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案例

2024-07-07

循环小数案例(精选13篇)

1.循环小数案例 篇一

【案例】

1、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

师问:你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不断重复,讲不完)这种不断重复现象不断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2、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3、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4、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

1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反思】

1、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境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恰当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合适的导入,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分散学习难点。恰当地运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锻炼、提高自己。

2、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往,一节好的课,就是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而现在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是否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否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2.循环小数案例 篇二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了包括区域、园区、企业3个层面、14个种类的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 金昌市以区域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入选, 向全国推广。

国家发改委概括的“金昌模式”特征为, 通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从依赖单一资源发展向多产业共生发展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同类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家发改委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调研, 总结提炼了金昌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经验。认为金昌市作为资源型城市, 在做大做强镍钴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 大力开发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通过企业联合, 构建产业共生体系, 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硫化工、氯碱化工和煤化工等主导产业循环链接、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依靠技术创新, 纵向延伸, 横向拓展, 建设了“硫化铜镍矿开采—粗炼—精炼—镍铜钴压延及新材料”、“冶炼尾气—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烧碱—氯气—PVC—电石渣—水泥”等产业链, 促进产业结构由单一有色金属向化工、新材料、建材等多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回收余热资源生产蒸汽, 供热系统形成热电联产, 中水全部用于生产, 固体废弃物、尾矿再选, 废渣用于生态恢复和矿山充填, 吃干榨净, 变废为宝。在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同时, 能耗、用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3.循环小数案例 篇三

循环论证是指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简单说,就是用假设证假设。本文通过两个典型课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循环论证的不妥之处,期望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教学中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课例一: 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定律这一类课的教学一共有以下内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分数。

从教材编排(人教版)可以看出,这一类课教学的思路基本一致,即:情境引出具体算式——计算得出两组算式结果相等——观察算式,初步感知规律——学生自己举例并分别计算——观察所有算式,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计算得出两组算式结果相等”以及“学生自己举例并分别计算”两个环节中出现逻辑错误。下面以乘法分配律(图1)为例具体说明。

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1. 通过情境,分别引出算式:(4+2)×25、 4×25+2×25

2. 分别计算,发现结果相等,板书(4+2)×25?茔 4×25+2×25

3. 引导学生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及结构。

4. 学生自由举例。

……

进行到此环节,乘法分配律还没有形成,要求学生举例,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及数学结构表达式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下一环节学生能初步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及正确表达;二是增加更多的实例,让规律的得出更合理、更有说服力(至少对于学生而言更有说服力)。在此,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规律这类课(包括找规律、运算律)的教学,所采用的基本都是不完全归纳法。所谓不完全归纳法,即以某类对象中个别的或特殊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为前提,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的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在乘法分配律这一课中,(4+2)×25 = 4×25+2×25以及学生所举的例子(算式)都是个别对象,一般结论是指(a+b)×c = a×c+b×c。由于不完全归纳法没有穷举考察对象的全体,因此它的结论属于似真推理,严格来说,其结论的正确性需要进一步证明。但是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教材并没有作此要求。只是用不同形式表达了让学生举出更多实例的要求(图2),因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时,一类对象被考察的个别对象越多,范围越广,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在乘法分配律一课中,教材没有安排让学生举例,但是《教师教学用书》却特别说明:学生完成“想一想”后,可以让他们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

回到刚才所说的让学生举例的环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明白:让学生举例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具体算式(个别对象),让学生能从较多的算式中找到共同点(某种属性),即乘法分配律。也就是说,在此环节,乘法分配律并没有得出(还只是一个假设),更不能运用。更具体地说,学生举例的时候,思维顺序应该是:分别写出(a+b)×c和a×c+b×c这样结构的两道算式,然后通过计算,得出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才能在两道算式中间添上“=”;或者先写上“=”,然后分别计算,确认其结果相等,或者用其他方式说明其结果相等,例如:用乘法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在听学生汇报并板书学生的例子时,也应该按以上思维顺序进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多次听这节课,多次都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一:学生“用结论证结论”

举例环节,部分学生所写算式通常从左写到右,如:(6+8)×9 = 6×9+8×9 ……。学生之所以这样写,说明他们已经把“(a+b)×c = a×c+b×c”当成正确的结论,即已经默认它是正确的,是可以运用的。也就是说,学生这样做,其实质已不是举例来进一步证明结论,而是在运用结论,已经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笔者每次听这一类课,到此环节,一定会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思维过程,每次都会发现班上有部分孩子不计算,直接从左写到右。

现象二:教师“默认”“用结论证结论”

如果说,学生犯循环论证的错误是“情有可原”——想偷懒(不计算)、逻辑思维不成熟等。那么,教师会怎样处理呢?部分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1.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或学生说,教师板书);

2. 学生从左至右依次板书(或教师按照学生说的过程从左至右依次板书);

3. 观察所有算式,找相同点;

4. 总结规律,形成结论。

不难看出,以上教学,教师默认了学生的思维错误。课后,本人找执教教师访谈,或者与所有听课教师交流,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根本没有意识到逻辑错误所在,即自身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二是部分教师只重知识的教学,忽略思维方法的引导。部分教师表示,当时感觉似乎有点不妥,但是急于想得出结论,也就没太在意,一带而过了。

也许以上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以及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远比得到一个结论、记住一个知识点重要。不说长远,仅就小学数学而言,此类课占有一定课时数和学习量,其学习方式和思路也基本一致,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应该在这一类课的起始课,即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时,做好充分的研究和设计,注意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渗透和培养,为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打好基础。

课例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通常都会安排数方格(图3)环节。

数方格计算面积,其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以直观计量,且基于学生原有认知和经验(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已经使用过);二是暗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者之间的联系;三是通过数据,可以为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提供依据(或者为证明猜想提供例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数方格的教学,是为探索平行四边面积计算公式所进行的必要的铺垫,但无论如何:此环节没有得出公式,更不可能运用公式。然而,听课中,笔者多次在此环节遇到以下问题:

教师布置数方格任务,学生开始独立或小组合作数方格,完成表格填写。

此时,笔者观察到:学生填写表格时,通常只数“底(长)”和“高(宽)”的数据,面积的数据则通过计算得出。以下是笔者和学生的对话:

笔者:××同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你怎么知道的?

生:算的,6×4=24。

笔者:为什么用6×4呢?

生:6是底,4是高,底乘高。

笔者:你认为用底乘高就可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嗯!

以上是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的思维逻辑。形成这种认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已经先学,明确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高;二是受前面环节“猜想”的影响,把“猜想”当成了结论;三是受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影响,直接进行迁移!不管是哪种情况,在这里,学生始终没有明白的思维逻辑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需要通过自我探索、证明才能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这一思维逻辑,教师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以下是汇报环节的教学片断(学生数方格之后,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数的结果?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师:长方形呢?

生: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数的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对的,非常好!那你们观察一下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

很显然,以上片段教师并没有纠正学生的思维过程。那么,教学中该如何处理比较妥当呢?笔者建议:一是学生汇报后,教师要强调并确认面积是数出来的。可以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问学生:大家都数了吧?我们一起数一数。然后带着学生,通过课件演示,重数一次。第二,纠正个别学生的逻辑错误。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如果怕伤害学生自尊,也可以虚拟一个人物),将采用计算得到面积的思维暴露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辨析,在辨析中明确问题所在,最后得到正确思维方法。

以上两个课例中提到的逻辑错误,是笔者在多年听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期望通过以上分析,能让教师建立正确的认识,避免此类问题重复发生。在教学中,其他逻辑错误同样存在,如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在此,也呼吁教师多了解和学习逻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中注意遵循教学的序、知识的序、思维的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

4.《小数乘法》教学案例 篇四

王鹏飞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例1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提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问题:(1)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3.6×2.8(2)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2.8×1.15 提问:这两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2、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1、初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1)估算初步探索: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小组合作: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把3.6和2.8都看作3,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把3.6看作4,2.8看作3,4×3=12,面积应该比12平方米小一点。(2)笔算进行探索。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已经知道了3.62.8的积大概在9的左右。那么实际的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还应该学会计算的方法。通常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进一步启发:回想一下以前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这样你会做吗?

让学生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

讨论:这样后,得到的积是不是原来的积?为什么不是?那主要的变化在哪里?

4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认真看书上例题,进一步弄清书上的竖式图示的意思: 原来两个小数都当作整数相当于都乘了10,积是原来的100倍,只要把现在得到的积除以100,就能得到正确的积。

问:正确的结果与我们估算的结果接近吗?能正确估算结果的同学真棒。

2、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试一试”

(1)根据刚才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计算出2.8×1.15的结果吗?你能借87页上的示意图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相当于这两个因数乘了1000,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积的1000倍。要使现在的积等于原来的积,只要用3220除于1000。

问:现在的积可以化简吗?结果是多少?

三、概括推理,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比较例题与“试一试”的计算过程。观察例1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再观察“试一试”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你能说一说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师:现在你能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了吗? 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在全班里交流你的想法。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四、实际练习,内化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校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独立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五、反思总结,深化提高。

今天我们应用了以前原有的知识,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经过这个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地方?

5.《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篇五

随县环潭镇第二小学

张秋菊

《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教学内容。本案例是我在2014年4月15日校内骨干教师献课活动中上的一节公开课。

【案例描述】

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月?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一年有多少天?咱们班有多少人?(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65,366,52)师: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呢? 生:都是整数。

师:今天老师又为你们带来了一些新数,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42.35、0.42、154.08)这些数和整数有什么不同? 生: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生:叫小数。

师:你们真聪明!想不想认识小数?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情境,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学习分数时,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小横线,我们把它叫做分数线,小数中间的小圆点,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生:小数点。

师:对,就叫小数点,仔细观察一下小数点将小数分成了几个部分? 生:两个部分。师:哪两个部分?

生:小数点左边部分和小数点右边部分。

师:左边的部分叫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叫小数部分。)

师:你会读小数吗?哪位同学读一读?(多媒体出示:42.35、0.42、154.08)生1:四十二点三十五。生2:四十二点三五。师:哪位同学读的对? 生:第二位同学。„„ 师:读小数时整数部分应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师:除了老师写的这些小数,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生1:超市里.生2:数学书的定价是4.60元。生3:我这里有0.7mm的铅笔芯。生4:同学的身高。„„

师: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粗细。

师: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当用小数来表示商品的价格,物体长度的时候,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从你们的脸上老师已读出了答案。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老师将带你们参加一次愉快的数学之旅,好不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对小数的演示和收集生活中的小数,帮助学生形成对小数的初步印象。我通过学生互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小数的读法;通过学生自主收集生活中小数,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小数,小数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积极的认识小数、学习小数。

师:可别贪玩,我们可是有任务的哟!想知道旅行的第一站在哪里吗?请看大屏幕,这是哪里?

生:超市里。

师: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许多的商品。

师:看一看,在每一种商品前都有一个什么? 生:价格标签。

师:仔细观察一下商品的价格标签,你发现了这些商品的价格都是用什么数表示的?(多媒体出示商品的价格标签

火腿肠:5.98元,牛奶:0.85元,面包2.60元)生:这些商品价格都是用小数表示的。

师:你们观察到可真仔细,不过老师的问题就来了,你知道这些用小数表示的价格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学生汇报:要求先读出小数表示的价格,再说出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师:答案和屏幕上显示的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师:看来大家已经了解商品用小数表示的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仔细观察这三种商品的价格,你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元。

师: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数表示什么? 生:角。

师: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数表示什么? 生:分。

师:同学们,这一站的旅行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明白了用小数表示商品价格的含义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谁想挑战一下?

教师多媒体出示:3元5角8分=()元(用小数表示)生:3.58元。

师:你真棒!不过老师要提醒你们写小数时注意小数点应写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而且它是一个小圆点,千万别写成了逗号。

[设计意图]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以数学之旅的形式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看来大家学的还真不错,接下来老师将带领你们来到本次旅行的第二站——同学们自己的生活里。请看大屏幕,图中的同学在干什么? 生:测量身高。

师: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1米4分米。

师:观察一下,这个同学的身高是用什么做单位的? 生:米和分米做单位的。

师:如果只用“米”作单位,该怎么办?想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生: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由学生的身高问题引入新知,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过渡自然,很好地衔接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中。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看大屏幕,屏幕上画的什么? 生:1米长的线段。

师:大家数一数这条线段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10份。

师: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分米? 生:1分米。

师:它占1米的几分之几? 生:。师:因此1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就是米。当然它也可以用今天认识的小数来表示就是0.1米。大家看一看,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什么? 生:1分米。

师:还有哪些同学认为表示1分米的,请举手。对,0.1米就是1分米。那么3分米呢,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米,0.3米。

师:那么谁来告诉老师8分米是多少米?7分米是多少米?0.5米是多少分米?(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8分米=米=0.8米 7分米=米=0.7米 0.5米=米=5分米)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还真不错!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前面测量身高的那位同学吗?为不能很好的用米作单位表示自己的身高,他一直很烦恼,你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多媒体出示该同学的图片,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1米4分米=()米 师: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一站的旅行你开心吗? 生:开心!

[设计意图]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探索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新知的教学开始,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一位小数和十分之几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最后一站将开往哪里吗?上一站,我们帮助同学解决了用米作单位表示身高的问题后,小蜗牛听说了,也想请你们去帮忙,你们愿不愿意? 生:愿意!

师: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把米尺,我们已经把它平均分成了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生:1厘米。

师:它占1米得几分之几? 生:。

师:小蜗牛一次爬1厘米,1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 生:米。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1分米可以用0.1米表示,那么1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小数又该怎样表示?

生:0.01米。师:上一站我们已经知道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表示分米,哪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上的1表示什么呢? 生:厘米。

师:你真棒!小蜗牛3次能爬多少厘米? 生:3厘米。

师: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 生:米。

师: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0.03米。师:18次呢? 生:米,0.18米。

师:78厘米等于多少米?0.65米等于多少厘米?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78厘米=米=0.78米、0.65米=厘米=0.65厘米)

师: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一学就会。仔细观察0.7,0.8和0.78,0.65这两组小数,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

生:0.7,0.8小数点后面都是一位数,而0.65,0.78小数点后面都是两位数。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像0.7,0.8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数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像0.65,0.78这样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的小数叫做两位小数。(板书:两位小数)师:再仔细观察这几个式子,看看什么样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什么样的分数用两位小数表示?

(小组内讨论交流)生:十分之几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用两位小数表示。(板书:十分之几 百分之几)教师总结:十分之几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百分之几的分数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同学们这次的旅行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有位名叫王东的同学听说你们很热心,也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多媒体出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只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1米30厘米=()米)(小组讨论后交流,并说说思考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愉快的数学之旅”的活动,在帮助小蜗牛解决问题教学中借助于具体的计量单位,多媒体演示,以及对比和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学生很快就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这个知识重点。师:旅行结束了,这节课也将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收获。生1:我知道带有小数点的数叫做小数。生2:我学会了读小数。

生3:我知道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生4: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生5:我学会了帮助别人。

师:老师建议你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做一件事,好不好?(多媒体出示学生作业: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并用米作单位表示出来。)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都很努力,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下一节继续努力,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交流,既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总评与反思: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个主题。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就学生起点来说,虽然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是第一次,但学生对小数却不是很陌生的。大部分学生应该对以“元”作单元的小数是识别的,并且能读写小数的。针对这样的知识起点,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物、测量和帮助别人的情境,并结合具体的情境来认识小数,理解小数。课堂教学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能通过分数来揭示小数、理解小数,促进学生对小数认识。

针对该内容在本节中的重要性,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小数。2.借助常用计量单位,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学生观察、交流探讨等学习方式,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的意识。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认识小数,感悟小数的意义。

6.生物血液循环案例及反思的论文 篇六

一、《血液循环》案例描述

回答得十分准确。教师进一步追问“逐渐凸显又是为什么呢?”教师用缓慢温和的声音强调“逐渐”两字,学生很快从课本的阅读及动脉血流速度快的暗示下,得出静脉血流速度较慢的结论。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积极的肯定。教师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景,用以说明动、静脉的特点。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的提问,离不开教师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课堂问题的层层深入。更离不开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创设情景,把这种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成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这就是教育艺术,这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③毛细血管:学生带着问题“毛细血管壁最薄,薄到什么程度呢?它的功能是什么呢?”阅读课本找出毛细血管的与动脉静脉的关系及功能。教师绘图演示毛细血管中红细胞的单行通过,说明它的流速之慢:。让学生用认为准确的语言描述这一现象。学生极力地用自己的词汇表达这一现象,质朴可爱的语言多次碰撞修饰后,答案渐趋朗润、形象和准确,教师则扮演倾听者,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学生为中心。这儿教师没有拘泥于时间的安排,给学生充分自由表达交流的机会,教师学生轻松自然。学生顺理成章理解了“极慢的血流速度使毛细血管与血液及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成为可能”这一道理。

3.复习巩固:“假设生活中割破了动脉血如何流出来,割破静脉、毛细血管又会如何呢?”因为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是毛细血管的出血,对其他出血没有感性认识,所以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但学生的预见基本正确。假如这个环节加入多媒体演示或生活实例就更有说服力了,学生也能更直观的认识到三种血管的主要特征。

4.再回引入情景:“现在你们再判断,那个血案中的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呢?为什么呢?”学生分析讨论后,统一意见认为“是他杀,因为颈部的深伤口显示颈动脉的破裂,颈动脉血流速度快、血压很高,如若自杀血液一定会喷涌而出而血溅四围,不可能只局限于床上,只可能是他杀,犯罪分子掩饰了现场。”学生表现很精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派上用场”,觉得十分骄傲与自豪。这一环节安排首尾呼应,教师提问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知识的`综合辨析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教师沉着冷静,放手让学生展示,提问不走过场,重视通过生物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课堂又不失生机勃勃,这无不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体现。

5.综合运用:“到医院挂水,护士会拍拍你的手背,然后找到血管扎针,请问扎入的是哪种血管?为什么呢?”学生理由表述清晰。教师通过该情景假设强化、活化了静脉的特点。教师设计问题时细致,注意铺垫,学生都有话可说。

6.拓展提升:“假如下肢伤口感染,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的药物如何运输到伤口呢”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课后主动寻求答案,为下节课的血液循环教学作铺垫。这时课堂结束铃声就快响起。

二、课后反思

7.循环小数的分数表示公式 篇七

十进制的某个数, 如果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前一个或几个数字,就叫做循环小数。这里的“数字”指的是1,2,3,…,9.

比如 ,3.333… ,0.232323…都是循 环小数。 通常我们 把3.333…记为3.3,表示在这个小数中“3”是循环数字 ;0.232323…记为0.23,表示“23”是循环数字.

我们都知道,分数很容易化为小数(可能是有限小数,也可能是循环小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如果我们将有限小数看做是无限0循环小数,比如,0.2可以看做0.20,那么有理数集就是所有循环小数构成的集合, 无理数集就是所有非循环小数构成的集合.

循环小数和分数可以互相表示,给定一个分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一个循环小数;但是,给定一个循环小数,要由此得到一个分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本文给出了循环小数的分数表示公式, 由此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任何循环小数的分数表示.

我们的证明需要用到以下引理.

2.主要结果

3.例子

例3.1用分数形式表示下列循环小数

4.其他方法

下面以例子的形式给出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以例3.1中的例子为例展示这种方法.

5.结语

中学数学就提及有理数是分数构成的集合, 有理数是循环小数构成的集合, 但是很少有参考书给出分数与有理数的转化公式.本文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转化公式,运用这个公式,任何循环小数, 只要看一眼, 就知道它的分数形式是怎么样的.我们的结果对中学数学教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给出了循环小数的分数表示公式,由此公式我们很方便地得到任何循环小数的分数表示.

8.循环小数案例 篇八

1把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定义: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起就开始循环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1 把(1)0.9•, (2)0.2•35•化成分数.

分析 把纯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可以采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去求解. 在解答时,要把握的关键是: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常数m,并且m=10琻,其中,n是循环节数.

解 (1)设x=0.9•=0.9999…①

因为,在这里循环节数n=1,所以, m=10琻=101 =1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得:

10x=9.9999…②

用(2)-(1),得:9x=9,

解得:x=1,

同学们,你不觉得的惊奇吗?原来循环小数0.9•的结果确是整数1.

(2)设y=0.2•35•=0.235235235…①

因为,在这里循环节数n=3,所以, m=10琻=103 =100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00,得:1000y=235.235235… ②

用②-①,得:999y=235,

解得:y=235999,即0.2•35•=235999 .

规律探寻:

把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法.

但是,在应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回答是:有. 这就是我们总结的规律:

把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时,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构成的数;分母中是a个数字9;其中a等于循环节的位数.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请同学们用最简便的方法,把下列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连一连:参考答案

0.3•79

0.7•7•737

0.1•89•13

ツ懔对了吗?对照一下答案吧.

2 把混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定义 如果小数点后面的开头几位不循环,从后面的某一位才开始循环,这样的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2 把(1)0.239•, (2)0.91•8•,(3)0.351•35•化成分数.

分析 把纯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时,我们可以采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去求解. 在解答时,要把握的关键是:先把不循环的小数,转移到等号的左边,其次,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常数m,并且m=10琻,其中,n是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最后转化成纯循环小数问题求解.

解 (1) 设x=0.239•=0.23+0.009•,所以,x-0.23=0.009•,

因为,在这里,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是2,

所以,n=2,所以, m=10琻=102=10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0,得:100x-23=0.9•,所以, 100x-23=1,得:100x=24,

解得:x=625;

(2)设x=0.918•=0.9+0.01•8•,所以,x-0.9=0.01•8•,

因为,在这里,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是1,

所以,n=1,所以, m=10琻=101=1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

サ茫10x-9=0.1•8• ,

所以, 10x-9=1899=211,

得:10x=211+9=10111,解得:x=101110;

(3)设x=0.351•35•=0.35+0.001•3•5•,所以,x-0.35=0.001•35•,

因为,在这里,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是2,

所以,n=2,所以, m=10琻=102=100,

所以,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00,得:100x-35=0.1•35• ,所以100x-35=135999,

得:100x=135999+35=35100999,

解得:x=351999=1337;

规律探寻:

把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法.

但是,在应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呢?回答是:有. 这就是我们总结的规律:

把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时,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构成的数加上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与(10琻-1)的积,其中,n是循环节数;

分母中是(10琻-1)×10琺,其中,n是循环节数,m为小数点后面与第一个循环节数字之间的整数位数.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例3 在计算一个正数乘以3.57•的运算时,某同学误将3.57•错写作3.57,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1.4.则正确的乘积结果是.

解 设这个正数为x,依题意,得

(3.57•-3.57)x=1.4,

因为:3.57•=3+7+5×9(10-1)×10=35290,

所以上述方程可化为(35290-357100)x=1.4,

解得:x=180,

所以正确的乘积结果应为:

3.57•×180=32290×180=664.

试一试:

在计算一个正数乘以3.7•29•的运算时,某同学误将3.7•29•错写作3.729•,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0.01.求正确的乘积结果.

参考答案:

解 设这个正数为x,依题意,得

(3.7•29•-3.729•)x=0.01,

因为:3.7•29•=3+729999=3729999,

3.729•=3+9+72×9(10-1)×100=3657900,

所以上述方程可化为(3657900-3729999)x=0.01,

解得:x=37,

所以正确的乘积结果应为:3.7•29•×37=3729999×37=13837×37=138.

9.循环小数案例 篇九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案例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山东省冠县合顺渔业专业合作社,2009年3月26日注册登记,注册资金1120万元,占地1600亩。截至2013年底,合作社资产总额达4287万元,固定资产2826万元,销售收入8516万元。目前已形成鱼饲料加工、良种繁育、成品鱼养殖、生态立体种养、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功能区。主打产品有淡水雪龙鱼、淡水白鲳、梭边鱼、罗非鱼、澳洲龙虾、湘鲫等。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广阔,远销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江苏、上海等省市。目前,合作社苗种繁育、成鱼养殖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态渔业养殖与加工一体化项目正在建设,完整的全产业链即将形成,三产融合、南北融合的目标实现在望。

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全力推进、分步实施,循环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合顺渔业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强化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循环、生态”两大主题,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培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或避免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过不懈的努力,资源能源利用方式不断优化,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环境保护 意识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核心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被授予“全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近几年以来循环经济工作取得的骄人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赞扬。先后获得国家十二部委首批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山东省优秀科普示范养殖基地,山东省省级现代渔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模式特征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为了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合顺渔业于2008年、2014年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两座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处理的管网配套,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中水回用率。科学配置地表水、地下水、雨水、中水等各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联合调动、高效、优化配置。

(二)依靠渔业科技高起点规划,打造有竞争力的循环经济模式

“冠县合顺渔业养殖院士专家工作站”是聊城农业的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借助专家及其团队的技术优势,围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渔业养殖技术、养殖废弃物及鱼副产品循环有效利用”等重大课题,开展联合攻关,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引领行业方向”的大目标。

(三)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链条图)

合顺渔业立足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链条。从种鱼养殖、鱼苗孵化、成鱼养殖,到尾水处理、鱼产品深加工以及生态立体种养,再到纯天然有机肥生产、鱼饲料生产,种、养、加各环节相互衔接,资源循环再利用,真正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立体、高效、种养加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四)围绕水的循环利用,构建企业内部水资源梯级利用链网体系,提高资源产出效率、达到零排放、零污染。

根据黄河故道的区位、资源和环境特点,大力推广“先渔后农”“上农下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生态渔业养殖与加工一体化项目的“稻虾连做”“稻鳅连做”,是一种全新的种养合一、生态循环、立体高效的“上农下鱼”种养模式。养殖尾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之后的中水,用于产业园种植有机稻,稻田水体养殖泥鳅和龙虾以及其他一些水产品。龙虾、泥 鳅食用水中生物,它们的排泄物可作稻田的肥料,泥鳅在土中活动还可替水稻松土助长,它们看似毫不相关,却因一个生态内循环系统,串成了一个互相依附的生态链。这样一来,既节约水土资源,又节约了饵料、肥料。

(五)合理利用鱼副产品、活性污泥,推进塘泥肥料化,建立“鱼粪便—污泥—有机肥产业链”和“鱼皮、鱼油等鱼副产品—医药、美容、保健产品产业链”。

合顺渔业十分重视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强化废弃物资源化,为提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延伸生产过程产业链,合作社于2010年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一座有机肥厂。这样,鱼的粪便、塘泥等经处理形成有机肥,为种植业增加肥料,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生产的肥料有机质含量高,可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可使植物生长必须的钾元素充分还原到土壤,具有无病杂菌、无重金属残留、抗病、抗重茬等特点,肥效高于国内同类产品30%,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合顺渔业与北京新辣道餐饮集团合作的生态渔业养殖与加工一体化项目主要以鱼类为原料,将鱼肉加工成鱼糜及制品,将鱼骨加工成易于吸收的鱼骨钙食品,将鱼皮和鱼鳞加工成在美容、医药、保健品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市场潜力巨大的胶原蛋白,把一条鱼“吃干榨尽”,既实现了生态循环发展,又能让每个环节都产生商业价值。

(六)大力实施“农林渔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针对我省鲁西地区中低产田分布广、农业结构单一的特点,合顺渔业大力推广“农林渔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渔业养殖业为中心,发 展有机稻、有机鱼虾,同时,投资200万元充分利用道路、堤坝种植经济林木,使单一的渔业养殖向“农林渔复合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

三、取得的成绩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资源与环境效益。合顺渔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渔业养殖的高效益、零污染。万元产值能耗由2010年0.46吨标准煤/万元降低到2013年0.42吨标准煤/万元;产品单位能耗由2010年的425kg标煤/吨降到411kg标煤/吨;吨鱼耗水仅为32m³,与国家标准比吨鱼节水28m³(注:国家标准(GB/T18916.5-2002)A级为60m³/吨);实现了的中水回用,水循环利用率100%;渔业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经济与社会效益。多年来坚持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并举之路,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吸纳社员476户,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带动了定远寨、辛集、范寨等镇办事处及莘县、临清、河北馆陶、大名,河南濮阳等周边县市千余户农民养鱼致富,养殖户年均收入高于种植户2倍以上,实现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农民水产养殖积极性不断提高,产业运行良好。养殖利润率能达20%以上,截止2013年底,合作社销售收入8516万元,实现可分配盈余1960万元。形成了合作社规模与农民效益同步增长的致富之路。合作社渔业养殖的成效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和陆续报道,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CCTV-2“生财有道”栏目、CCTV-7“科技苑”栏目分别从致富、规模化产业化养殖、科技推广等角度进行了陆续报道。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渔业养殖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条,尤其是在鱼产品深加工规模扩大后要配套完善相关的工艺技术,做到物流平衡,不增污不排污;二是需要加快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使资源利用率及利用价值更高。

四、该模式的推广意义

合顺渔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渔业养殖废水处理、渔业养殖及加工废弃物处理等难题,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和鲜明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模式对全国淡水渔业养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一)节约水资源,实现水的梯度利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渔业养殖用水量较大,倘若把养殖尾水全部无序排放,既严重浪费水资源,又会污染环境。合顺渔业 “先渔后农”““上农下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围绕水的循环利用,构建企业内部水资源梯级利用链网体系,提高资源产出效率、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真正实现了水的梯度利用和“一水多用”。这样做既生态环保,又能使生产养殖可循环可持续,真正实现增产、增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实现渔业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合顺渔业建立的“鱼粪便—污泥—有机肥产业链”和“鱼副产品—医药、美容、保健产品产业链”使鱼副产品、活性污泥等废弃物得到合理利用,为种植业增加肥料,为社会为人类提供更多食品、保健品,增加农民 收入,拉动农村就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国家“三农”建设及“沃土”工程,对推动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大力推广无公害产品及有机产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绿色消费理念的核心。合顺渔业积极实施“三品一标”建设。目前已获山东省海洋渔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已注册“渔冠”牌商标,淡水白鲳、梭边鱼、罗非鱼等主营品种已取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证书,“星顺”有机肥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精致农业产业园生产的有机稻、有机鱼,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产品投入市场逐步转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对打造国内绿色消费市场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四)有利于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10.循环小数案例 篇十

教材简析:教材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寻找比较方法提供背景支撑;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有实际意义的,更好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材先通过例题教学整数部分都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通过“试一试”比较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和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没有总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目的还是强调要学生借助自己的经验和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来比较大小,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探索与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应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小数,在作业中发现大家有如下的错误:

1、零点几对应的分数是十分之几。

2、在一根数轴上写小数:0~1之间的是0.(),1~2之间的是1.(),2~3之间的是2.(),……

3、把一定数量的钱写成小数的时候先要看究竟有多少钱要清楚。

二、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天热了,大家开始吃冷饮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冷饮名称及价格。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略,选写8个)

问:这么多的冷饮中,哪一种是最贵的呢?

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时候先要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比较大。

继续找第二贵、第三贵的冷饮价格,说说比较方法

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当整数部分一样大的时候,就要比小数部分。

把剩余的价格继续从高到低排一排。同桌互相说说比的方法。

2、指出: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小数的大小比较。

三、练习巩固:

1、看懂两把尺的单位:cm,分别说说这两条带子的长度(单位:厘米)

读茄子老师的话:两种颜色的彩带各长多少分米?

请大家把刚才得到的几厘米改写成用小数表示、单位为分米的结果。

比一比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2、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提醒:写出的是“小数”

分别请几个学生来说一说写出了哪几个小数。

3、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指导学生看懂“1.1”

4、对应数轴,说说小数比较的方法或理由。

5、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

0.5○0.71.4○0.43.3○3.2

0.8○0.66.5○5.60.1○1.1

6、三只青蛙跳远比赛成绩如下:(表略)

为了表述的方便,分别给三只青蛙起名字:小花、大嘴、大眼

说说谁跳得最远?谁第二?谁第三?

说说判断的理由。

把题目改成:三只青蛙比谁先跳到目的地,同样长的路,分别用了0.9分、0.8分、1.1分

说说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为什么?

指出:有的时候我们要比大,有的时候要比小,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选择。

四、布置作业

(略)

课后小记:

11.“小数乘小数”教学纪实与反思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试题。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回归到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家最近换了新房子。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家书房、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生2: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生3:书房的面积有多大?

生4:房间和阳台一共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能列式求出书房的面积吗?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2.8×2的?

生:把2.8看成整数,先算出28×2=56,再点上一位小数。

师:如果要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

生5:3.6×2.8。(板书:3.6×2.8。)

师: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6: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扶放结合,探索方法

(一)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1.估算,确定范围。

师:我们不妨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7:把3.6看成4,2.8看成3,把两个数都看大了,准确得数比估计的数小,所以积小于12平方米。

生8:把3.6看成3,2.8看成3,3×3=9平方米,所以积在9平方米左右。

师: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

2.点拨引导,明确方向。

师:那么怎样才能求出准确得数呢?

生8: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师:对呀!根据我们以往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来算一算吗?

指明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3.尝试计算,突现矛盾。

投影两种不同的方法:

3.6                            3.6

×  2.8                        ×2.8

2 8 8                          2 8 8

7 2                             7 2

10 0.8                        1 0.0 8

( A)                          (B)

师:根据估算的结果,你觉得哪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

生:10.08是正确的。

4.激活旧知,引导推理。

师:通过巡视,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能准确地算出整数相乘的积是1008,就是在点小数点时有点问题,看来小数乘小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整数乘得的积与原来的积有什么关系。

师:(指着3.6×2.8的竖式)我们在计算3.6×2.8时是把它看成整数计算的。(板书:36×28的竖式。)

师:把3.6看成36,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第一个因数乘10。(板书:    ×10。 )

师:把2.8看成28,另一个因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另一个因数也乘10。(板书:    ×10。)

师: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积就乘100。

师: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生:要用1008除以100。 (    ÷100   )从1008的右边起数出2位点上小数点。endprint

师:指着分析图,谁能完整说说3.6×2.8=10.08的整个推理过程?

生:第一个箭头“×10”是把3.6看成36 是乘10;第二个箭头“×10”是把2.8看成28 是乘10;把两个因数都乘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最后一个箭头“÷ 100”表示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得到的整数积除以100。

师:(A)现在你们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生:两个因数都乘10,积也就乘了100我只把得到的积除以了10。

师: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008除以100,从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2.8的积是两位小数。通过推理,我们证明了3.6×2.8=10.08,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确实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估算的作用。

(二)独立推理,实现转化

师:刚才我们帮助小明求出了书房和房间的面积,小明很感激大家,俗话说好事做到底,你们能继续帮助小明求出阳台的面积吗?

(指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1.15×2.8=

师:你是怎样得到1.15乘2.8的积的?

生:得到积3220后,用3220÷1000=3.22。

师:得到3220后为什么除以1000呢?

生: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从3220的右边起数出3位,点上小数点。

师:答案写多少?

生:3.22。

师:根据是什么?

生:小数的性质。

(三) 引导比较,概括方法

师:到这里,老师有疑问了: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到底是怎样确定的呢?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请结合讨论提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小数与小数相乘,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也就是说,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要从乘得的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题,汇报略。)

师:我想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都有比较清晰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好吗?

(学生交流。)

师:哪个小组能回报一下?

生: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计算法则。)

师:在计算法则中,你觉得哪几个词比较重要呢?

生:一共。

生:右边。

师:老师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概括成一变二算三数四点,你能理解这句话吗?

生:一变是把小数变成整数,二算是按整数算出积是多少,三数是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四点就是从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多维应用,发展思维

1.专项练习。

师: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想展示一下吗?

师:(出示“3.46×1.2”)如果老师告诉你哪一个算式和得数,你就能直接说出这道算式的得数?

学生回答后,再根据346×12=415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46×1.2=         34.6×1.2=

3.46×12=          12×0.346=

2.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小明为了装饰房间看中了一种窗帘,每米19.8元,买2.2米要多少元?(先估一估,再计算。)

四、交流反思,提升经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来交流交流吧!

…………

师: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先点小数点,再化简。

生:不能点错小数点的位置。

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发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还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转化”的力量。通过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数学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祝同学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同学们。

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小数”。如何让一堂计算课上得既有数学味又生动有趣、既具实效性又讲发展性呢?在教学中我主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适度调整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最关键的环节是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在教学中我把以往枯燥无味积的计算过程适当弱化,重点放在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上,使学生避免以往计算教学中重技能训练,轻算理,大搞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误区,保证思维的有效性。

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初步有了两点体会: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乘;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这些初步的感受是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根据以往的经验,大部分学生能够凭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教学例题时先让学生独立试算,根据估算结果学生知道3.6×2.8=10.08,但又说不清到底为什么,此时我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放手让学生探索算法、表述算理。“扶”“放”结合,自主探索与有意义的接受互助互补,学生的学习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时,对自主探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给他们点拨思考方向,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也是新知的滋生点。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理解示意图的意思、指名学生看着示意图完整地说出推理过程、同桌互说推理过程、教师适时小结等,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了新知的形成过程。

三、精心设计巩固练习

单纯的计算演练,往往单调枯燥,索然无味,一些计算策略也无法有效形成。在教学时我组织有层次、多形式、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的计算练习,分别设计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改错练习、拓展练习等,“专项练习”打破常规,出示“3.46×1.2”后,巧设一问:“如果老师告诉你哪一个算式和得数,你就能直接说出这道算式的得数?”,增添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再次感受把小数乘法能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策略;“基本练习”和“纠错练习”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矫正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有效形成计算的技能。

四、适时渗透教学思想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教学,并不是本节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这节课适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不足之处是我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学生说出正确的算理时,我应该进行适时的肯定并引导其他的学生强化这个算理,但我当时没有有效地引导,最终导致例题的时间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时间。

12.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篇十二

2010年10月18日, 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循环物流是贯穿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经济环节的一条主线, 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 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作用。

二、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联动发展效应

1、循环物流。

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 伴随此过程物的流动也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物流可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两大部分。正向物流是指从供应链上游向下游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逆向物流则与此相反。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循环物流。循环物流取代了传统物流的单向运行模式, 具有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特点, 代表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也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并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是对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3、二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效应。

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之间具有联动发展效应。循环物流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 它有利于节约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也是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循环物流贯穿循环经济的全过程,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要发展循环经济, 就必须考虑物的流动过程中的循环化, 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发展循环物流。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为循环经济的实施搭建了平台, 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会推动循环物流的良性发展, 进而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三、促进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促进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的手段就是要构筑循环物流体系。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 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就当前的形势而言, 要重点把握住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平台建设等循环物流的重点发展内容。各级主体要联合行动, 形成合力, 把握重点, 为构筑我国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物流产业虽已被确立为新兴产业, 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系统, 而是分散在若干个行业内, 运输、包装、储存、信息等分别由各部委进行管理。因此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要从政府入手。政府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的总体规划者和监督管理者, 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做的工作主要有: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引导, 确立循环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行业对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责任, 规范其经营活动, 逐步将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虽然已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 但相关法律还不完备, 应当借鉴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要加强规划, 畅通循环物流资金来源渠道, 改善循环物流的投资环境, 充分调动民间投资, 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此外, 政府还要积极传播循环理念, 使循环生产、循环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循环物流和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

2、彰显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行业协会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它是循环物流发展的自律者, 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引领者。这里所说的行业协会不仅指物流行业相关协会也包括其他行业的相关协会。要引导物流企业积极践行循环物流。因此, 能否形成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良性互动的行业环境, 对循环物流的发展与构筑循环物流体系至关重要。物流行业协会要积极联合其他行业协会构建行业物流循环网络,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物流整合功能与自律功能。

3、突出企业的核心作用。

企业是构建循环物流体系的主要实施者, 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力量。在此方面, 生产制造企业与商贸企业责无旁贷, 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更不能缺少。循环物流不但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环境风险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形象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将经营战略与循环物流结合起来, 积极构建既能实现企业正常经营的正向物流, 又能实现退货、返修、缺陷产品召回、资源回收利用等功能的逆向物流所共同组成的有机体系, 即企业物流循环体系。鼓励企业注重循环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并对企业流程进行循环再造和转型, 把握好发展循环物流的重点是发展逆向物流这个主要任务。专业物流企业是构筑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鼓励产业内龙头企业牵头, 联合各合作企业, 积极搭建供应链层面的物流循环信息平台, 促进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的形成, 以达到推进供应链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

4、调动公众的参与作用。

发展循环物流,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者与最终受益者。要积极培育公众的循环意识和循环发展理念, 使“环保、生态、绿色、低碳”的现代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公众支持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活动, 自觉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投放, 以达到简化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和降低回收费用的目的。积极倡导循环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 促进消费领域的生态化和科学化。通过消费领域的革命, 可以促使企业循环生产, 可以推动政府规范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高凤莲.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08, (8) .

[3]汪波.物流及其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 2007, (3) .

[4]张东生, 方惠.绿色物流与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08, (6) .

[5]陈建中.大物流与循环经济[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11) .

13.循环小数案例 篇十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1日】 【来源:信息化推进司】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提出了“树立生态意识,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来抓。2007年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形成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点面结合、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一手抓节能降耗减排,一手抓环保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围绕“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22%的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圆满完成节能目标。万元GDP能耗达到0.87吨标煤,比2006年下降4.94%。万元GDP取水量26.45立方米,比2006年下降24.05%左右。万元GDP电耗653.71千瓦时,比2006年降低5.34%。2007年我市全社会综合能耗达到3158万吨标煤,第二产业能耗占73.15%(其中工业能耗占全社会综合能耗的67.6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08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8.33%;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2.47立方米,比2006年下降5.5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3.67%比2006年上升1.45%。全市110家用能企业29项监控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有24项单耗指标同比下降,下降指标的比重为82.76%。

一、主要作法

(一)领导重视,加强政策引导 青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青岛市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青岛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有序推进。在2005年出台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意见》提出在工业领域推广CAD、CAM、CAE、PDM、PLM等技术的应用,同时提出“抓好产品研发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创新。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数字化嵌入式软件控制技术,提高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和产品机电一体化水平。”在2008年出台的《青岛市关于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企业管理四大环节,使得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在企业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对节能的贡献明显增大,对减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大力推进,加强资金支持 青岛市把利用信息技术搞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2008年全市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对贯彻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工作提出要求,进一步明确利用信息技术搞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信息产业专项资金引导企业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对重点企业重大节能减排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三年来,信息产业专项资金共投入近300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方

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抓好典型,加强示范带动 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巨大的,从2005年青岛市就实施企业信息化“三年滚动”计划,明确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通过每年对选出的10个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20个示范项目进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另外,我市还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现场会、论坛等形式交流企业在信息化和利用信息技术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开展培训,加强普及提高 培训是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结合《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几年来,我们与驻青高校、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合作,通过论坛、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每年有近千人得到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研发信息化、集成电路设计、ERP、PDM、PLM等,提高了企事业单位信息化人员的水平,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二、取得实效 由于各级领导重视,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开展培训等活动,青岛市工业企业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企业的战略层面,成为支撑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多数企业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信息化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自觉性普遍提高 青岛捷能动力集团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先后顺利实施了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JNCAPP)、制造资源计划系统(JNMRPII)适应了国家对发电设备行业的宏观调控,使管理和业务流程得到规范和优化,规范和统一了基础数据,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压缩库存资金,减少物资采购费用,减少资金周转天数,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效果明显。青岛市纺织总公司应用纺织品集成设计系统,将各种设计系统连接成一体,在产品开发流程的早期就将设计师、销售人员、策划人员、供应商和采购人员集中在一起,共享工作成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上市速度。形成三个有效的信息(工艺、成本、展示效果)输出,与客户进行有效交流,加快产品开发节奏,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打样成本;从原料开始进行生产过程的全流程工艺控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将生产成本的控制建立在设计的环节,直接指导生产过程的成本核算。

(二)通过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海信在节能领域的确不断获得新技术的突破,由于在节能降耗方面坚持技术创新,海信已形成了相关技术体系并应用在电视、空调等家电产品和数字家庭、智能交通等其他品类产品中。以平板电视节能技术为例,海信提出了“生态化设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2006年12月,海信就率先在平板电视领域突破了“光感变频技术”,能够实现节电30%。按照07年全国平板电视800万台的销售量来计算,至少节能3.5亿千瓦时。按民用电每度0.55元的价格,全年可节约1.925亿元;2007年7月份,海信研制成功行业内首台LED背光源液晶整机产品。由于LED背光源自身技术的特性,从原材料方面彻底的杜绝了铅、汞等污染性元素的存在。同时,由于LED尖端技术特性,使得海信在核心技术和节能环保两个层面都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海信自主研发的平板节能技术已经开始全面应用到平板电视上,海信的节能技术也同样应用在“家电下乡”系列电视中,小功耗的待机电源设计,使得待机耗电量仅为传统电视的1/7,节能率在70%以上,也可以使待机功耗从国家标准的1W降低 到0.3W。在变频空调领域,海信近年来相继突破了多项变频核心技术,这直接带来了节能标准的提高。海信推出了能效比在3.9以上的直流变频产品,最高的达到7.01,比国家一级节能标准3.4还要节电51.5%。海信的直流变频冰箱2000R系列节能高达7成。海信致力于打造行业变频的领导地位。将变频技术延伸到了冰箱、彩电领域。海信在变频家电领域已经拥有160多项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自从开展信息化工作以来,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将CAD、CAM、CAPP与ERP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产品的设计周期从18个月降到6个月,加工周期从70天降到30天,准备周期从50天降到25天、材料的利用率从67%提高到90%以上。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南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PDM为中心,形成了CAD、CAPP、物料编码、技术通知管理的集成应用平台,三维设计及模拟分析在产品研发设计中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逐步提升,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降到了消耗;在国家铁路高速客运装备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上,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起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建成了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三)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海尔集团把青岛市政府下达给海尔集团“十一五”能耗指标定的5%改写成了25%,并由海尔集团能源动力委员会组织牵头编制了《海尔集团“十一五”能源战略规划》,制定了在能源方面发展的目标:每年下降5%,并根据目标指标情况与下属事业部分别签订了节能降耗的指标。海尔集团应用PLM,建立了一个支持“即需即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产品、流程和系统的创新,实现了以产品模块化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研发管理体系,在生产环节上,把清洁生产作为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分,根据清洁生产的内在要求,组织全体员工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持续不断的开展对生产要素的系统寻优和清洁生产机会识别活动。从原辅材料(动力)、技术工艺、设备、管理、过程控制、员工、产品等八个方面全面贯彻污染预防策略,落实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具体措施。海尔集团还通过“设计制造零缺陷、资源消耗零浪费、废物污物零排放”的企业追求,把节能减排工作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和经营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经营、绿色服务”的节能减排体系,不断提高参与全球化市场的竞争能力。海尔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采用的是先进的电解原理,洗衣效果不仅高于洗衣粉,还做到了一次漂净,省水节电各一半的效果。经过电解出来的离子水也真正实现了无污染排放的要求。

(四)加强信息技术在节能降耗领域的应用 青碱热电分公司Ⅱ期工程DCS系统不仅将热电分公司的Ⅱ期工程新建的1*220t/h高压高温煤粉炉+ 1*CB24-8.82/3.68/1.18汽轮发电机组进行控制,还对热电分公司的Ⅰ期工程1*220t/h高压高温煤粉炉 + 1*CC25-8.82/3.92/1.18汽轮发电机组自控部分进行彻底改造,Ⅰ期工程常规仪表控制进行拆除改造,把Ⅰ期、Ⅱ期工程锅炉给水、汽机进汽实行母管制供水、供汽,使Ⅰ期、Ⅱ期成为一体。节能降耗效果非常突出。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传统的氯碱生产型企业,近年来公司领导对公司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是对传统生产过程的自控系统的改造,效果尤其显著。过去用于电解的整流装

置是由三台二极管整流装置并列给电解槽供电。由于生产中调整电流是通过有载调压开关调压完成的,所以稳流精度差,电流波动在±1000A,影响了电槽的安全平稳运行,特别是因采用的二极管数量多,损耗大,使整流装置的变电效率仅为89%。公司投资700万元将二极管硅整流更新改造为可控硅整流装置,并采用了先进的综合自动控制系统,使变电效率提高到98%。仅此一项可节电993.5万度/年,经过改造后大大缩短了供电母排,这样可减少铜排的电耗64万度/年。根据计算,投产一年后即可回收投资,达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节能降耗”的目的。亨达集团启动了“品牌形象提升、企业流程再造”的集团信息化战略目标,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成,经优化后的业务数据流程和管理流程,降低库存38.3%,降低运行成本33.1%,采购周期缩短30%。通过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支持的皮革制品高频无缝熔接技术已经获准申请国家专利,该技术对皮革制品制作过程中废弃的皮革,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无缝熔接技术水平,实现废弃皮革的回收再利用,促进了皮革制品制作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使产品的大块皮料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设计参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最佳省料处裁断,并通过自主研发的高频无缝熔接技术把断开的皮料在高速变化的磁场作用下进行熔接。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工作发展不平衡,青岛市信息化工作在各行业中发展是不平衡的,在电子、化工、装备制造、机械等行业信息化工作开展的较好,其他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相对落后。

(二)个别行业、单位资源节约意识薄弱,虽然节能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的重视,但仍有个别行业和单位节能动作缓慢、资源节约意识有待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创新能力弱,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特别是一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不够,也增加了节能降耗工作的难度。

(四)青岛市大部分企业对节能减排投资较少、特别是一些耗能大户、污染大户在应用节能新技术方面投入还应加强,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也应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今后一段时期,青岛市面临的节能形势比较严峻。随着青岛市工业结构向重化工转变的趋势,全市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近几年内将有所增加,特别是金融危机对青岛市企业影响较大,很难在节能减排加大投入,实现“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目标存在很大的困难,需要切实强化各项节能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青岛市将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节能减排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加大政府对节能新技术研发的引导和投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合理规划和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 提高高耗能项目的准入门槛,从严控制能耗增量,认真贯彻实施《青岛市建设项目合理用能审核暂行办法》,在招商引资、项目核准过程中,对照国内同行业先进能耗标准对建设项目用能情况进行审核,从严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的项目,坚决不予核准、备案。对未进行用能审核和用能评估不合理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对技术落后、布局不合理的行业和企业,制定有关政策,有计划地组织退出,转向服务业或围绕集群发展为大企业配套。

(二)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

继续推进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化工作开展相对落后的行业、企业,加强信息化的推动工作,在重点耗能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继续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用好科技、企业节能技术扶持资金,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支持企业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引导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步伐,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发挥企业的主体创新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逐步构建节能型的产业体系,使我市节能工作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着重抓好以110户企业为重点的节能管理 一是落实节能目标考核制度。对各区市节能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加强督查,对全市110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实施考核,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实施节奖超罚,督促企业制定节能措施。二是组织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耗能动态监控。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定额和最高限额在国家或行业能耗标准范围内作智能化实时监管,在线监控企业耗能量,为政府用能和能源安全预警决策提供实时的科学依据。

上一篇:高一英语语法填空题下一篇:我的“坏老师”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