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025-01-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5篇)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07-2班张鑫200710707020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所以,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在人类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实践虽然要受人的精神、意志的支配,但是它不等于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仅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观念活动,而是人们的思想通过人本身实施的具体行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因此,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存在形式。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和工具,乃至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活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

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消极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而人的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实践自始至终都贯穿了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即实践是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满足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需要的自觉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历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的阐述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同样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通过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要表达的思想。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人类的实践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做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后,在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安全的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而言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人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主观能动性的根源。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二

一、两部教材具体内容的递进性和重复性比较分析及处理建议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2)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在高中的《生活与哲学》中专门以“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框题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一框题分为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和“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 高中教材阐述和大学教材阐述差不多, 而且难度也不大, 所以可以考虑这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学。而要重点介绍和详细论证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所以, 中学所学的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充分理解大学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下的分观点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关于其他方面的分观点中学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及, 并没有详细说明。所以大学思政课教师, 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在这一点上多加分析, 加强理论传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与之相关知识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

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单元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入手, 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 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本单元主要设置了三课。前两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关系, 第三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第三单元与第二单元的主题相同: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只是本单元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这一主题, 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本单元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

经过比较发现, 除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外, 其他内容在高中《生活与哲学》中都有详细阐述。所以大学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抓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重点说细说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一章的学习, 为科学世界观的树立打下理论基础。高中已经详细学习过这部分知识, 为了避免重复学习带来的学习厌倦, 建议大学教师不要局限于具体知识点的说明上, 而着重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章的论证思路和知识间的逻辑结构,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本质。

(3)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4)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7)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高中知识是在《生活与哲学》中的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学习的。本课设计了两框:第一框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框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通过比照发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知识点, 高中《生活与哲学》没有提及。而且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要求辩证思维能力较强, 尤其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影响到现实生活中对待真理的态度, 直接关系着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所以, 大学政治教师在本章其他知识点略讲的同时, 建议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而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几节课内完成, 更不可能在学习“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这节课上一下子铸就。我们的思政课在学习“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时, 就要着眼于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忌讳纯理论讲述, 建议选取学生身边的、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使学生处于价值取舍的两难境地的真实场景, 让学生畅所欲言, 从而发现问题, 做到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与《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相关联的部分就在于绪论和前三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四章到第七章内容, 与高中课程也有交叉, 但散落在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内容中, 我将在其他文章中作论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6) 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及其意义。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比较分析与处理建议:

与这部分知识相衔接的高中知识在《生活与哲学》中的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单元设置了两课内容:第一课介绍社会历史观, 第二课专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经过比较发现, 其中, 第一课学习的理论与大学教材直接一致。而第二课内容大学教材是渗透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学中的, 所以就没有再单独设置一章。这种思路也符合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在这部分知识方面, 论证思想非常一致, 重点难点也相差无几, 只是在个别问题上与高中教材有详略差异。

第一, 关于社会发展状态问题。《生活与哲学》是直接点明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介绍的“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观点。作为老师, 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 尤其是介绍社会形态的内涵时, 一定要说细说透。只有概念清晰, 才能有效理解和分析相应问题。

另外, 虽然这里提到的观点在中学教材里没有明确提出过, 但观点论证所用的史实和道理, 高中生却早已掌握。所以, 突破这一重点, 建议教师在讲清概念, 观看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反映的哲学观点。

第二,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对高中毕业生来说, 科技的重要作用非常熟悉, 但不是《生活与哲学》中强调的, 而是在学习其他课程中获得的。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 “科技的作用”这一命题是一个经济命题, 而不是一个哲学命题。所以, 大学教师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上要加强学生的哲学意识。

第三,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生活与哲学》是在“实现人生价值”这一问题下提到了个人, 但也只是强调:个人离不开社会, 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价值。所以, 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的作用, 不仅仅要向学生讲明白这个道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信服,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对大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建议

(1) 树立资源观, 把教材当做资源之一。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但作为大学政治教师,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资源很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要求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大学政治教师应把教材当做资源之一, 而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同时, 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收集编辑更多的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将书本内容与生活事件结合起来, 在指导生活中落实教材知识点, 在教学知识点时指导生活,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

(2) 树立学生观, 把学生当做教学中心。

教学, 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起主导作用。但是, 教学的效果却不是看教师状况如何, 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依据。所以, 大学教师要树立学生观, 时刻把学生的状况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依据。

(3) 树立实践观, 注重身体力行。

3.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基本原则 篇三

关键词:实践 生活世界 历史性原则

马克思堪称现代实践哲学的开创者。理论哲学是与实践哲学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范式,马克思正是抓住了一切传统哲学作为理论哲学形态的症结,加以否定和克服,进而建立实践哲学。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待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不同态度,马克思颠倒了传统理论哲学理论优先于实践的态度,通过确立实践活动的优先地位,明确了自己实践哲学的立场。当然,这也有赖于实踐这一概念内涵的重新界定。一种新哲学范式的创立,意味着哲学立场和哲学原则的根本差别,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体现出与一切传统理论哲学完全不同的理论原则。

一、“实践”概念的重新界定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发源地,他首次将“实践”提炼为哲学概念并给予明确地界定。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将人的活动区分为三类:理论、创制和实践。其中“理论”活动意指一种沉思的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哲学的沉思,它能够使人获得关于世界终极原因和原理的知识,人通过理论活动而亲近神性,因此,理论活动是最高贵的活动。与此相反,“实践”活动是最为卑贱的活动,主要指伦理和政治活动。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也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以自身为目的。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活动,是“创制”,包括生产活动和技艺活动,主要指物质性生产活动。与“实践”不同的是,“创制”的目的在自身之外,但“创制”和“实践”都以个别之物为对象,这与理论活动以普遍的共相为对象截然不同。“实践”和“创制”都涉及人为的领域,即人自主的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提示给我们一个以自身为目的的、人为的领域,这是它最为重要的启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无疑受到亚里士多德上述观点的影响。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实践”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的另一位哲学家是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不同,康德将“创制”所指的生产和技艺活动成为“技术实践”,“技术实践”需要以理论命题为前提,因此康德虽然也将“创制”称为“实践”,但只是理论哲学内部的“实践”,还不属于实践哲学范畴。作为实践哲学对象的实践活动指“道德实践”。可见,康德将亚里士多德的“创制”纳入到“理论”之内,将理论、创制、实践的三分变为“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承认了“创制”的实践活动特点,但因其对于理论命题的依赖,而最终被归为理论哲学。

马克思也取消了“创制”这一单独类别,但不同的是,康德是将“创制”与“理论”统一起来,马克思则将“创制”和“实践”统一起来,并保留了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以自身为目的这一规定性。属于“创制”的生产活动不仅被纳入“实践”概念,而且成为“实践”概念的核心内容,这实际上是将作为手段的生产活动提升到作为目的的实践活动的高度。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解虽然与以往所有的实践哲学家均不同,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历史的遗痕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在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立的。

通过研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我们理解到,马克思的“实践”是指“人的感性活动”,这是“实践”概念最基本的表述。感性意味感官可感性,亦即“物质性”和“现实性”。“物质生产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态。“对物质生产活动的优先性的充分肯定和强调,既是马克思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实践概念演变的扬弃和创新,又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区别于其他现代实践哲学家的标志性特征,同时也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所在”。

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全新理解,与他对于理论哲学的批判和实践哲学的强调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讲道:“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这等于杜绝了任何理论哲学的可能。

“实践”概念的重新界定,使得马克思不再可能建构任何一种理论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哲学理论,只能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哲学。通过对实践概念内涵的全新界定以及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颠倒,马克思开启了现代实践哲学范式。

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颠倒及实践哲学的创立

马克思对理论哲学进行了激烈地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完全不承认理论活动的价值和必要性。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不是非此即彼,不能共存的关系,马克思通过理论哲学批判所要否定的,是传统理论哲学所确立的理论活动的优先地位。基于全新的实践哲学观点,马克思认为,理论活动并不具有优先性,它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理论活动必须在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中方可进行。因而,理论活动只具有派生性。没有了实践活动,理论活动便失去了根基。由此,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统一关系,理论活动统一于实践活动当中,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其现实的基础。由此,马克思确立了实践活动的优先地位。

对理论活动的优先地位的否定,也就是对理论哲学范式的否定,如前所述,区分理论哲学范式和实践哲学范式的标准是,如何看到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如果认为,理论活动具有基础的和优先的地位,那么也就会相应地承认理论哲学范式的合理性。与此相反,如果认为,实践活动具有基础和优先的地位,那么就会承认实践哲学范式的合理性。马克思是认同实践哲学范式的合理性,并将实践哲学范式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基础。

马克思通过确立实践活动的优先地位、颠倒传统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开现代实践哲学之先河。反对抽象性,追求现实性,是现代哲学的普遍选择,基于这样的观点,现代哲学普遍认同实践哲学范式的合理性,马克思因而成为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三、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颠覆了传统理论哲学所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意味着哲学形态、思维方式以及理论原则的变革,“当代实践哲学既不同于只研究认识可能性与条件的传统的理论哲学,也决不同于只研究人际行为的原则而仅限囿于道德与政治领域中的狭义的实践哲学,而是在反思与研究人的生存实践过程中,深入到人类生存的具体境况而着眼于人的生存与命运,从原始的、最基本的生活事实来揭蔽人生与社会,解读文化与历史,因而它所涉及的问题域,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古典实践哲学所无法比拟的”。

具体而言,马克思的实践这些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理论原则:

(一)以实践活动为基础

马克思将“实践”概念作为建构自己哲学理论的基石,将实践活动作为哲学思考最为切近的基础,也将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一切理论问题的钥匙。

学界普遍认为,实践观点的提出是马克思将自己哲学观点明确化的标志,因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认视为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标志。马克思对实践基础地方如此强调,乃至于将其视为是自己同以往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全部哲学理论的不同之处。实践也是解决形而上学难题的突破口。

马克思之后,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实践概念的重要性,被现代哲学家所认同,“维特根斯坦、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则分别在《哲学研究》、《真理与方法》、《交往行动理论》等不同的著作中,殊途同归,表达了同一种思想倾向,即将语言作为一种交往活动、一种生活实践的基本形式,以'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统一,生成人类社会;以语言的问答逻辑,铺陈出'经验生活的整体';以语言交往行为的网络为媒介,构架起'交互理论的生活世界概念',从而在语言的本体论上的先在性、实践论上的优先性与生存论上的基础性方面说明了生活形式与语言使用、行为实践与世界展现的同构性与统一性,以及生活世界背景的基础性与统一性”。实用主义将人的认识局限于现象领域,即人的经验所涉及的领域,强调“以生活为中心”以及人与世界的生活实践关系。这些现当代哲学的代表性人物,都青睐于“实践”。

可见自马克思创立实践哲学以来,实践哲学便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属的哲学品格,它已然成为20世纪西方哲学普遍具有的哲学品格,实践哲学成为现代哲学的主流,以至于学界通常以“实践转向”来标识现代哲学,虽然现代哲学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呈现多元化,但在解构形而上学,将实践观点作为建构哲学的基础和原则上,体现出一致性。

(二)以生活世界为依托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将哲学研究的视线由天国拉回到尘世,所谓“尘世”意指人的生活世界,“从哲学史上看,实践观点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就在于它在旧哲学‘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之上,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哲学视界,我们把它称为‘现实生活世界’”。

传统理论哲学的思维模式必然导致对“生活世界”的遗忘。“生活世界”既非客体的“物质世界”,也非主观的“精神世界”,是主客体统一于其中的世界。正如胡塞尔所表达的,“从一开始,这个世界就不仅包括无生命力的和有生命力的现象,而且也包括我们在一个无庸置疑的团体中与之相联系的同类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要求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对于“生活世界”的回归,必然对形而上学和理论哲学带来颠覆性打击。实践哲学的确立意味着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复归,也意味着形而上学和理论哲学的终结。

我们把实践观点开辟的哲学世界称为“生活世界”,实践哲学所强调的“生活世界”,是指与人有涉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每一个自我-主体和我们所有的人都相互一起地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上,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它对我们的意识来说是有效存在着的,并且是通过这种'共同生活'而明晰地给定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要求回归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批判地反思,黑格尔说过,人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便是自由的,实践活动所营建的生活世界正是这样一个家园,一个对人来说充满自由的家园。“应承认,'生活世界'的提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思路的重要努力,它体现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对人类生活价值的不懈追求”。

(三)以历史性为解释原则

理解实践哲学的重要性和理论意义,必须与“历史性原则”联系起来。如果未能理解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实践”便会退回到形而上学视域,成为恒久不变的本体。实践哲学所具有的哲学革命的意义将荡然无存。“历史性原则”是打碎一切形而上学永恒性幻想最有力的武器。

由于形而上学以追求关于“本体”的绝对知识为己任,“时间性”必然在其视野之外,时间内的存在物瞬息万变,因而是不可靠的,只有超时间的“本体”才是可信的。实践哲学坚决反对形而上学的超时间性。要克服形而上学的抽象的超时间性,就必须引入“历史性原则”。

现代哲学的历史性原则主张,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人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涌动着的、生生不息的洪流,正如柏格森所说,生命“是一股绵延不绝、奔腾不息的涌流”。卡西尔也指出:“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人性......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说道:“人的本质……很少从其本源上,即从始终是历史的人类的真正未来的本质本源上得到思考”,针对传统形而上学这一弊端,海德格尔论述了此在“去存在”的特性。

可见,依据“历史性原则”来理解作为人或说主体,主体便是在历史中生成、在历史中发展并在历史中获得其本质规定的存在者。“历史性原则”使得“人的哲学终于站到了牢固的基地之上。我们再没有必要沉溺于空幻的思辨之中,因为我们不必寻找一个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一般定义”。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柳祥美,張长明.简析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中的实践概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3]王振林.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J].学习与探索,2005(2).

[4]王振林.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J].学习与探索,2005(2).

[5]贺来.现实生活世界--实践观点的哲学理论视界[J].长白学刊,1995(4).

[6][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3.

[7][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3.

[8]贺来.现实生活世界--实践观点的哲学理论视界[J].长白学刊,1995(4).

[9][法]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3.

[10][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中译本序6.

[11][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M].廖申白,杨清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8.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四

1、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的内涵,阐明了实践的基本观点。

其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人可以感知的物质活动。其二,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其三,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改变世界”的活动。其四,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而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并且强调,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标准,因为如果离

开实践去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就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烦琐无聊的,毫无结果的争论。

3、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

5.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篇五

古典主义具有三个特征:

(1)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

(2)理性至上(主要表现为以理性克制情欲);

古典主义是在当时流行于整个西欧的唯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唯理主义以笛卡尔(1596-1650)为代表,他主张一切以合乎情理为原则,主张抛弃传统偏见,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反对盲目信仰宗教权威和经院哲学,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唯理主义认为感性材料会欺骗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世界。这种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它在古典主义中起了指导作用。因此,古典主义也可称为艺术上的唯理主义。

(3)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借古喻今。

艺术特征

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这一点似乎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实际上存在不同之处。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做的工作是将淹没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东西,至于戏剧形式则可以说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寓言就更不用说了。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悲剧和喜剧已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已具备现代戏剧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新高峰。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这个主张在16世纪已有人提出。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发展得更为明确: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三一律”的提出者断言,亚里斯多德的《诗艺》中谈到这些规则,其实,《诗艺》中根本没有提地点一致。然而,古典主义者“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因而在达西埃和其他人向他们正确解释了亚理斯多德以后,他们还是长时期地坚持这种所谓‘古典’戏剧”。“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缚。此外,古典主义对文学体裁作出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和民间文学,反映了一种贵族观念。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最有代表性,它们都具有庄重、典雅的风格,高乃依的悲剧多一点雄健,拉辛的悲剧多一点柔情,但同样都有雅致的特点。诗体同典雅有密切关系,因为诗歌语言精练,而且出于押韵的需要,表达较之散文要委婉曲折;诗体悲剧比起散文悲剧,情调自然高雅一些。古典主义诗剧往往是完美的艺术品,它们不仅达到两千行左右这一精练的标准,而且诗句优美。《熙德》获得了“像《熙德》一样美”的赞誉,这句颂词不仅指剧本的内容而言,而且还指它的语言美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高乃依的语言具有雄辩遒劲的阳刚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崇高风格,他的诗句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遒劲有力的气势。拉辛的语言则具有柔情缱绻、细腻动人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优雅风韵。他开创了一种独到的描写心理的诗歌语言。古典主义文学对民族语言的规范化起到良好的作用。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布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应该保持其本性”。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作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属性,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物的性格塑造成凝固不变的嗜癖,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

第四、局限性。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引发了一场“古今之争”,这是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起的一次挑战。沙尔·贝洛(1628—1703)等人认为今人应该胜过古人,他们从文学需要发展的观点出发,要求变革和摆脱桎梏。布瓦洛充当了维护古典主义原则的角色。这场争论到19世纪才得出结论。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篇六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概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呢?笔者认为,其中,民主法治既是其他五个方面的前提,又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特别要强调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而非有些人所力主的那样,是具有所谓普世价值的西方式的民主法治。当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面对着许多问题,任务繁重,但基本方向已经明确,基本途径已经确定,关键是把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逐步落到实处。在此前提下,笔者从公平、友爱、有序、活力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的社会 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但由于我们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了以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变动加剧,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三农”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潜伏着很大的社会风险。因此,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社会、行政等手段,抑制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重点解决好合理税负、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受益差距、增加就业等直接关系利益协调的各种问题。当然,公平是相对的,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但体现不出公平,就没有正义,就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彼此友爱的社会 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因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是在人格、权利、机会等方面追求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它力图从政治、经济等制度上解决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历史难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民群众有效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途径还不通畅、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受益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不等、社会互助机制尚未完善等等。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民主法治建设在一些方面滞后,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应,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快等等。在当前,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状况还比较普遍。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当前重点要治理社会诚信问题。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社会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 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出现偏差则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目前,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也因为我们努力不够,作为社会主义题中之义的平等、民主、自由等的实现程度总体上还不高,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有不少问题,因而我们面对着大量严重的权利侵害现象、党群干群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紧张现象、刑事犯罪案件发生率上升现象等等。社会安定在当前成为人们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秩序规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必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协调机制的发育、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保证社会安定和运行有序。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美。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等。在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主要是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创业、创新、创造,是社会活力的来源;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和谐的达成本来就依靠活力。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七

上述概念既是从国家和党的全局出发, 也是将价值基础从国家治理的层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加入。而对于上述法治理念的特征, 创新点, 以及与传统的法治特点的联系, 以及传承的关系, 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包括如何将其发展并且形成科学合理、有长久时效性的理论体系, 都需要我们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的组成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两个基本理论内容, 本文也针对于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组成内容的几点看法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广义上可以认为是包含了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概念范畴, 是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在要求, 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客观描述, 同时也决定了法治进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也是对于整个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系统的工作指导方针以及行为原则。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要求的五大方面,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互相依托, 互相制约, 这也是党的领导的体现, 是真正达到人民当家作主状态的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上述因素能够和依法治国形成合理的统一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对其他四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约束和要求,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则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 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该由人民对于我党依法治理国家与我党的相同的看法, 也是在此过程中共同形成的信念、期盼、理解或看法。从其组成内容来看, 社会主义法治其核心思想就是“法治”, 而对其强调的就是此法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约束的法治, 也反映出了其政治属性。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 “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该要求也是与宪法形成一致性。

( 二) “法治”与“法制”的含义要给与区别开来, 对于法治与人治的矛盾要给与正确而合理有效的纠正, 虽然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但是要对于法治的目标也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将诸如发展民主、保障人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些目标进行合理化的推进, 并在推进过程中给与明确的表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法律学术界和政府角度的理解还是有着一定距离的, 还需要在不断探讨中逐渐达成共识。

( 三) 由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是范畴, 其涉及到整个上层建筑的全部, 如果要得到完整、准确的概念, 唯一的途径就是进行大范围的, 自由度较高的讨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相对完整、准确的概念, 而绝不是几个人就能确定。理念是意识范畴的结果, 应该是公众对于问题的客观看法, 没有人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代替别人的思想, 所以无论是谁, 她的学问如何高, 见解多么独到, 他的思想和见解都不能代替公众的或是社会的共识或理念。对于领导者或不同的任何人, 都有权利来按照自己的观点概括和评价不同的个人或团体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内容的思想观念, 并且在所得到的结论里寻求相同思想的交汇点或交集点, 并用语言和文字对其进行表述和描述, 不论是谁也许能够对某一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 但是不能面面俱到的对自己的观点和表述给与确认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更无法确定其观点具有准确而集中反映社会及相关问题的价值。因此, 为了达到上述共识, 无论是谁完成自己的观点陈述后, 都要坦诚的倾听其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而且要形成开诚布公的氛围, 鼓励大家发言, 激发大家进行探讨, 对于探讨的结果再共同商定, 修订, 如此重复, 多次改正, 才能最终得到基本的共识, 而且, 要用可变的眼光来看待即以存在的基本共识, 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共识。任何人看待任何事物的观点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所以对于不同人看待事物的问题上, 我们要以客观的立场来对待, 要用学术民主的态度来对待现有的问题, 这样才能得到成熟的理论成就。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的几点看法

社会主义法治应该是也必须是所在区域内全部公民的共同意志的完整体现。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对资产阶级法治进行批判时, 直接表述了其明确的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说: “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产物, 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的阶级的意志, 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从上述观点可知, 马克思主义站在共产党人的角度来看待法律, 将其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资产阶级法治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法律化、制度化, 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 其必须能够真实的反映资产阶级意志, 并且为了占少数的剥削者或是统治阶级来统治其他阶级或是多数人而服务。因此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 要求社会主义法治一定要做到现有状态的变革, 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因此社会主义先导者的追求就是能够推动无产阶级的法律, 更加完善, 并以此来代替资产阶级的法律, 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从实质上讲,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法治体现社会主义所有制, 反映无产阶级的意志、利益。能够将人民民主与专政进行统一,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也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观的区别性。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互相促进不可缺失, 如果把民主和专政割裂开来, 甚至对立对待, 一定会损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制度。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执政至今, 能够稳固的完成治国治党的关键就是在逐步建立了适合于社会主义国情的, 能够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环境, 对于很多政策的制定都是重点考虑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强大, 人民的富足。中国的法治进程较慢, 应该多吸取别国的先进法治经验。新中国走过了经济改革、社会制度的调整, 法治建设的完善, 无一例外的都为国家的新法治理念做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得以深化的体现。为了能够科学合理的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就要将法治理念的构成进行必要的调整, 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明晰化, 并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原则性区别给与明晰, 进而突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性和重要历史价值。

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 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其实用价值更大于其理论价值, 同时这也逐渐转换为我国法治理念的构成要素和价值基础。其基本特征也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凸显了人民的利益, 将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础, 将权利与义务更加合理的统一, 将中国国情有机的融入其中等多个方面。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角度来看也是从党与人民的关系, 以及党的服务意识等方面来构成。本文针对上述两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内容组成

参考文献

[1]求是杂志政治编辑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6.1.

[2]郑杰, 金品轩.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全面加强公安法制建设[J].法制与经济, 2013 (3) .

[3]袁达松.走向包容性的法治国家建设[J].中国法学, 2013 (4) .

[4]李龙.良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292.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八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特色;基本特征

党的十七大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理论的内容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气质表现为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新期待,具有坚定的人民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源于其理论渊源的人民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当作主体,依靠人,把人当作目的,为了人,把人当作尺度,尊重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特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从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始终不脱离、始终不动摇这个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的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是科学也是价值,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既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人类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视野,回应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新期待,使社会主义重新回归理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把握时代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向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制订其战略和策略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进行了准确的分析,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判断,使党的认识与已经变化了的国际环境相统一。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该怎样继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重大的抉择。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还处于劣势,但时代主题的转变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中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革命输出,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谋和平、求发展,把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主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的国际背景下,在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形势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方针。理论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与时代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发展的实际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

《共产党宣言》(简称《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宣言》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 (P.248-249)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鲜明地提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2] (P.707)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化为运动和社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各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浓郁的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和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们的民族特点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与之相契合的理论成果,以解决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围绕着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重要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党的建设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两个先锋队”等科学理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发展这一新世纪新时期的根本问题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系统观点,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完善到发展,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理论发展的每一历程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做中国自己的事情,走中国自己的路,为中国人谋幸福,从而使之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产生于西方,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行为标准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有效契合,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还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充实发展自己。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具有强烈的创新性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突出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善于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了不同于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而是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伟大历程也表明,党和国家的事业要发展,理论创新就不能停顿。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发现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之后,提出了“以苏为鉴”、“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3] (P.109)的新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4] (P.258)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江泽民指出:“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5] (P.2)胡锦涛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6] (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只有通过实践探索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和阶段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共同勾勒出清晰的、鲜明的理论创新痕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更新了社会主义的旧观念,唤醒了执政党的新意识,倡导了社会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表明我党一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烈的创新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实精神。求实就是讲求实际,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改革开放30多年,在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和发展中,在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决策中,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06-01(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九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经验总结,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民族性、实践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等特点。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性、前瞻性、民族性、实践性、系统性、稳定性、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强烈而深厚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准确把握这一特征,对于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时代分不开的,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党坚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谋划发展、引领中国进步。中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内乱使我国经济建设处于崩溃边缘,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尽快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发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考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站在新的起点上,国际国内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同时,面临传统发展方式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回答并解决新的时代课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始终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审时度势,使党的理论和全部工作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广大人民的意愿,符合实践发展的需要,带领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

前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着眼于长远发展,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重视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惠及子孙,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利用,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前瞻性地规划了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昭示着我国正确的发展道路,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系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表明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的政治主张,成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奠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成为了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光辉旗帜。

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前苏联传统模式,更不同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是植根于东方大国、中国大地,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中国风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老祖宗不能丢”。如按照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例如,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有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根基,同时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既吸收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

想,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实践性。实践是理论形成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马克思没讲过,前人没做过,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没干过”,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并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康庄大道,将越走越宽广。

系统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军事、科技、外交等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渐进过程,围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目的、发展动力、依靠力量、根本方法、组织保证等各方面加以阐发,思想内容有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稳定性。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30年来创造性实践的检验,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理论体系已深入人心,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并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极其运动规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总结,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稳定性,必须长期遵循。要不断进行制度体制创新,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果用制度巩固下来,坚持下去,构建长效机制。理论体系的稳定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不懈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彰显。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十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分析黑格尔体系的矛盾,概括黑格尔体系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文章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与阶级实质,论述了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学说,在有些人看来它是纯粹的矫揉造作,迂腐晦涩之物。恩格斯则用其名言辩证地对其理论进行了逐层分析。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此言并非统治者的敲门砖,为国家机器寻求开脱。他强调了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同时是必然的东西,因此有了“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的论断,进而表明了自己对国家存在的态度: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没有永恒的现实,但有永恒的不现实,因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所谓的必然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存在进化论,为什么社会性质在不断改变的原因,所以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故而得到了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经过恩格斯的剖析,在此处我们得到了反面命题。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事物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精神是能动的,它的运动从纯概念开始,然后“外化”为自然界,最后又回到绝对观念自身。黑格尔哲学作为绝对观念的体现,完成了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并被宣布为绝对真理。一切认识在它那里都结束了。可见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封闭的。而按照他的辩证法,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样一来,同它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法是矛盾的。由于唯心主义的体系,黑格尔不可能把辩证法贯彻到底,所以恩格斯认为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

二、阐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形成,以及各自的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开篇,恩格斯对近代哲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高度概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人的躯体和精神思维是相互独立的,人死只是躯体的死亡,但主导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灵魂还存在,而灵魂通过被人们人格化就形成了神的雏形,既而有了宗教里神的观念。

但是当神这一概念派生出以后,就有了神是否属于自然界的问题,既而又引出了自然界和神之间,何为鸡何为蛋的争论。认为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学者们形成了唯心主义派别,而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归为了唯物主义派别。

在哲学家为之争论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以为己方的成就完全取决于纯粹的思想进步,以纯理论的构想推动这一哲学重大问题的发展,然而事实上推动发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借此,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就方法和内容上来说只是唯心主义的倒置。由此费尔巴哈认识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之先于世界的存在,在世界之前就有的‘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不外是对世界之外的造物主的信仰的虚幻残余;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作为一个黑格尔主义者的他承认了唯物主义是人的本质何止是的大厦基础,但就此而止,对于大厦本身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费尔巴哈在这里把唯物主义这种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同这一世界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即18世纪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了。机械唯物主义应运而生。在篇幅最后恩格斯则为费尔巴哈对于唯物主义的混淆进行了简单的澄清。

三、对费尔巴哈论中的宗教哲学、伦理和唯心史观的批判,说明费尔巴哈哲学错误的根源

基于哲学本身应当融入宗教的思想,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归根到底性爱即使不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在恩格斯看来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断言这些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他将人类最本源、最纯真的感情强加于宗教,并运用神的万能性将所有上面提及的东西进行熔融,最终变成了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宗教概念。

在哲学和伦理方面,费尔巴哈同黑格尔相比是肤浅的。黑格尔的伦理学或关于伦理的学说是法哲学,其中包括:(1)抽象的法,(2)道德,(3)伦理,其中又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在这里,形式是唯心主义的,内容是实在论的。法、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进去了。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虽然他同其他的人来往,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在宗教哲学里,我们终究还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但是在伦理学里,连这最后一点差别也消失了。、关于道德,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追求幸福的欲望受到双重的矫正。一方面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另一方面受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就此看来其道德观是存在严重问题的,道德在我们今天开来,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通过舆论的作用对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起到约束作用。而在其看来道德似乎就是个人在平等权力下,对欲望的矫正。

四、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阐释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不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就是走进了形而上的陷阱。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解体中,真正地具有划时代意思的就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在研究前人的成果时,马克思自觉的运用了辩证法,充分吸收各方优点。首先,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强调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并不是独创,而是根据现实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可以自然推出来的。“德国工人约瑟夫·狄慈根不依靠我们,甚至不依靠黑格尔也发现了它”,黑格尔之所以没发现,是因为他的辩证法只是概念的自我发展,他没有跳出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恩格斯用翔实的资料和严密的逻辑,充分论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正确性,并且还提出了一些派生而来的观点。譬如,通过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对立得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内因的观点;通过物理学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学对细胞和生物进化论的发现,提出了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观点。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辩证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而得出的。毫无疑问,轰轰烈烈的欧洲工人运动终结了的古典哲学,马克思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还工人运动继续实践着,继续散发着璀璨的理性光辉。

归纳总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它的价值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然而又是不断创新的动态体系。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社会历史领域中,都立足于用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联系来说明世界,正像辩证的自然观把自然哲学从自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旧的历史哲学,攻破了唯心主义的最后一个堡垒。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把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参考书目: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职;哲学教育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先进和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人才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大量一线技能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基

地,其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政治学科,而是关心和引导人们思想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中职哲学教育中去,利用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职哲学教育的总体目标

我国中职教育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初中毕业生或高中生,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学生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的关键时期。所以,中职哲学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思想品格发展乃至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哲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人生品格,为今后参加到国家建设中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所以说,中职哲学教育对普遍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

从我国目前中职教育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从这方面来看,引入哲学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加强自身修养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

2.哲学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哲学修养是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及自身品质品格的综合体现,是影响人们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接受良好的哲学教育,形成优秀的哲学修养,对提高人生境界,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职哲学教育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对人类思想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它用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和物质的本质做出了精要的分析和解读,能够使人对世界和自己有一个更科学、

更理性的认识,对中职学生的哲学教育更有着积极正面的帮助。

1.哲学的德育教育作用

哲学作为武装人类大脑的武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哲学中唯物、辩证的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追求人生价值,提高自身修养的智慧之学,让思想正在发育和成熟的在校中职学生提早接触哲学,对

培养和指导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有着显著的帮助和教育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并不等同于政治教育,许多人在看到马克思三个字的时候就把它与政治、社会形态等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的是研究物质的本源,是对学生思想境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是非观和积极的世界观,对学生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思想指导行动,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思想才能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不至于迷失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涉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以及“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四大部分对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世界之外观察世界,力求还原世界的本质,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和认识我们所存在的世界,解放我们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目前的中职学校教育所培养的正是我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劳动者,他们代表了我国大多数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学校在赋予他们生存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寻找人生目标,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给学生学习的成果,不如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使学生思想境界得到完善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和人生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学会用科学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可以使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帮助学生找到和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努力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学生从客观本质对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正在做什么,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4.用哲学的眼光思考问题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学生养成富有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方式,用哲学的眼光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做出正确、客观、理性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价值所在,因为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哲学的眼光就意味着唯物和辩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只有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一百个人的眼里就有一百种形态各异的世界,我们看到的都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我们眼中的世界。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地观察我们的世界,评判我们价值的是非。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

加强中职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如何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是中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积极正确的社会认识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体系来引导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生活中

在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后,会发现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哲学的影子。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我们才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含义。在处理日程生活中的问题时,也要运用哲学的方法,这样就会使我们发现问题的解决也变得易如反掌。

四、提高思想认识和自身觉悟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身觉悟,在复杂的社会竞争中不迷失自我,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体育运动

学校)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解读 篇十二

人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中, 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人学思想的合理因素, 形成了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经历了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成型时期, 在这一时期, 他用费尔巴哈的观点批驳黑格尔的思辨的人, 通过对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 为科学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纵观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全过程, 可以以184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也就是学术界一直在争论的“青年马克思”时期和“老年马克思”时期。这两个时期的马克思并不互相矛盾, 而是有机联系和统一的, 贯穿马克思这两个时期的是一个中心思想, 就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核心思想——人学思想, 即:“人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互相冲突的, 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

二、探求人被异化的根源

为人类服务, 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理想。但是, 马克思所看到的人类, 是少数人在统治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剥削多数人, 是少数人在压迫多数人、是少数人在奴役多数人。

尤其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 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 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 也是一种商品”。【2】

马克思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 明确地指出:“面前的对象, 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 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 当然是出发点。”【3】可见, 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是“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 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在这里, 马克思已经把是否承认人的主体地位看作是新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开始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 历史的主体应该是那些活生生的“从事物质生活生产”的人, 是在“社会历史中行动的人”, 是“社会化了的人类”。也就是说, 所谓历史主体是指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实践者、行动者、改造者、控制者。

1、人首先是自然的人

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基本看法, 可表述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即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的社会人, 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

马克思说:“人 (和动物一样) 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 而人较之动物越是万能, 那么, 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 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 其次就它是人的生活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 这就等于说, 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

2、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进一步研究“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时候, 马克思又发现:“以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 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6】,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人在生产活动中必然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从事生产的人也就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另一方面, 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活也不能摆脱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 人的生活也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性对人的自然性的统摄

透过劳动的视角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揭示了人性的全部秘密。18世纪自然主义的致命缺陷就在于它没有看到劳动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意义, 它没有看到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不同。通过劳动, 人的器官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器官, “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器官”【7】;人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自然需要, 而是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具有了社会性。

由此可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为人类服务”是马克思的最高价值理念, 也是马克思一生中至死不忘的最高人生理想。“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核心, 作为劳动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的“人”, 是马克思学说的最原始的出发点, 也是马克思学说所要重点研究的中心点, 更是马克思全部学说的终结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第5页

【2】《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9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28页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十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

随着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各方的普遍认同,然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的文化复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而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将两种思想体系中最为根本和重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儒学的天人合一观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探讨,将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大异旨趣,它从根本上颠覆了自柏拉图以来的全部形而上学,摒弃了物质本体论和意识本体论或者调合二者的二元论,用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作为其本体论的纲领,打破了主体和客体之间僵硬的对立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辩证互动的过程中考察线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将自然史融入人类社会史而形成全部历史,开创了唯物主义这一全新的世界观。

“天人合一”是儒学最大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天人合一”之“天”关联着广义的自然,是宇宙内所有自然而然存在变化的万事万物;而人不仅仅是人的肉体存在,还涉及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合一”不仅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指向贯通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与儒学“天人合一”观并非如表面那样风马牛不相及,而是存在共通之处。但是同时在许多问题上也有本质差异,而这些差异正可揭示它们关于自然、人和人类社会关系等问题上的独特旨趣。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归纳,可以看出具有两条明显脉络:一条为天人相通;另一条为天人相类。其中,天人相通又包括物质相通和德性相通。物质相通认为天与人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德性相通,认为天是人伦道德本源,人性为天所赋予。关于天和人的物质相通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儒学仅仅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德性相通,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视域下分析儒学天人之间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天人德性相通的哲学价值及其理论缺陷。建立在实践原则或对象性或对象性活动原则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对象性活动首先涉及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自然不是和人的活动分离的自然。而在“天人合一”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互动关系,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尚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感性活动,而是更倾向于感性直观。第二,天人相类。天人相类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以天人相类为依据推出其哲学体系核心——天人感应。天和人是同类的事物,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反过来,人有什么,天也就有什么。他更多时候将天作为有人格意志的主宰者,天具有超自然的规定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上的革命,首先意味着超感性世界的破产和颠覆。

二、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西方哲学重知识论、认识论不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不看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探索,儒学的出发点在于为人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这种理想的生活不在于物质的满足,而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一种合情合意的和谐状态。因此,“天人合一”不仅涵盖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儒学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礼”和“仁”两个概念。礼偏重外在形式规范,仁偏重内在感情精神的自觉,其目标指向构建一个合理有序、温暖相亲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象性的活动”上构建自己哲学体系大厦,“对象性”表明,作为主体的人决不能被孤立地理解,人必须处在“关系”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的人与人的关系与儒学所指的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于不同基础,因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的首要物质前提,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为,社会关系是通过生产实践建立起来的。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一种动态的形成中的关系。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将人的社会关系安置于物质生产之中,安置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之中。

1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篇十四

发布时间: 2008-1-5 20:28:19 被阅览数: 1421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坚定政治信念,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在大学的所有课程中,只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讨论确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有这么高的政治待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坚定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的政治的坚定,来自于理论的坚定,理论的混乱必然导致政治的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核心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他说: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自动滚屏 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2、锻炼思维能力,即锻炼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人们的思维活动一般有两种,一是形象思维或具象思维,二是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简单地说,形象思维是指借助于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形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如儿童学习中的思维活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是指借助于抽象概念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因而又叫概念思维。

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是理论思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求的辩证思维是最高形式的理论思维,因为辩证思维活动中所借助的概念是最抽象、最一般的概念,所思考的问题是宇宙人生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对于理论思维的重要性,恩格斯说过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如何发展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也说过一句名言:“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

3、提高精神境界,即帮助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人有四种精神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即一切顺从本性或习惯,对宇宙人生毫无觉察;二是功利境界,即为私、为个人的利益而生活;三是道德境界,即为公、为社会的利益而生活。这种境界的人能够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四是天地境界,即觉察宇宙本质,顿悟人生意义,领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境界的人不仅能够使得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而且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前两种境界是人类实践的自发产物,后两种境界必须借助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四种精神境界实际上是四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用在于帮助人们不断地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提升出来,逐步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提供科学方法,即提供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世界观,提供对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又是方法论,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一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方法与主观主义方法的对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实践上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防止和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方法、“两个凡是”、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5、丰富精神生活,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的生活区别于动物生活的地方在于,人不仅追求丰裕的物质生活,还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为此,就必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深刻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就必须懂得一个民族的哲学,因为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和支柱。

对此,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哲学与文化的关系。他说:哲学好比神庙中的神,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装修得富丽堂皇的神庙没有神一样。事实上,哲学对人类文化的形成、变迁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在西方,最初的古希腊哲学与科学融为一体,后来从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孕育了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到了近代又从哲学大家庭中分化、独立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不了解西方哲学,就不了解西方的各们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哲学最有影响的是儒学、道学和释学。这三家哲学派别都以各种方式与政治、道德和人生紧密结合,形成中国所特有的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就是说,许多哲学观点不仅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法律规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也是人生必须达到或追求的目标。并通过这种渗透(tou)对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音乐、书法、建筑、医学以及气功等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比如中国的绘画,在内容和风格上与西洋画有很大的不同。国画的最高成就是山水画,西洋画的最高成就是人物画;国画重在写意,借景抒(shu)情,西洋画重在写实,真实模仿;国画强调直觉、顿悟,西洋画强调理性和逻辑。

所有这些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西方哲学世界观的差异。中国哲学世界观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西方哲学世界观的一个核心思想“天人二分”。中国古代各种艺术形式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西方的各种艺术则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天人二分”和“人定胜天”的哲学理想。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最早存在于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就要求人要认识自己,而不要仅仅关注自然。基督教的《圣经》说神用泥土造出了亚当,让他一个人在伊甸园中生活,并把自然界所有动物都由他驱使。这里,亚当听从神的旨意,而动物听从亚当的旨意。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培根更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知识是什么力量?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力量。而工业革命更是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实际控制的伟大力量。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总的说来,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地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系统地读书,掌握理论。一是要处理“全”与“精”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读”与“思”的关系,所谓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怠;三是正确处理“原著”和教科书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论”与“史”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专”与“非专”的关系。

第二,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和我们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高低,主要的并不是看一个人背诵了多少哲学观念、观点,而是看你用哲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了多少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得越多,解释得越深刻,水平就越高。

第三,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15.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立足点 篇十五

摘要:经济哲学作为新兴学科,其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廓清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立足点是以人的需要为本的实践逻辑,它的发展需要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需要;实践逻辑;关系;互动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经济哲学都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经济哲学基本理论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之处,甚至经济哲学的定义本身就是问题。问题的出现往往表明现实中有了新的需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人类正是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解决向更高境界发展。对经济哲学进行界定和发展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既可以为经济哲学夯实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坚持和发展。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和现实“结合”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立足点是以人的需要为本的实践逻辑。

一、经济哲学何以可能

在人类认识史上,往往是先有事实后有逻辑。先是实践中出现了某些新现象,人们对这些现象有了初步的描述和看法,然后才揭示出这些现象内在的规律和逻辑。这些规律被发现后又为人所用,围绕着人的需要催生出新的实践,这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所以,实践是理论发展的真正源泉和动力。历史上的事实、理论,往往根据当下实践的需要被重新理解,所以,现在不是过去意义的延续,相反,过去的意义要由现在的实践所赋予。

哲学是寻求普遍性、整体性规律的知识,但普遍与整体必定和特殊与部分相联系而存在。一切具体科学在历史上都源自哲学。哲学虽然在各门知识中表现得或隐或显,但必定存在。萨特曾说过,“你有选择的权利,却没有不选择的权利”。当我们面对经济现象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哲学前提。经济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如:人类原始经济思想中的哲学观念;古希腊柏拉图的两种财富观,亚里士多德论财富的目的和有限性;近代马基雅维里把政治哲学与经济学结合,洛克有关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思想,休谟对经济学与伦理学、历史学关系的探讨,斯密的道德哲学对其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对经济学的贡献。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互动中实现对两者的伟大革命等。进入20世纪后,现代科学哲学和道德哲学都对经济学产生了新影响。所以,经济哲学的相关思想早已存在,不过这个维度长期没有被揭示出来,它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可以说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

既然经济学和哲学从来没有分离过,为什么又会出现经济哲学这门新兴学科呢?一门新学科往往代表一个新视角。经济哲学就是对哲学和经济学关系重新认识的视角,它的出现是因为哲学和经济学存在着关系不合理的状况。当前,哲学变得越来越飘忽和孤立,而经济学又出现了严重的唯科学倾向。经济哲学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学人文倾向的复归,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哲学向实践的复归。这也是今天实践和理论,不同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表现。

经济哲学究竟是经济的哲学还是哲学的经济?其理论性质如何界定?有人认为,经济哲学“处于哲学和经济学交叉地带”,研究的是各个经济形态“共有的、基本的规律和问题”, [1]与此相反者则认为,经济哲学“不是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而是一门部门哲学。所谓部门哲学,就是对世界的某一部门或某一领域的哲学问题的哲学思考”, [2]还有的认为,“经济哲学是用哲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或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具有哲学性质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3]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但从本质上说,经济哲学主要体现了经济与哲学领域间的互动结合性,即两者不是相互孤立、冲突或相互混合、取代的,而是互动共进的。经济学探讨的是以价值为媒介、满足人需要的方式问题;哲学探讨的是以普遍性和整体性规律为内容的满足人需要的知识问题;而经济哲学则是探讨人们经济领域需要和哲学领域需要间关系合理化问题的学科。经济哲学可以界定为经济本质论、经济方法论、经济价值论的多位一体,尤其侧重解决经济现象和理论前提问题的学科。经济哲学一系列基础问题的廓清和解决要靠马克思主义,而且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范式平台才能整合经济哲学丰富的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为经济哲学奠定了真正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哲学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现代经济哲学的鼻祖。马克思本人兼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双重身份,他的著作大多也是两者内容的融合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和经济学研究分不开的,而其哲学又为经济理论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这两方面的互动,最终使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事实上他已经为经济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范例。

今天,哲学和经济学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它们在新时期的结合与互动不能再局限于过去得出的具体结论,而要从马克思主义更核心的本质层面去思考现代哲学和经济的合理关系。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不能靠道德,因为道德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它的背后是利益,利益的背后是需要,所以,人的需要才是合理的整合平台。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强调从人的需要出发,从实践结构入手把握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避免经济决定论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因此,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逻辑分析法,从人的需要出发才能打下经济哲学正确的基础。

1. 人的需要是经济哲学的出发点

关于人的需要,可以说它的复杂多变特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人围绕着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就是实践。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5]人通过关系的处理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是实践的根本立足点,社会关系集中体现了实践的根本特征。一切理论和现实问题都可以在人的需要及实践活动中找到答案。无论哲学还是经济学,思辨现象还是经济现象都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的。片面极端的理论和活动之所以错误,原因在于其满足人需要效力的弱化。它们把某个方面或角度绝对化,而不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去决策和行动。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和人复杂全面的需要相冲突,不少高度分化的部门学科常出现这种毛病。不同学科形成的结构应和人需要的结构相匹配,不然就是一种异化。同样,它们的结合与互动,也是人的需要的变化在背后所推动,经济哲学就是因应这个原理而出现的。

那么需要的本质是什么呢?需要是自然界长期进化所形成的人这种高级动物特有的精神特征。它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中应有和现有的矛盾。矛盾就是动力,需要是矛盾,所以需要就是动力。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人的需要才是人(包括个体和人类)和社会存在发展的真正动力。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要为本。人的需要和其他动物是不同的,其内部应有和现有的矛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不断推动着人们去实践;动物的需要则不具备这种发展性,它们仅仅是适应。人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需要处理三种关系:一种是需要和自然的关系,一种是不同个体需要间的关系,还有一种是人的不同需要间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要诉诸各种方式和媒介,它们在实践中具体化为利益。在需要和利益的驱使下,人形成了实践系统。人和自然关系的处理,表现为生产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表现为交往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交织,又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这些关系构成的矛盾群,在范式的演进中有时体现出同一性,有时体现出斗争性,有时达到平衡,有时失去平衡。需要的增长和变化是无限的,而现实的满足是有限的,这二者间的矛盾决定了利益的稀缺性。对利益关系的处理,这就是经济活动的本质。经济哲学的产生、定位和发展必须放在这个视界中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

人需要的满足虽不仅限于生产,但主要靠生产。生产主要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的生产、社会关系生产四种,分别满足着不同类型的需要,各自有其特殊的规律。需要和现实的矛盾有时在经济领域爆发出来,有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表现出来。今天的经济已不单涉及物质生产部门,而是和政治及文化相融合。所以,解决经济问题的切入点未必一定在经济领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体现了这一点。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生产力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切入点和方式,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是不同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并非总是经济,政治在革命时期对解放生产力发挥着决定作用,当今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使文化对生产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彼得·德鲁克就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知识已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诉诸的领域和方式,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传统的人身依附型社会,政治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在经济必然性基础上人的相对独立性这个阶段,经济的作用是根本性的;而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文化和知识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很可能上升到基础地位。

人的需要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具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同时又有具体历史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主体需要的结构密切相关,因为经济活动毕竟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6]48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6]505没有主体高层次的需要,就没有现代水平的经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具有质和量的双重含义。按需分配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指具体历史地满足人的需要并实现需要间关系的合理化。需要和实践都是历史性范畴,不同社会人们的“需”不同,满足需要的实践方式也不一样。当需要和实践在发展中达到相对平衡时,就是社会的健康状态。如果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只是社会危机的一种。经济活动不同于政治和文化,它主要以价值为中介来满足和处理需要关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哲学研究的是关系,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思维在实践中诉诸价值生产和分配等领域关系的合理化。过去,人们往往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表层论述上,而没有突出这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要以诉诸实践的人的需要的具体历史性满足和需要间关系的合理化为本。

2. 实践逻辑是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黑格尔说:“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它的经济哲学也具有这一优秀基因。传统本体论有两个主要缺陷:一个是把某一个因素视为本质,而没有把各种因素有机联系的系统质作为灵魂;第二个缺陷是忽视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问题。本质和现象的分离只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在现实中它们从未分离过。对第二个缺陷的克服,现象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指出本质蕴含于现象中。而马克思主义则彻底克服了这两个缺陷:一方面,将关注的重点从某种因素转向全部因素和因素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正确地解决了理性具体问题。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现象学有类似之处,但现象学只完成了认识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则不但认识世界,而且强调改变世界。它用实践这个范畴扬弃和统一了认识与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超越以往哲学之处,主要在认识和现实的互动这个环节上。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道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博弈逻辑的精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贡献,也是它的经济哲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哲学的特征。它是从经济这个视角折射整个社会的内在联系,往往通过处理领域内和领域外关系的互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既注意到关系的全面性,又注意到关系的重点性,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相应地转换。经济只有和人的需要及实践保持互动的张力平衡才能健康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立足点。

任何学科随着它自身逻辑体系的完善都会产生一种独立的趋势,这种趋势如果缺少和现实及其他学科的互动机制,就容易脱离人的需要和实践,陷入自我逻辑循环。沉迷于数学模型的建构是当下西方经济学的通病,过分迷信形式逻辑,而忽视了对理论前提的历史性批判。当下中国经济学也存在两种偏差,一种是辩证逻辑异化,沾染了实用主义倾向。另一种则和西方经济学犯了类似的毛病。经济学或失足于形式逻辑或失足于辩证逻辑异化,根本原因在于实践逻辑缺失,对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实践逻辑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没能从实践逻辑角度去认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有效范围和局限性。

那么何为实践逻辑呢?实践逻辑是马克思主义首先揭示的,是指人在围绕其需要进行的具体历史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联系发展的逻辑。它的立足点是因素和关系的互动,它的关键是人的需要及其关系的合理化。社会现象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个体共同活动的结果,其复杂多变远远超过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主体和主体的关系,与自然科学研究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同,它所能揭示的主要是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趋势。社会科学的有效性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它的被获知率越高,结果的不确定性就越大,甚至和预期截然相反。原因在于人的本性不会甘受“现有”的束缚,而新的“应有”会使理论的前提发生改变,出现了一种认识和现实间“交替攀升”的现象。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社会科学对规律的揭示往往带有很大的事后性。所以,实践逻辑既带有“铁的必然性”一面,又带有博弈建构性特征,它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实践逻辑还具有内在的结构。合理的结构是趋向于均衡发展的结构,在现实中常常表现为围绕均衡态的波动。好的实践结构可以使不同因素实现良性互动,不好的结构则会起阻碍作用。同样内容的东西在不同关系中的性质可能截然相反,是具体的社会关系决定着它的功能和作用。比如一种思想的实现程度是由这个社会需要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并体现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同一事物若想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正确发挥作用,首先要完成一种结合和转化。这是因为社会结构变化使事物功能和意义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就是实践逻辑分析法。它包括实践现象学和实践博弈论两层内涵。实践现象学,即将实践作为现象和本质相结合的认识对象,形成理性具体;实践博弈论就是在理论和现实的结合方面,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以合理的模式改造现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可称之为实践多维一体法,其中包括多个具体方面。这种方法的运用,有两个容易失真的环节。第一个容易“失真”的环节是现实实践到理性抽象的过程是否合理,抽象出的范畴种类是否全面,相互作用的比重关系是否符合现实。抽象之后,这些范畴间作用关系的层层演绎推进是不是能够真正反映现实运动,能否塑造一种中介模式来指导和干预实践,这是另一个容易“失真”的环节。只有克服这两个容易失真的环节,才能正确使用实践逻辑分析法,获得最为理想的结果。《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方法的使用范例。这种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它以经济实践作为认识的对象,揭示经济领域内在规律;同时在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中塑造合理的中介模式来指导和干预经济实践,使之以恰如其分的方式满足人的需要。

三、经济哲学发展要靠实践基础上经济学与哲学的结合与互动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实践逻辑是通过哲学、经济学和现实的互动结合实现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制约而发展的。某种单个因素不可能是社会的全部本质,单凭一个学科也不足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是多种因素和关系构成的有机体。当下在学科的交叉地带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关系本体意义的彰显。知识领域也存在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但这一次的“合”与古代诸科不分的“合”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包含着高度分的合。这种“合”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不是消除各自的特点,是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这种局面使分更加走向深入,也使合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就决定了各学科要相互支援、印证,甚至提供貌似相反的动力以汲取营养。哲学要走出“清高”的围城,需要和社会现实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学提供养料,所以,它需要经济学维度。经济学是部门科学,而需要在整体和普遍性中才能正确合理地发挥作用,需要新的视野和方法走出片面性,所以,它需要哲学维度。马克思当年就是在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中,完成了对两门学科的革命。今天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的表现。长期以来,经济学的科学主义倾向过于突出,存在重实证,轻人文、重经济,轻伦理、重数学,轻思辨的片面性。而哲学的发展一方面因为意识形态的干扰,使其科学性遭到阉割;另一方面受市场功利思潮的冲击而倍受冷落。哲学要想改变现实,需要诉诸经济学;经济学若想走出异化,需要哲学引领。这两者不是谁是谁的奴仆,而是双方需要在互动互补中实现共荣。

那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应当怎样互动呢?现代经济学对数学形式逻辑工具的使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并且在元理论方面也有一些真正的创新。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在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批判吸收其内容和方法。现代经济学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范式基础、价值取向和方法指导。由于认识误区和利益驱使,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很多严重后果,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8]经济的发展不单指量的扩张,还包括质的提高;不单要看有多少自然物成为了人的加工对象,还要看有多少人化自然物被以新的方式重新认识和加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这需要哲学的反思和引领,经济哲学就扮演了这样一种角色。它可以修正经济理论和活动的前提,解决其角色定位、价值取向、发展逻辑、范式转换等更广、更深的问题。经济哲学是哲学和经济学关系合理化的缓冲地带。

目前,哲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学科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断裂,互动模式并不合理。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哲学都是灵魂。但蕴涵于各具体学科之中的哲学和作为独立学科的哲学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在经济学貌似精致复杂的知识背后,常常是贫乏的哲学内涵,甚至只有“利润”两个字。而哲学又往往在自己封闭的逻辑中自我论证,在与现实的对话中陷于不被理解的孤立境地,这是精神生产力的巨大浪费。一个领域的发展,必须坚持“跳进去又跳出来”的方法。哲学和经济学的互动,其实也是实证方法和思辨方法的互动与互补。理论学科间的互动事实上主要是方法和视角的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取代变成不伦不类的东西。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不良倾向是哲学不像哲学,经济学不像经济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互动当成了相互取代。互动是在保持相互独立的前提下,进行方法的借鉴和视角的转换,而不是内容的混杂和搬用。

法国学者博索特曾将跨学科的模式分为三类:一类是线性跨学科,就是把某一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门学科中去;第二类是结构性跨学科,即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结合成一门新的学科;第三类是约束性跨学科,即在某一个具体目标要求的约束下,实现多学科的协调与合作攻关。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到底属于那种模式呢?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的经济哲学而言,在不同层面不同问题上,这三种结合方式都是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要运用到经济学中去,同时经济学的不少创新也可以升华为哲学范畴和原理,这属于第一种结合;如果从哲学和经济学结合生成的视角和研究领域的相对独立性而言,它又是一门新的学科,这属于第二种结合;但经济哲学毕竟是为实践和人的需要服务的,尤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哲学理应承担对某些社会突出问题进行集中理论攻关的责任,这又属于第三类结合。所以,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要放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树立多位一体的理解方式,并且从更广的视野看,理论和现实间也不是单向度关系,而是多向互动的共进关系。所以,不但不同学科间要互动,更根本的是这种互动要促成理论和现实间的良性互动。

四、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及意义

当代中国的经济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试图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经济哲学。经济哲学能否在中国蓬勃发展,根本决定因素还是实践基础上人的需要以及对这种需要的自觉性。因为理论问题的背后是现实问题,理论逻辑的背后是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不管是否自觉,它都处在实践逻辑场域之中。理论现象的出现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产生了对经济哲学的需要,这是它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从整体上看,经济面临着自身转型和应对国际局势两个相互影响的方面。这两个方面背后,是以人民需要的满足为福祉的价值取向。改革发展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有很多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比如相当长一个时期,不少人将公平和效率简单对立,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之所以出现误读,是因为把公平当成了平均。公平不是平均、甚至某种意义上只有不平均才有公平。因为人与人在天赋和努力程度、劳动性质和数量方面普遍存在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带来分配上的适度差距是合理的,但现实当中的两极分化往往不是这种原因造成的,而是掌握社会资源支配权的既得利益者搞权力寻租造成的。这种不公是真正的不公,并且是对效率的损害。另外,由于国内两极分化加剧,投资形成的新生产力和普通民众的购买力不足形成矛盾,造成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过大。经济能否成功转型还需要政治和文化与之配合。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必须协调前进。“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9]所有这些矛盾的解决,仅靠经济学是不够的,因为人需要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也需要全面协调发展。不同领域和学科对社会的影响都是有效的,但也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有效地摆正各因素关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要求。中国的经济哲学是应社会转型需要发展起来的,和西方经济哲学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现实国情决定了它和西方经济哲学在侧重点和问题域上会有很大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地追随西方经济哲学探讨所谓“前沿问题”,而应立足自身需要,解决本国发展的前沿和基础问题。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以运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社会现象。这种眼光包含历时性和共时性(结构性)两种内涵。社会领域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主要表现为范式的稳定和转换。西方经济学对社会持改良态度,在根本制度问题上是非历史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过去在革命和建设初期过分侧重于运动性。所以,中国经济哲学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需要两种意识:破除旧范式意识和建立新范式意识。破除旧范式不但包括破他人的,也包括破自己的。中国经济哲学新范式的锻造,需要不同经济哲学思想的有机结合,在扬弃的基础上打造出全新范式:既不是西方经济哲学整合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哲学,也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整合了西方经济哲学,而是扬弃双方,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建立新范式。这个平台无疑就是马克思主义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下,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传统社会主义的固有优势和资本主义某些合理因素,以及在实践中摸索的新做法辩证整合,打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验。这个探索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过程,既是对偏离马克思本真原意的实践拨乱反正的过程,又是根据新的现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哲学上,中国人是有可能演奏第一小提琴的,而这条道路的探索必将反哺世界。

参考文献:

[1] 钟国兴.经济哲学的定位问题[N].光明日报,1998-4-3.

[2] 刘敬鲁.经济哲学需要研究的三类问题[N].光明日报,2001-10-23.

[3] 于文军.经济哲学的学科归属(观点)[N].人民日报,2000-3-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4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上一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五下一篇: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