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评课稿(精选11篇)
1.《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评课稿 篇一
说教学目标:
(我对本课制定的目标是:1.用拼一拼、换一换、猜一猜等方法识记13个生字,着重强调后鼻音,认识心字底,会写:“广、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联系实际、观看视频等方式,理解“遥远”、“壮观”等词,能用“非常”说话,读好长句子,体会山里孩子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3.通过对第三句话的反复朗读和体会,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还是应该落在识字和朗读中。因此我对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第一,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包括拼一拼、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猜一猜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记住本课13个生字,认识心字底,会正确书写“广”和“升”。第二,创设多种情景,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读好长句“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能用正确的感情朗读全文,甚至背诵全文;第三,用图文结合、语言渲染的方式,理解文章的重点词语“遥远”和“非常壮观”。
在这些目标中,我把识字和有感情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读好长句子、体会朗读“我多想去看看”、以及“非常壮观”的理解作为难点。为了凸显这两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列的铺垫、引导和设计。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铺垫感情,练习语言
在上课前,我设计了“你去过哪些地方?那里什么非东西常吸引你。”这一话题。一方面,这一话题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另一方面,是为了和文中山里的孩子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像他们那样轻易走出大山欣赏祖国山河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让孩子们在心底感受山里的孩子向往北京的强烈感情;再则,通过说话,达到熟练运用“非常”这个词语,为课文中“非常壮观”的理解和学习埋下伏笔。
二、生字学习,分批分类,化解难点
本课生字的学习分散在两个环节中学习。第一批在导入课文时,随即学习“北京安想”,让学生在具体的图片和题目中随文学习,紧凑有效;第二批在学生自读课文后,分类出示。
字音方面,“城、能、升”三个后鼻音,是学生朗读的难点,一不注意就容易读成前鼻音。通过归类,及时正音,加深学生的印象。采用小老师领读、自由练读、跟老师读和同桌对读等方式强化训练。此外本课中的两个轻声音节即题目中第二个“看”,“告诉”中“诉”等也做了合理的设计安排。
字形方面,重点落在“旗”、“能”和“告”三个字上。其中前两个属于笔画较多,难记,而第三个则是再次让学生体会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识字生字。
三、课文学习,视频图文,读演激情
本课是一首浅显易懂,读起来情感细腻的儿童诗歌。但在文字中蕴藏着不易让一年级学生以及城里孩子体会的深深的情感。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做了如下尝试:
1.抓住一根线索,读出不一样的真情。
通过创设三次不同情境,以题目“我多想去看看”为线索,反复朗读,层层深入,最后把学生的心灵引入山里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和孩子产生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在导入课文时,欣赏完北京的几张图片,让孩子从自身情感出发,第一次说“我多想去看看”,进而引出课题。此时,孩子们更多的是带着欣赏画面后,直白地表达对北京的向往;第二次在初读长句播放视频前,引导学生,表达想看看广场上升旗仪式的情感,再读课题。此时,孩子们带的是一份好奇,一种期待;第三次朗读,不再是自己的情感,而是扮演山里孩子的角色。通过引读,我指了两名学生,请她来说出第三句话,并采访其中一个孩子,问他为什么要连说两次?从中体会孩子对天安门前升旗仪式的无限向往。由于前面对“遥远”、“非常壮观”等词语的理解,学生就比较容易站在小男孩的角度来感悟。最后把课文处理成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形式,通过分角色朗读,达到体会小男孩内心世界,读出真情,突破难点的目的。
2.利用一组图片,深入体会“非常壮观”
对于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我想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和学校升旗仪式的对比,学生非常直观地就能有所感悟。但是,怎么才能让教材有所延伸,真正达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的目的呢?在曹老师的指点下,加入了一组能够用“非常壮观”来形容的图片。虽然是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尚显青涩,但我相信,学生对这组图片和这个词是有所体会的。今后当他们看到类似的情景或者画面时,一定会联想到“非常壮观”一词。这也是我在课堂上即便由于紧张忘记了这个环节,还是给硬生生加回去的原因。通过拓展体会“非常壮观”一词,再读课文中的这句“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时,学生的朗读比先前有所不同,也有一点壮观的气势了。
3.借助一串数据,读懂“遥远”背后的深情
“遥远”就是很远很远。到底有多远?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遥远?越是遥远,越能表现大山里的孩子对北京的向往,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我从网上搜到到了王宝柱的家乡,
在第一次试教中,我在地图上标注了宁波到北京的距离。我觉得这么解释给孩子们,不太严谨。所以辗转查询了作者。尽管也有待商榷(因为我不确定作者是不是在写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但我想学生更能接受一些。通过乘火车、乘汽车以及步行三个数字,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路程遥远。这里要不要渗透一下大山里的孩子生活很贫困,我在备课时纠结过。段内的老师在帮我磨课时觉得:不一定要强调贫困山区而增添悲情色彩,重点应该落在孩子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上。因此当课堂上有一个学生提到“那乘飞机呢?”我就没有给予理睬。回看录像时,我想当时如果能接上他的话,顺一句:山里的孩子不像有些家庭那么富裕,也不像我们城里这么方便,有飞机直飞到北京。这样会更好些。
2.《我多想去看看》课堂实录与评析 篇二
《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的内容,也是第五单元的起始篇目。《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首优美上口的小诗,它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表达了一个山里孩子纯朴、天真、美好的心愿,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的主线定位在“心愿”上,从整体把握全文,创设情景,以收信开始,以回信结尾,在读、看、演的过程中,感悟山村孩子的美好心愿。从欣赏歌曲、欣赏北京风光图片入手,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通过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词句的意思;再通过读、悟、说,读懂诗意,悟出内涵,说出感想;最后通过妈妈与孩子的表演,再现升国旗的壮观场景,表达着同一个愿望:我们都想去北京看看,抒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渗透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设计流程:
课前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听了一首好听的歌,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北京风光图片。
(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认识生字“安、广”,认读词语“天安门广场”。
师:看了这么美的风光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非常想去看看。
(教师板书“我想去看看”)
师:同学们能像他这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心愿吗?
生:我特别想去看看。
生:我多想去看看。
……
师: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都想到北京去看看,大山里的孩子也同样有这样的愿望。前两天,我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在信里,一个山里的孩子讲述了他一个美好的心愿。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本课教学定位在“心愿”上,切合儿童的实际。无论是课前欣赏歌曲,还是上课伊始欣赏风光图片,目的都是唤起学生想到北京去看看的心愿,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这是一个山里孩子的心里话,让我们用心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它。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现在同桌互相读课文,两个人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生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路”)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路?
生:我见过高速公路。
生:我见过马路。
师:山里的孩子每天见到的是什么样的路呢?
生:他们见到的是弯弯的小路。
师:山里的小路是很难走的。(出示生字“走”)
师:这就是走路的“走”,它是平舌音,要读准。
(教师在田字格中写“走”,学生在书上写“走”字)
(出示生词“北京城”)
师:你能用“北京”说一句话吗?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生:我爱北京。
生:北京天安门。
师:“北京天安门”是一个词,不是一个句子,你能再想想吗?
生:北京是我梦想去的地方。
(出示生字“旗”)
师:你能用“旗”说个词吗?
生:升旗。
(出示生字”升“)
师:这就是升旗的“升”。他和开门的“开”长得特别像,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你看看他们俩哪儿长得不一样啊?
生:“升”的第一笔是撇,“开”的第一笔是横。
师:我们学校每周一的早晨都要举行——
生:升旗仪式。
师:你还能用“旗”说别的词吗?
生:国旗。
师:你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吗?
生:是五星红旗。
(出示生词”告诉“)
师:请你读一读课文,看文中妈妈告诉了“我”什么?
评: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求认识的字,教师没有过多地去分析字形、结构,而是在会认的基础上各有侧重:有的注意正音;有的练习说词、说句子;有的联系生活实践理解词义;有的为感悟文章内涵作铺垫。教师还采取了分散识字的办法。这些措施,避免了识字过于集中、枯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读中悟情,演中激情
(生自由读课文)
师:文中妈妈告诉“我”什么了?
生: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师:(大屏幕出示妈妈的话)谁愿意读读妈妈的话?
(指生读妈妈的话)
师:读了妈妈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原来山里也有一条路,能走到北京。
生:我知道了北京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生:我知道了北京非常遥远。
师:是啊,山路那么难走,北京那么遥远,升旗仪式那么壮观,你能读出来吗?
(指导学生朗读)
师: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你们想亲眼看看吗?
(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学生自发地唱起国歌)
师:看了升旗仪式,你有什么话要说啊?
生:原来国旗就是这样升起来的呀!
生:原来升旗仪式这么壮观啊!
师:就带着这种激动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课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妈妈的话)
师:这个山村小朋友还随信寄来了一张照片,(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妈妈和孩子正在谈话。
师:妈妈在告诉孩子什么呢?你们能猜出来吗?(生:能)
这样吧,我们演一演他们母子的对话,好不好?同桌两个人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练习他们的对话吧!
(学生结组练习表演,请一组同学到前面表演。)
师生配合表演:
师:孩子,你认识这张图片吗?
生:这是北京天安门。
师:是的,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每天这里都要举行壮观的升旗仪式。清晨,国旗班的战士迈着雄健的步伐,护送着国旗到升旗台,让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广场上站满了千千万万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无论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是骑在爸爸肩头的孩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生:妈妈,你快带我去看看吧,我的心都飞到北京去了!
师:好,有机会妈妈一定带你去。
师:同学们,你们的心情和她一样吗?
(课件出示“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
师:读这两句话,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现在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再去感受一下这位山村小朋友的心愿,好吗?
(一名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评:教学以读为本,目的明确,体现了层次性。通过观看录像、表演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感悟文章内涵,激发了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感,并有效地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如果有时间的话,你愿意给这位小朋友写封回信吗?(生:愿意)那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希望他梦想成真。
生:等他长大了,就能实现他的愿望了。
生:让我们约好,一起去天安门,好吗?
……
师:同学们,一个珍藏的美好的心愿,就像一个人心中的太阳,会给生活洒满阳光。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个山里的孩子早日实现他的心愿,老师也祝愿大家能实现你们的美好的心愿。
评:本课教学整体创设情境,以收信开头,以回信结尾,紧扣“心愿”,引生入境。学生的回信虽显稚嫩,却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已与文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有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篇三
金燕小学 宋丽娜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别借两个孩子之口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看天山的雪莲,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满足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想知道,想探求的心理。因此,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亲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轻松学习。有以下优点:
一、指导读好长句子。
一年级的课文当中有不少长句子,学生不容易读通顺,齐读时也很难读整齐,是学生朗读的难点。于是我分步开展指导,让学生先读短语“遥远的北京城 雄伟的天安门 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再读整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化解了朗读难点。并且通过我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为之后的感情朗读打好了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理解词语。
“壮观”的意思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让孩子置身其中,直观地看,直接地感受,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了“壮观”的含义。有感受才有真情的流露,看完录像,我借景抒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
三、通过对比朗读,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有“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为此,我设计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感叹句的情感,我出以下句子:
句1:我想去看看。
句2:我多想去看看!
句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在比较读中体会出了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到了反复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并体会到文中“我”的感受,读出了真情实感。
不足之处:
一、课堂教学趣味不够。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字时,就应该采取游戏等形式互动,在读文及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
二、拓展说话目标没有达到。
教学时,我还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训练,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以填空的形式完成说话训练:“ 告诉我,沿着 ,就会走出郑州。,.我对 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降低了说话难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知识面较窄,只有少数学生能完成,其实可以设计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课件出示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或你去过哪些城市旅游过,给同学介绍一下当地的风光。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弥补学生知识面窄的缺陷,使学生能够完成说话训练,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
4.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篇四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习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的动力。根据这种教理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文中读字音,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记的字,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足”和“走”,就可以用已学的“口”和“土”来进行识记;最后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理念,我让孩子读课文后,自主提出问题,通过引导,有些学生能较好的提出问题。例如,他们想去哪里看?看什么?这样从学生问题出发,避免了课堂烦琐的分析,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注意力分散。这样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吸引了学生,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采用合作研读 “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突破难点,理解”壮观“及”心愿“一词,然后,探究为什么要去看看?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最后,“我”会怎么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背诵课文,进行实践
由于本课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说的愿望,所以,在教学中安排了说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练习,学生说得不错,有的孩子说,他要去天上看看那里的月亮,有的说也要去北京看看,有的说要去太空……很好的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这样的训练也是帮助学生逐渐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语转化的一个好途径,这种模仿说使他们很快掌握、了解一些意思该如何表达。
5.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篇五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二、初读课文:
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课件)同桌相互当好小老师,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学习,练习说话。
4、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四、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青蛙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
五、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出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六、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
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来说。
课件出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课件)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显得更庄重。每个早晨经常有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要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解说。(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
齐读全文。
2、指导朗读全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一起来读一读全文。
3、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过背诵这篇文章表达出来。
生自己练,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诵。
指名背诵。(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如果请你去,你想去看什么?)
三、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请有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都想去看看。
2、你们会读吗?(课件)
四、指导书写
1、“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2、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书空,再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6.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篇六
工作单位:西宁市康南小学 姓名:周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长句子不容易读好。课前准备:
天安门图片、教学挂图、生字生词卡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导入新课: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出示教学挂图,认真观察。
2、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3、同桌对读,课文,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4、朗读比赛。(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同桌读,评议、奖励;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a.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记得最牢。
b.结合景物出现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c.自由练读词语。d.比一比。
①小组开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②同学来挑战,谁最棒? ③教师随机抽读词语。④全班齐读。
2、认读生字。
a.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b.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c.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d.教师抽查生字卡。(四人小组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e.听音找卡片。f.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g.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宝盖头下一个女。”(安)h.小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讨论交流)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范写、书空)
四、说话训练。
1、出示图片和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个人练读,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
3、说话练习:①我国的首都是——。②我国的国旗是——。
五、读诗歌。
1、小组读一读,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
六、写字:“广、升”。
1、观察两个字“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1)第一笔所在的位置;(2)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a.读词语:告诉、弯弯、走路、北京城、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多想、升学、开门、比一比、足球。
b.找找它们的家:出示zuò、sù、qí、shēnɡ、běi、jīnɡ,给这些拼音找出相对应的字。
3、转盘游戏: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出示转盘,开火车读。
二、朗读、背诵诗歌
1、观察升旗挂图。
2、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个人读一师生评议一教师范读一自由读一全班读)
4、背诵诗歌。(练习背诵一指名背诵一小组背诵一分角色背诵一全班齐背)
三、扩展练习。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2、说话训练:我多想——
四、写字。
1、观察两个字“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及最后两笔撇、捺的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一学生描红)、板书设计:
11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 我 天安门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质朴。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甭说弯弯的山路,因此,利用百度搜索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山看看弯弯的小路。解大山里的孩子是多么向往北京的心情,孩子们就能读出“多想去看看”这种殷切的感情来。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我们利用了网络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升旗仪式。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当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护卫着国旗出来时,于是我趁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来北京就是为了看一看升旗,就像是对灵魂的一种洗礼。孩子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抒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一起齐唱,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班级:小学语文1班
7.《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评课稿 篇七
教学目标: 1.积累偏正短语,读好文中的长句子。2.了解北京的风景名胜以及语言思维拓展训练。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扩词、说句子。
2、谁还记得文中写了哪里的小朋友想去哪里干什么?
二、朗读感悟
出示学习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想:新疆小朋友的妈妈、北京小朋友的爸爸都分别告诉两位小朋友什么?动笔画出相关语句,在读给你的同桌听。
生汇报: 看图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一条条什么样的小路?(弯弯的小路)
师:我们还可以说弯弯的什么?(自由回答)(出示句子)指读、齐读。
师:除了这些,妈妈还告诉我们什么了?出示句子“遥远的……”
适机理解“遥远” 大屏幕出示:升旗仪式录像
师:看了升旗仪式,你有什么感受啊?(学生谈感受)
师: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安门?
抓住“雄伟的”一词,指多生读,了解偏正词语的读法。出示句子“遥远的……” 学生练读、指读、分小组读。
师:在那遥远的北京城,除了天安门,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呢。欣赏北京风光图片
适时出示句子:我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表达情感更加强烈。师:下面,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最动听的声音、最真挚的感情齐读这段。(出示:“妈妈告诉我……”)谁还想接着汇报。齐读爸爸说的话
请看大屏幕:观看天山的美景图 师:孩子们,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山?(美丽的)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呢?(天山很美,很想去看看)
师:那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看吗?齐读小朋友的话。师:下面,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对天山无限热爱之情再读读全文。
三、自主阅读
出示学习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一想: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生汇报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长城美吗?(美)那你去过长城吗?你看到的长城又是什么样子的?(自由汇报)
师:长城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客,那么除了长城,我国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呀?
师:老师也想去看看,我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四、说话练习
大屏幕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美丽的天山,看看那里洁白的雪莲。
师:请同学们仿照这种样子把你的愿望也告诉大家。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生书空。
3、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4、对照例字检查修改。
板书设计:
2.我 多雄 伟 美 丽
去 看 看 天 安 门 天 山
8.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本课的4个生字。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2、引导学生读好诗中的长句子。学生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二、查阅资料,了解北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播放课件,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2.看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有什么感受呢?(生:真想去看看)
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分句读课文。
2.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
3.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4.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那一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出示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5.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6.学习一、二两句话
学生各抒己见:
⑴ 第1句:孩子的家在大山里,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
① 齐读句子
② 正因为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到过北京,所以他才会说“我多想去看看”谁能有感情地读读山里孩子的话。
⑵ 第2句:北京城里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理解“遥远”: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儿的“遥远”是什么意思?我不懂,谁来帮帮我?
理解“壮观”
①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
②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壮观,很有气势,场面很大)
③ 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工人、农民、学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呀!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吧!(自由读、指名读)
④ 齐读这一句话。
⑤ 创设情境: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
⑥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国歌、升国旗)
⑦ 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没有去过北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又是如此地壮观,怪不得这位山里的孩子这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升旗仪式呀,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读好第3句话)
⑶ 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说明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
⑷ 那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请你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齐读。
(小结:这位小朋友读得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三、朗读诗歌
小朋友,让我们选择你喜欢的姿势读读这首诗歌。(配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四、拓展延伸、延情
1、小朋友,我们的首都北京除了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之外,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这是美丽的颐和园、故宫、明清的皇宫。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1.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2.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3.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9.《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评课稿 篇九
一、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感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阅读中体验,入情中感悟。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本案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学生们在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或快或慢或轻或重的自主获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二、适时拓展,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构建了美妙的课堂
充这些图片、资料充分展示出来,就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我国首都北京的美,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实现了语文课与生活的不痕对接,同时也体现了让语文课堂情景化、生活化、审美化的教学理念。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学习的个性和精神的自由释放,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爱国情感也在无形中自然升华。
不足之处:
课堂上感觉学生与老师配合不是很好,因为教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高年级要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字时,编一些的有趣的儿歌用或游戏等形式互动读记生字,在读文及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比如说在揭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之后,我可以换种方式:让我们的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地读——:女孩子们甜甜地对北京说——:我们怀着对北京无限的热爱一起说——!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中悟、体会感情,最后读出感情。。还有就是在写字时老师讲的过多,留给孩子们自主发现学习的时间少了点,所以很多孩子在写字时没有按正确格式去写,显然写出的字不是很规范。
10.《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评课稿 篇十
设计16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生、足、走”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
3、理解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升旗仪式录象片。
【教学时间】
两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2、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导入新: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去看看。
出示题:我多想去看看。(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出示多媒体。(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配有分角色朗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3、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4、朗读比赛。(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同桌读,评议、奖励;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⑴ 这首诗歌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读得最快,记得最牢。
⑵ 在中结合景物出现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⑶ 自由练读词语。
⑷ 比一比。小组开小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谁最棒;教师随机抽读词语;全班齐读。
2、认读生字
⑴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出示生字)
⑵ 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⑶ 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⑷ 教师抽查卡片。(四人小组读一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⑸ 听音找卡片。
⑹ 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⑺ 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宝盖头下一个女”(安)
⑻ 小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讨论交流)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范写、书空)
四、说话训练
1、出示图片和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个人练读,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
3、说话练习:
⑴ 我国的首都是()。
⑵ 我国的国旗是
()。
五、读诗歌
1、小组读一读,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
六、写字“广、升”
3、观察两个字“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
⑴ 第一笔所在的位置;
⑵ 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第二时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词,会写“足、走。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⑴ 读词语:告诉、弯弯、走路、北京城、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多想、升学、开门比一比、足球。
⑵ 找找它们的家:出示zu
su
sheng
bei,给这些拼音找出相对应的字。
3、转盘游戏: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出示转盘,开火车
三、朗读、背诵诗歌
1、观看升旗录象。
2、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个人读&sh;──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4、诗歌背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分角色背诵──全班齐背)
四、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五、写字
1、观察两个字“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及最后两笔撇、捺的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板书】
11、我多想去看看
天安门
一座
遥远的北京城
11.《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篇十一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渊源流畅和博大精深,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偏旁“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教学过程:
一、观看“升旗仪式”,感受“非常壮观”
1.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你们想去看看吗?
2.识字。
①随着学生的回答,大屏幕出示生字:想 ②拼读,正音
③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想”字。(相机总结识字方法,了解“想“是心理活动。)
④认识“心”字底。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中“看看”的轻声。)4.播放升旗的录象。
5.出示:升旗仪式。(指名拼读,正音)6.识字。
①升(刚才我们看见国旗慢慢升起,谁能读好这个”升”字。拼读,正音。利用组词识字:上升 升高 升起„„)
②旗(利用字理识字: 7.读词语:升旗仪式。
8.理解”壮观” ,读好长句子
①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②相机了解“壮观”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壮观
非常壮观
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二、走进“北京城”,初识“天安门”
1.过渡:如此壮观的升旗仪式每天都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2.出示:北京城 天安门 3.识字:
①指名拼读,正音(注意读好“京”是后鼻音,“城”是翘舌音,同时也是后鼻音,“安”为零声母音节)
②识记字形:
“安”你能给“安”字组个词吗?(安全、平安„„)
“安”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屋,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都是住在洞穴里,经常被野兽伤害,后来人们想出了主意,修建房屋,女人,男人,老人,孩子都住进房屋里,就安全了。
展示“天安门”图片,天安门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宫殿的正大门,“天安门”原名“承天门”,皇帝也称为“天子”,“安”是“安定天下”的意思,为了显示尊严,皇帝就把自己宫殿的正大门称为“天安门”。
“京”谁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个生字来帮助记住这个字。(惊——京)总结识
————旗)字方法,去偏旁识字。
“城”我们都是城东小学的学生。(展示校名图片,帮助识字)
③再读词语,读句子。
北京城 天安门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三、紧扣“告诉”,了解“就能走出大山”的期待
1.过渡:只要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就能看到如此壮观的升旗仪式。2.出示: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指名读句子)3.识字:告诉
①出示:告诉(分别读两个生字和词语,读好单读“诉”字时的平舌音和与“告”字组成词语是的轻声。)
②了解“告诉”的意思:
“告诉”是什么意思?(告诉就是说)
你能从这两个字上看出说的意思吗?(“告”有“口”,“诉”有言字旁)(“告诉”就是一个人把一件事说给另一个人知道。)
你有什么事情想告诉别人? ③猜谜识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4.课文中的妈妈“告诉”我一件什么事?(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5.识字:路 能 走
①能
谁能拼读?正音,读好后鼻音
你能读好这些词吗?(能力 本能 我能行 能干 才能 „„)句子还能读好?(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孩子们,能读好字,读好词,还能读好句子,真是了不起。举手的时候,是什么心情?(高兴,自豪,很想老师提问自己„„)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好这个“能”字。
②路(拼读,复习足字旁,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识记“路”)
③从“路”的足字旁过渡到“足”
四、书写“足”和“走” 1.出示“足、走”
2.观察,发现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猜猜:根据这两个字的意思猜猜这两个字的下部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脚”,展示字形变化:————
——)
4.观察: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书写要点:撇捺要舒展,下半部写在田字格的下半格。)
5.范写,讲解。6.练习,评议。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评课稿】推荐阅读:
《我多想去看看》优秀说课稿06-28
中班社会活动:去鞋店看看08-04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优美散文10-06
我多想拥有超能力作文10-20
我多想回到童年600字作文06-20
我多想回到童年作文450字10-20
我多想变得开朗起来初中生作文06-15
四年级写人作文我多想瘦08-28
我多想说一声对不起作文800字06-27
我多想让时间停在那一刻的优秀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