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水行业市场分析

2024-09-02

中国酒水行业市场分析(精选8篇)

1.中国酒水行业市场分析 篇一

2011酒水行业营销十大趋势

2011年07月21日 糖酒快讯-食品资讯

一份来自摩根斯丹利关于电子商务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分析显示,电子商务在未来的5年里,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会非常明显,而在10年以后则会彻底改变。单纯的电视广告已不能肩负起酒水企业成功占领市场的使命,互联网正在深刻的改变着每一个传统行业,酒水行业也不例外,网络营销正在成为酒水行业营销新手段。

相对于传统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以其投入低、见效快、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等一系列的优势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企业的青睐。它使广告主的投资回报率有史以来出现了革命性的提升。国外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企业在获得同等收益的情况下,对网络营销工具的投入是传统营销工具投入的1/10,而信息到达速度却是传统营销工具的5~8倍。

趋势一,品牌化经营趋势明显,品牌仍是王道

做品牌尽管是整个市场喊了很多年的理念,但是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的白酒企业并不多。随着我国白酒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广告传播、公关推广、文化营销等市场手段的频繁攻心,白酒市场“指名消费”的现象已愈发普遍,掌握真正品牌的大企业因此也从中赚取了显著的市场优势和利润回报,比如国家认定的酒类驰名商标“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古井贡”、“杏花村”等。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指出,企业要靠传播才能将品牌植入消费者心里,并在应用中逐渐成长。因此,企业要在各项的传播活动中,都尽力体现出品牌的概念。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显然是企业品牌推广的一大阵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与传统媒体互推互补,将大有可为。

趋势二,做好联合营销工作,哥俩好

网上商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而网上商铺的成功也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推广过程,只注重短期效果是不可能成功的。很多酒水经销商误以为,既然在网络建立了商铺,网站运营商就应该保证浏览量,商铺效果不好是网站运营商的事,只需在家里等订单。这就像我们从小就学到的故事“守株待兔”一样,等到兔子找到我们这棵树,我们也已经垂垂老矣!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认为,“鼠标+水泥”的阶段,要做好网络渠道和线下渠道的无缝粘合。比如在获取厂家支持的情况下,经销也可以联合网站运营商一起做活动,抓住共同的目标人群,实现二者的互利。

趋势三,品牌个性化,我有我风格

对于酒类市场来说,品牌个性也是迅速制造市场差异点,俘获消费者眼球,赢得市场份额的高招。可以说,在白酒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缺多少个性,就缺多少优势。在酒店、酒吧、超市乃至糖酒交易会等处,个性的包装、个性的广告、个性的口味、个性的理念等比比皆是。“小糊涂仙”的“难得糊涂”人生哲学,“酒鬼酒”的麻袋扎口瓶型包装,均是白酒市场中以个性创造财富的成功案例。

当然,新品种、新风味产品也成为白酒行业的新增长点和新的个性平台,目前开发的低酸、低酯、低甲醇、低杂醇油的净爽类白酒和为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而利用苹果、山楂等水果作原料开发的新风格、新口味的水果发酵蒸馏白酒,适应了广大消费者健康、品位、时尚消费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前景。

趋势四,跨界营销,打破传统营销模式

“跨界营销”最大的特点在于将目标群体一致,产品有一定互补性的品牌进行捆绑,将一些相关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给品牌更为立体的形象,产生出与其他品牌不一样之处,同时节省一大笔营销费用。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表示,“跨界营

销”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思维模式,避免单独作战,寻求非业内的合作伙伴,发挥不同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跨界合作的双方,一定要是在某些方面有互补性且非竞争性的知名度相当的品牌,就像唐老鸭和米老鼠,两个品牌一起出现,既节省营销费用,又互相增值。

趋势五,消费档次趋向中、高档化

啤酒的产量增加,导致白酒产量下降,但在正式的宴请场合,真正能体现档次的还是白酒。这也是这几年来白酒的囤酒总销量逐年减少,但销售收入却在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提到,低档白酒是食品,中档白酒是工艺品,高档白酒是艺术品。随着老百姓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中高档白酒会正逐步成为人们饮酒的首要选择,这就是为什么金六福酒定位礼品市场、中国劲酒定位保健酒大获全胜的原因。中高档酒可以满足人们的礼仪需求:自己的面子和对客人的尊重。

趋势六,市场多元化细分,垂直市场受追捧

近日不断有消息报出垂直B2C拿到风投或并购、联合的消息,像红酒B2C也买网获300万美元投资。灵活应对市场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消费群体细分,如:专门的婚宴用酒、部队专供、政府招待、商务用酒等。二是销售渠道的细分,这一点就见仁见智了,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结构,及操作的思路而定,多渠道销售。业内人士指出“10年内B2C有可能占领传统酒类行业50%左右的市场份额,传统的酒类销售模式难逃夕阳产业的命运。”

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表示,酒类企业首先要做好品牌定位,划定自己的蛋糕;第二,要做好两手准备,最后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第三,集中力量做好推广,占住自己的蛋糕,再细分领域做强的基础上再图谋做大。

趋势七,品质返璞归真,好产品是硬道理

中国酒业营销打打闹闹这么多年,(如广告营销、文化营销、终端买断、贿赂营销等等),最终会回到品质营销中来,消费者会越来越理性的选择品牌,最终消费者买的是好酒的品质,而不是好酒的价格,营销玩的再花,促销力度再大,没有好的品质服务做地基,恐怕盖起来的高楼也不会撑久,顶多是昙花一现。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曾提到,好品质是好品牌的根。品质会是产品营销法宝发挥威力的基石,将决定白酒的生命周期,将回归到以“品牌”为中心,以“品质”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重点的三维一线企业立方体中来。

趋势八,品牌形象的树立将成为未来促销的重心

消费者在消费时趋于理性,正是由于消费者已经建立了较强的品牌意识,逐渐形成了对产品的理性看待和判别标准。所以,促销活动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正在降低。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曾提到,在消费者由感性消费逐渐过渡到理性消费的国内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尤为重要,企业必须在制定营销方案时充分体现和重视树立品牌形象。不但要随时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变化,还要能够通过多各种渠道的宣传推广,潜移默化的影响消费者的态度,逐渐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趋势九,消费行为影响“酒文化误区”

“无酒不成席”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的酒文化,要让消费者了解并认可我们的酒文化,就要顺应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发展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酒文化,受文化兴趣的影响,潜在消费者也就会越来越多!

目前的现状是,除了几大名酒外,消费者说对很多白酒品牌的文化渊源了解甚少,而酒文化并不是简单的赋予一种文化就是酒文化。现在,像一些酒推出的“智文化、喜文化、顺文化”等概念文化,已经显得比较牵强。这些品牌诉求只停留在简单、抽象的文字和图案表现之中,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文化缺乏深入了解,更多的只能算是一种捆绑文化。要想让我们的酒文化传播出去并为消费者认可,就要多方位资源的恶配合,多渠道的传播。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举例道,更多时候我们厂家对酒文化的介绍仅仅是印在宣传册里,在结合市场培育方面,不少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瓶体商品标签和外包装的空间价值。

企业的文化、品牌的文化一定通过各种途径向目标消费群体和社会公众进行传播,让品牌通过文化价值的提升去推动市场销售,这样才有意义。在后备箱时代(自带酒水),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变化,他们更关注的是一种来自产品本身的本体文化,只有从本身来征服消费者的品牌才会成为市场主流。

趋势十,健康营销,酒业不衰的概念

从“茅台酒”基于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原产地保护产品的“好酒喝出健康来”,到“五粮液”近年提出的基于以小麦、大米、糯米、玉米、高粱酿造的“多种粮食酿造营养更全面”,到“剑南春”基于纳米基因图谱技术而发现的“名酒健康因子”,以真实的物质形态力证适量饮用剑南春酒有益身体健康的因子所在:“剑南春酒体中含有众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低分子有机酸;剑南春酒体中含有众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高级脂肪酸;剑南春酒体中含有众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酯类物质;剑南春酒体中含有众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醇类物质”;再到2007年山东泰山特曲提出的“小窖发酵”等等,都在诠释一个趋势,即健康市场的潜力巨大。

2.中国酒水经销商转型 篇二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状,中国酒水经销商该如何转型呢?合效策划将根据公司对酒水市场及经销商现状的了解,同大家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品牌力与销售力

在合效策划跟随山东糖酒经销商俱乐部同经销商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两种经销商的日子稍微滋润一些;一种是当地强势品牌的的经销商,一种是名酒经销商。这种情况又说明了哪些问题呢?品牌力和销售力存在哪些关系?

首先我们要清晰什么是品牌力;有些人把品牌力当成广告力。所以喜欢代理一些有广告宣传的地产酒或其他地区的二线名酒。却发现结果往往和想象的差距很远。

尽管我们认为广告也是品牌力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有广告就是有品牌。品牌是通过广告传播、口碑传播等方式实现消费者购买、喜欢及忠诚的一种力量。打广告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但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却需要经销商更多的销售服务工作去完成和维护,

简单的把销量寄托在广告上是不实际的,经销商在代理广告产品的同时,加强消费者的服务与推广非常重要。

品牌力和销售力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需要品牌的灌输和导入。只有这样才能开出销量之花,结出利润之果。做品牌不只是厂家的事情,经销商如果想有大突破,必须懂得在当地市场如何做品牌。

服务力与执行力

在对泰安以及山东其他酒水经销商的调研中,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了部分经销商的部分转型。这种转型就是从坐商到行商的转型,从简单的开个批发部等人批发到开车送货车上门送货,但这种转型还是远远不够的。上门送货只是服务意识的一个开始,更多的工作还要在上门之后。

经销商是联系厂家和终端的重要环节,因此终端工作是经销商的重要工作之一。终端服务和维护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产品销售的好坏。在成为某个酒水品牌在某地区的代理商后,经销商也就肩负着当地终端执行的一个功能。而目前我们看到的,却仅仅是送货车的配送与结款,顶多加一些简单的陈列和维护。而厂家配送的宣传品只是简单的往终端一配发,至于贴不贴,放不放,贴到哪里,放到哪里都不是经销商关心的问题。

3.中国酒水行业市场分析 篇三

以上虽然是朋友间的笑谈,但却传递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消费心理:消费者喝的是口感和品牌,至于什么香型并不重要。

长期以来,白酒的优劣都是由专家们“品鉴”而定,专家们忙的不亦乐乎,白酒香型也随“品鉴”日益增多。虽然白酒香型的创立是科学进步的自然产物,对于白酒的品质提高和品种丰富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香型探讨其实仅仅只是停留在学术和技术的层面上,与品牌的市场表现关联不大。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单纯追求白酒香型与产品销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消费者毕竟不是专家,对于层出不穷的香型他们往往知之甚少,也没有兴趣深入了解。因此,香型不是普通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主要参考,也不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救命稻草,

而口感的优劣、品牌的知名度才是市场经济环境下赢得消费者青睐的核心焦点。

茅台酒有口皆碑,并不意味着所有酱香型白酒都是上乘,而是缘于消费者对国酒品牌极高的美誉度;国窖1573的畅销,并不是老百姓买浓香鼻祖的面子,而是其顺应了消费者口味变化的市场需求;青花瓷汾酒的受宠,并不是清香型白酒就一定能风靡市场,而是因为人们对杏花村长期积累的品牌情愫。同样的道理,剑南春、水井坊、口子、枝江、稻花香、洋河、扳倒井、泰山特曲、红星、牛栏山、西凤等白酒的畅销,或者是因为他们经过市场历练的品牌效应,或者是受益于产品口感的突破和改良,或者是取决于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与单纯的追求香型没有多少关系。白酒品牌的市场表现如何,可以打上了文化、历史、品牌、品位、成功、个性、休闲、时尚、艺术的符号,却未必需要恪守香型不放。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和意识形态的巨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日趋理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白酒品牌和口味的要求渐成主流,由专家评酒到消费者评酒的转变,由注重香气到注重口味的转变,由喜欢某一香型到忠实某一品牌的转变。必然成为中国白酒市场的新趋势。

原载自《中国酒业》杂志第10期卷首,作者为该杂志总编。

4.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篇四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来源: 【字体:小中大】

引言:自2011年9月份开始,中国钢铁行业进入长达6个月的结冰期,市场几乎没有留给钢贸商任何机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寒冬,钢贸商步履艰难。王充《状留篇》中有言:“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钢铁行业的寒冬,是经过长期的积累、酝酿形成的。既然冰已结成,钢铁业的融雪自然会如期而至。

进入2012年第一季度尾,钢市开始缓慢进入上升轨道,融雪的季节,寒意继续吞噬着钢贸商仅存的一点热量。整个钢铁行业该如何抵御,钢贸商又该如何坚守,融雪后的春天还远吗?

【中国钢铁行业迎来变革风暴】

2012是中国钢铁业的变革时期,这既艰难也是一个大考验。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间隙表示,今年的困难形势说明中国钢铁业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朱继民表示,前些年钢铁业发展太快主要是受投资拉动,企业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而去年年底以来,钢铁市场遭遇困难,市场压力陡增,落后企业面临被淘汰,钢铁业的变革时代已经拉开大幕。

近年来,中国钢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端投资过快,产能过剩难以改变。朱继民还指出,我们在很多地方,比如中小钢铁企业的产能扩张是受到地方政府鼓励的,要改善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不单单是钢铁业本身的事情。

【中国钢铁产能增速放缓】

面对行业总量过剩、行业赢利困难的局面,近年中国钢铁行业快速扩张的速度终于放缓。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钢铁行业新开工项目为197个,下降36.7%。

根据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新开工、新设计、新规划炼钢产能分别为420万吨、736万吨和127万吨,较上半年分别大幅下降80%、32.3%和81.3%,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新开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下降,为591.5亿元,比上半年下降52.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9日晚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会议上指出,钢铁业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季度在钢材出口增长15.8%的情况下,国内表观消费量零增长。同时,钢协会员企业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只增加80多万吨,但库存增长了150万吨左右。

经过近年的快速扩张,国内已经形成9亿吨的钢铁产能,并最大程度将其释放转化为钢产量。吴溪淳称,因为河北省统计省内钢产量没有将隶属于首钢的迁钢、京唐钢厂归入,造成1700万吨的产量没有纳入全国钢产量统计,实际上中国去年钢产量实际已经达到7亿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我国宏观调控的作用下,钢材消费需求恢复缓慢。而钢铁生产则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尤其是3月份以来钢产量超出市场预期,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4月份,钢协会员企业生产的热轧板卷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低490元/吨,冷轧板低470元/吨,而去年全年平均吨钢赢利仅为130元。”吴溪淳说。

根据一季度全国经济发展情况,报告预测,2012年中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6.39亿吨,比2012年咨询报告中的预测量降低1.1%。

【坚冰易融寒难却!钢材贸易商的融雪季】

钢贸商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钢市多次疲软的洗礼,本世纪以来2005年和2008年钢价大起大落的锤炼,以及2011年下半年至今整个钢铁行业的寒冬时期。钢贸商已经在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数次的磨练,培养了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行业素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现在,整个钢铁行业处于“融雪期”,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但钢铁行业也会犹如黎明前的黑暗一样,阳光明媚的春天依然会繁花似锦。

钢贸商的“冰河世纪”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钢贸商就面临钢铁行业的“利润”重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频出严控措施、资金面长期趋紧、上游原材料价格保持坚挺、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再加上今年钢厂开始释放产能,数千钢企中的国有钢企为了保证业绩,甚至越亏越做,导致钢厂的粗钢产量过剩,压力紧接着转嫁给钢贸商。据统计,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利润率为2.4%,远低于6.3%的全国工业销售利润率。

今年的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1.5%,同比回落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为27.8%,同比回落7.4%;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3亿元,同比下降57.7%。今年的两会,国家又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为7.5%,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设定在8%以下。而温家宝总理强调,房地产的调控不放松以及银行业限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节能减排及环保建设等等均在很大程度上拉升钢厂吨钢成本及降低下游需求水平。外围形势的严峻,加剧了微利时代钢贸企业经营的困难。

季节性需求带动钢价攀升“金三银四”不给力

据了解,自今年2月下旬到3月份以来,国内的钢材市场价格断断续续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国内钢材现货市场上,建材、热轧板卷、中厚板现货市场价格都延续涨势。螺纹钢价格与三月份同期相比上涨了3%左右,与2月相比则累计上涨超过5%。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历年的“金三银四”都是库存下降最为明显的时期,但今年的库存下降力度显然不够。此前,每年从最高点连续七周库存下降的幅度都超过14%,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更是达到15.3%,远高于今年的降幅。据悉,在钢材市场的实际成交中,部分钢贸商表示,目前商家所销售的钢材,有一部分的库存是年前的高价资源,虽然市场的价格有所增长,但仍低于年前的进货价,导致市场钢材价格倒挂的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但基于现在的钢材价格不断攀升,继而使季节性回暖态势明确。钢价的持续走高其最大的推动力是商家的高度“看涨”、“拉涨”,也正因此,带动了钢厂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清明节假期国内市场宏观层面释放出诸多利好。三月份钢铁业PMI为49.3%,比上月提升

6.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宏观政策措施要在需求端特别是基建投资上发力,而2011年底在建净投资规模高达35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今年投资惯性很大,钢材市场需求仍将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钢贸商:还款容易,贷款难

依照惯例,每年三月份是钢贸商集中还贷的高峰期。而今年,由于整个钢铁行业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利润不断下滑,加上钢贸商“跑路”事件频发。银行为了管控风险,去年9月份的借款都需要在今年3月份还清。钢贸企业多年来在银行业的“座上宾”地位也随之改变。

现在,银行再度放贷的时间间隔明显加长,银监局曾数次下发了关于钢贸行业的文件,其中提到钢贸行业贷款过于集中,要求警惕钢贸企业贷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全国钢贸企业达20多万家,而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钢贸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就连没有实际库存量的小型钢贸企业的日常资金运作也要十几万,更何况大型的钢贸企业高达千万的日常业务。所以银行的信贷支持,成为多年来钢贸企业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稳定资金来源,做钢贸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整个生意也就难以维持下去。

然而,面对钢贸商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扇门也在悄悄为钢贸商打开。今日钢铁网现货电子交易平台的线上融资业务已经拉开帷幕,在此钢铁现货交易平台上的钢贸商通过钢铁现货交易,产生真实的交易背景和信息流量,就会有机会更加方便地在线上进行钢铁融资,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钢贸商: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

虽然,钢铁行业因为国内经济发展走缓而面临下游需求减少的困境,但我国依然处于投资拉动型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广阔的市场仍然为钢贸企业提供着肥沃的生存土壤。目前,国家投资建设的小幅缩减,只不过是行业所经历的阵痛。

钢贸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存在,近几年,虽然钢厂不断扩大其直供比例,但主要是针对部分需求比较单一和稳定的大型工程项目和具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市场。小批量、多规格、多品种的用钢需求仍将是市场主流,并且只能由钢贸企业来满足。中国近7亿吨的粗钢年产量,对国家、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很多优秀的钢贸商来运作,把这么大产量的钢材及时、合理地配送到需求钢材的角角落落。

另外,钢贸商要在钢铁行业的非常时期具有足够的耐力和行业“嗅觉”。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承载着13亿人民的住房需求,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住房涉及到水泥、钢材、玻璃、家电、物流等44个行业,假如房价下跌30%~50%,那么全国近一半行业将陷入停滞,近一半人将失业。今年中国房价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小幅回调,但长期来看,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行业依然是钢材用量的主战场。

【减污又出新招 钢铁业也要“倍量替代”】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新建项目实行区域内“倍量替代”。

“所谓倍量替代,即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其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必须用区域内其他项目的削减量进行替代,削减量应达到新增量的一倍以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解释。

王金南进一步指出,需要替代的削减量,可通过本企业内部淘汰、关闭、搬迁改造和污染治理等措施获得,或通过削减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其他现有污染源的排放量获得。

“从过去的等量替代到今天的倍量替代意味着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升级。”环保部的一位官员透露,倍量替代具体该怎么操作,目前,环保部尚未确定实施细则,还在研究当中。

不过,包括浙江在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

增产减污

“国家要实施倍量替代,因为某些城市和地区污染过于严重,污染物减排压力很大,所以必须要出新招、出狠招。”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强调,“十二五”污染防治的主基调就是出重拳、用重典。

之所以称之为狠招,是针对过去的“增产不增污”的等量替代原则而言,从等量到数倍,约束性显然增加。“等量替代并不是一项法律规定,而是一项政策。”王金南指出,该政策源自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根据该决定,国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并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不少环境质量不好的区域,同样也是欠发达地区,要求其实施增产不增污本身已经很难,今后要实施增产减污,地方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不得不为之。”前述地方环保厅官员指出,张力军部长在会上有一句话是,“不是我们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我们”。

“倍量替代涉及到的污染物主要是四种约束性污染物,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和氨氮。”前述环保部官员对本报解释,涉及到的区域为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也即大气联防联控覆盖的“三区十群”中的城市。

“至于削减量要达到新增量的多少倍,这个估计环保部不会做出硬性规定,而是交由地方政府自己去掌握,各地根据其环境质量和污染物减排的任务来定。”王金南分析。(详细查看...)

【《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获国务院签发】

据报道,5月9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在北京透露,《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日前已经获得国务院的签发,下一步在各部委之间会签之后,将具体落实有关生产力布局和调整重大项目。

《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下属18个重点规划之一,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布局调整,能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解决中国钢铁工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三不综合症”。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总体上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钢材需求量大,长期供给不足,而环渤海地区钢铁产能近4亿吨,50%以上产品外销。部分地区钢铁工业布局不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制造业转移的要求。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

笔者从工信部于2011年11月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了解到,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在不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条件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

针对目前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的现状,《规划》还提出,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十二五”期间,根据条件成熟情况,支持广州、青岛、昆明、合肥、唐山(丰南)、杭州、芜湖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科学论证西宁、抚顺、石家庄、贵阳等城市钢厂发展定位。

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曾指出,韩国、日本的大钢铁工业基地都在沿海地区。从世界范围看,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沿海化、集中化,因为沿海发展的成本低、消耗低,环保、节能。”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摸底,全国位于省会直辖市的钢厂有20个,城市型钢厂总共有39个。2009年,39家的城市钢厂的总产能是2.28亿吨,占全部总量的39.5%。《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出台后,部分城市钢厂,将按照具体的条件标准进行搬迁。

5.中国餐饮行业初步分析 篇五

一.餐饮行业的SWOT分析

1.餐饮行业的优势(S)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中餐以其悠久的饮食文化、丰富的烹调花样、合格的价格占领市场。中餐具有色、香、味具全的独特魅力,有着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份额,.投资回报稳定,并且,中餐企业能获得较稳定的利润,资金回收容易,每天经营的收入大都是现金,远胜于其他行业,消费更频繁,市场广阔,中国加入 WTO 后,为中餐业提供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环境,民族饮食文化成为经营要素,很难出现垄断经营

2.餐饮行业的的劣势(W)

在国外,中餐企业大多表现为规模小、环境不佳、服务不到位,中餐特色不明显。在国内,中餐企业面临着外国品牌餐饮企业的挤压。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餐饮业是改革开放比较早的一个行业,外资特别是一些国际名牌企业不断涌进中国餐饮市场,我国餐饮业一直面临着国外餐饮业品牌的强大挑战,与国外餐饮相比,国内餐饮企业在硬件、软件,尤其是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差距较大。加入WTO后,更多外资餐饮企业的进入加剧我国餐饮行业的竞争。中国本土品牌餐饮走出去步伐较慢,竞争力不强。中餐行业市场容量非常大,而且膨胀非常快,但我国餐饮企业现状,一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现代化水平低;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餐饮市场相对来说是最分散的一个市场,可以说餐饮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行业集中度相当低,然而,在餐饮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提升、管理人才匮乏、成本控制难等多方面问题日益凸显,在快速发展中有盲目、无序和低水平发展的现象。尚未建立适用于餐饮业的国家级法规,缺乏系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餐饮企业的标准参差不齐,内容不全面、技术知识含量低,缺乏全国统一性。我国餐饮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执法,市场秩序不规范,餐饮环境不卫生,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3.餐饮行业面临的主要机会(O)

1.我国经济近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快速提高,将持续迅速带动国内餐饮需求增长,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提高,长期而言中餐中高端消费额比重将持续增长。

2.中餐服务行业集中度相当低,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有待于企业的整合3.由于金融危机作用,租金、人工成本及兼并费用降低将带来餐饮企业低成本扩张机遇

4.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转化加快,连锁经营将会加速发展;同时大众化经营的市场空间不断延伸,特色经营更加突出。创新经营、品牌营销的力度加强,管理与人才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5.餐饮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提升行业进入有利于中餐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家加快服务业发展战略将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4.餐饮行业面临的主要威胁(T)

1.国内餐饮市场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规模以上正餐营业额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2.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与国外餐饮相比,国内餐饮企业在硬件、软件,尤其是在管理、服务方面的差距较大,洋快餐主导中国餐饮竞争格局。

3.餐饮业全面进入“微利时代”,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遭遇严峻挑战,需要向精细化、流程化、连锁规模化经营转型。

4.法规建设滞后。我国餐饮行业缺乏规划引导,尚未建立适用于餐饮业的国家级法规,缺乏系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餐饮企业的标准参差不齐,内容不全面、技术知识含量低,缺乏全国统一性。

5.餐饮结构失衡。由于竞争加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大众化餐饮在一些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行业内高档餐饮势头强劲,中低档餐饮服务明显不足。

6.市场秩序有待规范。餐饮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执法,市场秩序不规范,餐饮环境不卫生,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正常有序竞争,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7.餐饮人才供应不足。餐饮教育科研滞后,全国没有本科烹饪院校,餐饮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和专业培训工作滞后。行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高层管理人才和烹饪技术人才。劳动力价格上升,中式正餐行业的劳动力流动大,使得中式正餐行业比较难获得和留住比较优秀的人才

8.厨师资格认证混乱,名师大师认证失范,出现花钱买证现象。外资餐饮企业以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中餐技术、管理、服务、文化等方面人才,导致中餐企业人才大量流失。

二.餐饮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1.餐饮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1)P:政治、法律环境

国家法律对于餐饮业的准入资格、原材料采购等都有相关规定。我国近年来鼓励消费,大力发展餐饮业,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并为社会解决众多劳动力就业问题。

(2)E:经济环境

社会购买力:社会购买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消费者收入和消费结构: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提高,长期而言中餐中高端消费额比重将持续增长。

经济因素对餐饮行业的影响:我国经济近年取得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快速提高,是持续迅速带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主因。国内市场广阔活跃,餐饮业消费增速加快。经济因素直接影响着餐饮行业的发展,消费者的收入在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从而带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

(3)S:社会文化环境

人口因素: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消费群体多样化。

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对餐饮行业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

家庭结构: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三口人之家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体;大众化的、个人付费的餐饮消费已经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主流。

(4)T:科技环境

餐饮人才供应不足。餐饮教育科研滞后,全国没有本科烹饪院校,餐饮职业经理

人队伍培养和专业培训工作滞后。行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高层管理人才和烹饪技术人才,导致新菜品推出缓慢,创新力不足。劳动力价格上升,中式正餐行业的劳动力流动大,使得中式正餐行业比较难获得和留住比较优秀的人才。

技术因素对餐饮行业的影响:餐饮企业厨工是饭店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的主力军,但他们受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少,时间短,严重地影响了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三.餐饮行业产业环境分析

(1)五力模型:

行业内部的竞争

餐饮业几近饱和,企业众多,市场需求量和企业数量都逐年增加。

餐饮业的行业集中度较低,一方面表明餐饮业的多样性与分散性,行业内基本处于多元竞争的状态,另一方面表明餐饮业除了个别巨头外的企业整体规模相对偏小,所以竞争激烈。在未来的发展上,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连锁经营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以便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我国餐饮业中大企业不是很多,没有形成完整的规模效应,而餐饮业进入壁垒少,差异性也较小,顾客转换成本小,技术障碍低,所以潜在进入者很容易就能进入这个行业。

替代威胁

餐饮业内部的替代性高,因为顾客的餐饮需求很复杂,转换成本低,价格敏感性高,而餐饮业差异性不是很大,目标客户的选择范围很广,同样类型、同种风格和相同价位的餐饮企业太多,内部替代威胁大。

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餐饮业供方的产业差异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不高,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小。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餐饮业的买方就顾客群体的集中程度小,转换成本也很小,大多数顾客的价格敏感度高,所以买方讨价还价能力较高。

(2)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餐饮业现在处于成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市场增长率很高,顾客需求高速

6.中国乳品行业市场分析月度报告 篇六

目录:

一、行业运行综述

二、市场状况分析

1、区域市场分析

2、主流品牌分析

三、行业热点分析

四、行业竞争状况

1、龙头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2、新品开发状况分析

五、发展趋势预测

一、行业运行综述

本月乳品市场丑闻连连,雀巢婴幼儿奶粉碘超标、光明变质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上海维他奶使用过期原料等,引发消费者对乳品行业的信任危机。冰淇淋市场由于面临QS准入的正式实施,市场犹如“井喷”,新品大战、价格大战、品牌大战此起彼伏,随着竞争的加剧,蒙牛、伊利、光明、和路雪、雀巢五大品牌逐渐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部分地区的地产品牌迫于竞争压力举步维艰,“QS”认证更加速了这些中小企业的退市。乳品行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奶源争夺加剧致产品质量无从保证,企业追求利润而忽视管理等等,所以企业该如何建立消费者心中的诚信形象将是未来乳品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奶粉

5月底开始的“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成为本月媒体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它引发国内奶粉行业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洋品牌奶粉的信任度逐渐下滑,国产奶粉品牌的地位重新得到认可,事件主角雀巢乳品的市场份额逐渐被洋品牌竞品和国产品牌所占领。随着洋品牌奶粉在质量上触礁,国产品牌奶粉进军高端市场的步伐加快,经过近几年企业在技术、市场上的积累,必将对“洋品牌”形成强势竞争。

液态奶

本月液态奶市场丑闻连连,光明变质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上海维他奶使用过期原料等,引发消费者对乳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暴露出行业内奶源争夺加剧致产品质量无从保证,企业追求利润而忽视管理等问题。经过激烈地促销战、价格战之后,液态奶市场正逐渐复苏,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准备强势出击,此次行业问题事件的发生必将使稍有起色的液态奶市场重新陷入危机,企业该如何建立消费者心中的诚信形象将是未来乳品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酸奶

本月酸奶市场的竞争集中于部分区域。酸奶作为鲜奶的竞争替代品,将逐渐成为乳企发展的重点,由于酸奶更容易实现产品差异化,所以开发个性新品成为乳品企业追求新利润的手段。如何生产出最适合中国人的酸奶?将是我国乳企面临的严峻挑战。可以预计全国酸奶市场的新品大战将在所难免。

冰淇淋

本月冰淇淋市场激战犹如“井喷”,新品大战、价格大战、品牌大战此起彼伏,随着竞争的加剧,蒙牛、伊利、光明、和路雪、雀巢五大品牌逐渐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部分地区的地产品牌迫于竞争压力举步维艰,“QS”认证更加速了这些中小企业的退市。市场上仍然以中低档价位产品占消费主流,口味翻新是企业对原有产品换装时采用的主要手段。本月新品宣传力度的加强,预示冰淇淋市场营销大战将愈演愈烈。

二、市场状况分析

1、区域市场分析

重点区域市场价格分析

区域划分按以下的分法:

华北地区市场分析(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河南、湖南、湖北)

华东地区市场分析(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广东、福建、海南)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四川、广西、重庆、云南、西藏、贵州)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辽宁、黑龙江、吉林)

(下表中热卖品牌的排序原则:对该地一家或几家大型超市、餐饮、夜场中主要品牌近期销量上升幅度,广告终端促销力度,消费者认可程度进行的综合评分)

华北地区:

排序北京

1蒙牛

2雪伊利

3三元

华中地区:

排序长沙

1伊利

2蒙牛

3光明

华东地区

排序南京

1蒙牛

2光明

3伊利

华南地区

排序广州

1蒙牛

2伊利

3光明

东北地区:

排序长春

1广泽

2蒙牛

3煌山

西南地区

排序贵阳

1山花

2伊利

3蒙牛

西北地区

排序西安

1银桥

2伊利

3蒙牛

以上图表显示:总体来说,全国性品牌在各地都有所表现,而地方品牌在本土仍坚守阵地。由于光明牛奶本月被曝“臭奶变鲜奶”,因此,本月的光明牛奶销售量在全国大部分市场均有不同程度上的下降。在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光明牛奶已经跌出市场前3名。在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依然是蒙牛、伊利,光明等几个全国性知名品牌仍然主导市场,强势地位稳固。东北地区的热卖品牌是地方品牌广泽,尽管蒙牛在东北地区的市场依然较稳固,但本土品牌的发展趋势较大,可见在东北地区乳品市场本土品牌占优势。在西南地区,从代表城市贵阳来看,尽管本土品牌山花排在第一,但不难看出得是,伊利和蒙牛等知名牌子也占据着乳品市场很大的空间,看来西南地区的乳品市场全国性品牌和本土乳企的竞争依然激烈。在西北地区,热卖品牌以地方品牌为主,说明消费者比较热衷于本土品牌。

其他区域市场分析

区域市场表现

厦门乳品市场出现井喷

长春本土乳企率先降价,迎来销售淡季,深圳乳品市场珠三角地区品牌占主角

厦门乳品市场出现井喷。4月份单月销量达到去年最高峰9月份的水平,5月份比4月又有20%的增长。今年前几个月的厦门乳品市场,纯牛奶的销量比往年同期增加约20%,而乳品的销量则出现了跳跃性增长。5月仅伊利牛奶一家的出货量就超过了20万箱。在价格方面也比去年有较大增长。以1升装纯牛奶为例,该市各品牌企业的标价均已经从去年夏天的约

4.7元上涨至目前的5.2元上下。

长春本土乳企率先降价,乳品市场迎来销售淡季。在某超市的牛奶专柜,原价1.2元/袋~1.6元/袋的200毫升鲜牛奶降至1元/袋或1元以下。而“麦香牛奶”、“巧克力奶”等传统含乳饮料降价幅度更大,其中一家本地企业的“巧克力奶”经过两次降价,最终降至0.6元/袋,累计降价幅度达到50%。袋装鲜奶和袋装乳饮品也是降价主角,个别乳饮品累计降价幅度已经超过50%。

深圳乳品市场珠三角地区品牌占主角,如天山雪、强兴、欧朗等。在人人乐、新一佳等超市,这些品牌占据了鲜奶冰柜显著的位置,产品线涵盖鲜奶、杯酸奶、活性奶等多个品种,有的还推出了木瓜牛奶、红枣牛奶等品种,天山雪甚至将瓶装的鲜奶也推到了商超渠道。同时,这些品牌的促销活动不断,在人人乐,欧朗的免费试饮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天山雪正在进行买二送一的促销。

区域市场表现

扬州地产品牌已彻底退出扬州市场

成都“小个”大战开打

郑州新品大战拉开序幕

济南地产品牌战场转移到城乡接合部

扬州冰淇淋市场上“和路雪”、“伊利”等知名品牌的家庭装冷饮占市场主要份额,地产品牌已彻底退出扬州市场。超市里,几大品牌为抢夺市场,竞相推出新品,如“和路雪”推出“1+”系列,“伊利”推出可米酥,“光明”则改进了包装,“蒙牛”推出绿色心情脆筒等。市场上精致的小箱包装(一般六支装左右)成为新宠,价位在8元—15元之间。

成都的冰淇淋市场“小个”大战开打。无论是盒装还是袋装的冰淇淋,均有自己的忠实消费群体。超市和街边冷饮小店成为冰淇淋销售的主要渠道,以0.5-2元的低端价位最为畅销。多数量、少份量的品种深受消费者青睐,伊利“小布丁”、“可爱多迷你蛋筒”等产品的销售明显

胜过传统300克的独立包装。

郑州市场冰淇淋新品大战拉开序幕。今夏冰淇淋品种较去年多一倍,有近134种。除了雀巢、伊利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推出的几十种新品外,天冰冷饮实业公司推出了12个新品种;思念集团旗下的淇乐多公司推出了8个新品种。同时新品也以低端1元左右的产品为主。

济南获得“QS”准入认证的两个地产品牌中的夏君乐产品已在市场上很难见到,支撑地产冷饮大旗的主要是群康。但在郊区,不少济南产冷饮在销售,由于未获得市场准入认证的食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所以大量地产品牌放弃市区市场,转移到城乡接合部。除了群康所占的地产市场,大量未获得“QS”认证的地产冷饮空出的市场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进攻的主战场。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QS”准入认证临近,冰淇淋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蒙牛、伊利、和路雪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凭借资金实力、品种数量、价格等优势占据城市里的主要份额,部分区域的地产品牌迫于竞争压力,将战场转移至农村等地区,有的甚至被迫退市。已经获准入的品牌本月忙于换装和新品上市。冰淇淋产品的竞争集中在中低档。可以预计,随着7月冰淇淋准入的正式实施,市场格局将再次发生变化。

三、行业热点分析

1、光明变质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

本月6日,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涉嫌将变质的牛奶回收加工再出售一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回奶罐是行规”的说法随即引起业内轩然大波,光明则成为业内外的众矢之的,虽然后来王佳芬上京请罪、开放生产线等举措不断,但市场销售还未见起色。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光明事件暴露出国内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同时也反映出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感之失。任何一个在竞争中取胜的品牌,企业管理层应放弃单纯追求利润的想法,确立社会利益最大化目标,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保证品质,把好进入市场前的质量关,否则就会重蹈这次光明事件的覆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光明事件对行业的利好,它给乳品行业以警示,刺激消费者逐渐成熟,促进市场逐步规范,并推动行业趋于健康发展。

2、雀巢婴幼儿奶粉碘含量超标屡次被曝光

2日,昆明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被检测出碘超标;15日,上海易初莲花销售的 “金牌雀巢成长奶粉3+”(批次为20050325)也检出碘含量超标;22日,批次为20040910的雀巢成长奶粉1+(适用1岁以上幼儿)被查出含碘超标。从第一款检出碘超标至此,雀巢不断出现的问题以及消极的态度已彻底伤了消费者的心。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这一事件充分暴露我国乳业市场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近几年国内乳业的飞速发展,奶源紧缺,部分乳企在抢购原料的过程中,大多采用农户散养奶牛的原奶,这是导致奶产品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加上明知原料奶可能存在碘含量波动的情况,由于成本过高,未进行检测,是其二。免检的头衔成为企业的保护伞是其三。但雀巢奶粉出问题为国产奶粉带来新的商机,消费者对洋品牌的信任度下滑,洋品牌奶粉的质量安全受质疑,消费者把目光开始向本土品牌奶粉市场转移。本土品牌奶粉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如果本土奶粉品牌能抓住市场消费者的眼球的话,在市场中也将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

3、深圳哈根达斯冰淇淋蛋糕出自黑作坊

本月16日,深圳爆出哈根达斯“黑作坊”事件,深圳质检局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线索对其无证生产加工作坊进行调查,查实后对其进行查封取缔。事件发生后,从其它地方的分部到上海通用磨坊中国区总部都表示与自己无关,这使哈根达斯的忠实消费者开始迷惑,哈根达斯冰淇淋也遭遇质疑质量的危机。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哈根达斯黑作坊事件暴露出三方面的问题:跨国名企无视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消费者权益;国内食品行业的市场监管力度不足;消费者“崇洋”误区。事件的发生将有助于国家法规体系的完善,加快《食品安全法》等法规完成的步伐;推动食品行业

市场监管力度加强,规范市场;引导消费者走出“崇洋”误区。同时告诫国内食品企业,任何一个品牌,在销售、生产或其他环节,必需严把质量关,为投机、追求利润而忽视质量管理的做法,最终会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抛弃。

4、40多万盒上海维他奶使用过期原料

5月底,40多万盒上海维他奶使用过期原料的事情被查后,也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据悉,因为维他奶(上海)有限公司称其一批2004年4月8日至7月8日生产的250毫升椰子味豆奶使用了“过期”原料而需要召回时消费者才得知该款维他奶出现了问题。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维他奶事件”再次给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敲响了警钟,说明即使食品成品通过质量检验,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企业作为产品上市的质量把关者,应该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作好产品原料选择,成品检测等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质量保证才是争取更多消费者的正确手段。“维他奶事件”同时也对国内的食品检测标准等提出质疑,预示国内食品检测需要进一步规范,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行业竞争状况

1、龙头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企业市场动态

伊 利潘刚当选董事长餐饮奶成都紧急布点乌兰察布乳品厂奠基与长富的谈判有突破性进展首个省级乳业研究机构成立安徽益益乳业代加工的鲜奶产品上市

蒙 牛赞助驰名商标内蒙古巡展 荣登内蒙古民营企业50强在马鞍山投产亚洲最大冰淇淋生产线投资3.5亿在黑龙江尚志建液态奶基地集团总裁获中国企业具有影响力职业CEO称号

三 鹿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与上海国际纸业缔结战略联盟

光 明牛奶回收加工再出售一事被曝光

雀 巢雀巢奶粉又有两批碘超标

在本月乳品市场因丑闻事件出现危机的时候,伊利作为行业内龙头,通过布局市场、扩大产能、扩大同业合作等一系列的举措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根据伊利的发展规划,“扩充奶源基地,完善产能布局”是其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公司为了解决奶源基地紧张的问题,先在3月联手牛妈妈乳业,后从4月开始与长富展开布子南方的合作谈判,直至本月出现突破性进展。如果伊利获得长富奶源基地的控制权,将在华东和华南市场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对进军南方市场作好铺垫。不仅如此,本月潘刚正式成为集团董事长也将对公司向这更高层次迈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蒙牛酸酸乳受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狂热追求,蒙牛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作为国内乳业龙头蒙牛在成功营销的同时也不忘企业产能的扩大,因为光辉的品牌还是需要实质的产品去支撑。本月蒙牛先后在马鞍山、尚志投巨资建乳品基地,也说明集团欲通过增加产能,进一步控制北方市场。蒙牛酸酸乳在全国旺销也说明了乳酸菌饮料将成为乳饮行业新趋势,随着蒙牛酸酸乳影响力的日渐扩大,乳饮市场也将越做越大。

本月14日,庄三鹿乳业与上海国际纸业正式缔结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联姻后的第一个“新生儿”——上海国际纸业“新鲜屋”包装的三鹿“贰佰亿”活性乳酸菌饮料正式进入北京市场。在蒙牛酸酸乳“健康新概念”和独特“口味”的带动下,乳酸菌饮料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乳饮市场也越做越大,三鹿借此次合作,率先进入乳饮行业也说明其看好乳饮市场的发展前景。三鹿通过分享国际纸业尖端技术和先进经验,为国内消费者生产出更多适合中国人口味和需求的产品,推动三鹿乳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高潮。

本月6日,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涉嫌将变质的牛奶回收加工再出售一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光明成为业内外的众矢之的,市场销售出现较大下滑,市场份额被竞品抢走不少。光明事件暴露出国内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同时也反映出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感之失。任何一个在竞争中取胜的品牌,企业管理层应放弃单纯追求利润的想法,确立社会利

益最大化目标,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同时光明事件给乳品行业以警示,刺激消费者逐渐成熟,促进市场逐步规范,并推动行业趋于健康发展。

随着上月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被检测出碘超标后,本月22日,批次为20040910的雀巢成长奶粉1+(适用1岁以上幼儿)被查出含碘超标。这一事件充分暴露我国乳业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原奶紧缺且污染严重;奶源争夺加剧致使产品质量无保证;成本过高检测质量难以保证。免检的头衔成为企业的保护伞也是问题之一。但雀巢奶粉出问题为国产奶粉带来新的机遇,洋品牌奶粉的质量安全受质疑,消费者开始把目光向本土品牌奶粉市场转移,所以本土品牌奶粉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2、新品开发状况分析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针对本月开发的新品中部分具有特点的产品进行归纳整理如下: 品类品名生产厂家

酸奶D3高钙酸奶上海悦家食品

茉莉花扬大乳业

乳酸菌饮料贰佰亿三鹿

近日,上海悦家食品公司D3高钙酸奶产品上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该公司在此次推出的酸奶产品中,特意添加了钙以及维生素D3等营养成份,使得产品更具卖点。该产品主推儿童饮料市场,经消费者口味测试,受到一致好评。

扬大乳业的“茉莉花”酸牛奶由扬州大学乳品研究所研制,以扬大乳业自营牧场绿色生鲜牛奶、茉莉花为主要原料,经巴氏消毒、发酵等乳品独特加工工艺精制而成,产品不但具有酸牛奶的健胃开脾、预防多种疾病的独特功效,还有淡淡的茉莉花香味,饮后齿颊留香、心旷神怡。这项中国乳制品市场上第一个凝固风味酸牛奶——四季“茉莉花”酸牛奶,正式被国家专利局批准注册成功。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6月乳品行业内开发的新品比较少,主要在酸奶品类。由于多数企业将新品开发集中在冰淇淋市场,所以其它品类的新品开发步伐趋缓。本月酸奶新品的开发凸现功能性逐渐增强的趋势,可以预计口味多样、功能性增强仍是乳品新品开发的主流方向。

五、发展趋势预测

1、气温升高,冰淇淋市场的空间将扩大,冰淇淋市场的整体销量将会增加。

2、洋品牌奶粉遭遇信任危机,本土品牌奶粉将有新的发展机遇。

3、酸奶的竞争将会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激化,新品开发增多。

4、液态奶市场销售会出现短期的低潮,但随企业促销活动的增多将逐渐恢复。

7.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篇七

(2010年1季度)

【摘要】 受到工业企业开工率回升、西南大旱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运行出现向好迹象,主要表现在淡季煤价止跌企稳、港口及电厂煤炭库存趋降、煤炭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改善。

2010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7.51亿吨,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4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分别为2.56、2.13和2.80亿吨,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49%、11.90%和23.80%。价格方面,虽然2、3月份出现了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上涨行情后的短期回调,但相比上年同期仍有明显上涨。同时,煤炭铁路、港口发运量均超越危机前同期水平,反映煤炭实际需求已经出现回升。

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累计出口煤570万吨,同比下降22.7%;进口煤4441万吨,增长2.26倍;原煤净进口3871万吨,实现贸易逆差36.59亿美元。1~3月当月进口量分别为1607万吨、1311万吨和1522万吨。

由于煤炭需求旺盛,价格保持较高水平,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显著向好。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56.94%,增幅比上年大幅提高36.18个百分点,比2009年1~11月提高46.52个百分点;行业累计利润总额为3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8.6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3.5%。2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为14.46%,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2个百分点。

预计二季度宏观经济继续向好,火电需求仍将保持高位,对煤炭的需求仍然旺盛;供给方面,全国范围的安全整顿、淘汰落后产能等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山西省整合煤矿产能释放的影响,从而使煤炭供给趋紧;国际市场方面,国际煤价的上涨将增加进口煤炭成本,支撑国内市场需求。综合分析,二季度支撑煤价企稳的因素较多,预计煤价将在目前水平上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报告正文下载

***************************************************************************************

目录

Ⅰ 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一、煤炭生产、消费同步上升,市场稳定

二、煤炭价格盘整趋稳,回调幅度有限

三、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

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

五、企业景气指数逐季回升

六、行业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向好

七、主要产煤省产量同比保持较高增速八、二季度煤炭行业运行状况将继续改善Ⅱ 行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三、产销情况

五、盈利情况

六、行业运营绩效

(一)成长能力

(二)盈利能力

(三)偿债能力

(四)经营能力

七、不同规模企业运行情况

(一)产品销售收入

(二)利润

(三)亏损企业亏损额

(四)亏损深度

八、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运行情况

(一)产品销售收入

(二)利润

(三)亏损企业亏损额

(四)亏损深度

九、重点地区产业运营状况

(一)产品销售收入

(二)利润

(三)亏损额

(四)亏损深度Ⅲ 行业热点、焦点问题

一、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召开全体会议

二、发改委通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三、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步伐加快

四、山西省实行煤矿环保审核制

五、河南省借鉴“山西模式”实施兼并重组

六、哈密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规模进展迅速

七、中煤集团斥资3000万澳元澳洲采煤附录

一、行业说明

二、指标及公式解释

图表目录

 图表 1 2010年一季度我国原煤、洗煤产量图表 2 2009年以来我国原煤月度产量及增长情况图表 3 2009年以来大同动力煤坑口价走势图表 4 2009年以来秦皇岛煤炭平仓价走势图表 5 2009年以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图表 6 2010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出口情况图表 7 2010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情况图表 8 2010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贸易平衡情况

 图表 10 2010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图表 11 2009年以来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图表 12 2010年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景气指数图表 13 2010年1~2月煤炭行业效益情况图表 14 2008年以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销售利润率图表 15 2009年以来各月煤炭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图表 16 2010年一季度各省(市、区)原煤生产情况图表 17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业规模情况图表 18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本/劳动密集度情况图表 19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销情况图表 20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本费用情况图表 21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本费用结构图表 22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盈利情况图表 23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长能力图表 24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盈利能力图表 25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偿债能力图表 26 2010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经营能力图表 27 2010年1~2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企业规模运营状况图表 28 2010年1~2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经济类型运营状况图表 29 2010年1~2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省市运营状况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1、首先是要有钱。首先注册公司要花钱,我国各地一般规定房地产公司最低注

册资本为1000万元;买地要花钱,具体多少钱要看是什么地方了,自己很

容易算出来的,一般都是天文数字;

2、公司注册后必须办理开发资质才能获取房地产开发资格,开发资质分为一、二、三级,一级资质可以在全国开发;二级资质可以在省内开发;三级

资质只能在本地市开发。初次申报只能申请三级资质或暂定三级。这个一般

不需要花钱的,但办理周期要3个月至半年,如果想快,就花钱,3万元-

5万元就行,可以保证1个月办完。

3、有了资质,你就可以称为房地产开发商了,就可以买地开发了。目前商

品房开发一般只能通过招拍挂市获取土地。

4、拿到地后,还有很多手续要办,大的手续有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

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

(预)售许可证。办理五证过程中要涉及很多部门、很多手续,几乎涉及地

方政府所有部门。如工商、税务、建设、建管、规划、房管、土地、物价、人防、气象、消防、环保、地名、计委、测绘、白蚁防治、设计院、拆迁办、城管等。

5、前期手续花费各地标准不一样,但大致是每平方150-250元。

6、你的问题要想说清要说很多的,有什么产明白再问我,希望能帮助你。

房地产开发按照企业条件分为四个资质等级。各个资质的条件如下:

【一】一级资质:(1)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5年以上;(3)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30万平方米以上,或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连续5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

率达100%;(5)上一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不少于4人;(7)工程技术、财务、统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8)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9)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二】二级资质:(1)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3年以上;(3)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1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连续3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5)上一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10人,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不少于3人;(7)工程技术、财务、统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8)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9)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三】三级资质:(1)注册资本不低于800万元;(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2年以上;(3)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4)连续2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5).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不少于2人;(6)工程技术、财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统计等其他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初级以上职称;(7)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8)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四】四级资质:(1)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2)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1年以上;(3)已竣工的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4)有职称的建筑、结构、财务、房地产及有关经济类的专业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不少于2人;(5)工程技术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初级以上职称,配有专业统计人员;(6)商品住宅销售中实行了《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7)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材料包括如下内容:

1、企业资质申请表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企业章程(复印件);

4、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复印件);

5、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6、企业负责人(企业经理)身份证明;

7、企业负责人(企业经理)职称证书;

8、企业负责人(企业经理)任职文件;

9、企业负责人(企业经理)毕业证书;

10、技术负责人身份证明;

11、技术负责人职称证书;

12、技术负责人代表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13、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

14、技术负责人毕业证书;

15、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16、财务负责人职称证书;

17、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

18、注册执业人员的注册执业证书;

19、注册执业人员与原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证明及新单位的聘用劳动合同;

20、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

21、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

22、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毕业证书;

23、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养老保险凭证;

24、非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原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证明及新单位的聘用劳动合同;

25、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

26、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

27、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的养老保险凭证;

28、特殊专业技术人员与原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证明及新单位的聘用劳动合同;

29、企业设备证明(1、设备购置发票或租赁合同,2、设备台帐,3、仪器清单);

30、厂房证明(厂房的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

31、安全生产条件有关材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企业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33、企业财务报表(企业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包括(1)资产负债表,(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现金流量表,(4)工程结算收支明细表,(5)财务报表附注);

34、企业统计报表(企业近三年建筑业行业统计报表:(1)建筑业企业生产和房屋建筑、财务情况年报基层表,(2)中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3)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表,(4)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表);

35、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36、企业工程业绩的相关证明材料((1)工程合同、(2)中标通知书、(3)竣工验收备案表、(4)质量核验资料、(5)工程决算资料等);

37、资质证书变更申请(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变更审核表);

38、改制重组方案(企业改制、分立、合并方案);(包括新企业与原企业资产、人员、工程业绩的分割情况);

39、上级资产管理部门或者股东大会的批准决定(企业改制、分立、合并的批准文件、股东会决议);

40、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同意改制重组的决议;

41、资质证书增补申请等材料;

42、遗失声明;

43、企业近三年银行授信凭证;

44、企业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税票或境外工程的工程结算凭证;

45、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分中心认证的证书或有效核准文件;

46、国家级工法的认定文件;

47、专利技术的认定证书;

48、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证书;

49、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行业标准的发布通知(或发布令)、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等资料复印件;

50、劳务分包企业应提供标准要求的人员岗位证书、身份证明;

51、改制、分立前企业近三年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

52、合并前各企业近三年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及最新合并报表;

53、(企业改制、分立、合并应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54、建筑业企业资质延续申请表;

55、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关于变更事项的决议或文件;

56、企业原工商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同意资质变更的书面意见;

57、变更前原工商营业执照注销证明及变更后新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5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59、(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1、主要荣誉证书;

8.中国印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篇八

第一节中国印刷市场竞争格局区域分析

一、珠三角

珠三角是我国印刷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的地区,以港澳台及发达国家印刷企业的大举落户为强大动力,以应用最新技术为保证、以外向型、高档印刷为发展目标、以地方政府全方位支持和规划为支撑,以此形成了全国公认的珠三角模式,造就了占据全国印刷业十个第一的广东印刷业。

1、印刷企业数占全国第一,根据行业统计,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省共有印刷企业14723家。作为核心地带的珠三角自然是这些第一主要创造者。

2、民营企业数占全国第一;灵活的机制、敏锐的市场反应是紧跟国际市场潮流的保证。

3、三资企业数占全国第一,广东现有三资企业1600家,约占全国2284家三资企业的70%;三资印刷企业所占的工业产值占全省印刷的40%以上。

4、行业产值占全国第一,占全国30 %;

5、印刷加工出口额占全国第一,占全国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二;外单已成为珠三角印刷企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外向型经济已经成型。这是珠三角具备的最

6、采用新技术及进口印刷设备占全国第一,广东省不管是用汇量上还是引进设备台(套)上均为全国第一;

7、CTP拥有量占全国第一,截止到2003年9月底,CTP全国拥有量为226台,其中广东省拥有129台,占57%;

8、印刷企业100强占全国第一,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广东省就有31家印刷企业入围;拥有像虎彩集团、雅图仕、张家边集团等一大批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印刷企业。

9、经济效益全国第一,据广东省印协提供的数字,省印刷企业年利润为50多亿元;

10、重视印刷企业文化建设全国第一。

可以预见,在今后五年内,珠三角印刷企业仍将是全国印刷企业的排头兵。最近,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提出要联合香港将珠江三角地区打造成国际性的印刷中心,已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报告。这个思路得到了珠三角印刷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广东省政府03年通过的广东省文化大省的建设纲要中,已正式列上了在“珠三角建设国际性的印刷中心”的内容。同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已经印发了《关于“十五”后三年印刷业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提出了今后重点项目就是在珠三角建设国际性的印刷中心。

二、长三角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年销售额以15%速度增长,上海现有印刷企业1600家,三资企业200家,有高速商业轮转机有20台,居全国第二;2003年上海印刷工业产值已达200多亿元,而江苏、浙江都超过了200亿元。在全国印刷业总产值中,长三角地区占有近1/3的份额。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中,该地区有33强,年产值87亿元,两项都超过珠三角地区。2000年,印刷业被上海市政府列为6大都市型产业,并加以扶持。闸北区经市政府批准,将印刷业作为“一区一业”的特色产业;普陀区建立了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闵行区大力发展印刷包装业:浦东新区专门制定了区印刷业十五发展规划。

长三角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代表着中国经济和中国印刷业的未来。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有雄厚的资金积累。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前10名中,上海高居榜首;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在最新选出的全国

综合竞争力10强城市中,长三角领走4席。目前,长三角地区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2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1/4。轻工、电子等制造业发达,已经成体系;区域内有多家国家级开发区、外向型经济渐成主导力量。

中国金融、商业、工业中心。据统计,世界前500强企业之中已有半数以上进入上海;截至2003年5月,已有32家跨国公司将总部放在了上海。亚洲包装中心已定在杭州建设;会大大加强长三角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驻。从而使长三角成为“内地印刷速度增长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板块之一”。

三、环渤海经济区

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印刷业增长在加快,北京市拥有2l台商业轮转机,居全国领先地位。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出版物基地,集中了全国41%的出版社、20%的期刊和10%报社,书报刊出版总量占全国的30-40%。北京现有印刷企业1748家,以国有企业为主,三资企业108家,年产值89亿元。环渤海城市发展区目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从未来发展上,一是在该区域内重量级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一直没有形成。二是圈内合作谈的多,落实的少;三是区域内印刷制造业配套体系没有形成,外向型企业少,规模较大的企业少。因此,要把这个“圈”画成型,还需在区域政策协作上下功夫。

三个三角,特别是珠三角,为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明确了道路。即:

1、充分认识三资企业在印刷行业的龙头的作用,它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又带来了科学管理、又带来了了客户订单,以及资金。

2、引进和采用最新技术是行业和地区发展关键,技术本身就是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技术又是时间和效率的代名词,是及时交货的保障,又是单位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内在原因。珠三角地区CTP、高档胶印机的保有量在全国都占有4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谁先采用了先进技术,谁就有了竞争优势。

3、发挥民营经济的促进作用,着力进行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4、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广东出口加工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充分利用港资、外资大举进入的机会发展外向型印刷经济。WTO后,也给其它地区的印刷业带来了机会。

第二节中国印刷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印刷企业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

印刷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经济成份逐步缩小,混合型所有制经济正在不断扩大。

据9万家印刷企业统计,国有和集体企业占34.5%,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外资和中外合资公司占21%,个体、私营企业占39%,已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印刷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区域性印刷产业带正在加速形成与发展: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个印刷产业比较发达的区域产业带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加速发展。广东省2003年的印刷业销售额已达到700亿元,已成为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全省企业数量、销售额、三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数、出口额、引进设备、CTP拥有量、经济效益等十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拥有像虎彩集团、雅图仕、张家边集团等一大批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印刷企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上海将印刷业列为都市型工业,年销售额以15%速度增长,江苏、浙江两省印刷业产值均超过200亿,并已形成南京、无锡、苏州、江阴、杭州、温州、宁波等中心城市为纽带的产业链群体,印品市场覆盖全国。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印刷业也在加快掘起,北京市拥有21台商业轮转机,居全国领先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与措施的逐步到位,东部发达地区的印刷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也将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动开发带动中部、西部地区印刷

业的发展。

第三节中国烟包市场态势分析

一、随着烟草大企业集团的逐步形成,卷烟品牌将超大幅度减少,烟包生产集中度趋高到2003年底,国内年产量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将全部关闭,10-30万箱的烟厂也将在近两年内被30万箱以上规模的大卷烟厂兼并重组。全国180多家烟厂的生产计划将首先集中到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确定的36家大型卷烟厂中,其卷烟牌号由过去的2000多个,缩减到200个左右。与此相适应,烟包制品的品种将大幅度减少,单品种的数量相应增加。这一改革进程预计到2005年底完成。

伴随第一步“关小强大”改革的同时,组建中国烟草大企业集团的序幕也已经拉开。以上海、云南、湖南等几个烟草强省(市)为龙头的跨地区兼并已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国烟草最终会在2008年左右,通过市场和行政两只手,在国内组建起三个左右超大规模的、相互竞争的烟草集团,每个集团的年产量都在 1000万箱以上,品牌集中在30个左右。届时,烟包生产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大。

二、烟包生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烟包生产企业将面临转产

目前全国专门生产烟包的企业在100家以上,其中烟草行业独资、控股和参股的包装印刷企业有30家左右。随着中国烟草集团化改革,预计烟草系统外的包装印刷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将越来越大,有些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将面临转产。烟草行业自己的一些包装印刷企业,也将因技术、设备、管理等原因退出烟包市场。

三、烟包设计将向着“简约”和“豪华”两极发展

由于目前烟包在我国卷烟制造成本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卷烟与国外卷烟的竞争力,因此借鉴国外烟草的经验,国内各卷烟企业在主要品牌的烟标设计上将趋于向“简约”。以软包“红塔山”和软包“白沙”的设计为主要特点的大品牌卷烟,将在我国卷烟市场唱主角。这一需求,对于“设备先进、技术精湛、实力强大”的烟草包装印刷企业比较有利。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层次复杂,文化背景和西方有较大的区别,卷烟作为礼品赠送是一种非常普遍现象。因此,只要卷烟不退出礼品市场,包装“精致、豪华”的卷烟肯定会有长期的需求。尽管这部分卷烟数量不大,但其包装利润率相对较高,对于“擅长设计和做礼品包装”的烟草包装印刷企业仍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四、绿色环保包装将成为卷烟企业开发新包装的热点

上一篇:易混易错词汇总结下一篇:香港股票期货期权开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