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2024-08-24

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10篇)

1.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一

借鉴永威经验 发展“三六五”教学改革

——赴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学习考察报告

林向阳

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从2009年4月12日,在教育局的组织领导下,学校派我、李芹和王田三人,和全区小学32人,高中、初中45人,共77人到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培训学习。到永威学校后,下午4:45分举行了“永威学校学习开学典礼仪式”,在开学典礼上,永威学校副校长李富兴致辞,李庆合主任宣读《骨干教师培训学员守则》、《台儿庄区骨干教师赴河南沁阳永威学校挂职学习考核办法》等学习制度,对每位参训教师进行千分制考核,考核分永威学校学习期间和回校后两部分,樊局长作重要讲话,提出学习要求,最后魏主席提出学习希望。4月13日开始,到学习结束,一天分为四个时间段学习,即每天早晨5:15起床,早6:00跑操,永威学校的蔡校长,天天在跑操前十分钟作专题讲话,并表扬“台儿庄的校长坚持跑操,为我们做了榜样。”后十分钟跑操。上午8:00开始听报告、听课、评课。下午2:00开始听报告、听课、评课。晚7:00~9:00听报告、写学习笔记、教育日记、学习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4月23日进行了学习结业考试,举行了“赴河南永威学校挂职培训骨干教师班结业典礼,樊局长主持,永威学校的蔡林森校长、李富兴副校长、我们区的张德奇区长、魏主席分别做了讲话。在12天的学习期间,和永威学校的老师结对子学习,听报告6次,参加教研活动13次,写学习笔记12篇,写教育日记12篇,听评课38节,上课2节,写教学反思2篇,做记录三万余字,在挂职培训骨干教师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会上作为代表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学习结束前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第一天进入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到现在,在学、听、看、思、议中感受到永威学校可以用“震撼”、“大气”两个词来概括,体会到一个教学模式成就一个学校。永威学校为什么出名、为什么值得学习,就因为她用好了一个教学模式。通过一个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带动了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学校的快速提升。永威经验全面、系统、丰富、精细、厚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大气、氛围浓厚,激励人人都成材。

永威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学校占地233.8亩,有教学班79个,在校学生4000余名,其中小学部有23个班,每班40余名学生,教师57名,学生900余名,其中学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操场,操场是全塑胶的,封闭管理。

走进永威就有透明、干净、文化氛围浓厚的感觉。透明是指学校干什么工作都是透明的。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都通过宣传栏、评比栏、通知等展示出来。干净是指校园环境卫生干净,校园的绿篱下不见一片纸,花园 内没有一个废包,水泥路面不见灰尘,见到的是卫生评比栏,卫生评比栏包括日评、周评、月评三部分,学校做到了“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文化氛围浓厚是指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校园的墙壁上“不能发现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最难的问题。”“先学后教,播种智慧和希望”等宣传用语随处可见。草坪旁写有“我需要阳光和水分,也需要你的关心和爱护”。学校的电线杆也被充分利用,上面有学习优秀学生的照片、简介和格言。学校的楼梯被合理利用,按类别分为学生作品展、中华成语故事、百科知识、古诗文诵读等。学校创办了校报《永威学苑》,分综合栏、教学教研、学生习作、校园动态等几部份宣传学校。这样的校园,风气正、环境美、氛围好,是学习的乐园。

学校每天来考察学习的不断,焦作市在此举办了14期校长培训班,在我们学习期间,河北、湖北、峄城东方国际等学校相继来学习,他们学习一周或一两天,我们挂职学习两周的时间最长、力度最大。

二、实事求是,以身作则,落实教学管理责任制

永威学校的一天,从早操到晚间报告,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一是领导具有无穷的魅力。校长蔡林森是大教育家,有教育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独创了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自己的管理体制“教书育人责任制”,学校的优质之路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蔡校长每天利用早操时间作一个小专题报告,亲自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特别是蔡校长的评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一针见血,令人面红耳赤,又让人心服口服。如评一位语文老师的课说:“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心中有数吗?你实现了吗?糊里糊涂的老师,上了一节糊里糊涂的课,教得学生糊里糊涂。你上来说说” 讲课老师当着我们台下好几百人的面上台说明学习目标,刚说一个,蔡校长就打断说:“这个目标不明确!”刚说完第二个,蔡校长就说:“这个目标也不明确!错!这个目标是你想出来的还是资料上的。你会不会上课!” 蔡校长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给全校师生作出榜样,以一个坚定的信念和意志感动人,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凸显凝聚力。

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有既然来了就要把工作干好的敬业精神,是一个专业型的领导团队。评课精、准,说明他们具有渊博的学识,有把业务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善于总结和分析,形成经验,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训模式的方法步骤,能够引导老师,给老师指明课改的方向。

二是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学校有一套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仅给我们的制度手册中就有32项学校管理制度。在落实时分工明确,实行精细化管理,校长抓副校长、副校长抓教务主任、教务主任抓年级组长,年级组长抓教师。每一项工作,校长只作抽查,抽查出现问题,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发现,没有记录,从上到下罚一条龙。校长、教学副校长、督学三个人不代课和教务主任一起抓赛课、评 课和“四清”管理;政教主任不代课,和政教处的两位老师一起专门查纪律、卫生,一天一公布,一分一元钱。

我们在永威学校,校长说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真抓实干的,没有一点虚假,就是因为学校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了,为学校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和无比的信心。

三是常规工作讲求实效。备教合一、备课实用,备课是给自己用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没有拖备课的现象。教师的课堂是全开放的,人人可以推门听课,无论什么学科都能够保证课课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这从老师使用小黑板上写的“自学指导”中可以看的出来。作业批改及时,上午一定改完,订正规范,订正完了学生也会了。不仅学生做到“四清”,老师也做到了“四清”。

三、对比模式、同中有异,借助永威经验发展“三六五”。永威学校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比我们的“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相同的地方:

1、实质相同:两个模式的实质都是:学生全过程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要求相同:都要求教师精讲,把时间还给学生。

3、目标教学相同:都是目标教学,都出示目标,都要求当堂达标。

4、教学环节相似:两个模式的教学环节非常相似,有很多重合之处。

5、学习方式相同:都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先自主、后合作,最后还是合作,以自主为主,有3/4的时间,少数时间是合作,10分钟左右。

(二)不同的地方: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理论支撑,有高度。蔡校长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认识报告,把教学模式上升到了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高度,“先学”和“当堂训练”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是探究性学习,一个是理念,一个是具体操作方法,二者有机融合,从分挖掘出了模式的价值。特别突出的是,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校本课程”的理念,即把国家课程变成校本课程。怎么变呢?就是学生先学国家课程,然后考,考出来会的和错的两部分内容,学生会的不是校本课程,学生错的、出现的问题才是校本课程,这样就把国家课程变成了很少的校本课程来教,学生学起来容易,其中,“先学后教”的后教部分就是校本课程,老师教也就容易了,从而坚定了老师实用模式一定成功的信心。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精细化。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操作都介绍的非常精细,形成了系统的方法体系。老师一听、一看,就知道怎么去做,按照介绍的步骤去操作,就能够运用此模式。并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能和不同的学科有机结合。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模式为“看一看——考一考——议一议——练一练”,复习课的具体模式为“读——考——改——练”。

3、具体目标不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只要求出示给学生知识 目标和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目标小而简单,课堂易于完成,没有过程目标。而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三维目标。

4、预习不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要求课前预习,只要求当堂预习,做到“堂清”。也没有导学稿。

5、展示的学生不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上台板演的是差生,差生暴露出了问题,再让中等生更正,中等生不会了再找优秀生。而三六五教学模式汇报展示的都是优等生。

我在永威学校具体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上课时有以下体会:

1、首先要定准目标。目标不要太大,要结合教材、资料和学生实际来定。评课首先对着你的目标来评,评你的目标达到了吗?

2、“自学指导”的制作要细细琢磨,做到五个明确,只有“自学指导”做得好,才能指导学生自学高效。

3、“先学后教,难在后教”,备课时要预备出“后教”时老师需要提出的问题,老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教什么。

4、教师要精讲,只讲学生不会的,把握准时间。越是老教师越想多讲,这样就把握不准时间了。

这也说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博大精深,值得研究。由此我想到我们的“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断发展完善,借鉴永威经验,我们的三六五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这样做:三段不变,六环节可以发展成:第一环节:定向示标。第二环节:自学指导。由原来的课前预习发展成可以课前预习也可以当堂预习,预习要简洁化。内容可以包括:认真看什么,重点看什么,思考什么,要求怎么样等几部分。第三环节:汇报交流。教师研究几个重点问题,按顺序让学生交流汇报。第四环节:巩固练习。让差生板演,中等生更正,全班议一议。第五环节:课堂总结。第六环节:当堂达标。五项教育不变。这就告诉我们,学习永威经验,不是抛弃三六五,而是发展三六五。

四、爱岗敬业、习惯优良,打造高素质师生团队。

永威学校的教师:

1、永威学校老师一天的活动是:早晨从6:00开始带领学生跑操,然后上两节早读;上午上课、参加赛课、评课;下午上课、参加赛课、评课;晚上上两节晚自习,进行日清。老师每节课都抄小黑板,做好上课准备。作业有上交作业、两套学习资料,都全批全改。老师们工作紧张有序,任劳任怨,听不到一句怨言,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他们的敬业精神令我们感动。

2、进取心强,善于钻研,有大局意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校长评课评得老师脸红,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老师们心悦诚服,引以为荣。说:“给校长年薪36万不多,给少了,应该给50万。”

3、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错就该。

4、工作有计划,备课作业实用,备教合一,一点不拖。

永威学校的学生:

1、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好:坐姿端正,近视眼特别少。自学时没有一位东张希望的,都在全身心的投入紧张的学习。卫生习惯好:从不乱扔一个纸包。每天中午课间操后,学生每人学校发一个水果,吃后 剩下的水果垃圾不随便乱扔,总是放到指定的位置。走廊内发现几片碎纸片,我刚想捡,早就有一个学生跑在我的前面捡了起来。做操习惯好:做操确实做到了快静齐,横看横成行,竖看竖成行,斜看斜成行,动作规范到位,老师一前一后跟着做操。课间活动习惯好:没有打架的,没有大声喧哗的,做下象棋等有益的游戏。文明礼仪习惯好:见到自己的老师和学习的老师都主动问好。

2、学生学习兴趣高。

五、天天赛课、精彩评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在学习中,永威学校为我们解决了以下问题:

一是教研活动怎样搞?就是赛课。把赛课经常化、制度化。引进竞争机制,一年到底天天赛课,赛课不影响教学进度,随进度确定赛课内容,学校同一协调安排,集中学科,分年级一次进行,这样,每位教师都参与赛课,既是机会,也是任务,并且纳入教师考核。

二是课怎样评?永威学校的评课分为教师说课、年级组长评课、一般教师评课、副校长评课、学习教师评课、校长评课等几部分。评课的内容是既评优点也评缺点,优点评的非常少,缺点评的特别多。评课的特点是:一是不放过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小问题都当大事来评,做到课堂无小事,事事都关心。二是把问题放大。只要有问题,就把问题放大开来,评透、告诉教师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三是一针见血,不留情面。评课人投入,语言、表情、态度都直来直去,切中要害。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钻研,做到先研究透教材然后再教,先课备精然后再教,先明确目标然后再教。

六、走“四清”之路、抓核心问题,做好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永威学校的“四清”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核心是“周周清”。例如,永威学校每周五下午开始搞周清,如果不能周清,老师、学生周六都不能回家,下周不能周清,下周仍然不能回家。一位学生从春季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回家。如果能够做到“四清”,消除差生就不是纸上谈兵,优生就会更优,学生就能要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的素质就会不断提高,这所学校就会战无不胜。但做到必须要有制度、有条件、有支持、有决心。我们也应该学着走“四清”之路,从“日清”开始,把“四清”与学校实际、班级实际、学生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平凡的事,坚持做好就是不平凡。简单的事,坚持做好就是不简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重在细节、贵在坚持、成败在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脚踏实地搞课改,勤积累、多思考、早行动、多创新,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汗水换取成功。

2009年4月27日

2.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二

2014年10月14日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已就开展“净城、净天行动”的工作部署,根据《涿州市净村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在全校小学生中进一步树立“讲卫生、爱清洁、树新风”的文明新风尚,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全体学生中展三净化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围绕“净化校园”工作,开展“净化班级”活动,通过“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建设”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打造温暖和谐、活泼快乐、积极向上的美丽校园。

二、“净化校园”主要工作安排

1.第七周搞卫生大扫除,以后每两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2、学校聘请专职卫生保洁员齐振安,每天打扫学校前后操场和教学楼内卫生,校园内不得焚烧垃圾。

3、增加制订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晨读检查标准:①书声琅琅;②有组织,秩序好;③有内容;④班主任到位。目标明确,督查落实,细化规范,使师生目标明确,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4、(1)细化任务分配,明确到各班。东楼梯和后操场卫生保持六年级各班每班一周,瓷砖每两个年级一层;中楼梯和前操场卫生保持三年级各班每班一周,瓷砖11块的宽度;西楼梯卫生保持二年级各班每班一周,西楼梯瓷砖每班12块的宽度。教学楼正门的明柱六年级每班一根保持干净整洁;校园内垃圾桶一年级每班一个,保持垃圾桶表面卫生。

(2)大力培养和使用班级卫生委员,每天早晨组织卫生委员就组织值日生工作、卫生清扫、清扫重难点、检查等进行现场培训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激励表扬,在提高小干部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也通过黑板报、广播、口头与班主任表扬等多种形式,把小事做大,使每个人都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3)严格量化。每天早八点,值周生按照规范的方法开始检查评比,并把结果即刻反馈给班主任老师。同时,每天把检查结果公示,激发学生们做好这件事情的欲望。

(4)贵在保持。德育处、值周班增加检查力度,不断地对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对不好的班级提出批评。要求班级同样把任务细化,分配到人,使“人人参与,维护环境整洁”的意识成为三义师生的共识。

5、要求学生做到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来,保持教室、校园的清洁;

(2)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朵、不摇晃树木,爱护校园中一切公用设施;

(3)不在墙壁、桌椅、校服上乱涂乱画;

(4)做好绿色宣传员,看见不文明的现象及时出面制止或劝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不断改良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

6、外聘保洁。每学期外聘保洁,把学校玻璃擦拭一遍,以保持教室、办公室整洁透明。

7、每两年粉刷教学楼一次,以保持校园整洁。

8、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逐步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项目来展示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三、“净化班级”主要工作

(一)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1、“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污渍,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2、“四化”,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教室内的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饮水用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避免杂乱现象。

3、“绿化”,即提高班级学生的环保意识,如要求班级垃圾分类袋装处理、创建班级“绿色角”,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绿色带来的勃勃生机,养成护花爱草的良好习惯,增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环保”的一次教育。

(二)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要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教室的墙壁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1、建立班级“图书角”,要求班级学生定期到学校图书室借览图书,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2、建立班级“卫生角”,张贴卫生工作安排、卫生条例等内容,向学生们宣传卫生常识,及时进行温情提示,预防各种疾病。使得学生拥有更加持久的健康。

3、建立班级“学习园地”,以评比的形式展现出来,展出方式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意,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竞争发展。

(三)创和谐校园,营造温馨教室,成为美丽班级。

创和谐校园应当从基础做起,从建立一个温馨教室,成为一个美丽班级开始。“温馨教室”是指一种民主,温馨,和谐,高品位特点的育人环境,不仅仅是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主要的是温馨,和谐的软环境(师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目的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1、注重班级制度的建设。

班级制度建设,主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是针对全班学生的,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名班要以校园“四节”(即合唱节、运动会、艺术节和广播操比赛)为依托,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品德、在活动中塑造班级文化。

3、确立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优秀班级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各班在“净化班级”活动中,要结合学校要求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家校互访、班级活动等,要提高这些活动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要把开展的活动作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要确立班级争先创优的目标和班级公约。

四、“小手拉大手 净化自我”安排

(一)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通过思想品德课、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不断修正不良行为,完善自我。加强文明教育,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好身边的环境卫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做文明的表率。

(二)利用各类载体开展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队教育活动,征集一句文明格言、组织一次文明事迹征集活动、组织一支文明小分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小手拉大手,净化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三)开展“小手拉大手”建设文明卫生家庭系列活动。一是学校印发《“小手拉大手,净化城市”活动——给家长倡议书》,由学生带回家,将文明和谐的理念传播到家庭、社区,倡议家长学习文明守则,改正不良习惯;二是开好“少先队员向家长捎句话”文明行动主题班队会,引导、组织我校少先队员与家长一起学习文明公约,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与家长“手拉手”共建文明家庭;三是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为净城行动做贡献亲子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共同走上街道、社区捡拾白色垃圾,打扫公共卫生,解决“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随手涂画”等问题,以学生的行为影响家长,将学校教育逐步延伸到社区、家庭,实现共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的目标。

(四)组织成立“卫生小卫士行动队”,设立文明监督岗,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楼院,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重点监督学生家长、群众的八种不文明行为:一是随地吐痰,影响公共场所卫生;二是随意乱扔果皮、塑料袋、瓜子皮等垃圾;三是语言粗鲁,公共场所吵架、围观事故现场;四是不注重自身形象,衣着不整赤膊上街、酒后失态、随意便溺;五是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不爱护公物;六是不注重邻里关系,乱堆乱放、从楼上扔垃圾、噪声大影响邻居休息;七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乱穿马路、翻越交通护栏;八是制造城市“牛皮癣”,乱贴乱画、乱发广告等不良行为

五、加强领导

为统筹学校“净化校园、净化班级、净化自我”,特成立三义小学净化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徐海清

副组长:韩立生 张 付

成 员:孙洪领 遆立新刘丽娜 陈西月吴常利王建新李建军耿 宇赵凤玲 张广明 杜惠玲

3.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三

——课堂教学经验交流

实验一小

郝改先

摘要:课程改革后,新形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师正确把握教材,课堂应能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检测、实践活动、知识小结、自我评价、提问以及观察思考、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打造自由开放课堂 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内容:

一、如何看待教材

教材的编写是时代的产物,教材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例如,低年级教学统计时,应把学生能够参与统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掌握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例如,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走进教材”,先从“教教材”开始,深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步把握教材的特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用的是青岛版教材,课题都是以信息窗情境图的形式导入,要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叙述题的恰当过渡。把问题置于情境之中,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低年级的图画情境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理解题意,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根据图画用文字叙述题目内容、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会读题、读懂题、然后去解题,使学生尽快在情境中抽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节省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二、教师掌握好课堂调控的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因此,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跳”出来,尽量使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例如,课堂上经常要有小组之间、全班的交流活动,往往会出现这边大讲、那边小说的局面,课堂显得很乱,难以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倾听不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因此让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同学,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找几个同学说说刚才同学发言的要点,然后再找那位认真倾听的同学复述发言的要点,要不惜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倾听发言、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慢慢的,学生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我要求到形成习惯。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课堂的自由秩序,而不是课堂的强制秩序,这一秩序的建构基础是所有成员的自由、自主和自愿。自由开放的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做事、怎样创造、怎样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小组合作来研究,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当作教学的“必须手段”。课堂上,一个小组活动接一个小组活动,不考虑活动的价值,一味追求“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教室里却显得乱糟糟、闹哄哄,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也是造成课堂“乱”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都倾注在热热闹闹的、外显的小组活动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对于那些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的小组活动我们宁可放弃。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与交流,营造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课堂节律,从而达到调控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使课堂教学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以教科书中的条件与问题为标准,教师讲学生听,来解决书本上的问题,遇到疑难问题,只有教师一遍又一遍为学生讲解,去解问题的思路。对做错的题目,教师直接判错,再去给学生反复讲解,随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出这样几句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①问题让学生提②疑难让学生解③思路让学生讲④错误让学生析。

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题

新理进入课堂,学生的课堂练习与课堂作业发生了变化,教材中改变了单纯做题的模式。随着教材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改革,本人在引导学生时练习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接触新教材以来总结出这么练习方式。①自主型作业,为学生创设选择的时。②操作型作业,为学生创设活动的天地。③创编型作业,为学生搭建表现的舞台。④生活作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园地。⑤调研型作业,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四、反思促进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和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检测、实践活动、知识小结、自我评价、提问以及观察思考、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展现出的数学思维过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评价结果应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为:成绩(等级)+评语(激励性语言)+成长记录袋。总之,评价应是注重过程的、客观的、公正的。

4.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四

通过学习江西省吉安县敦厚镇黎塘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典型经验,让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学到了好经验,收获很大。

黎塘小学,一所只有4个年级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小;几年前面临生存危机的村小教学点,在老校长的带领下迈出了坚实的教改步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课改,教学质量在全镇遥遥领先,通过课改,成为吉安县乃至江西省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教师学习的榜样。

我要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敢于实践、真抓实干的行动。学习他们要有思想、有实践,实实在在的抓改革、真真正正的求发展。学习他们在课堂改革中转变观念,创新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载体。学习他们 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要以学生身心适合、有效为标准。在组织形式上要将“讲堂”变为“学堂”,将“重教法”变为“重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刘忠民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课中检查(检查领习效果,促进有效预习,引入教学情境)→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汇报(拓宽认识,思维碰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精讲(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认识)→强化训

练(学用结合,当场自主练习,巩固提示)→师生评价(小结学习内容,总结自主学习方法)。

在课前预习中要向刘忠民那样教会学生预习,不是简单告诉学生预习的方法,而是教师把自己怎么学习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一开始是手把手,我是这么画重点词、中心句的,然后抄在黑板上,我是这么理解这个词语的,把思考的过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然后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比如怎么理解词语:有‘拆字法’,就是把词语拆开来加上你的理解后又串起来,看通不通顺;不通顺也没关系,你只要做了就可以——我们讲究的是过程。你这样做了,你对这个词语就有了你自己的一个想法、做法。又如‘打比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境界来理解;还有的是通过一个表情、动作来描述某个词语。”

学习刘忠民小组合作的方法:他把全班分为若干大组,每大组4人,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1号、2号成绩较好,担任每个大组的大组长、小组长,3号、4号则为后进生、潜能生。1号与4号、2号与3号分别坐一排,组成小组,大组讨论时前排转向后排;小问题小组合作,大问题、难题大组合作。先进生负责监督、帮助后进生、潜能生;大组长负责学习任务的分工落实、组织反馈。大组、小组都实行捆绑评价,3号、4号课堂表现、学习进步与否直接关系大组、小组得分。

学习刘忠民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汇报的特点。“一般先让4号、3 号汇报,他们如果没有讲好,2号会自动‘链接’。2号讲完了会说:我的发言完了,请我们的大组长来帮忙。这样,这一组对某一句话或某个词就有了独立的观点。” 刘忠民采取了一个评价办法:上课发言,4号记4 分,3号记3分,2号记2分,1号记1分。一节课下来,给每个大组计总分,前3名分别给加星;每周得星前3名记录到班级考评总表,每月对得星情况进行总评,结果及时公布。“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从该学期前4名大组之中挑选。

学习刘忠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小组交流说悄悄话就行了,大组讨论4个人听见就行了,班级展示则声音要洪亮。全班讨论交流要注意用语的文明礼貌、上下承接,要学会说:‘XX同学,我对你的回答有补充’、‘我们组的汇报完毕,请帮我们评价’、‘对不起,XX同学,你说错了,我替你来说’ „„小组长要学会怎样讲,比如可以先讲思路,再讲做法,语言格式是: 这个问题要怎样想?为什么要这样想?还有别的思路吗?最简捷的思路是什么„„”

5.学习永威经验有感 篇五

2008年5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教师一行25人到永威

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通过参观、听报告、听课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的心灵为之感慨!下面我主要从两方面谈谈我的感触。

一、创设浓厚的教育氛围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一个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想成功,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永威学校的教育如此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永威学校门口的花坛中央就展示给大家一首名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曲谱。这首歌的谱写目的有两个:一是告诉老师们,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好,只要肯付出;而是告诉学生们,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学好,只要你好学。这样一来增强了师生双方的自信心。

为了保护好学校的校园环境,永威学校的墙壁上有随处可见的教育性很强的标语。如“哪里干净,哪里文明?”“干净的墙壁说:这里的人习惯好、素质高。”“弄脏的是墙壁,失掉的是美德”等等。学生看到这些标语,还有谁忍心把墙壁弄脏。永威学校的卫生搞的是一流的,与这些标语是密不可分的。

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永威学校各科的教学成绩都非常优秀,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采用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就连班会课也是按这样的模式来上的。

1、对“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解。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三个环节:一是先学,二是后教,三是当堂训练。

这里的“先学”不单单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相类似的习题等等。

“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永威学校现在的“后教”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充分了解学情,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学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对于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师生共同讨论来解决,其实教师根本就不教。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类,这种训练题目的安排,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实施了分层教学的理念,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以此达到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的目的。

“先学后教”与“当堂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先学后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当堂解决了问题,又为下一节课的“先学后教”创造了条件。

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点。

永威学校“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基洋思之后的再运用,是一种基于朴素教育理念的实践,而正是这一朴素的实践,回归了教育的人本: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的人。也正是这一朴素的教育实践实现了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想”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改举步维艰的今天,给了我们勇气与信心,他们的实践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

1、自主学习的学生观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从根本上体现了教学关系中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从课堂教学形式上看,教师仿佛已退居二线,他们遵循着凡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群体交流能够学会的就坚决不教,不重复讲解的理念,而学生学习占据了课堂上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永威人创造了一种自主学习精神,从实质上把教学创造成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

2、减轻负担的教学观

一位十一、二岁甚至八、九岁的小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回家后还须做两三个小时的课外作业。这些本来天真烂漫的孩子,苦得连睡眠都不足,还有什么时间进行自己爱好的活动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此怎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只有减轻学生负担,才能使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的“六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能力为目标。做到了“六个突出”: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学生自学,不以讲代练;突出思维训练,不满堂灌、满堂问;突出学法指导,不大面积补课;突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搞千人一面,千人一法;突出当堂独立完成作业,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面向全体的教育观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先学”,要求教师巡视,要关注“差生”;检测练习时要先让“差生”板演或练习,第一轮更正要求先让中等生更正,后让优生更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而在第二个环节“当堂训练”中,作业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作业题的设计一部分是有指导学习方法的练习,一部分是指导巩固性的练习,一部分是指导发散性的练习,按学生好、中、差的层次分层设计作业,一部分是三者共同完成的基础性必做题;一部分是照顾优等生“吃得好”的提高性思考题;一部分是照顾中等生“吃得饱”可以消化,加以巩固,发散思维的选做题;一部分是照顾差生“吃得了”的打基础,补漏补差的作业,这样做也同样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一次的考察学习,收获很大,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但心动不如行动,我愿意把他们的教学模式很快传授给我组教师,我的朋友,学习他们的授课方法,让他们的教学模式在我们学校广为实施,同时愿“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之花开遍大地。我相信,有校长的正确领导,有全体教师的通力协作,陕县第五小学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杨建平

6.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六

晋江二小 黄珍玲

“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于4月26日——4月2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召开。这是一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的一次盛会,本着“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宗旨,力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享成果。

此次会议是省普教室承办的,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位精英聚合在厦门第一中学以及工人文化宫体育馆,比赛分成两个会区同时进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中国教育家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数学研究张春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彭晓枚老师等等。本次交流会共展示出从全国各地省市层层选拔出的32节数学优质课,来自全国各地省市区县5000多名一线骨干教师前来观摩学习交流。

这次学校派出杜教导,月理老师以及我三人参加学习。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着满腔的期待走进观摩会会场。三天共听了16节课,虽然观摩的课例来自五湖四海,代表的不是个人水平,而是各个省的最前沿的教学思想,所以每个课例都有其特色、亮点。每节课都渗透着指导教师、执教教师及全体同仁的辛勤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执教教师深入文本的解读、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都表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对学习、贯彻、实施新课标在方法、策略、途径上都有独到之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颇多,真是受益匪浅。现将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多元目标得到落实,内容选择丰富多样。

从教学内容看,每节课都是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组织学生探究学习。这次交流会中的很多课都可以看到,老师从游戏、动画、讲故事、谈话中开始,从学生喜欢的,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活动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摸、画、描等手段去体验、去经历。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在老师与孩子的真诚对话中水乳交融,自然呈现。充分展示了各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二、以生为本,亲自体验、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老师们能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认真实践和探索,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让学生经历各种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直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是本次交流会的又一特色。

如厦门许洋老师的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整个一节课就像是变魔术一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剪,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神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猜测—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不仅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还要知道神奇的原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在为我们服务。

三、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现数学本质,思维训练到位

例如:福建省阮志强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比如:黑龙江陈严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再如:湖南省邵启平老师执教的《打电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优化,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改变单一的情境创设,注重创设学习情境的有效性,并融入数学问题中,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此次观摩课中,教师能够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贵州的张老师在《找规律》一课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电影,让学生感受数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

又如,湖南的邵老师在“打电话”一课中,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象喜洋洋与灰太狼和趣味故事,创设“怎样打电话通知他人最省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急切探究相应方案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形成“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如江苏省的潘雪琪老师执教《秒的认识》,出示视频《2011年迎春晚会倒计时》以及《奥运会开幕的倒计时》《火箭发射的倒计时》等并且用倒计时的方式来开始新课,让学生一起倒计时进入新课的学习,延续了情境,导入新课,五、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本次观摩会老师素养较高,他们的评价比较多元化,即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景又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评价语言丰富又肯定的基础上又具有导向性。

厦门之行给我的收获绝对不只以上这几点,在此不一一列举。最后与大家分享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师怎么做更好”的教学建议。

其中吴老师讲到怎条做会更好的时候,她结合了自己多年来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的切身体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读懂教材,专业地读;读懂儿童,用心地读;读懂课堂,智慧地读。下功夫,特别是读懂儿童上继续努力,用心读懂每一位学生,真心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直面学生现实,智慧地读懂动态生成的课堂,人课合一,其课必其人。

提出儿童观以及儿童数学教育观这两个观点,儿童观: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学会期待,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充分相信,开发潜能,包容错误,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重新掀起的机会。

儿童数学教育观:(1)数学教这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讲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用儿童的话语系统。(2)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创设更大的空间,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目的。少一点一问一答,多一些原生态下的自然对话;少一点“谁再来说一说”,多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少一些告之标准答案,多一些追问为什么,少一些教师指令,多一些自主探索。(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特别要抓住生成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及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使用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

在讲座的最后,吴老师更清晰、明确地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先从学“术”学起,学课本知识,学教学设计,学教学方法,学教学技术,然后要用心地进行:悟“道”树立教师理想—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人格魅力,最后才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职业生活。

7.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七

9月8日这天,我们科组安排我和几个低年级的数学老师,一同前往松山湖实验小学参加全国第九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这是一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的一次盛会,本着“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宗旨,力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享成果。本次赛课的选题具有一定的覆盖面,把其他的数学活动等划分为拓展内容7节,由来自全市各镇区的优秀一线教师主讲,来自全市各镇区1000多名一线教师前来观摩学习交流。

通过观摩这次盛会我体会最深的是:

一、创设情境更贴近生活。

二、新课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三、以学生思想方法、角度促进学生思考。

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更为有效。

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落到实处。

六、抓重点、突破难点上精心预设、通过各种引导方法使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好的掌握重点难点知识。

东莞教研组的老师对A组进行点评,她结合课件,逐一分析,把亮点、创新的地方都给我们一一介绍,并结合自己对现今教学的研究体会,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从我们的课堂做起”为主题,跟我们一起交流分享,期中我确实收获良多,下面我把精彩讲座的点滴记录下来:

儿童数学教育观:(1)数学教这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讲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用儿童的话语系统。(2)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创设更大的空间,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目的。少一点一问一答,多一些原生态下的自然对话;少一点“谁再来说一说”,多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少一些告之标准答案,多一些追问为什么,少一些教师指令,多一些自主探索。(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特别要抓住生成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及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使用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

在讲座的最后,教研组的老师更清晰、明确地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先从学“术”学起,学课本知识,学教学设计,学教学方法,学教学技术,然后要用心地进行:悟“道”树立教师理想—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人格魅力,最后才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职业生活。

梁老师对B组进行点评,因为B组的课非常吸引我,在边听的过程中,自己也有思考,这次能现场听到专家的点评,更能看看自己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确。梁老师根据本次展示课的特别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文化,如:

1、展现教师的创新精神与探索努力

2、去浮躁、回归本真课堂

3、靠发掘数学内涵取胜。

4、难点内容有新的突破

5、展现各地的特色风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6、水平差异在逐步缩小。

在此基础上,梁老师提出教师们必须要善于对问题的反思与探讨,对本次课还提出了几个引起大家共鸣:

1、课本使用的问题:大多缺失,课本就是生本。

2、课堂练习问题:明显不足,学生动笔练习较少,当堂巩固是“减负增效”的需要,必须重视。

3、预设与生成的调控常有遗憾,如“走教案”的痕迹还仍存在,学生独立思考时效欠佳等现象。

4、追求学生最近发展区“最大化”的“隐忧”面向全体的适当“标高”,“度”的把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能。

5、关于“拓展内容”教学的探讨。

8.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八

通过亲赴永威认真学习,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与永威学校教育相比,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养成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更好的学习永威经验,不断提高工作实效,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提高认识,制度保障

1、校长自永威考察学习回来,首先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查找差距,研究制定学习方案,部署整改措施。

首先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对比永威,认识到: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教好每一名学生”的办学理念,在永威学校已经被所有的教职员工所接受、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一以贯之。永威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各项教育行为的组织与开展,都紧紧围绕着“教好每一名学生”的办学理念来制定、来实施、来开展。而我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才教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在模式上可操作、在方法上切实可行、内容上充实具体的有效教育体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必须整改。

其次,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管理,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永威学校的管理已经形成了程序化管理。所有的工作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并根据完成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奖惩制度。这样,学校的每一名员工、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管理人员,都任务具体,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从而使整个学校所有工作都达到优质、高效。所有工作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永威学校在管理上,不论在纵的体系上,还是在横的切块上,都体现了一个“包”字,各项工作都实行责、权、利承包制,每一个岗位都是学校这部机器上拧紧的螺丝钉,都在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螺丝钉的作用。

三是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永威学校通过赛课、有效教研等活动,成功实行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成功的教学方法,在永威学校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得到普遍的运用。“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模式,被学校采取“包”的方法,强力在全校推行。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好每一名学生”的教育理念。也同时创造了永威这张辉煌的教育名片。而我校仍有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相适应,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备课时没有认真探究教材编写意图、目的、要求,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目标不清,随意性强等等。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不能解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达不到校本教育的目的。

二、转变观念,全员参与

由小学部教导主任关桂茹汇报了此次赴永威学习的经验体会,介绍了在永威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老师的切实体验使全校教师明确永威教学模式的实质和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推出两节示范课,针对示范课采取分学科教研、讨论,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共同参与研究制定适合我校的“永威”模式,以便于将学习落到实处。

三、岗位练兵,提高能力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大力开展教师教育工作,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扎实开展向永威学校学习活动,大力倡导“先学后教,当天训练”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用新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和教学改革,促使广大教师适应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确保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2012年12月29日、30日,连续两天集中学习,先后听取了永威学校的经验讲座、观摩课堂教学光盘,要求所有教师,认真学习,做好学习笔记、记录好听课记录,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四、完善制度,精细管理

努力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使之在执行中,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到奖罚分明,公正无私,能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认可,达到责、权、利明确,做到奖罚分明,真正使制度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校园建设,熏陶育人

强力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办学品位,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以优美的校园文化美化人、陶冶人、教育人、引领人。

六、改革教法,创新课堂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逐步改进广大教师不适应教育发展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模式,学习、借鉴、引进“先交后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模式,全面落实“教好每一名学生”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能力和学业水平。本学期我校已成功推出两节永威模式示范课、六节实验课,准备在下学期在全校推广(运用永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七、培养习惯,全面发展

大力开展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安全教育、养成教育活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好基、起好步。一是结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华经典古诗文等养成教育的内容,制作版面上墙,从而让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内容多维度的经常的呈现在师生面前,达到耳濡目染、水到渠成的教育功效。二是坚持路队教育、主题班会教育、法制教育讲座、国旗下讲话教育、每日的晨会教育等,从每件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9.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篇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数学科目的变化最大,刚刚实施的时候出现了“老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后来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这种局面渐渐的没有了,推开教室的门走进课堂,发现数学课上少了示范课、研讨课、交流课、合格课的浮躁与繁杂,大部分老师正在尝试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程度的速度与新课标接轨,同时许多老师积累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尽管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最终的回归点是最好的那张试卷,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说,一些先进的理念还过于抽象和概括,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和误区。今天我将就如何立足教材,把握流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等内容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翻开我们的教材,大家会发现无论是第几学段,教材在很大篇幅上是图画,编者为什么设计这么多图画呢?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课改体系所必须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尽管学生个体中存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如果单纯从学生个体诱发仍然比较困难。第一学段的学生认识事物正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表现最突出的阶段,也就是由实物向具体的数的概念抽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讲授一节课时一定要从图画开始,让学生在图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已经看明白的数学信息来学进一步学习数学。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直接培训孩子们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直接提出“在这幅图画中你看懂了哪些数学信息?”这是非常好的做法,也是我们数学课上所缺少的东西,只有长期培养了学生的这种认识数学信息的能力,学生们才会遇见任何问题都会处理,然后在探索的基础上看能够学会多少,千万不要一切都代替。老师讲例题的做法,就像压题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先放开手脚让学生学,再在学生学的基础进行点拨和引导。

当孩子们找到了数学信息后,让学生学会采集归纳,尽量往本节课所设计的目标上靠,在学生发现不了的情况下,教师才点拨和引导。一定要先点拨,点拨达不到要求时再引导。这两个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点拨的程度要轻一些,原本的意思是“指点”;而引导的的程度是比较重的,原本的意思是“带领或带着某人向前进”,大家看,程度是一样吗?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运用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无论是点拨还是引导,在学生对数学信息已经彻底弄明白后,就应该进入自主探究阶段,所谓“自主”就是“自己作主”,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根据已有的不同方法去学;而“探究”则是“探索研究”的意思,这也是有一个层次问题,先自主后探究,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合作的过程,在自己得出结果的基础上与别人对一对,比一比,看一看彼此的不足,这是一节数学课的第二个环节。

下一个环节是汇报,汇报的结果应该是多样的,此时教师的工作就是认真听,协助其罗列所有结果,当学生把自己的结果统统汇报出来后,让学生发表观点并且找到规律,这个过程是教师协助其完成,还是点拨和引导,量力而行,据况而定,教师协助寻找最简捷最优秀的那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规律,告诉学生以后我们就按照这种简单的方法去做这样的题。

最后巩固训练延伸。这个环节不多说,我们的老师们做的都不错。

其实,流程是及其简单的,就是:立足生活文本 → 总结数学信息 → 自主探究合作 → 汇报总结规律 → 巩固应用延伸。

在立足文本,把握流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数学信息,呈现开放。

现行教材中的数学信息都是通过图画,图表等配以简练的文字叙述来呈现的,每一条信息都是有顺序的,因此让学生学会按顺序采集数学信息,然后逐个处理所呈现出来的条件,有时所有的条件学生都是用得上的,有时部分条件就是多余的,是用来迷惑学生的,通过多余条件来检查学生对事物规律的探索掌握情况,这与现实生活是接轨的,现实中的信息传递是多途径的,电视、报纸、对话等都可以带来条件和问题,呈现形式可能是文字的、图表的、声音的,信息也许是杂乱无章的、可能是多余或不足的,需要重新筛选、梳理、结合。因此,无论是教材还是我们平时的训练必须让数学信息应尽可能开放,“让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②、解题策略,呈现开放。

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适度引进解题策略多样化的开放题,为学生全方位地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通过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出至少一种方案,这些方案的出台势必会有对有错,有简有繁,无论什么样一定要考虑问题是否有序,也就是这个问题的提出的渊源在那里。此时老师的点拨尤为重要,经过筛选比较后,那一个对的,那一个简单些,那一个是解决问题的捷径,老师就要重点点拨那一个,而此时老师站出来稍加点拨,学生就会感悟真谛,而比老师滔滔不绝大讲一通强的多的多。这样,使得智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而对于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主,真正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新的教学理念。

③淡化模式,呈现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为了追求“高效”,教师往往会总结出了一些解题模式,如“把结果或规律提前出示”“大数-小数=相差数”,而学生也喜欢用这些模式或规律直接去套题,从而导致学生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意识。这是最失败的数学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避免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因此,在新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实施开放教学。

随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传统的东西将更多地投以审视的目光,企图摆脱传统的束缚,而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我们在着手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策略的变换,综合地处理好下列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协调,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

1、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的关系

“灵活处理教材”或者说“创造性使用教材”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于是不用教材的例题,自行编纂,这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们一定不要脱离教材的本意,在灵活处理时一定要现弄懂编排意图,然后在编纂,而随意的不加思考的发挥想象,其结果或许是背道而驰和南辕北辙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重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具有针对性,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在设计一节课具体的课时,实际上就从事着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2、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就是目的或结果;而教学的过程,就是达到目的和结果的经过,通过在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类比、概括等活动,寻找到数学中本来就存在的共同规律,如果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这个共同规律就学生难以获得,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必须重结果,更重过程,在过程中寻求规律,在过程中寻求结果,切莫盲目把规律结果提前出示。3. 认清“新理念”与“旧方法”的关系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是:让学生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后得出数学内在的规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而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先揭示规律,让学生拿着规律去套用,于是学生就不用去思考去探究了,整个一个课堂在套用中完成。事至今天我们当中的许多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总是怕学生学不会,于是唠唠叨叨,罗里罗嗦,吐液横飞,满堂生讲,老师们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观点,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处于不败之地,那时成绩自然会遥遥领先,名列前茅的。那时唯一值得高兴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轻松了,不累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4.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是有所不同,成人已经完成了上学打基础的任务,他们合作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不关心每个人发展得怎么样;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经验,解决各类问题。因此,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把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5.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数学课堂一定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形式都是为目标服务的,学生学会各种知识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一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学会什么,且不要只重视了丰富多彩,繁杂纷纭的形式,而忽视了最终的目标。

10.三义永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篇十

四年级数学组

牛丽

10月20日,在江城武汉成功主办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我非常有幸前往并观摩了全国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展示的16节精彩课堂,近距离感受了他们精湛的教艺,灵动的教法。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课前的交流。

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进师生关系,有的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给我印像深刻的是江苏省的吴冬冬老师,在课前的交流中,让学生介绍学生的特征,其他学生来猜测,再让学生找老师的特征,埋伏新课的思维动向,从而引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从交流到课题的引入,行如流水,令人叹服。

二、重视情境的创设。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例如湖南省的黄晶老师上的《可能性与公平》,创设了老师不管和谁猜拳,都能百战百胜!孩子们不信,争先恐后的要验证,刚刚还安静的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们个个都迫不及待纷纷要求发言,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本次观摩会上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生从数学课堂上的“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等数学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如黑龙江省的原南南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出示七巧板,让学生用一副七巧板来拼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尽量少的移动七巧板,拼成另外一个基本图形,再变,再拼,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体会新知变旧知的过程,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调集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逐步获取了新知识并牢固掌握。再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的比比皆是,每节课所采用的游戏方式又不一样。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节中教师是通过让学生四人小组动手切土豆的方式切出一个面、再切一个面、切第三个面,从而认识长、宽、高、棱长、顶点;当动画演示切完六个面后,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几条长、宽、高,几个顶点,几个面。再如:《可能性与公平》一节中让学生掷骰子、转转盘等;《秒的认识》让学生听一秒有多长、猜秒数、感受秒数等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知识点易于理解,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了,感受的空间就大了。16节课中其中10节课运用了小组合作,我比较喜欢的有两节课《可能性与公平》、《圆的认识》,原因在于小组合作的目标清晰,学生能达到。

四、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从这次观摩会中我发现每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解答问题时不只是要求学生得出结果,更要学生写出过程。这样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的思维是否有根据。从而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节课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那就是宁夏的丽娟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也曾上过,但是听了之后,所给我的启发也是相当大的,如:老师的导课环节是“创设情境,忆形引角”,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加上课件的灵动演示“变”,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与我的设计相比的话,我感觉就少了激情和趣味;在引出角的特征一环节时,老师的设计是:怎样才能把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变成一个角,孩子回答去掉一个边,从而引出“角有什么特征”的交流内容,给我的感觉是“怎么会那么顺其自然”,反思我的课,要顺其自然还需要再努力;对于“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完全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自己发现总结的,让我最心动的是老师所准备的教具、学具非常到位,加上行云流水的设计,让孩子用学具任意请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比一比,得出方法和结论;再请出同一个角,由于学具运用的巧妙,本节课的重难点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练习题的科学设计,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妙”,不得不说:佩服、佩服!

上一篇:公需培训心得与反思下一篇:幼儿园春季开学工作会议主持稿