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2024-06-25

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9篇)

1.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篇一

小儿股静脉穿刺技术

(一)评估和观察要素:

1.评估患儿年龄、意识及配合程度。2.评估双侧股静脉搏动情况。3.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二)操作要素点

1.协助患儿大小便或更换尿布。2.暴露穿刺部位,用尿布遮盖会阴肛门。

3.患儿取仰卧位,用小枕垫高穿刺侧腹股沟,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角,下肢弯曲90°角呈蛙状。

4.消毒穿刺处及皮肤操作者左手示指触摸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5cm处垂直刺入,然后缓慢上提针头,边上提边回抽,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血液。

5.抽血后拔出针头,将血液注入试管内,穿刺用敷贴压迫5分钟。

(三)指导要点:

1.告之家长穿刺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2.穿刺侧肢体勿剧烈活动,以免出血。(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技术,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避免同侧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患儿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内出血。

3.如抽出鲜红血液,提示刺入动脉,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分钟以上,直至无出血。

4.固定患儿肢体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造成损伤。

2.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篇二

1 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

1.1 血管的选择

血管选择方面, 大多数认为应该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为宜。常用的浅静脉有颈外静脉、前臂及手背静脉、足背静脉。患儿可选择头部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丰且直的血管。输化疗药物应尽量避开上肢重要静脉及其分支的血管, 因其对强刺激性药物更为敏感, 容易发生静脉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 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因久病卧床的病人易形成血栓, 发生在静脉的血栓比动脉多4倍, 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又比上肢静脉多3倍。进行静脉穿刺困难者特别是晚期肿瘤病人, 可应用胸腹壁静脉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胸腹壁静脉是末梢小静脉, 血流慢, 压力低, 活动度小, 静脉留置针不易脱落或堵管, 对病人生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1.2 留置针的选择

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 应选用细、短留置针。

2 穿刺方法及送管方式

2.1 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及消毒穿刺部位后, 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以15°~30°行静脉穿刺, 进针速度宜慢, 以免过快刺破血管后壁,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再沿血管前行1 cm~2 cm, 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 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推入外套管, 松开止血带, 透明敷料或胶条固定。

2.2 送管方式

通过对3种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的研究发现, 病人皮肤致密度高, 穿过皮肤的阻力大于外套管支持的最大限度而无法进入血管时, 不适合采用退出针芯置入外套管法;另一种置入外套管后再退针芯法相当于针头在血管中潜行, 一旦针芯触及血管壁, 穿刺易失败, 也不宜使用;而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 外套管又有针芯支撑可顺利通过皮肤, 穿刺成功率高。

3 封管技术

3.1 正确的封管方法

封管正确与否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恰当的方法封管, 可延长置管时间,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时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如果将封管针头全部扎入留置针内, 封管液推注完退出时, 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管腔内导致凝血堵塞。但另据临床研究认为, 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仍存在弊病。由于肝素帽致密度极强, 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退出留置针外, 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握, 容易造成负压封管, 导致凝血堵管;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 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 可使留置时间延长。

3.2 封管液的选择及效果分析

3.2.1 肝素溶液封管

如无禁忌临床上常用此溶液封管。肝素为一种酸性黏多糖, 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 在体内、体外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临床上常用小剂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疗效满意, 静脉留置用肝素封管液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病人是安全的。

3.2.2 生理盐水封管

有报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理盐水封管后9 h~30 h的输液针头, 无血栓形成, 证明生理盐水可用于一般病种病人的封管, 但对于特殊病种, 如病情危重、心力衰竭、酸中毒者, 由于病人发生了区域性循环障碍, 血液黏稠度增加, 使用肝素比生理盐水封管效果要好。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 与体内水盐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用生理盐水封管无血液凝固, 同时生理盐水对血管的刺激性小, 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并可用于肝素禁忌证的病人, 如出血及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用生理盐水封管, 免去了加药程序, 减少感染, 操作简单、方便、有效,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病人的出血倾向, 扩大了血液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范围。

3.2.3 不用封管液

有报道应用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CLC2000型输液时, 由于接头自身能产生正压, 避免血液反流造成留置针堵塞, 可完全取消封管的过程。

3.2.4 封管液剂量的选择

输液结束注入适量的封管液是防止套管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一, 但用多少剂量的冲洗液效果最佳, 国内报道不一。有学者报道, 用生理盐水10 mL或肝素1 250 U加入5 mL生理盐水内封管成功率为100%、99%。可选用生理盐水10 mL及20 mL进行比较, 结果为20 mL封管、堵管率显著低于10 mL生理盐水封管。观察还发现, 伴有高血压的病人, 拔除输液针头时血液常倒流至导管内, 致管腔凝血堵塞, 因此应增加封管液的剂量或加用0.1%肝素盐水5 mL。而在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效果研究中发现, 采用3 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明显多于2 m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 由于2 mL肝素溶液含肝素量相对较少因此容易发生堵管。而临床上, 用浓度为1 250 U的肝素液封管, 每次注入3 mL~5 mL维持时间可达24 h以上。

4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

4.1 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 d。BD公司推荐为3 d~5 d。有报道套管针可留置5 d~7 d, 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及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 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 留置7 d是完全可行的。也有报道可留置7 d~10 d。

4.2 影响因素

通过对套管针的使用观察表明, 影响留置时间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炎的发生, 而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是置管部位的不同和输注高分子液体, 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换药方式、封管次数、抗生素的使用无关, 另外, 穿刺技术不熟练、封管方法不正确、病人自身疾病、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液体渗漏、导管堵塞或脱出而致置管失败。静脉炎的发生还可与操作技术有关, 如操作者进针角度小, 进针时阻力大造成血管损伤, 有时在寻找血管中易损伤血管, 随着留置针在血管内时间的延长, 发生局部渗漏及静脉炎的频率增高。免疫力低下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随之下降;加上体位的限制等因素都加大了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 影响套管针留置时间。套管针留置时间还受血液黏稠度影响, 血液黏稠度异常病人的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少于血液黏稠度正常者。

5 健康教育

首先要将目的、意义告诉病人, 以取得信任, 积极配合。在留置针使用期间应对病人加强健康教育,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 在输液期间可将远端肢体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 输液过程中, 用毛巾热敷穿刺点上方, 每次15 min~20 min。留置针留置期间禁止沐浴, 防止穿刺点感染、蔓延。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 则提示有静脉炎发生, 应立即拔出留置针, 局部用50%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液冷敷, 严重者须行物理治疗, 静脉输入抗生素预防感染。

6 小结

3.老年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和输液管理 篇三

(湖北工程学院医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老年静脉穿刺和输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和其他患者人群的静脉穿刺与输液不同,而是有一定的特点,现将具体的护理工作报告如下。【关键词】老年;静脉穿刺;方法和技巧;输液管理【中国分类号】R4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09-01 通常情况下,老年患者的年龄都比较大,因此,血管的弹性和青年人相比较差,再加上,由于患者长期住院,因此每天都要进行静脉输液,穿刺血管的次数较多,容易破坏血管,这样一来,固定血管就非常难找,如果技术不熟练,那么会造成静脉穿刺不成功。由此看来,老年静脉穿刺与输液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要正确看待。1认真做好心理护理一般来说,老年患者以慢性病为主,由此此种并且治疗时间较长,也或者治愈的可能性很小,进而产生急躁、失落等不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之前要和他们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随时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之间的关系。2静脉穿刺前要正确选择血管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的真皮弹性和年轻人相比非常差,不仅皮肤越来越薄,而且血管壁逐渐变硬,脆性增加,不容易被固定等特点。所以,根据老年人静脉血管的特点,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尽快选择老年患者的小静脉的较远端,轻轻固定,同时还要远离静脉窦部位;第二,静脉穿刺过程中要远离较硬化血管,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血管因穿刺破裂的现象;第三,如果老年患者失血或者脱水较多,首先护理人员要选择较粗而且浅的血管,并进行热敷,待血管扩张后,再进行静脉穿刺。3静脉穿刺的方法与技巧护理人员在给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而且护理人员不要过早扎止血带,同时止血带要松紧适度,避免使皮肤出现潮红、血液循环不正常的现象出现。尽量将止血带扎在离穿刺部位上方8cm处,一旦距离太近,在松开止血带时会震动穿刺处,从而触碰针头,造成穿刺不成功,如果是在手背穿刺,护理人员可以告知患者不握拳,患者如果握拳,会使血管变平,导致血液不充盈,此时,护理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形状,使患者血管变得更加充盈,方便固定,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在穿刺过程中,要保证针头在表皮和真皮之间,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疼痛而使患者躲避,穿刺不易成功;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来说,在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容易将针头穿进静脉管腔,但是,血液却没有回流,这时护理人员可以用手反复捏针头部位的输液软管,也可以放低输液瓶,这样可以使血液回流;而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很难找到较粗的血管,这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手指、腹部处的较浅血管,尽量选择小而且锐利的输液针头,穿针过程中不能用力过大,穿针角度要尽量在20度范围内,一旦有血液回流就要立即停止穿针,这一一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血管壁被穿透,再将针头固定;在输液完成结束后,护理人员在拔针时,应该同时按压皮肤和血管穿针处,大约按压3~5分钟,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皮肤皮下出血,不仅可以方便下次护理人员再次为患者穿针,而且最主要的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4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4.1结合病人的病情和所用药物适当调节输液速度:通常情况下,老年患者不是在特殊用药时,将输液速度尽量控制在每分钟40~50滴范围内。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在使用极化液过程中,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能超过20滴,如果速度过快,势必会使患者的血压迅速降低,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加重心衰。但是,对于严重脱水而且患者的心肺功能非常好,护理人员要加快输液速度,这样一来,能够快速补充患者体内的水分。4.2随时都要观察输液情况: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通常都会每隔15分钟就去病室巡视一次,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的现象。待输液结束后,应该立即拔出针头。4.3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药品种。然而,在老年患者初使用新药物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输液的过敏和副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4.4避免交叉感染:总体来说,老年患者不仅体质较差,而且抵抗力也较弱,因此,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和有呼吸道感染等的患者同放到一个病室,从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加重病情的现象出现。5结束语总体来说,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和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端正的工作态度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这同时也是老年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的保证,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参考文献[1]孙建丽.100例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J].当代護士(专科版),2010(3). [2]洪国玲,刘青,汪文妮.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及血管维护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 [3]刘居秀.影响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10). [4]周婷,吴达军,肖慧容.浅谈不同年龄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护理要点[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4).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电话13733454726

4.针对不同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综述 篇四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之一,但有时难以一次穿刺成功。现就近年来对穿刺部位、静脉条件、个体差异等文章做一综述。血管充盈不足的患者 1.1 局部血管扩张法

1.1.1 热敷法 用热水袋热敷2~3 min能促进静脉充盈[1]。

1.1.2 外涂血管扩张剂法 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或阿托品注射液或2%山莨菪碱涂在手背上,使局部浅静脉扩张,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病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2]。

1.2 垂吊法或甩臂法扎 输液肢体下垂l~2 min后扎止血带或在上臂下垂状态下用力往下甩5~6次,在保持下垂状态下扎好止血带,而后平放行静脉穿刺[3]。

1.3 非握拳穿刺法 输液前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使手背静脉充盈。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4,5]。

1.4 微负压静脉穿刺法 用左手在头皮针接头以上约10 cm处将输液管返折,并从针尖处挤出3~5滴液体。针头刺入皮肤后松开反折处,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亦可采用注射器负压法,方法是用5 ml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2~3 ml并与静脉针连接,排尽空气。进针达皮下时左手立即抽吸针栓,使注射器内形成负压,当刺入血管时即见回血[6]。

1.5 易见回血法 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将调节器紧贴茂菲滴管下端夹闭,原理是调节器置高位时液体向后压缩的范围增大,减少了回血时所遇到的阻力,加快了回血速度[7]。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方向,与皮肤成5度角,在选择好的血管旁进针。逆行穿刺可以充分利用末梢血管,特别在向心穿刺血管损坏多而无法输液时,可以提供一条可行的有效途径,真正遵循了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近心端的血管使用原则[15]。

7.3 穿破后的补救方法 穿刺后无回血,外撤针头时见回血,则说明穿透血管,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止血进行补救,即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有回血停止,见回血后停止撤针,采用补救措施。方法一: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先以指重压1 min左右,然后打开输液器水止,此时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 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成功率达90%[16]。方法二:即扎穿血管后,针头外撤有回血后,不应停止,再将针头平行进针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17]。在做静脉穿刺时,输液针头应留1/4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加以补救[18]。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应用以上不同方法,并有机的结合应用,可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穿刺方法尽量做到无痛、微痛,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输液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沈蓉)

5.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篇五

1 有关输液的解释

目前我们要求进行操作前说明目的,操作完毕后交代注意事项,在整体护理病房输液过程中还会结合健康教育。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补液中病人一般要求卧床,尤其是接受输液治疗较长的病人,穿刺部位很可能是一些较脆弱的小血管,不好固定的部位,护士千叮咛万嘱咐别乱动,病人小心翼翼地躺在床上,因此最想知道今天自己要补多少液。而多数护士常常是习惯在打完针第三次核对时告诉病人今天的补液量。病人想知道今天补液量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必然会产生焦虑。所以建议护士在工作中加强灵活性和主动性,在首次查对时就告诉病人他今天的补液量。现在很多医院已进行了电脑化处理医嘱,打印输液卡,如果在输液卡上自动统计输液量,也是一项减少护士工作量的有效方法。

2 进针前嘱病人握拳视操作部位而定

为了使血管充盈,操作规程中要求护士嘱病人握拳,但临床中病人握拳后拳头呈一金字塔形,如果穿刺部位是在临床护士最常选用的手背静脉,那么此时护士很难绷紧手背皮肤,操作也很不方便,因此,通常的做法是护士用左手握住病人需穿刺的手,大拇指在病人手背绷紧皮肤,其余四指轻持病人的手心。同时,护士的手与病人相握,使病人感到镇定和放松,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而穿刺的部位在肘正中静脉或手臂上的静脉,则嘱病人握拳是不影响护士的操作的。

3 进针的角度视穿刺的血管部位和粗细而定

为了避免较细的血管穿透,学校操作规程中要求20°角进针,但在穿刺肘中静脉等粗大静脉时,可采用6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少许。这种方式进针,由于角度高,通过真皮层时间减少,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并且由于血管粗大,不易穿透静脉。

4 针管固定

目前大多数医院已有输液贴代替以往用胶布和小纱块进行固定。以往用胶布固定时常用的三条胶布固定法是第一条胶布固定住针柄,第二条交叉固定,第三条固定覆盖进针点的小纱块和部分头皮针软管。而现在所用的一次性输液贴含小纱块的那条很宽,可以一下完成固定针柄和覆盖进针点的两个步骤,而如果在病人安静配合的状态下,是不需交叉固定,因为交叉的胶布贴紧了含小纱块的胶布,在输液完毕后拔针用含小纱块按压的操作变的较为复杂。所以这样的病人只要两条胶布固定即可,当然在病人烦躁、昏迷、不配合的情况下必须交叉固定。

5 拔针的手法及按压时间

拔针以前是用棉签在血管上方,如今采用输液贴,可以先分离胶布,用左手大拇指轻放在进针点侧边,右手迅速拔针,然后左手大拇指绷紧皮肤,压迫静脉,再右手大拇指用带小纱块的输液贴按压针眼。这样的拔针方法病人疼痛感较棉签按压拔针法轻。而按压时间目前尚无明确规定,有些护士只按压到不再见有血液流出体表,而这样往往会造成病人皮下瘀血。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瘀血,一般要按压3~4min,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皮下瘀血 。

6.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篇六

关键词:小儿,静脉穿刺,降低输液管道压力,影响

小儿患者因静脉血管细、血管壁薄,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 因此, 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之一。实际操作中静脉穿刺是否成功, 往往看输液管是否有回血或凭感觉针头是否突破血管管腔来判断, 有时即使穿刺成功, 操作者因看不到回血或无明显突破感而造成重复穿刺者为数不少, 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 而且增加了护患矛盾和护士的心理压力。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 我们发现输液管内压力大小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12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00例, 年龄均在2岁, 输液次数每人2次, 选用0.55号一次性输液器, 均以患儿肢体静脉为穿刺静脉。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为了避免穿刺技术是否熟练的影响选取由同一人操作。按传统静脉输液做好准备, 选择好血管和部位, 100例患儿首日输液采用常规穿刺法, 输液瓶挂于正常高度, 新生儿注射泵放于温箱顶, 进行穿刺;次日输液输液瓶低于正常高度, 新生儿注射泵平行于新生儿身体, 进行穿刺。

1.2.2 评价指标

穿刺时针有回血, 液体输入顺畅, 周围皮肤无肿胀时视为成功;如果穿刺时针虽无回血, 挤压输液管后有或无回血, 松开调节器, 液体输入顺利, 周围无肿胀, 也视为成功。穿刺时虽有回血, 但液体输入不顺利, 或周围有隆起, 均视为不成功。

2 结果

常规法100例次, 采用降低输液管道压力法100例次, 两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见表1。

3 讨论

小儿输液穿刺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 但小儿输液中的难点问题更是在临床中凸显, 其中包括肥胖患儿、新生儿、输液次数多的患儿等。如何稳、准、快、高质量地建立静脉通路, 达到家长期望的“一针见血”[1], 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为了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 减轻患儿痛苦, 避免护患矛盾, 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穿刺前使用温柔的语言安抚、鼓励小儿, 以消除其陌生和恐惧感[2]。穿刺者还应保持良好的情绪, 沉着、镇定, 去除急躁心理, 这是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3]。小儿血管细, 输液针头细, 血液回流慢, 很难见回血, 一般采用常规法成功率低, 采用降低输液管道压力进行穿刺, 使输液管内的压力明显降低, 当针头进入血管后血液易回流, 穿刺成功好判断, 避免了重复穿刺。此方法操作简单, 从表1中可见, 小儿采用减低输液管道压力的方法实施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 优于常规法, 值得在临床操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智敏.负压穿刺在小儿头皮静脉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 2008, 7 (1) :76.

[2]金雪花, 姜英今, 全英梅, 等.小儿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的原因分析[J].吉林医学, 2004, 25 (7) :72.

7.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篇七

静脉输液穿刺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护理手段。穿刺过程中,因各方面原因造成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的难度增加,进而给患者带来了恐惧心理和穿刺疼痛感,导致护患矛盾多发[1]。本文通过在2013年6月至8月期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实施改良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手背静脉;输液穿刺;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71-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法从2013年6月至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121例,女性81例;年龄在46至70岁之间;且患者的第一诊断皆为2型糖尿病,神志清晰,能够自理。因接受穿刺的个体存在差异对穿刺的疼痛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降低这种影响,将202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良后的方法进行穿刺比较。

1.2 方法

1.2.1 护理人员培训 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共同制定手背静脉输液穿刺流程图,同时带教老师对护士进行授课培训以及考核,当有新护士进入科室时,将通过个别辅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育引导,最终由护士长随机抽考新护士,并进行现场指导,以帮助其提高掌握各种护理技巧。

1.2.2 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将要进行穿刺的血管利用手指进行局部按摩,以增加皮肤温度直至具有一定的弹性、血管充盈,然后进行常规的消毒,选择合适的手腕棉垫,在患者静脉穿刺点上方10cm处系止血带,穿刺的角度呈45°,成功穿刺后松止血带的角度和和穿刺面垂直,护士在松止血带时应用无名指在打结处抵住患者的皮肤,以减轻止血带带来的疼痛感,同时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1.2.3 问卷调查 通过实名记录的方式对202例患者的手背静脉穿刺操作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2份,有效收回202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X2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202例患者通过两种操作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见表1。

通过对202例患者参与的静脉穿刺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实施改良后的穿刺方法,患者的满意率为88.1%(178/202);而采用常规法患者的满意率为77.2%(156/202)。

3 讨论

很多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接触过护理过程中疼痛性操作,而这些操作大多没有止疼措施。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其在早期收到的不良反应和刺激都会对其后期的疼痛行为引起改变,因疼痛敏感会进一步导致社交技能受损。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的认识缺乏,给患者带来了很多心理、生理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贯彻任务关怀、优质服务的理念,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护理方法减轻因护理操作为患者带来的疼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2]。

在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最多,其血管不充盈、脆性大,皮肤褶皱、弹性差,若采用常规的手背静脉输液穿刺法会产生以下问题:(1)操作者在选择好血管,系上止血带后若直接拍打,会导致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明显疼痛,是患者对穿刺产生畏惧和恐惧感。(2)在送止血带时,若用力回来易导致患者的皮肤多度牵拉造成血管破坏,最终导致穿刺失败。(3)没有采用手腕棉垫做护垫,而直接在系上止血带后接触患者皮肤,会是患者优明显的疼痛感和不适感[3]。

改良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减轻疼痛的效果。选择好穿刺血管后,利用手指对其进行按摩,使血管充盈、恢复弹性、皮肤增温,不仅能减轻用力拍打穿刺血管造成的局部皮肤疼痛,降低患者对静脉输液穿刺的心理恐惧感,还进一步体现了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选择合适的手腕护垫,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使患者自愿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的角度和穿刺面垂直,松止血带时操作者用无名指在止血带打结处抵住患者的皮肤,减少了因局部皮肤过度牵拉造成血管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使患者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心理得到了满足和安慰,同时使护患之间的氛围更加和谐,即使穿刺不成功,也能得到患者的谅解,也进一步增加了护理人员的信心和穿刺成功后的成就感,进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工作的效率,使护理的满意的得到提高。此次研究表明,采用改良后的穿刺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对护理的的满意度以及自身的舒适感得到提高,比常规法更加流程化、规范化、人性化,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开琴,代玉萍,卢敏,何仕蓉. 减轻患者手背静脉输液穿刺疼痛的方法探讨[J]. 长江大学学報(自科版),2013,36:74-75.

[2]王开珍. 静脉输液持针穿刺方法不同对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4,09:120-121.

8.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篇八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西安北车医院24例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13)岁,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8例(消化道肿瘤17例,脑胶质瘤1例,膀胱癌1例,乳腺癌1例);急性心梗致心源性休克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并发颅脑损伤2例。

1.2 材料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型号7Fr(深圳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2 操作步骤

2.1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1)穿刺部位:对于可平卧、可配合操作的患者首选右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置管15例。

(2)体位:患者去枕平卧,保持头后仰和转向左侧,充分暴露右侧颈部,术者站于患者头端。

(3)穿刺要点:以右侧胸锁乳突肌内缘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环状软骨平面)外侧0.5cm。

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5m L空针做试探性穿刺,针与皮肤面呈30~40°角,针尖对准同侧乳头,指向骶尾外侧,边进针边抽吸,有落空感并回抽有血,表示针已进入颈内静脉。再用穿刺针沿原穿刺点进针,穿刺方向同前,确认穿刺针已进入静脉,从穿刺针侧孔导入导引钢丝15cm,固定导引钢丝,拔出穿刺针,用扩张导管扩张皮下组织及血管入口,置入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长度13cm。用肝素盐水(比例为1m L生理盐水加2mg普通肝素)2m L封延长管外端,缝线2针固定导管侧翼。安尔碘消毒置管处,无菌透明贴固定。

2.2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1)穿刺部位:对于不能平卧、不能配合操作的患者则选择右股静脉穿刺,股静脉置管9例。

(2)体位选择: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3)穿刺要点: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以左手固定好股动脉,用5m L空针做试探性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刺入,穿刺针朝向心脏方向。边进针边抽吸,有落空感并回抽有血,表示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再用穿刺针沿原穿刺点进针,确认穿刺针进入静脉。然后按颈内静脉置管方法向股静脉内置入导管,置入长度为20cm,其余同颈内静脉置管术。

2.3 操作注意事项

(1)坚持无菌操作。

(2)如在操作中不慎误入临近动脉,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20min后,确认未继续渗血再操作。

3 导管护理

(1)观察置管处有无肿胀、渗血,保护导管避免拔出。每天于输液前用安尔碘消毒置管处,并用百多邦软膏涂抹置管处以预防感染,并更换无菌透明贴。

(2)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2m L正压封管。

(3)留置导管时间不超过1个月。如需继续使用导管,需更换导管。如局部发生感染,则更换置管部位。

4 结果

24例患者均成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术后输液通畅。1例患者于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后置管处出现小血肿,血肿发生率为4.1%,经压迫30min血肿消失。2例股静脉置管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5天和第28天出现置管处皮肤轻微感染,感染率为8.3%。1例患者经加强局部抗感染处理(增加消毒及涂抹百多邦软膏次数至每日2次,皮肤感染消失,未影响导管使用。另1例患者经前述处理无效,局部感染加重,但未出现全身感染症状,予拔除导管。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0±9)d。

5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及医疗政策的推进,基层医院危重症、晚期恶性肿瘤及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而他们大多外周血管条件较差,外周静脉输液困难,若不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会延误治疗。我院近1年来开展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患者输液效果显著。在操作中如何避免并发症是关键。我院24例患者血肿发生率为4.1%,与Goldfarb及Oliver等的报道相似。作者体会,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先用5m L注射器做试探性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局部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同时还应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必要时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穿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期,以感染和菌血症、败血症的发生率最高,本组病例感染发生率为8.3%,低于以往报道,与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有关。每天于输液前安尔碘消毒置管处,并用百多邦软膏涂抹置管处以预防感染,经证实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患者生命非常重要。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易行、组织损伤小、使用安全。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多为危重症、老年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可以保证输液通畅,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输液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及术后护理,为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提供一个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西安北车医院24例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穿刺部位选择、穿刺要点、术后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4例患者均成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术后输液通畅;(2)1例患者发生血肿,发生率为4.1%,2例患者发生置管处皮肤轻微感染,发生率为8.3%。未发生其他并发症。(3)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0±9)d。结论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可靠,是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一个途径,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关键词:输液,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参考文献

[1]Daily PO,Grip RB,Ahumway NE.Percutaneous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J].Arch Surg,1970,101:534.

[2]Goldfarb G,Lebrec D.Percutaneous cannulation of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in the patients with coagulopathies:An experience based on1,000attempts[J].Anaesthesiology,1982:565.

[3]Oliver WC,Nuttall GA,Beynen FM,et al.The incidence of artery puncture with central venous cannulation using a modified tech-nique for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arterial cannulation[J].J Cardiothorac Vesc Anesth,1997,77:851.

[4]Darouiche RO,Raad II,Heard SO,et al.A comparison of two anti-microbial impregna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J].N Engl J Med,1999,340:1.

[5]韩蔚,何瑾玢,彭根英,等.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781~783.

[6]吴择芳.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7,7(2):68.

9.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心病科二病区、三病区实习的护生共101人,均为我校2008级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其中心病科二病区48名护生为对照组,心病科三病区53名护生为实验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实习周期、在校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刺对象为随即抽取心病科二、三病区住院患者各500例,均为清醒患者,感觉与语言表达能力正常,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对照组:选用手背静脉进行静脉输液,扎上止血带后,嘱患者握拳,待静脉充盈后,用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2)实验组:选用手背静脉进行静脉输液,扎上止血带后,在手背使用小鱼际滚法,穿刺静脉上方向心方向用大拇指推法3~6次,穿刺点用按揉法等方法使静脉逐渐充盈,点外关、列缺、合谷等穴位,再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

1.3 评价指标

(1)一次穿刺成功率;(2)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10表示,“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3)患者满意度:自行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在静脉输液疗程完成后,发放满意度问卷,根据得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发放问卷共1000份,回收100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护生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2。由表2可见,实验组穿刺前应用中医推拿手法,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常规穿刺方法患者(P<0.01)。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3。由表3可见,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周围静脉穿刺中应用中医推拿手法能提高护生一次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失败是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也对护生自信心造成一定挫伤。该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带教中应用小鱼际滚法、大拇指推法和按揉法能提高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P<0.01)。传统静脉穿刺使静脉充盈的方法主要为拍打穿刺部位静脉,该方法给患者造成疼痛等不适的同时,静脉充盈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常规穿刺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穿刺时常反射性引起血管充盈不明显和痉挛,导致穿刺失败[1]。而这几种推拿手法力度柔和,滚法用力均匀、柔和,对皮肤刺激小,且能使静脉迅速充盈[2];沿血管方向向心推行,使血管内血压收外力作用产生一定静脉压,使穿刺血管明显而易于穿刺;按揉法使血管内产生静脉压同时,易于护生判断血管走向及弹性、脆性,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使穿刺静脉充盈度较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间接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和护生自身的自信心。

3.2 周围静脉穿刺中应用中医推拿手法能降低患者穿刺过程中疼痛感

影响静脉穿刺患者疼痛感的因素很多,如紧张情绪、穿刺手法等,该研究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生的优势出发,将中医推拿手法应用在静脉穿刺中,对缓解患者疼痛起到较大作用。通过对手背和穿刺静脉施以滚法、推法缓解患者手背肌肉紧张;对穿刺部位按揉,使局部疼痛感觉麻痹或提高疼痛阈值,再进行静脉穿刺,达到预防或减轻疼痛的目的[3];穴位按摩利用按压刺激穴位,引起酸、麻感觉分散患者注意力[1],而且选择的穴位多具有止痛效果,如列缺主治表皮疼痛,如牙痛、面瘫、腕关节痛等,合谷穴主治牙痛、面痛等各种疼痛,外关主治上肢痹痛,按摩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痛觉神经的持续传导,使疼痛缓解。在按摩的过程中,护生还可充分利用时间与患者沟通,通过主动握持、触摸患者的手,拉近护患距离,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疼痛感觉也会明显减轻。

3.3 周围静脉穿刺中应用中医推拿手法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Mitchell认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关心的不是医护人员提供了什么服务,而是以什么态度提供服务[4],静脉穿刺过程中,应用中医推拿手法,握持、触摸患者的手实际也是将人文护理融入护理工作的过程,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爱和尊重,有利于缓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P<0.01)。

4 小结

通过在临床带教静脉穿刺中应用中医推拿手法,不仅提高了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也减轻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了人性化护理,也增加了患者对护生的信任感,为护生进行临床操作争取更多机会,提高技能水平。该方法穴位定位简单,易于操作,可在护生临床带教和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爱荣.静脉穿刺时学位按摩的止痛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2006,19(6):650.

[2]胡蝉娟,汪永坚,陈晓洁.推拿手法在静脉输液穿刺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10,42(9):71.

[3]陈汝兰,叶亚彩.指腹按摩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53.

上一篇:从源头抓起预防和治理腐败浅见下一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