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2024-09-20

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精选12篇)

1.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一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阅读答案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与书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艺术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6.下列关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

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开始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

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决定了书法的核心就是纯粹的艺术美。

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情感的艺术升华。

7.下列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和书法美既有本质的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B.书法讲究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并非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经过艺术升华,寄寓着书法家的生命、情感、心性的形。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

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B.引用蔡邕《笔论》中关于书法的认识,是为了论证“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这一观点。

C.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开始成为纯粹的欣赏艺术。

D.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它并非汉字的“附庸美”,这一认识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

试题答案:

6.D(A项“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表述不当,审美功能是存在的,只是属于汉字社会功能的一部分;B项“开始出现”表述不当;C项“决定了”不合逻辑)

7.B(A项“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的根本性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两者的关系“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C项“汉字”偷换概念,应为“书写文本”;D项因果倒置,正是因为汉字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特点,才使其成为书法美的基础)

8.C(“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理解不当,原文说“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然难以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

2.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二

在研究通俗文学的时候, 就不能不提到范伯群先生《《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老先生的这两本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化史的著作, 为研究现当代通俗文学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让后来的研究者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通俗文学史的研究。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功, 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 并且对于通俗文学的历史定位经过了否定, 肯定, 又否定, 又肯定的历史循环中。对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 我们认为还有十分很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新观点, 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自古以来, 文学、文化和历史就是无法分开的, 俗称“文史不分家”,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在冲突中达成妥协, 在对抗中不断发展。本文将就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关系的研究进行的阐述, 以期提出富有独创性的看法和见解。

一、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表现

1. 通俗文学表现形式

学术界普遍认为通俗文学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鸳鸯蝴蝶派文学, 该派文学建立在市民社会上;第二种是海派通俗文学, 海派文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通俗文学。那时候的海派作家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就是写给普通的市民大众看的, 他们的读者群体也是较为固定的。到了张爱玲的时候,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了。第三种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现在解放区的文学和国统区的都市文学。解放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以农民为主, 并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 在都市文学中, 出现了像通俗文学, 又不像的作品。典型的解放区的通俗文学作品的代表是赵树理先生, 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就是典型的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除了上面的几种形态之外, 还存在以下的表吸纳:第一, 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体现, 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传统的市民文学的继承。在过去白话文还没有成为官方正式用语的时候, 白话文小说只在传统的市民阶层之间流行, 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下, 白话文才成了“开启民智”的工具, 并逐渐成为了主流大众的语言。第二, 通俗文学与海派文学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它们的关系既存在相互包容的地方, 也存在互相冲突的地方。第三, 左翼大众文学的本质是对大众进行“教育”而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 因此, 左翼大众文学并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例如, 以瞿秋白为例, 他在创作《东洋人出兵》这部文学作品时, 就使用了两种国语和地方方言。上述三种关系的表述充分展现了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大众化语境下的市民文学

其实, 在文学史上, 关于市民文学的定义还是存在较大的争论的, 如果把描写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就叫做市民文学显然仅仅从字面上理解, 未能抓住市民文学的本质。如果那这个定义去套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市民文学, 就发现这个定义的悖论了。以老舍的文学作品为例, 不管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还是《我这一辈子》都是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社会, 但老舍的观念并非属于市民的观念, 他更加注重于对这种市民阶层的批判, 甚至将自己作为“市民”的对立面去从事文学创作的。但是老舍的文学作品究竟还是属于市民文学。自范伯群先生开始了对通俗文学的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后。通俗文学近些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便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 网络文学也随之兴起。

二、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现当代文学史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学的历史。现当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古代文学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现当代的文学形式中, 仍然有着许多的文学表现形式来自于古代文学文学。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并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界定, 学界普遍将描述大众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之为通俗文学, 因此, 通俗文学的概念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的反映, 而通俗文学又对一定时期的大众文化进行了必要的描绘和阐述, 让人们对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 现当代通俗文学的特点

(1) 大众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通俗文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一系列武侠、传奇、言情等小说等文学作品, 表现出了文学是由经济基础的决定的特质。上述通俗文学作品, 表现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和取向, 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对社会层面的揭露和曝光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如对于社会底层一些现象的描述, 像卖淫嫖娼、拐卖妇女等问题, 这种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的说明了改革开放之后文学的生命力得到了张扬。

(2) 媚俗化

在大众化的特点下, 是通俗文学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媚俗了。人类的物质欲望及对传统文化的解构的文学作品不断地出现, 通俗文学的媚俗化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中得到了彻底的阐释。媚俗的罕有贬义的色彩, 也就是文学作品抛弃了它本身的价值, 急功近利的向社会大众讨好。当然, 这种媚俗化也是高雅相对应的, 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 通俗和高雅两种文学形式。

2. 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关系上来说,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 也可以发现通俗文学发展的某些趋势:

(1) 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

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是由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所决定的。审美、调节社会关系、娱乐都是文学的功能和价值, 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纵观整个文学史, 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 可以发现文学的情趣、审美和价值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随着未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种媒体的出现, 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将会更加的顺畅, 便随而来的就是通俗文学的高雅化, 以及高雅文学的通俗化, 也就是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将不再那么分明。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学, 在网络文学诞生之初, 并不为主流的社会所认同, 但及至今日, 网络文学的地位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网络文学概念的外延也更加的宽泛了, 其读者也不再局限于青少年了。

(2) 通俗文学的数字媒体化

通俗文学自产生以来, 就是和传统的媒介共同的发展的。随着大众传媒传播功能的加强, 大众文化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 通俗文学在这个潮流之中, 也必然会顺应着传统媒介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让传统的印刷文学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虽然网络文学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较低, 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糟粕和垃圾, 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创作空间, 一方面确实有些十分功利化的作品, 给已经充满物欲和功利的社会加油打气, 但是另一方面, 也让一些潜心创作的作家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未来一定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恐怕将会以网络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了, 当然, 这正好说明了通俗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结论

综上所述,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关系, 而它们与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的关系, 也体现在通俗文学的表现形式、特点上。整个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中, 通俗文学占了很大的比例, 而且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上, 通俗文学也将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4) .

[2]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3) .

[3]中国雅俗文学研究 (第二、三合辑) [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 (03) .

3.书法和中国武术 篇三

王厚堂是一位集武术和书法于一身的奇人。他从小受祖父影响,喜欢诗文、书法,七岁时开始临习字帖。儿时的他身体比较弱,经常受人欺负,这激发了他学武自卫的念头。一直以来,他勤练书法,苦练武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文武双修的“大将军”。

现在,王厚堂的榜书艺术声名远播,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收藏,还曾获第三届中国颜真卿奖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厚堂的现场书法表演吧!你看,他铺好宣纸,运用气功蘸墨,舒展双臂,气走丹田,一个转身,一个跳跃,一笔写成一个大大的“虎”字,接着他又写了“道”“鹤”等字。这几个字浓淡相宜,虚实有致,龙飞凤舞,大家赞赏不已。王厚堂说,他的书法有很强烈的表演色彩,但不是“作秀”,他是在“打通经络,锻炼身体”。

中国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强调内功的重要性,如果不用“气”来运功,打出来的就是花拳绣腿。中国书法也强调“气韵生动”,若书者不以“气”运笔,写出的字就没有“骨力”和“韵味”。毛笔的笔头虽软,却能将书者的气力很好地表现出来,好的书家,能力透纸背,给人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量,达到刚与柔的和谐统一。

“气”在外国人眼里是玄而又玄的东西,而中国人在书法和武术中都把它用到了极致。

同学们,现在知道书法和中国武术的异曲同工之妙了吗?有兴趣的话,你也去研究研究吧。

小链接:在古代,榜书是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据史料记载,在秦统一文字以前,榜书就出现了,第一位书写榜书的是秦丞相李斯。

4.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四

莫达尔在他的《爱与文学》一书中这样说:“我们祖先的情感方式和思考方法在某些方面仍然被我们运用着。我们承袭着他们的灵魂,不是个别的,而是集合的整体;我们是他们罪恶及德性的产物;我们具有他们的特异体质、心灵构造,以及情绪倾向;我们身上印着种族、国家、宗教的特征。”由此可见,作为炎黄子孙的巴金,从他的社会观、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等方面,均可窥见传统文学、文化的精魂。

就拿巴金的创作思想、文化观来说,这种影响就十分鲜明,可以说,己金是一位最具中国人文精神的作家。

诚然,巴金没有专门谈论他的文艺思想和创作见解的大块文章,但从他所写的序、跋、后记、创作回忆录、书信、作品中,可窥见他对文艺的独特见解,而这些见解,和中国文学、文化的优秀传统一脉相承,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坚持文艺战斗的功利目的,创作与“为艺术而艺术”绝缘

文学创作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是不同的,有的是“为艺术而艺术”;有的则是为了茶余饭后的消遣。但以上的认识在中国文坛上往往站不住脚。`大多数作家则认为文学创作应具有它战斗的功利目的,主张“为人生的艺术”,自古至今,许多作家都抱着这样的创作宗旨。唐代的陈子昂、元结,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准则就十分著名。这里的“时”即指“时代”、“社会”;“事”则指与国家人民有关的社会事件。白居易主张写文章、写诗歌都应反映民生的疾苦和指责时政的弊病,写诗要于“时”于“事”起讽喻作用,用讽刺诗作武器。他还提出诗歌应具有“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用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改变现实。

显然,巴金也继承了这一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巴金曾多次讲过,他“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讲到他为什么写小说时,他说:“因为我不能够做别的有用的事情,因为我没有别的武器,我才拿起笔用它作武器,来攻击我的敌人。”他在《激流三部曲.序》中说到:“我这三本小说都是揭露,控诉这个制度的罪恶的。我写它们,就好像对着面前的敌人开枪,我亲眼看到子弹飞出去,仿佛听见敌人的呻吟”。如此看来,巴金将文学作为向敌人进攻的武器。他的敌人是谁?在《写作生活的回顾》中说到:“我的敌人是什么?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碍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人为制度,一切摧毁爱的努力,他们都是我最大的敌人”。巴金说得十分明白,他要用文学这个武器来攻击“旧的传统观念”,包括一切的封建伦理、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封建制度;他要以文学为武器来攻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统治,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他宣称他写《家》是要为过去那无数无名的牺牲者“喊冤”,从恶魔爪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他写《寒夜》是“替那些吐尽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还没有吐尽血痰的人讲话”。巴金认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就应该拿起文学这个武器,为被压迫被损害者服务,为大多数受苦的人服务。他说:“艺术算得什么?假如它不能给多数人带来光明,假若它不能打击黑暗”。由此观之,巴金把为大多数人服务看成是艺术的最大价值。如前所说,唐代的白居易认为文学既有“补察时政”,也有“泄导人情”的作用。受这种文艺观的影响,巴金也认为文学应该给人以美的诱导,陶冶人的心灵.唤起人奋发向上的志趣,扫除人们心灵的垃圾,使人们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人有用些”。为此,他认为作家必须有一颗爱人之心,必须“关心人,爱人”,“苦人类之所苦”,“以人类之悲为自己之悲”。应该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

显而易见,这种“爱”的观点,正是中国儒家传统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巴金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大家庭里,从小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小时就在私塾里读宣扬孔孟之道的四书五经,背诵唐诗、宋词、元曲。熟读《古文观止》、《红楼梦》、《说岳全传..)·„。从这些书籍中,巴金大量地吸收了传统文化、文学的乳汁。同时,传统文化又通过巴金家庭周围的人以“口传身授”、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态影响着巴金。巴金从其慈母的教诲和“下人”的纯善中体味到了这种“泛爱严、“仁爱”、“兼爱”的精神。巴金曾说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先生”,“她教我爱一切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他的第二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这位“下人”,教育巴金要“忠心”、“真实”、“不要欺人”、“不要亏待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从这样的下人身上,巴金找到了道德取向和人格取向。创作总根于爱。正是这把“爱”的钥匙开启了巴金的心灵。“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部性格的根抵。”

基于“爱人”的创作思想,他写《家》,并且把他一生爱得最多的大哥作为觉新的原型。愿把《家》献给他,使他看见横在他面前的深渊,不至于落到里而去。西方著名美学家柯林伍德说:“艺术是社会的药剂。能医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意识的堕落。”巴金希望他的《家》也是社会第3期彭漱芬论巴金的创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渊源关系的药剂,能拯救他的大哥。巴金还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让我们看见更多的光明。”

由此可见,巴金既认为文学应起“药剂”和“净化剂”的作用,还认为文学应具有“明灯的作用,它应该引导人们看到未来的曙光、光明的前程。”

二、继承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保持“写作同生活的一致”

巴金说:“我完全不是一个艺术家,因为我不能够在生活以外看见艺术。”“我只是把写作当作我底生活底部分。我写作中所走的路径和我在生活中所走的路径是相同的。” “我写作,因为我在生活。我的小说是我在生活中探索的结果,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就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收获。我当时怎样看,怎样想就怎样写。”

怎样理解巴金这些话。其一,“不能够在生活以外看见艺术”,其含意就是说艺术应该贴近生活,作家应该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用巴金的话说就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巴金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忠实地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命运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表现人民的生活与斗争,苦难和观乐,理想和愿望。巴金的小说,正是这种创作思想的具体体现。只要稍加留心,我们便会发现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得之于现实生活中一件已发事件,而且差不多每部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原型。巴金认为这样写更方便、更真实、更亲切。不仅如此,巴金认为作家还要真诚地面对生活,将自己的感受和情怀如爱僧、悲观、同情、矛盾、挣扎、希望和追求坦露在读者面前,这样,作者的心灵和书中人物的心灵才能互相感应,互相交流。

巴金在《谈(秋>》中说,“我只是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书中,跟书中人物一同受苦,一起受考验,一块奋斗”。“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象一条鞭子抽着那心发痛,寂寞咬着我的头脑,眼前是许多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籽使我的手颇动着,拿着笔在白纸上写黑字,我不住地写、忘了健康,忘了疲倦地写„„似乎许多许多的人都借我的笔来申诉他们的痛苦了„„”读至此,我们感到沉重和痛苦,面前似乎出现了一座苦难的“炼狱”,作家巴金正在这里面熬炼着。是的,巴金是一个最具苦难意识的作家,他自己说他是“人类苦难的歌手”,他的小说大多描写20世纪中国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精神上的受难者,他接受新思潮的洗礼,信服新的理论,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他厌恶家中长辈的专制、迷信、野蛮和虚伪,却又唯唯诺诺地执行他们的命令;他内心是非分明,同情弟妹对封建专制家庭的反抗斗争,可行动上又不得不向残害年青生命的专制势力屈服;他内心滴着血,但脸上却要装着笑„„。他的悲哀是梦醒了仍然清醒地承受旧势力制造的苦痛而无力反抗的悲哀。他夹在新与旧两扇磨盘中,受尽了碾压之苦。比起高觉新来,《寒夜》中的汪文宣更苦,他不但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而且要承受肉体上疾病的折磨。贫窘的生活,卑怯的心理、妻子与婆婆无休止的争吵,上司的白眼,同事的厌恶,这一切几乎把汪文宣压扁、挤碎。他轻轻地走路,小声地咳嗽,低着头,弯着腰,他活得沉重,活得痛苦。为了生活他只有忍受。读者不难发现:描写下层人民的苦难和对苦难的忍受,是巴金小说的主旋律,他的作品,充满了`种“忧愤”,一种忍辱负重之感。

显而易见,巴金小说中这种忍辱负重,“忧愤”意识,和古代文学的传统精神一脉相承。司马迁溢于言表的忍辱负重的忧愤;屈原《离骚》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杜甫“三吏三别”中描写的下层人民真切痛苦,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优愤,岳飞、文天祥的抵抗侵略、收复国土、收拾旧山河的忧愤等,这些“优愤”源远流长,是作家爱国主义的艺术表现,也是作家社会责任感和道义观的形象化。

同时,这种忧愤意识又是儒家文化中的“参政”意识的曲折表露。孔、孟本来就极重视“入世”与“出仕”,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与策略。从这一角度讲,巴金是十分关注社会人生的,他的创作是贴近社会生活的。传统文学、文化对于巴金的思想熏陶体现在巴金作品中更多的是关心现实人生,关心民生疾苦的“大我”意识。

其二,巴金说:“我的小说是我在生活中探索的结果”,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把写作当作探索、改造人生的手段,在作品中真实地表现自己在生活道路上的苦恼、矛盾、探索和追求。这样,他的小说又具有探索人生、指导人生的作用。

三、说真话,表里如一,保持“作文和做人的一致”

中国有一句俗话:“文如其人,”这句话含义颇为丰富。一个作家所写出的文章、创作出来的

作品大凡和他的思想、修养、德性、心理、个性、气质等等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中对于“做人”和“作文”都是十分讲究的,要求一个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大写的“人”,应该向“圣人”学习,应该修身养性“立德、立功、立言”。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作家很注重精神美、道德美、人格美、人文一致,表里如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屈原志洁行芳,忧国忧民;杜甫“穷年优黎元,叹息肠内热”;白居易敢于写出使权贵者变色、执政者扼腕、握军者切齿的讽喻诗。总之,古代作家所追求的是“气贯日月,凛烈万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这就是中华民族之精魂。

巴金提倡“作文和做人的一致”,他的为人、他的“德行”怎样?许多巴金的同行、师长、朋友对此都有完全一致的评价。

其一,利他主义。巴金说:“人活着是为‘给’,不是为‘取’”。这种利他主义的道德观,在他的创作中,在他给友人的信函中多次讲到。“我的许多年来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泪写成的书,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他的生活信条是:“忠实地生活正直的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在《家》中,巴金以十分赠恶的心情批判那些将个人的欢乐建筑在他人痛苦身上的人。在他的小说《家》中有一段元宵玩龙灯的描写:“老爷”、“少爷,’仆人们故意把花炮对着玩龙灯的人光赤的身上射,火花贴在人身上烧,烧得他们发出尖锐的哀叫,烧得他们皮焦肉臭,烧够了,花炮也没有了,老爷们才给了赏钱。对这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他人痛苦身上的不道德行为,作家十分愤怒,并通过觉慧之口作了批判。

在生活中,在对待朋友、亲戚、兄弟中,巴金也始终坚持这个做人的准则:活着是为了“给”,不是为了“取”。巴金在《随想录》中不下于十次引用高尔基的小说所描写的勇士丹柯的故事。这位勇士掏出自己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这就是“给予”,“奉献”。在这种精神指导下他为朋友出书、校对。甚至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以致牺牲了自己的创作时间,并从不夸耀。但是,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却一辈子念念不忘。如对朋友吴先忧、文学前辈叶圣陶,幼年的奶奶,家中的仆役都如此。总之,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巴金对师友、对亲情的态度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赞扬的。

其二,说真话。他主张每一个作家首先对自己必须“忠实”,不但对黑暗社会敢于真实的揭露,就是对自己的思想、苦恼、矛盾,也从不隐瞒。他说:“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他晚年的五卷《随想录》,把自己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他称它为“„„‘真话的书’„„我希望在这里你们会看到我的真诚的心。

抱着这样的“做人”准则,巴金在“作文”时,主张“不说慌,把心交给读者。打开他的小说,使人感觉到作者在和读者娓娓交谈,交流思想.同时也使人感到有股强烈的感情。”如他所言,他“写小说不论长短,都是在讲自己想说的话,倾吐自己的感情,”他的小说就是他的感情的物化。当我们打开小说《家》的时候,迎面扑来了一股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和反抗的激情,这激情如一股激流,带着青年们悲、哀、愁、苦,反抗和希望,因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其三,洁身自好,“明道”“修身”。巴金生活朴素,穿着随便,洁身自好,正直、善良,表里如一。同时,受传统文化“明道修身”的影响,他很注重解剖自己,内省倾向鲜明。在晚年创作《随想录》中,当谈到如何吸取“文革”的教训时,他说:“要从彻底解剖自己开始弄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我不会忘记自己的丑态,我也记得别人的嘴脸。”和一般人不同,巴金不是把什么都推给时代、社会,而是在批判别人的时候,也敢于挖掘自己的灵魂,他生动地描述了为保全自己和家人,他是如何屈辱偷生,编造假话辱骂自己的,当别人高喊“打倒巴金”时,他也高举右手响应。巴金说,他当时好像中了“催眠术”,吃了“迷魂汤”。巴金既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层面去总结文革的惨痛教训,也从个人的层面去挖自己的毒疮。其目的是使人类(也使个人)不再重演同样的悲剧。可见巴金博大的胸怀与崇高的人格。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谈了巴金的“做人”。巴金的“作文”也和他的风格一样:热情、坦率、明朗,单纯、明快、朴实。

四、真实、自然、“无技巧”的审美尺度

巴金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又说:“我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我不能冷静地象一个细心的工匠那样用珠宝来装饰我的作品。我只是一个在黑夜里呼号的人”。

巴金认为: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的表现手法,这是从他的创作经验产生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他也读了不少,但是震撼他的心灵,使他的生活受到巨大影响的作品绝不是乔装打扮,精雕细琢、炫耀才华、卖弄技巧的东西。

由此观之,巴金的审美尺度是真实、自然天成,是“无技巧”。当然,这个“无技巧”并不是“没有”技巧,也不是“不要”技巧,而是“真”、“自然”、“不见”技巧,不矫揉造作,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巴金为什么选择这种创作方法呢? 其一,巴金强调“写作和生活的一致”,认为生活是艺术的生命,决定艺术成败、优劣的关键因素是作家对生活的感受是否强烈,作家的情感是否真挚动人,这才是作品成败的关键。离开了这些,无从谈什么技巧。因为技巧来自生活的暗示和哺育,也来自深厚的生活积累,它和内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并为内容服务,脱离内容的技巧是不存在的。

其二,从真、善、美三方面的辩证关系看,巴金强调“真”,而美应该建立在“真”、“善’’(“爱人”)上,那么真实、自然就会美,玩弄技巧,“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用鲜花去装饰谎言”就不美,即使技巧再高,巴金认为这也不过是“文章骗子或骗子文章”。L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 其三,巴金强调“作文和做人的一致”。巴金喜欢说真话、抒真情,忠实地、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而他自然而然地挑选这种“自然”、“天成”的审美尺度。在他的创作中,他追求的是形象真实、自然,人物塑造不愿意在外形上给人一种褒贬之感,;不喜欢另添一条光明尾巴;情节不追求离奇、曲折。他的作品诚如他自己所言:“没有含蓄·,没有幽默,没有技巧,而且没有宽容,这也许会被文豪之类视作浅薄、卑俗,但是在这里却跳动着这个时代青年的心。”

巴金这种审美尺度,与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有着天然的联系。自唐宋以来,“初发芙蓉”,“自然天成”已成为作家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李白在《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滓》中,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高度评价谢灵运的诗。明清的批评家论诗,也以自然为上,自然清新的风格成为评判诗歌的最高尺度。近代批评家王国维,他赞马致远的《天净沙》“纯是天籁”,并认为元曲之佳“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他进而认为:“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为胜。” 如此看来,巴金这种审美尺度,自有其深厚的文化、文学渊源。

巴金说:“我虽然信仰从外国输入的‘安那其’,但我仍还是一个中国人,我的血管里有的也是中国人的血。有时候我不免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看事情,发议论。”可见,巴金虽然接受了从外国输入的“安那其”,却没有改变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他并没有抛弃传统。

5.书法文学小常识 篇五

章草是由隶书快写而产生的,其名称的由来有如下说法:一种认为,当时给皇帝的奏章采用的就是隶书快写的这种字体,因而称之为章草;另一种说法是,这种字体产生在汉章帝时期,故称章草。

二、颠张醉素,各指的是谁?

颠张醉素

“张”指张旭,“素”指怀素,都是唐朝的草书大家。他们共同特点是喜欢饮酒后作书,颠狂酩醉,笔走龙蛇,尽情挥洒,往往达到一种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捉摸的笔墨效果。所以人们称这两位书法家为“颠张醉素”。

三、什么是永字八法?

永字怎么写?

楷书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八种笔画,学习楷书,要求要先掌握写好这八种笔画的要领。楷书永”字正好具备这八种不同的笔画,因此讲授楷法者多以“永”字为例进行点画的说解,遂有‘永字八法”之说。此说约始于唐代,宋人又有详细讲解后世多沿此说。

四、颜筋柳骨

此为世人对颜真卿、柳公权楷书特点的比较和概括。颜真卿的楷书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颜体”。其字结体宽博,笔力雄强,气势开张;点画横细竖粗,圆浑道劲,筋骨内含。柳公权的楷书对后世影响也很大,被称为“柳体”。。他的字结构紧劲,笔锋锐利,骨力道健;用笔方圆兼备,以骨力取胜,横画与竖画同重。二人书法风格一个雄强浑厚,一个瘦劲挺拔,一肥一瘦,各领风骚。

五、馆阁体。

清代

“馆阁体”脱胎于明初的“台阁

体”本为宫廷起草诏诰奇公文所用楷书书体,后应用于科考之中,广为所重,形成风气。清科举考试时,生员写在考卷上的字要求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均匀。这类小楷有的写得拘谨刻板,有的则写得生动飘逸,洁净秀雅。馆阁体代表人物有沈荃、查士标、姜宸英、张照等。

六、初唐四杰。

6.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六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 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2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Ⅰ号”计算机;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前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现代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讨论(或辩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国近六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取得累累硕果,有些科研成果已跻身世界前列,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了解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息息相关,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增强学生“科教兴国”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探讨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核科学的发展,强调中国对核科学发展所坚持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4)通过对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的介绍,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

1.问题式探究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2.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采用小组讨论的办法。

【教学内容】

1.“两弹一星”: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1次核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我国的研制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2)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4—1984年,我国共进行32次核试验,其中有7次地下核试验;

(3)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我国以自力更生为基点,以技术攻关为中心环节,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相互配套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掌握核武器设计制造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用于和平事业;

(4)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5)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6)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神舟飞船。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1、1、10,“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3、25,“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12、30,“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神舟5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生物技术方面 :

(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3.通信技术:

(1)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3)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4.其它方面:

(1)机器人技术。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2)激光技术。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4)新材料技术。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5)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教学重点】

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热点试题】

1.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

2. 我国不同阶段的科技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3.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党和政府科技发展决策的侧重点前后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4. 括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5. 回望21世纪,我们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上还取得了哪些骄人的成绩?

【课堂小结】

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着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年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为之奋斗。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

中心问题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方法】

联系背景教学,让学生们构建学习知识的模式;

运用探究问题方法,组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收集史料,以增加知识面,更好地学习本课。

【教学内容】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

①1956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

②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方针的提出。1956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成就:

(1)文革前,文艺领域出现好戏连台,异彩纷呈的局面。

①从1949年至1966年,形成了新中国文学的第一次创作高潮,主要有《红旗谱》、《红日》、《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出现了一个历史剧创作高潮: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和京剧《谢瑶环》,曹禺的话剧《胆剑篇》。吴晗的《海瑞罢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老舍的《茶馆》; ③电影影响较大的有《林则徐》、《甲午风云》、《万水千山》、《小兵张嘎》、《南征北战》、《董存瑞》等;

④戏曲界主要成就有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越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⑤绘画的代表作有《开国大典》、《江山如此多娇》等。

(2)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中国文艺呈现出多元发展、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①文学小说方面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有《平凡的世界》、《战争与人》、《长江万里图》、《白鹿原》、《红莲白莲》; ②报告文学有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③中国的音乐、舞蹈、影视、曲艺、小品、杂技、绘画、摄影、书法等艺术样式也是杰作频出,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

3.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1)文革期间,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背离、抛弃了“双百方针”,使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受到极大危害。如电影《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等;

(2)在文艺思想上,一些学术问题被冠以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进行批判;

(3)大批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从而严重影响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和艺术的进步。【教学重点】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 “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双百”方针的价值。

【热点试题】

“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方针的重要含义是什么?

在双百方针指导下,中国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哪些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简析这两个高峰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科技文艺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课堂小结】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地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地争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了可靠的保障。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在文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的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

(2)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3)了解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2.过程与方法:

(1)影片播放,让学生基本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的概况;(2)分析图表,比较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让学生明确其原因;(3)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文革”期间的教育;(4)材料、图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材料中搜寻有效信息,合作探究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及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让学生理清思路;

2.进行问题探究,了解现代中国教育不同阶段发展的情况及其原因;

3.组织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是中国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

(2)采取的措施:

①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旧有学校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服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总方针,创立人民教育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②尽可能地兴建各种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班。

(3)取得的成就:

中国教育事业在起步阶段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 5 需要,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中的教育: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3.教育的复兴: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废除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在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上、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

(4)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5)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教学重点】

掌握现代中国教育的展脉络。

【热点试题】

1.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2.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重视教育的表现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

3. 新时期为了发展高等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

4. 如何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5. 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

【课堂小结】

7.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七

关键词:强制阐释,本体阐释,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

0 前言

阐释学“ Hermeneutics”源自于希腊语, 意思是“ 了解”。 这是从希腊神赫耳墨斯 ( Hermes) 的名字得来。 阐释学是由19 世纪德国哲学家F.E.D. 施莱尔马赫 ( 1768~1834) 和W. 狄尔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创的。 施莱尔马赫致力于圣经释义学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有关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解的普遍性理论, 使神学的解释成为普遍解释理论的一种具体运用。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 他仿效为自然科学奠定哲学基础的。康德的“ 纯粹理性批判”, 提出了作为“ 历史理性批判”的解释学。 他所关心的中心课题是:处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解释学如何能对其他历史性的表现进行客观的理解。

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20 世纪的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 他把传统解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的研究, 从而使解释学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 并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 海德格尔通过对“ 此在”的分析达到对一般“ 存在”的理解, 并把理解作为一种本体论的活动。 他提出了“ 解释学循环”这一著名理论, 认为解释者对被解释对象的“ 认识预期”是待解释的意义的一个部分, 理解活动的完成因而依赖于理解的“ 前结构”, 即一组在理解之前业已存在的决定理解的因素。

在国内, 强制阐释论被学界广泛知晓始于2014 年8 月的“ 开封年会 (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 是由学者张江提出的, 虽然这并非会议的勘定议题, 但在很多小组会议上, 关于强制阐释论以及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1 “ 强制阐释”到“ 本体阐释”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当代学者应该用怎样的眼光审视当代西方文论?如何重建当代文论? 基于多年潜心贯注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正当性提出了有力质疑。 他认为“, 强制阐释”是当代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和重大缺陷。 他提出“ 本体阐释”的建构思路, 超越“ 强制阐释”的局限, 勾划了重建当代文论的有效路径。 文论的研究源于文学又高于文学“,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研究是文学文论研究的一部分。

17 世纪的哲人莱布尼茨曾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从广义上讲,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 所有异质文化间的文学翻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误读。 因此, 对文学翻译中“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研究, 在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关系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关联研究引起了翻译界的极大重视, 翻译研究从探讨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转向从文化层面去审视和考察翻译, 翻译被看作两种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 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 外国文学翻译中, 文化信息是否得到了准确传递;中国文学翻译中, 文化信息能否通过语码转换被读者接受;杜绝出现或者极少出现“ 文化误读”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在研究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化关联方面的主要议题。

3 探究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的关系意义

学者们对“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种研究对加强异质文化交流、增进文化之间的对话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有助于揭示不同文化的特征, 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在跨文化文学对话中, 外国文学是怎样通过本土文化的“ 过滤而传播和产生影响的”中国文学是怎样通过语码转换把中国的本土文化传播出去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文学翻译的“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关联”现象进行研究, 是文学翻译界一个极为紧迫的研究课题。

4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因此, 伴随着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流往来, 文化与语言间的联系和碰撞也越来越多。研究“ 强制阐释论”, 探究“ 话语转换”“、 硬性镶嵌”“、 词语贴附”“、 溯及既往”的深层次含义, 顺应“‘ 本体阐释’以文本的自在性为依据”的依据, 探寻“ 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是文学翻译急需解决的议题。

总而言之,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既要使得译文能够体现中国文化艺术和语言创作的水准, 也要使得译文自然流畅, 具有较大的可读性。 只有将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利用, 才能充分发挥文化思想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才能够为海外读者所认同和接受, 从而对其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 2014 (5) .

[2]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艺争鸣, 2014 (12) :7-20.

[4]Derrida, Jacques, “The Time Of a Thesis:Punctuations, ”In Alan Montefiore eds., Philosophy in France Today,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5[J].

[5]李彦明.反思与重构‘强制阐释论’理论研讨会综述[J].文艺争鸣, 2015 (8) :90.

[6][加拿大]艾丽丝·门罗.逃离[M].李文俊, 译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

8.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主体 相关权利人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有别于其他一般作品的著作权,并且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使得司法机关以及普通民众都有可能将其他相关权利人视为著作权主体。为了更好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有必要明晰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传承人、采风人、改编人等相关权利人之间的关系。

一、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传承人的关系

民间文学艺术并没有明确的作者,这显然有别于著作权法保护下的一般作品,加之法律上也没有对此问题作出确切的规定,使得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一直处于模糊的状态,而学界一般认为民间文学艺术的来源群为其著作权主体。①而所谓传承人则是这个来源群中的一份子,并将民间文学艺术传承发展下去的人。可以说传承人是师从于前人,传艺于后人的这样一个关键性人物。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发展而言,传承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一代代传承人的继承与发扬,也没有今天的民间文学艺术。因而有的人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就是其主体。

诚然民间文学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传承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因此将传承人视为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是不正确的。根据知识产权相关理论,创造性的活动才是民事主体取得权利的根源,换句话说,作品的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才获得作品的著作权。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者是他的来源群,来源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艺术情操创作出来具有本地域或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艺术,该民间文学艺术理所应当归属于它的来源群,并为该来源群所有成员共同所有。而传承人的传承行为并不是创作行为,因而传承人不具备著作权法中可以获得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的资格。

需要注意的是,传承人在自己的传承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了一些属于自己独创的艺术元素,那么传承人可以获得该部分的著作权,但是并不等于传承人取得整部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当然,我们明确传承人不是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主体,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保护传承人的权利。由于传承人的特殊作用与贡献,我们也应该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对于传承人利益的保护,可以通过著作权邻接权加以妥善保护。

二、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采风人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着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等着我们去发掘、保护,这是我们的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现实中,很多民间文学艺术,处于老少边穷地区,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人们的视野,不易被人们发现,也更不易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而采风人作为来源群成员以外的人,其对民间文学艺术的采风行为,发掘了这些民间文学艺术,使之得到人们的关注,客觀上也能起到发掘、保护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没有采风人的采风行为,很多民间文学艺术仍将不为人所知,所以采风人应该是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主体。

采风人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如同前文所述,民间文学艺术是其来源群所创作的,而采风人并没有参与到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没有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与贡献,因此根据著作权法的理论,采风人并不能成为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采风人的权利也可以通过邻接权加以保护。当然法律也需要制定相关立法对采风人的行为加以规范,既要鼓励他们的采风行为,将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学艺术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也要杜绝采风人一些不当的采风行为,避免民间文学艺术受到不法侵害。

三、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改编人的关系

民间文学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与好评,而其所蕴藏的丰富艺术题材,也更为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音乐作品所改编使用。在这样的商业化使用的背景下,应当明晰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改编人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好各方的合法权益,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同时,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民众看到更多的、更优秀的民族文化。

毋庸置疑的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应当归属于创作它的来源群;而改编人依据民间文学艺术改编的作品,属于派生作品,该改编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改编人,而原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并不归属于改编人,原民间文学艺术与改编作品可以说是泾渭分明。需要注意的是,改编人的改编行为,不得歪曲、丑化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得损害该民间文学艺术的形象,也不得侵犯原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的合法权利。

以上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传承人、采风人、改编人之间关系的简述,通过这样的论述,可以厘清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其他相关权利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以规范各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及相关行为。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只有明晰了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与其他相关权利人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利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

注释:

①黄玉烨.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80.

9.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九

“丹青流芳 翰墨传情”

文学院书法大赛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团委、学会会时间:2010年11月20日

一. 综述

活动主题:宣扬美的艺术,丰富校园生活

-揽天地于斗方展宏才于素尺

活动项目名称:“丹青流芳 翰墨传情”书法大赛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20日

活动形式:硬笔书法比赛和现场毛笔书法比赛 主办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团委、学生会 承办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团委、学生会

二.活动意义和目的“昔揽右军兰亭盛筵,湖光染翠,山岚设色,雅趣已极。尝心追神慕,此中滋味,唯解语知花香。岂有志者,金谷相会,翰墨为酒,飞觞醉月。”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永开不败的鲜花,世人赏以欣慰,可从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息!通过举办活动,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深地了解和感受书法的文化形式。

三.参赛选手要求

1.选手要求:文学院学生

2.作品要求:作品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向上。

大一新生每个人在11月15日必须交一篇硬笔书法作

品,内容可为诗歌或者散文。

毛笔书法比赛在11月20日现场书写。

3、报名截止时间:10月15日,根据情况可延迟至17日

四.可行性分析

举办这样一次大型书画大赛不仅能够给我院学生一个丰富业余生活、展现自我才艺的平台,同时也能够发扬传统的书法艺术,提高同学们的艺术修养,从而活跃学校的人文氛围,必定会得到同学老师们的支持。

这次活动为刚入学的10级新生提供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为刚加入学生会的10级干事提供第一次锻炼的机会,这样会得到广大新生的支持;在时间的选择上,在周末比赛同学们会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进来。

此次书法大赛印证了读书文化节和寝室文化建设月的宗旨,可行性高。

五.前期准备工作

(一)、活动宣传

(二)、物资准备

(三)、活动流程

六.活动当天流程

时间:11月20日地点:北区8#()教室

1.比赛方式:比赛分为硬笔及软笔组,报名选手于比赛当天在指定比

赛地点进行现场书写

2.软笔组自备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宣纸将由比赛举办方提供(亦可自带);硬笔组自备钢笔、墨水等书写工具,书写格将由比赛举办方提供(亦可自行准备)

3.比赛时间为1个小时,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交由举办方进行评委点评

4.比赛结束后,举办方将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

七.评分标准及奖项设置

评分标准:

1、书法比赛评分标准为以结构四十分,运笔四十分,墨色二十分,合计一百分,由评分委员综合性评分

2、计分为10分制。一般控制在9-10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奖项设置:

如无公司赞助,宣传费用可适当减少。

奖项、奖金设置:

硬笔组类: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毛笔组类: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现场观众涂鸦类:

10.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关系 篇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有一段话使我印象深刻:“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在我个人看来,一个人的梦想就是通过追求自己的理想,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不论梦想的大小,目标的高低,或者奉献的多少,至少它必须是正面的、向上的,能够给予自己、给予这个社会“正能量”,这样既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社会。我的个人梦,有自身的健康快乐,有家庭的和谐幸福,有事业的蒸蒸日上,也有对未知将来的一些美好憧憬。

11.书法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篇十一

一、领会书法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历代的书法家在创作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情趣,自己创造了诗文,也有些书法家是借助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无论是自己写作的还是引导古人的,一般多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苏轼的《赤壁怀古》描述了三国纷争中赤壁一站壮丽的历史,以及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古代格言,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教材,这种思想教育比起一般的政治课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学生还不能自己创造诗词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内容,是思想教育的一个良好机会。因为书法作品是要起宣传作用的,不仅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书法水平,还要让他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习书法家的积极精神

在向学生讲述书法家的事迹时,以下几种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是正直不阿,受到奸细迫害,颠沛流离而矢志不渝的人;二是奋发图强、勤奋学习、自学成才的人;三是为祖国统一忠贞不二,并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又学习了历史上书法大家的为人,在学生的心灵上播下了奋发向上、热爱祖国、不畏强暴的种子,这对他们的成长无疑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能有人会提出,古代有些书法家只是忠于当时的皇帝,宣传他们的爱国精神,不就是宣扬忠君的封建思想吗?应当看到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人都有他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以国家最高权威的身份出现,爱国行为往往披上忠君的面纱。就如颜真卿在反对叛乱和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就表现出对唐王朝忠贞不贰的感情。人们在学习颜真卿的品德时,只是被他的人格所感动,而不会去追求他忠君的思想。

三、体验书法的魅力所在

书法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肥沃土壤,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比起拼音汉字来说,每个汉字、每段文章都是一幅奇妙的图画,更不用说是经过书法家的加工创造了。只有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才能培养出这种独特的艺术花朵,这是每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因此在向学生传授书法技巧时,应该将这种自豪感培植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他们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讲述时更加方便,可以将书法教育的传统力量分成若干的内容:一是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玄妙的哲理。书法艺术中的用笔提按、转折,线条的刚柔、明暗,墨色的浓淡、枯润,结字的俯仰、向背,章法的疏密、参差等。无不体现东方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原理。二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创造精神。书法由象形文、甲骨文、钟鼎文,发展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每向前跨越一步,都是先辈们的创造结晶。三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不同民族的入侵,其中有些民族还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封建王朝,然而他们最后会成为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得以连绵不绝,中国文化的凝聚力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中间就有书法的力量。如清王朝中就有不少人写得一手好字,这就是最好的见证。因此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品德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仅使学生自幼养成良好的品德,而且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汉字作为一种书写的运用工具,竟然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产生如此大的作用和影响,这是世界上除了汉字以外的其他任何一国的文字所没有的,因此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

纵观历史,灿若群星的历代书法家的产生和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除了有其历史原因和诸多因素影响之外,不能抹杀了书法教育的功绩,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没有教育的作用,其成长和发展是不可想像的。从王曦之到康有为,历史上有许多成就卓越的大书法家几乎都有接受书法教育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这种书法教育的施行,推动并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其积极意义也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里,促进他们高尚品格的形成。

书法艺术赋予教育更高级、更充实、更完善的内容。它以层次多样、内容丰富、手段灵活、学习便利等特点吸引了人们,其独特的一面在于情感与意识,是人的情感意识的结晶,它不仅是艺术家们的精神需要,更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2.论中国文人和文学对园林的影响 篇十二

1 宋代文人和文学与宋代园林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任何时代都高。文官执政使宋代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同时也致使国家武力积弱,国势羸弱。宋王朝从建国之初的澶渊之变历靖康之难,最后南渡江左,偏安于半壁河山,以割地赔款的屈辱姿态换来暂时的安定。文人士大夫一直处于国之将亡的忧患意识中,一部分经世意识浓烈的文人对现实痛心棘手之际,反省人生意义、宇宙社会秩序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其后的新儒学(理学)的构建,更是刻意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另一部分文人在社会文化由盛而衰的刺激下,感到人生理想的幻灭,为了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他们逃遁、退避于现实世界之外,着意于心灵的安适和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这些渗透到造园当中,一度影响了宋代的造园思想、造园风格、审美趋向等。

2 宋代文人和文学对造园思想的影响

2.1 禅悦之风对寺观园林的影响

文人士大夫狂热礼赞南禅宗,形成风靡士林的禅悦之风。禅宗构建于南朝宋末,至唐高宗时分裂为南、北两宗。安史之乱后双方地位发生根本性逆转,南禅宗压倒北禅宗并且淹没了禅宗以外的所有佛教流派。“绝大多数士人为压抑的幻灭感包围,对现世的失望,促使他们往彼岸去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由得浮生半日闲。’禅师们‘以诗礼而接儒俗’‘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悦高人’”[1]。文人经常与禅僧交往、酬唱,而佛寺园林便是这种交往、酬唱的最理想的场所。文人的审美意识自然渗透到寺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灵隐寺于晋咸和年间,就由慧理开山奠基。山门有榜,上面写著“绝胜觉场”四个大字,是葛洪的手笔。正殿叫“觉皇宝殿”,是宋理宗御笔亲书。由宋之问首联“鹫岭郁,龙宫锁寂寥”,骆宾王续之“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2]而声名大噪。后遭“会昌法难”,寺废僧散,其后虽然又稍有复兴,但规模体制已大不如前。

至宋,佛教重兴,灵隐寺步入全盛期。当时的灵隐寺(禅宗一派十分兴旺),被称为“禅窟”,是禅宗五山的第二位。宋理宗将法堂改为直指堂,并赐直指堂印。那时灵隐寺的建筑精美,环境清幽,内部装饰非常华丽,寺容极为庄严。苏东坡《游灵隐寺》一诗中有“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之句,可以想见灵隐寺在那时的空前盛况。

飞来峰怪石嶙峋、风景绝异,丹葩翠、烟雨雪月,苏轼曾言“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3]”。苏轼任杭州知事时,常到灵隐寺休闲赋诗,将白居易所书“冷泉”之后补上一个“亭”字,传为美谈。

2.2 隐逸思想对文人园林的影响

鉴于宋朝特殊的历史环境,这时期的隐逸思想与中唐之前相差甚远。 部分文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转化为消极的逃遁、自我的封闭,以缓解失衡的心理。传统隐逸思想发生改变,注重细节,园林与“壶中天地”的美学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所谓的“壶中之隐”。宋人的所谓隐逸,更多的是独善其身,寄情于自己的那一小方天地,再难觅古代隐士放言反抗、进取求志的精神。

独乐园规模不大,质朴野趣。园中心建筑为“读书堂”,堂内藏书5 000卷,最杰出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便诞于此间。园内沟渠纵横,流水贯通,堂、亭、斋、巷、轩及其他建筑的四周,或种菜,或植竹,或栽牡丹,或养芍药,盛夏之时一片绿意。如想临眺,可登见山台,太皇山的层峰尽收眼底。札结竹梢而结成的“钓鱼庵”、藤蔓攀杂的“采药圃”更是野趣自然、质朴可爱。

3 宋代文学对造园风格的影响

3.1 以雅相尚

北宋初期的柳永将文人俗词推向极至。柳永日夕出没于教坊,擅长将爱情自身和女子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引为词作的主题。

而后,词人以自觉的文人意识与文人情怀对“柳词”加以雅化,“将身世之感,打并如艳情”。这样一来,词越来越归于雅正,而士大夫文人情趣也越来越渗入其间,“雅”成为宋词的最大特征。

正如宋代文人在词的创作中推重“高雅”,竭力推进词的雅化一样,宋代园林也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强调雅致。宋人推崇的高雅,不是空洞的神姿,而是文人士大夫理想品格的外在表现。文人士大夫借造园的雅致抒发自己脱俗和孤芳自赏的情趣,将诗情画意融入造园当中,赋予园林高雅的志趣。

3.2 柔美钟秀、细腻精致的宋词和宋代园林

宋词细腻而精致,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用词精细工美,境界摇曳空灵,曲调幽怨悱恻,寄情缥缈惆怅,婉约的词风始终在宋代词坛占据主导地位。柳永所吟“伫倚危楼风细细,望及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4]”。秦观所吟“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5]”。境虽小而狭,却精致微妙,小楼、飞花、淡烟、流水在词人笔下展现出“深致能入骨”精微幽深的内在美。

宋代文人追求精致的生活,所居之处廊柱、窗棱、景墙无不精工柔美;叠山、理水、花木无不趣意盎然,追求的是匠心独具的美。造园亦讲求以小见大,用假山、建筑、廊、墙来分隔空间,还采用借景的手法,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无限景色;同时,园林中的假山池塘,浓缩了大自然奇山秀水之美,“一卷石而见广大,一勺水而见不测”,漫步庭园树石之间,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

4 宋代文人对宋代造园材料的影响

4.1 对四君子的推崇

梅、兰、竹、菊品性高洁、格调雅致,得文人士大夫青睐,被喻为花中四君子。苏轼爱竹成痴有“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慨;林逋甚爱梅,有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6]”尽得梅之风姿;郑思肖尝云“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蓠趣未穷。宁可枝头抢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7]”;梅尧臣亦叹“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8]。

4.2 痴迷的赏石风

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代,北宋徽宗皇帝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由于皇帝的倡导,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大词人苏轼便是一位赏石大家,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瘦、透、漏、皱”四字诀,其好友米芾每得奇石,必衣冠拜之呼“石兄”,被称为“米癫”。

品石已成为普遍的造园材料,相应的出现了专以叠石为业的技工,叠石技艺水平大为提高。

4.3 楹联匾额

王维和裴迪对辋川别业中20处景点歌咏唱和,集合而成《辋川集》。这四十首题景诗,开辟了写诗题园的先河。楹联、匾额是诗词形式的演变。楹联匾额短小精悍,独立成趣,常常是寥寥数语,便将山林泉木、亭台轩榭的意境勾勒出来。楹联在唐代得以问世,宋代楹联渐渐发展,首先在上流社会的士大夫中流行,宫廷楹联繁盛,慢慢向下层社会渗透,被民间所接受。

5 结语

上一篇:百年孤独大学生读后感800字下一篇:针灸临床医生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