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精选19篇)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一
【要点扫描】
1. 了解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概念;
2.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了解焓变的表示符号(ΔH)及其常用单位(kJ/mol),认识ΔH的“-”、“+”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对应关系;
3.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方法;
4. 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知识梳理】
一、反应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关系
1.反应热是指 。在化学实验中,通常遇到的反应是在敞口容器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等于 ,用符号 表示,单位一般采用 。
2.从化学键角度看,反应热近似等于 .
3. 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放热反应是由于 ,吸热反应是由于 .如图中,a表示 ,b表示 ,该反应的ΔH 0.中学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吸热反应有 .
二、反应热和焓变
1.焓和焓变
(1)焓
(2)焓变(ΔH) ΔH = H(产物)— H(反应物)
2.反应热
⑴定义:
⑵符号:用△H表示 ⑶单位;一般采用
⑷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⑸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微观讨论)
以H2(g) + Cl2(g) = 2HCl(g)为例:
①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热量
②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热量
吸热和放热的差值即为反应热
(6)反应热表示方法
反应热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
ΔH =H产物—H反应物
焓增加→吸热→则用“ ”表示;
焓减少→放热→则用“ ”表示。(填“+”或“-”)
3.反应热的计算
(1)根据键能数据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将ΔH看作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有关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3)盖斯定律
三、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要注明 ,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2)需注明ΔH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考虑ΔH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表示 ,l表示 ,s表示 ;
(4)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四、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典例精析】
例1.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二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从六安市1969—2009年共41年气象资料中选取月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平均日照时数、降雨量、空气水汽压等常规气象因素, 并与气象站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相结合, 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 计算出六安市各月日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该方法基于热量平衡理论及水汽扩散理论, 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理论比较严密、使用上比较方便、计算精度也比较高的公式[2,3,4]。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因素变化规律
六安地势西南高峻, 东北低平, 呈梯形分布, 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 北纬31°1′~32°40′, 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 季风显著,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在收集的六安市气象资料中, 月均风速的年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一般4—5月最大, 8月最小, 其余月的风速呈过渡状态。年均日照时数为2 047 h, 月均日照时数表现为8月最高, 7月次之, 1—2月最低。每年月均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相近, 8月最高可达82%;7月次高;12月最低, 仅72%。降雨主要集中于6—7月, 其降雨量占全年的31.6%;其次为6月;1—2月、11—12月的降雨较少, 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 128mm。月均最高温度的年变化规律呈明显的抛物线型, 1月最低, 7—8月温度相近且最高。各气象要素的综合特征反映出该区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2.2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月际 (多年平均) 变化规律
六安市多年月际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同, 大致呈抛物线型, 如图1所示。最小值都出现在1月或12月, 多年平均值以1月最小, 为0.95 mm/d;最大值都出现在6—7月或8月, 多年平均值7月最大, 为4.25 mm/d。其主要原因是6—8月平均气温最高, 太阳高度角大, 热能也较高, 日照长, 雨热同期, 相对湿度高。1月和12月气温偏低、热能较少, 故ET0相对全年较低。
2.3 多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如图2所示, 六安地区从1969—2009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在828~1 097 mm, 多年平均年参考作物蒸散量为937 mm, 其中85%在860~980 mm。该研究结果与申双和等[5]的研究中国参考作物蒸散量年总量大多变化在800~1 100mm, 华东地区年作物蒸散量大多在900~1 000 mm相吻合。1978年最大, 为1 097 mm。这是因为1978年梅雨期很短, 造成了严重干旱乃至百年未见的大旱, 引起蒸散量大。
3 结论与讨论
六安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多年月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同, 但月际ET0变化较大, 1—12月均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规律呈抛物线型;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大多变化在860~980 mm。通过参考作物多年平均蒸散量, 推得作物生长所需水量, 对六安市水稻灌溉需水量进行估算, 从而进一步节约农业用水, 优化水资源配置,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6]。
参考文献
[1]苏春宏, 陈亚新, 张富昌, 等.ET0计算公式的设定条件和重要影响因子的实验率定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6-21.
[2]张丹, 张广涛, 王丽学, 等.彭曼-蒙蒂斯公式在参考作物蒸散量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 (18) :4513-4514.
[3]顾世祥, 王世武, 袁宏源.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径向基函数法[J].水科学发展, 1999, 10 (2) :123-128.
[4]段永红, 李本纲, 陶澍.北京市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 2004, 25 (2) :22-25.
[5]申双和, 张方敏, 盛琼, 等.1975-2004年中国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 :11-15.
3.孕妇身体与情感的变化 篇三
怀孕初期,有的孕妇反应明显,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停经、乳房肿胀、悸动、乳腺发达。这是由于新增体内血液供给乳房,引起乳房血管突起而造成的。有的孕妇还可出现乳头分泌。由于胃酸增加和胎儿日渐增大,许多孕妇会出现吐酸水和呕吐的现象。还有些孕妇改变了口味,喜食酸或甜的食物。当新生命在母体内日渐增大时,孕妇腹部明显隆起。一些孕妇的乳头和肚脐周围开始变黑,脸上出现色素沉着。有的孕妇还易出汗。有时刚起床,腿部还会出现抽筋的现象。当胎儿发育到即将走进光明的世界时,由于胎儿增大,会压迫膀胱,使孕妇总有要小便的感觉。此时的孕妇有子宫紧张感、呼吸急促感,心脏负担加重,食欲有可能减退。由于走路姿势的改变,还可出现腰背疼痛和不适,但当胎儿头部下到骨盆处,感觉会好一些。
如果说怀孕给孕妇造成身体上的变化和不适,而让孕妇辛苦万分的话,那么她们心理上的变化则是另一番天地。有的妇女怀孕后,心理上有一种无以言表的自豪感。她感到了自己的重要,感到了为人类,为家庭延续后代的自豪。能创造新的生命,没有什么比这更伟大更自豪的了。甚至在家人和外人的面前,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辛苦和功劳。此时的她们,容颜焕发,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热爱和信心,从而尽力展示自己的活力。特别是那些婚后久不怀孕的女性,当她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后,突然发现自己不来了月经,又有了怀孕的初期反应后,她们的自我感受和冲动将更加强烈。请听听许多期待孕育新生命妇女的自述吧:经过多年的期盼,我终于怀孕了,这意味着我已成为一个全面的女人,这意味着我能做女人能做的所有的事,这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怀孕的女性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心理变化。当她们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时,会变得不自然和惶恐,甚至羞涩,以至于坚持穿并不合体的瘦小衣服,以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的尴尬。对怀孕结果的未知和身体的负担,也会使她们产生忧郁和压力。但这些心理表现都会随着事实的一再被验证,而逐渐变得坦然和欣慰起来,因为几乎所有的女性最终都要被培养为母亲,生儿育女理所当然。正是由于这些心理上的转变,使孕妇感到精神兴奋和愉快,变得食欲增加,睡眠香甜。更有表现突出的,喜欢挽着丈夫的胳膊逛马路,让人注意她是怎样甜蜜走过人生的这一里程。当胎儿有了胎动,孕妇会感到美妙异常和为之动情,甚至喜悦地拉过丈夫的手,让他触摸腹中的新生命。但是,随着预产期的临近,有的孕妇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对分娩疼痛的担心,能否顺利分娩?胎儿是否健康?是男还是女?特别是那些对胎儿性别有苛刻要求的家庭,孕妇更是忐忑不安地期待着能生下如意的孩子。
但是,如果您认为所有的孕妇都情绪高涨地期待新生命的降临,那就错了。有的女性在怀孕后,不是满怀喜悦,而是觉得自己正在失去独立和自由,成为一个造人的机器,盛人的容器。还有人怕怀孕后,使体形发生变化,那么丈夫还会爱我吗?我还能在外人面前保持自己完美的形象吗?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却要无偿地用于哺育第二代,太辛苦、太委屈自己了吧?另外,如果男女过性生活时并不希望怀孕,那么一次意外的怀孕还可能促成并不适宜的婚姻。如果夫妻关系是迫不得已硬凑起来的,那么怀孕后更可能违背两人的心愿,就有可能恶化心境,婚后生活能否幸福将大打折扣。
4.《变化与统一》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了解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形式规律问题,培养同学们掌握和运用视觉语言的基本能力,开拓视野,丰富思维技巧。
能知道重复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密集构成。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
2、学生能够对平面构成三要素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思考。
教学准备:
工具:铅笔、钢笔、毛笔、直尺、三角尺、圆规、调色盒。材料:水粉颜料、墨汁、白纸、绘图纸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定义
从广义上来看,“构成”其实体现的就是一种创造行为。它在本质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形成、造成;还有一个含义是结构。
其实,所有的这些构成行为都是对已知要素的重构,这些要素也都是作为构成的基础材料而存在的。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点、线、面就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要素。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可以把这个点线面,当然还有形状、色彩等等作为设计表现时的基础材料。
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一个理想的形态,或者是将一个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新的理想形态的过程。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在平面构成中,有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最基本的形态要素就是点、线、面;构成要素有大小、方向、明暗、色彩、肌理等。以这些要素为条件,将他们进行组合构成,就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造型。
任何物体,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工造物等,这些具体的形态,都有它的外轮廓。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很感兴趣的人,肯定会去观察她的脸型,还有整个身体的曲线等等。这个就是外轮廓。当然,这里所指的轮廓线还包括各个点、线、面、色彩等等。
二、各种构成
重复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密集构成
1、重复构成的特征
A、同一基本形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B、相同或相近的形态。有变化的反复出现 C、画面视觉形象的整齐化、秩序化和统一感
2、重复构成的形式 A、单体基本形的重复 B、单元基本形的重复 C、近似基本形的重复
3、骨格的类型 A、规律性骨格 B、非规律性骨格 C、有作用性骨格 D、无作用性骨格
4、重复构成的要点 A、基本形要简洁 B、重复要有规则
三、小结
四、作业
1、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用多个基本形在骨格内反复排列构成一个画面。
5.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教案 篇五
Table 5.3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H/(kJ.mol-1)
298K
63.37
-26.22 △G/(kJ.mol-1) 308K -28.76 318K -32.24 0.3006 △S/(kJ.mol-1.K-1)
由表3可见,在不同温度下,ΔG均为负值,这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增加趋势,这与 ΔH 为正值表明吸附过程本身是吸热的,说明高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相一致。而正的 ΔS 则反映出在吸附过程中固液界面的无序性增加,这种吸热性和无序性可能是由于该吸附过程不但包括化学反应,也包括物理和化学吸附。
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案 篇六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这两种变化的依据。
2、知道物质的性质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这两种性质的依据。
【教学仪器】
1、冰块和酒精灯 2、电炉 3、生锈的铁块 3、木炭和氧气
【教学过程】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谈话引入课题】
自然界有形形色色的物质组成,他们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演示实验】
A.冰块用酒精灯融化 B.电热丝通电变化后变红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用磁铁吸铁锈
【师生探讨】
上述哪些变化后会有别的物质生成?哪些没有?
【结论】
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随堂练习】
讨论下列变化的种类:物态变化;糖在水中溶解;米磨成米粉;煤在空气中燃烧;高温下将铁块拉成铁丝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列举物质的特性】
A、回顾:熔点、沸点、溶解度、酸碱性
B、介绍:颜色、气味、软硬、可燃性、金属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师生探讨】
上述哪些特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哪些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结论】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只能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随堂练习】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颜色变化 B.发光发热 C.新物质生成 D.固态变成气态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潮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 B.铜锭抽成铜丝
C.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D.煤的燃烧
3.判断下列各句话的正误
A.凡是有气体产生的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B.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一定是化学反应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
4.下列叙述,哪些是铁的物理性质?哪些是铁的化学性质?
A.铁具有银白色光泽
B.铁能导电
C.铁跟潮湿空气接触,会变成铁锈
D.铁在点燃的条件下会跟氧气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
5.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B.镁条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
7.初中化学氧气的变化与性质研究 篇七
一、义务教育均衡概述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向前发展, 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供给, 以及教育资源的有效、公平的配置等多方面给予了更多关注。教育均衡又是经济均衡的发展和移植, 它是由于人类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有限, 加之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不合理而引起的。总的来说教育均衡的实质就是在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 各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平等待遇的理想教育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
二、教学目标
初中氧气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要让学生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二是要让学生在观察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后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就是要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和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三、氧气变化和性质的研究
1. 利用多媒体激发起学生对氧气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氧气的影片, 如一个病人在吸取氧气的情景, 或者潜水员背着氧气罐潜入深海中的图片等, 然后将几段不同内容的影片作为图片陈列并定格。并对着定格好的图片设计如下提问:看了这段影片, 同学生们联想到什么物质?学生们对影片一直就很好奇, 听教师这么一说, 就会纷纷带着好奇心观看, 通过思考并会做出回答:是氧气。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氧气的用途,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 氧气的用途这么大, 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氧气, 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吸收氧气, 要靠氧气来维护生命, 可见氧气的作用是由它的性质来决定的, 那么氧气到底存在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氧气的性质。通过观看刚才的影片, 学生的对氧气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很快就被激发起来, 使后面的教学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实验操作前, 教师事先在讲台上准备两瓶没有标签的气体, 其中一瓶是装着空气, 一瓶是装着氧气。然后问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区别它们呢?学生显然不知道, 再向学生提问, 同学生能用眼睛看得出来是什么颜色吗?能用鼻子闻得出来是什么气味吗?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做实验进行区分好不好?学生就会感到好玩, 到底哪一瓶是氧气呢?有些胆大的学生就会亲自上前去闻、去看, 没有看出什么颜色, 也闻不到任何气味。教师再慢慢引导:氧气的物理性质就是不经过任何化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氧气的颜色、形态和气味等。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吧。学生们通过自身感受, 很快就得出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态下,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然后再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氧气的三态图和溶于水的过程, 让学生得出氧气的其他物理性质, 如氧气的密度、熔点、沸点是多少, 然后问学生:氧气能溶入中吗?有些学生说不溶, 但想到鱼儿在水中也要吸氧气, 可见氧气的溶水性是很强的。
3.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 让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装有空气和氧气的瓶内,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再把两支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 去观察现象的发生。很快学生通过实验, 会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装有氧气的瓶内会复燃, 但它在装空气的瓶中则不会复燃, 而将正在燃烧的木条插在氧气瓶中发现木条燃烧得更旺, 插入空气瓶中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慢慢地就会熄灭。得出物体在空气中燃烧, 实际上是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 所以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接下来让学生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 把加热后的铁丝分别放进空气瓶内和氧气瓶内, 并观察现象的发生,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 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用化学式表示为Fe3O4, 并引导学生一起写出反应化学表达式来:Fe+O2→Fe3O4, 并得出实验结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可以支持物体燃烧, 含量越高, 燃烧越剧烈。通过实验操作,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培养了学生全面系统的去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
8.宏观审慎的变化与发展 篇八
关键词:宏观审慎 货币与金融统计 宏观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宏观审慎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宏观审慎监管是以制度和措施防控系统性风险,其概念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实践。如何识别和度量系统性风险,如何防止风险在不同地域、国家、市场和机构之间传递?如何实现各类宏观审慎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如何在各国监管当局之间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这些都是实在的问题。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鉴于对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重要性的共识,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巴塞尔委员会在最新的《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为解决本轮危机暴露出的市场失灵,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全球监管体系进行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强化单个银行或微观审慎监管,有助于提高单个银行机构应对压力的稳健性,而且还包括宏观审慎监管,解决系统性风险,包括跨市场的风险积累以及风险随时间变化引起亲经济周期问题。”
美国、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变以往仅从微观层面关注个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做法。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强调了对大型金融集团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提议将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责赋予美联储,对那些一旦倒闭便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给整个经济造成损害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进行监管。英国提出建立宏观审慎分析框架,并在监管方式上从关注微观层面向关注整个金融体系和系统性风险管理转变。
总体来看,作为当前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主要从两个纬度上展开。一是跨行业跨机构纬度,即要考虑不同机构间相互影响導致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加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监管、改进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计量和控制等来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二是跨时间维度,即要重视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防范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就政策方向而言,就是要进行逆风向调节,即在经济衰退、银行资产收缩的阶段降低拨备和资本要求,以缓解信贷紧缩、平滑经济波动;在经济快速增长、银行资产扩张过快的阶段增加拨备和资本要求,以加强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中国实践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包括逆周期资本管制在内的宏观审慎问题在中国有不同含义。在市场主导条件下,繁荣时期增加资本金要求,就像给经济安装了限速器,可以防止过度扩张和通胀。但在政府主导经济的条件下,有没有这种装置不是本质,更起作用的是政府的号召。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关注金融机构倒闭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在中国,金融机构倒闭不是现实的风险。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太大而不倒”或者“太关联而不倒”,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也未能例外。而在中国,不但有“大而不倒”,也有“小而不倒”,还有“少而不倒”;没有人相信政府会任凭经营失败的银行倒闭而坐视不管。就是那些完全私有的银行,包括农信社在内,也不会轻易倒闭。这种信念早已深入人心,没有人担心会发生大规模存款挤兑或者银行倒闭。
但金融机构不倒闭不等于没有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用于挽救各类失败的金融机构而付出的代价,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如此说来,不能以金融机构是否倒闭来判断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当前主要表现在快速膨胀的资产泡沫,包括高得离谱的房地产价格,其根源是政策风险。政府作为金融与非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者、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是关联交易和系统性风险的重大来源,这是在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
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建立宏观审慎框架,需要有效的执行机构。而中国目前还面临着改革金融监管制度的艰巨任务。自从2003年实现金融分业监管格局以来,银行、保险、证券三家监管当局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不能说实现了有效的监管。
中国虽然在法律上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实际上混业经营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不仅银行、保险、证券之间互相渗透,而且由产业集团主导的混合型金融集团已经越来越活跃。法律归法律。差不多每家大银行都开办了投资银行业务,直接办起了全功能银行。相比之下,中国还远远没有与之适应的金融集团监管体系。三家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监管当局与中央银行和其他宏观审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仍然限于表面化和形式主义,缺乏实际效果。2003年以后三家监管当局之间的季度联席会议,仅仅开过几次,并且没有货币当局的参与。
随着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中国面临的压力会加大。中国除了继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构建宏观审慎功能,没有其他选择。简单地把金融监管当局合并组建综合的监管机构,在导致高昂的行政成本的同时,不会达到目的。并且在实际操作上,把已经分开的监管当局再合并到一起,难度要远远大于当初的分拆。目前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在现有的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水平的金融委员会,专司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功能。这样的一个委员会,既可以把国务院从繁重的协调任务中解脱出来,又可以让行业监管当局专心致志地改善微观审慎监管,还可以超越目前监管当局之间以及与中央银行之间协调与信息共享的障碍,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地分析、监控所有可能导致体系性风险的机构、产品、工具、市场和交易行为。金融委员会的职能,还应该包括开发和建立宏观审慎的工具、标准、指标,并且对改善微观审慎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晓慧.《从中央银行政策框架的演变看构建宏观审慎性政策体系》
9.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九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版)必修物理2 【设计思想】
1、围绕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过程。通过小组讨论、课件演示、动手实验和实验数据处理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和学习的热情。教师根据知识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通过穿针引线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采用“问题—讨论—实验—归纳”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伴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从本章知识的整个体系来说,本节教材只是为下一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论推导奠定一个认识基础,在教学中应灵活把握。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在前面几节内容中,已经成功地建立了重力势能的概念,清楚了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改变量间的关系,也探究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那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应该从什么途径出发进行研究呢?显然,既可以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逻辑推导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引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目的就在于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并有效地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开阔思路,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水平;也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学习动能定理后能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动能定理不仅对恒力做功的条件下成立,在变力做功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的设计中,采用橡皮筋拉小车,在使小车获得动能的过程中,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由于橡皮筋的弹力随其长度改变量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橡皮筋对小车的功无法用现成的公式进行计算,本实验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地回避了功的计算。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过程和方法而不要太看重结果。
【学情分析】
1、原有知识发展分析
学生在本章的前几节内容中,已经初步树立了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的观念。那么,2教师活动:概括学生的答案,提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用多媒体课件给出课题。
设计意图: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课件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
问:如何利用所给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要求画出简图并作简要说明),请小组代表讲解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设计出以下方案: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1:绳的拉力和摩擦力做功,是恒力做功;
方案2:只有绳的拉力做功(重力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是恒力做功; 方案3:橡皮筋的弹力(变力)、摩擦力做功,是变力作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小结:为了使研究简化,我们应将重力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掉,为了使研究更具普遍意义,我们采用方案3的变力做功。
设计意图: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小组互相交流启发取长补短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方案3阅读教材“探究的思路”思考以下问题:(用多媒体课件给出要思考的问题)
(1)探究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测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是否需要测出各次小车速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怎么做?
(四)实例探究
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为v1,试求:
(1)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多大?(2)从甲处到乙处要用去多少时间?
解析:(1)由老鼠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得v2 d2 = v1d1 所以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 = d1v1/d2(2)由老鼠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作出d1图象,如图所示 v
由图线下方的面积代表的物理意义可知,从d1到d2的“梯形面积”就等于从甲处到乙处所用的时间,易得t(dd)()12设计意图: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简便直观,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11vv21【课余作业布置】
若再给你一架天平和砝码,你能利用本实验装置研究功与质量、速度间的关系吗?
请说说你的设想。
2提示 : 我们已经知道功与速度间的关系是W∝v,所以功与质量、速度间的关系可能是W∝mv、W∝mv、W∝22
2vm2„„
解析 : 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并在小车内加不同数量的砝码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如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那样进行操作,确定橡皮筋所做的功W,测出小车相应的速度v,画出W—mv、W—mv、W—确定相应的比例关系。22
10.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十
1.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了解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3)理解导数的概念
(4)会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或瞬时变化率.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及导数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教学难点:会求简单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十七世纪,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工场的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突出的成就就是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微积分的产生。
【板演/PPT】
【师】人们发现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米)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秒)存在函数关系
h(t)=-4.9t2+6.5t+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板演/PPT】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欲知结论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
【设计意图】自然进入课题内容。
二、新知探究 [1]变化率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1 气球膨胀率
【师】很多人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单位:L)与半径r(单位:d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如果将半径r表示为体积V的函数,那么
【板演/PPT】 【活动】 【分析】
当V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当V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0.62>0.16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1增加到V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解析:探究2 高台跳水
【师】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米)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秒)存在函数关系 h(t)=-4.9t2+6.5t+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请计算)
【板演/PPT】 【生】学生举手回答
【活动】学生觉得问题有价值,具有挑战性,迫切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师】解析:h(t)=-4.9t2+6.5t+10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为引入变化率的概念以及加深对变化率概念的理解服务。
探究3 计算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是静止的吗?(2)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板演/PPT】 【生】学生举手回答
【师】在高台跳水运动中,平均速度不能准确反映他在这段时间里运动状态.【活动】师生共同归纳出结论平均变化率: 上述两个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用y=f(x)表示,那么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
我们把这个式子称为函数y=f(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习惯上用Δx=x2-x1,Δy=f(x2)-f(x1)这里Δx看作是对于x1的一个“增量”可用x1+Δx代替x2 同样Δy=f(x2)-f(x1),于是,平均变化率可以表示为:
【几何意义】观察函数f(x)的图象,平均变化率意义是什么? 的几何
【提示】:直线AB的斜率 【生】学生结合图象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问题的目的是: ① 让学生加深对平均变化率的理解; ② 为下节课学习导数的几何意义作辅垫; ③ 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2]导数的概念 探究1 何为瞬时速度 【板演/PPT】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平均速度不能反映他在这段时间里运动状态,需要用瞬时速度描述运动状态。我们把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平均变化率近似地刻画了曲线在某一区间上的变化趋势.【师】如何精确地刻画曲线在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呢?
求:从2s到(2+△t)s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解:
探究2 当Δ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有什么变化趋势?
从2s到(2+△t)s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当△ t 趋近于0时, 即无论 t 从小于2的一边, 还是从大于2的一边趋近于2时,平均速度都趋近与一个确定的值 –13.1.从物理的角度看, 时间间隔 |△t |无限变小时,平均速度就无限趋近于 t = 2时的瞬时速度.因此, 运动员在 t = 2 时的瞬时速度是 –13.1 m/s.为了表述方便,我们用
表示“当t =2,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 趋近于确定值– 13.1”.【瞬时速度】
我们用
表示 “当t=2, Δ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趋于确定值-13.1”.局部以匀速代替变速,以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然后通过取极限,从瞬时速度的近似值过渡到瞬时速度的精确值。那么,运动员在某一时刻 的瞬时速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由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的逼近思想:△t越小,V越接近于t=2秒时的瞬时速度。
探究3:
(1).运动员在某一时刻 t0 的瞬时速度怎样表示?(2).函数f(x)在 x = x0处的瞬时变化率怎样表示?
导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 y = f(x)在 x = x0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称为函数 y = f(x)在 x = x0 处的导数, 记作
或,【总结提升】
由导数的定义可知, 求函数 y = f(x)的导数的一般方法: [3]例题讲解
例题1 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胶等各种不同产品, 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如果第 x h时, 原油的温度(单位:)为 y=f(x)= x2–7x+15(0≤x≤8).计算第2h与第6h时, 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 并说明它们的意义.解: 在第2h和第6h时, 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就是
在第2h和第6h时, 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3和5.它说明在第2h附近, 原油温度大约以3 /h的速率下降;在第6h附近,原油温度大约以5 /h的速率上升.[4]本节课知识总结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2.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步骤:(1)求函数的增量Δy=f(x2)-f(x1)(2)计算平均变化率
3、求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1)求位移增量Δs=s(t+Δt)-s(t)(2)求平均速度(3)求极限
4、由导数的定义可得求导数的一般步骤:(1)求函数的增量Δy=f(x0+Δt)-f(x0)(2))平均变化率(3)求极限
三、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1] 课堂练习
1.函数y=f(x)的自变量x由x0改变到x0+Δx时,函数值的改变量Δy为()A.f(x0+Δx)B.f(x0)+Δx C.f(x0)·Δx D.f(x0+Δx)-f(x0)2.若一质点按规律s=8+t2运动,则在时间段2~2.1中,平均速度是()A.4 B.4.1 C.0.41 D.-1.1 3.求y=x2在x=x0附近的平均速度。
4.过曲线y=f(x)=x3上两点P(1,1)和Q(1+Δx,1+Δy)作曲线的割线,求出当Δx=0.1时割线的斜率.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D 解析:分别写出x=x0和x=x0+Δx对应的函数值f(x0)和f(x0+Δx),两式相减,就得到了函数值的改变量Δy=f(x0+Δx)-f(x0),故应选D.2.B 解析:3.解析:
4.解析:
课后习题
1、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十一
关键词:高考;化学;图表题
一、高考化学图表题变化分析
图表题作为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重难点,主要是通过图像、统计图、表格等传达信息,再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及知识,从而反应出一组或者几组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数据。就题型结构而论,图表题主要包括了题目、图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图表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图表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主要呈现了以下几种类型:(1)反应速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图;(2)随着某些物质的增加,进而增加物质量;(3)化学平衡图;(4)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图。表格题是在整理的基础上,将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条理有序地归纳进表格中,以此反映出物质所存在的某些特性,以便更好地对不同物质进行比较。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类题型,首先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并掌握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充分掌握看图的能力与技巧。一般来讲,在看图上分为三步。第一步,看坐标图像横、纵坐标,并分析所代表的含义;第二步,看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然后分析哪儿存在量变,进而分析所引起的质变;第三步,看线,即为点与点之间的变化状况,然后结合化学题干和所涉及到的已知条件,进而将问题解决。
二、明确坐标图像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
案例一:图表1为恒温状态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发生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和示意图不相符合的为()
A.反应在平衡态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此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对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此反应在达到平衡态I后,降低反应物浓度,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同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的浓度与在平衡态II的浓度是不相同的
■
图1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
解析:在该图表题中,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清楚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进而对A、B、C、D四个选项进行逐步分析。对于A选项,所代表的是平衡态I与平衡态II,代表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A选项正确。对于B选项,由图像可知,在平衡态I的情况下,改变条件,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也随时增大,但是逆反应速率并没有离开原平衡点,即为增加反应物浓度,让平衡态I到平衡态II,所以B选项正确。对于C选项,如果对反应物浓度减少,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小于原平衡态速率,因此C选项错误。对于D选项,在增加反应物达到平衡态的情况下,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产物的浓度会增加,加大此反应物浓度,其他反应物浓度则会减小,所以D正确。
三、指导学生对曲线的走势进行分析
案例二:二氧化氮通过加热可分解成为一氧化氮与氧气。通过图2,可知此反应在进行至45秒的时候,便已经达到平衡。此时,NO2的浓度大约为0,0125mol/L。图2中,其曲线代表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应用进程。
■
图2 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应用进程/
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1)根据题干并结合图像计算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如果此反应在一开始就加入催化剂,且其他条件均不改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中使用虚线画出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解析:教师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需要指导学生对曲线的走势进行分析,特别是起点、拐点、终点等,充分注意由量变而引起的质变。
(1)由图像,根据氧气浓度的变化,解答出在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v(O2)=■=■=5.5×104mol/(L·s)
(2)如图2,虚线为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参考文献:
[1]张晓霞.高考化学图表题变化与应对策略[J].考试研究,2012,9(11):12-13.
[2]周红杰.高考化学应试策略[J].中学理科参考资料,2012,(15):34-36.
[3]巨立宪.1996年高考化学31(2)题解答剖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7(16):23-24.
摘 要: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图表题非常广泛地在化学试题中出现,并且占有了相当高的分值。本文首先对高考化学图表题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两个具有实质性的图表题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考;化学;图表题
一、高考化学图表题变化分析
图表题作为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重难点,主要是通过图像、统计图、表格等传达信息,再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及知识,从而反应出一组或者几组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数据。就题型结构而论,图表题主要包括了题目、图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图表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图表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主要呈现了以下几种类型:(1)反应速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图;(2)随着某些物质的增加,进而增加物质量;(3)化学平衡图;(4)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图。表格题是在整理的基础上,将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条理有序地归纳进表格中,以此反映出物质所存在的某些特性,以便更好地对不同物质进行比较。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类题型,首先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并掌握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充分掌握看图的能力与技巧。一般来讲,在看图上分为三步。第一步,看坐标图像横、纵坐标,并分析所代表的含义;第二步,看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然后分析哪儿存在量变,进而分析所引起的质变;第三步,看线,即为点与点之间的变化状况,然后结合化学题干和所涉及到的已知条件,进而将问题解决。
二、明确坐标图像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
案例一:图表1为恒温状态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发生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和示意图不相符合的为()
A.反应在平衡态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此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对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此反应在达到平衡态I后,降低反应物浓度,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同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的浓度与在平衡态II的浓度是不相同的
■
图1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
解析:在该图表题中,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清楚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进而对A、B、C、D四个选项进行逐步分析。对于A选项,所代表的是平衡态I与平衡态II,代表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A选项正确。对于B选项,由图像可知,在平衡态I的情况下,改变条件,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也随时增大,但是逆反应速率并没有离开原平衡点,即为增加反应物浓度,让平衡态I到平衡态II,所以B选项正确。对于C选项,如果对反应物浓度减少,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小于原平衡态速率,因此C选项错误。对于D选项,在增加反应物达到平衡态的情况下,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产物的浓度会增加,加大此反应物浓度,其他反应物浓度则会减小,所以D正确。
三、指导学生对曲线的走势进行分析
案例二:二氧化氮通过加热可分解成为一氧化氮与氧气。通过图2,可知此反应在进行至45秒的时候,便已经达到平衡。此时,NO2的浓度大约为0,0125mol/L。图2中,其曲线代表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应用进程。
■
图2 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应用进程/
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1)根据题干并结合图像计算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如果此反应在一开始就加入催化剂,且其他条件均不改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中使用虚线画出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解析:教师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需要指导学生对曲线的走势进行分析,特别是起点、拐点、终点等,充分注意由量变而引起的质变。
(1)由图像,根据氧气浓度的变化,解答出在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v(O2)=■=■=5.5×104mol/(L·s)
(2)如图2,虚线为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参考文献:
[1]张晓霞.高考化学图表题变化与应对策略[J].考试研究,2012,9(11):12-13.
[2]周红杰.高考化学应试策略[J].中学理科参考资料,2012,(15):34-36.
[3]巨立宪.1996年高考化学31(2)题解答剖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7(16):23-24.
摘 要: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化学图表题非常广泛地在化学试题中出现,并且占有了相当高的分值。本文首先对高考化学图表题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两个具有实质性的图表题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考;化学;图表题
一、高考化学图表题变化分析
图表题作为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重难点,主要是通过图像、统计图、表格等传达信息,再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及知识,从而反应出一组或者几组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数据。就题型结构而论,图表题主要包括了题目、图表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图表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图表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主要呈现了以下几种类型:(1)反应速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图;(2)随着某些物质的增加,进而增加物质量;(3)化学平衡图;(4)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图。表格题是在整理的基础上,将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条理有序地归纳进表格中,以此反映出物质所存在的某些特性,以便更好地对不同物质进行比较。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类题型,首先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并掌握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充分掌握看图的能力与技巧。一般来讲,在看图上分为三步。第一步,看坐标图像横、纵坐标,并分析所代表的含义;第二步,看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然后分析哪儿存在量变,进而分析所引起的质变;第三步,看线,即为点与点之间的变化状况,然后结合化学题干和所涉及到的已知条件,进而将问题解决。
二、明确坐标图像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
案例一:图表1为恒温状态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发生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和示意图不相符合的为()
A.反应在平衡态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此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对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此反应在达到平衡态I后,降低反应物浓度,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同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的浓度与在平衡态II的浓度是不相同的
■
图1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
解析:在该图表题中,教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清楚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进而对A、B、C、D四个选项进行逐步分析。对于A选项,所代表的是平衡态I与平衡态II,代表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A选项正确。对于B选项,由图像可知,在平衡态I的情况下,改变条件,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也随时增大,但是逆反应速率并没有离开原平衡点,即为增加反应物浓度,让平衡态I到平衡态II,所以B选项正确。对于C选项,如果对反应物浓度减少,则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小于原平衡态速率,因此C选项错误。对于D选项,在增加反应物达到平衡态的情况下,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产物的浓度会增加,加大此反应物浓度,其他反应物浓度则会减小,所以D正确。
三、指导学生对曲线的走势进行分析
案例二:二氧化氮通过加热可分解成为一氧化氮与氧气。通过图2,可知此反应在进行至45秒的时候,便已经达到平衡。此时,NO2的浓度大约为0,0125mol/L。图2中,其曲线代表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应用进程。
■
图2 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应用进程/
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1)根据题干并结合图像计算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如果此反应在一开始就加入催化剂,且其他条件均不改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中使用虚线画出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解析:教师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需要指导学生对曲线的走势进行分析,特别是起点、拐点、终点等,充分注意由量变而引起的质变。
(1)由图像,根据氧气浓度的变化,解答出在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v(O2)=■=■=5.5×104mol/(L·s)
(2)如图2,虚线为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参考文献:
[1]张晓霞.高考化学图表题变化与应对策略[J].考试研究,2012,9(11):12-13.
[2]周红杰.高考化学应试策略[J].中学理科参考资料,2012,(15):34-36.
1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十二
一、盖斯定律的含义和内涵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化工生产有重要的意义。高中化学注重两类能量变化:一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研究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二是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变。由于化石燃料逐渐耗尽,能源危机一触即发,因此人们对能源越来越关注。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困难。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所谓盖斯定律是指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其反应热都是相同的。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变化,就不能引发能量的变化。如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金刚石,s)+O2(g)=CO2(g),△H=-395.4k J·mol-1CO2(g)、H2(石墨 ,s)+O2(g)=CO2(g),△H=-393.51k J·mol-1,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此看来更稳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为_____。由盖斯定律,要得到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关系,可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减:C(金刚石,s)=C(石墨 ,s),△H3=△H1-△H2=-395.41k J·mol-1+393.51k J·mol-=-1.90k J·mol-1,即C(金刚石,s)=C(石墨,s),△H=-1.90k J·mol-1,可见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放出热量,说明石墨的能量更低,较金刚石稳定。所以答案是C(金刚石,s)=C(石墨,s),△H=-1.90k J·mol-1石墨。综上可知,掌握盖斯定律对反应热的计算意义重大。
二、盖斯定律的计算技巧
首先从几个相关反应方程式, 通过分析找出按照怎样一个加、减代数运算式子求算出该反应式,然后将相应反应的反应热替换到以上加、减运算的式子中算出该反应的反应热。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找出这个加、减代数运算式子呢? 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的方法求出。先观察待求热效应的该反应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在相关联反应式中的位置,若位置在同一边则反应式相加, 不在同一边则相减, 然后观察分子式前的系数,若不一致,则在加、减式子中乘以或除以一定系数将其调整一致,即可得出代数运算式子。有时会碰到一种物质在几个反应式中都出现,可将该物质暂时放一放,先去观察其他物质,总之一定要将已知的几个相关联式子都用一次。最后为保险起见,最好将各关联方程式代入该运算式子中实际验算一下。
三、盖斯定律的计算实例
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
请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H=△H1+(-△H2)×4=-2 983.2k J·mol-1+738.5k J·mol-1×4=-29.2k J·mol-1, 所以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白磷)=4P(s,红磷),△H=-29.2k J·mol-1,也可利用加合法由1-4×2得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人浸泡在盛有60.0升水的浴盆中 ,在1小时内 ,人体所散发出的热量使水温从30℃上升到31.5℃(假设人体体温保持恒定,且热量没有损失),该人一天可以释放多少热量? 1克脂肪燃烧放出39.7J的热量, 如果该人在一天所需要的热量以摄入脂肪来计算,则他一天至少需要摄入多少克脂肪?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k J·(kog·℃)-1。
解析:人体一天散发的热量可用Q=cm△t计算,则某人一天散发的热量为:4.2k J·(kog℃)-1·60kg·1.5℃·24=9072k J;则有1:39.7k J=x:9072k J, 可得 :x=228.5g。该人一 天可以释 放9072k J的热量 ;他一天至少需要摄入228.5g脂肪。
四、运用盖斯定律计算的注意事项
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 , 反应热数值必须同时乘上该数。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 ,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 ,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H的正负号必须随之改变。
4.根据盖斯定律 , 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5.求总反应的反应热 , 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应的反应热简单相加。不论同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一致,盖斯定律才成立。某些物质只是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最后应该恰好消耗完。
1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前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的燃烧
2、磷的燃烧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创设情境]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学生讨论]
可能得到的.结果:
1、无从下手。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等。
[教师点拨]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练一练]
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试一试]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2名上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讨论]
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强调格式]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题]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14.初二化学优秀教案参考 篇十四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1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十五
关键词:子宫内膜,卵巢,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包括即将绝经前的时期和绝经后的第一年。围绝经期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卵巢储备加速下降、生殖激素波动性变化等,并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体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等各种慢性疾病的出现[1]。临床上常用监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包括基础卵泡刺激激素(b 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等[2]。本研究将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179例,其中绝经过渡期92例,绝经后1年87例。患者年龄42~54(45.1±3.6)岁,所有患者均无雌激素服用史,无内膜病变史,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临床相关背景资料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设备与方法设备:HITACHI EUB6000及PHILIPS HD11XE,探头为3.5MHz凸阵腹部探头。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超声,膀胱充盈后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并分为子宫内膜厚度<8mm和子宫内膜厚度≥8mm,并统计子宫异常出血情况的有无。所有患者月经周期第2~3d采集患者静脉血,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b FSH、LH、E2、AMH的浓度和B超监测第2~3d窦卵泡数(AFC)。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厚度与异常出血检测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发现,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厚度≥8mm患者37例,<8mm患者55例;绝经后1年子宫内膜厚度≥8mm患者39例,<8mm患者48例,见表1;经统计分析,绝经后1年子宫内膜厚度≥8mm患者高达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绝经过渡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34例,绝经后1年子宫异常出血29例,经统计绝经后1年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比例66.67%,略高于绝经过渡期比例63.04%,且两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各项激素指标检测结果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b FS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16.79±3.93m IU/ml显著小于绝经后的21.93±9.46m IU/ml(P<0.05);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ug/l明显高于绝经后1年的0.43±0.19ug/L,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要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3.86±3.23(P<0.05);再者LH、E2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1年的浓度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指绝经前、绝经期和绝经后发生的除月经以外的子宫异常出血,由性激素分泌失调、卵巢功能衰竭和无排卵等原因造成的,但并非每个围绝经期妇女都会出现功血[3]。临床可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子宫不规则出血和绝经后出血[4]。围绝经期是妇女生理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的改变,子宫内膜也随之出现了从活跃到静止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而这一阶段容易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本研究将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b FSH、LH、E2、AMH的浓度和B超监测第2~3d窦卵泡数(AFC),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子宫异常出血的情况,分析其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的变化的相对关系。
从本研究结果得出,绝经后一年子宫内膜的厚度≥8mm的患者比例为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的比例40.22%(P<0.05),说明随着围绝经的进展,子宫内膜厚度有增厚的趋势;有研究指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厚度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早期的确诊可有效地预防围绝经期子宫失调性出血的发生[5]。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变化是复杂的,其超声图像与过个因素相关,单纯地以这一项指标来评价略显一些不足[6]。通过激素检测发现,b FSH随着围绝经期的进展而呈现递增的趋势,这是因为血清中的b FSH水平会随着卵巢功能的减退而升高,说明围绝经期的妇女的卵巢功能在进一步减退,但LH、E2浓度的变化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围绝经期各雌激素的变化具有波动性,不能完全反应此时卵巢功能的变化。AMH称抗苗勒管激素,在整个月经周期波动小,及其稳定,能较好的预测卵巢功能的变化[7],本研究中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ug/L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浓度0.43±0.19ug/L(P<0.05),证实围绝经期妇女的卵巢功能在逐渐减退。再者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3.86±3.23(P<0.05),由此可再进一步验证了围绝经期卵巢功能的减退。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其b FSH会逐渐递增,而AMH和AFC会逐渐降低,其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成增厚趋势,预测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的减退可能造成子女内膜的增厚。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30-2582.
[2]金凤,陶敏芳.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的评价指标[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0):1391-1396.
[3]欧阳新华,何丹,唐一青.去氧孕烯炔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234-236.
[4]刘秀芹.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103,20(7):1723-1724.
[5]梁白云.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7):148-150.
16.韩国“恨”文化的传承与变化 篇十六
关键词:韩国 “恨”文化 传承 变化
韩民族一直是被称作“恨”的民族,也使得韩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识特征。它不仅影响着韩国人从古代到现代的思想,还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地渗透。所以,要想了解韩国文化,我们首先要了解“恨”文化的含义,并通过韩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和之前的“恨”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恨”文化的传承和变化。
一、“恨”文化的概述
韩国的“恨”一字和中国的是一样的,因此,中国人会把它理解成仇恨或者是愤恨的意思,但是它们不论是在文化内涵、含义或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韩民族的“恨”的含义主要包含“怨恨、悲哀、失望、悔恨”等含义,也可以从侧面说成是“理想未能实现而表达出的感情”。“恨”的情绪可以被自我化解或是被他人帮助解除,这也正是韩国“恨”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它可以将“恨”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具有促进人奋发图强的含义[1]。
二、韩国“恨”文化的传承
“恨”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的比例较高,其中《文学》上册的教材中一共有诗歌20首,戏剧片段和小说共17篇。其中韩国诗歌有17首、外国诗歌3首、外国小说4篇、韩国小说和戏剧13篇。这17首诗歌中,就有6首是抒发“恨”的文化情感。而17篇小说和戏剧中也有7篇是表达“恨”情感的。这说明了“恨”文化仍至今仍影响着近代韩国人的思想[2]。很多对韩国有了解的国家都会认为韩民族具有敏感、多恨和多情的特征,而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恨”文化的诗歌等其他作品,诗歌中细腻、忧郁而又缠绵的情感充分地表现出韩文化中多情、多恨的特点。比如诗歌《你的沉默》,它表达的是对祖国光复的信念,诗人写到“我们在相见时担心离别,离别后相信重逢”和“离别若是换来毫无用处的泪水,那么爱会破碎,因此我把难以驾驭的悲伤的力量注入希望的头颅”。诗人把祖国比喻成爱人,把期待爱人的到来暗指期待祖国的光复,尽管诗中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与祖国分别后的痛苦。诗歌中还用到了“枫树”“初吻的回忆”等词语,不仅渲染出凄凉、缠绵的境界,还蕴含着忧伤、缠绵的“恨”的情感。
韩民族的“恨”文化中没有复仇的情节,前人在研究“恨”文化时也认为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民在看待“恨”的问题上,往往会选择“内在消化”,而不是怨恨、反抗[3]。在韩国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没有发现复仇意识和复仇的情节,甚至在近代诗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韩国人在经历日本殖民统治期间,仍在歌唱“恨之美”。也可以从另一面看出韩民族从古代到近代,都秉承着“恨”文化理念,而不是“怨”。
比如诗歌《你快来》,这是一首写于日本殖民地末期的诗歌,诗人用美好的景色来描述自己想象中解放后的故乡,“你曾经生活了这么久的你深爱的家,在那被粗暴践踏的篱笆上,樱桃花开了,李子花开了。白天有蜜蜂蝴蝶飞舞,晚上有猫头鹰歌唱。”在日本殖民之间,韩民族不能抓住自己的命运,但是却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这首歌在表面上写呼喊伙伴回到故乡,其实暗指渴望祖国解放。这首诗歌在给人期望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现实与希望之间的差距,更加激发韩国人民的“亡国之恨”。
三、韩国“恨”文化的变化
在教科书中的“恨”文化已经由内向的“恨”转化为外向的“恨”。古代的弱势群体会把“恨”埋藏在心里,选择在冤枉和绝望中苟且偷生,会把痛苦看成自身无法改变的错误或是自己的错误,并且用豁达的态度来看待怨恨,使怨恨淡化,最后甚至变成了对自己的怨恨,通过对自我的惩罚来把“恨”化解,达到自我的新生。比如在《春香传》中的春香和李梦龙在监狱中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将自己的不幸都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去“怨”别人,体现了古代“恨”文化中的内向性。而教材中的“恨”已经转变为外向的“恨”。
近现代的小说作品中对“恨”的阐述,虽然没有转向为外向攻击,但是与古代小说的善恶有报的观念是不一样的,近现代的小说或戏剧多数是以悲剧结尾,总是在“恨”达到高潮时结束,使“恨”没有得到释放。在古代民族面对苦难时,当事人面对强势的力量而无力挣扎,因此放弃反抗,但是这种“恨”的情绪是需要安慰的,这种能量不断地积累,也许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转变为韩民族社会运动的推动力。
四、结语
经历时代的变迁,韩国的“恨”文化仍在不断的渗透进现代人的生活中,并影响着韩国人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晓玲.韩国“恨”文化的传承与变化——项针对韩国高中文学教科书的分析研究[J].当代韩国,2010(03).
[2]朴钟锦.多“恨”的民族,多“恨”的总统——卢武铉自杀原因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06).
17.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篇十七
预习目标
1. 什么是质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2. 知道什么是参考系及如何选择参考系。
预习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一节)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
学习难点: 质点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 ,静止是 。
二、物体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问题: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三、参考系
1.定义: 。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 。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 为参考系的。
4.绝对参考系和相对参考系:
四、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一般来说,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五、当堂检测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CD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2.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运动__的。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静止___的。
3.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总结与反思】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CD )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BCD )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的时。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
A.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18.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 篇十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 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学生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多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因此将化学反应分为:(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 ΔH,单位:kJ/mol 或 kJ•mol-1 ∆H为“-” 为放热反应,∆H为“+” 为吸热反应
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放热反应 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 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1)从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角度解释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放热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吸热反应)(2)从化学反应的实质角度去解释
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和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
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大于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 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小于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
4、课堂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的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
3境? 高(3)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预测当生成2 mol HF和2 mol 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若干化学键的键能(kJ/mol,25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5)、反应C(石墨)→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课堂小结:
一、焓变 反应热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焓变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板书设计:
二、焓变 反应热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吸热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 ΔH,单位:kJ/mol 或 kJ•mol-1 ∆H为“-” 为放热反应,∆H为“+” 为吸热反应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1)从总能量角度解释
(2)从断键和生成新键角度解释 课后作业:练习册本节练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局限性,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1.复习回忆
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 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 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2.引入
阅读课本:例1与例2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点: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例题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68kJ的热量; 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 3)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O2(g)= 2H2O(l);H= – 572 kJ /mol CH4(g)+2O2(g)= CO2(g)+2H2O(l);r H= – 890 kJ/mol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O2(g)= 2H2O(l);∆H= – 572 kJ/mol C3H8(g)+5O2(g)= 3CO2(g)+4H2O(l);∆H = – 2220 kJ/mol 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A)1:3(B)3:1(C)1:4(D)1:1 7)已知
(1)H2(g)+1/2O2(g)= H2O(g)ΔH1 = a kJ/mol(2)2H2(g)+O2(g)=2H2O(g)ΔH2 = b kJ/mol(3)H2(g)+1/2O2(g)= H2O(l)ΔH3 = c kJ/mol(4)2H2(g)+O2(g)=2H2O(l)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 C。A、a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书写
3、注意事项
4、相关计算
板书设计: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3、注意事项: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19.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篇十九
一、领悟考纲, 明晰要求
高考考纲中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这一专题各考点明确指出: (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 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ΔH=H (生成物) -H (反应物) 表达式的含义。 (6) 理解盖斯定律, 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解读考纲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相关要求可知, 有关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反应热的计算是目前高考的焦点。
二、考点归纳, 有效突破
(一) 有效突破“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相关基本概念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 又有能量变化,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能量变化的原因。
(1) 宏观解释: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在新物质生成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有热能、电能、光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一个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见下图) 。
反应焓变ΔH=H (生成物) -H (反应物) , 若ΔH>0, 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ΔH<0, 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 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释放能量,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的相对大小。可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分析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见下图) 。
反应焓变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若ΔH>0, 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ΔH<0, 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特别提醒: (1)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不同。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不取决于部分反应物能量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2) 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表现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2)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燃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铝热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 (C与CO2化合生成CO为吸热反应) 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盐类水解, 铵盐与固态碱加热反应制氨气, 以H2、C、CO为还原剂的氧化反应 (H2还原CuO, CO还原Fe2O3, C与CO2反应生成CO, C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水煤气等) , 大多数分解反应 (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为放热反应) 等。
特别提醒: (1) 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中, 也有能量变化, 如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但都不属于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在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 必须考虑物理变化的热效应,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 (2)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要看反应发生后是否能继续进行, 能继续进行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不能继续进行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3.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
(二) 有效突破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 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写方程式:根据题给要求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再写出配平了的正确化学方程式。
三标条件:要在ΔH后面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101kPa、25℃时可不标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
五标数值: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数值应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即Δ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应根据所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焓变。
3. 几种特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用燃烧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用燃烧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时, 必须注意两点:a.热化学方程式中, 可燃物的系数必须是1, 其他各物质的系数必须参照可燃物的系数进行调整;b.焓变的数值必须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2) 用中和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用中和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时, 必须注意三点:a.热化学方程式中, 中和反应所生成水的系数必须是1, 其他各物质的系数必须参照水的系数进行调整;b.酸、碱、盐的聚集状态用的是aq, 而水的聚集状态是l;c.焓变的数值必须是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所放出的热量。
4.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一看状态:看是否标出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或看所标出的各物质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二看符号:看ΔH的“+”“-”符号是否正确, 放热反应为“-”, 吸热反应为“+”。
三看单位:ΔH的单位为“kJ·mol-1”, 易错写为“kJ”。
四看数值:看Δ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五看特殊:对于用燃烧热或中和热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 要看可燃物 (燃烧热) 、水 (中和热) 的系数是否为1。
(三) 有效突破反应焓变的计算
1.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数值应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即Δ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应根据所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焓变。
解题技巧:反应焓变与反应物 (或生成物) 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典例】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 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 生成SiO2和液态水。已知室温下2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 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2. 根据燃烧热计算反应焓变
3. 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图像计算反应焓变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同时进行的过程,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可以用物质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来描述。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的焓变小于0 (ΔH为负值) ;而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热反应的焓变大于0 (ΔH为正值) 。
解题技巧:根据能量变化图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 利用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计算出反应焓变。
(1) 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 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 理由是____。
4. 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组成反应物的各种化学键的破坏与组成生成物的各种化学键的形成, 在此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其表现形式为热量的放出或吸收。这种热量的变化反映了与键能密切相关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间的差额。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 有助于学生从物质结构角度了解反应焓变的实质。
解题技巧: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5.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焓变
盖斯定律是进行反应焓变计算的主要依据。依据盖斯定律, 若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几个特定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代数和叠加而得, 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几个特定反应焓变的代数和。因此, 热化学方程式的叠加类似代数式的运算, 应遵循数学运算原则。需注意:ΔH要连同“+”“-”号一块相加减。
解题技巧:“先加减、后乘除”规律。
若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几个特定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代数和叠加而得, 计算该反应焓变可依据盖斯定律。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焓变时, 笔者从所求反应焓变出发, 概括出“先加减、后乘除”解题规律。“先加减”是先根据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及生成物在题给几个特定热化学方程式中出现的位置, 来确定几个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加减关系 (若同为反应物或同为生成物则相加, 若一个是反应物、另一个是生成物或一个是生成物、另一个是反应物则相减) ;“后乘除”是根据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与它们在所给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来确定几个所给热化学方程式的乘除关系。
【典例】在298K、100kPa时, 已知:
根据盖斯定律, 计算298 K时由C (s, 石墨) 和H2 (g) 生成1 mol C2H2 (g) 的反应焓变:____。
(四) 有效突破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1. 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判断
2. 根据反应物的用量判断
3. 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判断
4.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
三、直击高考, 注重应用
(一) 考查有关反应热的概念
例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ΔH)
B.分解反应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C.右图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D.储氢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 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反应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及能量变化等概念, 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A项错误;分解反应大多数属于吸热反应, 但少数属于放热反应, 如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项错误;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而图示为吸热反应, C项错误;储氢材料具有在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热量的特点, D项正确。
答案:D
(二)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焓变的计算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2. (2016·天津卷) 硅与氯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 mol SiCl4, 恢复至室温, 放热687kJ。已知SiCl4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焓变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3. (2016·四川卷) 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 (PO4) 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101kPa时:
则Ca5 (PO4) 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
3. 根据图像计算焓变
例4.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NH4+。已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NH4+经过两步被氧化成NO3-,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 第一步反应是____ (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 判断依据为___。
4. 燃烧热的计算
例5. (2016·海南卷) 油酸甘油酯 (相对分子质量884) 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为 ()
答案:D
(三) 考查焓变大小比较
答案:<
(四) 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例7. (2016·江苏卷)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 (1) 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 (2) 为放热反应
C.反应 (3) 使用催化剂, ΔH3减小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教案参考】推荐阅读:
高一化学学习的变化与方法08-19
中班变化的天气教案08-24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06-12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示例07-30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1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09-07
水的三态变化的大班科学教案08-11
《瓶子巧变化》教案11-1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变化的影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