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纪录片

2024-07-13

高三纪录片(共10篇)(共10篇)

1.高三纪录片 篇一

【观后感一】高三,一个一劳永逸的谎言

看了周浩的纪录片《高三》,也是高考三年以来自己第一次真正有勇气去像那台摄像机一样客观而真实的面对那段时光,面对那时的自己。我们都很善于遗忘,但幸好还有人记得。

在那三年里,我们耳边听到的都是来自老师和家长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什么“辛苦奋斗三年,幸福生活三十年”、“坚持下来,以后就轻松了”、“不努力考出去,你将一辈子打在这小县城里”。这不仅仅是所谓的教育恐怖主义,更是一种毛氏的乌托邦式的谎言,仿佛我们人生所要面对的一切都会在高考这一瞬间之后结束,于是在那之后,我们开始用我们的大学时光来休息,来补偿自己那些曾经奉献给考试的青春。有的人一休就是十年,于是在毕业前恍然大悟。然而有些人,一休就是一辈子。

我并不想要批判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勤奋,我只是想问问他们为何如此勤奋。是为了那自己从未去了解的未知的理想?还是为了步入名牌大学的虚荣?还是为了他们即将面对的生命的时时刻刻,那些即使没有高考,也依然时刻甘愿去做的一些事情。

说来也怪,我学习勤奋,成绩也不差,但回想高中以及之前学的东西,我记得的却寥寥无几,之后也不会再想着去翻翻看,自己仿佛恨不得把那些曾学到的知识连同那一段记忆全部忘记。能清晰记得的却是当年自己干的那些傻事。虽说是傻事,但也无非是谈谈恋爱,看看闲书,和朋友混日子,翻墙逃课此类,但这一切都与学习无关。当有一天一个同学在自习上看《忏悔录》被老师大骂,“忏悔啊,晚了!”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身边所禁忌的东西并不是与学习无关,而是与高考无关。

后来看过王小波的一篇杂文胡思乱想之后,我对这怪事也有了新的理解。当他提及其长篇小说《黄金时代》时说,“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也只有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的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同样,也正因为我受“教育”的十年间,除了考试,一切都是一种“非”的状态,也难怪我对这些“非”的状态记忆犹新了。至于“上初中是为了中考,上高中是为了高考”这样的“口号”,我不禁要问,高考是问了什么呢?你如果说是为了上大学,那么你敢不敢继续回答我的为什么呢?敢不敢认认真真的面对自己这已经开始,却从未停止结束的人生呢?!记得我高中曾写过“为死而生,为生而死”这样的诗句,回头看看还真羡慕自己当年的才华。

当我通过阅读积累了更多的文革经验之后,我深深的感到,其实文革从来都没有结束。如果说曾经的文革是一场残酷而激烈的极刑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文革”就是一次幸福的安乐死,幸福什么呢?人们为自己不再被处以极刑而幸福,而人们并不知道,那令人恐惧的瞬间已经占据了我们生命的时时刻刻。我惊奇我们身边还有无数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且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为了那么一个瞬间,为了那么一个场面,为了那么一个口号,为了那么一个梦想。我们的眼中虽然没有了“三反五反”,但它时时刻刻在混沌中存在:我们的眼中虽然没有了“大跃进”,但它时时刻刻在混沌中存在:我们的眼中虽然没有了“文革”,但它时时刻刻在混沌中存在。

人民把自己生命的时时刻刻耗尽,耗尽在母亲一个又一个的瞬间里。当这些瞬间成为母亲生命的时时刻刻的时候,人民终于说话了。人民扭捏的看着母亲,说“其实人民不需要自由”。

此文为读后感,并非影评,大家可以揣测一下读后感与影评的区别,一个侧重个人思想的全面表达,一个侧重客观的评论,另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李老师观点持中立态度

【观后感二】我那走失在路上的半条命

整个高三,我的书桌后面都贴着一篇从《青年文摘》上剪下来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和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那是关于一个成绩不怎么好的女孩子考进复旦的故事,我记得她在文章里写起那个学校沸沸扬扬的凤凰花,心生向往。

那是2002年的冬天,我的世界天昏地暗,我总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哭,后来因为睡眠不足,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整个夏天,我都充满了遗憾,可是我没有给任何人说起我的遗憾。

那是2003年的夏天,高考完之后填志愿,我的班主任一直在问我,你已经想清楚了吗,你真的要放弃吗?我去教务处拿推荐表,教导主任说,你真的就只填这个志愿了么,可以再高一点的。我的父母说,你自己决定吧。

后来,我坚持填上另外一个大学的名字,我开玩笑地说,那个学校有全中国最漂亮的樱花啊。再后来,成绩单和分数线下来,我看到我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梦寐以求的复旦许多许多,我什么都没有说,启程去了另外的城市。

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人说,那时候我是多么地恐惧。我的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如果志愿填错了,我就要重来一次这噩梦一样的高三,如果这样的经历要重来一次,我是活也不想活的。

所以,我真的只是遗憾,我从来不后悔我做了那样的选择,因为,我真的,很害怕。

看《高三》,看到的是和自己一样的时光,彷佛看到了那时候坐在同一个教室里,那些形形色色的脸。从高三开始,我们都有一个同样的身份——毕业班的学生,而我们的的身份界定开始越来越明晰了:优生,中等生,差生。

前两天在MSN上遇到一个小姑娘,说起纪录片来,就讲到了高三,她说:“当时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哭得一塌糊涂的,但是你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感触,因为我看的时候刚刚高考完,可是你现在都大学毕业了。”我没有再给她说我是怎样也心酸得一塌糊涂,你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没有忘记,那么当它全部浮出海面的时候,便是怎样也无法止步。

我还记得我们那个全省最好的高中里,大家是一同经受着怎样地狱式的特训。

我在那一年里买的参考书比我整个高一高二加起来的还多,我在那一年里做掉的题比我以往十几年加起来的还要多,我在那一年里上课说的话传的纸条,是我迄今整个人生最沉默的时期。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励了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梦想,总之在那样的岁月里开始思考人生的去留,想远走高飞,就是无论如何都想远走高飞,书柜上贴满了自己写的小纸条,全部都是励志的话。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一起起来的还有小心翼翼的母亲,她总是会比我早起来半个小时,做好早餐才把我叫醒,然后我再行尸走肉一样梦游在上学的路上;睡觉的时间从凌晨一点到五点不等,有时候做题做得疯了,就一头栽进去,等到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早都已经没有办法睡死过去了,又或者,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在桌子前倒下了。

困,就是困,除了困还有怎样的感觉,我从前是个熬不住夜的人,经过了高三,连通宵都不怕了。

我那时候并不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所以高考的时候在班上考了个第三让所有的人都跌破了眼镜,我的班主任说,你果然就是那黑马。可是我爸说,你很辛苦了,真的很辛苦了。

开学之初的时候我就死缠烂打地在班主任那里哀求,和班上成绩最好的男生坐在了一起,开始像他一样每天在下课以后拖住不同的老师问不同的问题,每天都问,每天每天都争论不休;我开始向他一样每天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题再做题,下午放学也是做题再做题,做到天黑了再回家吃饭,吃完饭接着再做题。大量的卷子、习题册、还有自己买的各种参考书,每天都有任务,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那时候连累都不觉得累了,只是想着,赶紧考完吧,考完了我要好好睡半个月,然后,我一辈子也不

写字了。

后来高考,我的同桌莫名其妙地落榜了,他就是与我截然不同的那一个,他的志愿,稍稍高了那么一步。他留在了当地的一所大学,成绩一直很好很好,后来,保送去复旦读了研,就是那个我最最向往的复旦。

他落榜那一天,我翻同学录,看到他曾经写着:为了我的北大,你的复旦,我们都要拼了命啊。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稍有察觉,其实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在片子的开头,班主任说过,请你们拿出半条命给高三,没有人会因为太用功太努力而不行了的,所以我不要你们的一条命,只要半条。

几乎所有的人都搭上了半条命,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还有家长,大家像抗敌小分队一样成立了一条统一战线,人人自危。

病态的究竟是我们,还是社会。

看到片子中他们着魔了一样的生活和口号,其实我们的努力不过都一样,全部来自于内心的恐惧。有人哭着挣扎着往前走了,有人放弃了逃避了,有人茫茫然不知所以。

如果病态的是社会,那么我们之所以要变得那么病态,不过是因为我们恐惧于我们不能生存下去,我们都想生存下去,看到广阔的天空和所谓的梦想。

我有一点想要追访一下这些学生后来都变成了什么样子,在考进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他们遭遇到的,是和当初完全不一样的状况。

说什么辛苦这一年幸福千百年,说什么一生之中最苦的时候,那都是为了他们的斗志而故意说出的话,实际上无论高三这一年如何,走了还是留下了,狗血的人生还没有拉开帷幕。

我用整个大学的时光来弥补了我在高三那一年损失掉的娱乐和休闲时光,毕业以后漂泊到了另外的城市,然后开始了一轮有一轮的死磕,我总是在想去他妈的教育吧,谁他妈也没有给我说过人生是这样的莫名其妙充满了势利,谁也没有给我说过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可是就是有那么多的不公平。

我那曾经彪悍过的半条命,竟然不知不觉就走丢了。

昨天晚上我看完了这个片子,什么也写不出来,一觉睡过去却梦到了自己拼命拼命在做题。然后,今天,北京下了雪。

看着这样的冷清清,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自从高三之后,我再也没有拼命去做过一件事情,哪怕是半条命。

总想着走捷径,在别人的一劳永逸面前常常迷失自己,隔三差五地被生活打败,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想着放弃吧天塌下来也有个子高的人顶着地塌下去也有矮的人垫着。

我真的以为我已经远走高飞了,却远远没有走出来。

我那走失在路上的半条命啊,我总是在想,我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对得起五年前的那个自己呢?

我亲爱的高三的孩子们啊,你们不要被幻觉蒙蔽了双眼,人生正在不怀好意地看着你们呢。

2.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篇二

(播放《半个世纪的爱》片段)

这是揭露一对50年金婚老人的生活状况。大家注意声调的细微变化,解说词声调有了细微的变化。还是舍不得旧的音乐。最后的镜头,当时被整个评论界非常称道的镜头。这是退出他们的院子。

这个片子出来以后,老百姓十分肯定,包括专家也非常肯定,但是肯定在哪儿?就是因为他们把老百姓当回事,把老百姓日常很不重要的细节当回事,他们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剥葱头也好,吃西瓜也好。它也重视随意捕捉的要素,比如退出院子,看到老头,看到小孩儿,全部组成都是在很轻松、很自然的生活节奏里。

下面我们看1990年得全国新闻一等奖的片子。这个片子不但要看到它的语言变化,更主要的是看到观念的变化。

(播放)

这是报道二环路通车的片段。这是第一次在新闻里采访,面对面的采访。当时纪实语言不只是在纪实节目里,同时在新闻语言里进行了很多改变。他明白了现场给人的感觉,他要把感觉通过镜头交给观众。因此,他坐着车一直沿着这个路走;但是他又要想到信息要增加,不要太单调,因此,就利用电视的另外一个手段,可以插入,可以抠像,这时就把其它采访放在母画面上,母画面是带着大家走了一圈,带着人们的感受走一圈,有清澈的感受,又把其它采访放在画面里,最后完成了这个报道。它的时间非常短,但是这种新闻的信息量是过去电影达不到的。

1991年,《沙与海》成为国内第一次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

(放映《沙与海》)

与《半个世纪的爱》相比,它带来的是一种真正的交流状态,对人的重视,对被拍摄人的促进和心态的重视,以及对电视这个媒介所能够达到的相互交流的状态的重视,当时出来的时候引起了轰动。

这是当时很有名的镜头。那张脸出来说“你累不累?”,“累倒不是累,我就觉得我太孤单,我忘不了”。以前的纪实没有给我们一个老百姓的这张脸,没有给我老百姓的这句话。

比方说跟他们家大女儿的交流,是人性之间的交流,问她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你结婚了没有,怎么介绍的”,尤其是问了“你想不想离开”的时候,她长久的没有说话,就是不说话。我们就感觉到纪实工作者琢磨的是人,人的交流永远难忘。

比如他对最小的女儿的采访,没有采取说话的形式,就是一个镜头,玩耍,沙漠形式的玩耍,拿自己的两只鞋,这就是沙漠孩子的玩具,沙漠孩子的生活方式,生活的单调全部在这个镜头里表现出来。当时我很感动,纪实工作者把人的情感,把人的交流,跟人的平等待遇放在这个地位。

在《沙与海》这些片子的积累基础上,就出来了《望长城》,实际上是集中了很多智慧。《望长城》12集,电视语言的优点集中在这个非常好的片子里,这是继《话说长江》之后的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对过程的重视,对人性的关爱,以及对人本真状态的保留,在这些方面有更集中的体现。

在这里能够完成了很多技术改造,比如声画同步。《望长城》有两到三路声音的采集,有现场的调音台,而且可能有双机拍摄的技术。无线话筒是在《望长城》中才开始使用的。因此开创了纪实更加人本化的新的开端,对人的重视,对自己本身作为传播元素的重视,以人为本的道理更显出自己的魅力。

(播放影片《望长城》片段)

《望长城》是纪实语言完全新的面貌。但是它还有很多缺点,还带有很多旧思维的尾巴,他有规定性,摆拍的痕迹还是有的。大家一看就可以看出来,实际上这两个唱歌的是事先放在那里的,老太太也是坐在那儿等着采访者来的。即使被导演安排在那儿站着,但是由于几个回合的交流,最后回答的是自己的方式,有很多幽默。比如老太太虽然站在那儿知道有人采访,但是由于采访的方式,是按照生活真正的采访方式,所以老太太的真话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比如老太太问你吃没吃饭,我让我媳妇做给你吃,白面也有,挂面也有,陕西人的特点,生怕人家吃不饱,吃没吃饭,自然而然进入到一个方式。

下面来看《望长城》中的另一个片段,纪实语言最大的魅力不是事先把东西放在那儿,不是事先打招呼,而是要跟生活平行的前进,能够保留生活里最本真的信息状态,而且把尊重生活提高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播放《望长城》片段)

3.高三纪录片 篇三

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1】

我观看了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这些照片撼人心魄,每一个面孔,都折射医者仁心,每一个眼神,都闪耀人性光辉,每一张肖像,都将个人逆行与中国战“役”定格为永恒的瞬间,成为2020年春14亿中国人的集体记忆。42000多张照片彰显了人间大爱、民族精神和中国力量,成为载入史册的国家影像档案。

武汉不是孤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纷纷组成“精锐部队”,他们以作战“兵团”的形式,从四面八方奔赴武汉,火线增援。他们逆行的身影,在这个冬天格外壮美又令人动容。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守护我们身前的,是那个临危受命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的84岁钟南山院士;是那个请战新型肺炎,写下现代版“与夫书”的呼吸内科女医生;是那些“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主动申请上前线的医院志愿者们;是那些夜以继日地救治感染患者的白衣天使。

前辈们身披柔软白袍却犹似铠甲,肉体凡胎却挡下枪林弹雨,逆流而上的主动守护在我们身前。没有时间悲伤,没有时间害怕。每次治疗都是一场战斗,每位医务工作者都义无反顾地日夜奋战在一线,用生命和病毒抗争,用双手托起患者一次次生的希望。

身为大三医学生,我决心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迎难而上、奋斗不息,练就过硬本领。看到前辈们义无反顾的身影,我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努力逐梦,不负韶华。有国家对我们新一代青年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2】

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沦陷为重灾区。危难时刻,4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成为阻击疫情的主力军。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个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

我深知公共卫生事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精进自己的技术,竭尽所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同时我们又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在最绚丽的年华认真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精进我们的技术,刻苦学习,不断钻研,乐于奉献,不负党的嘱托,不负青春韶华。

这次疫情,很多青年医护人员如同战士挡在普通大众与病魔之间,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守卫健康的城墙。他们也有自己思念和牵挂的亲人,他们也在亲情和自己的职责之间陷入了两难,可是他们义无反顾,选择了逆行。他们为了祖国的稳定,不畏艰险,舍生忘死,也正是因为他们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才能看到我们国家如今的稳定太平。作为一名青年医学生,我也一定会以这些前辈为榜样,不断钻研,刻苦学习,用自己的学识奉献广大人民群众,以孜孜不倦的理论学习滋养理想信念,用驰而不息的实践锻炼增长本领才干,凭舍我其谁的意志品格砥砺担当作为,让青春的涓流朝着党旗所指的方向奔涌。

《见证》让我明白新时代青年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走在时代前列,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练就过硬本领,肩负使命,在奋斗中绽放青春的光芒,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3】

纪录片《见证》(20分钟),采用跟踪记录的拍摄的形式,将第一人称旁白、照片呈现、视频倾诉、现场讲述有机融合成多元而完整的叙事结构,真实地再现“肖像记录工程”的诞生过程以及由此折射出众志成城、刻骨铭心的中国战“役”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宋庆龄奶奶曾说过:“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青年在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习总书记在给北京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作为青年的我们,也应当像援鄂的90后青年一样,学习他们不畏艰辛,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青春的磅礴力量。习总书记在回信中高度肯定了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精神,肯定了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和辛苦。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作为新青年的我们,也应当把自己的青春投入到为祖国事业做贡献中去,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本领,有理想的新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正像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我们要成为这样的好青年!

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4】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护人员成为最美逆行者。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了让人们记住救治一线的生动面孔,2月2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带领摄影团队抵达武汉,奋战40多天,终于在武汉解封前拍摄完成42000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脱下口罩瞬间的肖像照片。

作为一名青年人,更是一名医学生,只有有了过硬的技术,患者才能放心的就诊。过硬的技术来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源于长期坚守的实践和积累,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进修。忍得寂寞,甘于贫穷,乐于吃苦,历经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医有所长,技术过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回信中,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给予充分肯定,令作为青年人的我们深受鼓舞。

学医之路是一个漫长的修行之路,我们必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这为我们的学医之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必将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以仁心仁术回报社会。

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5】

这是抗击疫情中国力量的见证,这是载入史册的国家影像档案。

42000多名驰援湖北的白衣天使,每一个面孔都折射医者仁心,每一个眼神都闪耀人性光辉,每一张肖像,都将个人逆行与中国战“役”,定格为永恒的瞬间,成为2020年春14亿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当我们把自己关在家里的时候,却有一群人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逆行向前,他们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离开嗷嗷待哺的孩子,最最亲爱的父母和爱人,为了责任而战,为了使命而战,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惊人的毅力感染着战场上的每个人,他们坚持着救死扶伤这个信仰,冲在战场最前线,与病毒直接抗争着,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我还小,2020年新冠肺炎的时候我害怕了,非常害怕,因为我的孩子还小,任何一个母亲都希望在危难的时刻待在孩子身边,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是白衣天使们毅然的选择了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可能再也见不到孩子,亲人,可是他们还是去了,没有一丝犹豫,留给孩子一个越来越小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的心是痛的。他们为抗击疫情牺牲了太多太多。

白衣天使们脱下防护服,放下口罩。那面目斑斓,都是被口罩勒出的伤痕。他们总是面带微笑,那令人心疼的面孔。他们也只是一名普通人,只因身担重任。

白岩松说过,2020年,相信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人最喜欢的数字就是0,它代表着健康、平安。现在,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数字。3月18日,湖北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现有疑似病例都是0!天4月8日零时离汉通道正式解封,不仅武汉人,全国人都对这一刻期盼已久,武汉人民,湖北人民为我们承受了太多太多。

虽然抗击疫情基本取得胜利,可是境外输入病例还在,绝不能掉以轻心,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家人,就是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要与世界一起,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不给祖国添麻烦。

身为一名党员,不论在什么时候,我都会坚守入党初心,履行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确保疫情防控和检察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2020纪录片见证观后感_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相关文章:

1.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心得体会2020【5篇】

2.2020纪录片《见证》观后感

3.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最新大全2020【5篇】

4.2020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5篇精选

5.最新2020纪录片《见证》观后感例文大全5篇

6.2020纪录片见证观后感个人心得600字范文5篇

7.关于2020纪录片《见证》观后感5篇最新精选

8.观看湖北卫视纪录片《见证》观后感500字5篇

4.纪录片策划 篇四

一. 题目

《苦涩的记忆》

二. 选题说明

烟台玉林店镇小屯圈村姓李居民居多,全村160户人家,150户姓李。李姓居民至今保留一奇异的习俗:在世时姓李,去世后都改姓吴。在离村不远的山脚下,是李姓墓地,墓碑上无一例外地写着吴姓,而立碑的子孙则都是李姓。这一家俗已持续了几百年。据村内李姓老人讲,他们是吴三桂的后代。明朝末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后,联合清军反明有功,被封为平西王。三藩之乱平息后,因吴三桂反清复明,犯有满门抄斩之罪,子孙便隐姓埋名四处流亡,其中一支逃到牟平。据当地老人讲,逃到牟平的这一支,姥姥家姓李,遂改为李姓。不知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还是后人不愿提及当年避难的事,这些姓李的吴三桂后人们只是凭着上一辈人的苦涩记忆,将这段不见经传的历史代代相传,至于他们怎样躲过劫难,这一习俗背后有着怎么的故事,而在纪录片中将一一做答。

三. 拍摄目的1讲述一件奇闻轶事2表现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3了解当地种奇怪风俗形成背后的故事4寻找吴三桂的后人。

四. 拍摄时间与地点 未定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小屯圈村

五. 拍摄方式

跟踪拍摄,采访,其他随机拍摄

六. 拍摄流程

1.前期准备

与当地村委会沟通交流,勘测拍摄场地,联系一个当地代表(老人),准备器材,安排工作人员。

具体分工:编导:

撰稿:

摄像:

灯光:

剪辑:

录音:

场务:

预设拍摄场景

场景一:村子周围环境,村子全貌

场景二:村西头村碑碑文

场景三:让一老人带领去李氏家族茔地,拍摄墓碑碑文

场景四:拍摄一些老人家里的一些牌位及采访老人讲述一些关于他所知道的传

下来的故事。

场景五:拍摄家族谱书。(附讲述姓氏对我们的重要性,加强别人对当地这一习

俗的好奇)

场景六:采访《牟平县志》主编王本世,寻找官方解答。

场景七:最大可能模仿或者抽象再现一些历史场景

场景八:拍摄现在村子里的一些生活场景,细节

场景九:(现在人不愿意提及当年避难的事,但是他们代代相传上一辈人的苦涩

记忆)通过细节展现,拍摄老人脸上的皱纹等。

具体情景具体拍摄。

预设人物情况

寻找一个有故事老人作为片中主要人物,带领我们寻找历史留下的蛛丝马

迹,经历过历史事件后人的讲述补充,官方纠正修改

七. 后期制作

视频采集

配音:深沉,悬疑的语调

剪辑编辑

1. 片头:震撼悬疑,有点《探索发现》的风格

2. 主片:开头介绍介绍这个风俗,设下一个悬念,背景音乐也比较悬疑,接下按部就

班解答讲述风俗形成的原因,与流传的故事,根据情节剪辑。包括相关字幕,背景音乐,同期声,调色。结尾,比较轻松,重重疑问都解开了,故事讲完了,表达对这个村子的美好祝福,结束。

2.片尾:出职员表及支持纪录片拍摄的个人单位。背景音乐

八. 输出

全部制作完成,输出多重格式,刻盘,保存推展。

九. 注意事项

1,尊重当地风俗,礼貌待人

2,爱护历史文物

3,察言观色,忧郁历史原因和个人家庭情况注意和采访者和谐交流。

3.保护好设备。

4.后期编辑采用素材注意版权

5.纪录片情结 篇五

那年秋天,当我走进位于北京东郊定福庄的广播学院时,全校上下正掀起轰轰烈烈的纪录片热。一个又一个导演带着他们的片子跑到学校,在无数稚嫩而狂热的目光中,滔滔不绝地贩卖着自己的纪录理念;一个又一个老师让自己的学术方向拐了一个弯,纪录片研究成为最热门的“显学”;一部又一部片子在我们中间传播,《丝绸之路》、《河觞》、《望儿5岁》、《望长城》以及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还有更早的伊文思作品和最早的《北方的纳努克》――那么多片子高高飘扬在我们青春的开阔地。

最初的纪录片热与电视人的艺术追求有关,我们原本生活在远离现代新闻的时期,我们鄙视新闻,新闻无学,我们崇拜艺术,电视的艺术集中体现在纪录片。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光影的美丽与忧郁,看到生命的软弱与光芒,看到时间一点点流淌,看到陌生而熟悉的空间,那部《沙与海》多少次让我们激动。而且,更令人神往的是,纪录片是用记录的真实来进行创作进行表达,是真正的“作家电视”,晚年毕加索甚至把玻璃、木头、绳索这些真实材料放到油画里,那时,我们也这样理解记录片。

如果你那时走进我们的学校,白杨林间的道路上,一定会看到这样的“乳臭小子[戈达尔的片名]”:长发散乱,目光迷离,肥大的`衣衫,沉重的“军勾” ――这样的学生往往心中装满纪录片的理想。然而,若干年后,当他们成长为真正的纪录片导演时,一定黝黑粗糙憨厚木纳,土气得象个老农民。我最推崇的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就长成这样。

来,我们看了太多的纪录片,“真实电影”、“自由电影”、格里尔逊、怀斯曼等等,我们中的一些优秀分子也拍出了至少几十部真正的纪录片,为了写一本纪录片的书,我几乎看了所有纪录片的汉语文献。但是,纪录片已经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回归它本来的寂寞空间,我的工作也距离纪录片越来越远,它只能成为我业余生活的爱好,就象我对诗歌的爱好一样。生活的迁移就是这样,

没有一个东西可以长久地占据中心,除了金钱与权力。

我喜欢这种边缘化的感觉,它安宁隐密充满温暖,使得我们的爱好毫无虚荣,使得爱好不过是爱好。朋友韩东在诗中写道:你见过大海,不过如此。我们喜欢纪录片,也不过如此,它与才华财富统统没有干系。就好比养狗,多年来,我只喜欢一种叫做京巴的普通的狗,如果有人向我炫耀他养的狗出身多么名贵,我只能承认他的爱好在养狗之外。

因为我的爱好,我更加热爱北京,这个风沙蔽日的城市,一直宽容着各种人的不同爱好,你喜欢先锋话剧也好,喜欢黑白片也好,都可以在北京找到同好的朋友。还是纪录片,在北京可以有好几个小组社团,我跟他们并不相熟,但他们的存在让我不太孤独,他们的活动让我度过了一些美好的周末。去年春天,中国电影资料馆曾经举办了伊文思的作品回顾展,为了一部名叫《早春》的黑白纪录片,我们在小西天的酒馆里酩酊大醉,人生快意,总要尽欢。(完)

6.观看纪录片有感 篇六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纪录片放完,那洪亮的口号仍然不断地在我耳边回荡。此时,在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激动。片中,许许多多年经的士兵将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了新疆,献给了国家。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新疆的生产建设当中。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去成家立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八千多名女自愿兵在她们妙龄的少女时代,远赴新疆,同样也投入到建设之中。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为了建设新疆,没时间谈恋爱,于是他们便服从组织的安排,先结婚,后恋爱。她们在新疆和战士们建立起了一个一个的新家庭,让战士们无后顾之忧,让他们扎根在此,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设之中。不仅这一代要给兵团做贡献,下一代同样也致力于兵团之中。

片中还有一位将军,是这位将军的带领下,使得兵团的生产建设进行的有条不紊。他便是王震将军,一个艰苦时代的领导人。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地解决工厂建设时遇到资金紧缺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一座座戈壁变成了绿洲。在他的带领下,一座座城市在蓬勃发展。我们不得不钦佩他的领导能力。

国外专家都认为新疆的一些地方不适合种棉花,但我们的战士不信这个邪。他们硬要与天斗,在他们不断的努力下,奇迹最终被创造了。他们的这种精神的确很让人感动。还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艾青。他同样来过这,同样也被战士们的精神感动。他说:“我想写一种精神,一种白手起家,与天奋斗的革命精神。”果然,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经过五个年头的辛勤努力,艾青第一次用小说体裁写下了长达45万字的《莫索湾》。这部纪实小说从部长、将军,写到普通一兵、职工家属,刻画出130多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展现了祖国边疆的大漠风光,绿洲景色和垦区新貌的雄浑画面,史诗般地记录了一代军垦人的生活史。

7.纪录片策划书 篇七

类型定位:人文纪录片 创作理念:

以高三艺术生自己的视角来反映高三的生活、爱情、梦想。艺考作为一代高三学生考上大学的主要捷径之一,是广大家长和老师关

注的重要对象。对高三艺术生群体的纪录是一个反映当今社会发展轨迹、追寻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线索。

基本风格:

尽可能以平视的视角,从细微的生活素材中,全面表现高三艺

术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量不使用旁白和画外音。

拍摄对象:

1、艺考的高三学生为主

2、周围的其余学生老师为辅

拍摄目的:

通过对艺术考试高三学习生活的拍摄和纪录,来向艺术考试

之外的人展示其最真实的一面,消除原本存在的好奇和误解。展示部分当代艺考生的学习生活的普遍现状,诠释出当代艺术生在面对未来,梦想的人生抉择时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透视高等教育现状、启发人们思考日益紧迫的教育体制改革问题、反映90一代面对社会剧烈转型的苦闷和彷徨。

具体流程(概况):

1、9月份分阶段跟拍高三艺术生的学习生活,例如上专业课、备考、考试。

2、全面长时间纪录某一天内发生的点点滴滴。

3、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拍摄,并有少量的社会交往和其他生活镜头。

4、对部分同学进行采访,录制约半小时的可用素材。

5、对学生的老师、家长进行采访。

6、拍摄一些反映季节变化的空镜头。

7、10月份将所有素材进行整合,采访穿插着学习生活的素材,进行后期剪辑。

8、11月1号——11月20号:听取各方意见修改9、11月20号——12月10号:加字幕、配音、加音乐10、12月10号———12月20号:最后合成、上交

8.纪录片策划案 篇八

一、选题概述和主题

近些年在上海街头出现了不少许多靠卖艺为生的人,他们有的是辗转各地的流浪艺人,有的是乞讨者,还有一些是市民艺术爱好者,下岗或者退休后因生活困难,靠卖唱来补贴生活„„为了摆脱心里的沉闷,他们每天都会加入公园里一支支由退休职工成的歌队,教歌唱歌,用虔诚的心灵和表情讴歌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成就。在那些激昂振奋的歌谣里,在一种集体催眠的氛围里,他们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陶醉在昔日的辉煌中,寻找着那些失落的尊严。入夜,他们空着肚子,来到繁华市区,大胆穿行在霓虹灯的辉光下,小心翼翼地避开城管队员和警察,打开乐器、清清嗓子,对着行人自顾自地唱起来。那些歌跟白天的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面前多了一个投钱的盒子——这个盒子里,通常都有一块书写着博取人们同情文字的招牌,装载着一些希望,这而盒子里的些硬币能够维持他们的生活,甚至可以成就一个个望子成龙的梦想。在繁华的街头,他们就这样用歌声表述着历史和现实,宣泄着快乐和忧愁,祈祷着不可预知的明天。

这种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卖唱的事情传到虹口公园里,很多歌友在一种优越感的支配下,渐渐疏远了他们;而他们中间一些人也会因为这种压力而退出卖唱的行列。吵吵闹闹,分分合合,热闹纷繁。在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气象万千,但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就这样被遮蔽在城市公共符号的光辉下。尽管如此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但他们用那一代人特有的坚韧意志和生活态度,顽强地生活着,诗意地栖居着,以证实自己没有被巨大的城市浪潮所淹没。

他们的确不是这座城市的精英,但是他们的确在这座城市存在过,是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当下的社会边缘寻找人生的尊严——可以算作这个片子的主题,或者说,是我本人想要表达的主题。

二、人物形象构建

房留生

58岁的房留生自幼家贫,后来做了上门女婿,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来。为此,老房在工厂里干得很卖力,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靠着一张张奖状,老房才觉得挽回了一些脸面。其实老房真正喜欢的还是音乐,他背着手风琴加入了上海爱乐业余合唱团,只要凳上舞台,一切自卑都无影无踪了。然而,这个爱好也耗费他不少时间,从而惹恼了工厂和家庭。十年前他被宣布下岗,接着妻子和两个儿也子弃他而去。老房只有两百多下岗收入,却还得负担儿子们三百多元的抚养费,无奈之下,只得拖着一条残腿,背起手风琴走上街头,开始了卖艺的生涯。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终于有了每月一千元退休金,老房可以歇一歇了,可是中专毕业早已工作的小儿子忽然考上了夜大学,据说学费高达一个月两千五百元。望子成龙的房留生把彭浦的工房租了出去,自己在虹口溧阳路老街租了一间小屋,退休金和租房差价都给了儿子,老房自己的生活费也就只能继续指望那架红得破旧不堪的手风琴了。老房告诉我,儿子真的不错,每年都来看自己一次,真希望他能够成才。

老房的卖唱箱子上有一块牌子,开始是“下岗残疾人员卖艺”,后来又改成“下岗卖艺”,最后干脆改成“新年快乐”。老房说,本来靠同情挣钱,现在街头卖唱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要靠艺术挣钱。

老房这些年靠着街头卖唱积攒了一些钱,破旧的家里那个崭新的保险箱里也越来越满,但是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不知道能活多久”成了他的口头禅。新年里,老房决定捐出一万元,做一件善事,给虹口公园唱歌的老人搭一个棚子,让大家在雨天和冬天都能欢唱。

分别介绍片中的其他人物石静、丁仁华、赵红民、陈亨、老钱(省略)

三、片名、叙事、结构、风格

片名:在我们这个符号化的社会里,历来把没有“正当”职业的人被称作“社会闲杂人员”,本片片名《闲着》其实就是取自于这个意思。

主线:这支街头卖唱乐队的存在状态,由街头卖唱引起的与城管、保安的合理冲突,与公园里那些为休闲而唱歌的老人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的缘起、发展与解决的起承转合过程,将构成本片主线。

副线:房留生、石静、陈亨、赵红民各自对历史的回忆,以及各自的生活现实中发生的矛盾冲突。

结构:将街头卖唱、公园练唱、各自历史和现实生活、甚至上海正在同步发生的一些公众事件(比如气温、节能、物价、交通)平行剪辑,从这种交叉中,或印证某种观念的内在联系,或表现某种不协调的无奈,在不断的建立和消解中表达、深化主题。

风格:这是一部典型的城市题材的纪录片。城市的光怪陆离的景色以及特大城市象征超级规则的视觉符号,同这些小人物生活的游离状态以及被遮蔽的内心欲望之间将构成巨大的反差。对于前者我会以十分工整的画面和严肃的态度去表现,如同新闻和专题的风格;而对于后者,我将把摄影机尽可能逼进拍摄对象,用足特写甚至大特写,以此去捕捉他们内心的挣扎(当然DV设备的某些限制也迫使我必须采用这种风格)。

9.纪录片创意说明 篇九

本纪录片根据我市麻武乡村医XXX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XX年,XXX开始在本村当医生(俗称“赤脚医生”,后更名为乡村医生),直到现在。XX年间,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烈日酷暑,XXX坚持出诊,足迹遍布本村及其邻村多地,赢得村民的交口陈赞,被乡亲们亲切的称为“乡村120”。而且XXX因XXX而导致腿脚不便,即便如此,他依然能不辞辛苦的为村民们服务,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学习。

本片时长5分钟,以时间为主线,细致的展现了XXX一天中出诊为村民看病的过程。本片采用最先进的拍摄器械及其拍摄手法,避免了老套的“推、拉、摇、移”手法,呈现给我们全新的视觉盛宴,以便我们通过这部微电影,将正能量传播给社会大众。

10.纪录片研究 篇十

论中国历史类纪录片特色

姓名:董泽钧

学号:101110102

距今已走过百年的中国记录电影发端于1905年,中国纪录电影的开端也是中国电影的开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对一出京剧表演的记录。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都起源于纪录片,电影在发明之初首先是作为记录手段而存在的。

从1905年出生到现在已经发展多年的纪录片,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仍然是个比较陌生的东西。缺乏明确、简易的传播途径和乍看颇为深奥且枯燥的内容限制了纪录片在当前快餐文化为主的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国际社会上,纪录片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成长着,中国同样如此。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而历史性纪录片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还原”“记录”的最真实体现。

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上下五千年,举世闻名,鹤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近代化历史之前更是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遥遥领先世界,傲视群雄,独领风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有着更为充足的历史积淀与底蕴。无论是从人文、艺术还是历史事件都能轻易找到足以打动人们的题材。近年来中国加紧了纪录片的发展,其中以历史性纪录片为主。拍摄出了一些震惊中外的优秀作品。一,历史纪录片《故宫》的发展意义

故宫作为中国近代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建筑,其建造过程体现了我中华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聪明一世的特点,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液与汗水,纪录片以故宫为背景,围绕故宫浓妆淡抹完完整整的叙述了在这个巨大古代建筑物下,一代代人的那些光荣岁月和明争暗夺............。

影片讲述了从1403年故宫的建造提议开始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中华大地上五百年的历史积淀。不同于之前其他的纪录片,《故宫》首次运用了超高清摄像机,使画面与电影品质相同。清晰的画面不只是提升了观众的视觉享受,更能优秀的展现故宫中各种瑰丽的色彩。红与黄作为中国的国色,在影片中无处不在。从雕梁画栋到璀璨国宝,让观众更加深入到其中去体验那历史的精彩。

影片中另一个运用的技巧是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这种再现用影像方法去模拟当年历史比如皇帝上朝或者礼仪方面后宫的一些生活,但是这种再现又不能拍得像电影电视剧那样实在,所以他们用一些技术手段让这种所谓的历史再现,结合着一个主线的讲述,让它虚实结合,似有似无,这种感觉让观众在不渐离的情况下,在观赏片子的同时自然的带你进入历史,又从历史回到现实,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

《故宫》的成功给与了电影人以启示,用纪录片的方式增加国人与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展现这个泱泱大国数千年来的独特魅力。也为纪录片作为常规电视节目埋下了深厚的基础。

二,《大国崛起》另类历史纪录片的成功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并不是描述中国的历史,而是以中国的角度看待历史上曾经在世界呼风唤雨过的超级大国们。这种独特的立意角度为片子的成功打下来基础。

数百年来,中国一直以闭关锁国视为近代文明低落的标志。改革开放后,无数国人接触、学习外国的成功经验。而这部纪录片意义就在于此。它试图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 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寻找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为叙述平台; 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中,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以国际视野看待外国的发展模式,不单从经济角度的发展,而且从政治的发展角度,评述中国之形势。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以开放的心态为国人打开视野;从闭关锁国到开放合作直至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都给关心国家发展的人们更全面的收获,对于正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大国崛起》能为人类共同的进步提供思考。

三,中国历史纪录片的不足与发展前景

近些年因为电影商业化进程加快,造成了电影纪录片的衰落,相反电视纪录片在蓬勃发展中。个人觉得电视纪录片能更好的推动整个纪录片进程的发展。以休闲的方式与免费的代价换取人们的广泛接受,盈利模式可以同电视剧一样靠版权和广告。另一方面,政府有关机构应该鼓励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在美国,拍摄纪录片是可以获得政府50%的资金支持的,哈托格说,在加拿大,一些纪录片项目还未开始前,就拿到20%上下的退税,有的甚至超过45%。政府合作制作的优惠,也是纪录片资金的一个来源。在法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大约有二三十部,电视纪录片则达到600多部,而德国的纪录片产量约占总电影产量的五分之一,都是源于政府的各种支持。

与国外多部分纪录片不同的是,中国式纪录片的诞生不是靠导演的兴趣与信念,而多是指派下来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纪录片常给人以震撼和感动,而中国式纪录片多是大篇幅枯燥的讲解与说教。

作为“神秘东方”的代表的两个国家中国与日本,在西方的文化传播却是截然不同。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唐代风格,并加以改变。中国却有着数千年不同文化积累,为什么中国反而不如日本?归根结底是传播方式的问题。日本文化以动漫浅显易懂的方式在传播,而纪录片正是中国需要的文化传播方式。

上一篇:长江航运问题下一篇:农业经济管理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