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精选7篇)
1.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篇一
教育学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对策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1)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1)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2)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3)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4)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冉苒,张长英.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
2.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篇二
一、理论概述
1. 心理契约理论概述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阿吉里斯在其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中, 最早提出“心理契约”这一概念, 说明在员工与企业的交互关系中, 除存在正式的雇佣契约, 还包含内隐的、非正式和非公开说明的期望。莱文森 (1962) 等人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存在着的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合。施恩在1980年的著作《组织心理学》提出心理契约是“每一组成员与其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一组不成文的期望”。近年来, 以罗素为代表的学者把心理契约界定为:雇员个人以雇佣关系为背景, 以许诺、信任和知觉为基础而形成的关于双方责任的各种信念。心理契约就是员工对企业存在着各种内隐的、含而未宣的、为公开说明的期望, 是知觉性的和个体性的。
2. 社会交换与公平理论概述
社会交换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等人 (1958) 借用和修正古典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假说发展而成的反应人与人社会交往的理论学说, 该理论从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动机出发, 说明个人为获得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选择理性行动。古尔德纳 (1960) 提出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互惠原则, 认为人们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 并不应当伤害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社会交换就是指存在于人际交换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 其核心是“互惠原则”。
由社会交换理论发展而来的分配公平理论, 被亚当斯 (1965) 等人发展为公平理论, 该理论说明收益与代价应当是公平的, 并指出社会交换的双方追求投入-产出的相对平等。在双方交往中表现为:如果一个人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与另一个相同地位的人的比率大致相同, 则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 心理上比较平衡, 社会交换过程也会继续;如果自己两者之比低于对方, 则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 并选择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如果自己两者之比远高于别人的, 则觉得内疚并设法补偿。
心理契约正是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它的基本假设是:组织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双方均需要有付出才会有收益。
二、心理契约与社会交换、公平理论的关系
1. 社会交换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社会交换对员工心理契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依据互惠规范, 当企业给员工提供了恩惠或使其享受到了实际的利益, 员工感知企业已经履行了自己的心理契约, 就倾向于对企业许下更多的承诺和表现出更高的忠诚, 并对心理契约中“组织的责任”有更高的感知, 认为自己应该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反之, 当员工感知自己的期望未实现, 即心理契约未被企业履行, 认为自己对企业的付出没有得到企业的回报, 则考虑需要对企业进行“惩罚”, 在态度上表现出对企业和工作更低的满意感, 行为上表现出迟到、早退和旷工等等, 或者采取更严重的报复行为, 如损坏企业财产、破坏企业公众形象, 甚至泄露企业商业机密。所以, 员工与企业的社会交换关系需要遵循互惠互利原则才能正常地进行。第二, 社会交换关系中的“个人”是情感复杂和丰富的行为个人的行为主体, 怀特 (1991) 认为个人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员工对于个人-组织交换行为的期望, 员工会产生不同强弱程度的交换意识, 同时也是不是所有的员工都参照互惠的规范做出同样的行为的原因。一般来说, 交换意识强的员工倾向于根据在企业里享受到的利益的多少来调整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而交换意识弱的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更少的受到他们在企业所得利益多少的影响;交换意识强的员工在感知企业良好地履行了自己的心理契约时会更加努力工作, 交换意识弱的员工即使感知自己心理契约未被良好实现, 但还是会继续努力工作。另外, 有学者依据个人的社会交换意识强弱程度划分出三种类型的人群:乐善好施的性格的员工更偏向于交换关系中的付出行为;公平感知较强的员工更容易强调交换关系中的互惠行为;而对权利非常渴望的员工更强调交换关系中的取得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和重组的速度加快, 心理契约的内容也有发生了改变, 新心理契约对旧的心理契约的替代也对管理者-员工的社会交换关系提出了新的内容。
2. 公平理论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在企业-员工的互动关系中, 员工对利益分配的公平感知尤其是对工资薪酬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的感知, 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公平感知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分配公平, 指个人对所他所得的利益公平程度的感知;二是程序公平, 指决定利益分配的程序公平程度的感知;三是关系公平, 指员工对组织领导者和决策者人际关系行为是否公平的感知, 和对信息享受公平的感知。三种类型的公平感知对心理契约的作用呈现着差异。
许多学者都认为分配公平对心理契约的影响最大, 员工对心理契约履行程度的评价主要就是依据分配的公平程度。同时, 心理契约包括着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交易维度是指心理契约由具体、短时、有形的相互责任构成, 强调当前利益的即时交换;关系维度是指心理契约由广泛、长时和开放性的相互责任构成,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长期性, 员工是企业里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两种维度的心理契约与分配公平的密切程度存在着差异。具有交易型心理契约的员工对分配的公平更加看重, 他们强调及时的和直接的互惠, 工作只是工具性的, 结果分配是否公平就是评价心理契约履行程度的核心依据。具有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员工强调自己应该以企业主人的身份来看待企业的分配, 即使在某个时间里, 企业分配给他们的利益出现了所谓的不公平, 但是他们已经对企业形成的情感承诺继续维持心理契约的良性发展。
在企业里, 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报酬, 还希望受到公平的待遇。如果企业在实施各种规定的程序是公平的, 即使员工感知心理契约未被良好地履行时, 能消除因心理契约未被企业履行而产生的一些消极情绪和行为。现代企业在进行结构和人员调整过程中, 员工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 但只要企业能保证程序的公平和透明, 员工与企业就有可能在程序实施公平的过程中达成互谅互让。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与信任是员工判断组织人际公平的重要标准, 鉴于信任是心理契约的基础, 人际公平是企业需要充分重视的维持员工良好心理契约的重要因素。
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一种企业对员工投入与员工对企业贡献的社会交换关系, 企业希望员工在态度上对企业表示出高的忠诚感、信任感和满意感, 在行为上表现出更高的工作业绩、更少的离职等等, 然而, 企业的期望是需要先对员工进行投入, 包括物质的投入和精神的投入, 使其认识到自己对企业的价值。当员工感知到企业的投入与付出时, 则判断自己享受到了企业的恩惠和实际利益, 决定对企业进行贡献。所以, 企业要主动给予员工的投入, 尽可能保障员工的需要, 才更能增强员工对企业回报的认知。
亚当斯认为, 人们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投入产出与他人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其中, 薪酬和晋升是经常比较的对象。公平本身就是个人的主观认知, 比较的内容、标准和时间都是个人的主观选择, 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影响员工的主观认知, 建立员工一致认同的组织评价体系, 帮助员工客观认识自己的投入产出, 并建立一种公正、公开、公平的开放的和包容的组织文化。
另外, 员工的年龄特征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一般来说, 年长的员工或工作经验较丰富的员工的情感趋于稳定, 他们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心理契约破坏有着更理性的思考。同时, 他们心理契约所包含的“组织的责任”和“员工的责任”会更现实, 与企业的发展程度比较吻合, 以至他们的心理契约也很少会出现破坏的情况, 即使出现了破坏, 他们也会尽可能把情绪转移到积极的事件。鉴于此, 企业对于新进员工的管理与老员工或经验丰富的新员工的管理应存在着适当的差别, 当然, 这种差别是有益的, 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进步都起着促进作用。企业在对新员工的招聘、录用和培训时, 都应该考虑到新员工或经验不丰富的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参考文献
[1]杨杰:论管理学中心理契约的界定与形成过程[J].学术研究, 2003 (10) :39
[2]陈加州等: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 2001, 4:75
[3]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13, 17~18
[4]李原: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2~3
[5]叶勤.基于公平理论的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25
[6]魏峰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15
[7]张燕:公平理论模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1, 12:40
3.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长江三角 比较优势理论 经济
引言
随着经济进程逐渐向全球化方向靠近,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也在慢慢相互联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世界经济的趋向变化,三大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的长三角洲优势尤为明显。产业集群是浙江、上海、江苏地区规模经济的全新演绎。与周围各省市相比,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最最为完整。拥有良好的条件基础,拥有规范的市场运作,拥有较强综合实力,使得很多大型的生产基地,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地注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腾飞必然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因此长三角又成了一个人才聚集的中心。多年来国家对该地区经济的所做的相关整合,使得长三角已经发展成我国现阶段沿海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人才聚集程度最高的经济区之一。
1、比较优势理论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世界上各个国家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让其形成一个比较优势结构,对于那些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进行集中生产自己优势较大的商品,对于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可以进行应集中生产自己处于绝对劣势的商品,然后绝对优势的国家和绝对劣势的国家再通过国际贸易,相互交换自己的商品以达到双方都能获得益处的思想。即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密集发达则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劣势国家的廉价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出口自己优势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发达密集的产品。
2、长三角的比较优势之所在
2.1、拥有资金、高素质人才、新型科技技术,高素质劳动力等优势
因为拥有强大的经济体系,长江三角地区自然成为了人口流动、技术交流、商品流通、资金融通和中枢管理等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地。
作为三角之一的浙江省就已强大的民营资本和经济出名。从职工人均固定资本方面来参考,在1998年,上海市人均固定资本为2.3万元,江苏省人均固定资本为0.7万元,浙江省人均固定资本为0.7万元。1998年长三角地区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三项技术专利累计统计数据为:上海2334件、江苏3787件、浙江4470件,“发明”,“实用技术”两方面累计统计为上海1316件、江苏2374件、浙江2014件。正因为拥有创新的技术、充足的资本和各方面人才的汇聚形成就长三角的独特优势,使得长三角区域很快成为我国最重要经济区之一。
2.2、发展经济腹地广、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好的经济成长优势
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长三角区域2002年创下了全国18.5%的GDP,为国家贡献了22%的财政收入和全国28.4%的出口额,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已名列全国前茅的经济地位。
就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增长率统计数据方面来看,浙江省2002年经济生产总值总和为8004亿元,2007年就在2002年基础增加了10636亿元 变为18640亿元,2007年底浙江省GDP总量是2002年总量的2.3倍;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6978元增加了20153元,年均增长达到高达12%。2007年,整个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更是突破2.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2万元,2002年到2007年间增长了91.5%,上海2007年人均GDP达到65573元,GDP逼近1.2万亿,与上年相比同期增长13.5%,长三角区经济的快速上升使的不得不成为资金、人才、商品、技术和信息的汇聚之地,成为各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向往的投资场所,上海、江苏、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成功的推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崛起和发展。
3、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环境的良好和多元文化的汇聚的人文资源优势
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重视完善自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和人居生活环境,城市交通体系地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难有所救、居有所住”不再只是空话,而是正在逐渐实现的的基本目标;社会治安状况,公共安全一天天不断的在提高。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减少,健全的信用制度等等一系列改变为国内外人才的创业与发展提供公平的的环境、竞争公平的制度和优胜劣汰的人才培养环境;长三角区域加强软环境建设。软环境的优势极大提高了长三角区域的影响力不仅企业的迁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生产要素重组和流动提供便利条件。文化对一个城市就像一张名片,就像文化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样,它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灵魂的体现。
上海是中国文化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文化名城。人口流动性大,信息开放,多元化的文化艺术融汇并存,这些优势造就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开拓精神。江浙一代历史上文化璀璨,文化自古发达,才人辈出,盛产大儒鸿士,江浙重商轻农的思想决定了他们乐于经商,善于经商,而且目光犀利而理想远大,江浙人们会从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去赚他们的钱,正因为有这些聪明之处使得江浙地区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4、总结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长三角区域各方面的优势很快使其成为中国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群之一,既是重要化工企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又拥有强大的外向型经济,还具有廉价的水路运输系统。对于国内外经济贸易、吸引直接的外国投资、物流交通运输、金融、高新技术研发等长三角都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储东涛.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5.
4.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篇四
2.1传授学生阅读技巧:小学生缺乏阅读经验,所以在阅读技巧方面存在欠缺,为此教师应该注重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教给学生一些小策略。比如:在阅读过程中,从题目入手,重点阅读文章每段的第一句话,阅读结尾,因为这些句子都是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抓经常出现的关键词,这是文章的文眼;读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这些技巧都可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阅读经验更丰富,使其阅读效率得以提升。
2.2培养学生读写意识:读和写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理清这个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齐头并进。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情况,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样立意、选材、安顿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可是教学中一定要将有关知识用最浅显的、适应小学生认知本领的语言来表述。假设,不妨将“立意”说成是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或中心意思,将“选材”表明为针对主要意思所要写的内容等等。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写作知识了解了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通过阅读技巧又了解了写作的要点。读写结合,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不仅需要阅读技巧,更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以下几种阅读习惯:(1)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坐姿:阅读坐姿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视力,还影响到了学生的脊柱发育。为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坐姿,对不良的坐姿进行督促和提醒,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恰当使用工具书,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阅读辅助方法。为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学生在预习、朗读、自学的过程中适时使用工具书,利用工具书及时解决疑惑,加深印象。(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阅读卫生,就是阅读过程中爱护书籍,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勾画重点时要整齐、美观。(4)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阅读习惯:很多时候,学生阅读过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此阅读就会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字词,抄写优美的句子等,以加深印象。(5)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阅读时应尽力避免干扰,做到安静,空气清新,光线适度;保证学生作息合理,因为作息不定时是分散注意的主要因素,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有利于专心阅读习惯的养成;保证学生的学习地点的固定,学习场所单纯固定,可以控制心理倾向;还要培养学生形成默读的习惯,因为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专注度。做到这些,就能逐渐使学生养成专心阅读的好习惯。
3结语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是一项重点,也是一项难点。由多年教学经验可以得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从一点一滴出发,教授学生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技巧,游刃有余;培养学生读写意识,使学生的阅读同写作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受益终身。当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创新阅读形式、加强课外阅读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得出更完善、更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振国.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
[2]蔡银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5).
5.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篇五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
策分析
姓名:卫栋梁学号:080603234班级:金融(2)班
【论文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也显滞后。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以期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对策。
【关键词】保险市场 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 对策分析 发展趋势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1.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2.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
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3.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4.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
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
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我国2007年的保险深度为2.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我国的107倍,日本是我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
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
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策
1.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继续深化保险业的企业改革,继续落实各项改变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入深化,鼓励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保险企业。继续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继续培育和发展国际的大型保险集团,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需要整合内部资源,成为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企业集团。完善保险市场的准入机制,增加市场主体,为保险市场注入活力。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支持保险公司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参股设立保险公司,增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整体承保能力。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和促进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发挥专业经营优势,逐步建立同意、开放、有序竞争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
2.确立保险竞争规制的市场化理念
所谓市场化理念,就是对以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种信仰、期待和追求。市场化理念应该是保险市场竞争规制基本价值体现。因为:①市场化理念是竞争规制的重要理论基础。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规制强调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从经济角度分析,它主要通过对该行为的鼓励、限制或惩罚给竞争者以压力,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虽然这种压力的形成也依赖于直接的行政约束,但更多的或主要的通过市场的力量问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在这里,市场仍在资源配
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市场规制与市场管制的实质区别所在。②市场化理念是WTO法律制度的灵魂。WTO所架构的是一种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应当是完整的、开放的,市场机制是完善的,市场监管是有效的,市场运行是规范的,这就要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有限度。这是WTO法律制度的一个基本前提。
3.提高监管水平,防范风险
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加强国际保险监督合作。一是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及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三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深入、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中国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是世界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必将在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4.借鉴保险竞争规制的国际经验
保险市场的国际化决定了保险竞争的国际化,这就要求我国应开展和加强保险竞争规制领域的国际合作。WTO要求成员方在制度变革上应能逐渐地接受金融自由化理念。我国应在维护国内保险市场秩序的同时,要大胆地为保险法制的国际化创造条件,为我国保险市场早日真正地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
据瑞士再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库博预测,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保险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10%。其中,他预测中国寿险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2%,而非寿险业务则在9.6%左右。去年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国保费收入3053.1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4.7%,其中,财产险增长13.6%,人身险增长59.8%。瑞士再保险公司亚洲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师黄硕辉分析说,尽管去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增长幅度惊人,但从长期
来看,不可能持续这样高的增长速度。而且,前几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的大幅增长中,很大部分是个别险种特别是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的热销造成的,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观念的趋于理性,单一险种搅热整个市场的现象将很难再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参考文献
6.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篇六
[摘要] 人口流动的合法化是一种社会趋势。人口的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对地区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由于其所附带的与个人利益的直接性,尤其受到公众的关注。当前,流动人口增加的速度已经远远大于警力增长的速度,为公安工作带来了挑战。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派出所,应该从全局出发,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转变旧有观念,在打击和防范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同时,加强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外来人口归属感的形成,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治理因流动人口所引发的违法犯罪,达到治本的目的。
[关键词] 流动人口治安权益
从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看到中国大陆人口中心正逐步向沿海地区和城市移动,总的趋势是: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沿海地区成为人口流向的重心。大量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为发展中的沿海地区(近几年主要集中在继珠三角之后的长三角地区),在带来生机、动力和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迷茫与困惑,为这些地区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经济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一方经济带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而由于流动人口的涌入所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当地地方政府的关注。中央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派出所面对如此的治安问题将如何应对?如何保一方平安?如何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权益受到同等保护?
一、王江泾派出所辖区内流动人口现状
王江泾镇作为中国织造名镇,利用比邻上海和苏州的良好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传统的纺织技术优势,迅速发展纺织业等其他相关产业,成为嘉兴重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量的流动人口的涌入,根据镇派出所户籍统计数字,当前王江泾镇常住人口约为8万人,外来人口约为3万人,尤其是地处工业功能区的宇泗浜村、收藏、闻川等行政村出现人口数量的倒挂,外来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甚至高达5:1,而社会治安状况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区域内流动人口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警力增长速度,警力严重不足。
来自不同国籍、地区、文化背景、学历背景的流动人口,构成了王江泾镇经济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来源,为王江泾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案件的滋生。频繁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造成了社会公众普遍的心理恐慌,也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地区社会治安环境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防范和遏制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保一方平安,创造平稳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也成为当前基层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必须充分意识到,做好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也是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将防范、打击、遏制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与对流动人口进行道德、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二、流动人口具有的特点分析
流动人口已经成为部分地区人口组成的重要部分,由于来自不同的背景使他们具有了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成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也为基层公安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1.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经济发展初期,流动人口的来源还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由于我国短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相比较而言,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也成为发达地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另外,流动人口还包括具有其他国籍的外商和技术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的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
2.流动人口各自所属的不同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冲突。
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区,有自己不同的生长教育环境、民族文化、区域文化,而流动人员来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无论是务工或者是工作,或者是投资经商,都需要一个渐进融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他们所带来的亚文化和所欲融入地区的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流动人口对文化冲突的不适应是导致犯罪的深层次原因,而不良的亚文化的触发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的直接原因。
3.流动人口所具备的教育层次、学历背景各不相同。
流动人口各自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学历层次上涵盖了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甚至包括归国留学人员。由于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也使他们具有了完全不同的工作能力、思想意识、人格形态、心理状态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4.流动人口的生活、居住环境普遍较差。
流动人口大多离乡背井,来自五湖四海,除少数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的人可以生活的较为舒适外,大多数人生活的都比较简单、艰苦,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流动人口,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生活得尤为艰难,医疗无法得到保障,教育资源匮乏,与周边的人群相比,在内心深处比较容易形成强烈的落差,贫富差距以及所面对的各种物质诱惑也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的诱因之一。
5.流动人口的创业、兴业入户门槛较多。
流动人口涌入发达地区,最原始的驱动力都是出自于经济上的目的,从事的也主要是经济活动。流动人口进入某个城市或者地区后,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去,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
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在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财富和缴纳税收的同时,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居民待遇,相比较当地居民而言,从政府到社会都为流动人口设置了层层障碍,虽然取消了对暂住证收费制度,但是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6.流动人口在居住地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流动人口,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投身到异地他乡,除了要饱尝思乡之苦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包括精神压力和物质压力,有的来自工作单位,有的来自自身的经济条件,有的来自周围的人群,甚至来自当地的政府。
7.流动人口自身所具有的较大的流动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之所以被称为流动人口,就是其自身所具有的流动性决定的,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其不稳定性,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为了流动人员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四处走动,居住场所时刻处在变化中,自身也在各种文化风俗的撞击中不断的挣扎。
8.流动人口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特点。
三、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关注
流动人口进入一个城市、一个地区,面临着生活、习惯上的不熟悉和不适应,相比较当地的居民而言,流动人口要承受的更多。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劳动技术,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之前,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利用违法犯罪手段获取生活资源成为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当然,并不排除恶意违法犯罪行为和好吃懒做情况的存在,并且还具有相当的传染性,可能影响到其他同乡和身边的人,从而扩大违法犯罪的范围或者形成团伙犯罪。
笔者认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个互动引导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管理与服务以及防范与引导的同步进行,才能更好的解决因为流动人口的涌入给地区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最近,有新闻报道,广州市将为维护城市治安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入户门槛,限制低素质流动人口的进入。笔者认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的影响,甚至也是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有目共睹的一个事实就是,流动人口为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也曾为“外来人口”向“流动人口”的过渡而深深感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传统的压制和限制流动人口的进入不能解决因流动人口而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何将流动人口真正吸纳进我们的城市和地区,建立起对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归属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和地区的关键。例如,面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体
系的完善、常住人口对流动人口的认同等等。
四、新时期基层公安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弱势和对策
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而对流动人口的具体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基层公安派出所进行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公安机关面临着很多新课题、新挑战。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现阶段,许多基层公安机关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上,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形势都建立了基本的管理系统,包括申报、登记、发证、变更、管理、监督、服务等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人户一致”,开展“常口管理外口”,落实“谁雇佣、谁负责”、“谁租房、谁负责”①,确保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动向。但是,在共同营建和谐国际、和谐社会的总体背景下,作为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我们应该走在前面,从更高的层次出发,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1.深化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认识。
人口流动的合法化是一种趋势,是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口的集中存在也具有长期性。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我们缺乏足够的认识,尚未转变传统的观念,不能做到高瞻远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打击、重处罚、重防范,轻保护、轻教育、轻服务。民警在管理中经常以管理者自居,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亲和力和服务意识,甚至存在对农民工的歧视,先入为主的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有罪推定。二是日常的制度化管理薄弱。虽然普遍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却依然存在种种障碍,甚至存在悬空状态,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据此,公安机关应该加强对干警的教育和宣传力度,转变旧有的理念,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树立起干警的服务意识,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寓于良好的服务当中。作为干警,既要看到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给社会治安带来的压力,也要看到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的重要活力;既要看到他们为社会治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看到他们为经济带来的繁荣;既要看到流动人口自身流动的盲目性,也应看到其流动的必然性,从而从心灵深处接受他们,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
2.加强公安机关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力度,形成合力。
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部门较多,例如计生部门、房管部门、人事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在管理实践中,又会因为流动人口个人的特殊性,涉及到工商、税务等其他部门。而公安机关只是负责治安管理工作,这一工作的完善需要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而现实的情况是,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无法形成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合力。曾有学者认为,需要设置统一的领导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统一管理。笔者认为不妥,首先,无论是计生部门,还是房管部门,或是公安部门,它们都有共同的上级机关就是当地的人民政府,对所属部门的工作,人民政府有协调的义
务和能力,而且另设一个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角色定位。其次,与我国精简政府机构的方针相违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财政投入。在现有的条件下,最为可行的就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府的统筹管理和协调作用,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将对流动人口的各方面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全面掌握外来流动人口信息,对其进行服务和管理。在这项工作中,公安机关应该能够首先挑起重担。
3.公安机关的管理活动应该建立流动人口的归属感。
流动人口的最大特点是其流动性,但是流动中也不乏稳定。对于那些能够找到稳定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安定的部分流动人口,应该给予同其他居民相同的待遇。但现实的状况是,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其他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上一概而论,无法建立流动人口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始终以一种陌生人的姿态出现,造成了娘家不管、婆家不要的状态。作为公安机关,应该走在前面,给予流动人口同其它常住居民同等待遇,避免另类待遇等不和谐现象,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4.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应该注重长效机制。
当前,公安机关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上一般采取的是限制、防范、打击和遏制的方式,短期内可以解决因流动人口的混乱而带来的一些社会治安问题,但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流动人口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从犯罪学角度讲,犯罪的一个成因是由于文化素质低下,欠缺基本法律常识,天生犯罪人毕竟只是少数。有些地区也进行了法制教育宣传,但是范围还不够广,多数是集中在某些企业和用工单位。事实上,引起社会治安问题的多是那些无业者,由于社会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这也成为公安机关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盲点和真空地带,案发后,也恰恰是公安机关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地方。基层派出所应该和社区、村委会采取开办流动人口法制夜校,组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等形式,加强与流动人口的联系和服务,利用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与其他配套福利措施(这些福利措施包含了技术培训和生活上的保障)相配合。平稳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各种有机体良性互动的结果。
5.公安机关在打击流动人口犯罪的同时加强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公安机关不应该只是把外来人口看作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应该区别对待。在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安机关应当认真对待,迅速处置,不护短、不徇情,公正严肃地依法给予处理;派出所要开展经常性的调查走访,及时发现和解决涉及流动人口生活和就业中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以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取信于流动人口。对流动人口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行为要给予表扬,增加其荣誉感。让流动人口觉得自己也是和大家一样的,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违法犯罪的同时,对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样给予保护,使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同心同德,自觉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环
境。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正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理念的体现。目前,流动人口的权利处于弱势状态,竞争和维权难度大,需要强化政府对流动人口的保护责任,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武装力量首当其冲。
五、流动人口管理的未来走向及其对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人口流动是社会要求,是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必然过程。而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达,也为人口流动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经济物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流动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缺乏的是社会条件的支撑和制度条件的保障,而这有赖于政府的推动、全社会信任危机的逐步消除和诚信的重建。流动人口管理是当前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公安机关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行政机关,面对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应该能够抛弃部门利益,勇于承担,勇于实践,以流动人口管理为切入口推动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进行。参考文献:
7.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问题及对策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调节者,能够使城市的风景变得更加的优美。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作为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城市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应当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但是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阻碍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还会阻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于城市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当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水平,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将先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展开相关的论述。
1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城市中生态环境的建设,还有利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下面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施工中存在的几个主要的问题展开相关的论述。
1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方向不明确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方向不明确,是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代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由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前期投资方向的不明确,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的相关管理部门难以对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加强管理,同时也难以降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工程的前期费用,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例如:在一些住宅区的绿化带中,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符合政府所提出的绿化要求,同时又为了满足买房者对绿化的需求,在一些公共部位随意的栽种一些树木或者是花草,以求达到绿化的作用。这种是典型的城市园林绿化投资方向不明确的现象,由于存在这些现象,使得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同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
2城市园林绿化盲目追求短期效果不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
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盲目追求短期效果,不遵守植物正常的生活习性,致使大树进城、反季节种植等现象大量的发生。这些现象使得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树木的大量死亡,这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更重要的是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
3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施工队伍层次差别较大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施工队伍层次差别较大,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中,由于施工队伍的层次差别较大,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因为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逐步增多,同时也使得参与城市园林施工建设的队伍越来越多。由于大部分参与城市园林施工建设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于城市园林施工建设的理解不过是种种树而已,难以将城市园林建设完成的合理,这样不仅会阻碍城市园林施工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还会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减慢,阻碍城市建设在未来社会中更快更好的发展。
4缺乏较为专业的城市绿化建设施工的监理公司
除了上述的两点外,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包括,缺乏较为专业的城市绿化建设施工的监理公司。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工程中,缺乏较为专业的城市绿化建设施工的监理单位,负责监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城市园林绿化建筑工程施工者,难以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行较为严格的考查与管理,这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来说十分不利的。一些城市原理绿化工程的施工单位只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景观效果,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被的实际生长状况难以充分的顾及,这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水平的提升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2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的建议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好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应当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管理,提高城市原理绿化建设的施工管理水平,以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针对上述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施工管理,是提高城市原理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顺利实施。首先,应当明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方向,并制定相关的方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既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还能够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整体的质量水平。其次,应当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施工前设计施工方案,能够用最少的资金以及最短的时间内顺利的将城市园林绿化完工,并且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严格的按照施工前所指定制定的设计方案来执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整体的质量水平,进而促使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在未来社会中的更好发展。
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施工管理,是提高城市原理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全面的保证施工的质量,这就需要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前期能够聘用整体素质较高,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有一定经验的施工人员,同时,各园林绿化公司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措施、标准,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监督、落实。这样才能够促使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既能够符合相关的建设要求,还能够更加的美观、规范,进而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
除了上述两点外,要想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管理水平,还应当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的施工管理。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这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的提升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完成后,全面的考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工程能够符合前期的规划设计,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从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水平。这就需要相关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后的验收人员能够了解城市园林施工建设的整个人过程,确保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质量。这就需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人员能够提升自我的水平,或是聘请专业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理单位,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完工状况以及工程质量状况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城市中生态环境的建设,还有利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在施工管理上需要不断的改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冬燕.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3,(2)
[2]魏敏.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10)
[3]孙静玉.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3,(22)
[4]刘贺伟.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3,(01)
【公平理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策】推荐阅读:
公平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12-16
教育公平视野下高等教育对策探讨论文08-26
谈公平的主题演讲稿07-30
校园安全对策理论09-22
高中议论文范文公正公平方面的08-17
社会公平10-05
税收公平原则12-08
推进教育公平研究06-19
促进社会公平论文07-09
《维护社会公平》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