆——少林武僧表演少林功夫的地方。在这里我欣赏了正宗的少林功夫,懂得了什么是少林精神。

6.小小竹林散文 篇六

我家后院有一片小小竹林。

那片小小竹林是我二十年前亲手植下的。

也许是在读了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之后,我就开始了喜欢竹子,崇敬竹子。并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竹子一样“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后来,家里整修房子,房子后边腾出来一小块空地,经过我的软磨硬泡,父亲终于答应我植竹不植树。

地方虽小,但在上面补上几竿竹子却能释解我的恋竹情结。那天,我一边植竹,一边醉想着她那“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的神采和它那“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的神韵,于是,心中葱绿一片。

从此,每个周末,我都要从学校赶回家中,与竹相拥。而每次的相拥,我都会为它的“势昂以耸、流风潇然而不冗”所感动,我都会为她的“心虚以直、清逸脱俗”所折服。

流连于竹林,观赏着“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的美态,吮吸着竹叶释放出来的细细的清香,被高考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就会慢慢松弛下来,舒展开来。难怪子美诗竹,难怪苏子歌竹,难怪郑燮绘竹。却原来,他们都能在竹的身上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深邃,都能从竹那里消弭浮躁与失落,都能从竹身上找到出路与归宿。

这片小小竹林俨然成了我精神的栖息地。以竹为友,以竹为师,我感到十分快乐。

然而,好景不长。

一个星期天回家,我诧异地发现,我家东邻居然在靠近竹林的地方砌了一堵墙,而且还将墙刷得一片惨白,十分刺眼。而西边的邻居也跟风似地搞起装修来,在靠近我家竹林的那面房墙上开了一扇大大的窗户。对此,我真的气恼极了。我不是气恼东家砌墙抢占了竹林的空间,也不是气恼西家开窗偷窥我的美竹。我气恼的是东家的墙会挡住吹过竹梢的风,使我家的竹风来笑无声;我气恼的是西家窗口放出的灯光,会破坏竹林光与影的和谐。

直到夕阳西沉,夜幕降临,我仍然余怒未消。当家里人都围坐到电视机前时,我打开后门,又走进竹林。突然,我被眼前所见之景惊住了,迷住了:西邻窗口射出的橘黄色的灯光将竹影投射到东邻的白色墙体之上,白色墙体宛如一方荧屏,上演着光与影的梦幻之舞。此情此景令我一下子想到了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句子,于是,情不自禁地背诵起来:

“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背着背着,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我笑自己的可笑,我笑自己居然不能接纳邻家的墙与窗,我笑自己如此心胸居然不知羞愧地以“心虚以直”的竹而自居,我笑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只知道以自我为中心而居然不曾感知那些东邻墙与西邻窗一般给予我这棵竹的呵护与映衬。

7.竹林幽径,独步烟雨散文 篇七

我喜欢在阡陌红尘中,寻找一种宁静。宁静致远,可以让心灵回归,让自然与灵魂契合。无需喧哗,默默珍藏人生的喜怒哀乐,将一些过往沉淀成流年的沉香。黄山脚下的木坑竹海,让我深深体味了一回宁静的抒情。

去木坑的时候,已经是深秋。竹子没有了春夏的青翠欲滴,但自有一种苍劲。再加上天上飘着细雨,拍出来的竹子优点灰,但用眼睛去观赏,却是一场绿的盛宴。

古代诗人喜欢用幽径赋诗作词,木坑竹林里的小路便是这种幽径。那天,人很少。大家都去游西递宏村了,忽略了这木坑。我觉得不来木坑竹海,是皖南之游的遗憾。不过,这种无人的境地,更对我的喜好,没有喧哗,唯我独醉。

我独自走在这样的幽径里,安静的只能听到鸟鸣,感受着“空山鸟语响”的诗意。两边除了竹子还是竹子,竹子是四君子之一,有君子陪伴在我的身边,倍感赏心悦目。一路有这绿色的君子陪着我,也不感到孤独。

茫茫竹海,感觉就我一人在走。偶尔听到人声,一晃就没声了。所谓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走的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欣赏雨雾里的竹子,如此的幽静,语言是多余的,只用目光和竹子静静对视。心不浮气不躁,和竹林一起安静着。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真正的竹林。作为一个出生在黄土高坡的人,看惯了满眼的黄土,如今置身在这满眼的绿竹里,心情有点激荡,活着真好!管他贫富,看了自己生平没见的,有个爱人,有个家,就是美好的。寂静的竹林里,偶尔传来叮叮当当的伐竹声,空灵的响着。

站在高处,漫山遍野的竹子尽显眼底,雨云飘荡在上面,我感到仿佛到了仙境。瑞士著名乐队班得瑞有首音乐《仙境》,音乐凄清而悠扬。原来仙境确实是凄清的,仙境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没有川流不息的车。遗世独立的世界是凄凉的,又清净着,而这种凄清是多么的`令人心旷神怡,一切烦恼没有了。所以人们都向往仙境,原来仙境是忘忧的地方。那轻盈的雨雾自在地飘逸着,仿佛身着白纱的仙女。如果在这竹海里,再飘起箫声,那真走进了电影里的诗情画意了。怪不得电影《卧虎藏龙》在此拍摄。

漫步在竹林里,忽见一高坡,上面种满茶叶。白色的茶花正开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黄山的茶叶天下著名,这呼吸着天地精华的地方,能不出好茶叶吗?这沾满雨滴洁白的茶花,如晶莹的泪,这就是山茶花吧,邓丽君那娇滴滴的《山茶花》的歌声,从心底响起。当我继续向前走的时候,一抬头我惊呆了,那歌声立刻飞到九霄云外,如果不是风吹草动,我有一脚踏下去的危险,因为我看到了云海。

我的脚下是个巨大的山谷,山谷外是层层山峦,全是白茫茫的云雾,并且不停地在翻涌着。像瀑布,像海浪,变化着形状。我的眼前是一副巨大的苍茫的云山图,一副绝佳的水墨画,画着是大自然,没有色彩,经典的白与黑。仙人生活的地方大概就是这样神秘美丽的绝地吧。怪不得有古人看见黄山的云海跳下去的传说。这神秘的翻涌着云海的山谷,有一种慑人的吸引力,让人有一种奋不顾身跳下去的欲念。,望不到边的山峦,望不到边的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吸去你的魂魄,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失魂落魄。想起金庸大侠笔下所描写的世外仙地,把高手比武地点写在天都峰,黄山真不亏是三山五岳之首。

8.竹林深处清守散文 篇八

竹林小居。看浅塘戏水,翠波绿沫;闻柳叶新枝,轻蝉鸣脆;弹琴案拨弦、吟风舞月;品老酒醇香、凝神沁春;阅古卷沉思、文华落墨。藏一枚闲章,落印红泥宣纸,悬挂草堂。香茶袅袅婷婷,独享竹林空清;漫步山中静谧,红尘胜似怡园。清守闲章,时光醉心。

晨曦中,阳光射进竹林,闪亮逗趣,雾带徐徐飘过。摇曳的翠荷,浅绿的浮萍,竹篱上的叶,紫色的牵牛,粉色的苞蕊……抹一缕金黄撒一把光亮。顿时,朦朦胧胧的`竹林小院一下生动、灵性起来。露水中伸腰弹腿,舞几手把式太极;吼几声古曲高腔,吊吊嗓音;气沉丹田处,乾坤定胸,闭目养心,置身幽静。

踏露水穿越竹林,沙沙声里闻啼艳舞。竹林缝隙中束束晨曦,给竹叶焗上金黄,闪闪烁烁。远山还在模糊,未退晨露,鸟儿袅袅,已醒夜梦,羽禅初鸣,韵落晶莹,淡花艳菊,萦响声声。晨飞的群燕剪开薄雾洒落点点花影,欢歌声声入远处的梅花中。

掩卷,依案,一壶茶。茶香里冉冉升腾横竖笔画,字里风花雪月,行间窈窕淑女。感叹岁月太短,长河日落太快,星流莹舞太小。信守简单的自己,学会大爱,学会善良,盈盈一片心怡给竹林添一抹淡绿,给小荷几滴晨曦的露珠。用一壶茶的时光悄悄温暖落日的晚霞。

竹林深处晨曦见日,沙沙声里晚霞沉底。经年中光影时时落在案上,落在书上,斑斑点点。挺拔的竹,翠绿的叶,淡薄的雾,朗月的夜。琴声中品酒,泼墨中赏月,半醉半醒,清月中落下裙花万朵,飘撒尘埃粒粒。回首凝望,笔落处一幅饮酒图早已浓墨重彩跃然纸上。

邀三四个好友,院中品茶两壶,案前酌酒三杯。诗句溢出清香,酒中醉梦人生。养花弄草幽闲自乐,登高揽月众山瘦小,踏水飘江一海银波,指间滑落岁月沧桑,淡泊人生轻歌曼舞,悠悠然然日月星辰。竹林小院如桃园世外,你我独享雅园闲暇。晨曦中抒怀褒容晴海天地,落霞里静心入梦回味醉蜜。

9.游竹林寺散文 篇九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26.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7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6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3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3分)

28.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4分)

29.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26.(4分)①餐桌的美食(经济来源)②生活的用具③当做燃料④婴儿的护具⑤孩子的玩具⑥劳作的工具。(一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

27.(2分)①他选择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4分)②“摸”“按”“敲”“掏”等动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劳动经验,高潮的挖笋技术。(找出3个动词2分,分析2分)

28.(4分)“轰轰烈烈的景象”是指一场春雨后,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春笋尽情生长的状态,春笋生长的轰轰烈烈的壮观景象,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震感了心灵,所以“终生难忘”。(景象2分,分析2分)

10.散文:东北三日游 篇十

寒假里我又去旅游.这次去的是最东北边的一个省会城市--哈尔滨.今天,我终于要离开南方_浙江,要到遥远的东北看雪景,这是我从几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的这次旅行,应该算得上是有备无患了。

在2月8日下午3点,我们一家在杭州萧山机场已经等候多时了,想到下午就可以看到哈尔滨的雪了,我昨天晚上已经兴奋得一个晚上都难以入眠,导游带着我们这个17人的团上了飞机,在这次的旅行的团队里面,我是最小的一个。4:10分,飞机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起飞了。

到了晚上的7点,飞机终于降落在哈尔滨机场,一下飞机,我就往机场的出口跑,在机场等候很久的苗导已经在等我们了,没过多久,全员到齐了,大家坐上车驶向了市区。

在行使这段期间,苗导给我们讲述了一些东西:哈尔滨是一个北国冰城,素有东方莫斯科等美誉。过了40分钟,我们到了市区,但是我发现一点雪也没有,苗导跟我们说,这段时间都没有下过雪,就算有雪也是1个月前下的,哈尔滨的人很勤劳的,只要第一天下了雪,第二天就会自觉地把雪扫干净。我恍然大悟。已经8点了,苗导带我们去吃饭,吃完饭后,回到酒店休息了。

今天是第2天了。早上6点,我起床了,刚好团里的所有人也都起床了,6点半时,大家坐上车出发了。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亚布力滑雪场,这个滑雪场是我国最大的滑雪场,为什么叫亚布力呢?听苗导说,这是俄语“苹果园”的意思,原来这座山上长了很多苹果树而命名的。一想到可以滑雪了,我一个早上就特别有精神。由于路程很远,我们要坐3小时,大家都累了,有些人都睡着了,没过多久,我也快睡着了。

3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滑雪场,但是我们不是先去滑雪,而是先坐缆车上山顶,途中,我们看到了林海雪原,萨马兰奇住过的酒店,还看了风车网阵、天印湖、风车别墅、高山别墅、高山跳台。坐那个缆车很恐怖的,千万不能往下看,因为这座山的高度是1400米,落差也有560米,缆车的下面有些雪、树林。过了10几分钟后,到山顶了,我们准备玩世界第一滑道下山,这个滑道一共有48个弯,平均每个弯要滑行1000米,听着就觉得很刺激,当然,要滑下去当然要有工具滑才行,我们是坐一种像车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前方有一个控制杆,控制向前是加速,向后是减速。我终于坐上车了,1、2、3、4、5、6、7……过了一个又一个弯道,到了40个弯时,滑行的距离增加到米,一开始是200多米,到最后一个弯时,距离增加到了2500多米,从在起点的海拔999.88的距离滑到终点,可见滑了相当多的距离,不愧是“世界第一”滑道呀!

吃完饭后,我们去滑雪了,苗导告诉我们2个小时滑雪妈妈给我请了一位教练教练教我这样那样的滑不一会我就学会了我还没有摔倒过呢?不知不觉2小时到了我们就坐车回酒店休息.

今天是第3天了。早上7点,我起床了,刚好团里的所有人也都起床了,8点时,大家坐上车出发了。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太阳岛,在门口有一个镇岛之石,有许多人在那里照相。买好票以后,我们就进去了,我们先坐电瓶车到了第一站:奥运广场。这里有很多雪,面积也很大,在我们下车的正前方,有一个山,山上有一个雪城堡,全部都是用雪做的。能工巧匠们用雪雕成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作品,有房子、有动物、有人物等等……

吃完饭后,我们去松花江看了英雄城市的标志——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圣索非亚大教堂广场冰上4项(冬泳表演、冰道、冰帆、冰橇)特别是冬泳表演,在松花江面上凿开一个大洞,表演者在-18℃下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游泳,你们知道表演者多大了?我来告诉你们吧!最大的83岁呢!我们在岸上观看都冷得发抖,风刮在人们的脸上都像刀刮一样,然而那些表演者好像不知道冷一样,还表演得那么自然。

11.游竹林寺散文 篇十一

少林寺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古刹。寺院很大,我们从大门乘车进来,汽车约走了2公里。整个寺庙非常清静,路边栽了许多参天大树,有许多叔上面都有许多手指大的树洞,听导游说这是僧人练功戳出来的,多么厉害啊!树后还有一个大操场是少林弟子习武的场地。我们依次参观了每个大殿,有许多人发自内心的上香,拜佛,募捐。

我在大雄宝殿前,我在一块大理石碑上看到了少林寺的寺歌和电影 少林寺 中的插曲《牧羊曲》,还在刻有漂亮的字体的石碑上用手指描写了很久。

出了寺院,我们又来到塔林,那是历代得道高僧圆寂后埋葬骨灰的地方,一共有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为清塔或时代不详者。根据各僧人生前收的徒弟的多少及财富的多少,分别葬入一、三、五、七不同等级的塔中。塔林分公塔和私塔,前面主要是一个人单独享有的私塔,后面是共同享有的公塔。

转眼间天已经黑了,我们恋恋不舍买上大巴车的票乘车离去。虽然离开了,但我的眼前一直浮现出少林寺中的景象,久久不能平静。

上一篇:秋天的比喻句子下一篇:护士言谈礼仪实训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